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衛星互聯網建設加速天地一體化通信可期-240920(4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衛星互聯網建設加速天地一體化通信可期-240920(45頁).pdf(4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證 券 研 究 報證 券 研 究 報 告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行業研究行業研究 計算機計算機 2024 年年 09 月月 20 日日 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推薦推薦(維持)(維持)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建設建設加速加速,天地天地一體化一體化通信通信可期可期 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發展發展意義深遠,建設天地一體泛在連接。意義深遠,建設天地一體泛在連接。1)衛星互聯網是衛星通衛星互聯網是衛星通信發展的高級階段信發展的高級階段:衛星通信經歷了早期專線、專網時代,當前正處于以個人寬帶接入為主的衛星互聯網時代
2、。2)衛星頻軌資源競爭激烈,國際遵循衛星頻軌資源競爭激烈,國際遵循“先登先登先占先占”原則。原則。L、S、C、Ku、Ka 等衛星通信頻段資源的使用和申報已趨于飽和,Q、V 等更高頻段資源正逐步成為各國申報儲備最新目標。3)衛星互聯網屬于衛星互聯網屬于我國我國“新基建新基建”中的信息基礎設施中的信息基礎設施。我國“十四五”規劃重視推動高、中、低軌衛星協調發展,并逐步加強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指引。全球低軌通信衛星升級組網加快,民用場景拓寬、軍事價值發現。全球低軌通信衛星升級組網加快,民用場景拓寬、軍事價值發現。1)低軌通低軌通信衛星加速組網:信衛星加速組網:據美國衛星行業協會(SIA)統計,商業通信
3、衛星在 2023 年全球發射的 2781 顆衛星中占比 81%?,F全球有超 300 個低軌互聯網星座項目在運營或正在建設中。2)衛星通信系統加速升級:衛星通信系統加速升級:美國銥星、全球星、軌道通信等三大傳統低軌衛星通信系統已完成升級換代,一網、星鏈等星座迎來新的發展階段。3)“手機直連手機直連”打開衛星互聯網民用市場:打開衛星互聯網民用市場:自華為 Mate50 系列、蘋果 iPhone14 系列手機發布后,vivo、Oppo、小米、榮耀等手機廠商采用各種技術加速推出 D2D 服務。4)國家安全的需要加速了低軌)國家安全的需要加速了低軌衛星組網:衛星組網:低軌衛星組網為軍事作戰通信保障應用提
4、供了新思路,美軍已將低軌通信星座作為其“聯合全域作戰”的核心架構,高效服務于軍事作戰能力升級。復盤復盤“星鏈星鏈”盈利史:盈利史:星座星座網絡、用戶結構不斷豐富,火箭運力持續增強。網絡、用戶結構不斷豐富,火箭運力持續增強。1)星鏈盈利能力提升:星鏈盈利能力提升:據 SpaceX 公司首席財務官 Bret Johnsen 表示,星鏈在 2023年年底首次實現盈利。據 Quilty Space 預測,2024 年星鏈有望實現 66 億美元營收,并有望首次實現正自由現金流。2)運載火箭:)運載火箭:從獵鷹 9 號到星艦研制,SpaceX 的 LEO 運力有望超百噸,每公斤發射成本有望降至數百美元的量
5、級。3)星座設計:)星座設計:星鏈衛星采用小型化、標準化設計方案,單星成本或低至 50 萬美元以下。4)衛星應用:)衛星應用:星鏈已為全球 100 個國家和地區的 300 多萬用戶提供服務,下游涵蓋消費者、國家安全、企業、移動、海事和航空等多個領域。我國重視高低軌通信衛星協同互補,商業火箭研發迭代提速。我國重視高低軌通信衛星協同互補,商業火箭研發迭代提速。1)首張高軌衛)首張高軌衛星互聯網初步建成星互聯網初步建成:近年來,隨著中星 16 號、中星 19 號、中星 26 號相繼成功部署,我國已初步建成首張完整覆蓋我國國土全境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沿線重點區域的高軌衛星互聯網。2)低軌衛星互聯網迎
6、來新篇章)低軌衛星互聯網迎來新篇章:2024 年 8 月6 日,千帆極軌 01 組 18 顆發射入軌,未來一段時間內,GW 星座、G60 星座(千帆星座)、鴻鵠三號等萬星星座計劃有望陸續迎來批量發射組網。3)中型中型主力運載火箭加速迭代主力運載火箭加速迭代:長征六號和長征八號等運載火箭分別采用滾動批投產、完善新構型等方式提升商業化履約能力。4)商業火箭)商業火箭發射成本或發射成本或進一步進一步下行下行:隨著我國可復用技術的不斷突破,發射成本有望再降低。據新京報報道,據貝殼財經記者從藍箭航天獲悉,未來朱雀三號將為 2 萬元人民幣/公斤。我國我國衛星互聯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衛星互聯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
7、,助推,助推實現實現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1)低軌衛星研制低軌衛星研制重視重視高效能:高效能:隨著商用器件開發、生產流程簡化、功能模塊化技術應用,單顆低軌衛星研制成本有望不斷降低,衛星供給能力有望進一步增強。2)衛星測)衛星測控沿天地一體綜合解決方案演進:控沿天地一體綜合解決方案演進:在通、導、遙一體化趨勢下,形成衛星測控產業鏈一體化配套能力的企業有望進一步鞏固優勢,把握機遇。3)兩種兩種衛星衛星運營運營模式共同發展:模式共同發展:中國衛通、時空道宇、國電高科等衛星運營商自有衛星資源,中國電信和中信衛星則采用代理或租用衛星模式展開服務。4)衛)衛星應用星應用場景有望不斷拓展:場景有望不斷拓展
8、:我國重視衛星互聯網與地面移動通信網融合應用,并有望逐步拓展衛星互聯網海洋、航空等方向應用場景。投資建議投資建議:隨著我國隨著我國低軌低軌衛星互聯網加速組網,衛星衛星互聯網加速組網,衛星制造及火箭發射制造及火箭發射的的高端配高端配套及下游套及下游新的新的應用應用場景場景開發等開發等領域領域有望迎來發展機遇,建議關注:有望迎來發展機遇,建議關注:1)衛星制)衛星制造:造:中國衛星、航天電子等;2)火箭發射:)火箭發射:高華科技、國科軍工等;3)衛星)衛星運營及服務:運營及服務:中國衛通、中科星圖等;4)地面設備:)地面設備:北斗星通、華力創通等。風險提示風險提示:商業航天政策發生轉變,技術研發不
9、及預期,衛星發射不及預期等。證券分析師:吳鳴遠證券分析師:吳鳴遠 郵箱: 執業編號:S0360523040001 證券分析師:祝小茜證券分析師:祝小茜 郵箱: 執業編號:S0360524070011 行業基本數據行業基本數據 占比%股票家數(只)333 0.04 總市值(億元)28,114.38 3.59 流通市值(億元)24,510.62 3.99 相對指數表現相對指數表現%1M 6M 12M 絕對表現 2.5%-26.4%-28.0%相對表現 6.5%-15.7%-14.4%相關研究報相關研究報告告 計算機行業周報(2024.9.9-2024.9.15):OpenAI發布 o1 模型,推理
10、能力迎重大突破,繼續重點推薦算力及應用側標的 2024-09-16 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業績拐點已至,安全可控進入新發展周期 2024-09-12 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智算時代,國產算力鏈迎發展新機遇 2024-09-09 -33%-19%-5%8%23/0923/1224/0224/0424/0724/092023-09-202024-09-20計算機滬深300華創證券研究華創證券研究所所 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投資主題投資主題 報告亮點報告亮點
11、報告通過回顧海內外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歷程,并梳理上、中、下游全產業鏈技術趨勢及競爭格局對國內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進行全方位解析:1)海外案例分析,復盤 SpaceX“星鏈”盈利歷程,從火箭研制、衛星制造、衛星應用等多環節分析 SpaceX 技術實力及盈利要素,為國內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提供參照;2)國內產業鏈分析,從衛星制造、衛星測控、衛星運營、衛星應用、火箭供應、發射場地等多角度解析我國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投資邏輯投資邏輯 衛星通信經歷了早期專線、專網時代,當前正處于以個人寬帶接入為主的衛星互聯網時代。衛星頻軌資源國際遵循“先登先占”原則,全球低軌通信衛星升級組網加快,競爭激烈,全
12、球衛星通信民用場景拓寬、軍事價值發現。通過復盤“星鏈”盈利史,我們認為,衛星網絡、用戶結構的不斷豐富,火箭運力的持續增強,衛星制造及火箭成本的不斷下降,為“星鏈”盈利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衛星互聯網屬于我國“新基建”中的信息基礎設施,我國重視高、中、低軌通信衛星協同互補,國內商業火箭的研發迭代提速,共同助推我國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隨著我國低軌衛星互聯網加速組網,衛星制造及火箭發射的高端配套及下游新的應用開發等環節有望迎來發展機遇。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3 目目 錄錄 一、發展衛星互聯網意義
13、深遠,建設天地一體泛在連接一、發展衛星互聯網意義深遠,建設天地一體泛在連接.6(一)衛星互聯網:新基建信息基礎設施,構建天地一體融合通信.6(二)衛星頻軌資源競爭激烈,加快衛星組網布局意義深遠.9 二、低軌通信衛星升級組網加快,二、低軌通信衛星升級組網加快,SpaceX“星鏈”發展領跑全球“星鏈”發展領跑全球.12(一)全球低軌衛星通信系統升級換代,新興星座加快組網布局.12(二)“星鏈”盈利之路:衛星網絡、用戶結構不斷豐富,火箭運力不斷增強.13 三、我國重視高低軌通信衛星互補,商業運載火箭加快迭代三、我國重視高低軌通信衛星互補,商業運載火箭加快迭代.21(一)高軌衛星互聯網初步建成,高通量
14、衛星通信前景廣闊.21(二)低軌通信衛星組網啟程,衛星互聯網迎來發展新章.22(三)中型主力運載火箭加速迭代,商業航天發射成本有望下行.29 四、衛星互聯網產業加強協同,助推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四、衛星互聯網產業加強協同,助推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33(一)低軌衛星研制注重高效能,規模生產兼具戰略和經濟意義.34(二)衛星測控沿天地一體化方案演進,衛星運營兩種業務模式共同發展.36(三)衛星通信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國產化解決方案前景廣闊.37(四)國家隊與民營方案共促火箭研發,商業航天發射挑戰與機遇并存.38 五、投資建議與相關標的五、投資建議與相關標的.41 六、風險提示六、風險提示.43 計算機
15、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4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 基于多層星座的衛星互聯網系統結構.6 圖表 2 衛星互聯網的優勢.6 圖表 3 不同軌道高度衛星特征參數對比.7 圖表 4 衛星互聯網與地面通信網由競爭到融合.7 圖表 5 高低軌網絡組成架構.7 圖表 6 我國衛星通信系統發展歷程.8 圖表 7 衛星工作的主要頻段.9 圖表 8“星鏈”軍事應用潛力.10 圖表 9 衛星互聯網發展圖譜.10 圖表 10 國內外手機直連衛星通信技術(D2D)進展.11 圖表 11 全球主要低軌衛星通信系統計劃概況.1
16、2 圖表 12 全新“獵鷹”9 成本構成(單位:萬美元).13 圖表 13 國際商業火箭近地軌道發射成本比較(以人民幣計價).14 圖表 14 獵鷹九號火箭完成第 300 次發射.14 圖表 15“星艦”第四次測試起飛.14 圖表 16“星鏈”計劃衛星軌道情況.15 圖表 17 SpaceX 星鏈發射節奏.16 圖表 18 星鏈衛星用戶工作流程的 2 種模式.16 圖表 19 星鏈終端的不同版本.17 圖表 20 星鏈終端版本主要性能參數.17 圖表 21 星鏈終端價格分布.18 圖表 22 星鏈終端套餐價格分布.18 圖表 23 2023 年 SpaceX 收入構成測算.19 圖表 24 星
17、鏈服務全球覆蓋情況.20 圖表 25 星鏈服務計劃(單位:英鎊).20 圖表 26 中國衛通運營的衛星資源.21 圖表 27 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股權結構圖.22 圖表 28 上海垣信衛星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結構圖.22 圖表 29 北京藍箭鴻擎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結構圖.23 圖表 30 銀河航天、國電高科、時空道宇的低軌通信衛星組網計劃.23 圖表 31 中國時空信息集團有限公司股權結構圖.24 圖表 32“中國移動透明轉發試驗星”試制及相關服務標包信息.25 圖表 33 衛星互聯網應用場景.25 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
18、(2009)1210 號 5 圖表 34 低軌衛星互聯網地面應用業務.26 圖表 35 智慧天網一號 01 星組網通信應用場景.26 圖表 36 2022 年 11 月我國成功發射中星 19 號衛星.27 圖表 37 低軌衛星互聯網海上應用業務.27 圖表 38 國內提供空中上網服務的機型.27 圖表 39 航空互聯網運營模式.27 圖表 40 低軌衛星互聯網航空應用業務.28 圖表 41 網翎衛星上網機.28 圖表 42 中國長征系列火箭譜系.29 圖表 43 長征八號甲運載火箭構型.29 圖表 44 捷龍三號火箭.29 圖表 45 我國主要商業火箭公司及相關型號.30 圖表 46 衛星通信
19、產業鏈梳理.33 圖表 47 2023 年全球衛星產業收入結構.34 圖表 48 低軌通信衛星成本構成.35 圖表 49 我國衛星總體核心科研院所.36 圖表 50 衛星測控系統.37 圖表 51 運載火箭的整體結構.39 圖表 52 典型運載火箭的一級硬件成本.39 圖表 53 典型運載火箭的二級硬件成本.39 圖表 54 衛星產業鏈上市公司梳理.41 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6 一、一、發展發展衛星互聯網意義深遠,衛星互聯網意義深遠,建設建設天地一體天地一體泛在泛在連接連接(一)(一)衛星互聯
20、網衛星互聯網:新基建信:新基建信息基礎設施,息基礎設施,構建構建天地一體融合通信天地一體融合通信 衛星通信是以衛星作為中繼站進行無線電波發射或轉發的一種通信方式,能夠實現兩個或多個地面站或手持終端以及航天器和地面站間的通信。衛星通信可以補足蜂窩移動通信地域覆蓋不足問題,且能滿足應急情況下的通信需求。相較于傳統地面通信,衛星通信所提供的移動通信服務具有跨度大、距離遠、機動性強、通信方式靈活等優點。圖表圖表 1 基于多層星座的衛星互聯網系統結構基于多層星座的衛星互聯網系統結構 資料來源:朱立東、張勇、賈高一關于衛星互聯網路由技術現狀及展望 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是衛星通信發展的高級階段是衛星通信發展
21、的高級階段:隨著高功率轉發器、集成電路技術和 VSAT 技術的日益成熟,用戶終端天線口徑可以降到米級,同時,衛星和終端的集成度進一步提升,衛星和運載火箭研制成本大幅降低,衛星通信逐步從早期專線、專網時代,過渡到以個人寬帶接入為主的衛星互聯網時代。衛星互聯網是基于衛星通信技術,通過發射特定數量的衛星形成規模組網,實現全球范圍輻射,向地面和空中終端提供寬帶互聯網接入等通信服務的新型網絡。作為地面通信的重要補充,衛星互聯網具有低延時、低成本、廣覆蓋、寬帶化等優點。圖表圖表 2 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的的優勢優勢 特點特點 說明說明 低時延低時延 5G 典型端到端時延為 5-10ms 左右,低軌衛星距離
22、地表近,按最高 3000km 計算,時延約 20ms,較傳統高軌衛星的時延有顯著降低。低成本低成本 相比于地面 5G 基礎設施及海洋光纖光纜建設,衛星互聯網組網成本更低,且隨著研制集成化、標準化、平臺化技術的持續推進,未來衛星制造及發射成本將持續下降。廣覆蓋廣覆蓋 目前,地面網絡只覆蓋陸地面積的 20%、地球表面的 5%,衛星互聯網容量大、不受地域影響,可實現全球無縫覆蓋,解決偏遠地區、海上、空中用戶的互聯網服務需求。寬帶化寬帶化 高通量技術的成熟提升單星容量,降低單位帶寬成本,能滿足高信息速率業務的需求,打開下游應用藍海。資料來源:光明網,華創證券 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
23、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7 高、中、高、中、低軌低軌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有望相互補充,融合發展有望相互補充,融合發展。根據衛星運行的軌道平臺高度不同,可以把衛星分為高軌衛星(20000km 以上)、中軌衛星(2000km-20000km)和低軌衛星(200-2000km)。中高軌道衛星具有覆蓋優勢,單顆 GEO 衛星可覆蓋近 1/3 地球表面積;由于高軌衛星相對地面處于靜止狀態,所以地面接收終端無需跟蹤衛星的運動,對準一個方向即可。低軌衛星具有信號衰減和傳播延遲低,組網可覆蓋全球以及便于與地面網絡融合等優點。圖表圖表 3 不同軌道高度衛星
24、特征參數對比不同軌道高度衛星特征參數對比 項目項目 系統系統容量容量 傳輸時傳輸時延延 成本成本 覆蓋區域覆蓋區域 組網組網 壽命壽命 同步同步軌道軌道衛星衛星 傳統通信衛星傳統通信衛星 低 百毫秒級 高 單星覆蓋廣 簡單 長 高通量衛星高通量衛星 高 百毫秒級 單位帶寬成本低,單星費用高 單星覆蓋廣 簡單 長 低軌通信衛星低軌通信衛星 高 十毫秒級 單位帶寬成本低,單星費用低 單星覆蓋小,組網覆蓋廣 復雜 短 資料來源:新京報,太空與網絡,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科普時報,華創證券 天地一體化融合通信,成為行業發展趨勢天地一體化融合通信,成為行業發展趨勢。全球全球衛星通信事業衛星通信事業起步于起
25、步于 20 世紀中葉,并歷經模擬通信、數字通信世紀中葉,并歷經模擬通信、數字通信發展發展階段階段。1957年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1963 年美國發射了第一顆地球同步衛星。1965 年國際衛星通信組織發射了第一代“國際通信衛星”(INTELSAT-1),正式承擔國際通信業務,標志著衛星通信時代的到來。60-70 年代,衛星通信主要通過模擬信號傳輸信息。80-90 年代,數字傳輸技術開始大規模應用于衛星通信中,甚小口徑終端(VSAT)的出現,為大量專業衛星網絡的發展提供了條件。20 世紀世紀 90 年代以來,年代以來,通信衛星通信衛星由窄帶到寬帶由窄帶到寬帶組網組網,與地面通信由競爭,與地面
26、通信由競爭到到融合融合。20世紀 90 年代到 21 世紀初,“銥星”(Iridium)和“全球星”(Globalstar)等窄帶衛星計劃相繼提出,衛星互聯網參與地面通信網的競爭。第二代“銥星”、第二代“全球星”等為地面通信提供補充備份。2018 年以來,“一網”(OneWeb)、“星鏈”(Starlink)等低軌衛星通信系統步入與地面通信融合發展階段,可彌補 3G、4G,乃至 5G 地面基站建設不足造成的“數字鴻溝”問題。圖表圖表 4 衛星互聯衛星互聯網與地面通信網由競爭到融合網與地面通信網由競爭到融合 圖表圖表 5 高低軌網絡組成架構高低軌網絡組成架構 資料來源:賽迪顧問 資料來源:司鵬、
27、陳寧宇、王立中等人高低軌衛星網絡融合路徑分析 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8 我國衛星通信事業歷經我國衛星通信事業歷經 50 余年發展,余年發展,成就顯著。成就顯著。1970 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通信衛星事業正式起步。1997 年東方紅三號衛星的成功發射,可用于電視傳輸、電話、電報、傳真、廣播和數據傳輸等業務。目前,我國在衛星廣播通信領域主要建設了中星、亞太系列通信廣播衛星系統。我國衛星通信運營商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管理著 18 顆在軌民商用通信廣播衛星,覆蓋了中國
28、全境、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以及歐洲和太平洋地區。我國的高通量通信衛星已達到百 Gbps 水平,在全球居于前列。2016 年我國自主化衛星移動系統的“天通衛星”計劃發射首星。2018 年后,我國衛星互聯網事業起步,“虹云”、“鴻雁”星座試驗星相繼發射。2020 年和 2021 年我國分別提出了 GW 星座和 G60 星座等衛星互聯網布局計劃,并開始發射實驗星。當前我國正在發展以固定業務為主的高通量衛星通信系統和以移動業務為主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我國重我國重視推進高視推進高、中、中、低軌衛星協調發展,構建天地一體信息網絡。低軌衛星協調發展,構建天地一體信息網絡。衛星互聯網屬于我國衛星互聯網屬于
29、我國“新基建新基建”范疇中的信息基礎設施。范疇中的信息基礎設施。在 2020 年 4 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伍浩表示,新型基礎設施的主要內容之一是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其中包括以 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我國重視推動我國重視推動高、中、低軌衛星協調發展高、中、低軌衛星協調發展。2021 年 11 月,工信部發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表示將推動高軌衛星與中低軌衛星協調發展。推進衛星通信系統與地面信息通信系統深度融合,初步形成覆蓋全球、天地一體的信息網絡,為陸??仗旄黝愑脩籼峁┤蛐?/p>
30、息網絡服務。積極參與衛星通信國際標準制定。鼓勵衛星通信應用創新。我國正逐步加強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指引。我國正逐步加強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指引。2023 年 2 月,工信部發布關于電信設備進網許可制度若干改革舉措的通告,調整部分電信設備監管方式,對衛星互聯網設備、功能虛擬化設備,按照電信條例 電信設備進網管理辦法等規定,納入現行進網許可管理。圖表圖表 6 我國衛星通信系統發展歷程我國衛星通信系統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汪春霆、李寧、翟立君、盧寧寧衛星+5G:衛星通信與地面5G的融合初探(一),華創證券 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
31、009)1210 號 9 (二)(二)衛星頻軌資源競爭激烈衛星頻軌資源競爭激烈,加快衛星組網布局意義深遠,加快衛星組網布局意義深遠 1、衛星頻軌是稀缺的衛星頻軌是稀缺的“不可再生資源不可再生資源”,國際遵循,國際遵循“先登先占先登先占”原則原則 衛星通信使用到的頻段涵蓋 L、S、C、Ku、Ka 等,C 頻段和 Ku 頻段的頻譜資源已十分緊張,“星鏈”、“一網”搶占 Ku 頻段;擁有較大帶寬的 Ka 頻段可為高速衛星通信、千兆比特級寬帶數字傳輸、高清晰度電視(HDTV)、衛星新聞采集(SNG)、甚小口徑衛星終端站(VSAT)、直接到戶(DTH)業務以及個人衛星等新業務提供良好的頻譜資源保障。中軌
32、 O3b 系統已優先搶占 Ka 頻段,未來 Ka 頻段競爭或趨于白熱化。Q、V 等更高頻段資源正在成為各國申報儲備最新目標,有較大可利用空間。圖表圖表 7 衛星工作的主要頻段衛星工作的主要頻段 序號序號 頻段頻段 應用情況應用情況 1 L 頻段(1-2GHZ)應用于移動衛星通信、導航系統和無線電測繪。2 S 頻段(24GHz)應用于衛星電話、無線電導航和氣象衛星通信。3 C 頻段(4-8GHz)常用于固定衛星通信服務,如衛星電視廣播和數據傳輸。4 X 頻段(8-12GHz)用于軍事通信、氣象衛星和地球觀測衛星等。5 Ku 頻段(12-18GHz)用于直播衛星電視廣播和數據通信。6 K 頻段(1
33、8-27GHz)應用于固定和移動衛星通信服務,具有較高數據傳輸速率。7 Ka 頻段(27-40GHz)廣泛用于高速寬帶通信,如衛星互聯網接入。8 Q(33-50),V(50-75),E(60-90),W(75-110)頻段 后續目標。資料來源:新一線電子測量技術,華創證券 2、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或成或成信息化作戰信息化作戰的的“兵力兵力倍增器倍增器”,對于對于國家安全國家安全而言而言意義重大意義重大 國家安全的需要加速了低軌星座的發展。國家安全的需要加速了低軌星座的發展。據遠望智庫指出,俄烏沖突展示了基于太空的互聯網連接,以及它通過開源數字戰爭帶來的不對稱力量的倍增效應。近年來,國際航天強國
34、長線布局現役軍事衛星通信系統能力升級與后續型號延續性發展。近年來,國際航天強國長線布局現役軍事衛星通信系統能力升級與后續型號延續性發展。據 2024 年張祎蓮、王韻涵等2023 年國外通信衛星發展綜述一文指出,2023 年美、俄、歐均發射了高軌軍事通信衛星,對其骨干系統的作戰能力進行補充。此外,美國天軍發布了下一代防護戰略通信衛星“演進戰略衛星通信系統”(ESS)項目招標草案。英國也以其國防部為主體積極推進下一代天網-6(Skynet-6)衛星項目,“天網”新系統預計在2028 年正式投入運行。隨著全球隨著全球低軌寬帶通信星座建設熱潮興起,低軌低軌寬帶通信星座建設熱潮興起,低軌衛星組網衛星組網
35、為軍事作戰通信保障應用提供為軍事作戰通信保障應用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了新思路、新方案。據 2024 年張祎蓮、王韻涵等2023 年國外通信衛星發展綜述一文指出,美國已從國家戰略上確定了天基力量向更具彈性的太空體系結構轉變的要求,未來,軍用低軌通信星座將成為美頂層作戰概念“聯合全域作戰”的骨干和核心架構,高效服務于軍事作戰能力升級。2023 年美軍“黑杰克”星座規模由 20 顆衛星縮減至 4 顆,已完成全部衛星部署。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還專門設立了“星盾”(Starshield)計劃:將利用 SpaceX 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
36、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10 的星鏈技術和發射能力來支持國家安全工作,其計劃在 3 年內在近地軌道上部署超過 1.5 萬顆衛星,這些衛星具備通信、導航、遙感等基礎功能,同時可提供數據加密傳輸、戰場信息感知等多項服務。截至 2024 年 9 月初,SpaceX 已累計發射 78 顆“星盾”衛星。圖表圖表 8 “星鏈星鏈”軍事應用潛力軍事應用潛力 功能功能 說明說明 提供加密專用網絡服提供加密專用網絡服務,成為情報的加密服務,成為情報的加密服務器。務器?!靶嵌堋被驅⒃诎踩?、時延、帶寬等指標上有新的提高,從而為美國情報機構、國防部等部門提供數據加密傳輸服務,特別是為美軍一直欠
37、缺的戰場高通量信息傳輸等方面提供支持,提高美軍通信中繼、導航定位、精確打擊等作戰能力。配備激光通信系統,成配備激光通信系統,成為信息網絡的交換機。為信息網絡的交換機?!靶嵌堋毙l星均搭載有星間光學鏈路通信終端,能夠與不同高度的衛星或地面站進行高速信息傳遞,從而構建具備跨軌道通信能力的“星盾”天基網絡?!靶嵌堋边€可與軍方和商業伙伴公司的衛星網絡連為一體,在軌進行數據交互、處理與分發,支持快速閉合殺傷鏈。強化美軍的態勢感知能強化美軍的態勢感知能力,成為美軍戰場的監力,成為美軍戰場的監視器。視器?!靶嵌堋睂嫒莸谌截撦d的接口,能夠搭載不同類型、不同用途、不同廠家的載荷。其他衛星平臺只要搭載了“星鏈
38、”通信模塊,也可以無縫連接到“星鏈”和“星盾”中。測量地球的遙感衛星、用于搭載太空基站組網的通信衛星等,都能成為互聯互通互操作的“網絡節點”。資料來源:中國軍網,華創證券 3、“手機直連手機直連”打開衛星互聯網民用打開衛星互聯網民用市場市場,星地網絡融合取得,星地網絡融合取得重要突破重要突破 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創新應用,有望帶動天地網絡從無縫通信,到創新應用,有望帶動天地網絡從無縫通信,到泛在連接、泛在連接、泛在智能。泛在智能。根據中國移動 2024 年 2 月發布的面向天地一體的衛星互聯網創新應用場景白皮書,未來衛星互聯網將圍繞著“1+N+X”的理念逐步蓬勃發展:1)“1”即衛星互聯網與地
39、面網絡深度融合形成的天地一體網絡;2)“N”即拓展接入天地一體網絡的 N 個行業終端與個人移動終端,促進衛星互聯網與行業融合;3)“X”即匯聚多元數據、打通多維技術能力,延伸服務內容與生態邊界,深化衛星互聯網與各行各業的融合共建,賦能個人、行業、社會數智化發展,構筑協同一體的共建共榮衛星互聯網生態。圖表圖表 9 衛星互聯網發展圖譜衛星互聯網發展圖譜 資料來源:中國移動面向天地一體的衛星互聯網創新應用場景白皮書 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11 手機直連衛星通信技術(手機直連衛星通信技術(D2D)不斷突
40、破,)不斷突破,天地網天地網一體無縫通信一體無縫通信取得重要成就取得重要成就。自華為 Mate50 系列手機、蘋果 iPhone14 系列手機發布后,vivo、Oppo、小米、榮耀等手機企業采用各種技術加速推出“手機直連衛星”服務。摩托羅拉在 MWC2023(2023 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推出了一款名為 Defy Satellite Link 的小設備,該設備可讓任何 iPhone或安卓手機,通過藍牙與衛星連接,實現雙向衛星通信。據 SpaceX 公司透露,其借助 T-Mobile 的網絡基礎設施,已能通過 Starlink 衛星成功發送短信和視頻,并計劃在 2024 年實現短信服務,在 2
41、025 年實現語音、數據和 IoT(物聯網)服務。圖表圖表 10 國內外手機直連衛星通信技術(國內外手機直連衛星通信技術(D2D)進展)進展 品牌品牌 型號型號 推出時間推出時間 功能介紹功能介紹 華為華為 Mate 50 系列 2022 年 9 月 全球首款支持北斗衛星消息的大眾智能手機,支持北斗三號短報文單向通信服務。HUAWEI P60 2023 年 3 月 全球首款支持雙向北斗衛星消息的大眾智能手機,支持雙向北斗衛星通信。Mate 60 系列 2023 年 8 月 全球首款支持衛星通話的大眾智能手機,采用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或采用國產功率放大器芯片。蘋果蘋果 iPhone 14
42、2022 年 9 月 具備基于全球星(Globalstar)衛星通信服務的“緊急求救”功能。vivo vivo 衛星通信樣機 2023 年 6 月 MWC 現場的合作伙伴展臺上展示了衛星通信樣機,相比其他手機直連衛星通信技術路線,此次 vivo 采用的是基于3GPP 標準的 5G NTN 技術路線屬于 5G 標準范疇內的演進和擴充。Oppo Find X7 Ultra 衛星通信版 2024 年 1 月 利用天通一號同步軌道衛星,支持通過衛星天線方向圖調控技術,實現了聽筒/免提雙模衛星通話功能。小米小米 Xiaomi 14 Ultra 2024 年 2 月 首款支持雙向衛星通訊的機型,手機直連天
43、通衛星,支持實時語音通話、雙向短信接發。榮耀榮耀 Magic6 Pro 2024 年 3 月 支持手機直連衛星服務,通過連接天通衛星,支持衛星實時語音、雙向點對點短信功能。資料來源:天眼新聞,華為官網,環球網科技,華爾街見聞,釩星物聯網,錢江晚報,泡泡網,澎湃新聞,IT之家,松果財經,中國發展改革,華創證券整理 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12 二、二、低軌通信衛星升級組網加快,低軌通信衛星升級組網加快,SpaceX“星鏈星鏈”發展領跑全球發展領跑全球(一)(一)全球全球低軌衛星通信系統低軌衛星通信系
44、統升級換代升級換代,新興新興星座加快組網布局星座加快組網布局 火箭發射成本降低、衛星制造能力提升,以及集成電路技術的進步等因素共同促進了全火箭發射成本降低、衛星制造能力提升,以及集成電路技術的進步等因素共同促進了全球低軌衛星通信系統的發展。球低軌衛星通信系統的發展。美國“銥星”(Iridium)、“全球星”(Globalstar)、“軌道通信”(Orbcomm)等三大傳統低軌衛星通信系統已經完成升級換代,逐步向星載多功能綜合、衛星物聯網等方向發展。一網(OneWeb)、星鏈(Satrlink)、低軌衛星(LEOSat)、電信衛星(Telesat)等低軌星等都在不同程度地進行頻率更迭,以滿足高頻
45、段信號對低軌衛星星載載荷業務的支撐。據統計,當前全球有超過 300 個低軌互聯網星座項目在運營或正在建設中。圖表圖表 11 全球主要低軌衛星通信系統計劃概況全球主要低軌衛星通信系統計劃概況 國家國家 推出時間推出時間 項目項目 運營商運營商 計劃數量計劃數量 軌道高度(軌道高度(km)頻段頻段 提供服務提供服務 美國美國 1987 Iridium Iridium 66 780 L/Ka 窄帶通信互聯網(二代)1990 Orbcomm Orbcomm 36 780835 VHF 非實時窄帶物聯網(二代)1995 Globalstar Globalstar 48 1389 L/S 窄帶通信互聯網(
46、二代)2015 OneWeb OneWeb 1980 1200 Ku/Ka 寬帶通信高速互聯網 Starlink SpaceX 4409 550/11101325 Ku/Ka/V 寬帶通信高速互聯網6G 37518 328580 LEOSat LEOSat 108 1400 Ka 寬帶通信高速互聯網 2016 Boeing 波音 2956 1200 V 先進通信高速互聯網 2019 Kuiper 亞馬遜 3236 590630 Ka 寬帶通信互聯網 俄羅俄羅斯斯 2016 Yaliny Yaliny 135 600 Ku/Ka 互聯網 2018 Sphere 俄航天集團 638-通導遙融合互聯
47、網 中國中國 2016 鴻雁 中國航天科技 324 1100 L/Ka 寬帶通信互聯網 2018 虹云 中國航天科工 156 1040 Ka 寬帶通信互聯網 銀河 Galaxy 中國銀河航天 1000 5001200 Q/V/Ka 寬帶通信 5G 2020 GW 星座 中國星網 12992 5001200 Ka 高速網絡通信 2021 G60 星座 上海垣信 15000 3001000 全頻段 寬帶互聯網服務 加拿大加拿大 2017 Telesat Telesat 298 10001248 Ka 寬帶通信互聯網 2018 Kepler 亞馬遜 140 520600 Ku/Ka M2M 物聯網
48、韓國韓國 2015 Samsung 三星 4600 14001500 V 高速互聯網 印度印度 2019 SpaceNet Astrome 198-高速互聯網 資料來源:吳奇龍、龍坤、朱啟超低軌衛星通信網絡領域國際競爭:態勢、動因及參與策略,上觀新聞,上海證券報,金融界,觀察者網,企業預警通,華創證券 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13 SpaceX 的星鏈在“一箭多星”和火箭回收利用等方面顛覆技術創新也極大地降低了衛星發射成本。據 2024 年陶瀅,蔣文婷,高曌等人衛星互聯網現狀與發展展望一文指出,除
49、了火箭技術的發展外,低軌互聯網系統的發展同樣有賴于星地系統能力的提升,例如:1)對于衛星,光學星間鏈路技術、相控陣波束形成技術、數字處理技術等是核心;2)對于網絡,拓撲動態性管理、星地鏈路切換、路由算法設計、信關站布局優化等是關鍵;3)對于終端,則主要是小型化設計等問題。(二)(二)“星鏈星鏈”盈盈利利之路之路:衛星網絡、用戶結構不斷豐富,火箭運力衛星網絡、用戶結構不斷豐富,火箭運力不斷不斷增強增強 1、火箭火箭價值價值:從獵鷹:從獵鷹 9 號號到到星艦,星艦,LEO 運力或運力或提升至提升至百噸百噸以上以上,發射成本或降至,發射成本或降至每公每公斤數斤數百美元百美元量級量級 獵鷹獵鷹 9 號
50、是星鏈衛星的主要運載火箭,可復用火箭邊際發射成本低至號是星鏈衛星的主要運載火箭,可復用火箭邊際發射成本低至 1500 萬美元。萬美元。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發射“星鏈”衛星主要采用自研火箭獵鷹 9 號(Falcon 9)。獵鷹 9 號是世界上第一個軌道級可重復使用火箭,是一款兩級火箭,一級使用 9 臺梅林(Merlin)發動機,可重復回收使用。截至 2024 年 9 月初,獵鷹 9 號通過 191 次精準的發射,成功部署了 7001 顆星鏈衛星。預計星鏈全球訂戶約 350 萬。根據 2022 年劉潔、丁潔、李翔宇、王錚“獵鷹”9 火箭的發射成本與價格策略分析一文,2020 年全新
51、獵鷹 9 號火箭報價為 5000 萬美元。一級、二級火箭在全新火箭成本中占比分別為 60%、20%;整流罩在火箭成本占比 10%。通過重復回收利用一級火箭和整流罩,復用火箭成本可降低至 1500 萬美元。未來如果可以實現二級復用,則復用型獵鷹 9號的邊際發射成本將有望降低至 500-600 萬美元。圖表圖表 12 全新全新“獵鷹獵鷹”9 成本構成(單位:萬美元)成本構成(單位:萬美元)“獵鷹獵鷹”9 火箭火箭 全新火箭成本全新火箭成本(占比占比)復用火箭成本復用火箭成本(占比占比)硬件硬件 一級 3000(60%)-二級 1000(20%)1000(66.6%)整流罩 500(10%)-軟件軟
52、件 推進劑 40(0.8%)40(2.6%)發射測控、翻修等相關費用 460(9.2%)460(30.6%)總計總計 5000 1500 資料來源:劉潔、丁潔、李翔宇、王錚“獵鷹”9火箭的發射成本與價格策略分析,華創證券 SpaceX 獵鷹獵鷹 9 號地軌道發射成本全球領先號地軌道發射成本全球領先。根據 2023 年朱雄峰、劉陽、劉鷹等人獵鷹-9 運載火箭發射成本研究一文,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運載火箭發射成本統計數據,獵鷹 9 號 LEO 發射成本約 1.8 萬元人民幣/公斤,領先全球。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
53、監許可(2009)1210 號 14 圖表圖表 13 國際商業火箭近地軌道發射成本比較(以人民幣計價)國際商業火箭近地軌道發射成本比較(以人民幣計價)型號型號 國家國家/地區地區 制造商制造商 定價(萬定價(萬元元/公斤)公斤)獵鷹獵鷹 9 號號(Falcon 9)美國 太空探索公司 1.8 獵鷹重型(獵鷹重型(Falcon Heavy)美國 太空探索公司 0.9 阿里安阿里安-5G(Ariane-5G)歐洲 阿麗亞娜航天公司 8.5 聯盟(聯盟(Soyuz)俄羅斯 俄羅斯“進步”火箭航天中心 4.9 質子質子 SL-13(ProtonSL-13)蘇聯 赫魯尼切夫國家航天科研生產中心 2.6
54、質子質子 SL-13(ProtonSL-13)蘇聯 赫魯尼切夫國家航天科研生產中心 2.6 資料來源:朱雄峰、劉陽、劉鷹等人獵鷹-9運載火箭發射成本研究,華創證券 根據星鏈(Starlink)2028 年后基本維持在每年 8000 顆以上的發射計劃,SpaceX 的獵鷹9 號的運力仍顯不足。2023 年田豐獵鷹重型火箭,緣何狂攬 NASA 十年訂單一文指出,SpaceX 公司的獵鷹重型(Falcon Heavy)基于獵鷹 9 號芯一級并聯而來,隨著獵鷹 9號從 1.0 升級至 Block 5 型,LEO 運力從不足 10 噸增至 22.8 噸,獵鷹重型的運力也從 53噸提升至 63.8 噸?!?/p>
55、超重超重-星艦星艦”有望實現有望實現“星鏈星鏈”大批量發射,并將大批量發射,并將每公斤每公斤低軌低軌衛星衛星發射成本降低至百美元發射成本降低至百美元量量級級?!俺?星艦”(Super Heavy-Starship)是 SpaceX 為滿足載人繞月飛行、火星探索和“星鏈”大規模發射需求而研制的重型火箭,全長 119m,起飛重量達 5000 噸,起飛推力約 7590噸,優化的、完全可重復使用的星艦的有效載荷為 150 噸(LEO),若不考慮重復使用,星艦的有效載荷可達 250-300 噸,有望超過土星五號,成為全球體積最大、推力最強的運載火箭。據 2023 年譚勝、朱雄峰、劉鷹等人的“超重-星艦
56、”基本情況與應用前景分析一文,“超重-星艦”采用極低成本的不銹鋼材料、無整流罩一體化設計、過冷加注技術、低成本重量輕的隔熱瓦、模塊化設計方案、全箭僅用一型發動機、兩級完全重復使用等多種顛覆性設計方案和技術,有效降低了研制、生產和使用成本,且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可靠性,可將 LEO 運輸成本降低到每千克百美元級甚至更低。2024 年 6 月 6 日,星艦第四次試飛,超重型助推器軟著陸成功,據 SpaceX 在社交媒體發帖稱,“星艦”本體確認在印度洋濺落。據馬斯克宣布,星艦第五次星艦軌道試飛任務(IFT-5)預計 11 月進行,即超重助推器(B12)及星艦飛船(S30)的組合體。圖表圖表 14 獵鷹九
57、號火箭完成第獵鷹九號火箭完成第 300 次發射次發射 圖表圖表 15 “星艦星艦”第四次測試起飛第四次測試起飛 資料來源:快科技 資料來源:上游新聞 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15 2、星座設計:星座設計:“星鏈星鏈”衛星設計小型化、標準化,單星成本或低至衛星設計小型化、標準化,單星成本或低至 50 萬美元以下萬美元以下 星鏈(Starlink)星座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于 2015 年提出的低軌衛星互聯網計劃,旨在建立一個覆蓋廣、容量大、時延低的天基通信系統,為全球范圍提供高速互聯
58、接入服務。星鏈計劃分兩期,總規劃發射約 4.2 萬顆衛星:第一期星鏈(星鏈一代):第一期星鏈(星鏈一代):由 2 個子星座 12000 顆衛星以及相關地面控制設施、網關地球站(Gateway)和用戶網絡終端構成。其中,星鏈星座的空間段計劃由 4409 顆分布在 550km-1300km 左右的低地球軌道(LEO)衛星和 7518 顆分布在 340km 左右的極低地球軌道(VLEO)衛星構成,組網衛星總數達到 11927 顆。第二期星鏈(星鏈二代):第二期星鏈(星鏈二代):據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備案顯示,SpaceX 公司在完成初步發射1.2萬顆衛星后,進一步計劃在340614km之間
59、9個不同軌道高度、多個傾斜軌道面上部署 29988 顆衛星,以增加太陽同步軌道衛星數量并提升衛星在緯度上均勻分散的能力,確保更好、更一致的全球覆蓋。星鏈衛星版本不斷迭代,共計星鏈衛星版本不斷迭代,共計 5 個版本。個版本。在“星鏈”衛星不斷迭代更新過程中,SpaceX 已經發展出試驗星(Tintin A/B)、V0.9、V1.0、V1.5 和 V2.0 不同版本的星鏈衛星。其中,V0.9、V1.0 和 V1.5 用于星鏈一代,V2.0 用于星鏈二代。圖表圖表 16 “星鏈星鏈”計劃衛星軌道情況計劃衛星軌道情況 軌道類型軌道類型 數量數量/個個 軌道高度軌道高度/km 工作頻段工作頻段 備注備注
60、 LEO 階段一 1584 550 Ku/Ka 頻段 分布于傾角 53 的 24 個軌道面上,每個軌道面部署 66 顆衛星,星座容量30Tbit/s、延時 15ms 階段二 2825 1110、1130、1275、1325 每個軌道高度分別部署 32、8、5、6 個軌道面,每個軌道面大約運行 5075 顆衛星,預計 2024 年完成 VLEO 階段三 7518 345.6、340.8、335.9 V 頻段 分布在 3 個高度和傾角的軌道面,各軌道面內衛星的位置經過優化設計,以最大限度地擴大整個星座的衛星間的距離,從而排除碰撞風險 資料來源:劉旭光、錢志升、周繼航、馬向“星鏈”衛星系統及國內衛星
61、互聯網星座發展思考,華創證券 星鏈衛星設計小型化、標準化星鏈衛星設計小型化、標準化、多功能化,以縮短研制周期,降低制造和發射成本。、多功能化,以縮短研制周期,降低制造和發射成本。據2023 年王迪、楊廣華、秘倩等人“星鏈”星座建設關鍵技術研究一文指出,為增加衛星一次發射數量,充分利用火箭載重量和載荷空間,星鏈衛星采用了小型化和標準化設計,簡化接口,采用模塊化部件,降低衛星質量和尺寸。星鏈衛星結構布局上采用創新的平板設計,并僅裝備單個太陽能電池陣,衛星在運載火箭整流罩內采用堆疊方式安裝,最大限度地減小體積,獵鷹 9 號運載火箭一次最多可發射 60 顆 1.0 版本衛星或 53 顆 1.5 版本衛
62、星。星鏈衛星天線系統由 4 套相控陣天線系統和 2 個拋物面天線系統組成,可以實現極高的數據量發送和傳發,比常規容量通信衛星成本低一個數量級?!靶擎湣盫1.5 版本衛星上還裝載有光學空間激光器,能夠構建激光通信鏈路。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16 圖表圖表 17 SpaceX 星鏈發射節奏星鏈發射節奏 部署階段部署階段 時間時間 發射情況發射情況 V1.0 版本衛星發版本衛星發射部署階段射部署階段 2019.05-2021.07 主要發射星鏈殼層 1 的 V1.0 版本衛星;其中,穿插著殼層 3 的
63、少量 V1.5 版本衛星,用于星間激光鏈路測試。V1.5 版本衛星發版本衛星發射部署階段射部署階段 2021.09-2023.07 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底,主要發射星鏈殼層 4 的 V1.5版本衛星;殼層 2、3、5 的 V1.5 版本衛星主要于 2023年上半年發射。期間,穿插著有少量 V2.0 Mini 版本的衛星發射,主要用于先期測試。V2.0 Mini 版本衛版本衛星發射部署階段星發射部署階段 2023.07 至今 發射的星鏈衛星均為 V2.0 Mini 版本,用以填充殼層 6與殼層 7。資料來源:劉帥軍、徐帆江、劉立祥、嚴文勵、莊錦山Starlink二代GEN2系統混
64、合組網與分階段部署探討,華創證券 據摩根士丹利估算,星鏈衛星制造成本在 100 萬美元/顆。馬斯克曾公開透露,在復用一級火箭和整流罩的樂觀狀態下,單星的成本可降低至 50 萬美元。若星艦研制成功,有望一次性發射 300 顆星鏈衛星,發射成本進一步降低。圖表圖表 18 星鏈衛星用戶工作流程星鏈衛星用戶工作流程的的 2 種模式種模式“星鏈星鏈”衛星用戶工作流程衛星用戶工作流程 示意圖示意圖 透明轉發透明轉發模式模式 反向鏈路:用戶終端衛星信關站(用戶鏈路饋電鏈路);前向鏈路:信關站衛星用戶終端(饋電鏈路用戶鏈路)。星上路由星上路由交換模式交換模式 用戶 1衛星 1信關站衛星 1衛星 2用戶終端 2
65、(用戶鏈路饋電鏈路饋電鏈路用戶鏈路)。資料來源:劉旭光、錢志升、周繼航、馬向“星鏈”衛星系統及國內衛星互聯網星座發展思考,華創證券 3、衛星應衛星應用:用:終端硬件銷售配合訂閱收費,終端硬件銷售配合訂閱收費,2023 年星鏈營收或達年星鏈營收或達 41.78 億美元億美元 根據 2024 年秦明宇,劉帥軍,徐帆江等人Starlink 星鏈終端服務與盈利測算一文,SpaceX 共推出星鏈終端的三代標準版本以及多種衍生版本:第一代為圓形終端,目前已經停產,逐漸被第二代和第三代替代。第二代標準(電機)驅動(Standard Actuated)終端。SpaceX 基于此版本推出了高性能(High Pe
66、rformance)、扁平高性能(Flat High Performance)、航空(Aviation)等多款衍生版本。第三代標準(Standard)終端。星鏈目前發行的終端正在從標準(電機)驅動版本過渡到標準版本。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17 圖表圖表 19 星鏈終端的不同版本星鏈終端的不同版本 資料來源:秦明宇、劉帥軍、徐帆江、劉立祥、鄧志豪Starlink星鏈終端服務與盈利測算 目前,SpaceX 的服務對象已從最初的消費者市場擴展到國家安全、企業、移動、海事和航空等多個領域。相應地,星鏈服
67、務分為 Standard、Priority、Mobile、Mobile Priority、Aviation 五種收費模式,前兩者是固定類,適用于住宅用戶和商業服務客戶;Mobile 和Mobile Priority 為移動類,適用于房車漫游、海事用戶等,Aviation 主要提供給商業航空公司使用。圖表圖表 20 星鏈終端版本主要星鏈終端版本主要性能性能參數參數 標準(電機)驅動終端標準(電機)驅動終端 第三代標準終端第三代標準終端 高性能終端高性能終端 扁平高性能終端扁平高性能終端 天線天線 電動自定向電子相控陣天線 軟件輔助手動定向電子相控陣天線 電動自定向電子相控陣天線 固定式電子相控陣
68、天線 環境評級環境評級 IP56 防護等級 IP67 類型 4 IP56 防護等級 IP56 防護等級 融雪能力融雪能力/抗抗風能力風能力 融雪能力高達 40 毫米/小時(1.5 英寸/小時)抗風力等級 96 公里/小時+(60 英里/小時+)抗風力等級風速 74 英里/小時(280 公里/小時)抗風力等級風速 74 英里/小時(280 公里/小時)工作溫度范工作溫度范圍圍-30 C 至 50 C(-22 F 至122 F)-30 C 至 50 C(-22 F 至 122 F)-30 C 至 50 C(-22 F 至122 F)-22 F 至 122 F(-30 C 至50 C)視場視場 10
69、0 110 140 140 平均功耗平均功耗 50-75W 75-100W 110-150W 110-150W 尺寸尺寸 20.2 11.9 英寸(513 303mm)23.4 15.07 1.5 英寸(594 383 39.7mm)20.1 22.6 英寸(511 575mm)20.1 22.6 1.6 英寸(511 575 41mm)資料來源:秦明宇、劉帥軍、徐帆江、劉立祥、鄧志豪Starlink星鏈終端服務與盈利測算,華創證券 星鏈終端根據性能和應用場景的不同,售價分布在 599 美元到 15 萬美元區間;終端訂閱套餐價格在 120 美元到 1 萬美元區間。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
70、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18 圖表圖表 21 星鏈終端價格分布星鏈終端價格分布 圖表圖表 22 星鏈終端套餐價格分布星鏈終端套餐價格分布 版本版本 套件價格套件價格 標準標準(Standard)599 美元 標準標準(電機電機)驅動驅動(Standard Actuated)599 美元 高性能高性能(High Performance)2500 美元 扁平高性能扁平高性能(Flat High Performance)2500 美元 航空航空(Aviation)15 萬美元 套餐套餐 價格價格(美元美元/月月)Standard 1
71、20 Priority-40GB 140 Priority-1TB 250 Priority-2TB 500 Priority-6TB 1500 Mobile-Regional 150 Mobile-Global 200 Mobile Priority-50GB 250 Mobile Priority-5TB 5000 Mobile Priority-1TB 1000 Business-20GB 2000 Business Unlimited 10000 資料來源:秦明宇、劉帥軍、徐帆江、劉立祥、鄧志豪Starlink星鏈終端服務與盈利測算,華創證券 資料來源:秦明宇、劉帥軍、徐帆江、劉立祥、
72、鄧志豪Starlink星鏈終端服務與盈利測算,華創證券 據彭博報道,據 SpaceX 公司首席財務官 Bret Johnsen 表示,星鏈在 2023 年年底首次實現盈利。據Jack Kuhr 和Mo Islam發表在Playload 上的 Estimating SpaceXs 2023 Revenue一文測算,2023 年 SpaceX 收入 87.21 億美元,其中,星鏈業務貢獻為 41.78 億美元。結合三體引力波公眾號相關整理,2023 年星鏈業務具體構成包括:住宅用戶:住宅用戶:住宅用戶 2023 年新增 101.5 萬套,硬件價格按照 550 美元進行測算(國際官網售價不一,按照美
73、國官網價格測算)。訂閱費用,國際月費較低,從 40 美元到 105 美元不等,美國地區訂閱費用 120 美元起。全球用戶占總客戶的 41%,大部分來自日本、歐洲、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地區。訂閱單價 400 美元/月,訂閱量183.5 萬份,加權訂閱月數 9.32 個月。房車漫游:房車漫游:據估測,SpaceX 在去年年底擁有近 40 萬房車漫游用戶。每月訂閱資費已從 150 美元/月,提高到 200 美元/月,據估算這會帶來 6.79 億美元的訂閱收入。商業用戶:商業用戶:截至 2023 年底,Starlink 已簽約 6 萬名商業用戶(僅占總用戶的 2.6%),這意味著星鏈用戶群體絕大多數
74、都是個人或家庭用戶。海事用戶:海事用戶:2023 年累計用戶達到了 1 萬人。航空航空用戶:用戶:硬件成本為 15 萬美元,月費為 2.5 萬美元。2022 年星鏈為 80 架飛機提供配套,SpaceX 還有 400 架飛機合同在身。政府網絡安全:政府網絡安全:假設由于烏克蘭和其他國家越來越多地采用星鏈進行軍事通信,該服務的收入已增長至每月 4000 萬美元。加權訂閱月數 12 個月。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19 圖表圖表 23 2023 年年 SpaceX 收入構成測算收入構成測算 資料來源:J
75、ack Kuhr、Mo IslamEstimating SpaceXs 2023 Revenue 天文學家喬納森 麥克道爾(Jonathan McDowell)的一項研究顯示,迄今為止,SpaceX 已經發射了 6700 多顆星鏈衛星,其中 5900 多顆處于運行軌道。在全球范圍內,星鏈目前為全球 100 個國家和地區的 300 多萬用戶提供服務。據市場研究和咨詢公司 Quilty Space預測,2024 年星鏈有望實現 66 億美元營收,并有望首次實現正自由現金流。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20
76、 圖表圖表 24 星鏈服務全球覆蓋情況星鏈服務全球覆蓋情況 資料來源:SpaceX官網 圖表圖表 25 星鏈服務計劃星鏈服務計劃(單位:英鎊)(單位:英鎊)資料來源:SpaceX官網 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21 三、三、我國重視我國重視高低軌高低軌通信通信衛星衛星互補互補,商業運載火箭,商業運載火箭加快加快迭代迭代(一)(一)高軌衛星互聯網高軌衛星互聯網初步初步建成,高通量衛星通信建成,高通量衛星通信前景廣闊前景廣闊 我國首張高軌衛星互聯網初步建成。我國首張高軌衛星互聯網初步建成。我國首顆高通量
77、通信衛星中星 16 號于 2017 年 4 月 12 日發射,首次搭載了 Ka 頻段通信載荷,整星容量達 20Gbit/s,超過了之前我國研制的所有通信衛星容量的總和,是我國首顆超百 Gbps 容量高通量通信衛星,意味著我國衛星通信進入了高通量時代。近年來,隨著亞太 6D 衛星(2020 年 7 月 9 日發射,容量達 50Gbit/s)、中星 19 號衛星(2022 年 11 月 5 日發射,Ka 頻段容量 10Gbit/s)、中星 26 號衛星(2023 年 2 月 23 日發射,超百 Gbit/s 容量)相繼成功發射和部署,我國已初步建成首張完整覆蓋我國國土全境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沿線
78、重點區域的高軌衛星互聯網。據央廣網報道,中國衛通將推動更大單星容量衛星建設,預計到“十四五”末,高通量通信衛星總容量將超過 500Gbps,屆時,將為我國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沿線航空、航海、應急、能源、林草等行業及普遍服務用戶提供高速的專網通信和衛星互聯網接入服務。圖表圖表 26 中國衛通運營的衛星資源中國衛通運營的衛星資源 資料來源:中國衛通官網 2024 年我國已順利發射年我國已順利發射 2 顆衛星互聯網高軌星顆衛星互聯網高軌星。1)2 月 29 日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衛星互聯網高軌衛星 01 星發射升空,該星發射成功將提高我國互聯網的效率與質量。2)8 月 1 日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
79、將衛星互聯網高軌衛星 02 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新一代高通量衛星將與地面網絡進一步兼容。新一代高通量衛星將與地面網絡進一步兼容。據 2024 年李立高通量衛星有效載荷新技術研究與展望一文指出,新一代高通量衛星通信系統傳輸能力已相當于 4G 水平,體系結構方面與地面互聯網高度兼容。未來,基于 5G、6G 的地面網絡和基于衛星的天基網絡將共同組成天地一體化網絡,為具備廣覆蓋、大帶寬和高速率特點的高通量衛星通信系統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22 (二)(二)低軌
80、低軌通信通信衛星衛星組網組網啟程啟程,衛星互聯網迎來,衛星互聯網迎來發展發展新新章章 1、萬星星座計萬星星座計劃啟動發射,低軌通信衛星加速組網劃啟動發射,低軌通信衛星加速組網 目前,我國衛星互聯網萬星星座規劃主要包括 GW 星座、G60 星座、鴻鵠三號等。GW 星座:星座:2020 年 9 月,我國向國際電信聯盟(ITU)遞交了一份衛星頻譜分配文件,申請了包括兩個名為 GW-A59 和 GW-2 的低軌寬帶衛星星座計劃在內的 12992顆衛星的頻譜分配。這兩個 GW 計劃的實施主體為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1 年,注冊資本 100 億元,由國務院國資委全
81、資控股。圖表圖表 27 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股權結構圖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股權結構圖 資料來源:企業預警通,華創證券(注:時間截至2024年9月)G60 星座:星座:又名“千帆星座”,由上海市政府支持,于 2023 年啟動建設。上海垣信衛星科技有限公司是 G60 星座建設的核心公司。G60 星座包括三代衛星系統,采用全頻段、多層多軌道星座設計,旨在提供寬帶互聯網服務,官方規劃 2024 年完成 108顆衛星發射,到 2025 年底實現 648 顆星提供區域網絡覆蓋,2027 年提供全球網絡覆蓋,2030 年實現 1.5 萬顆星提供手機直連多業務融合服務。圖表圖表 28 上海垣信衛星科技
82、上海垣信衛星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結構圖有限公司股權結構圖 資料來源:企業預警通,華創證券(注:時間截至2024年9月)鴻鵠三號:鴻鵠三號:2024 年 5 月北京藍箭鴻擎科技有限公司(曾用名:上海藍箭鴻擎科技有限公司)向 ITU 提交了預發信息(API)。該文件概述了鴻鵠-3(Honghu-3)星座的計劃,它將在 160 個軌道平面上總共發射 10000 顆衛星。北京藍箭鴻擎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7 年,大股東為我國中大型液氧甲烷運載火箭民用核心供應商藍箭航天 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23 空間科
83、技股份有限公司。圖表圖表 29 北京藍箭鴻擎科技北京藍箭鴻擎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結構圖有限公司股權結構圖 資料來源:企查查,華創證券(注:時間截至2024年9月)此外,銀河航天、國電高科、時空道宇等也提出了低軌通信衛星組網計劃。圖表圖表 30 銀河航天、國電高科、時空道宇銀河航天、國電高科、時空道宇的的低軌通信衛星組網計劃低軌通信衛星組網計劃 星座名稱星座名稱 星座規劃星座規劃 運營主體運營主體 發射情況發射情況 小蜘蛛網小蜘蛛網 我國首個星地融合 5G 試驗網絡“小蜘蛛網”。銀河航天計劃 2025 年前發射 1000 顆低軌衛星。2020 年銀河航天發射了首顆試驗星,通信能力達 10Gbps,成
84、為我國通信能力最強的低軌寬帶衛星。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2 年銀河航天 02 批衛星發射成功,這是我國首次批量研制的 6 顆低軌寬帶通信衛星。天啟星座天啟星座 天啟星座是我國首個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該星座一代由38 顆低軌衛星組成。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 目前已有 25 顆衛星在軌運營?!疤煨姓咛煨姓摺毙切亲疤煨姓摺蔽⑿⌒l星星座將為全球用戶提供窄帶空間物聯網雙向數據通信(DCS)和全球船舶位置監控(AIS/VDES)、全球航空器(ADS-B)監控等空間信息服務?!疤煨姓摺毙亲傄巹澃l射 48 顆衛星組網。北京和德宇航技術有限公司 和德宇航于 2019 年成功發射了和德二號A/
85、B 衛星。吉利未來出吉利未來出行星座行星座 中國首個遙感、導航、通信衛星星座,也是全球首個服務于未來汽車出行低軌衛星星座,據時空道宇 CEO 王洋介紹,該星座規劃分三期:一期部署 72 顆衛星,實現全球實時數據通信,為全球用戶提供中低速衛星通信服務,支持全球 2 億以上用戶;二期規劃 264 顆手機直連衛星,支持存量手機直連衛星通信,提供全球商業服務;三期規劃 5676 顆多媒體衛星,提供全球商用低軌寬帶通信服務。浙江時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 截至 2024 年 9 月,吉利未來出行星座已完成三個軌道面 30 顆衛星在軌部署,將實現 24 小時全球 90%區域覆蓋,正式為海外用戶提供衛星通信服務。
86、預計 2024年底實現全球化商業服務,預計 2025 年底完成一期建設,實現全球無縫覆蓋。資料來源:人民網,潮新聞,北京海淀官方發布,中電網絡通信集團官網,人民日報,云上膠州,都市快報橙柿互動,華創證券 千帆星座組網啟程,我國衛星互聯網事業邁入新篇章。千帆星座組網啟程,我國衛星互聯網事業邁入新篇章。2024 年 8 月 6 日 14 時 42 分,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將千帆極軌 01 組 18 顆衛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萬星星座計劃或將陸續迎來批量發射組網。千帆星座采用數字化設計和模塊化生產方式,有望提升衛星研制效率。千帆星座采用數
87、字化設計和模塊化生產方式,有望提升衛星研制效率。1)據 IT 之家報道,千帆星座發射的首批 18 顆商業組網衛星采用上海格思航天自主研發的可堆疊型平板 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24 衛星平臺,每顆衛星重 300kg。2)據北京日報引“千帆星座”總設計師曹彩霞介紹,平板衛星堆疊發射從結構設計到單機設計,均采用全數字化方法;在生產環節采用數字化自動化測試,大幅提升了研制效率;3)首批發射的 18 顆星由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研制,后者建立了模塊化、標準化衛星產線,具備年產 300 顆以上衛星的能力,未來
88、將可支持1 箭 36 星發射。2、衛星通信產業鏈加強資源整合,積極布局天地一體通信未來衛星通信產業鏈加強資源整合,積極布局天地一體通信未來 央企牽頭整合中國衛星通信資源,推動國內通信事業向著空天地融合方向發展。央企牽頭整合中國衛星通信資源,推動國內通信事業向著空天地融合方向發展。中國時空信息集團有限公司近日成立。中國時空信息集團有限公司近日成立。2024 年 4 月 20 日,中國時空信息集團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區注冊成立,該公司的股東包括三大央企: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 55%,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持股 25%,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 20%。經營范圍含衛星導航服務、衛星通信服務
89、、大數據服務、數據處理和存儲支持服務、人工智能雙創服務平臺、人工智能公共數據平臺、氣象觀測服務、地震服務等。圖表圖表 31 中國時空信息集團有限公司股權結構圖中國時空信息集團有限公司股權結構圖 資料來源:企查查,華創證券 電信電信運營商牽頭衛星通信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整合,積極布局天地一體通信未來。運營商牽頭衛星通信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整合,積極布局天地一體通信未來。中國聯通與華為、銀河航天已簽署中國聯通與華為、銀河航天已簽署“空天地一體化戰略合作伙伴協議空天地一體化戰略合作伙伴協議”。2020 年 6 月中國聯通與華為、銀河航天共同簽署了“空天地一體化戰略合作伙伴協議”,計劃將地面系統和衛星系統融合
90、發展,組建一個覆蓋全球通信網絡。該計劃第一階段發射 144 顆低軌衛星,第二階段再增加 800 顆,最終實現總共 2800 顆低軌衛星,完成星座組網。中國移動在衛星研制、機構管理、產業協作中國移動在衛星研制、機構管理、產業協作上,上,積極推動地面網絡與衛星網絡積極推動地面網絡與衛星網絡融合互補融合互補。中國移動發布中國移動發布“中國移動透明轉發試驗星中國移動透明轉發試驗星”試制及相關服務試制及相關服務招標信息,銀河航天、華招標信息,銀河航天、華為、中興近日中標為、中興近日中標。2024 年 6 月 7 日,根據中國移動官網消息,由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負責采購的中國移動試驗星試制項目公布中
91、標結果,華為、中興、銀河航天 3 家成功勝出。中國移動本次集采的試驗星將成為中國移動繼 2024 年 2 月成功發射的“中國移動 01 星”與“星核”驗證星之后的第 3 顆低軌衛星?!爸袊苿?01 星”由中國移動聯合星移聯信共同研發,是全球首顆可驗證 5G 天地一體演進技術的星上信號處理衛星?!靶呛恕彬炞C星由中國移動聯合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共同研發,搭載了 6G 新型星載核心網“星核”系統。這 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25 兩顆試驗星的發射意味著中國移動創新 5G 衛星通信,承接 6G
92、天地一體,積極布局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的通信網絡方向取得重要突破。圖表圖表 32 “中國移動透明轉發試驗星中國移動透明轉發試驗星”試制及相關服務標包信息試制及相關服務標包信息 標包標包 采購內容采購內容 詳細信息詳細信息 中選人中選人 標包標包 1 中國移動透明轉發試驗星試制及配套服務采購 根據技術規范要求提供“中國移動透明轉發試驗星”試制及相關服務 銀河航天(西安)科技有限公司 標包標包 2 中國移動透明轉發試驗星協同基站原型樣機及配套服務采購 根據技術規范要求提供“中國移動透明轉發試驗星”協同基站研制及測試等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標包標包 3 中國移動再生試驗星試制及配套服務采購 根
93、據技術規范要求提供“中國移動再生試驗星”試制及相關服務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通信世界網,華創證券 中國移動研究院成立星地融合技術研究所中國移動研究院成立星地融合技術研究所。2024 年 7 月 15 日,中國移動研究院宣布設立星地融合技術研究所,旨在推進空天地一體化技術演進。星地一體研究在移動研究院內實行二級機構管理。中國移動與上海垣信中國移動與上海垣信有望開展有望開展戰略合作戰略合作。2024 年 8 月 9 日,中國移動上海公司與上海垣信衛星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地面網絡與衛星網絡領域的優勢,在基礎通信資源、移動通信資源、空間通信資源等領域
94、實現雙向賦能,共同服務國家戰略,融入上海發展大局,輻射長三角,共同構建新一代多功能網絡系統,進一步驅動衛星互聯網與低軌通信衛星產業高速發展。3、衛星網絡服務需求激增,陸??仗煨l星網絡服務需求激增,陸??仗鞈脩们熬皬V闊前景廣闊 隨著全球衛星互聯網不斷建設,衛星網絡服務需求激增,低軌衛星互聯網在陸地、海上、空中的應用前景廣闊。圖表圖表 33 衛星互聯網應用場景衛星互聯網應用場景 資料來源:沈永言衛星通信應用的歷史回顧和未來展望 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26 (1)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有望有望與地面
95、移動通信網融合應用與地面移動通信網融合應用 隨著 5G 商用牌照的發放,地面移動通信網已進入 5G 時代。6G 建設有望繼續擴展增強移動寬帶(eMBB)、大規模機器通信(mMTC)和高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三類典型場景的應用范圍。低軌衛星通信系統有望助力 6G 實現泛在、高速、低時延。據 2023 年禹華鋼和方子希低軌衛星互聯網:發展、應用及新技術展望一文指出,森林防火、天然氣管道監測、電力線路和鐵路線監控、邊境線防控等場景很難被地面移動通信網絡所覆蓋,而低軌衛星網絡在低密度用戶接入場景下的寬帶互聯更具優勢,其典型的行業應用業務包括:固定網絡回傳業務、機動式分布業務和專網業務等。圖表圖表
96、 34 低軌衛星互聯網地面應用業務低軌衛星互聯網地面應用業務 圖表圖表 35 智慧天網一號智慧天網一號 01 星組網通信應用場景星組網通信應用場景 資料來源:禹華鋼、方子希低軌衛星互聯網:發展、應用及新技術展望 資料來源:清華大學官網 我國積極探索衛星互聯網與我國積極探索衛星互聯網與 6G 網絡融合建設方案,成功發射網絡融合建設方案,成功發射首首顆中軌寬帶通信衛星顆中軌寬帶通信衛星。2024 年 5 月 9 日,我國成功發射衛星智慧天網一號 01 星?!爸腔厶炀W”是清華大學原創提出的中軌泛同步軌道天基網絡解決方案,以 8 顆中軌寬帶通信網絡衛星為一組,部署在2 萬公里高度的軌道上,構成覆蓋全球
97、的通信星座,并可按需擴展為 16 星(兩組)、32 星(四組)等多種覆蓋網絡。星座建成后,將實現全球無盲點覆蓋的個性化寬帶網絡服務,可與低軌衛星互聯網和高軌衛星互聯網共同構建統一的空間天地 6G 網絡,實現全場景、全域下各類用戶的接入。(2)衛星互聯網可拓展海洋應用)衛星互聯網可拓展海洋應用 中星中星 16 號號和和中星中星 19 號等是我國號等是我國當前當前服務遠洋運輸通信的主要衛星資源,由中國衛通負服務遠洋運輸通信的主要衛星資源,由中國衛通負責運營。責運營。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鑫諾衛星通信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天地一體”衛星通信綜合應用服務業務,打造了一張以我國自有衛星資源為主、自
98、主可控的全球衛星寬帶通信網。鑫諾公司在 2013 年推出了“海星通”品牌,目前已為中國涉海企事業單位超過 6000 艘船舶提供了海上 VSAT 寬帶衛星通信服務。2017 年,國內首顆Ka 高通量衛星中星 16 號發射成功,鑫諾公司相應推出了基于中星 16 號衛星的“海星通”高通量衛星海洋寬帶產品服務及解決方案。中星 19 號衛星于 2022 年 11 月發射升空,涵蓋了 C、Ku 和 Ka 等多頻段通信載荷,主要覆蓋中國東部國土、東南亞、以及包括北美航線在內的大部分太平洋區域,可以服務于遠洋運輸通信、航線互聯網等業務。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
99、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27 據 2023 年禹華鋼和方子希低軌衛星互聯網:發展、應用及新技術展望一文指出,隨著我國海洋經濟的發展,海上寬帶 IP 業務不斷出現,以往通過海事衛星實現的電話、傳真等已無法滿足船舶、海員對高質量流媒體 IP 服務的需求,且海事衛星通信資費昂貴,穩定性大打折扣。對于遠洋船舶來講,海上互聯網在遠洋船舶平臺的重要應用場景包括:電子海圖更新與天氣預報;船舶間信息共享;遠程視頻監控;船員通信需求,等等。圖表圖表 36 2022 年年 11 月我國成功發射中星月我國成功發射中星 19 號衛星號衛星 圖表圖表 37 低軌衛星互聯網海上應用業務低軌衛星互聯
100、網海上應用業務 資料來源:中國軍號 資料來源:禹華鋼、方子希低軌衛星互聯網:發展、應用及新技術展望(3)衛星互聯網可拓展航空應用)衛星互聯網可拓展航空應用 我國民航客機聯網率仍然較低,航空互聯網市場空間廣闊。我國民航客機聯網率仍然較低,航空互聯網市場空間廣闊。據深圳新聞網報道,2023 年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監事長劉樹國指出,目前北美航空市場已有七成飛機實現機上互聯網服務,我國目前僅有 200 多架飛機具備機上互聯網服務能力,約占民航飛機總數的 6%。全球民航常見兩類上網解決方案包括:全球民航常見兩類上網解決方案包括:1)ATG 模式,采用地對空寬帶通信技術,地面基站在飛機途經時提供網絡接入;2)
101、衛星通信模式,機上 WiFi 的網絡服務由衛星提供。圖表圖表 38 國內提供空中上網服務的機型國內提供空中上網服務的機型 圖表圖表 39 航空互聯網運營模式航空互聯網運營模式 資料來源:太空與網絡(注:統計截至2023年7月)資料來源:太空與網絡 我國目前航空互聯網方案以我國目前航空互聯網方案以 ATG 為主:為主:據太空與網絡引謝鷹國內航空互聯網運營現狀一文,國內航空互聯網從 2014 年東航完成空中互聯網測試運行后正式起步,經過近十年發展,其中包括三年疫情考驗,截至 2023 年 7 月,共有國航、東航、南航、廈航、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
102、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28 海航、川航、吉祥等七家航空公司的 225 架飛機提供了空中上網服務。國內航空互聯網實際上只有兩張衛星網絡服務,空地互聯和聯通航美用的都是 Ku 高通量衛星網絡,已經實現全球覆蓋。星航互聯使用的是 Ka 衛星網絡,目前主要覆蓋在國內及周邊區域。目前國內有兩種運營方式目前國內有兩種運營方式:免費上網模式和收費上網模式,其中,國航采用了免費上網模式,由航空公司購買流量,免費向乘客提供上網服務。其余 6 家航空公司都采取免費上網與收費上網相結合的運營模式。我國重視發展空中互聯網,我國重視發展空中互聯網,5 年規劃目標明確。年規劃目標明確。根據國家民
103、航總局制定的 智慧民航建設路線圖和“十四五”航空運輸旅客服務專項規劃計劃,到 2025 年,客艙地空通信網絡覆蓋比例達到 60%以上,國內大中型樞紐機場的對飛航班 80%以上可提供多樣化空中互聯網服務;2030 年,國內航線全面實現高速、經濟的空中互聯網服務。低軌衛星互聯網有望彌補高軌高通量衛星的不足,改善航空互聯網服務生態。低軌衛星互聯網有望彌補高軌高通量衛星的不足,改善航空互聯網服務生態。據 2023 年禹華鋼和方子希低軌衛星互聯網:發展、應用及新技術展望一文指出,現有的機上WiFi 等大多通過同步軌道的高通量衛星提供,服務收費相對較高且通信速率較低,存在鏈路不穩定、時延抖動等問題。低軌衛
104、星互聯網在民航客機上的普及,將大大優化現有的航空互聯網服務生態。圖表圖表 40 低軌衛星互聯網航空應用業務低軌衛星互聯網航空應用業務 圖表圖表 41 網翎衛星網翎衛星上網機上網機 資料來源:禹華鋼、方子希低軌衛星互聯網:發展、應用及新技術展望 資料來源:科創板日報(4)我國已推出民用消費級衛星上網終端設備我國已推出民用消費級衛星上網終端設備 國產國產“星鏈終端星鏈終端”正式發布,我國已推出首款民用消費級衛星上網終端設備。正式發布,我國已推出首款民用消費級衛星上網終端設備。2024年6月,北京星途智聯科技有限公司(網翎)推出了中國首款民用衛星上網終端設備OneLinQ網翎衛星上網機,旨在為偏遠無
105、信號地區提供高速、低延時的衛星寬帶服務。該產品分兩個版本,標準版售價 2.98 萬元,Pro 版售價 4.98 萬元。該產品已在該公司自建商城公開發售,用戶除了購買終端,還需購買衛星流量才能使用,網翎上網機標準版流量套餐的定價為 320 元每 G。據網翎官方介紹,在產品體積上,網翎衛星上網機的天線面積相比二代 Starlink 終端縮小了 20%;與同物理尺寸的天線相比,性能提升 2 倍;所連接的亞太 6D 高通量衛星,最高支持上行 20Mbps/下行 100Mbps 帶寬,實際進入使用場景,可滿足十人的基本網絡需求。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
106、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29 (三)(三)中型主力運載火箭加速迭代,商業航天發射成本中型主力運載火箭加速迭代,商業航天發射成本有望有望下行下行 我國在火箭型譜和運力上較航天強國仍有差距,緊密追隨技術革新。我國在火箭型譜和運力上較航天強國仍有差距,緊密追隨技術革新?;鸺凑者\載能力劃分,可分為小型、中型、大型、超大型和重型火箭。其中,小型運載火箭通常以固體運載火箭為主,隨著國內商業航天的發展而方興未艾。超大型和重型運載火箭重點面向專項工程。中型和大型運載火箭發射占比較高,可用于衛星發射。圖表圖表 42 中國長征系列火箭譜系中國長征系列火箭譜系 資料來源:何巍、牟宇、朱海洋、
107、陳曉飛下一代主力運載火箭發展思考 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以航天科技一院和八院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以航天科技一院和八院抓總抓總研制為主。研制為主?,F役長征五號重型火箭地球近地軌道(LEO)運力為 25 噸,中大型主力運載火箭集中在第二、三代,正加緊研制第四代火箭。我國在研長征九號超重型運載火箭預計于 2030 年前后實現首飛,預計其地球近地軌道運載能力超 150 噸,地月轉移軌道(LTO)運載能力超 50 噸。圖表圖表 43 長征八號甲運載火箭構型長征八號甲運載火箭構型 圖表圖表 44 捷龍三號火箭捷龍三號火箭 資料來源:央視新聞 資料來源:中國航天報 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108、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30 我國中型主力運載火箭加速迭代,商業化履約能力得到提升。我國中型主力運載火箭加速迭代,商業化履約能力得到提升。長征六號:長征六號:長征六號于 2015 年實現首飛。從“長征六號”到“長征六號甲”(又稱“長征六號改”)再到“長征六號丙”,9 年時間歷經三次火箭首飛。在中國的新一代運載火箭中,長征六號也是首枚參與商業發射的火箭。2017 年 11 月 21 日,“長征六號”以“一箭三星”的方式將“吉林一號”視頻 04、05、06 衛星發射升空,實現中國新一代液體運載火箭首次參與商業發射。執行 2024 年 8 月 6
109、 日千帆星座首批 18 星發射任務的長征 6 號甲采用通用產品滾動批投產的方式以適應商業發射模式。長征八號:長征八號:作為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八號能夠滿足多種軌道高度的發射需求,并以承擔太陽同步軌道發射任務為主要目標。據光明網報道,長征八號將逐步成為我國中低軌火箭的主力,可以承擔低軌衛星互聯網系統組網等發射任務。長征八號于 2020 年 12 月實現商業首飛,2024 年 4 月,航天科技集團發布了長征八號系列運載火箭新構型“長征八號甲運載火箭”。據介紹,新構型有兩個助推器,運載能力由 5 噸提升至 7 噸,整流罩直徑更大,可以完成更多規格載荷的發射任務。為適應微納衛星、小衛星、星座組
110、網等呈指數級增長的發射需求,航天科技集團和航天科工集團分別設立了中國長征火箭有限公司(隸屬于航天科技一院)和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隸屬于航天科工四院),主要承擔商業發射任務。其中,中國長征火箭有限公司運營的商業火箭包括捷龍系列火箭和騰龍系列火箭;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運營的主要商業火箭為快舟系列固體火箭。我國尚未實現火箭的重復回收利用,但在履約周期縮短、液氧甲烷推進劑應用以及垂直返回技術試驗等領域已取得顯著成效,我國火箭制造成本仍有較大下降空間。圖表圖表 45 我國主要商業火箭公司及相關型號我國主要商業火箭公司及相關型號 公司公司 簡介簡介 技術技術路線路線 產品產品 最新動態最新動態
111、藍箭藍箭航天航天 2015 年成立,中國最早成立的民營運載火箭企業之一。2016 年啟動液氧甲烷發動機的研制,已建成湖州發動機生產制造基地、嘉興全箭總裝基地以及酒泉液氧甲烷專屬發射基地。2023 年 7月,基于藍箭航天自研發動機系統構建的朱雀二號遙二火箭成功發射,成為全球首枚成功入軌的液氧甲烷火箭,也是首枚民企自研動力系統中型液體火箭。液態甲烷 朱雀二號 2023 年 12 月,朱雀二號遙三運載火箭將搭載的鴻鵠衛星、天儀 33 衛星及鴻鵠二號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代表藍箭航天在商業化運營能力建設方面取得了穩步進展。朱雀三號 2024 年 9 月,朱雀三號 VTVL-1 可
112、重復使用垂直起降回收試驗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完成 10 公里級垂直起降返回飛行試驗,標志著我國商業航天在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技術上取得突破。星際星際榮耀榮耀 2016 年成立。2019 年 7 月雙曲線一號遙一成功發射,成為中國民營航天首枚成功入軌的火箭。星際榮耀提出了“由固到液、由小到大、固液并舉、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持續進化”的經營理念。2023 年 4 月,雙曲線一號遙六成功發射。液體火箭的主力型號為雙曲線三號液氧甲烷火箭(正在研制)。小固體+甲烷 雙曲線一號 2024 年 7 月,雙曲線一號遙八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火箭飛行異常,飛行試驗任務失利。雙曲線二號 2023
113、 年 12 月,雙曲線二號可重復使用液氧甲烷驗證火箭(SQX-2Y)圓滿完成了第 2 次飛行試驗。星河星河動力動力 2018 年成立,采用固液并舉的發展路線。2020年 11 月至 2023 年 8 月,星河動力的谷神星一號固體火箭連續七次成功入軌,在小固體火箭領域建立了可靠的品牌形象。2018 年 12 月,星河動小固體+煤油 谷神星一號 2024 年 8 月,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山東附近海域成功發射 6 顆衛星順利入軌,飛行試驗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谷神星一號運載火箭的第 15 次飛行。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
114、(2009)1210 號 31 力啟動可復用液氧煤油火箭智神星一號的立項工作。智神星一號為兩級液氧煤油運載火箭,一級并聯 7 臺 50 噸級自研蒼穹煤油發動機。智神星一號 2024 年 7 月,星河動力發布消息,公司于近期完成智神星一號運載火箭整流罩靜力、模態、分離系列試驗,均取得圓滿成功。中科中科宇航宇航 2018 年底成立,依托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和空天飛行科技中心而設立的混合所有制商業航天企業。中科宇航選擇了大固體+液體的技術路線。2022 年 7 月,力箭一號遙一火箭飛行驗證成功,成為當時中國最大固體火箭。2023 年 6月,力箭一號遙二火箭成功完成了一箭 26 星的飛行任務,在固體火
115、箭領域建立了差異化的競爭優勢。中科宇航在 2019 年也開始了液體發動機的研制。大固體+煤油 力箭一號 據中科宇航消息,2024 年 8 月,力箭一號遙四運載火箭出征儀式在中科宇航產業化基地舉行。將于 9 月下旬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執行“一箭五星”發射任務。力箭二號 2024 年 8 月,據中科宇航官微消息,力箭二號液體運載火箭平拋分離整流罩近日順利下線。據介紹,力箭二號液體運載火箭已進入工程研制階段的大型地面試驗驗證期,計劃于 2025 年首飛。天兵天兵科技科技 2019 年成立。天兵科技剛成立時以小眾推進劑HCP 火箭起步,2021 年液氧煤油火箭天龍二號取得首飛成功,實現了全球私營航天首家
116、液體運載火箭首次成功入軌飛行。該火箭是我國首款不依托發射工位的液體運載火箭;我國首款采用3D 打印高壓補燃火箭發動機的運載火箭;我國首款采用三機并聯發動機技術的運載火箭;我國首款采用全鋁合金表面張力貯箱姿軌控系統的運載火箭等。煤油 天龍二號 2023 年 4 月 2 日,天龍二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成功將“愛太空科學號”遙感衛星送入 500 公里高度太陽同步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天龍三號火箭采用不銹鋼 3D 打印發動機、液氮汽化增壓、過冷液氧、過冷煤油、氣動分離等30 余項新技術,性價比有望大幅提升;同時天龍三號一子級配備柵格舵和回收支腿,可重復使用次數超過 50 次,可
117、自主返回。天龍三號火箭預計實現:可一次性搭載 30-60 顆 300-500kg 的衛星,發射費用可有效降低至 SpaceX“獵鷹 9”火箭的價格水平。天龍三號 2024 年 6 月,天龍三號運載火箭動力系統試車失利。東方東方空間空間 2020 年成立。東方空間的代表性火箭型號是捆綁型超大固體火箭“引力一號”。2024 年 1 月,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山東海陽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號遙一商業運載火箭,將搭載的云遙一號18-20 星 3 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飛行試驗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實現了該火箭的首次飛行。引力一號創造了多項紀錄:迄今全球最大固體運載火箭、世界首型全固體捆綁(固體芯級+固體助推
118、動力)運載火箭、中國運力最大的民營商業火箭,也是中國首型捆綁式民商火箭。捆綁固體+煤油 引力一號 據 IT 之家報道,東方空間 2024 年 6 月 27 日官宣成功完成國內首次在火箭垂直狀態下進行遠距離海上運輸和復雜海況適應性動態測試。引力二號 據東方空間公司引力二號火箭總設計師黃帥在2024 年 4 月 23 日中國航天大會商業航天產業國際論壇上透露,引力二號可回收中大型運載火箭預計將于 2025 年年底具備首飛能力。資料來源:觀察者網,浙江日報,光明網,新京報,快科技,新浪財經,界面新聞,環球網,IT之家,華創證券 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
119、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32 隨著近年我國民營企業積極參與火箭全產業鏈生產環節,藍箭航天等已擁有搭建完整國隨著近年我國民營企業積極參與火箭全產業鏈生產環節,藍箭航天等已擁有搭建完整國內航天生產鏈條的能力。內航天生產鏈條的能力。2023 年 7 月 12 日,由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朱雀二號遙二液氧甲烷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作為全球首款成功入軌飛行的液氧甲烷火箭,標志著中國商業火箭進入 2.0 時代。我國其他主要商業火箭公司還包括:我國其他主要商業火箭公司還包括:星際榮耀、星河動力、中科宇航、天兵科技、東方空間、箭元科技、深藍航天等。在
120、液體推進劑發展方向上,我國商業火箭公司各有側重:在液體推進劑發展方向上,我國商業火箭公司各有側重:1)液氧甲烷:藍箭航天和星際榮耀等;2)煤油:天兵科技、星河動力、中科宇航、東方空間等。從公開數據看,目前我國商業火箭每公斤發射報價有望降低至從公開數據看,目前我國商業火箭每公斤發射報價有望降低至 2 萬元萬元/公斤以下:公斤以下:據公開消息整理,1)長征三號乙發射成本約為 4 萬元/公斤;2)快舟 11 號發射成本可低于 7 萬元/公斤;3)捷龍三號火箭最低發射成本約為 7 萬元/公斤;2)長征六號丙發射成本高于 8 萬元/公斤,等等。據新京報報道,據貝殼財經記者從藍箭航天獲悉,其朱雀二號火箭在
121、不斷優化提升,最終價格會在 4 萬-5 萬元人民幣/公斤,朱雀三號將為 2 萬元人民幣/公斤。據貝殼財經記者從星河動力獲悉,公司正在研發的中大型可重復使用的液體運載火箭“智神星一號”發射成本不到 2 萬元人民幣/公斤,未來還有望降到 1 萬元以下。我國發射場地建設日益完備,商業航天發射工位供給我國發射場地建設日益完備,商業航天發射工位供給增加增加。我國航天發射場已形成沿海內陸相結合、高低緯度相結合、各種射向范圍相結合的新格局。我國擁有酒泉、太原、西昌、文昌四大衛星發射中心,并于 2019 年、2022 年分別啟動建設了東方航天港海上發射母港和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中心。目前東方航天港已初步具備常
122、態化海上發射能力。截至 2024 年 6 月,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場一號、二號工位已竣工,2 個工位將各具備年 16 發的發射能力;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近年也新增商業發射工位。我國航天發射頻次位居世界前列,我國航天發射頻次位居世界前列,2024 年發射任務更加飽滿。年發射任務更加飽滿。從發射頻次看,根據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3 年),2023 年我國共實施 67 次航天發射任務,位列世界第二;航天器研制發射數量快速增長,研制能力大幅提升。其中,商業發射 26 次,發射成功率達 96%;共研制發射 120 顆商業衛星,占全年研制發射衛星數量的 54%。根據規劃,2024 年中國航天預計實施
123、100 次左右發射任務,有望再創新紀錄。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33 四、四、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產業產業加強加強協同,助推協同,助推商業航天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 衛星通信產業鏈主要包括上游衛星制造,中游衛星運營和服務,以及下游地面設備和衛星應用等環節。其中:在衛星制造環節,主要涉及衛星平臺和衛星載荷兩部分。其中,1)衛星平臺包括:測控系統、星務系統、熱控系統、結構系統、電源系統、姿控系統等組成部分。2)衛星載荷包括:天線分系統,包括 T/R 芯片組和天線陣列等;轉發器分系統,包括星載放大
124、器等。在衛星運營和服務環節,主要涉及衛星通信運營和衛星測控等。在地面設備環節,主要包括:應用網絡,包括地面傳輸網絡和數據中心等;終端設備,包括固定終端和移動終端等;地面運維系統,包括信通控制、接收系統、發射系統、天線系統等。在衛星應用環節,主要涉及衛星物聯網、移動業務、中繼回傳、企業網絡、政府應急通信和特種應用,以及機載通信、海事通信、寬帶接入、電視廣播等領域。圖表圖表 46 衛星通信產業鏈梳理衛星通信產業鏈梳理 資料來源:電子發燒友網,華創證券 商業通信衛星在商業通信衛星在 2023 年全球通信衛星發射中數量占比最高年全球通信衛星發射中數量占比最高。據美國衛星行業協會(SIA)統計,2023
125、 年全球累計發射 2781 顆衛星,其中,商業通信衛星占比 81%,遙感衛星占比11%。從價值量分布來看,從價值量分布來看,2023 年地面設備與衛星應用產業在全球衛星產業中占比超年地面設備與衛星應用產業在全球衛星產業中占比超 91%。根據 SIA2024 年衛星產業狀況報告的統計,2023 年全球衛星產業收入構成如下:衛星制造產業規模達 172 億美元(占比 6%);衛星發射產業規模達 72 億美元(占比 2.5%);地面設備產業規模達 1504 億美元(占比 52.8%);衛星應用產業規模達 1102 億美元(占比 38.7%)。其中: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
126、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34 地面設備產業在衛星產地面設備產業在衛星產業中占比業中占比 52.8%,具體構成如下:,具體構成如下:衛星導航終端(含設備與芯片)收入 1155 億美元,占比 76.8%;客戶終端設備(含衛星電視天線等)收入 182 億美元,占比 12.1%;互聯網設備(含 VSATS、網絡關口等)167 億美元,占比 11.1%。衛星應用產業在衛星產業中占比衛星應用產業在衛星產業中占比 38.7%,具體構成如下:,具體構成如下:衛星電視、衛星廣播、衛星終端用戶寬帶等針對個人用戶的市場規模為 888 億美元,占比 80.6%;轉發器協議、
127、基于衛星固定業務頻段的管理服務和電話語音和數據業務等針對企業用戶的市場規模為 182 億美元,占比 16.5%;衛星遙感市場規模為 32 億美元,占比 2.9%。圖表圖表 47 2023 年全球衛星產業收入結構年全球衛星產業收入結構 資料來源:SIA(一)(一)低軌低軌衛星衛星研制研制注重注重高效能,高效能,規模生產規模生產兼具戰略和經濟意義兼具戰略和經濟意義 產能是低軌衛星制造需要突破的瓶頸之一,是影響國家在太空衛星領域的資源占有水平產能是低軌衛星制造需要突破的瓶頸之一,是影響國家在太空衛星領域的資源占有水平的重要因素。的重要因素。據觀察者網報道,據估計,為覆蓋全球所有區域,衛星互聯網需要部
128、署成千上萬顆衛星,但近地軌道總共可容納大約 6 萬顆衛星。據賽迪顧問預測,預計到 2029 年,地球近地軌道將部署大約 57000 顆衛星。目前通信衛星的研發制造成本主要受到生產規模的限制居高不下,但隨著近年海外 OneWeb、星鏈等大規模星座組建需求不斷釋放,低軌通信衛星 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35 大批量生產逐步實現,單顆衛星的制造成本持續降低。據證券時報援引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黎富海教授的介紹:“國外發達經濟體在低軌衛星的設計、生產過程中起步較早,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工
129、藝體系,在商用器件開發、生產流程簡化、功能模塊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 100 公斤至 300 公斤低軌衛星為例,生產成本大約在 100 萬美元左右。如果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單個衛星的生產成本可低至 50 萬美元?!毙l星制造包括上游配件、衛星平臺和衛星載荷三部分衛星制造包括上游配件、衛星平臺和衛星載荷三部分,隨著,隨著低軌低軌衛星從定制衛星從定制階段到階段到批產批產階段階段,平臺,平臺部分部分成本成本占比或逐步下降。占比或逐步下降。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一般情況下定制衛星的成本結構中,平臺以及載荷兩個部分各占50%;在定制衛星形成一定規模的批量生產時,平臺成本被分攤,在單個衛星中的成本占比可以下
130、降到 30%;而對于商業衛星公司而言,理想情況下平臺占衛星總成本的比例低至 20%左右。衛星天線在衛星制造成本中占比較高衛星天線在衛星制造成本中占比較高:根據電子發燒友網據公開信息測算,如果以通信衛星中平臺成本占 30%、載荷成本占 70%計算,衛星載荷成本中天線分系統占75%,即天線分系統在衛星總成本中占比或超過 50%。圖表圖表 48 低軌通信衛星成本構成低軌通信衛星成本構成 資料來源:電子發燒友網,華創證券 衛星制造環節既涉及總體和系統集成單位,也包括核心關鍵器件制造單位。衛星制造環節既涉及總體和系統集成單位,也包括核心關鍵器件制造單位。其中,具備衛星總體設計能力的科研院所包括:中國空間
131、技術研究院(航天五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航天八院)、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等。商業衛星制造公司包括:長光衛星、銀河航天、天儀研究院、微納星空、時空道宇等。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36 圖表圖表 49 我國衛星總體核心科研院所我國衛星總體核心科研院所 衛星總體單位衛星總體單位 介紹介紹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科技五院)(航天科技五院)隸屬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 1968 年,自 1970 年 4 月 24 日成功發射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來,研究院已抓總研
132、制并成功發射了 470 余顆航天器,實現 280 余顆航天器在軌運行。研制的航天器覆蓋載人航天、月球與深空探測、導航定位、對地觀測、通信廣播、空間科學與技術試驗六大系列航天器,實現了大、中、小、微型航天器的系列化、平臺化發展。研究院圓滿完成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工程、高分工程為代表的重大航天任務,為實現我國航天三大里程碑跨越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航天科技八院)(航天科技八院)創建于 1961 年,主要業務領域覆蓋防務裝備、運載火箭、應用衛星、空間科學、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和航天服務業,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三大總體院之一,中國航天唯一的綜合性總體院。在
133、防務裝備領域,多型裝備參加多次國慶閱兵;在運載火箭領域,抓總研制的運載火箭占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射任務總量的三分之一強;在應用衛星領域,抓總研制了以風云系列氣象衛星為代表的應用衛星,部分衛星技術水平領跑或并跑世界一流,有力支撐了國家空間基礎設施建設;在空間科學領域,圓滿完成了以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火星探測工程為代表的歷次任務,推動了從地月系到行星際的跨越。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新研究院 我國微小衛星及相關技術領域的總體單位之一,主要從事小衛星、微、納、皮衛星及相關技術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科學實驗,已成功發射包括北斗三號組網衛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量子科學實驗
134、衛星、天宮二號伴隨衛星、太極一號衛星、愛因斯坦探針衛星等 126 顆衛星。衛星創新院致力于成為我國先進衛星科學技術的創新引擎、航天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示范基地、政學研產用緊密結合的橋梁紐帶和國際交流合作的開放平臺,為國家戰略需求和重大科學突破提供有力支撐。資料來源: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官網,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官網,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官網,華創證券 在核心器件制造環節,相關衛星制造上市公司包括:衛星總體:衛星總體:中國衛星、上海滬工、銀河電子等。衛星平臺:衛星平臺:結構、溫控分系統:中國鋁業、光威復材、上海滬工、寶鈦股份、國機精工、鉑力特等;電源分系統:中國衛星等;控制分系統:航天智裝、
135、天銀機電等;跟蹤遙測指令分系統:中國衛星、航天電子、佳緣科技、雷科防務等。衛星載荷衛星載荷:通信載荷:上海瀚訊、信科移動、創意信息等;可見光相機載荷:奧普光電等;相控陣雷達載荷:臻鐳科技、鋮昌科技、航天電子、國博電子、國光電氣、華力創通、雷電微力、盛路通信、盟升電子等;導航載荷:天奧電子、普天科技、中國衛星等。其他分系統、部組件及元器件:其他分系統、部組件及元器件:嵌入式計算機:智明達等;IC 設計:紫光國微等;連接器:航天電器、中航光電、陜西華達等;元器件:振華科技、宏達電子、鴻遠電子、火炬電子等。(二)(二)衛星測控沿衛星測控沿天地一體天地一體化化方案方案演進,衛星運營兩種演進,衛星運營兩
136、種業務業務模式模式共同發展共同發展 為衛星運行提供保障功能的地球站,如提供測控、跟蹤和指令功能的地球站,被認為是空間段的一部分。衛星測控是衛星運營的一部分,一般由專業機構負責。衛星測控是衛星運營的一部分,一般由專業機構負責。近年來,隨著多家商業衛星運營公司從空間技術驗證階段逐漸轉入業務型衛星密集部署階段,成本低、穩定性高、專業性強的商業測控服務已成為市場的明確要求。大部分商業測控公司大部分立足于自建站,實現自主可控。目前,航天馭星已建成了包含 60 余套地面站在內的全球化的衛星地面站網和綜合定標場,累計服務的衛星、火箭數量超 370,在國內商業航天測運控領域處于領 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
137、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37 先地位。天鏈測控擁有遍布全球的衛星地面站 30 多套。此外,西安寰宇、國科華路、西安運控等也有一定數量的自建站。歷經四歷經四至至五年的發展,五年的發展,航天航天測控領域分工逐步明確。測控領域分工逐步明確。目前,航天馭星、天鏈測控等公司占據先發與技術優勢,提出了從星座的整體論證、測運控管理、應用開發等一體化解決方案,形成了產業鏈一體化優勢。未來,在星座通導遙一體化趨勢下,商業測控有望沿著天地一體化的綜合解決方案、測控與云相結合等方向不斷發展。圖表圖表 50 衛星測控系統衛星測控系統 資料來源:開運
138、聯合公眾號 目前國內第三方的商業測控公司主要有:航天馭星、天鏈測控、寰宇衛星、中科天塔、宇航智科、屹信航天等。按照運營模式區分,衛星通信運營商主要按照運營模式區分,衛星通信運營商主要采用采用自有衛星和代理運營兩種自有衛星和代理運營兩種商業模式商業模式。1)自有衛星資源的衛星通信運營還包括:中國衛通、銀河航天、國電高科、時空道宇等。此外,中國星網、上海垣信等分別負責運營 GW 星座、G60 星座等萬星星座計劃。2)中國電信、中信衛星分別依托“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亞洲系列衛星資源,為國內用戶提供衛星通信服務,等等。(三)(三)衛星衛星通信通信應用場景應用場景不斷拓展不斷拓展,國產化解決方案
139、前景廣闊國產化解決方案前景廣闊 衛星通信系統的地面段指衛星地面關口站、地面衛星控制中心、指令站等,可以完成衛星網絡與地面網絡的連通,分配資源并計費。在固在固定終端領域,定終端領域,據電子發燒友網指出,高軌通信衛星的地面終端技術相較成熟,較為簡單;但 LEO 衛星的固定終端則需要配備伺服跟蹤系統,或是相控陣天線,以保證穩定的數據傳輸。因為受到功率限制,目前低軌衛星寬帶應用上還需要固定天線終端來接入。國內相關供應商包括:1)T/R 芯片廠商:鋮昌科技、雷電微力、國博電子、中電科 13 所、中電科 55 所等;2)相控陣天線的核心廠商:天箭科技、成都天銳星通等。衛星通信系統的用戶段指的是各種用戶終端
140、,包括車載、機載、船載終端以及手機、電腦等移動終端。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38 在移動終端領域在移動終端領域,1)傳統衛星移動通信系)傳統衛星移動通信系統領域:統領域:在在船載船載衛星通信領域衛星通信領域,行業尚未形成穩定的競爭格局,競爭較為分散,業內企業較多,各自依靠自身的產品、技術和服務進行充分的市場化競爭。在機載衛星通信領域,在機載衛星通信領域,國內市場尚處于發展初期,僅部分寬體機型具有空地互聯功能,窄體機型作為我國民航機型的主力,大部份還未實現空地互聯功能。目前寬體機均通過“前裝”(即出
141、廠前安裝)方式實現機載 Wi-Fi 通信,設備由松下航電、霍尼韋爾提供。后裝市場作為存量客機改裝市場尚處于發展初期,各集成商、設備制造商仍處于積極合作、探索、試驗的階段。傳統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移動終端供應商包括:盟升電子、華力創通、金信諾、海格通信、盛洋科技等。2)在手機直連衛星領域:)在手機直連衛星領域:以高通、聯發科為代表的手機芯片廠商相繼推出支持 5G NTN(非地面網絡)技術的新型芯片,這些芯片采用移動衛星服務頻率,可助力安卓手機或智能硬件實現“直連衛星”?;鶐酒嚓P供應商包括:華力創通、海格通信、聯發科、高通、海思、紫光展銳等。天線相關供應商包括:立訊精密、信維通信、碩貝德等。梳理衛
142、星應用環節,主要上市公司包括:衛星運營及服務:衛星運營及服務:中國衛通、中科星圖、航天宏圖等。地面設備與終端:地面設備與終端:1)地面站:)地面站:天箭科技、震有科技、普天科技等;2)地面設備:)地面設備:北斗星通、華力創通、海格通信、振芯科技、盟升電子、七一二、華測導航等。檢驗檢測:檢驗檢測:蘇試試驗、思科瑞等。網絡安全:網絡安全:佳緣科技、電科網安等。(四)(四)國家隊與民營國家隊與民營方案共促方案共促火箭火箭研發研發,商業,商業航天航天發射發射挑戰與機遇并存挑戰與機遇并存 運載火箭作為進入空間的主要工具運載火箭作為進入空間的主要工具,是國家航天能力建設的核心基礎。,是國家航天能力建設的核
143、心基礎。據光明網指出,運載火箭的價值影響因素包括:火箭運載能力、年度發射頻率以及總成本等。其中,運載能力是影響火箭價值的最重要的因素,每次運送的載荷越多,價值就會越大。而火箭的運載能力又受到火箭整機性能、發動機性能和其他部件系統的影響。運載火箭的主要組成部件包括有效載荷、箭體結構、推進系統、控制系統、飛行測量及安全系統以及附加系統。其中,箭體結構是火箭各個受力和支撐結構件的總稱,固體火箭主要包括整流罩、儀器艙/推進艙和尾翼等;液體火箭還包括推進劑貯箱、箱間段、發動機架等。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3
144、9 圖表圖表 51 運載火箭的整體結構運載火箭的整體結構 資料來源:航空產業網 發動機和箭體結構發動機和箭體結構在在運載火箭硬件成本占比最高,重復回收有望大幅降低火箭制造成本。運載火箭硬件成本占比最高,重復回收有望大幅降低火箭制造成本。根據 2023 年朱雄,劉陽,劉鷹獵鷹-9 運載火箭發射成本研究一文,一型運載火箭的發動機和箭體結構占總硬件成本比例在一級占比約 77.8%,在二級中占比約 58.1%。通過垂直著陸回收運載火箭,發動機、箭體結構、電氣設備、閥門機構等絕大部分硬件均能得到重復利用,經濟效益可觀。圖表圖表 52 典型運載火箭的一級硬件成本典型運載火箭的一級硬件成本 圖表圖表 53
145、典型運載火箭的二級硬件成本典型運載火箭的二級硬件成本 資料來源:朱雄、劉陽、劉鷹獵鷹-9運載火箭發射成本研究,華創證券 資料來源:朱雄、劉陽、劉鷹獵鷹-9運載火箭發射成本研究,華創證券 規模規?;a有望降低生產有望降低運載火箭箭體結構成本。運載火箭箭體結構成本。據 2019 年鄭正路,葉青,李爍等人運載火箭箭體結構低成本途徑及性能影響分析一文指出,以美國的宇宙神 5 火箭為例,箭體結構成本約占火箭總成本的 25%-30%。因此降低結構系統的成本對于降低運載火箭的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根據產品的產量選擇不同的生產工藝和方式,隨著產量從單發到小批量再到大批量,生產工藝從手動鉚接工藝,到自動鉚
146、接工藝到智能生產線,生產效率有望不斷提高,單位結構部段成本有望不斷降低。我國傳統航天以保障國家任務為目標,我國傳統航天以保障國家任務為目標,在在軍工科研院所軍工科研院所內部內部形成了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運載火箭較為完整的運載火箭供應鏈供應鏈體系。體系。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40 我國傳統運載火箭總裝集成主要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航天科技一院)和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航天科技八院),二者抓總研制了長征系列火箭等。其中,航天科技一院抓總研制了長征三號甲、長征五號、長征八號等;航天科技八院抓總研制了長征
147、四號、長征二號丁、長征六號、長征六號甲等代表性運載火箭。分系統研制主要包括航天科技一院、八院、四院、六院和九院等。其中,航天科技四院和六院分別側重固體和液體火箭發動機研制;九院產品涉及計算機與微電子、慣性導航、測控通信、機電組件等多個專業領域。我我國商業火箭國商業火箭公司公司數量不斷增長,商業火箭發射數量不斷增長,商業火箭發射占比快速占比快速提升。提升。據央視網報道,2023 年我國商業航天領域新增企業數量為 113272 家,同比 2022 年的 87844 家,增長了 28.95%。其中,43%為火箭制造企業。在 2023 年我國 67 次發射中,商業火箭為 13 次,同比 2022 年增
148、長 160%,成功入軌 12 次,占全年航天總發射任務約 18%。其中,星河動力谷神星一號運載火箭實施 7 次發射、6 次成功,藍箭航天朱雀二號運載火箭、星際榮耀雙曲線一號運載火箭各實施 2 次發射,天兵科技天龍二號、中科宇航力箭一號運載火箭各成功實施 1 次發射任務。據谷神星一號火箭研發總監劉百奇表示,2024年中國的發射次數有可能超過100 次,純民營的火箭發射次數占比會達到 25%-30%。我國商業火箭與以我國商業火箭與以 SpaceX 為引領的第二輪發展浪潮中的國際先進商業火箭之間仍存在為引領的第二輪發展浪潮中的國際先進商業火箭之間仍存在較大代差。較大代差。未來幾年,商業火箭在迎接快速
149、增長的發射需求的同時,也承擔著來自技術提升、資金支持、產業鏈整合等諸多方向上的挑戰。當前我國商業火箭產業有正在加強可重復回收技術攻關,民營企業提升火箭發動機等核心環節自研能力,運載火箭產業鏈協同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在核心關鍵器件制造環節,相關火箭制造上市公司包括:分系統、部組件及零部件:分系統、部組件及零部件:航天電子(測控通信、機電組件、集成電路、慣性導航)、高華科技(傳感器)、國科軍工(固體發動機動力與控制)、鉑力特(3D 打?。?、奧普光電(復合材料整流罩、艙段、噴管)、天宜上佳(火箭末級結構)、斯瑞新材(火箭推力室)、江蘇北人(火箭貯箱)等;電子元器件及機電組件:電子元器件及機電組件:連接
150、器:航天電器、中航光電、陜西華達等;電子元器件:振華科技、宏達電子、鴻遠電子、火炬電子等。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41 五、五、投資建議與相關標的投資建議與相關標的 隨著我國低軌衛星互聯網加快建設,衛星制造及火箭發射的高端配套及下游應用開發等環節有望迎來發展機遇,建議關注:1)衛星制造:中國衛星、航天電子等;2)火箭發射:高華科技、國科軍工等;3)衛星運營及服務:中國衛通、中科星圖等;4)地面設備:北斗星通、華力創通等。圖表圖表 54 衛星產業鏈上市公司梳理衛星產業鏈上市公司梳理 所屬所屬領域領域
151、 公司名稱公司名稱 總市值總市值(億元)(億元)歸母凈利潤(億元)歸母凈利潤(億元)EPS PE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2024E 2025E 2026E 2024E 2025E 2026E 衛星總體 中國衛星 242 1.6 1.9 2.3 2.9 0.2 0.2 0.2 130 107 85 銀河電子 49 1.9 2.6 3.0 3.5 0.2 0.3 0.3 19 16 14 上海滬工 41 -0.5 0.9 1.1 1.4 0.3 0.4 0.4 46 36 30 衛星平臺 光威復材 219 8.7 9.4 11.1 13.0 1.1 1.3 1.6 23
152、20 17 寶鈦股份 124 5.4 6.6 8.0 9.2 1.4 1.7 1.9 19 16 13 鉑力特 103 1.4 3.1 4.7 6.5 1.1 1.7 2.4 33 22 16 航天智裝 72 0.9 1.0 1.2 1.4 0.1 0.2 0.2 70 60 50 天銀機電 51 0.3 0.6 1.0 1.5 0.1 0.2 0.4 84 52 35 雷科防務 46 -4.4 0.5 0.9 1.2 0.0 0.1 0.1 89 53 37 衛星載荷 航天電子 237 5.2 7.5 8.7 10.5 0.2 0.3 0.3 32 27 23 國博電子 202 6.1 6.
153、1 7.6 9.5 1.2 1.5 1.9 33 27 21 信科移動 185 -3.6 0.1 1.9 2.9 0.0 0.1 0.1 -99 64 普天科技 113 0.4 2.0 2.6 3.0 0.3 0.4 0.4 57 43 38 上海瀚訊 81 -1.9 0.3 2.1 3.0 0.1 0.3 0.5 259 38 26 雷電微力 75 3.1 3.5 4.0 4.4 2.0 2.3 2.5 21 19 17 鋮昌科技 57 0.8 1.3 1.8 2.1 0.7 0.9 1.1 45 33 27 天奧電子 56 0.9 1.0 1.4 1.9 0.2 0.3 0.5 55 39
154、 29 盛路通信 50 0.5 2.0 2.5 3.2 0.2 0.3 0.3 26 20 16 創意信息 48 -4.7 0.4 0.8 1.5 0.1 0.1 0.2 127 58 33 臻鐳科技 42 0.7 1.0 1.5 2.2 0.5 0.8 1.1 43 28 19 國光電氣 39 0.9 1.7 2.5 3.5 1.6 2.3 3.2 23 16 11 其他分系統、部組件及元器件 中航光電 780 33.4 38.6 47.0 55.1 1.8 2.2 2.6 20 17 14 紫光國微 391 25.3 25.1 31.2 37.9 3.0 3.7 4.5 16 13 10
155、航天電器 202 7.5 8.6 10.9 13.5 1.9 2.4 3.0 24 19 15 振華科技 181 26.8 16.1 19.8 20.9 2.9 3.6 3.8 11 9 9 火炬電子 90 3.2 4.0 5.3 6.6 0.9 1.1 1.4 22 17 14 宏達電子 95 4.7 -鴻遠電子 68 2.7 3.1 4.9 5.9 1.3 2.1 2.6 22 14 11 陜西華達 42 0.8 0.9 1.2 1.5 0.8 1.1 1.4 47 36 29 智明達 21 1.0 1.2 1.5 1.9 1.3 1.7 2.1 18 14 11 衛星運營 中國衛通 60
156、5 3.5 5.9 6.7 7.9 0.1 0.2 0.2 103 90 77 火箭發射 國科軍工 62 1.4 1.9 2.5 3.1 1.2 1.5 1.9 33 25 20 高華科技 37 1.0 1.3 1.6 2.0 0.7 0.9 1.1 29 23 18 中科星圖 155 3.4 4.8 6.6 9.0 1.0 1.3 1.8 32 23 17 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42 衛星應用 超圖軟件 66 1.5 2.0 2.5 3.2 0.4 0.5 0.6 34 27 21 航天宏圖
157、33 -3.7 0.7 2.4 3.8 0.3 0.9 1.4 44 14 9 地面站 天箭科技 29 0.5 -震有科技 28 -0.9 0.8 1.5 1.9 0.4 0.8 1.0 33 19 15 地面設備 海格通信 213 7.0 7.6 10.0 12.6 0.3 0.4 0.5 28 21 17 華測導航 157 4.5 5.8 7.5 9.5 1.1 1.4 1.7 27 21 16 北斗星通 126 1.6 -七一二 109 4.4 5.6 7.0 8.6 0.7 0.9 1.1 19 16 13 華力創通 105 0.2 0.4 0.7 1.1 0.1 0.1 0.2 26
158、7 144 93 振芯科技 70 0.7 2.0 2.7 3.5 0.4 0.5 0.6 35 26 20 盟升電子 28 -0.6 0.1 0.7 1.4 0.1 0.4 0.8 199 43 21 測試服務 蘇試試驗 49 3.1 3.5 4.4 5.5 0.7 0.9 1.1 14 11 9 思科瑞 17 0.4 -網絡安全 電科網安 109 3.5 4.3 5.3 6.5 0.5 0.6 0.8 25 20 17 佳緣科技 23 -0.1 0.7 1.1 1.3 0.7 1.1 1.5 34 22 17 資料來源:同花順,華創證券(注:取自 iFind 一致預期,數據更新截至 2024
159、年 9月20日)備注:因信科移動24年一致預期PE失真,暫不列示 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43 六、六、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商業航天政策發生重大轉變商業航天政策發生重大轉變的風險。的風險。當前我國衛星互聯網仍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國家政策支持對于推動衛星互聯網產業的發展而言至關重要。政策支持不僅體現在資金投入上,還包括技術標準的制定、法律法規的完善、以及鼓勵創新和研發等領域。近年來,我國迎來了商業航天政策機遇期。若未來政策發生重大轉向,產業支持力度降低,產業可能會遭遇資金短缺、技術進步緩慢等問題,進而
160、影響衛星互聯網的部署速度和應用推廣。商業航天技術研發不及預期的風險。商業航天技術研發不及預期的風險。航天產業具有高技術、高風險、高投入等特性,衛星互聯網企業需要不斷的技術創新和進步,以確保其能夠提供高效、穩定的提供衛星互聯網服務,同時也存在因無法突破技術瓶頸而遭遇研制失敗的風險。如果技術研發的速度和效果未能達到預期,可能會導致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不佳,進而影響市場接受度和商業應用。衛星發射不及預期的風險。衛星發射不及預期的風險。衛星發射進程受到衛星研制、火箭供應、發射工位、發射排期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航天產業具有高技術、高風險、高投入等特性,也存在因無法突破技術瓶頸而遭遇研制失敗,進而影響衛星發射
161、進度的風險。當前全球衛星頻軌資源競爭激烈,國際遵循“先登先占”的原則,若我國衛星互聯網發射組網進展不及預期,則可能遭遇頻軌資源流失,對我國衛星互聯網產業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44 計算機組團隊介紹計算機組團隊介紹 首席研究員、組長:吳鳴遠首席研究員、組長:吳鳴遠 上海交通大學碩士,曾任職于東方證券、興業證券研究所,所在團隊于 20202022 年連續三年獲得新財富最佳分析師第三名,2023 年加入華創證券研究所。高級分析師:劉雄高級分析師:劉雄 上海交通大學工學碩士,2024
162、 年加入華創證券研究所。曾任職團隊于 2022 年-2023 年獲得新財富最佳分析師第五名。分析師:祝小茜分析師:祝小茜 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碩士。曾任職于信達證券。2024 年加入華創證券研究所。研究員:胡昕安研究員:胡昕安 工學碩士,曾任職于??低?,2023 年加入華創證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周志浩助理研究員:周志浩 西安交通大學金融工程學士,克拉克大學金融學碩士,曾任職于眾安保險權益投資部,2024 年加入華創證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張宇凡助理研究員:張宇凡 香港大學會計學碩士。2023 年加入華創證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周楚薇助理研究員:周楚薇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碩士。2024 年加入
163、華創證券研究所。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證監會審核華創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批文號:證監許可(2009)1210 號 46 華創行業公司投資評級體系華創行業公司投資評級體系 基準指數說明:基準指數說明:A 股市場基準為滬深 300 指數,香港市場基準為恒生指數,美國市場基準為標普 500/納斯達克指數。公司投資評級說明:公司投資評級說明:強推:預期未來 6 個月內超越基準指數 20%以上;推薦:預期未來 6 個月內超越基準指數 10%20%;中性:預期未來 6 個月內相對基準指數變動幅度在-10%10%之間;回避:預期未來 6 個月內相對基準指數跌幅在 10%20%之間。行
164、業投資評級說明:行業投資評級說明:推薦:預期未來 3-6 個月內該行業指數漲幅超過基準指數 5%以上;中性:預期未來 3-6 個月內該行業指數變動幅度相對基準指數-5%5%;回避:預期未來 3-6 個月內該行業指數跌幅超過基準指數 5%以上。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每位負責撰寫本研究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的分析師在此作以下聲明:分析師在本報告中對所提及的證券或發行人發表的任何建議和觀點均準確地反映了其個人對該證券或發行人的看法和判斷;分析師對任何其他券商發布的所有可能存在雷同的研究報告不負有任何直接或者間接的可能責任。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本報告僅供華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的客戶使用。
165、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所載資料的來源被認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公司在知曉范圍內履行披露義務。報告中的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本公司對具體證券買賣的出價或詢價。本報告所載信息不構成對所涉及證券的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客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蛻魬紤]本報告中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自主作出投資決策并自行承擔投資風險,任何形式的分享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
166、。本報告中提及的投資價格和價值以及這些投資帶來的預期收入可能會波動。本報告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對本報告保留一切權利。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發表、轉發或引用本報告的任何部分。如征得本公司許可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出處為“華創證券研究”,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證券市場是一個風險無時不在的市場,請您務必對盈虧風險有清醒的認識,認真考慮是否進行證券交易。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華創證券研究所華創證券研究所 北京總部北京總部 廣深分部廣深分部 上海分部上海分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錦什坊街 26 號 恒奧中心 C 座 3A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香梅路 1061 號 中投國際商務中心 A 座 19 樓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花園石橋路 33 號 花旗大廈 12 層 郵編:100033 郵編:518034 郵編:200120 傳真:010-66500801 傳真:0755-82027731 傳真:021-20572500 會議室:010-66500900 會議室:0755-82828562 會議室:021-2057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