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2022年廣東省產業全景分析報告(93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前瞻:2022年廣東省產業全景分析報告(93頁).pdf(93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前 瞻 產 業 研 究 院 出 品城市產業畫像系列:2022年廣東省產業全景分析報告聚焦廣東:經濟篇01聚焦廣東:產業篇02CONTENTS目錄聚焦廣東:民生篇03聚焦廣東:人文篇0401聚焦聚焦廣東廣東:經濟篇:經濟篇1.1 廣東省經濟發展總體概況1.2 廣東省經濟發展全景分析廣東省GDP全國第一,增速略高于全國GDP增速。此外,廣東省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速高于全國及各省市均值,2021年廣東省全國外貿第一大省地位進一步穩固,深圳稅收收入位于全國前三。不過,2021年廣東省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貨物出口額和稅收收入增速都低于全國水平。1.1.1 廣東省經濟發展總體概況資料來源:廣東省統計局生產總值
2、GDP位居全國首位,增速略低于全國GDP增速固定資產投資額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速高于全國及各省市均值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低于全國及各省市增速均值貨物出口額外貿第一大省地位進一步穩固,但出口額增速低于全國水平稅收收入稅收排名全國第二,但增速低于全國水平分區域看,2021年深圳市GDP最高,珠三角核心地區生產總值占比超過80%。在固定資產投資額方面,2021年陽江市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速最高陽江市和惠州市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速高于廣東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將廣東省各市的GDP、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貨物出口額進行對比可發現,深圳市GDP、貨物出口額和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均處于全省較為領先
3、的地位。河源、云浮、潮州、汕尾、清遠、梅州、揭陽、陽江、韶關等地GDP、貨物出口額和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在全省中均較低。1.1.2 廣東省經濟發展總體概況資料來源:廣東省統計局指標名稱意義生產總值深圳市GDP最高,珠三角核心地區生產總值占比超80%。固定資產投資額 陽江市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速最高。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廣州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全省最高,東莞、惠州、珠海增速較快。貨物出口額深圳市出口額全省TOP1,陽江貨物出口額增速最快。稅收收入深圳市稅收收入最高,肇慶稅收增速最快。2021年廣東省各市經濟發展對比廣東省各市經濟GDP、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貨物出口額對比(單位:億元)廣東省是我國經濟大省,
4、經濟發展水平一直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2021年廣東省GDP首次突破12萬元達到12.44萬億元,同比增長8.0%,位居全國首位。2017-2020年,廣東省GDP同比增速一直高于全國GDP增速。2021年全年,廣東省GDP增速低于全國增速0.1個百分點;2022年低于季度,廣東省GDP增速低于全國增速1.5個百分點。1.2.1 廣東省經濟發展全景:GDP位居全國首位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廣東省統計局2021年全國生產總值TOP10省份(自治區、直轄市)(單位:億元)43214.85 46063.09 48810.36 50012.94 53850.80 58887.41 73516.00 83
5、095.90 116364.20 124369.67 0.0020000.00 40000.00 60000.00 80000.00 100000.00 120000.00 140000.00上海湖南福建湖北四川河南浙江山東江蘇廣東2017-2022年廣東省生產總值及增速(單位:億元,%)91648.7399945.22107986.92110760.94124369.6728498.797.5%6.8%6.2%2.3%8.0%3.3%6.9%6.7%6.0%2.2%8.1%4.8%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02000040000
6、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Q1廣東GDP(億元)廣東GDP增速(%)全國GDP同比增速(%)分區域看,2021年深圳市GDP全省最高,為30664.85億元,同比增長6.7%。其次是廣州市和佛山市,GDP分別為28231.97億元和12156.54億元,同比增長8.1%和8.3%。深圳、廣州、佛山和東莞四市GDP超過廣東各市GDP均值。2017-2021年,珠三角核心區(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中山、惠州、江門、肇慶)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比重逐年提升。2021年珠三角核心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0585.25億元,
7、占全省比重的80.9%。1.2.1 廣東省經濟發展全景:深圳GDP最高資料來源:廣東省統計局2021年廣東省各市地區生產總值(單位:億元,%)30664.8528231.9712156.5410855.354977.363881.753698.13601.283566.23559.932929.872649.992265.432007.41553.931515.861308.011288.041273.991244.851138.97 5922.37 6.7%8.1%8.3%8.2%10.1%6.9%7.6%8.4%8.2%8.5%6.1%10.5%6.1%8.1%8.6%8.3%5.5%12
8、.7%8.0%9.3%8.1%0.0%2.0%4.0%6.0%8.0%10.0%12.0%14.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深圳廣州佛山東莞惠州珠海茂名江門中山湛江汕頭肇慶揭陽清遠韶關陽江梅州汕尾河源潮州云浮地區生產總值(億元)地區生產總值平均值同比增速(%)2017-2021年珠三角核心區地區生產總值及占全省比重(單位:億元,%)75809.7581048.586899.0589523.93100585.2579.70%80.20%80.70%80.80%80.90%79.00%79.20%79.40%79.60%79.80%80.00%80.2
9、0%80.40%80.60%80.80%81.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珠三角核心區GDP(億元)占全省GDP比重(%)整體來看,深圳市、廣州市人均GDP較高且幾年來GDP增速也較快,2021年兩市GDP也較高。珠海市人均GDP較高,GDP增速也較快,但GDP總量相對較小。中山市人均GDP較高,但近年來GDP增速較慢。河源、云浮、潮州、清遠、湛江、茂名、梅州、揭陽無論是人均GDP、GDP增速還是GDP總量,在廣東省各市中都處于下游。1.2.1 廣東省經濟發展全景:區域經濟矩陣圖資料來源:廣東省統計局
10、2021年廣東省各市區域經濟矩陣圖(單位:萬元/人,%)2021年廣東省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速排在全國第16位,且廣東省固定資產投資額2017-2021年的同比增速高于同一時期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速和全國31個省市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速。2021年廣東省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長6.3%。1.2.2 廣東省經濟發展全景: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速高于全國及各省市均值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廣東省統計局2017-2021年廣東省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速(單位:%)13.5%10.7%11.1%7.2%6.3%7.0%5.9%5.1%2.7%4.9%7.8%2.7%4.1%4.0%6.1%0.0%2.0%4.0%6.
11、0%8.0%10.0%12.0%14.0%16.0%20172018201920202021廣東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全國各省市固定資產同比增速平均值(%)2021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速TOP20省份(自治區、直轄市)(單位:%)5.8%6.0%6.0%6.1%6.3%6.4%7.6%8.0%8.1%8.7%9.4%9.5%10.1%10.2%10.8%10.8%11.0%11.1%15.0%20.4%0.0%5.0%10.0%15.0%20.0%25.0%江蘇山東福建重慶廣東黑龍江廣西湖南上海山西安徽內蒙古四川海南浙江江西吉林甘肅新疆湖北分區域看,202
12、1年陽江市和惠州市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速高于廣東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其他市的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速都低于廣東省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速。其中,陽江市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速高達37.8%。珠海市、揭陽市、梅州市和汕頭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出現下降。1.2.2 廣東省經濟發展全景:2021年陽江市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速最高資料來源:廣東省統計局2021年廣東省各市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速(單位:%)-25.3%-14.8%-6.4%-3.1%0.4%1.4%1.6%2.2%3.7%4.5%7.6%8.2%8.9%9.5%11.6%11.7%15.3%16.9%19.1%21.8%37.8%廣東省固定資產投
13、資額同比增速:6.3%0.0%1.0%2.0%3.0%4.0%5.0%6.0%7.0%-30.0%-20.0%-10.0%0.0%10.0%20.0%30.0%40.0%50.0%汕頭梅州揭陽珠海茂名江門潮州韶關深圳云浮佛山東莞河源清遠肇慶廣州中山汕尾湛江惠州陽江2021年廣東省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排在全國各省市首位,達到44187.71億元。在增速方面,2017-2019年,廣東省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逐年增長;2020年疫情爆發,廣東省居民消費意愿下降,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也較2019年同比下降6.4%,降幅較全國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降速以及全國各省市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降速平均值要大。同時2021年
14、廣東省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也低于全國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及各省市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的均值。1.2.3 廣東省經濟發展全景: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低于全國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廣東省統計局2021年全國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TOP10省份(自治區、直轄市)(單位:億元)18596.90 20373.11 21471.20 21561.37 24133.20 24382.00 29211.00 33714.50 42702.60 44187.71 0.005000.00 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35000.0040000.0045000.
15、0050000.00湖南福建安徽湖北四川河南浙江山東江蘇廣東2017-2021年廣東省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單位:億元,%)36598.5939767.1242951.7540207.8544187.71 10.0%8.8%8.0%-6.4%9.9%10.0%8.8%8.0%-3.9%12.5%9.77%8.38%7.57%-4.49%11.84%-10.00%-5.00%0.00%5.00%10.00%15.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20172018201920202021廣東省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億元)廣東省全社
16、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速(%)全國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速(%)全國各省市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速均值(%)分區域看,2021年廣州市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排在全省第一位,達到10122.56億元,同比增長9.6%;深圳市排在第二位,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為9498.12億元,同比增長9.8%。東莞市、惠州市和珠海市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較快,2021年增速都超過了13%。1.2.3 廣東省經濟發展全景:2021年廣州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全省最高資料來源:廣東省統計局2021年廣東省各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情況(單位:億元,%)10122.569498.124239.243556.661978.9217
17、84.461530.111503.841497.321278.11160.821055.761048.24654.37579.6488.16482.71480.7477.3387.62375.52103.81 9.8%9.6%13.3%8.1%13.3%8.9%8.7%6.1%10.4%9.9%9.3%10.5%13.8%3.1%11.4%9.6%7.0%8.1%9.6%7.5%11.3%0.0%2.0%4.0%6.0%8.0%10.0%12.0%14.0%16.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廣州深圳東莞佛山惠州湛江中山汕頭茂名江門肇慶揭陽珠海梅州清遠韶關陽江潮州汕
18、尾河源云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平均值(億元)同比增速(%)2021年,廣東外貿進出口總額82680.3億元,同比增長16.7%,兩年平均增長7.5%??偭繌?萬億上升到8萬億只用了4年時間,比總量從6萬億上升到7萬億的時間縮短了3年,外貿第一大省地位進一步穩固。其中,出口50528.7億元,增長16.2%,兩年平均增長7.9%。但從增速來看,2021年廣東省出口總額增速低于全國出口總額增速以及全國各省市出口總額增速的平均值。1.2.3 廣東省經濟發展全景:外貿第一大省地位進一步穩固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廣東省統計局2017-2021年廣東省貨物出口總額及增速(單位:億元
19、,%)2021年全國出口總額TOP10省份(自治區、直轄市)(單位:億元)42186.842718.3443379.343497.9850528.7 6.7%1.2%1.6%0.2%16.2%10.8%7.1%5.0%4.0%21.2%12.4%9.3%5.9%0.2%29.2%-5.0%0.0%5.0%10.0%15.0%20.0%25.0%30.0%35.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20172018201920202021廣東貨物出口額(億元)廣東貨物出口額同比增速(%)全國貨物出口額增速(%)全國各省市貨物出口額增速均值(%)5168.3 5374.
20、4 5708.7 6118.5 10816.5 17582.7 30121.0 32532.3 43683.0 50528.7 0.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60000.0重慶湖北四川北京福建山東浙江江蘇上海廣東從區域上看,2021年深圳市貨物出口額全省排名第一,為35435.57億元;其次是廣州市和東莞市,出口額分別為6312.17億元和5687.22億元。其余地區出口額均低于全省平均值。在增速方面,2021年除了肇慶和揭陽出口增速為負增長,其余地區出口額均實現正增長,且大部分增速都在10%以上。1.2.3 廣東省經濟發展全景:2021年深圳市出
21、口額全省TOP1資料來源:廣東省統計局2021年廣東省各市貨物出口額(單位:億元)35435.57 6312.17 5687.22 2231.60 16.2%16.4%13.3%22.9%26.3%17.3%30.2%24.1%10.8%-9.3%1.9%13.6%10.2%26.6%31.0%0.9%-9.7%26.2%12.7%30.2%22.6%-15.0%-10.0%-5.0%0.0%5.0%10.0%15.0%20.0%25.0%30.0%35.0%0.0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35000.0040000.00深
22、圳 廣州 東莞 中山 惠州 珠海 江門 佛山 汕頭 肇慶 河源 清遠 湛江 潮州 陽江 茂名 揭陽 汕尾 梅州 韶關 云浮貨物出口額(億元)貨物出口額平均值(億元)貨物出口額增速(%)2021年廣東省稅收達到10784.32億元,僅次于北京排在全國第二位。廣東和北京市全國僅有的兩個稅收達到萬億水平的地區。雖然稅收總額領先,但2021年廣東省稅收同比增長9.1%,低于全國稅收增速11.9%和全國各省市稅收增速的均值12.7%。1.2.4 廣東省經濟發展全景:廣東省稅收排名全國第二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廣東省統計局2017-2021年廣東省稅收及增速(單位:億元,%)2021年全國稅收TOP10省
23、份(自治區、直轄市)(單位:億元)8869.919737.3310062.359881.2110784.32 13.0%9.8%3.3%-1.8%9.1%10.7%8.3%1.0%-2.3%11.9%11.4%11.2%1.2%-4.1%12.7%-6.0%-4.0%-2.0%0.0%2.0%4.0%6.0%8.0%10.0%12.0%14.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172018201920202021廣東省稅收(億元)廣東省稅收同比增速(%)全國稅收同比增速(%)全國各省市稅收增速平均值(%)2735.70 2842.52 3334.80 5424.25
24、5476.00 6606.03 7172.00 8171.30 10784.32 13990.90 0.0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 10000.00 12000.00 14000.00 16000.00河北河南四川福建山東上海浙江江蘇廣東北京分區域看,2021年深圳市稅收收入最高,達到3450.5億元;排名第二的是東莞市,稅收收入為2412.8億元;廣州市排名第三,稅收收入為1410.5億元。除深圳、東莞、廣州、佛山和江門外,其余地區稅收收入均低于全省平均值。在增速方面,2021年肇慶市稅收收入同比增長15.7%,在全省排名第一。2021年廣東省有8個市稅收收
25、入增速超過了10%。1.2.4 廣東省經濟發展全景:2021年深圳市稅收收入最高資料來源:廣東省統計局2021年廣東省各市稅收收入情況(單位:億元,%)3450.5 2412.8 1410.5 545.6 510.3 335.0 227.4 11.8%12.1%8.7%6.8%5.4%12.6%5.9%8.8%3.0%3.7%11.6%10.5%15.7%11.8%8.3%2.4%11.7%3.3%1.7%7.4%9.7%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
26、.04000.0深圳 東莞 廣州 佛山 江門 惠州 珠海 中山 河源 汕頭 湛江 清遠 肇慶 茂名 韶關 梅州 陽江 揭陽 云浮 潮州 汕尾稅收收入(億元)稅收收入均值(億元)同比增速(%)02聚焦聚焦廣東廣東:產業產業篇篇2.1 廣東省產業結構總體概況2.2 廣東省產業結構全景分析2.3 廣東省特色產業總體概況2.4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分析“十四五”時期,廣東省提出了高起點謀劃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未來產業的產業布局。戰略性支柱產業是廣東制造穩定器,包括綠色石化、智能家電、汽車、先進材料、生物醫藥與健康、現代農業與食品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廣東制造推進器,包括半導體及集成電路、
27、高端裝備制造、智能機器人、區塊鏈與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精密儀器設備等;未來產業包括衛星互聯網、光通信與太赫茲、干細胞等。2.1.1 廣東省產業布局體系:十大支柱產業+十大新興產業+六大未來產業資料來源:廣東省政府101006支柱產業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智能家電汽車產業先進材料現代輕工紡織軟件與信息服務超高清視頻顯示生物醫藥與健康現代農業與食品新興產業半導體與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智能機器人區塊鏈與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與增材制造數字創意安全應急與環保產業精密儀器設備未來產業衛星互聯網光通信與太赫茲干細胞超材料天然氣水合物可控核聚變人造太陽在產業空間布局上,廣東省以功能區戰略定位
28、為引領,加快構建形成由珠三角地區、沿海經濟帶、北部生態發展區構成的“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2.1.2 廣東省產業空間布局:形成“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資料來源:廣東省政府肇慶市肇慶市清遠市清遠市韶關市韶關市云浮市云浮市茂名市茂名市陽江市陽江市湛江市湛江市江門市江門市佛山市佛山市廣州市廣州市中山市中山市珠海市珠海市深圳市深圳市惠州市惠州市河源市河源市梅州市梅州市汕尾市汕尾市揭陽市揭陽市汕頭市汕頭市潮州市潮州市珠三角珠三角東莞市東莞市“一核”“一核”珠三角地區,引領全省發展的核心區和主引擎范圍: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9市粵北粵北“一區”“一區”北部生態發
29、展區,全省重要的生態屏障范圍:韶關、梅州、清遠、河源、云浮5市沿海經濟帶,新時代全省發展的主戰場范圍:珠三角沿海7市和東西兩翼地區7市東翼以汕頭市為中心,包括汕頭、汕尾、揭陽、潮州;西翼以湛江市為中心,包括湛江、茂名、陽江“一帶”“一帶”粵西粵西粵東粵東在戰略性支柱方面戰略性支柱方面,廣州市廣州市重點布局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綠色石化、汽車產業等產業;深圳市深圳市重點布局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汽車產業、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等產業;珠海市珠海市重點布局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智能家電產業等產業;佛山市佛山市重點布局智能家電產業、汽車產業、先進材料產業等產業。2.1.3 廣東省產業空間布局:各市重點產業全景
30、資料來源:廣東省政府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珠三角地區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東莞市和江門市布局較為全面;而沿海經濟帶和北部生態發展區僅在部分新興產業方面重點布局。2.1.3 廣東省產業空間布局:各市重點產業全景資料來源:廣東省政府廣東省作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十三五”期間全省供給側結構改革不斷升華,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持續發力,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速推進,已經初步形成產業集群化發展態勢,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智能家電、汽車產業、先進材料、現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智能家電、汽車產業、先進材料、現代輕工紡織、軟件與信息服務、超高清視頻顯示、生物醫藥與健康、現代農業與
31、食品代輕工紡織、軟件與信息服務、超高清視頻顯示、生物醫藥與健康、現代農業與食品已經成為支持廣東省經濟穩定發展的十大戰略性產業集群。2.2.1 廣東省產業結構全景: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智能家電汽車產業現代輕工紡織先進材料現代農業與食品生物醫藥與健康軟件與信息服務超高清視頻顯示分區域看,以廣州市作為核心城市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達到8個;以深圳市和佛山市作為核心城市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各有5個;以惠州、珠海、江門、湛江作為核心城市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各有4個?;洷钡貐^清遠、韶關、河源和梅州發展的重點集中在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2.2.1 廣東省產業結構全景: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各市重
32、點布局十三五”時期,廣東規模實力全國領先,全省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企業數量均居全國第一,形成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智能家電等化、智能家電等7 7個產值超萬億元產業集群個產值超萬億元產業集群,家電、電子信息等部分產品產量全球第一。創新水平穩居全國前列,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四年保持全國首位。2.2.1 廣東省產業結構全景:7個產值超萬億元產業集群“十三五”時期廣東省7個產值超過萬億元產業集群及“十四五”發展目標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十四五”目標:“十四五”目標:2025 年, 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營業收入達到達到 6.6萬億元萬億元形成世界級新一代電子信息
33、產業集群綠色石化綠色石化“十四五”目標:“十四五”目標:2025 年, 石化產業規模超過超過 2 萬億元萬億元打造國內領先、 世界一流的綠色石化產業集群智能家電智能家電“十四五”目標:“十四五”目標:2025 年, 家電產業營業收入突破突破 1. 9 萬億元萬億元形成全球領先的智能家電產業集群先進材料先進材料“十四五”目標:“十四五”目標:2025 年, 先進材料產業營業收入達到達到 2.8 萬億元萬億元力爭邁入世界級先進材料產業集群行列現代輕工紡織現代輕工紡織“十四五”目標:“十四五”目標:2025 年, 現代輕工紡織產業營業收入超過超過 3萬億元萬億元形成國內領先、 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輕
34、工紡織產業集群軟件與信息服務軟件與信息服務“十四五”目標:“十四五”目標:2025 年, 軟件業收入達到達到 2萬億元萬億元打造國內領先、 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發展高地現代農業與食品現代農業與食品“十四五”目標:“十四五”目標:2025 年, 集群規模(總產值)接近接近 2萬億元萬億元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產值分別接近接近1萬億元萬億元力爭全省形成糧食、 蔬菜、 嶺南水果、 畜禽、 水產、 精制食用植物油、 嶺南特色食品及功能性食品、 調味品、 飲料、 飼料10 個千億級子集群以及茶葉、 南藥、 苗木花卉、 現代種業、 煙草 5 個數百億級子集群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立足于“穩”,成為全
35、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2021年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實現增加值43262.03億元,占GDP比重34.8%,增速7.3%與GDP基本同步,成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其中,智能家電、汽車、先進材料、生物醫藥與健康、現代農業與食品5個產業集群占比44%。2.2.1 廣東省產業結構全景: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34.8%2020-2021年廣東省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增加值(單位:億元,%)資料來源:廣東省統計局40318.7643262.0338500390003950040000405004100041500420004250043000435002020年2021年7.
36、3%2021年廣東省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子產業增加值(單位:億元)1315.00 2052.15 2700.00 3803.55 6000.00 6943.21 9174.97 12391.65 14474.36 16676.19 0.00 2000.00 4000.00 6000.00 8000.00 10000.00 12000.00 14000.00 16000.00 18000.00生物醫藥與健康汽車智能家電(2019年)綠色石化超高清視頻顯示(2020年)現代農業與食品新一代電子信息現代輕工紡織軟件與信息服務先進材料目前廣東省現代輕工紡織產業發展基礎較好,分別在珠三角核心區、東西兩
37、翼形成了一批特色產業集群,其中服裝、家具、造紙及紙制品、珠寶首飾、玩具、樂器、日化產品、塑料制品、陶瓷、日用金屬制品等產品產量全國第一,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2.2.1 廣東省產業結構全景:十大支柱產業現代輕工紡織業發展格局目前廣東省先進材料產業在全球價值鏈地位穩步提升,呈現規?;?、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省內已初步形成廣州、深圳、珠海、佛山、韶關、河源、梅州、惠州、東莞、中山、陽江、湛江、茂名、肇慶、清遠、云浮等先進材料產業基地。其中綠色高性能水泥、裝配式建材、高端建筑陶瓷、特種玻璃(電子玻璃等)、鋁材(鋁型材等)、銅材(銅箔等)、稀土發光材料、磁性材料、高性能樹脂、涂料及膠粘劑、
38、塑膠材料及制品、高端電子化學品、電子陶瓷等領域產品技術水平和產量位居全國前列。2.2.1 廣東省產業結構全景:十大支柱產業先進材料產業發展格局廣東省沿海石化產業經濟帶基本成型,成為我國重要的石化基地之一?!笆奈濉逼陂g,廣東省將逐步形成粵東、粵西兩翼產業鏈上游原材料向珠三角產業鏈下游精深加工企業供給,珠三角精細化工產品和化工新材料向粵東、粵西兩翼先進制造業企業供給的循環體系,打造“一帶、兩翼、五基地、多園區協同發展”特色產業布局,促進產業結構由“啞鈴型”向“協調型”發展。2.2.1 廣東省產業結構全景:十大支柱產業綠色石化產業發展格局隨著比亞迪、廣汽傳祺等自主品牌發展壯大,小鵬汽車、騰勢汽車、
39、廣汽蔚來等新能源造車企業逐步發展,全省已形成日系、歐美系和自主品牌多元化產業發展格局,形成了廣州花都、番禺、南沙以及深圳坪山等高度集聚產業園區。2.2.1 廣東省產業結構全景:十大支柱產業汽車產業發展格局廣東省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主要以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帶為集聚區,在智能終端、信息通信、集成電路設計等領域具有良好產業基礎,5G手機、通信設備、計算機整機等產品產量居全國前列。2.2.1 廣東省產業結構全景:十大支柱產業新一代電子信息發展格局肇慶市肇慶市清遠市清遠市韶關市韶關市云浮市云浮市茂名市茂名市陽江市陽江市湛江市湛江市江門市江門市佛山市佛山市中山市中山市珠海市珠海市深圳市深圳市惠州市惠州市河
40、源市河源市梅州市梅州市汕尾市汕尾市揭陽市揭陽市汕頭市汕頭市潮州市潮州市東莞市東莞市廣州市廣州市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帶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半導體及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智能機器人、區塊鏈與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精密儀器設備?!笆蟆睉鹇孕孕屡d產業集群已經成為廣東省新的經濟增長點。2.2.2 廣東省產業結構全景:十大戰略新興產業半導體及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智能機器人區塊鏈與量子信息新能源前沿新材料激光與增材制造安全應急與環保產業數字創意精密儀器設備分區域看,以廣州市作為核心城市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達到8個;以深圳市和佛山市作為核心城市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各有5個;以惠州、珠海、江門、
41、湛江作為核心城市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各有4個?;洷钡貐^清遠、韶關、河源和梅州發展的重點集中在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2.2.2 廣東省產業結構全景: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各市重點布局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著眼于“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2021年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實現增加值5807.94億元,同比增長16.6%,增幅高于全省GDP增速8.6個百分點。其中,半導體與集成電路、前沿新材料2個產業集群增長勢頭迅猛,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42.7%、35.7%。2.2.2 廣東省產業結構全景:十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幅高于全省GDP增速2020-2021年廣東省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增加值(單位:億元,%)2019
42、年廣東省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子產業收入(單位:億元)4981.08 5807.944400.004600.004800.005000.005200.005400.005600.005800.006000.002020年2021年16.6%325 500 900 1200 1324 1800 2500 4100 4200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智能機器人前沿新材料激光與增材制造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精密儀器設備高端裝備制造安全應急與環保產業新能源數字創意資料來源:廣東省統計局從空間布局看,廣東省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空間布局完善,集聚度高,已形成穗莞深
43、惠、廣佛中珠兩大發展帶和珠三角產業集聚區,國家級高新區產業集聚效應明顯。2.2.2 廣東省產業結構全景:十大新興產業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發展格局肇慶市肇慶市清遠市清遠市韶關市韶關市云浮市云浮市茂名市茂名市陽江市陽江市湛江市湛江市江門市江門市佛山市佛山市中山市中山市珠海市珠海市深圳市深圳市惠州市惠州市河源市河源市梅州市梅州市汕尾市汕尾市揭陽市揭陽市汕頭市汕頭市潮州市潮州市東莞市東莞市廣州市廣州市廣佛中珠發展帶廣佛中珠發展帶廣佛中珠發展帶廣佛中珠發展帶珠三角產業聚集區珠三角產業聚集區近年來,廣東省在高端數控機床、海洋工程裝備、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軌道交通裝備等領域引進建設了一批項目,培育了一批龍頭骨
44、干企業,高端裝備制造研發、設計和制造能力持續增強,新產品新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在廣州、深圳、東莞、珠海、佛山、中山、江門、陽江等地初步形成產業集聚態勢。2.2.2 廣東省產業結構全景:十大新興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格局“十四五”期間,廣東省提出支持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突破,著力推動未來產業不斷開創新的經濟增長點,搶占制造業未來發展戰略制高點。聚焦世界新產業、新技術發展前沿領域,積極謀劃培育衛星互聯網、光通信與太赫茲、干細胞、超材料、天然氣水合物、可控核聚變人造太陽等若干未來產業領域。2.2.3 廣東省產業結構全景:六大未來產業光通信與太赫茲衛星互聯網干細胞超材料可控核聚變人造太陽天然氣水合
45、物未來產業廣東省各市中,廣州、深圳、惠州、東莞和中山廣州、深圳、惠州、東莞和中山五個市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出了對未來產業的布局規劃。深圳規劃布局法人五大未來產業,分別是衛星制造與應用產業、航空航天產業、機器人產業、可穿戴設備產業和新型健康技術產業。廣州規劃布局的五大未來產業,分別是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區塊鏈產業、量子科技產業、太赫茲產業和納米科技產業?;葜萏岢霭凑諊液褪£P于未來產業的戰略部署,結合惠州實際,重點謀劃布局先進材料、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領域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未來產業。2.2.3 廣東省產業結構全景:六大未來產業各市重點布局目前,廣州市和深圳市聚集的未來產業企業較多,其中廣州市聚
46、集了海格通信、中海達、杰賽科技、賽萊拉、諾亞生物等企業;深圳市聚集了特發信息、華為、中興、華大北斗等企業。2.2.3 廣東省產業結構全景:六大未來產業重點企業分布肇慶市肇慶市清遠市清遠市韶關市韶關市云浮市云浮市茂名市茂名市陽江市陽江市湛江市湛江市江門市江門市佛山市佛山市廣州市廣州市中山市中山市珠海市珠海市深圳市深圳市惠州市惠州市河源市河源市梅州市梅州市汕尾市汕尾市揭陽市揭陽市汕頭市汕頭市潮州市潮州市東莞市東莞市廣州廣州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海格通信、中海達、杰賽科技、通達電氣、泰斗微電子、南方測繪、北斗星際干細胞:干細胞:賽萊拉、諾亞生物、致合生物、冠昊生物、輯因醫療天然氣水合物:天然氣水合
47、物:廣州海洋地質局、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院深圳深圳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廣和通、久通物聯、路暢科技、賽格導航、中翼聯合、凱立德、伊愛高新、華大北斗、思凱微、豐圖科技光通信與太赫茲光通信與太赫茲:特發信息、太辰光、華為、中興通訊超材料:超材料:光啟技術干細胞:干細胞:北科生物珠海珠海光通信與太赫茲:光通信與太赫茲:光庫科技佛山佛山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盛路通信東莞東莞干細胞:干細胞:萬海細胞惠州惠州光通信與太赫茲:光通信與太赫茲:九聯科技可控核聚變可控核聚變人造太人造太陽陽:大亞灣核電站中山中山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長寶科技、北斗平臺目前廣東省已經建成了多個衛星
48、產業基地,包括廣東省北斗衛星導航產業(廣州)基地、廣東省衛星導航產業示范基地、廣東北斗衛星導航(中山)產業化基地、珠海地理信息和衛星產業研發制造基地等。2.2.3 廣東省產業結構全景:六大未來產業衛星互聯網發展格局肇慶市肇慶市清遠市清遠市韶關市韶關市茂名市茂名市陽江市陽江市湛江市湛江市江門市江門市佛山市佛山市中山市中山市珠海市珠海市深圳市深圳市惠州市惠州市河源市河源市梅州市梅州市汕尾市汕尾市揭陽市揭陽市汕頭市汕頭市潮州市潮州市東莞市東莞市廣州市廣州市廣州廣州廣東省北斗衛星導航產業(廣州)基地廣東省衛星導航產業示范基地珠海珠海珠海地理信息和衛星產業研發制造基地汕頭汕頭中國衛星廣東汕頭航天技術轉化
49、中心中山中山廣東北斗衛星導航(中山)產業化基地廣東省干細胞產業已經頗具規模,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上游干細胞采集和存儲企業有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軍事醫學科學院華南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中游干細胞增殖及產品研發企業有廣州賽萊拉干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2.3 廣東省產業結構全景:六大未來產業干細胞產業發展格局廣東省作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十四五”時期,廣東省提出了高起點謀劃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未來產業的產業布局。前瞻根據政策支持力度、產業競爭力和產業發展前景三大指標體系,評選出了廣東省五大特色產業,
50、分別是服裝產業、家電產業、家具制造業、建筑材料產業和新能源汽車產業。2.3.1 廣東省特色產業總體概覽:特色產業共筑“經濟第一大省”特色產業政策支持力度產業競爭力產業發展前景服裝產業家電產業家具制造業建筑材料業新能源汽車業評定依據:【政策支持力度】根據該市政府發文、省政府發文及國家層面政策對該產業的支持力度評判;【產業競爭力】:該產業占全國市場份額;產業發展前景:該產業在該城市及全國的發展前景。廣東省特色產業界定在特色產業的空間布局方面,目前,服裝、建筑材料、家具產業在大部分市區均有分布;新能源汽車產業主要分布在廣州、深圳、惠州、珠海等。從各市產業布局來看,廣州、佛山、江門特色產業布局較為全面
51、。2.3.1 廣東省特色產業總體概覽:特色產業空間布局一覽在產業聚集區的空間分布來看,廣州市和深圳市形成了新能源汽車產業聚集區;揭陽、潮州、汕頭、肇慶、佛山主要形成了服裝產業聚集區。2.3.1 廣東省特色產業總體概覽:特色產業聚集區空間布局一覽從五大特色產業的發展現狀來看,目前,家具制造產業的發展規模增速較快,排名五大特色產業之首,在相關政策及市場需求的大力驅動下,服裝產業企業數量規模較大。廣東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全國的市場份額排名靠前,廣東省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排名全國首位。2.3.2 廣東省特色產業發展現狀:五大特色產業發展對比服裝家電家具制造建筑材料新能源汽車2021年同比增速(%)2021
52、年市場份額(%)氣泡大?。浩髽I數量注:量化指標說明:市場份額:服裝產業(按服裝產量占比),家電產業(按限額以上批發企業商品銷售額占比),家具產業(按家具產量占比),建筑材料產業(按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總額占比),新能源汽車產業(按新能源汽車產量占比);同比增速:5G(按服裝產量增速),家電產業(按限額以上批發企業商品銷售額增速),家具產業(按家具產量增速),建筑材料產業(按規模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速),新能源汽車產業(按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速);企業數量:統一以產業“關鍵詞”在“企查貓”網站查詢得出。在企業空間布局方面,深圳市和廣州市聚集了眾多特色產業企業,涵蓋了服裝、家電、家具、新能源汽車和建筑材料產業
53、。深圳市重點企業有比亞迪汽車、南玻集團、TCL、海信、康佳等;廣州市重點企業有歐派家居、尚品宅配、廣汽集團、小鵬汽車等。2.3.2 廣東省特色產業發展現狀:特色產業重點企業空間布局根據廣東省政府、發改委等發布的產業政策來看,均對五大特色產業提出了較明確的發展目標,五大特色產業的發展前景十分明朗,具體發展目標歸納如下:2.3.3 廣東省特色產業發展目標解讀發展目標服裝產業服裝產業打造三個產業重點地區和五個世界級產業集群。三個重點地區為廣州、佛山、中山(專業市場、休閑裝、牛仔、內衣、童裝);潮州、汕頭、揭陽(內衣、家居服、工藝毛衫、婚紗禮服);深圳、東莞、惠州(中高端男/女裝品牌、設計師品牌)。五
54、個世界級產業集群為普寧內衣、大朗毛織、虎門女裝、大涌牛仔、祖廟童裝家電產業家電產業到2025年年營業收入突破1.9萬億元,工業增加值超過3700億元,經濟效益全面提升,利潤總額比2019年增加30%,空調、冰箱、電飯鍋、微波爐等規模保持世界第一,4K/8K電視機年產量達5000萬臺,4K/8K電視終端占比超過80%家具家具產業產業到2025年家具銷售總額按到5890億元;家具出口規模達到1380億元;家具內銷規模達到4510億元;家具行業設計創新研發投入90億元。建筑材料產業建筑材料產業新型墻材要在城鎮新建建筑中得到全面應用,水泥散裝率達到75%。同時加強綠色建材推廣應用,開展提升建筑使用功能
55、、健康性能的綠色建材產品關鍵技術研發,優先選用綠色建材提升建筑健康性能。新能源汽車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廣州市: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產能達到200萬輛深圳市:到2025年新能源私家車保有量達到78萬輛東莞市: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2萬輛長久以來,廣東借助與港澳地區毗鄰、相對低廉的勞動成本、政策傾斜等優勢,大力發展加工制造業,包括紡織服裝業。目前廣東省擁有內衣、童裝、女裝、牛仔裝、羊毛衫等20余個服裝產業集群。這些產業集群主要分布珠三角及粵東地區。2.4.1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服裝產業:空間布局一覽從重點企業的空間布局來看,廣州、佛山、東莞、深圳都聚集了較多的服裝行業領先企業,廣州市企業
56、包括比音勒芬、匯美時尚、本色服裝等;佛山市企業包括溢達紡織、致興紡織、駱駝服飾等;深圳市企業包括歌力思、葉子服飾、安奈兒等。2.4.1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服裝產業:重點企業空間布局一覽廣東省服裝產業鏈完善,從木棉紡、絲綢、印染、毛紡等原材料到服裝設計、生產及銷售等配套產業齊全。廣東省服裝產業鏈主要企業布局如下:2.4.1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服裝產業:已形成完備產業鏈廣東是中國重要的服裝生產大省,其服裝產量約占全國20%。近年來其服裝產量隨著企業數量的減少同樣呈逐漸下降的趨勢。2021年廣東省服裝產量達39.16億件,同比增長6.1%,占全國產量比重達16.63%。2.4.1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
57、服裝產業:服裝產量占全國15%以上2015-2021年廣東省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產量及占全國比重(單位:億件)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廣東省統計局65.8564.2461.648.8542.9837.2939.1621.36%20.42%21.40%21.93%17.56%16.67%16.63%0.00%5.00%10.00%15.00%20.00%25.00%01020304050607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產量(億件)占全國比重(%)2021年4月,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廣東省服裝設計師協會聯合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發布了廣東服裝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報告
58、,提出廣東服裝產業“十四五”發展的三個產業定位和十條實現路徑。三大定位分別為全球服裝供應鏈協同的核心樞紐;中國新一代時尚品牌孵化與成長的溫床;全行業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的中心。2.4.1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服裝產業:發展目標解讀十四五”廣東省服裝產業發展路徑資料來源: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同時廣東服裝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報告提出廣東要打造三個產業重點地區和五個世界級產業集群。三個重點地區為廣州、佛山、中山(專業市場、休閑裝、牛仔、內衣、童裝);潮州、汕頭、揭陽(內衣、家居服、工藝毛衫、婚紗禮服);深圳、東莞、惠州(中高端男/女裝品牌、設計師品牌)。2.4.1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服裝產
59、業:發展目標解讀“十四五”廣東省服裝產業三個重點地區資料來源: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廣東服裝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報告提出通過在廣東省重點地區打造差異化定位的世界級產業集群,形成普寧內衣、大朗毛織、虎門女裝、大涌牛仔、祖廟童裝五大產業集群。2.4.1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服裝產業:發展目標解讀“十四五”廣東省服裝產業打造五個世界級產業集群資料來源: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廣東省家電產業具有規模優勢、集聚優勢、產業化配套優勢及成本優勢,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家電制造中心,已經形成深圳、佛山、東莞、珠海、中山、惠州、湛江為聚集地的家電產業集群。2.4.2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家電產業:空間布局一覽廣東省家用電
60、器產業鏈完善,從芯片、傳感器、顯示器件等上游零部件到中游電視、冰箱、空調等家用電器制造產業鏈配套齊全。廣東省家用電器產業鏈主要企業布局如下:2.4.2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家電產業:產業鏈配套齊全目前廣東省電視機、空調、廚房電器、照明燈飾等產品規模全國第一。2021年廣東省房間空氣調節器產量為6736.25萬臺,同比下降0.2%,但產量仍然居全國第一位,占全國產量的比重超過30%。2.4.2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家電產業:空調、彩電產量全國第一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廣東省統計局5374.976187.436691.426714.616736.25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
61、0008000201720182019202020212017-2021年廣東省房間空氣調節器產量(單位:萬臺)廣東30.8%其他69.2%2021年廣東省房間空氣調節器產量占全國比重(單位:%)廣東省擁有TCL、創維和康佳三大彩電巨頭,彩電產量走在全國最前列。2021年廣東省彩色電視機產量9810.91萬臺,同比下降11.9%,但產量仍然居全國第一位,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比重超過50%。2.4.2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家電產業:空調、彩電產量全國第一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廣東省統計局8399.889988.9710422.311233.369810.91020004000600080001000
62、012000201720182019202020212017-2021年廣東省彩色電視機產量(單位:萬臺)廣東53.0%其他47.0%2021年廣東省彩色電視機產量占全國比重(單位:%)廣東是我國最重要的家具生產、流通以及出口基地,也是我國形成最早、規模最大的家具產業集群。目前廣東省家具產業集群主要由紅木家具、辦公家具、仿古制作家具、家具出口及貿易、家具材料生產五個集群構成,主要集中在廣州、佛山、中山、深圳、東莞、臺山和江門等城市。2.4.3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家具制造產業:空間布局一覽廣東省家具產業鏈完善,從木材等原材料、油漆等輔助材料、生產加工設備到軟包裝等配套產業齊全。廣東省家具制造產業
63、鏈主要企業布局如下:2.4.3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家具制造產業:產業鏈配套齊全廣東省是我國最大的家具生產市場。2021年廣東省家具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168.4億元,比2020年增長11.1%,占全國家具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收入的27.1%。2.4.3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家具制造產業:規模企業收入增長11.1%資料來源:廣東省家具協會2193.94 2073.10 2185.60 1900.57 2168.40 0.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201720182019202020212017-2021年廣東省家具行業規模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單位:
64、億元)廣東省27.1%其他省份72.9%2021年廣東省家具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收入占全國比重(單位:%)2021廣東省家具產量經歷了兩年下降后大幅上升。2021年廣東省規模企業總產量22661.4萬件,同比增長14.7%,占全國產量的20.2%。2.4.3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家具制造產業:家具總產量增長14.7%資料來源:廣東省家具協會15017.5914938.8718451.9318837.7522661.4-10.0%-5.0%0.0%5.0%10.0%15.0%2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1720182019202020212017-2021年廣東
65、省家具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產量(單位:萬件,%)產量(萬件)同比增速(%)廣東省20.2%其他省份79.8%2021年廣東省家具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產量占全國比重(單位:%)從重點企業的空間布局來看,廣州市、深圳市、佛山市、東莞市和中山市都聚集了較多的家具行業領先企業,廣州市企業包括歐派家居、商品宅配、優派家私等;深圳市企業包括長江家具、左右家具等;佛山市企業包括羅浮宮、維尚家具等。2.4.3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家具制造產業:重點企業空間布局一覽2021年9月,廣東省家具協會發表廣東省家具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展望,提出“十四五”期間,廣東省家具行業要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要求
66、,堅持“創新驅動、設計引領、優質優價、綠色發展”的行業發展指導思想,著力開展4個重點任務、4項重點工程、4條保障措施,積極引導企業走創新型、效益型、集約型、生態型發展之路,助力形成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發展的新格局,為推動廣東省家具行業高質量發展。2.4.3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家具制造產業:發展目標解讀“十四五”廣東省家具行業發展目標(單位:億元,件/年)資料來源:廣東省家具協會指標目標家具銷售總額(億元)5890家具出口規模(億元)1380家具內銷規模(億元)4510家具行業專利申請量(件/年)42500家具行業設計創新研發投入(億元)90規模以上企業年研發投入(億元)60廣
67、東是我國最重要的家具生產、流通以及出口基地,也是我國形成最早、規模最大的家具產業集群。目前廣東省家具產業集群主要由紅木家具、辦公家具、仿古制作家具、家具出口及貿易、家具材料生產五個集群構成,主要集中在廣州、佛山、中山、深圳、東莞、臺山和江門等城市。2.4.4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建筑材料產業:空間布局一覽廣東省建筑材料產業鏈完善,從玻璃、水泥、鋁合金等上游原材料到防水材料、墻體材料、門窗等建筑材料產業鏈配套齊全。廣東省建筑材料產業鏈主要企業布局如下:2.4.4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建筑材料產業:產業鏈配套齊全作為我國經濟大省,廣東省建材行業的發展處于中國最前列。2020年,廣東省建材工業規模以上企
68、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570.7億元。2021年廣東省建筑材料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9%,比2020年提升了3.5個百分點。2.4.4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建筑材料產業:規模企業工業增加值提速資料來源: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年鑒廣東省統計局2015-2020年廣東省建材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單位:億元)2015-2021年廣東省建材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速(單位:%)1489.8 1427.2 1426.8 1274.8 1467.9 1570.7 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1520162017201820
69、1920209.4%6.4%7.3%4.4%9.6%6.4%9.9%0.0%2.0%4.0%6.0%8.0%10.0%12.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作為我國經濟大省,廣東省建材行業的發展處于中國最前列。2020年,廣東省建材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570.7億元。2021年廣東省建筑材料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9%,比2020年提升了3.5個百分點。2.4.4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建筑材料產業:水泥產量全國第一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廣東省統計局2017-2021年廣東省建材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單位:萬噸,萬重量箱,萬件,%)2021年全國水泥產量TOP
70、10省份(自治區、直轄市)(單位:萬噸)建材工業產品水泥(萬噸)平板玻璃(萬重量箱) 衛生陶瓷制品(萬件)2017年15785.99147.64615.52018年15988.99441.54364.32019年16711.799997.965039.752020年17075.639963.695000.172021年17005.2011083.795828.512022年1-6月6649.695565.722656.142021年同比增速(%)-2.116.113.211347.43 11426.90 11436.85 11870.75 13605.05 14147.05 14992.03
71、15374.24 16444.73 17005.20 0.00 2000.004000.006000.008000.00 10000.00 12000.00 14000.00 16000.00 18000.00河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云南省湖北省浙江省四川省安徽省江蘇省山東省廣東省從重點企業的空間布局來看,廣州市、深圳市和佛山市都聚集了較多的建筑材料行業領先企業。廣州市企業包括集泰化工、海鷗住宅工業、歐派家居等;深圳市企業包括南玻集團、富安娜家居、齊心集團等;佛山市企業包括新明珠集團、蒙娜麗莎集團、雄塑科技集團等。2.4.4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建筑材料產業:重點企業空間布局一覽2022年3月29日
72、,廣東省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新型墻材要在城鎮新建建筑中得到全面應用,水泥散裝率達到75%。同時加強綠色建材推廣應用,開展提升建筑使用功能、健康性能的綠色建材產品關鍵技術研發,優先選用綠色建材提升建筑健康性能。2.4.4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建筑材料產業:發展目標解讀“十四五”廣東省建筑材料行業發展目標(單位:億元,件/年)資料來源: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指標目標水泥散裝率75%新型墻材應用率在城鎮新建建筑中全面應用建筑工程材料綠色發展應用重點工程1)攪拌站綠色生產2)新型墻材推廣應用3)綠色建材應用推廣廣東是我國主要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和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目前已經形成了
73、廣州、深圳、佛山新能源汽車核心集聚區,以及東莞、中山、惠州、肇慶等為代表的關鍵零部件及新材料配套項目集中區。2.4.5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新能源汽車產業:空間布局一覽廣東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已經初步形成了涵蓋電池、電機、整車生產等關鍵核心技術的完整產業體系,相關企業在全國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廣東省新能源產業鏈主要企業布局如下:2.4.5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新能源汽車產業:產業鏈配套齊全廣東是我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幾年來產量規模高速增長。2021年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量53.54萬輛,同比增長155.6%,占全國總產量的15.1%;2022年1-5月累計產量36.40萬輛,同比增長1
74、64.8%。2.4.5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新能源汽車產業:產量高速增長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廣東省統計局2017-2022年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量(單位:萬輛,%)2021年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量占全國比重(單位:%)3.07 13.08 15.59 20.87 53.54 36.40 326.1%17.5%27.6%155.6%164.8%-5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1-5新能源汽車產量(萬輛)同比增速(%
75、)廣東省15.1%其他84.9%從重點企業的空間布局來看,廣州市和深圳市聚集了較多的新能源汽車領先企業,廣州市企業包括廣汽埃安、小鵬汽車、廣汽本田、北汽廣州、歐瑞德等;深圳市企業包括比亞迪、星美新能源、法諾新能源等。2.4.5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新能源汽車產業:重點企業空間布局一覽根據廣州市政府印發的廣州市智能與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廣州市建成國家級智能汽車產業化示范區、基于寬帶移動互聯網的智能網聯汽車與智能交通應用示范區、國家5G車聯網先導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高地和汽車國際貿易中心(“三區一高地一中心”),支撐打造全球知名“智車之城”,引領全國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
76、高質量發展。具體指標有,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產能達到200萬輛,保有量達到80萬輛,滲透率達到50%等。2.4.5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目標解讀2025年廣州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目標(單位:萬輛,億元,%,公里,個,千萬時/公里)資料來源:廣州市政府指標目標新能源汽車產能200萬輛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新車銷售占比)50%新能源汽車保有量80萬輛其中: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2500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汽車保有量比重20%+加氫站50個+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12千瓦時/百公里2021年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深圳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方案(2021-2025年),提出四個重
77、點任務,分別是:持續提升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比重、積極鼓勵私人自用領域使用新能源汽車、大力建設新型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和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車常態化安全監管機制。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網約車達到2.5萬輛;新能源物流車達到11.3萬輛;新能源環衛、泥頭車達到0.8萬輛;新能源公務(含警車)、國企用車達到0.5萬輛等發展目標。2.4.5 廣東省特色產業全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目標解讀2025年深圳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目標(單位:萬輛,公里)資料來源: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指標目標新能源網約車5.5萬輛新能源物流車11.3萬輛新能源環衛、泥頭車0.8萬輛新能源公務(含警車)、國企用車0.5萬輛新能源
78、私家車保有量78萬輛市域平均充電服務半徑小于0.9公里03聚焦聚焦廣東廣東:民生篇:民生篇3.1 廣東省民生發展總體概況3.2 廣東省民生發展全景分析廣東省實際管理人口超過1億人,22%為外來移民。并且,廣東年輕人較多,老齡化程度排在全國倒數第四位。此外,廣東居民可支配收入全國第六,增速高于全國水平。但是,廣東省人均義務教育學校數量處于全國中下游水平,人均床位數全國倒數第一,醫療資源短缺。3.1.1 廣東省民生發展總體概況資料來源:廣東省統計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廣東居民可支配收入全國第六,增速高于全國水平房價水平深圳房價全國第一,廣東四城市進入全國城市房價TOP10人口常住人口超過1億人,22
79、%為外來移民;廣東年輕人較多,老齡化程度排在全國倒數第四位教育資源廣東省人均義務教育學校數量處于全國中下游水平醫療資源廣東省人均床位數全國倒數第一,醫療資源短缺深圳、廣州、東莞和珠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房價較高,屬于優享區。佛山、惠州和中山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房價接近廣東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房價均價,介于優享區和舒適區之間。潮州、河源、揭陽、云浮、梅州、茂名、陽江、韶關、汕尾、清遠和肇慶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房價均較低,位于普惠區。湛江和汕頭介于奮進區和普惠區之間。3.1.2 廣東省民生發展總體概況:廣東省各市民生四象限圖資料來源:廣東省統計局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廣東省和山東省人口成為全國唯二破億的省份
80、。截至2021年末,廣東省全省常住人口12684.00萬人,與2020年廣東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公布的數據相比,增加了82.75萬人。3.2.1 廣東省民生發展全景:常住人口超過1億人,22%為外來移民資料來源:廣東省統計局1982-2021廣東省常住人口及人口戶籍情況(單位:萬人,%)5363.19 6282.92 8642.07 10430.31 12601.25 12684.00 2.09%2.00%3.13%1.90%1.91%0.66%0.00%0.50%1.00%1.50%2.00%2.50%3.00%3.50%0.0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
81、0000.0012000.0014000.00198219902000201020202021常住人口數(萬人)年均增長率(%)常住戶籍人口, 9808.66, 78%常住非戶籍人口, 2792.59, 22%廣東年輕人數量較多,2020年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8.6%,老齡化程度排在全國倒數第四位,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3.5%。3.2.2 廣東省民生發展全景:老齡化程度排在全國倒數第四位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20年全國及各?。ㄗ灾螀^、直轄市)65歲以上人口占比(單位:%)17.4%17.1%16.9%16.3%16.2%15.6% 15.6%15.1%15.0%14.8% 14.8%1
82、4.6%13.9%13.5% 13.5%13.3% 13.3% 13.3%13.1%12.9%12.6%12.2%11.9%11.6%11.1%10.4%9.6%8.7%8.6%7.8%5.7%4.4%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近年來,廣東居民可支配收入一直居于全國前列。2021年廣東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4993元,排在全國第六位,高于全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各省居民可支配收入均值。3.2.3 廣東省民生發展全景:居民可支配收入全國第六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廣東省統計局2017-2021年廣東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單位
83、:元,%)33003.335809.93901441029449938.9%8.5%8.9%5.2%9.7%7.3%6.5%5.8%2.1%8.1%8.9%8.5%8.9%5.0%9.1%0.0%2.0%4.0%6.0%8.0%10.0%12.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20172018201920202021廣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廣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國各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值(%)2021年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TOP10省份(自治區、直轄市)(單位:元)34
84、1083497835112351283570540659449934744947498575417500278027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內蒙古各省市均值遼寧全國山東福建廣東天津江蘇浙江北京上海深圳土地資源有限,但是每年人口流入眾多,因此深圳房價高企。2022年5月,深圳房價高居全國各城市首位,住宅新房價格達到61051元/平方米,二手住宅價格達到70250元/平方米。除深圳外,在住宅新房價格TOP10城市中,廣東還有廣州、東莞和珠海三城市進入榜單;二手住宅價格TOP10城市中,廣東有深圳、廣州和東莞進入榜單。3.2.4 廣
85、東省民生發展全景:廣東四城市進入全國城市房價TOP10資料來源:中國房地產業協會2022年5月全國新樓盤住宅價格TOP10城市(單位:元/平方米) 2022年5月全國二手住宅價格TOP10城市(單位:元/平方米)24904255362606127904316863488536660499415502861051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南京珠海東莞杭州廣州廈門三亞上海北京深圳2699827907353753796140472466515371366622690687025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
86、000福州東莞南京三亞杭州廣州廈門北京上海深圳2016-2020年廣東省義務教育數量逐年增長,但是人均義務教育學校數量呈波動下降趨勢。2020年廣東省人均義務教育學校為1.22所/萬人,在全國各?。ㄗ灾螀^、直轄市)中排名第21位。3.2.5 廣東省民生發展全景:人均義務教育學校數量處于全國中下游水平2016-2020年廣東省義務教育學校數量及人均義務教育學校(單位:萬所,所/萬人)2021年全國人均義務教育學校省份(自治區、直轄市)排名(單位:所/萬人)1.47 1.49 1.49 1.53 1.54 1.34 1.33 1.21 1.23 1.22 1.101.151.201.251.301
87、.351.401.421.441.461.481.501.521.541.5620162017201820192020義務教育學校數量(萬所)人均義務教育學校數(所/萬人)0.62 0.73 0.82 0.88 1.01 1.02 1.11 1.12 1.21 1.21 1.33 1.40 1.54 1.67 1.70 1.70 1.80 1.86 1.87 1.89 1.98 2.03 2.04 2.05 2.11 2.19 2.34 2.42 2.65 2.75 2.83 0.000.501.001.502.002.503.00上海北京江蘇浙江黑龍江天津內蒙古遼寧重慶四川山東湖北廣東福建陜
88、西湖南安徽青海新疆海南河北寧夏廣西吉林山西江西河南貴州西藏云南甘肅資料來源:廣東省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2017-2021年廣東省雖然衛生機構床位數量逐年增長,但人均衛生機構床位數量呈下降趨勢,2021年僅有46.74張/萬人,排在全國31個省市中倒數第一位。3.2.6 廣東省民生發展全景:人均床位數全國倒數第一2017-2021年廣東省衛生機構床位數量及人均衛生機構床位(單位:張,張/萬人)2021年全國人均衛生醫療機構床位省份(自治區、直轄市)排名(單位:張/萬人)49211351697354519056470158900091.76 82.28 63.09 54.14 46.74 0.001
89、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44000046000048000050000052000054000056000058000060000020172018201920202021衛生機構床位(張)人均衛生機構床位(張/萬人)46.44 50.11 53.26 53.86 55.37 56.57 57.29 58.70 59.40 62.12 63.07 63.59 63.62 63.68 64.43 64.88 65.59 68.71 69.44 69.58 70.85 71.95 72.53 72.74 73.19 74.
90、63 75.09 76.31 77.03 78.95 83.52 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廣東天津福建西藏新疆浙江寧夏湖南北京河北江西海南山東廣西江蘇上海山西安徽青海內蒙古云南陜西河南甘肅吉林湖北重慶遼寧貴州四川黑龍江資料來源:廣東省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04聚焦聚焦廣東廣東:人文篇:人文篇4.1 廣東人什么都吃是真的么?4.2 國際一流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崛起4.3 廣東為何如此吸引外地人?廣東省地處中國大陸最南部,南鄰南海,珠江口東西兩側分別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接壤。地處沿海地區的地理優勢其經濟發展一直處于全國最前列,連續
91、多年占據著全國各省市GDP榜首位置。除了經濟發展領先外,“廣東美食”、“人口流動”、“大灣區”等與廣東相關的流行詞也給全國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成為了廣東省特有的“人文”標簽。導讀:認識“廣東”,這些你應該知道早茶、點心、煲仔飯、砂鍋粥、燒臘、老火靚湯廣東省的這些美食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皬V東人什么都吃”是廣東人給許多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但是這無非是調侃的一個段子,但這也表明廣東有豐富的飲食文化,對飲食方面的重視。除2020年受疫情影響外,近年來廣東省餐飲業收入均呈增長趨勢。2021年廣東省餐飲業收入4760.66億元,同比增長15.4%。4.1.1 廣東美食多,廣東人什么都吃是真的么?20
92、17-2021年廣東省餐飲業收入及增速(單位:億元,%)2021年廣東省餐飲業收入占全國比重(單位:%)資料來源:廣東省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3680.333884.594307.234124.764760.665.9%5.6%11.0%-18.7%15.4%-25.0%-20.0%-15.0%-10.0%-5.0%0.0%5.0%10.0%15.0%2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20172018201920202021餐飲業收入同比增速(%)廣東省10.2%其他省市89.8%2021年廣東省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為1742.7億元,同比增長
93、10.9%,占全國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的9.8%。4.1.1 廣東美食多,廣東人什么都吃是真的么?2017-2021年廣東省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增速(單位:%)2021年廣東省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占全國比重(單位:%)資料來源:廣東省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2.2%2.7%3.3%-22.0%10.9%-25.0%-20.0%-15.0%-10.0%-5.0%0.0%5.0%10.0%15.0%20172018201920202021廣東省9.8%其他省市90.2%2021年廣東省人均食品煙酒支出為10485元,占人均消費支出的33.2%,均高于全國人均水平。4.1.1 廣東美食多,廣東人什么都吃是真的么
94、?2017-2021年廣東省人均食品煙酒支出及占人均消費支出比重(單位:%)資料來源:廣東省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2017-2021年全國人均食品煙酒支出及占人均消費支出比重(單位:%)83178481936996291048533.5%32.6%32.3%33.8%33.2%31.0%31.5%32.0%32.5%33.0%33.5%34.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172018201920202021食品煙酒(元)占比(%)5374563160846397717829.3%28.4%28.2%30.2%29.8%27.0%27.5%28.0%28.5%29.0
95、%29.5%30.0%30.5%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20172018201920202021食品煙酒(元)占比(%)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開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就此進入全面實施階段。規劃綱要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人,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4.1.2 國際一流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崛起粵港澳大灣區區域地圖資料
96、來源:廣東省人民政府三年來,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支持大灣區建設的政策舉措相繼出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邁出堅實步伐。2021全年粵港澳大灣區(粵九市+香港+澳門)整體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63萬億元,略高于全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12.44萬億元的規模。4.1.2 國際一流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崛起2017-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單位:萬億元)資料來源: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改革創新報告10.2311.6211.5912.63024681012142017201920202021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經濟總量占比(單位:%)深圳24%廣州22%澳門1%香港19%中山3%東莞9%惠州4
97、%肇慶2%江門3%佛山10%珠海3%截至2021年末,廣東省常住人口12684.00萬人其中,戶籍人口9808.66萬人,占常住人口的76.25%。改革開放后,廣東作為沿海第一批開放的經濟特區,大量的人才和勞動力需求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廣東。近年來,廣東省一直穩居我國第一經濟大省的地位,對外地人才的吸引力依舊強勁。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國人口普查年鑒數據顯示,廣東省跨省流動人口排在全國第一位,達到2962.21萬人,較2010年增加了812.34萬人。由于廣東較為寬松的落戶門檻,來自省外的戶籍凈遷入人口也比較多,也是廣東省人口流入較多的原因之一。4.1.3 人口流入第一大省,廣東為何如此吸引外
98、地人2017-2021年廣東省常住人口及戶籍人口情況(單位:萬人,%)中國跨省流入TOP20省市(單位:萬人)11169123481248912624128649316.919502.129663.419808.669808.6683.42%76.95%77.38%77.70%76.25%72.00%74.00%76.00%78.00%80.00%82.00%84.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172018201920202021常住人口(萬人)戶籍人口(萬人)戶籍人口占比(%)155.05 157.76 162.05 168.64 193.37 2
99、19.36 223.04 224.96 259.00 284.73 315.53 339.07 353.48 412.90 488.99 841.84 1030.86 1047.97 1618.85 2962.21 0.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安徽湖南山西內蒙古陜西重慶云南湖北四川遼寧河北新疆天津山東福建北京江蘇上海浙江廣東資料來源:廣東省統計局 中國人口普查年鑒-2020從流入人口來源看,廣東流入人口的前十來源地分別是廣西、湖南、河南、湖北、四川、江西、貴州、重慶、云南和福建。其中,廣西省和湖南省流入廣東省人口數量超過500萬人。4.1.3 人口流入第一大省,廣東為何如此吸引外地人2017-2021年廣東省常住人口及戶籍人口情況(單位:萬人,%)資料來源:中國人口普查年鑒-2020693.03511.67277.36264.64262.31230.32208.6893.8775.7164.0223.4%17.3%9.4%8.9%8.9%7.8%7.0%3.2%2.6%2.2%0.0%5.0%10.0%15.0%20.0%2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廣西湖南河南湖北四川江西貴州重慶云南福建流入人口數量(萬人)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