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移動互聯網產品用戶體驗系列報告—5G特色業務指標研究報告(1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移動:移動互聯網產品用戶體驗系列報告—5G特色業務指標研究報告(17頁).pdf(1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移動互聯網產品用戶體驗系列報告5G特色業務指標研究特色業務指標研究中國移動研究院用戶體驗中心21、5G特色業務核心特征分析2、5G特色業務差異化質量要求分析3、5G特色業務指標框架模型4、具體產品指標建設及后續報告計劃3基于對5G網絡技術特性、標準文稿和業務模型的分析:“泛視頻化”是5G特色業務的核心特征。無論哪種典型業務,其業務共性流程均可抽象為“把圖像和聲音渲染加工放在云端,通過5G網絡對音視頻碼流和控制指令進行傳輸,在移動端(APP)進行業務交互和承載”。Cited from: ITU-R Rec. M.2083業務模型由單一移動互聯向全場景演進基于5G技術特性,IMT 2020(即5G
2、)業務模型由單一的移動互聯向全場景(eMBB + mMTC + uRLLC)演進。5G網絡架構全新升級關鍵性能大幅提升Adapted from: 3GPP TR 38.9135G網絡關鍵性能指標和4G相比大幅提升,突出表現為“高速率、低時延、高密度、低能耗”等?;趀MBB的泛視頻化是5G特色業務典型特征受標準成熟度(3GPP R15eMBB已實現)、產業成熟度(uRLLC業務遠未成熟)和利潤價值度(mMTC物聯網帶來收益有限)綜合影響,基于eMBB的泛視頻類業務是當前及未來5G特色業務的共性特征:典型業務核心特征關鍵詞移動性高質量流媒體云化大帶寬41、5G特色業務核心特征分析2、5G特色業務
3、差異化質量要求分析3、5G特色業務指標框架模型4、具體產品指標建設及后續報告計劃5作為傳統4G業務的演進和升級,5G特色業務除應具備傳統4G業務的質量要求外,還應具備或強調哪些關鍵性的、差異化的質量特征?5G特色業務差異化質量風險/挑戰網絡側差異化關鍵要素分析業務側差異化關鍵要素分析5G特色業務關鍵性/差異化質量要求圖:5G特色業務差異化質量要求分析框架終端側差異化關鍵要素分析6組網模式技術方案分析:5G組網存在SA和NSA兩種模式,出于盡量減少5G網絡部署后對現網基站的影響的考慮以及成本壓力,5G NR與LTE聯合組網的NSA模式將成為5G部署初期階段運營商的現實選擇,并長期并行演進。該模式
4、下5G基站只進行數據分流,5G網絡不能獨立運行。業務質量風險:無法應用端到端網絡切片技術,面向具體業務提供定制化、可保障的服務質量(如:時延、速率、可靠性等指標,以及針對不同用戶進行不同等級的保障)。Adapted from: 3GPP R15NSA(Option3系列)SA(Option2系列)NSA(非獨立組網)特點 支持eMBB LTE為錨點,復用4G核心網,快速引入5G NR 5G疊加與4G網絡上,無需提供連續覆蓋SA(獨立組網)特點 支持eMBB/uRLLC/mMTC及網絡切片 需要新建5G Core 對5G連續覆蓋有較高要求7頻譜覆蓋技術方案分析:5G網絡采用高、中、低全頻段接入方
5、式混合組網,其中高頻段天然適用eMBB業務場景,但其穿損較大。研究表明,達到與4G同等覆蓋水平所需5G基站數量約650萬,而三大運營商2020年5G基站建設計劃合計55萬,僅能滿足部分熱點覆蓋需求。業務質量風險:(覆蓋角度)當用戶離開5G NR覆蓋區后,業務延續性無法維系,(頻譜角度)移動獲得的5G頻段組網復雜度大,產業成熟度(如:芯片、終端等)不足,對中國移動自有5G特色業務的綜合感知構成較大挑戰。3GPP協議中,5G總體頻譜資源可分為兩個頻譜范圍FR(Frequency Range) FR1:Sub 6GHz頻段,是5G主用頻段,目前3.5GHz是5G應用最廣泛的頻譜。 FR2:高頻頻段,
6、6GHz以上毫米波,是5G擴展頻段,提速頻段,頻譜資源豐富,穿透能力弱(覆蓋范圍?。?。中國移動-2.6GHz(n41頻段,帶寬160MHz) 優勢:覆蓋優勢頻段,適用于連續宏覆蓋。 不足:上行覆蓋能力較弱,且目前用于4G網絡的容量需求,重耕后需進行4G/5G的混合組網,復雜度高,對業務體驗挑戰大。中國移動-4.9GHz(n79頻段,帶寬100MHz) 優勢:兼具覆蓋性和較大帶寬,適用于熱點地區補熱。 不足:覆蓋范圍和穿障能力是短板(比3.5GHz差8dB )。8語音承載技術方案分析:5G網絡下,語音業務仍是運營商的重要業務。綜合網絡部署選項、覆蓋程度、終端生態系統成熟度等因素,5GC+EPS
7、Fallback語音方案成為推薦選項。該方案下:不打電話時,數據業務跑在NR上;打電話時,語音和數據業務都跑在LTE上。業務質量風險:該方案客觀上會導致數據業務由5G向4G回落時的體驗落差,也會影響基于語音業務的視頻彩鈴業務利用5G大帶寬特性實現超高清的質量效果。VoLTE方案EPS FB方案Vo NR方案不同5G組網下語音方案NSA Option3模式EPC和5GC共存,NR熱點覆蓋EPC和5GC共存,NR連續覆蓋語音連接LTE,數據連接NR平時駐留5G,語音呼叫回落4G正常駐留5G,信號不好切換4G9業務內容質量和生態5G生態及重要業務形態: 5G是由技術標準、網絡服務和5G應用組成的生態
8、系統(引自:羅蘭貝格報告)。5G標準制定和網絡的部署應用為業務的高質量運行提供了基礎保障,但基于5G的業務創新才是用戶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基于流媒體的內容應用服務是5G網絡下用戶需求度和價值度最高業務形態。業務質量需求: 在5G網絡標準、建設部署向成熟演進的過程中,高品質、多樣化的內容生態才是5G特色業務的核心競爭力。Cited from:羅蘭貝格5G行業深度解析:5G生態全景圖生態合作典型正面案例:中國移動視頻彩鈴 2018年3月28日,視頻彩鈴上線; 2019年3月,視頻彩鈴用戶規模2000萬; 2019年11月,中國移動發起成立5G+視頻彩鈴產業聯盟; 權威媒體:新華網、央視網、人民網 .
9、etc 終端廠商:華為、三星、中興、小米 .etc 內容平臺:抖音、快手、芒果TV .etc 2020年3月,視頻彩鈴用戶規模突破1億;(同比增長400%,較疫情前增長41% )雙贏的合作生態移動視頻彩鈴內容合作平臺促進內容傳播,帶來更多流量價值提升內容運營質量,顯著拉升用戶規模105G終端新特性多模多頻帶來5G基帶芯片設計高難度5G終端對射頻器件設計提出更高要求5G終端高功耗特性帶來續航力新挑戰新增通信頻段和模式使得5G基帶芯片集成難度巨大。 5G 基 帶 多 模 式 兼 容 , 向 下 兼 容2G3G4G5G網絡,5G終端的基帶芯片至少需要支持7模; 5G基帶芯片需要多頻段兼容,設計復雜度
10、更甚,3GPP制定的5GNR頻譜共有29個頻段。5G高頻段對射頻器件的基礎材料研發、濾波器及功放等元器件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 5G射頻前端電路要求GaN等新材料的功放以及更優性能的體聲波濾波器; 5G終端設備采用MassiveMIMO天線技術,需集成更多天線,以滿足5G高速、大容量信號的有效傳輸。5G終端相比于4G終端功耗顯著增加。 基帶芯片的多兼容模式、倍數級高功率射頻器件以及天線數量增加是導致5G終端功耗增加的主要因素; 高分辨率視頻的輸出會大幅增加CPU和GPU處理器的工作量,同時大尺寸的顯示屏也勢必增加背光燈的使用數量,導致設備功耗上升。影響5G網絡性能的充分利用,進而影響業務性能質量
11、對業務側資源消耗優化提出更高要求11綜合以上分析,和傳統4G業務相比,5G特色業務在“基于網絡技術和終端性能的業務質量保障”和“基于生態合作的業務質量升級及內容豐度廣度儲備”方面面臨突出的質量風險挑戰和質量提升/競爭需求。因此,以上分析得出的質量訴求不僅是5G特色業務的關鍵品質要素構成,也是品質評價考核的重點。業務性能質量風險內容生態質量要求性能及高功耗挑戰121、5G特色業務核心特征分析2、5G特色業務差異化質量要求分析3、5G特色業務指標框架模型4、具體產品指標建設及后續報告計劃13基于“大產品層次及POMP模型”構建移動應用產品評測模型。從產品體驗、運營體驗、用戶口碑和市場表現四大維度綜
12、合評價移動應用產品體驗質量。145G特色業務指標體系框架體驗質量運營質量市場表現用戶口碑規模/價值/質量指標功能界面性能體驗內容渠道營銷資費服務用戶反饋評價指標時延速率功耗一級架構維度二級架構/指標內容質量內容數量基礎指標重點指標用戶增長用戶滿意凈推薦值用戶活躍基于“移動互聯網應用用戶體驗評價模型”,結合5G特色業務差異化質量要求,構建了5G特色業務指標體系框架。151、5G特色業務核心特征分析2、5G特色業務差異化質量要求分析3、5G特色業務指標框架模型4、具體產品指標建設及后續報告計劃16制定具體產品指標及測評腳本5G5G特色業務通用質量評價體系體驗質量運營質量市場表現用戶口碑結合產品特征和實際使用場景,制定可執行的測評腳本綜合視頻體驗評價指標體系云游戲體驗評價指標體系視頻彩鈴體驗評價指標體系云視頻會議體驗評價指標體系.產品功能測評腳本根據產品具體特征,在通用指標框架指導下細化、裁剪、構建具體產品測評指標運營質量測評腳本產品界面測評腳本內容覆蓋測評腳本性能質量測評腳本17后續我們將基于5G特色業務體驗評價指標體系,針對不同類型的泛視頻類產品開展用戶體驗測評和研究,并陸續發布研究報告:云游戲產品體驗研究報告綜合視頻產品體驗研究報告云視頻會議產品體驗研究報告敬請期待!后續報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