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互聯網協會 互聯網互聯互通工作委員會互聯網互聯互通工作委員會 2 2023023 年年 7 7 月月 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 樞紐網絡性能監測報告樞紐網絡性能監測報告 (2 2023023 年上半年)年上半年)目目 錄錄前前 言言.1 一、綜述一、綜述.3 二、測試方法與統計說明二、測試方法與統計說明.3 三、我國算力樞紐資源分布情況三、我國算力樞紐資源分布情況.4 四、我國算力樞紐網絡性能四、我國算力樞紐網絡性能.6 4.1 各樞紐間同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對比.6 4.2 各樞紐間跨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對比.8 4.3 各樞
2、紐至全國 31 省同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對比.10 4.4 各樞紐至全國 31 省跨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對比.16 附錄:指標名詞解釋附錄:指標名詞解釋.22 1 前前 言言當前,以 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加速突破應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邁入高速發展新階段,算力逐漸成為激活數據要素潛能、驅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新引擎,成為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的關鍵支撐。2021 年 5 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發改高技2021709 號,
3、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首次提出“東數西算”工程,明確要求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以及貴州、內蒙古、甘肅、寧夏等地布局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以下簡稱“國家樞紐節點”),并提出加快國家樞紐節點數據中心集群之間、集群和主要城市之間的高速數據傳輸網絡建設,構建差異化的算力服務體系。工業和信息化部于 2021 年 7 月印發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 年),指出“總體布局持續優化,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省內數據中心、邊緣數據中心梯次布局。技術能力明顯提升,產業鏈不斷完善,國際競爭力穩步增強。算力算效水平顯著提升,網絡質量明顯優化,數網、數云、云邊協
4、同發展?!?。2023 年 2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出要“系統優化算力基礎設施布局,促進東西部算力高效互補和協同聯動”。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臺,為推動算力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 隨著東數西算戰略不斷深化,基于算力網絡推進不同算力樞紐、不同算力主體間的算力協同,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日益凸顯。為全面跟蹤國家樞紐節點網絡建設情況,有效推進算力網絡質量提升,助力“東數西算”工程建設,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指導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相關單位,搭建國家算力樞紐網絡質量監測平臺,持續開展國家算力樞紐網絡質量監測工作,并編制形
5、成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網絡性能監測報告(2023 年上半年)。3 一、一、綜述綜述2023 年上半年,8 大國家算力樞紐均進入深化實施階段,新開工數據中心項目達 60 余個,新建數據中心規模超110 萬標準機架,項目總投資超 4000 億元,算力集聚效應已初步顯現。本報告重點聚焦各算力樞紐間、各樞紐到全國的同主體1和跨主體2的 IPv4 及 IPv6 網絡性能監測數據,開展算力樞紐質量精準評測。主要結論如下:近三年,8 大算力樞紐建成的數據中心數量近 500 個,機架數量近 500 萬個,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各算力樞紐的網絡性能呈現三個特點:一是平均時延與丟包率指標基本滿足實施方案要求
6、;二是 IPv4與 IPv6 網絡性能趨同;三是跨主體的訪問性相較同主體間,時延普遍增加 3ms,丟包率趨同,接近于 0。東部 4 大樞紐中,京津冀樞紐綜 10ms 時延圈覆蓋省份最多,到西部算力樞紐的性能最好。西部 4 大樞紐中,貴州樞紐到各東部樞紐的性能相對較優。二、二、測試方法與測試方法與統計統計說明說明本報告中發布的數據依托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搭建的國家算力樞紐網絡質量監測平臺實時監測獲取。平臺監測節點部署在 8 大算力樞紐的數據中心機房,目前主要覆蓋 3 大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后續將進一步擴展到華為、阿里等互聯1 同主體:源監測服務器和目的監測服務器均在相同主體網絡中稱為同主體(網內)。
7、2 跨主體:源監測服務器和目的監測服務器不在同一主體網絡中稱為跨主體(網間)。4 網企業。為保證本報告數據真實有效,在統計分析之前,已對所有采集數據進行預處理。清洗濾除無效及異常數據,歸一化處理有效測試數據,確保統計結果客觀準確。本報告測試方法總體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通信行業標準 YD/T 1641-2020互聯網網絡和業務服務質量技術要求以及 YD/T 1642-2020互聯網網絡和業務服務質量測試方法,報告涉及的相關指標名稱解釋及測試原理詳見附錄。三三、我國算力、我國算力樞紐樞紐資源分布資源分布情況情況 截至 2023 年二季度,8 大算力樞紐已建與在建規模超過3000個標準機架3的數據中心
8、共計484個,設計機架466萬,當前投產率 32%。東部算力樞紐資源比西部算力樞紐資源豐富,東部算力樞紐總體設計機架規模約為西部算力樞紐總體設計機架規模的 2 倍。按單個算力樞紐統計,長三角國家算力樞紐資源最豐富,其數據中心數量約為整體數據中心數量的 74%,設計機架規模為整體機架規模的 45%。3 標準機架:功耗為 2.5KW 的機架。5 圖1 各樞紐數據中心數量統計 圖2 各樞紐設計機架規模統計 6 圖3 各樞紐已投產機架規模統計 四、四、我國算力樞紐網絡性能我國算力樞紐網絡性能4.1 各樞紐間同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對比 各樞紐間同主體 IPv4 和 IPv6 時延和丟包性能
9、趨同。京津冀樞紐綜合條件較優,同主體 IPv4 和 IPv6 時延和丟包性能均最優。圖4 各樞紐間同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 12 16 12 14 11 13 13 14 12 16 14 15 12 15 14 15 0.00 0.00 0.00 0.02 0.00 0.00 0.03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1 0.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024681012141618成渝樞紐粵港澳樞紐甘肅樞紐貴州樞紐京津冀樞紐內蒙古樞紐寧夏樞紐長三角樞紐IPv4時延(ms
10、)IPv6時延(ms)IPv4丟包率(%)IPv6丟包率(%)7 分東西部來看,東部京津冀樞紐和西部的內蒙古樞紐、寧夏樞紐之間,東部成渝樞紐和西部貴州樞紐之間同主體IPv4 和 IPv6 時延性能較好。東部長三角樞紐到各個西部樞紐之間 IPv4 和 IPv6 時延性能較為均衡。而東部的粵港澳樞紐因離西部樞紐地理位置較遠,到寧夏和內蒙古樞紐的 IPv4和 IPv6 時延性能相對較差。圖5 各樞紐間同主體 IPv4 時延 8 圖6 各樞紐間同主體 IPv6 時延 4.2 各樞紐間跨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對比 各樞紐間跨主體 IPv4 和 IPv6 時延和丟包性能趨同。和同主體相比,跨主
11、體時延增加 3ms 左右,丟包差距很小。京津冀樞紐綜合條件較優,跨主體 IPv4 和 IPv6 時延和丟包性能均最優。9 圖7 各樞紐間跨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 分東西部來看,東部京津冀樞紐和西部的內蒙古樞紐之間,東部成渝樞紐和西部貴州樞紐之間跨主體 IPv4 和 IPv6時延性能較好。東部長三角樞紐到各個西部樞紐之間 IPv4 時延性能較為均衡。而東部的粵港澳樞紐因離西部樞紐地理位置較遠,IPv4 和 IPv6 時延性能相對較差。圖8 各樞紐間跨主體 IPv4 時延 15 18 15 17 14 18 17 16 16 19 16 17 15 17 17 18 0.020.030
12、.010.010.010.020.020.010.010.010.010.0100.050.010.010.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02468101214161820成渝樞紐粵港澳樞紐甘肅樞紐貴州樞紐京津冀樞紐內蒙古樞紐寧夏樞紐長三角樞紐IPv4時延(ms)IPv6時延(ms)IPv4丟包率(%)IPv6丟包率(%)10 圖9 各樞紐間跨主體 IPv6 時延 4.3 各樞紐至全國 31 省同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對比 各樞紐至全國 31 省同主體 IPv4 和 IPv6 時延和丟包性能趨同。京津冀樞紐綜合條件較優,同主體
13、IPv4 和 IPv6 時延和丟包性能均最優。圖10 各樞紐至全國同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 14 15 14 15 12 14 15 14 14 15 14 15 12 15 15 15 0.00 0.00 0.00 0.01 0.00 0.00 0.01 0.00 0.00 0.01 0.00 0.00 0.00 0.00 0.02 0.00 0.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024681012141618成渝樞紐粵港澳樞紐甘肅樞紐貴州樞紐京津冀樞紐 內蒙古樞紐寧夏樞紐長三角樞紐IPv4時延(ms)IPv6時延(ms)IPv4
14、丟包率(%)IPv6丟包率(%)11 總體來看,八大樞紐到河南、陜西、湖北等中部省份同主體 IPv4 和 IPv6 時延性能最優。分樞紐來看,各樞紐 10ms時延圈主要覆蓋周邊省,京津冀樞紐覆蓋省份最多,達到 10個,其他樞紐主要覆蓋 6-7 個左右省份。圖11 各樞紐至全國同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 12 圖12 成渝樞紐至全國同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 圖13 粵港澳樞紐至全國同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 13 圖14 甘肅樞紐至全國同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 圖15 貴州樞紐至全國同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 14 圖16 京津冀樞紐至全國同
15、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 圖17 內蒙古樞紐至全國同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 15 圖18 寧夏樞紐至全國同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 圖19 長三角樞紐至全國同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 16 4.4 各樞紐至全國 31 省跨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對比 各樞紐間至全國 31 省跨主體 IPv4 和 IPv6 時延和丟包趨同。和同主體相比,跨主體時延增加 3ms 左右,丟包差距很小。京津冀樞紐綜合條件較優,跨主體 IPv4 和 IPv6 時延和丟包性能均最優。圖20 各樞紐至全國跨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 總體來看,八大樞紐到全國絕大多
16、數省份跨主體 IPv4 和IPv6 時延性能均衡。分樞紐來看,各樞紐跨主體 10ms 時延圈主要覆蓋周邊省,京津冀樞紐覆蓋省份最多,達到 6 個,寧夏樞紐覆蓋省份最少,只有 1 個。16 18 17 17 15 18 19 16 18 18 17 18 15 17 19 17 0.010.020.010.010.010.020.010.010.00 0.01 0.00 0.00 0.00 0.03 0.00 0.01 0.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02468101214161820成渝樞紐粵港澳樞紐甘肅樞紐貴州樞紐京津冀樞紐內蒙古樞紐寧
17、夏樞紐長三角樞紐IPv4時延(ms)IPv6時延(ms)IPv4丟包率(%)IPv6丟包率(%)17 圖21 各樞紐至全國跨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 圖22 成渝樞紐至全國跨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 18 圖23 粵港澳樞紐至全國跨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 圖24 甘肅樞紐至全國跨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 19 圖25 貴州樞紐至全國跨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 圖26 京津冀樞紐至全國跨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 20 圖27 內蒙古樞紐至全國跨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 圖28 寧夏樞紐至全國跨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 21 圖29 長三角樞紐至全國跨主體 IPv4 和 IPv6 性能 22 附錄附錄:指標名詞解釋:指標名詞解釋 1、時延、時延 指往返傳輸時延。即 ping 數據包在源點測試服務器與目的點測試服務器間的往返 RTT 時延,單向時延可采用往返RTT 時延的一半進行近似評估4,參考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要求,本報告的時延均采用單向時延,單位:ms。2、丟包率、丟包率 源點向目的點發送多個 Ping 數據包,未收到響應的數據包個數占總發送包數的比例,即為丟包率,單位:%。4單向時延可以簡單近似為往返時延的一半,但需注意有時往返路由并不一致,單向時延只能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