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業衛星互聯網掘金系列(1):空天地一體蓄勢待發-230624(48頁).pdf

編號:130632 PDF  DOCX 48頁 3.81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通信行業衛星互聯網掘金系列(1):空天地一體蓄勢待發-230624(48頁).pdf

1、 空天地一體,蓄勢待發 Table_CoverStock 衛星互聯網掘金系列(1)Table_ReportDate2023 年 6 月 24 日 Table_ReportDate 蔣穎蔣穎 通信通信行業行業首席分析師首席分析師 S1500521010002S1500521010002 +86 15510689144+86 15510689144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2 證券研究報告 行業研究 Table_ReportType 行業專題(深度)Table_StockAndRank 通信行業通信行業 投資評級投資評級 看好看好 上次評級上次評級 看好看好 Table_Chart 蔣 穎

2、 通信行業首席分析師 執業編號:S1500521010002 聯系電話:+86 15510689144 郵 箱: 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CINDASECURITIESCO.,LTD 北京市西城區鬧市口大街9號院1號樓 郵編:100031 Table_Title 空天地一體,蓄勢待發空天地一體,蓄勢待發 Table_ReportDate 2023 年 6 月 24 日 衛星互聯網是基于衛星通信的互聯網,通過一定數量的衛星形成規衛星互聯網是基于衛星通信的互聯網,通過一定數量的衛星形成規模組網,有望成為模組網,有望成為 6G 主流發展方向之一。主流發展方向之一。從產業鏈結構來看,衛星互聯網主要由基礎

3、設施建設、衛星互聯網運營以及終端用戶三大部分組成,其中最為核心的為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及服務四大環節。我們認為歷經近 40 年的發展,目前衛星互聯網正步入高速率寬帶互聯網階段,衛星互聯網技術持續升級:1)低軌衛星互聯網加速發展;2)Ka 等高頻段成各國布局和競爭重點;3)星上處理+星間鏈路促進星間組網逐漸普及;4)高低軌異構星座趨向融合;5)衛星互聯網與 5G/6G 加速融合。多環節共同推動多環節共同推動全球全球衛星互聯網發展。衛星互聯網發展。1)技術發展推進:低軌衛星星座相關技術、“一箭多星”和“可回收發射”的火箭發射技術不斷發展成熟,有效降低衛星互聯網建設成本;2)頻軌資

4、源稀缺:由于國際電信聯盟(ITU)規定軌道和頻段資源獲取遵循“先到先得”原則,低軌衛星所主要采用的 Ku 及 Ka 通信頻段資源也逐漸趨于飽和狀態,太空資源的爭奪具有迫切性;3)商業價值潛力:衛星互聯網作為地面通信系統的有效補充和未來 6G 的重要組成部分,下游應用市場廣闊,具有較大的商業潛力和前景;4)軍事意義重大:低軌互聯網衛星系統得益于其全球化高帶寬的波束覆蓋,有望增強軍隊的信息化能力,具有重要軍用價值。國外 SpaceX(美國)、OneWeb(英國)、亞馬遜(美國)、Telesat(加拿大)、O3b(歐洲)、Viasat(美國)等多家歐美企業相繼提出 Starlink、OneWeb、P

5、roject Kuiper、Lightspeed、O3b、Viasat衛星互聯網星座計劃。歐美領跑,我國加速推進衛星互聯網部署。歐美領跑,我國加速推進衛星互聯網部署。雖然起步較晚,但隨著2020 年衛星互聯網首次納入新基建范疇,衛星互聯網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性工程,有望迎來市場“破繭”和產業鏈“成蝶”的重要歷史發展機遇期:1)政策端: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政策持續大力支持;2)技術端:我國技術儲備基本完備,積極布局低軌衛星星座;3)資本端:民間資本助力衛星互聯網發展,市場融資集中衛星制造領域;4)產業鏈端:我國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已經較為完善。其中(1)衛星制造環節:國家隊領航,民營企業聚焦零

6、部件制造;(2)衛星發射環節:國有企業為主,發射降本成發展重點;(3)地面設備環節:C 端市場廣闊,民營企業參與眾多;(4)衛星運營環節:中國星網成立,牽頭統籌我國衛星互聯網建設,通過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有望快速構建衛星網絡,加強競爭實力。投資建議:投資建議:建議重點關注鋮昌科技、海格通信、光庫科技、盛路通信、信科移動-U、華力創通、盛路通信、震有科技、振芯科技、新勁剛、歐比特、中國衛星、宏達電子、鴻遠電子、臻鐳科技、創意信息、天奧電子、霍萊沃等。風險因素:組網建設進度及投資規模低于預期風險因素:組網建設進度及投資規模低于預期;衛星頻率和軌道資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競爭風險源競爭風險;各環節

7、技術發展及降本不及預期風險各環節技術發展及降本不及預期風險;中美貿易摩擦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加劇。TUpZiWaXlXUVqU8VjZaQ9R8OtRpPmOpMlOnNsMiNmOrP8OpPuNMYmPpRuOtPnP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3 目錄 一、衛星互聯網:天地互聯,漸行漸近.5 1、衛星互聯網:基于通信衛星組網,有望成為主流通信方式之一.5 2、衛星互聯網發展:步入高速率寬帶互聯網階段.10 3、衛星互聯網技術持續升級,有望成為 6G主流發展方向之一.12 二、歐美領跑,我國加速推進衛星互聯網部署.24 1、全球代表星座 Starlink:目標部署超萬顆的低軌衛星.24

8、 2、其他國外代表星座簡介.29 三、我國衛星互聯網起步較晚,年內有望取得突破.31 1、發展衛星互聯網具備迫切性,我國積極推進中.31 2、我國已形成較完整的衛星互聯網產業鏈.37 四、重點公司介紹.41 五、投資建議.46 六、風險因素.47 表目錄 表 1:衛星互聯網優點.5 表 2:衛星軌道分類.13 表 3:不同衛星波束參數對比.15 表 4:近年來不同軌道通信衛星采用的多波束天線配置.16 表 5:衛星通信使用無線電頻率概況.16 表 6:典型衛星互聯網使用頻率.17 表 7:星間鏈路基本概況.19 表 8:高低軌衛星應用系統優缺點對比.20 表 9:Starlink 星座參數.2

9、5 表 10:Starlink 產品服務.27 表 11:我國衛星互聯網相關政策.32 表 12:我國部分關鍵技術積累.33 表 13:我國低軌衛星星座建設.34 表 14:衛星通信產業鏈主要環節.37 圖目錄 圖 1:衛星互聯網一般組成.6 圖 2:衛星互聯網的組網方式.7 圖 3:衛星互聯網產業鏈.8 圖 4:衛星系統分類.10 圖 5:衛星互聯網歷史沿革.11 圖 6:衛星互聯網技術成熟度與關注度示意圖.12 圖 7:全球通信衛星發射統計(20012020 年).13 圖 8:全球 LEO 在軌衛星用途分類(截至 2021 年 12 月).13 圖 9:HTS 和 FSS 對比.14 圖

10、 10:衛星通信向高頻發展.18 圖 11:融合終端功能組成示意圖.20 圖 12:平臺融合網絡架構示意圖.20 圖 13:天地一體網絡的系統結構示意.22 圖 14:6G 衛星通信網絡三階段演進路線.23 圖 15:Starlink 發展歷程.24 圖 16:Starlink 衛星迭代演進過程.26 圖 17:Starlink 衛星各版本設計.26 圖 18:獵鷹 9 號火箭.26 圖 19:獵鷹火箭回收示意圖.26 圖 20:Starlink 地面終端外形圖.27 圖 21:Starlink 地面關口站.27 圖 22:OneWeb 衛星布局示意圖.29 圖 23:O3b 衛星系統.29

11、圖 24:Kuiper 計劃.30 圖 25:2029 年全球近地軌道衛星布局及占比.31 圖 26:我國衛星互聯網行業融資情況(單位:億元,起).35 圖 27:我國衛星互聯網行業投融資輪次情況(單位:起).35 圖 28:我國衛星互聯網行業融資產品變化(單位:%).36 圖 29:我國衛星互聯網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37 圖 30:2019 年全球衛星產業細分結構圖.37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4 圖 31:Starlink 單星及相控陣平板示意圖.38 圖 32:2021 年我國航天發射次數居世界第一.38 圖 33:衛星互聯網核心應用場景.39 圖 34:中國星網落戶雄

12、安.40 圖 35:中國國內衛星互聯網相關公司.41 圖 36:鋮昌科技在相控陣系統所處位置.42 圖 37:鋮昌科技營收穩步增長.42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5 一、衛星互聯網:天地互聯,漸行漸近 1、衛星互聯網:基于通信衛星組網,有望成為主流通信方式之一 衛星互聯網是基于衛星通信的互聯網衛星互聯網是基于衛星通信的互聯網,是對傳統地面通信的重要補充之一,是對傳統地面通信的重要補充之一。根據“新基建”之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研究白皮書,衛星互聯網通過一定數量的衛星形成規模組網,從而輻射全球,構建具備實時信息處理能力的大衛星系統,是一種能夠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終端提供寬帶互聯網接入服務的新

13、興網絡。衛星互聯網具有覆蓋面積廣、低延時、低成本等優點,尤其適用于無基站覆蓋的海洋、沙漠及山區等偏遠地區,可作為傳統地面通信的重要補充,未來有望成為主流的通信方式之一。表表 1:衛星互聯網優點衛星互聯網優點 優點優點 具體描述具體描述 廣覆蓋廣覆蓋 實現全球寬帶無縫通信:實現全球寬帶無縫通信:作為地面網絡的補充和延伸,實現有線電話網和地面移動通信網均無法實現的廣域無縫隙覆蓋,有效解決通信基礎設施匱乏地區互聯網接入問題。低延時低延時 實現延時與地面網絡相當:實現延時與地面網絡相當:衛星網絡布置于近地軌道,數據信號在衛星與地面終端往返傳輸延時被大大降低,達到幾十毫秒級別的較低延時。低成本低成本 建

14、設成本低于地面通信設施:建設成本低于地面通信設施:與地面 5G 基站和海底光纖光纜等通信基礎設施相比,具有顯著成本優勢?,F代小衛星研發制造成本低,軟件定義技術又可以進一步延長在軌衛星使用壽命。寬帶化寬帶化 高通量衛星技術日漸成熟:高通量衛星技術日漸成熟:高頻段、多點波束和頻率復用等技術的使用顯著提升了寬帶能力,降低了單位寬帶成本,能滿足高信息速率業務的需求,極大地拓展了應用場景。資料來源:“新基建”之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研究白皮書,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從從構成上來看構成上來看,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一般一般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段構成構成:空間段:空間段:以通信衛星為主體

15、,接收和轉發衛星信號,提供用戶鏈路承載功能。本段提供信息中繼服務的衛星星座,包含一或多顆衛星,這些衛星可以工作在 GEO、MEO 或 LEO 軌道,也可以同時包括 2 種或 2 種以上軌道類型的衛星,衛星之間可以有或沒有星間鏈路;地面段地面段:一般包括衛星測控中心及相應的衛星測控網絡、系統控制中心及各類信關站(Gateway)等,提供饋電鏈路,起到連接地面核心網的作用,實現衛星互聯網與公共通信網的業務交互功能。其中衛星測控中心及相應的測控網絡負責保持、監視和管理衛星的軌道位置和姿態、控制衛星的星歷表等;系統控制中心負責處理用戶登記、身份確認、計費和其他的網絡管理功能等;信關站負責呼叫處理、交換

16、及與地面通信網的接口等;用戶段用戶段:包括各類用戶終端設備及應用場景的支持設施,如供用戶使用的手持機、便攜站、機(船、車)載站等各種陸??仗焱ㄐ沤K端。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6 圖圖 1:衛星互聯網一般組成衛星互聯網一般組成 資料來源:衛星互聯網若干關鍵技術研究,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從衛星互聯網的組網方式來看從衛星互聯網的組網方式來看,在目前的非地面網絡(NTN)相關協議中,根據星上載荷的不同,可以分為“透明載荷”的透明轉發工作模式和“可再生載荷”的星上處理轉發工作模式:透明載荷透明載荷:也稱作透明轉發,實際上把衛星僅當作信號中繼的鏈路。用戶終端只能通過衛星一跳與信關站建立連接,再經信關

17、站連接到地面互聯網。這種組網方式要求系統中設置非常多的信關站,各信關站可以獨立工作,沒有信關站覆蓋的地方,用戶終端無法接入互聯網,因此透明載荷架構可以利用已有衛星,技術上實現起來較為容易,成本也低,但衛星和基站之間的路徑長,時延大,不支持星間協作,需部署大量信關站;可再生載荷可再生載荷:又稱作基站上星,衛星具備星上處理和交換能力及星間通信能力。系統中不需要部署很多的信關站,用戶終端可通過多顆衛星的中繼建立與信關站的連接,從而訪問地面互聯網,但可再生載荷這種架構必須改造并新發射衛星,技術復雜,成本高,優點是終端和衛星基站之間的時延短,且由于有星間鏈路的存在,可以減少一些信關站的部署。衛星互聯網的

18、工作過程衛星互聯網的工作過程為:為:用戶終端開機后首先進行注冊申請,注冊成功后,如果用戶有通信要求,就通過控制信道申請建立連接;如果連接申請被接受,系統就通過控制信道向用戶終端分配資源,包括使用的衛星和信關站標識碼、上下行點波束號、時隙、頻率或碼字信息等;收到資源分配命令后用戶終端即可建立連接;由于用戶和衛星都可能是移動的,通信過程中還需要進行星間或波束間切換;連接結束后,用戶終端釋放信道,系統收回分配的網絡資源。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7 圖圖 2:衛星互聯網的組網方式衛星互聯網的組網方式 資料來源:從NTN國際標準看5G-A/6G空天地一體化技術演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整理 從從產業

19、鏈產業鏈結構結構來看來看,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主要由基礎設施建設、衛星互聯網運營以及終端用戶三大主要由基礎設施建設、衛星互聯網運營以及終端用戶三大部分組成部分組成,其中最為核心的為其中最為核心的為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及服務四大環節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及服務四大環節。衛星互聯網與傳統衛星通信產業類似,可以劃分為上游、中游、下游,產業鏈上游包括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基礎設施等環節,構建了衛星通信的基礎設施,達到衛星通信的基本條件;產業鏈中游是衛星通信運營商,提出衛星方案服務、資源服務、產品服務等,旨在實現客戶衛星通信需求;產業鏈下游為衛星互聯網的終端用戶。1)

20、基礎設施又可以分為空間段和地面段基礎設施又可以分為空間段和地面段:基礎設施的空間段基礎設施的空間段包括衛星制造衛星制造和衛星發射星發射:衛星制造環節主要包括衛星平臺、衛星載荷。衛星平臺包含結構系統、供電系統、推進系統、遙感測控系統、姿軌控制系統、熱控系統以及數據管理系統等;衛星載荷環節包括天線分系統、轉發器分系統以及其它金屬/非金屬材料和電子元器件等;衛星發射環節包括火箭制造以及發射服務;基礎設施的地面段基礎設施的地面段包括地面基礎設施地面基礎設施和用戶終端用戶終端:地面基礎設施包括固定地面站、移動式地面站(靜中通、動中通等):固定地面站包括天線系統、發射系統、接收系統、信道終端系統、控制分系

21、統、電源系統以及衛星測控站和衛星運控中心等;移動站主要由集成式天線、調制解調器和其它設備構成;用戶終端包含設備上游關鍵零部件及下游終端設備;2)衛星運營及服務衛星運營及服務主要包含衛星移動通信服務、寬帶廣播服務以及衛星固定服務等主要包含衛星移動通信服務、寬帶廣播服務以及衛星固定服務等;3)終端用戶終端用戶可以分為特殊可以分為特殊領域和民用領域領域和民用領域,按照客戶類型可以劃分為海上用戶、航空用按照客戶類型可以劃分為海上用戶、航空用戶、陸地用戶等戶、陸地用戶等。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8 圖圖 3: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產業鏈產業鏈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9 資料來源:“新基建

22、”之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研究白皮書,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2、衛星互聯網發展:步入高速率寬帶互聯網階段 衛星互聯網屬于衛星產業中衛星通信的重要組成部分,衛星互聯網屬于衛星產業中衛星通信的重要組成部分,按技術領域和服務方式進行分類,按技術領域和服務方式進行分類,衛星產業主要包括衛星通信、衛星導航、衛星遙感以及衛星綜合應用等,隨著航天技術的衛星產業主要包括衛星通信、衛星導航、衛星遙感以及衛星綜合應用等,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與衛星產業相關的產品和服務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發展,與衛星產業相關的產品和服務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衛星通信衛星通信:是利用衛星中的轉發器作

23、為中繼站,通過反射或轉發無線電信號,實現兩個或多個地球站之間的通信,是現代通信技術與航天技術的結合,并用計算機對其進行控制的先進通信方式,是目前衛星技術最具產業化的應用方向之一,構成了衛星產業的最主要組成部分。衛星通信廣泛應用于通信廣播、數據傳輸、政府應急保障等方面,是信息化社會重要的基礎設施;衛星導航衛星導航:產品和服務在車輛監控和導航、海上運輸和漁業、大地測量(測繪、勘探)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導航衛星包括沿著地球靜止軌道運行的衛星,也包括沿著傾斜地球同步軌道和中圓地球軌道運行的衛星;衛星遙感衛星遙感:在國土資源監測、氣象監測、防災減災等社會公益性服務方面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支持,遙感衛

24、星通常是沿著地球同步軌道運行的。圖圖 4:衛星系統分類衛星系統分類 資料來源: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整理 根據賽迪顧問的根據賽迪顧問的“新基建”之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研究白皮書“新基建”之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研究白皮書,從發展歷程來看,從發展歷程來看,衛星互聯網相對地面通信,歷經近衛星互聯網相對地面通信,歷經近 40 年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年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與地面通信網絡競爭階段與地面通信網絡競爭階段(20 世紀世紀 80 年代年代2000 年年):以摩托羅拉公司“銥星”星座為代表的多個衛星星座計劃提出,“依星”星座通過 66 顆低軌衛星構建一個全球覆蓋的衛星通信網。這

25、個階段主要以提供語音、低速數據、物聯網等服務為主。隨著地面通信系統快速發展,其通信質量、資費價格等方面對衛星通信全面占優,衛星通信網在與地面通信網絡的競爭中宣告失??;對地面通信網絡補充階段對地面通信網絡補充階段(20002014 年年):以新銥星、全球星和軌道通信公司為代表,定位主要是對地面通信系統的補充和延伸;與地面通信網絡融合階段與地面通信網絡融合階段(2014 年至今年至今):以一網公司(OneWeb)、太空探索公司(SpaceX)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等為代表的企業開始主導新型衛星互聯網星座建設。衛星互聯網與地面通信系統進行更多的互補合作、融合發展。衛星工作頻段進一步提高,

26、向著高通量方向持續發展,衛星互聯網建設逐漸步入寬帶互聯網時期。圖圖 5: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歷史沿革歷史沿革 資料來源:“新基建”之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研究白皮書,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3、衛星互聯網技術持續升級,有望成為 6G 主流發展方向之一 我們認為我們認為當前衛星互聯網主要集中在空間段及地面段的基礎設施建設,上游衛星制造、衛當前衛星互聯網主要集中在空間段及地面段的基礎設施建設,上游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及地面設備中的地面站建設成為關注的焦點星發射及地面設備中的地面站建設成為關注的焦點:衛星制造方面衛星制造方面:面臨多項基礎技術攻關,包括星載/地面相控陣天線、

27、長時穩定高速星間激光載荷、高精穩長壽命衛星平臺,以及多層星座構型保持、復雜星座組網控制等,總的來說衛星互聯網的通信衛星正向著低軌化、寬帶化、星間組網、星地一體化的方向發展;衛星發射方面衛星發射方面:由于星座組網階段需要大量發射,國內互聯網衛星的運載能力也存在瓶頸,發射頻次、成本、運力成為關鍵,一箭多星和可重復使用的液體火箭的技術發展備受關注;地面設備中地面設備中:重視信關站、采用相控陣天線的高性能終端、采用平板/反射面天線的低成本終端、無人值守邊境綜合監測站等的建設。圖圖 6:衛星互聯網技術成熟度與關注度示意圖衛星互聯網技術成熟度與關注度示意圖 資料來源:“新基建”之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研究

28、白皮書,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3.1 低軌衛星互聯網低軌衛星互聯網加速發展加速發展 相較于傳統高軌通信衛星,相較于傳統高軌通信衛星,低軌衛星星座低軌衛星星座成為衛星互聯網成為衛星互聯網行業行業發展選擇。發展選擇。在衛星通信系統中,衛星運行的軌道分為低軌、中軌和高軌(靜止軌道)三類。由于高軌衛星相對地面靜止,且覆蓋區大,三顆經度差約 120的衛星能夠覆蓋除南、北極以外的全球范圍,因此目前衛星通信系統大多采用靜止軌道衛星。另外衛星通信系統也可采用低軌或中軌等非靜止軌道衛星,但由于非靜止軌道衛星與地球上的觀察點有相對運動,為了保證對全球或特定地區的連續覆蓋,以支持服務區內用戶的實時通信,需要用多顆衛星組

29、成特定的星座,低低軌衛星由于傳輸時延小、鏈路損耗低、發射靈活、應用場景豐富、整體制造成本低,適宜軌衛星由于傳輸時延小、鏈路損耗低、發射靈活、應用場景豐富、整體制造成本低,適宜衛星互聯網業務的發展。衛星互聯網業務的發展。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表表 2:衛星軌道分類衛星軌道分類 衛星軌道類型衛星軌道類型 軌道高度軌道高度 特點特點 衛星用途衛星用途 LEOLEO(低軌道)(低軌道)300-2000km 傳輸時延、覆蓋范圍、鏈路損耗&功率較小 對地觀測、測地、通信等 MEOMEO(中軌道)(中軌道)2000-35786km 傳輸時延、覆蓋范圍、鏈路損耗&功率大于 LEO 但小于 GEO

30、導航 GEOGEO(地球靜止軌道)(地球靜止軌道)35786km 存在較長傳輸時延和較大的鏈路損耗 通信、導航、氣象觀測等 SSOSSO(太陽同步軌道)(太陽同步軌道)6000 千米 軌道平面與太陽保持 固定取向 氣象觀測、遙感等 IGSOIGSO(傾斜地球同步軌道)(傾斜地球同步軌道)35786km 導航 資料來源:“新基建”之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研究白皮書,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整理 發射數量上,發射數量上,全球全球 LEO 軌道通信衛星數量實現快速增長。軌道通信衛星數量實現快速增長。自 2001 年至 2021 年,低地球軌道(LEO)衛星在年度發射航天器數量占比從 57%迅速攀升至 97%

31、,截至 2021 年 12 月,全球在軌衛星已突破 5000 顆,其中,LEO 軌道衛星占比超過 83%。LEO 在軌衛星中,通信衛星占比達 66.80%,同時在巨型星座刺激下,相比 2001-2005 年、2016-2020 年,LEO 軌道通信衛星數量增長了近 40 倍。圖圖 7:全球通信衛星發射統計(全球通信衛星發射統計(20012020 年)年)圖圖 8:全球全球 LEO 在軌衛星用途分類(截至在軌衛星用途分類(截至 2021 年年 12 月)月)資料來源:國外低軌衛星互聯網發展最新態勢研判,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國外低軌衛星互聯網發展最新態勢研判,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代表星座上,

32、代表星座上,低軌衛星星座向著規?;l展。低軌衛星星座向著規?;l展。根據低軌巨型星座網絡:組網技術與研究現狀,其中認為:傳統的低軌星座系統一般包含數十顆衛星,但新興的低軌星座網絡為滿足系統容量的需求,將衛星數目擴增至上萬顆。龐大的星座規模提高了地面終端通信仰角,減小了地面反射和多徑衰落影響,也使系統具有更強的冗余性和抗毀性。自 2015 年起,大批低軌巨型星座計劃被提出,如 Starlink、OneWeb 和 Kuiper 等代表性計劃,其中,Starlink 計劃計劃由 SpaceX 公司提出,受益于批量化衛星制造、火箭重復利用、一箭多星發射等領先技術,Starlink 已成為新興低軌星座中

33、的佼佼者,截至 2021 年年底,Starlink 已部署超過 1900 顆衛星,完成了 550 km 軌道層星座部署,其完整版 Starlink 計劃的衛星總數將達到 12000 顆、遠期規劃達 42000 顆;OneWeb 計劃計劃發射 716 顆軌道高度為 1 200 km 的衛星,構成極軌道/傾斜軌道混合星座提供寬帶網絡接入服務。截至 2021 年年底,OneWeb 已部署近 400 顆衛星,且未來計劃將星座擴充至 6 372 顆衛星,以提高中低緯度地區的覆蓋密度;Kuiper 計劃計劃由亞馬遜公司于 2019 年提出,旨在提供低成本的消費級和企業級寬帶業務以及無線數據回程業務。星座包

34、括工作在 590630 km 高度的 3236 顆傾斜軌道衛星。系統將在全球部署大量地面站,可與亞馬遜網絡服務(AWS,Amazon Web service)系統和計算基礎設施聯合,構建亞馬遜公司的全球云服務智能網絡系統。0%20%40%60%80%1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2001-20052006-20102011-20152016-2020全球通信衛星數量/顆GEO衛星數量/顆LEO衛星數量/顆LEO衛星占比通信遙感科學試驗其他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關鍵技術上,目前低軌衛星互聯網關鍵技術聚焦在超大容量、組網優化、多網融合、高效關鍵技術

35、上,目前低軌衛星互聯網關鍵技術聚焦在超大容量、組網優化、多網融合、高效運控方面運控方面。低軌衛星關鍵技術主要包括切換接入技術、星上轉發器技術、星間鏈路技術、與地面技術融合等。其中切換接入技術主要針對低軌衛星移動速度較快,為保證衛星通信過程的連續性,需頻繁地進行波束切換;星上轉發器技術目的是實現低軌衛星間的雙向通信,包括波束間、子信道間以及用戶間的便捷通信;星間鏈路技術主要用于低軌衛星之間通信的鏈路,可促使多星互聯,實現星間的信息傳輸和交換;與地面技術融合是利用低軌衛星的全球覆蓋特性,彌補地面通信網絡覆蓋的不足。3.2 高通量衛星高通量衛星+低軌星座低軌星座實現實現高容量高容量衛星通信衛星通信

36、為實現衛星互聯網的大容量需求,主要有為實現衛星互聯網的大容量需求,主要有高軌高通量衛星高軌高通量衛星和和低軌星座低軌星座兩種兩種實現思路:實現思路:高通量衛星(High Throughput Satellite,HTS),也稱高吞吐量通信衛星,2008 年由美國北方天空研究所提出并定義,即采用多點波束技術和頻率復用技術,在相同的頻率資源下,整顆衛星的通信容量是傳統衛星通信容量的數倍。為了實現通信容量的提升,高通量衛星在技術設計、使用頻段和衛星軌道上具有顯著優勢:在技術設計上在技術設計上,高通量衛星采用多點波束和頻率復用技術。利用大量能量集中的高功率點波束實現廣域范圍覆蓋,同時將衛星可用頻帶劃分

37、為若干子波段,大量的點波束之間可以實現子波段復用,從而提高了頻譜利用率和衛星系統的容量。例如美國衛訊公司計劃發射的 ViaSat-3 衛星單顆通信容量將達到 1Tbit/s。2023 年 2 月 23 日,我國發射首顆通信容量超過 100Gbps 的高通量衛星。使用頻段上,使用頻段上,從 C/Ku 頻段向頻率更高的 Ka 頻段擴展,未來高通量衛星將逐漸向更高的通信頻段(Q/V 頻段)發展,與地面寬帶緊密融合。軌道資源上,軌道資源上,從以靜止軌道衛星為主導,到開始向中低軌道拓展。圖圖 9:HTS 和和 FSS 對比對比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資料來源:艾瑞咨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

38、司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整理 低軌星座通過發射數百上千顆小衛星,形成一個大規模星座來實現全球范圍內的高容量。低軌星座通過發射數百上千顆小衛星,形成一個大規模星座來實現全球范圍內的高容量。低軌星座通常采用輕量級衛星,由于波束數目和功率的限制,單星容量比高軌衛星要低,低軌典型代表 StarLink 的單星容量約 21.6Gbit/s。但受益于其龐大的星座數量,低軌星座整體的系統容量可以達到很高的量級,例如 StarLink 的系統總容量可達 94 Tbit/s。相比相比 GEO-HTS 系統,低軌星座系統在傳輸時系統,低軌星座系統在傳輸時延、路徑損耗、入軌成本方面有優勢。延、路徑損耗、入軌成本方面

39、有優勢。根據衛星互聯網若干關鍵技術研究,GEO-HTS 系統往返時延約為 480 ms,而低軌星座系統一般只需 30 ms 左右,GEO-HTS 系統的路徑損耗約為 210 dB,低軌星座系統只需 180 dB 左右;另外,低軌衛星單位質量入軌成本大概只有 GEO-HTS 的 1/101/5。但是在衛星壽命、地面終端和容量利用效率等方面,低軌星座系統的性能就不如 GEO-HTS 系統,GEO-HTS 系統的使用壽命一般為 15 年,而低軌星座系統受大氣阻力等影響使用壽命為 58 年;同時低軌衛星的地面終端必須使用自動跟蹤天線,制造成本高,并且地球表面 70%以上為海洋和荒野等無人區域,低軌衛星

40、全球覆蓋的特點造成系統容量利用效率較低,反觀 GEO-HTS 系統,其可通過對覆蓋區域進行預先設計,容量利用效率較高。表表 3:不同衛星波束參數對比不同衛星波束參數對比 類別類別 衛星衛星/星座星座 下行帶寬下行帶寬/GHz 頻譜效率頻譜效率/(bit(sHz)1)波束數波束數 頻率復用因子頻率復用因子 單星容量單星容量/(Gbits1)低軌星座低軌星座 OneWeb 2 2.4 16 2 9.6 StarLink 2 2.7 8 4 21.6 GEO-HTS Viasat-3 3.5 1.1 1000 250 1000 資料來源:衛星互聯網若干關鍵技術研究,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整理 高通量衛星采

41、用多波束天線高通量衛星采用多波束天線(MBA),多波束天線具有透鏡式、反射面式和相控陣式三種,多波束天線具有透鏡式、反射面式和相控陣式三種基本類型?;绢愋?。對于GEO通信衛星,由于所處軌道高,傳輸路徑長,路徑損耗大,要求用更窄波束來提高星載天線增益,所以一般采用反射面方案,但也有少數軍用通信衛星開始采用相控陣天線配置。LEO 通信衛星多采用相控陣通信衛星多采用相控陣多波束天線方案多波束天線方案。根據通信衛星多波束天線的發展現狀及建議,對于 LEO通信衛星,由于軌道低,星上的用戶端天線傳輸距離短,具有比 GEO衛星更小的自由空間損耗,因此,從增益上來講,反射面和相控陣配置都適合該軌道衛星,但由

42、于衛星軌道太低,視角寬,要求天線具備較大掃描角,而反射面天線在這方面難以勝任,因此,該軌道上的衛星一般都采用相控陣配置,如處于 LEO 上的美國 Iridium/-NEXT 星座,其每顆衛星上都安裝有三塊工作于 L 頻段的有源相控陣天線,每塊相控陣均能產生 16 個波束。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表表 4:近年來不同軌道通信衛星采用的多波束天線配置近年來不同軌道通信衛星采用的多波束天線配置 衛星軌道衛星軌道 衛星衛星/星座名稱星座名稱 采用的多波束天線方案采用的多波束天線方案 IGEO Inmarsat-4/-5(星座)、MUOS(星座)、Thuraya-2/-3、DBSD-G1、Sk

43、yTerra-1/-2、Alphasat-I-XL、TeereStar-1/-2、MEXSAT-1/-2/-3 單口徑大型展開式反射面天線 GEO DireCTV-14/-15、EUTELSAT-65WestA、ABS-2/-3A、Eutelsat-3B、AsiaSat-6/-8、MEXSAT-3b、Express-AM5/-AM7、Amos-3/-4、Intelsat-19/-22、SATMEX-7、Astra-2E/-5B、YahSat-1A/-1B 多口徑反射面天線 GEO WINDS、WGS(星座)、AEHF(星座)、Space-way3 相控陣天線 MEO O3b(星座)、ICO(星

44、座)反射面天線 LEO Iridium-NEXT(星座)、Globalstar-1/-2(星座)、Orbcomm2(星座)、“靈巧”通信試驗衛星 相控陣天線 資料來源:通信衛星多波束天線的發展現狀及建議,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3.3 Ka 等等高頻段成高頻段成各國布局和競爭各國布局和競爭重點重點 Ka 頻段頻段成成衛星衛星互聯網互聯網發展重點,并向發展重點,并向高頻高頻 Q/V 發展。發展。衛星通信業界常將特高頻以上頻段大致劃分為 L(1-2GHz)、S(2-4GHz)、C(4-7GHz)、X(7-12GHz)、Ku(12-18GHz)、Ka(26.5-40GHz)等頻段。頻段越高,其帶寬資源越多

45、,能支持的業務容量也越多。頻段越高,其帶寬資源越多,能支持的業務容量也越多。低于 2.5GHz 的 L 和 S 頻段主要用于衛星移動通信、衛星無線電測定、衛星測控鏈路等應用;C 和 Ku 頻段主要用于衛星固定業務通信且已近飽和。Ka 頻段可用帶寬達 3.5GHz,由于 Ka 波段的波長與雨滴直徑相近,相比 Ku 頻段更易受天氣影響,雨衰最嚴重,但其更大的工作帶寬,更高的信號強度、更小的天線口徑、更好的指向性及增益效果等優點,使其可為高速衛星通信、千兆比特級寬帶數字傳輸、高清晰度電視(HDTV)、衛星新聞采集(SNG)、VSAT業務、直接到戶(DTH)業務及個人衛星通信等新業務提供一種嶄新的手段

46、。目前與多點波束組合應用,已成為高通量衛星的首選頻段,且資源日益緊張。為了滿足日益增加的頻率軌道資源需求,目前行業已著手開發 Q(36-46GHz)、V(46-56GHz)等更高的頻段資源?!癝tarlink”“OneWeb”等系統均有 Q、V 頻段星座規劃。表表 5:衛星通信使用無線電頻率概況衛星通信使用無線電頻率概況 頻段頻段 頻率范圍頻率范圍 使用情況使用情況 L 12GHz 資源幾乎殆盡;主要用于地面移動通信、衛星定位、衛星移動通信及衛星測控鏈路等 S 24GHz 段頻率相對較低,信號覆蓋大,受天氣影響小,資源幾乎殆盡;主要用于氣象雷達、船用雷達、衛星 定位、衛星移動通信及衛星測控鏈路

47、等 C 48GHz 隨著地面通信業務的發展,被侵占嚴重,已近飽和;主要用于雷達、地面通信、衛星固定業務通信等 X 812GHz 受管制頻段,通常被政府和軍方占用;主要用于雷達、地面通信、衛星固定業務通信等 Ku 1218GHz 頻率相對較高,容易受天線影響而造成信號波動,但其信號強度相比 C 頻段的高,因此地面接收天線的口徑也小得多,通??梢孕≈林睆?0.35 米,已近飽和;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主要用于衛星通信,支持互聯網接入 Ka 26.540 GHz 正在被大量使用;主要用于衛星通信,支持互聯網接 入 Q/V 3646 GHz 4675 GHz 正在進入商業衛星通信領域 大赫

48、茲大赫茲 0.110 THz 正在開發 資料來源:德恒律師事務所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低軌衛星空軌和頻譜資源具有戰略稀缺性,歐美多企業領跑衛星部署。低軌衛星空軌和頻譜資源具有戰略稀缺性,歐美多企業領跑衛星部署。國際電信聯盟(ITU)對衛星軌道/頻率的分配有規劃和登記兩種方法。對于非規劃的衛星軌道/頻率,遵循“先登先占”原則,即先申報、先登記者有優先權。根據“新基建”之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研究白皮書,地球近地軌道可容納約 6 萬顆衛星,而低軌衛星所主要采用的 Ku 及 Ka 通信頻段資源也逐漸趨于飽和狀態。到 2029 年,地球近地軌道將部署總計約 57000 顆低軌衛星,軌位可用空間將所剩

49、無幾??臻g軌道和頻段作為能夠滿足通信衛星正常運行的先決條件,已經成為各國衛星企業爭相搶占的重點資源。全球范圍內,SpaceX(美國)、OneWeb(英國)、亞馬遜(美國)、Telesat(加拿大)、O3b(歐洲)、Viasat(美國)等多家歐美企業相繼提出 Starlink、OneWeb、Project Kuiper、Lightspeed、O3b、Viasat 衛星互聯網星座計劃,使用頻段主要集中于 Ku/Ka 頻段。我國衛星互聯網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自2017年以來多個近地軌道衛星星座計劃相繼啟動,主要包括行云工程、鴻雁星座、虹云工程、天象星座等。據國際電信聯盟(ITU)披露,2020 年

50、 9 月,中國以“GW”為代號申報了兩個低軌衛星星座,共計 12992 顆衛星,分布在距地面 590 公里至 1145 公里的低軌軌道,頻段為 37.5GHz42.5 GHz 及 47.2GHz51.4GHz。2021 年 4 月底,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星網”)成立,有望以“國家隊”身份進行統籌、規劃及運營我國衛星互聯網,加速我國衛星互聯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表表 6:典型衛星互聯網使用頻率典型衛星互聯網使用頻率 鏈路類型鏈路類型 頻率范圍頻率范圍 SpaceX One Web O3b 信關站信關站-衛星衛星 27.5-29.1 GHz 27.5-29.1 GHz 27.5-30

51、 GHz 29.5-30 GHz 29.5-30 GHz 衛星衛星-信關站信關站 17.8-18.6 GHz 17.8-18.6 GHz 17.7-20.2 GHz 18.8-19.3 GHz 18.8-19.3 GHz 19.7-20.2 GHz 用戶終端用戶終端-衛星衛星 14.4-14.5 GHz 12.75-13.25 GHz 27.5-30 GHz 14.4-14.5 GHz 衛星衛星-用戶終端用戶終端 10.7-12.7 GHz 10.7-12.7 GHz 17.7-20.2 GHz 資料來源:Ka頻段的特點與應用研究,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3.4 星

52、上星上處理處理+星間鏈路星間鏈路促進促進星間組網逐漸星間組網逐漸普及普及 目前目前新興巨型星座大多具有星上處理能力,可對接收的數據包進行解析、存儲和轉發,而新興巨型星座大多具有星上處理能力,可對接收的數據包進行解析、存儲和轉發,而不局限于透明轉發的工作模式不局限于透明轉發的工作模式。衛星間可建立微波或激光鏈路,并且在運動過程中保持連接,實現數據包在衛星間的轉發;星上處理和星間鏈路使系統可工作在天網地網架構中,增強了系統獨立性和靈活性;半導體技術的進步使衛星具有更強的星上處理和存儲能力,而激光星間鏈路技術可大幅提升星間通信速率,適應寬帶業務需求。星載轉發器星載轉發器是星上信號處理和交換技術中的核

53、心模塊,也是寬帶衛星通信網絡中的關鍵技是星上信號處理和交換技術中的核心模塊,也是寬帶衛星通信網絡中的關鍵技術術,其性能的優劣決定了整個通信系統的性能。其性能的優劣決定了整個通信系統的性能。星載轉發器通過控制信號的發送、處理和接收方式,直接影響整個通信衛星系統的可靠性、容量、重量、體積、功耗等關鍵參數。對應透明載荷和可再生載荷,星載轉發器可分為透明轉發器和再生式轉發器兩種。透明轉發器透明轉發器的主要部件是高功率放大器,容量大且結構簡單,它具有完整的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由終端來決定頻帶的劃分,但是它的抗干擾能力弱,終端與終端之間的信息傳輸需要兩跳來完成。再生式轉發器再生式轉發器采用了再生式星上處理

54、技術即對所有需要處理的用戶信號進行解調譯碼,交換后再重新進行編碼調制。與透明轉發器相比,它的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分開設計,并且通過解調譯碼的操作,消除了噪聲積累,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較高的頻譜利用率和通信質量等優點。具有代表性的再生式轉發器主要有北美地區 SpaceMux、歐洲的 Skyplex以及日本研制的 WINDS。圖圖 10:衛星通信向高頻發展衛星通信向高頻發展 資料來源:開運集團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在衛星互聯網中,在衛星互聯網中,衛星之間的鏈路叫做星間鏈路(衛星之間的鏈路叫做星間鏈路(Inter-Satellite Link,ISL);衛星和用戶之間的鏈路叫做服務鏈路(Servi

55、ce Link);衛星和信關站之間的鏈路叫做饋電鏈路(Feeder Link)。星間鏈路包括四個子系統:接收機、發射機、捕獲跟蹤子系統以及天線星間鏈路包括四個子系統:接收機、發射機、捕獲跟蹤子系統以及天線子系統。子系統。我們認為星間鏈路的引入具備以下的優點:1)擴大了系統的覆蓋范圍;2)減少傳輸時延,滿足多媒體實時業務的 QoS 要求;3)使得低軌衛星移動通信系統能夠更少地依賴于地面網絡,能夠更為靈活方便地進行路由選擇和網絡管理;4)減少了地面信關的數目,可大大降低地面段的復雜度和投資;5)可以獨立組網,衛星網不依賴于地面網提供通信業務,作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為地面網的備份;6

56、)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地面蜂窩網的漫游問題。為滿足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大業務量,星為滿足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大業務量,星間間鏈路勢必采用較高的工作頻段或采用激光星際鏈鏈路勢必采用較高的工作頻段或采用激光星際鏈路。路。目前多個主流低軌星座系統均提出發展星間鏈路能力,同時激光星間鏈路技術不斷成熟,促進傳輸延遲降低,傳輸效率和數據安全性提升,根據王韻涵等的國外低軌衛星互聯網發展最新態勢研判,10Gbit/s 星間傳輸能力成為標配,遠景目標將達到 100Gbit/s。中國的“星網”、“鴻雁”、“虹云”、“行云”以及“天地一體化”星座和國外的“Kuiper”、“Telesat”、“Starlink”網絡等已經將

57、激光星間鏈路作為其核心傳輸鏈路的方式之一。我國于2020 年 8 月 13 日在“行云二號”雙星搭載的激光通信載荷技術得到成功驗證,已實現衛星物聯網星座實現星間激光通信的突破。激光通信具備高信道吞吐率、高傳輸帶寬、強抗干擾能力、高保密性和安全性等優點。激光通信具備高信道吞吐率、高傳輸帶寬、強抗干擾能力、高保密性和安全性等優點。對比傳統基于無線電波的衛星通信,衛星激光通信具有頻率更高且方向性更強的特點,因此可以實現更快、更高體量的數據傳輸。其次,星間激光通信不需要向國際電聯申請特定頻段,使得頻道使用更加便捷。此外,衛星激光通信頻譜屬于不可見光頻段,通信時不易被發現,其波束比微波更窄,發散角更小,

58、指向性好,從而使得通信獲得很好的抗干擾能力和抗截獲能力,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后,星間激光通信具有很高的能量集中度,當需要很高的鏈路通信速率時,激光通信終端在體積,重量和功耗方面的優勢便可以體現,而這也符合當今衛星平臺對有效載荷的要求。目前衛星激光通信的正向著標準化、目前衛星激光通信的正向著標準化、兼容化、網絡化和商業化發展趨勢;激光終端產品兼容化、網絡化和商業化發展趨勢;激光終端產品向著向著彈性化和模彈性化和模塊化方向發展。塊化方向發展。表表 7:星間鏈路星間鏈路基本概況基本概況 星間鏈路星間鏈路 子系統子系統 接收機 完成對接收信號的放大、變頻、檢測、解調和譯碼等,提供星間鏈路與衛

59、星下行鏈路之間的接口 發射機 負責從衛星的上行鏈路中選擇需要在星間鏈路上傳輸的信號,完成編碼、調制、變頻和放大 捕獲跟蹤子系統 負責使星間鏈路兩端的天線互相對準(捕獲),并使指向誤差控制在一定的誤差范圍以內(跟蹤)天線子系統 負責在星間鏈路收發電磁波信號 傳輸介質傳輸介質 微波、毫米波和激光 種類種類 同種軌道類型的星間鏈路 不同軌道類型的星間鏈路 同軌道面星間和異軌道面星間鏈路 資料來源:中國集群通信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整理 3.5 高低軌異構星座趨向融合高低軌異構星座趨向融合 隨著低軌星座快速發展和普及應用,高中低軌競爭、聯合并存的新業態正在逐步形成。隨著低軌星座快速發展和普及應用,高中低

60、軌競爭、聯合并存的新業態正在逐步形成。除了前文提到的覆蓋范圍、系統容量、傳輸時延、路徑損耗、入軌成本方面的區別外;在在終端方面終端方面,GEO 衛星相對地面靜止,地面終端實現相對簡單,可以使用靜態拋物面天線或機械調向拋物面天線,目前已經發展較為成熟且達到消費級價格,而低軌衛星相對于地球表面高速運動,對用戶終端的波束跟蹤性能要求更高,其地面終端一般要采用相控陣平板天線,目前生產成本還比較高。在空口體制協議方面在空口體制協議方面,目前 GEO 衛星主要采用 DVB-S2X/DVB-RCS2 協議標準,LEO 衛星對動態性、移動性管理要求較高,可采用 DVB 協議或借鑒地面移動通信的 3GPP 協議

61、。雖然高低軌衛星系統在覆蓋范圍、系統容量、時延、終端雖然高低軌衛星系統在覆蓋范圍、系統容量、時延、終端等方面存在差異,等方面存在差異,但但 GEO 高通量衛星和低高通量衛星和低軌互聯網星座的網絡架構基本相同,軌互聯網星座的網絡架構基本相同,具備融合具備融合的基礎。的基礎。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表表 8:高低軌衛星應用系統優缺點高低軌衛星應用系統優缺點對比對比 衛星軌道衛星軌道 系統規模系統規模 容量容量 運行壽命運行壽命 覆蓋范圍覆蓋范圍 傳輸時延傳輸時延 帶寬成本帶寬成本 系統建設系統建設維護成本維護成本 高軌高軌 適中 單星容量較高 較長(15年)單星覆蓋范圍大,但存在兩極覆蓋

62、盲區,特定地形通信困難 較長 較高 較低 低軌低軌 龐大 單星容量小,系統容量高 較短(510 年)單星覆蓋范圍較小,多星組網可實現全球覆蓋,保證復雜地形區域通信不間斷 短 較低 較高 資料來源:衛星互聯網的技術體系、發展趨勢與應用,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結合當前行業發展情況和衛星結合當前行業發展情況和衛星/地面應用系統、應地面應用系統、應用終端等方面的技術發展趨勢用終端等方面的技術發展趨勢,高低軌衛高低軌衛星網絡融合星網絡融合主要針對主要針對終端應用融合、網終端應用融合、網絡管控融合、體制協議融合絡管控融合、體制協議融合。終端應用融合終端應用融合主要通過多模終端的方式進行,通過在用戶終端進行集成

63、或一體化設計,兼容 GEO 和 LEO 多體制、多協議的方式,實現多模終端與 GEO 網絡或 LEO 網絡的互聯互通。在此種模式下,高、低軌衛星網絡可以進行獨立的建設與運營;網絡管控融合網絡管控融合是在終端應用融合的基礎上,GEO 和 LEO 網絡通過運營中心進行互聯互通或統一實現管控結合;體制協議體系融合體制協議體系融合是指考慮到未來 GEO 和 LEO 的通信協議很可能會趨同,可以通過設備虛擬化技術實現信關站基帶池化(基帶設備高度通用)。GEO 和 LEO 按照新的協議標準開展網絡架構設計,接入網、核心網進行深度融合,實現衛星網絡資源的高效管控。體制協議體系融合可確保網絡的靈活拓展性,在站

64、網、設施層面實現資源共用與統籌,運行管理能力銜接。通過統一的運營管理、網絡架構和技術體制,可實現天地融合一張網絡、星地資源一體化統籌管理、用戶動態優化接入。此種融合方式的可實施性取決于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的整體路線選擇,融合難度最大,需要較長實施時間。但此技術路線的用戶體驗和后期的運營商管理體驗最好,是高低軌融合的根本目標。圖圖 11:融合終端功能組成示意圖融合終端功能組成示意圖 圖圖 12:平臺融合網絡架構示意圖平臺融合網絡架構示意圖 資料來源:高低軌衛星網絡融合路徑分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高低軌衛星網絡融合路徑分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高軌衛星與低軌星座按需協同發展。高軌衛星與低

65、軌星座按需協同發展。另外考慮到地球表面 70%以上為海洋和荒野,這些區域對信息容量的需求十分有限,若低軌星座按照熱點區域的峰值容量需求來規劃和建設,則會造成整體系統容量的利用效率較低,產生極大的資源浪費。未來有望實現未來有望實現高軌衛星與低高軌衛星與低軌星座協調發展軌星座協調發展,采用按需建設的方式采用按需建設的方式,發揮高軌系統和低軌系統在發揮高軌系統和低軌系統在覆蓋、容量等方面的覆蓋、容量等方面的互補優勢?;パa優勢。在覆蓋內容方面在覆蓋內容方面,利用高軌來覆蓋深耕國內及周邊等重點區域,用低軌來實現全球均勻覆蓋,重點聚焦國際市場。高軌衛星相對靜止、廣播優勢突出,廣播電視、內容分發等應用仍然應

66、當堅持選擇高軌衛星。在機載、船載、單點互聯網接入等高低軌業務重疊市場,低軌可作為“覆蓋接入層”提供廣泛的接入服務,高軌可作為“容量層”提供熱點區域的增強覆蓋,用戶可以在高低軌衛星之間按需切換,實現機載、船載市場的“全球范圍”服務能力;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在建設運營方面在建設運營方面,高、低軌衛星可獨立建設運行,在運營中心的業務支撐系統互聯互通,實現對高、低軌網絡資源的統一管控,形成“廣域寬帶覆蓋+全球均勻覆蓋”的優勢互補網絡格局,優化整體網絡的資源配置;在業務運營方面在業務運營方面,可以通過地面系統的平臺化來集成各類網絡運營系統和互聯網綜合信息應用服務,用戶當前可以選擇高軌衛星進

67、行應用,為將來的低軌星座培育市場,以推進高低軌業務系統未來的協調發展。3.6 衛星互聯網與衛星互聯網與 5G/6G 加速加速融合融合 星地一體融合組網為未來移動通信網絡重要發展方向之一。星地一體融合組網為未來移動通信網絡重要發展方向之一。隨著全球 5G 網絡規?;逃贸掷m推進,星地融合演進從 5G 體制融合走向 6G 系統融合。5G 體制的衛星通信系統是星地獨立網絡,衛星通信體制借鑒 5G,隨著 6G 的研發演進,面向 6G 的星地融合系統將實現星地一體,提供無感知一致服務。衛星互聯網和地面移動通信網絡的融合也有望從覆蓋融合、業務融合走向體制融合、系統融合。終端也在向低成本、小型化、輕量化、一

68、體化方向發展。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補充低密度用戶接入場景,補充低密度用戶接入場景,與與 5G 取長補短取長補短互為補充?;檠a充。目前,5G 網絡覆蓋仍然以基站為中心,在基站所未覆蓋的沙漠、無人區、海洋等區域內依然存在大量通信盲區,根據賽迪智庫無線電管理研究所的6G 概念及愿景白皮書,預計 5G 時代仍將有 80%以上的陸地區域和 95%以上的海洋區域無移動網絡信號。同時,5G 的通信對象集中在陸地地表 10 km 以內高度的有限空間范圍,無法實現“空天海地”無縫覆蓋的通信愿景。低軌衛星通信面向特定區域、特定用戶群和特定應用,對于低密度用戶接入場景下的寬帶互聯和通信更具優勢,特別是接入點分散時

69、的低成本優勢。萬物互聯應用場景萬物互聯應用場景:低軌衛星充分顯示其低功耗、全覆蓋的特征。針對沙漠與海洋等油井井和天然氣井、采礦等野外作業、環境和氣候監測、貨運與交通長距離監測跟蹤、邊境和邊防的電子圍欄等行業應用場景,低軌衛星具有全球覆蓋和成本比較優勢。面向低時延高可靠應用場景,5G 通信具有絕對的優勢。5G 的空口時延是毫秒級;而低軌衛星的空口時延達數十毫秒,5G 通信可充分滿足對于低時延、可靠性要求高的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應用場景的要求;增強型移動寬帶應用場景增強型移動寬帶應用場景:低軌衛星和 5G 通信各有優勢和側重。以“Starlink”為代表的低軌衛星優勢主要是服務于偏遠地區的住戶、空

70、中的飛機乘客、海洋與大湖中船舶的船員和乘客、穿越荒漠的火車乘客、野外科考者等。大多數的衛星終端形態是機載、船載、車載的客戶端設備(CPE),提供 WiFi 接入;基于基于 5G 的低軌衛星通信的低軌衛星通信系統關鍵技術:系統關鍵技術:主要集中于突破高動態快速切換、高多普勒頻移同步、高容量尋呼等關鍵技術,設計基于 5G 的低軌衛星互聯網通信體制、信關站,為面向全球的低延時、高帶寬、靈活組網的低軌通信提供技術支撐。全球推動全球推動 5G 與衛星互聯網融合。與衛星互聯網融合。國際電信聯盟(ITU)、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GPP)、歐盟 5G 系統中衛星與地面網絡融合聯盟(SaT5G)等標準化組織組建

71、了專業團隊對衛星通信與 5G 融合組網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推動衛星互聯網在 5G 融合中的角色定義。其中:ITU 提出衛星與 5G 融合的 4 類應用場景,包括小區回傳、中繼到站、動中通和混合多播場景;我國于 2021年 11月 16日發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其中提出加快衛星通信建設,完善高中低軌衛星網絡協調布局,實現 5G 地面蜂窩通信和衛星通信融合,初步建成覆蓋全球的衛星信息網絡,開展衛星通信應用開發和試點示范;2023 年 3月 8 日,據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消息稱,由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總體牽頭,五大運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營商已開始聯手構建基于 5G 的

72、衛星互聯網技術標準體系。圖圖 13:天地一體網絡的系統結構示意天地一體網絡的系統結構示意 資料來源:衛星互聯網路由技術現狀及展望,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6G 時代空天地一體化,時代空天地一體化,衛星互聯網與地面移動通信網絡充分融合衛星互聯網與地面移動通信網絡充分融合。6G 總體愿景是 5G 愿景的進一步擴展和升級,其特征是全覆蓋、全頻譜和全應用。根據6G 總體愿景與潛在關鍵技術白皮書,6G 將實現地面網絡、不同軌道高度上的衛星(高中低軌衛星)以及不同空域飛行器等融合而成全新的移動信息網絡,通過地面網絡實現城市熱點常態化覆蓋,利用天基、空基網絡實現偏遠地區、海上和空中按需覆蓋,具有組網靈活、韌性抗毀

73、等突出優勢。星地一體的融合組網將不是衛星、飛行器與地面網絡的簡單互聯,而是空基、天基、地基網絡的深度融合,構建包含統一終端、統一空口協議和組網協議的服務化網絡架構,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以任何方式提供信息服務,實現滿足天基、空基、地基等各類用戶統一終端設備的接入與應用。6G時代星地一體組網時代星地一體組網需要多技術需要多技術融合發展。融合發展。通過開展星地多維立體組網架構、多維多鏈路復雜環境下融合空口傳輸技術、星地協同的移動協議處理、天基高性能在軌計算、星載移動基站處理載荷、星間高速激光通信等關鍵技術的研究,解決多層衛星、高空平臺、地面基站構成的多維立體網絡的融合接入、協同覆蓋、協調用頻、一體

74、化傳輸和統一服務等問題。由于非地面網絡的網絡拓撲結構動態變化以及運行環境的不同,地面網絡所采用的組網技術不能直接應用于非地面場景,需研究空天地一體化網絡中的新型組網技術,如命名/尋址、路由與傳輸、網元動態部署、移動性管理等,以及地面網絡與非地面網絡之間的互操作等。天地一體化網絡需要拉通衛星通信與移動通信兩個領域,涉及移動通信設備、衛星設備、終端芯片等。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各國積極戰略布局各國積極戰略布局 6G技術研究。技術研究。目前全球 6G技術研究處于探索與起步階段,技術路線尚不明確,關鍵指標和應用場景還沒有統一的定義,正處于“場景挖掘”和“技術尋找”階段。盡管如此,6G 核心

75、技術已列入多國創新戰略,成為大國科技博弈高精尖領域和全球搶占的戰略制高點。2020 年 2 月,ITU 正式啟動面向 2030 及 6G 的研究工作。中國、美國、韓國、日本和芬蘭等國已啟動 6G 研究。美國已發布第一份 6G 報告,欲將美國確立為 6G 理念、開發、采用和快速商業化的全球領導者,特別在衛星互聯網方面,憑借強大的衛星設計、制造和發射能力,已經搶得不少先機。我國于 2019 年 11 月 3 日成立了國家 6G 技術研發推進工作組和總體專家組,標志著我國 6G技術研發工作正式啟動。國外企業包括愛立信、高通、泰雷茲、聯科發,以及我國的紫光展銳、中興通訊、中國移動等均開展相關技術研究和

76、測試驗證,共同推動衛星移動通信業務與地面移動通信融合發展。終端融合、無感接入的技術路線是目前衛星與地面融合發展的重點方向,也是業界關注的焦點。圖圖 14:6G 衛星通信網絡三階段演進路線衛星通信網絡三階段演進路線 資料來源:面向6G的衛星通信網絡架構展望,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二、歐美領跑,我國加速推進衛星互聯網部署 隨著太空空間探索的逐步深入隨著太空空間探索的逐步深入,多環節共同推動衛星互聯網發展,多環節共同推動衛星互聯網發展,國內外國內外加速加速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部署部署。SpaceX(美國)、OneWeb(英國)、亞馬遜(美國)、Telesat(加拿大)、

77、O3b(歐洲)、Viasat(美國)等多家歐美企業相繼提出 Starlink、OneWeb、Project Kuiper、Lightspeed、O3b、Viasat 衛星互聯網星座計劃,據統計,截至 2021 年 11 月,全球至少有 20 家公司對外公布了覆蓋全球低軌星座計劃,其中,中國 5 家、美國 5 家、俄羅斯 1家、英國 1 家、加拿大 1 家、韓國 1 家、盧森堡 1 家、印度 1 家。排頭雁為 SpaceX 公司的 Starlink 項目和 Oneweb 公司項目,其中 SpaceX 公司已經成長為全球迄今為止擁有衛星數量最多的商業衛星運營商。1)技術發展推進)技術發展推進:低軌

78、衛星星座相關技術不斷發展成熟,特別作為可模塊化、批量化生產的小衛星平臺,不斷成熟的“一箭多星”和“可回收發射”的火箭發射技術,有效降低衛星互聯網建設成本;2)頻軌頻軌資源稀缺:資源稀缺:由于國際電信聯盟(ITU)規定軌道和頻段資源獲取遵循“先到先得”原則,低軌衛星所主要采用的 Ku 及 Ka 通信頻段資源也逐漸趨于飽和狀態,太空資源的爭奪具有迫切性;3)商業價值潛力:)商業價值潛力:衛星互聯網作為地面通信系統的有效補充和未來 6G 的重要組成部分,憑借廣覆蓋、低延時、低成本和大寬帶的互聯網接入優點,下游應用市場廣闊,具有較大的商業潛力和前景;4)軍事意義重大:)軍事意義重大:Starlink

79、等一批低軌互聯網衛星系統不僅可以提供寬帶化的低成本、全球覆蓋的互聯網服務,若將其應用于軍事領域,得益于其全球化高帶寬的波束覆蓋,將大幅增強軍隊的信息化能力,具有重要的軍用價值。1、全球代表星座 Starlink:目標部署超萬顆的低軌衛星 Starlink是是SpaceX公司公司 2015年提出的一個低軌衛星互聯網系統年提出的一個低軌衛星互聯網系統,目標部署超萬顆的低軌,目標部署超萬顆的低軌衛星,提供覆蓋全球的高速互聯網接入服務。衛星,提供覆蓋全球的高速互聯網接入服務。SpaceX 公司掌握火箭回收技術后,利用“獵鷹號”重型運載火箭以“一箭多星”的發射方式發射“Starlink”衛星,大幅降低發

80、射成本,完成近地軌道和軌位頻率資源的占據,使得“Starlink 計劃”在眾多巨型星座項目中脫穎而出,“Starlink 計劃”具有大規模、全球無縫覆蓋、低時延、大容量,商業價值大、軍事應用前景廣闊的特點。圖圖 15:Starlink 發展歷程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Starlink系統分析及對我國衛星互聯網發展的啟示,云腦智庫、面包板,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整理 1.1 Starlink 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 軌道軌道建設建設方面方面,Starlink 星座規模大,軌道層數多、衛星數量多。星座規模大,軌道層數多、衛星數量多。軌道建設計劃了 Starlink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Gen

81、1 和 Starlink Gen2 兩代星座,衛星數量總計達到約 4.2 萬顆:Starlin Gen1:包括 Ka/Ku 頻段的 LEO 星座和 V 頻段的 VLEO 星座:LEO星座經過多次調整,分為五個殼層,大致對應原計劃I、期工程,整體向更低軌道發展。殼層 1主要內容是將1725 顆Ka/Ku 頻段衛星部署于72個550km角53的軌道面上;截止到 2021年 5月底,基于 V0.9 版及 V1.0版 Starlink 衛星,SpaceX公司完成 550km軌道高度的第一個軌道層部署,參考原計劃,星座容量可達 30TB/s、時延 15ms,傳輸速度最高可達 1GB/s,前 800 顆衛

82、星能夠為美國、加拿大等北美地區提供高速衛星互聯網服務。殼層 2-5 主要內容是將 2824 顆 Ka/Ku 頻段衛星部于 570 km、560 km、540 km、560km 軌道上,軌道面分別為 36、6、72、4,計劃實現全球組網;VLEO 星座大致對應原計劃的期工程,主要內容是將 7518 顆 V 頻段衛星部署于 340km 軌道上,最終實現“Starlink 衛星”覆蓋全球。Starlink Gen2:2019 年“Starlink 計劃”又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提請準備加 3 萬顆第二代“Starlink”衛星,分布在 328km614km 軌道高度的 75 個軌道面上。表表

83、 9:Starlink 星座參數星座參數 Starlink Gen1 Starlink Gen2 LEO 星座星座(Ka/Ku 頻段)頻段)VLEO 星座星座(V 頻段)頻段)殼層殼層 殼層 1 殼層 2 殼層 3 殼層 4 殼層 5 軌道高度軌道高度(km)550 570 560 540 560 335.9 340.8 345.6 328614 軌道傾角軌道傾角()53 70 97.6 53.2 97.6 42 48 53 軌道數量軌道數量(軌軌)72 36 6 72 4 75 每軌道衛星數每軌道衛星數(顆顆)22 20 58 22 43 合計合計(顆顆)1725 720 348 1584

84、172 2493 2478 2547 30000 資料來源:Starlink系統分析及對我國衛星互聯網發展的啟示,“星鏈計劃”及其軍事應用潛力研究,”星鏈”衛星系統及國內衛星互聯網星座發展思考云腦智庫、面包板等,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整理 衛星衛星制造制造方面方面,Starlink 衛星衛星迅速迭代,成本較低。迅速迭代,成本較低。從 2018 年 2 月的原型試驗星(MicroSat2A、2B)到 2022 年 5 月在軌最新的 V1.5 版本,衛星經歷 4 次迭代,以 V1.5版本為例,采用平板結構設計,重量提高到 295kg,搭載有 Ku/Ka 相控陣天線、單個太陽能電池陣列、激光星間通信系統、

85、霍爾效應推進器、Star tracker 導航系統、自主避撞系統等。Starlink 衛星屬于小衛星,壽命較短,僅為 5-7 年,成本方面,馬斯克則曾公開透露單顆衛星的成本可以下降到 50 萬美元。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圖圖 16:Starlink 衛星迭代演進過程衛星迭代演進過程 圖圖 17:Starlink 衛星衛星各版本設計各版本設計 版本版本 首發日期首發日期 結構結構設計設計 重量重量(kg)配置及特點配置及特點 試驗試驗星星 2018.02 箱體結構 400 Ku 頻段相控陣天線載荷,支持開展星地寬帶體制的測試,下行達1440Mbps,上行達 720Mbps V0.9

86、2019.05 平板結構 227 搭載 1 副太陽能電池陣列、4 副Ku 頻段相控陣天線 V1.0 2019.11 平板結構 260 增加了 Ka 頻段星地通信能力 V1.5 2021.02 平板結構 265 增加了星間激光鏈路載荷 V2.0 1250 V2.0 版衛星通信能力比 V1.0 版衛星高出 10 倍 資料來源:Starlink系統分析及對我國衛星互聯網發展的啟示,云腦智庫、面包板,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Starlink系統分析及對我國衛星互聯網發展的啟示,云腦智庫、面包板,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衛星發射衛星發射方面方面,在向星座部署衛星時,多顆 Starlink 衛星預先按順序部

87、署于獵鷹號火箭的整流罩中,抵達預定位置后,“Starlink”衛星利用火箭上面級轉動逐個緩慢脫離,最終部署于一條軌道的不同位置。SpaceX 公司掌握火箭回收技術,大幅降低 Starlink 衛星發射成本,以獵鷹號火箭為例,發射成本從最初 6000多萬美元/次,降到 50萬美元/顆以下,單個獵鷹9號一級助推器目前保持著發射 11 次的發射紀錄;與此同時,“一箭多星”的發射方式也大幅降低了發射成本。圖圖 18:獵鷹獵鷹 9 號號火箭火箭 圖圖 19:獵鷹火箭獵鷹火箭回收示意圖回收示意圖 資料來源:IT之家,騰訊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Falcon Users Guide,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88、 地面設備地面設備方面方面:2020年7月,SpaceX公司完成第一代圓形相控陣Starlink地面終端研制,工作在 Ku 頻段,根據 Starlink 官網公布信息,一代 Starlink 地面終端直徑 58.9cm,重量7.3kg。2021 年 11 月,SpaceX 完成 2 型第二代矩形相控陣 Starlink 地面終端研制。一款為能力增強地面終端,尺寸為 57cm51cm,重量 7.2kg;另一款小型化地面終端,尺寸為50cm30cm,重量4.2kg。從天線射頻到基帶及協議處理,Starlink地面終端采用了芯片化設計與實現方案,降低了終端整機功耗和生產成本,也實現了小型化,為 St

89、arlink 系統產業化及大規模應用鋪平了道路。Starlink 地面終端采用了機械與相控陣電掃結合的波束跟蹤技術,基于機械調整能力,Starlink 地面終端開機后可根據地理位置自動將陣面調整到合適的方位和仰角;基于相控陣天線波束快速指向調整能力,在相控陣陣面電掃覆蓋范圍內,實現對衛星的精確指向跟蹤和跨星切換下的波束指向快速調整。根據“星鏈”衛星系統及國內衛星互聯網星座發展思考,Starlink 終端設備可能具備美國空軍的 C4ISR 軍用接口,該用戶終端體積較小,安裝簡單,可放置在各種移動載體上。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典型的 Starlink地面關口站工作在 Ka頻段,配置 8

90、個 1.52m口徑天線,同樣應用相控陣技術,通過產生多個指向性較強的窄波束來實現單個網關站點與多個衛星進行通信。衛星可以通過這種技術直接與衛星用戶終端或網關(地面站)進行通信。SpaceX 已經在美國申請了一共 27 個 Ka 頻段網關(地面站),分別位于得克薩斯州、佛羅里達州、加利福尼亞州、俄克拉荷馬州、北達科他州(2 個)、密歇根州和阿拉斯加。阿拉斯加北海岸的地面站將如何進行使用尚未確定,隨著 SpaceX 公司獲得更多的建站許可,星鏈可以實現更大地區的覆蓋。圖圖 20:Starlink 地面終端外形圖地面終端外形圖 圖圖 21:Starlink 地面關口站地面關口站 資料來源:Starl

91、ink系統分析及對我國衛星互聯網發展的啟示,云腦智庫、面包板,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Starlink系統分析及對我國衛星互聯網發展的啟示,云腦智庫、面包板,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1.2 Starlink 商業運營商業運營 據路透社 2021年 6月 29日消息,Starlink計劃正在快速增長,預計總投資在 200億至 300億美元之間,自 2015 年大規模星座計劃提出,其衛星互聯網系統發展獲得大規模融資。2019 年 10 月 22 日 Starlink 正式進入運營狀態,經過幾年發展完善,于 2022 年 7 月 11 日公開了提供海上聯機服務的海域范圍,包括北美、歐洲、大洋洲及南美地

92、區的海岸及海域,目前官網公布了 Starlink 住戶版、商業版、旅行版和海事版 4 種產品。表表 10:Starlink 產品服務產品服務 產品產品 服務內容服務內容 Starlink 住戶版住戶版(Starlink Residential)普通版本的月租費用為 99 美元,硬件費用為 499 美元。Starlink 在全球范圍內提供高速、低延遲的寬帶互聯網。在每個覆蓋區域內,訂單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完成 Starlink 商業版商業版(Starlink Business)提供全天候、惡劣氣象環境下的通信保障,下行速度為 150350 Mbit/s,延遲為 2040 ms。該服務的月租為 499

93、 美元,配套的硬件費用為 2 500 美元,天線容量是 Starlink Residential 的兩倍多,可提供更快的互聯網速度和更高的吞吐量 Starlink 旅行版旅行版(Starlink RV)為經常外出旅行或露營的用戶服務,該服務的月租為 135 美元,配套的硬件費用為 599 美元。目前該服務的覆蓋范圍為美國南部、澳大利亞南部、歐洲南部等地區,并預計于 2023 年一季度覆蓋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該服務的下行速度為 5100 Mbit/s Starlink 海事版海事版(Starlink Maritime)推廣 Starlink 的海上應用場景和配套的 Starlink Marit

94、ime 服務。該服務的月租為 5 000 美元,配套的硬件費用為 1 萬美元,該服務的流量不受限制,下行速度為 100350 Mbit/s,上行速度為 2040 Mbit/s,但該服務的網絡延遲較普通 Starlink 服務高,為 99 ms。郵輪、船舶運輸從業者如果需要 Starlink 寬帶服務,可以直接在官網上訂購衛星接收器,安裝在郵輪或船上 資料來源:“星鏈”計劃給國際通信運營商帶來的挑戰和機遇,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整理 1.3 Starlink 軍事軍事應應用潛力用潛力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根據“星鏈”衛星系統及國內衛星互聯網星座發展思考,其中認為:美軍在 Starlink

95、 發展建設階段就與其合作,探索開發能夠軍用的“Starlink”衛星及相應設施,得益于其全球化高帶寬的波束覆蓋,有望大幅增強美軍的信息化能力。Starlink 具備著重要的軍事應用潛力和軍事戰略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系統遠期計劃布局 4.2 萬顆的衛星,搶占大量軍用衛星軌道資源;(2)通過搭載光學、紅外探測等載荷,在配備激光通信功能情況下,可構建成為最強大的全天候無縫情報監聽偵查網、可靠的導彈預警及動能攔截網和高可控的指揮通信網;(3)衛星軌道高度低、覆蓋廣,既能夠增強處于更高軌道的 GPS 衛星的信號,也有能力獨立構建導航定位系統。能夠取代導彈最貴的制導部件,導致導彈價格降低;

96、(4)天基目標探測和打擊能力或將發生質的變化。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2、其他國外代表星座簡介 OneWeb 公司成立于 2012 年,計劃發射 648顆低軌衛星,并于 2019年 8月進行了高清視頻流測試,證明其衛星可提供 40ms 以內的低延遲高帶寬服務。公司自成立以來已獲得 34億美元融資,主要投資方日本軟銀公司為其融資 20 億美金,其他投資方包括維珍集團、高通、可口可樂等。由于面臨衛星成本控制不力和資金儲備告急等棘手問題,OneWeb 公司于 2020年 3 月 28日宣布申請破產保護,進入破產保護司法程序,2020年 7月,由英國政府與 Bharti 贏得了競拍而獲得了這

97、家公司的所有權,雙方各出資 5 億美元,合計 10 億美元。2021年 5月,該公司已經解雇原有雇員531人中的85%,但仍表示將維持衛星運營。2021 年 4 月 28 日,歐洲衛星通信公司(ETCMY.EU)宣布將以 5.5 億美元現金收購低地球軌道衛星初創公司 OneWeb 24%的股份。圖圖 22:OneWeb 衛星布局示意圖衛星布局示意圖 資料來源:OneWeb官方、Youtube,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O3b 網絡公司是由互聯網巨頭 Google、媒體巨頭馬隆(John Malone)旗下的海外有線電視運營商 Liberty Global 和匯豐銀行聯合組建的一家互聯網接入服務公司。O

98、3b 星座于 2007年創立,與 OneWeb 公司為同一創始人,現已被歐洲衛星公司 SES 公司收購,是第一個成功的非地球靜止軌道寬帶系統。O3b 第一代星座采用中軌(MEO)衛星,衛星星座高度為8062km,工作于 Ka 頻段,共計 16 顆,已完成部署,正在推進部署第二代高通量中軌衛星,預計部署 22顆,可成為一個全球性系統。另外,O3b星座無星間鏈路,需要在全球多地部署地面站,目前已對外提供服務,主要面向運營商,政府機構和美軍方也是重點客戶。圖圖 23:O3b 衛星系統衛星系統 資料來源:Revisiting elliptical satellite orbits to enhance

99、 the O3b constellation,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Kuiper計劃是亞馬遜旗下太空互聯網項目,計劃在近地軌道部署3236顆衛星建成衛星互聯網,為全球提供高速網絡連接。該衛星星座包括 3 個軌道層共 98 個軌道面,對應軌道高度分別為 590km、610km 和 630km 的軌道。2022 年,亞馬遜宣布,公司向法國阿麗亞娜太空(Arianespace)、美國聯合發射聯盟(ULA)以及藍色起源三家企業預定了 83 次火箭發射,計劃在五年時間內將 Kuiper 計劃的幾千顆衛星送入地球軌道,前兩顆原型衛星計劃于2023 年 5 月發射。2023 年

100、 3 月 14 日,亞馬遜在太空衛星會展 Satellite 2023 上公布其衛星互聯網計劃的用戶終端,三套衛星天線的網絡速度從每秒 100 兆到每秒 1Gb 不等,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標準”版衛星天線設計尺寸小于 11 平方英寸(約 71 平方厘米),重量小于 5 磅(約 2 千克),可提供每秒 400 兆的速度,生產成本預計將低于 400 美元?!俺⌒汀卑姹臼莵嗰R遜最小最實惠的版本,尺寸 7 平方英寸(約 45 平方厘米),重約 1 磅(約0.45千克),網速可達每秒100兆。亞馬遜預計,一旦衛星制造設施完全建成,每天將大規模生產 3-5 顆衛星,明年開始從近

101、地軌道提供衛星互聯網的測試服務。圖圖 24:Kuiper 計劃計劃 資料來源:通信世界,新浪科技,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三、我國衛星互聯網起步較晚,年內有望取得突破 1、發展衛星互聯網具備迫切性,我國積極推進中 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發展具有緊迫性發展具有緊迫性。我國一直十分重視空間基礎設施建設,已成為第五個獨立把衛星送入空間的國家、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第五個獨立研制和發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的國家,但在衛星互聯網建設方面與歐美較有差距:1)尚未形成全球覆蓋的衛星通信網絡,高軌窄帶、高軌寬帶衛星通信系統主要覆蓋亞太部分區域,低軌衛星互聯網系統處于規劃、研發

102、和驗證階段;2)技術差距導致當前成本偏高,成本主要集中于衛星制造和衛星發射環節,對比 SpaceX規?;l星制造、一箭多星和火箭回收技術,我國低軌衛星互聯網星座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總成本偏高,影響整體低軌衛星互聯網商用化進程的落地或推廣;3)產業市場化程度不高。衛星系統作為航天產業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上主要服務支撐特定需求、專屬客戶,關鍵資源、核心技術相對封閉運作,市場化程度不夠,客戶導向、應用驅動、迭代創新的產業生態暫不夠健全,同時我國地面光纖互聯網的工作推進非常迅速,低軌衛星互聯網作為地面補充,商業化需求較低。圖圖 25:2029 年全球近地軌道衛星布局及占比年全球近地軌道衛星布局及占比 資料

103、來源:“新基建”之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研究白皮書,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我國我國衛星互聯網市場衛星互聯網市場有望有望迎來迎來重要重要歷史發展機遇期。歷史發展機遇期。2020 年,衛星互聯網首次納入新基建范疇,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性工程。我國將從整體戰略統籌部署,打造完善的衛星互聯網產業鏈。我國衛星互聯網迎來了市場“破繭”和產業鏈“成蝶”的重要歷史發展機遇期,自身優勢與政策紅利將逐漸呈現疊加效應,有望加速我國衛星互聯網建設發展。1)政策端:政策端:衛星互聯網納入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新基建”,政策持續大力支持。,政策持續大力支持。2020年 4月 20日,

104、衛星互聯網首次被納入“新基建”范疇。2021 年 1 月 4 日,上海發布關于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意見,提出加快建設數字基礎設施,推動千兆寬帶、5G、衛星互聯網等高速網絡覆蓋。2021 年 3 月 13 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建設天地一體、集成互聯、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礎設施。2023 年 2 月 6 日,工信部發布關于電信設備進網許可制度若干改革舉措的公告,將衛星互聯網設備、功能虛擬化設備正式納入進網許可管理。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表表 11:我國衛星我國衛星互聯網相關政策互聯網相關政策 發布時間發布時間 發

105、布單位發布單位 文件名稱文件名稱 政策相關內容政策相關內容 2014 年年 11月月 國務院 國務院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 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衛星研制,發射和運營商業遙感衛星,提供市場化、專業化服務。引導民間資本參與衛星導航地面應用系統建設 2015 年年 5月月 國務院 中國制造 2025 加快構建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加速北斗、遙感衛星商業化應用,完善空間信息地面應用服務設施,而向“一考一路”空間信息開放服務和集成應用需求,進一步完善國家統籌建設的數據中心和應用服務平臺。2015 年年10 月月 發改委 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 年)加

106、快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型衛星等空間平臺與有效載荷、空天地寬帶互聯網系統,形成長期持續穩定的衛星遙感、通信,導航等空間信息服務能力。2016 年年 3月月 國務院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加快構建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加速北斗、遙感衛星商業化應用 2016 年年 5月月 國務院 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016 年年 11月月 國務院“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

107、新優勢的關鍵領域。2016 年年 11月月 國防科工局發展改革委 關于加快推進“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建設與應用的指導意見 完善空間信息地面應用服務設施,而向“一考一路”空間信息開放服務和集成應用需求,進一步完善國家統籌建設的數據中心和應用服務平臺。2016 年年12 月月 國務院 2016 中國的航天 鼓勵引導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有序參加航天活動,大力發展商業航天,完善衛星應用產業發展道略,建立健全衛星數據共享等配套機制,實現衛星數據和資源共享共用,2017 年年 1月月 工信部 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

108、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也是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推進信息通信行業高質量發展 的關鍵時期。2017 年年 11月月 國務院 關于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意見 加強太空領城統籌,以遙感衛星為突破口,制定國家衛星遙感數據政策,促進軍民衛星資源和衛星數據共享。探索研究開放共享的航天發射場和航天測控系統建設 2018 年年 11月月 工信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工業通信業標準化 工作服務于“一帶一 路”建設的實施意見 到 2020 年,基本形成開放包容、互聯互通、成果共享的“一帶一路”標準化合作新局面,中國標準與國際標準和各國標準體系兼容水平不斷提高,中國標準品牌效益明顯提升。201

109、9 年年 2月月 發改委 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 鼓勵外商投資商業航天產業的上下游各領域,包括:航空航天用新型材料開發生產,運截火箭地面測試設備、運載火箭力學及環境實驗設備,民用衛筆設計與制造,民用衛星有效載荷制造,民用衛星零部件制造,星上產品檢測設備制造,衛星通信系統設備制造,民用衛星筆應用技術等。2019 年年 6月月 國防科工局 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 關于促進商業運載火箭規范有序發展的通知 鼓勵商業運載火箭健康有序發展,以進一步降低進入空間成本,補 充和豐富進入太空的途徑;通知就商業運載火箭企業在科研、生產、試驗、發射、安全和技術管控等多個環節做出了具體明確的

110、要求和 指示。2019 年年 7月月 工信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規范對地靜止軌道衛星固定業務 Ka 頻段設置使 用動中通地球站相關事宜的通知 使得動中通地球站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尤其是在航空、船舶等通信服務領域,Ka頻段動中通地球站已成為寬帶衛星通信的必備設施。2020 年年 4月月 發改委 國家發改委召開例行在線新聞發布會 首次明確新型基礎設施的范圍,衛星互聯網與 5G、物聯網、工業 互聯網一并納入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低軌衛星互聯網進入高速發展 階段。2019 年年 7月月 工信部 關于 2019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 2020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支持商業航天發

111、展,延伸航天產業鏈條,擴展通信、導航、遙感等衛星應用。2021 年年 3月月 發改委 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 打造全球覆蓋、高效運行的通信、導航、遙感空間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商業航天發射場。2021 年年 4月月 發改委 關于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 運營的航天發射場系統;推動衛星遙感、北斗導航、衛星通信、量子衛星、芯片設計、運載火箭、測控等商業航天產業鏈落地海南。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2021 年年 2月月 國務院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 推動衛星通信技術,新一代通信技術,高分遙感衛星,人工智能等行業應用,打造全覆蓋、可替代、保

112、安全的行業北斗高精度基礎服務網,推動行業北斗終端規?;瘧?。2022 年年 1月月 國務院“十四五”數字經濟規劃的通知 加快建設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有序推進骨干網擴容,協同推進千兆光纖網絡和 5G 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推動 5G 商用部署和規模應用,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動通信(6G)網絡技術儲備,加大 6G 技術研發支持力度,積極參與推動 6G國際標準化工作。積極穩妥推進空間信息基礎設施演進升級,加快布局衛星通信網絡等,推動衛星互聯網建設。提高物聯網在工業制造、農業生產、公共服務、應急管理等領域的覆蓋水平,增

113、強固移融合、寬窄結合的物聯接入能力。2022 年年 6月月 國務院 制造業技能根基工程實施方案 各地突出“高精尖缺”導向,結合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航天航空裝備、關鍵軟件等領域以及工業和信息化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指導目錄,優先將相關工種納入補貼范圍,打造數量充足的制造業人才隊伍。2022 年年 1月月 國務院 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建立完善航空、航天、海洋等領域計量保證與監督體系。為航空裝備發展提供一體化計量測試技術支撐。資料來源:中央人民政府網、國家航天局、國家發改委,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整理 2)技術端:技術端:我國我國技術儲備基本完備,技術儲備基本完備,積極積極布局布局低軌衛星星座低軌衛星

114、星座。衛星互聯網建設的關鍵技術包括產業鏈多個環節,如衛星制造方面的高通量衛星、星上轉發器技術、星間鏈路技術等,發射環節的一箭多星和火箭回收等。我國在關鍵技術方面均有所布局。表表 12:我國部分關鍵技術積累我國部分關鍵技術積累 技術名稱技術名稱 代表事件代表事件 事件時間事件時間 高通量衛星高通量衛星 中星 26 號(中國首顆超百 G 容量高通量衛星)成功發射 2023 年 2 月 23 日 中星 16 號(首顆我國完全自主研發的高通量衛星)成功發射 2017 年 4 月 12 日 低軌星座低軌星座 首顆“虹云”工程技術驗證衛星在酒泉乘坐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2018 年 1

115、2 月 22 日 中國星網公司成立,建設 GW 星座計劃 2021 年 4 月 28 日 星上處理星上處理 哈工大自主研發的星上智能處理載荷隨星升空 2023 年 1 月 15 日 星載激光通信星載激光通信 北斗衛星與地面之間使用激光信號進行了開創性的高速通信實驗 2021 年 11 月 我國首次開展空間高速相干激光通信試驗 2016 年 8 月 16 日 一箭多星一箭多星 長征八號遙二運載火箭搭載 22 顆衛星 2022 年 2 月 27 日 中國用長征六號火箭將一次送 20 顆衛星上天 2015 年 9 月 20 日 火箭回收火箭回收 130 噸級重復使用液氧煤油補燃循環發動機 YF-10

116、0N 二次起動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2023 年 5 月 12 日 RLV-T5 首次點火試驗成功 2018 年 10 月 6 日 資料來源:中國衛通、新華社、人民網、中國青年網、央視網、中國信通院、國資委、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東北網、網易新聞、財先說、新華網、中國科學院、中國政府網、新華社、京華時報、西安航天動力試驗技術研究所,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整理 其中在低軌衛星星座建設方面,其中在低軌衛星星座建設方面,在相關政策的鼓勵下在相關政策的鼓勵下,2017 年以來多個近地軌道衛星星座年以來多個近地軌道衛星星座計劃相繼計劃相繼啟動。啟動。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天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項目地一體化信

117、息網絡項目:由科技部牽頭負責,中國電科集團負責實施,是國家“科技創新 2030 重大項目”之一。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建設分三個階段,預計 2030 年建設完成。2019 年 6 月完成試驗 1 星、2 星發射。星座采用星間鏈路和星間路由技術,可實現少量地面站支持下的全球數據服務。鴻雁星座鴻雁星座: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于2016年底發起,并在重慶成立東方紅衛星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負責運營,2018 年 12 月完成技術驗證星發射入軌標志著該星座建設全面啟動。按照規劃,鴻雁一期由 60 顆衛星組成;鴻雁二期預計 2025 年建設完成。整個系統由 300 顆衛星組成,可實現覆蓋全球的互聯網接入。虹云星座虹云

118、星座: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發起,計劃發射 156 顆衛星實現全球組網,2018 年 12 月完成技術驗證星發射入軌。整個“虹云工程”分三步完成,第一步計劃在 2018 年前,發射第一顆技術驗證星,實現單星關鍵技術驗證,現已完成;第二步發射 4 顆業務試驗星,組建一個小星座,讓用戶進行初步業務體驗;第三步到2025年左右,實現全部156顆部署,完成星座構建。銀河航天銀河航天:成立于 2018 年,是一家民營初創型公司,該公司計劃發射上千顆低軌 5G 通信衛星,在 1200km 的近地軌道組成星座網絡,讓用戶可以高速靈活地接入 5G 網絡。2020年 1 月完成首顆 200kg 量級衛星發射并進入預

119、定軌道,為我國首顆低軌寬帶 5G 衛星。其公司研發人員由航天、互聯網、通信或電信以及工業生產等四大塊組成,與 Starlink 項目人員結構安排類似。表表 13:我國低軌衛星星座建設我國低軌衛星星座建設 性質性質 類型類型 星座名稱星座名稱 研制單位研制單位 計劃顆數計劃顆數 進程進程 國有國有 通信/衛星互聯網/物聯網 鴻雁星座 航天科技集團 300LEO 2018 年底首發星發射;2022 年完成一期 60 顆衛星組成的“鴻雁衛星”星座通信系統”;2025 年,建成完成二期建設,共計 300 顆運營組網 衛星互聯網 虹云工程 航天科工集團 156LEO 第一階段,2018 年底發射首星;第

120、二階段,“十三五”末發射 4 顆業務試驗星;第三階段,到“十四五”中期完成天地融合系統建設,實現全部 156 顆衛星組網運 行 中國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 中國電科集團 60 綜合+60 寬帶(LEO)2019 年,天象 1 星、2 星入軌,構建開放式驗證平臺;2021 年底前發射三顆高軌衛星和四顆低軌衛星,建設五個地面節點。作為重大項目先行部分。通信 行云工程 中國航天科工四院 80LEO 計劃分、三個階段。2020 年,階段完成:首批兩顆 100 千克量級衛星“行云二號”01 星與 02 星完成初樣研制;計劃于 2021 年完成行云工程 階段組網建設,屆時將實現小規模業務運營,初步實現天基物聯

121、網服務。遙感 微景一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80LEO 第一階段 2018-2019 年部署 3 顆首發星,第二階段 2020-2021 年部署 20 顆衛星,第三階段 2020-2025 年部署 60顆衛星。民營民營 通信 銀河 Galaxy 銀河航天 2800 預計 2022 年完成第一批 144 顆衛星部署,隨后從 144 顆衛星升級到 800 多顆衛星,最后再升級到 2800 顆衛星。衛星互聯網 全球多媒體衛星系統 上海垣信衛星科技有限公司 300LEO 2019 年發射了 階段兩顆試驗衛星;2021 年底轉入組網和產業化階段;力爭到 2023 底完成初步組網并投入商業運營 連尚蜂群星座

122、 上海連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200LEO+72GEO 計劃 2026 年,發射由 272 顆分布于中、低軌道的衛星。(20 年后未跟進)物聯網“瓢蟲系列”衛星 九天微星、中科天塔 72LEO 2018 年瓢蟲系列 7 顆衛星入軌;2022 年完成 72 顆物聯網衛星星座的部署。天啟星座 國電高科 38LEO 計劃于 2022 年年底前完成全部 38 顆衛星的組網(已發射 15 顆)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翔云星座 歐科微 28LEO 2018 年“嘉定一號”入軌(18 年后未跟進)遙感 靈鵲星座 零重空間、華訊方舟 378 2019 年 1 月成功發射技術驗證星靈鵲一號 A 星;20

123、22 年12 月發射金紫荊一號 05/06 星;2025 年初期計劃 132顆,后期計劃 378 顆(在軌 8 顆)吉林一號 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 300LEO 2018 年增至 10 顆;預計 2023 年底前實現 138 顆衛星在軌,具備全球任意點 10 分鐘的重訪能力;2025 年底前實現 300 顆衛星在軌(截止至 22 年底有 70 顆在軌)星時代 AI 星座 國星宇航 192LEO 2018 年首發星時代-4 發射;2022 年星時代-17 發射,在軌 11 顆 天行者星座 北京和德宇航 48LEO 2017 首發和德一號發射;22 年發射交通五號(在軌 7顆)資料來源:中央網信辦

124、、中國政府網、國資委、中新網、新華社、地理監測云平臺、泰伯網、21財經、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人民日報、國際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科院網信工作網、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外國專家局)、上觀新聞、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北京日報、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日報、和德宇航、新華財經、央視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整理 資本端:資本端:民間資本民間資本助力助力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發展,發展,市場市場融資融資集中衛星制造領域集中衛星制造領域。2014 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資本的指導意見,首次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衛星研制、發射和運營商業遙感衛星,提供市場化、專業化服務、引導民間資本參與衛星導

125、航地面應用系統建設。近幾年來,Starlink 星座建設突飛猛進,進一步驗證了大規模低軌通信衛星星座組網建設的可操作性,為國內資本市場對包括衛星互聯網在內的商業航天領域的投資布局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應和帶動作用。根據IT桔子數據庫,2016年以前我國衛星互聯網行業融資金額和事件數量規模均較小,2017 年開始衛星互聯網資本市場逐漸活躍,2021年我國衛星互聯網行業發生融資事件共 13起,融資金額共 10.92 億元。截至 2022 年11 月 8 日,我國衛星互聯網行業發生融資事件 9起,融資金額為 7.53 億元。從衛星互聯網行業的投資輪次來看,目前衛星互聯網行業的融資輪次仍然處于早期階段。圖

126、圖 26:我我國衛星互聯網行業融資情況國衛星互聯網行業融資情況(單位單位:億元,起億元,起)圖圖 27:我我國衛星互聯網行業投融資輪次情況國衛星互聯網行業投融資輪次情況(單位單位:起起)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新浪財經,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新浪財經,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目前,國內的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正在有序參與商業航天領域,從 2019-2022 年融資企業的主營產品分析,衛星制造領域一直是衛星互聯網行業的投資熱點。2021 年衛星制造領域投資事件占總投資事件的比重超過 50%。05101520010203040融資金額(億元)融資事件數(起)02468種子輪天使輪pr

127、e-A輪A輪A+輪pre-B輪B輪B+輪C輪C+輪D輪D+輪E輪E+輪F輪G輪H輪pre-IPO輪戰略投資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M1-M11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圖圖 28:我我國衛星互聯網行業融資產品變化國衛星互聯網行業融資產品變化(單位單位:%)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新浪財經,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2、我國已形成較完整的衛星互聯網產業鏈 我國衛星互聯網市場穩步發展,產業鏈價值集中于衛星制造和衛星發射。我國衛星互聯網市場穩步發展,產業鏈價值集中于衛星制造和衛星發射。我國衛星互聯網作為國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128、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政策法規、技術升級、產業資本的多重驅動下,產業發展迅速。根據 SIA 數據,2021 年中國衛星互聯網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92.48 億元,預計 2025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446.92 億元,2021-2025 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1%。根據“新基建”之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研究白皮書,2019 年衛星產業鏈中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和衛星運營占總市場規模的比例分別為 7.10%、2.20%、45.10%和 45.60%。圖圖 29:我我國衛星互聯網國衛星互聯網市場規模預測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單位:億元億元)圖圖 30:2019 年全球衛星產業細分結構圖年全球衛星產業細分

129、結構圖 資料來源:SIA,中商產業研究院,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新基建”之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研究白皮書,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我國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衛星互聯網產業鏈,在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制造和我國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衛星互聯網產業鏈,在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制造和運營服務等重點環節形成了有效的布局。運營服務等重點環節形成了有效的布局。表表 14:衛星通信產業鏈主要環節衛星通信產業鏈主要環節 產業鏈產業鏈 細分領域細分領域 主要內容主要內容 衛星制造衛星制造 有效載荷 是執行通信任務的分系統,主要包括天線和轉發器 衛星平臺 由保障系統組成的可支持一種或幾種有效載荷的組合

130、體 衛星發射衛星發射 發射服務 包括衛星發射及發射跟蹤測控服務以及發射場建設等 運載火箭服務 運載火箭一般由 2-4 級火箭組成,整個火箭主要由箭體結構、推進系統、制導和控制系統、安全自毀系統、外測、遙測系統等構成 地面設備地面設備 網絡設備 包括信關站、控制站和甚小孔徑終端(VSAT)、網絡運營中心(NOCs)、衛星新聞采集(SNG)用戶終端設備 包括衛星電視天線、衛星無線電設備、衛星寬帶天線、衛星電話和移動衛星終端、衛星導航單機硬件等 運營服務運營服務 空間段運營服務 衛星固定(FSS)服務:利用衛星,給處于固定位置的地球站之間提供的無線電通信 業務 地面段運營服務 衛星廣播(BSS)服務

131、:利用衛星發送或轉發信號,給公眾直接接收的無線電廣播業務 衛星移動(MSS)服務:艦船、飛機、車輛等移動載體利用衛星進行的無線電通信業務 資料來源:我國低軌衛星通信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1)衛星制造環節衛星制造環節:國家隊領航國家隊領航,民營企業聚焦民營企業聚焦零部件制造。零部件制造。衛星整機制造門檻較高,投資大,整機制造未來仍將以國家隊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領航。其中在衛星各分系統的設計研發上,一些民營企業儲備了較強的技術實力,隨著低軌衛星星座建設發展,星載核心硬件有望直接受益,如通信衛星中有效載荷的轉發器和相控陣天線,用于激光通信的激光器件、電推系統、太陽

132、能帆板加蓄電池組的組合構成的能源系統及管理系統等;010020030040050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衛星制造業衛星發射服務地面設備制造衛星運營服務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圖圖 31:Starlink 單星及相控陣平板示意圖單星及相控陣平板示意圖 資料來源:StarLink衛星/終端天線及星地鏈路協議探討,商業新知、太空與網絡,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2)衛星發射環節:)衛星發射環節:國國有有企業企業為主,發射降本成發展重點。為主,發射降本成發展重點。我國作為航天大國,擁有西昌、酒泉、文昌、太原四大發射基地,2022 年,中國航天全年實施發射任務超過 60 次

133、,長征系列火箭年發射次數再創新高。其中,火箭研制和發射服務行業壁壘高,研發周期長,投資大,主要負責單位為航天科技集團和航天科工集團。從商業模式來看,商業火箭本質上就是運載工具,未來的主要盈利模式是按公斤收費,并發展廣告命名、文旅等延伸服務,因此降低發射成本為未來發展重點,如液體、大推力、可回收火箭制造。圖圖 32:2021 年我國航天發射次數居世界第一年我國航天發射次數居世界第一 資料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人民日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3)地面設備環節:)地面設備環節:C 端市場廣闊,端市場廣闊,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參與眾多。參與眾多。衛星互聯網地面設備包括信關站

134、在內的網絡設備和各類用戶終端,隨著衛星互聯網建設和各類應用場景下客戶接入,相關地面設備有望進入規模放量環節,市場廣闊,其中各類零部件及系統軟件等涉及廠商眾多。圖圖 33: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核心應用場景核心應用場景 資料來源:“新基建”之中國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研究白皮書,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4)衛星運營環節:)衛星運營環節:中國星網中國星網成立成立,牽頭統籌我國衛星互聯網建設牽頭統籌我國衛星互聯網建設。2021年 4月 28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國資委關于組建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星網)的公告,經國務院批準,中國星網由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列入其職責企業名單

135、,中國星網正式成立。衛星互聯網的建設作為復雜的系統工程,面臨著衛星的規?;a、快速批量發射部署、巨型星座的運行管理等問題,都亟需改變當前航天工程任務的生產、運作模式。中國星網的組建,作為國家戰略,有望對我國衛星互聯網產業進行整體統籌規劃,通過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有望快速構建衛星網絡,加強競爭實力。星座星座建設建設方面,方面,中國星網將整合“鴻雁”和“虹云”低軌星座工程,主導承擔大型衛星通信工程“GW”星座計劃。根據 ITU公開資料顯示,“GW”星座申請于 2020年 11 月 9 日被正式接收,包含兩個子星座 GW-A59 和 GW-2,總衛星數 12992 顆。軌道高度屬于500km

136、2000km 低軌區域,其中 GW-A59(6080 顆衛星)分布在 500km 附近極低軌道,GW-2(6912顆衛星)分布在1145km近地軌道。軌道傾角范圍為3085。使用頻段范圍為 37.551.4 GHz,分布在 Ka 和 V 頻段。技術標準方面,技術標準方面,中國星網牽頭運營商制定相關行業標準。2023 年 3 月 8 日,據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消息稱,由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總體牽頭,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牽頭,十余家相關單位參加,共同推進我

137、國基于 5G 的衛星互聯網標準化研究,該標準項目預期完成基于 5G 的衛星互聯網總體技術規范,將以地面移動通信網絡技術標準、3GPP R17 NTN 技術標準等為標準基線,形成包括核心網、承載網、接入網,以及操作維護系統等在內的總體技術規范。該標準的研究有望推動移動終端直連衛星、物聯接入等重要場景的規模應用,切實指導衛星互聯網的建設和運營。運營運營平臺平臺方面,方面,目前中國星網與上海、重慶市政府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項目入圍企業有九天微星等十余家?!癎W”星座不僅提供覆蓋全球高速網絡通信服務,而且加速我國信息安全、導航定位、氣象研究、災害預警等諸多領域升級,還能拓展全球市場給衛星制造、運載火箭、

138、地面基站、用戶設備、網絡應用等全產業鏈帶來更多發展機會。2021 年 12 月,中國星網網絡應用有限公司和重慶星網網絡系統研究院有限公司在重慶兩江新區揭牌。它們都是中國星網集團的應用平臺,前者承擔衛星互聯網應用產業發展任務,與重慶共同構建衛星互聯網產業體系;后者則致力于衛星互聯網地面系統建設及運行維護仿真系統建設。圖圖 34:中國星網落戶雄安中國星網落戶雄安 資料來源: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四、重點公司介紹 我國衛星互聯網產業較為完善,價值集中于衛星制造和衛星發射。其中,我國衛星互聯網產業較為完善,價值集中于衛星制造和衛星發射。其中,1)衛星

139、制造環)衛星制造環節:國家隊領航,民營企業聚焦零部件制造。節:國家隊領航,民營企業聚焦零部件制造。2)衛星發射環節:國)衛星發射環節:國有企業有企業為主,發射降為主,發射降本成發展重點。本成發展重點。3)地面設備環節:)地面設備環節:C 端市場端市場廣闊,民營企業參與眾多。廣闊,民營企業參與眾多。4)衛星運營環節:)衛星運營環節:中國星網成立,牽頭統籌我國衛星互聯網建設。中國星網成立,牽頭統籌我國衛星互聯網建設。圖圖 35:中國中國國內衛星互聯網相關公司國內衛星互聯網相關公司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整理 1、鋮昌科技鋮昌科技:國內稀缺的:國內稀缺的相控陣相控陣 T/R 芯片芯片解

140、決方案提供商解決方案提供商 公司是國內少數能夠提供相控陣公司是國內少數能夠提供相控陣 T/R 芯片完整解決方案的企業之一芯片完整解決方案的企業之一。公司產品涵蓋整個固態微波產品鏈,包括 GaAs/GaN 功率放大器芯片、GaAs低噪聲放大器芯片、GaAs收發前端芯片、收發多功能放大器芯片、幅相多功能芯片、模擬波束賦形芯片、數控移相器芯片、數控衰減器芯片、功分器芯片、限幅器芯片等十余類高性能微波毫米波模擬相控陣芯片,頻率可覆蓋 L 波段至 W 波段。由于射頻電路受限于摩爾定律程度較小,強調的是高輸出功率、高可靠性和穩定性,公司產品的工藝制程屬于成熟制程范圍,能夠提供各典型頻段的微波毫米波模擬相控

141、陣系統芯片解決方案。目前公司產品已批量應用于星載、地面、機載、車載相控陣雷達及衛星互聯網等領域,并逐步拓展至 5G 毫米波通信等領域。其中公司產品相控陣 T/R 芯片是相控陣系統最核心的元器件之一,負責信號的發射和接收并控制信號的幅度和相位,從而完成波束賦形和波束掃描,其指標直接影響系統的指標,對整機的性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衛星互聯網方面,公司提前布局低軌衛星領域。在衛星互聯網方面,公司提前布局低軌衛星領域。公司早期致力于星載相控陣領域的技術研發和市場開拓,星載雷達主要用于地面成像、高程測量、洋流觀測及對運動目標的實時監測等,對相控陣 T/R 芯片的性能、穩定性、可靠性要求極高。公司領先推

142、出星載和地面用衛星互聯網相控陣 T/R 芯片全套解決方案,從元器件層面助力我國衛星互聯網快速、高質量、低成本發展,并基于在星載領域的技術積累,拓展產品應用領域進展可觀,2022 年公司地面相控陣用 T/R 芯片增速較快,地面產品主要以各類型地面雷達為主,已成為公司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圖圖 36:鋮昌科技在相控陣系統所處位置鋮昌科技在相控陣系統所處位置 圖圖 37:鋮昌科技營收穩步增長鋮昌科技營收穩步增長 資料來源:鋮昌科技公司年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2、海格通信:海格通信:國內無線通信和北三領域領軍企業國內無線通信和北三領

143、域領軍企業,積極布局衛星互聯網,積極布局衛星互聯網 公司公司是國內是國內無線通信無線通信和北三和北三領域領域領軍企業,積極參與衛星互聯網重大工程領軍企業,積極參與衛星互聯網重大工程。公司主導產品覆蓋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衛星通信、數字集群、多模智能終端和系統集成等領域,實現天、空、地、海全域布局,是國內擁有全系列天通衛星終端及芯片的主流廠家,正積極參與當前國家快速推進的衛星互聯網重大工程項目,全方位布局衛星通信領域。在衛星互聯網領域,公司通信、導航終端項目悉數競標入圍,實現良好布局,正式成為主流研制廠家之一;新款芯片研制邁出堅實一步,某終端射頻芯片成功拓展到下一代衛星通信導航領域,是業內唯一獲

144、得部委和行業雙雙認可的唯一廠家。3、光庫科技:光庫科技:國內國內稀稀缺宇航級光纖激光器件供應商缺宇航級光纖激光器件供應商 公司公司光纖激光器件技術實力雄光纖激光器件技術實力雄,積極參與衛星互聯網,積極參與衛星互聯網建設建設。光纖激光器目前已經在汽車、電子、航空航天、機械、冶金、鐵路、船舶、激光醫療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公司作為光纖激光器領域領軍企業,在宇航級光纖激光器件方面也深耕多年。繼嫦娥三號與嫦娥四號等國家重大項目之后,在嫦娥五號探測器探月任務中,公司為著陸器內的兩大光纖激光器提供了多項宇航級核心無源器件,其中,公司為三維成像傳感器激光器提供關鍵的無源器件,使得在著陸過程的懸停階段能夠運用

145、高重頻和窄脈寬脈沖激光,對月球表面進行瞬間的高精度三維掃描,為選取精確降落位置奠定基礎。此外,還首次在著陸器上應用了測速模塊,從月球著陸階段就開始運作,通過分析激光回波的頻率數據來測算著陸器相對于月面的速度。這兩項技術從遠至近相輔相成,確保嫦娥五號順利、安全地降落在月球表面。4、信科移動信科移動-U:戰略布局衛星互聯網,:戰略布局衛星互聯網,深度參與深度參與 5G 衛星通信標準制定衛星通信標準制定 公司公司戰略布局衛星互聯網,深度參與戰略布局衛星互聯網,深度參與 5G 衛星通信標準制定衛星通信標準制定。公司是從事移動通信國際標準制定、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的唯一一家央企控股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依

146、托在移動通信標準制訂、技術開發及產業化上積累的核心優勢,聚焦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垂直行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重點布局能源、交通等市場,為垂直行業客戶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公司緊密跟蹤、積極參與我國衛星互聯網建設,深度布局通信儀器儀表業務,推進通信儀器儀表的國產化替代工作。在星地融合及衛星互聯網方面,公司在星地融合與衛星互聯網方向進行了戰略布局。推動 5G NTN 的國內外標準制定,牽頭多個標準立項項目,是 5G 衛星通信標準的重要貢獻者,并深度參與我國衛星互聯網建設。面向未來的手機直連衛星技術愿景,開展了場景指標、-100%0%100%200%300%0.01.02.03.020182019202

147、020212022營業總收入(億元)歸母凈利潤(億元)營收同比(%)歸母凈利潤同比(%)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無線空口、網絡架構等多項關鍵技術研究,對部分關鍵技術進行了仿真評估與原理驗證,為手機直連的產業落地奠定了基礎。5、華力創通:華力創通:具備終端應用側具備芯片到終端一體化具備終端應用側具備芯片到終端一體化能力能力 公司公司具備具備終端應用側具備芯片到終端一體化能力終端應用側具備芯片到終端一體化能力。公司深耕國防及行業信息化領域,主營業務涵蓋衛星應用、仿真測試、雷達信號處理、無人系統等業務方向,為我國航空航天、國防電子、特種裝備等國防市場提供自主可控的核心器件、終端、系統和解決

148、方案;公司還積極面向行業和地方經濟發展,在智慧城市、衛星大數據、應急通信、安全監測、海洋工程等領域,為廣大用戶提供產品、解決方案及運營服務。經過持續的科研投入和經驗積累,公司在衛星導航與通信、雷達信號處理、仿真測試領域形成一定規模的科研生產能力。在衛星應用領域,公司積極開展北斗三號、北斗+5G、低軌衛星互聯網等多個領域的前沿技術研發、產品應用研究和跟蹤,致力于北斗+5G 室內外融合定位芯片研發及產業化、衛星互聯網高低軌協同通信芯片研發及產業化等方向。公司研發項目還包括低軌衛星互聯網原型驗證平臺,目瞄準我國低軌衛星互聯網通信系統的設計需求,研究滿足低軌衛星互聯網通信系統基帶芯片的設計架構,突破寬

149、帶數字信號處理技術,研制低軌衛星互聯網芯片原型驗證平臺,為基帶芯片的設計提供解決方案,并為系統原型終端提供基帶處理平臺。目前已完成原型驗證平臺的設計,并基于該驗證平臺完成數字信號處理關鍵技術的驗證。6、盛路通信:盛路通信:深深耕軍民兩用通信領域耕軍民兩用通信領域,積極研發,積極研發 6G 低軌衛星互聯網低軌衛星互聯網技術技術 公司聚焦軍工電子和民用通信兩大主營業務發展公司聚焦軍工電子和民用通信兩大主營業務發展,6G 低軌衛星互聯網低軌衛星互聯網。公司圍繞自身的專業技術和資源優勢,聚焦軍工電子和民用通信兩大主營業務發展,充分利用軍民產品在微波技術領域的高度協同,在超寬帶上下變頻系統、毫米波通信、

150、6G 低軌衛星互聯網系統等關鍵技術上繼續保持競爭優勢。微波/毫米波、有源相控陣技術是移動通信網絡向超高速率、超低時延、超大規模機器連接數發展的核心技術之一,也是未來 6G 網絡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公司按照“天基組網、地網跨代、天地互聯”的思路,積極步開展相關技術的深入研究和產業化應用。在民用領域,公司的微波/毫米波技術早已在 2005 年與日本 NEC 開展合作,至今已有數十年技術積累,逐步形成了公司獨有的技術優勢。目前,公司已成功自主研發 28G 毫米波有源相控陣天線、毫米波無線點對點及點對多點系列傳送網產品,產品出貨量累計達到了 120 萬套以上,出口至全球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在軍用

151、領域,公司致力于微波/毫米波技術及有源相控陣技術在雷達、電子對抗、遙感遙測、衛星通信等領域的研究,目前產品已廣泛應用于機載、艦載、彈載等各種作戰平臺。7、震有科技:震有科技:衛星通信核心網供應商衛星通信核心網供應商 公司是國內首個衛星核心網供應商公司是國內首個衛星核心網供應商,深度布局衛星通信技術,深度布局衛星通信技術。公司主要提供衛星通信的核心網業務,2019 年,震有科技承建天通一號衛星核心網并順利開通,成為國內首個衛星核心網建設并成功商用的供應商。在核心網領域,公司發布基于國產化軟硬件平臺的 5G 核心網商用版本、發布支持衛星通導一體增強、衛星物聯網、多種體制衛星接入網、衛星安全加密等豐

152、富衛星業務的 5G 核心網商用版本;在境內市場的公網領域,公司與國內電信運營商緊密合作,中標并交付低軌衛星核心網的原型系統項目,與中國電信衛通公司成立聯合實驗室,支持中國電信發布“天地翼卡”,助力衛星通信系統建設。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8、中國衛星中國衛星:聚焦于衛星通導遙一體化產業發展聚焦于衛星通導遙一體化產業發展 公司作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圍繞宇航制造和衛星應用主責主業,聚焦于衛星通導遙一體公司作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圍繞宇航制造和衛星應用主責主業,聚焦于衛星通導遙一體化產業發展化產業發展,具有天地一體化設計、研制、集成和運營能力。具有天地一體化設計、研制、集成和運營能力。公司依

153、托“小衛星及其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天地一體化信息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兩個國家級平臺,同時具備關鍵系統、核心部組件與產品的研制交付能力以及為用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和信息/數據服務能力。在宇航制造方面,在宇航制造方面,公司開發了覆蓋 1kg 至 1000kg 完整序列的小衛星/微小衛星公用平臺型譜,產品涉及光學遙感、電磁與微波遙感、通信、科學與技術試驗等領域,具備復雜星座系統設計、全鏈路仿真、自主任務規劃、星上智能處理、AIT 一體化管控、組批生產等核心技術能力,可為航天器提供星上導航接收機、空間太陽電池片、星上電子通信設備等產品,產品質量穩定、性能可靠。在衛星應用方面,在衛星應用方面,公司業

154、務產品主要包括衛星通導遙終端產品制造、大型地面應用系統集成、無人機系統集成、衛星綜合運營服務、信息系統及綜合應用平臺建設等領域,在目標特性識別、抗干擾、高精度時間同步、高通量衛星通信波束無縫切換等技術方面具有競爭力,打造了 Anovo 衛星通信系統、北斗三代宇航級芯片、高通量機載衛星通信終端、北斗導航終端、信息鏈終端、遙感衛星地面站、民航機載追蹤監視設備等一批具備競爭優勢的核心產品,具備設計、建設和運營大型地面應用系統的核心能力,能夠為行業、區域用戶和國際市場提供衛星廣播電視傳輸服務、衛星測控及遙感數據運營服務和增值服務、天空地一體綜合信息系統及信息化解決方案。9、宏達宏達電子電子:國內軍用鉭

155、電容龍頭國內軍用鉭電容龍頭 公司公司是國內軍用鉭電容龍頭是國內軍用鉭電容龍頭。在高可靠領域,公司具備行業準入的多種主體資質及業務認證;公司擁有高能混合鉭電容器生產線、非固體電解質鉭電容器生產線、片式固體電解質鉭電容器生產線、固體電解質鉭電容器生產線、多層片式瓷介固定電容器生產線、片式電感器生產線、片式膜固定電阻器生產線、射頻隔離器和環行器生產線等 12 條高可靠貫標認證生產線,相關產品已列入電子元器件 QPL 目錄;公司實驗中心通過了 CNAS 和 DILAC 能力認可,公司高可靠產品全部按相關的要求進行質量一致性檢驗;公司產品已被納入多項科研項目的優選目錄,公司已成為大部分高可靠鉭電容器用戶

156、的合格供應商;2020 年公司通過了航天客戶 PCS 建設認證。10、鴻遠電子鴻遠電子:國內國內 MLCC 領軍企業領軍企業 公司是國內公司是國內 MLCC 龍頭之一,自產產品廣泛用于航天領域。龍頭之一,自產產品廣泛用于航天領域。公司自產電子元器件主要為瓷介電容器、濾波器、微波模塊、微控制器及微處理器等電子元器件產品,下游集中在以航天、航空、電子信息、兵器等為核心的高可靠領域。2022 年,公司自產業務實現收入 137,302.19 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1.89%,自產業務前五名客戶分別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

157、及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合計實現銷售收入 96,447.81 萬元,占本期自產業務收入比例為 70.24%。11、臻鐳科技臻鐳科技:深耕特種射頻集成電路深耕特種射頻集成電路,積極布局衛星互聯網,積極布局衛星互聯網 公司公司深耕特種射頻集成電路深耕特種射頻集成電路,積極布局衛星互聯網領域積極布局衛星互聯網領域。公司專注于集成電路芯片和微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圍繞相關產品提供技術服務。公司主要產品包括終端射頻前端芯片、射頻收發芯片及高速高精度 ADC/DAC 芯片、電源管理芯片、微系統及模組等,為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客戶提供從天線到信號處理之間的芯片及微系統產品和技術解決方

158、案。公司產品及技術應用于無線通信終端、通信雷達系統、電子系統供配電等特種行業領域的基礎上,2022 年內重點拓展了衛星互聯網等民用領域。在衛星互聯網的應用方面,在衛星互聯網的應用方面,為推動我國衛星互聯網的發展,公司在2022年內獲得了國家某部委支持的地面寬帶終端研制合同,將在 2023 年主導研發一款高集成度高速高精度 ADC/DAC 芯片,應用于我國衛星互聯網的地面設施建設;公司研發的負載點電源芯片 C42111RHT、低壓差線性穩壓器芯片 C41101RHT、電池均衡器 C41815RH 等芯片已大量應用于衛星互聯網產業中,未來公司將研發更多具備高效率、小體積、耐輻射等優點的電源管理芯片

159、應用于衛星互聯網和其他小衛星產業;公司微系統事業部已服務客戶近十幾家,產品可廣泛應用于新一代的衛星互聯網通信和目標探測雷達等領域,其中針對衛星互聯網研發的 16 通道 SIP 組件產品 CSIP-Ka-16-03,尺寸僅為 14.4mm*14.4mm*3.2mm,重量僅為 1.9g,體積重量較傳統方案均下降了 90%以上。12、創意信息創意信息:重點:重點布局衛星互聯網主要的布局衛星互聯網主要的 5G 通信載荷通信載荷 公司公司重點布局重點布局衛星互聯網主要的衛星互聯網主要的 5G 通信載荷通信載荷。公司一方面開源了 5G 核心技術促進 5G 生態繁榮,另一方面賦能相關垂直行業,如:智慧工廠、

160、衛星互聯網等領域,特別是打造了 5G 衛星通信載荷產品,正力爭成為衛星互聯網主要的 5G 通信載荷供應商。在衛星互聯網市場,公司重點布局低軌寬帶衛星互聯網,成為國家首批試驗星的 5G 載荷承制廠家,首批參與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衛星標準研究并提案的廠家之一。目前已實現星載低軌衛星 5G 體制方案設計與系統演示驗證。13、天奧電子天奧電子:國內航天時頻行業龍頭企業國內航天時頻行業龍頭企業 公司公司是國內是國內航天時頻行業龍頭企業,衛星互聯網發展帶來發展新契機航天時頻行業龍頭企業,衛星互聯網發展帶來發展新契機。公司是國內主要的銣原子鐘批量生產企業,技術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先后推出了滿足航空航天

161、、衛星導航以及通信需求的系列化銣原子鐘,國內率先推出了激光抽運小型銫原子鐘。公司研制生產的星載原子鐘物理系統已應用于北斗三號導航衛星系統;芯片光鐘完成關鍵技術驗證,在該領域處于國內先進水平,進一步鞏固公司在時頻領域的領先地位。公司時間頻率產品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衛星導航、軍民用通信及國防裝備等領域,為國家時頻體系建設、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火星探測、空間站等國家重大工程提供重要保障。隨著我國大力推進新基建,5G、物聯網、衛星互聯網等新一代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對時間同步需求更為廣泛,有望拉動時間頻率產品的民用市場需求。14、霍萊沃霍萊沃:射頻測量系統有望充分受益衛星互聯網發展射頻

162、測量系統有望充分受益衛星互聯網發展 公司公司射頻測量系統射頻測量系統有望充分受益有望充分受益衛星互聯網發展衛星互聯網發展。公司長期聚焦于電磁仿真及測量技術的自主研發及應用,致力于成為“電磁技術的領航者”,依托自主研發的算法技術體系,構建了電磁仿真驗證、電磁測量系統、相控陣產品三大業務板塊,主要服務于國防軍工、航空航天、通信、汽車等高端制造業的產品研發、生產及應用。公司曾參與嫦娥探月、北斗衛星、高分衛星等多項國家知名工程,為中電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船集團、航空工業、中國電子、中科院下屬的多家單位以及中興通訊、大唐移動等客戶提供了堅實的仿真及測量技術保障。公司子公司弘捷電子重點面向衛星有效載

163、荷領域,在射頻微波部組件測量、微放電測量等領域擁有國內領先的技術優勢。隨著低軌衛星建設工作的逐步開啟,服務于低軌衛星有效載荷研發生產的射頻測量系統的市場需求已逐步顯現,并有望保持快速增長態勢。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五、投資建議 建議重點關注鋮昌科技、海格通信、光庫科技、盛路通信、信科移動-U、華力創通、盛路通信、震有科技、振芯科技、新勁剛、歐比特、中國衛星、宏達電子、鴻遠電子、臻鐳科技、創意信息、天奧電子、霍萊沃等。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六、風險因素 1、組網建設進度及投資規模低于預期、組網建設進度及投資規模低于預期 衛星互聯網產業鏈發展與我國衛星互聯網組網建設及市場投

164、資直接相關,受實際技術發展及建設進度,有可能面臨建設發展不及預期風險。2、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競爭風險、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競爭風險 衛星互聯網建設具有重要的商業和軍事價值,各國正在加速布局搶占軌道及頻率資源,由于頻率軌道資源的稀缺性,我國作為該領域后發國家,存在較高的資源競爭風險。3、各環節技術發展及降本不及預期風險、各環節技術發展及降本不及預期風險 衛星互聯網建設技術門檻高且投資大,各環節涉及技術研發及成本直接影響建設進度及規模,因此存在相關技術發展及降本不及預期風險。4、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中美貿易摩擦加劇 衛星互聯網建設具有重要的商業及軍事價值,涉及眾多技術設備、零部件生產、國際合作及市場競

165、爭,未來若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多環節發展可能受到影響。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Table_Introduction 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負責本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的每一位分析師在此申明,本人具有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并在中國證券業協會注冊登記為證券分析師,以勤勉的職業態度,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本報告所表述的所有觀點準確反映了分析師本人的研究觀點;本人薪酬的任何組成部分不曾與,不與,也將不會與本報告中的具體分析意見或觀點直接或間接相關。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達證券”)具有中國證監會批復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由信達證券制作并發布。本報告是針對與信達

166、證券簽署服務協議的簽約客戶的專屬研究產品,為該類客戶進行投資決策時提供輔助和參考,雙方對權利與義務均有嚴格約定。本報告僅提供給上述特定客戶,并不面向公眾發布。信達證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本公司的當然客戶??蛻魬斦J識到有關本報告的電話、短信、郵件提示僅為研究觀點的簡要溝通,對本報告的參考使用須以本報告的完整版本為準。本報告是基于信達證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信息編制,但信達證券不保證所載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為本報告最初出具日的觀點和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波動,涉及證券或投資標的的歷史表現不應作為日后表現的保

167、證。在不同時期,或因使用不同假設和標準,采用不同觀點和分析方法,致使信達證券發出與本報告所載意見、評估及預測不一致的研究報告,對此信達證券可不發出特別通知。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沒有考慮到客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蛻魬紤]本報告中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若有必要應尋求專家意見。本報告所載的資料、工具、意見及推測僅供參考,并非作為或被視為出售或購買證券或其他投資標的的邀請或向人做出邀請。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信達證券或其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涉及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并可能會為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業務

168、服務。本報告版權僅為信達證券所有。未經信達證券書面同意,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發布、轉發或引用本報告的任何部分。若信達證券以外的機構向其客戶發放本報告,則由該機構獨自為此發送行為負責,信達證券對此等行為不承擔任何責任。本報告同時不構成信達證券向發送本報告的機構之客戶提供的投資建議。如未經信達證券授權,私自轉載或者轉發本報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責任由私自轉載或轉發者承擔。信達證券將保留隨時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評級說明評級說明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證券市場是一個風險無時不在的市場。投資者在進行證券交易時存在贏利的可能,也存在虧損的風險。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深入地了解證券市場蘊含

169、的各項風險并謹慎行事。本報告中所述證券不一定能在所有的國家和地區向所有類型的投資者銷售,投資者應當對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進行獨立評估,并應同時考量各自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和特定需求,必要時就法律、商業、財務、稅收等方面咨詢專業顧問的意見。在任何情況下,信達證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者需自行承擔風險。投資建議的比較標準投資建議的比較標準 股票投資評級股票投資評級 行業投資評級行業投資評級 本報告采用的基準指數:滬深 300 指數(以下簡稱基準);時間段:報告發布之日起 6 個月內。買入:買入:股價相對強于基準 20以上;看好:看好:行業指數超越基準;增持:增持:股價相對強于基準 520;中性:中性:行業指數與基準基本持平;持有:持有:股價相對基準波動在5%之間;看淡:看淡:行業指數弱于基準。賣出:賣出:股價相對弱于基準 5以下。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通信行業衛星互聯網掘金系列(1):空天地一體蓄勢待發-230624(48頁).pdf)為本站 (散文詩)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