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協會:2023商品過度包裝問題研究及消費者感知調查報告(125頁).pdf

編號:120118 PDF  DOCX 125頁 3.92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中國消費者協會:2023商品過度包裝問題研究及消費者感知調查報告(125頁).pdf

1、-1-問題研究及消費者感知 調查報告 中國消費者協會 2022 年 12 月 目目 錄錄 一、研究背景、調查設計.1(一)研究背景.1(二)調查設計.3 1.問卷調查設計.4 2.調查樣本情況.5 二、商品過度包裝問題現狀分析.6(一)近半年媒體發布的商品過度包裝問題案例以月餅為主,問題原因主要是包裝空隙率超標.6(二)51.4%的消費者感知商品過度包裝問題比較多.8 1.54.5%的消費者表示購物時看到過疑似過度包裝商品.8 2.消費者反映“商品過度包裝”存在一定欺騙性,誤導消費行為.10 3.大型商超和品牌電商存在的商品過度包裝問題相對更多.11 4.消費者印象中奢侈品、月餅、保健品等是過

2、度包裝問題較多的品類.12 5.電商平臺搜索發現茶葉品類疑似過度包裝比例相對較多.14(三)消費者主動購買過度包裝商品最主要原因是送禮需要,對于過度包裝問題主要產生原因的觀點比較分散.23(四)電商、快遞、外賣有部分過度包裝問題,但消費者更關心其包裝總使用量大且污染環境的問題.25 1.消費者關注電商、快遞包裝是否可循環使用和快遞包裝材料污染環境問題.25 2.消費者最關注外賣包裝用量大造成的環境污染及資源浪費.27 三、消費者的綠色消費意識及包裝消費偏好.29 (一)消費者對自用品盡求包裝環保簡約,對禮品力求包裝精美,根據收禮對象選擇包裝檔次.29 1.送禮、需要儀式感是消費者選擇精美包裝的

3、主要原因.29 2.消費者在送禮、購買奢侈品時不重視包裝環保性.30 3 消費者與送禮對象心理距離越遠、越功利,選擇更高檔包裝的比例就越高.32 4.消費者在購買消費品、正常送禮場合對豪華包裝需求很小.33(二)32.4%的消費者自認為綠色消費意識強,綠色消費意識越強,對過度包裝相關認知越高,越重視環保和垃圾分類.35(三)消費者收到禮品是過度包裝商品時,負面體驗多于正面體驗.40 四、消費者對商品過度包裝的認知、判別、態度及維權.41(一)消費者對商品過度包裝概念、法律法規、判別標準認知不足.41 1.82.6%的消費者聽說過商品過度包裝,但僅有34.0%的消費者了解其準確定義.41 2.消

4、費者對于過度包裝治理相關標準及法規有所了解,但深度不深、細節不細.42 3.僅有7.8%的消費者熟悉商品過度包裝的判別標準.45(二)消費者自行判別過度包裝難度大且容易誤判,在包裝層數、包裝空隙率的主觀判別標準上與國家標準有差異.46 1.是否是“欺騙式包裝”、“豪華的包裝”為消費者判別過度包裝使用率最高的方法.46 2.62.0%的消費者判別商品過度包裝的包裝層數主觀標準嚴于國家標準.48 3.消費者判別商品過度包裝的包裝空隙率主觀標準與國家標準中包裝空隙率規定差距較大.49 4.44.1%的消費者判別商品過度包裝的包裝成本比例主觀標準要嚴于國家標準.52 5.消費者判別商品過度包裝的材質主

5、觀標準與國家標準一致,建議標準禁止材質上增加玉石材質.53(三)80.7%的消費者在多數情況下反對過度包裝,但也有64.1%的消費者在特定情況下不反對過度包裝.54 1.六成以上消費者了解商品過度包裝的主要危害,其中環境影響、社會影響和資源浪費認知度最高.54 2.消費者對商品過度包裝持全部反對態度的僅為32.3%.56 3.消費者對部分過度包裝情況可接受,甚至認為某些情況下過度包裝是必要的.58(四)消費者對商品過度包裝舉報意識強、行動弱,七成維權消費者對維權過程和結果表示滿意.60 1.57.8%的消費者表示如果被過度包裝商品欺騙會舉報.60 2.69.5%的維權消費者表示對維權結果滿意.

6、61 3.消協組織和市場監管部門是消費者的維權主要選擇.63 五、海外治理過度包裝措施與思路、消費者治理建議.64(一)消費者對治理商品過度包裝建議:加強消費教育引導,使用綠色包裝,鼓勵包裝創新.64 1.商品包裝上的三大創新方向:綠色包裝、提升體驗和拓展包裝使用用途.65 2.治理商品過度包裝設計兩點建議:商品標注判別指標、推廣一體化包裝.67(二)海外治理過度包裝的三種主要措施.68 1.韓國制定嚴格的標準,詳盡規范包裝空隙率等指標供企業參照執行.68 2.德國要求生產者承擔包裝回收再利用與再處置的責任.70 3.英國對不易回收的包裝征收包裝稅,以稅收調節的模式控制過度包裝.71(三)德國

7、思路:盡可能從源頭減少包裝浪費,對包裝進行強制回收和再循環.71 1主要不是通過過度包裝標準而是通過生產者回收責任來約束制造、分發環節避免包裝浪費.72 2對包裝回收的要求不僅限于銷售包裝.73 3通過包裝回收來減少包裝對環境的污染和資源的浪費.73(四)六成國內家庭對可回收包裝物進行分類,58.1%的消費者對垃圾分類表示滿意.74 六、商品過度包裝的全鏈條治理進展、治理效果感知.77(一)全鏈條治理行動全面展開,政府主導,行業協會、企業等積極參與.77 1.法規與標準制定情況:發布修訂8部法律、2個通知、1個強制性標準.77 2.協同與配合:多部門協同出臺相關政策,中消協等機構參與監督.82

8、 3.行業與自律:廠家及行業協會積極跟進,回應政策關切.88(二)月餅過度包裝治理產生積極效果,但整體治理效果還需全面實施體現,全鏈條治理任重道遠.90 1.2022年的月餅包裝受到普遍認可,是治理過度包裝效果最為顯著的品類.90 2.過度包裝治理整體效果不容樂觀,消費教育是最認可的工作.91 3.提升消費者對治理效果感知,加強執法監督是消費者最關注的改進方向.93 七、對治理商品過度包裝的建議.95(一)根據消費者對商品過度包裝的認知盲點和自行判別過度包裝的難點,有的放矢加大消費教育引導和宣傳.95(二)消費者準確判別商品過度包裝有難度且容易誤判,建議商品包裝標注包裝空隙率等指標讓消費者知情

9、.97(三)建議參考消費者判別主觀標準和已實施新標準,分階段限制商品包裝層數、包裝空隙率和包裝成本比例.98 (四)向制定標準的有關部門傳遞消費者對不同品類包裝功能的合理訴求,是中消協履行保護消費者權益的一種有益嘗試.99(五)引導企業順應消費者包裝偏好,結合商品特點進行包裝優化.100(六)借鑒國外包裝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思路,引導企業主動采用綠色包裝.102(七)推動包裝創新,倡導綠色包裝、提升使用體驗、拓展包裝功能多用途.105(八)提升消費者對商品過度包裝治理效果感知,增進消費者參與意識,暢通維權渠道,查處案例宣傳應更接地氣.106 八、附件.107(一)網絡媒體廣泛關注商品過度包裝的三

10、大熱門話題.107 1.熱門話題一 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GB23350-2021)第1號修改單實施影響.107 2.熱門話題二 商品過度包裝典型案例.110 3.熱門話題三“雙十一”快遞過度包裝問題分析.114 -1-商品過度包裝商品過度包裝 問題問題研究及研究及消費者消費者感知感知調查調查報告報告 中國消費者協會中國消費者協會 一、研究背景、調查設計(一)研究背景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商品過度包裝浪費資源,不利于綠色環??沙掷m發展,不利于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同時商品過

11、度包裝易引發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其成本往往需要消費者買單,也影響消費者公平交易權。商品過度包裝是指超出了商品保護、展示、儲存、運輸等正常功能要求的包裝,主要表現為包裝層數過多、包裝空隙過大、包裝成本過高、選材用料不當等。黨和政府歷來對商品過度包裝問題高度重視。2021 年 8 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2-食品和化妝品(GB233502021),重新制定了限制食品和化妝品過度包裝的標準。隨著新標準的實施和全社會對過度包裝問題的日益重視,2022 年過度包裝問題治理初見成效,特別是月餅的過度包裝現象已顯著減少。2022

12、年 9 月,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的通知(國辦發202229 號),要求暢通消費者投訴渠道,對消費者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依法從嚴查處。雖然食品等領域過度包裝治理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過度包裝現象依然存在,同時由于商品品類眾多,對于不同商品是否屬于過度包裝的認知判斷也存在分歧。為進一步推進綠色消費、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資源能源,維護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等權益,中國消費者協會開展了商品過度包裝問題研究和消費者感知調查,本次調查的主要目的是:1.了解消費者遭遇疑似過度包裝、購買疑似過度包裝商品和維權情況,了解消費者對寄送行業包裝問題的反饋;2.了解消費者對過

13、度包裝名稱、定義、法律法規、標準的認知,消費者自己判別過度包裝的方法與國家標準的匹配度,發現消費者對過度包裝的認知盲點,為下一步過度包裝消費教育宣傳工作明確方向;-3-3.了解消費者對綠色消費觀念、包裝消費減量化和環?;厔莸恼J識,對垃圾分類行動和垃圾分類實施的滿意度;4.了解消費者對過度包裝的態度和態度形成原因,對治理過度包裝的品類范圍、方法偏好以及正在制定過度包裝標準的商品品類的包裝功能需求,提示有關部門在制定標準時注重滿足消費者正常的消費需求;5.了解現階段治理過度包裝的部分品類效果、治理滿意度和不滿意原因,為有關部門優化下一段治理行動提供決策參考。(二)調查設計 本次調查采用多種研究方

14、法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研究流程從案頭研究到與消費者、企業代表訪談(同步進行實地走訪樣本購買),專家座談,消費者問卷調查(分預調查、正式分階段調查根據內容拆分階段),最后再次進行專家座談,形成從摸底、假設到驗證的層層遞進調查邏輯,確保項目圓滿成功。表表 1-1 調查方法說明調查方法說明 調查方法 調查說明 案頭研究案頭研究 國內 8 部法律、3 個通知、1 個強制性標準 德國、韓國、日本、英國相關法律標準 輿情分析輿情分析 媒體輿情媒體輿情:2 0 2 2 年 5 月 2 4 日-2 0 2 2 年1 1 月 1 6 日全網媒體 案例案例:2 0 2 2 年 4 月 2 9 日-1 0 月 5 日

15、國家 -4-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人民網、快資訊、中國食品安全網、中國質量新聞網、紅星新聞、市說新語公眾號等媒體發布的有關商品過度包裝的相關案例報道,發現 3 7 例過度包裝商品輿情案例。遠程訪談遠程訪談 消費者和行業協會專家 8 人 專家座談專家座談 專家 1 2 人 商品查找商品查找 線下走訪 1 5 個商家,主流電商網站重點查找四個品類商品共分析 6 1 6 0 個商品,消費者主動提供商品線索 2 3 8 個,照片 4 7 4 張(其中疑似過度包裝照片 3 2 張)問卷調查問卷調查 預調查 7 0 7 樣本,正式調查清洗后 7 4 4 3 樣本,共 8 1 5 0 樣本 1.問卷調查設計

16、 本次調查總體對象為全國城鎮人口(以下簡稱消費者)。抽樣方法采用分層+PPS(按規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樣)抽樣。分層抽樣根據第一財經2022 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的城市級別進行分層,分為一線城市(4 個)、二線城市(新一線和二線城市共 45 個)、三線及以下城市三個層級,每個層級的樣本量分配按照表 1-2 規則進行分配。其中城鎮總人口數來源于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中各省級行政區的城鎮人口數據,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城鎮人口數來源于各城市發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的城鎮人口數據。-5-表表 1-2 每層抽樣樣本數量每層抽樣樣本數量 抽樣分層 城市級別 城鎮人口(萬)實際比例 調整比例

17、 樣本量 一一層層 一線城市一線城市 7 4 9 4 8%1 5%1 1 10 二二層層 二線城市二線城市 3 1 3 6 9 3 5%3 5%2 5 90 三三層層 三線城市三線城市 5 1 3 3 6 5 7%2 0%1 4 80 四線城市四線城市 1 5%1 1 10 五線及以下城市五線及以下城市 1 5%1 1 10 全部城鎮全部城鎮 9 0 1 9 9 1 0 0%1 0 0%7 4 00 樣本分配給每一層后,第一層(一線城市)、第二層(二線城市)的樣本根據該級別各城市城鎮人口規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樣(PPS 抽樣),第三層(三至五線以下城市)根據各省級行政區三至五線以下城市城鎮人口

18、規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樣(PPS 抽樣)。2.調查樣本情況 -6-本次調查樣本男女性別比例為 50.1%:49.9%,年齡 20-59歲的樣本比例為 86.7%。圖圖 1-1 調查樣本性別和年齡比例調查樣本性別和年齡比例 二、商品過度包裝問題現狀分析(一)近半年媒體發布的商品過度包裝問題案例以月餅為主,問題原因主要是包裝空隙率超標 為了解過度包裝商品輿情案例情況,中國消費者協會搜索了 2022 年 4 月 29 日-10 月 5 日期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人民網、快資訊、中國食品安全網、中國質量新聞網、紅星新聞、市說新語公眾號等媒體公布的有關商品過度包裝相關案例報道,共發現 37 例過度

19、包裝商品輿情案例。其中,食品女49.9%男50.1%20-29歲18.6%30-39歲24.7%40-49歲22.1%50-59歲21.3%60歲以上13.3%-7-(月餅)占絕大部分,具體表現為月餅包裝空隙率、包裝成本、包裝層數等違反限制商品過度包裝強制性國家標準行為。從公布案例的商品品類看,食品(月餅)類案例為25例,占過度包裝商品輿情案例的 68%,這反映了月餅是近期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對商品過度包裝問題的重點整治對象。圖圖 2-1 過度包裝商品輿情案例商品品類分析過度包裝商品輿情案例商品品類分析 從案例類型看,糾正案例占 68%,查處案例占 32%。從過度包裝問題類型看,包裝空隙率問題占

20、43%,其次是混合銷售和包裝成本問題。1 1 1 1 1 1 1 2 3 25 保健品(西洋參含片)化妝品(香水)食品食品(阿膠糕)食品(冰淇淋)食品(堅果禮盒)蔬菜茶葉飲品(冰糖燕窩)食品(月餅)-8-圖圖 2-2 過度包裝商品輿情案例過度包裝類型過度包裝商品輿情案例過度包裝類型 (二)51.4%的消費者感知商品過度包裝問題比較多 1.54.5%的消費者表示購物時看到過疑似過度包裝商品 調查結果顯示,51.4%的受訪者對于商品過度包裝感知比較多,其中 11.0%的受訪者感知市場上的商品過度包裝問題“很多”,40.4%的受訪者感知問題“較多”,表示“沒有、不知道”過度包裝問題的受訪者僅占 6.

21、1%(見圖 2-3)。1 1 1 1 2 3 6 6 16 包裝空隙率、包裝成本未標注生產日期未明碼標價無證無照非法生產、加工、制售未按規定明碼標價包裝層數包裝成本混合銷售包裝空隙率 -9-圖圖 2-3 最近最近一一年年消費者消費者感知市場上商品過度包裝的情況感知市場上商品過度包裝的情況 受訪者感知到過度包裝的前三種情況分別是:“遇到過或看見過”(54.5%),“從新聞報道、自媒體看到”(49.6%),“收到過(禮品、單位發放的福利品等)”(37.1%)(見圖 2-4);這首先說明商品過度包裝現象具有普遍性,消費者在多種場景下均能感知到過度包裝問題;其次,近半數受訪者在新聞報道、自媒體中看到過

22、度包裝問題,說明媒體及網民對過度包裝問題具有較高的關注度,反映出該問題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很多11.0%較多40.4%一般29.6%較少9.2%很少3.7%沒有1.0%不知道5.1%-10-圖圖 2 2-4 4 最近最近一一年消費者如何感知到商品過度包裝年消費者如何感知到商品過度包裝 2.消費者反映“商品過度包裝”存在一定欺騙性,誤導消費行為 在表示買到疑似過度包裝商品的受訪者中,高達 71.3%的受訪者表示“不知道商品內部情況,商品看起來體積很大,打開包裝后才發現內部產品其實很小,感覺受到欺騙”;45.0%的受訪者表示“不知道商品內部情況,打開后才發現屬于過度包裝,但可以接受”,說明過度

23、包裝存在一定欺騙性,誤導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嚴重侵害消費者的知情權;43.5%的受訪者表示“知道是過度包裝,但沒有選擇余地仍然選擇購買”,說明過度包裝讓消費者被迫支付了不必要的包裝成本,一定意義上54.5%49.6%37.1%34.3%購物時看到過/遇到過從新聞報道、自媒體看到收到過(收到禮品、單位發福利等)買到過(包括事先知道/不知道購買)-11-侵害了消費者的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38.0%的受訪者表示“知道是過度包裝,但是出于需要而購買”,說明消費者對過度包裝商品的反應并不是單一的放棄購買,相反,仍然有相當多的情況是消費者知道該商品存在過度包裝卻因多種原因選擇了繼續購買。圖圖 2-5 最近最

24、近一一年年消費者消費者買到買到疑似疑似過度包裝商品過度包裝商品的的情況情況 3.大型商超和品牌電商存在的商品過度包裝問題相對更多 調查問卷數據顯示,受訪者感知到過度包裝問題最多的銷售渠道為“大型商場”和“大型超市”,分別為 63.3%和 58.0%,高達 51.9%的受訪者認為“品牌電商渠道”也讓人明顯感受到過度包裝問題,而認為“農村集市”和“社區服務站(小賣71.3%45.0%43.5%38.0%不知道內部情況,商品體積很大但打開實際內容很小,感覺受到欺騙不知道內部情況,買來發現屬于過度包裝,但可以接受知道存在過度包裝,但是沒有選擇余地而購買知道存在過度包裝,但是出于需要而購買 -12-部)

25、”存在商品過度包裝問題的受訪者最少,僅分別占 6.9%和9.6%,比例明顯低于其它銷售渠道(見圖 2-6)。圖圖 2-6 最近最近一一年年消費者消費者感知到過度包裝問題較多的銷售渠道感知到過度包裝問題較多的銷售渠道 以上數據表明大型或高端銷售渠道的商品過度包裝問題最為明顯,是過度包裝問題高發的銷售渠道,推測這與高端銷售渠道的市場定位和過度包裝商品檔次因素相關;同時,銷售渠道的規模和高檔程度與過度包裝問題發生的概率呈現出相關性,這也為治理行動和措施的發力方向提供了一定的依據。4.消費者印象中奢侈品、月餅、保健品等是過度包裝問題較多的品類 在消費者印象中,過度包裝問題品類根據問題嚴重程度分63.3

26、%58.0%51.9%33.1%16.3%16.0%9.6%6.9%大型商場大型超市品牌電商渠道抖音快手微博微信電商小型超市/便利店農貿市場/批發市場社區服務站(小賣部)農村集市 -13-為三類:第一類屬于問題嚴重,有奢侈品和月餅,61.6%的消費者認為奢侈品的過度包裝問題最多,其次是月餅(53.7%);第二類屬于問題較嚴重,有保健品、酒、包裝茶和化妝品,39.6%-45.4%的消費者認為這些品類包裝問題多;第三類過度包裝問題相對較輕,有 8.2%-25%的消費者認為這些品類過度包裝問題多(見圖 2-7)。需要說明,只有 2022 年 8 月 15 日(含)之后生產的月餅是需要執行限制商品過度

27、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GB 23350-2021)國家標準第 1 號修改單要求,消費者只有從 2022年 8月 15日(含)之后生產的月餅才能感知到新標準在月餅品類治理效果。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針對月餅打靶式監督項目和本次調查月餅過度包裝治理效果數據顯示,雖然月餅過度包裝治理取得積極成效,但要全面扭轉消費者認為月餅過度包裝問題多的固有印象,還需要持續進行全產業鏈治理和執法監督。-14-圖圖 2-7 消費者感知過度包裝問題多的商品品類消費者感知過度包裝問題多的商品品類 5.電商平臺搜索發現茶葉品類疑似過度包裝比例相對較多 當前,有關部門正在針對食用農產品、茶葉制定限制過度包裝強制標準,針對玩具、

28、嬰童產品、電子產品制定限制過度包裝推薦性標準。本次調查中,中國消費者協會組織專業調查人員和消費維權志愿者從消費者實際體驗視角,針對食用農產品、茶葉、玩具、嬰童產品這四個商品品類專門進行了疑似過度包裝問題搜索。搜索判別結果顯示,主流電商平臺茶葉的疑似過度包裝問題相對較高(11.2%),嬰童用品疑似過度包裝問題相對較少(見圖 2-8)。所有疑似過度包裝商品均屬于消費者目測包裝空隙率過高的情況,未出現包裝層數超標情況(由于測量方法限制,此結果不代表該品類實際過度包裝商品比例)。61.6%53.7%45.4%43.8%40.7%39.6%24.8%23.5%20.5%19.9%19.0%18.7%15

29、.3%14.6%14.3%8.2%奢侈品(高檔時裝皮具黃金珠寶腕表等)月餅保健品酒包裝茶化妝品包裝食品(休閑食品、餅干糕點、糖果等)電子數碼產品包裝生鮮(果蔬、海鮮、禽肉)粽子洗滌日化類(個人洗護、家用清潔、紙品)藥品嬰童用品玩具成人服飾(服裝服飾、鞋帽類)文具 -15-圖圖 2-8 消費者視角下電商疑似過度包裝商品比例消費者視角下電商疑似過度包裝商品比例(三)網絡搜索方式查找過度包裝商品調查方法 電商平臺:淘寶&天貓、京東、抖音、快手 品類:包裝茶、食用農產品、玩具、嬰童用品 搜索關鍵詞:見附表 設置篩選條件:銷量 抽樣設計 11.2%8.9%8.9%4.4%茶葉食用農產品玩具嬰童用品 -1

30、6-表表 2-1 電商平臺網絡搜索抽樣電商平臺網絡搜索抽樣 商品品類 關鍵詞 淘寶 京東 抖音 快手 總計 茶葉茶葉 1 2 00 1 1 30 3 5 0 1 50 2 8 30 茶葉送人茶葉送人 3 5 0 3 0 0 1 5 0 8 0 0 高檔茶高檔茶 3 0 0 2 8 0 5 8 0 高檔茶葉禮高檔茶葉禮盒盒 2 5 0 2 5 0 2 0 0 1 50 8 5 0 精致茶葉精致茶葉 3 0 0 3 0 0 6 0 0 食用農產食用農產品品 3 0 0 3 0 0 2 0 0 1 00 9 0 0 農副產品禮農副產品禮盒盒 3 0 0 2 0 0 1 00 6 0 0 農副產品送農

31、副產品送人人 3 0 0 3 0 0 玩具玩具 2 7 0 2 5 0 2 0 0 2 00 9 2 0 大童玩具禮大童玩具禮盒盒 1 0 0 1 5 0 1 00 3 5 0 兒童禮物兒童禮物 5 0 1 00 1 5 0 兒童玩具禮兒童玩具禮盒盒 2 7 0 2 7 0 玩具禮物玩具禮物 1 5 0 1 5 0 嬰童用品嬰童用品 5 5 0 3 1 0 3 4 0 3 10 1 5 10 母嬰禮盒母嬰禮盒 3 0 0 1 5 0 1 6 0 1 30 7 4 0 嬰童禮盒嬰童禮盒 2 5 0 1 6 0 1 8 0 1 80 7 7 0 總計總計 2 3 20 1 9 90 1 0 90

32、7 60 6 1 60 -17-判別疑似過度包裝標準 通過包裝層數判別是否屬于過度包裝:根據 GB233502021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以下簡稱標準),包裝層數指完全包裹內裝物的可物理拆分包裝的層數。標準規定糧食及其加工品、月餅及粽子 3 層以上(4 層及以上),其他食品和化妝品 4 層以上(5 層及以上)算過度包裝。未封口的禮品袋、托盤、寄送包裝、直接接觸內裝物屬于產品固有屬性的材料層(如粽葉、竹筒、天然或膠原蛋白腸衣、空心膠囊等);以及緊貼銷售包裝外且厚度低于 0.03mm 的薄膜不算包裝層數。實際操作由于無法通過圖片判斷薄膜厚度,故緊貼銷售包裝外的薄膜不計入包裝層數。通過

33、目測包裝空隙率來判別是否疑似過度包裝:限于操作成本和效率,包裝空隙率的計算未采用 GB233502021 標準計算公式,而是通過目測方式進行判別,空隙率 50%以上歸為疑似過度包裝。未采用包裝材質和包裝成本比例來判別是否過度包裝。(2)疑似過度包裝商品展示 -18-茶葉茶葉/名名稱:安溪鐵觀音特級濃香型烏稱:安溪鐵觀音特級濃香型烏龍茶賽珍珠龍茶賽珍珠 1 0 0 0 高端茶禮盒裝高端茶禮盒裝2 5 0 g/日期日期 2 0 2 2 1 1 0 3 茶葉茶葉/名稱:特級鐵觀音禮盒烏龍茶蘭名稱:特級鐵觀音禮盒烏龍茶蘭花清香型禮盒裝花清香型禮盒裝 3 0 0 克克/日期日期 2 0 2 2 1 1

34、0 8 -19-茶葉茶葉/名稱:鋁罐名稱:鋁罐 茶葉禮盒茶葉禮盒 紅茶紅茶 金駿眉金駿眉 紅茶小種紅茶小種 紅袍紅袍 拼裝拼裝 1 6 罐罐1 4 8 g 送建盞送建盞/日期日期2 0 2 2 1 0 2 5 茶葉茶葉/名稱:特級烏龍茶大紅袍茶名稱:特級烏龍茶大紅袍茶 4 款款茶茶 2 0 罐銀罐拼裝茶葉禮盒罐銀罐拼裝茶葉禮盒 8 0 g/日期日期 2 0 2 2 1 0 2 2 -20-食用農產品食用農產品/名稱名稱:現摘特級妮娜皇后現摘特級妮娜皇后新鮮無籽葡萄精品水果禮盒新鮮無籽葡萄精品水果禮盒 1 2 斤裝斤裝順豐伴手禮盒順豐伴手禮盒/日期日期 2 0 2 2 1 1 0 6 食用農產品

35、食用農產品/名稱名稱:楓橋香榧子諸暨特楓橋香榧子諸暨特產禮盒產禮盒 4 0 0 克送禮佳品克送禮佳品/日期日期 2 0 2 2 1 1 0 1 -21-玩具玩具/名稱:兒童玩具小女孩生日禮名稱:兒童玩具小女孩生日禮物物 7-1 4 歲女童女兒小學生十二歲歲女童女兒小學生十二歲9 歲歲 8 孩子孩子 6-1 0 歲歲 1 1 初中初中生生 1 2 歲歲 1 5 女生實用女生實用 公主粉公主粉【雙數顯動態表盤【雙數顯動態表盤+夜光防水】豪華夜光防水】豪華限定禮盒禮袋限定禮盒禮袋/日期日期2 0 2 2 1 1 0 4 玩具玩具/名稱:兒童玩具女孩子女童生日名稱:兒童玩具女孩子女童生日禮物益智禮物益

36、智 3-9 到到 6 歲冰雪奇緣愛莎歲冰雪奇緣愛莎公主網紅公主網紅/日期日期 2 0 2 2 1 0 2 2 -22-嬰童用品嬰童用品/名稱:嬰兒禮盒實木玩具套名稱:嬰兒禮盒實木玩具套裝男女寶寶滿月周歲新生幼兒小車高檔裝男女寶寶滿月周歲新生幼兒小車高檔送禮物品送禮物品/日期日期 2 0 2 2 1 0 2 8 嬰童用品嬰童用品/名稱:新生兒用品嬰兒禮盒名稱:新生兒用品嬰兒禮盒初生兒寶寶春夏卡通純棉襪子套裝滿月初生兒寶寶春夏卡通純棉襪子套裝滿月禮見面禮禮見面禮/日期日期 2 0 0 2 2 1 1 0 2 -23-(三)消費者主動購買過度包裝商品最主要原因是送禮需要,對于過度包裝問題主要產生原因

37、的觀點比較分散 在主動購買過度包裝商品的受訪者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送禮需要,包裝精美有檔次,更容易達到送禮目的(71.5%);有四成多的受訪者選擇了其他因素,例如包裝大顯得價值更高,喜歡商品本身,包裝有儀式感。圖圖 2-9 消費者知道商品存在過度包裝主動買的原因消費者知道商品存在過度包裝主動買的原因 消費者對于過度包裝問題主要產生原因的觀點比較分散,沒有特別突出原因,認為消費者、生產、流通、法律法規標準、監管對于過度包裝問題都有一定責任,這反映出過度包裝問題牽涉的范圍較廣。71.5%45.8%45.7%41.1%20.5%15.9%送禮需要,包裝精美有檔次,更容易達到送禮目的購買預算不多,送禮

38、買包裝大的商品顯得禮品價值更高喜歡這個商品本身,就不會太考慮是否過度包裝包裝顯得有儀式感包裝可以愉悅心情一般不太介意包裝是否過度包裝 -24-匯總上述原因來看,43.6%的消費者認為產生過度包裝最主要是消費者自身原因,比如消費者有送禮需求、環保意識淡薄、對過度包裝危害認知不足不在意、不知道如何判別過度包裝等;26.7%的消費者認為是生產企業原因;22.1%的消費者認為是監管和法律法規標準原因??梢钥闯?,在強化商品過度包裝全鏈條治理、加大監管執法力度的同時,應持續大力進行針對消費者的專項教育引導和宣傳。圖圖 2-1 0 消費者認為消費者認為當前產生過度包裝問題最主要的原因當前產生過度包裝問題最主

39、要的原因 15.4%13.5%14.6%15.1%11.6%7.5%9.3%12.8%消費者有需求,例如送禮需要,喜歡包裝精美的商品等消費者對過度包裝危害認知不足,無法判斷是否是過度包裝人們環保意識淡薄,對過度包裝危害不太在意生產企業迎合消費者需求在過度包裝上惡性競爭生產企業在過度包裝上收益比風險大電商購物比例高,快遞又多加很多包裝政策法規標準等不健全執法監督不嚴 -25-(四)電商、快遞、外賣有部分過度包裝問題,但消費者更關心其包裝總使用量大且污染環境的問題 消費者認為過度包裝治理應覆蓋商品銷售包裝(80.1%),其次應該治理的是電商(65.5%)、快遞(51.5%)、外賣(45.4%)。這

40、個結果顯示出消費者對于電商、快遞、外賣等包裝的關注,然而通過研究卻發現消費者關注這三個領域的重點不是單個商品的過度包裝問題,而是包裝總使用量巨大且污染環境的問題。圖圖 2-1 1 消費者認為過度包裝治理覆蓋范圍消費者認為過度包裝治理覆蓋范圍 1.消費者關注電商、快遞包裝是否可循環使用和快遞包裝材料污染環境問題 電商行業大量使用配送包裝的同時也產生大量的包裝廢棄80.1%65.5%51.5%45.4%商品銷售包裝電商自營配送包裝快遞包裝外賣包裝 -26-物,由于目前多數電商配送商品包裝無法循環使用,造成包裝材料極大浪費,給環境保護帶來諸多壓力。消費者尤其關注電商行業是否可以循環使用包裝,42.2

41、%的受訪者認為電商自營配送“沒有循環使用包裝”,29.4%的受訪者認為“過度包裝,造成包裝材料和物流運力的浪費”。與此同時,也有 35.8%的受訪者認為“包裝強度不足,無法起到保護商品的作用”,31.7%的受訪者認為“包裝材料污染環境”(見圖 2-12)。圖圖 2-1 2 消費者認為消費者認為電商自營配送包裝存在電商自營配送包裝存在的的問題問題 在反饋快遞包裝存在的問題時,受訪者認為問題最多的前49.6%42.2%35.8%34.0%31.7%29.4%27.1%21.8%存在個人信息泄露問題沒有循環使用包裝包裝強度不足,無法起到保護商品的作用包裝標準化程度不高,規格較多,沒有統一標準,無法有

42、效利用倉儲空間包裝材料污染環境過度包裝,造成包裝材料和物流運力的浪費電商包裝不能體現品牌價值包裝開啟困難,用戶體驗不佳 -27-三個方面是“存在個人信息泄露問題”(58%)、“包裝材料污染環境(使用過多的膠帶和泡沫箱)”(47.3%)和“沒有循環使用包裝”(43.6%)(見圖 2-13)??梢?,近半數消費者均認為快遞包裝材料不夠環保同時使用量巨大。圖圖 2-1 3 消費者認為消費者認為快遞包裝存在快遞包裝存在的的問題問題 2.消費者最關注外賣包裝用量大造成的環境污染及資源浪費 從調查數據可以發現,多數受訪者認為外賣包裝“產生不環保的垃圾多,污染環境”(62.2%),但認為外賣“過度包裝”卻僅占

43、 21.7%,這一項低于電商自營配送包裝和快遞包裝(見圖 2-14)。58.0%47.3%43.6%40.8%35.5%27.5%25.1%存在個人信息泄露問題包裝材料污染環境(使用過多的膠帶和泡沫箱)沒有循環使用包裝包裝強度不足,無法起到保護商品的作用包裝標準化程度不高,規格較多,沒有統一標準,無法有效利用倉儲空間過度包裝,造成包裝材料和物流運力的浪費包裝開啟困難,用戶體驗不佳 -28-圖圖 2-1 4 消費者認為消費者認為外賣包裝存在的問題外賣包裝存在的問題 外賣包裝被受訪者看作是最不環保的包裝(28.1%),其次為快遞包裝(普通商品)(17.8%),快遞包裝(生鮮商品)(15.9%)(見

44、圖 2-15)??梢?,快遞、外賣包裝量大且污染環境,未實現包裝的循環使用以及外賣包裝造成環境污染仍然是消費者關注的焦點。調查結果表明,消費者希望電商、快遞包裝可以循環使用,外賣包裝可以更加環保、減少污染,從而進一步說明過度包裝應視行業、視商品分別制定標準,達到精準治理、高效治理的目標。62.2%49.7%47.8%46.0%21.7%產生不環保的垃圾多,污染環境包裝受熱會滲出有害物質(影響食品安全)無法判斷是否中途打開過存在個人信息泄露問題過度包裝 -29-圖圖 2-1 5 消費者消費者認為最不環保認為最不環保的包裝的包裝 三、消費者的綠色消費意識及包裝消費偏好(一)消費者對自用品盡求包裝環保

45、簡約,對禮品力求包裝精美,根據收禮對象選擇包裝檔次 1.送禮、需要儀式感是消費者選擇精美包裝的主要原因 在購買禮品時需要儀式感和送禮辦事是消費者選擇精美包裝的兩大原因,占比分別為 65.7%和 62.5%;反之,為自己購買或不太需要儀式感的送禮場合是消費者選擇更簡樸包裝的兩大原因,占比分別為 18.9%和 16.0%(見圖 3-1)。28.1%17.8%15.9%10.8%10.2%9.0%8.1%外賣包裝快遞包裝(普通商品)快遞包裝(生鮮商品)電商自營配送包裝(生鮮商品)商品銷售包裝(生鮮商品)商品銷售包裝(普通商品)電商自營配送包裝(普通商品)-30-圖圖 3-1 消費者選擇包裝更精美商品

46、的原因消費者選擇包裝更精美商品的原因 2.消費者在送禮、購買奢侈品時不重視包裝環保性 消費者在“為自己購買”、“購買消費品”以及“給家人、父母買禮品”時是消費者選擇環保包裝材質的三大原因,占比分別為 73.0%,64.8%和 64.5%;反之,購買奢侈品、給客戶或托人辦事買禮品是消費者最不關注材質環保性的兩大原因,占比分別為 12.2%和 15.5%(見圖 3-2)。65.7%62.5%51.4%47.2%43.7%37.7%36.8%32.0%18.9%16.0%需要儀式感的場合給客戶/托人辦事買禮品收禮人注重面子,喜歡儀式感給親戚、朋友買禮品奢侈品消費品給家人、父母買禮品商品外觀吸引我不太

47、需要儀式感的場合為自己購買 -31-圖圖 3-2 消費者選擇環保包裝商品的原因消費者選擇環保包裝商品的原因 將圖3-1、3-2這兩個獨立回答的多選題組合起來分析可以發現,消費者在更精美和更環保的選擇上存在明顯的對立性,說明消費者認為更精美就意味著不環保(見圖 3-3),同時也說明中國傳統人際交往觀念也間接影響了消費者對包裝材質的要求。73.0%64.8%64.5%43.9%34.5%29.3%27.3%23.8%15.5%12.2%為自己購買消費品給家人、父母買禮品不太需要儀式感的場合商品外觀吸引我給親戚、朋友買禮品需要儀式感的場合收禮人注重面子,喜歡儀式感給客戶/托人辦事買禮品奢侈品 -32

48、-圖圖 3-3 消費消費者者選擇更精美更環保包裝商品的原因選擇更精美更環保包裝商品的原因 3 消費者與送禮對象心理距離越遠、越功利,選擇更高檔包裝的比例就越高 自用情況下不考慮商品品類影響,88.1%的受訪者會選擇簡約包裝的商品,對于禮品裝和豪華裝的需求比例只有 11.9%(見圖 3-4),這說明在當今環境下,消費者對于自用商品越來越重視性價比和簡約化包裝。在送禮情況下,即使給最親密的家人,消費者也更多選擇禮品裝而不是簡約裝商品,這說明更多消費者認為送禮就需要有送禮的樣子,禮品裝比簡約裝更能體現送禮的儀式感。在送禮情況下,送禮人與收禮人的心理距離越親近,選擇65.7%62.5%51.4%47.

49、2%43.7%37.7%36.8%32.0%18.9%16.0%27.3%15.5%23.8%29.3%12.2%64.8%64.5%34.5%43.9%73.0%需要儀式感的場合給客戶/托人辦事買禮品收禮人注重面子,喜歡儀式感給親戚、朋友買禮品奢侈品消費品給家人、父母買禮品商品外觀吸引我不太需要儀式感的場合為自己購買更精美未選擇更環保 -33-簡約包裝的比例越高;送禮人與收禮人的心理距離越遠,越有求于人,選擇更高檔包裝的比例就越高。這說明中國傳統的人際交往觀念深刻影響消費者選擇送禮商品的包裝檔次,在中國傳統人際交往觀念中,與關系越親近的人交往時禮儀越簡單,與關系較遠的人交往時越重視禮儀。圖圖

50、 3-4 消費者在消費者在不同場合不同場合傾向選擇的包裝類型傾向選擇的包裝類型 4.消費者在購買消費品、正常送禮場合對豪華包裝需求很小 值得注意的是,受訪者在其他送禮場景對豪華裝商品需求很低(最高只有 11.8%),只有在給客戶/托人辦事送禮時,88.1%41.5%12.2%6.7%10.6%53.1%76.0%40.4%1.3%5.4%11.8%52.9%自用給家人、父母買禮品給親戚、朋友買禮品給客戶/托人辦事買禮品簡約裝禮品裝豪華裝列2 -34-52.9%的受訪者才需要豪華包裝(見圖 3-4),這說明豪華包裝更多用于“功利型送禮”,禮品裝更多用于“表達型送禮”。85.1%的受訪者在購買消費

51、品時傾向選擇簡約裝,13.3%的受訪者傾向選禮品裝,極少會選豪華裝;而 50.4%的受訪者在購買奢侈品時傾向選禮品裝,27.8%偏好選豪華裝,有 21.8%的受訪者堅持選擇簡約裝(見圖 3-5)。圖圖 3-5 消費者對消費者對不同不同類型商品傾向選擇類型商品傾向選擇包裝類型包裝類型 綜合以上數據,可以認為商品過度包裝標準限制消費品豪華包裝對消費者正常社會交往影響小。85.1%13.3%1.6%21.8%50.4%27.8%簡約裝禮品裝豪華裝消費品奢侈品 -35-(二)32.4%的消費者自認為綠色消費意識強,綠色消費意識越強,對過度包裝相關認知越高,越重視環保和垃圾分類 消費者綠色消費意識是通過

52、綠色消費意識評價量表進行測量的。消費者綠色消費意識評價量表是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促進綠色消費的指導意見對綠色消費的定義設計的,是從環保意識、節約意識、垃圾分類意識三個方面讓消費者進行自我評價(5 分制評分,5 分表示非常注重,1 分表示非常不注重),其中環保意識指購買綠色環保包裝材質或可循環包裝的商品;節約意識指購買包裝材料少的商品;垃圾分類意識指按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將三個指標(環保意識、節約意識、垃圾分類意識)的評分相加得到綠色消費意識分值。根據綠色消費意識分值大小分成三類:強綠色消費意識(14-15分)、中等綠色消費意識(11-13分)、弱綠色消費意識(10 分及以下)

53、。數據顯示,在受訪者中,32.4%具有很強的綠色消費意識,52.3%具有中等綠色消費意識,15.3%綠色消費意識偏弱(見圖 3-7)。由此可以看出,隨著不斷加大對綠色環保理念的宣傳力度,綠色消費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整體看來,綠色消費引導、綠色消費教育宣傳、消費者綠色消費認知 -36-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圖圖 3-6 消費者綠色消費意識自我評價消費者綠色消費意識自我評價 圖圖 3-7 消費者綠色消費消費者綠色消費意識意識分布比例分布比例 不同綠色消費意識水平(強、中等、弱綠色消費意識,以下簡稱不同綠色消費意識)的消費者在對過度包裝認知和態度36.2%35.7%37.3%46.0%46.0%4

54、2.5%15.7%15.9%17.3%1.6%2.1%2.5%環保意識節約意識垃圾分類意識非常注重比較注重一般比較不注重非常不注重強意識32.4%中等意識52.3%弱意識15.3%-37-上存在顯著差異。綠色消費意識越高的消費者對過度包裝的相關認知(名詞、官方定義、法律法規標準條款和過度包裝判別標準和方法)越好,完全反對過度包裝的比例越高(見圖 3-8)。不同綠色消費意識的消費者在包裝檔次消費偏好上卻沒有顯著差異,這說明現階段消費教育宣傳工作內容還主要是提升消費者對過度包裝認知和反對態度,對消費者選擇過度包裝商品的行為影響不大。圖圖 3-8 不同綠色消費意識消費者對過度包裝相關認知不同綠色消費

55、意識消費者對過度包裝相關認知 綠色消費意識越高的消費者選擇環保包裝材質的比例越高,不同綠色消費意識的消費者存在顯著差異(見圖 3-9)。90.4%82.1%68.3%48.3%30.7%14.9%意識強意識中等意識弱商品過度包裝知道官方正式的定義熟悉法律法規條款熟悉過度包裝判別標準和方法全都反對過度包裝 -38-圖圖 3-9 不同綠色消費意識消費者不同綠色消費意識消費者在不同場合選擇環保包裝材質比在不同場合選擇環保包裝材質比例例 不同綠色消費意識的消費者,其家庭垃圾分類比例有顯著差異(見圖 3-10)。76.3%74.0%63.6%70.8%63.9%54.7%意識強意識中等意識弱為自己購買給

56、家人、父母買禮品消費品73.3%63.8%50.2%70.8%59.2%44.1%50.9%36.8%24.0%6.0%11.7%25.7%意識強意識中等意識弱廚余垃圾單獨放可回收垃圾單獨放(金屬、塑料、紙張等)有害垃圾單獨放(廢棄電電池、燈管等)難以回收以及暫無回收利用價值的廢棄物單獨放(衛生紙、面巾紙、其他受污染的紙質物質)垃圾都放在一起 -39-圖圖 3-1 0 不同綠色消不同綠色消費意識消費者費意識消費者家庭垃圾分類家庭垃圾分類比例比例 不同綠色消費意識的消費者在自用和送禮場合選擇包裝檔次偏好上沒有明顯差異(見圖 3-11、圖 3-12)。圖圖 3-1 1 不同綠色消費意識消費者對不同

57、綠色消費意識消費者對自用品自用品傾向選擇的包裝類型傾向選擇的包裝類型 圖圖 3-1 2 不同綠色消費意識消費者給朋友送禮傾向選擇的包裝類不同綠色消費意識消費者給朋友送禮傾向選擇的包裝類型型 89.1%88.4%84.9%9.7%10.0%13.9%意識強意識中等意識弱簡約裝禮品裝豪華裝15.9%9.5%13.6%72.7%78.7%73.8%意識強意識中等意識弱簡約裝禮品裝豪華裝 -40-(三)消費者收到禮品是過度包裝商品時,負面體驗多于正面體驗 調查顯示當受訪者發現禮品是過度包裝商品時,有 66.0%的受訪者會感覺“浪費”,有 37.0%的受訪者表示“打開包裝前后心理落差很大,體驗不好”,有

58、 25.4%的受訪者認為“送禮人用心了”;綜合來看,消費者收到他人送的過度包裝商品時負面體驗多于正面體驗,說明用于送禮的商品包裝也應適度,過度包裝并不一定會帶來良好的體驗,相反可能適得其反。圖圖 3-1 3 消費者收到他人送的過度包裝商品打開后感受消費者收到他人送的過度包裝商品打開后感受 66.0%37.0%33.3%29.3%25.4%21.3%19.1%17.6%9.6%覺得浪費覺得落差很大,體驗反而不好了覺得送禮人受欺騙了重要的是商品,包裝無所謂覺得送禮人用心了覺得包裝材質做工很好覺得送禮人不實在很有儀式感覺得送禮人沒眼光 -41-四、消費者對商品過度包裝的認知、判別、態度及維權(一)消

59、費者對商品過度包裝概念、法律法規、判別標準認知不足 1.82.6%的消費者聽說過商品過度包裝,但僅有 34.0%的消費者了解其準確定義 調查結果顯示,高達 91.1%的受訪者聽說過“垃圾分類”,聽說過“商品過度包裝”和“綠色包裝”的受訪者比例分別為82.6%和 82.3%,而回答以上均未聽說過的僅為 1.1%(見圖 4-1),可見受訪者對于過度包裝等相關名詞的認知度很高。圖圖 4-1 消費者消費者聽聽說過說過的的相關相關名詞名詞 雖然大多數受訪者聽說過“商品過度包裝”名詞,但只有91.1%82.6%82.3%1.1%垃圾分類商品過度包裝綠色包裝以上均沒有聽說過 -42-34.0%的受訪者表示“

60、知道官方正式的定義”,有 56.4%的受訪者表示“不知道官方正式定義,根據詞意自己理解”(見圖 4-2)。這表明“聽說過”不代表對“商品過度包裝”詞匯定義有正確了解。圖圖 4-2、消費者消費者了解商品過度包裝的定義了解商品過度包裝的定義 2.消費者對于過度包裝治理相關標準及法規有所了解,但深度不深、細節不細 數據顯示,38.5%的受訪者了解一些商品過度包裝的法律法規條款,61.5%的受訪者不了解商品過度包裝的法律法規條款(見圖4-3),其中“熟悉條款”的受訪者僅占6.5%,“了解知道官方正式的定義34.0%不知道官方正式定義,根據詞意有自己理解56.4%不明白9.6%-43-一些條款”的受訪者

61、占 32.0%,37.5%的受訪者“聽過法律法規名稱,但對條款不了解”,“沒有聽說過具體法律法規名稱”的受訪者占 24.0%。圖圖 4-3 消費者消費者對商品過度包裝相關的法律法規熟悉程度對商品過度包裝相關的法律法規熟悉程度 在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認知方面,有 49.5%的受訪者聽說過“GB23350-2021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標準”,占比最高,這首先說明該標準貼近百姓生活,是普通消費者最關心的品類標準,其次也說明該標準在消費者群體中的宣傳貫徹較為成功。聽說過“GB23350-2021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標準第 1號修改單”的受訪者熟悉條款6.5%了解一些條款

62、32.0%聽說過具體法律法規名稱,但對條款不了解37.5%沒有聽說過具體法律法規名稱24.0%-44-占比為 39.5%,聽說過“國辦 發202229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的通知”的受訪者占 40.9%(見圖 4-4)。數據結果顯示出近半數消費者已經知道國家在重點治理食品及化妝品領域并出臺了相關國家標準,主觀上關注有關的標準實施,但是客觀上消費者對標準的了解程度并不深入,相關國家標準及法規仍需進一步在消費者中進行深入普及。還有高達 24.5%的消費者沒有聽說過以上任何一部標準或政策法規,這顯示出相關標準及法規的普及仍然存有盲區,需要繼續大力推動,通過普及相關知識達到教育引

63、導消費者的最終目的。圖圖 4-4 消費者消費者聽說過與商品過度包裝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聽說過與商品過度包裝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 49.5%41.5%40.9%39.5%24.5%GB23350-2021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國 辦 發202229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的通知GB23350-2021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標準第1號修改單以上均沒有聽說過 -45-3.僅有 7.8%的消費者熟悉商品過度包裝的判別標準 在對官方過度包裝的判別標準方面,表示完全“熟悉標準指標和判別方法”的受訪者較少,僅為 7.8%

64、,而“不了解標準”和僅僅“了解一些標準”的受訪者合計高達 80.1%,兩者占比分別為 37.5%和 42.6%。甚至 12.1%的受訪者完全“沒有聽說過標準”(見圖 4-5)。數據顯示大多數受訪者對于判別商品過度包裝相關的官方標準不夠熟悉或者僅僅停留在一知半解狀態,相關知識的普及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強。相關數據顯示出多數受訪者對于過度包裝的準確定義及具體標準等并不熟悉,也就是說消費者大多數時候僅憑個人感受來判別商品是否過度包裝,這一結果顯示出判別商品過度包裝有關知識的宣傳普及仍然是未來治理過度包裝過程中的一個重要任務。同時也說明應客觀看待消費者反饋的所謂疑似過度包裝問題,因為消費者對過度包裝判別并

65、不準確。-46-圖圖 4-5 消費者消費者對判對判別別商品過度包裝相關的官方標準熟悉程度商品過度包裝相關的官方標準熟悉程度 (二)消費者自行判別過度包裝難度大且容易誤判,在包裝層數、包裝空隙率的主觀判別標準上與國家標準有差異 1.是否是“欺騙式包裝”、“豪華的包裝”為消費者判別過度包裝使用率最高的方法 根據調查結果,95.4%的消費者都有自己判別過度包裝的經歷,但消費者自己判別商品過度包裝的方法與 GB23350-2021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的判別方法是不太一致的。消費者自己判別是否屬于過度包裝的方法種類非常多,看是否是“欺騙式包裝”、“豪華的熟悉標準指標

66、和判別方法7.8%了解一些標準42.6%不了解標準37.5%沒有聽說過有標準12.1%-47-包裝”是消費者使用率最高的判別過度包裝的方法;除此之外,其他判別方法的使用率介于 43%-50%之間,其中與標準判別方法類似的包裝空隙率、包裝層數判別方法使用率最低(見圖 4-6)。從判別方法的使用率數據可以看出:消費者更多是從主觀感受商品本身價值與銷售價格的匹配度來判別是否屬于商品過度包裝,從包裝用量來判別過度包裝的消費者比例略少。58.5%55.6%49.8%49.5%47.6%47.3%47.1%44.7%43.7%33.4%29.8%2.5%2.1%包裝過分夸大商品,實際商品與感知價值差距大,

67、感覺受欺騙包裝成本過高(豪華的包裝)在商品中附加遠超出商品本身價值的禮品,抬高商品價格使用了過多的保護材料,拆包裝后要扔的垃圾過多包裝使用了不必要的高檔材料超出了商品保護、展示、儲存、運輸等正常功能要求的包裝按重量計費的商品包裝過重(例如捆扎螃蟹包裝)包裝空隙過大(實際商品小,包裝體積過大)包裝層數過多包裝主要材料不環保在商品中附加不必要的贈品無法判斷我不太關注包裝是否為過度包裝 -48-圖圖 4-6 消費者判別商品是否屬于消費者判別商品是否屬于過度包裝過度包裝的方法的方法 2.62.0%的消費者判別商品過度包裝的包裝層數主觀標準嚴于國家標準 為了保證消費者認知的包裝層數與 GB23350-2

68、021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標準第 1 號修改單(以下簡稱標準)包裝層數定義一致,該調查問題使用了與標準相同的包裝層數定義:“包裝層數指完全包裹內裝物的可物理拆分的包裝的層數,未封口的禮品袋、托盤、寄送包裝、直接接觸內裝物屬于產品固有屬性的材料層不算包裝層數,以及緊貼銷售包裝外且厚度低于 0.03mm 的薄膜不算包裝層數?!睒藴室幎ǎ骸鞍b層數 糧食及其加工品、月餅及粽子不應超過三層,其他商品不應超過四層?!睂Ρ葮藴试诩Z食及其加工品、月餅及粽子的包裝層數要求(不超過三層),只有 22.9%的消費者判別商品過度包裝的包裝層數要求要嚴于標準,說明 1號修改單新修訂的包裝層數標準“糧

69、食及其加工品、月餅及粽子不應超過三層”比較貼近消費者的生活,符合消費者的判別習慣;但對比國家標準在包裝層數上的規定(除糧食及其加工品、月餅及粽子外,其他食品和化妝品不應超過四層),62.0%的消費者判別商品過度包裝的包裝層數主觀標準要嚴于國家標準(見圖 4-7)。-49-圖圖 4-7 消費者認為送禮商品包裝多少層以上算過度包裝消費者認為送禮商品包裝多少層以上算過度包裝 3.消費者判別商品過度包裝的包裝空隙率主觀標準與國家標準中包裝空隙率規定差距較大 對于用包裝空隙來判別過度包裝,消費者的主觀判別標準很分散,與標準中單件重量超過 50 克的包裝空隙率不超過 30%的要求對比,36.1%的受訪者判

70、別商品過度包裝的包裝空隙率主觀標準要嚴于國家標準,24.7%的受訪者與國家標準一致,34.7%的受訪者要寬于國家標準,說明 30%包裝空隙率比較符合22.9%39.1%19.7%8.6%3.3%6.4%22.9%62.0%81.7%90.3%2層3層4層5層6層不知道選擇該數值的消費者比例當商品實際包裝層數超過此數值時,會被消費者認為是過度包裝的比例 -50-消費者的判別主觀標準。根據國家標準 GB23350-2021 4.1 表 1 食品和化妝品包裝空隙率規定(見表 4-1),隨著商品單件重量/體積的下降,商品空隙率允許值也在大幅增加,例如當商品單件凈含量大于15毫升/克且小于等于 30 毫

71、升/克時,包裝空隙率允許值為不超過50%;但消費者如果不知道空隙率的允許值隨著商品單件重量/體積下降可以大幅增加的話,當實際商品超過 40%空隙率時,就會出現 60.8%的消費者認為商品屬于過度包裝的情況,但商品實際并未超出標準要求。14.3%21.8%24.7%13.1%10.8%5.3%2.8%1.7%1.0%14.3%36.1%60.8%73.9%84.7%90.0%92.8%94.5%10%20%30%40%50%60%70%80%90%選擇該數值的消費者比例 -51-圖圖 4-8 消費者認為送禮商品包裝空隙率多少以上算過度包裝消費者認為送禮商品包裝空隙率多少以上算過度包裝 表表 4-

72、1 G B 2 3 3 5 0-2 0 2 1 食食品和化妝品包裝品和化妝品包裝空隙空隙率率 單位單位a凈含量(凈含量(Q)mL或或 g 空隙空隙率率b%1 8 5 11Q 5 7070 5 5 Q 1 15 6 60 0 1515 Q 3030 5 50 0 3030 5 0 3 30 0 注注:本表不適用于:本表不適用于銷售銷售包裝包裝層數層數僅為一層僅為一層的的商品商品。a 需混合需混合使用的化妝品使用的化妝品,單件是指混合后的產品單件是指混合后的產品 b 綜合綜合商品商品的的包裝空隙率包裝空隙率應以應以單件凈含單件凈含量最量最大的產品大的產品所所對應對應的空隙的空隙率為準。率為準。GB

73、233502021 包裝空隙率的計算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專業度過高,普及有難度。根據 GB233502021 包裝空隙率的計算公式,包裝空隙率 X 的標準需要根據商品單體的重量查詢得到,商品必要空間系數 k 的標準需要根據品類查詢得到,這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學習成本和操作難度較高。X包裝空隙率 Vn商品銷售包裝體積,單位為立方毫米 -52-V0內包裝物體體積,單位為立方毫米 注:內裝物體體積以商品標注的凈含量進行換算,1mL 或1g 內裝物換算為 1000 立方毫米計算。k商品必要空間系數 注:k 的取值依據產品而定,取值范圍從 2.5-20 不等。4.44.1%的消費者判別商品過度包裝的包裝成本比例

74、主觀標準要嚴于國家標準 GB23350-2021標準第1號修改單規定:“4.3包裝成本生產組織應采取措施,控制除直接與內裝物接觸的包裝之外所有包裝的成本不超過產品銷售價格的 20%?!迸c標準對比發現,有44.1%的受訪者判別商品過度包裝的包裝成本比例主觀標準要嚴于國家標準,16.5%的受訪者與國家標準一致,35.1%的受訪者要寬于國家標準。-53-圖圖 4-9 消費者認為送禮商品消費者認為送禮商品包裝包裝成本比例超過多少成本比例超過多少算過度包裝算過度包裝 5.消費者判別商品過度包裝的材質主觀標準與國家標準一致,建議標準禁止材質上增加玉石材質 五成以上消費者認為商品包裝采用貴金屬、玉石和紅木屬

75、于過度包裝,貴金屬和紅木在 GB23350-2021第 1號修改單屬于包裝禁止材質,這是一致的(見圖 4-10)?,F實中也確實沒有發現使用玉石做包裝的商品,但在深訪中有受訪者提到企業定制禮品會選擇用玉石做高檔茶葉的包裝,考慮到國家標準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指導性,因此建議在禁止材質上增加玉石包裝。從這個數據反過來也可以看出,有三成多消費者對于送禮商品包裝的材質要求還是很寬松的,并不以貴重材質作為判別12.6%20.6%10.9%16.5%6.8%10.5%4.0%4.3%2.1%4.0%0.9%2.5%12.5%33.1%44.1%60.6%67.4%77.9%81.8%86.1%88.2%92

76、.2%93.2%選擇該數值的消費者比例當商品實際包裝成本比例超過此數值時,會被消費者認為是過度包裝的比例 -54-過度包裝的依據。圖圖 4-1 0 消費者認為送禮商品包裝材質采用什么材料算過度包裝消費者認為送禮商品包裝材質采用什么材料算過度包裝 (三)80.7%的消費者在多數情況下反對過度包裝,但也有 64.1%的消費者在特定情況下不反對過度包裝 1.六成以上消費者了解商品過度包裝的主要危害,其中環境影響、社會影響和資源浪費認知度最高 根據問卷統計結果,受訪者認為排在前三位的商品過度包裝危害為“產生大量的垃圾,污染環境不環?!保?5.5%)、“過度包裝之風助長了奢華、浮夸的社會風氣,不利于建設

77、節約型社會”(63.7%)、“包裝材料使用過多材料,浪費了大量的資源”(63.3%),59.6%的受訪者認為“侵害了消費者的利63.6%56.8%52.3%33.4%19.8%19.6%16.1%14.9%14.4%13.0%11.9%11.1%10.5%7.4%貴金屬玉石紅木陶瓷普通石材玻璃普通金屬木材橡膠泡沫塑料塑料紙竹植物葉 -55-益,消費者被迫支付過多的包裝成本”,而認為“欺騙消費者,消費者購買到包裝過分夸大的商品”的受訪者占比為 55.4%(見圖 4-11)。圖圖 4-1 1 消費者消費者知道并認可知道并認可“商品過度包裝商品過度包裝”的的危害危害 這一結果說明多數消費者明確了解并

78、認可過度包裝產生的各種危害,但最為關切的過度包裝危害主要聚焦于過度包裝所造成的環境影響、社會影響以及資源影響三個方面,這反映出過度包裝問題引起的社會關注是多方面多角度的。65.5%63.7%63.3%59.6%55.4%44.9%43.2%產生大量的垃圾,污染環境不環保過度包裝之風助長了奢華、浮夸的社會風氣,不利于建設節約型社會包裝材料使用過多材料,浪費了大量的資源侵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消費者被迫支付過多的包裝成本欺騙消費者,消費者購買到包裝過分夸大的商品為腐 敗 行 為 提供便利,加劇社會不和諧不正當競爭行為,引發企業跟風 -56-2.消費者對商品過度包裝持全部反對態度的僅為 32.3%數據結

79、果顯示,80.7%的消費者在多數情況下反對商品過度包裝,其中僅 32.3%的受訪者表示對過度包裝的態度是“全都反對”,48.4%的受訪者表示“多數情況反對,少數情況不反對”(見圖 4-12),后者比例明顯高于前者,說明雖然多數消費者明確了解并認可過度包裝產生的多種危害,但依然在一些特定情況下并不反對過度包裝。這表明雖然受訪者對于商品過度包裝的主流態度是反對的,但多數消費者對此仍然有所保留,并不會無條件反對。圖圖 4-1 2 消費者消費者對過度包裝商品的態度對過度包裝商品的態度 全都反對32.3%多數情況反對,少數情況不反對48.4%反對/不反對各占一半10.2%少數情況反對,多數情況不反對4.

80、4%全都不反對1.1%沒有明確態度3.6%-57-通過觀察數據還可以發現,消費者反對過度包裝的主要原因比較分散,主要原因分別為“助長奢華、浮夸社會風氣”(32.6%),“禮品過于看重包裝是不良社會風氣”(28.6%),“產生大量垃圾,污染環境不環?!保?6.6%)等(見圖 4-13),說明消費者對于商品過度包裝助長奢華之風、不良消費風氣,造成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危害比較反感。圖圖 4-1 3 消費者消費者反對商品過度包裝的主要原因反對商品過度包裝的主要原因 32.6%28.6%26.6%23.4%21.9%21.8%21.6%21.5%18.6%18.0%15.2%13.0%.6%過度包裝之風

81、助長了奢華、浮夸的社會風氣,不利用建設節約型社會禮品過于看重包裝是一種不良的社會風氣產生大量的垃圾,污染環境不環保,自己處理垃圾比較麻煩包裝材料使用過多材料,浪費了大量的資源為腐敗行為提供便利,加劇社會不和諧不正當競爭行為,引發企業跟風侵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消費者被迫支付過多的包裝成本現在反腐力度大,不希望禮品太張揚花錢在過度包裝上不劃算,商品性價比不高擔心禮品送出去被人覺得人不實在欺騙消費者,消費者購買到包裝過分夸大的商品對過度包裝的商品質量存在擔憂不太介意包裝是否過度包裝 -58-3.消費者對部分過度包裝情況可接受,甚至認為某些情況下過度包裝是必要的 數據顯示,認為“有實用價值的過度包裝可接

82、受”的受訪者占比為 43.5%,說明消費者認為包裝只要有用,就不會當垃圾扔掉,也就避免了浪費和污染環境,心理上可以接受;也有42.5%的受訪者認為是否反對過度包裝“取決于商品本身價值,如奢侈品等確實需要加強保護的商品不算過度包裝”,這表明受訪者對于奢侈品等價值較高的商品過度包裝比較寬容,可以接受出于保護商品目的超出常規的包裝。36.7%的受訪者表示不反對過度包裝是因為“送禮需要,例如給客戶、托人辦事送禮時候會傾向購買過度包裝商品”(見圖 4-14),結合本報告第三章第一節第 1、3、4 點的分析,說明中國傳統的人際交往觀念依然深刻影響消費者選擇送禮用途商品的包裝檔次。30.5%的受訪者表示不反

83、對過度包裝是因為“過度包裝材料都是環保材料可接受”,這說明消費者還存在一個認知誤區,以為用了環保材料就可以心安理得使用過度包裝商品。實際上現階段我國垃圾分類不完善,包裝回收率不高,環保材料不等于可降解材料,不能回收的包裝只能填埋和焚燒,對環境污染 -59-大。消費者前兩個觀點有合理性,屬于合理訴求;“送禮需要”屬于傳統文化觀念,需要通過堅持進行消費教育引導來改變觀念;同時,在制定商品過度包裝的相關標準時,也應考慮國情及文化背景、商品的本身價值和保護需要,適度掌握標準的松緊度,分類進行嚴格規范,以達到最大限度保護消費者權益,同時達到保護環境資源、避免浪費、減少垃圾的目的。圖圖 4-1 4 消費者

84、消費者不反對不反對/多數情況不反對多數情況不反對/少數情況不反對少數情況不反對“商商品過度包裝品過度包裝”的主要原因的主要原因 43.5%42.5%36.7%34.3%30.5%24.2%23.7%1.9%有實用價值的過度包裝可接受取決于商品,奢侈品、確實需要加強保護的商品不算過度包裝送禮需要,例如給客戶、托人辦事送禮時候傾向會買過度包裝商品在特定場合過度包裝能夠滿足自用/收禮人的儀式感過度包裝材料都是環保材料可接受特別喜歡這個商品本身,就不會因為過度包裝而不購買包裝精美的商品可以讓自己愉悅心情不太介意包裝是否過度包裝 -60-(四)消費者對商品過度包裝舉報意識強、行動弱,七成維權消費者對維權

85、過程和結果表示滿意 1.57.8%的消費者表示如果被過度包裝商品欺騙會舉報 57.8%的受訪者表示買到或收到過度包裝商品“如果感到被欺騙會舉報”,“發現夸張的過度包裝商品會舉報”的受訪者占 37.2%,說明消費者對于商品過度包裝具有一定的舉報意愿(見圖 4-18)。圖圖 4-1 8 消費者消費者買到買到/收到過度包裝商品后收到過度包裝商品后的的感受感受57.8%37.2%15.1%9.1%如果感到被欺騙會舉報發現夸張的過度包裝會舉報都不會舉報都會舉報 -61-圖圖 4-1 9 最近最近一一年年消費者消費者因為買到過度包裝商品投訴維權因為買到過度包裝商品投訴維權 調查數據顯示,在最近一年買到過度

86、包裝商品的受訪者中,只有 14.7%進行了投訴維權,23.8%表示“沒意識到可以投訴”(見圖 4-19),數據一方面說明部分消費者對于商品過度包裝的維權意識仍然比較薄弱,另一方面也說明還存在相當數量的商品過度包裝問題因消費者未投訴而并未被監管機構注意到。對比圖 4-18 和圖 4-19 可以發現,消費者對待自己親身遭遇的過度包裝問題呈現出對欺騙式過度包裝舉報意識強、但維權少的特征,說明需要加強對商品過度包裝維權參與意識的消費教育工作。2.69.5%的維權消費者表示對維權結果滿意 沒有61.5%沒有,沒意識到可以投訴23.8%有14.7%-62-69.5%的維權受訪者對商品過度包裝的維權結果表示

87、滿意,其中 18.9%的維權受訪者表示“非常滿意”,50.6%的維權受訪者表示“比較滿意”(見圖 4-20)。維權受訪者中表示“比較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比例累計為 8.4%。圖圖 4-2 0 消費者消費者對投訴維權過程和結果的滿意度對投訴維權過程和結果的滿意度 非常滿意18.9%比較滿意50.6%一般22.1%比較不滿意6.0%非常不滿意,2.4%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比較不滿意非常不滿意 -63-3.消協組織和市場監管部門是消費者的維權主要選擇“消費者協會”和“市場監督管理局”是多數受訪者認為可以對商品過度包裝進行監督舉報的途徑,選擇這兩個途徑的受訪者分別高達 62.8%和 60.4%(

88、見圖 4-21)。近半數消費者會選擇撥打 12315 進行咨詢或投訴舉報,可見“消費者協會”和“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服務消費者維權和咨詢方面具有較高的選擇認同度(注:問卷調查為匿名調查,問卷未暗示消費者協會為調查實施方)。圖圖 4-2 1 消費者消費者了解過度包裝商品監督舉報途徑了解過度包裝商品監督舉報途徑 13.9%25.5%29.2%49.8%60.4%62.8%-64-五、海外治理過度包裝措施與思路、消費者治理建議(一)消費者對治理商品過度包裝建議:加強消費教育引導,使用綠色包裝,鼓勵包裝創新 受訪者對治理過度包裝提出的兩個主要建議是:加強消費教育引導,讓消費者知道什么屬于過度包裝,主動減

89、少購買過度包裝商品(54.4%);使用綠色包裝(46.5%)。圖圖 5-1 消費者消費者建議的建議的治理商品過度包裝方式治理商品過度包裝方式 54.4%46.5%41.0%40.2%38.9%34.3%30.3%25.5%24.9%24.5%加強宣傳教育,讓消費者知道什么屬于過度包裝,主動減少購買過度包裝商品使用綠色包裝(材料環保、包裝可循環利用)暢通消費者投訴渠道,對消費者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依法從嚴查處健全法律法規,完善商品過度包裝品類標準加大主動監管執法力度包裝上顯示“包裝空隙占包裝體積比例”、“包裝層數”、“包裝成本組成”對過度包裝商品征收包裝稅或垃圾處理費中等體積以上的外包裝應設計提

90、手,減少使用手提袋同類商品應提供簡約包裝版本供選擇商家提供額外的禮品包裝,但需要額外付費 -65-1.商品包裝上的三大創新方向:綠色包裝、提升體驗和拓展包裝使用用途 消費者認為,企業在商品包裝上的創新,可以從綠色包裝(67.5%)、提升使用體驗(49.9%)、拓展包裝使用用途(41.6%)三大方向入手。綠色包裝指包裝材質環保、包裝循環利用、包裝材料減量。數據顯示,消費者最偏好包裝材質環保和包裝循環利用。提升使用體驗指包裝應設計友好,適合特殊人群老人兒童使用,便于攜帶、保存和使用。拓展包裝使用用途是指如果打開后的包裝有其他使用用途,就不會被消費者當垃圾丟棄,相當于減少了包裝垃圾。數據顯示,物品收

91、納和做手工(例如紙殼包裝背后印有圖案,可裁剪下來做手工)最受消費者歡迎。-66-圖圖 5-2 消費者認為商品包裝未來發展方向消費者認為商品包裝未來發展方向 圖圖 5-3 消費者希望商品包裝使用用途消費者希望商品包裝使用用途 67.5%62.4%49.9%46.8%41.6%28.3%25.6%包裝材質綠色環保包裝循環利用包裝設計友好(適合特殊人群老人兒童使用,便于攜帶、保存和使用)包裝材料減量化包裝有其他使用用途(例如收納物品、當玩具、做手工、擺設)包裝定制化服務包裝互動體驗創新,如利用數碼印刷、AR、VR等技術開啟個性化、交互式響應和視覺體驗81.2%68.9%56.4%50.9%46.4%

92、物品收納做手工(例如紙殼包裝背后印有圖案,可裁剪下來做手工)做擺設展示精美的首飾盒包裝本身就是玩具 -67-2.治理商品過度包裝設計兩點建議:商品標注判別指標、推廣一體化包裝 79.6%的消費者認為在商品包裝上有必要標注包裝層數、包裝空隙率、包裝材質、包裝成本比例等判別指標。80.4%的受訪者喜歡一體化的包裝形式(禮品盒加上提手,減少使用手提袋)。圖圖 5-4 商品包裝上是否要顯商品包裝上是否要顯示示判別指標判別指標 圖圖 5-5、消費者對一體化包裝、消費者對一體化包裝形式的喜好度形式的喜好度 有必要79.6%沒必要5.8%無法回答14.6%喜歡80.4%不喜歡5.6%無法回答14.0%-68

93、-(二)海外治理過度包裝的三種主要措施 目前國外從生產端治理過度包裝的措施主要有三種,制定包裝標準、生產者責任延伸和征收包裝稅。研究人員在對實施國家最新的法律條文進行查找分析后,對每種治理措施的代表性實施案例從最新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角度進行了歸納,并查閱法律條款原文權威性的出處。1.韓國制定嚴格的標準,詳盡規范包裝空隙率等指標供企業參照執行 韓國在關于產品各種類包裝方法的標準(2022.4.29 修訂 2024.4.30 生效)中,對食品、化妝品、洗滌劑、雜貨、藥品、服裝、特定電子產品等 7 大類、14 個細分小類的包裝空間比例、包裝層數做出明確規定。標準將包裝空間比例要求分為10%以下、1

94、5%以下、20%以下、30%以下和 35%以下 5 個限值要求;對多數商品的包裝層數(包裝次數)要求不超過 2 層。-69-表表 5 5-1 1 韓國韓國關于產品各種類包裝方法的標準關于產品各種類包裝方法的標準 產產品品種類種類 標標準準 包裝包裝:空間比例空間比例 包包裝次裝次數數 1.單單位位產產品品 食品食品類類 加工加工食品食品 1 5%或更少或更少 第二第二次次內內 飲料飲料 1 0%或更少或更少 第二第二次次內內 酒類酒類 1 0%或更少或更少 第二第二次次內內 糕點類糕點類 2 0%以下以下 裝裝飾飾 蛋糕蛋糕(d de c o r ra t i on c a k e)是是 3

95、5%下一下一級級 第二第二次次內內 營養保健品營養保健品 1 5%或更少或更少 第二第二次次內內 化妝品類化妝品類 身體和身體和頭發清潔產頭發清潔產品品 1 5%或更少或更少 第二第二次次內內 非身體或頭發清潔用的化非身體或頭發清潔用的化妝品妝品(包括芳香劑但不包包括芳香劑但不包括香水括香水)1 0%或更少或更少(香水除外香水除外)第二第二次次內內 洗滌劑類洗滌劑類 洗洗滌劑類滌劑類 1 5%或更少或更少 第二第二次次內內 雜貨雜貨類類 玩具和人偶玩具和人偶 3 5%以下以下 第二第二次次內內 文具文具 3 0%或更少或更少 第二第二次次內內 日用百貨(僅限于錢包和日用百貨(僅限于錢包和腰帶)

96、腰帶)3 0%或更少或更少 第二第二次次內內 藥品藥品類類 醫藥醫藥外品外品類類 2 0%以下以下 第二第二次次內內 服裝服裝類類 襯衫和內衣襯衫和內衣 1 0%或更少或更少 第第 1次次內內 -70-為了落實對商品包裝材質及包裝方法的限制,韓國政府通過檢查包裝、違規罰款措施來規范廠商。根據關于促進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的法律第41條對于不遵守產品包裝材料、包裝方法及合成樹脂材料包裝材料的年度減少目標標準的處三百萬韓元以下的罰款。2.德國要求生產者承擔包裝回收再利用與再處置的責任 根據 2019 年 1 月 1 日生效的德國包裝法(VerpackG),和 2022 年 7 月 3 日生效的修訂版

97、VerpackG2,包括產品制造商、產品進口商、跨境電商等都有義務根據新的包裝法進行注冊,為這些包裝支付垃圾回收處理費(包裝許可費),以便包裝全部被回收公司處理,達到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目的。不同的包裝材料有不同的處理價格(包裝許可費,以重量計算),這樣從經濟手段上促使制造商使用更少的包裝材料、更輕的包裝材料、更易回收和處理價格更便宜的包裝材料,從特定電子產特定電子產品品 車用充電器、電纜、耳車用充電器、電纜、耳機、耳機、鼠標、近距機、耳機、鼠標、近距離無線通訊(藍牙)揚離無線通訊(藍牙)揚聲器(只限于聲器(只限于 3 0 0 g 以下的便攜式產品)以下的便攜式產品)3 5%以下以下 第二第

98、二次次內內 2.綜綜合合產產品品 初初級級食品、加工食品、食品、加工食品、飲飲料、酒料、酒類類、糕點糕點類類、保健食品、化、保健食品、化妝妝品品類類、洗、洗滌滌劑類劑類、玩具人偶、玩具人偶類類、文具、文具類類、日用百日用百貨貨類類、醫藥醫藥外品外品類類、襯襯衫衫類類、內內衣衣類類 2 5%以下以下 第二第二次次內內 -71-而實現綠色包裝的管理目的。根據回收公司 lizenzero 的包裝許可費計算表,玻璃每年包裝許可費最低(84 歐元/噸),塑料每年包裝材質包裝許可費最高(1175 歐元/噸),塑料的包裝許可費幾乎是玻璃的 14 倍。根據 2022 年 11 月 7 日在金投網查到的聚乙烯(

99、簡稱 PE,全球產量最大的塑料)期貨價格 8412 元/噸,按照當日歐元兌換人民幣匯率 7.17 換算成歐元為 1173.2歐元/噸,可以看出塑料包裝的處理價格甚至高于塑料原料的價格。3.英國對不易回收的包裝征收包裝稅,以稅收調節的模式控制過度包裝 英國2021 年金融法第 2 部分塑料包裝稅 43-45 條,2022 年塑料包裝稅(一般)條例第 1 部分引文規定:2022年 4 月 1 日起,英國將正式對每年制造或進口到英國數量超過10 噸、再生塑料使用比例不足 30%的塑料包裝,征收每噸 200英鎊的塑料包裝稅。(三)德國思路:盡可能從源頭減少包裝浪費,對包裝進行強制回收和再循環 -72-

100、德國包裝法(VerpackG)第一節第一條第一項規定:“本法根據循環經濟法第23條對包裝的要求規定了產品責任要求。它旨在防止或減少包裝廢物對環境的影響。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該法律旨在規范義務實體的行為,以優先避免產生包裝廢棄物并以此使其納入再利用或再循環的準備工作。目的是保護市場參與者免受不公平競爭?!备鶕摋l款可以看出德國治理過度包裝的思路是首先避免產生包裝浪費,通過包裝廢棄物的再利用、材料回收來防止或減少包裝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1主要不是通過過度包裝標準而是通過生產者回收責任來約束制造、分發環節避免包裝浪費 德國包裝法(VerpackG)在第 4 節第 1 條里規定:“包裝的開發、制造和分發

101、應確保:將包裝的體積和重量限制在最低限度,以確保待包裝貨物的必要安全和衛生以及消費者能夠接受”。雖然包裝法對于包裝有避免過度包裝要求,但研究人員并未找到有提及過度包裝的標準??梢猿醪秸J為,德國不是通過各種包裝、各品類包裝制定標準來抑制過度包裝。而是通過生產者回收責任產生的經濟調節力度來減少包裝浪費。政府 -73-對不遵守回收義務的行為處罰很嚴厲,例如對于違反法律的行為視違反條款可以處最高 1、10、20 萬歐元的罰款同時沒收商品。2對包裝回收的要求不僅限于銷售包裝 德國包裝法指的包裝是指由任何材料制成的用于接收、保護、處理、交付或展示貨物的產品,從原材料到加工產品,從制造商傳遞到分銷商或最終消

102、費者。表表 5-2 德國包裝法對包裝的定義德國包裝法對包裝的定義 包裝類型包裝類型 定義定義&示例示例 銷售包裝銷售包裝 通常作為商品和包裝的銷售單位提供給最終消費者的包裝通常作為商品和包裝的銷售單位提供給最終消費者的包裝 服務包裝服務包裝 在最終分銷商處裝滿貨物的包裝,以便能夠或支持將貨物交付給在最終分銷商處裝滿貨物的包裝,以便能夠或支持將貨物交付給最終消費者。例如一次性餐具如咖啡外賣杯、裝散裝商品的袋最終消費者。例如一次性餐具如咖啡外賣杯、裝散裝商品的袋盒、購物袋。盒、購物袋。外包裝外包裝 包含一定數量銷售單位的包裝,由商品和銷售包裝組成,并且通包含一定數量銷售單位的包裝,由商品和銷售包裝

103、組成,并且通常與這些銷售單位一起提供給最終消費者或用于裝備銷售貨架。常與這些銷售單位一起提供給最終消費者或用于裝備銷售貨架。例如例如 4 個個 5 升裝礦泉水的包裝。升裝礦泉水的包裝。配送包裝配送包裝 為配送貨物用的包裝,以便能夠或支持將貨物發送給最終用戶。為配送貨物用的包裝,以便能夠或支持將貨物發送給最終用戶。例如快遞紙箱和里面的填充物。例如快遞紙箱和里面的填充物。運輸包裝運輸包裝 便于貨物運輸的包裝,以避免直接接觸和運輸損壞,并且通常不便于貨物運輸的包裝,以避免直接接觸和運輸損壞,并且通常不打算分發給最終消費者。打算分發給最終消費者。例如運送家用電器為減震而包裝的防護毯子、運送冰激淋蛋糕用

104、例如運送家用電器為減震而包裝的防護毯子、運送冰激淋蛋糕用的小型冰箱等。的小型冰箱等。用于公路、鐵路、船舶或航空運輸的集裝箱不屬于運輸包裝。用于公路、鐵路、船舶或航空運輸的集裝箱不屬于運輸包裝。3通過包裝回收來減少包裝對環境的污染和資源的浪費 德國包裝法(VerpackG)在第一節第一條第四項設定 -74-了包裝回收的總目標:“在本法案范圍內產生的包裝廢物必須每年回收至少65%,至少55%可循環利用。此外,單個包裝材料中可循環利用率必須達到木材 15%、塑料 22.5%、金屬 50%、玻璃、紙和紙板 60%?!薄安贿t于 2025 年 12 月 31 日,本法案范圍內產生的包裝廢物必須每年至少回收

105、 65%,不遲于2030 年 12月 30 日至少回收 70%。到 2025 年 12 月,單個包裝材料中可循環利用率必須達到木材 25%、鋁和塑料 50%、黑色金屬和玻璃70%以及紙和紙板必須達到 75%(按質量);不遲于 2030 年 12月 31 日,至少回收率達到木材 30%、塑料 55%、鋁 60%、玻璃75%、黑色金屬 80%以及紙張和紙板 85%?!钡聡诶诸惢厥辗矫娴目焖龠M步,首先歸功于其完善的立法。據不完全統計,德國聯邦和各州目前有關環保的法律、法規達8000多部,是世界上擁有最完備、最詳細的環境保護體系的國家。(四)六成國內家庭對可回收包裝物進行分類,58.1%的消費者

106、對垃圾分類表示滿意 在家庭垃圾分類方面,消費者對廚余垃圾(64.5%)、可回收垃圾(60.3%)、有害垃圾(57.5%)的分類習慣較好,對無 -75-價值的廢棄物分類習慣較差(39.1%)(見圖 5-6)。圖圖 5-6 消費者消費者家家庭垃圾分類庭垃圾分類習慣習慣 44.7%的受訪者表示居住地“有分類垃圾箱,較多的人能分類倒垃圾”,回答“沒有分類垃圾箱”的受訪者占 10.3%(見圖 5-7),說明有四成多消費者生活社區垃圾分類實施較好。圖圖 5-7 消費者生活住所消費者生活住所垃圾垃圾分類情況分類情況 64.5%60.3%57.5%39.1%12.3%廚余垃圾單獨放可回收垃圾單獨放(金屬、塑料

107、、紙張等)有害垃圾單獨放(廢棄電電池、燈管等)難以回收以及暫無回收利用價值的廢棄物單獨放(衛生紙、面巾紙、其他受污染的紙質物質)垃圾都放在一起44.7%21.8%23.2%10.3%有分類垃圾箱,較多的人能分類倒垃圾有分類垃圾箱,一半的人分類倒垃圾有分類垃圾箱,但很少人分類倒垃圾沒有分類垃圾箱 -76-數據顯示,僅有 58.1%的受訪者對目前生活住所的垃圾分類現狀表示滿意,其中 44.5%的受訪者表示“比較滿意”,僅有 13.6%的受訪者表示“非常滿意”。圖圖 5-8 消費者消費者對目前生活住所垃圾分類現狀的滿意度對目前生活住所垃圾分類現狀的滿意度 非常滿意13.6%比較滿意44.5%一般30

108、.8%比較不滿意8.1%非常不滿意,3.0%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比較不滿意非常不滿意沒有感知 -77-六、商品過度包裝的全鏈條治理進展、治理效果感知(一)全鏈條治理行動全面展開,政府主導,行業協會、企業等積極參與 1.法規與標準制定情況:發布修訂 8 部法律、2 個通知、1個強制性標準 近十多年來,主管部門非常重視商品過度包裝問題,為了治理過度包裝,出臺了一系列與過度包裝有關的法律法規標準和政府工作文件,其中包括 8 部法律(涉及過度包裝、包裝欺詐、過度包裝處罰)、2個國務院工作通知、1個強制性標準(2個版本、1 次修訂),根據發布實施、修訂時間(有修訂以修訂時間為準)由遠至近排列如下:200

109、9 年 1 月 23 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治理商品過度包裝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95 號)。2009 年 3 月 31 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 GB23350-2009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于 2010 年 4 月 1 日實施。2012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的清潔生產促進法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企業對產品的包裝應當合理,包裝的材質、結構和成本應當與內裝產品的質量、規格和成本相適應,減少包裝 -78-性廢物的產生,不得進行過度包裝?!?013 年 10 月 25 日第二次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第四條 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

110、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薄暗谖鍡l第三款 國家倡導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反對浪費?!薄暗诎藯l 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015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的廣告法規定:“第四條 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薄暗诙藯l規定 廣告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構成虛假廣告。廣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虛假廣告:(二)商品的性能、功能、產地、用途、質量、規格、成分、價格、生產者、有效期限、銷售狀況、曾獲榮譽等信息,或者服務的內容、提供者、形式、質量、價格、銷售狀況、曾獲榮譽等信息

111、,以及與商品或者服務有關的允諾等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對購買行為有實質性影響的;(五)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其他情形?!睂ι唐愤^度包裝處罰的法律依據,可以依據 2017 年 11 月4 日修訂標準化法的三條規定:1.“第三十六條 生產、銷 -79-售、進口產品或者提供服務不符合強制性標準,或者企業生產的產品、提供的服務不符合其公開標準的技術要求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第三十七條 生產、銷售、進口產品或者提供服務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查處,記入信用記錄,并依照有

112、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公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標準化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生產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的,應當責令其停止生產,并沒收產品,監督銷毀或作必要技術處理;處以該批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罰款;對有關責任者處以五千元以下罰款?!薄颁N售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商品的,應當責令其停止銷售,并限期追回已售出的商品,監督銷毀或作必要技術處理;沒收違法所得;處以該批商品貨值金額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的罰款;對有關責任者處以五千元以下罰款?!薄斑M口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的,應當封存并沒收該產品,監督銷毀或作必要技術處理;處以進口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五十

113、的罰款;對有關責任者給予行政處分,并可處以五千元以下罰款?!?80-201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規定:“經營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信的原則,遵守法律和商業道德?!?018 年 10 月 26 日修正的循環經濟促進法第十九條規定:“從事工藝、設備、產品及包裝物設計,應當按照減少資源消耗和廢物產生的要求,優先選擇采用易回收、易拆解、易降解、無毒無害或者低毒低害的材料和設計方案,并應當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的強制性要求?!薄霸O計產品包裝物應當執行產品包裝標準,防止過度包裝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018 年 12 月 29 日第三次修正的產品質量法第

114、二十七條規定:“產品或者其包裝上的標識必須真實,并符合下列要求:(三)根據產品的特點和使用要求,需要標明產品規格、等級、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稱和含量的,用中文相應予以標明;需要事先讓消費者知曉的,應當在外包裝上標明,或者預先向消費者提供有關資料?!?020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第四十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加強產品生產和流通過程管理,避免過度包裝,組織凈菜上市,減少生活垃圾的產生量?!薄傲藯l規定 產品和包裝物的設計、制 -81-造,應當遵守國家有關清潔生產的規定。國務院標準化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國家經濟和技術條件、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狀況以及產品的技

115、術要求,組織制定有關標準,防止過度包裝造成環境污染。生產經營者應當遵守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的強制性標準,避免過度包裝??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對過度包裝的監督管理?!?021 年 8 月 10 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組織相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技術機構,在 GB 23350-2009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的基礎上,修訂發布了新標準 GB 23350-2021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標準。新標準規定了包裝空隙率、包裝層數和包裝成本要求,以及相應的計算、檢測和判定方法。將于 2023 年 9 月 1 日

116、正式實施,為企業和市場設置了兩年過渡期。2022 年 5 月 24 日,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 GB23350-2021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標準第 1 號修改單,自 2022 年 8 月 15 日起實施。修改單內容包括 4 個方面。一是減少包裝層數。二是壓縮包裝空隙。三是降低包裝成本。四是嚴格混裝要求。-82-2022 年 9 月 8 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辦發202229 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的通知。通知要求:一、高度重視商品過度包裝治理工作。二、強化商品過度包裝全鏈條治理。三、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四、完善支撐保障體系。

117、五、強化組織實施。2.協同與配合:多部門協同出臺相關政策,中消協等機構參與監督(1)各部委行動。2022 年 11 月 14 日,國家郵政局召開局長辦公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國家郵政局落實工作措施和任務分工。會議指出,全系統全行業要聚焦行業綠色發展和綠色治理難點、堵點問題,持續推進郵件快件過度包裝治理工作。2022 年 11 月 9 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召開電商快遞企業加強塑料污染、過度包裝治理工作座談會。2021 年 3 月 12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郵件快件包裝管理辦法施行。第二十五條規定:“寄遞企業應當按照環保、節約的原則,根據郵件快件內件物品的性質、尺寸、-83-重量,合理進

118、行包裝操作,防止過度包裝,不得過多纏繞膠帶,盡量減少包裝層數、空隙率和填充物?!?022 年 10 月 21 日,啟動郵政快遞過度包裝治理 40 項落實措施征求意見工作。為切實加大郵件快件過度包裝治理力度,國家郵政局結合行業實際制定了落實措施和任務分工方案,圍繞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的通知中涉及郵政快遞業的工作任務,細化形成了40項落實措施,包含規范體系建設、企業責任落實、監督檢查執法、多方共建共治等方面。2022 年 10 月 14 日,國家郵政局發布對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經過全系統全行業的共同努力,行業綠色發展意識逐漸增強,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工作取得初

119、步成效,快遞包裝“三化”水平穩步提升,“9917”工程進展順利。截至9 月底,全行業采購使用符合標準的包裝材料和規范包裝操作兩個比例均達到90%,累計投放可循環快遞箱(盒)978萬個,在郵政快遞營業攬投網點布設回收裝置12.2萬個,回收復用瓦楞紙箱 6.4 億個。但與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比,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工作尚有差距。2022 年 9 月 30 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集中整治 -84-商品過度包裝、“天價”月餅專項行動典型案例。為嚴肅糾治過度包裝問題,堅決遏制“天價”月餅回潮,市場監管總局持續強力推進中秋、國慶期間集中整治商品過度包裝、“天價”月餅專項行動。截至9月 15日,全國市場

120、監管系統出動執法人員超過 20 萬人次,檢查各類經營者 32 萬余戶,檢查商品 160余萬件,責令改正 2468 次,查辦相關案件 108 件。2022 年 9 月 19 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打好關鍵環節、重點商品過度包裝問題“殲滅戰”。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建立商品過度包裝治理工作會商機制,加大對地方的指導、支持和督促力度,推動有關部門加快完善配套政策標準,強化全鏈條治理,嚴格行業管理和執法監督,打好關鍵環節、重點商品過度包裝問題“殲滅戰”。2022 年 9 月 8 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的通知。通知明確了治理目標:到2025年,基本形成商品過度包裝全鏈條治理體系,行業管

121、理水平明顯提升,線上線下一體化執法監督機制有效運行。月餅、粽子、茶葉等重點商品過度包裝行為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為此。通知還明確了 3 方面 11 項政策舉措,以及各項政策舉措的責任單位,要求加強部門協同、落實 -85-地方責任。2022 年 8 月 22 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印發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集中整治商品過度包裝、“天價”月餅和蟹卡蟹券等問題的通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商品過度包裝等集中整治。(2)各地政府相關部門行動。鐵拳行動|虛假廣告、過度包裝上海曝光一批典型案例(2022-11-17)黑龍江省伊春市市場監管局發出拒絕商品過度包裝倡議書(2022-1

122、1-17)全面淘汰“一次性編織袋”陜西省郵管局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落到實處(2022-11-11)天津市兩部門印發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的工作方案(2022-10-31)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發布整治商品過度包裝典型案例(2022-09-28)上海市突檢過度包裝,絲芙蘭 3 批次商品涉嫌不合格,拒不整改最高可罰 10 萬元(2022-09-27)-86-限制藥品過度包裝!滬發布藥品包裝物減量指南(2022-09-24)曝光!河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集中整治過度包裝、“天價”月餅等行動典型案例(2022-09-10)江西省集中整治“天價”月餅等問題 嚴查過度包裝行為(2022-09-08)九江市市場監管局:

123、拒絕過度包裝 倡導綠色消費(2022-09-07)北京市啟動商品過度包裝、“天價”月餅和蟹卡蟹券集中整治(2022-09-03)許昌市反對過度包裝 踐行簡約適度理念倡議書(2022-08-26)宣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商品過度包裝、“天價”月餅集中整治(2022-08-26)江蘇省集中整治商品過度包裝、“天價”月餅和等問題(2022-08-25)駐馬店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商品過度包裝及“天價”月餅等問題集中整治行動(2022-08-25)黑龍江省市場監管局著力讓過度包裝、天價月餅、蟹卡券 -87-成為歷史(2022-08-19)北京市朝陽區嚴查月餅禮盒過度包裝,責令“東方月宴”下架

124、停售(2022-08-17)岳陽市郵政管理局對行業“過度包裝”進行行政處罰(2022-07-20)南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商品過度包裝違法行為典型案例公布(2022-04-29)開展過度包裝計量專項監督檢查(2022-06-02)瀘州市市場監管局積極開展商品過度包裝治理工作(2022-03-03)(3)中消協和各地消消協組織監督行動。消協組織邀您參與過度包裝監督 發現過度包裝 您可舉報(2022-11-14)消協組織邀請廣大消費者參與過度包裝消費監督工作。對于日常生活中發現的疑似過度包裝的商品,市民可以拍照上傳至中國消費者協會郵箱()進行反映。中消協調查 8000 余個銷售單位 8 件月餅存在過

125、度包裝等問題(2022-09-09)中國消費者協會與中國焙烤食品糖制品工業協會聯合開展 -88-的月餅過度包裝專項消費監督工作共發現 8 件月餅商品存在問題,包括 5 件混裝、3 件空隙率不合格。本次消費監督共調查月餅商品達8000余個獨立銷售單位,調查人員以普通消費者身份對其中高度疑似存在過度包裝問題的部分月餅商品抽樣采買。中國消費者協會:倡導消費者購買非過度包裝商品(2022-11-16)中國消費者協會:購買過度包裝產品能獲得“儀式感”?買單的是消費者(2022-09-02)盤錦市消費者協會提示消費者:應主動抵制過度包裝和“天價”月餅(2022-09-02)沈陽市消費者協會發布端午節消費提

126、示抵制商品過度包裝踐行理性簡約消費(2022-09-02)天津市消費者協會倡議:拒絕過度包裝 秉持綠色消費(2022-08-24)濟南消費者協會食協聯合倡議反對商品過度包裝(2022-08-16)3.行業與自律:廠家及行業協會積極跟進,回應政策關切(1)電商原廠直發包裝。-89-2022 年 6 月 5 日世界環境日當日,京東物流發布了行業內首個原廠直發包裝(簡稱“原發包裝“)認證標準和認證流程。原廠直發包裝(Delivered with Original Package)簡稱原發包裝(DWOP),指電商商品包裝與快遞包裝采用一體化結構,減少電商商品在寄遞環節二次包裝的包裝形式。在包裝標準上,

127、原發包裝應同時滿足安全性、空隙率和環保性三個方面要求:首先,原發包裝需通過京東物流運輸標準測試要求,保障訂單可安全交付;其次,包裝空隙率不超過20%,實現減少材料浪費,避免出現過度包裝;最后,包裝應選用環??苫厥盏陌b材料,不得使用聚苯乙烯 EPS,以及重金屬和有害物質殘留超標的包裝材料。此外,建議優先選用原色紙箱,減少印刷油墨的使用。在認證流程上,品牌商家需將包裝件樣品送至資質齊全的第三方包裝檢測機構,由檢測機構根據京東物流所發布的原發包裝認證標準進行檢測,并出具檢測認證合格報告。目前,京東物流已聯合行業碳咨詢專家啟動原廠直發包裝減碳團體標準制定工作。在繼2017年在行業內首次提出原發包裝概

128、念并推廣后,過去五年,京東物流攜手上下游合作伙伴推行原發包裝的環保包 -90-裝模式,上萬個商品 SKU 實現了出廠原包裝的直發,每年可減少一次包裝使用超過20億個。京東物流計劃至2030年實現80%以上電商渠道售賣的產品支持原裝直發。(二)月餅過度包裝治理產生積極效果,但整體治理效果還需全面實施體現,全鏈條治理任重道遠 1.2022 年的月餅包裝受到普遍認可,是治理過度包裝效果最為顯著的品類 受訪者對2022年的月餅包裝比較認可,以往過度包裝“重災區”的月餅包裝 2022 年有明顯的改善和提升。54.9%的受訪者認為2022年中秋節的月餅“價格合理”。41.0%的受訪者認為2022 年中秋節

129、的月餅“沒有過度包裝”,39.7%的受訪者認為“包裝簡約”(見圖 6-1)。這表明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落地執行,監管機構對于月餅包裝等重點領域的治理已起到積極的效果,2022 年的月餅包裝務實美觀,包裝簡約不簡單,既符合大眾的審美心理,突出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又盡可能的減少了包裝的使用,不僅綠色環保,也使消費者在價格上獲得了實惠,受到消費者的普遍好評。同時,也可看到消費者對于相關治理工作仍然抱有很高的期待,目前的治理效果還有進一步提 -91-升的空間。圖圖 6-1 消費者消費者對對 2 0 2 2 年中秋月餅年中秋月餅包裝的包裝的感受感受 2.過度包裝治理整體效果不容樂觀,消費教育是最認可的工

130、作 根據調查數據,目前僅有 41.4%的受訪者表示對商品過度包裝整體治理效果表示滿意,其中表示“非常滿意”的受訪者僅占 6.6%;表示治理效果“一般”的受訪者占 47.3%(見圖 6-2),顯示出近六成受訪者對商品過度包裝的治理效果仍然不夠滿意,也說明目前的過度包裝治理仍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59.7%54.9%41.0%39.7%39.4%39.3%35.5%26.6%25.3%22.2%17.5%月餅品質有保障價格合理沒有過度包裝包裝簡約包裝設計有文化味性價比高包裝材質可回收包裝有實用價值(例如做首飾盒、可以做擺件)沒有高價月餅包裝體積小了包裝材質與眾不同(繡花)-92-圖圖 6-2 消費

131、者消費者對目前治理商品過度包裝的滿意度對目前治理商品過度包裝的滿意度 我國在商品過度包裝治理方面起步稍晚,但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健全及宣傳教育的普及,對商品過度包裝的治理已初見成效。在對治理效果表示滿意的受訪者中,對目前治理商品過度包裝感到滿意的前三個方面分別為“加強消費教育宣傳引導,主動減少購買過度包裝商品”(51.3%),“強化執法監督”(41.6%),“使用綠色包裝(材料環保、包裝可循環利用)”(39.0%)(見圖 6-2),說明在這三個方面的治理工作的成績相對較好。非常滿意6.6%比較滿意34.8%一般47.3%比較不滿意8.4%非常不滿意,2.9%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比較不滿意非常不滿

132、意 -93-圖圖 6-3 消費者消費者對目前治理商品過度包裝感到滿意對目前治理商品過度包裝感到滿意的的方面方面 3.提升消費者對治理效果感知,加強執法監督是消費者最關注的改進方向 在對商品過度包裝治理效果表示“一般”和“不滿意”的受訪者中,有 41.2%的受訪者最期待加強商品過度包裝的執法監督。結合圖 6-3 的數據,說明對過度包裝治理表示“滿意”和表示“一般、不滿意”的兩類消費者都重視“執法監督”,51.3%41.6%39.0%38.4%37.3%35.8%31.8%26.6%26.0%24.3%23.0%21.6%加強消費者宣傳教育,主動減少購買過度包裝商品強化執法監督使用綠色包裝(材料環

133、保、包裝可循環利用)完善商品過度包裝品類標準健全法律法規暢通消費者投訴渠道過度包裝消費者維權包裝廢棄物分類回收和處置部分商品品類治理效果顯著企業減少推出過度包裝商品商品寄送環節包裝減量化(電商、快遞)避免銷售過度包裝商品 -94-對“執法監督”做出了相反的評價,這說明要提升整體消費者對治理商品過度包裝的評價,不僅需要繼續加強執法監督提升治理成效,還要注重提升執法監督的宣傳工作,讓消費者感知到相關部門在治理商品過度包裝方面的嚴格執法。圖圖 6-4.消費者消費者對目前治理商品過度包裝對目前治理商品過度包裝期待提升的期待提升的方面方面 41.2%34.0%32.3%32.2%31.9%29.1%28

134、.6%25.6%22.2%18.7%15.6%11.6%執法監督消費者投訴渠道企業在過度包裝上跟風攀比部分商品過度包裝問題多判斷商品過度包裝品類標準消費者宣傳教育過度包裝消費者維權包裝垃圾分類回收和處置法律法規包裝材料銷售環節商品快遞環節 -95-七、對治理商品過度包裝的建議(一)根據消費者對商品過度包裝的認知盲點和自行判別過度包裝的難點,有的放矢加大消費教育引導和宣傳 消費者對商品過度包裝的主要認知盲點:66.0%的消費者不知道商品過度包裝正式定義,92.2%的消費者不熟悉商品過度包裝的判別標準。消費者自行判別過度包裝商品的難點:商品過度包裝空隙率的計算(例如計算方法、階梯允許值和空間調整系

135、數),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專業度過高,普及有難度;消費者自行判別過度包裝難度大且容易誤判??紤]到消費者對過度包裝的認知盲點和推廣過度包裝自行判別的難點,中國消費者協會建議消費教育引導宣傳內容應簡明易懂;提供合理評估方法,讓消費者更好理解、易于實踐。具體建議如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讓消費者了解商品過度包裝的正式定義;宣傳商品過度包裝的主要危害,講明危害邏輯:現階段包裝垃圾無法高效回收,現階段包裝垃圾無法高效回收,嚴重嚴重污染環境污染環境(要講清不是用了環保材料就可以心安理得使用過度包裝商 -96-品?,F階段我國垃圾分類不完善,包裝回收率不高,環保材料不等于可降解材料,不能回收的包裝只能填埋和焚燒,對環

136、境污染大)侵害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侵害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商品過度包裝有一種形式是欺騙式包裝,侵害消費者知情權;如果沒有簡約裝,消費者自購用途只能被迫購買禮品裝商品,支付了不必要的包裝成本,一定意義上是侵害了消費者的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宣傳判別指標、指標允許值和適合消費者判別的方法;坦誠告知消費者自己判別過度包裝的局限性和誤差,避免誤解;提升綠色消費意識,尤其是倡導購買簡約包裝,使用循環包裝商品(既然消費者判別過度包裝難度大且容易誤判,建議以過度包裝危害觸動消費者關注,推廣簡約版和循環版的綠色包裝)。通過消費教育宣傳和引導,有助于達到以下目的:一定程度避免購買疑似

137、過度包裝商品;引導消費者從自我判別向過度包裝強制性標準靠攏,避免對過度包裝商品的誤判,避免無效的監督維權;-97-減少對市場過度包裝問題多的誤解誤判,減少對過度包裝維權處理結果的誤解,減少對過度包裝治理工作成果的誤解。要持續抓好消費教育和引導,強化從“要我改變”到“我要改變”的自我認同。生活消費和社交活動既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除了靠物質上的包裝,更關鍵的還在于品質內涵,不斷培育理性、文明、和諧的消費理念,踐行綠色、健康、安全的生活和消費方式,讓綠色消費、可持續消費成為生活交往、消費時尚的最佳包裝。(二)消費者準確判別商品過度包裝有難度且容易誤判,建議商品包裝標注包裝空隙率等指標讓消費

138、者知情 普通消費者適合通過看包裝層數的方法來正確判別商品是否屬于過度包裝,但這種方法只適合判別包裝層數超標的商品,有局限性。其他判別方法如包裝空隙率的計算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專業度過高,普及有難度,可以認為,消費者準確判別過度包裝有難度,容易出現誤判。因此,中國消費者協會倡議商品生產企業在商品包裝上標注包裝層數、包裝空隙率、包裝材質 -98-等指標,讓消費者明明白白選擇消費。(三)建議參考消費者判別主觀標準和已實施新標準,分階段限制商品包裝層數、包裝空隙率和包裝成本比例 消費者通過包裝層數、包裝空隙率、包裝成本比例判別商品是否屬于過度包裝與 GB23350-2021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

139、品國家標準第 1 號修改單(以下簡稱標準)的差異主要體現在:62.0%的消費者判別商品過度包裝的包裝層數主觀標準嚴于國家標準(除糧食及其加工品、月餅及粽子外,其他食品和化妝品不應超過四層);消費者判別商品過度包裝的包裝空隙率主觀標準與國家標準中包裝空隙率差距較大。例如當商品單件大于15 克/毫升且小于等于 30 克/毫升時,包裝空隙率允許值為不超過 50%,但是當實際商品超過 40%空隙率的時候,就會出現 60.8%的消費者認為商品屬于過度包裝的情況;44.1%的消費者判別商品過度包裝的包裝成本比例主觀標準要嚴于國家標準規定的 20%(目前僅 100 元以上的月餅和粽子要求 15%)。-99-

140、建議現有國家標準與消費者的主觀判別標準能進行一定程度的相互靠攏。國家標準與消費者主觀標準要求越統一,消費者對過度包裝商品的感知與實際治理效果越一致,治理商品過度包裝的效果就更容易被消費者認同。建議現有標準能分階段設定目標提高標準要求:食品和化妝品其他商品的包裝層數標準可參照目前糧食及其加工品、月餅及粽子不應超過三層的標準統一為不超過三層;包裝空隙率允許值隨著商品單件重量的下降而增加的比例適當降低;食品和化妝品其他商品的包裝成本比例標準可參考目前 100 元以上的月餅和粽子不超過產品銷售價格的 15%標準統一為 15%。(四)向制定標準的有關部門傳遞消費者對不同品類包裝功能的合理訴求,是中消協履

141、行保護消費者權益的一種有益嘗試 當前,有關部門正在針對食用農產品、茶葉制定限制過度包裝強制標準,針對玩具、嬰童產品、電子產品制定限制過度包裝推薦性標準。此次中國消費者協會針對這些商品品類專門進行了包裝功能需求調查,其目的是向制定標準的有關部門反饋消費者對這些品類包裝的功能需求,希望有關部門在制定相 -100-關標準過程中可以充分考慮消費者的合理訴求,這也是消協組織履行保護消費者權益的一種有效方式和嘗試。下面是本次調查獲得的品類包裝功能需求數據:對食用農產品(蔬果)包裝功能的需求:保鮮(78.8%)、方便攜帶(73.1%)、包裝可視(包裝有透明窗,知道新鮮度)(60.8%);對茶葉包裝功能的需求

142、:保證茶葉的品質,防止受潮和變質(76.9%),開封后保存性能好(75.8%),取用方便(62.5%);對嬰童產品包裝功能需求:最主要是安全性(78.4%);對玩具包裝功能需求:最主要是有玩法指導,提高趣味性(63.4%);對電子產品包裝功能需求:防潮、防撞、防震等保護功能(82.2%),體現品牌,具有防偽功能(61.9%),方便攜帶(59.9%)。(五)引導企業順應消費者包裝偏好,結合商品特點進行包裝優化 通過本次研究發現的部分自用用途包裝偏好:-101-1.88.1%的消費者在自用情況下傾向選擇簡約包裝的商品,不同水平綠色消費意識的消費者選擇簡約包裝比例無顯著差異;2.73%的消費者在自用

143、情況下傾向選擇環保包裝材質的商品,而且消費者綠色消費意識越高,選擇環保包裝材質的比例越高;3.消費者在包裝更精美和更環保的選擇上存在明顯的對立性,說明消費者認為更精美就意味著不夠環保。建議:對于自用為主的消費品,包裝設計方向應考慮簡約、環保、精美適度的包裝。通過本次研究發現的部分送禮用途包裝偏好:4.在送禮情況下,即使給最親密的人,消費者也更傾向選擇禮品裝而不是簡約裝商品,這說明消費者認為禮品裝比簡約裝更能體現送禮的儀式感;5.除了給家人買禮品的情況,消費者對送禮商品包裝材質的環保性考慮較少;建議:對于自用送禮用途并重的消費品,生產企業包裝設計方向可以考慮出簡約版和禮品版兩種包裝,或者通過加裝

144、一個禮品盒,簡約裝就可以變身成禮品裝,適合不同購買目的消費者進行選擇。-102-相關企業經營者要理性看待市場反應和消費者訴求,過度包裝當然有其存在的市場需求,但是這樣的空間不能擴大化更不能畸形化發展,否則很有可能助長了奢華、浮夸的社會風氣,應當在主動治理和服務消費者的過程中合理優化、適度引導,把握好時尚和簡約、情理和效益的關系,發揮消費教育和消費倡導的直接性、關鍵性作用,在保障產品品質和服務效能的前提下盡可能為消費者減少負擔、降低成本,不能出現欺騙消費者、成本讓消費者買單的情況。(六)借鑒國外包裝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思路,引導企業主動采用綠色包裝 目前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標準可以一定程度防止包裝浪

145、費,但對引導符合標準的商品進一步使用綠色包裝的作用不明顯。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增長,即使過度包裝很少,正常包裝垃圾的產生與增長量也必然大幅增長。舉例來說,在綠色環保模范德國,依然解決不了包裝垃圾大量產生的問題。根據歐盟統計局數據:2020 年德國人均年包裝垃圾產生量高達 225.8kg,比同期歐盟人均水平(177.2kg)高出 27.4%,比德國 2010 年數據(192.6kg)高出 17.2%。當前我國每年城市生活垃圾以每 -103-年8%-9%的速度遞增,其中包裝廢棄物約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0%至 40%(2020 年德國 35.7%,歐盟 35%),如果垃圾存在大量難以回收、不環保的包裝

146、材料,而包裝回收又不完善的話(2019年我國塑料回收率為 30%),最終將對環境造成污染危害。綜合以上原因,建議結合我國現階段國情,借鑒國外生產者承擔包裝回收責任的政策思路,針對使用量大的商品、電商、快遞、外賣包裝實施包裝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動企業更主動采用綠色包裝。當前我國現有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主要還是針對于產品,涉及包裝的很少。2017 年第 3 號文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的通知提到:“綜合考慮產品市場規模、環境危害和資源化價值等因素,率先確定對電器電子、汽車、鉛酸蓄電池和飲料紙基復合包裝物等 4 類產品實施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適時擴大產品

147、品種和領域?!蹦壳皣鴥入娚炭爝f循環包裝、飲料瓶回收屬于企業、行業自發實施的生產者承擔回收責任。建議:國家層面的包裝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可以借鑒國外思路進行包裝的回收率管理,對一定規模以上的生產者設定包 -104-裝回收比例,鼓勵生產者自主回收包裝,對于超出標準未回收的包裝量計算回收成本,包裝回收成本計算受包裝材質重量、包裝材質回收難度、包裝材質環保性影響,最終由生產者向垃圾處理機構支付包裝回收成本。包裝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相當于用經濟手段引導生產企業使用更環保、更少量、易回收的材料。企業是過度包裝和資源浪費等相關問題的輸出端,有必要把好這個關口,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源頭治理。具體操作一是把握有效

148、市場、有為政府的治理原則,通過政策標準制修訂加強引領,引導行業企業從“要我治理”向“我要治理”轉變觀念,踐行環境友好型和消費友好型生產經營模式,推進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二是不斷強化正負向雙重激勵與約束,通過政策鼓勵、生產補貼、通報表揚等方式加強正面激勵,向消費者優先推薦選購綠色、簡約適度包裝的產品和品牌,通過線上線下巡查執法、查處通報、典型案例曝光等方式加強負面懲戒,敦促企業自覺守法經營,盡快轉變發展觀念和生產經營方式;三是強化企業社會責任觀念,自覺把握好生產效率與發展安全兩者關系,處理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助力綠色安全發展和可持續消費。-105-(七)推動包裝創新,倡導綠色包裝、提升使用體驗

149、、拓展包裝功能多用途 根據消費者調查數據,企業在商品包裝上的創新,可以從綠色包裝、提升使用體驗、拓展包裝使用用途三大方向入手。算好過度包裝治理的經濟賬和生態賬,既能降低經濟成本,也能降低生態成本。助力推動綠色消費,鼓勵環境友好型消費,可以在鼓勵商品外包裝二次使用和多場景應用等方面下功夫。提升消費體驗和使用體驗,通過生產控制、設計轉換、回收利用等不同環節的優化,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體驗價值和附加值,減緩“商品”變“廢品”的節奏;拓展相關包裝材料的應用場景,鼓勵消費者做好包裝材料二次利用和改造,如月餅禮盒變身玩具盒、首飾收納盒等變廢為寶,有效延長原有包裝材料的使用壽命和周期。此外,還可以從包裝二次利用

150、、回收及回收后再利用等方面,為消費者創造便利、形成良性循環,盡量減少抵觸心理,有效降低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106-(八)提升消費者對商品過度包裝治理效果感知,增進消費者參與意識,暢通維權渠道,查處案例宣傳應更接地氣 調查顯示,消費者對于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的成效相當關注,并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旁觀者。在今后治理工作中,要持續增進消費者參與意識,為消費者參與過度包裝治理、參與社會監督提供便利渠道;同時,為消費者提供暢通、快捷、權威的維權渠道,通過有效維權來減少消費者財物損失,降低消費者維權成本以免造成消費者負面情緒的二次升級;此外,利用當前流行的短視頻對商品過度包裝查處案例題材進行宣傳,既可

151、以比官網、公眾號接觸到更多消費者,又提升了消費者對于有關部門查處過度包裝商品的認知,同時也普及商品過度包裝正確概念、判別指標,一舉多得。-107-八、附件(一)網絡媒體廣泛關注商品過度包裝的三大熱門話題 網絡媒體輿情監測顯示,自 2022 年 5 月 24 日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GB 23350-2021)國家標準第1 號修改單發布以來,媒體重點關注的過度包裝三大熱門話題是: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GB23350-2021)第 1 號修改單實施影響、商品過度包裝典型執法案例和“雙十一”快遞過度包裝問題。1.熱門話題一 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GB23350

152、-2021)第 1 號修改單實施影響 監測內容:監測內容:8 月 15 日正式實施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GB23350-2021)第1號修改單,根據輿情發展周期,監測政策正式實施前后的輿情動向。輿情關鍵詞:輿情關鍵詞:“修改單、過度包裝、第 1 號”。監測時間:監測時間:2022 年 7 月 26 日-2022 年 8 月 30 日 新聞影響力評估:新聞影響力評估:人民日報,北京青年報,人民網,中國新聞網,央廣網,新華網,中國消費網,法制網,經濟日報,中國紀檢監察報,工人日報,中國消費者報,智慧生活報,寧波晚報,人民號,天津日報,河南日報,寧波晚報,濟寧新聞 -108-網,中國彩

153、虹網,中國食品工業雜志等媒體與網站予以報道及轉載,引發輿論關注。媒體主要報道了市場監管總局:集中整治商品過度包裝、“天價”月餅等問題“天價”月餅為何自降身價、倡導綠色消費 制止包裝浪費等文章,自2022 年 7 月 26 日零時起,至 2022 年 8 月 30 日零時止,報道文章共 29456 篇,來源于微信與客戶端的消息數量最多,分別為 9593 條與 8811 條,占比分別為 32.6%與 29.9%。圖圖 8-1 熱門話題一不同媒體類型報道比例熱門話題一不同媒體類型報道比例 輿情發展輿情發展周期周期 第 1 號修改單自 2022 年 7 月 30 日傳播量開始猛增,至 2022 年 8

154、 月 1 日出現波峰,8 月 3 日開始回落,將7 月 30 日至 8 月 3 日看作高峰期,整個高峰期文章總量達 9496條,波峰文章量達 3594 條,占高峰期 37.8%。高峰期至 2022 -109-年 8月 30日之間出現輕微波動變化。分析輿情高峰期文章內容發現,7 月末 8 月初出現第 1 號修改單的輿情主要圍繞“8 月新規實施”的主題,在媒體影響力排序下,轉載量較大的文章包括8月起,這些新規將影響你我生活?。▉碓从谌嗣袢請驛PP)高峰期轉載量 1965 條,占高峰期文章總量的比重約為 20.7%。因此,第 1 號修改單的輿情發展主要出于政策普及與政治宣傳的目的,由官方微信公眾號或

155、客戶端發布與轉載。圖圖 8-2 熱門話題一輿情發展周期熱門話題一輿情發展周期 輿情熱詞輿情熱詞 關于第 1 號修改單的輿情熱詞主要有“月餅”“天價”“市場監管”“國家標準”等,根據熱詞相關文章分析,第 1 號修改單相關熱門文章主要圍繞“天價”月餅治理及市場監管總局關于整治商品過度包裝的一系列組合拳。由 -110-熱門文章分析,第 1 號修改單正式實施以來,商品過度包裝問題整治力度加強,監管部門加密檢查頻次,并于治理“天價”月餅問題方面突顯成效,讓“天價”月餅自降身價,成功“瘦身”,但是,“天價”月餅的頑疾并沒有連根拔起,無論是“499 元”的“抖機靈”定價,還是酒店制售月餅的隱秘銷售,都證明監

156、管措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過度包裝的問題依然存在,還需久久為功、持續整治。圖圖 8-3 熱門話題一輿情詞云圖熱門話題一輿情詞云圖 2.熱門話題二 商品過度包裝典型案例 5 月 24 日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GB 23350-2021)國家標準第 1 號修改單發布及 2022 年 9 月 8 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 -111-治理的通知(國發辦【2022】29 號),監測政策影響下商品過度包裝典型執法案例,通過輿情傳播分析商品過度包裝治理力度與成效。輿情關鍵詞:輿情關鍵詞:“商品過度包裝典型執法案例”監測時間:監測時間:2022 年 5 月 24 日

157、-2022 年 11 月 16 日 新聞影響力評估:新聞影響力評估:人民日報,中國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新華社,中國紀檢監察報,海報新聞,現代物流報,中國市場監管報,中國網財經,新藍網,中新網,新華網,濟南時報,中國食品報,上海法制報,北京日報APP,新黃河APP,新京報,中國消費網,新浪新聞等媒體與網站予以報道及轉載,引發輿論關注。媒體主要報道了倡導綠色消費 制止包裝浪費、似餅非餅、混裝銷售?嚴防“天價月餅”反彈回潮、當心花樣營銷的雪糕掏空你的腰包等文章,自 2022 年 5 月 24 日零時起,至 2022 年 11 月 16 日零時止,報道文章共 1441 篇,來源于資訊與客戶端的消息數量最

158、多,分別為 482 條與 479 條,占比分別為 33.4%與 33.2%。-112-圖圖 8-4 熱門話題二不同媒體類型報道比例熱門話題二不同媒體類型報道比例 輿情發展周期輿情發展周期 商品過度包裝執法案例相關輿情在 2022 年6 月份出現第一個小高峰,7 月開始回落,8 月份信息量再次攀升,至 9 月形成第二個高峰,且波峰信息量達 677 條,約占總體信息量的47.0%。分析輿情高峰期文章內容發現,6月第一個輿情小高峰主要圍繞“花樣營銷的雪糕”以及“金日燕窩、康富來燕窩過度包裝被通報”的主題,9 月第二個輿情高峰則主要圍繞“嚴防天價月餅反潮”與“倡導綠色消費”的主題。根據輿情分析“雪糕刺

159、客”和“天價月餅”成為 6 月和 9 月的熱議主角,同時,商品過度包裝典型執法案例中兩家燕窩企業的通報稿也多次被官方媒體和客戶端轉載。-113-圖圖 8-5 熱門話題二輿情發展周期熱門話題二輿情發展周期 輿情熱詞輿情熱詞 關于商品過度包裝執法典型案例的輿情熱詞主要有“天價月餅”“雪糕刺客”“吃虧上當”“浪費”“噱頭”等,根據熱詞相關文章分析,商品過度包裝執法典型案例文章主要圍繞“天價月餅”與“雪糕刺客”治理與執法案例。市場監管總局也公布了一批商品過度包裝執法典型案例,涉及食品、保健品以及化妝品領域,曝光了多款包裝空隙率不合格、過度包裝的商品。包括哈根達斯與盧浮宮博物館聯名推出的“盧浮映月”系列

160、冰淇淋、金日燕窩與康富來燕窩等,同時,還指出一些商家在政策與治理措施下“抖機靈”、“擦邊”定價,比如歌帝梵推出的1699元的中秋禮盒,因產品外形與月餅極為相似,但包裝上卻只寫“巧克力糕點”,被網友質疑玩文字游戲。-114-大量 499 元、498 元月餅禮盒的出現,說明部分商家清楚知道相關部門劃定的 500 元重點監管紅線,試圖通過打“擦邊球”來逃避監管。因此,不僅需要加強執法力度,同時也應將商家應對監管的“抖機靈”行為納入相關監管范圍,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圖圖 2-6 熱門話題二輿情熱詞云圖熱門話題二輿情熱詞云圖 3.熱門話題三“雙十一”快遞過度包裝問題分析 監測內容:監測內容:雙十一是重要

161、網絡零售節點,是快遞的集中爆發期。在此期間,快遞過度包裝存在的問題及治理措施對分析快遞過度包裝具有代表意義。2022 年“雙十一”活動自 10 月20 日開始預熱,聚焦 10 月 20 日至監測日(2022 年 11 月 16 -115-日)當天 10:00,分析“雙十一”快遞過度包裝問題。輿情關鍵詞:輿情關鍵詞:“過度包裝、快遞、雙十一”監測時間為:監測時間為:2022 年 10 月 20 日-2022 年 11 月 16 日 新聞影響力評估:新聞影響力評估:人民日報,央視新聞,中新經緯,湖南日報,三湘都市報,央廣網,工人日報,華聲在線,新華網,新浪新聞,四川新聞網,山西新聞網,新民晚報,國

162、際在線,21 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與網站予以報道及轉載,引發輿論關注。媒體主要報道了熱評丨收快遞兌積分 讓快遞包裝“綠”起來、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召開電商快遞企業加強塑料污染、過度包裝治理工作座談會、買買買必看!湖南省消保委發布“雙十一”消費提示等文章,自 2022 年 10 月 20 日零時起,至 2022 年 11 月 16 日 10:00 止,報道文章共 2501 條,來源于資訊與客戶端的消息數量最多,分別為 842 條與 739 條,占比分別為 33.7%與 29.6%。-116-圖圖 2-7 熱門話題三不同媒體類型報道比例熱門話題三不同媒體類型報道比例 輿情發展周期:輿情發展周期:雙十

163、一快遞過度包裝相關輿情在 2022 年10 月 4 日出現第一個小高峰,2022 年 10 月 10 日出現第二個高峰,8 月份信息量再次攀升,至 9 月形成第二個高峰,且波峰信息量達 550 條,約占總體信息量的 22.0%。分析輿情高峰期文章內容發現,4 日第一個輿情小高峰主要圍繞“收快遞兌積分 讓快遞包裝“綠”起來”的主題,10 月第二個輿情高峰則主要圍繞 9 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召開電商快遞企業加強塑料污染、過度包裝治理工作座談會。根據輿情熱門文章分析從綠色快遞包裝的推廣推行,到關注“碳效率”提升,低碳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另外,過度包裝治理的措施從后端的“查處、-117-糾正”移到前

164、端的“宣傳、教育”,打通快遞過度包裝治理的任督二脈,在雙十一活動期間與電商快遞企業就塑料污染、過度包裝召開座談會,提高企業的認識與站位,讓快遞“綠”起來。圖圖 8-8 熱門話題三輿情發展周期熱門話題三輿情發展周期 輿情熱詞:輿情熱詞:關于商品過度包裝執法典型案例的輿情熱詞主要有“雙十一”“快遞業務”“綠色低碳生活”“回收”“積分兌換”等,根據熱詞相關文章分析,至2022年,快遞業務量已增長至1083億件。在快遞量迅速增長的背景下,治理快遞過度包裝的問題刻不容緩??爝f過度包裝治理行動中,國家郵政局在 2021 年開展為期一年的全行業專項治理行動,到 2022 年實施綠色發展工程,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個人碳賬戶”的推廣上新及實際的快遞回收成效引起廣泛關 -118-注,助力包裝“綠”起來,全力打造快遞業務“綠色旺季”?!疤假~戶”的開啟增加公眾參與綠色行動的接入點、進而增加綠色行動覆蓋面,將過度包裝治理從罰到防轉而到公眾參與形成閉環管理與人性化管理。圖圖 8-9 熱門話題三輿情熱詞云圖熱門話題三輿情熱詞云圖 -119-共促消費公平共促消費公平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中國消費者協會:2023商品過度包裝問題研究及消費者感知調查報告(125頁).pdf)為本站 (山哈)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