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貝格:未來醫療4:未來的醫療患者(2022)(24頁).pdf

編號:106914 PDF 24頁 2.55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羅蘭貝格:未來醫療4:未來的醫療患者(2022)(24頁).pdf

1、未來醫療 4|未來的醫療患者羅蘭貝格聚焦未來醫療 4/未來的醫療患者 第四次年度 未來醫療 聚焦于醫療健康消費者,或可稱為未來的醫療患者。來自19個國家的近2500位參與者加入了本次調研,提供了諸多其對于醫療科技創新的展望、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可信賴相關方以及對可提供更加整合全面的醫療健康解決方案的科技企業的支付意愿等新興話題的觀點。未來的醫療患者將面對全新的治療選擇??紤]到這一點,我們首先詢問了參與者對新技術的總體的開放接受程度。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患者大體上對創新基本上持積極態度此積極的態度在年輕一代的展現尤為突出,但老年一代仍然持有懷疑的態度且更喜歡傳統的方式。與之相矛盾的,老年人的健康狀況相

2、較于年輕群體更加不容樂觀,是最需要創新的治療方式的群體,但其所展現出的開放接受程度是最低的。盡管市場上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顧慮,但提供者很可能會繼續推出新服務。經過調研發現,對醫療服務提供者來說,高達約25%的患者希望表示出采用搭配組合的醫療系統進行指導的方式是十分重要的。此外,另有50%的患者目前尚未決定。而剩下的25%更愿意自主選擇醫生和治療方法。另一方面,傳統的醫療服務提供者醫生、醫院和藥劑師仍然是患者最大程度的信任的群體,而患者對數字平臺背后的科技公司呈現出低信任度。但未來醫療健康行業的競爭尚未結束。且最終的勝利是屬于那些能夠用最佳的醫療證據展現其產品效果的玩家。調研也進一步證實了此要素

3、對患者而言的重要性:對于約63%的大多數患者來說,獲得最佳治療比數據保護更為重要。此外,我們還詢問了參與者有關于他們是否愿意向私人科技公司支付集成數字醫療方案的費用這一問題。大約40%的人對這一可能性持相當開放的高接受度,另有35%的人有跡象表明可能會被說服。所有在醫療領域的參與者都需要為醫療健康的未來做出重大努力,從而改變患者對創新的懷疑態度。重要的是,參與者必須為未來的不同患者區分其使用的策略和方法。如此一來,雖然挑戰因此更加復雜,但個性化策略也由此迎來了新的機遇。執行摘要46121719 1 醫療未來調研 了解未來的醫療健康消費者2 醫療和數字創新 患者對變化的接受程度如何?3 未來醫療

4、體系的參與者 患者將信任誰,他們愿意為了什么而付費?4“未來的醫療患者”用戶畫像 醫療健康消費者類型分析5 建議 差異化方法分析封面照片 vitomirov/Gettyimages未來的醫療患者|3目錄頁碼每年一度的未來醫療研究都聚焦于醫療領域相關的主題。作為本系列的第四期,在今年的研究中我們調查了來自世界19個國家的近2500名參與者。這次我們將關注點放在這些參與者個體身上,我們將其稱為“未來的醫療患者”。為什么是“未來的醫療患者”?首先,無論我們當下的健康狀況如何,我們所有人都會在人生的某個時刻生病。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都是患者,或許曾經是,或者將來會是。因此,我們使用此稱呼來描述所有類型

5、的醫療健康消費者,這包括無論目前是處于亞健康狀況的,或是當前健康狀況良好1/未來醫療調研了解未來的醫療健康消費者但正在通過預防行為對其未來的健康進行投資的任何人。事實上,預防和治療需要齊頭并進。醫療保健需伴隨人類的一生致力于實現全面整合、以人為本的健康服務。例如,這種整合性的方法有利于癌癥等疾病康復患者的三級預防。此外,它對我們其中所有從新冠疫情感染中幸存下來的人,或患有高血壓等常見疾病的人都意義非凡?!拔磥淼尼t療患者”將面臨一系列新技術,從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到家庭測試和基因分析?;颊呤芤嬗谛碌闹委煼椒ㄐ碌哪J?、細胞和基因療法、mRNA療法等這可能潛在地改變未來患者與醫療服務提供者互動和接受健康

6、A:未來的醫療患者三種類型資料來源:羅蘭貝格48%31%21%跟隨者 中間段的細分市場(中位數=45歲)健康狀態良好 對目前新數字化服務的滿意度最低,但總體而言對于新數字化服務的較為接受遲疑者 最老的細分市場(中位數=54歲)中性健康狀態 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完全拒絕在線醫療系統進取者 最年輕的細分市場(中位數=36歲)健康狀況良好或非常好 接受大量的信息,對數字醫療創新的開放接受程度高4|聚焦果,我們鎖定了三種患者“原型”或醫療健康消費者群體,并發現他們在特征、行為、期望和對醫療創新(包括新技術)的態度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我們把這三個群體稱為采用者、跟隨者和遲疑者。A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擁有健全的醫

7、療保健系統同時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工業化國家,其進取者的數量明顯少于那些工業化程度較低的國家,這是不同國家醫療保健消費者之間的顯著差異之一。我們在后續的第4章中更詳細地討論了三種原型之間的差異及其對醫療部門的重要性。B類相關服務的方式。這一情況賦能于他們,給予了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大的能動性。在與醫療服務者的溝通互動中,患者們有更大空間來提出期待與要求。但這也意味著由于他們擁有是否采用新技術的選擇,未來的醫療患者亦需要花時間了解他們的選擇:畢竟,這是他們決定未來醫療方向的機會。我們開展今年未來醫療研究的主要目標之一即為研究這些被賦予更多權利的患者的對于未來的期望值。我們還調查了“未來的醫療患

8、者”將如何充分利用新機會,以及醫療行業的參與者又如何做出最佳反應兩個話題。根據調研結B:工業化國家中進取者較少國家分類資料來源:羅蘭貝格遲疑者德國48%39%13%58%26%16%54%21%25%48%7%45%42%5%53%42%5%53%30%15%55%22%3%75%100%美國西班牙阿聯酋法國巴西中國南非跟隨者進取者未來的醫療患者|5性別女性男性50%50%教育水平的大學教育者僅中等教育者非大學的高等教育者年齡18-35 歲36-50 歲51-67 歲68 歲35%28%13%24%40%43%17%四個系列。這項調研由來自19個不同國家的近2500人完成。調研確保了受訪者的性

9、別、年齡和教育背景的均衡性。C 隨著醫學技術的進展不斷加速,患者將面臨一系列全新的治療機會。他們接受或拒絕這些新選項的程度將對醫療保健相關部門產生巨大影響??紤]到這一點,我們詢問了受訪者對醫療服務的感受。這形成了我們調研的主要結果之一:大部分患者對新技術基本為了 了解“未來的醫療患者”將如何改變,以及醫療行業可以做些相對應的舉措,我們進行了廣泛的研究調研,并整理出了科學研究和趨勢研究的詳細信息。此外,我們還與醫療保健專家進行了訪談從而明確主要的發展趨勢和興趣領域。在此基礎上,我們隨即開展了一項有關醫療保健態度和行為,以及新技術的使用的一系列調研問題。這成為了我們年度未來醫療調研的第2/醫療和數

10、字化創新 患者對變化的接受程度如何?C:醫療未來調研受訪者情況細分資料來源:羅蘭貝格地區2,464 名受訪者19 國家21%美洲地區17%亞洲27%德國、瑞士和奧地利11%中東和非洲地區24%西歐地區(不包括德國、瑞士和奧地利)6|聚焦體更大可能存在疾病或健康問題。對醫療保健創新的態度,無論是治療相關的還是技術創新,都因所討論的具體創新而有所不同。D持積極態度。大多數患者,尤其是年輕一代,更傾向于使用創新的數字工具通過應用程序檢查自己的病情癥狀,在線與醫生交談,以及電子方式獲取處方,并讓藥物直接送到家中。然而,年齡較大的受訪者仍持保留態度,但往往此群我會接受使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來改進我的治療和

11、診斷對我來說,在為危重病做出治療選擇之前,征求第二位醫生的意見是非常重要親自去看醫生對我來說很重要我會在家進行自我診斷測試我更喜歡自己選擇醫生和醫院我愿意使用虛擬關懷我很喜歡在醫療系統中得到指導我會更愿意讓我所有的醫療服務點相互關聯并共享我的病史我會選擇癌癥等嚴重疾病的基因治療如果醫生推薦的我歡迎經常進行與健康相關的家庭測我很樂意用智能手機監測和改善我的健康狀我會使用數字提供者的應用程序來保持健康或改善慢性病我愿意使用數字化輔助類應用程序,例如進行生活方式改變、藥物治療計劃我會轉向一家新的數字健康提供者,以獲得高質量的數字服務同意不同意1.81.92.02.12.21=強烈同意,5=強烈反對2

12、.32.42.52.6D:對醫療服務的態度對于不同創新方式的開放接受程度資料來源:羅蘭貝格平均值 2.24未來的醫療患者|7顯。這可能會引起患者未來更大程度的接受。即便如此,顧慮仍然存在,一些患者仍將他們的信任寄托于傳統的面對面的醫療方式中。E發展中國家的患者通常更自信地分享他們的健康數據,以改善他們的健康。其中,南非、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中國、卡塔爾和墨西哥等國的受訪者信任度最高;瑞士、日本和法國等國的受訪者信任度最低。然而,當談到用在線咨詢取代面對面訪問時,患者持有相當的保留意見??傮w來說,多達三分之二的人原則上愿意與許多技術創新一樣,數據保護問題一直存在于數字化醫療中。這是患者普遍持有的一

13、個顧慮因為事實上,根據調研顯示,只有當患者群體相信這樣做會使他們受益時,他們才愿意分享他們的個人健康數據。因此,三分之二的未來的醫療患者表示,他們愿意收到基于個人數據的健康預測的信息。此外,大約同樣比例的患者認為,獲得最佳治療實際上比數據保護更重要。隨著通過可穿戴設備和其他設備對患者進行全天候自動化監測等創新越來越普遍,數字化醫療使得治療更加有效、高效和個性化的潛在優勢將越來越明E:數據保護“未來的醫療患者”樂于分享他們的個人健康數據嗎?資料來源:羅蘭貝格同意不同意2.03.02.53.5平均值 2.54讓患者獲得最佳治療比數據保護更重要我想根據我的個人數據得到健康預測我會將我的健康數據存儲在

14、智能手機提供者的健康應用程序中我可以與健康系統中的其他利益相關者共享我的健康數據,例如向應用程序提供者和健康保險公司我會在Apple health或類似應用程序中管理我的健康數據1=強烈同意,5=強烈不同意18-35歲所有年齡組68歲以上8|聚焦接受通過視頻預約醫生的想法,但當有抉擇時,他們會選擇下線診斷。事實上,不到四分之一的受訪者過去確實使用過視頻預約,這也可能由于一方面并非所有國家都提供視頻預約,或另一方面如果有,患者也可能很難獲得視頻預約機會。對數據的另一種使用可能是,患者愿意接受遠程數字化醫療作為一種額外的服務,但其無法完全取代傳統線下預約的方式。此外,患者對數字產品的開放接受程度也

15、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供應商所提供的產品。醫療行業的參與者需要讓患者充分了解虛擬咨詢的好處。這些好處在方便性、時間維度、衛生方面、質量和成本等方面都充分有所體現。F當涉及到在智能手機上使用數字應用程序來監測和潛在地改善患者的健康或讓他們接受指導時(出于改變生活方式、藥物治療計劃等的目的),年輕患者相對更樂于接受這種技術創新。這一情況與尚未被說服的老年患者的反應形成鮮明對比。GF:視頻醫療就診的開放接受程度有過視頻就診和有意向視頻就診的患者資料來源:羅蘭貝格如果您在過去12個月內沒有參加過視頻電話方式的醫療就診,如果提供此方式在您需要的情況下,您會選擇嗎?%是在過去的12個月里,你是否通過視頻電話至少

16、參加過一次醫療就診?德國、瑞士、奧地利59%7%Yes93%No41%Yes59%No36%Yes64%No26%Yes74%No20%Yes80%No中東和非洲85%美洲76%亞洲67%西歐,不包括德國、瑞士、奧地利69%未來的醫療患者|9在未來醫療調研中,一個十分有趣的發現是,與健康狀況較好的患者相比,健康狀況較差的受訪者通常對數字解決方案、人工智能或數字化應用程序的開放接受程度較低,原因尚不清楚。盡管這種對數字化解決方式猶豫不決的情況并沒有影響和延伸到細胞和基因療法的使用,但此懷疑在不同患者類型的患者中仍然存在,甚至會與受訪者年齡相關。未來的醫療患者仍對個人醫療中人工智能(AI)的使用持

17、懷疑態度。到目前為止,醫療機構還沒有設法說服患者相信人工智能的好處。一旦通過AI授權的軟件開始提供治療,而不僅僅是診斷,患者的態度可能會發生改變。事實上,數字療法預計將成為未來的熱門類別,尤其是對于例如幫助失眠、焦慮、糖尿病或高血壓等展現出藥物依從性差的患者群體。G:健康狀況和創新的開放開放接受程度健康狀況較差的受訪者表現出更加猶豫的態度資料來源:羅蘭貝格同意不同意1.52.03.02.53.5平均值 2.64如果我能用智能手機監測和改善我的健康狀況,我會去做我會為了健康使用數字輔助應用程序,例如生活方式改變、藥物治療計劃人工智能可以改善我的健康我認為私營公司在醫療系統內盈利是可以的我相信一家

18、私營公司或供應商會給我指派一名醫生1=強烈同意,5=強烈不同意18-35歲所有年齡組68歲以上10|聚焦者表示他們更愿意使用大科技公司提供的數字健康解決方案。H同樣,在所有年齡組中,健康狀況較差的受訪者表示,與健康同齡人相比,他們對私人化的數字健康解決方案信心較低,對醫療行業參與者的信任更低。受過高等教育的受訪H:健康狀況和創新的開放開放接受程度健康狀況較差的受訪者表現出更加猶豫的態度資料來源:羅蘭貝格同意不同意1.52.03.02.5平均值 2.26我歡迎醫學創新,包括細胞和基因療法,以治療以前無法治愈的疾如果醫生推薦的話,我會選擇癌癥等嚴重疾病的基因治療我會感謝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用于改善我的

19、治療和診斷如果我能用智能手機監測和改善我的健康狀況,我會這么做的我會為我的健康使用數字輔導應用程序,例如生活方式改變、藥物治療計劃1=強烈同意,5=強烈不同意自我報告健康狀況良好或非常好的受訪者所有受訪者我報告健康狀態差或非常差的受訪者未來的醫療患者|11第四次 醫療未來調研還研究了不同參與者在未來醫療體系中的作用,即參與者們如何區分自己,以及他們將在哪里面對最激烈的競爭?;诜治龅谋匾?,我們詢問了患者,他們希望在醫療過程中與誰聯系,他們信任誰,以及他們對自己掏腰包支付醫療費用的感覺如何。令人鼓舞的是,“未來的醫療患者”相信,通過養成良好的習慣,他們可以對自己的健康帶來積極影響:82%的受訪者

20、同意或強烈同意這一建議。大多數受訪者都否認這是“基因決定的”。同時,他們還對預防行動和營養計劃表現出極大的開放性。當涉及到如何在醫療系統中指引患者時,調研顯示受訪者存在分歧。其中,四分之一的人說,他們希望在一個完整搭配組合的系統中得到指導,而另外四分之一的人喜歡自己選擇的醫生和治療方式。其余的人則表示可以同時接受兩種系統。目前看來,雖然有些患者希望自己決定何時接受治療以及接受誰的治療,但絕大多數人仍然希望在特定場合通過系統獲得指導。與對數字創新的開放開放接受程度一樣,受訪者之間的差異取決于他們的年齡、教育水平和目前的健康狀況。I當談到健康問題的首選主要聯系人時,只有一半的受訪者提名了他們的健康

21、保險公司。我們認為,剩下的人寧愿相3/未來醫療體系的參與者患者將信任誰,他們愿意為了什么而付費?I:對搭配組合醫療體系的態度大多數人至少愿意接受更多的指導資料來源:羅蘭貝格想象一下,你家鄉的醫生和醫院都是相互聯系的。比如,他們組織了一個搭配組合的護理流程,這樣你就不必自己安排預約。與之相對應的,當你需要轉診時,會為你直接安排預約。與目前的制度相比,你對此新制度的態度是什么?受訪者表示不知道/以上都不知道的受訪者傾向于自由選擇醫生和醫院,即使這意味著自我有更多的工作量的受訪者表示兩種情況都可以接受的受訪者更傾向于搭配組合的系統5%23%48%的受訪者對完整搭配組合的醫療體系持開放態度,甚至更喜歡

22、72%24%12|聚焦同國家的健康消費者之間的差異可能是由于醫療系統及其組織方式因國家而異。J信醫生而不是保險公司來指導他們。不同國家的患者之間存在重大差異根據調研顯示。例如,在德國和法國,大多數患者寧愿依賴他們的健康保險公司并通過該系統獲得指導。不J:首選聯系人各國情況各異資料來源:羅蘭貝格 我希望我的健康保險公司成為所有健康問題的主要聯系人同意不同意1.82.02.21=強烈同意,5=強烈不同意2.42.62.83.03.23.4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瑞士巴西葡萄牙法國加拿大德國荷蘭卡塔爾韓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美國西班牙瑞典中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平均值 2.55未來的醫療患者|13順序保持不變,即傳

23、統醫療服務提供者排名靠前,保險公司、醫療器械制造商和制藥公司排名靠后。我們調查中的專門一個部分討論了私營公司在醫療服務中參與度的問題。這是一個熱門話題,因為醫療保健行業的傳統參與者和大型科技公司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我們發現,很大一部分患者對私營公司參與他們的醫療保健持高度懷疑態度。此外,他們對這些公司的信任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的年齡情況:他們年紀越大,就越不信任此類公司。L傳統醫療服務提供者享有患者最大的信任:與醫療行業的其他參與者相比,受訪者更可能信任醫生、醫院和藥劑師的數據。再下一級的信任度排名參與者是保險公司,隨后,醫療器械制造商和制藥公司位于排行榜的底部。K同樣,受訪者的態度因健

24、康狀況而產生差異。我們之前看到,健康狀況較差的患者通常對數字解決方案、人工智能和數字輔助應用程序的開放開放接受程度較低;與健康狀況較好的人相比,他們也不太信任醫療行業的各種參與者。然而,這對不同參與者在可信度方面的排名沒有影響,其K:信任問題醫生是醫療行業最值得信賴的參與者資料來源:羅蘭貝格同意不同意1.82.02.42.22.82.6平均值2.20醫生保險公司醫院醫療器械制造商藥劑師藥品制造商/制藥公司1=強烈同意,5=強烈不同意自我報告健康狀況良好或非常好的受訪者我報告健康狀態差或非常差的受訪者所有受訪者我相信以下醫療服務提供者會保護我的數據安全14|聚焦近年來,大科技公司在健康相關服務上

25、下了很大比重的投資,在諸如在線藥房、遠程醫療、可穿戴設備、健康相關人工智能和數字健康記錄等創新上花費了數十億美元。這些投資是否奏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患者對這些創新的開放接受程度。我們詢問了受訪者,在科技公司提供集成類數字化醫療付費路徑的情況下,他們的支付意愿如何?大約40%的人對這一問詢持比較開放接受的態度,另有35%的人可能會被說服。與此同時我們發現,采訪者的年齡越大,他們自掏腰包購買創新產品的意愿越低。中國或巴西等發展中國家的受訪者比德國或美國等擁有先進醫療系統的國家的受訪者更信任私人醫療服務提供者,他們更愿意自付醫療服務費用。我們還詢問了受訪者,如果他們的保險不包括特定的醫藥健康產品和服

26、務,他們會準備采取共同支付的方式嗎?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列舉了各種服務,從醫生和藥劑師到全天候可用到自我檢測工具包、整容手術、預防服務和創新療法等。一般來說,年輕人比老年人更愿意為此類服務付費。然而,這也取決于所討論得具體服務:年輕人更有可能為全天候的醫生和藥劑師服務付費,而老年人更有可能支付預防服務和自我用藥費用。最后,我們詢問受訪者,他們是否認為未來醫療體系自身能夠為不斷提高的創新水平提供資金?只有少數人認為它能夠做到這一點,而55%的人認為這一進步的很大概率成功必須依托共同支付的形式由自己承擔部分費用。這表明競爭還在繼續。許多不同的參與者可能會在為未來的醫療患者而戰中取得成功:關鍵搶獲先發

27、優勢,并為其服務效果提供最強的醫學證據。許多玩家都有在“未來的醫療患者”爭奪戰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獲勝的關鍵是要以令人信服的服務成為先入局者。未來的醫療患者|15L:對私企的信任對于使用科技巨頭所提供的健康服務(例如癥狀檢查、遠程醫療、電子處方、藥物遞送)支付的意愿度當方便時,我愿意為此付費。資料來源:羅蘭貝格想象一下,像谷歌或蘋果這樣的大型科技公司為你提供在線健康服務。你可以用應用程序查到你的癥狀,在線咨詢醫生,獲取電子處方,然后把藥物送到你家。你會使用他們的服務嗎?頻繁的,我愿意支付一些額外的便利費7%15%頻繁的,我愿意支付一些額外的便利費47%37%定期的,如果免費24%26%定期的,

28、如果免費24%20%偶爾在方便的時候,但必須是免費的23%27%偶爾在方便的時候,但必須是免費的16%16%偶爾在方便的時候,我愿意付錢13%11%偶爾在方便的時候,我愿意付錢12%22%從來不,因為我不想把我的健康數據提供給科技公司31%19%從來不,因為我不想把我的健康數據提供給科技公司0%3%從來不,因為其他原因3%3%從來不,因為其他原因0%2%德國中國美國巴西16|聚焦至關重要的是,醫療行業的參與者了解未來的醫療患者他們是誰,他們的行為如何,以及是什么促使他們這樣做。發現這些信息是本次第四次醫療未來調研的主要目標之一。根據我們的研究結果,參與者可以采用細分市場方法為不同的患者群體開發

29、不同的解決方案。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群體可能會變得更加獨特,與此同時給到醫療服務提供者帶來更多挑戰。利用他們對未來患者的理解,參與者可以嘗試積極塑造醫療行業的發展,而不是被動地被其塑造。通過k-means聚類的方法,我們能夠將調研中所有19個國家的受訪者分為三種不同的類型,即“原型”這三種類型在特征、行為、期望和對醫學創新的態度上存在顯著差異。我們稱他們為進取者、跟隨者和遲疑者。M4/未來的醫療患者”用戶畫像醫療健康消費者類型分析M:未來的醫療患者三種原型資料來源:羅蘭貝格48%31%21%跟隨者 中間段的細分市場(中位數=45歲)健康狀態良好 對目前新數字化服務的滿意度最低,但總體而言對于新

30、數字化服務的較為接受遲疑者 最老的細分市場(中位數=54歲)中性健康狀態 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完全拒絕在線醫療系統 采用者 最年輕的細分市場(中位數=36歲)健康狀況良好或非常好 接受大量的信息,對數字醫療創新的開放接受程度高未來的醫療患者|17進取者采用者是未來患者中最年輕的一組,中位年齡為36歲。他們占調研對總量的31%。在這三種原型中,采用者對醫療系統的滿意度最高。他們會定期訪問有關健康主題的信息通過在線訪問各種網站。此外,他們每周進行幾次體育鍛煉,因此他們的健康狀況通常良好,甚至非常好。當談及醫療創新時,采用者非常了解:其中四分之三的人擁有關于創新的高質量信息。多達88%的人愿意與醫生進行

31、視頻預約。41%的人將定期訪問在線醫療系統,并準備著自掏腰包支付部分費用,而27%的人表示,如果免費的話將定期使用這些系統??偟膩碚f,此群體很樂意使用大科技公司提供的在線醫療服務。跟隨者跟隨者是三人中的中間群體,中位年齡為45歲。他們僅占一半以下的受訪者總量。有趣的是,他們對醫療系統的滿意度最低:他們比采用者甚至遲疑者都對醫療系統不滿意。和采用者一樣,他們主要通過網站獲取健康信息,但頻次只是偶爾。此外,他們每周鍛煉幾次,通常身體健康。跟隨者對醫療創新的了解不如采用者:只有41%的人擁有高水平的信息。四分之三的人愿意與醫生進行視頻預約,三分之一以上的人表示即使需要支付共同費用也會定期使用在線醫療

32、系統。當談到大科技公司提供的在線醫療服務時,跟隨者們表示,如果能讓過程變得更方便,他們會偶爾使用這些服務。遲疑者我們稱最后一組患者為遲疑者。這一年齡段的中位年齡為54歲,是最老的年齡段,僅占受訪者的五分之一多一點。遲疑者對醫療系統表現出中等程度的滿意度。與其他兩種原型不同,他們主要向醫生尋求健康信息,而不是上網。他們只是偶爾鍛煉,因此他們的健康狀況可以說介于良好和中性之間。不足為奇的是,這組患者對醫療創新的了解最差,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對這一主題有充分的了解。然而,在創新方面,他們并不閉塞:65%的人表示,他們很樂意與醫生進行視頻預約,盡管實際接受這項服務的人數可能要低一些。遲疑者和其他兩種原

33、型之間的主要區別在于他們對在線健康供應商共享數據的態度:41%的遲疑者斷然拒絕使用此類系統,因為他們永遠不會將個人健康數據提供給科技公司。他們對大科技公司提供的在線醫療服務也是如此態度,拒不使用。18|聚焦第四次 醫療未來 調研描繪了未來患者的詳細情況。醫療領域的不同參與者應該采取什么創新來贏得這些患者,使其克服仍然存在的高度懷疑?下面我們將建議針對特定類型的玩家給予一些建議。然而,所有參與者都必須清楚的是,針對未來不同的患者需要區分不同的方式以到達針對有效性。對發展中國家年輕、健康的消費者有效的策略不意味著會對工業化國家健康狀況較差的老年消費者有效?;钴S于國際市場的參與者還必須考慮到我們在不

34、同國家的醫療保健消費者之間發現的主要差異,并需要進行相應地調整有關于產品和潛在合作伙伴的戰略。消費者日益凸顯的個性化需求無疑使供應商的事情變得更加復雜。但也與此同時創造了新的機會。個體化的客戶需要更詳細的信息,這使得服務提供者能夠個性化的制定策略。在特定細分和高度個性化的數字化方法中,支持患者的成本降低,治療的成功率將提高。如果處理得當,這將帶來更好的結果和整體效率的提高。對于所有玩家來說,如何構建自己的信息模塊至關重要。本項調研表明,未來的醫療患者只會信任能夠清晰傳達健康信息的私人醫療機構,因為這對患者而言時有好處的。但如果他們不能明確地知曉可能獲得的結果,那么則有相當概率不信任相關方。例如

35、,他們對數字提供者的信任很能取決于提供者對數據存儲位置的透明度??傮w而言,患者最信任醫療服務提供者;所有其他參與者都需要與未來的醫療患者建立更牢固、以信任為基礎的關系,以確保成功。健康保險公司對于健康保險公司來說,數字化對于年輕、健康、受過良好教育的目標群體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營銷主題。然而,此類參與者需要同時向年齡較大、健康狀況較差或教育程度較低的患者定制和傳達不同的信息。說服后者這一群體相信醫療和技術創新意味著更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與醫療保健提供者的合作關系可以為他們提供很好的服務模式,因為醫療保健提供者在相關目標群體中享有高度信任對患者而言。對健康保險公司的信任因國家而異,因此信息的制定也

36、必須針對具體國家。在有高度信任度的國家,付款人可以繼續從“付款人到參與者”的道路上前進,也就是說,患者自身也可以成為提供者。另一方面,在保險公司信任度較低的國家,他們需要努力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來建立消費者信任??偠灾?,在任何情況下,保險公司都必須讓消費者相信其數字產品的好處。他們還應該為那些希望以自主方式引導自己健康路徑的患者和那些更樂意在系統中得到指導的患者提供不同的產品。對于三種消費者原型(采用者、跟隨者和遲疑者)中的每一種,也需要各不相同的方法。5/建議差異化方法消費者的日益個性化無疑給提供者帶來更復雜的挑戰,但與此同時也創造了新的機會。未來的醫療患者|19這一點尤為重要。鑒于人們普遍

37、認為藥品市場價格過高,以及不斷需要打擊提供廉價仿制藥的新公司,與健康保險公司一樣,制藥公司也可以從促進與傳統醫療服務提供者(作為系統中最受信任的利益相關者)的合作中受益,并積極塑造數字健康空間中出現的以患者為中心的新生態系統。醫療科技公司醫療技術公司在為“未來的醫療患者”服務方面的作用將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是多種多樣的。這些參與者將為診斷和治療做出重要貢獻,同時捕獲信息,以實現完全數據驅動的醫療系統。在醫療領域的所有參與者中,他們面臨著最大的壓力,需要將其投資組合數字化。如果他們能夠有效地做到這一點,他們不僅能夠全天候生成健康數據,還可以進行程序(例如,診斷放射學、體外和體內診斷)、機器人手術

38、和其他治療。雖然在許多情況下,目前此類參與者很大程度上的產品將依賴醫療專業人員的認可,但也有機會“向前整合”,直接向患者提供關鍵服務。政府政府將希望利用數字醫療的潛在優勢來改善健康結果。這將使醫療系統更加高效,并能夠助力于日益減少的勞動力從而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政府可以建立一個框架,使市場參與者能夠引進創新,并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網絡,以獲得更好的護理。同時,他們應該意識到,平臺有形成壟斷的固有趨勢,因此他們的部分作用是需要確保健康的市場競爭的存在。重要的是,政策制定者建立的監管框架允許在其控制范圍內創建標準化智能數據集。然后,應允許外部各方使用這些數據集開發基于人工智能(AI)和其他數字解決

39、方案的應用程序,患者可以使用這些解決方案獲得更好的醫療服務。政府的一項主要任務是讓醫療服務提供者和患者接受醫療服務提供者醫療服務提供者(醫院、醫生、診所、療養院等)在開始考慮戰略措施之前,需要對其目標群體有深刻的了解。我們建議他們把“未來的醫療患者”放在戰略定位和數字戰略發展的中心。隨著傳統醫療服務提供者和大科技提供者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提供者需要了解自己獨特的銷售定位(USP)。以此為基礎,他們有可能開始與科技公司發展合作關系,以便提供相關服務,從而擴展其價值鏈。在銷售和營銷方面,提供者需要重新考慮其戰略,發展銷售,以及需要以患者的需求為中心開展營銷方法。他們可以使用不同的營銷渠道和服務渠道

40、來吸引對數字創新開放開放接受程度不同的患者群體。為了實現持續、部門整合、緊密無縫的患者旅程,需要降低其部門界限。傳統的醫療服務提供者可以通過與門診服務合作以及增加二級醫療市場的服務(生活方式、健康、預防)來實現這一點,從而增加服務的多樣性,以滿足不同患者群體的需求。調研證實,醫療服務提供者在數字時代仍然極為重要?;颊吒矚g與他們的醫生面對面交流的方式,并給予此類參與者最大的信任。因此,醫療服務提供者在創新的推出和說服患者使用創新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制藥公司制藥公司需要減少對集成商和平臺的依賴。此類參與者的機會是利用自己的力量進行創新,并創造出令人信服的數據證據,使任何人都無法忽視他們的產品。他

41、們可以通過展示這些產品對每個特定患者群體的益處來做到這一點。這要求首先要為臨床試驗選擇合適的參與者,然后跟蹤實際數據,最好是實時的,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個性化他們的策略。此類參與者將需要采取強有力的方法在人們普遍的看法中,20|聚焦此類數據收集活動。如若需要達成此目標,則需要有效的溝通,即針對不同的目標群體的個性化溝通,從而從中獲得潛在的好處。重要的是,監管框架應允許創建標準化智能數據集,以便供各方可以使用這些數據集來開發人工智能類的應用。未來的醫療患者|21作者MORRIS HOSSEINI合伙人THILO KALTENBACH合伙人ULRICH KLEIPASS合伙人KARSTEN NEUM

42、ANN合伙人OLIVER RONG合伙人歡迎您提出問題、評論與建議WWW.ROLANDBERGER.COM10.2022本出版物的編寫僅用于提供一般指導。在沒有得到具體的專業建議之前,讀者不應根據本出版物中提供的任何信息行事。羅蘭貝格公司對因使用本出版物中的信息而造成的任何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2022 解釋權歸羅蘭貝格有限公司所有.鳴謝及版權我們的全球制藥和醫療專家CHRISTOPHE ANGOULVANT法國ADITYA AGARWAL東南亞VANESSA BHNER德國、奧地利、瑞士KAI BALDER英國MICHAEL BAUR荷蘭 比利時 盧森堡KOEN BESTEMAN荷蘭 比利時

43、盧森堡LENNART BSCH德國、奧地利、瑞士NILS BREUER德國 MATTHIAS BNTE德國、奧地利、瑞士MICHAEL CARACACHE中東SALIL CHURI美國FILIP CONIC德國、奧地利、瑞士STEPHAN FATH德國、奧地利、瑞士JULIEN GAUTIER法國JANES GROTELSCHEN德國、奧地利、瑞士厲盛(合伙人)中國PETER MAGUNIA德國、奧地利、瑞士HANS NYCTELIUS北歐TAKEGUCHI OSAMU日本任國強(高級合伙人)中國 YOSHIHIRO SUWA東南亞于軍中國出版方羅蘭貝格亞太總部中國上海市南京西路1515號靜安嘉里中心辦公樓一座23樓200040+86215298-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成立于1967年,是全球頂級咨詢公司中唯一一家始于德國、源自歐洲的公司。我們擁有來自35個國家的2700名員工,并成功運作于國際各大主要市場。我們的51家分支機構位于全球主要商業中心。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是一家由近300名合伙人共有的獨立咨詢機構。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羅蘭貝格:未來醫療4:未來的醫療患者(2022)(24頁).pdf)為本站 (門前有顆棗樹)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