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證券證券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 行業行業深度報告深度報告 工業工業 | 軍工軍工 推薦推薦(維持維持) 衛星互聯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網納入新基建,產業鏈迎重要發展機遇產業鏈迎重要發展機遇 2020年年07月月16日日 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產業產業專題深度報告專題深度報告 上證指數上證指數 3210 行業規模行業規模 占比% 股票家數(只) 67 1.7 總市值(億元) 10121 1.4 流通市值 (億元) 6995 1.2 行業指數行業指數 % 1m 6m 12m 絕對表現 25.8 31.7 36.4 相對表現 5.8 17.9 12.4 資料來源:貝格數據、招商證券 相關報告相關報告 1
2、、 軍工行業周報(0706-0712) :估 值仍處于歷史中樞下部,行業中報高 景氣度持續確認2020-07-12 2、 軍工行業周報(0629-0705) :衛 星互聯網熱度不減,中報高景氣度有 望延續2020-07-05 3、 機型迭代推動滲透率提升,航空 航天市場空間廣闊軍用碳纖維行 業報告2020-07-03 本篇報告介紹了全球衛星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并對我國的衛星互聯網產業上下游 情況進行的詳細介紹。隨著衛星互聯網正式被納入新基建,預計將成為貫穿“十 四五”的重要投資主線。給予行業投資評級“推薦”。 全球全球第二次衛星互聯網建設的浪潮第二次衛星互聯網建設的浪潮開啟,星座建設成本上百億美
3、元開啟,星座建設成本上百億美元。衛星互 聯網是衛星通信與互聯網相結合的產物,是信息網絡構建從平面到立體的重 要拓展。具有廣覆蓋、低延時、寬帶化、低成本等特點。全球衛星互聯網的 建設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1、與地面通信網絡競爭階段(20 世紀 80 年代 2000 年) 、2、對地面通信網絡補充階段(20002014 年) ;3、與地面通信網 絡融合階段(2014 年至今) 。而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的壓縮,以 Starlink 和 Oneweb 為代表的新一批衛星公司開啟了第二次衛星互聯網建設的浪潮,相關 星座第一期建設成本在百億美元的量級。 受益于衛星互聯網建設浪潮,上游制造業快速增長受益于衛星互
4、聯網建設浪潮,上游制造業快速增長。根據美國衛星產業協會 (SIA)數據,2018 年全球航天產業規模為 3600 億美元,其中衛星產業總收 入 2774 億美元,占到全球航天產業規模的 77%,較上年增長了 3,其中衛 星制造業收入 195 億美元,同比增長 26%。發射服務業收入 62 億美元,同 比增長了 34。兩者雖然僅占全球航天產業的 10%左右,但受益于衛星互聯 網建設浪潮,卻是增速最快的兩個細分市場。 政策不斷加碼,我國衛星互聯網市場政策不斷加碼,我國衛星互聯網市場超千億超千億。2014 年以來,我國陸續出臺相 關指導意見和發展規劃,引導商業行業產業有序發展。近年來,相關的商業 衛
5、星創業公司開始持續涌現,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已發布的衛星星座計劃多 達 20 余項,到 2025 年前中國將發射超過 3000 顆商業衛星。根據相關星座計 算進行測算,未來 5 年我國衛星互聯網市場規模在千億人民幣的量級,高峰 期的市場空間在 400 億左右。 產業鏈產業鏈全面全面發展,上游產業鏈發展,上游產業鏈稀缺性凸顯稀缺性凸顯。一般而言,衛星產業主要包含了 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衛星運營及服務四大環節,據統計 2018 年 底我國已注冊的商業航天公司超過 140 家,形成以國家隊為核心,民營企業 為補充的市場格局,從產業環節來看,衛星制造和衛星發射相關企業數量最 少,體現了上游制造
6、環節的高技術壁壘合稀缺性。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2020 年 4 月,衛星互聯網正式被納入新基建范疇。我們認為,這 體現了官方對發展我國衛星互聯網產業的堅定決心,標志著 2020 年將成為我 國衛星互聯網建設的元年,并預計將成為貫穿“十四五”的重要投資主線。 由于當前我國衛星互聯網還在建設初期,主要集中在空間段及地面段的基礎 設施建設,建議重點關注上游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及地面設備中的地面站建 設領域。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投資規模及投資規模及進度進度有有不不確定性,商業航天市場競爭激烈確定性,商業航天市場競爭激烈。 王超王超 010-57601716 S1090514080007 岑曉翔岑曉翔
7、 S1090518090007 楊雨南楊雨南 S1090520050001 重點公司主要財務指標重點公司主要財務指標 公司名稱公司名稱 股價股價 19EPS 20EPS 21EPS 20PE 21PE PB 評級評級 *中國衛星 32.67 0.28 0.35 0.41 93 80 7 強烈推薦-A *天銀機電 17.59 0.33 0.39 0.43 45 41 6 強烈推薦-A 康拓紅外 14.39 0.23 0.30 0.42 47 34 8 - *航天電器 39.09 0.94 1.11 1.32 35 30 6 強烈推薦-A *航天電子 6.80 0.17 0.19 0.22 36
8、31 2 強烈推薦-A 亞光科技 15.43 0.28 0.36 0.47 43 33 3 - 天奧電子 25.07 0.70 0.65 0.81 38 31 4 - *七一二 39.07 0.45 0.69 0.92 57 42 13 強烈推薦-A 鉑力特 59.07 1.09 - - - - 5 - 天箭科技 117.00 1.79 - - - - 10 - 華力創通 15.14 -0.24 0.23 0.33 65 46 6 - 資料來源:公司數據、招商證券(*代表招商軍工報告覆蓋標的,其余標的使用Wind一致預期) -20 -10 0 10 20 30 40 50 Jul/19Nov/
9、19Mar/20Jun/20 (%)軍工滬深300 行業研究行業研究 Page 2 正文目錄 一、衛星互聯網產業概覽 . 5 (一)衛星互聯網概況. 5 (二)衛星互聯網發展沿革 . 6 (三)技術成本推動第二次衛星互聯網建設浪潮 . 7 (四)衛星互聯網戰略意義及應用前景 . 8 1、軌道及頻段資源稀缺,全球戰略布局意義重大 . 8 2、我國天地一體化信息系統建設的需求 . 9 3、相對優勢明確,核心應用場景廣泛 . 9 (五)典型衛星互聯網星座建設情況 . 10 1、“銥星”計劃 . 10 2、“Starlink”計劃 . 10 3、“OneWeb”計劃 . 11 二、衛星互聯網市場概況
10、. 12 (一)受益于衛星互聯網建設浪潮,上游制造業快速增長 . 12 (二)低軌小衛星成為爆發點,美中將成為最大市場 . 15 (三)政策不斷加碼,我國衛星互聯網市場廣闊 . 17 三、衛星互聯網產業鏈梳理 . 19 (一)產業鏈全面發展,上游產業鏈稀缺性凸顯 . 19 1、衛星制造 . 21 2、衛星發射 . 22 3、地面設備 . 23 4、衛星運營及服務 . 23 (二)產業鏈重點企業梳理 . 24 (三)衛星互聯網產業投資建議 . 25 四、風險提示 . 26 圖表目錄 圖 1:衛星互聯網的特點 . 5 圖 2:典型衛星軌道示意圖 . 6 qRtMqQpQsNtRwOqPqMpQoN
11、7N9R8OmOqQsQqQlOqQrOjMoPrObRoOwOwMtOzRwMnMsR 行業研究行業研究 Page 3 圖 3:低軌衛星互聯網演進階段 . 7 圖 4:典型商業低軌衛星通信星座規劃情況(第一期) . 8 圖 5:2029 年全球近地軌道衛星布局及占比 . 9 圖 6:銥星項目發展歷程 . 10 圖 7:2018 年全球航天產業市場概況 . 12 圖 8:歷年全球航天產業市場增長情況 . 13 圖 9:2018 年全球衛星產業四個細分領域市場情況 . 14 圖 10:歷年全球航天產業市場增長情況 . 15 圖 11:2008-2018 年全球商業靜止軌道通信衛星采購量(單位:顆
12、) . 15 圖 12:近年來全球各重量等級衛星發射情況 . 16 圖 13:未來十年全球小衛星發射規模預測 . 17 圖 14:衛星及其應用產業鏈結構 . 20 圖 15:商業航天各產業鏈環節公司分布情況 . 20 圖 16:商業航天各產業鏈環節公司分布比例 . 21 圖 17:衛星制造產業全景圖 . 22 圖 18:衛星發射產業全景圖 . 22 圖 19:地面設備產業全景圖 . 23 圖 20:衛星運營及服務產業全景圖 . 24 圖 21:衛星產業鏈代表性企業一覽 . 24 圖 22:軍工行業歷史 PE Band . 27 圖 23:軍工行業歷史 PB Band . 27 表 1:衛星軌道
13、細分分類 . 5 表 2:三大低軌通信衛星系統的指標 . 7 表 3:典型商業低軌衛星通信星座基本技術參數 . 8 表 4:低軌衛星通信核心應用場景 . 9 表 5:星鏈項目建設成本測算 . 11 表 6:OneWeb 項目一期建設成本測算 . 11 表 7:2018 年全球航天產業收入構成對比情況(單位:億美元) . 14 表 8:FAA 對衛星重量的劃分 . 16 表 9:我國商業航天相關政策 . 17 表 10:我中國已公開的星座計劃(不完全統計) . 18 行業研究行業研究 Page 4 表 11:我國低軌衛星網市場空間測算 . 19 表 12:衛星互聯網產業鏈梳理 . 24 表 13
14、:衛星互聯網產業鏈重點公司 . 25 行業研究行業研究 Page 5 一、衛星互聯網產業概覽 (一)衛星互聯網概況 2020 年 4 月 20 日上午,國家發改委召開 4 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首次就“新基建” 概念和內涵做出正式的解釋。 衛星互聯網首次被列為 “新基建” 范疇中的信息基礎設施。 衛星互聯網是衛星通信與互聯網相結合的產物, 是信息網絡構建從平面到立體的重要拓 展。通過發射一定數量的衛星形成規模組網,輻射全球,構建具備實時信息處理能力的 大衛星系統, 是一種能夠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終端提供寬帶互聯網接入等通信服務的新型 網絡,具有廣覆蓋、低延時、寬帶化、低成本等特點。 圖圖 1:衛星互
15、聯網的特點衛星互聯網的特點 資料來源:CNKI,招商證券 按照軌道高度,衛星主要分為低軌、中軌、高軌三類,其中低軌衛星由于傳輸時延小、 鏈路損耗低、發射靈活、應用場景豐富、整體制造成本低,非常適合衛星互聯網業務的 發展。 表表 1:衛星:衛星軌道細分分類軌道細分分類 衛星軌道類型 軌道高度 衛星用途 LEO 低地球軌道低地球軌道 300-2000 千米 對地觀測、測地、通信等 MEO 中地球軌道中地球軌道 2000-35786 千米 導航 SSP 太陽同步軌道太陽同步軌道 高度小于 6000 千米 觀測等 GEO 地球靜止軌道地球靜止軌道 35786 千米 通信、導航、氣象觀測等 IGSO 傾
16、斜地球同步軌道傾斜地球同步軌道 35786 千米 導航 資料來源:CNKI,招商證券 行業研究行業研究 Page 6 圖圖 2:典型衛星軌道示意圖典型衛星軌道示意圖 資料來源:CNKI,招商證券 相比與高軌衛星具有低時延、易于實現全球覆蓋的特點。國際上,圍繞低軌星座互聯網 掀起新一代太空經濟熱潮。在需求和市場的牽引下,衛星互聯網星座逐漸走向泛在,規 模越來越大、應用越來越廣,各類運營公司層出不窮,天地網絡融合發展。在科學技術 創新驅動下,衛星互聯網星座容量快速增長、速率顯著。 (二)衛星互聯網發展沿革 衛星互聯網的發展初期可以追溯到上世紀 80 年代,在早期發展階段中,衛星互聯網主 要以提供語
17、音、低速數據和物聯網等服務為主,主要扮演著對地面通信網絡的補充和延 伸的角色。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目前衛星互聯網進入了與地面通信系統互補合作、融 合發展的寬帶互聯網時期。 1、與地面通信網絡競爭階段(與地面通信網絡競爭階段(20 世紀世紀 80 年代年代2000 年)年) :以摩托羅拉公司“銥星” 星座為代表的多個衛星星座計劃提出, “銥星” 星座通過 66 顆低軌衛星構建一個全球覆 蓋的衛星通信網。這個階段主要以提供語音、低速數據、物聯網等服務為主。隨著地面 通信系統快速發展,在通信質量、資費價格等方面對衛星通信全面占優,在與地面通信 網絡的競爭中宣告失敗。 2、對地面通信網絡補充階段(對地
18、面通信網絡補充階段(20002014 年)年) :以新銥星、全球星和軌道通信公司為 代表,定位主要是對地面通信系統的補充和延伸。 3、與地面通信網絡融合階段(與地面通信網絡融合階段(2014 年至今) :年至今) :以一網公司(OneWeb)、太空探索公司 (SpaceX)等為代表的企業開始主導新型衛星互聯網星座建設。 衛星互聯網與地面通信系 統進行更多的互補合作、融合發展。衛星工作頻段進一步提高,向著高通量方向持續發 展,衛星互聯網建設逐漸步入寬帶互聯網時期 行業研究行業研究 Page 7 圖圖 3:低軌衛星互聯網演進階段低軌衛星互聯網演進階段 資料來源:CNKI,招商證券 1990 年前后
19、世界第一輪商業航天浪潮興起, 一群激情澎湃的人論證了許多解決當時 “通 信鴻溝”的方案,其中不乏用衛星作為全球無縫接入的大計劃。2000 年, “銥”衛星系 統、 “全球星”系統、 “軌道通信”系統這 3 個堪稱當時世界奇跡的衛星星座陸續上天, 然而好景不長,在 3 個星座分別完成部署后的 12 年內,三大低軌通信衛星公司先后 進入了破產保護,最終由政府和投資公司將 3 家公司低價收購,在甩掉資產包袱后,三 家公司持續運營至今。2010 年后,3 個低軌通信星座都開始籌劃或發射第二代星,并 將在 2020 年前全部完成組網。 表表 2:三大低軌三大低軌通信衛星系統的指標通信衛星系統的指標 項目
20、 Orbcomm“軌道通信” Globalstar“全球星” Iridium“銥星” 第一代星座部署時間第一代星座部署時間 1995-1999 年 1998-2000 年 1997-1998 年 進入破產保護時間進入破產保護時間 2001 年 2 月 2002 年 2 月 1999 年 8 月 第二代星座入軌時間第二代星座入軌時間 2014-2015 年 2010-2013 年 2016-2018 年 軌道軌道 第一代第一代 720km(45) 1410km(52) 781km(86.4) 第二代第二代 750km(45) 1410km(52) 781km(86.4) 組網星座(實際組網星座(
21、實際 發射)發射) 第一代第一代 36(35) 48+8(72) 66+6(98) 第二代第二代 18(18) 30(24) 66+6(10) 衛星質量衛星質量/KG 第一代第一代 40-45 450 689 第二代第二代 172 700 800 整星功率整星功率/W 第一代第一代 160 1100 1400 第二代第二代 400 1700 2000 資料來源:CNKI,招商證券 (三)技術成本推動第二次衛星互聯網建設浪潮 由于近年來圍繞航天的一系列相關技術的巨大進步,進入和利用空間的門檻大幅降低, 行業研究行業研究 Page 8 航天的商業價值愈發凸顯,吸引了大量新興力量。許多試圖投身航天商
22、業應用領域的新 參與者帶來了獨特的商業模式,進一步促進了相關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由于小衛星 技術的巨大進步,人們開始發現低軌大規模小衛星星座在天基全球通信、遙感等一系列 應用領域的巨大價值。大規模低軌星座發射計劃層出不窮,呈爆炸式發展態勢。2020 年 3 月 18 日, SpaceX 第 6 批 60 顆星鏈衛星發射入軌, 包括實驗星在內的總星座衛星 發射數量已達 362 顆,代表著其 42000 顆的龐大的低軌星座計劃正在逐步推進,也意 味著大規模低軌星座已經由方案設想變成現實。低軌道大規模開發利用的“軌道革命” 正在發生,航天將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的發展與變革時期。 根據美國 FCC
23、發布的頻率資源申請信息,目前申請進入美國市場的低軌衛星通信星座 計劃就有十多個, 全球更是有多達幾十個類似計劃, 其中比較典型的是 OneWeb 公司、 Telesat 公司和 SpaceX 公司的低軌衛星星座。 表表 3:典型商業低軌衛星通信星座基本技術參數典型商業低軌衛星通信星座基本技術參數 星座名稱 衛星數量 軌道高度 工作頻段 總容量 /(Tbit/s) 單顆衛星 質量/kg 傳輸速率 /(Mbit/s) 時延/ms 星間鏈路 建設進度 OneWeb 720 申請增加至 48000 顆 1200 Ku/Ka 5-10 125 50 20-3 無 已發射 72 顆 StarLink 44
24、25 申請增加 42000 顆 1110-13 25 Ku/Ka 8-10 386 1000 25-30 有 已發射 562 顆 Telesat 117 申請增加至 1671 1000-12 48 Ka 幾 N/A 1000 30-50 有 N/A 資料來源:CNKI,招商證券 圖圖 4:典型商業低軌衛星通信星座典型商業低軌衛星通信星座規劃情況(第一期)規劃情況(第一期) 資料來源:CNKI,招商證券 (四)衛星互聯網戰略意義及應用前景 1、軌道及頻段資源稀缺,全球戰略布局意義重大 地球近地軌道可容納約 6 萬顆衛星,而低軌衛星所主要采用的 Ku 及 Ka 通信頻段資源 行業研究行業研究 Pa
25、ge 9 也逐漸趨于飽和狀態。目前,全球正處于人造衛星密集發射前夕。預計到 2029 年,地 球近地軌道將部署總計約 57000 顆低軌衛星,軌位可用空間將所剩無幾??臻g軌道和 頻段作為能夠滿足通信衛星正常運行的先決條件, 已經成為各國衛星企業爭相搶占的重 點資源。 圖圖 5:2029 年全球近地軌道衛星布局及占比年全球近地軌道衛星布局及占比 資料來源:賽迪顧問,招商證券 2、我國天地一體化信息系統建設的需求 近年來, 中國低軌通信衛星發展布局呈現快速發展態勢。 “十三五” 期間, 以航天科技、 航天科工為首的央企衛星集團分別提出了自己的衛星互聯網計劃,并發射了試驗星。 2020 年 4 月,
26、衛星互聯網首次納入“新基建”范圍,社會資本助推中國航天進入商業 時代, 全面開啟空天軌道資源的戰略布局。 衛星互聯網建設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性工程, 融入遙感工程、導航工程,成為我國天地一體化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目前, 中國星座計劃中組網數量在 30 顆以上的低軌衛星項目已達 10 個,項目規劃總衛星發 射數量達到 1900 顆。 3、相對優勢明確,核心應用場景廣泛 傳統地面通信骨干網在海洋、 沙漠及山區偏遠地區等苛刻環境下鋪設難度大且運營成本 高,通過部署傳統通信骨干網絡在互聯網滲透率低的區域進行延伸普及存在現實障礙。 目前,地球上超過 70%的地理空間,涉及 30 億人口未能實現互聯
27、網覆蓋。建設衛星互 聯網是解決地球“無互聯網”人口數字鴻溝問題的重要手段,是實現網絡信息地域連續 覆蓋普惠共享的有效補充。其中,低軌衛星通信核心商業應用場景主要包括偏遠地區通 信、海洋作業及科考寬帶、航空寬帶和災難應急通信等。 表表 4:低軌衛星通信核心應用場景低軌衛星通信核心應用場景 應用場景 應用市場 偏遠地區偏遠地區 衛星電話、互聯網電視、衛星寬帶。在衛星互聯網建設成熟、設備 終端成熟輕便的情況下,通過小型化衛星中繼站,借力星座系統低 軌衛星在用戶收發終端與地面衛星站之間建立地空通信鏈路。 行業研究行業研究 Page 10 海洋作業及科考海洋作業及科考 衛星定位、海事衛星電話。通過船載衛
28、星設備終端,實現海上船只 與地面通信網絡的互聯互通,滿足船載設備、科考設備、船員等數 據交換、網頁瀏覽、即時通信、郵件收發、VoIP 語音等通信需求。 航空航空 機載 WiFi。Gogo、松下航電等為大多數的航空公司提供航空互聯網 服務。機載終端 ViaSat 裝機量從 2017 年開始穩步大幅提升。 災備災備 應急呼叫、數據保護與恢復、異地災備系統等。當今信息時代下, 短暫的網絡中斷可能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社會損失。通過衛星互 聯網提供的高速備份鏈路,將關鍵業務上星備份,形成穩定的網絡 環境。 資料來源:賽迪顧問,招商證券 (五)典型衛星互聯網星座建設情況 1、 “銥星”計劃 銥星移動通信系
29、統是美國銥星公司委托摩托羅拉公司設計的一種全球性衛星移動通信 系統,它由圍繞地球一共 66 個運作中的通信衛星組成。這個系統原先規劃 77 個通信 衛星,所以用原子序為 77 的銥來命名。用戶通過使用衛星手持電話機,透過衛星可在 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撥出和接收電話訊號。 銥星系統從 1990 年代開始構思, 于 1998 年 11 月 1 日開始服務。 但由于當時市場上并 沒有足夠的需求,在正式運營了僅僅 9 個月后就宣布倒閉,停止運營,于 1999 年進行 破產重組。2001 年完成重組。部署耗時 13 年,在軌運營 66 顆衛星,部署成本 60 億 美金。 二代系統(Iridium NEXT)
30、,2017 年 1 月開始部署,并于 2019 年部署完畢。替換一 代系統,耗時 2 年,部署成本約 30 億美金。隨著 Iridium NEXT 部署完成,公司目前估 值 35 億美金,2018 年總用戶量 130 萬,2019 年總營收 5.6 億美元。項目累計投入約 90 億美金。 圖圖 6:銥星項目發展歷程銥星項目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Wikipedia,招商證券 2、 “Starlink”計劃 星鏈項目是太空服務公司 SpaceX 計劃推出的一項通過近地軌道衛星群, 提供覆蓋全球 的高速互聯網接入服務。2015 年,SpaceX 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在西雅圖宣布星 鏈計劃,旨在為世界上
31、的每一個人提供高速互聯網服務。該計劃利用衛星取代傳統的地 面通信設施,來幫助偏遠地區接入高速的寬頻互聯網,并為城市地區提供價格優惠的服 務。 行業研究行業研究 Page 11 星鏈計劃最初的設想是在地球上空的預定軌道部署由 12000 顆衛星組成的巨型衛星星 座。2018 年 2 月 22 日,SpaceX 在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發射了一枚“獵鷹 9 號”火箭,并將兩顆小型實驗通信衛星送入軌道,星鏈計劃由此開啟。2019 年 10 月 22 日,SpaceX 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成功通過星鏈發送推特,并表示星鏈已能提供 天基互聯網服務。2020 年 6 月 14 日,SpaceX 成功發
32、射第九批 58 顆星鏈衛星,已累 計發射超過 500 顆。 Starlink 的目標是到 2020年在美國北部和加拿大提供服務, 到 2021 年將其服務范圍擴大到接近全球。 SpaceX 計劃在 2020 年代中期之前在三個軌道上部署接近 12000 顆衛星:首先在 550 千米軌道部署約 1600 顆衛星,然后是在 1150 軌道部署約 2800 顆 Ku 波段和 Ka 波段 衛星,最后是在 340 千米軌道部署約 7500 顆 V 波段衛星。僅星鏈 1-2 代的衛星建設預 算預計近 100 億美元。 表表 5:星鏈項目建設成本測算星鏈項目建設成本測算 成本項成本項 星鏈一代(星鏈一代(1
33、 1584584 顆)顆) 星鏈二代(星鏈二代(2 2824824 顆)顆) 成本 (億美元)成本 (億美元) 占系統建設的占系統建設的 比例比例 成本 (億美元)成本 (億美元) 占系統建設的占系統建設的 比例比例 運載服務運載服務 10.410.4 30.2%30.2% 15.315.3 26.7%26.7% 衛星制造衛星制造 7.927.92 23.0%23.0% 22.5922.59 39.4%39.4% 地面系統 5 14.5% 2 3.5% 保險 1.1 3.2% 1.5 2.6% 研發研發 5 5 14.5%14.5% 8 8 13.9%13.9% 市場 5 14.5% 8 13.9% 合計合計 34.4234.42 100.0%100.0% 63.3963.39 100.0%100.0% 資料來源:千域空天咨詢,招商證券 3、 “OneWeb”計劃 OneWeb 是一家全球通信公司公司總部位于英國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