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形勢下外資企業在浙江的機遇與挑戰2022年秋目錄致辭致辭03普華永道致辭03浙江省商務廳致辭04執行概要執行概要基于116家浙江外企的調研發現基于18家其他區域外企的調研發現基于三家浙江外企的案例研究發現05050606前言前言07第一章:跨國企業在浙江投資概覽第一章:跨國企業在浙江投資概覽11嘉興、杭州和湖州是受訪企業主要運營地和總部所在地超七成企業以自主投資方式進入浙江超四成企業浙江業務占全國50%以上營商環境、地理位置等多重因素吸引跨國企業投資浙江11131314第二章:未來商業計劃及決策考量第二章:未來商業計劃及決策考量16超四成企業計劃追加投資市場、營商環境和政策吸引外企投資浙江加
2、大投資時外資最重視降低運營成本相關政策161818第三章:問題、挑戰及對政府的期望第三章:問題、挑戰及對政府的期望人才匱乏和政策因素是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及挑戰跨國企業希望政策能直接降低企業成本跨國企業期待全面深化改革以吸引外資19192122第四章:疫情對浙江跨國企業的影響第四章:疫情對浙江跨國企業的影響疫情沖擊跨國企業供應鏈,導致收入減少及人力問題疫情對吸引和留住外籍員工影響相對較小疫情對跨國企業收入有明顯影響多數跨國企業期望政府給予稅收和補貼支持23242525261第五章:浙江跨國企業數字化投資和考慮第五章:浙江跨國企業數字化投資和考慮近六成企業經常使用線上政府服務近八成企業對政府數字化
3、服務體驗良好超六成企業對數字化需求迫切程度提高近六成企業考慮或正在采取數字化措施數據分析及大數據、物聯或工業互聯設備是投資重點人才儲備不足、數字化底子薄、預算高等問題困擾企業企業希望獲得政府全方位數字化支持2728282929303031第六章:受訪企業情況第六章:受訪企業情況職務情況所屬行業業務規模地域分布經營時間第七章:未進入浙江的外企看浙江第七章:未進入浙江的外企看浙江市場、營商環境和成本是主要考慮因素跨國企業看重稅收優惠、投資門檻及融資便利支持政策運營成本、市場潛力及供應鏈問題制約企業投資浙江受訪企業情況第八章:案例研究第八章:案例研究杭州松下馬達有限公司浙江太古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博
4、世電動工具(中國)有限公司結語結語323333343536373838383940414345472普華永道致辭歷時三個月的調研,普華永道與浙江省商務廳聯合撰寫的新形勢下外資企業在浙江的機遇與挑戰報告終于推出。本次調研是普華永道中國“全球投資者商業信心調研”系列研究的新成果。調研重點關注外資企業在浙江運營現狀、未來商業計劃、面臨的主要困難和挑戰,以及期望政府能夠提供的支持等。我們還深度專訪了三家在浙外企的高層管理者,他們分享了投資發展的體驗。我們還調研了一些正在考慮進入浙江的外資企業,他們分享了未來的計劃和主要的考慮因素。在此,特向所有撥冗參與本次調研,并不吝與我們分享真知灼見的企業和高管們表
5、示感謝!新冠疫情爆發后,全球經濟面臨嚴峻挑戰。今春以來國內外疫情反復,對浙江穩外資、穩外貿、穩信心帶來考驗。在此過程中,在浙外資企業整體上仍然對浙江持續增長的市場規模、優越的營商環境和政府長期以來的支持性措施等保持積極態度,愿意維持或追加在浙投資,并有信心應對復雜外部環境帶來的沖擊。本次調研發現,人才匱乏和政策因素是企業面臨的主要挑戰,未來希望浙江政府能從稅收、準入、合規、降本,以及提高咨詢便利度等方面進一步為外資企業提供支持。此外,跨國企業對數字化需求的迫切性持續提升,是其未來投資重點以及期望政府發力的領域?!盎萏煜?,贏未來”,普華永道匯聚各方聲音,期望借本報告為在浙外資企業、有關政府部門,
6、以及相關產業鏈各環節提供一些觀察、見解和啟示,助您更好地制定戰略決策,設計未來發展藍圖?!爸罗o3浙江省商務廳致辭“4受新冠肺炎疫情和近年來國際地緣政治變化影響,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疫情沖擊下,全球經濟整體復蘇態勢依然趨于保守,地緣政治危機再為地區和國際貿易往來添加不穩定因素。放眼國內,上半年新冠疫情散發、頻發給企業運營帶來多方挑戰。為幫助企業應對疫情影響,國家和各地政府出臺一系列惠企紓困政策措施,力爭在暢通運輸通道、優化防疫通行、協調復工復產等方面幫助企業恢復生產。在此背景下,普華永道與浙江省商務廳合作策劃、調研、撰寫了本期新形勢下外資企業在浙江的機遇與挑戰報告。本報告基于扎實的
7、調研數據,以我國外資利用大省浙江的部分跨國企業為研究對象,力圖以客觀的筆觸反映外資企業在浙江乃至全國的經營狀況,尤其希望能夠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迫切需求,從而為企業和相關政府部門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建議。我們相信,本報告不僅為深入了解在浙外資企業生存狀況及其未來發展目標提供了現實畫像,更為落實政府和國家層面鼓勵外商投資的經濟方針提供了具體思路。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世界政治經濟版圖遭遇深刻調整、新冠疫情深度沖擊企業生產經營的當下,了解企業真實關切可謂重中之重。我們希望本報告可以為解決外資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強外商投資促進和服務等方面作出一些貢獻。2022年6月至8月,普華永道與浙江省商務
8、廳開展聯合調研活動,以深入了解在浙江外資企業目前經營及未來規劃中遇到的機遇與挑戰,以及未進入浙江的外資企業未來的計劃和考慮?;?16家浙江外企的調研發現在浙江投資概覽在浙江投資概覽超 八 成 受 訪 企 業 的 主 要 運 營 地 位 于 嘉 興(37%)、杭州(26%)和湖州(18%)。72%的受訪企業以自主投資的方式進入浙江市場,22%通過合資合作。營商環境優越(72%)、地理位置優越(64%)和物流網絡便利(49%)是受訪企業在浙江投資的主要原因。未來商業計劃及決策考量未來商業計劃及決策考量55%的受訪企業表示將維持原有經營規模,不再追加投資,43%會追加投資。浙江市場的發展前景及優秀
9、的營商環境是跨國企業進入或深耕浙江最重要的考量因素。近八成受訪企業表示政府采取補貼或降低稅率支持企業研發是其在浙江加大投資時看重的因素。寬松稅收政策(66%)和幫助企業降低水、電、氣等生產成本(61%)也是重要考量。問題問題、挑戰及對政府的期望挑戰及對政府的期望超過半數的受訪企業表示投資浙江遇到的最大問題是技術和管理人才匱乏。政策也是一大挑戰,主要包括本地化規則趨于嚴格(21%)、合規要求高(19%)、較高的市場準入限制(17%)等。絕大部分受訪企業表示稅收優惠是他們希望得到的政府支持(91%),選擇降低水電成本的也超過六成。浙江政府可通過提高政策咨詢的便利性(68%)及營商政策的穩定性和透明
10、度(60%),進一步開放市場(50%),并對達到一定投資門檻的外資給予更多的稅務優惠(53%),以進一步吸引外資。疫情對浙江跨國企業的影響疫情對浙江跨國企業的影響新冠肺炎疫情對跨國企業的沖擊主要體現在供應鏈、企業營收和人力資源相關問題。76%的受訪企業認為疫情導致運輸和航運中斷,造成供應鏈的不穩定;半數以上的受訪企業表示其業務收入減少。80%的企業認為疫情對企業吸引或留住外籍員工沒有影響或影響微小。83%的企業期待政府在稅收方面給予減免優惠,70%以上的企業希望獲得財政補貼,30%以上的企業希望政府給予企業人力方面的相關支持,包括吸引人才、放寬出入境限制、修訂隔離舉措等。浙江跨國企業數字化投資
11、和考慮浙江跨國企業數字化投資和考慮所有受訪企業均使用過浙江省各級、各部門的線上服務。其中,近六成的企業“經常使用”相關服務。近八成企業認為浙江各部門數字化服務體驗“很好”和“比較好”。近六成企業考慮或正在采取數字化措施,其中29%的企業已經或正在開展數字化投資,正在制定和已經制定數字化投資計劃的企業也占29%。數據分析及大數據運用(42%)、物聯或工業互聯設備(40%)、應用系統建設與升級(30%)是受訪企業重點投資領域。半數受訪企業面臨數字化人才儲備不足的困擾,超過四成認為其現有信息化程度不高,數字化底子較薄。此外,數字化預算過高(25%)也是困擾企業的一個重要因素??鐕髽I希望在多個數字化
12、重點領域獲得政府的支持,其中30%的受訪企業均選擇行業專業軟件研發和5G網絡建設。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工業軟件開發、工業互聯網節點和綠色低碳數據中心等方面的需求分布相對平均。執行概要5基于18家其他區域外企的調研發現市場潛力大(78%)、營商環境(50%)、優惠政策及生產成本優勢(均為39%)是受訪企業選擇投資區域時的三大主要考慮因素。運營成本高(61%)、市場潛力不足(33%)和供應鏈配套不完善(28%)是受訪企業未選擇浙江進行投資的前三大原因。在跨國企業最為看重的優惠政策和政府措施中,排名前三的是稅收減免或優惠(67%)、投資門檻 的 降 低(61%)以 及 融 資 便 利 及 支 持(56
13、%)?;谌艺憬馄蟮陌咐芯堪l現我們還采訪了杭州松下馬達有限公司、浙江太古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和博世電動工具(中國)有限公司的高級管理層,主要發現如下:三家企業投資浙江的考慮主要是總部決策、看好中國市場未來的發展以及浙江較好的政策和投資環境。他們均對浙江的營商環境表示滿意,“最多跑一次”的改革深入人心,并認為政府辦事態度好,效率高,政策透明。三家企業均表示未來將繼續深耕浙江市場并擴大在當地的投資,以研發新的產品,擴大產能或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但人才短缺、疫情等因素給企業發展帶來了挑戰。他們期待政府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政策力度,對企業增加補貼或減少稅費,在人才引進和數字化提升等方面給予企業更多
14、的支持。三家企業的數字化改革穩步推進,主要涵蓋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內部管理和溝通交流的線上化等,但各家企業的改革路徑略有不同。618109,25%14595,20%7585,10%6795,9%6355,9%5786,8%5355,7%3645,5%1876,3%1710,2%1704,2%杭州寧波溫州紹興嘉興臺州金華湖州衢州麗水舟山作為經濟大省,浙江GDP總量長期在全國排名第四。2021年,該省GDP達到7.35萬億元,占全國的6.43%;同比增長8.5%,高于全國8.1%的水平。杭州和寧波是浙江兩大核心城市,GDP合計達3.27萬億元,占全省的45%;溫州、紹興、嘉興GDP在該省排第三至五位
15、,總量均位于6,000億至8,000億元區間,合計占全省總量的28%。浙江也是利用外資大省,2021年實際使用外資183億美元,同比增長15.9%,占全國10.5%;2020年底,該省外商注冊登記企業數達到4.4萬余家。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浙江利用外資金額和外商投資企業數量穩步上揚。2001年,該省實際利用外資僅有22億美元,2007年首次突破百億美元,2018年達到歷史最高水平186億美元。來源:Wind圖1:浙江下轄11個城市2021年GDP(億元)前言7圖2:2001-2021年浙江利用外商投資情況-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16、 35,000 40,000 45,000 50,000-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20012003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20192021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億美元)外商投資企業年底注冊登記企業數(家)來源:Wind81%6%4%1%1%1%1%5%香港特別行政區英屬維爾京群島新加坡美國德國開曼群島日本其他82,44%33,18%30,17%12,7%8,4%5,3%5,3%4,2%3,2%1,0%1,0%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溫州舟山金華臺州麗水衢州圖3:2021年浙江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億美元)香港特別行政區是
17、浙江省最大外資來源地,2021年達到148.4億美元,占比81%;英屬維爾京群島有10.6億美元,占比6%;新加坡為7.3億美元,占比4%。來源:浙江省商務廳圖4:2021年浙江下轄城市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億美元)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是浙江下轄11市中利用外資前五名,合計占比84%。其中,杭州利用外資超過82億美元,占比44%;寧波和嘉興分別為33億美元和30億美元。來源:Wind,衢州市統計局8近年來,浙江引入越來越多的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項目。2021年,該省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79.4億美元,占全省實際使用外資的43.3%,同比增長67%;高技術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20.2億美元,同
18、比增長21.2%,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同比增長119.5%;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59.3億美元,同比增長91.6%。2021年,新增14家世界500強企業進入浙江,投資總額33.7億美元,合同外資9.1億美元。截至2022年7月,已經有190家世界500強企業進駐浙江,共投資了667家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對浙江經濟發展作出了舉足輕重的貢獻。2020年底,浙江全省共有4.7萬余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港澳臺和外商工業企業數量各占4%和5%,工業總產值分別占全省的9%和11%。圖5:2020年浙江各市規模以上外資工業企業數量及產值城市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單位數(個)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工業產值(億元
19、)外商投資企業單位數(個)外商投資企業工業產值(億元)杭州市284 1,095 460 2,640 寧波市648 3,252 686 1,984 溫州市49 75 66 251 嘉興市387 924 608 1,739 湖州市159 364 160 514 紹興市221 558 168 553 金華市87 145 83 124 衢州市16 40 38 234 舟山市8 83 17 101 臺州市70 96 76 377 麗水市7 16 17 10 來源:搜數浙江統計年鑒20219浙江省國際投資“十四五”規劃顯示,該省計劃打造高質量外資集聚地和高層次對外投資策源地,到2025年底實際利用外資年均
20、增速達到1.5%,全國占比力爭達到12%。該省還計劃將累計引進世界500強投資企業數量從2020年末的653提升至750家,高技術外資比重由30%提升至32%。規劃要求浙江制造業利用外資比例保持基本穩定,高技術外資大項目引領作用更加強勁,外資來源地結構趨于多元化。浙江將瞄準目標產業世界先進水平,打造數字安防、煉化一體化與新材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機器人)、智能裝備(高檔數控機床)等十大標志性全球化產業鏈,引導外資向浙江特色基礎產業集聚,加快建設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此外,浙江還將加大服務業引資力度,引導外資投向金融、保險、教育、文化、醫療、育幼養老等現代服務業。規劃指出,杭州應大力招引
21、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產業,進一步鞏固全省利用外資中流砥柱地位。寧波可著重引進大項目、培育大企業、發展大產業,繼續強化外資招引主力軍功能。嘉興、湖州將大力引進先進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規劃也對紹興、金華、浙北和浙南等地的外資發展重點進行了說明。1011第一章跨國企業在浙江投資概覽嘉興、杭州和湖州是受訪企業主要運營地和總部所在地超八成的受訪企業表示其主要運營地位于嘉興(37%)、杭州(26%)和湖州(18%)。在2021年浙江下轄11個市實際利用外資排名中,這三個市分列第三、第一和第四位。在浙江無區域總部,58,50%嘉興,20,17%杭州,19,16%湖州,8,7%臺州,4,3%金華,3
22、,3%寧波,2,2%紹興,1,1%麗水,1,1%在浙江有區域總部,58,50%37%26%18%4%3%3%3%3%2%1%嘉興杭州湖州臺州紹興寧波溫州金華麗水衢州圖6:受訪企業在浙江的主要運營地12116家受訪企業中,有半數已在浙江設立了區域總部,其中嘉興20家、杭州19家、湖州8家。2022年7月,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支持穩外貿穩外資十條措施提出,鼓勵外資企業在浙設立地區總部或研發中心,對新認定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外資研發中心等功能性機構,分別給予一次性開辦支持。未來外資企業在浙江設立區域總部的積極性有望進一步提升。圖7:受訪企業在浙江設立區域總部情況注:百分比按116家計算超七成企
23、業以自主投資方式進入浙江72%的受訪企業以自主投資的方式進入浙江市場,22%通過合資合作,少數受訪企業選擇財務投資(8%)或交易并購(3%)。絕大多數受訪企業選擇了一種方式,僅有10%選擇了兩種及以上方式。圖8:受訪企業在浙江投資的主要方式圖9:受訪企業浙江收入占其國內業務收入比重超四成企業浙江業務占全國50%以上超過四成受訪企業表示其浙江業務占全國市場的一半以上,其中有28%表示超過七成,半數表示浙江業務占比不到三成。50%28%14%8%少于30%70%以上50-70%30-50%136%3%8%22%72%其他交易并購財務投資合資合作自主投資(含綠地建設)營商環境、地理位置等多重因素吸引
24、跨國企業投資浙江營商環境優越(72%)、地理位置優越(64%)和物流網絡便利(49%)是受訪企業在浙江投資的主要原因??鐕髽I投資浙江考慮較為綜合,調查發現47%的受訪企業選擇了超過三個因素,15%更全選了五項。圖10:受訪企業選擇在浙江投資的原因72%64%49%39%28%4%營商環境優越地理位置優越便利的物流網絡完善的產業集群財政補貼力度大其他在地理位置和物流方面,浙江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江西、安徽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浙江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天然港灣眾多,形成了以寧波、溫州、舟山、乍浦和海門五大港為主的港口群。浙江省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規劃顯
25、示,寧波舟山港的貨物吞吐量連續12年穩居世界第一、集裝箱吞吐量連續3年居全球前三。繼廣東之后,浙江在2019年成為第二個擁有三個千萬級機場(杭州、寧波、溫州)的省份。調研顯示,超過8成的受訪企業認為浙江的營商環境優于全國其他地區,10%認為無差別,這與浙江營商環境在全國名列前茅的情況契合。浙江省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工作辦法于2021年2月1日正式實施,是全國第一個在省級層面出臺新的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工作辦法的省份,顯示出浙江對外資企業的高度重視。14圖11:浙江與全國整體營商環境對比85%10%4%1%更好無差別稍差非常差浙江的營商環境在全國名列前茅,中科營商環境大數據研究院編制的中國營商環境指數藍
26、皮書(2021)顯示,浙江在省級營商環境排行榜中位列第三,僅次于上海和北京。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1年度“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調查中,浙江是全國營商環境得分最高的省份。在城市營商環境得分前十名的城市中,杭州、溫州和寧波均在其中,浙江是全國唯一有三個城市入選十大的省份。在享受政策待遇方面,51%的受訪企業表示其待遇與國內公司沒有差別,表示待遇更好的占31%。2019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意見指出,穩定外資規模,優化外資結構要以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為重點,以打造公開、透明、可預期的外商投資環境為著力點。意見重點提到要保障內外資汽車制造企業生產的新能源汽車享受同等市場準入待遇
27、,要堅持按照內外資機構同等待遇原則,開展強制性產品認證機構的資質審批工作,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在政府采購信息發布、供應商條件確定、評標標準等方面,不得對外商投資企業實行歧視待遇。商務部也多次表示將嚴格落實外商投資法,保障外資企業平等適用各項政策,切實享受國民待遇。2020年,浙江省政府發布關于做好穩外資工作的若干意見,在國民待遇方面要求各地在制定政府采購、標準制定、土地供應、稅費減免、資質許可、項目申報、職稱評聘、人力資源管理等政策,以及應對地震、傳染病等突發事件支持企業發展政策措施時,應當依法平等對待外資企業,不得采取歧視性差別政策。圖表12:受訪企業與國內企業享受待遇異同51%31%13%5
28、%待遇相同待遇更好不知情待遇不如國內企業1516第二章未來商業計劃及決策考量超四成企業計劃追加投資55%的受訪企業表示將維持原有經營規模,不再追加投資,43%會追加投資;考慮退出和縮減投資的受訪企業合計占2%。在表示將追加投資的企業中,超過半數的投資金額增加幅度低于30%。58家未在浙江設立區域總部的企業中,有兩家未來有計劃在浙江開設總部,一家計劃開在衢州,一家在嘉興。維持現有經營,不再追加投資55%縮減投資1%考慮退出,并遷往其他區域1%投資金額加幅少于10%10%投資金額增加11%-30%14%投資金額增加30%-50%3%增加50%以上4%無法預計12%繼續深耕區域市場,追加投資43%圖
29、13:受訪企業在浙江的商業計劃注:百分比按116家計算17在浙江有區域總部50%目前沒有計劃在浙江開設總部48%有計劃在浙江開設總部2%在浙江無區域總部50%注:百分比按116家計算18市場、營商環境和政策吸引外企投資浙江市場相關因素是影響跨國企業進入或深耕浙江最重要的考量因素。選擇“持續增長的市場規模和客戶需求”的企業占66%,“在當地進行技術研發滿足本地市場客戶需求”(32%)也為市場考量因素?!安粩喔纳频臓I商環境”吸引了53%的公司選擇,34%則指向“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有35家企業選擇了至少三個因素,其中6家選擇了全部五個因素。圖14:受訪企業進入或深耕浙江的原因66%53%34%3
30、2%17%7%持續增長的市場規模和客戶需求不斷改善的營商環境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在當地進行技術研發滿足本地市場客戶需求產業鏈轉移的需要不適用加大投資時外資最重視降低運營成本相關政策近八成受訪企業表示政府采取補貼或降低稅率支持研發活動是其在浙江加大投資時最為看重的優惠政策或政府措施,寬松稅收政策(66%)和幫助企業降低水、電、氣等生產成本(61%)也有較多企業選擇,這三項均能直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并直接帶來財務改善。有60家企業選擇了至少三項,其中11家選擇了所有措施,可見外商投資時的考慮較為綜合。圖15:受訪企業重視的優惠政策及措施78%66%61%27%27%政府對企業研發活動的支持(如補貼,或
31、降低稅率)持續寬松的稅收政策進一步幫助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水、電、氣等)進一步降低外商投資要求進一步改善當地醫療衛生、教育及娛樂等生活配套19第三章問題、挑戰及對政府的期望人才匱乏和政策因素是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及挑戰53%的受訪企業表示投資浙江遇到的最大問題是技術和管理人才匱乏,選擇這一選項的比例遠高于其他因素。政策類也是一大因素,這主要包括本地化規則趨于嚴格(21%)、合規要求高(19%)、較高的市場準入限制(17%)、技術保護規則缺失或落后(6%)及ESG合規規則(3%)。選擇兩項及以上困難與挑戰的占50%。圖16:受訪企業投資和投后管理中面臨的困難及挑戰2053%22%21%19%17%1
32、5%14%13%6%3%技術和管理人才匱乏供應鏈配套不完善本地化規則趨于嚴格當地合規要求高(如稅務)對外資企業設置較高的市場準入限制對當地法規了解不足當地融資難商業慣例及文化沖突技術保護規則缺失或落后ESG合規規則在人力資源和組織方面,受訪企業表示,勞動力成本高于預期(66%)、缺乏成熟的本土高級管理人員(47%)以及關鍵人才的流失(30%)是主要的挑戰。受訪企業的選擇較為聚焦,有61家受訪企業僅選擇一個選項,占53%,僅有16家公司選擇3個及以上選項。圖17:受訪企業在浙江遇到的人力資源和組織挑戰66%47%30%11%8%6%勞動力成本高于預期缺乏成熟的本土高級管理人員關鍵人才的流失文化差
33、異由于語言障礙造成的溝通不暢無法在預期的時間或程度上成功融入當地市場21中國勞動力成本近年來不斷上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制造業平均工資從2013年月均3,576元漲到2021年的6,889元。與主要東南亞國家相比,中國勞動力成本明顯偏高。圖18:2020年中國與東亞國家制造業月工資(元)6,220 5,407 3,006 1,956 1,2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來源:CEIC跨國企業希望政策能直接降低企業成本在本次調查中,絕大部分受訪企業表示稅收優惠是他們希望得到的政府支持(91%),選擇降低水電成本的也超過六成。這與上
34、一章中跨國企業在加大投資時最看重的政策內容較為一致。116家受訪企業中,有50家選擇了至少三個選項,需求相對綜合。圖19:受訪企業希望得到的政府幫扶政策91%63%55%24%1%稅收減免或優惠更加低廉的水電成本科研創新扶持融資便利及支持其他22跨國企業期待全面深化改革以吸引外資談到政府應當如何改革才能讓浙江進一步吸引外資,受訪企業提出,政府可提高政策咨詢的便利性(68%)及營商政策的穩定性和透明度(60%),進一步開放市場(50%),并對達到一定投資門檻的外資給予更多的稅務優惠(53%),這些均是改善整體營商環境的主要關注點。調研結果分布較為平均,58家企業選擇了至少3個選項,其中全選的企業
35、達到23家,選擇四個選項的為15家。2022年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印發浙江省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行動方案,要求在2024至2025年間,浙江要實現“企業辦事無憂、政府無事不擾,基本建成改革探索領跑省、市場機制最活省、營商環境最優省”。方案按企業全生命周期提出4方面、19個領域的改革舉措,包括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提升營商辦事便利化水平、增加科研項目間接費用比例等做法。圖20:受訪企業眼中能夠進一步吸引外資的改革舉措68%60%53%50%48%政府政策咨詢的便利性增強營商政策的穩定性和透明度對達到一定投資門檻的企業給予稅務優惠政策進一步放開市場,給予外資企業同等待遇提高政府機構的辦事
36、效率23第四章疫情對浙江跨國企業的影響2022年7月以來,本土疫情呈現多點散發、多地頻發態勢。浙江省疫情整體較為平穩,衛健委數據顯示,截至9月29日24時,全省累計報告確診病例3,421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686例,本土病例2,735例。浙江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今年以來,已經連續發布多批次政策措施,穩住了經濟大盤。上半年浙江GDP同比增長2.5%,與全國增速持平。今年上半年,受上海及國內外疫情影響,浙江許多外資企業面臨商務活動停擺、人員進出受限、項目建設受阻、供應鏈脫節等困難,省商務廳發揮穩外資專班工作機制,為企業出具“重點保供企業證明”,協調多家外資企業在符合疫情防控條件下盡快
37、復工復產,為企業保供及運輸提供服務,有力地推動穩外資促發展。24圖21:2022年6月以來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情況05001,0001,5002,0002,5003,000全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當日新增全國新冠肺炎本土無癥狀感染者當日新增來源:Wind疫情沖擊跨國企業供應鏈,導致收入減少及人力問題新冠肺炎疫情對跨國企業的沖擊主要體現在供應鏈、企業營收和人力資源相關問題。調研顯示,76%的企業認為疫情導致運輸和航運中斷,造成供應鏈的不穩定。本次調研企業以制造類企業居多,因此供應鏈對企業至關重要。半數以上的受訪企業表示其業務收入減少,這在汽車及零配件業、食品、醫療等制造業行業尤為突出。23%的企業因
38、為多重原因導致生產放緩或減少。人力資源相關問題也較為突出,存在海外高管和關鍵員工無法前往中國或拒絕派遣的問題。被迫遠程辦公以及與海外總部溝通困難等問題也困擾著跨國企業。圖22:疫情對受訪企業的影響12%14%16%19%20%23%55%76%高級管理人員或重要海外人才拒絕中國派遣與海外總部溝通困難融資難度上升、資金成本增加被迫轉變為遠程辦公高管和關鍵員工無法前往中國由于缺少員工、無法獲得供應或政府下令封鎖導致生產放緩或減少業務收入減少運輸和航運中斷導致供應鏈不穩定28%25%16%14%12%5%基本持平減少10%或以下減少30%以上減少11%-20%減少21%-30%增加25疫情對吸引和留
39、住外籍員工影響相對較小80%的企業認為疫情對企業吸引或留住外籍員工沒有影響或影響微小。防疫政策調整對跨國企業外籍員工穩定工作提供了一定保障。目前,浙江對境外入境人員實施“7+3”健康管理措施,較此前明顯寬松。圖23:疫情對吸引/留住外籍員工的影響圖24:疫情對受訪企業2022年在華業務收入的影響52%34%12%2%沒有影響-員工沒有減少或增加微小影響-員工減少10%或以下中等影響-員工減少11%-30%嚴重影響-員工減少30%以上疫情對跨國企業收入有明顯影響三分之二的受訪企業預測其在華業務2022年會遭遇下降,16%預測收入減少30%以上,其中不乏營收規模過億元的制造業企業。近三分之一的跨國
40、企業對2022年的收入預測基本持平,僅有5%預測收入增加。26多數跨國企業期望政府給予稅收和補貼支持面對2022年較為低迷的收入預期,83%的企業期待政府在稅收方面給予減免優惠,70%以上的企業希望獲得財政補貼,這類支持對企業而言較為直接,能夠直接改善企業的財務表現。30%以上的企業希望政府給予企業人力方面的相關支持,包括吸引人才、放寬出入境限制、修訂隔離舉措等。2022年上半年,浙江多措并舉為企業減負1,871億元,直接退至納稅人賬戶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款達1,523億元。浙江將確保全年為市場主體減負3,000億元以上。圖25:受訪企業期望獲得的政府支持3%22%31%35%38%72%83%其
41、他融資協助修訂隔離舉措吸引人才政策放寬出入境限制補貼支持稅收減免27第五章浙江跨國企業數字化投資和考慮近10年來,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2012年至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從11萬億元增長至超45萬億元,數字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浙江省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顯示,2021年,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達3.57萬億元,居全國第四,較“十三五”初期實現翻番;占GDP比重達48.6%,居全國各?。▍^)第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達到8,348.3億元,居全國第四;五年年均增長13.3%,兩倍于GDP年均增速。3%1%8%10%29%49%其他比較差不適用一般很好比較好28發展
42、數字經濟是浙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之一。省黨代會提出的打造“8個高地”之一就是打造數字變革高地。其中的重點任務包括構建一網通辦、多端易辦的政務服務體系;構建一網統管、協同共治的現代治理體系;構建數據集成、“大腦”輔助的決策支撐體系;構建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現代化經濟體系以及加快構建全方位安全保障體系,筑牢網絡安全、數據安全根基。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目前浙江省域數字治理能力和治理現代化水平均走在全國前列:“掌上辦事”、“掌上辦公”、“掌上治理”之省建設成效顯著;“浙里辦”“浙政釘”成為標志性成果,全省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率達到85%;數字抗疫貢獻浙江智慧,首創“健康碼”并向全國推廣。
43、近六成企業經常使用線上政府服務116家受訪企業均使用過浙江省各級、各部門的線上服務。其中,近六成的企業“經常使用”相關服務。近八成企業對政府數字化服務體驗良好在這些企業中,近八成企業認為浙江各部門數字化服務體驗“很好”(29%)和“比較好”(49%),也有11%的調查對象選擇“一般”和“比較差”。很好:很好:幾乎所有能夠數字化的業務環節都已充分實現數字化、線上化,指導清晰、過程透明,有效減輕了企業負擔。比較好:比較好:大部分能夠數字化的業務環節都實現了數字化,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企業負擔。一般:一般:有很多能夠數字化的業務仍然采取線下辦理或辦理過程復雜、進展不透明。比較差:比較差:過多的業務仍然依
44、賴線下辦理,缺乏合適的指導咨詢渠道,整體過程冗長繁瑣,需要占用企業大量精力。圖27:受訪企業對政府數字化服務的體驗圖26:受訪企業使用浙江線上政府服務情況58%33%9%經常使用有時使用很少使用從來不用其他比較差不適用一般很好比較好29超六成企業對數字化需求迫切程度提高疫情爆發后,61%的跨國企業對數字化需求的迫切性提升,但對于一些在中國的員工數量少于100人的建筑行業及制造行業來說(如電子元器件行業、汽車及零配件行業和門窗制造業等),其數字化需求并沒有因為疫情而發生變化,甚至暫未有數字化需求。圖29:受訪企業未來三年數字化投資計劃圖28:受訪企業疫情以來對數字化的需求31%30%22%16%
45、1%數字化需求迫切性有一定提升數字化需求迫切性顯著提升數字化需求迫切性變化不大目前暫時沒有數字化方面的需求數字化需求迫切性降低近六成企業考慮或正在采取數字化措施29%的企業已經或正在開展數字化投資,正在打算制定和已經制定數字化投資計劃的企業也占29%。39%29%22%7%3%沒有專門制定數字化投資的計劃已經或正在開展數字化投資正在打算制定數字化投資計劃已經制定了數字化投資計劃其他30數據分析及大數據、物聯或工業互聯設備是投資重點數據分析及大數據運用(42%)、物聯或工業互聯設備(40%)、應用系統建設與升級(30%)是受訪企業選擇最多的重點投資領域。受訪企業的選擇較為集中,僅選擇一個選項的公
46、司達到64家,占受訪企業總數的55%。僅有24家企業選擇3個及以上選項。圖30:受訪企業數字化投資重點領域人才儲備不足、數字化底子薄、預算高等問題困擾企業半數受訪企業面臨數字化人才儲備不足的困擾,超過四成認為其現有信息化程度不高,數字化底子較薄。此外,數字化預算過高(25%)也是困擾企業的一個重要因素。受訪企業的選擇較為集中,僅選擇一個選項的公司達62家,占比達53%。選擇3個以上選項的僅有18家。1%23%17%22%30%40%42%其他不適用企業業務上云與全時在線客戶與員工體驗提升應用系統建設與升級物聯或工業互聯設備數據分析及大數據運用圖31:受訪企業面臨的數字化投資挑戰3%25%11%
47、16%25%42%50%其他不適用沒有可靠的外部合作伙伴缺乏一些難以自行建設,但迫切需要的數字化基礎設施支撐數字化投資預算過高,難以承受公司現有信息化程度不高,數字化轉型底子薄弱企業內部數字化人才儲備不足31企業希望獲得政府全方位數字化支持跨國企業希望在多個數字化重點領域獲得政府的支持,其中有30%的企業均選擇行業專業軟件研發和5G網絡建設。此外,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工業軟件開發、工業互聯網節點和綠色低碳數據中心等方面的需求分布相對平均。受訪企業中,有58%的僅選擇了一個選項,選擇三個及以上選項的企業有27家,占23%。圖32:受訪企業期望浙江政府在數字化方面提供的支持2%31%20%22%22
48、%24%30%30%其他不適用綠色低碳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節點工業軟件研發人工智能超算中心5G網絡建設行業專業軟件研發32第六章受訪企業情況普華永道聯合浙江省商務廳于2022年6月至8月向在浙江開展業務的跨國企業發放網絡調查問卷,共有116家企業參與調研。47%12%8%7%6%4%4%12%其他制造業汽車及零配件消費零售生命科學及醫療保健電子元器件房地產/建筑工程/裝潢設計能源/化工其他33職位情況7%的受訪對象為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及CEO;37%為高級管理人員;戰略、市場、財務等相關專業人員占40%;其他職務占16%。圖33:受訪者職務40%37%7%16%戰略市場財務等相關人員高級管理人
49、員董事長總經理CEO其他所屬行業調研顯示,超六成的受訪企業來自制造領域,主要包括汽車及零配件(12%)、電子元器件(6%)和其他制造業(47%)。此外,受訪企業還來自消費零售(8%);生命科學及醫療保?。?%)、房 地 產(4%)和 能 源 化 工(4%)。其他行業主要包括金融、物流、食品,貿易及旅游等。圖34:受訪企業所屬行業26%25%21%15%13%5億元以上1-5億元1000-5000萬元5000萬元-1億元1000萬元以下34業務規模近80%的受訪企業在中國的員工數量少于或等于500人,6%的企業擁有501-1,000名員工,超過1,000人的企業有17家,占比為15%。受訪企業在
50、華年度營業收入分布較為平均。營收超過1億元的企業占比超過五成,營收1,000萬元至1億元的企業有42家,占比36%;1,000萬以下的有15家,占比13%。圖36:受訪企業中國年營收規模(元)34%29%16%15%6%101-500人小于50人50-100人大于1000人501-1000人圖35:受訪企業中國員工規模41%的受訪企業表示其在華業務收入占整體的比重達到50%以上,16%占比在30%-50%。同時,30家企業在中國的收入比重在10%-30%,20家小于10%。圖37:受訪企業在華業務收入占比41%26%17%16%50%以上10%-30%少于10%30%-50%35地域分布超過半
51、數的受訪企業總部位于亞洲地區,來自港澳臺地區的企業占比為34%,這與香港是浙江最大的外資來源地保持一致。來自歐美的企業占比為29%,來自日本、韓國和東南亞的受訪企業達21家,占比18%。圖38:受訪企業全球總部所在地34%16%13%12%6%19%中國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歐洲北美地區日本與韓國東南亞其他36經營時間近七成企業在華經營超過10年,經營超過3年以上的企業比例達到87%。2001年加入WTO后,中國進一步加大外資開放程度,外商直接投資金額和企業數量均有顯著提升。圖39:受訪企業在中國經營年限69%11%10%8%2%10年以上1-3年5-10年3-5年少于1年37第七章未進入浙江的
52、外企看浙江本次調研還訪問了18家未在浙江投資的跨國企業,其中10家將中國總部設立在上海,3家設立在北京,廣東和江蘇均有2家,另有1家在河北。38市場、營商環境和成本是主要考慮因素調研顯示,市場潛力大(78%)、營商環境(50%)、優惠政策及生產成本優勢(均為39%)是受訪企業選擇投資區域時的三大主要考慮因素。整體而言,跨國企業投資時考慮較為綜合,10家受訪企業選擇了至少3個考慮因素,1家企業選擇了6個因素??鐕髽I看重稅收優惠、投資門檻及融資便利支持政策在跨國企業最為看重的優惠政策和政府措施中,排名前三的是稅收減免或優惠(67%)、投資門檻 的 降 低(61%)以 及 融 資 便 利 及 支
53、持(56%)。有10家企業選擇了至少三個因素,2家企業選擇了5個因素。24677914文化契合基礎設施產業配套生產成本優勢優惠政策營商環境市場潛力1557101112其他科研創新扶持政策當地醫療衛生、教育及娛樂等生活配套改善生產要素(水、電、氣)成本降低融資便利及支持外商投資門檻進一步降低稅收減免或優惠圖40:受訪企業選擇投資區域時的主要考量因素圖41:受訪企業最為看重的優惠政策或政府措施運營成本、市場潛力及供應鏈問題制約企業投資浙江運營成本高(61%)、市場潛力不足(33%)和供應鏈配套不完善(28%)是受訪企業未選擇浙江進行投資的前三大原因。選擇“其他”的兩家受訪企業中,一家表示浙江不是其
54、優先布局市場,另一家指出其可以從上海覆蓋浙江市場,因為其在上海擁有眾多客戶。圖42:受訪企業未在浙江投資的原因21345611其他當地合規要求高(如稅務)技術和管理人才匱乏對當地法規了解不足供應鏈配套不完善市場潛力不足運營成本較高3918家未在浙江投資的跨國企業中,有三家企業因“公司業務布局需要”考慮在浙江投資,目前進度如下:公司A公司B公司C未在浙江投資的原因運營成本較高、供應鏈配套不完善非優先布局市場市場潛力不足、運營成本較高進度公司有投資意愿,但尚無計劃正在制定投資計劃,但尚未開始實施已完成投資計劃,正逐步實施在浙江的計劃投資金額1-5億美元未有預算金額未有預算金額定位生產基地、市場發展
55、及聯絡辦事處市場發展及聯絡辦事處市場發展及聯絡辦事處計劃在浙江開展業務的城市杭州、寧波杭州、寧波杭州投資方式自主投資(含綠地建設)自主投資(含綠地建設)、合資合作、代理商代理商希望獲得的專業建議法律程序(包括備案、行政許可、信息報告等)、本土化(戰略、渠道等)金融程序(融資、并購、股權設計等)、本土化(戰略、渠道等)、人才及區域性規劃法律程序(包括備案、行政許可、信息報告等)、本土化(戰略、渠道等)對投資浙江的期望和建議政府部門對外資投資流程的便利性鼓勵政策和便利性稅收等政策支持受訪企業情況18家未在浙江投資的跨國企業基本情況如下:行業分布消費零售、制造業、能源與化工、金融服務行業企業均為3家
56、;電子元器件行業2家;互聯網及科技服務、生命科學及醫療保健、房地產/建筑工程/裝潢設計、貿易行業均為1家。企業總部所在地10家受訪企業來自歐洲,4家來自日本與韓國,4家來自中國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全球營收7家受訪企業全球營收介于1-5億美元,4家為5-10億美元,營收介于10-50億美元和50億美元以上的均為3家,1家企業營收低于1億美元。中國營收6家介于1-5億美元;5家介于5,000萬-1億美元;4家超過5億美元;2家在1,000萬美元以下;1家介于1,000-5,000萬美元。進入中國的方式(多選)15家企業采取自主投資(含綠地建設)方式;8家采取合資合作方式;3家采取交易并購方式;采
57、用財務投資和代理商方式的分別為2家。受訪者擔任企業職位7人為董事長/總經理/CEO;10人為其他高級管理人員;1人為戰略/市場/財務相關人員。40第八章案例研究41市場潛力市場潛力、總部決策和優惠政策吸引企業投資總部決策和優惠政策吸引企業投資浙江浙江杭州松下馬達與松下電器一起進入中國,業務初期主要是為杭州松下家用電器有限公司(松下電器與杭州金魚電器集團的合資公司)配套生產馬達。進入浙江的主要考慮有三點,其一是中國市場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對洗衣機等家電類產品的需求猛增;其二是總部的決策,松下電器在評估落戶浙江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后,決定在此投資設廠;其三是當地政府的優惠政策和大
58、力支持。杭州營商環境優越杭州營商環境優越,態度好效率高態度好效率高在落戶杭州市的28年里,企業感受到營商環境有很大的提升。在企業入駐早期,如1995年和1996年時,企業需要跑很多政府部門才能辦成事?,F在政府的辦公效率、辦公規范性比之前有很大的提升,公務員的能力也有明顯的提高。杭州“最多跑一次”的營商環境改革為企業節約了大量時間和溝通成本,對企業幫助很大。面對企業的訴求,政府部門的態度非常認真,效率也非常高。目前,政府處理企業訴求基本當天就能得到反饋。以辦理營業執照或營業執照變更為例,如果在十年前有一個字寫錯,或者某些格式不對的話,則需要拿回來重新修改后提交,現在只需經辦人簽字即可現場辦結???/p>
59、體而言,杭州的營商環境非常優越。未來繼續深耕浙江未來繼續深耕浙江,加大投資做強做大加大投資做強做大因為城市更新改造,目前公司正在與政府溝通搬遷事宜,未來廠區面積有望從現在的60畝擴大至70畝。公司將以搬遷為發展契機,做強做大,未來計劃投資2至3億元,開發奢侈品家電以及特殊行業用的馬達產品。目前公司正在與股東進行溝通推進。杭州優越的營商環境,松下總部對于企業的支持以及公司與客戶、供應商良好的合作關系是未來繼續加大投資的主要考慮因素,目前不會考慮離開杭州。今年六月,松下廚電科技(嘉興)有限公司新工廠正式竣工,這也是松下對浙江發展前景的認可。高端技術人才是未來的主要挑戰高端技術人才是未來的主要挑戰公
60、司未來計劃開發和生產特殊行業和高端家電使用的電機,技術要求較高,需引入高端的技術人才,這是目前公司面臨的最主要挑戰。目前,公司正與某大學電機系開展合作,以提升和培訓現有員工的技術能力。公司還計劃引入高端和高學歷人才以提升技術開發能力,為高端電機市場開發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杭州松下馬達有限公司公司概況公司概況杭州松下馬達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注冊資本32億日元(約為1.5億元人民幣),投資總額60億日元。該公司為合資企業,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浙江省二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杭州金魚電器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股70%、18%和12%。公司采用日本松下技術制造銷售家電用馬達,產品多數銷往日本、東南
61、亞、歐洲和美洲等地,部分產品內銷。2021年出口比例約為68%,內銷占32%。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約為10億元人民幣,利潤率在10%左右,有900余名員工。42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業務的影響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業務的影響今年上海爆發的嚴重疫情對公司產生了很大影響。在物流和產業鏈上,企業生產的貨物無法進入上海港口,而位于上海的原材料供應商也無法運出原材料,對生產造成了一定影響。此外,海運集裝箱運輸價格暴漲也影響了公司的業績,營收完成進度已經慢于原計劃。隨著疫情緩解,企業正逐步趕上生產進度。疫情還導致日本總部的技術專家無法來杭指導工作。公司舉行過多次應急演練以應對疫情通過生活物資采購、利用會議室安排
62、休息區域等措施,目前可滿足員工在工廠內閉環工作和生活,以保證未來發生疫情時能夠盡量保證生產。電子政務服務便利企業電子政務服務便利企業杭州市電子政府服務系統非常便利,現在基本上所有的事項都可以通過線上辦理,企業在年底和年初申報一些資助和補貼項目均可通過線上提交材料審核辦理,后續只需要輸入企業名稱等信息,幾秒鐘補貼款即可到賬。在此之前,企業需要提交發票等相關資料,到賬時間長達一兩個月。企業日常的社保、公積金、專業工程師人才申報等工作也均可在線辦理,后續需要補充提交資料也會有短信提醒,非常便利。期望政府提供更多稅收優惠和獎勵補貼措施期望政府提供更多稅收優惠和獎勵補貼措施政府現有政策已經非常利好企業發
63、展,期望未來能夠在稅收上給予更多優惠,對企業有更具針對性的資助措施,技術人才引進上有更多的補貼,也希望政府能夠幫助協調機電領域方面的專家為企業提供培訓,以提升企業的技術水平。數字化不斷推進數字化不斷推進,計劃實現計劃實現70%-80%的智能的智能化化、自動化水平自動化水平公司于2014年啟動廠內物流自動化改革,在工廠內運用智能搬運機器人實現物流自動化。公司還升級了SAP系統,實現了產品原材料采購、制造和出貨等全程可追溯。公司還計劃使用機械手臂,采取其他措施提高自動化水平。目前,工廠整體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程度已經達到50%,未來計劃提高至70%-80%。公司在數字化上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技術和人才,未
64、來需要引進更多的專業數字化人才。今年上半年,公司申報了杭州市未來工廠項目,如果入圍,將能夠獲得杭州市專項補貼。杭州數字技術設施發展水平較高,云服務之類的技術工具均能滿足企業日常需求。43看好中國飲料市場看好中國飲料市場,未來將加大投資未來將加大投資太古可口可樂進入浙江主要有兩個考慮因素,一是看好飲料在浙江的銷售前景。作為廉價而需求量高的快速消費商品,飲料屬于生活必須品;二是浙江經濟發達,是公司的戰略重點地區,浙江太古也是世界500強中第一家入駐下沙經濟開發區的外資企業。太古可口可樂對未來浙江市場發展表示樂觀,公司近3年(2020-2022)投資總額達到4.8億元。今明兩年計劃增加2億元投資,未
65、來每年投資不少于1億元,用以增加生產線和市場設備,擴大生產規模。浙江營商環境優越浙江營商環境優越,政府工作透明政府工作透明、廉潔廉潔、高效高效太古可口可樂在全國擁有13家生產企業,橫向對比發現,浙江營商環境整體優于其他地區,亮點包括“最多跑一次”的線下服務效率和便捷的網絡服務。此外,政府對企業的態度非常用心,服務非常透明、高效和廉潔,政商關系清明,企業在浙江不需要處理復雜的政府關系。此外,開發區管理部門和鎮政府經常舉辦現場聯合辦公活動,在線下集中為企業解決問題,年底也會邀請企業為政府人員企業服務評分,并會跟進任何可以改善的建議。浙江太古對政府辦事人員評級較高,認為他們業務能力強,能夠清楚講解政
66、策的來龍去脈,并能夠與企業積極互動。整體而言,浙江太古對政府服務和營商環境“非常滿意”,認為無可挑剔。在浙江面臨合規在浙江面臨合規、經營和疫情挑戰經營和疫情挑戰對比其他地區的可口可樂工廠,浙江太古在浙江面臨更嚴格的合規要求,浙江太古認為浙江的要求更高。在經營方面,作為全國飲料企業的大本營,浙江擁有更多的大型龍頭企業,浙江太古在行業內的話語權較小。浙江較高的薪酬水平也讓公司的運營成本居高不下。目前,公司通過數字化、流程改善等措施來提高人工效率和積極性。根據政策規定,中小學校園內限制銷售含糖飲料,這導致可口可樂在中國的營銷任務異常艱巨。此外,作為國際品牌,可口可樂的一舉一動也受到公眾和輿論的密切監
67、督。疫情期間,因為銷售端被封控或關停,導致銷售承受壓力。2020年疫情剛開始時,浙江太古的營業收入一度下降超過一半,但隨著疫情好轉和應對疫情措施的實施,工廠很快恢復正常運營,最終取得了較好的營收。浙江太古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公司概況公司概況浙江太古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下稱浙江太古)成立于1987年11月,注冊資本2,000萬美元,主要生產和銷售可口可樂公司系列飲料。經過35年的發展,浙江太古員工總人數從最初的百余人發展壯大到2,400余人。2022年1至8月,公司營收完成原計劃的102%,同比增長9%以上;預計2022年營收為40.58億元,2025年營業收入將增至50億元。目前,浙江太古營
68、收占太古可口可樂中國的13%,浙江太古在銷量、營收和利潤上均達到可口可樂中國區第一的水平。44期望政府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期望政府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并共享數據并共享數據浙江太古認為公司能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進而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因此期待政府能給予更多的支持。以排污費為例,浙江太古認為目前按照用水量決定排污費的收費模式有不合理之處,作為飲料企業,水主要是用于灌裝銷售,污水排放比一般工業企業小得多,且廢水對環境影響輕微,因此希望政府能夠返還一定比例的排污費。浙江太古也期待政府能夠共享數據以支持企業的決策和發展。浙江太古認為,政府的數據會更加精準和可靠。如果能夠獲得地方政府的分享,或者能通過向
69、政府購買的方式獲得一些地區的人口數據,將能幫助企業更好地對目標客戶進行畫像,從而更精準地判斷市場規模和發展趨勢。先進的數字化系統助力公司提高效率先進的數字化系統助力公司提高效率、應對疫情應對疫情太古集團非常重視信息科技,目前總部有接近250人的技術團隊,每個地區分部約有10人專責維修計算機軟件和硬件。此外,可口可樂正聯合西門子共同打造全國首條數字化供應鏈;太古還與IBM和SAP等公司合作,專門研究及開發供應鏈、財務和業務需求等重要系統。整體而言,太古集團在飲料領域的數字化投入位居飲料行業前列。公司于四年前提出數字化轉型戰略,主要包括消費者業務和平臺打造,以及對重點信息和設備進行升級和完善,未來
70、還將在環保數據處理等方面實施一攬子計劃。2023年公司將重新打造一線人員數字移動工具,確保未來十年保持行業先進性。通過數字化,企業成功抵御了疫情沖擊。疫情期間,員工可以順暢地通過網絡處理客戶的需求,安排供應鏈各個環節的工作。數字化也保障了公司O2O和B2C業務的順利開展。未來數字化的著力點是打破數字孤島未來數字化的著力點是打破數字孤島目前,公司多個系統沉淀了大量數據,但相當一部分數據都還是以孤島的形式存在。未來三年,公司希望能將這些孤島串成中臺,以減少數據重復輸入輸出的浪費,更加高效地利用數據,并希望這些數據能進一步幫助到客戶和消費者。目前,公司的主要舉措是以集團總部為開發核心,統籌發展企業內
71、部IT系統以集中處理整體數據需求,并協調各分支之間的相互聯系;各地區分公司的IT人員具體負責維護和個性化功能拓展,最終形成自上而下的有機體。45計劃加大在浙江投資計劃加大在浙江投資,發力高端市場發力高端市場過去五年間,博世在杭州共投入約5億元建立研發基地,未來將繼續加大投資,今年以來已投入約1億元。從前,杭州工廠主要生產博世的中低端產品,隨著價值鏈的逐步升級,博世杭州已擁有自行研發新產品的能力,今年已成功開發一款全球最大功率的角磨機。國內的生產效率較高,供應鏈完整,研發成本低、速度快,因此博世對中國市場的長遠發展充滿信心。勞動力成本高勞動力成本高,藍領工人短缺帶來挑戰藍領工人短缺帶來挑戰杭州生
72、活成本較高,導致藍領工人難以扎根,勞動力短缺以及勞動力成本高的問題給博世帶來挑戰。此外,杭州擁有眾多互聯網企業,導致博世這類制造業企業在人才招聘上缺乏競爭力。博世希望政府能夠給予藍領工人更多的支持,譬如為他們提供公租房方面的保障等。博世目前已有部分員工居住在政策房中,但房屋數量較少且比較分散,對公司管理帶來挑戰,難以滿足目前需求。對于怎樣加強企業在職場的競爭力,博世希望政府能夠認可和推廣集團注重員工工作和生活平衡的管理思路。營商環境良好營商環境良好,政府積極政府積極、高效響應企業高效響應企業需求需求總體而言,浙江營商環境良好,杭州政府對博世的支持務實、高效,在博世杭州園區租約期滿前,杭州政府即
73、積極主動協調企業,與一家國資業主探討經營場地續租問題。杭州政府在疫情期間也積極與供應商協調發貨問題,確保博世的正常運營。政府官員曾經到博世辦公場所召開現場會解決問題。從博世近年在中國的發展來看,其在浙江的擴張速度相對較慢。博世希望浙江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對外資能夠給予更多補貼和優惠措施,以吸引更多公司投資浙江。博世電動工具(中國)有限公司公司概況公司概況博世集團與中國的淵源可以追溯到1909年開設的第一家貿易辦事處。1926年,博世在上海創建首家汽車售后服務車間。改革開放以來,博世在中國取得了長足發展,2020年,博世集團在中國經營56家公司,銷售額達1,173億元。同年,中國首次取代德國
74、成為集團最大單一市場,占全球營收的比例約為三成。博世于1995年進入浙江,并與杭州一家國資電動工具廠組建合資企業。選擇投資浙江主要考慮了中國的發展潛力和合作方的資質。2004年,博世電動工具由合資企業轉為獨資企業,并定名為博世電動工具(中國)有限公司。目前,博世電動工具營收約為30億元,占博世中國的3%左右,擁有2,700名員工。46多措并舉應對疫情影響多措并舉應對疫情影響,希望政府多方面支持企希望政府多方面支持企業運營業運營新冠肺炎疫情對博世的影響分為兩方面:疫情爆發初期,國外許多國家采取了封閉措施,消費者在家中有較多的時間修繕房屋,對博世產品需求大增;彼時中國疫情防控措施得當利好國內生產,
75、疫情前期博世從海外分公司中獲得了較多的訂單。隨著國外防控措施的逐步解除以及全球消費力轉弱,對電動工具的需求下滑。此外,國內不定期的封控措施也對生產造成了一定干擾;海運費用上漲也導致部分訂單回流至海外公司。目前,房地產業需求疲軟和整體經濟下行導致博世電動工具也受到一定的沖擊。疫情亦造成工廠停產和營收下滑;銷售下單后倉庫無法定時發貨,訂單被迫中斷;因為封控和進口物品核酸檢測的要求,導致公司運營成本額外增加1,000多萬元。博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應對疫情影響。博世在國內的航運基地原在上海港,由于上海疫情,博世將部分產品物流轉至寧波港,未來還會繼續拓寬其他港口資源,以確保進出口正常進行。博世還加快全價
76、值鏈數字化轉型,將銷售和后勤支持轉至線上以保持營運順暢。博世希望政府采取措施緩解疫情影響:一是推動閉環生產試點,讓各個工廠能夠按時發運貨物;二是為倉庫提供物流保障措施,減少疫情對生產商銷售的影響;三是制定統一的協調機制,推動跨省和跨市協調以保證企業正常運行。浙江可以利用發達的數字化產業優勢應對疫情,政府可與杭州市優秀企業共同開發針對性的平臺,以建立企業和政府間高效的溝通渠道,加強政企互動,企業可以通過平臺實時反映問題,政府也可以在線上快速響應,跟進和解決企業提出的問題。不斷深化組織架構不斷深化組織架構、價值鏈和人才數字化轉型價值鏈和人才數字化轉型目前,博世正從三個方面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一是組
77、織架構敏捷轉型。博世將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扁平架構,從員工、中層和高層領導三個層次進行轉型,改變原有針對物流、采購等轉向環節的架構,以產品為依托籌劃及推動組織數字化。二是價值鏈數字化轉型。博世將打造不同模塊支持價值鏈上各個環節的高效運行。在采購與物流方面,博世將建立涵蓋供應商下單、模具管理到零部件收貨的數字化管理系統;在生產方面,博世已引入德國總部工業4.0的經驗和技術,未來會不斷推動自動化生產線建設,并力爭杭州工廠成為博世電動工具全球兩個工業4.0燈塔工廠之一;銷售端轉型主要聚焦為客戶設計更好體驗的APP,用戶注冊后可以獲得電子保修、產品指南及優惠促銷信息;支持部門則通過運用RPA(Robot
78、ic Process Automation: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以提高效率,節約成本。三是人力資源數字化轉型。博世將不斷招聘數字化人才,并對現有員工加強數字化培訓,大力建設學習型組織。博世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是數字化人才短缺。未來,集團將通過培養員工的數字化理念,強化管理層的數字化思維和領導能力,讓全體員工能夠善用科技優化工作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博世認為目前浙江的電子政府服務十分高效,“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人心,能夠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此外,博世也對政府的服務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盡快上線電子發票功能,實現無紙化辦公;為企業提供更多數字化支持,譬如公開原材料信息等數據以幫助企業科學決策;
79、協助博世與外部數字機構在電子合同、電子訂單、供應商管理等方面展開合作。471980年7月,西湖藤器有限公司作為浙江省第一家成立的中外合資企業拉開了浙江利用外資的帷幕。浙江實際利用外資金額也從1983年的252萬美元躍升到了2021年的183億美元,占全國比重從不到0.2%躍升至10.5%,外資工作交出亮眼的“成績單”。在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世界經濟不確定性上升,全球FDI活躍度明顯下降的大背景下,本次調研中受訪的大多數浙江跨國企業表示將保持或擴大經營規模,并對未來發展信心十足,這主要歸功于浙江成熟的市場、良好的營商環境、高效親民的政府辦事風格。浙江外商投資在保持穩定增長的同時,也呈現出高質量和均
80、衡化的趨勢。從行業上看,在傳統制造業保持優勢的基礎上,外商投資在數字經濟、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和新材料等領域不斷發力;從地域上看,在杭州、寧波和嘉興繼續擔當引資主力的同時,湖州、紹興和衢州等地的外商投資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我們也注意到,外商投資者對溫州、臺州等城市的關注度也在提升。當下,浙江跨國企業正面臨國產替代加速、人力成本提升、環保要求提高等運營挑戰。在全國營商環境整體提升的大背景下,浙江的招商引資工作也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如何把握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機遇并應對挑戰,成為政府和企業都需要深入思考的課題。作為開放型經濟大省,外資大省和營商環境的“優等生”,更大力度地“引進來”,培育發展外資經濟新
81、動力是實現浙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我們期待并相信,浙江能進一步推動打造內外資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并解決好外商經營中面臨的問題,讓外資企業進得來、留得住,更發展得好。本次調研是普華永道首次以省域跨國企業為樣本開展的商業信心調研,普華永道高度關注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亦期待與區域內企業共同探討市場發展機遇和應對措施。我們希望本報告能成為開啟對話與合作的出發點。結語48編委會成員編委會成員梁偉堅梁偉堅普華永道中國內地及香港市場主管合伙人普華永道中國內地及香港管理委員會成員黃耀和黃耀和 普華永道全球跨境服務中國主管合伙人普華永道購并交易服務中國市場主管合伙人普華永道企業融資與并購部中國主管合伙人莊樹
82、清莊樹清普華永道亞太區國際稅務主管合伙人普華永道中國稅務數字產品及解決方案主管合伙人金軍金軍普華永道中國汽車行業主管合伙人蔡凌蔡凌普華永道中國企業融資與并購部中區主管合伙人李健李健普華永道思略特中國運營管理咨詢主管合伙人馮昊馮昊普華永道中國數字化與科技咨詢合伙人費穎費穎普華永道中國企業并購咨詢服務合伙人林立林立普華永道中國交易咨詢部合伙人張承良張承良 普華永道思略特中國品牌營銷咨詢合伙人徐晟徐晟普華永道中國大灣區并購咨詢服務合伙人汪穎汪穎普華永道中國內地與香港消費品市場咨詢主管合伙人李虔霖李虔霖普華永道中國企業并購戰略服務交易咨詢合伙人喬來智喬來智 普華永道中國企業并購服務交易咨詢合伙人周曉琴
83、周曉琴普華永道中國稅務&法務數字化管理及戰略咨詢服務合伙人張榮華張榮華 普華永道思略特中國醫療醫藥行業合伙人樓理嘉樓理嘉普華永道中國數字化咨詢合伙人羅佳麗羅佳麗 普華永道思略特中國消費市場行業合伙人金英梅金英梅普華永道中國企業購并服務合伙人徐迪坤徐迪坤 普華永道中國企業融資與并購部合伙人鳴謝49感謝以下普華永道員工在本報告編寫、出版過程中付出的努力沈學斌沈學斌普華永道中國全球跨境服務業務總監陳運陳運普華永道中國全球跨境服務業務總監沈漪沈漪普華永道中國企業購并服務部業務總監上官周冬上官周冬 普華永道中國客戶與市場部 市場調研與分析業務總監藍瀾藍瀾普華永道中國市場推廣及傳訊部思想領導力高級經理祝寅博祝寅博普華永道中國企業融資與并購部高級經理黃美芝黃美芝普華永道中國客戶與市場部 市場調研與分析經理張朔張朔普華永道中國客戶與市場部高級顧問梁杉梁杉普華永道中國市場推廣及傳訊部思想領導力高級顧問王淼王淼普華永道中國客戶與市場部 市場調研與分析高級顧問50黃耀和黃耀和普華永道全球跨境服務中國主管合伙人電郵:沈學斌沈學斌普華永道中國全球跨境服務業務總監電郵:陳運陳運普華永道中國全球跨境服務業務總監電郵:祝寅博祝寅博普華永道中國企業融資與并購部高級經理電郵: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