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2022中國青少年防溺水大數據報告(5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人民網:2022中國青少年防溺水大數據報告(54頁).pdf(5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根據網絡公開資料整理數據顯示,超六成的溺水事件發生在河道,并且溺亡率高達91.6%,溺水人群占比最大的是 12-16 歲的青少年,為 39.6%。其次,溺水事件在水庫、池塘的發生率達 14.59%、11.59%,溺亡率同樣居高不下。河道、水庫、池塘成為青少年最容易發生溺水事件且溺亡率較高的危險場所,與之關聯的是被頻頻提及的游泳、教育、預防、施救、監護、急救,家長、學校、街道等責任監護人也不容忽視。而且受害群體多以有自主判斷力的青少年為主,加強對其防溺水教育尤為重要,以避免此類溺水悲劇再度重演。9圖:“青少年溺水”相關熱詞數據來源: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在海域溺水的孩童獲救率相對較高,專業救助相對完
2、善;而在絕大多數的泳池溺水事件中,溺水者通常年齡偏小,多數與家長或教練未及時關注或泳池設施不到位等外界因素有關。因此低年齡段的孩子在下水游泳時,周圍務必要有人時刻監護,避免意外發生。10圖:青少年溺水高發地溺亡率統計數據來源: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根據網絡公開資料整理(二)暑期成溺水高峰(二)暑期成溺水高峰 農村兒童事故多發農村兒童事故多發據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統計顯示,自 4 月起進入春夏更替、汛期時點,溺水事故易發,社會關注度與媒體報道熱度逐漸增加。5 月份起明顯攀升,6、7 月份成事故發生高峰期,且熱度整體呈逐年上升走勢,“青少年溺水”社會形勢目前仍然嚴峻。11圖:“青少年溺水”媒體熱度(熱度
3、來源:微信、微博、客戶端、論壇、網絡媒體、數字報刊、博客等)數據來源: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從溺水事件的發生場合來看,鄉村成為溺水事件的高發場合。相比于城市,河道、水庫、池塘、水壩等水域廣泛分布于鄉村,而且水域的復雜程度遠高于城鎮水域,相應的防護措施也更為薄弱,警示牌隔離設施、救援設備等不夠完善。同時,鄉村擁有著數量龐大且由老年人照顧的留守青少年群體,監管者監管能力有限與孩童玩耍的天性,造成鄉村兒童溺水的比例超過一半。杭州消防數據顯示,每年一百多起報警的溺水意外高發區域在城郊水域,高發人群為外來農民工子女。相較之下,城鎮防護措施更為健全,但也因此暴露出居民對安全風險認識不足的問題。居民掉以輕心而釀成溺水事故,使城鎮事發率超 4 成。此外,也有 6%的溺水事件發生在野外與景區,與出行游玩不可控因素有較大關系。12圖:青少年溺水事發場所分布統計數據來源: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根據網絡公開資料整理(三)初高中生溺亡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