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業專題研究: 商業航天大年開啟關注行業機遇-230521(34頁).pdf

編號:126212 PDF 34頁 3.06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科技行業專題研究: 商業航天大年開啟關注行業機遇-230521(34頁).pdf

1、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 證券研究報告 科技科技 商業航天大年開啟,關注行業機遇商業航天大年開啟,關注行業機遇 華泰研究華泰研究 通信通信 增持增持 (維持維持)通信服務通信服務 增持增持 (維持維持)研究員 黃樂平,黃樂平,PhD SAC No.S0570521050001 SFC No.AUZ066 +(852)3658 6000 研究員 余熠余熠 SAC No.S0570520090002 SFC No.BNC535 +(86)755 8249 2388 聯系人 王興王興 SAC No.S0570121070161 +(86)21 3847 673

2、7 聯系人 高名垚高名垚 SAC No.S0570121080027 +(86)21 2897 2228 聯系人 王珂王珂 SAC No.S0570122080148 +(86)21 2897 2228 行業行業走勢圖走勢圖 資料來源:Wind,華泰研究 2023 年 5 月 21 日中國內地 專題研究專題研究 商業航天大年開啟,產業鏈進展迅速商業航天大年開啟,產業鏈進展迅速 我們認為“商業航天”是中國企業有機會在全球占據重要一席的重要硬科技賽道之一。近一年來,我們觀察到我國商業航天產業鏈上下游發生明顯變化。在技術端,國內民營液體火箭公司積極探索發動機技術與可回收技術突破,國內衛星制造在國家統

3、籌規劃、民企合力組建下步入規?;l展。在需求端,我國多項星座計劃有序開展部署,中國星網預計明年上半年開始發射;“衛星直連”成為行業熱點,手機、汽車、模組廠商積極開展嘗試;工信部提出加快 6G 研發,為衛星互聯網提供重要機遇。在政策面,國內多省市利好政策頻出,助力商業航天產業成長。建議關注我國商業航天產業鏈發展機遇。技術端技術端#1:海內外運載火箭技術均有重大突破海內外運載火箭技術均有重大突破 海外方面,美國 SpaceX 星艦雖然首飛失敗,但實現了推力結構、發動機技術、控制輔助系統設計等多種技術創新,在加快全球衛星互聯網建設等方面呈現出廣闊想象空間;人族一號則首次驗證了 3D 打印制造的火箭發

4、動機及其他相關組件的適用性。國內方面,我國液體火箭技術路徑進行了發動機與可回收技術的探索:朱雀二號火箭的首飛標志著液氧甲烷發動機技術在中國的首次應用;天龍二號首飛即成功入軌,未來將探索大型液體運載火箭重復使用路徑;深藍航天雷霆-R1 液氧煤油發動機試車成功,標志著我國首次突破掌握燃氣發生器循環液氧煤油發動機的多次起動技術。技術端技術端#2:國內衛星制造技術成熟,步入規?;l展國內衛星制造技術成熟,步入規?;l展 我國衛星制造技術成熟,國家統籌規劃、民企合力組建有利于降低衛星互聯網建設成本?!靶蔷W”統籌布局,集中資源和力量助力項目有序推進。在由國家總體把控的前提下,民營企業積極發揮效率優勢,共同

5、打造“衛星互聯網+”生態。針對民用 SAR 衛星小批量研制,銀河航天在衛星方案設計、整星集成、發射場測試等階段,通過數字化仿真、自動化測試、流程優化等途徑,極大地提升了研制效率,相比常規研制時間縮短了 60%以上。需求端需求端#1:星際爭霸,星際爭霸,starlink 快速推進,新星座不斷涌現快速推進,新星座不斷涌現 海外星座方面:“星鏈”在軌衛星超過 4000 顆,全球用戶數超 150 萬,商業化持續推進;Oneweb 完成一代衛星組網,即將提供全球衛星互聯網服務;歐盟 IRIS2 與亞馬遜 Kuiper 星座計劃開展部署。國內方面,我國衛星需求持續落地:2023 年 5 月 13 日,據海

6、南商發公司官網,中國星網工程首次公開披露預計發射時間,預計于 2024 年上半年開始執行發射;“小蜘蛛網”、“吉林一號”、“天啟衛星互聯網”、“女媧星座”等商業星座計劃有序部署。需求端需求端#2:衛星直連進展亮眼,奏響衛星直連進展亮眼,奏響 6G 時代序曲時代序曲 過去一年中,衛星直連亮點紛呈。在終端側,高通、蘋果、華為、聯發科等手機產業鏈廠商通過更新硬件,推出手機衛星直連服務;吉利汽車銀河系列支持吉利低軌星座高精導航;移遠通信發布衛通物聯網模組。在衛星側,SpaceX、AST、Lynk 等公司加速驗證衛星直連手機,其中 SpaceX 發射了兩批 Starlink 2.0 mini,AST 公

7、司打通世界第一個天基蜂窩語音通話。在監管側,FCC 發布了 SCS 新規則,允許衛星運營商使用地面移動通信頻譜運營衛星,促進衛星與地面網絡融合。展望未來,6G 首次實現全球無死角覆蓋,衛星通信是唯一選項,衛星互聯網在 6G 研發中有望獲重點發展。風險提示:衛星需求不及預期;新技術開發進度不及預期;本研報中涉及到未上市公司或未覆蓋個股內容,均系對其客觀公開信息的整理,并不代表本研究團隊對該公司、該股票的推薦或覆蓋。(14)2183450May-22Sep-22Jan-23May-23(%)通信通信服務滬深300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2 科技科技 正文目錄正

8、文目錄 技術端:火箭、衛星制造技術均有突破技術端:火箭、衛星制造技術均有突破.3 以 SpaceX 為代表的海外企業引領商業火箭技術前沿.3“星艦”首飛失敗但意義重大,技術創新與應用前景值得關注.3 人族一號 85%的零件均為 3D 打印,增材制造技術可能重塑火箭供應鏈.5 國內企業有望在火箭發動機技術與可回收技術等方面實現突破.7 藍箭航天“朱雀二號”執行首次發射,國內液氧甲烷發動機技術未來可期.7 天兵科技“天龍二號”液體火箭首發成功,將探索大型液體運載火箭重復使用路徑.9 深藍航天“雷霆-R1”突破發動機多次點火技術,2024 年有望完成首次發射-回收任務.10 國內衛星制造技術成熟,步

9、入規?;l展.12 國家統籌規劃,國內衛星互聯網建設如火如荼.12 民企合力組建,進一步降低衛星制造成本.12“中星 26 號”成功發射,高通量衛星應用廣闊.13 需求側:行業需求加快落地需求側:行業需求加快落地.15 星際爭霸,starlink 快速推進,新星座不斷涌現.15 星鏈用戶數持續增加,商業化版圖擴大.15 亞馬遜 Kuiper 衛星星座將首發,歐洲自建寬帶衛星互聯網.18 我國多項衛星星座計劃加速部署.19 衛星直連進展亮眼,奏響 6G 時代序曲.20 手機直連衛星是一項有廣闊意義的嘗試.20 6G 全域覆蓋倍受期待,為衛星互聯網發展提供重要機遇.22 政策面:利好政策頻出,投融

10、資穩健增長政策面:利好政策頻出,投融資穩健增長.25 國內多省市相繼發布利好政策,推動商業航天快速發展.25 商業航天領域投融資活躍,促進產業發展.27 商業航天產業鏈公司梳理商業航天產業鏈公司梳理.28 火箭相關公司.28 衛星制造相關公司.29 地面段核心網相關公司.30 衛星運營服務相關公司.31 風險提示.31 5XkZ2VnVcVFZlY2VjZcVbRbP9PtRrRoMtQeRpPnQeRoMnP7NpOnNwMtRvNwMqMtP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3 科技科技 技技術端:火術端:火箭、衛星制造技術均有突破箭、衛星制造技術均有突破 以以

11、 SpaceX 為代表的海外企業引領商業為代表的海外企業引領商業火箭技術火箭技術前沿前沿 過去一年中,過去一年中,海外公司海外公司引領引領火箭火箭技術前沿,開展多項意義重大的技術試驗技術前沿,開展多項意義重大的技術試驗。海外方面,美國 SpaceX 星艦雖然首飛失敗,但實現了推力結構、發動機技術、控制輔助系統設計等多種技術創新,在加快全球衛星互聯網建設等方面呈現出廣闊想象空間;人族一號則首次驗證了 3D 打印制造的火箭發動機及其他相關組件的適用性?!靶桥灐笔罪w失敗但意義重大,技術創新與應用前景值得關注“星艦”首飛失敗但意義重大,技術創新與應用前景值得關注 2023 年 4 月 20 日,Spa

12、ceX 在位于得克薩斯州博卡奇卡的星基地對“超重(Super Heavy)B7+星艦(Starship)S24”組合體進行了軌道試飛?;鸺谄痫w后約 4 分鐘意外解體,試飛所收集的火箭、發動機、計算機和地面系統性能等數據,將用于“星艦”設計模型改進與后續研發迭代。此次試飛意義重大,“星艦”不僅在此次飛行中實現了推力結構、發動機技術、控制輔助系統設計等多種技術創新,還呈現出廣闊的想象空間,未來有望大大促進商業航天應用?!靶桥灐笔恰叭祟悮v史上體積最大、推力最強”的超重型運載火箭,在推力結構、發動機“星艦”是“人類歷史上體積最大、推力最強”的超重型運載火箭,在推力結構、發動機技術、控制輔助系統設計等

13、關鍵技術上均有突破。技術、控制輔助系統設計等關鍵技術上均有突破。首飛的“星艦”采用“猛禽”二代發動機,推力由一代 185 t 提升至 230 t,采用小貯箱推進劑管理模式,實現推進劑靈活調控。為增強系統可回收性能,“星艦”還采用了新型起降導航與控制技術、返回熱防護、原位發射與回收技術,更新了外形設計與增壓、航電、熱交換等輔助系統。此次飛行中,“星艦”實現了 33 臺液氧甲烷發動機的并聯,通過協同調整每臺發動機的推力,在最多有六臺發動機失效的情況下,仍在相當長時間內保持了火箭的正常飛行姿態。圖表圖表1:Starship 星艦基本參數與結構示意圖星艦基本參數與結構示意圖 資料來源:SpaceX 官

14、網,華泰研究 圖表圖表2:33 臺猛禽二代液氧甲烷發動機并聯臺猛禽二代液氧甲烷發動機并聯 圖表圖表3:直播畫面中最多有直播畫面中最多有 6 臺發動機同時失效臺發動機同時失效 資料來源:BBC,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SpaceX 官網,華泰研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4 科技科技 作為作為 SpaceX 最新一代的重型運載火箭,“星艦”強大的運載能力和低廉的發射成本有望為最新一代的重型運載火箭,“星艦”強大的運載能力和低廉的發射成本有望為第二代“星鏈”部署提供強大支持。第二代“星鏈”部署提供強大支持。隨著衛星互聯網的迅速發展,SpaceX 正積極擴大其第二代“

15、星鏈”星座規模,以滿足偏遠地區和軍方用戶的需求?!靶桥灐痹O計最大運載能力達150 噸,相較于獵鷹九(最大運載能力 22.8 噸)和獵鷹重型火箭(最大運載能力 64 噸),運載能力實現數倍提升。同時,“星艦”采用全新可重復使用技術,相較于傳統的一次性火箭發射成本顯著降低,這將進一步加快“星鏈”部署能力,進而加速全球衛星互聯網建設。圖表圖表4:猛禽一代與猛禽二代發動機性能對比猛禽一代與猛禽二代發動機性能對比 圖表圖表5:“星艦”抗氧化陶瓷隔熱瓦“星艦”抗氧化陶瓷隔熱瓦 資料來源:航空學報 CJA,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NASA Space Flight 官網,華泰研究 近年來受軍事用途和太空經濟等因

16、素驅動,超重型火箭研制得到全球航天大國重視,“星艦”近年來受軍事用途和太空經濟等因素驅動,超重型火箭研制得到全球航天大國重視,“星艦”的成功或將加速全球航天競賽。的成功或將加速全球航天競賽。作為 NASA 月球著陸器唯一中標方案,“星艦”有望服務美國“阿爾特彌斯計劃”,承擔在月球運輸任務,延展人類深空探索能力?!靶嵌堋蓖瞥龊?,SpaceX 計劃為美軍提供全球覆蓋的實時衛星圖像數據與各類軍事載荷平臺,“星艦”的成功將大大降低美國 SDA 軍用低軌衛星部署成本。此外,其強大的運輸能力對于打造全球 1小時“點對點”直達的火箭運輸系統,提高美軍快速響應運輸、應對突發事件、長期在軌駐留等皆具有廣闊軍事價

17、值。美軍航天能力的提升勢必對全球其他航天強國產生壓力,促使各國在航天領域投入更多關注和資源。相比于傳統航空運輸,星艦火箭運相比于傳統航空運輸,星艦火箭運輸系統具有載荷量大、系統可回收與載荷成本低廉等優輸系統具有載荷量大、系統可回收與載荷成本低廉等優勢。勢。星艦設計運載能力達到 100 噸,可一次運送兩輛 M1 坦克,具備快速戰略運輸的能力,超過 C-17 的 77 噸,達到與 C-5 相當的運載能力。星艦采用垂直降落回收,相比 C-5 和C-17 省去了跑道,可在非常規地面降落。據馬斯克在 2022 年博卡奇卡 SpaceX 星艦發布會介紹,星艦每次飛行只需幾百萬美元,同時飛船可以將 100

18、到 150 噸有效載荷送上軌道,并可能攜帶 200 噸推進劑到軌道上。以每次發射成本 1000 萬美元,載荷 100-200 噸計算,SpaceX 星艦的入軌載荷成本為 50-100 美元/千克。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5 科技科技 圖表圖表6:Starship 載人著陸系統電梯與氣閘原型照片載人著陸系統電梯與氣閘原型照片 資料來源:NASA,華泰研究 人族一號人族一號 85%的零件均為的零件均為 3D 打印打印,增材制造增材制造技術可能重塑火箭供應鏈技術可能重塑火箭供應鏈 人族一號(Terran 1)是相對論空間自 2017 年以來開發的一種一次性兩級小型

19、運載火箭,于 2023 年 3 月 23 日首次發射升空,最后未進入飛行軌道。2023 年 4 月 12 日,相對論空間宣布人族一號退役。關于人族一號的故障,目前的調查顯示 Aeon 真空發動機閥門打開的速度低于預期,導致燃料未能在點火時及時抵達燃燒室和燃氣發生器。同時該發動機的氧氣泵啟動時未能成功增壓,從而導致二級未能達到滿推力。此次發射,首次向全世界展示了全此次發射,首次向全世界展示了全 3D 打印的火箭可以承受最惡劣的軌道發射條件。對打印的火箭可以承受最惡劣的軌道發射條件。對 3D打印技術應用與增材制造行業而言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打印技術應用與增材制造行業而言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此前民營

20、航天公司 Launcher、Rocket Lab 等均已采用基于激光的粉末床熔融 3D 打印技術制造火箭發動機與零部件,但像人族一號這樣大規模使用 3D 打印技術則是首次。人族一號火箭占質量 85%以上的零件均由 3D 打印制造,包括火箭整個箭體和幾乎所有發動機部件?;鸺晒νㄟ^ Max-Q 階段,意味著 3D 打印的箭體結構在飛行最大動壓力下的安全性得到了驗證;其次,火箭一級飛行正常,一二級分離正常,3D 打印制造的火箭發動機及其他相關組件的適用性得到了驗證。圖表圖表7:人族一號火箭基本參數與結構示意圖人族一號火箭基本參數與結構示意圖 資料來源:Relativity Space 官網,華泰研

21、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6 科技科技 圖表圖表8:人族一號人族一號 85%的零件使用的零件使用 3D 打印技術打印打印技術打印 圖表圖表9:人族一號一級人族一號一級 9 臺臺 Aeon 一號發動機一號發動機 資料來源:Relativity Space 官網,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Bloomberg,華泰研究 對于火箭制造,3D 打印技術的價值在于:大型結構一體化快速制造,復雜結構集成化快速制造和輕量化結構制造。其中,大尺寸構件直接制造則無需模具,能帶來制造環節、人員參與、成本投入和材料浪費的減少;復雜結構集成化快速制造,除帶來上述的優勢之外,還具備安全性提

22、升、部件性能提升以及迭代效率提升的優勢;而輕量化制造的顯著特點是大幅降低發射成本,從而使火箭能攜帶更多載荷。以火箭燃燒室的制造為例,根據 NASA測算,使用 3D 打印激光粉末床熔融技術(L-PBF)能將工期從傳統制造的 18 個月降低至5-8 個月,相應成本也能降低 35%-60%。因此,因此,3D 打印技術能為火箭制造帶來明顯的成本打印技術能為火箭制造帶來明顯的成本優勢。優勢。圖表圖表10:增材制造工藝的成本節約增材制造工藝的成本節約以火箭燃燒室為例以火箭燃燒室為例 資料來源:NASA 官網,華泰研究 目前,NASA 已在航天領域 3D 打印技術應用方面進行整體布局,對不同尺寸和結構的火箭

23、零部件進行全面 3D 打印工藝探索。目前新材料和現有合金在不斷開發優化中,很多合金僅處于開發階段,不完全符合使用特定增材制造工藝的航空航天應用要求。我們認為,我們認為,未來未來3D 打印為火箭制造帶來的優勢打印為火箭制造帶來的優勢很可能很可能發生連鎖反應,革新火箭制造方式,重塑供應鏈。發生連鎖反應,革新火箭制造方式,重塑供應鏈。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7 科技科技 圖表圖表11:NASA 布局各種金屬增材制造工藝布局各種金屬增材制造工藝 資料來源:NASA 官網,華泰研究 國內企業有望在火箭發動機技術與可回收技術等方面實現突破國內企業有望在火箭發動機技術與可

24、回收技術等方面實現突破 2022 年以來,我國國內液體火箭技術路徑進行了了以藍箭航天、天兵科技為代表的技術探年以來,我國國內液體火箭技術路徑進行了了以藍箭航天、天兵科技為代表的技術探索,索,2023 年有望實現進一步突破。年有望實現進一步突破。我國民營火箭公司技術路徑分固體、液體兩種,其中液體發動機能夠實現可回收。固體燃料發動機的優勢在于技術難度較低、制造成本較低、可靠性高,但運載能力低,且無法實現可回收。液體燃料火箭研發的技術難度較大,但在比沖、可回收性上有固體火箭不可比擬的優勢,能夠在中大型固體火箭研制短期難以突破的情況下,滿足衛星組網快速增加的大運力需求。藍箭航天“朱雀二號”執行首次發射

25、,國內液氧甲烷發動機技術未來可期藍箭航天“朱雀二號”執行首次發射,國內液氧甲烷發動機技術未來可期 2022 年 12 月 10 日,藍箭航天朱雀二號(ZQ-2)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執行首次飛行試驗任務。12 月 15 日,藍箭航天在官微發布消息稱,火箭一級、二級主機飛行正常,二級游機工作異常,發射任務失利。朱雀二號火箭是目前國內運力最大的民營運載火箭,朱雀二號火箭是目前國內運力最大的民營運載火箭,其首飛標志著液氧甲烷發動機技術在中國的首次應用。其首飛標志著液氧甲烷發動機技術在中國的首次應用。圖表圖表12:固體燃料火箭與液體燃料火箭對比固體燃料火箭與液體燃料火箭對比 固體燃料火箭固體燃料火

26、箭 液體燃料火箭液體燃料火箭 動力裝置 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 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 火箭發動機組成 由固體燃料火箭推進劑裝藥、燃燒室、噴管和點火裝置等部件組成 由推力室、渦輪泵、燃氣發生器、閥門、總裝管路等部件組成 火箭發動機特點 比沖較低,為 2000-3000 秒/kg,能量密度不如液體燃料,無法實現流量控制,重復起動困難 比沖較高,可高達 2500-4600 秒/kg,能量密度高,可實現流量控制,能反復起動 儲存周期 固體藥柱,不揮發、無腐蝕性,可保存數年之久 常溫推進劑為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等,加注后存儲周期 7 天左右;低溫推進劑為液氫、液氧等,加注后存儲周期 1 天左右 技術難度 研制

27、難度小,制造成本較低,可靠性高,實現噴管擺動技術難度大 研制難度大,制造成本高,可靠性相對較低,低溫火箭技術尚未成熟 箭體結構 結構簡單,推進劑貯存在發動機燃燒室內,無需貯箱和輸送系統 結構復雜,推進劑分別貯存于火箭的氧化劑箱和燃料箱內,工作時由輸送系統送入發動機燃燒室 發射周期 固體燃料火箭可以長時間儲存,發射周期最少可達 24小時,使用維護方便,可快速響應 液體燃料火箭發射前需要測試、加注推進劑,發射周期較長,加注完成后,無法長期儲存 運載能力 相對低,小火箭居多 高,大推力火箭基本都是液體燃料火箭 資料來源:頭豹研究院,華泰研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28、。8 科技科技 朱雀二號為兩級低溫液體運載火箭,采用自主研發的液體火箭發動機,箭體直徑為 3.35 米,全箭總長 49.5 米,近地軌道運載能力 6 噸,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 4 噸,雖然與 SpaceX星艦、藍色起源 New Glenn、火箭實驗室 Neutron 等國際在研液氧甲烷發動機火箭相比運載能力較弱,但這也標志著我國商業航天民營企業的一大進步。朱雀二號一級火箭采用 4臺“天鵲-12”液氧甲烷發動機,推力達 216 噸;二級發動機采用 1 臺“天鵲-12”液氧甲烷發動機和 1 臺“天鵲-11”液氧甲烷發動機的組合。圖表圖表13:朱雀二號火箭朱雀二號火箭 資料來源:藍箭航天官網,華泰研

29、究 液氧液氫、液氧甲烷、液氧煤油液氧液氫、液氧甲烷、液氧煤油 3 種低溫推進劑均滿足發動機重復使用基本需求種低溫推進劑均滿足發動機重復使用基本需求,其中,其中,朱雀二號所采用的液氧甲烷路徑最具商業趨勢。朱雀二號所采用的液氧甲烷路徑最具商業趨勢。這主要是由于液氧甲烷發動機成本低、性能適中、結焦少、與液氧沸點接近。液氧液氫發動機由于性能高、可檢測維修、推進劑潔凈無結焦、返航后易處理、推重比高、燃燒穩定性好等易于實現重復使用,其重復使用性最佳,但推進劑制造、貯存成本高。液氧煤油發動機成本低、推重比高,但由于煤油易結焦,自蒸發能力最差,返航后處理復雜、復用困難。圖表圖表14:液氧甲烷發動機綜合優勢突出

30、,或為發展方向液氧甲烷發動機綜合優勢突出,或為發展方向 技術對比技術對比 液氧甲烷液氧甲烷 液氧液氫液氧液氫 液氧煤油液氧煤油 推力室比沖(m/s)3481 4363 3367 燃效穩定性 穩定 最不穩定 適中 使用安全性 中等 最不穩定 最好 滿足回收技術需要 滿足 滿足 不滿足 重復使用次數 可達 100 次 可達 100 次 10 次以上 造價 中 高 中 技術門檻 高 高 中 代表性發動機 SpaceX 猛禽、藍色起源 BE-4 藍色起源 BE-3 SpaceX 梅林 資料來源:航天制造技術2011 年 4 月第 2 期,華泰研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

31、閱讀。9 科技科技 此外,科學家們已經在諸如火星、土衛六等星球上發現存在液體甲烷“海洋”,如果未來開展星際航行,或可直接從目標星球獲取液體甲烷作為燃料。美國 SpaceX 和藍色起源也積極開展液氧甲烷發動機的研制工作,其發動機型號分別為“猛禽”和 BE-4。我們認為,液氧甲烷火箭推進劑綜合優勢突出,液氧甲烷發動機或為民營火箭公司未來一致選擇。圖表圖表15:SpaceX“猛禽”液氧甲烷發動機“猛禽”液氧甲烷發動機 圖表圖表16:藍色起源藍色起源 BE-4 液氧甲烷發動機液氧甲烷發動機 資料來源:SpaceX 官網,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藍色起源官網,華泰研究 天兵科技“天龍二號”液體火箭首發成功,

32、將探索大型液體運載火箭重復使用路徑天兵科技“天龍二號”液體火箭首發成功,將探索大型液體運載火箭重復使用路徑 2023 年 4 月 2 日,天兵科技自主研發的天龍二號遙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成功將“愛太空科學號”遙感衛星送入 500 公里高度太陽同步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天龍二號為中型運載火箭、三級液體火箭,采用液氧和煤基航天煤油推進劑,火箭直徑 3.35 米,長 32.8 米,起飛質量 153 噸,起飛推力 193 噸,500 公里高度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為 1.5 噸,LEO 運力為 2 噸,改進后可達 4 噸。圖表圖表17:天龍二號火箭首發即成功天龍二號火箭首發即成功

33、 資料來源:天兵科技官網,華泰研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0 科技科技 在此之前的近 20 年時間里,全球共有 8 款液體火箭首飛失敗,包括國外的 SpaceX(天空探索)、Rocket Lab(火箭試驗室)、Virgin Orbit(維珍銀河)、Astra Space(群星公司)、ABL、Firefly(螢火蟲航天)、Relativity(相對論航天),以及中國藍箭航天(Landspace)的朱雀二號。天龍二號天龍二號成功入軌成功入軌,打敗了世界范圍內液體火箭首發失敗的魔咒,也,打敗了世界范圍內液體火箭首發失敗的魔咒,也開辟了我國商業航天開辟了我國商業

34、航天從固體向液體運載火箭跨越的新時代。從固體向液體運載火箭跨越的新時代。圖表圖表18:全球液體火箭首發對比全球液體火箭首發對比 名稱名稱 SpaceX Rocket Lab Vrigin Orbit Astra Space Firefly ABL Landspace Relativity Space Pioneer 國家國家 美國 美國 美國 美國 美國 美國 中國 美國 中國 公司成立公司成立 2002 2006 2004 2016 2014 2017 2015 2015 2019 火箭型號火箭型號 獵鷹 1 號 電子號 運載器 1 號 火箭 3 阿爾法 RS1 朱雀 2 號 人族 1 號

35、天龍 2 號 首飛時間首飛時間 2006 2018 2021 2021 2021 2022 2022 2023 2023 首飛情況首飛情況 試驗失敗 試驗失敗 試驗失敗 試驗失敗 試驗失敗 試驗失敗 試驗失敗 試驗失敗 試驗成功 發動機發動機 液氧煤油 液氧煤油 液氧煤油 液氧煤油 液氧煤油 液氧煤油 液氧甲烷 液氧甲烷 液氧煤油 起飛重量起飛重量 27.2t 10.5t 25.9t 11t 54t 45t 219t 95t 153t 箭體直徑箭體直徑 1.7m 1.2m 1.8m 1.3m 2.2m 1.8m 3.4m 2.2m 3.4m 失利原因失利原因 海霧腐蝕致煤油泵入口壓力傳感器鋁制

36、螺母失效,煤油泄露著火。第三方遙測錯誤導致數據異常,觸發火箭自毀。一級發動機液氧泵后管路破裂。一級飛行過程中導航系統故障,火箭偏離線路觸發發動機關機墜地。一級的二號引擎異常關閉,地面工作人員控制自毀。九個一級發動機出現異常提前關閉,火箭落回發射場。二級游機氧泵低壓殼體破裂,異常關機。第二級出現異常,未能進入預定軌道。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華泰研究 據天兵科技官網介紹,天龍二號的成功飛行為煤基航天煤油后續交付我國長征五號、長征七號等新一代運載火箭的飛行使用,降低發射成本、實現重復使用,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外,天兵科技還計劃于 2024 年上半年完成天龍三號基礎級火箭首飛。天龍三號大型運載火箭是天兵

37、科技自主研制的大型液體運載火箭?;鸺睆?3.8 米,總長 71 米,起飛質量 590t,起飛推力 770t,近地軌道運力 17t,太陽同步軌道運力 14t,一子級具備重復使用功能,可自主返回。未來幾年,天兵科技將在大型液體運載火箭重復使用、重型液體運載火箭以及空天往返載人飛船等主營產品上做出產品布局。深藍航天“雷霆深藍航天“雷霆-R1”突破發動機多次點火技術,”突破發動機多次點火技術,2024 年有望完成首次發射年有望完成首次發射-回收任務回收任務 發動機二次起動技術是指火箭在回收飛行過程中,為保證發動機在空中再次正常點火起動而采取的各種措施的總和。隨著航天科技的滲透,航天空間資源搶奪戰愈演

38、愈烈,我國的火箭發射需求呈現井噴式增長。提高發射頻率、降低發射成本、快速技術迭代的可回收復用液體運載火箭是構建中國未來大型衛星星座的必然需求,其中發動機二次起動點火技術發動機二次起動點火技術是可回收復用液體運載火箭的核心技術之一。是可回收復用液體運載火箭的核心技術之一。2022 年 9 月 29 日,深藍航天液氧煤油發動機“雷霆-R1”首次“二次起動”試車取得圓滿成功,一次起動發動機工作 20s,二次起動發動機工作 5s。10 月 8 日,同一臺發動機在不下臺狀態下再次進行了二次起動試車,一次起動發動機工作 20s,二次起動發動機工作 20s?!袄做?R1”液氧煤油發動機在設計之初就具備多次點

39、火的能力,此次試車驗證了多次點火設計方案的正確性和合理性,也標志著我國首次突破掌握燃氣發生器循環液氧煤油發動機標志著我國首次突破掌握燃氣發生器循環液氧煤油發動機的多次起動技術。的多次起動技術。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1 科技科技 圖表圖表19:深藍航天“雷霆深藍航天“雷霆-R1”試車成功”試車成功 資料來源:深藍航天官網,華泰研究 深藍航天主打產品“星云”系列包括“星云-1”、“星云-1H”可回收復用液體火箭,與之配套的“雷霆”系列液氧煤油液體火箭發動機型號名為“雷霆-R1”和“雷霆-R2”?!袄做?R1”發動機的二次起動技術的突破,為深藍航天首枚入軌級可

40、回收運載火箭“星云 1 號”實現垂直降落奠定了扎實基礎。未來,雷霆-R1 推力將達到 35-40 噸量級,深藍航天還將快速進行發動機的常態化試車驗證和技術迭代,保障 2023 年度“星云 1 號”火箭一子級高空垂直起降實驗的順利實施。同時,深藍航天還將按計劃執行“星云-1”運載火箭的試樣箭總裝,并于 2024 年年底之前完成年年底之前完成“星云星云-1”運載火箭的首次入軌發射運載火箭的首次入軌發射、回收任務?;厥杖蝿?。圖表圖表20:深藍航天“星云”火箭深藍航天“星云”火箭 圖表圖表21:深藍航天“星云深藍航天“星云-1H”火箭”火箭 資料來源:空天界,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空天界,華泰研究 圖表

41、圖表22:2022 年年 1 月月-至今全球商業運載火箭發展大事記至今全球商業運載火箭發展大事記 時間時間 國家國家 事件事件 2022 年 5 月 7 日 中國 深藍航天研發的“星云-M”1 號試驗箭完成 1 公里級垂直起飛及降落(VTVL)飛行試驗。2022 年 5 月 13 日 中國 星際榮耀研發的雙曲線一號第 4 發火箭由于飛行異常,發射任務失敗。2022 年 7 月 27 日 中國“力箭一號”(ZK-1A)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采用“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將六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2022 年 8 月 26 日 中國 升力式亞軌道運載器重復使用飛行試驗獲得圓滿成功。202

42、2 年 11 月 3 日 中國 夢天實驗艙順利完成轉位操作,中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在軌組裝完成。2022 年 12 月 9 日 中國 捷龍三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成功首飛,將 14 顆衛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2022 年 12 月 10 日 中國 藍箭航天朱雀二號(ZQ-2)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執行首次飛行試驗任務 2023 年 3 月 23 日 美國 相對論空間人族一號(Terran 1)一次性兩級小型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升空 2023 年 3 月 26 日 印度 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通過 Mark 3 運載火箭(Launch Vehicle Mark III,LVM3-M3)成功發射并部署

43、了 36 顆一網(OneWeb)互聯網衛星。2023 年 4 月 2 日 中國 天兵科技自主研發的天龍二號遙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 2023 年 4 月 7 日 中國 雙曲線一號固體商業運載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火箭按照預定程序安全順利完成飛行,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2023 年 4 月 20 日 美國 星艦 SN24 首飛,于發射升空后 3 分鐘爆炸,發射任務失敗。資料來源:SpaceX 官網,星際榮耀官網,深藍航天官網,新華社,澎湃新聞,界面新聞,央廣網,華泰研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2 科技科技 國內衛星制造技術成

44、熟,步入規?;l展國內衛星制造技術成熟,步入規?;l展 國家統籌規劃,國內衛星互聯網建設如火如荼國家統籌規劃,國內衛星互聯網建設如火如荼 國家統籌規劃,民企合力組建有利于控制衛星互聯網建設成本。國家統籌規劃,民企合力組建有利于控制衛星互聯網建設成本。組建互聯網星座難度遠遠大于發射試驗星,需要大量的前期建設投入,后續才能通過推動終端應用市場獲得需求和收益。此前各項目與公司單打獨斗的策略無法發揮我國新興舉國體制的優勢,組建由國家統籌協調、各方力量充分參與的衛星網絡公司有利于讓中國星座突出重圍。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應運而生,由“星網”統籌布局,可以集中一切資源和力量,助力項目有序推進。而國家隊企

45、業生產進度受制于體制內的科研生產計劃,目前而言成本較高。在由國家總體把控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民營企業效率優勢、打造“衛星互聯網+”生態,賦能產業集群,促進相關產業協同發展有利于控制衛星互聯網建設成本。以銀河航天“小蜘蛛網”計劃為例,民營企業星座計劃對國家統籌的“GW”星座形成支持與補充。2022 年 3 月,銀河航天批量研制的六顆低軌寬帶通信衛星成功發射,這批衛星與銀河航天首發星組成了低軌寬帶通信試驗星座,并構建星地融合的 5G 試驗網絡。圖表圖表23:國內衛星互聯網公司及星座統計國內衛星互聯網公司及星座統計 國內衛星互聯網公司國內衛星互聯網公司 國家隊 商業衛星公司 中國星網、航天科技五院/八

46、院、航天科工集團、中國電科 銀河航天、時空道宇、國電高科、微納星空、九天微星、歐科微 國內衛星互聯網星座統計國內衛星互聯網星座統計 序號 星座名稱 星座用途 建設單位 規模數量 衛星軌道高度 單星重量 啟動時間 1 星網工程 寬帶通信 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 12992 508km/590km/600km/1145km 300kg/1000kg 2020 2 虹云工程 寬帶通信 航天科工 156 500km 300kg 2018 3 銀河星座 寬帶通信 銀河航天 650 500km-1200km 300kg 2019 4 LaserFleet 激光通信 航星光網/上海光機所 288 550k

47、m 150kg 2019 合計合計 14086 資料來源:衛星與網絡,華泰研究 民企合力組建,進一步降低衛星制造成本民企合力組建,進一步降低衛星制造成本 引入民營企業形成規模制造是降低衛星制造成本的重要方向。以銀河航天為例,2023 年 3月 30 日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以“一箭四星”的方式,成功將銀河航天承擔研制的四顆干涉合成孔徑雷達(InSAR)衛星(宏圖一號 01 組衛星)發射升空。據銀河航天報道,該組衛星在軌構成國際上首個車輪式衛星編隊,主星位于中部,三顆輔星均勻分布在“車輪”輪轂上,采用星間通信鏈路和相位同步鏈路,在輔星與主星相距僅幾百米的情況下,通過精密的軌道控

48、制,保證衛星編隊在軌構型的穩定性和空間安全性,相對于傳統的干涉衛星系統,車輪式編隊具有編隊構型相對穩定、干涉基線多、測繪效率高的優勢。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3 科技科技 圖表圖表24:銀河航天銀河航天 INSAR 編隊星座示意圖編隊星座示意圖 圖表圖表25:銀河航天研制的四顆干涉合成孔徑雷達(銀河航天研制的四顆干涉合成孔徑雷達(InSAR)衛星)衛星 資料來源:銀河航天官網,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銀河航天官網,華泰研究 本次本次車輪式衛星編車輪式衛星編隊的研制也驗證了銀河航天在產業鏈垂直整合方面的能力隊的研制也驗證了銀河航天在產業鏈垂直整合方面的能力。銀河

49、航天通過核心元器件自研降低衛星成本,同時構建了基于民用工業體系的商業化供應鏈,探索衛星量產模式,為衛星低成本批量研制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針對民用 SAR 衛星小批量研制,銀河航天在衛星方案設計、整星集成、發射場測試等階段,通過數字化仿真、自動化測試、流程優化等途徑,極大地提升了研制效率,相比常規研制時間縮短了 60%以上。未來,銀河航天等民企的加速技術創新,有望進一步推動衛星低成本批產,支持更多衛星更高頻次地發射入軌。圖表圖表26:銀河銀河航天批量研制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航天批量研制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 圖表圖表27:銀河航天“衛星設計銀河航天“衛星設計生產線生產線供應鏈”的量產鐵三角供應鏈”的

50、量產鐵三角模式模式 資料來源:銀河航天官網,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銀河航天官網,華泰研究 “中星中星 26 號”成功發射,號”成功發射,高通量衛星應用廣闊高通量衛星應用廣闊“中星“中星 26 號”衛星成功發射,我國通信衛星單星容量進入百號”衛星成功發射,我國通信衛星單星容量進入百 Gbps 時代。時代。2023 年 2 月 23日,我國首個超百 Gbps 容量的高通量衛星“中星 26 號”發射成功,我國通信衛星單星容量進入百 Gbps 時代?!爸行恰?6 號采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東方紅四號增強衛星發射平臺,星上設計的 Ka 頻段高通量通信載荷主要覆蓋中國全境、東亞、東南亞、南亞部分地區、太平洋及印度

51、洋部分區域。該星配置的 94 個用戶波束及 11 個信關波束將為我國及周邊地區的固定終端、車載終端、船載終端、機載終端提供高速、可靠、優質的寬帶數據服務,在航空、航海、遠程教育與醫療、自然災害應急通信、自然保護區監測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4 科技科技 圖表圖表28:中國衛通星隊中國衛通星隊 資料來源:中國衛通官網,華泰研究 圖表圖表29:2022 年年 1 月月-至今全球商業衛星發展大事記至今全球商業衛星發展大事記 時間時間 國家國家 事件事件 2022 年 2 月 27 日 中國“安溪鐵觀音一號”衛星發射成功,是福建省第一顆亞米級地

52、面分辨率的商業光學遙感衛星,也是我國第一顆以茶葉冠名的遙感衛星。2022 年 2 月 27 日 中國 啟明星一號”衛星發射成功,是我國首顆微納遙感衛星。2022 年 3 月 5 日 中國 銀河航天 02 批衛星(6 顆)發射成功,是中國首次批量研制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2022 年 3 月 5 日 中國 我國首顆商業組網 SAR 衛星“巢湖一號”成功獲取首批圖像。2022 年 6 月 2 日 中國 吉利時空道宇自主研制的“吉利星座 01 組”衛星發射成功,9 顆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2022 年 7 月 24 日 中國 問天實驗艙與火箭成功分離并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2022 年 10

53、 月 22 日 俄羅斯 代號為 Kosmos-2561 和 Kosmos-2562 的兩顆軍用衛星成功發射升空。2022 年 10 月 28 日 美國“星鏈”v1.5G4-31,將 53 顆 V1.5 型“星鏈”衛星發射成功。2022 年 10 月 13 日 中國 5 米 S-SAR 01 星(環境減災二號 05 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2023 年 2 月 23 日 中國 我國首顆超百 Gbps 容量高通量衛星成功發射。2023 年 2 月 27 日 美國 首批 21 顆星鏈 V2 Mini 衛星發射 2023 年 3 月 30 日 中國 成功將宏圖一號 01 組衛星發射升空,

54、發射入軌后將組成國際首創的車輪式編隊,可以全天候對地觀測,提供商業遙感數據服務。2023 年 3 月 22 日 中國 以“一箭四星”方式,將天目一號氣象星座 03 星、04 星、05 星、06 星送入預定軌道。2023 年 4 月 16 日 中國 風云三號 07 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2023 年 4 月 19 日 美國 第二批 21 顆星鏈 V2 Mini 衛星發射 2023 年 5 月 1 日 美國 Viasat-3 超高通量通信衛星發射成功。資料來源:環球網,中國日報網,福建日報,中國新聞網,騰訊網,中國網科學,新民晚報,華泰研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

55、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5 科技科技 需求側:行業需求加快落地需求側:行業需求加快落地 星際爭霸,星際爭霸,starlink 快速推進,快速推進,新星座不斷涌現新星座不斷涌現 2018 年年2022 年全球發星數量年均增速達年全球發星數量年均增速達 54%,Starlink、OneWeb 按計劃繼續推進星座按計劃繼續推進星座建設。建設。截止 2023 年 5 月 14 日,“星鏈”發射總數達 4447 顆,在軌衛星 4095 顆。按 SpaceX的計劃,到 2024 年將部署約 12000 顆“星鏈”衛星,到 2027 年將部署約 42000 顆“星鏈”衛星。2023 年 3

56、月 29 日,Oneweb 完成一代衛星組網,即將提供全球衛星互聯網服務。在全球衛星星座快速組網的背景下,衛星互聯網布局得到政府和資本重視,歐盟 IRIS2與亞馬遜 Project Kuiper 計劃展開部署。圖表圖表30:全球發星數量及星鏈、全球發星數量及星鏈、oneweb 發星占比發星占比(截至(截至 2023 年年 5 月月 14 日)日)2018 年年 2019 年年 2020 年年 2021 年年 2022 年年 2023 年年(截止截止 5.14)全球發星數量 446 492 1278 1816 2505 1115 年增速-10.31%159.76%42.10%37.94%-Sta

57、rlink 發星數量 2 120 833 976 1722 781 Starlink 發星占比 0.45%24.39%65.18%53.74%68.74%67.62%OneWeb 發星數量-6 104 284 146 116 OneWeb 發星占比-1.22%8.14%15.64%5.83%10.04%注:2023 年全球發星數量為不完全統計 資料來源:SpaceX 官網、OneWeb 官網、衛星與網絡,華泰研究 我國衛星需求持續落地,商業星座計劃加速部署。我國衛星需求持續落地,商業星座計劃加速部署。根據未來宇航2022 年中國商業航天產業投資報告,2022 年中國研制發射航天器共 185 顆

58、,同增 66 顆,其中商業衛星發射 100顆,同增 59 顆,覆蓋商業通信、遙感、導航、技術驗證等多個領域?!疤旄毙亲?、“小蜘蛛網”、“吉林一號”、“天啟衛星互聯網”等商業星座計劃有序部署。2023 年 5 月 13 日,據海南商發公司官網報道,中國星網工程首次公開披露預計發射時間,預計于 2024 年上半年開始執行發射。航天宏圖高分遙感“女媧星座”實現首發四星,一期工程 38 顆業務星計劃于 2025 年完成發射。星鏈用戶數持續增加,商業化版圖擴大星鏈用戶數持續增加,商業化版圖擴大“星鏈”“星鏈”全球用戶數量已突破全球用戶數量已突破 150 萬人,服務范圍覆蓋七大洲萬人,服務范圍覆蓋七大洲

59、 53 個國家和地區。個國家和地區。SpaceX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星座建設與應用推廣同步開展的公司;2023 年初,SpaceX 高層宣布“星鏈”公司預計 2023 年能夠扭虧為盈,實現盈利,標志著“星鏈”即將取得商業化成功。用戶數量方面,2023 年 5 月,SpaceX 公司宣布“星鏈”衛星互聯網全球用戶數量已超過150 萬人?!靶擎湣庇脩舻貐^分布方面,“星鏈”衛星互聯網服務已覆蓋七大洲 53 個國家和地區并在美國 48 個州被激活。并且,2022 年之后發射的星鏈衛星均配置了星間激光鏈路,有效幫助“星鏈”實現南極洲等全球無人區的覆蓋。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

60、閱讀。16 科技科技 圖表圖表31:“星鏈”系統有效服務國家及地區示意圖“星鏈”系統有效服務國家及地區示意圖 注:淺藍色為已提供服務地區,深藍色為候補名單地區或馬上將提供服務地區 資料來源:SpaceX 官網,華泰研究 星鏈商業化版圖擴大,星鏈商業化版圖擴大,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應用場景不斷拓展?!靶擎湣毙l星互聯網服務場景覆蓋:1)家用,為全球偏遠和農村地區的高速、低延遲寬帶互聯網,包含 599 美元硬件費+120 美元月費;2)商用,面向企業提供寬帶互聯網服務,包含 2500 美元硬件費+250 美元月費;3)漫游,允許用戶攜帶天線旅行,包含 599 美元硬件費+150 美元月費;4)移動服務

61、,終端在車輛固定安裝,提供全球動態鏈接,包含 2500 美元硬件費+250 美元月費;5)海事,提供全球海運覆蓋,海上下載速度高達 220Mbps,包含 2500 美元硬件費+250 美元月費;6)航空,提供全球機上互聯網連接,包括硬件費 15 萬美元+1.252.5 萬美元月費;7)物聯網,整合蜂群技術公司星座與物聯網頻譜資源,為物聯網設備提供低帶寬全球連接,月費 5 美元。圖表圖表32:“星鏈”商用與家用地面衛星終端對比“星鏈”商用與家用地面衛星終端對比 資料來源:SpaceX 官網,華泰研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7 科技科技 圖表圖表33:星鏈漫

62、游服務星鏈漫游服務 圖表圖表34:星鏈移動服務星鏈移動服務 資料來源:SpaceX 官網,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SpaceX 官網,華泰研究 SpaceX 發布“星盾”新服務,發布“星盾”新服務,向軍事化應用邁出關鍵一步。向軍事化應用邁出關鍵一步。2022 年 12 月 2 日,SpaceX發布了“星盾(Starshield)”衛星網絡,目的是利用現有的“星鏈”衛星平臺技術滿足美國國防和情報機構日益增長的需求?!靶擎湣币恢币詠碛糜谙M者和商業用途,而“星盾”的設計則是針對政府服務。星盾初期應用主要集中在三個領域:1)地球觀測:發射帶有遙感載荷的衛星,并將處理后的數據直接發送給用戶;2)安全通信:

63、通過星盾用戶終端為政府用戶提供可靠的全球通信;3)載荷托管,建造衛星總線以支持最苛刻的客戶載荷任務。其中,據 SpaceNews 報道,“星盾”的衛星通信服務將借鑒 SpaceX 在俄烏沖突中的經驗,因為“星鏈”在烏克蘭的應用證明了其可以在戰區良好運行并能抵擋對手的電磁和網絡攻擊,目前美國空軍已購買了“星鏈”服務以支持歐洲和非洲的部隊。為滿足政府使用,為滿足政府使用,“星盾”主要有以下特點:“星盾”主要有以下特點:1)安全性:盡管“星鏈”已經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端到端用戶數據加密,為滿足政府最苛刻的要求,“星盾”使用了額外的高度加密功能來托管機密有效負載并安全地處理數據。2)模塊化設計:滿足不同任

64、務要求,能集成各種有效載荷,為用戶提供多種功能選擇;3)互操作性;成熟的星載激光通訊鏈路可以集成到合作伙伴衛星上,以便將其納入星盾網絡,任何軍用衛星只要搭載了星鏈的激光通訊鏈路,就可以使用星鏈進行中繼或者遙控;4)快速開發和部署:憑借 SpaceX 快速迭代的能力,以及從運載火箭到用戶終端的全棧開發能力,能夠實現最快速度的大規模部署;5)彈性和擴展能力:“星盾”星座的近地軌道架構提供固有彈性,同時 SpaceX 能夠快速補充衛星。圖表圖表35:“星盾”衛星圖片“星盾”衛星圖片 資料來源:SpaceX 官網,華泰研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8 科技科技 亞

65、馬遜亞馬遜 Kuiper 衛星星座衛星星座將首發將首發,歐洲自建寬帶衛星互聯網歐洲自建寬帶衛星互聯網 Project Kuiper 將于將于 2023 年初首次發射衛星年初首次發射衛星。Kuiper Systems 是成立于 2019 年的亞馬遜子公司,其柯伊柏項目旨在建設大型寬帶衛星互聯網星座,計劃部署 3236 顆衛星??乱涟仨椖康膬深w初始原型衛星“KuiperSat-1”和“KuiperSat-2”將在 2023 年初聯合發射聯盟(ULA)的新型 Vulcan Centaur 火箭首次部署這兩顆衛星,目前首發日期尚未確定。2023 年3 月 14 日,亞馬遜發布了 Kuiper 的衛星互

66、聯網用戶終端工程模型,由亞馬遜自研基帶芯片提供通信支持,制造成本將低于 400 美元。亞馬遜表示,計劃于 2023 年底前開始大規模量產衛星,在 2024 年上半年發射第一批衛星,并開始向其首批客戶提供衛星互聯網服務。圖表圖表36:Kuiper 衛星互聯網用戶終端衛星互聯網用戶終端 圖表圖表37:Kuiper 星座部署計劃星座部署計劃 資料來源:Amazon 官網,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Amazon 官網,華泰研究 歐洲通過歐洲通過 IRIS2 提案,將建設歐盟寬帶衛星網絡提案,將建設歐盟寬帶衛星網絡。在全球衛星星座快速組網的背景和需求下,衛星制造能力和火箭發射能力是各國布局衛星互聯網的必要前提

67、,更是綜合實力的體現。2023 年 2 月 14 日,歐洲議會全體會議通過了歐洲議會和理事會制定的關于安全連接計劃(IRIS2,Infrastructure for Resilience,Interconnectivity and Security by Satellite)提案,旨在到 2027 年部署一個歐盟擁有的通信衛星群,為歐盟國家提供自己的寬帶衛星網絡,用于軍事、政府和公眾用途。項目總投資 60 億歐元,其中歐盟預算 24 億歐元、歐洲航天局 6.85 億歐元,其余資金將由私營部門承擔。歐盟預計,此次建設的衛星互聯網系統可創造 170 億240 億歐元的收益。圖表圖表38:IRIS2

68、 衛星網絡項目建設規劃衛星網絡項目建設規劃 資料來源:歐盟委員會官網,華泰研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9 科技科技 我國多項衛星星座計劃加速部署我國多項衛星星座計劃加速部署 中國星網低軌衛星星座預計于中國星網低軌衛星星座預計于2024年上半年開始執行發射年上半年開始執行發射。據央視新聞5 月 12 日報道,中國低軌衛星互聯網星座(中國星網)預計明年上半年開始執行發射。這是中國星網工程首次公開披露預計發射時間,被外界期待 2 年之久的“中國版星鏈”有望開始落地實現。據央視新聞報道,據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建設項目專項總設計師吳義田介紹,“年底確

69、保按期完成 1 號工位所有的建設工作,等聯調聯試結束以后,我們會在 2024年上半年的 6 月份之前擇機完成星網工程的發射任務,星網工程也是我們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首次執行的發射任務,也是我們國家的重大工程任務?!眻D表圖表39:我國我國 GW 衛星星座計劃衛星星座計劃 星座星座 子星座子星座 軌道高度(軌道高度(km)軌道傾角(度)軌道傾角(度)軌道面數軌道面數 單軌星數單軌星數 衛星數量衛星數量 1 1 590 85 16 30 480 2 600 50 40 50 2000 3 508 55 60 60 3600 小計 6080 2 1 1145 30 48 36 1728 2 1145 4

70、0 48 36 1728 3 1145 50 48 36 1728 4 1145 60 48 36 1728 小計 6912 衛星總數量 12992 資料來源:Circle ID,華泰研究 航天宏圖高分航天宏圖高分遙感衛星星座遙感衛星星座“女媧星座”“女媧星座”首發四星,首發四星,2025 年前年前計劃計劃完成完成 38 顆衛星顆衛星發射發射。2022 年 12 月 21 日,根據航天宏圖官網,航天宏圖將建設高分遙感衛星星座“女媧星座”,一期工程計劃發射 38 顆業務星,包括 28 顆衛星組成的雷達遙感星座,10 顆分辨率優于 0.5米的高分和 2 米八譜段的光學衛星星座;“女媧星座”二期工程

71、也在籌劃中。2023 年 3 月30 日,航天宏圖 1 號星座 4 顆高分辨率 X 波段合成孔徑雷達衛星搭載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順利入軌。據公司官網介紹,這是國際上首個“1+3”車輪編隊構型的分布式干涉 SAR 衛星星座,由“一主加三輔”四顆衛星組成,主星發射雷達信號,主輔四星接收散射信號,可實現多基線干涉成像,在城市地質災害監測、海洋監測、洪澇災害監測、地表沉降監測等方面具備極大優勢。圖表圖表40:航天宏圖“女媧星座”航天宏圖“女媧星座”圖表圖表41:航天宏圖一號衛星星座航天宏圖一號衛星星座所采集的北京大興機場圖像所采集的北京大興機場圖像 資料來源:航天宏圖官網,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航天宏圖官

72、網,華泰研究 航天科工計劃構建超低軌衛星星座,提供遙感公眾服務。航天科工計劃構建超低軌衛星星座,提供遙感公眾服務。在 2023 年中國航天日國際論壇中,航天科工集團指出,遙感產業化的實現要與公眾結合。為了提供公眾服務,需要部署超低軌衛星星座,并實現感傳算融合。超低軌飛行能夠有效降低衛星的研制發射成本,提高信息獲取和傳輸的效率,特別適用于衛星批量化生產和高密度發射。在規劃上,航天科工集團計劃年底發射技術驗證衛星、明年進行 9 顆衛星星座的業務試驗;規?;M網階段中,2026 年起聚焦形成全球半小時重訪能力,2031 年進行換代升級,聚焦通過千顆規模衛星,實現全球任意范圍內分鐘級重訪的新型產業生態

73、構建。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20 科技科技 衛星直連進展亮眼,奏響衛星直連進展亮眼,奏響 6G 時代時代序曲序曲 手機手機直連衛星是一項有廣闊直連衛星是一項有廣闊意義的嘗試意義的嘗試 在終端在終端側側,過去一年內衛星直連有了多項喜人的進展。過去一年內衛星直連有了多項喜人的進展。在手機產業鏈,高通、蘋果、華為等在推出了手機端衛星直連服務,解決方案為改變手機硬件以適應衛星星座,其中蘋果和高通采用驍龍基帶芯片和低軌通信衛星星座,華為采用北斗短報文芯片和高軌道的北斗衛星。在 MWC 2023 上,高通宣布與小米、vivo、OPPO、榮耀、摩托羅拉、Nothing

74、等廠商合作,未來兩年衛星通信有望成為安卓旗艦機標配。大眾手機搭載衛星通信技術,標志著衛星通信應用場景已由軍用需求逐步拓展至民用市場,我們認為衛星智能手機時代降至,未來智能手機有望替代專門終端,成為衛星網絡的主要接入方式。圖表圖表42:iPhone 14 衛星通信功能界面衛星通信功能界面 圖表圖表43:高通高通 Snapdragon Satellite 雙向消息通信解決方案雙向消息通信解決方案 資料來源:Apple 官網,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高通官網,華泰研究 圖表圖表44:高通、蘋果、華為高通、蘋果、華為衛星通信功能對比衛星通信功能對比 廠商廠商 高通高通 蘋果蘋果 華為華為 品牌型號品牌型號

75、 安卓旗艦機型 iPhone 14 系列 Huawei Mate50 上線時間上線時間 2023 年下半年 2022 年 11 月 2022 年 9 月 直連方案直連方案 衛星頻段+智能終端升級 衛星頻段+智能終端升級 衛星頻段+智能終端升級 使用星座使用星座 銥星二代 全球星 北斗衛星 星座特點星座特點 低軌道(LEO)低軌道(LEO)高軌道(GEO)芯片類型芯片類型 驍龍 X70 基帶芯片 驍龍 X65 基帶芯片 移動通信基帶芯片+北斗短報文芯片 服務種類服務種類 位置位置 支持 支持 支持 發短信發短信 支持(單次 140 字符)支持 支持(單次 19 個字符)發送時間發送時間 3s10

76、s 15s1min 10s1min 收短信收短信 支持 支持 不支持 話音話音 不支持 不支持 不支持 服務費用服務費用 未公布 兩年內免費,后恢復收費 每月 30 條免費,超出付費 支持地區支持地區 全球覆蓋 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愛爾蘭、英國 中國大陸(不含港澳臺)資料來源:蘋果官網、華為官網、高通官網,華泰研究 在汽車廠商方面,吉利天地一體化智駕方案落地。2023 年 2 月 23 日,吉利汽車“吉利銀河”系列發布,搭載吉利衛星的“天地一體”版銀河智駕方案,由吉利自建低軌星座“吉利未來出行星座”提供衛星導航支持;同時,吉利自研的厘米級衛星高精度定位模組已通過車規級認證,將融合吉利衛星

77、通信、導航、遙感技術,實現汽車的精準定位。吉利預計至 2025 年,將完成 72 顆低軌道衛星組網,屆時吉利銀河智駕將實現全球無盲區的定位能力,并在未來車型中率先搭載跨層記憶泊車、高速緊急羚羊避障、低速探索穿越等領先科技。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21 科技科技 在模組廠商方面,移遠通信發布了衛通模組。2023 年 3 月,移遠通信推出面向物聯網行業應用的 CC200A-LB 衛星通信模組,根據移遠通信官網介紹,該模組搭載全球領先的物聯網通信和解決方案提供商 ORBCOMM 的衛星物聯網連接平臺,旨在為蜂窩網絡無法覆蓋的偏遠區域提供可靠的全球無線網絡覆蓋和連接

78、,并通過更具成本效益、超低時延等優勢,為諸多海事、運輸、重型設備、農業、采礦以及石油和天然氣監測等場景打造無線解決方案。圖表圖表45:吉利吉利天地一體化智駕方案天地一體化智駕方案 圖表圖表46:移遠通信衛通模組移遠通信衛通模組 CC200A-LB 資料來源:吉利汽車官網,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移遠通信官網,華泰研究 在在衛星側衛星側,SpaceX、AST、Lynk 等等公司公司加速加速驗證衛星直連手機。驗證衛星直連手機。SpaceX 方面,繼去年 9月發布 Starlink V2.0 與 T-Mobile 的手機直連衛星計劃后,SpaceX 于去年 12 月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申請移動

79、衛星服務頻譜授權,使得普通智能手機以手機蜂窩網的形式接入衛星服務,并于今年 2 月和 4 月發射了兩批 Starlink V2.0 mini。AST 公司方面,繼 22 年 9 月完成 Bluewalker3 試驗衛星發射后,今年 4 月 AST 公司宣布打通世界第一個天基蜂窩語音通話,測試使用了三星 Galaxy S22 智能手機,利用 AT&T Band5(850MHz)頻段,該方案驗證了天基 3GPP 技術向地面超過 80 億部存量手機提供應急通信的服務能力。除了呼叫測試外,AST 還在各種智能手機和設備上進行了初步兼容性測試,這些手機成功將 SIM 卡信息和網絡信息直接交換到 BW3,

80、對于從太空向任何設備提供寬帶連接非常重要。后續,AST 計劃于 2024 年一季度發射前 5 顆 BlueBird Block 1 衛星,將與移動網絡運營商合作,為蜂窩覆蓋之外的智能手機提供連接。Lynk 公司方面,Lynk 主打太空雙向短信功能,在 22 年 9 月宣布獲得了由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頒布的“手機直連衛星”商業許可,成為全球第一家獲此批準的公司。2023年 1 月,Lynk 發射了第 2 個與第 3 個太空蜂窩塔,并發射了 5G 載荷。目前,Lynk 已與多個移動運營商簽署商業協議,并聯合開展測試,計劃提供衛星通信商用服務。圖表圖表47:Starlink V2.0 min

81、i 衛星衛星 圖表圖表48:Bluewalker3 試驗衛星試驗衛星 資料來源:SpaceX 官網,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AST 官網,華泰研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22 科技科技 在在監管側監管側,FCC 發布了發布了 SCS(Supplemental Coverage from Space)新規則,)新規則,允許衛星允許衛星運營商使用地面移動通信頻譜運營衛星運營商使用地面移動通信頻譜運營衛星,促進衛星與地面網絡融合,促進衛星與地面網絡融合。3 月 16 日,FCC 宣布通過太空補充覆蓋(SCS)新規則提案,旨在通過構建清晰透明的監管流程,促進衛星運營商

82、和無線通信公司之間的合作(手機直連衛星)。根據 SCS 新規則規定,衛星運營商與地面移動運營商合作后,將能夠獲得 FCC 授權,在目前獲得許可并分配給地面服務的頻譜上運營衛星。FCC 建議,允許經授權的非地球同步衛星運營商申請訪問地面頻譜,前提是滿足某些先決條件,包括在指定地理區域內獲得地面許可持有人的租賃;然后,衛星運營商可以為無線服務提供商的客戶提供在偏遠地區連接的服務。6G 全域覆蓋倍全域覆蓋倍受期待,為衛星互聯網發展提供重要機遇受期待,為衛星互聯網發展提供重要機遇 從從 1G 到到 5G 移動通信網絡覆蓋主要依靠基站增加實現,移動通信網絡覆蓋主要依靠基站增加實現,衛星互聯網是實現衛星互

83、聯網是實現 6G 全域覆蓋的全域覆蓋的關鍵關鍵。傳統移動通信技術主要依靠地面固定的蜂窩基站實現網絡覆蓋范圍的擴大。根據 2022年世界 5G 大會上中國信科集團副總經理陳山枝表示,全球現有的移動通信網絡只覆蓋了陸地表面的 20%、地球總面積的 6%。對于未實現信號覆蓋的地域,使用地面基站的方案并不可行,一方面由于人口稀少缺乏經濟性,另一方面在海洋、森林、沙漠等地區受地形限制無法建設。因此實現移動網絡全覆蓋,必須使用衛星通信融合地面移動通信的方案。圖表圖表49:全球全球 5G 覆蓋分布圖覆蓋分布圖 資料來源:OOKLA,華泰研究 空天地一體化網絡是空天地一體化網絡是 6G 網絡的核心趨勢,衛星互

84、聯網在網絡的核心趨勢,衛星互聯網在 6G 研發中將獲重點發展。研發中將獲重點發展。星地融合網絡以地面網絡為基礎、以衛星網絡為延伸,覆蓋太空、空中、陸地、海洋等自然空間,為天基、空基、陸基等各類用戶的活動提供信息保障。為突破 4G、5G 移動通信受地形限制的缺點,構建全球無縫覆蓋的星地融合立體網絡已成為當前國際討論的熱點和未來趨勢,包括 3GPP 和 ITU 在內的國際組織已經成立了相應的工作組開展星地融合的標準化研究,我國通信標準化協會也于 2019 年成立了航天通信技術工作委員會開展星地一體化的研究工作。其中,3GPP 立項的非地面網絡(NTN)致力于將衛星通信與 5G 網絡融合,以實現更廣

85、闊的覆蓋滿足用戶接入服務需求。5G NTN 標準化持續演進,ITU 6G 標準規劃已初步成型,這些均為面向 6G 的星地融合奠定了技術基礎。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23 科技科技 圖表圖表50:空天地海一體化網絡場景圖空天地海一體化網絡場景圖 資料來源:空天地海一體化網絡體系架構與網絡切片技術付書航等(2021),華泰研究 圖表圖表51:Transparent Payload NTN 架構架構 圖表圖表52:Regenerative Payload NTN 架構架構 資料來源: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in the New Space

86、 Era:A Survey and Future Challenges,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in the New Space Era:A Survey and Future Challenges,華泰研究 低軌衛星互聯網重點關注相控陣天線技術。低軌衛星互聯網重點關注相控陣天線技術。電磁波或聲波頻率因饋元本身或/和目標物相對運動所引起的頻率改變稱為多普勒效應。通信衛星低軌化后,衛星移動速度快,多普勒效應明顯,需采用相控陣技術。根據 衛星通信中相控陣天線的應用及展望(李靖等,2019)相控陣天線通過控制陣列天線中輻射單元的饋電相位來改變方向圖形狀,

87、控制相位可以改變天線方向圖最大值的指向,已達到波束掃描的目的,也可以通過加權優化控制副瓣電平、最小值位置等參數;衛星通信空間段主要是利用相控陣天線的同時多點波束、敏捷波束和空域濾波能力。應用與技術的發展對低軌通信衛星的數據傳輸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增益天線已不能滿足衛星性能,機械掃描天線不能改變波束的形狀及實現多移動波束模式,相控陣天線成為低軌衛星的主流方案。星鏈 1.0 衛星上采用 4 副工作在 Ku/Ka 頻段的相控陣天線,負責向地球上的地面天線發送和接收信號。星鏈 2.0 衛星的相控陣天線規格將進一步升級,根據2022 年 8 月馬斯克在德州與 T-mobile 的合作聲明會上表示,S

88、tarlink V2.0 衛星長約 7 米并將配備 5 到 6 米寬,面積約 25 平方米的相控陣天線。2022 年 9 月由 AST 公司發射的Bluewalker3 的相控陣天線為 64 平方米,為目前部署到近地軌道衛星中最大規模。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24 科技科技 圖表圖表53:相控陣相控陣單元單元框圖框圖和和 Starlink 1.0 衛星相控陣天線示意圖衛星相控陣天線示意圖 資料來源:SpaceX,華泰研究 圖表圖表54:Bluewalker 3 巨型相陣控天線巨型相陣控天線 圖表圖表55:Bluewalker 3 單個單個陣列天線面板陣列天線

89、面板折疊狀態折疊狀態 資料來源:AST Spacemobile 官網,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AST Spacemobile 官網,華泰研究 相控陣相控陣天線天線1 1相控陣相控陣天線天線2 2相控陣相控陣天線天線3 3相控陣相控陣天線天線4 4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25 科技科技 政策面:政策面:利好政策頻出,投融資穩健利好政策頻出,投融資穩健增長增長 國內多省市相繼發布利好政策,推動商業航天快速發展國內多省市相繼發布利好政策,推動商業航天快速發展 濟南制定空天信息產業發展五年規劃,加快打造衛星總裝和火箭發動機制造兩大基地濟南制定空天信息產業發展五年規劃,

90、加快打造衛星總裝和火箭發動機制造兩大基地 2023 年 2 月 10 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凝心聚力抓項目蓄勢賦能促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今年,濟南將制定空天信息產業發展五年規劃,加快打造衛星總裝和火箭發動機制造兩大基地;完成濟南低運量軌道交通一期建設規劃報批,啟動首條云巴線路建設;推動中國融通、中國能建、中國電建等企業設立區域總部。重慶創建國家級衛星互聯網產業創新中心重慶創建國家級衛星互聯網產業創新中心 2023 年 3 月 6 日,重慶市政府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以衛星互聯網為引領的空天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到 2025 年,構建空天地一體化、通導遙深度融合的空天信息

91、服務體系,創建國家級衛星互聯網產業創新中心。到 2030 年,重慶市要形成千億級空天信息產業集群。河南省推進衛星及應用產業發展做大鄭州北斗產業集群河南省推進衛星及應用產業發展做大鄭州北斗產業集群 2023 年 4 月 4 日,河南省印發2023 年河南省衛星及應用產業發展工作方案,將采取系列措施,讓“河南星”閃耀太空。方案提到,河南省要聚力建設鄭州市和鶴壁市全鏈條衛星產業集群,鼓勵各省轄市打造一批衛星應用示范區和產業配套基地。支持鄭州市建設高新區北斗產業孵化園,打造航空港區北斗+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培育金水區地理信息導航產業,做大鄭州市北斗產業集群。重慶布局空天領域,“解放碑重慶布局空天領域,“

92、解放碑一號”衛星將發射一號”衛星將發射 2023 年 4 月 7 日,重慶市渝中區召開重慶空天信息產業發展論壇暨遙感產業應用高峰論壇,為加快拓展衛星遙感技術應用,近期,渝中區政府將與航天宏圖公司共同發射以“解放碑一號”命名的遙感衛星,為重慶衛星矩陣再添一顆新星。該顆衛星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具備高精度地形測繪、高精度形變檢測、高分辨率寬幅成像以及三維立體成像等能力,在自然資源、應急管理、水利林業等領域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河南:推動鄭州和鶴壁市建設全鏈條衛星產業集群河南:推動鄭州和鶴壁市建設全鏈條衛星產業集群 2022 年 9 月 20 日,河南省發展改革委印發河南省衛星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提

93、出:到 2025 年,河南省衛星產業規模達到 200 億元,初步形成涵蓋衛星生產制造、應用服務、研發創新的產業體系。推動鄭州和鶴壁市建設全鏈條衛星產業集群,支持洛陽、新鄉、信陽等市做強衛星制造配套產業,鼓勵各地差異化發展衛星應用產業,形成“2+N”衛星產業發展格局。廣州南沙發布廣州南沙發布“探天九條探天九條”,商業航天企業最高可獲億元補貼,商業航天企業最高可獲億元補貼 2022 年 8 月 30 日,廣州市發布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促進商業航天產業發展的扶持辦法(征求意見稿),據南沙區政府介紹,“探天九條”在研發創新支持方面,聚焦火箭、衛星產業創新領域,對解決國家戰略需求,專注航天關鍵產品研

94、發、產業化的商業航天企業,按其上一年度在南沙實際產生的研發費用的 20%予以補貼,累計每家企業補貼金額最高不超過 1 億元,補貼期限 3 年。北京大興發布“航天十條”助力商業航天發展北京大興發布“航天十條”助力商業航天發展 2022 年 4 月 9 日,北京市大興區發布支持商業航天產業發展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航天十條”),將支持企業創新發展,聚焦火箭、衛星、地面終端等產業化項目,新購置研發和生產設備的企業每年最高可獲得 2000 萬元資金支持。據了解,“航天十條”主要支持商業航天領域相關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的制定“突出優勢產業主體、覆蓋產業關鍵環節”,形成了“以點帶面

95、、點面結合”的 10 條措施。根據“航天十條”,為鼓勵企業落地發展,大興區對首次納入規模以上統計范圍的企業,給予連續三年、最高 1000 萬元的資金支持。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26 科技科技 圖表圖表56:2014 年以來國家政策支持年以來國家政策支持 時間時間 發布單位發布單位 文件名稱文件名稱 相關內容相關內容 2014 年 11 月 國務院 國務院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 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民用遙感衛星數據政策,加強政府采購服務,鼓勵民間資本研制、發射和運營商業遙感衛星,提供市場化、專業化服務。引導

96、民間資本參與衛星導航地面應用系統建設。2015 年 10 月 國家發改委 財政部 國防科工局 關于印發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 施 中 長 期 發 展 規 劃(2015-2025)的通知 分階段逐步建成技術先進、自主可控、布局合理、全球覆蓋,由衛星遙感、衛星通信廣播、衛星導航定位三大系統構成的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2016 年 11 月 國務院 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推動“互聯網+天基信息應用”深入發展,打造空間信息消費全新產業鏈和商業模式。推進商業衛星發展和衛星商業化應用。2016 年 12 月 國務院 2016 中國的航天 鼓勵引導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有序參與航天科研生產、空間基礎設

97、施建設、空間信息產品服務、衛星運營等航天活動,大力發展商業航天。2017 年 12 月 國務院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意見 加快空間基礎設施統籌建設。加快論證實施重型運載火箭、空間核動力裝置、深空探測及空間飛行器在軌服務與維護系統等一批軍民融合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以遙感衛星為突破口,制定國家衛星遙感數據政策,促進軍民衛星資源和衛星數據共享。2018 年 4 月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關于降低部分無線電頻率占用費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 調整網絡化運營的高通量衛星系統頻率占用費收費方式,降低開展空間科學研究的衛星系統頻率占用費標準。2019 年 4 月 工信部 遙感和空

98、間科學衛星無線電頻 率 和 軌 道 資 源 使 用 規 劃(2019-2025 年)規范和引導商業遙感衛星發展;發揮市場作用,鼓勵有條件的單位推進自主可控、布局合理的商業航天測控網建設,作為國家空間基礎設施的重要補充和組成部分。2019 年 6 月 國防科工局 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 關于促進商業運載火箭規范有序發展的通知 引導商業航天規范有序發展,促進商業運載火箭技術創新。2020 年 5 月 國家發改委 關于 2019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 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支持商業航天發展,擴展通信、導航、遙感等衛星應用。2021 年 1 月 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 關于

99、征集“面向空間站運營的低成本貨物運輸”方案設想的公告 擬探索發展低成本貨物運輸手段,構建起靈活高效、形式多樣、成本低廉的貨物運輸體系,火箭運輸成本對標國際先進水平。2021 年 4 月 國家發展改革委 商務部 關于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 推動衛星遙感、北斗導航、衛星通信、量子衛星、芯片設計、運載火箭、測控等商業航天產業鏈落地海南。2022 年 1 月 國務院 2021 中國的航天 研究制定商業航天發展指導意見,促進商業航天快速發展。優化商業航天在產業鏈中布局,鼓勵引導商業航天企業從事衛星應用和航天技術轉移轉化。制定吸引國際商業航天領域高端人才與創新團隊落戶的特別優

100、惠政策。2022 年 1 月 國家發改委 關于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 充分理解和用好用活特別措施,在互聯網+醫藥健康、高端裝備產業化、農業金融、藝術品交易、特色職業教育、商業航天、智慧駕駛等領域參照特別措施大膽試驗和勇于突破,以自身企業發展戰略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增強新動能。2022 年 1 月 國務院“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 加快建設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演進升級,加快布局衛星通信網絡等,推動衛星互聯網建設。2022 年 2 月 國務院“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的通知 穩步推進衛星遙感網建設,開發應急減災衛星綜合應用系統和自主運行管理平臺,

101、推動空基衛星遙感網在防災減災救災、應急救援管理中的應用。2023 年 2 月 工業和信息化部 關于電信設備進網許可制度若干改革舉措的通告 將衛星互聯網設備、功能虛擬化設備納入進網許可管理,既符合信息通信技術發展方向,也是保障電信安全、互聯互通和廣大用戶權益的必然要求。2023 年 3 月 工信部 對地靜止軌道衛星動中通地球站管理辦法 推動了國內對地靜止軌道衛星動中通地球站(以下簡稱動中通地球站)在船舶、航空器、鐵路機車、車輛等移動平臺上的應用發展。資料來源:工信部官網、中國政府網,華泰研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27 科技科技 商業航天領域投融資活躍,促進

102、商業航天領域投融資活躍,促進產業發展產業發展 中美投資總額領先,帶動商業航天市場發展。中美投資總額領先,帶動商業航天市場發展。據太空資本(Space Capital)數據統計,2013-2022 年以來,全球 1791 家太空技術領域的企業,一二級市場累計募集 2724 億美元。2021 年全球對太空領域的各項技術投資達 474 億美元,為 10 年來新高。2022 年投資總額201 億美元,下降了 58%,SpaceX 在 2022 年仍籌集到 20 億美元。2013-2022 年,美國共投資1260億美元,占全球總投資的46%;中國共投資790億美元,占全球總投資的29%。全球 77%的投

103、資聚焦在導航定位和授時的相關應用領域,總額達 2084 億美元;太空基礎設施投資額約為 547 億美元(占 20%),主要由火箭發射和衛星通信投資推動;涉及信息分發的分配領域僅有 93 億美元投資,投向連接和處理大量地面用例數據的軟硬件開發公司。國內商業航天企業融資逐漸回暖國內商業航天企業融資逐漸回暖 根據睿獸分析數據顯示,2016-2022 年商業航天一級市場累計公開披露融資事件 366 個,披露融資總額 262.7 億元。從 2016 到 2020 年,融資事件穩步增長,2020 年披露融資金額最高(70.4 億元);2021 年融資熱度稍降(披露融資金額 48.91 億元);2022 年

104、呈現回溫上升趨勢,已公開披露融資事件 54 個,披露融資金額 66.65 億元。星辰空間完成數千萬元星辰空間完成數千萬元 Pre-A 輪融資輪融資 2022 年 8 月 17 日,北京星辰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辰空間”)已經完成數千萬元的 Pre-A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普華資本和啟賦資本投資,北拓資本擔任本輪獨家財務顧問。星辰空間創始人潘海林表示,本輪融資資金將用于產品研發和批量生產等業務方面。星辰空間成立兩年時間,是一家以空間推進技術為核心能力的商業航天高科技創業公司,產品研發能力覆蓋了霍爾推進、離子推進、化學推進、空間流體管理等,其致力于成為國際一流空間在軌服務提供商。航天科工火箭

105、技術有限公司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公司完成公司完成 B 輪融資輪融資 2022 年 6 月 27 日,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 B 輪增資擴股項目簽約儀式在武漢舉行,募集資金總額達 15.855 億元?;鸺居?2016 年 2 月在武漢注冊成立,是我國首家專業提供商業航天發射服務的公司。截至目前,火箭公司成功完成 13 次商業發射服務,將 2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此次募資主要用于固體運載火箭研發及性能提升、液體動力關鍵技術攻關及發動機研制、研發保障條件建設,提高火箭公司研發和生產能力,助力快舟火箭型譜系列化、商業發射常態化,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爸锌铺焖毙纪瓿山鼉|元“中科天塔”

106、宣布完成近億元 Pre-A 輪融資輪融資 2022 年 11 月 29 日,商業航天硬科技企業“中科天塔”宣布完成近億元 Pre-A 輪融資。本輪股權融資投資方為常青資本、中科創星以及唯爾投資。本輪融資主要用于中科天塔加快布局衛星應用的研發能力和產業化能力,建設一流的商業航天中心。星啟宇航完成數千萬元星啟宇航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天使輪融資融資 2023 年 2 月 16 日,北京星啟空間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啟宇航”)近期宣布完成數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啟賦資本領投,星啟宇航創始人曾小金表示,本輪融資資金將用于產品研發和市場拓展等業務方面。星啟宇航成立于 2018 年,是一家以各

107、類飛行器天線、相控陣天線、大型展開天線、特種天線等產品研發生產為主的通訊設備硬件供應商。目前,星啟宇航的主要業務方向為星載天線及各類相控陣天線,能夠有效服務通信、導航、遙感衛星的數據傳輸環節,助力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極光星通獲數千萬元極光星通獲數千萬元 A 輪融資,商業化落地加速,助力衛星星座組網建設輪融資,商業化落地加速,助力衛星星座組網建設 2023 年 3 月 10 日,北京極光星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光星通”)完成 A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方正和生領投,順為資本聯合投資,用于后續持續進行的研發投入,并開展衛星激光通信終端及組件批量交付的產能建設。極光星通成立于 2020 年,是聚焦于

108、空間激光通信技術研發及相關產品制造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公司核心產品涵蓋星間同軌、星間異軌、星地和臨近空間等應用領域,致力于為用戶打造多場景的空間激光通信組網解決方案。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28 科技科技 商業航天商業航天產業鏈公司梳理產業鏈公司梳理 火箭相關公司火箭相關公司 星際榮耀(未上市)星際榮耀(未上市)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6 年 10 月,致力于研發優秀的商業運載火箭并提供系統性的發射解決方案,為全球商業航天客戶提供更高效、更優質、更具性價比的發射服務,以大幅提升人類自由進出空間的能力。公司專注于智能運載

109、火箭產品研發,為全球衛星及星座客戶提供一體化的商業發射服務。星河動力(未上市)星河動力(未上市)星河動力航天公司是國內領先的商業航天技術公司,公司核心產品包括“智神星”系列中型重復使用液體運載火箭、“谷神星”系列輕小型固體運載火箭等。在航天發射業務方面,公司創造了國內首家實現連續發射成功、首家將商業組網衛星送入 500km 太陽同步軌道、首家掌握一箭多星發射能力等多個行業第一。藍箭航天(未上市)藍箭航天(未上市)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航天運輸系統創建及運營的商業公司,成立于 2015 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際宇航聯合會(IAF)會員。公司以國家戰略為指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110、致力于研制以液氧甲烷作為推進劑的中大型運載火箭系列產品,為全球市場提供高性價比、高可靠性的發射服務。藍箭航天是全國首家取得全部準入資質的民營運載火箭企業,并于 2018 年 10 月 27 日完成中國首次民營運載火箭發射。藍箭航天研制的“朱雀二號”運載火箭有望成為全球首枚嘗試入軌發射的液氧甲烷火箭。深藍航天(未上市)深藍航天(未上市)江蘇深藍航天有限公司聚焦在液體回收復用運載火箭方向,是一家自研自產可回收復用火箭并向市場提供發射服務的商業航天高新企業。深藍航天總部位于江蘇省南通市,在北京亦莊設有火箭總體、液體發動機研發中心;在陜西銅川建有火箭動力系統測試基地。目前,公司先后成功完成十米級、百米

111、級和公里級 VTVL 垂直回收飛行試驗。中科宇航(未上市)中科宇航(未上市)廣州中科宇航探索技術有限公司由中科宇航正式宣布遷入廣州南沙后更名而來,成為廣州首家商業航天“獨角獸”企業。該公司由中國科學院以及國內航天領域領軍團隊共同發起設立,致力于構建宇航科技探索和宇航運載飛行器研發集成平臺,打造中國一流、國際領先的軍民融合商業航天企業。核心團隊均來自中國運載火箭國家隊,團隊平均擁有超過 20 年的運載火箭研制經驗。天兵科技(未上市)天兵科技(未上市)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5 年 6 月,是一家先進宇航推進系統供應商及航天飛行器提供商。產品布局上,除了即將發射入軌的國內首枚民營中型液

112、體運載火箭,未來幾年,天兵科技還在重復使用大型液體運載火箭、重型液體運載火箭以及空天往返載人飛船等主營產品上做出了戰略布局。凌空天行(未上市)凌空天行(未上市)北京凌空天行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 2018 年 10 月 8 日公司,研發總部位于北京市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司是國內從事高超音速飛行技術與應用服務的商業航天企業,具有全系統覆蓋的高超音速飛行器總體設計能力,具備完整的火箭總裝隊伍,可獨立完成火箭總裝、測試、發射實施全流程工作。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29 科技科技 衛星衛星制造制造相關公司相關公司 銀河航天(未上市)銀河航天(未上市)銀河航天成立于

113、 2018 年,致力于通過敏捷開發、快速迭代模式,規?;兄频统杀?、高性能小衛星,打造全球領先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星座,建立一個覆蓋全球的天地融合通信網絡。2022 年 3 月 5 日,銀河航天 02 批衛星發射成功,與首發星共同組成我國首個低軌寬帶通信試驗星座,構建了星地融合 5試驗網絡“小蜘蛛網”,具備單次 30 分鐘左右的不間斷、低時延寬帶通信服務能力,可用于低軌衛星互聯網、天地一體網絡等技術驗證。微納星空微納星空(未上市)(未上市)微納星空成立于 2017 年,是以衛星制造業務為核心的衛星系統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微納星空主要從事衛星整星研發制造業務并提供衛星在軌交付服務,研發自主知識產權

114、衛星平臺和核心部組件,擁有衛星整星設計、生產、總裝和集成測試能力,具有通信載荷、光學遙感載荷和微波遙感載荷等研制能力。公司自主研發衛星地面通信終端和信關站,具備衛星地面通信系統集成經驗,可為國防、行業、區域等用戶提供基于衛星資源的天地一體化綜合信息系統解決方案。微納星空已成功發射 17 顆衛星,包含微納一號、星時代、天雁、泰景三號 01 星、泰景四號 01 星等光學、遙感衛星,Ka 通信衛星等。長光衛星長光衛星(未上市)(未上市)長光衛星成立于 2014 年,是我國商業航天領域第一家集衛星研發制造、運營管理和遙感信息服務于一體的商業遙感衛星公司。公司自主建設并運營管理著目前全球最大的亞米級商業

115、遙感衛星星座“吉林一號”,能夠為客戶提供高時間分辨率、高空間分辨率、高光譜分辨率、快速廣域覆蓋的衛星遙感數據以及以衛星遙感數據為基礎的空間信息綜合應用服務。同時,公司能夠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衛星制造及相關服務,包括衛星整星及部組件、試驗與測試服務、搭載服務、冠名服務等。公司研發創新能力強,在高性能、低成本的衛星研制、星座運管及任務規劃、遙感影像的快速生產、遙感數據智能解譯等領域有領先技術優勢,在我國商業遙感衛星領域處于領先地位。時空道宇(未上市)時空道宇(未上市)時空道宇在商業衛星制造、天地一體化高精度位置服務、天基通信服務領域,為用戶提供低成本、高可靠的衛星及供應鏈產品,提供極具競爭力的、安全

116、可信賴的解決方案與服務,深度融合航天技術與汽車制造、未來出行、人工智能,與生態伙伴開放合作,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構建天地一體化高精時空信息系統,打造新一代航天數字經濟業態。工大衛星工大衛星(未上市)(未上市)哈爾濱工大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于 2020 年成立,是哈爾濱工業大學衛星制造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是由哈爾濱工業大學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與哈工大衛星技術研究所技術團隊共同發起設立的商業航天公司。公司具備航天系統內完整研制體系,擁有 SATware 柔性化衛星技術平臺體系及核心關鍵技術,具備通、導、遙微小衛星整星批量化設計、制造及在軌交付能力。公司致力于提供國內領先的整星在軌交付服務。國博電子(國博電子

117、(688375 CH)國博電子成立于 2000 年,專注于有源相控陣 T/R 組件和射頻集成電路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民品領域,公司砷化鎵基站射頻集成電路主要應用于移動通信基站領域,并逐步拓展到移動通信終端和無線局域網領域。軍品領域,公司于 2019 年整合中電科 55 所(未上市)微系統事業部,夯實了從芯片到組件的完整設計平臺,并發展成為能夠批量提供有源相控陣 T/R 組件的領先企業。公司 T/R 組件產品主要應用于彈載和機載領域。在星載領域,公司保持研發跟進和技術儲備,已根據市場需求開發相關產品。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30 科技科技 鋮昌鋮昌科

118、技科技(001270 CH)鋮昌科技成立于 2010 年,主營業務為微波毫米波模擬相控陣 TR 芯片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主要向市場提供基于 GaN、GaAs 和硅基工藝的系列化產品以及相關的技術解決方案。公司產品主要包含功率放大器芯片、低噪聲放大器芯片、模擬波束賦形芯片及相控陣用無源器件等,頻率可覆蓋 L 波段至 W 波段。產品已應用于探測、遙感、通信、導航、電子對抗等領域,在星載、機載、艦載、車載和地面相控陣雷達中列裝,亦可應用至衛星互聯網、5G 毫米波通信、安防雷達等場景。海格通信海格通信(002465 CH)海格通信成立于 2007 年,前身是國家第四機械工業部(原國家電子工業

119、部)國營第七五廠,目前是廣州無線電集團的主要成員,業務覆蓋“無線通信、北斗導航、航空航天、軟件與信息服務”四大領域,是全頻段覆蓋的無線通信與全產業鏈布局的北斗導航裝備研制專家、電子信息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是行業內用戶覆蓋最廣、頻段覆蓋最寬、產品系列最全、最具競爭力的重點電子信息企業之一。2023 年 3 月 16 日,公司公告定增不超過 20億元,定增項目覆蓋“北斗+5G”通導融合、無人系統產業、衛星互聯網;我們認為,此次定增有利于公司增強在北斗行業的龍頭地位,并拓展衛星互聯網的業務邊界,抓住市場機遇。天銀機電天銀機電(300342 CH)天銀機電控股子公司天銀星際是一家專注于星敏感器研發的企

120、業。其核心技術來自于清華大學 20 年空間技術積累。公司自主研發生產了皮型、納型兩大系列星敏感器,約 200 臺+產品已無故障在軌運營,在我國探月工程、高分專項等國家重大航天任務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公司產能達 2000 臺套每年,適應多種航天器應用要求,為不同領域的客戶提供專業、先進、經濟的產品。公司在國內商業衛星市場占據優勢地位,應用的衛星包括吉林一號衛星、高分衛星、月球探測衛星、全球多媒體通信衛星、鴻雁衛星、科學探測衛星、立方星等。地地面段核心網面段核心網相關公司相關公司 震有震有科技科技(688418 CH)震有科技成立于 2005 年,是一家專注于提供通信設備和解決方案的國家級高新技

121、術企業。公司主營業務為核心網絡系統、集中式局端系統、指揮調度系統和技術與維保服務等。在核心網領域,公司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可以提供衛星 5G 核心網的公司之一,包括高軌衛星和低軌衛星核心網。公司于 2022 年已發布基于國產化軟硬件平臺的 5G 核心網商用版本、發布支持衛星通導一體增強、衛星物聯網、多種體制衛星接入網、衛星安全加密等豐富衛星業務的 5G 核心網商用版本。公司持續參與衛星通信的標準體系建設和方案論證設計,助力衛星通信系統建設。航天航天馭馭星星(未上市)(未上市)航天馭星成立于 2016 年,是國內領先的全球航天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服務商。航天馭星核心團隊均來自傳統航天系統核心單位,2

122、人現為航天法編寫組成員。航天馭星以“讓衛星更好用,讓衛星更易用”為使命,致力于為全球商業衛星提供低成本、高可靠、更便捷的衛星在軌綜合管理和航天數據應用一站式解決方案。航天馭星的業務主要圍繞天地通信和航天器在軌管理開展,可以提供包括衛星頻率協調與發射許可申請、衛星測運控數傳一體化解決方案、衛星壽命周期空間態勢與遙感衛星定標服務。目前提供的產品主要有多功能基帶、星上通信機、應答機、測運控軟件;測控數傳一體化多功能地面站、便攜站等。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31 科技科技 信科移動信科移動(688387 CH)信科移動成立于 1998 年,是從事移動通信國際標準制定

123、、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的唯一一家央企控股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在星地融合與衛星互聯網方向進行戰略布局,推動 5G NTN 的國內外標準制定,牽頭多個標準立項項目。公司 6G 技術預研的前沿技術方向 10項,在新型多天線技術、網絡分布式智能化、以用戶為中心的接入網架構、星地融合衛星互聯網、高精度定位等多個研究方向上保持業界領先或先進水平,完成 2022 年國內IMT-2030(6G)推進組首次關鍵技術測試,在無線空口傳輸和網絡的多個方向開展關鍵技術原理驗證的測試,在業界首次實現基于 RIS 的毫米波基站與商用終端的多波束賦形技術驗證。衛星運營服務相關公司衛星運營服務相關公司 中國星網(未上市)中國

124、星網(未上市)中國星網成立于 2021 年,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唯一一家從事衛星互聯網設計建設運營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中國星網致力于打造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和組織平臺,為用戶提供先進、優質、安全、經濟的空間網絡信息服務,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衛星互聯網公司。中國衛通中國衛通(601698 CH)中國衛通成立于 2001 年,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從事衛星運營服務業的核心專業子公司。公司運營管理各類通信廣播衛星,為用戶提供廣播電視、通信、視頻、數據等傳輸服務。公司是我國唯一擁有自主可控通信廣播衛星資源的基礎電信運營企業,被工信部列為國家一類應急通信專業保障隊伍,是國家行業主管部門直

125、接指揮調度的保障力量。公司廣播通信服務覆蓋中國全疆域、周邊及“一帶一路”主要區域?!昂P峭ā比蚓W服務覆蓋范圍全球超過 95%的海上航線,Ka 高通量衛星覆蓋中國全境及周邊區域,能夠為我國及“一帶一路”沿線航空、航海、應急、能源、林草等行業及普遍服務用戶提供高速的專網通信和衛星互聯網接入等服務,為邊遠地區提供安全可靠、無縫覆蓋的信息傳輸手段。航天宏圖航天宏圖(688066 CH)航天宏圖成立于 2008 年,是國內領先的全球航天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服務商。公司研發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遙感與地理信息一體化軟件 PIE(Pixel Information Expert),擁有國內首個遙感與地理信

126、息云服務平臺 PIE-Engine,實現遙感基礎軟件的國產化替代,為政府、企業、高校以及其他有關部門提供基礎軟件產品、系統設計開發、遙感云服務等空間信息應用整體解決方案。中科星圖中科星圖(688568 CH)中科星圖創立于 2006 年,是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投資的國有控股高新技術企業。公司長期專注數字地球行業,持續研發數字地球相關產品和核心技術,陸續推出 GEOVIS 數字地球基礎軟件系列產品,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以特種領域、智慧政府、氣象生態、航天測運控、企業能源、線上業務六大板塊業務為核心的 GEOVIS 數字地球應用軟件系列產品,為政府、企業、特種領域及大眾用戶提供軟件銷售與數據

127、服務、技術開發與服務、專用設備及系統集成等業務。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1)衛星需求不及預期:由于國內衛星互聯網商業前景不夠明朗、衛星發射成本較高,國內衛星互聯網星座建設進程緩慢,行業市場拓展不及預期;2)新技術開發進度不及預期,新技術滲透不及預期,技術發展存在非線性,技術商業化存在一定不確定性。3)本研報中涉及到未上市公司或未覆蓋個股內容,均系對其客觀公開信息的整理,并不代表本研究團隊對該公司、該股票的推薦或覆蓋。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32 科技科技 免責免責聲明聲明 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本人,黃樂平、余熠,茲證明本報告所表達的觀點準確地反映了分析師對標的證

128、券或發行人的個人意見;彼以往、現在或未來并無就其研究報告所提供的具體建議或所表迖的意見直接或間接收取任何報酬。一般聲明及披露一般聲明及披露 本報告由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備中國證監會批準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以下簡稱“本公司”)制作。本報告所載資料是僅供接收人的嚴格保密資料。本報告僅供本公司及其客戶和其關聯機構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基于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的信息編制,但本公司及其關聯機構(以下統稱為“華泰”)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反映報告發布當日的觀點和判斷。在不同時期,華泰可能會發出與本報告所載意見、評估

129、及預測不一致的研究報告。同時,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能會波動。以往表現并不能指引未來,未來回報并不能得到保證,并存在損失本金的可能。華泰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華泰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不是 FINRA 的注冊會員,其研究分析師亦沒有注冊為 FINRA 的研究分析師/不具有 FINRA 分析師的注冊資格。華泰力求報告內容客觀、公正,但本報告所載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購買或出售所述證券的要約或招攬。該等觀點、建議并未考慮到個別投資者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

130、候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華泰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形式的分享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除非另行說明,本報告中所引用的關于業績的數據代表過往表現,過往的業績表現不應作為日后回報的預示。華泰不承諾也不保證任何預示的回報會得以實現,分析中所做的預測可能是基于相應的假設,任何假設的變化可能會顯著影響所預測的回報。華泰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圍內,與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關系。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華泰

131、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為該公司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或向該公司招攬業務。華泰的銷售人員、交易人員或其他專業人士可能會依據不同假設和標準、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頭或書面發表與本報告意見及建議不一致的市場評論和/或交易觀點。華泰沒有將此意見及建議向報告所有接收者進行更新的義務。華泰的資產管理部門、自營部門以及其他投資業務部門可能獨立做出與本報告中的意見或建議不一致的投資決策。投資者應當考慮到華泰及/或其相關人員可能存在影響本報告觀點客觀性的潛在利益沖突。投資者請勿將本報告視為投資或其他決定的唯一信賴依據。有關該方面的具體披露請參照本報告尾部。本

132、報告并非意圖發送、發布給在當地法律或監管規則下不允許向其發送、發布的機構或人員,也并非意圖發送、發布給因可得到、使用本報告的行為而使華泰違反或受制于當地法律或監管規則的機構或人員。本報告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復制、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無論整份或部分)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權。如征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需在使用前獲取獨立的法律意見,以確定該引用、刊發符合當地適用法規的要求,同時注明出處為“華泰證券研究所”,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

133、記及標記均為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中國香港中國香港 本報告由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在香港由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向符合證券及期貨條例及其附屬法律規定的機構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的客戶進行分發。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監管,是華泰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后者為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在香港獲得本報告的人員若有任何有關本報告的問題,請與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聯系。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33 科技科技 香港香港-重要監管披露重要監管披露 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的雇員或其關聯人士沒有擔

134、任本報告中提及的公司或發行人的高級人員。有關重要的披露信息,請參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的網頁 https:/.hk/stock_disclosure 其他信息請參見下方“美國“美國-重要監管披露”重要監管披露”。美國美國 在美國本報告由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向符合美國監管規定的機構投資者進行發表與分發。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是美國注冊經紀商和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的注冊會員。對于其在美國分發的研究報告,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根據1934 年證券交易法(修訂版)第 15a-6 條規定以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人員解釋,對本研究報告內容負責。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聯營公司的分析師

135、不具有美國金融監管(FINRA)分析師的注冊資格,可能不屬于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的關聯人員,因此可能不受 FINRA 關于分析師與標的公司溝通、公開露面和所持交易證券的限制。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是華泰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后者為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任何直接從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收到此報告并希望就本報告所述任何證券進行交易的人士,應通過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進行交易。美國美國-重要監管披露重要監管披露 分析師黃樂平、余熠本人及相關人士并不擔任本報告所提及的標的證券或發行人的高級人員、董事或顧問。分析師及相關人士與本報告所提及的標的證券或發行人并無任何相關財

136、務利益。本披露中所提及的“相關人士”包括 FINRA定義下分析師的家庭成員。分析師根據華泰證券的整體收入和盈利能力獲得薪酬,包括源自公司投資銀行業務的收入。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其子公司和/或其聯營公司,及/或不時會以自身或代理形式向客戶出售及購買華泰證券研究所覆蓋公司的證券/衍生工具,包括股票及債券(包括衍生品)華泰證券研究所覆蓋公司的證券/衍生工具,包括股票及債券(包括衍生品)。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其子公司和/或其聯營公司,及/或其高級管理層、董事和雇員可能會持有本報告中所提到的任何證券(或任何相關投資)頭寸,并可能不時進行增持或減持該證券(或投資)。因此,投資者應該意識到可能存在利益沖

137、突。評級說明評級說明 投資評級基于分析師對報告發布日后 6 至 12 個月內行業或公司回報潛力(含此期間的股息回報)相對基準表現的預期(A 股市場基準為滬深 300 指數,香港市場基準為恒生指數,美國市場基準為標普 500 指數),具體如下:行業評級行業評級 增持:增持:預計行業股票指數超越基準 中性:中性:預計行業股票指數基本與基準持平 減持:減持:預計行業股票指數明顯弱于基準 公司評級公司評級 買入:買入:預計股價超越基準 15%以上 增持:增持:預計股價超越基準 5%15%持有:持有:預計股價相對基準波動在-15%5%之間 賣出:賣出:預計股價弱于基準 15%以上 暫停評級:暫停評級:已

138、暫停評級、目標價及預測,以遵守適用法規及/或公司政策 無評級:無評級:股票不在常規研究覆蓋范圍內。投資者不應期待華泰提供該等證券及/或公司相關的持續或補充信息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34 科技科技 法律實體法律實體披露披露 中國中國: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核準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經營許可證編號為:91320000704041011J 香港香港: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具有香港證監會核準的“就證券提供意見”業務資格,經營許可證編號為:AOK809 美國美國: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為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成員,具有在美國開展經

139、紀交易商業務的資格,經營業務許可編號為:CRD#:298809/SEC#:8-70231 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南京 北京北京 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228號華泰證券廣場1號樓/郵政編碼:210019 北京市西城區太平橋大街豐盛胡同28號太平洋保險大廈A座18層/郵政編碼:100032 電話:86 25 83389999/傳真:86 25 83387521 電話:86 10 63211166/傳真:86 10 63211275 電子郵件:ht- 電子郵件:ht- 深圳深圳 上海上海 深圳市福田區益田路5999號基金大廈10樓/郵政編碼:518017 上海市浦東新區東方路1

140、8號保利廣場E棟23樓/郵政編碼:200120 電話:86 755 82493932/傳真:86 755 82492062 電話:86 21 28972098/傳真:86 21 28972068 電子郵件:ht- 電子郵件:ht- 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 99 號中環中心 58 樓 5808-12 室 電話:+852-3658-6000/傳真:+852-2169-0770 電子郵件: http:/.hk 華泰證券華泰證券(美國美國)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美國紐約公園大道 280 號 21 樓東(紐約 10017)電話:+212-763-8160/傳真:+917-725-9702 電子郵件:Huataihtsc- http:/www.htsc- 版權所有2023年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科技行業專題研究: 商業航天大年開啟關注行業機遇-230521(34頁).pdf)為本站 (無糖可樂)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