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前 言言 上海大學是上海市屬、國家“211 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是教育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試點,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杰出的社會活動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錢偉長教授曾擔任上海大學校長,他獨樹一幟的教育思想和治校方略開創了學校思想解放和學術繁榮的新局面,推進了學校各項事業的新發展。上海大學涵蓋了理學、工學、經濟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哲學、法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無論是辦學水平,還是整體辦學條件,在全國高校中都已躋身前列。學校秉持“自強不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校訓和“求實創新”的校風,著力培養“全面發展
2、的卓越創新人才”。2020 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上海大學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畢業生就業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秉持“以生為本、愛生如子”的情懷擔當,堅定信心、攻堅克難,積極引導畢業生把個人發展與國家、社會的需要相結合,鼓勵和支持畢業生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奮力奪取學校疫情防控和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雙勝利!根據教育部、上海市教委相關文件精神,我校依據 2020 年 10 月 25 日就業數據整理發布上海大學 2020 年度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概述如下:畢業生總數 9067 人,就業率 93.53%
3、,總體就業情況保持平穩。畢業生升學人數共計 1983 人,比例為 21.87%。畢業生簽約就業人數共計 5070 名,簽約企業的比例為 85.25%,其中國有企業的比例達到 36.71%。畢業生簽約就業的前 3 大行業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制造業和金融業。畢業生簽約就業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比例達 91.72%,其中在上海市簽約就業的比例為 73.12%;赴中西部和基層簽約就業人數進一步增長,中西部地區 410 人,選調生 22 人,西部志愿者 4 人,村官、三支一扶項目 2 人。同時,我校積極落實國家和上海市促就業政策,2020 年進入基礎教育師資 268 人、科研助理 68 人、
4、應征入伍 18 人,均較 2019 年有大幅增長。上海大學畢業生素以“知識面寬廣、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發展后勁足”而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上海大學招生與畢業生就業工作辦公室 2020 年 12 月 i 目目 錄錄 一、一、畢業生與畢業去向概況畢業生與畢業去向概況 .2 (一)畢業生基本情況.2(二)畢業去向與就業率.6 二、二、升學升學情況情況.8(一)境內升學.8(二)出國(境)深造.9 三、就業情況三、就業情況.13(一)地域流向.13(二)行業流向.15(三)單位流向.18 四、重點領域就業情況四、重點領域就業情況.20(一)重點區域就業.20(二)重點單位就業.21(三)中西部與基層
5、就業情況.23(四)自主創業情況.24 五、用人單位反饋五、用人單位反饋.25(一)用人單位招聘需求.25(二)用人單位對本校畢業生整體評價.26 六、就業創業工作主要特色與經驗做法六、就業創業工作主要特色與經驗做法.27(一)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價值引領.27(二)穩固崗位供給,優化輸送結構.29(三)強化生涯教育,落實三全育人.30(四)優化就業服務,創新工作方法.31(五)幫扶重點群體,對接湖北高校.31(六)對接外部需求,加強預警研判.32(七)加強五軸聯動,推進雙創工作.33 七、工作展望七、工作展望.34 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2 一、畢業生與畢業去向概況 (
6、一)畢業生基本情況 1、學歷結構 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共計 9067 人。其中,本科畢業生 4626 人,占畢業生總數 51.02%,碩士畢業生 4260 人,占畢業生總數 46.98%,博士畢業生 181 人,占畢業生總數 2%。(見表 1-1)表表 1 1-1 1 不不同學歷層次同學歷層次畢業生的人數及畢業生的人數及比例比例 畢業生 本科 碩士 博士 小計 人數 4626 4260 181 9067 比例(%)51.02 46.98 2 100 2、性別結構 畢業生中男生 4284 人,女生 4783 人,比例為 0.90:1,基本持平。其中,本科生男女比例基本持平,研究生整體女生
7、多于男生。(見表 1-2)表表 1 1-2 2 不不同性別畢業生同性別畢業生的人數的人數 畢業生人數 本科 碩士 博士 小計 男生 2320 1856 108 4284 女生 2306 2404 73 4783 總計 4626 4260 181 9067 3、生源結構 畢業生生源主要集中在上海、安徽、河南、江蘇、浙江、山東 6 個省市,人數均超過 500人。其中,本科生上海生源有 1578 人,占本科生源總數 34.11%;碩士研究生生源排名前 5 的分別是安徽、河南、江蘇、浙江、山東,人數總計 2579 人,占碩士生源總數 60.54%;博士研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3
8、 究生生源超過 10 人的分別為河南、安徽、江蘇、山東、上海、浙江,人數總計 114 人,占博士生源總數 62.98%。(見表 1-3)表表 1 1-3 3 生源地人數分布生源地人數分布 生源地 本科 碩士 博士 小計 上海市 1578 238 15 1831 安徽省 334 617 22 973 河南省 282 588 26 896 江蘇省 150 575 21 746 浙江省 301 410 10 721 山東省 116 389 20 525 江西省 248 183 8 439 湖北省 111 214 6 331 山西省 90 182 9 281 四川省 180 82 3 265 湖南省
9、115 112 5 232 河北省 93 124 4 221 貴州省 181 16 3 200 廣西壯族自治區 139 32 3 174 甘肅省 100 59 4 163 云南省 121 26 1 148 福建省 60 76 1 137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102 28 2 132 陜西省 63 47 3 113 重慶市 76 20 6 102 黑龍江省 46 53 2 101 內蒙古自治區 20 48 2 70 吉林省 37 33 0 70 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4 生源地 本科 碩士 博士 小計 遼寧省 24 45 0 69 廣東省 17 40 1 58 西藏自治區
10、27 0 0 27 北京市 12 3 1 16 天津市 0 8 2 10 寧夏回族自治區 0 7 0 7 青海省 0 4 1 5 香港特別行政區 2 0 0 2 海南省 0 1 0 1 臺灣省 1 0 0 1 總計 4626 4260 181 9067 4、學科門類結構 畢業生學科門類分布廣泛,工學類畢業生 4244 人,占全體畢業生 46.81%;其他超過 500名畢業生的學科依次為管理學、藝術學、經濟學、文學、理學和法學 6 個門類。(見表 1-4)表表 1 1-4 4 不不同學科同學科門類門類畢業生畢業生人人數數 學歷層次 工學 管理學 藝術學 經濟學 文學 理學 法學 歷史學 教育學
11、哲學 小計 本科 2350 564 494 405 318 262 199 26-8 4626 碩士 1809 744 265 286 336 361 345 46 51 17 4260 博士 85 7 27 7 17 16 13 9-181 總計 4244 1315 786 698 671 639 557 81 51 25 9067 5、院系結構 本屆畢業生培養單位共有 29 家,畢業人數超過 500 名的單位有 7 家: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管理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上海美術學院、悉尼工商學院、理學院。(見表 1-5)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5
12、 表表 1 1-5 5 不不同院系同院系(中(中心)畢業生心)畢業生人人數數 院系 本科生 研究生 小計 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581 517 1098 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 440 321 761 管理學院 251 510 761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208 425 633 上海美術學院 422 176 598 悉尼工商學院 436 159 595 理學院 317 270 587 經濟學院 186 248 434 計算機工程與科學學院 290 132 422 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118 229 347 法學院 120 218 338 上海電影學院 158 139 297 文學院 125 169
13、 294 新聞傳播學院 155 137 292 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 103 160 263 中歐工程技術學院 251-251 外國語學院 94 136 230 生命科學學院 110 105 215 社會學院 79 113 192 圖書情報檔案系 47 93 140 錢偉長學院 76-76 材料基因組工程研究院-46 46 音樂學院 33 11 44 MBA 教育管理中心-38 38 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6 院系 本科生 研究生 小計 馬克思主義學院-35 35 社會科學學部(籌)8 17 25 上海研究院-20 20 體育學院 18-18 國際教育學院-17 17 總
14、計 4626 4441 9067(二)畢業去向與就業率 2020 屆畢業生共計 9067 人,就業率 93.53%。其中,本科、碩士及博士畢業生分別為 4626人、4260 人、181 人,就業率分別為 92.26%、94.84%、95.03%。畢業去向以直接就業為主,人數共計 6497 人,比例為 71.66%;境內升學共 1148 人,比例為 12.66%;出國(境)深造共 835 人,比例 9.21%。其中本科生升學共計 1781 人,占本科畢業人數的 38.50%。(見表 1-6)表表 1 1-6 6 畢業去向畢業去向與與就業率就業率 畢業去向 人數及比例 本科 碩士 博士 小計 人數
15、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直接就業 2487 53.76 3842 90.19 168 92.82 6497 71.66 出國(境)深造 778 16.82 53 1.25 4 2.21 835 9.21 境內升學 1003 21.68 145 3.40-1148 12.66 人數及就業率 4268 92.26 4040 94.84 172 95.03 8480 93.53 注:1、就業率=(直接就業出國、境深造境內升學)人數/畢業生總人數*100%;畢業生總人數=生源總人數-(病緩+退學+延長學籍)人數。博士在國內做博士后計入直接就業。2、直接就業包括簽訂三方協議(簡稱“簽
16、約”)、簽訂勞動合同、國家地方項目、靈活就業等各種就業形式。畢業離校后,學校及各院系繼續落實一生一策,及時關心指導未就業畢業生的就業、升學、創業動態需求。截止 2020 年 12 月 15 日,未納入就業統計的畢業生為 530 人,本科生 328 人,研究生 202 人;等待簽訂就業協議書的有 108 人,繼續求職的有 97 人,準備公職單位考試、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7 研究生考試、準備出國(境)深造的共有 309 人,準備自主創業有 2 人,暫不就業有 14 人。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8 二、升學情況 2020 屆畢業生升學人數為 1983
17、人。其中,境內升學與出國(境)深造人數分別為 1148 人、835 人。(見表 2-1)表表 2 2-1 1 畢業生畢業生升學升學人人數數及比例及比例 畢業生深造情況 本科人數 比例(%)碩士人數 比例(%)博士人數 比例(%)境內升學 1003 21.68 145 3.40-出國(境)深造 778 16.82 53 1.25 4 2.21 總計 1781 38.50 198 4.65 4 2.21 (一)境內升學 在境內升學的畢業生共 1148 人,其中本科生 1003 人,占境內升學人數的比例為 87.37%,碩士生 145 人,占境內升學人數的比例為 12.63%。在“雙一流”高校讀研的
18、畢業生共 1072 人,占境內升學人數的比例為 93.38%。其中,錄取我校畢業生人數超過 10 名的“雙一流”高校有 11 所,合計錄取本校畢業生 893 名,占境內升學人數的比例為 77.79%。(見表 2-2)表表 2 2-2 2 畢業生畢業生境內升學境內升學的的主主要高校要高校(人數(人數1010)畢業生境內升學人數 本科生 研究生 小計 上海大學 556 50 606 華東師范大學 52 2 54 同濟大學 43 7 50 復旦大學 42 8 50 上海交通大學 31 4 35 東南大學 15 7 22 上海財經大學 17 2 19 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9
19、畢業生境內升學人數 本科生 研究生 小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4 5 19 浙江大學 11 6 17 南京大學 7 4 11 北京大學 10-10 總計 798 95 893(二)出國(境)深造 1、國家與地區分布 出國(境)深造畢業生共有 835 人,本科生 778 人,占比 93.17%;研究生 57 人,占比6.83%。其中 10 人以上的國家和地區為英國、法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中國香港、新加坡、德國,錄取人數占出國(境)深造總人數的 93.29%。(見表 2-3)表表 2 2-3 3 畢業生畢業生出國(境)出國(境)深造的國家深造的國家和和地區地區分布分布 深造人數 本科生 研究
20、生 小計 英國 258 7 265 法國 174 5 179 美國 133 3 136 日本 54 6 60 澳大利亞 48 5 53 中國香港 38 4 42 新加坡 25 1 26 德國 11 7 18 比利時 6 1 7 韓國 2 5 7 西班牙 5 2 7 意大利 4 2 6 荷蘭 2 3 5 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10 深造人數 本科生 研究生 小計 瑞典 5 0 5 加拿大 4 0 4 瑞士 3 0 3 新西蘭 1 2 3 中國澳門 2 0 2 芬蘭 1 1 2 愛爾蘭 1 0 1 丹麥 0 1 1 捷克 0 1 1 沙特阿拉伯 0 1 1 以色列 1 0
21、1 總計 778 57 835 2、主要學校 在 QS 世界大學排名前 20 位的境外高校深造的畢業生有 106 人,占出國(境)深造總人數的 12.69%;在 QS 世界大學排名前 50 位的境外高校深造的畢業生有 252 人,占出國(境)深造總人數的 30.18%。(見表 2-4)表表 2 2-4 4 在在 QSQS 世界大學排世界大學排名名前前 50 50 位位境外境外高校的深造人數高校的深造人數 2020-2021QS 排名 學校名稱 國家或地區 深造人數 5 牛津大學 英國 1 8 帝國理工學院 英國 9 9 芝加哥大學 美國 1 10 倫敦大學學院 英國 12 11 新加坡國立大學
22、 新加坡 16 13 南洋理工大學 新加坡 5 14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瑞士 2 16 賓夕法尼亞大學 美國 1 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11 2020-2021QS 排名 學校名稱 國家或地區 深造人數 18 康奈爾大學 美國 2 19 哥倫比亞大學 美國 6 20 愛丁堡大學 英國 19 21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美國 3 22 香港大學 中國香港 6 24 東京大學 日本 4 25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 美國 19 27 香港科技大學 中國香港 6 27 曼徹斯特大學 英國 20 29 西北大學 美國 2 31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澳大利亞 7 31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
23、 英國 30 35 紐約大學 美國 17 36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美國 1 40 悉尼大學 澳大利亞 23 41 墨爾本大學 澳大利亞 7 42 杜克大學 美國 2 43 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香港 12 44 新南威爾士大學 澳大利亞 5 46 昆士蘭大學 澳大利亞 4 48 香港城市大學 中國香港 10 錄取我校畢業生 10 人以上的境外高校有 20 所,人數共計 452 名,占占出國(境)深造總人數的 54.13%。其中華威大學等 12 所高校在 QS 世界大學排名前 100 名,3 所法國高校貝爾福-蒙貝利亞技術大學、貢比涅技術大學、特魯瓦技術大學則位居法國權威雜志“新工廠”排行榜前列。
24、(見表 2-5)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12 表表 2 2-5 5 畢業生畢業生出國(境)出國(境)深造人數深造人數較較多的多的 2 20 0 所所高校高校(人數(人數1010)學校名稱 國家或地區 深造人數 貝爾福-蒙貝利亞技術大學 法國 59 貢比涅技術大學 法國 40 特魯瓦技術大學 法國 38 華威大學 英國 33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 英國 30 悉尼大學 澳大利亞 23 利茲大學 英國 21 曼徹斯特大學 英國 20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 美國 19 愛丁堡大學 英國 19 南加州大學 美國 18 謝菲爾德大學 英國 18 尼斯-索菲亞綜合理工學院 法國 17 紐約
25、大學 美國 17 格拉斯哥大學 英國 17 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加坡 16 杜倫大學 英國 13 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香港 12 倫敦大學學院 英國 12 香港城市大學 中國香港 10 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13 三、就業情況 2020 屆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書、簽訂勞動合同、參加國家地方項目以及定向委培在職形式就業(簡稱“簽約及合同就業”)共計 5629 人。其中,簽訂就業協議書就業(簡稱“簽約就業”)的畢業生共計 5070 人。(見表 3-1)表表 3 3-1 1 畢業生簽約及合同就業人畢業生簽約及合同就業人數數 簽約及合同就業人數 簽約就業 國家、地方項目 定向委培在職
26、 合同就業 小計 本科 1570 58 4 229 1861 碩士 3350 13 45 199 3607 博士 150 1-10 161 總計 5070 72 49 438 5629(一)地域流向 1、地區流向 我校畢業生簽約就業主要集中在東部 10 個省市就業,總人數 4650 人,占簽約就業總數的91.72%。其中在上海市簽約就業人數為 3707 人,占簽約就業總數的 73.12%(見表 3-2)表表 3 3-2 2 畢業生在各地區簽約就業的人數畢業生在各地區簽約就業的人數 簽約就業人數 本科 碩士 博士 小計 東部 1426 3111 113 4650 中部 53 167 28 248
27、 西部 88 65 9 162 東北部 3 7-10 總計 1570 3350 150 5070 注:東部、中部、西部、東北部、港澳臺地區、海外地區等區域劃分方法:東部(10):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中部(6):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12):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東北(3):遼寧、吉林和黑龍江。港澳臺地區(3):香港、澳門和臺灣。海外地區是指除中國之外的其他任何地區。網址:國家統計局http:/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14 2、主要地點 上海以外,我校畢業生簽約及合同就業
28、人數為 45 名及以上的地點共有 9 個,依次為杭州、深圳、北京、南京、蘇州、合肥、寧波、武漢、鄭州,就業人數共 741 人;就業超 25 人的地點有 16 個,除上述 9 個之外,還有成都、廣州、青島、無錫、溫州、南通、濟南,具體分布如下表。(見表 3-3)表表 3 3-3 3 畢業生簽約及合同就業畢業生簽約及合同就業集中地點(人數集中地點(人數2525)地區 省份或直轄市 地點 本科生 研究生 小計 東部 浙江 杭州 40 168 208 廣東 深圳 29 71 100 北京 北京 23 65 88 江蘇 南京 12 70 82 江蘇 蘇州 13 63 76 浙江 寧波 14 31 45
29、廣東 廣州 12 26 38 山東 青島 14 23 37 江蘇 無錫 2 32 34 浙江 溫州 2 26 28 江蘇 南通 3 24 27 山東 濟南 3 23 26 中部 安徽 合肥 8 44 52 湖北 武漢 8 37 45 河南 鄭州 6 39 45 西部 四川 成都 22 20 42 總計-211 762 973 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15(二)行業流向 1、總體流向 畢業生簽約就業大于 200 人的行業有以下七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制造業,金融業,教育,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和建筑業;比例分別為 20.91%、20.61%、1
30、3.51%、11.14%、6.45%、5.19%、5.15%。其他 12 個行業就業人數共占比 17.04%。(見表 3-4)表表 3 3-4 4 畢業生在各行業簽約就業的人數畢業生在各行業簽約就業的人數 行業/畢業生簽約就業人數 本科 碩士 博士 小計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417 638 5 1060 制造業 244 791 10 1045 金融業 157 525 3 685 教育 110 343 112 565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83 234 10 327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101 161 1 263 建筑業 131 127 3 261 其他行業 327 531 6 864
31、 總計 1570 3350 150 5070 注:1、行業門類以 2011 年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1)為標準。2、“其他行業”包括畢業生簽約就業人數200 人的 12 個行業:房地產業,批發和零售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文化、體育和娛樂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衛生和社會工作,農、林、牧、漁業,采礦業,住宿和餐飲業等。2、前三行業的主要用人單位(1)畢業生在“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簽約就業 1060 人,本科生 417 人,研究生 643 人。錄用人數為 7 名及以
32、上的集中用人單位共計 19 家,簽約人數 464 人,占比43.77%;研究生簽約人數 281 人,本科生簽約人數 183 人。(見表 3-5)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16 表表 3 3-5 5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集中用人單位(人數集中用人單位(人數7 7)單位名稱/簽約就業人數 本科生 研究生 小計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 117 36 153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23 40 63 網易網絡有限公司 4 24 28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1 27 28 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12 15 27 攜程集團 3 18 21 上
33、海鈞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1 18 19 杭州??低晹底旨夹g股份有限公司-16 16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6 8 14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12 12 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12 12 漢海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11 11 埃森哲(中國)有限公司 9 1 10 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1 9 10 上海復旦微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 9 10 騰訊科技有限公司 2 6 8 思愛普(中國)有限公司 2 6 8 巨量引擎(上海)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 1 6 7 上海云從企業發展有限公司-7 7 (2)畢業生在制造業簽約就業 1045 人,本科生 244 人,研究生 801 人。錄用人數
34、為 7 名及以上的集中用人單位有 19 家,簽約人數 394 人,占比 37.7%;研究生 332 人,本科生 62 人。(見表 3-6)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17 表表 3 3-6 6 制造業制造業集中用人單位(人數集中用人單位(人數7 7)單位名稱/簽約就業人數 本科生 研究生 小計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6 103 109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2 50 52 上海華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 17 21 38 展訊通信(上海)有限公司-29 29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3 15 18 上海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 11 4 15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35、5 10 15 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 2 13 15 上海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 1 13 14 臺積電(中國)有限公司-12 12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 3 8 11 上海聞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1 9 10 上海三菱電梯有限公司 7 2 9 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 1 8 9 中芯南方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9 9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1 7 8 杭州??低晹底旨夹g股份有限公司 2 5 7 中航(上海)航空無線電電子技術有限公司-7 7 上海和輝光電有限公司-7 7 (3)畢業生在金融業簽約就業 685 人,本科生 157 人,研究生 528 人。錄用人數 5 名及以上的集中用
36、人單位有 16 家,簽約就業人數 508 名,占比 74.16%。其中,研究生 389 人,本科生 119 人。(見表 3-7)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18 表表 3 3-7 7 金融業金融業集中集中用人單位用人單位(人數(人數5 5)單位名稱/簽約就業人數 本科生 研究生 小計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8 51 69 上海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6 51 67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 20 41 61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7 42 49 寧波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7 41 48 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3 43 46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9 30 39 中國建設銀行股
37、份有限公司 12 20 32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2 17 29 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5 16 21 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4 8 12 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10 10 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 1 7 8 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 4 6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紅寶石路證券營業部 2 4 6 中國人民銀行 1 4 5 (三)單位流向 簽約就業的 5070 名畢業生主要集中在企業,共計 4322 人,占比 85.25%;其中在國有企業簽約比例最高,為 36.71%。在黨政機關與事業單位的簽約比例為 14.40%,其中在中等、初等教育單位、高等教育單位的簽約比例分別為
38、 4.87%、4.36%。不同學歷層次畢業生就業的單位流向呈現各自特征。1、企業簽約特點:本科、碩士在企業的簽約就業比例分別為 91.46%、85.40%;其中,在國有企業的簽約比例分別為 41.02%、36.09%,本科生均高于碩士生。博士在企業簽約比例僅為 16.67%。2、黨政機關及事業單位簽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19 約特點:本科生、碩士生簽約就業比例分別為 7.45%、14.57%。其中,在中等、初等教育單位簽約就業的比例分別為 3.69%、5.61%;在高等教育單位簽約就業比例為 0.25%、3.16%。碩士生在各級教育單位簽約就業的比例均高于本科生。博士簽
39、約主要集中在黨政機關與事業單位,其中在高等教育單位占全部博士簽約的 74%。(見表 3-8)表表 3 3-8 8 畢業生在不同畢業生在不同性質性質用人單位簽約就業人數用人單位簽約就業人數 單位性質 本科 碩士 博士 小計 企業 國有企業 644 1209 8 1861 其他企業 304 754 5 1063 中小企業 304 383 5 692 三資企業 184 515 7 706 小計 1436 2861 25 4322 黨政機關與事業單位 黨政機關 21 71-92 中等、初等教育單位 58 188 1 247 高等教育單位 4 106 111 221 科研設計單位 17 65 7 89
40、其他事業單位 13 40 2 55 醫療衛生單位 4 18 4 26 小計 117 488 125 730 部隊 部隊 17 1-18 總計 1570 3350 150 5070 注:1、“其他企業”類型中,包括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大型民營企業、私營企業。2、“黨政機關”包括黨政機關、縣及縣以下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組和城鎮社區”等用人單位類型。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20 四、重點領域就業情況 (一)重點區域就業 1、“一帶一路”、長三角及長江經濟帶就業情況 畢業生在“一帶一路”簽約就業比例占全部簽約就業畢業生總數的 85.38%,其中 97.44%都集中在 21
4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畢業生在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地區簽約就業的比例分別占全部簽約就業畢業生總數的 89.25%、85.44%。(見表 4-1)表表 4 4-1 1 畢業生在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畢業生在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長三角地區簽約就業的人地區簽約就業的人數數 畢業生簽約就業人數 本科 碩士 博士 小計 一帶一路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1351 2779 88 4218 絲綢之路經濟帶 55 48 8 111 小計 1406 2827 96 4329 長江經濟帶-1410 2996 119 4525 長三角-1334 2891 107 4332 畢業生簽約就業人數 1570 3350
42、 150 5070 注:1、“一帶一路”地區涵蓋 18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包括上海、福建、廣東、浙江、海南等 5 ?。ㄖ陛犑校?;“絲綢之路經濟帶”包括新疆、重慶、陜西、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廣西、云南、西藏等 13 ?。ㄖ陛犑校?。詳見“中國一帶一路網”網址:https:/ 11 ?。ㄖ陛犑校┑?39 城市。3、“長三角”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2、京津冀、粵港澳就業情況 畢業生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等三地就業人數分別為 88 人、13 人、26 人,共計 127人。畢業生在粵港澳大灣區“9+2 城市群”就業人數為 168
43、 人,除了深圳和廣州,佛山、東莞、珠海就業人數也在 5 人以上,未統計到前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就業的畢業生。(見表 4-2)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21 表表 4 4-2 2 畢業生在京畢業生在京津津翼翼、粵港澳、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就業人就業人數數 畢業生簽約就業人數 本科生 研究生 小計 北京 23 65 88 河北 14 12 26 天津-13 13 小計 37 90 127 深圳 29 71 100 廣州 12 26 38 其他城市 11 19 30 小計 48 108 168 注:本表統計就業人數為簽約及合同就業人數。(二)重點單位就業 1、中央企業就
44、業情況 畢業生簽約到國務院國資委企業(簡稱“央企”)30 家,簽約就業畢業生 560 人。其中,本科生 243 人,研究生 317 人。簽約人數為 10 名及以上的央企有 11 家,簽約人數共 524 人,占畢業生在央企簽約人數的比例為 93.57%。其中,本科生 236 人,研究生 288 人。簽約就業人數為 2 名及以上的央企有 22 家,簽約就業畢業生共 552 人,占比 98.57%。其中,本科生 241 人,研究生 311 人。(見表 4-3)表表 4 4-3 3 畢業生簽約就業的中央企業畢業生簽約就業的中央企業(人數(人數2 2)中央企業/錄用本校畢業生的人數 本科生 研究生 小計
45、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 117 36 153 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36 30 66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23 42 65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28 32 60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2 50 52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9 30 39 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22 中央企業/錄用本校畢業生的人數 本科生 研究生 小計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6 19 25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1 19 20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 7 11 18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6 9 15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1 10 11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1 2 3 中國
46、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3 3 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3 3 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3 3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2 1 3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 1 2 3 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2 2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2 2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2 2 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2 2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1 1 2 2、世界 500 強企業就業情況 畢業生在世界 500 強企業的簽約就業的總人數為 1512 人,占全體簽約就業總人數比例為29.82%。簽約世界 500 強企業的畢業生中,本科占 33.01%,碩士占 66.73%,博士占 0.26%。(見表 4-4)表表 4 4-4
47、 4 畢業生在世界畢業生在世界 500500 強企業簽約就業的人數及強企業簽約就業的人數及比例比例 畢業生人數及比例 本科 碩士 博士 小計 在世界 500 強簽約就業人數(人)499 1009 4 1512 占各學歷層次簽約總人數比例(%)31.78 30.12 2.67 29.82 總計 1570 3350 150 5070 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23(三)中西部與基層就業情況 2020 年,畢業生更加積極主動服務于中西部地區、基層就業。從 2020 年 10 月 25 日就業數據顯示,2020 屆畢業生赴中西部簽約就業人數 410 人,其中博士 37 人,碩士 2
48、32 人,本科141 人。(見表 4-5)赴基層就業的畢業生中選調生 22 人,西部志愿者 4 人,村官、三支一扶項目 2 人。表表 4 4-5 5 畢業生簽約中西部地區就業畢業生簽約中西部地區就業分布分布 就業地 博士 碩士 本科 小計 河南省 11 49 15 75 安徽省 7 44 10 61 湖北省 1 45 9 55 四川省 1 19 17 37 廣西壯族自治區-9 16 25 貴州省-5 19 24 湖南省 2 14 8 24 江西省 3 7 8 18 重慶市 5 9 4 18 云南省-6 11 17 陜西省 1 10 5 16 山西省 4 8 3 15 內蒙古自治區 2 5 2
49、9 甘肅省-2 6 8 西藏自治區-5 5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3 3 總計 37 232 141 410 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24(四)自主創業情況 依據畢業生上報的就業方案以及對各培養單位的深入調查,我校 2020 屆畢業生中共有 25人自主創業,其中博士 2 人,碩士 15 人,本科 8 人。與本人創業公司簽約的為 9 人。其中文化傳媒類企業 10 家,科技類企業為 8 家,另外還有涉及服裝、食品、建筑等行業。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25 五、用人單位反饋 數據來源:上海大學在 2020 年 4 月舉辦網上校園招聘會時針對用人單位調研的結果。
50、(一)用人單位招聘需求 用人單位主要看重畢業生“協作精神、人際溝通能力,創新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綜合素質”、社會實踐經歷或工作經驗、敬業精神。另外,對心理素質、學習成績、思想政治素質等方面也較為關注。(見表 5-1)表表 5 5-1 1 用人單位招聘時最看重學生的方面用人單位招聘時最看重學生的方面 用人單位招聘時最看重學生的方面(限選三項)比例(%)畢業生綜合素質(協作精神、人際溝通能力、創新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89.6 社會實踐經歷或工作經驗 58.4 敬業精神 47.2 心理素質 36.8 學習成績 33.6 思想政治素質 22.4 計算機技能 18.4 外語水平 15.2 學生干
51、部經歷 9.6 其它 5.6 用人單位面試主要考核畢業生的協作精神、人際溝通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專業素養、語言表達能力、應變能力等。另外,對儀表舉止、創新能力也較為關注。(見表 5-2)表表 5 5-2 2 用人單位面試主要考核學生的層面用人單位面試主要考核學生的層面 用人單位面試主要考核學生的層面(限選三項)比例(%)協作精神、人際溝通能力 75.2 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4 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26 用人單位面試主要考核學生的層面(限選三項)比例(%)專業素養 60.8 語言表達能力 52.8 應變能力 40.8 儀表舉止 22.4 創新能力 20 心理素質
52、 13.6 外語能力 12.8 文字表達能力 6.4 其它 0.8(二)用人單位對本校畢業生整體評價 用人單位認為本校畢業生專業技能“符合、比較符合“其崗位需求的比例共計為 95.2%。用人單位認為本校學生實踐中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很強、比較強“的比例共計為 94.4%。(見表 5-3、5-4)表表 5 5-3 3 本校畢業生專業技能符合單位崗位需求情況本校畢業生專業技能符合單位崗位需求情況 本校畢業生專業技能符合單位崗位需求情況 比例(%)很符合 32.8 比較符合 62.4 一般 4.8 不符合 0 表表 5 5-4 4 本校學生在實踐中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情況本校學生在實踐中運用專業知識的
53、能力情況 本校學生在實踐中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情況 比例(%)很強 19.2 比較強 75.2 一般 5.6 很弱 0 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27 六、就業創業工作主要特色與經驗做法 2020 年是極其特殊的一年,受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疊加影響,高校畢業生面臨著復雜嚴峻的就業形勢,黨中央、國務院和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被列為“六穩”“六?!敝?,就業工作成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重要民心工程。上海大學作為上海市屬高校排頭兵,承擔著先行先試的責任義務,肩負服務國家戰略和弘揚踐行開放、創新、包容上海城市品格的重任。鑒此,學校上下高度重視,積極
54、有序應對,引導畢業生把個人理想、前途與國家、社會的需要相結合,鼓勵和支持畢業生扎根基層、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2020 屆畢業生就業工作舉措概述如下:(一)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價值引領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穩就業”關系到每個畢業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因此,學校上下高度重視,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站在“兩個維護”的高度,積極應對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變化,切實把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1、系統布局重謀劃 充分發揮就業創業領導小組的作用,建立統籌協調、齊抓共管機制,落實“一把手”工程和“全員責任制”。2020 年,全校依據不同階段就業工作特點召開 4 次“穩就業”大會進行工作部署,將“
55、六穩”、“六?!惫ぷ魅蝿找笈c學校高水平大學建設目標緊密結合,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校黨委書記成旦紅要求各單位秉持“促就業就是保民生,抓就業就是講政治”的理念和“以生為本,愛生如子”的情懷;黨委副書記、校長劉昌勝強調要以“干就干成一流、做就做到極致”的精神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雙勝利,系統部署“鎖定一目標、寫好一封信、下好一盤棋、搭好一平臺、織好一張網”的“五個一”就業工作體系。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28 2、校院聯動抓落實 學校校院兩級“掛圖作戰”,制定五份清單,精準發力,確保天天見增量、日日有成效。各畢業生培養單位制定“一院一策”,部署落實就業工作,做好重
56、點群體的精準排摸。招畢辦牽頭組織召開就業工作沙龍和工作例會,定期就工作進展、工作經驗進行總結交流。學校認真落實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發揮高校輔導員作用助力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召開全校畢業班輔導員專題培訓,指導畢業班輔導員用好教育部“全國高校畢業班輔導員就業工作平臺”、上海市就業服務平臺和學校就業信息網,通過“互聯網+就業”新模式,全力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百日沖刺”。3、價值引領展情懷 學校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遵循,著力厚植學生家國情懷,樹立遠大抱負,肩負時代重任,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四史”教育以及“抗疫”精神,引導畢業生服務國家戰
57、略,到重點行業、關鍵領域和重要崗位建功立業。3 月 2 日春季學期開學之際,成書記、劉校長與 5 萬全校師生齊聚云端、共同開啟“開學第一課”,并做“關愛健康、關愛社會”主題報告。6 月 8 日,成書記在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系統“偉大工程”系列示范黨課作賡續紅色基因書寫青春傳奇的主題黨課,圍繞“青春之中國,走向偉大復興;青春之上大,追卓越創一流;青春之我,以天下為己任”三個部分闡釋了上海大學紅色基因、青年與擔當。學校依托“新時代新空間新成長第二課堂”、“空中連線”線上教育講座開展系列網絡思政教育;依托校內外媒體平臺廣泛宣傳就業先鋒優秀人物,注重先進校友典型宣傳,樹立正確擇業就業榜樣;邀請中國商飛、
58、華虹集團進校宣講,講述作為國之重器、行業龍頭服務國家戰略的貢獻與擔當,多種途徑激勵更多畢業生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獻青春、成就夢想。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29(二)穩固崗位供給,優化輸送結構 學校本著“促就業舉措應出盡出、拓崗位辦法能用盡用、強幫扶力量善聚會聚、未就業學生應幫盡幫”的實干精神,在穩固畢業生就業崗位供給的同時優化人才輸送結構。1、政策崗位抓落地 學校主動對標國家及上海市出臺的一系列促就業政策,進一步加強對畢業生到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基層就業、參軍入伍等政策的宣傳解讀。2020 年,學校制定 150 個科研助理招聘方案,60 個第二學士學位招生方案,挖掘行政
59、管理部門、基礎教育集團、科技園區等關聯單位各類崗位 300 余個。截至 10 月 25 日,共計 68 名畢業生參加科研助理,22 名畢業生進入各省選調生,4 名畢業生成為西部志愿者,18 名畢業生應征入伍,268 名畢業生進入全國各地的基礎教育領域擔任中小學教師,410 名畢業生去往中西部就業。2、市場崗位拓平臺 學校積極構建就業合作網絡,挖掘擴增市場性就業崗位。深挖校內外各類崗位資源,聯合部處、院系充分調動校友、專業教師力量,提供更充足、更高質量的就業機會。2019 年 11 月,針對 2020 屆畢業生召開為期兩天的大型綜合招聘會,邀請企業 1012 家,提供崗位需求人數35000 余個
60、,共吸引校內及兄弟院校畢業生 12000 人次。2020 年上半年疫情期間,招聘會由線下轉為線上,共開展綜合類和學科大類云上就業實習招聘活動共 11 場,全年累計提供崗位 20.3萬個。同時,匯集教育部 24365、上海市網絡招聘平臺及各地方招聘信息,進行分類篩檢、對口推送,“上大就業”微信公眾號招聘信息發布量是去年同期的 130%;與中智預才網、智聯招聘、一起求職等第三方人才服務公司合作開展空中宣講會、春季網絡招聘會等線上招聘活動,學校就業網新增注冊企業 2116 家。3、關鍵領域強引導 校領導帶隊走訪中國商飛、華為、中興通訊、華虹集團、上海建工、光明集團等重點企業,上海大學 2020 屆畢
61、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30 加強校企合作,如與中國商飛開展“大飛機班“的人才定制化聯合培養。伴隨著經濟轉型升級,畢業生服務于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人數顯著增長。學校積極還推動長三角校地戰略合作,與江蘇省委組織部、人社廳、浙江省人社廳以及南京、杭州、寧波、紹興、溫州等重點地市人社局開展合作,組織 1500 多人次參加長三角地區重點城市舉辦的專場招才引智活動,積極引導畢業生服務重點區域。(三)強化生涯教育,落實三全育人 1、生涯輔導全覆蓋 學校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掘就業工作的育人作用,以認知自我規劃自我成就自我生涯發展為主線,將生涯發展教育和職業素質拓展、團體輔導與個體咨詢有
62、機結合,構建了全覆蓋、全過程的生涯輔導體系,努力提升生涯育人質量和實效。發揮研究生導師作用,鼓勵導師參與生涯教育與就業指導;推進本科生全程導師制,強化全員育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分別于 2019 年秋季與 2020 年春季開展了 2 期“生涯導航月”系列活動,以“胸懷家國之情,規劃青春之我”為主題,通過“先鋒典型譜、行業風向標、技能練兵場、生涯導航臺”等類別及模塊開展約近 200 場次活動,覆蓋近萬人次。2、個體指導準聚焦 面向全校學生開展職業咨詢“一對一”指導,通過公眾號和就業信息網進行預約;依托就業信息網落實畢業生就業指導“一生一策”,一方面注重引導學生把握生涯規劃和人生方向,樹立好求職目
63、標;另一方面引導畢業生認清形勢盡早就業,對就業單位、就業地區、薪資水平期待等形成合理預期,引導學生轉變不合理的就業心態。針對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學校通過電話、微信群、就業信息網等繼續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指導與服務。3、師資培訓提效能 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四史”學習教育,不斷強化就業指導師資的理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31 想信念和使命擔當。4 月中旬,及時組織“疫情下職業生涯與就業指導對策與工作實務”專題培訓,幫助就業指導師資及時掌握就業形勢、提升指導能力;后續通過線上開展了“上海高校就業指導師初級培訓班”,定期開展工作沙龍,累計培訓逾 200 人次,持續
64、提升就業創業指導的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水平。(四)優化就業服務,創新工作方法 1、智能網絡再升級 疫情推動了畢業生就業服務從線下為主、線上為輔迅速轉變為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疫情伊始,學校迅速制定“互聯網+就業”的服務方案,進行網站升級改建,完成平臺建設。依托學校云視頻會議系統,積極配合用人單位開展在線宣講、線上面試等招聘活動和教師在線職業指導、生涯教育相關課程。組建重點企業一對一服務群、綜合招聘服務群、校友企業服務群等,為用人單位提供招聘服務咨詢;與教育部推出“24365”平臺有序對接,全天 24 小時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信息。2、事務辦理見關懷 學校優化疫情下的就業事務辦理流程,開通網上協
65、議書簽約鑒證就業、線上就業手續辦理服務,通過微信、郵件、電話等方式及時回應畢業生關注問題。建立 9 個線上就業事務咨詢群,及時解決學生在就業事務辦理過程中的問題,服務累計 3000 余人次。依托學校健康之路“每日一報”系統,及時掌握畢業生就業進展與動態。學校協調各部門組織開展線上答辯、優先安排畢業生返校、推出“云離?!碑厴I手續辦理平臺等一系列舉措,保障畢業生順利畢業、盡早就業。(五)幫扶重點群體,對接湖北高校 1、分層指導求精準 針對湖北籍、少數民族、建檔立卡、殘疾學生、52 個未摘帽貧困縣和待就業學生盤清底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32 數,強化重點群體的就業幫扶。學校建
66、立重點幫扶微信群,了解掌握畢業生思想動態和心理狀況,通過談心談話等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輔導,對其進行就業信息精準推送,具體問題精準指導。特別是建檔立卡、52 個貧困縣家庭畢業生,實現了有就業意愿的畢業生充分就業,有幫扶需求的畢業生得到有效指導。聯合上海外服黨支部為重點群體就業困難學生提供線上一對一職業咨詢;輔導經濟困難畢業生申請求職創業補貼,501 名畢業生成功獲得補貼共計501000 元;324 名湖北籍畢業生獲得專項補貼共 324000 元。2、一幫一扶促發展 學校作為第二批“一幫一”行動高校之一,對口幫扶武漢晴川學院。學校高度重視,專題部署,并于 6 月 4 日兩校在云端正式簽署合作
67、協議。兩校結合實際情況充分協商,形成了聚焦八個方面的幫扶合作方案,共挖共享就業崗位信息、共用云端就業指導資源、共搭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共促二級院系深度對接、共建實習就業基地、共同開拓就業渠道、共謀高效就業管理方法、共同提升就業師資水平,經過共同努力,兩校初次就業率均超過所在?。ㄊ校┢骄?。(六)對接外部需求,加強預警研判 1、學生調研重培養 學校完善畢業生就業狀況統計、分析和發布機制,定期發布各專業人才需求預測、預警系統及就業工作動態;持續開展在校學生、畢業生就業準備、畢業當年、畢業半年后與三年后就業狀況跟蹤調研,及時了解學生個性化需求特點,出臺相應的校級與院系報告反饋至學校人才培養環節。20
68、20 年,學校除了出臺 7 份校級調研報告之外,為 22 個院系出臺了 2019 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培養與就業質量反饋報告,為 18 個院系出臺了畢業生畢業三年后培養與就業質量反饋報告。開展充分利用學校掌握的近十年畢業生在各行業就業、出國(境)留學、考研升學、靈活就業、待就業的相關數據,分析各學科、專業畢業生行業流向和簽約就業歷年變化趨勢,優化學校就業工作決策部署和人才培養方案。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33 2、用人需求深發掘 學校面向主要用人單位定期開展調研,尤其是長三角地區一些重點行業、重點領域企業,加強校地戰略工作、區域重點人才工作站、地方人社部門的交流與聯絡,及時
69、了解行業前沿與企業人才需求標準,著力解決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互動不足的問題,出臺的相應調研報告為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就業創業指導服務提供決策依據。3、孵化基地促聯動 學校作為 2020-2021 年度上海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孵化基地之一,緊密圍繞任務清單,通過舉辦上海高校就業指導師資隊伍培訓、編寫上海高校就業指導實務手冊、開展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調研以及組織召開中期沙龍,凝聚共識、匯聚力量,通過兄弟院校間交流與合作,搭建資源共享平臺,提升就業工作隊伍服務能級,增強對畢業生就業形勢研判,進一步完善招生、培養、就業聯動工作鏈條,深化人才培養反饋機制。(七)加強五軸聯動,推進雙創工作 學校積極打造“機
70、制體制、雙創教育、雙創活動、資源整合、服務體系”五軸聯動、知行合一的雙創工作體系,通過創新中國、創業人生等精品通識課程普及創新創業意識,通過“挑戰杯”、“互聯網+”、“聯合大作業”等競賽和項目訓練雙創思維,舉辦“未來合伙人”訓練營等鏈接多方資源,形成了“廣覆蓋、開放式、平臺型、鏈網化”的雙創工作模式,積極推動創業帶動就業工作。落實自主創業畢業生的指導和政策扶持工作,充分發揮團委、創新創業學院、科技園區等平臺優勢,積極為創業畢業生做好項目對接、法律政策等線上咨詢與指導工作,落實稅費減免、創業貸款、創業補貼等國家、地方創業政策宣傳和答疑。上海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34 七、工作
71、展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進一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是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和就業優先戰略的重要交匯點,具有極端重要性。上海大學將繼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就業”、“保就業”決策部署,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繼續強化落實校院兩級“一把手工程”,鞏固深化“五個一”工作布局,推進“全員責任制”,認準“五類清單”工作法。緊密對接國家戰略,聚焦上?!拔鍌€中心”和“四大品牌”建設,立足上海市、服務長三角、支持中西部,瞄準“卡脖子”關鍵領域、重點行業,加強人才輸送,體現人才培養成果的“新高度”。抓住“十四五”戰略機遇期,以自強不息、敢為人先、銳意進取、追求卓越的大學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三全育人”理念,不斷完善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機制,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著力培養全面發展的卓越創新人才,將畢業生就業融入學校發展的“新階段”。把握當代學生發展需求與成長規律,加強擇業觀教育,充分挖掘就業工作的育人功能,賡續紅色基因,講好上大故事,傳播上大文化,將“愛國志”和“家國情”轉化為“報國行”,引導廣大青年將職業選擇與社會需求、國家發展相結合,實現對更美好生活的“新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