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壹財經:打造金融連接器:2019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59頁).pdf

編號:11400 PDF 59頁 3.33MB 下載積分:免費下載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零壹財經:打造金融連接器:2019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59頁).pdf

1、1 打造金融連接器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2019 13261990570 零壹智庫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研究機構 聯合發布 報告主編 柏亮 執筆團隊 孫宇林 蔣照生 趙越 打造金融連接器 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2019 2 打造金融連接器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2019 1 打造金融連接器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2019 “連接器” 是開放銀行生態中的核心要件和樞紐, 從 “連接” 的角度來說, 開放銀行的發展會經歷 四個形態發展階段: 項目連接階段、 機構連接階段、 開放網絡階段和生態發展階段;“連接” 的層 次有三種: 場景連接、 算法連接和數據連接。 如果說 “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金融去杠

2、桿” 以及 “客戶需求的多元化” 帶來的市場競爭格局 變化是商業銀行轉型的外部動因, 那么 “獲客與營銷”“產品與服務”“合規與風控”“運營管理”“ 科技基礎與研發” 等五個層面的問題則是商業銀行尋求轉型的內在動因。 當前的開放銀行主要是通過技術手段實現銀行與第三方機構間的服務共享, 為客戶提供便利化 服務的平臺合作模式。 開放銀行是銀行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一個必然方向, 開放銀行不是一個 簡單的技術平臺或系統, 而是涉及銀行客群、 渠道、 產品、 運營和風控等能力或模式的轉型和變 革。 開放銀行基本架構中, 底層是銀行及其背后的產品、 服務與數據, 中間層是開放平臺, 上層是與 銀行客戶有緊密

3、聯系的商業生態。 開放平臺作為銀行和商業生態間的 “連接器” , 有助于實現銀 行和商業生態間的相互賦能。 未來開放銀行模式下銀行的競爭力將不只體現在資產規模、 物理網點數量、 客群數量等方面, 不 同銀行間的競爭力也將會集中體現在銀行對個性化場景的占有以及對場景中用戶需求的精準 預判和快速響應。 對于中小銀行而言, 如果能夠發掘出一些有價值的本地化第三方場景并與之 建立緊密連接, 將有希望在特定場景下獲得更多客戶、 贏得先發優勢。 ABSTRACT 摘要 2 打造金融連接器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2019 05 中國銀行業在行動 07 開放銀行的國際實踐 09 從開源軟件到開放銀行 11 開放銀

4、行模式的推廣: 從歐洲到世界 15 中國現階段: 開放服務能力, 不涉及數據 15 “金融連接器” 19 利差為主的業務模式 21 外部競爭格局已經改變 22 內部五個層面需要做出改變 24 銀行業嘗試多方向突圍 26 開放銀行或是首選 27 誰會是開放銀行的贏家? 29 “連接器” 是開放銀行生態中的核心要件和樞紐 31 銀行打造連接器 42 技術企業實踐: 連接和賦能 48 開放是大勢所趨, 但不能 “包治百病” 49 模式創新面臨現實困境 49 開放銀行將走向雙向連接與相互開放 50 占有場景與響應需求是現階段競爭焦點 51 連接器將更加多元,“節點” 將蓬勃發展 52 開放生態將打造新

5、的金融服務體系 53 中國開放銀行的監管展望 CONTENTS 目錄 04 / 第一章 全球 “開放銀行” 熱 08 / 第二章 開放銀行的源流與發展 18 / 第三章 商業銀行的焦慮與出路 28 / 第四章 打造 “金融連接器” 46 / 第五章 挑戰及展望: 連接 “新金融生態” 3 打造金融連接器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2019 “開放銀行” 正在成為銀行業的新時尚, 但是要成為一家開放的銀行卻不容 易。 國內外的傳統銀行機構和新誕生的數字化銀行, 都在進行 “開放銀行” 實踐。 這 些實踐的方向、 模式、 技術選擇和探索程度不盡相同, 甚至有巨大的差異。 但是 至少有兩個共識: 一是開放銀

6、行的基本理念, 二是建立廣泛的連接。 開放銀行的理念, 來自開放的互聯網。 互聯網公司可以選擇開放的道路, 也可以 選擇封閉式道路, 而且都有成功的范例。 銀行也一樣, 可以打造開放的銀行, 也 可以打造封閉的銀行, 不同的戰略有不同的出路。 但是顯然, 銀行慣常的封閉式 道路, 已經不再是華山一條路。 開放銀行的發展, 使客戶能夠在開放的網絡種享受銀行的服務。 而在廣泛的連 接中, 構成開放網絡的 “節點” 之間的功能差異也很大, 不同的 “節點” 能夠發揮 的作用不盡相同, 因而不同的 “節點” 也就有著不同的 “節點” 戰略。 “連接器” 成為很多銀行走向開放銀行的第一站。 不過, 連接

7、的目標和發展的方 向, 依然是各有選擇。 多樣化, 本也是開放銀行的題中應有之義。 INTRODUCTION 導語 4 打造金融連接器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2019 1 全球銀行業 的 “開放銀行” 熱 PART 01 5 打造金融連接器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2019 開放銀行的醞釀并非一日之功。 互聯網金融近十年 的發展已經促使銀行或主動或被動地進行了諸多 創新嘗試, 甚至進行堅決的戰略轉型。 2013年9月, 中國銀行的中銀開放平臺1.0版本就已 經上線, 基于中國銀行龐大的用戶數量, 通過API 接口實現第三方合作伙伴的服務接入, 為用戶提供 多樣的線上金融服務體驗, 成為中國銀行業向開放

8、轉型的開端。 “開放銀行” 的概念2018年在國內迅速升溫, 據零 壹智庫的不完全統計, 包括浦發銀行、 工商銀行、 建 設銀行、 招商銀行等大型商業銀行在內的至少8家 銀行于2018年相繼提出了數字化轉型、 打造開放生 態的戰略思路或推出了開放API平臺, 因此有人將 2018年稱為 “中國開放銀行元年” 。 2018年7月, 浦發銀行推出國內首個API Bank (無 界開放銀行) 。 API Bank將浦發的金融服務嵌入各 個合作伙伴的平臺與業務流程中, 主動融入互聯網 生態, 突破傳統物理網點、 手機App的局限, 圍繞客 戶需求與體驗, 形成 “即想即用” 的跨界服務。 截至 201

9、9年7月, 浦發銀行API Bank已開放279個API 接口, 涉及銀行開戶、 網貸、 出國金融、 跨境電商、 繳費支 付等業務功能。 工商銀行在2018年年報中 提出, 將 “全面實施e-ICBC 3.0互聯網金融發展戰略, 推 進傳統金融服務的智能化改 造, 構建開放、 合作、 共贏的 金融服務生態圈, 向服務無 所不在的 身邊銀行 、 創新 無所不包的 開放銀行 、 應 用無所不能的 智慧銀行 轉型” 。 建設銀行于2018年8月宣布上線開放銀行管理平 臺, 將建行的金融服務、 數據服務嵌入第三方, 將銀 行業務擴展到用戶的生活場景中。 招商銀行于2018年9月宣布迭代上線 “招商銀行

10、” 和 “掌上生活” 兩款App產品的7.0版本, 將由原來 依賴銀行卡片的經營模式全面轉向App經營, 并 宣布借此開放招商銀行的用戶和支付體系, 通過 API、 H5和App跳轉等方式, 實現金融服務與生活 場景的連接。 部分城商行、 農商行也在近幾年金融科技的探索中 提出了開放銀行的戰略或轉型方向, 希望與場景和 用戶進行更加頻繁和深入的連接。 而近幾年成立的 互聯網銀行和部分民營銀行則是在監管導向和要 求下, 基于其股東或從業人員自身的互聯網基因, 自誕生之日起就用開放的理念和開放的模式發展 業務, 發掘自身優勢, 建設開放平臺, 打造金融連接 器。 億聯銀行、 微眾銀行、 新網銀行、

11、 眾邦銀行等民 營銀行尤其強調其開放性和連接性。 中國銀行業在行動 ( 一 ) 6 打造金融連接器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2019 20132018.42018.72018.82018.x2018.10 中國銀行:1.0版 的 “中銀開放平臺” 上線 浦發銀行:推出業內 首個APIBank,定位 無界開放銀行 工商銀行:互聯網金融 開放平臺上線 建設銀行:推出開放 銀行管理平臺 眾邦銀行:發布眾邦 銀行開放平臺 億聯銀行:提 出S.M.A.R.T.構架設計思 路, 打造 “金融連接器” 圖 1-1: 中國開放銀行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整理 7 打造金融連接器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2019 中國

12、的開放銀行熱, 由于受各類因素影響, 與國際實踐相比, 在開放模式、 開 放對象和開放程度等方面有自身的特點, 但是開放的理念和概念基礎, 一定 程度上源于國際經驗, 尤其是歐美國家的開放銀行實踐。 目前在世界范圍內 已經有眾多銀行開展了與開放銀行模式相關的各類實踐, 這里我們介紹五個 比較有代表性的開放銀行實踐案例。 英國巴克萊銀行從2018年9月起, 允許其客戶將其他銀行的賬戶添加到巴克 萊的手機銀行中生成統一的賬戶視圖, 目前已有超過600萬用戶使用該服務 對日常財務狀況做管理。 Monzo銀行是英國另一家實踐開放銀行理念的新興 數字銀行, 2016年獲得了銀行牌照后在短短幾年內便獲得了

13、百萬用戶, 用戶 除了能享受Monzo提供的銀行服務, 還能夠獲得其他機構提供的6大類型產 品和服務, 為客戶提供一站式金融解決方案。 西班牙對外銀行 (簡稱BBVA) 是2018年以前具備交付開放銀行能力的歐洲 少數金融機構之一。 2016年BBVA宣布上線開放API平臺, 為金融科技公司提 供API接口, 成為全球首家以商業化模式運作開放API的銀行。 2017年5月, B- BVA正式對西班牙客戶開放 “API市場” , 允許客戶任意調用 “API市場” 內的 API接口, 客戶可根據使用的服務和數據情況支付費用。 美國花旗銀行于2016年11月上線了 “開發者中心” , 首批對外開放包

14、括 “用戶 賬戶”“授權”“轉賬”“信用卡”“花旗點數” 在內的7大類API。 并與Intuit、 澳洲 航空公司 (Qantas Airways) 等企業合作開發基于開放API的服務: Intuit在 調用花旗銀行的賬戶管理API之后, 用戶能夠以一種更為流暢且安全的方式 向Intuit授權獲取其在花旗銀行的賬戶數據, 包括余額、 交易歷史、 賬單到期 日等; 澳洲航空公司通過花旗銀行API獲取相關用戶的金融數據后, 推出了優 質白金信用卡服務以及Qantas Money應用程序, 用戶在獲得澳洲航空會員 計劃獎勵的同時, 還可以實時查看信用卡余額和飛行里程數積分。 新加坡星展銀行于2017

15、年發布銀行API開放平臺, 這也是當時世界范圍內銀 行發布的最大API平臺。 該平臺提供豐富多樣的API, 方便第三方金融科技企 業和軟件開發商接入。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 截至2019年7月, 該平臺已擁有超 過350個API, 并與90多個合作伙伴建立了聯系。 源于歐美國家的開放銀行實踐, 初衷是為了打破傳統銀行的封閉, 優化銀行 的業務模式, 讓客戶享受到真正便捷和貼心的金融服務, 讓銀行在與其他場 景平臺機構的連接合作中, 重新觸達和服務客戶。 開放銀行的國際實踐 ( 二) 8 打造金融連接器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2019 2 開放銀行 的源流與發展 PART 02 9 打造金融連接器中國

16、開放銀行發展報告2019 凱文凱利在 失控: 機器、 社會與經濟的新生物 學 中寫道,“開放是互聯網內在的精神, 沒有開 放, 就沒有互聯網。 ” 1983年9月, 理查斯托曼發 起了GNU計劃, 這是首個針對開源和自由軟件的 大型合作工程, 該計劃為開源社區今日的繁榮奠 定了基礎, 促使互聯網公司的IT交付模式發生了 巨大的變化。 另一次開放浪潮則以2010年前后谷 歌 “G+” 和騰訊在 “3Q” 大戰后的開放戰略為代表, 這種開放戰略, 開啟了互聯網企業發展的新方式, 成就了一大批新生代互聯網巨頭。 從 “開源精神” 到 “開放戰略” , 整個互聯網生態已經 發生了變化, 各參與方也因為

17、 “開放” 實現了互利共 贏。 反觀銀行業掀起的 “開放銀行” 熱潮, 其理念或 許正是源于互聯網行業的 “開源精神” 。 銀行業因其經營風險的本質特征, 長期以來都是高 度封閉式發展的。 隨著互聯網和金融科技的發展, 今天銀行客戶的需求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加上由 銀行業競爭格局的變化帶來的經營壓力, 商業銀 行越來越注重借助數字化轉型來滿足多元化的客 戶需求、 突破經營困境, 找到業務增長的 “第二曲 線” , 銀行業正成為開放式發展商業模式中的 “新領 域” 。 互聯網的 “開放” 不僅改變了互聯網企業, 也形成 了豐富的互聯網生態。 鑒于銀行業涉及用戶之廣、 金額之大、 數據之多,“開

18、放銀行” 模式也將極大地 改變銀行業的服務方式和行業格局, 同時造就一個 全新的經濟生態。 如今, 以客戶需求為核心的開放 理念越來越受到各國銀行業的重視, 畢竟 “開源運 動” 已經給大家上了生動的一課。 但是, 目前國內外對 “開放銀行” 尚未形成統一的定 義。 根據Gartner的定義, 開放銀行是一種平臺化的商 業模式, 通過與商業生態內的合作伙伴共享數據和 業務能力, 為銀行轉型創造新的價值, 構建新的核 心競爭力。 波士頓咨詢集團 (BCG) 認為, 開放銀行順應了銀行 平臺與第三方平臺的一體化趨勢, 以客戶需求為導 向、 以生態場景為出發點, 通過API或SDK等技術 手段與第三

19、方在數據、 算法和業務流程等方面實現 融合, 是業務驅動的銀行整體架構轉型模式。 麥肯錫將開放銀行定義為一種平臺合作模式, 利用 開放API等技術實現銀行與第三方機構間的數據 共享, 從而提升客戶體驗。 從開源軟件到開放銀行 ( 一 ) 結合國內的開放銀行實踐情況, 零壹智庫認為, 當前的開放銀行主要是通過技術手段實現銀行與第三方機 構間的服務共享, 為客戶提供便利化服務的平臺合作模式。 開放銀行是銀行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一個必然 方向, 開放銀行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平臺或系統, 而是涉及銀行客群、 渠道、 產品、 運營和風控等能力或模式 的轉型和變革。 10 打造金融連接器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2

20、019 模式傳統銀行模式開放銀行模式 客群自有客群, 線上線下, 關注新客戶拓展線上場景客群, 關注客戶價值挖掘與轉化 渠道柜面/App/網銀, 自建分銷渠道API/H5/SDK, 融入外部場景和渠道 產品自營, 單純場景嵌入場景融合、 深度產品創新 科技面向交易, 重量級面向服務與連接, 輕量級 運營線上線下, 面向流程數字化 風控線下為主大數據, 線上智能風控 表 2-1: 開放銀行與傳統銀行商業模式對比 資料來源:吉林億聯銀行行長助理兼 CIO 鄒幫山:把握風險底線,推進開放銀行建設” 11 打造金融連接器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2019 英國是開放銀行理念的 “先行者” , 并較早地制定

21、“開放 標準” 2014年, 開放數據研究所 (Open Data Institute, O- DI) 和監管政策咨詢機構Fingleton Associates受英 國政府委托, 研究應用程序編程接口 (API) 和開放數據 (銀行將客戶數據與第三方共享) 對于競爭和用戶的 影響, 并最終得出結論: 建立API標準與開放數據對用 戶、 銀行和第三方機構均有利。 2015年3月, 英國財政部 (HMT) 表示將與銀行、 金融 科技公司合作完成API標準設計。 2015年9月, 英國財 政部成立了開放銀行工作組 (Open Banking Work- ing Group, OBWG) , 組織多

22、位專家學者并聯合多家 大型金融機構對開放銀行的標準展開研究; OBWG于 2016年3月發布了 “開放銀行標準框架” , 在數據、 技術 和安全等方面制定了詳細標準, 并建立了相應的治理 模式。 在數據標準上, OBWG將數據分成了開放數據、 客戶交易數據、 客戶參考數據、 聚合數據和商業敏感數 據五類, 并規定了相應的記錄規則; 在技術標準上, OB- WG制定了開放API設計、 開發和維護的準則; 在安全 標準上, OBWG在用戶協議、 身份認證、 欺詐監控、 用戶 授權四個方面提出了相關意見。 此外, OBWG還針對數 據、 技術和安全三方面制定了相應的實施計劃。 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

23、(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 CMA) 同樣于2016年3月發布了 “開放銀行 計劃” , 要求包括匯豐銀行、 巴克萊銀行在內的9家英國 大型銀行 (統稱CMA9) 自2018年1月起, 在用戶許可的 前提下, 允許經認證的第三方機構獲得數據。 雖然此計 劃后被推遲, 但 “CMA9” 已經陸續推出了自己的開放 銀行計劃。 例如從2018年9月起, 巴克萊銀行允許其客 戶將其他銀行的賬戶添加到巴克萊的手機銀行中生成 統一的賬戶視圖, 目前已有超過600萬用戶使用該服務 對日常財務狀況做管理。 從2019年開始, 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 (CMA) 將分階

24、 段、 分步驟推動開放銀行計劃, 以便更平穩、 更低風險 地統一數據和API的接口標準, 第一階段暫時只涉及支 付或交易數據的開放。 歐盟也被視作開放銀行的先行者, 并陸續推出相應的 標準。 2015年11月, 基于已有的 支付服務指令(Pay- ment Service Directive, PSD) 與 通用數據保護條 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 , 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通過了修訂后的 支付服務指 令(PSD2) 。 開放銀行模式的推廣: 從歐洲到世界 ( 二) 銀行業的競爭壓力和不斷被強調的客戶體驗使得世界主要國家 或地區均在積

25、極地探索 “開放銀行” 模式, 大致上可以分為兩種狀 態: 標準化推進和探索式推進。 標準化推進 12 打造金融連接器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2019 除英國和歐盟外, 澳大利亞、 墨西哥、 新加坡和中國香港 地區的監管部門也在市場發展的同時陸續推出相應的 標準或準則, 規范、 指引開放銀行的發展。 。 2018年, 澳大利亞通過了財政法修正案 (也稱消費者數 據權益法案, Consumer Data Right Bill或CDR) , 該 法案賦予個人對數據更大的控制權, 消費者可以有選擇 性地與經認證的第三方共享數據。 2018年3月, 墨西哥 “金融科技法” 的通過, 為其開放銀行 的監管奠

26、定了基礎。 墨西哥的 “金融科技法” 要求金融機 構向獲得授權的第三方服務商共享信息與數據, 包括已 公開信息、 交易數據和與交易相關的客戶信息。 金融機 構可以就信息與數據的共享收取一定費用, 但 “金融科 技法” 規定此類費用必須透明且不構成競爭壁壘。 2016年11月,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聯合新加坡銀行業 協會發布API手冊, 對API進行了詳細分類, 共篩選出 411個API, 并將API參與者分成了API提供者、 API消 費者、 金融科技公司和開發者社區四類, 同時為各類 API參與者制定了執行指南, 并制定了統一的數據標 準、 API標準和安全標準。 此外, API手冊還有針對性地

27、 制定了相應的治理框架。 為推動香港地區邁向 “Smart Banking” 時代, 2017年 9月, 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了7項舉措, 制定開放API框 架便是其中之一。 2018年7月, 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布開 放API框架, 要求本地銀行分四階段實現銀行開放API 功能。 第一階段是通過API提供銀行產品和服務咨詢, 截至2019年1月, 香港的本地銀行已完成第一階段的工 作; 第二階段是通過API提供銀行服務和產品的申請功 能, 這一階段的工作計劃于2019年第三季度完成; 第三 階段是通過API提供賬戶詳情查詢; 最后一個階段是通 過API提供賬戶操作的能力。 PSD2納入了支付發起服

28、務商和賬戶信息服務商兩類第 三方, 并制定了支付賬戶開放規則。 根據支付賬戶開放 規則要求, 以銀行為代表的支付機構要向第三方開放用 戶的賬戶、 交易數據, 開放以用戶同意為前提, 無須第三 方與銀行再次簽訂協議。 PSD2被看作是歐盟版的 “開放銀行計劃” , 已經于2018 年1月生效。 但由于PSD2并不要求歐盟所有成員國強制 執行, 導致其生效后的一段時間內, 歐盟各國在推進上 存在比較嚴重的拖延。 目前, 除了羅馬尼亞, PSD2已經 被27個歐盟成員國納入監管政策體系, 并有望于2019 年9月被全部歐盟國家采用。 2013.6 2015.9 2015.11 2016.32018.

29、1 2019.9 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 (CMA) 開展面向個人和 中小企業的銀行服務情況 調查。 歐盟:通過修訂后的 支付 服務指令 即PSD2 英國:開放銀行工作組 (OBWG) 成立 英國:開放銀行工作組發布 開 放銀行標準框架 ; CMA公布 “開 放銀行計劃” 歐盟:PSD2有望 在全部歐盟國家被采用 歐盟:PSD2開始生效, 歐 盟各國開始將其納入監管政 策體系 圖 2-1: 英國與歐盟的開放銀行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 : 零壹智庫整理 13 打造金融連接器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2019 表 2-2 :全球典型開放銀行監管政策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整理 地區時間相關文件內容 英國2016

30、.3“開放銀行標準框架” 在數據、 技術和安全方面制定了詳細標準, 并建立了相應的 治理模式。 歐盟2015.11 修訂后的 支付服務指令 (PSD2) 納入了支付發起服務商和賬戶信息服務商兩類第三方, 并制 定了支付賬戶開放規則。 澳大利亞2017.12“消費者數據權益法案” 賦予個人對數據更大的控制權, 消費者可以有選擇性地與經 認證過的可信第三方共享數據。 墨西哥2018.3 “金融科技法”(Ley para regular las instituciones de tecnologa financiera) 要求金融機構向獲得授權的第三方服務商共享信息與數據, 包括已公開信息、 交易數

31、據和與交易相關的客戶信息。 金融機 構可以就信息與數據的共享收取一定費用, 但 “金融科技法” 規定此類費用必須透明且不構成競爭壁壘。 新加坡2016.11API手冊 對API進行了詳細分類, 為各類API參與者制定了執行指南, 并制定了統一的數據標準、 API標準和安全標準。 中國香港2018.7Open API框架 將API分成產品和服務信息API、 產品和服務訂閱與申請 API、 賬戶信息API和交易API四類, 開放API功能將分四階 段實現。 日本、 韓國、 美國等國家目前沒有專門針對開放銀行制定監 管框架, 但這些國家的開放銀行也在不停地探索和創新, 監 管層對此大多持開放態度,

32、但在開放標準和監管規則的推 進上比較謹慎。 2016年, 韓國開始推動建立在金融機構間通用的API基礎 設施。 日本金融廳 (FSA) 也已為金融機構設立了授權第三 方企業接入的程序, 要求銀行等金融機構要向第三方服務 提供商開放API。 美國銀行業的監管具有高度分散性。 雖然美國銀行業也有 自己的API標準 (由FS-ISAC于2018年初發布, 在許多方面 與PSD2的規定類似) 但在實施層面上不具有強制性。 絕大 多數美國銀行已經認識到開放銀行在銀行戰略層面的重要 性, 并且正積極地與第三方建立合作關系, 開發基于API的 產品。 探索式推進 14 打造金融連接器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20

33、19 目前, 中國尚未發布與開放銀行相關的監管框架, 但已開 始對開放銀行的監管問題進行研究。 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 副司長陳立吾在第二屆中國互聯網金融論壇上表示, 人民 銀行將在平衡安全與發展關系的基礎上, 充分借鑒國際經 驗, 結合我國銀行業發展實際, 建立健全開放銀行業務規則 與監管框架, 加快出臺指導意見, 針對不同類型的銀行業金 融機構, 不同種類的金融業務, 設置開放銀行的服務紅線, 明確允許開放的信息接口類型、 服務范圍等關鍵要素。 此外, 我國也正不斷完善數據安全管理的相關政策, 2019 年5月28日,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關于 數據安全管 理辦法 (征求意見稿) 公開意見

34、的通知, 向社會公開征求意 見。 15 打造金融連接器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2019 中國現階段: 開放服務能力, 不涉及數據 (三) 開放銀行已經成為全球銀行業發展的一種 趨勢, 各國均在積極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開 放銀行發展路徑。 英國、 歐盟提出的開放銀 行模式的初衷是通過數據的共享, 實現銀行 間、 銀行與第三方科技公司間的充分競爭, 提高市場活力, 從而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服 務。 由于國內外在市場環境和監管政策等方面 存在差異, 國內在開放銀行模式的探索上 和國外有著很大的不同。 目前, 國內的開放 銀行主要強調銀行服務能力的共享, 銀行更 愿意突出 “連接器” 的概念。 從銀行的角度 來

35、講, 是通過開放API/SDK對外輸出金融 服務能力, 加強自身與客戶之間的聯系; 而 從第三方科技公司的角度講, 是針對銀行輸 出技術服務。 但需要指出的是, 國內銀行在 開放服務的過程中, 并不涉及核心數據的共 享。 在開放銀行模式下, 銀行和第三方機構之間 一般會簽訂嚴格的數據協議, 第三方機構在 獲得用戶授權后才能將用戶留存在平臺上 的數據共享給銀行, 用戶通過第三方平臺享 受銀行服務所產生的相關交易數據仍然由 銀行保存, 除非獲得用戶的完全同意, 否則 銀行不會將用戶的這部分數據共享給第三 方。 即用戶在特定場景內享受金融服務產生 的平臺數據 (平臺賬戶信息等) 和交易數據 (支付/

36、轉賬記錄) 由第三方平臺和銀行分 別保存。 “金融連接器” (四) 根據發展形態、 連接方式的不同, 我們將開 放銀行發展路徑分為 “有限開放API”“打造 金融連接器” 和 “形成開放銀行生態” 三個 階段。 在有限開放API階段, 銀行通過API技術向 場景方單向輸出產品和服務, 通過場景方 獲取用戶流量; 在打造金融連接器階段, 銀行基于開放平臺對接資金端、 資產端、 服務端、 工具端, 實現多元主體的多元連 接、 互利共贏; 在開放銀行生態階段, 金融 服務將變得無處不在, 銀行和商業生態相 互連接, 形成生態圈, 客戶在金融服務選擇 上將實現 “3A”(Anything、 Anyti

37、me、 An- ywhere、 ) , 在金融服務體驗上將達到 “三 無”(無界、 無限、 無感) 。 隨著我國開放銀行 實踐的不斷深入, 開放銀行建設已呈現出 從簡單的開放API到打造金融連接器的趨 勢。 16 打造金融連接器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2019 目前, 打造金融連接器成為了各類商業銀行實踐開放銀行的的主流打法。 這一階段開放 銀行模式的基本架構由三個層次構成: 底層是銀行及其背后的產品、 服務與數據, 中間層 是開放平臺, 上層是與銀行客戶有緊密聯系的商業生態。 開放平臺作為銀行和商業生態間 的 “連接器” , 有助于實現銀行和商業生態間的相互賦能。 圖 2-3: 開放銀行基礎架構

38、設計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整理 包括了消費金融, 汽車金融, 保險, 社交, 電商, 生活服務和旅游等場景 是銀行與商銀生態之間的 “連接器” , 將銀行的金融服務能力輸出至商 業生態的各類場景, 分為銀行主導的開放平臺和第三方開放平臺兩類 銀行將存, 貸, 匯等核心能力產品化, 組件化, 服務化, 通過金融科技實 現與開放平臺的對接 商業生態 開放平臺 銀行 圖 2-2: 開放銀行發展階段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 通過API技術向場景方 單向輸出產品和服務, 在 具體的業務上做對接, 通過場景方獲取用戶流 量。 有限開放API 基于開放平臺對接資金 端和資產端, 實現多元主 體的多元連接。 打造金

39、融連接器 基于用戶需求, 金融服 務將無處不在, 銀行、 商 業生態系統之間相互連 接, 形成更大的生態圈。 形成開放銀行生態 17 打造金融連接器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2019 在上述開放銀行基本架構的底層, 銀行會將存、 貸、 匯等核心能 力產品化、 組件化、 服務化, 通過金融科技實現與開放平臺的對 接, 將傳統金融產品和服務轉化為數字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在這一轉化的過程中, 銀行需要進行組織優化和流程再造, 使新 的金融產品和服務能與技術合作伙伴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做到優 勢互補。 開放平臺是銀行和商業生態間的連接器, 能夠幫助實現銀行的 金融服務能力和商業生態的相互連接。 根據主導機構的

40、不同, 開 放平臺又可分為銀行主導的開放平臺和第三方開放平臺兩種。 銀行主導的開放平臺是指銀行為將自身的金融服務輸出而主動 建立的開放平臺, 通常這樣的開放平臺會引入外部技術進行合 作開發, 但開放銀行解決方案的整合、 關鍵環節的設計均由銀行 獨立完成。 典型案例如浦發銀行與IBM合作開發的API無界開 放銀行平臺。 第三方主導的開放平臺是指可以為銀行提供從需求定制、 技術 接入到產品測試等全流程服務的平臺。 對于接入平臺的其他開 發主體有嚴格的準入機制和篩選標準。 資金實力較弱的中小銀 行和其他第三方技術企業可以考慮通過此種平臺實現需求對 接。 典型的由第三方主導的開放平臺如金融壹帳通的Ga

41、mma O平臺。 開放銀行基本架構的最上層為商業生態, 這里包括消費金融、 汽 車金融、 保險、 社交、 電商、 生活服務、 旅游等場景, 經營場景的各 類機構為增加營收途徑一般對場景內的金融服務能力有訴求, 希望通過下層開放平臺接入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提高場景金融化 程度, 提升客戶黏性。 18 打造金融連接器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2019 3 商業銀行的焦慮與出路 PART 03 19 打造金融連接器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2019 利差為主的業務模式 ( 一 ) 商業銀行是以營利為目的, 以多種金融負債籌集資金, 多種金融資產為經營對象, 具有信用創造功能的 金融機構。 一般來說, 商業銀行的營收

42、來源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利差收入, 即銀行通過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賺取 的二者之間的差額; 另一類是非利差收入, 在這一收入類別下的收入來源可以是手續費及傭金收益、 匯 兌收益等中間業務收益, 也可以是投資收益、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等其他收益。 20 打造金融連接器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2019 圖 3-1: 2018 年國有五大行利差收入與營收情況 資料來源:五大行年報,零壹智庫整理 隨著我國經濟和金融體制的發展和不斷深化的改革, 銀行業的競爭格局發生了巨大而深刻 的變化。 外部競爭格局已經改變 ( 二 ) 在傳統管制利率的環境下, 銀行等金融機構在低 成本吸收資金的同時以高利率發放貸款, 利用

43、存貸 款差獲取收益。 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推 進, 存貸款利率的上下限被逐步放開, 利差業務的收 我國商業銀行目前還處于以利差為主導的營利模式階 段,利息收入是主要的收入來源,以國有五大行 2018 年的收入結構為例,利息收入占總營收的比重平均為 72.1%。在這種單一營利模式下,我國商業銀行在很 長一段時間內開展中間業務等非利差業務的主要目的 都是為了推進存貸款業務的發展,非利差業務被認為 是吸收存款、獲得客源的間接獲益手段。 首先是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 21 打造金融連接器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2019 圖 3-2: 我國商業銀行資產利潤率呈下降趨勢 資料來源: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

44、委員會 “金融脫媒” 是指資金不經過商業銀行這個 媒介體系而從供給方直接輸送到需求方的現 象。 金融脫媒將使商業銀行的傳統金融中介 地位被削弱, 以傳統的存貸款利差收入為主 的經營模式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從居民角度 來說, 金融脫媒表現為家庭金融資產構成的 多樣化, 隨著可供選擇的理財產品和渠道的 增多, 居民儲蓄比重逐漸降低, 商業銀行在資 金來源方面面臨了更大的不確定性; 從企業 角度來說, 金融脫媒表現為更多的企業選擇 通過股票、 債券市場進行直接融資, 融資渠道 的多樣化使企業對商業銀行的信貸依賴度逐 漸降低。 其次是 “金融脫媒” 現象的加劇。 一方面, 隨著我國金融業的發展, 商業

45、銀行服務 的客戶群體對銀行提供的服務種類和服務流程 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 另一方面, 雖然銀行等金 融機構利用互聯網技術創新產品和服務的能力 再次是客戶金融需求的多元化。 益空間被不斷擠壓。 商業銀行在存貸款市場上 面臨的競爭加劇, 整體盈利水平下降, 以存貸 款利差為主要收益來源的傳統營利模式受到 了比較大的沖擊。 22 打造金融連接器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2019 近些年在 “資產荒” 現象輪番上演和資金套利的驅動 下, 金融開始逐漸脫離實體經濟而謀求自體循環, 在這一過程中商業銀行通過發行理財產品和同業存 單進行主動負債, 同時通過與信托、 券商、 基金、 保險 等金融機構合作開展通道業務

46、和委外業務來擴張資 產, 銀行的杠桿率快速提升。 從2016年開始, 監管層 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推進金融去杠桿化的監管政策, 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的同業運作模式受到了較 大影響, 同業業務增速明顯下降, 與此同時商業銀行 的通道業務和委外業務的擴張速度也得到了有效控 制, 商業銀行以利差為主導的營利模式在金融去杠 桿的背景下亟待轉型。 傳統銀行的服務往往集中于一些特定的領域, 因為服務的同質化使得競爭已經日趨白熱化。 主要通過物理 網點吸儲和獲客的模式在線上金融服務不斷發展的勢頭下變得越來越被動, 一部分金融科技平臺匯聚了大 量小額資金的收支使用, 對銀行的資金沉淀形成了直接挑戰。 此外, 銀

47、行線下網點的零售金融服務在營銷和 獲客上不但精準度低而且較難實現個人客戶的服務增值。 最后是金融去杠桿化的政策影響逐漸深入。 在獲客與營銷層面 內部五個層面需要做出改變 ( 三 ) 如果說利率市場化、 金融脫媒、 金融去杠桿以及客戶需求的多元化帶來的市場競爭格局變化是商業 銀行轉型的外部動因, 那么 “獲客與營銷”“產品與服務”“合規與風控”“運營管理”“科技基礎與研 發” 等五個層面的問題則可被視作是商業銀行尋求轉型的內在動因。 不斷提高, 但現實情況是它們越來越多地感受到了來 自互聯網企業的挑戰, 各大互聯網企業往往更能從客 戶需求角度出發為客戶提供更加合適的金融產品, 以 銀行為中心的服

48、務模式越來越不能滿足客戶的多元 化金融需求。 23 打造金融連接器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2019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 大眾的金融消費觀念 也在不斷轉變, 小額高頻成為當前普惠金融 或者說消費金融的新常態, 而現階段的銀行 服務在某種程度上難以適應這樣的大眾普 惠特征。 尤其是在跨境支付與結算領域, 每 筆交易都需要在多家機構間進行傳送, 不但 速度慢效率低而且成本居高不下。 首先, 傳統銀行等金融機構以有形網點作為 主要營銷、 獲客與服務的渠道, 不僅運營成 本高, 而且難以適應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用 戶需求。 其次, 金融機構間的清結算流程往 往通過專門機構進行, 繁瑣的業務流程導致 客戶服務

49、的相應速度不夠理想。 再次, 受限 于用戶信用評估要求, 銀行針對企業和個 人設置的信貸申請流程均較為繁瑣。 最后, 銀行持有海量的用戶信息及交易數據, 其中 既有具有復用價值的數據, 也不乏大量冗余 信息, 不但形成了銀行的管理成本與資源占 用, 還可能降低信息處理效率。 銀行自身的科技系統建設, 傳統上較多采用 集中化模式, 雖然能夠提供較高的一致性, 但是擴展性差、 資源調度不靈活。 傳統的商 用軟件外包開發體系, 雖具有較高的系統安 全性和可靠性, 但是開放性差、 采購及維護 成本較高、 開發敏捷性也難以滿足互聯網環 境下的快速響應要求。 部分銀行受制于資 源、 文化、 機制等因素, 在科技研發中還存在 技術思維局限、 創新效率低、 開發周期長和 研發成本高等問題。 隨著各類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出現, 個人金融 服務領域的詐騙、 套取資金、 薅羊毛、 盜用身 份等欺詐行為屢見不鮮。 并且隨著銀行企業 客戶下沉的戰略調整, 伴隨而來的是數量龐 大的中小型對公授信客戶群, 而銀行的機構 與人員數量有限, 不可能通過無限擴張來滿 足傳統信貸流程的大量貸前和貸后線下風 險管理工作。 傳統的反洗錢與合規管理, 側 重于制度建設、 數據報送和事后檢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零壹財經:打造金融連接器:2019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報告(59頁).pdf)為本站 (科技新城)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