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穩中有進,轉型進行時 2019年中國銀行業回顧與展望 本期快訊的編寫 團隊包括: 主編:主編:楊尚圓 副主編副主編:鄧亮 編寫編寫團隊成員團隊成員: 賓點、劉宇峰、涂雪梅、張敏芬(按姓 氏拼音首字母順序排列) 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 梁國威、何淑貞、朱宇、葉少寬、 胡亮、姚文平、王偉、張紅蕾、譚文杰、 鄭善斌 “ 前言前言 2019年,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 加劇,體現在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國 內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面對外部 經濟環境的復雜及不確定性,上市商 業銀行的經營業績總體保持增長。 本期銀行業快訊分析了37家截 至4月22日披露2019年年報的A股和/ 或H股上市銀行。這些銀行在信貸
2、資 產質量風險承壓的情況下,仍能保持 盈利增長、資產負債規模擴大且資本 充足率穩定的態勢。 展望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 疫情讓國內外經濟形勢面臨嚴峻的考 驗,上市銀行面臨的市場和監管環境 也充滿壓力。例如,利率市場化改革 可能導致凈息差收窄;資管新規過渡 期限臨近,將迫使加快業務調整的步 伐;疫情的沖擊則有望驅動金融科技 投入、加速數字化轉型;疫情對盈利、 資產質量和資本的影響也有待進一步 評估。銀行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 以“穩”字當頭,切實推動各類業務 轉型。 想要獲取更多信息或與我們探討中國 銀行業的發展,歡迎聯系您在普華永 道的日常業務聯系人,或本快訊附錄 中列明的銀行業及資本
3、市場 專業團隊。 歡迎閱讀第歡迎閱讀第42期期銀行業快訊銀行業快訊 本期分析的37家上市銀行,相當于中國商業銀行總資產的 71.37%和凈利潤的76.77%。具體分別包括了三大類(順 序按2019年末各上市銀行的資產規模由大到小排列): 城市商業銀城市商業銀 行及農村行及農村商商 業銀行業銀行* (24家)家) 大型大型 商業銀行商業銀行 (6家)家) 工商銀行(工行) 建設銀行(建行) 農業銀行(農行) 中國銀行(中行) 郵儲銀行(郵儲) 交通銀行(交行) 股份制股份制 商業銀行商業銀行 (7家)家) 招商銀行(招行) 中信銀行(中信) 民生銀行(民生) 光大銀行(光大) 平安銀行(平安)
4、華夏銀行(華夏) 浙商銀行(浙商) *截至本刊發布日,錦州銀行未披露經審計的2019年度財務數據,因此未納 入本刊分析樣本。城農商行部分的分析,已按其所處地域進行歸類,詳情 請見第9頁的說明。 除了特殊說明外,本刊列示的銀行均按照其截至2019年 12月31日經審計的資產規模排列,往期數據均為同口徑 對比。除特殊注明,所有信息均來自上市銀行年報,其 他信息也都來自公開資料,涉及金額的貨幣單位為人民 幣(比例除外)。 江蘇銀行 徽商銀行 盛京銀行 中原銀行 天津銀行 長沙銀行 哈爾濱銀行 重慶銀行 鄭州銀行 江西銀行 貴州銀行 青島銀行 九江銀行 蘇州銀行 甘肅銀行 晉商銀行 瀘州銀行 西安銀行
5、 重慶農商行 廣州農商行 紫金農商行 九臺農商行 無錫農商行 江陰農商行 目錄 上市銀行上市銀行2019年業績概覽年業績概覽05 一一 經營表現經營表現08 1.凈利潤與營業收入穩中有升 2.大型銀行與中小型銀行凈利差與凈息差表現分化 3.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占比基本穩定 二二 業務分析業務分析15 4.信貸投放繼續聚焦零售業務 5.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持續加大 6.金融科技驅動業務轉型進一步深化 三三 資產質量資產質量22 7.非標投資壓降,債券投資規模增長 8.信貸資產質量呈現分化 四四 資本管理資本管理35 9.資本補充渠道多樣化,資本充足率穩定 專題探討專題探討 專欄一:變革與突破 L
6、PR改革對銀行業的影響解析12 專欄二:創新與轉型 銀行業金融科技和數字化轉型,加速推 進頂層設計 19 專欄三:防疫與應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危機的全球應對29 15 上市銀行2019年業績概覽 大型商業銀行 利息凈收入 凈利差凈息差 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 不良貸款余額近五年不良率變動趨勢 1.99% 0.09 百分點 2.12% 0.07 百分點 23,630.34 億元 1,017.42 億元 5,301.32 億元 407.76 億元 9,389.92 億元 366.84 億元 凈利潤近五年變動趨勢 5銀行業快訊| 9,685 9,871 10,276 10,760 11,365 0.
7、90% 1.92% 4.10% 4.71% 5.63% 20152016201720182019 凈利潤(億元)增速 1.64% 1.66% 1.51% 1.45% 1.37% 20152016201720182019 凈利潤水平保持增長態勢,增 速繼續提升 凈利息收入持續增加,進一步 拉動營業收入增長 凈利差和凈息差有所收窄,凈 利差和凈息差承壓趨勢顯現 隨著信貸資產規模的增加,不 良額有所增長、但不良率平穩 下降 15 凈利潤近五年變動趨勢 上市銀行2019年業績概覽 股份制商業銀行 利息凈收入 凈利差凈息差 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 不良貸款余額 6| 近五年不良率變動趨勢 6,886.18億
8、元 1,078.10 億元 2,526.79億元 279.80 億元 2.18% 0.17 百分點 2.23% 0.20 百分點 3,016.55 億元 166.07 億元 凈利潤持續增長且增速加快 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總體規模有 所增長,成為對利潤增長貢獻 的重要驅動因素之一 凈利差和凈息差繼續上升 不良額有所增長,但隨著不良 資產的化解,不良率繼續下降 2,242 2,358 2,501 2,676 2,982 4.33% 5.18% 6.07% 6.98% 11.44% 20152016201720182019 凈利潤(億元)增速 1.55% 1.71% 1.64% 1.63% 1.51%
9、20152016201720182019 15 上市銀行2019年業績概覽 城農商行 利息凈收入 凈利差凈息差 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 不良貸款余額 2.13% 0.21 百分點 2.12% 0.20 百分點 2,493.61億元 409.37 億元 320.69 億元 40.03 億元 990.27 億元 167.20億元 凈利潤近五年變動趨勢 7銀行業快訊| 近五年不良率變動趨勢 1.35% 1.47% 1.45% 1.57% 1.60% 20152016201720182019 營業收入增長,帶動凈利潤總 體規模及增速回升,但凈利潤 的表現呈地區分化加劇的情況 凈利差和凈息差上升 注重發展消
10、費金融,加快零售 轉型 繼續發展普惠金融,小微企業 貸款進一步增加 不良額和不良率雙升,資產質 量承壓。信貸資產質量風險的 地區差異繼續擴大 723 812 904 908 954 8.04% 12.33% 11.23% 0.45% 5.14% 20152016201720182019 凈利潤(億元)增速 一、經營表現 凈凈利潤持續增長利潤持續增長,城農商行地區分化加劇城農商行地區分化加劇 大型商業銀行繼續保持凈利潤穩健增長。 股份制商業銀行凈利潤增速普遍提升。 城農商行按不同地區的業績表現進一步 分化,具體而言: 東北地區:凈利潤下跌趨勢有所緩和, 但資產質量未明顯改善,凈利潤未實現 止跌轉
11、升; 環渤海和東南沿海地區:凈利潤提速增 長; 中部地區:凈利潤增速止跌為升; 西部地區:受到部分城農商行經營業績 大幅下降的影響,凈利潤呈現負增長。 1. 凈利潤與營業收入增速穩中有升 上市銀行凈利潤增長情況(單位:億元)上市銀行凈利潤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圖圖 1 大型商業銀行大型商業銀行 工行3,134 建行2,692 農行2,129 中行2,019 郵儲610 交行781 5% 5% 5% 5% 17% 5% 4% 5% 5% 4% 10% 5% 城農商行城農商行* 東北103 環渤海69 中部274 西部217 東南沿海 292 *城農商行因地區差異顯著,本刊對其的分析將按照地區進
12、行分類。分類詳情 如下: 東北東北(3):盛京銀行、哈爾濱銀行和九臺農商行; 環渤海環渤海(2):天津銀行和青島銀行; 中部中部(7):中原銀行、 鄭州銀行、 晉商銀行、長沙銀行、徽商銀行、九江銀行 和江西銀行; 西部西部(6):西安銀行、甘肅銀行、貴州銀行、重慶銀行、重慶農商行和瀘州銀行; 東南沿海東南沿海(6):江蘇銀行、蘇州銀行、無錫農商行、江陰農商行、紫金農商行和 廣州農商行。 2019 vs 20182018 vs 2017 9銀行業快訊| 股份制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 招行934 中信490 民生549 光大374 平安282 華夏221 浙商131 16% 8% 9% 11% 1
13、4% 5% 14% 14% 6% -1% 7% 7% 5% 5% -14% 11% 10% -3% 14% -18% 7% -4% 6% 11% 各類銀行利息與手續費收入不同幅度上升各類銀行利息與手續費收入不同幅度上升 營業收入分類營業收入分類 2019年同比增速年同比增速 大型商業銀行大型商業銀行 股份制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 城農商行城農商行 營業收入7.89%14.45%16.89% 利息凈收入4.50%18.56%19.64% 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8.33%12.45%14.26% 投資收益-7.88%53.27%25.11%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368.92%-123.05% -10.63
14、% 上市銀行各類收入增速上市銀行各類收入增速 上市銀行營業收入增速(單位:億元)上市銀行營業收入增速(單位:億元) 圖圖 2 大型商業銀行大型商業銀行 工行8,552 建行7,056 農行6,273 中行5,492 郵儲2,768 交行2,325 城農商行城農商行 東北414 環渤海267 中部1,083 西部660 東南沿海897 2019 vs 20182018 vs 2017 11% 7% 5% 9% 6% 7% 6% 11% 4% 16% 10| 大型商業銀行營業收入增速穩定,增 長主要源于利息凈收入,公允價值變 動損益的大幅增長也成為另一大推力。 股份制商業銀行營業收入增速普遍提 升
15、,主要源于利息凈收入增長,投資 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變幅度較大,但 由于占比偏小,對整體漲幅影響不大。 城農商行營業收入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但各地區表現差異明顯,東北地區的 營業收入增速有明顯改善;環渤海和 東南沿海地區的收入增速則進一步提 升;中部和西部地區的收入增速較去 年對比有所放緩。 股份制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 招行2,697 中信1,876 民生1,804 光大1,328 平安1,380 華夏847 浙商464 18% 37% 17% 6% 21% 6% 24% 20% 9% 17% 9% 14% 15% 20% 18% 17% 19% 13% 5% 9% 20% 10% 9% 14
16、% 2019年,各類上市銀行的貸款收益率普遍上升, 拉動生息資產收益率同比上升。同時,由于上 市銀行間對存款業務的競爭更趨激烈,使得負 債端的存款付息成本也有所增加。 從上市銀行的凈利差與凈息差表現來看, 大型 銀行與中小型銀行在凈利差與凈息差的表現上 出現分化,具體而言: 大型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以儲戶存款為主, 全年利息支出增速高于利息收入,負債成本 的上升趨勢更快,使得凈利差、凈息差呈收 窄態勢。 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農商行的資金來源中存 款占比相對較低,更多是來自于同業負債或 發行債券。同業負債及債券等資金成本因市 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使得存款成本上升的 影響被部分抵消,驅動凈利差與凈息差
17、持續 上升。 由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oan Prime Rate,即 “LPR”)自2019年第四季度開始才在上市銀 行的各項業務中逐步鋪開,對2019年度凈利差 及凈息差的影響并不顯著。 2. 大型銀行與中小型銀行凈利差與凈息 差表現分化 城農商行按地區劃分的凈利差與凈息差城農商行按地區劃分的凈利差與凈息差 凈凈利差利差20152016201720182019 東北東北2.25%2.05%1.70%1.37%1.86% 環渤海環渤海1.87%1.61%1.05%1.37%2.00% 中部中部3.17%2.56%2.25%2.23%2.38% 西部西部3.19%2.62%2.41%2.23%
18、2.16% 東南沿海東南沿海2.07%1.78%1.60%1.72%2.02% 凈凈息差息差20152016201720182019 東北東北2.42%2.15%1.84%1.66%1.92% 環渤海環渤海2.15%1.89%1.39%1.31%2.11% 中部中部3.41%2.73%2.39%2.13%2.33% 西部西部3.44%2.78%2.60%2.34%2.31% 東南沿海東南沿海2.25%1.90%1.72%1.74%1.86% 上市銀行凈利差、凈息差變化趨勢上市銀行凈利差、凈息差變化趨勢 圖圖 3 凈息差凈利差 11銀行業快訊| 2.48% 2.10%2.11% 2.20% 2.
19、12% 2.32% 1.98%2.00% 2.08% 1.99% 20152016201720182019 大型商業銀行大型商業銀行 2.47% 2.16% 1.91% 2.03% 2.23% 2.29% 2.03% 1.75% 2.00% 2.18% 20152016201720182019 股份制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 2.76% 2.32% 2.06% 1.93% 2.12% 2.54% 2.17% 1.90%1.92% 2.13% 20152016201720182019 城農商行城農商行 利率利率市場化改革基本完成市場化改革基本完成,但利率雙軌制導致市場化利率難以傳導至貸款利率但利率
20、雙軌制導致市場化利率難以傳導至貸款利率,實體經濟實體經濟 融資難融資難、融資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日益突出融資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日益突出。2018年至年至2019年年,“兩軌并一軌兩軌并一軌”的利率的利率 改革方針逐漸改革方針逐漸出現在政策思路中出現在政策思路中,成為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新方向成為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新方向。 中國人民銀行于2019 年8 月16 日發布公告, 決定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 機制,要求各銀行應在新發放的貸款中主 要參考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定價,并在浮動 利率貸款合同中采用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作 為定價基準;2019年12月28日,中國人民 銀行要求金融機構原則
21、上應于2020年3月至 8月期間完成存量浮動利率貸款的定價基準 到LPR的轉換。 新機制在幾個方面進行了革新:1. 報價方 式改為按照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主要為 MLF(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即 “中期借貸便利”)加點形成的方式;2. 報價頻率由每日改為每月報價一次;3. 報 價行范圍由原10家增加至18家,增加了城 商行、農商行、外資銀行和民營銀行;4. 期限品種擴大至1年期和5年期以上兩個期 限品種;5. 報價由此前加權平均報價改為 現在的算術平均報價,使得報價銀行無論 規模大小,對LPR具有同等影響力。新機制 將商業銀行對LPR運用情況納入宏觀審慎評 估
22、,是“兩軌并一軌”的重要舉措。截止 目前,部分銀行新發放貸款的LPR應用比例 已提升到90%以上,例如股份制商業銀行 中的中信銀行及招商銀行。 (一) 短期內息差收窄,銀行利潤承壓 自2019年8月以新的方式公布LPR之后,截 至2020年3月,LPR已經歷了四次下調,每 次下調5至10個基準點,其中:1年期報價 由8月16日的4.31%下降至4.05%。在全球 信貸寬松的趨勢下,LPR短期將進一步下行, 使得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降,銀行利息收 入下降。美國利率市場化的歷史表明,隨 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各家銀行對客戶的 爭奪將更加激烈,小型銀行相繼倒閉或被 兼并。 (二) 綜合定價能力面臨挑戰
23、一方面,報價利率新增了5年期LPR,但并 無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當做參考;另一方面 LPR每個月都需要報價,但MLF并非每個 月都有續作,每次也不是每家銀行都續作, 且MLF作為政策指導利率,并不能及時反 映市場波動,覆蓋的范圍也僅涵蓋了大中 型銀行。這對銀行的綜合定價能力都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LPR新機制的引入使得貸款 定價與市場利率的聯動更為緊密,基于LPR 的浮動貸款利率基礎更加靈活,中小銀行 相對粗放、簡單的定價模式面臨挑戰。 專欄一:變革與突破 LPR改革對商 業銀行的影響解析 12| (三) 資產負債管理面臨更高要求 首先,利率市場化使得市場利率向信貸利 率的傳導更為順暢,貸款利率的波
24、動頻率 及幅度也隨之加大,對利率風險的管理也 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其次,目前LPR改革僅 僅是貸款的利率并軌,而且是以MLF作為 LPR定價基準。單邊并軌將對銀行資產負債 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目前存款成本剛性的 前提下,較難以從貸款利率倒推至成本, 因此未來銀行賬戶利率風險及流動性風險 的管理至關重要。 (二) 提升銀行產品分層定價管理水平 FTP價格反映的是商業銀行內部資金的成本 價格,是所有產品對客戶定價的基礎,為 形成產品報價,還需考慮營銷成本和信用 成本,而不同客戶的信用風險是不同的。 那么銀行需要在此內部價格的價基礎上, 考慮貸款客戶的內部評級、歷史違約情況 來考慮信用風險的溢價。在各銀
25、行紛紛科 技轉型的浪潮下,依托大數據挖掘技術, 建立客戶綜合價值模型,對客戶和客群進 行更為精準的畫像,同時開展客群利率敏 感分析,及時設計開發與客戶和客群特征 相匹配的差異化和個性化的服務,是提升 差異化定價和精準營銷的技術支撐和強有 力保障。圍繞內外部報價水平的提升,銀 行也需要在銀行治理、管理機制、信息系 統等多領域多維度進行完善和升級。 2020年初,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 爆發,全球主要發達體都趨于0利率,美聯 儲在2020年3月16日將利率區間降至0至 0.25%。中國10年期國債利率從2019年10 月底3.3%,降至2.7%。國內降息預期大幅 增大。2020年4月,中共中央
26、國務院發布 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 制機制的意見,其中在加快要素價格市 場化改革方面,提出:“穩妥推進存貸款 基準利率與市場利率并軌”??梢灶A見, 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進一步深入,利率并軌 將從單邊逐步推展至雙邊,預計未來也將 會有更多的政策出臺。銀行也面臨著更加 艱巨的挑戰,需要進一步深化基礎數據治 理,科技化轉型,實現商業銀行報價管理、 資產負債管理向智能化轉型。 13銀行業快訊| 應對與突破 (一) 完善FTP管理水平 FTP(Funds Transfer Pricing,即“內部資 金轉移定價”)對于商業銀行的內部管理具 有以下重要意義:通過FTP集中管理利率風 險;優化資負組
27、合,全行通過不同產品差 異化的FTP,有效的傳達全行資負管理方面 的引導,引導全行的資源向最有利于實現 全行目標方向來進行流動;引導產品定價, 因為FTP反映的是銀行內部資金的成本價格, 產品定價部門再根據產品的營銷成本、資 本成本、信用成本以及目標利率等因素, 構成對客戶的報價。FTP是定價傳導過程中 的重要環節,這就需要各銀行進一步的修 煉內功。銀行需要考慮優化內部FTP的傳導 機制,綜合分析不同融資渠道的資金成本 和政策性利率MLF對FTP收益率曲線的影響, 合理調整資金結構,通過FTP傳導真實的資 金成本,推動市場利率與貸款執行利率掛 鉤。 2019年,各類銀行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占營 業
28、收入比例基本保持穩定。主要趨勢為: 大型商業銀行及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構成 趨于穩定,主要集中于銀行卡手續費業 務,其中信用卡中間業務收益貢獻明顯。 城農商行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占營業收入 比例較低,主要集中在代理委托業務, 2019年銀行卡和理財業務占比略有上 升,財務顧問占比有所下降。 2020年一季度,由于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 炎疫情的影響,涉及線下結算場景的交通 運輸、餐飲、旅游、文化娛樂等行業,其 中間業務收入可能出現波動。信用卡新增 發卡量也可能出現波動,使手續費等中間 業務收入的增長承壓。上市銀行可考慮拓 展線上結算、線上理財等業務,保持手續 費及傭金等中間業務收入的穩定。 3. 手續費及
29、傭金收入占比基本穩定 上市銀行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構成上市銀行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構成 圖圖 5 上市銀行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占營業收入比例變化上市銀行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占營業收入比例變化 圖圖 4 大型商業銀行大型商業銀行 股份制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 城農商行城農商行 12%11% 5% 6% 9%9% 11%12% 14%14% 32%32% 7% 7% 9%10% 20192018 代理委托 結算及清算 理財業務 其他 銀行卡 托管及受托 財務顧問 擔保承諾 14| 19% 28% 11% 19% 28% 11% 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城農商行 20192018 5%4% 6%7% 2%1% 15%
30、14% 8%8% 51% 46% 14% 17% 0% 3% 20192018 銀行卡 理財業務 代理委托 財務顧問 擔保承諾 其他 托管及受托 結算及清算 7%7% 5%5% 9% 13% 28% 27% 6% 6% 20% 17% 12% 13% 14% 12% 20192018 銀行卡 托管及受托 結算及清算 代理委托 財務顧問 擔保承諾 其他 理財業務 二、業務分析 4. 信貸投放繼續聚焦零售業務 16| 圖圖 6上市上市銀行貸款分布銀行貸款分布 2019年,上市銀行的貸款結構一步調整,零售貸款規模和均占比保持上升。其中,大型商 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的零售存款規模同比分別增長13%和
31、16%,驅動零售貸款在其所 有發放貸款的占比上升約1個百分點。城農商行的零售貸款規模同比增長28%,使得城農 商行的零售貸款占比上升約2個百分點。 圖圖 7 上市銀行零售貸款分布上市銀行零售貸款分布 股份制銀行 城農商行 大型商業銀行 36%36% 32%32% 16%16% 16%16% 20182019 住房信用卡經營/助業消費其他 77%77% 11%11% 4%5% 4%3% 4%4% 20182019 44%44% 4%4% 17% 17% 29% 30% 5%6% 20182019 上市銀行的零售貸款業務中,住房貸款按揭仍是占比最大的業務類型。除此之外,各類上 市銀行在零售轉型發展
32、方向各有側重: 大型商業銀行及股份制商業銀行更多投放于信用卡業務貸款。 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經營貸及消費貸占比相當,城農商行的投放則更著重于消費貸。 大型商業銀行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農商行城農商行 56% 57% 41% 40% 3%3% 20192018 50% 53% 44% 43% 5% 4% 20192018 公司貸款零售貸款貼現票據 61% 65% 32% 30% 7% 5% 20192018 2019年,上市銀行業務繼續回歸本源,致 力支持實體經濟,貫徹國家關于普惠金融 的發展戰略規劃,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 支持力度。 按照中國銀保監會“兩增兩控”的口徑 (詳情見
33、右側表格下方的說明),大型商 業銀行截至2019年底的普惠金融貸款余額 進一步增加,達3.26萬億元,同比增速在 35%左右。 已披露同一口徑小微企業貸款的六家股份 制商業銀行,余額達1.43萬億元,同比增 加近19%;10家披露相關數據的城農商行, 余額超過3,800億元,增速接近28%。 綜合來看,上市銀行在加大對小微企業的 信貸投放的同時,也需要進一步關注對小 微企業信用風險的防控,動態識別并跟蹤 潛在信用風險,從而妥善化解可能出現的 信用損失。 5. 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持續加大 注:根據通知規定,自2018年起,在銀行業普惠金融重點領域貸款統計指標 體系的基礎上,以單戶授信總額1
34、,000萬元以下(含)的小微企業貸款(包括小 型微型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小微企業主貸款,下同)為考核重點,努力實 現“兩增兩控”目標:“兩增”即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以下(含)小微企業 貸款同比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同比增速,有貸款余額的戶數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兩控”即合理控制小微企業貸款資產質量水平和貸款綜合成本(包括利率和貸 款相關的銀行服務收費)水平。上表中的普惠金融貸款余額均為該口徑下的余額。 普惠金融貸款余額(億元)普惠金融貸款余額(億元)同比增速同比增速整體貸款增速整體貸款增速 工行4,71545.57%8.51% 建行9,63252.64%8.79% 農行5,92319
35、.97%11.85% 中行4,12935.73%10.66% 郵儲6,53219.85%15.87% 交行1,64051.62%9.31% 合計合計32,57135.50%10.19% 上市銀行上市銀行2019年的年的普惠型小微企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長情況貸款增長情況 17| 大型商業銀行大型商業銀行 資料來源:根據已披露普惠金融貸款數據的股份制銀行及城農商行的披露數據統 計匯總。 其中: 股份制商業銀行包括:招行、中信、民生、光大、平安、浙商等六家; 城農商行包括:江蘇、中原、天津、鄭州、江西、貴州、青島、蘇州、瀘州等九 家。 2019年小微企業年小微企業 貸款余額(億元)貸款余額(億元)
36、 2019年同年同 比增速比增速 2019年整體年整體 貸款增速貸款增速 股份制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14,28718.54%13.49% 城農商行城農商行3,80927.91%17.64% 部分披露普惠金融貸款余額的股份制部分披露普惠金融貸款余額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商業銀行和城 農商行農商行的普惠金融貸款的普惠金融貸款情況情況 2019年度,上市銀行的金融科技對業務轉 型的驅動進一步深化。根據已披露的部分 上市銀行2019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 度這些銀行的平均科技人員占比達4%;科 技總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達2.55%??傮w 而言,股份制商業銀行在金融科技創新領 域的平均投入占比略高
37、于大型商業銀行, 而科技人員的員工總數占比則兩者相當。 大部分上市銀行更重視整合內外部資源, 圍繞客戶的觸點與場景,打造生態圈,提 升獲客與粘客效果。 圍繞各自業務特色,不同銀行在生態圈構 建與業務結合的著力點各不相同。雖然 “科技引領轉型”這一宗旨仍為2019年各 上市銀行業務轉型的一大主題,但不同類 型的上市銀行在科技轉型領域逐漸出現分 化,體現在: 大型商業銀行以“開放、智慧”為深化金 融科技轉型的關鍵詞,如建設銀行對外構 建G、B、C端伙伴式新生態,以開放共享 的理念對外賦能;農業銀行著力打造客戶 體驗一流的智慧銀行、“三農”普惠領域 最佳數字生態銀行。 股份制商業銀行則以“生態圈”作
38、為其推 進科技創新的關鍵詞。如中信銀行提出構 建出金融開放生態和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養 老金融生態圈。 城農商行也逐步利用科技創新作為驅動, 在其零售業務端進行發力,進一步完善其 線上業務平臺,構建更生動的業務場景。 6. 金融科技驅動業務轉型進一步深化 18銀行業快訊| 在當前復雜在當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的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金融形勢下下,各各銀行在銀行在2019年度繼續大力推進金融與科技的深度年度繼續大力推進金融與科技的深度 融合融合,加速金融科技的賦能轉型加速金融科技的賦能轉型。上市銀行上市銀行將科技金融放到了戰略定位的高度將科技金融放到了戰略定位的高度,加速推進加速推進 頂層設計頂層設計,深化
39、戰略轉型深化戰略轉型。同時同時,各銀行注重科技人才隊伍的搭建各銀行注重科技人才隊伍的搭建,增加全員培訓增加全員培訓,進一進一 步強化步強化全員數字化思維的培育全員數字化思維的培育。 根據已披露的部分上市銀行2019年度年報 數據顯示:2019年度這些銀行的平均科技 人員占比達4%,科技投入資金占營收比重 達2.55%。下表列示了2019年度,已披露 科技投入信息的上市銀行的科技人員占比 及科技投入占比情況: 僅從已披露的信息來看,股份制商業銀行 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平均投入占比,略高于 大型商業銀行的投入??萍既藛T的員工總 數占比則兩者相當。 (一) 構建業務生態系統 ,打造開放式平臺 2019年
40、度各上市銀行重視以開放的理念, 打造生態圈。持續推動科技對業務發展的 基礎支撐能力。技術架構由集中式向分布 式轉型,加快數字化、智慧化平臺體系建 設。深化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 塊鏈、物聯網等新技術基礎平臺的搭建, 加速推進應用系統在云平臺的部署,其中 工商銀行、交通銀行90%以上的應用系統 部署于開放平臺;在私有云體系建設方面, 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應用環境50%以上系 統入云。 (二) 營銷精準化,渠道數字化 基于客戶洞察,利用線上線下多種渠道, 建設客戶管理數據集市,提升客戶畫像精 準度匹配個性化的營銷策略,開展精準營 銷。例如,農業銀行成功投產零售業務智 能營銷中臺,全年數字化銷售
41、規模突破1萬 億元。智能推薦提升理財產品營銷響應率 達4 倍以上,客戶流失預警試點支行客戶流 失率下降30%以上。 專欄二:創新與轉型 銀行業金融科 技和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頂層設計 19| 銀行銀行科技人員占比科技人員占比科技投入占比科技投入占比 工行7.08%1.91% 農行1.60%2.04% 中行2.58%2.12% 建行2.75%2.50% 交行4.05%2.57% 郵儲未披露2.86% 中信5.93%2.61% 光大3.38%2.56% 招商3.84%3.72% 中信銀行基于用戶行為分析系統,豐富客 戶標簽,提高精準觸客效率,實現智能推 薦觸客1億余次;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平臺 “中
42、信大腦”,集模型開發、訓練、部署、 管理為一體,已在公司、零售等領域開展 百余項精準金融服務,僅“實時智能產品 推薦”在一年內推動理財銷售1,600億元, 提升資產管理規模410億元。 各銀行持續推進銀行網點智慧轉型。針對 線下渠道,加快推進網點智能化、輕型化 轉型;針對線上渠道,推進掌上銀行、網 上銀行迭代更新;針對遠程渠道,加速云 服務中心建設,豐富二維碼、網點WiFi、 微信、微博等各類新型渠道入口與工具, 為客戶打造便捷的多渠道服務入口矩陣, 將服務觸角有效滲透至線上線下各個場景。 (三) 運營線上化,風控智能化 各上市銀行持續利用科技賦能,提升經營 管理效率。利用智能語音技術,致力于
43、AI客 服體系建設,提升AI非人工占比;推進信貸 全流程電子化運作;利用電子簽名、電子 地圖、人臉識別等技術,實現運營數字化。 例如,交通銀行實施智慧化授信,授信申 報流程效率提升約40%;平安銀行信用卡 近90%通過AI自動審批,打造零售阿波羅審 批平臺,貸款產品審批時長縮短至10秒內。 打造貫穿前、中、后的立體化智能風控云, 并往業務端前置嵌入,實現獲客風控一體 化。應用細分領域包括零售、小微貸款評 分模型、智能反欺詐平臺、智能反洗錢平 臺、案防檢測預警平臺等。 具體科技手段包括: 1.利用自然語言處理(NLP)智能風控對信 用卡高危地址甄別; 2.光學字符識別(OCR)憑證分類在事后 監
44、督場景應用; 3.數據沙箱建模,建立客戶標簽,實現個人 金融業務數據自動化、可視化、移動化; 4.利用知識圖譜、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 建立包括擔保圈、金融司法糾紛、風險傳 導、風險輿情、涉小貸公司融資、政策解 讀、數據質量檢查、授信審批授權等場景 的風險特征模型,實現客戶關聯體的智能 計算和分析。 其中,招商銀行“天秤系統”30毫秒即可 對疑似欺詐交易作出攔截判斷,將非持卡 人偽冒及盜用金額比例降低至千萬分之八, 幫助客戶攔截電信詐騙交易8萬筆,攔截金 額超過18億元。積極推廣AI等金融科技在 反洗錢領域的應用,提升反洗錢監測分析 的效率及質量,分析效率提升了30%,分 析質量提升了8%。
45、 20銀行業快訊| (四) 推進科技與業務的深度融合,繼續加 快零售數字化轉型 科技在具體的業務領域的應用方面,各銀 行緊密圍繞各自發展戰略推動重點領域的 創新研發。例如中國銀行大力推動交易銀 行建設,基本完成境內外交易銀行架構和 邏輯整合,成功投產智能化環球交易銀行 平臺(iGTB平臺)首期主體工程;建設銀 行發揮金融+科技+資本的融合優勢,賦能 智慧政務平臺建設,助力政府數據治理。 盡管各類銀行金融科技應用的發力點各不 相同,但在全行業大步向零售業轉型的浪 潮下,零售板塊始終為各銀行科技發力的 重心。針對零售業務,各銀行順應金融科 技發展趨勢,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 運用5G技術,上線遠
46、程投顧系統;運用圖 像和語音質檢技術實現雙錄智能質檢;加 快零售平臺及線上融資產品體系建設;以 科技為手段,加速線上場景拓展,支付創 新。平安銀行,零售業務廣泛應用NLP、 OCR、生物識別等技術,實現724小時閉 環獲客經營。招商打造零售金融3.0新模式, 以金融科技為手段,以大數據為驅動,以 MAU為“北極星”指標,搶占未來發展戰 略制高點,構建線上用戶獲取與經營新模 式,深入推進零售金融3.0數字化轉型。 (五) 金融科技新布局,加深產學研結合 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 疫情防控期間金融科技的價值更加凸顯。 金融服務的線上化,非接觸化,云端化, 智能化的趨勢也愈加明顯,疫
47、情越發催化 了金融的數字化發展。各銀行將繼續著眼 科技賦能,以科技為業務發展和轉型作為 驅動。工商銀行全資子公司工銀科技在雄 安新區開業;光大銀行與雄安集團建立戰 略合作;中國銀行國內首家創新研發基地 在河北雄安新區正式揭牌成立;交通銀行 成立了交通銀行實驗室,招商銀行設立鯤 鵬計算聯合創新實驗室和負載均衡聯合創 新實驗室。各銀行陸續成立科技子公司, 組建金融科技研究院,探索“產學研用” 一體化研發模式,整合提升科技創新力量, 加大5G、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云 計算、物聯網等科技領域的前瞻性研究和 技術儲備。相信在科技的助力下,銀行未 來將會越來越智能,新時代的個人和企業 用戶也會享受到
48、科技帶來的巨大紅利。 21銀行業快訊| 三、資產質量 2019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內的關鍵一 年。上市銀行的非標投資*規模持續壓縮, 2019年非標投資規模較2018年減少8,700 億元或16%。 債券投資規模則持續增長,其中,大型商 業銀行2019年債券投資規模達30.63萬億元, 同比增長10%;股份制商業銀行2019年債 券投資規模達6.83萬億元,同比增長23%; 城農商行的債券投資規模達2.38萬億元, 同比增長10%。 * 非標資產的全名為非標準債權資產,是指未在銀行間市場及證券交易所市場交 易的債權性資產,包括但不限于信貸資產、信托貸款、委托債權、承兌匯票、信 用證、應收賬款、各
49、類受(收)益權、帶回購條款的股權性融資等。 7. 非標投資壓降,債券投資規模增長 23銀行業快訊| 大型商業銀行 政府債 增長率 企業債 增長率 債券投 資總額 增長率 工行18%17%13% 建行13%-2%11% 農行14% -19%7% 中行12%12%8% 郵儲17%60%10% 交行18%5%9% 股份制商業銀行 政府債 增長率 企業債 增長率 債券投 資總額 增長率 招商22% 13% 14% 中信37%-8% 31% 民生2% 50% 10% 光大31% 106% 47% 平安29% 75% 31% 華夏4% 87% 18% 浙商27% 85% 31% 城農商行(按地區) 政府債 增長率 企業債 增長率 債券投 資總額 增長率 東北5%-50% -15% 環渤海25%11% 12% 中部27%46% 24% 西部22%18% 19% 東南沿海34%79%5% 上市銀行上市銀行20192019年債券投資增長額及增幅年債券投資增長額及增幅 (單位單位: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