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相控陣TR芯片及下游相控陣雷達增量市場空間研究報告(3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相控陣TR芯片及下游相控陣雷達增量市場空間研究報告(37頁).pdf(3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2 年深度行業分析研究報告 3 目目 錄錄 一、一、相控陣相控陣 T/R 芯片是高壁壘、高價值、高成長的優質賽道芯片是高壁壘、高價值、高成長的優質賽道 . 6 (一)高壁壘:相控陣 T/R芯片位于產業鏈上游,市場較為封閉 . 6 (二)高價值:T/R 芯片是相控陣雷達的核心價值環節,成本占比近三成 . 9 (三)高成長:預計軍用 T/R 芯片市場將在 25 年超百億,低軌衛星用 T/R 芯片增速高 . 11 二、二、下游解構:相控陣雷達滲透帶動相控陣下游解構:相控陣雷達滲透帶動相控陣 T/R 芯片在軍民兩域加速放量芯片在軍民兩域加速放量 . 13 (一)相控陣雷達將逐漸替代傳統雷達成為主
2、流技術體制 . 13 (二)軍用:武器裝備量增+升級需求共振,相控陣雷達下游滲透加速 . 15 1、宏觀視角:國防信息化建設景氣支撐軍用雷達數百億市場 . 15 2、微觀視角:相控陣雷達伴隨武器裝備提質補量快速滲透 . 18 2.1、機載:已成新型戰斗機及老機型升級的重要趨勢 . 18 2.2、彈載:作為彈載武器的倍增器受益武器消耗及升級 . 20 2.3、艦載:已是“中華神盾艦”的標配 . 20 2.4、星載:隨我國空間基礎設施體系的完善持續滲透 . 21 2.5、地面:地面站/終端/車載臺未來滲透空間大 . 22 (三)民用:衛星互聯網制造先行,打開相控陣雷達增量市場 . 23 1、低軌衛
3、星互聯網具有不可替代的覆蓋優勢,是各國跑馬圈地的戰場 . 23 2、衛星組網制造先行,上游元件是最先受益的細分領域 . 27 三、三、鋮昌科技:軍品民品共振,射頻芯片新銳份額進擊在即鋮昌科技:軍品民品共振,射頻芯片新銳份額進擊在即 . 30 (一)技術領先、團隊穩定,厚積薄發鑄就賽道黑馬 . 30 (二)定位聚焦,核心產品為微波毫米波模擬相控陣 T/R 芯片 . 31 (三)星載為基,多下游拓展保障成長確定性 . 32 (四)實現份額進擊的“三把劍”:先發優勢、技術儲備及服務能力 . 34 1、核心競爭力一:相控陣 T/R 芯片市場較為封閉,公司先發優勢明顯. 34 2、核心競爭力二:沉淀核心
4、技術十余年,產品達國際先進水平 . 34 3、核心競爭力三:發揮民營優勢,強化服務能力及性價比 . 35 4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 相控陣雷達與傳統機械式雷達形態對比 . 6 圖表 2 相控陣 T/R 芯片位于相控陣雷達產業鏈上游 . 6 圖表 3 典型的有源相控陣 T/R組件工作原理示意圖 . 7 圖表 4 我國軍用雷達產業主要研究所及代表產品 . 7 圖表 5 軍工行業整體壁壘較高 . 8 圖表 6 五十五研究所展出的氮化鎵(GaN)核心元器件 . 9 圖表 7 相控陣雷達的組成 . 10 圖表 8 微波多層板相控陣天線,一塊相控陣中含成百上千甚至最多上萬的 T/R芯片 . 10 圖
5、表 9 KLJ-7A 相控陣雷達,安裝有多達 1000多個 T/R 組件 . 10 圖表 10 低軌衛星用 T/R相控陣芯片市場規模測算 . 12 圖表 11 相控陣雷達可通過移相器將信號的相位移動一個角度,使相位和頻率保持穩定的對應關系 . 13 圖表 12 相控陣雷達的核心原理為電磁波的干涉現象 . 13 圖表 13 無源相控陣雷達只有一個發射機,產生沿特定方向行進的平面波. 14 圖表 14 有源相控陣每一陣元都裝有一個發射/接收組件(即 T/R組件) . 14 圖表 15 相比于無源相控陣雷達及機械掃描雷達,相控陣雷達優勢明顯 . 14 圖表 16 2010-2019全球雷達市場份額(
6、生產臺數) . 15 圖表 17 2010-2019全球雷達市場份額(銷售額分) . 15 圖表 18 2010-2017年中國國防費構成占比 . 16 圖表 19 我國軍費構成項目及具體用途 . 16 圖表 20 雷達是國防信息化五大領域之一 . 17 圖表 21 中國空軍現代化建設按照三步走戰略設計和展開 . 18 圖表 22 2017-2021年各國在役機隊規模(單位:架) . 18 圖表 23 2016 年珠海航展上中電科集團南京 14所展出了第一款 KLJ-7A 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 . 19 圖表 24 KLC-7“絲路眼”機載預警有源相控陣天線罩 . 19 圖表 25 中華神盾“海
7、之星”雷達的成功研制助力中國海軍駛向深藍 . 20 圖表 26 我國高分系列衛星發射節奏及衛星類型統計 . 21 圖表 27 九天微星發布新一代星載多波束相控陣天線 . 22 圖表 28 高分十二號 02星的有源相控陣天線由中國電科 14所研制 . 22 圖表 29 處于值班狀態的 7010雷達 . 22 圖表 30 我國自主研發的 JY-26 相控陣雷達 . 23 圖表 31 14 所研制的反隱身功能相控陣雷達 . 23 5 圖表 32 衛星互聯網經歷了由移動通信星座向高通量寬帶通信星座的演化. 24 圖表 33 衛星互聯網與 5G融合的低軌星座網絡架構示意圖 . 25 圖表 34 常見頻段
8、的頻率范圍、可用帶寬及業務場景 . 25 圖表 35 四大典型星座參數對比 . 26 圖表 36 衛星互聯網產業鏈包括四大環節 . 27 圖表 37 衛星產業鏈各環節市場規模占比 . 27 圖表 38 世界衛星通信產業鏈價值“金字塔”模型 . 27 圖表 39 我國通信衛星包含若干個分系統 . 28 圖表 40 StarLink 單星上的 4塊相控陣平板天線 . 29 圖表 41 銥星系統的星載主任務天線采用 3個有源相控陣板 . 29 圖表 42 公司股權結構圖 . 30 圖表 43 公司主要產品可分為放大器類芯片、幅相控制類芯片和無源類芯片三類 . 31 圖表 44 公司銷售的典型芯片組合
9、 . 31 圖表 45 2016-2022Q1公司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單位:百萬元) . 32 圖表 46 2019-2021年公司各項業務占比 . 32 圖表 47 2018-2022Q1公司毛利率水平 . 33 圖表 48 2019-2021年公司各項業務毛利率水平(%) . 33 圖表 49 2016-2022Q1公司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單位:百萬元) . 33 圖表 50 2018-2022Q1公司凈利率水平 . 33 圖表 51 公司主要客戶銷售收入及其占比 . 34 圖表 52 公司 2018-2021年研發費用(單位:萬元)及研發費用率 . 35 圖表 53 公司圍繞產品功能設
10、置研發中心組織架構 . 35 圖表 54 鋮昌科技各項業務增速拆分假設 . 36 圖表 55 鋮昌科技綜合毛利率及各業務毛利率假設 . 37 圖表 56 可比公司估值表 . 38 6 一、一、相控陣相控陣 T/R 芯片是高壁壘、高價值、高成長的優質賽道芯片是高壁壘、高價值、高成長的優質賽道 (一)(一)高壁壘:高壁壘:相控陣相控陣 T/R 芯片芯片位于位于產業鏈產業鏈上游,市場較為封閉上游,市場較為封閉 相控陣雷達是由大量相同的輻射單元組成的雷達面陣,每個輻射單元在相位和幅度上獨立受波控和移相器控制形成不同的相位波束,相比于傳統的機械式雷達,相控陣雷達可以通過電控的方式自由調節各陣元的幅度激勵
11、與相位關系。近年來,有源相控陣雷達以其優秀的適應能力、抗干擾性、靈活性及功能多樣性逐步替代傳統的機械雷達成為主流技術路線,在軍、民兩大領域加速滲透。 圖表圖表 1 相控陣相控陣雷達雷達與傳統機械式雷達形態對比與傳統機械式雷達形態對比 資料來源:鋮昌科技招股說明書 相控陣雷達的相控陣雷達的產業鏈由上游產業鏈由上游(芯片、元器件、結構件、電源等)(芯片、元器件、結構件、電源等) 、中游、中游(T/R 組件)及組件)及下游下游應用應用構成。構成。 圖表圖表 2 相控陣相控陣 T/R 芯片位于相控陣雷達產業鏈上游芯片位于相控陣雷達產業鏈上游 資料來源:華創證券整理 1)有源相控陣雷達的上游主要是芯片、
12、元器件、結構件、電源等)有源相控陣雷達的上游主要是芯片、元器件、結構件、電源等。其中相控陣 T/R 芯片被集成在 T/R 組件中,負責信號的發射和接收并控制信號的幅度和相位,直接影響雷達天線的指標。相控陣相控陣 T/R 芯片的產業鏈上游主要為化合物晶圓代工廠。芯片的產業鏈上游主要為化合物晶圓代工廠。T/R 芯片產品生產流程主要包括晶圓流片、測試、劃片、撿片、取樣、目檢、復檢等環節。T/R 芯片公司將自主研發設計的集成電路版圖交由晶圓流片廠進行晶圓流片,公司測試后再由劃 7 片廠進行劃片。根據鋮昌科技招股說明書中披露,公司 2021 年的原材料采購中,晶圓占據比例為 91.32%。 2)相控陣雷
13、達的中游主要為相控陣雷達的中游主要為 T/R 組件組件。T/R 組件主要由數控移相器、數控衰減器、功率放大器、低噪聲放大器、限幅器、環形器以及相應的控制電路、電源調制電路組成。有源相控陣 T/R 組件內部除了實現主要功能的微波毫米波單片集成電路及器件外,還必須設計相應的電源調制、保護和控制電路,以便按照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的控制要求進行通信和響應。一個 T/R 組件通常包含 2-8 顆相控陣 T/R 芯片,這些芯片通過 MCM 技術與一些分立器件一起集成到基板上,最終封裝形成 T/R 組件隨后被集成于天線中。 T/R 組件市場包括整機單位內部配套和對外采購兩種模式。組件市場包括整機單位內部配套和
14、對外采購兩種模式。部分整機廠商存在有源相控陣 T/R 組件的需求,該方式下由于整機廠商內配組件主要用于廠商自身的內部定制化需求。而基于專業化分工的角度考慮,下游整機廠也會采用外購專業化公司 T/R 組件產品的方式。國內從事 T/R 組件及相關產品生產與銷售的企業包括國博電子、國基北方/中國電科十三所、雷電微力、天箭科技、亞光科技等。 圖表圖表 3 典型的有源相控陣典型的有源相控陣 T/R 組件工作原理示意圖組件工作原理示意圖 資料來源:南京國博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說明書(注冊稿) 3)有源相控陣雷達可應用于下游星載、彈載、艦載、機載、地面等軍用領域,同時也)有源相控陣雷達可應用于下游星載、彈載
15、、艦載、機載、地面等軍用領域,同時也可使用在可使用在 5G基站、商用衛星等民用領域?;?、商用衛星等民用領域。 軍工雷達下游生產研制單位主要分為總體單位(整機) 、二級配套單位(天線) 、三級配套單位(元器件)和其他通用零部件供應商等多個層次。我國軍工雷達生產研制單位有中電科 14 所、中電科 38 所、航天科工二院 23 所、中電科 29 所等單位。供應商獲取訂單的方式主要為招投標、競爭性談判等;預研項目招投標-延續性采購;商務談判。 圖表圖表 4 我國軍用雷達產業主要研究所我國軍用雷達產業主要研究所及代表產品及代表產品 單位單位 簡介簡介 軍用雷達代表產品軍用雷達代表產品 中電科 14所
16、中國雷達工業發源地,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雷達研究所 KJ-2000機載預警雷達;殲-10、殲-11機載火控雷達;殲-16、殲-20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YLC-8B反隱身雷達;346/346A相控陣雷達等。 中電科 38所 國內軍事雷達電子的主要供應商。下屬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第一民用雷達上市公司 DBF 體制三坐標雷達(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KJ-200預警機、KJ-500預警機雷達;第五代反隱身雷達;JY-17A和 JY-17B要地反無人機防御雷達等。 8 航天科工二院 23所 專業的雷達研究所 第一部太赫茲視頻 SAR 雷達;我國第一部精密跟蹤相控陣測量雷達-LM-313車載有限電
17、掃測量雷達。 中電科 29所 主要從事雷達對抗、通信電子戰相關技術、裝備研發 反隱身雷達 DWL002;K/RKL700A型電子對抗吊艙等。 資料來源:產業信息網,華創證券 相控陣相控陣 T/R 芯片行業具有較高的資質與技術壁壘,市場較為封閉。芯片行業具有較高的資質與技術壁壘,市場較為封閉。相控陣 T/R 芯片主要應用于星載、機載、艦載、車載和地面等軍用相控陣雷達中,產品性能要求高,具有較高的技術要求。目前國內具備微波毫米波相控陣目前國內具備微波毫米波相控陣 T/R 芯片研制量產能力的單位較少,芯片研制量產能力的單位較少,T/R 芯片行業市場較為封閉芯片行業市場較為封閉,具有較高的資質、技術、
18、人才及資金壁壘,準入門檻高。 資質壁壘:資質壁壘:軍工行業涉及國防安全和保密,參與軍品生產的企業必須獲得“三證”,即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武器裝備承制單位資格、武器裝備承制單位保密資格認證及軍工產品質量體系認證。資質證書獲取存在較大困難且耗時長,提高行業準入門檻。 技術壁壘:技術壁壘:相控陣 T/R 芯片主要應用于星載、機載、艦載、車載和地面等軍用相控陣雷達中,產品性能要求高,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要求企業有較強的研發能力和技術積累。尤其是是星載相控陣雷達,由于衛星制造成本極高,運行環境惡劣,對芯片的性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產品需經過較長時間開發、驗證、技術迭代,技術含量高。 人才及資金壁壘:人
19、才及資金壁壘:不同于民用通信行業,軍用設備對產品穩定性有極高要求,軍品行業歷來有裝備一代、研制一代、儲備一代的傳統,而每個型號產品從開始立項到最終完成定型,歷經方案論證、初樣研制、正樣研制、三大試驗(環境適應性試驗、可靠性試驗、電磁兼容性試驗)、軟件測評、型號鑒定等環節,往往長達 3-5 年,且需投入大量的研發資源(人員、材料、第三方測試)。 圖表圖表 5 軍工行業整體壁壘較高軍工行業整體壁壘較高 資料來源:華創證券整理 國內相控陣國內相控陣 T/R 芯片芯片的競爭格局十分集中,的競爭格局十分集中,國內具有相控陣國內具有相控陣 T/R 芯片研發和量產的單芯片研發和量產的單位主要為軍工集團下屬科
20、研院所(中國電科位主要為軍工集團下屬科研院所(中國電科 13 所和中國電科所和中國電科 55 所)以及以鋮昌科技為所)以及以鋮昌科技為代表的極少數具備三、四級配套能力的民營企業,且市場較為封閉。代表的極少數具備三、四級配套能力的民營企業,且市場較為封閉。 中電科 13 所于 1956 年成立,是我國重要的高端核心電子器件供應基地、半導體新 9 器件新技術創新基地,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電子、光電子、微電子機械系統、半導體高端傳感器、光機電集成微系統五大技術領域和電子封裝、材料和計量檢測等基礎支撐領域。 中國電科 55 所于 1958 年成立,是我國大型電子器件研究所,設有砷化鎵微波毫米波單片和模
21、塊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平板顯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電科 55所研發的 T/R 組件主要應用于各種相控陣雷達上,包括戰斗機火控雷達、預警機、“中華神盾”和防空用雷達等。五十五所在突破了砷化鎵 T/R 組建之后近年研發了氮化鎵 T/R 組件,技術水平處于全國領先。 鋮昌科技成立于 2010 年,目前已擁有可覆蓋 L波段至 W 波段的各類相控陣 T/R 芯片產品,產品主要包含功率放大器芯片、低噪聲放大器芯片、模擬波束賦形芯片及相控陣用無源器件等,是國內少數能夠提供相控陣 T/R 芯片完整解決方案的企業之一?;谠谛禽d相控陣雷達領域的技術積累,公司積極拓展產品應用領域,目前產品已批量列裝至地面、車
22、載、艦載相控陣雷達等領域。 圖表圖表 6 五十五研究所展出的氮化鎵(五十五研究所展出的氮化鎵(GaN)核心元器件)核心元器件 資料來源:觀察者網 (二)(二)高價值:高價值:T/R 芯片是相控陣雷達的核心價值環節,芯片是相控陣雷達的核心價值環節,成本占比近成本占比近三三成成 相控陣相控陣 T/R 芯片是相控陣雷達最核心的元器件芯片是相控陣雷達最核心的元器件,直接影響雷達性能指標,直接影響雷達性能指標。相控陣雷達由發射系統、天線陣列和波束控制、接收和信號處理系統、中心計算機、數據處理和顯示系統等組成。T/R 芯片被集成在 T/R 組件中,負責信號的發射和接收并控制信號的幅度和相位,從而完成雷達的
23、波束賦形和波束掃描,其指標直接影響雷達天線的指標,對雷達整機的性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相控陣雷達的探測能力還與 T/R 芯片數量密切相關,由于頻段及功率的不同,一部相控陣雷達通常包含上千甚至上萬個 T/R 芯片。 10 圖表圖表 7 相控陣雷達的組成相控陣雷達的組成 資料來源:鋮昌科技招股說明書 圖表圖表 8 微波多層板相控陣天線微波多層板相控陣天線,一塊相控陣中含成百上,一塊相控陣中含成百上千甚至最多上萬的千甚至最多上萬的 T/R 芯片芯片 圖表圖表 9 KLJ-7A 相控陣雷達,安裝有多達相控陣雷達,安裝有多達 1000 多個多個 T/R組件組件 資料來源:李靖等衛星通信中相控陣天線
24、的應用及展望 資料來源:科普中國 相控陣相控陣 T/R 芯片芯片亦是核心價值環節,占據雷達系統近亦是核心價值環節,占據雷達系統近三三成的成本占比。成的成本占比。此前,高成本是制約相控陣雷達應用的最大瓶頸。有源相控陣收發(T/R)芯片是有源相控陣系統的最核心部分,直接決定了相控陣雷達的性能。 1) T/R 組件占相控陣雷達成本:根據鋮昌科技的招股說明書,相控陣雷達成本的主要部分為相控陣天線,作為相控陣天線的核心部件,相控陣 T/R 組件占整個雷達造價的 60%。 2) 根據草根調研,相控陣 T/R芯片占據相控陣 T/R 組件成本的 50%以上。 則可算出 T/R 芯片占據整個相控陣雷達的成本占比
25、芯片占據整個相控陣雷達的成本占比約約 30%。 11 (三)(三)高成長:高成長:預計預計軍用軍用 T/R 芯片市場芯片市場將在將在 25 年超年超百億,低軌衛星用百億,低軌衛星用 T/R 芯片增速高芯片增速高 軍用 根據鋮昌科技招股說明書中的披露,2019 年我國軍用雷達市場規模達 304 億元,預計2025年市場規??蛇_ 565億元,年復合增速接近為 10.88%。 隨著相控陣雷達的滲透率持續升高,我們預測 2025 年年軍用雷達相控陣軍用雷達相控陣 T/R 芯片的市場芯片的市場規模規模將超百億將超百億,且隨著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滲透及單個相控陣雷達中所用通道數的提升,T/R 芯片市場規模的增
26、速將快于軍用雷達市場增速芯片市場規模的增速將快于軍用雷達市場增速。 民用 據2018中國商業航天產業投資報告 ,單顆衛星成本平均投入約為 3000 萬元人民幣。但考慮到現處于組網前期,制造的規模效應并不明顯,流程化生產仍處早期,故我們預我們預計目前計目前低軌衛星低軌衛星單星造價為單星造價為 5000 萬元萬元,后續隨標準化、流程化生產的不斷成熟,單星制造成本將持續下降。 根據草根調研,一顆衛星上平臺及載荷分系統的成本占比分別為 60%及 40%,其中天線分系統占載荷分系統成本占比的 50%。根據上文我們的測算,T/R 芯片成本占比為 3 成,則可以算出在組網前期 T/R芯片成本占據單星造價的
27、6%。 衛星互聯網具有不可替代的覆蓋優勢,是 5G 之補充,6G 之初探。軌道與頻段資源的稀缺性日益凸顯,各國布局腳步加快。美國 StarLink 計劃至今累計發射 2600 顆低軌衛星,2021年 4月,中國星網集團在雄安新區注冊設立,成為首家注冊落戶雄安的中央企業,具有重要的示范效應。河北省委書記倪岳峰在調研時表示,中國星網集團是我國衛星互聯網事業發展的核心力量。 2020 年,中國將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范疇,同時將其提升為國家戰略性工程。2022 年 3 月 5 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銀河航天 02 批六顆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我們預測 2022 年發
28、射組網衛星有望達到 10 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科技委秘書長潘軍在中國航天大會商業航天產業(國際)論壇上表示,保守估計,未來 5-10 年,我國商業小衛星的發射需求超 4000 顆。我們認為,低軌衛星互聯網作為我國商業小衛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制造及發射需求也將呈現爆發式的增長,在國家的示范效應帶動下,低軌衛星互聯網的組網進程將持續加速。我們預測,我國在 2029 年有望實現 830 顆衛星的組網。隨我國制造能力提升,單顆衛星制造成本逐年下降,則可以算出 2022 年發射的 10 顆低軌衛星對應的市場空間約為 3000 萬元,至 2029年對應約 4.7億的市場空間,且在 2022-2
29、025年間市場規模高速擴張。 12 圖表圖表 10 低軌衛星用低軌衛星用 T/R 相控陣芯片市場規模測算相控陣芯片市場規模測算 資料來源:華創證券測算 13 二、二、下游解構:相控陣雷達滲透帶動相控陣下游解構:相控陣雷達滲透帶動相控陣 T/R 芯片芯片在軍民兩域在軍民兩域加速放量加速放量 (一)(一)相控陣雷達將逐漸替代傳統雷達成為主流技術體制相控陣雷達將逐漸替代傳統雷達成為主流技術體制 根據天線波束掃描控制方式的不同,雷達可分為機械掃描雷達、機電掃描雷達、頻掃雷達和相控陣雷達、合成孔徑雷達等。 相控陣雷達相控陣雷達全稱為全稱為 Phased Array Radar,即相位控制電子掃描陣列雷達
30、。即相位控制電子掃描陣列雷達。相控陣雷達是由大量相同的輻射單元組成的雷達面陣,每個輻射單元在相位和幅度上獨立形成不同的相位波束,在雷達工作時,發射機通過饋線網絡將功率分配到每個天線單元。 相控陣雷達的核心原理在于電磁波的干涉現象。相控陣雷達的核心原理在于電磁波的干涉現象。相控陣雷達擁有大量獨立的天線單元,每一個都可以獨立的發射和接收電磁波,當獨立單元的波向外傳播時就會發生波的干涉現象,當波不同步傳播時就會出現相位的移動。相控陣雷達可以通過計算機來控制每一個單元所發出來的電磁波的相位差,在它們相互干涉之后,就能得到精確可預測的輻射方向圖和波束指向。 圖表圖表 11 相控陣雷達可通過相控陣雷達可通
31、過移相器將信號的相位移動一移相器將信號的相位移動一個角度,個角度,使使相位和頻率保持穩定的對應關系相位和頻率保持穩定的對應關系 圖表圖表 12 相控陣雷達的核心原理相控陣雷達的核心原理為為電磁波的干涉現象電磁波的干涉現象 資料來源:雷達通信電子戰無源/有源相控陣雷達原理及其典型系統 資料來源:科普中國,SimplyScience 相比于傳統的機械式雷達,相控陣雷達相比于傳統的機械式雷達,相控陣雷達可以通過電控的方式自由調節各陣元的幅度激勵可以通過電控的方式自由調節各陣元的幅度激勵與相位關系與相位關系,其核心優勢在于:,其核心優勢在于: 1) 相控陣雷達的波束指向具有靈活性。相控陣雷達可以不需要
32、天線驅動系統就能實現無慣性的掃描,可以大幅縮短搜索、定位與跟蹤時間; 2) 功能的多樣性、機動性強。相控陣雷達可以同時形成多個波束并且對其進行獨立的控制,可以同時完成多部普通雷達的工作內容,如多目標跟蹤、捕獲、識別、制導甚至是性能評估等; 3) 目標容量大。相控陣雷達可實現邊搜索邊跟蹤的工作方式,并與計算機相互配合能對多個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目標進行有效的發現、勘探以及進行跟蹤,可以實現多個目標的同時跟蹤,適用于多目標、多方向、多層次空襲的作戰環境; 4) 對復雜目標環境的適應能力強、抗干擾性能好。 相控陣雷達分為相控陣雷達分為有源相控陣雷達與無源相控陣雷達有源相控陣雷達與無源相控陣雷達,有源
33、相控陣雷達逐漸取代無源相控有源相控陣雷達逐漸取代無源相控陣雷達成為主流:陣雷達成為主流: 14 無源相控陣雷達又稱無源電子掃描陣列(Passive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 PESA) ,無源相控陣雷達有多個天線單元但是只有一個發射機,每個天線輻射源通過計算機控制相移,然后在天線的前組合/疊加,從而改變波束的指向角度。相較于傳統的機械雷達,其最大的特點是為每一陣元分配了獨立的移相器。典型的無源相控陣雷達系統包括 AN/FPQ-16 PARCS at Cavalier Air Force Station 等。 有源相控陣雷達又稱有源電子掃描陣列(Active E
34、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 AESA) ,相比于無源相控陣雷達,其核心區別于為每一陣元配置了一組完整的發射/接收組件,即每一個組件都能自己產生、接收電磁波。有源相控陣將移相、放大、收發轉換以及接收/放大功能集成到單獨的有源收發模塊,集成度與靈敏度更高。典型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包括 F-22 上的 AN/APG-77多功能火控雷達等。 圖表圖表 13 無源相控陣雷達只有一個發射機,無源相控陣雷達只有一個發射機,產生沿特定產生沿特定方向行進的平面波方向行進的平面波 圖表圖表 14 有源相控陣每一陣元都裝有一個發射有源相控陣每一陣元都裝有一個發射/接收組件接收組件(即即 T
35、/R 組件組件) 資料來源:相控陣公眾號無源和有源相控陣雷達 資料來源:相控陣公眾號無源和有源相控陣雷達 有源相控陣雷達優勢明顯,有源相控陣雷達優勢明顯,為為當前雷達的當前雷達的主流體制主流體制。相較于傳統的機械掃描雷達,有源相控陣雷達具有掃描速度快、靈活性高、目標容量大、抗干擾能力強等優勢;而相較于無源相控陣雷達,有源相控陣雷達每個輻射器都配裝有一個發射/接收組件,每一個組件都能獨立產生及接收電磁波,單個 TR 組件損壞也不影響雷達整體性能。因此在頻寬、信號處理和冗余設計上都比無源相控陣雷達更優,在功能上具有探測距離明顯增大、效率及可靠性更高、截獲概率低等優勢。有源相控陣雷達有源相控陣雷達將
36、逐漸替代機械掃描雷達、無源將逐漸替代機械掃描雷達、無源相控陣雷達成為主流相控陣雷達成為主流,是當前雷達的重點發展方向。,是當前雷達的重點發展方向。 圖表圖表 15 相比于無源相控陣雷達及機械掃描雷達,相控陣雷達優勢明顯相比于無源相控陣雷達及機械掃描雷達,相控陣雷達優勢明顯 分類分類 相同點相同點 不同點不同點 優點優點 缺點缺點 機械掃描雷達 - - 技術成熟、成本低 掃描速度慢,而且不能實現波束的跳躍,掃描的效率比較低,故障率較高 有源相控陣雷達 (AESE) 天線陣列相同 每個輻射單元有獨立的發射/接收組件(T/R),每一個 T/R組件都能自己發射和接收電磁波 頻寬較大、靈敏度較高、信號處
37、理能力較強、單個 TR組件損壞不影響雷達整體性能,可靠性高 成本高、技術難度大等 15 無源相控陣雷達 (PESE) 輻射單元共用一個中央發射機接收機(T/R),發射機產生的高頻能量,經功分網絡主動分配給天線陣列的各個單元,目標反射信號也是經各個天線單元送達接 收機統一放大 成本低、技術難度較小、性能優于多普勒 機械雷達 頻寬較小、靈敏度較低、信號處理能力弱、可靠 性較低等 資料來源:納睿雷達招股說明書,華創證券 有源有源相控陣雷達相控陣雷達具有具有較大的較大的滲透滲透空間空間。相控陣雷達于 20 世紀 60 年代開始問世,美國和蘇聯相繼研制和裝備了多部相控陣雷達多用于洲際導彈預警。20 世紀
38、 80 年代,隨著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固態功率器件、電子移相器等技術的成熟與成本的降低,相控陣雷達的應用持續滲透。根據 Forecast International 分析,2010 年-2019 年全球有源相控陣雷達生產總數占雷達生產總數的 14.16%,總銷售額占比 25.68%,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國防信息化戰略下,我國相控陣雷達的滲透率將持續提升。 圖表圖表 16 2010-2019 全球雷達市場份額(生產臺數)全球雷達市場份額(生產臺數) 圖表圖表 17 2010-2019 全球雷達市場份額(銷售額分)全球雷達市場份額(銷售額分) 資料來源:Forecast International
39、,華創證券 資料來源:Forecast International,華創證券 (二)(二)軍用:武器裝備量增軍用:武器裝備量增+升級需求共振,相控陣雷達下游滲透加速升級需求共振,相控陣雷達下游滲透加速 從宏觀視角看:我國武器裝備研制軍費持續投入,重點型號裝備在近年來逐步定型列裝,“十四五”是武器裝備建設的兌現期、井噴期,由過去的“研制定型及小批量建設”轉變為“放量建設” ,兼備景氣度與確定性。軍工雷達作為國防信息化建設中的重要一環,將充分享受黃金大列裝時代紅利,進入批量列裝階段。 從微觀視角看:有源相控陣雷達是雷達技術迭代至今的主流形態,在星、彈、機、艦、地面五大領域隨新型號裝備及原有型號技術
40、升級加速滲透。相控陣 T/R 芯片作為有源相控陣雷達的高價值環節,充分受益武器裝備量增及升級的需求共振。 1、宏觀視角:宏觀視角:國防信息化建設國防信息化建設景氣景氣支撐軍用雷達支撐軍用雷達數數百億市場百億市場 軍費是推動我國軍工行業增長的主要資金來源,整體看來,我國軍費支出絕對值較高,但相對水平在世界范圍內仍然處于較低水平,存在較大的增長空間。 從絕對水平上看從絕對水平上看:根據 3 月 5 日上午開幕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提交審議的預算草案,我國 2022年的國防支出為 14504.5 億元(約 2296 億美元),比 2021年增長 7.1%,充分彰顯國家加快國防建設的決心,處于世界
41、領先水平。 但從相對水平上看:但從相對水平上看: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數據,我國國防支出/GDP 占比明顯偏低,維持在 1.9%-2.0%的穩定比例,2019 年我國人均國防支出76.22%10%14.16%機掃陣列雷達無源相控陣雷達有源相控陣雷達17.63%17.49%25.68%38.20%機掃陣列雷達無源相控陣雷達有源相控陣雷達基本型 16 僅 1.89%,與美(2019 年為 3.41%)、俄(2019 年為 3.88%)等國家存在差距。國防支出/GDP 占比偏低的現象反映了我軍武器裝備總體水平相對落后、信息化建設不足的現況。存在進一步提升空間。 從國防支出的結構上
42、看,我國在從國防支出的結構上看,我國在國防裝備國防裝備方面的支出結構呈現優化趨勢。方面的支出結構呈現優化趨勢。我國國防費由人員生活費、訓練維持費及裝備費三部分組成,各自約占三分之一,其中裝備費主要用于武器裝備的研發、試驗、采購、維修、運輸及存儲。2015 年以來隨著我國裁軍、軍改等的推進,裝備的列裝速度不斷加快。根據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披露,2017 年裝備費占國防費比例為 41%,相比 2010年提升 7.9pct。 圖表圖表 18 2010-2017 年中國國防費構成占比年中國國防費構成占比 資料來源: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華創證券 對比美國軍費結構對比美國軍費結構,我
43、國軍隊裝備建設還處于“補課”階段,預計我國軍隊裝備建設還處于“補課”階段,預計我國國防預算將逐漸我國國防預算將逐漸向武器裝備和訓練維持傾斜向武器裝備和訓練維持傾斜。我們預測,在軍費總投入規模維持增長的基礎上,軍費的投入結構有望持續優化,裝備采購投入將得到相應提升,武器裝備投入增速將快于整體軍費增速。根據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發布的報告,預計到預計到 2025 年,國防信息化開支年,國防信息化開支可能會達到可能會達到 2,513 億元,占國防裝備支出的億元,占國防裝備支出的 40%,其中核心領域有望保持 20%以上的復合增長。 信息化戰爭登上歷史舞臺,對國防和軍隊建設提出新的要求。信息化戰爭登上歷
44、史舞臺,對國防和軍隊建設提出新的要求。人類戰爭在經歷了徒手戰爭、冷兵器戰爭、機械化戰爭之后,信息化戰爭登上歷史舞臺,其基本概念為“以信息化武器作為主要作戰工具,以信息戰為主要作戰形式進行的戰爭”1。信息化戰爭的到來加劇了世界各國戰略力量對比的不平衡性,對我國國防建設與發展提出挑戰,國防軍 1、2 郭立新軍事理論與技能訓練(第二版) 圖表圖表 19 我國軍費構成項目及具體用途我國軍費構成項目及具體用途 軍費構成項目軍費構成項目 具體用途具體用途 人員生活費 用于軍官、文職干部、士兵和聘用人員的工資、保險、伙食、服裝、福利等費用 武器裝備費 用于部隊訓練、院校教育、工程設施建設及維護和日常消耗性支
45、出 訓練維持費 用于武器裝備的研究、試驗、采購、維修、運輸和儲存等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國防白皮書(2010年),華創證券 17 隊的現代化建設是重要的發展方向。 信息化戰爭具備鮮明的時代特征,具體表現為信息化戰爭具備鮮明的時代特征,具體表現為2: 1) 信息資源主導化:信息資源主導化:信息影響戰爭的關鍵在于準確獲得戰場信息并及時用于決策和控制,信息是核心資源,是部隊戰斗力的核心要素; 2) 武器裝備信息化:武器裝備信息化:信息時代的戰爭以信息化武器裝備為物質基礎,信息化的武器裝備系統構成主要包括信息武器系統、單兵數字化裝備及 C4ISR系統; 3) 作戰空間多維化、作戰節奏快速化、
46、作戰要素一體化、作戰指揮扁平化、作戰行動作戰空間多維化、作戰節奏快速化、作戰要素一體化、作戰指揮扁平化、作戰行動精確化。精確化。 我軍日益重視國防信息化投入,成為國防支出的重要方向。我軍日益重視國防信息化投入,成為國防支出的重要方向。國防信息化是為了適應現代戰爭發展需要而建設的國防信息體系。從國家政策層面看,國家高度重視軍工信息化發展。在 2015 年 5 月發布的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中,十余次提及“信息化”;在十九大報告中,國家提出 2020 年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的指引;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加快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
47、發展。我軍日益重視國防信息化投入,國防信息化將成為軍隊建設的關鍵領域。 雷達雷達被譽為“信息化戰爭之眼” ,是被譽為“信息化戰爭之眼” ,是國防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防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雷達利用電磁波發現并探測目標物體的空間位置,具有探測距離遠、測定速度快、全天候服務等特點,廣泛應用于探測、遙感、通信、導航、電子對抗等領域。雷達是實現精確打擊的必要手段和武器系統的測試評估手段,在現代戰爭下擔負著目標的精確、實時、全天候偵察監視任務,同時可以對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等大規模破壞性武器進行探測與跟蹤,是作戰系統的首要視覺傳感器。 雷達雷達被稱為信息化戰爭之眼被稱為信息化戰爭之眼,與,與衛星導航、
48、信息安全、軍工通信與軍工電子衛星導航、信息安全、軍工通信與軍工電子共同構成國共同構成國防信息化防信息化五大領域。五大領域。 圖表圖表 20 雷達是國防信息化五大領域之一雷達是國防信息化五大領域之一 資料來源:上海瀚訊招股說明書,華創證券 2 郭立新軍事理論與技能訓練(第二版) 18 2、微觀視角:微觀視角:相控陣雷達伴隨相控陣雷達伴隨武器裝備提質補量武器裝備提質補量快速滲透快速滲透 目前,軍用雷達已經廣泛地采用了相控陣技術,多數陸基、?;?、空基和天基武器平臺均裝備了相控陣雷達產品,包括預警機及戰斗機雷達、艦載雷達、星載雷達等等,有望在數年內大規模列裝,在下游領域加速滲透。 2.1、機載:機載:
49、已成新型戰斗機及老機型升級的已成新型戰斗機及老機型升級的重要趨勢重要趨勢 2018 年 11 月 11 日,在“慶祝人民空軍成立 69 周年記者見面會”上,中國空軍公布了建設強大的現代化空軍路線圖。中國空軍現代化建設按照三步走戰略設計和展開: 圖表圖表 21 中國空軍現代化建設按照三步走戰略設計和展開中國空軍現代化建設按照三步走戰略設計和展開 具體內容具體內容 第一步 到 2020年基本跨入戰略空軍門檻,初步搭建起“空天一體、攻防兼備”戰略空軍架構,構建以四代裝備為骨干、三代裝備為主體的武器裝備體系,不斷增強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 第二步 在實現 2020年目標任務的基礎上,進一步構建全
50、新的空軍軍事力量體系,推進空軍戰略能力大幅提升;再用一段時間,全面實現空軍軍事理論、組織形態、軍事人員、武器裝備現代化,基本完成空軍戰略轉型,到 2035年初步建成現代化戰略空軍,具備更高層次的戰略能力。 第三步 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戰略空軍,成為總體實力能夠支撐大國地位和民族復興的強大空天力量。 資料來源:新華社,華創證券整理 軍用飛機總量及代際結構上看,我國軍機呈現“總量少、機型結構不合理、先進機型代“總量少、機型結構不合理、先進機型代際差距大”際差距大”的現狀。尤其我國軍機的總量及先進飛機數量均與美國存在較大差距,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目前距離“構建以四代裝備為骨干、三代裝備為主體
51、的武器裝備體系”仍有很大差距。在新時期空軍“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戰略目標下,我國軍機“量增”“量增”及“升級”需求凸顯及“升級”需求凸顯,驅動新型裝備加速發展及列裝,提高自動化及信息化程度。 量增需求:量增需求: 我國軍機總數與美國存在較大差異,總量提升需求凸顯。我國軍機總數與美國存在較大差異,總量提升需求凸顯。軍用飛機是直接參加戰斗、保障戰斗行動和軍事訓練的飛機的總稱,在奪取制空權、防空作戰、支援地面部隊和艦艇部隊作戰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根據World Air Force 2022,2021年美國以 13246架的在役機隊數位居世界第一,占比全球在役軍機總數的 24.9%,俄羅斯和我國分別
52、位于第二、第三位,在役機隊規模分別為 4173架和 3285 架,占比僅為 7.8%及 6.2%。 圖表圖表 22 2017-2021 年各國在役機隊規模(單位:架)年各國在役機隊規模(單位:架) 資料來源: Flight GlobalWorld Air Force (2017-2022) ,華創證券 升級需求: 從代次結構上看,我國三、四代戰機總量占比較低,空軍裝備換裝列裝需求迫切。從代次結構上看,我國三、四代戰機總量占比較低,空軍裝備換裝列裝需求迫切。從戰20172017201820182019201920202020202120211美國美國1340713407美國美國133981339
53、8美國美國1326613266美國美國1323213232美國美國13246132462俄羅斯3906俄羅斯4078俄羅斯4163俄羅斯4143俄羅斯41733中國中國30363036中國中國31873187中國中國32103210中國中國32603260中國中國328532854印度2185印度2082印度2123印度2119印度21825日本1590韓國1614韓國1649韓國1581韓國15956韓國1560日本1572日本1561日本1480日本14497巴基斯坦1285巴基斯坦1342巴基斯坦1372巴基斯坦1364巴基斯坦13878法國1269法國1248法國1229法國1057埃
54、及10629埃及1132埃及1092土耳其1055土耳其1056土耳其105710土耳其1042土耳其1067埃及1054埃及1053法國1055其他23133其他23273其他23208其他23218其他22781合計53545合計53953合計53890合計53563合計53272 19 斗機的機型結構上來看,我國四代機占比僅為總量 2%,有 47%為二代機型,52%為三代機型。,與 2018 年 11 月提出的“以四代裝備為骨干、三代裝備為主體”的戰略目標仍有較大差距。目前我國二代機具有較大的存量空間,三代機及四代機目前我國二代機具有較大的存量空間,三代機及四代機有望在未來有望在未來將加
55、將加速放量,催生出速放量,催生出響應響應的換裝空間。的換裝空間。 按照其功能和載機平臺的不同,機載雷達一般分為:按照其功能和載機平臺的不同,機載雷達一般分為:氣象導航雷達(配裝運輸機、直升機等)、預警雷達(配裝大型預警指揮)、搜索監視雷達(配裝大中型運輸機、無人機等)、成像偵察雷達(配裝大中型運輸機、無人機等)、多功能火控雷達(配裝戰斗機、轟炸機等)。其中機載火控雷達的性能高低與戰機攻擊時的成效緊密相關。其中機載火控雷達的性能高低與戰機攻擊時的成效緊密相關。 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已經成為下一代機載火控雷達發展的必然趨勢。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已經成為下一代機載火控雷達發展的必然趨勢。以美國 F/A-
56、22 為代表的第四代戰斗機具備低可探測性及高度綜合化的航電系統,而其強大功能的實現依靠以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為核心的綜合航空電子系統,F/A-22 戰斗機的AN/APG-77 和 F-35 戰斗機的 AN/APG-81 多功能雷達具有強大的雷達功能以及通信功能,是第四代機戰斗機優異性能的集中體現。法國的“陣風”戰斗機、歐洲“臺風”戰斗機、瑞典 JAS-39“鷹獅”戰斗機等均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3。 將相控陣技術應用于機載火控雷達中,可實現對多目標進行遠程捕獲和攻擊的能力、提升雷達的可靠性與可維護性及生存能力,顯著提升戰機性能。有源相控陣雷達是機載火控雷達的發展方向4。 在 2016 年
57、的中國航展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 14 研究所將被譽為“戰鷹之眼”的-7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帶上展會。-7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能輕松搜索并引導攻擊空中多個目標,不僅對空本領大,還能對地面、海面目標搜索和成像。根據中國電科 14 所技術專家王宏哲介紹,這是梟龍飛機現役-7 型機械掃描雷達的技術升級換代產品,屬于第四代雷達5。 圖表圖表 23 2016 年珠海航展上中電科集團南京年珠海航展上中電科集團南京 14 所展出所展出了第一款了第一款 KLJ-7A 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 圖表圖表 24 KLC-7“絲路眼”機載預警有源相控陣天線罩“絲路眼”機載預警有源相控陣天線罩 資
58、料來源:科普中國 資料來源:澎湃防務 隨我國戰斗機新機型放量隨我國戰斗機新機型放量+老機型改裝更新,以及在預警機上的持續裝備,相控陣雷達老機型改裝更新,以及在預警機上的持續裝備,相控陣雷達在機載軍用雷達市場的需求量將在機載軍用雷達市場的需求量將有望有望逐漸增長。逐漸增長。 3 張成偉等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特征分析 4 許文杰相控陣技術在機載火控雷達中的應用 5 新華社中國航展首次展出國產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 20 2.2、彈載:彈載:作為作為彈載武器的倍增器彈載武器的倍增器受益武器消耗及升級受益武器消耗及升級 相控陣雷達是精準制導的效能倍增器。相控陣雷達是精準制導的效能倍增器。雷達作為武器裝備
59、的“千里眼、順風耳” ,成為精確制導武器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使導彈武器系統探測識別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相控陣雷達技術的成功應用是對傳統雷達的一次技術革命,相控陣雷達能同時針對多個相控陣雷達能同時針對多個目標,極大地拓展了雷達使用功能,有效地提高了抗干擾能力,確保了導彈武器系統己目標,極大地拓展了雷達使用功能,有效地提高了抗干擾能力,確保了導彈武器系統己方優勢的有效發揮方優勢的有效發揮6。 與機械掃描雷達導引頭相比,相控陣雷達導引頭的優勢包括與機械掃描雷達導引頭相比,相控陣雷達導引頭的優勢包括:1)大功率孔徑積,作用距離遠;2)結構緊湊尺寸小,有利于全彈性能提升;3)無慣性掃描,中末制導交班
60、能力強;4)寬工作帶寬,全數字化抗干擾;5)柔性降級,工程應用高可靠。7 各國各國相繼突破相控陣雷達導引頭技術,爭先應用在精確制導武器上。相繼突破相控陣雷達導引頭技術,爭先應用在精確制導武器上。2014 年,洛馬公司發射了一種類似于 AIM-120空對空導彈的新型空對空導彈。該導彈采用先進的多頻段多模有源相控陣天線。俄羅斯新推出的 K-77M 空對空導彈嵌入 64 元有源相控陣天線,于 2015年 2月開始量產,成為首款配備嵌入式相控陣天線的空對空導彈。日本 F2 戰斗機用三菱公司的 AAM-4B空戰導彈進行升級。該導彈配備了有源相控陣天線和改進的數據傳輸系統,這使得導彈的射程范圍增加了 40
61、%8。 導彈作為練兵備戰消耗性產品,具有持續補庫存需求。導彈作為練兵備戰消耗性產品,具有持續補庫存需求。隨著實訓推動導彈消耗增長以及隨著實訓推動導彈消耗增長以及現代高技術戰斗裝備推動導彈的更新換代,彈載相控陣雷達的滲透率也現代高技術戰斗裝備推動導彈的更新換代,彈載相控陣雷達的滲透率也有望有望快速提升??焖偬嵘?。 2.3、艦載:艦載:已是已是“中華神盾艦”的標“中華神盾艦”的標配配 艦載相控陣雷達是“中華神盾艦”的標準配置。艦載相控陣雷達是“中華神盾艦”的標準配置。 “海之星”雷達系統即在我海軍 052C、052D 裝載雷達基礎之上研制的艦載相控陣雷達,而后這套系統也被移植到 055 型大型驅逐
62、艦和航母之上。目前,這款雷達技術非常成熟,可靠性、安全性、抗毀傷能力強,是所謂“中華神盾艦”的標準配置9。 圖表圖表 25 中華神盾“海之星”雷達的成功研制助力中國海軍駛向深藍中華神盾“海之星”雷達的成功研制助力中國海軍駛向深藍 資料來源:李杰等凝設計之力,塑重器之美專訪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專家 6 陳潛等相控陣雷達導引頭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 7 樊會濤等相控陣制導技術發展現狀及展望 8 王雪梅等導彈導引頭相控陣天線發展現狀與校準技術 9 國防時報 “海之星”雷達: “中華神盾艦”標配 21 2.4、星載:星載:隨我國隨我國空間基礎設施體系的完善持續滲透空間基礎設施體系的完善持續滲透 在
63、我國在我國高分三號系列衛星及高分十二號衛星均搭載了有源相控陣雷達。高分三號系列衛星及高分十二號衛星均搭載了有源相控陣雷達。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工程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 年) 確定的 16 個重大專項之一,由國防科工局、總裝備部牽頭實施。我國高分系列衛星種類包含光學衛星及雷達衛星,且其中高分十二號 02 星及高分三號系列衛星均搭載了有源相控陣天線,均由中國電科 14所研制,天線各項功能、性能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圖表圖表 26 我國高分系列衛星發射節奏及衛星類型統計我國高分系列衛星發射節奏及衛星類型統計 名稱名稱 發射時間發射時間 衛星類型衛星類型 承制單位承制單
64、位 高分一號高分一號 2013.4.26 光學遙感衛星 - 高分二號高分二號 2014.8.19 光學遙感衛星 - 高分八號高分八號 2015.6.26 光學遙感衛星 航天五院和八院 高分九號高分九號 2015.9.14 光學遙感衛星 航天五院 高分四號高分四號 2016.6.13 光學遙感衛星 航天五院 高分三號高分三號 2016.8.10 合成孔徑雷達合成孔徑雷達(SAR)衛星衛星 航天五院航天五院 高分一號高分一號 02/03/04 星星 - - - 高分五號高分五號 2018.5.9 光學遙感衛星 - 高分六號高分六號 2018.6.2 光學遙感衛星 航天五院 高分十一號高分十一號 2
65、018.7.31 光學遙感衛星 航天五院 高分七號高分七號 2019.11.3 光學遙感衛星 航天五院航天五院 高分十二號高分十二號 2019.11.28 微波遙感衛星微波遙感衛星 - 高分九號高分九號 02 星星 2020.5.31 光學遙感衛星 - 高分九號高分九號 03 星星 2020.6.17 光學遙感衛星 - 高分九號高分九號 04 星星 2020.8.6 光學遙感衛星 - 高分九號高分九號 05 星星 2020.8.23 光學遙感衛星 - 高分十一號高分十一號 02 星星 2020.9.7 光學遙感衛星 航天五院 高分十三號高分十三號 2020.10.12 光學遙感衛星 - 高分十
66、四號高分十四號 2020.12.6 光學遙感衛星 航天八院 高分十二號高分十二號 02 星星 2021.3.31 - 高分五號高分五號 02 星星 2021.9.7 高光譜衛星 - 高分十一號高分十一號 03 星星 2021.11.20 合成孔徑雷達(SAR)衛星 - 高分三號高分三號 02 星星 2021.11.23 合成孔徑雷達(合成孔徑雷達(SAR)衛星)衛星 航天五院航天五院 高分三號高分三號 03 星星 2022.4.7 合成孔徑雷達(合成孔徑雷達(SAR)衛星)衛星 航天五院航天五院 資料來源:華創證券整理 北斗北斗三號也三號也均均裝載了相控陣天線裝載了相控陣天線,是北斗星座星間鏈
67、路的核心設備,是北斗星座星間鏈路的核心設備。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于 2020 年 6 月 23 日北斗全球系統組網完成。在北斗系列衛星中,北斗三號也采用了相控陣技術。北斗三號某星間鏈路相控陣天線是我國北斗星座星間鏈路的核心設備,被稱為太空中的“高精度標尺” ,可以實現精確的“握手” ,在進行信息交互的同時,可以精密測量出對方的位置精度,保障導航星座的精確在軌自主運行。 22 圖表圖表 27 九天微星發布新一代星載多波束相控陣天線九天微星發布新一代星載多波束相控陣天線 圖表圖表 28 高分十二號高分十二號 02 星的有源相控陣天線由中國電科星的有源相控陣天線由中國電
68、科14 所研制所研制 資料來源:李靖衛星通信中相控陣天線的應用及展望 資料來源:中電國睿有限公司官網 我國的十四五規劃和 2035 遠景目標中再次明確提出要“打造全球覆蓋、高效運行的通信、導航、遙感空間基礎設施體系” 。目前有關導航計劃的北斗衛星群已組網完成,而有關遙感系統的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CHEOS),也在持續部署高分衛星,除此之外,“風云”氣象衛星系列也在持續擴容。有源相控陣雷達有望伴隨我國通信、導航、遙感有源相控陣雷達有望伴隨我國通信、導航、遙感空間基礎設施體系的不斷完善持續滲透??臻g基礎設施體系的不斷完善持續滲透。 2.5、地面:地面:地面站地面站/終端終端/車載臺未來滲透空間大
69、車載臺未來滲透空間大 早在早在 1964 年我國就開展了地面相控陣雷達的研究年我國就開展了地面相控陣雷達的研究。7010雷達 1972年開始小面陣天線的安裝和調試,安裝在北京以北幾百千米海拔 1600 米的黃羊山上。1976 年進行全面陣天線的安裝、調試,并投入運轉,同年成功完成對“東風”4 導彈的全程監控任務。1977年正式投入使用。1977 年以后 7010 雷達多次完成中國導彈、衛星觀測任務。特別是可以為 110 雷達提供目標指示,共同組成測量網10。 圖表圖表 29 處于值班狀態的處于值班狀態的 7010 雷達雷達 資料來源:野草. 默默無聞的640工程(下)J. 坦克裝甲車輛, 20
70、22年10期. 10野草. 默默無聞的 640工程(下)J. 坦克裝甲車輛, 2022年 10期. 23 地面站具有多種形態分類。地面站具有多種形態分類。地面站是地面與太空的“橋梁”,可以按照站址是否固定、G/T 值大小、信號特征以及業務類型進行分類。根據站址是否固定,可以將地面站分為固定站、移動站(動中通車載站、船載站、機載站)及可拆卸站(靜中通車載站便攜站、背負站) ;根據地面站品質因數 G/T(天線增益/噪聲溫度) ,可分為大型站(國際通信) 、中型站(大城市、大企業)及小型站(小企業及個人) ;根據業務性質,地面站可以分為用來遙測衛星參數和控制衛星姿態的遙測跟蹤站、用來進行通信業務傳輸
71、的通信業務站、用來監視轉發器及地面站通信系統的通信參數測量站。 圖表圖表 30 我國自主研發的我國自主研發的 JY-26 相控陣雷達相控陣雷達 圖表圖表 31 14 所研制所研制的的反隱身功能相控陣雷達反隱身功能相控陣雷達 資料來源:科普中國 資料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地面地面移動終端移動終端及平臺及平臺同樣需要相控陣天線,成本降低是商業化及規?;年P鍵。同樣需要相控陣天線,成本降低是商業化及規?;年P鍵。地面的用戶終端設備主要分為手持終端(衛星電話)和移動終端(車載、船載、機載終端)等,由射頻芯片、基帶芯片、調制解調器及功率放大器等核心組件構成。如果對于 Ku、Ka等頻段的衛星圍繞地球
72、做高速相對運動,那么地面固定類的終端也需要配置伺服跟蹤系統以具備跟蹤指向能力。而對于移動終端而言,必須通過跨星切換,同時與 2 顆衛星建立鏈路,才能保證地面終端的不間斷通信。從技術實現上看,拋物面雙天線設備的體積和質量較大,而相控陣天線體積小、能夠實現波束指向的快速變化,具有明顯優勢。 (三)(三)民用:衛星互聯網制造先行,打開相控陣雷達增量市場民用:衛星互聯網制造先行,打開相控陣雷達增量市場 歷經三階段迭代升級,低軌衛星互聯網的技術能力完善,衛星互聯網具有不可替代的覆蓋優勢,是 5G 之補充,6G 之初探。軌道與頻段資源的稀缺性日益凸顯,各國布局腳步加快。 衛星組網制造先行,衛星制造亦是價值
73、分布最為密集的環節。相控陣天線可通過調幅調相實現波數在衛星覆蓋視場任意可調,靈活性及精準性顯著提高,海外多個低軌衛星計劃均采用了相控陣天線技術。T/R 芯片作為衛星載荷系統中天線分系統的重要組成,也是核心利潤環節,將直接受益衛星互聯網組網起量,打開相控陣雷達民用增量市場。 1、低軌衛星互聯網低軌衛星互聯網具有不可替代的覆蓋優勢具有不可替代的覆蓋優勢,是各國跑馬圈地的戰場是各國跑馬圈地的戰場 衛星互聯網的衛星互聯網的發展探索發展探索始于始于 20 世紀世紀 80 年代末期,至今經過了三階段的迭代升級。年代末期,至今經過了三階段的迭代升級。從服務內容上看,衛星互聯網由傳統中低速話音、數據、窄帶物聯
74、網服務為主的星座系統,迭代成為可提供高速率、低延時、容納海量互聯網數據服務的寬帶星座系統;從市場定 24 位上看,由最初與地面通信系統的競爭替代,逐步轉變為相互補充、競合協同關系;從技術上看,高通量趨勢下,新一代衛星互聯網采用 Ku、Ka、V 等較高頻段,且平臺技術逐步成熟,通過定制化、規?;?、集成化的生產方式顯著降低衛星制造成本;從建設主體上看,前二代衛星互聯網主要參與者為摩托羅拉等電信企業,在新一代衛星互聯網的建設中,SpaceX、OneWeb 等高科技企業紛紛入局,電信運營商也由競爭對手轉變成為產業鏈中的重要合作伙伴。 圖表圖表 32 衛星互聯網經歷了由移動通信星座向高通量寬帶通信星座的
75、演化衛星互聯網經歷了由移動通信星座向高通量寬帶通信星座的演化 資料來源:肖永偉等低軌通信星座發展的思考 ,華創證券 發展至今,新一代衛星互聯網星座已具有明確定義,即由數百甚至上千/萬顆運行在低地球軌道(LEO)的小型衛星構成,能夠提供寬帶互聯網接入服務的通信衛星星座。 新一代衛星互聯網相比于地面通信系統,其優勢在于: 覆蓋范圍廣覆蓋范圍廣:目前,地面網絡只覆蓋陸地面積的 20%、地球表面的 5%,衛星互聯網容量大、不受地域影響,可實現全球無縫覆蓋,解決偏遠地區、海上、空中用戶的互聯網服務需求;建設成本低建設成本低:相比于地面 5G 基礎設施及海洋光纖光纜建設,衛星互聯網組網成本更低,且隨著研制
76、集成化、標準化、平臺化技術的持續推進,未來衛星制造及發射成本將持續下降;時延媲美時延媲美 5G:5G 典型端到端時延為 5-10ms 左右,低軌衛星距離地表較近,按最高 3000km高度計算,時延約 20ms,相比傳統高軌衛星的時延有顯著降低;高帶寬高帶寬:高通量技術的成熟可有效提升單星容量,降低單位帶寬成本,打開下游應用藍海。 衛星互聯網補足衛星互聯網補足 5G 低密度用戶接入場景,與低密度用戶接入場景,與 5G 優勢互補。優勢互補。對于城市用戶而言,5G 通信低資費、大帶寬、小體積終端的優勢仍然十分明顯,衛星互聯網并不能進行替代,但針對偏遠地區的用戶、飛機/船舶上的乘客、野外科考隊員,或對
77、于開礦、油氣/天然氣開采、貨運交通跟蹤、環境監測等場景而言,衛星互聯網的全球覆蓋的能力及成本優勢不容小覷。低軌衛星通信面向特定區域、用戶群的應用市場前景廣闊,尤其在 5G 時代仍然存在數字鴻溝,衛星互聯網是能夠提供全面覆蓋服務的低成本工具。 衛星互聯網具有不可替代的覆蓋優勢,是衛星互聯網具有不可替代的覆蓋優勢,是 5G 之補充,之補充,6G 之初探。之初探。傳統提供話音服務的移動通信星座與地面通信系統存在競爭關系,最終因前期投入成本高、收入回報較低等原因宣告失敗。目前高速發展的寬帶低軌衛星星座具有高帶寬、覆蓋范圍廣、建設成本低、時延較高軌衛星明顯優化等優勢,可有效彌合 5G 時代的數字鴻溝,針
78、對偏遠地 25 區、飛機/船舶、野外科考、油氣/天然氣開采、貨運交通跟蹤、環境監測等場景有巨大的應用發展空間。ITU 提出了中繼到站、小區回傳、動中通、混合多波四種衛星互聯網與 5G 融合應用場景,而在 6G 時代,將實現地面移動與衛星移動通信標準制式、終端、網絡架構等多方融合,建立空、天、地、海泛在的移動通信網絡。 圖表圖表 33 衛星互聯網與衛星互聯網與 5G融合的低軌星座網絡架構示意圖融合的低軌星座網絡架構示意圖 資料來源:肖永偉等低軌通信星座發展的思考 ,華創證券 在傳統衛星通信中,較常用的頻段為在傳統衛星通信中,較常用的頻段為 C(4-8GHz)及)及 Ku(12-18GHz)頻段。
79、)頻段。C頻段是最先在商業通信衛星中被使用的頻段,頻率及增益都較低,對應天線的口徑更大,傳播條件相對穩定,幾乎不會受到雨衰的影響,主要用于衛星固定通信、電視廣播等業務;Ku 頻段頻率較高、對應天線口徑更小,天線增益也較高,用于衛星固定通信及衛星直播等業務,尤其可以在動中通、靜中通等場景中發揮優勢。 Ka 頻段可用頻帶帶寬更大,是實現多種新業務的重要頻段。頻段可用頻帶帶寬更大,是實現多種新業務的重要頻段。更高的頻率對應更高的可用帶寬及更大衛星的容量,Ka 頻段范圍為 26.5-40GHz,最重要的特點為頻段較寬,其可用帶寬高達 3500MHz。Ka 頻段是當前高通量衛星首選的頻段,且在相同天線尺
80、寸下,與 Ku 頻段相比可以獲得更好的指向性及增益,在高速衛星通信、衛星新聞采集、個人衛星通信等新興業務有明顯優勢。但 Ka 頻段的波長與雨滴直徑接近,雨衰很大。 寬帶需求資源水漲船高,寬帶需求資源水漲船高,Ka 頻段日益擁擠,更高頻率的頻段日益擁擠,更高頻率的 Q/V 頻段成為新方向。頻段成為新方向。L、S頻段主要用于衛星移動通信,C、Ku 頻段主要用于衛星固定業務通信,高通量通信衛星工作多集中于 Ka 頻段。目前,在軌靜止軌道(GSO)C 頻段衛星數量日漸飽和,Ku、Ka 頻段衛星也較擁擠,有向 Q、V 等更高頻段發展的趨勢。Q/V 頻段衛星波數小、點對點連接性能更優,且能夠提供更廣泛的用
81、戶鏈路帶寬資源,在新一代低軌衛星互聯網組網計劃中,三星、波音均計劃采用 V頻段。 圖表圖表 34 常見頻段的頻率范圍、常見頻段的頻率范圍、可用帶寬及業務場景可用帶寬及業務場景 頻段標號頻段標號 頻段范圍 衛星可用帶寬 業務場景 L 1-2GHz 15M 移動通信 S 2-4GHz 70MHz 移動通信 C 4-8GHz 500-800MHz 固定通信、電視廣播 Ku 12-18GHz 500-1000MHz 固定通信、直播 Ka 26.5-40GHz 3500MHz 寬帶接入 Q 33-50GHz 5GHz 寬帶接入 26 V 40-75GHz 5GHz 寬帶接入 資料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新
82、科技知識干部讀本,物聯網智庫,華創證券 軌道與頻段資源的稀缺性日益凸顯,是各國跑馬圈地的戰場。軌道與頻段資源的稀缺性日益凸顯,是各國跑馬圈地的戰場。地球近地軌道可容納 6 萬顆衛星,Ku、Ka 頻段也逐漸飽和。根據國際電信聯盟 ITU 規定,衛星頻率及軌道使用權采用“先登先占”的競爭方式獲取,同時,如果發射的衛星壽命到期,可以重新發射進行補充,造成“先占永得”的局面。軌道及頻率是不可再生的戰略資源,亦是衛星互聯網組網建設的瓶頸環節。 衛星互聯網布局腳步加快,眾多資本勢力紛紛加入角逐。衛星互聯網布局腳步加快,眾多資本勢力紛紛加入角逐。2020 年 7 月 31 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批
83、準了亞馬遜公司的柯伊伯(Kuiper)星座計劃,該計劃需要將3236 顆衛星送入軌道,不過截止目前該計劃尚未公布執行衛星發射服務的提供商。隨著衛星制造與發射成本的不斷降低,結合前幾年一些企業衛星發射試錯階段積累的經驗,如今衛星互聯網產業的布局腳步已大大加快,現有企業的技術突破與新競爭對手的不斷涌入,推動衛星互聯網產業鏈上中下游的不斷進步,目前業界與資方對互聯網衛星的前景一致看好,一旦衛星互聯網星座計劃實現全球組網并實現全面運營,用戶規模與市場將十分龐大。 圖表圖表 35 四大典型星座參數對比四大典型星座參數對比 星座計劃星座計劃 O3b StarLink Telesat OneWeb 階段 一
84、階段 二階段 三階段 一階段 二階段 三階段 數量 42 1584 2825 7518 117 648 720 1280 軌道高度 8062 1150 1110/1130/ 1275/1325 340 1248/1000 1200 1200 更高中地球軌道 軌道類型 中軌 MEO LEO LEO VLEO LEO LEO LEO MEO 頻段 Ka Ka/Ku Ka/Ku V Ka Ku/Ka V V 有效載荷 12副 Ka頻段天線,透明轉發,12個65W行波管放大器 4 套相控陣天線系統套相控陣天線系統 四條星間鏈路、兩個推進器和多個相控多個相控陣天線陣天線 2副 Ku頻段、2副 Ka頻段的
85、關口站天線以及 2副全向測控天線 關口站 - 美國 200以上 (一階段 26個 Ka關口站) - 70余個 關口站天線數量 - 8 副饋電天線 饋電鏈路速率 21.46Gbps 多個 3.5m天線 10副以上口徑大于 3.4米的天線,可同時服務 10余顆衛星 時延(ms) 140-150 2030 3050ms 2030 單星容量 單星 12Gbit/s,總容量 10Tbit/s 總容量 810Tbit/s;單用戶鏈路最高1Gbit/s,單星 1723Gbit/s下行容量 總容量幾 Tbit/s,單條鏈路超 1Gbit/s 單星容量超過 8Gbit/s,總容量5.4Tbit/s,單用戶上行
86、400Mbit/s 接入速率(Mbit/s) 500 1000 1000 400 是否有星間鏈路 無 有,5Gbps 有 無 資料來源:左賽春等全球低地球軌道互聯網衛星星座競爭格局與面臨的挑戰,梁曉莉等星鏈星座最新發展分析,華創證券整理 國家自上而下推動衛星互聯網建設國家自上而下推動衛星互聯網建設,小衛星發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小衛星發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2020 年 4 月,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基建”范圍,衛星互聯網與 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一并列為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國家密集出臺相關政策,堅定推進衛星互聯網和天地一體化網絡建設。從建設進程上看,我國星座組網初具雛形,國有企業牽頭發起“鴻
87、雁星座”、“虹云工程”、“行云工程”等計劃,民營企業也紛紛響應推動星座規模部署。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科技委秘書長潘軍在中國航天大會商業航天產業(國際)論壇上表示,保守估計,未來 5-10 年,我國商業小衛星的發射需求超 4000 顆,商業衛星制造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 27 2、衛星組網制造先行,上游元件是最先受益的細分領域衛星組網制造先行,上游元件是最先受益的細分領域 衛星互聯網四大環節價值分布呈現金字塔結構,將根據組網節奏自上而下受益。衛星互聯網四大環節價值分布呈現金字塔結構,將根據組網節奏自上而下受益。衛星互聯網產業鏈主要包括衛星制造、火箭發射、地面設備及衛星運營四大環節。SIA
88、 發布的2019 State of the Satellite Industry顯示,衛星產業鏈中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和衛星運營占總市場規模的比例分別為 7%、2%、45%和 46%。衛星制造處于產業鏈的上游,國內外的成熟企業均較少,技術壁壘較高,掌握核心技術并已經獲得市場空間的企業具有先發優勢?;鸺l射環節目前主要由“國家隊”引導,運載及發射能力位居世界前列,“一箭多星”技術成熟有望推動高密度組網降本增效。地面設備及衛星運營屬于中下游環節,地面設備市場容量較大,民營參與者數量可觀,收入體量及利潤空間大,彈性充足。隨著產業鏈技術及組網的成熟,下游應用逐步爆發,衛星運營及服務市場也將隨之
89、打開,迎來全新機遇。 圖表圖表 36 衛星互聯網產業鏈包括四大環衛星互聯網產業鏈包括四大環節節 資料來源:華創證券整理 圖表圖表 37 衛星產業鏈各環節市場規模占比衛星產業鏈各環節市場規模占比 圖表圖表 38 世界衛星通信產業鏈價值世界衛星通信產業鏈價值“金字塔金字塔”模型模型 資料來源:SIA2019,華創證券 資料來源:黃普明等通聯天地-衛星通信知識問答 ,華創證券 衛星組網,制造先行,上游核心元器件是最先受益的細分領域。衛星組網,制造先行,上游核心元器件是最先受益的細分領域。衛星制造與火箭發射處于產業鏈的最上游,是組網前期的先行環節,也是最先受益發射增量的板塊。目前衛星總裝制造的企業呈現
90、出“國家隊領航,民營企業迅速成長”的態勢,衛星制造主力為國營單位,民營企業聚焦微小衛星成長迅速。目前主要負責衛星整體設計及總裝主要由中國衛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領航。天儀研究院、行云、銀河航天、九天微星等專注微小衛星研發制造民營企業成長迅速,是推動商業航天發展的重要力量。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 28 民營企業在分系統及零部件領域的技術實力不容小覷。在衛星各分系統的設計研發上,已有眾多上市公司儲備了較強的技術能力。 我國通信衛星的主要包括我國通信衛星的主要包括衛星平臺衛星平臺和和有效載荷有效載荷兩部分:兩部分:衛星平臺具有通用性,其目的是為有效載荷的正常工作提供支持保障
91、,具體包括結構分系統、熱控分系統、姿態與軌道分系統、推進分系統、測控分系統及數據管理分系統;衛星載荷根據衛星種類及功能不同存在差異,通信衛星的有效載荷一般由天線分系統及轉發器分系統構成。對于跟蹤與數據中繼衛星,有效載荷還包括捕獲跟蹤分系統,主要要用控制星間鏈路天線的指向,建立地面站與用戶之間的通信鏈路。 圖表圖表 39 我國通信衛星我國通信衛星包含若干個分系統包含若干個分系統 資料來源:Daniel Minoli等衛星通信系統與技術創新 ,華創證券整理 相控陣天線優勢明顯,是通信衛星重要的組成部分相控陣天線優勢明顯,是通信衛星重要的組成部分??梢苿狱c波數的衛星一般基于相控陣天線實現,不同于傳統
92、透固定天線,相控陣天線可通過調幅調相實現波數在衛星覆蓋視場任意可調,靈活性及精準性顯著提高。衛星上的相控陣天線由數千個微小、緊湊的小天線及電子調控平板構成,內部由天線陣面、移相器、饋線網絡、相應的控制電路等組成,具有厚度薄、輪廓低、可靠性高、增益大等特性。 低成本化加速規模商用進度低成本化加速規模商用進度,海外多個低軌衛星互聯網采用相控陣天線,海外多個低軌衛星互聯網采用相控陣天線。毫米波相控陣芯片是相控陣天線的重要組成環節,占據整星較大價值體量。低成本化推動相控陣芯片在衛星通信領域快速推廣,海外多個低軌衛星互聯網項目采用相控陣天線。在銥星系統中,其星載主任務天線采用 3 個有源相控陣板,提供衛
93、星到地面用戶的 L 頻段鏈路,每個有源相控陣由 106 個陣元和 T/,以及波束形成網絡組成,每個 T/組件有一個 5 bit移相器和一個 6 bit衰減器。StarLink 單星上配備了 4塊相控陣平板天線。 29 圖表圖表 40 StarLink單星上的單星上的 4 塊相控陣平板天線塊相控陣平板天線 圖表圖表 41 銥星系統的星載主任務天線采用銥星系統的星載主任務天線采用 3 個有源相控個有源相控陣板陣板 資料來源:劉帥軍等StarLink衛星/終端天線及星地鏈路協議探討 資料來源:李靖等衛星通信中相控陣天線的應用及展望 30 三、三、鋮昌科技:鋮昌科技:軍品民品共振軍品民品共振,射頻射頻
94、芯片新銳份額進擊在即芯片新銳份額進擊在即 (一)(一)技術領先、團隊穩定,厚積薄發鑄就賽道黑馬技術領先、團隊穩定,厚積薄發鑄就賽道黑馬 鋮昌科技定位高度聚焦,核心產品為相控陣雷達最核心元器件鋮昌科技定位高度聚焦,核心產品為相控陣雷達最核心元器件-相控陣相控陣 T/R 芯片。芯片。目前已擁有可覆蓋 L 波段至 W 波段的各類相控陣 T/R 芯片產品,產品主要包含功率放大器芯片、低噪聲放大器芯片、模擬波束賦形芯片及相控陣用無源器件等,是國內少數能夠提供相控陣 T/R 芯片完整解決方案的企業之一?;谠谛禽d相控陣雷達領域的技術積累,公司積極拓展產品應用領域,目前產品已批量列裝至地面、車載、艦載相控陣
95、雷達等領域。 公司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并獲得多項榮譽。公司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并獲得多項榮譽。于 2016 年承建浙江省重點企業研究院,2018 年公司的相控陣 T/R 芯片被評為浙江省優秀工業產品,2018 年獲評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2019 年獲評浙江省重點實驗室、浙江省“隱形冠軍”企業,2020 年獲評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上市公司和而泰為控股股東(上市后持股比例為上市公司和而泰為控股股東(上市后持股比例為 47.22%) 。) 。鋮昌有限于 2016 年 8 月 24日與浙江大學簽訂了技術轉讓合同 ,約定浙江大學將模擬相控陣 T/R 套片設計技術轉讓予公司。2
96、018 年 4 月 18 日,丁文桓、鑫核投資及郁發新與和而泰簽署了股權收購協議 ,股權轉讓完成后和而泰取得鋮昌有限控股權,成為鋮昌有限的控股股東,公司上市攤薄后和而泰持股比例為 47.22%。 圖表圖表 42 公司股權結構圖公司股權結構圖 資料來源:wind,華創證券 核心團隊穩定,員工持股綁定核心利益。核心團隊穩定,員工持股綁定核心利益。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擁有專業技術人員 70 人,占公司人員總數比例為 45.16%。其中,博士及以上學歷 7人,碩士學歷 18人,碩士及以上學歷約占技術團隊總人數的 35.71%。公司與研發人員均簽訂了員工保密協議 ,制定了一系列的
97、保密制度,同時公司建立了股權激勵制,核心研發人員均參與公司員工持股平臺計劃,保障重視關鍵管理人員、核心技術人員及骨干員工的穩定性。 31 (二)(二)定位聚焦,核心產品為微波毫米波模擬相控陣定位聚焦,核心產品為微波毫米波模擬相控陣 T/R 芯片芯片 公司主要產品相控陣公司主要產品相控陣 T/R 芯片是相控陣雷達最核心的元器件。芯片是相控陣雷達最核心的元器件。位于軍工雷達產業鏈的上游,在軍工產業鏈中屬于三級配套供應商,下游客戶主要為軍用或民用雷達生產研制單位。T/R 芯片被集成在 T/R 組件中,負責信號的發射和接收并控制信號的幅度和相位,從而完成雷達的波束賦形和波束掃描,其指標直接影響雷達天線
98、的指標,對雷達整機的性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 從功能側看,主要產品可分為放大器類芯片、幅相控制類芯片和無源類芯片放大器類芯片、幅相控制類芯片和無源類芯片三類,產品定制化程度較高,具備低功耗、高效率、低成本、高集成度等特點。 圖表圖表 43 公司主要產品可分為放大器類芯片、幅相控制類芯片和無源類芯片三類公司主要產品可分為放大器類芯片、幅相控制類芯片和無源類芯片三類 芯片種類芯片種類 具體產品具體產品 工藝工藝 優勢優勢 放大類芯片 低噪聲放大器芯片、功率放大器芯片、收發多功能芯片 GaAs、GaN 寬禁帶、高電子遷移率、高壓高功率密度 幅相控制類芯片 數控移相器芯片、數控衰減器芯片、數控延
99、時器芯片、模擬波束賦形芯片 GaAs和硅基 GaAs 工藝芯片產品在功率容量、功率附加效率、噪聲系數等指標上具備優勢;硅基工藝芯片產品則在集成度、低功耗和量產成本方面具備顯著優勢。 無源類芯片 開關芯片、功分器芯片、限幅器芯片 - 尺寸小、插損低 資料來源:鋮昌科技招股說明書,華創證券整理 2) 從工藝側看,公司主要向市場提供基于 GaN、GaAs 和硅基和硅基工藝的系列化產品; 3) 從頻率上看,公司產品可覆蓋 L波段至 W 波段; 4) 從應用領域看,軍品中公司產品已在星載、機載、艦載、車載和地面相控陣雷達星載、機載、艦載、車載和地面相控陣雷達中列裝,亦可應用至民用領域,如衛星互聯網、衛星
100、互聯網、5G毫米波通信毫米波通信等。 公司產品銷售通常以芯片組的形式銷售。公司產品銷售通常以芯片組的形式銷售。相控陣 T/R 芯片通常不單獨銷售,而是將多個不同功能的芯片以組合形式銷售,構成相控陣系統中的一個功能模塊,以實現信號發射、接收及幅度和相位的調整。 圖表圖表 44 公司銷售的典型芯片組合公司銷售的典型芯片組合 芯片組合芯片組合 具體構成具體構成 功能及優勢功能及優勢 適用范圍適用范圍 下游應用下游應用 GaAs 相控陣相控陣 T/R 芯片組芯片組 GaAs幅相多功能芯片、GaAs 功率放大器芯片、GaAs低噪聲放大器芯片、GaAs限幅器芯片 GaAs幅相多功能芯片內部集成驅動放大、移
101、相、衰減、串并轉換和電源調制等功能 中低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 星載相控陣雷達 GaN 相控陣相控陣 T/R芯片組芯片組 GaN功率放大器芯片、GaAs幅相多功能芯片、GaAs低噪聲放大器芯片、GaAs限幅器芯片 GaAs幅相多功能芯片內部集成驅動放大、移相、衰減、串并轉換和電源調制等功能 大功率相控陣雷達 地面相控陣雷達 GaAs 兩片式單通兩片式單通道道 T/R 芯片組芯片組 GaAs幅相多功能芯片和 GaAs 收發多功能芯片 GaAs幅相多功能芯片內部集成驅動放大、移相、衰減、延時、串并轉換和電源調制等功能,GaAs 收發多功能芯片內部集成收發驅動放大和收發開關等功能 中低功率、高集成、
102、低成本 機載、地面相控陣雷達 硅基單片式多通道硅基單片式多通道相控陣相控陣 T/R芯片芯片 硅基單片式多通道相控陣 T/R 芯片(四通道、十六通道) 每通道集成收發驅動放大、移相、衰減、串并轉換和電源調制等功能 低功率、高集成、低成本 星載、地面相控陣雷達 資料來源:鋮昌科技招股說明書,華創證券整理 32 (三)(三)星載為基,多下游拓展保障成長確定性星載為基,多下游拓展保障成長確定性 公司營收公司營收隨產品的規模應用穩步上升。隨產品的規模應用穩步上升。公司產品銷售主要是面向星載相控陣雷達的 T/R芯片系列產品,2017 年成功推出星載相控陣 T/R芯片,在某型號衛星中已實現大規模應用,202
103、1 年度地面產品 D 套片應用于某型號大型相控陣探測雷達。近幾年公司營業收入隨產品在多個下游的放量穩步增長。公司經營業績具有一定的季節性波動,主要原因系軍工客戶的投資審批決策和管理流程都有較強的計劃性,整體而言,公司收入集中在第二、第四季度,符合軍工行業特征。 以星載為基,多個下游在研項目放量在即。以星載為基,多個下游在研項目放量在即?;谠谛禽d相控陣雷達領域的技術積累,公司積極拓展產品應用領域,目前產品已批量列裝至地面、車載、艦載相控陣雷達等領域。根據招股說明書的披露,公司有 3 個在研項目類對應 20 余個在研子項目,分別為 D711(星載領域) 、D751(大型陸基、車載雷達)及 D76
104、1(針對艦載及機載雷達) ,公司的產品矩陣逐漸豐富,在其他領域的產品也在加速放量,我們預計未來星載領域的產品占比將進一步下滑,地面等其他領域業務的占比將逐漸提高。 圖表圖表 45 2016-2022Q1 公司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單公司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單位:百萬元)位:百萬元) 圖表圖表 46 2019-2021 年公司各項業務占比年公司各項業務占比 資料來源:wind,華創證券 資料來源:wind,華創證券 公司公司過去過去毛利率較為穩定毛利率較為穩定,隨良率提升產品毛利率有上行空間,隨良率提升產品毛利率有上行空間。2019-2021 年公司相控陣 T/R 芯片的毛利率分別為 76.67%
105、/76.46%/79.07%,毛利率水平較高,主要系:1)公司下游為軍工客戶,軍工產品集成度高、結構復雜、性能參數指標嚴苛,研發期較長、前期投入較大,故軍工行業普遍毛利率水平較高;2)公司產品定制化屬性明顯,為非規?;耐ㄓ蒙唐?。同時我們認為,公司未來產品毛利率仍有上行空間,主要系:1)規模效應帶來成本端的再改善;2)工藝水平完善帶來良率提升。 產品結構或對綜合毛利率產生波動。產品結構或對綜合毛利率產生波動。目前公司相控陣 T/R 芯片核心產品以星載為主,星載產品需滿足宇航級要求,有更高一致性和穩定性要求,售價及毛利水平較高。但其實不同下游領域對應的產品毛利率存在一定差異,如地面低慢小目標探測
106、雷達,功率指標、抗輻照要求等遠低于星載產品,單位售價也較低,毛利率水平也比星載產品更低。隨未來公司地面等其他產品下游業務起量,產品結構會對綜合毛利率造成部分影響。 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05010015020025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Q1營業總收入同比(%)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920202021星載地面機載車載艦載技術服務 33 圖表圖表 47 2018-2022Q1 公司毛利率水平公司毛利率水平 圖表圖表 48 2019-2021 年公
107、司各項業務毛利率水平(年公司各項業務毛利率水平(%) 資料來源:wind,華創證券 資料來源:wind,華創證券 利潤受股份支付費用及退稅影響較大利潤受股份支付費用及退稅影響較大。利潤受到股份支付費用及軍品增值稅退稅影響有所波動。如 2020 年公司引入員工持股平臺確認股份支付費用 0.52 億元,2021 年公司因軍品增值稅退稅增加其他收益 0.33億元,對公司利潤率影響較大。 圖表圖表 49 2016-2022Q1 公司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單公司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單位:百萬元)位:百萬元) 圖表圖表 50 2018-2022Q1 公司凈利率水平公司凈利率水平 資料來源:wind,華創
108、證券 資料來源:wind,華創證券 40455055606570758020182019202020212022Q1銷售毛利率(%)0102030405060708090201920202021星載地面機載車載艦載-100.00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Q1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0102030405060708020182019202020212022Q1銷售凈利率(%) 34 (四)(四)實現實現份額進擊的“三把劍”份額進擊的
109、“三把劍” :先發優勢、技術儲備及服務能力:先發優勢、技術儲備及服務能力 1、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一一:相控陣:相控陣 T/R 芯片市場較為封閉,公司先發優勢明顯芯片市場較為封閉,公司先發優勢明顯 客戶對供應商存在一定技術路徑依賴,有較強的粘性特征??蛻魧檀嬖谝欢夹g路徑依賴,有較強的粘性特征。公司主要客戶為軍工部門、軍工集團及下屬單位等,對企業有較高的技術和資質要求,對產品具有嚴格的遴選或許可制度,產品一旦定型,即具有較強的路徑依賴性,更換供應商的程序復雜,成本較高。所以對于已定型裝備,由于軍用相控陣 T/R 芯片具有定制化特點,在不同應用場景下,對芯片的性能指標要求各不相同,一旦裝備
110、定型量產,基于整個設備體系的安全可靠性、技術狀態穩定性、一致性等考慮,最終用戶一般不會更換其主要裝備及其核心配套產品供應商。 對于已定型裝備的相控陣對于已定型裝備的相控陣 T/R 芯片,公司被替代風險較低。芯片,公司被替代風險較低。目前國內天線生產商主要為 A01單位、A02 單位、B01 單位等,公司與主要客戶 A01 客戶銷售的主要產品為星載相控陣 T/R 套片,裝載于某型號系列衛星的相控陣雷達中。此外,2021 年度,公司已為A01 客戶 2 個新型號的衛星進行批量供貨;為 B01 客戶的某型號衛星批量供貨;為 D02客戶的某大型地面雷達批量供貨;為 E01 客戶的某地面雷達批量供貨。因
111、此,公司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能夠保持對既有客戶的供貨持續性。 圖表圖表 51 公司主要客戶銷售收入及其占比公司主要客戶銷售收入及其占比 2021 年度年度 2020 年度年度 公司名稱公司名稱 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 (萬元)(萬元) 占當期主營業占當期主營業 務收入比例務收入比例 公司名稱公司名稱 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 (萬元)(萬元) 占當期主營業占當期主營業 務收入比例務收入比例 A客戶 A01單位 8324.2 39.46% A客戶 A01單位 13712.24 78.40% B客戶 B01單位 7777.53 36.87% A客戶 A02單位 582.48 3.33% E 客戶
112、 E01單位 2332.74 11.06% B客戶 B01單位 1023.44 5.85% N客戶 980 4.65% M 客戶 765 4.37% 北京麥克斯韋科技有限公司 459.07 2.18% J客戶 685 3.92% M 客戶 413.8 1.96% C客戶 C01單位 233.76 1.34% D客戶 D02單位 406.51 1.93% D客戶 D01單位 131.22 0.75%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華創證券 在競爭型號升級項目時在競爭型號升級項目時,公司存在一定的公司存在一定的先發優勢明顯。先發優勢明顯。當已定型型號裝備需升級時,其配套元器件也將面臨升級,公司仍將面臨
113、市場化競爭?;谏弦淮a品成功應用的技術積累和經驗積累,公司競爭型號升級項目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如,對于某型號衛星升級項目,公司已于 2020 年 8 月通過招投標獲得該預研項目,目前已完成該預研項目驗收,進入初樣驗證階段。 2、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二二:沉淀核心技術十余年,產品達國際先進水平沉淀核心技術十余年,產品達國際先進水平 經過十余年深耕,公司形成了多項核心技術。經過十余年深耕,公司形成了多項核心技術。公司突破了相控陣 T/R 芯片在性能、體積、成本等問題上面臨的挑戰,掌握了實現低功耗、高效率、低成本、高集成度的相控陣T/R 芯片的核心技術,形成多項經過客戶使用驗證的關鍵核心技術。截至
114、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公司擁有已獲授權發明專利 14 項(其中,國防專利 3 項) ,另有軟件著作權 12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 46 項,知識產權自主可控。公司 3 項國防專利為從浙江大學受讓取得,受讓專利不存在糾紛。 35 公公司司綜合技術實力綜合技術實力強勁,強勁,星載相控陣星載相控陣 T/R 芯片系列產品已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芯片系列產品已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公司自成立以來,專注于相控陣 T/R 芯片設計開發,產品水平先進。公司已完成某型號組網衛星的多顆衛星配套相控陣 T/R 芯片的出貨,產品已在衛星上穩定運行較長時間未出現異常問題。公司獲得了衛星總裝單位對公司星載產品的應用證明,對公司
115、產品高度評價:“該系列芯片的研制對衛星系統成功研制并達到指標要求意義重大,對加快我國星載大規模有源相控陣領域發展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 “芯片的功率附加效率和接收功耗控制水平屬國際領先” 。 公司研發費用絕對值逐年上升,與業務公司研發費用絕對值逐年上升,與業務開展進度開展進度相匹配。相匹配。從研發費用率的角度看,2019-2021 年公司研發費用率分別為 6.58%、15.47%及 14.12%,扣除股份支付費用后研發費用率分別為 6.58%、9.97%及 14.12%。2019 年及 2020 年公司研發費用率較低的原因主要系公司向軍方提供的芯片研制技術服務是為了滿足客戶對特定芯片指標要求開
116、展的研制工作,項目完成后軍方客戶可能根據需求與公司簽訂相關產品量產合同,技術服務相關支出亦是公司研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相關支出計入主營業務成本或當期存貨。因此,研發費用未能反映公司全部研發相關投入。整體來看公司不斷加大新產品和新技術研發投入,研發投入的絕對值持續上升,與公司的發展階段及業務開展相匹配。 圖表圖表 52 公司公司 2018-2021 年研發費用(單位:萬元)及年研發費用(單位:萬元)及研發費用率研發費用率 圖表圖表 53 公司公司圍繞產品功能設置研發中心組織架構圍繞產品功能設置研發中心組織架構 資料來源:wind,華創證券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華創證券 3、核心競爭力核心競
117、爭力三三:發揮民營優勢,:發揮民營優勢,強化服務能力及性價比強化服務能力及性價比 公司產品的服務能力強,能夠高效滿足客戶公司產品的服務能力強,能夠高效滿足客戶定制化需求。定制化需求。軍用市場相控陣 T/R 芯片下游分散,定制化屬性較強。公司能夠快速、準確地理解客戶需求并轉化成產品要求,并制定了相應的新產品開發機制。同時,公司在內部決策、產品設計研發及生產組織管理等方面進行了不斷優化,形成對客戶需求的快速響應、快速反饋和快速解決的優勢。 公司技術實力強勁,公司技術實力強勁,可通過技術手段保障可通過技術手段保障產品高可靠、低成本。產品高可靠、低成本。在相控陣天線生產成本中,T/R 芯片成本所占比重
118、最大,要考慮噪聲系數、發射功率、幅相控制方式等多個性能指標要求,還要考慮加工集成等工藝和測試等低成本制造實現技術。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推進相控陣 T/R 芯片的自主可控并打破高端射頻芯片長期以來大規模應用面臨的成本高企困局。公司通過高精度測試及模型修正、可靠性提升及試驗驗證等技術手段,公司所研制的芯片具有高性能、高集成度、高可靠性、低成本及高易用性等特點。 0%2%4%6%8%10%12%14%16%18%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18201920202021研發費用研發費用率 36 四、四、盈利預測盈利預測 有源相控陣雷達替代傳統機械雷達趨勢
119、漸起,將充分享受“十四五”武器裝備黃金大列裝時期紅利,在星、彈、機、艦、地面五大領域隨新型號裝備及原有型號技術升級加速滲透。 核心假設一:公司以星載為基,技術能力持續延伸至地面、機載、艦載、車載等領域。核心假設一:公司以星載為基,技術能力持續延伸至地面、機載、艦載、車載等領域。 1)在星載領域在星載領域:公司已經具有堅實的技術儲備以及明顯的先發優勢,在已定型型號上客戶關系穩固,在升級型號上也與依靠客戶對技術路徑的以來能夠保持一定粘性,我們認為公司能夠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對既有客戶供貨的持續性,成長速度較為穩定; 我們預測公司 2022-2024年星載業務增速分別為 30%、28%、26%。
120、 2)在其他領域:在其他領域:公司不斷強化多下游能力,如 2021年公司為 B01客戶的某型號衛星批量供貨;為 D02 客戶的某大型地面雷達批量供貨;為 E01 客戶的某地面雷達批量供貨,矩陣能力不斷夯實。 根據在手訂單情況看,有 3 個在研項目類對應 20 余個在研子項目,分別為 D711(星載領域) 、D751(大型陸基、車載雷達)及 D761(針對艦載及機載雷達) ,我們認為公司的產品矩陣將逐漸豐富,其他領域的產品未來將加速放量。 我們預測公司 2022-2024 年地面產品增速分別為 100%、95%、80%;機載產品增速分別為 100%、80%、60%;車載產品增速分別為 80%、6
121、5%、50%;艦載產品增速分別為80%、65%、50%。 圖表圖表 54 鋮昌科技各項業務增速拆分假設鋮昌科技各項業務增速拆分假設 鋮昌鋮昌001270.SZ (單位單位 : 億元億元 , CNY ) 2020A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營業總收入營業總收入 1.75 2.11 3.34 4.93 7.19 yoy 32% 21% 58% 48% 46% 相控陣 T/R芯片 1.55 1.93 3.10 4.61 6.77 1、星載、星載 1.37 1.52 1.97 2.52 3.18 同比增速 8% 10% 30% 28% 26% 占比 78% 87% 113% 1
122、44% 182% 2、地面、地面 0.07 0.39 0.79 1.54 2.77 同比增速 37% 506% 100% 95% 80% 占比 4% 19% 24% 31% 39% 3、機載產品、機載產品 0.01 0.01 0.03 0.05 0.08 同比增速 100% 80% 60% 占比 1% 1% 1% 1% 1% 4、車載、車載 0.02 0.00 0.01 0.01 0.02 同比增速 80% 65% 50% 占比 1% 3% 4% 5% 6% 5、艦載、艦載 0.08 0.0006 0.0011 0.0019 0.0028 同比增速 80% 65% 50% 占比 4% 0% 0
123、% 0% 0% 37 6、其他(如民用)、其他(如民用) 0.30 0.48 0.72 同比增速 70% 60% 50% 占比 9% 10% 10% 技術服務 0.20 0.18 0.24 0.32 0.42 同比增速 35% 32% 30% 資料來源: wind,華創證券預測 核心假設二:未來產品毛利率仍有上行空間,產品結構或對綜合毛利率產生波動 1)整體來看,我們認為公司未來產品毛利率仍有上行空間。)整體來看,我們認為公司未來產品毛利率仍有上行空間。主要系:1)未來規模效應帶來成本端的再改善;2)工藝水平完善帶來良率提升。 2)產品結構或對綜合毛利率產生波動。)產品結構或對綜合毛利率產生波
124、動。目前公司相控陣 T/R 芯片核心產品以星載為主,星載產品需滿足宇航級要求,有更高一致性和穩定性要求,售價及毛利水平較高。但其實不同下游領域對應的產品毛利率存在一定差異,如地面低慢小目標探測雷達,功率指標、抗輻照要求等遠低于星載產品,單位售價也較低,毛利率水平也比星載產品更低。隨未來公司地面等其他產品下游業務起量,產品結構會對綜合毛利率造成部分影響。 綜合以上假設,我們認為公司 2022-2024 年的綜合毛利率為 76.26%、76.29%、76.32%。 圖表圖表 55 鋮昌科技綜合毛利率及各業務毛利率假設鋮昌科技綜合毛利率及各業務毛利率假設 2020A 2021A 2022E 2023
125、E 2024E 綜合綜合毛利率毛利率(%) 74.33% 77.10% 76.26% 76.29% 76.32% 相控陣 T/R芯片 76.46% 79.07% 77.53% 77.42% 77.33% 星載 77.44% 79.73% 78.50% 78.60% 78.70% 地面 71.23% 76.54% 76.00% 76.30% 76.50% 機載 82.98% 85.37% 85.00% 85.30% 85.50% 車載 25.33% 64.10% 64.00% 64.20% 64.40% 艦載 78.73% 67.03% 68.00% 69.00% 70.00% 其他(如民用)
126、75.00% 74.50% 74.00% 技術服務 57.39% 54.64% 60% 60% 60% 資料來源:wind,華創證券預測 公司主營相控陣 T/R 芯片,下游軍工客戶占比較高,我們選取臻鐳科技、復旦微電、景嘉微三家公司作為可比公司。2023 年這三家公司的平均 PE 為 45.76。鋮昌科技在相控陣 T/R 芯片領域具有明顯的稀缺性,現階段主營聚焦星載領域,根據在手項目來看后續在多個領域放量的成長性明確,同時考慮到一部分新股溢價,我們給予 2023 年略高于行業中樞 60xPE。 38 圖表圖表 56 可比公司估值表可比公司估值表 股票代碼股票代碼 公司簡稱公司簡稱 202207
127、20 收盤價收盤價 (元元) 20220720 市值市值 (億元)(億元) PE 2022E 2023E 2024E 688385.SH 復旦微電 61.20 385.48 65.70 50.29 40.24 300474.SZ 景嘉微 62.01 289.91 64.45 44.91 33.36 688270.SH 臻鐳科技 73.36 82.78 58.54 42.08 32.60 均值均值 62.90 45.76 35.40 資料來源:wind,華創證券 *選取2022年7月20日收盤價 隨星載業務的穩步開展及其他領域的加速拓展,我們預測公司 22-24 年營業收入可達3.34、4.93、7.19 億元,歸母凈利潤為 1.90、2.60、3.51 億元。綜合考慮公司在相控陣T/R 芯片領域的稀缺性及未來業績較高的成長性及確定性,我們參考可比公司,給予2023年略高于行業中樞 60xPE,目標市值 156 億,首次覆蓋給予“強推”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