《零壹財經:2016中國P2P網貸年度報告(2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零壹財經:2016中國P2P網貸年度報告(20頁).pdf(2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I 中國 P2P 網貸年度報告 2016 研究單位:零壹研究院 學術支持:零壹財經.華中新金融研究院 執筆人:蔣慧、趙金龍 2017 年 1 月 I 摘 要 截至 2016 年年末,國內正常運營的 P2P 網貸平臺數量僅余 1,625 家,占行業累計上線平臺的 33%;累計問題平臺 3,201 家,其中 2016 年有 1,106 家,同比減少 15.4%。 2016 年我國 P2P 網貸交易額為 19,544 億元,接近兩萬億。截至年末,行業累計交易額保守估計為 3.36 萬億元,貸款余額達到 8,303 億元,同比增長 95.4%。2016 年,行業平均借款期限和投資利率分別為 231
2、天和 9.93%,基本都趨于穩定;活躍借款人和投資人分別在 572 萬和998 萬左右,前者同比增幅超過 100%,后者也接近 40%。 截至 2016 年底,在資金托管方面已實現直接存管或銀行直連的平臺共有 117 家,僅占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的 7.2%,合規整改形勢嚴峻。2016 年,整個 P2P 行業共有 92 例融資事件,較去年減少 37 例,但融資總額達到 193 億元,與去年基本持平,其中 B 輪及以后輪次融資總額占到 134 億元,成熟度有明顯提升。 我們預計,在監管逐漸落地和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大環境下,正常運營平臺將持續減少,平臺在業務上的轉型亦將大幅加快。 鑒于大平臺的虹吸效應
3、愈加顯著以及大型集團或投資機構不斷加碼,行業交易額仍將繼續攀升,2017 年有望達到 4 萬億元,貸款余額保守估計可增長到 1.5-2.0 萬億元左右。 隨著行業發展日益規范和成熟, 今后的融資將以 B 輪及以后為主, 或有 P2P 平臺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也不排除傳統金融機構通過直接開設平臺、控股持股、在資金或資產端的合作等方式切入 P2P 領域。 目錄 1 P2P 網貸行業 2016 年整體回顧 . 1 1.1 監管政策密集出臺,P2P 迎來“規范元年” . 1 1.2 風險事件顯著增多,正常運營平臺僅存 1,625 家 . 1 1.3 多家平臺品牌升級,轉型金融控股集團 . 1 1.4 行
4、業資金成本下降,對接機構資金成趨勢 . 1 1.5 小額信貸、消費金融、車貸、農村金融為轉型熱點 . 2 1.6 風險投資規模約 193 億元,B 輪及以上占 70% . 2 2 平臺數量及其分布 . 3 2.1 新增平臺 . 3 2.2 問題平臺 . 4 2.3 轉型平臺 . 6 3 行業交易數據分析 . 7 3.1 行業整體規模 . 7 3.2 貸款余額 . 8 3.3 平均借款期限 . 9 3.4 平均投資利率 . 9 3.5 借款人數 . 10 3.6 投資人數 . 11 4 資金存管 . 13 5 信息披露 . 13 6 投融資分析. 14 7 總結及趨勢. 15 8 統計說明 .
5、16 關于我們 . 錯誤!未定義書簽。 研究單位:零壹研究院 學術支持:零壹財經.華中新金融研究院 1 | 中國 P2P 網貸年度報告 2016 1 P2P 網貸行業 2016 年整體回顧 1.1 監管政策密集出臺,P2P 迎來“規范元年” 2015 年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和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 的發布開啟網貸監管的序幕后,2016 年互聯網金融行業整頓步伐明顯加快,對行業影響至深的主要包括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的開展、 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下稱 辦法 ) 發布、 以及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成立,這些政策或重大事件主要有
6、三個方面的意義:一是通過限制注冊等方式加強P2P行業準入控制,明確禁止事項;二是提高 P2P 平臺的業務和運營規范,確立平臺的信息中介定位,加強合規運營;三是明確了各監管方的責任,減少監管盲區。 1.2 風險事件顯著增多,正常運營平臺僅存 1,625 家 截至 2016 年年底,P2P 問題及轉型平臺已達 3,231 家,占到行業累計上線平臺的 67%,其中,2016 年新增問題平臺 1,106 家。據零壹研究院觀察,2016 年 P2P 風險事件呈現兩個明顯特征: 一是歇業停業平臺占比仍然較大, 占 35.7%; 二是重大風險事件的增多, 比如 808 信貸、e 速貸、四達投資、國誠金融等平
7、臺的相繼出事。 1.3 多家平臺品牌升級,轉型金融控股集團 監管持續加碼、資產荒進一步加劇的情況下,業內部分知名平臺“品牌升級” ,轉型綜合金融控股集團, 具體表現為對小貸、 基金代銷、 保險代銷等牌照的追逐, 對新技術如智能投顧、反欺詐的投入以及對外合并控股的增多等等。據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不完全統計,業內至少已有 7 家平臺宣布集團化轉型。 1.4 行業資金成本下降,對接機構資金成趨勢 隨著高風險平臺大量退出、行業漸趨理性以及部分平臺品牌化,P2P 網貸行業總體資金成本呈逐年下降趨勢。根據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的統計,2016 年 P2P 平均投資利率約 9.93%,同比下降 0.9 個百分點。
8、 除直接下調線上理財產品收益率外,部分平臺已開始對接機構資金降低成本。 研究單位:零壹研究院 學術支持:零壹財經.華中新金融研究院 2 | 中國 P2P 網貸年度報告 2016 1.5 小額信貸、消費金融、車貸、農村金融為轉型熱點 8 月發布的辦法中,貸款限額是最為直接的硬約束,也是最具殺傷力的條款。由于這一條款的限制,網貸市場空間被大幅壓縮,絕大多數平臺面臨轉型壓力,轉型的可選路徑之一是“轉型小額業務” ,小額信用貸、消費金融、車貸和農村金融等領域為主要方向。零壹研究院認為,全方位轉型小額業務意味著產品設計、風控體系等方面的重新構建,相對來說,具有品牌效應和足量投資用戶的存量平臺優勢更大,業
9、內多家成交額靠前的平臺已有相關動作。 1.6 風險投資規模約 193 億元,B 輪及以上占 70% 監管密集出臺、重大風險事件頻繁爆發、行業馬太效應加劇是 P2P 網貸行業在 2016 年的主旋律。從風險資本對 P2P 網貸的投入力度看,2016 年網貸行業投融資事件明顯減少,但投資規模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核心邏輯是 P2P 網貸發展已近 10 年,經歷過大浪淘沙式的行業洗牌后,目前運營良好的平臺已所剩不多,A 輪及以前的融資明顯減少,而 B 輪以上的大額融資有所增長。據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統計,2016 年 P2P 網貸行業的投融資事件共計 92 起,融資金額共計 193 億元;發生過 35
10、起 B 輪及以后融資,相應融資額 134 億元,占到行業總額的70%。 研究單位:零壹研究院 學術支持:零壹財經.華中新金融研究院 3 | 中國 P2P 網貸年度報告 2016 2 平臺數量及其分布 2.1 新增平臺 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監測到的 P2P 借貸平臺共 4,856 家(僅包括有 PC 端業務的平臺,且不含港臺澳地區,下同) ,其中正常運營的僅有 1,625 家(占到 33%的比例) 。 圖 1 2016 年 P2P 借貸平臺數量走勢 單位:家 圖 1 列出了 2016 年各月 P2P 平臺增量及累計正常運營平臺數量,整體來看各月新增平臺數量持
11、續減少,4 月以后均低于 40 家,11-12 月下降至個位數。新上線平臺數量的減少直接受多地工商局限制投資類企業注冊的影響, 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行業風險密集爆發下相關部門監管政策的收緊。 據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統計,2016 年新增平臺共分布在全國 28 個省市,上海、廣東、浙江和北京數量最多,分別有 66 家、63 家、62 家和 47 家,合計占到 55.1%。除圖 2 所示地區外,江西、湖南、河南、廣西等 16 個省市也有新增平臺,數量均少于 10 家。 03006009001,2001,5001,8002,1002,4002,70001020304050607080901月 2月 3
12、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新增 累計正常運營 研究單位:零壹研究院 學術支持:零壹財經.華中新金融研究院 4 | 中國 P2P 網貸年度報告 2016 圖 2 2016 年新增 P2P 借貸平臺地域分布 單位:家 2.2 問題平臺 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統計的問題平臺(不含轉型平臺,下同)共有 3,201 家,占平臺總量的比例高達 65.9%。圖 3 顯示了 2016 年問題平臺數量走勢,2016年有 1,106 家平臺出問題,同比減少 15.4%,月均問題平臺數量為 92 家。 圖 3 2016 年 P2P 問題平臺走
13、勢 單位:家 010203040506070上海 廣東 浙江 北京 山東 江蘇 安徽 河北 湖北 福建 陜西 云南 其他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02040608010012014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問題平臺 累計問題平臺 研究單位:零壹研究院 學術支持:零壹財經.華中新金融研究院 5 | 中國 P2P 網貸年度報告 2016 2016 問題平臺中,網站無故關閉的平臺共有 433 家,占到 39.2%的比例;歇業停業的平臺共 395 家,占 35.7%,這一比例與去年(39.5%)基本持平;
14、失聯跑路及提現困難的平臺分別有 181 家和 79 家,分別占 16.4%和 7.1%;其余如圖 4 所示。 圖 4 2016 年 P2P 問題平臺類型分布 據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統計,2016 年問題平臺共分布在全國 30 個省市,其中 8 個省市超過 100 家,分別是廣東、上海、北京、浙江和山東,具體如圖 5 所示。此外,云南、廣西、江西、貴州、遼寧等 15 個省市全年問題平臺少于 20 家,主要是這些地區平臺數量處于低水平。 圖 5 2016 年 P2P 問題平臺地域分布 39.2% 35.7% 16.4% 7.1% 0.9% 0.7% 網站關閉 歇業停業 失聯及跑路 提現困難 立案(或
15、經偵介入) 其他 162 130 118 111 109 65 50 43 34 34 31 29 27 26 21 116 廣東 上海 北京 浙江 山東 江蘇 湖北 安徽 河北 重慶 福建 河南 湖南 陜西 四川 其他 研究單位:零壹研究院 學術支持:零壹財經.華中新金融研究院 6 | 中國 P2P 網貸年度報告 2016 2.3 轉型平臺 除停止營運外,還有部分 P2P 經營主體將運營方向投入到別的領域,如互聯網眾籌、電子商務等等, 本報告將之歸為 “轉型” 平臺, 不納入問題平臺范疇。 據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統計,2016 年轉型平臺共計 23 家,每月多在 1-2 家左右。 研究單位:零
16、壹研究院 學術支持:零壹財經.華中新金融研究院 7 | 中國 P2P 網貸年度報告 2016 3 行業交易數據分析 3.1 行業整體規模 截至 2016 年年末,全國 P2P 借貸行業累計交易額保守估計約為 3.36 萬億元,其中 2016年交易額接近兩萬億, 為 19,544 億元, 同比增幅為 100.4%; 2016 年 12 月交易額約 2,070 億元,環比增長 2.6%。從圖 6 和圖 7 可知,P2P 行業成交額年交易額仍在快速增長,我們預計,2017年總交易額有望達到 4 萬億。 圖 6 歷年 P2P 借貸行業交易規模走勢 圖 7 2015 年-2016 年 P2P 借貸行業交
17、易規模走勢 單位:億元 0%200%400%600%800%1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交易規模(億元) 增長率 03006009001,2001,5001,8002,10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5年 2016年 研究單位:零壹研究院 學術支持:零壹財經.華中新金融研究院 8 | 中國 P2P 網貸年度報告 2016 2016 年網貸交易額集中分布北京、 廣東、 上海和浙江四地, 規模分別達到 5,162 億元、 4,975億元、4
18、,100 億元和 2,216 億元,合計占到全國總量的 84%。 圖 8 2016 年各省市 P2P 平臺交易規模分布 3.2 貸款余額 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P2P 行業貸款余額(指本金,下同)已達到 8,303 億元,較上月增加 4.6%,同比增長 95.2%;未還利息共 798 億元,約為未還本金的 9.6%。分地域來看,北京 2,550 億元,約占 30.7%,上海和廣東分別有 1,990 億元和 1,642 億元,所占比例為 24.0%和 19.8%。 圖 9 2015 年-2016 年 P2P 行業貸款余額走勢 單位:億元 北京 26.4% 廣東 25.5% 上海
19、 21.0% 浙江 11.3% 其他 15.8% 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5年 2016年 研究單位:零壹研究院 學術支持:零壹財經.華中新金融研究院 9 | 中國 P2P 網貸年度報告 2016 3.3 平均借款期限 2015 年-2016 年 P2P 借貸各月平均借款期限基本在 200-300 天之間波動,上半年期限相對較短,下半年較長。2016 年平均借款期限為 231 天,這一數據在 2015 年和 2014 年分別是 256天和 26
20、1 天。 2016 年 12 月,P2P 借貸行業平均借款期限為 221 天,北京、上海和廣東平均借款期限分別為 576 天、 171 天和 195 天, 除北京較上月延長 44 天, 上海和廣東分別大幅縮短 89 天和 185天。 零壹數據統計的 400 家樣本平臺中,約有 47%的平臺借款期限較上月有所縮短,包括紅嶺創投、團貸網、PPmoney、聚寶匯、宜人貸和點融網等項目數量較多的平臺。 圖 10 2015 年-2016 年平均借款期限走勢 單位:天 3.4 平均投資利率 2014-2016 年,P2P 借貸平均投資利率分別為 14.96%、10.83%和 9.93%,這一指標呈現逐年下
21、降的趨勢。圖 11 列出了 2015 年至 2016 年各月利率的變動走勢,2016 年各月投資利率同比減少約 1-2 百分點;以自然年為統計周期,投資利率呈現逐月下降的趨勢,且第 1 季度受季節性因素影響,利率顯著高于其他季度。 05010015020025030035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5年 2016年 研究單位:零壹研究院 學術支持:零壹財經.華中新金融研究院 10 | 中國 P2P 網貸年度報告 2016 2016 年 12 月,P2P 最新投資利率為 9.86%,環比上升 0.16 個百分點。貸款余額前三的省市中,北京
22、、上海和廣東平均投資利率分別為 10.73%、10.90%和 10.02%,前兩者分別較上月提高 1.41 和 1.75 個百分點,廣東下降了 0.39 個百分點。截至 2016 年年末,除天津、重慶、江西等少數地區外,全國七成以上省市 P2P 平均投資利率已低于 12%。 圖 11 2015 年-2016 年 P2P 借貸行業平均投資利率走勢 3.5 借款人數 2016 年,我國 P2P 行業活躍借款人(不區分個人和機構)估計在 572 萬左右,同比增加104%。2016 年各月借款人數同比均為正增長,增長率平均在 90%左右,且各月環比增速明顯快于 2015 年。2016 年人均融資金額為
23、 34.16 萬元,與 2015 年(34.80 萬元)基本持平。 2016 年 12 月借款人數為 204.7 萬左右,環比增加 3.7%,同比增加 113.1%;人均借款金額為 10.11 萬元,環比減少 0.11 萬元。 6%7%8%9%10%11%12%13%14%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5年 2016年 研究單位:零壹研究院 學術支持:零壹財經.華中新金融研究院 11 | 中國 P2P 網貸年度報告 2016 圖 12 2015 年-2016 年 P2P 借貸行業活躍借款人走勢 單位:萬人 3.6 投資人數 2016 年 P
24、2P 行業活躍投資人數估計在 998 萬左右,較 2015 年(720 萬人)增加 38.6%;人均投資額為 19.6 萬元,同比增加 45%。近兩年投資人數量走勢如圖 13 所示,相較于 2015年,2016 年各月投資人數量環比增長不明顯,主要因為隨著行業的逐漸成熟,P2P 平臺獲客的邊際效應顯現。 2016 年 12 月活躍投資人數為 445.0 萬左右,環比增加 2.5%,同比增加 19.0%;人均投資金額為 4.65 萬元,與 11 月(4.15 萬元)基本持平。 030609012015018021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
25、15年 2016年 研究單位:零壹研究院 學術支持:零壹財經.華中新金融研究院 12 | 中國 P2P 網貸年度報告 2016 圖 13 2015 年-2016 年 P2P 借貸行業活躍投資人走勢 單位:萬人 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5年 2016年 研究單位:零壹研究院 學術支持:零壹財經.華中新金融研究院 13 | 中國 P2P 網貸年度報告 2016 4 資金存管 2016 年 8 月 24 日出臺的辦法規定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進行銀行資金存管,以隔離平臺自身資金與出借人和
26、借款人資金,這一規定加速推動了行業資金存管的進行。此外,11月曝光的網貸備案指引也再次明確了銀行存管的必要性。 據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 2016 年年末,已與銀行簽訂銀行存管合同的平臺共有 227 家, 其中 142 家存管系統已正式啟用。 已上線直接存管或銀行直連系統的平臺共有117 家,對接華興銀行、江西銀行、恒豐銀行和徽商銀行的平臺最多,分別有 26 家、20 家、16 家和 10 家。 5 信息披露 辦法 規定網貸平臺應在其官網站建立業務活動經營管理信息披露專欄,定期以公告形式向公眾披露年度報告、法律法規等信息。10 月末,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也正式發布了相關信披標準,定義
27、并規范了 96 項披露指標。 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基于四百家樣本平臺的統計顯示,截至 2016 年年末,約有 70%的平臺對交易額進行披露,且多以累計交易額的方式;25%的平臺公示了待還本金或本息;披露風險準備金(部分平臺已將原風險準備金改稱“質保服務??睢?、 “質量保證金” 、 “運營積金”等等)的平臺約 15%;逾期和壞帳信息透明的平臺分別有 10%和 6%。 從平臺進行信息披露的方式看,在平臺首頁開辟數據版塊/欄目的占絕大多數,嚴格按照辦法規定開設“信息披露”專欄的較少,多為知名度較高的平臺,總數不超過 50 家。 綜合來看,目前網貸行業信息披露主要依靠監管引導和部分平臺的自發作用,披露
28、內容少和實時度低的情況較為突出。 隨著互聯網專項整治活動進入收尾階段以及信披規范的逐漸普及,2017 年或有改善。 研究單位:零壹研究院 學術支持:零壹財經.華中新金融研究院 14 | 中國 P2P 網貸年度報告 2016 6 投融資分析 據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 2016 年年底,國內 P2P 借貸行業融資事件共計280 起,207 家 P2P 平臺獲得融資,總額在 453 億元左右。圖 14 列出了各年度網貸行業的融資情況,2015 年以前 P2P 行業獲得融資的事件較少,且多為天使輪和 A 輪投資;2015 年風險資本加碼,當年融資案例和融資金額分別達到 129 起和 199
29、 億元;2016 年融資案例共 92 起,同比減少 37 起,而融資金額達到 193 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 圖 14 中國 P2P 借款融資情況(2010 年-2016 年) 區別于往年,2016 年 P2P 行業投融資情況呈現兩個新特征:一是高輪次和大額融資顯著增多, 部分知名平臺甚至啟動海外上市計劃, 零壹研究院數據顯示, B 輪及以上融資共 35 起,相應融資額(134 億元)約占 70%,其中 21 家平臺獲得億元以上融資,共計 130 億元;二是同業間的資本活動增多,部分知名平臺投資 P2P 或類 P2P 平臺。我們認為,2016 年 P2P 借貸行業投融資的 “新氣象” 發生的原
30、因主要是, P2P 行業分化進入中期, 平臺盈利能力逐漸顯露,風險資本下注減少;市場占有率較高的平臺出于對整體業務布局的考慮,開始通過收購、持股等方式擴寬資產端或資金端渠道。 0306090120150180210020406080100120140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融資事件(起) 融資金額(億元) 研究單位:零壹研究院 學術支持:零壹財經.華中新金融研究院 15 | 中國 P2P 網貸年度報告 2016 7 總結及趨勢 2016 年,P2P 借貸行業的外部環境出現急劇變化,監管辦法頻繁出臺,主要包括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活動的
31、開啟、 辦法的下發和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成立。政策環境的收緊造成正常運營平臺數量加速下降, 存量平臺合規壓力加重, 面臨的挑戰主要包括借款余額超限、銀行存管對接難度大、信息披露質量低等問題。 另一方面, 行業內部分化加快, 馬太效應明顯, 前 100 家平臺交易規模約在 1.5 萬億左右,約占 77%;部分知名平臺已開始集團化布局,或引入新的合規資產,或開發資金端產品,或引進新技術。 我們認為,P2P 借貸行業交易額和貸款余額穩定增長的趨勢仍將延續,預計 2017 年交易額達到 4 萬億元,貸款余額保守估計在 1.5-2.0 萬億元左右;行業洗牌進入中后期,平臺數量將減少至 1,000 家以下
32、,在限額令要求下,多數平臺尋求轉型,主要方向為轉型小額業務或去P2P 化;同時隨著行業日益規范化和成熟化,融資事件將以 B 輪及以上為主,或有 P2P 平臺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不排除傳統金融機構通過直接開設平臺、控股持股等方式切入 P2P 領域。 研究單位:零壹研究院 學術支持:零壹財經.華中新金融研究院 16 | 中國 P2P 網貸年度報告 2016 8 統計說明 (1)本報告統計的數據僅包括一級市場的散標系列,不含債權轉讓、活期理財等產品; (2)本報告在統計平均投資利率時排除了利率在 5%以下和 40%以上的項目,計算平均期限時排除了 7 天以下的項目; (3) 在統計行業平臺數量時, 可
33、能存在一定的滯后, 我們將在后續報告中進行追溯調整; (4)本報告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主觀推薦或投資建議,如有疑問請聯系 。 研究單位:零壹研究院 學術支持:零壹財經.華中新金融研究院 17 | 中國 P2P 網貸年度報告 2016 關于我們 零壹財經 零壹財經是專業的新金融成長服務機構, 建立了媒體+數據+研究+智庫的獨立第三方服務架構, 擁有新媒體、零壹研究院、華中新金融研究院等服務平臺。 零壹財經是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成員、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發起單位并任宣傳教育專委會主任單位、中國融資租賃三十人論壇成員機構、湖北融資租賃協會副會長單位、微金融 50 人論壇特邀成員機構、跨界創新組織 COI
34、N 執委機構。 零壹媒體 零壹財經具備專業的新金融媒體服務平臺,包括新金融門戶網站()和強大的自媒體平臺,為新金融提供專業的內容建設和傳播服務;旗下包含“零壹財經” 、 “愛有財” 、 “零壹融資租賃簡報” 、 “P2P 日報” 、 “金羊毛工作坊” 、 “消費金融觀察” 、 “fintech 前線” 、 “零壹研究”等自媒體品牌。 零壹研究 零壹研究院以數據和案例為基礎,進行新金融前沿理論和實務研究。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零壹數據)已建成 Fintech、P2P 借貸、眾籌、融資租賃等新金融領域的強大數據庫,形成了可動態量化分析的數據產品。 零壹智庫 華中新金融研究院是成立于武漢、面向全國、溝通國際的學術交流平臺和新型智庫,堅持獨立、專業、開放、創新的價值觀。由武漢市金融工作局擔任指導單位,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擔任研究院院長。 研究院持續開展金融創新的調研、學術交流、標準建設、出版傳播等業務工作。已經建立了零壹融資租賃研究中心() 、零壹汽車金融研究中心等垂直研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