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通信行業衛星互聯網深度報告:衛星互聯已來產業鏈掘金新機遇-20200615[3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研報】通信行業衛星互聯網深度報告:衛星互聯已來產業鏈掘金新機遇-20200615[34頁].pdf(3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1 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 行業研究/深度研究 2020年06月15日 通信 增持(維持) 王林王林 執業證書編號:S0570518120002 研究員 陳歆偉陳歆偉 執業證書編號:S0570518080003 研究員 021-28972061 趙悅媛趙悅媛 執業證書編號:S0570519020001 研究員 1 通信通信: 物聯網再迎催化, 湖北物聯網再迎催化, 湖北 47 億建億建 5G 2020.06 2通信通信: 騰訊五千億新基建騰訊五千億新基建,廣電“全國一廣電“全國一 網” 網” 2020.05 3數據港數據港(603881 SH,增持增持): 項目投資議案項目投資議案 通過,
2、通過,IDC 建設加速建設加速2020.05 資料來源:Wind 衛星互聯已來,產業鏈掘金新機遇衛星互聯已來,產業鏈掘金新機遇 衛星互聯網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已來,產衛星互聯已來,產業鏈掘金新機遇業鏈掘金新機遇 低軌衛星星座系統具備高穩定性、低時延、不依賴地面基礎設施、輕量化 終端以及全球覆蓋等優點。隨著 Starlink 與 OneWeb 均計劃于 2021 年左 右提供全球服務,低軌衛星產業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鑒于軌道頻譜戰略 重要性以及低軌衛星相對技術優勢,我們中長期戰略看好低軌衛星產業。 目前,國內低軌衛星產業處于起步期,隨著衛星互聯網被納入新基建范疇, 未來技術升級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都
3、將刺激更多的資本投入低軌衛星這個 領域,建議投資者關注產業鏈投資機遇。 低軌衛星風起,產業鏈迎重大機遇低軌衛星風起,產業鏈迎重大機遇 海外以 Starlink 和 Oneweb 為代表的公司正大力發展低軌衛星星座,兩家 公司均計劃于 21 年實現覆蓋全球的低軌衛星互聯網。 國內方面,以航天科 工、航天科技、中國電科等主導的低軌衛星星座計劃尚處于起步階段。我 們認為,海外低軌衛星的設計制造理念以及商業模式給了國內產業鏈很多 啟發, 將有效促進產業發展, 同時 Oneweb 破產的消息不改行業發展趨勢。 中長期戰略看好低軌衛星星座系統中長期戰略看好低軌衛星星座系統 我們中長期看好低軌衛星星座系統,
4、主要原因有:衛星軌道頻率資源十分 有限,搶奪軌道頻率資源對于國家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全球仍有超過 50% 的人口未接入互聯網,低軌衛星星座能實現全球互聯網覆蓋,有效彌合數 字鴻溝。越來越多的民營資本擁抱商業航天,Starlink 和 OneWeb 的成功 極大地推動了衛星發射和制造成本的降低。技術方面,元器件和架構的升 級有效縮短衛星制造和迭代周期,助力高效能小型衛星的批產。3GPP 或 將衛星通信技術納入 5G 標準,長期來看衛星通信或是 6G 核心技術之一。 衛星互聯未來應用場景廣闊衛星互聯未來應用場景廣闊 從業務屬性來看,衛星電視直播和衛星音頻業務為單向傳輸,且對時延敏 感性較低,低軌衛星
5、在這兩塊業務比較優勢較小。而寬帶、固定和移動通 信都是雙向通信業務,低軌衛星的高通量及低時延特性在這三個業務具有 突出優勢。展望未來,低軌衛星通信具備廣泛應用場景,典型應用場景包 括低軌衛星互聯網、航天互聯網、車聯網、基站回傳以及天基物聯網等。 我們認為,2022 年全球低軌衛星互聯服務市場規模約 1100-2000 億美元。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研制建議關注中國衛星(軍工組覆蓋) ;地面設備建議關 注中國衛星,產業鏈企業還包括杰賽科技、海格通信、華力創通、華訊方 舟、七一二;上游器件及配套重點推薦和而泰、菲利華(通信、有色、軍 工聯合覆蓋) ,建議關注航天電器(軍工組覆蓋) ,
6、產業鏈企業還包括中航 光電、天奧電子、鴻遠電子、宏達電子、振華科技、亞光科技;國內衛星 運營服務產業鏈企業主要有中國衛通。 風險提示:國內低軌衛星建設進度和規模不及預期,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導 致部分芯片斷供。 EPS (元元) P/E (倍倍) 股票代碼股票代碼 股票名稱股票名稱 收盤價收盤價 (元元) 投資評級投資評級 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19 2020E 2021E 2022E 002402 和而泰 14.02 買入 0.33 0.38 0.58 0.79 42.48 36.89 24.17 17.75 300395.sz 菲利華 27.31 買入 0.57 0
7、.71 0.86 1.03 47.91 38.46 31.76 26.51 資料來源:華泰證券研究所 (8) 0 9 17 25 19/0619/0819/1019/1220/0220/04 (%) 通信滬深300 重點推薦重點推薦 一年內行業一年內行業走勢圖走勢圖 相關研究相關研究 行業行業評級:評級: 行業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6 月 15 日 2 正文目錄正文目錄 低軌衛星風起,產業鏈迎重大機遇. 4 衛星通信系統概覽 . 4 商用通信衛星發射拉動衛星制造和發射產業收入快速增長 . 5 低軌衛星星座建設正拉開衛星互聯時代大幕 . 7 Starlink:計劃發射 1.2 萬顆
8、衛星,2021 年提供全球服務 . 9 Oneweb:計劃發射 2648 顆衛星,2021 年提供全球服務 . 11 國內低軌衛星星座建設處于起步期 . 13 Oneweb 破產不改行業前景 . 16 中長期戰略看好低軌衛星星座系統. 18 軌道頻率資源為重要戰略資源,必須先發制人 . 18 低軌衛星彌合全球數字鴻溝 . 19 技術升級及開放的資本市場助力產業鏈做大做強 . 20 衛星通信或是 6G 核心技術之一 . 22 衛星互聯未來應用場景廣闊 . 25 2022 年全球低軌衛星互聯服務市場約 1100-2000 億美元 . 25 航空互聯網尚處藍海,市場待開發 . 26 低軌衛星車聯網具
9、有相對優勢 . 27 低軌衛星可作為基站回傳解決方案 . 28 低軌衛星物聯網具有廣闊空間 . 29 低軌衛星時代已來,掘金產業鏈新機遇 . 31 風險提示 . 32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 低軌衛星通信系統基本組成 . 4 圖表 2: LEO 相比 MEO 和 GEO 有更低的時延 . 5 圖表 3: 全球衛星按用途分類入軌數量 . 5 圖表 4: 全球衛星按軌道分類入軌數量 . 5 圖表 5: 2018 年全球航天、衛星產業收入情況 . 5 圖表 6: 2014-2018 年全球衛星產業收入 . 5 圖表 7: 2011-2018 年全球衛星產業收入情況(單位:億美元) . 6 圖表
10、 8: 2018 年衛星服務業收入占比情況 . 6 圖表 9: 2017-2018 年全球衛星發射分布 . 7 圖表 10: 低軌衛星星座的成功使得衛星產業鏈成本不斷降低. 8 圖表 11: “Starlink”星座和“Oneweb”星座情況及性能對比 . 8 圖表 12: SpaceX 融資情況 . 9 圖表 13: 星形組網與網狀組網方式對比 . 10 融資情況 . 11 nMqPtNyQrRqPmMrOqOqOmP7NcM8OtRnNpNnNeRqQsMkPrQtN7NrRxOMYqRoRwMqRqP 行業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6 月 15 日 3 圖表 15: “逐步傾斜
11、”技術減少對高軌道靜止衛星的干擾 . 12 圖表 16: OneWeb 與合作伙伴建立了完善的全產業鏈條生態 . 12 圖表 17: OneWeb 與 AiRBUS 聯合創造了世界首條衛星生產流水線 . 13 圖表 18: 2020 年國內外低軌衛星入軌統計(截止 2020 年 6 月 10 日) . 13 圖表 19: “虹云”衛星通信系統示意圖 . 14 圖表 20: “鴻雁”衛星通信系統示意圖 . 14 圖表 21: 天地一體化天基信息網絡體系架構 . 15 圖表 22: 時空道宇(吉利集團)首發衛星示意圖 . 16 圖表 23: 國外 OneWeb 與 Starlink 以外的低軌衛星
12、星座介紹(部分) . 17 圖表 24: 衛星的頻段劃分情況 . 18 圖表 25: 2015 年全球超過一半的人口未接入互聯網 . 19 圖表 26: 產業資本進入使得衛星產業鏈成本不斷下降 . 20 圖表 27: 中國頭部商業航天企業融資情況. 21 圖表 28: 先進的半導體工藝使得器件體積不斷縮小 . 21 圖表 29: GaN 全球產業鏈分布圖 . 22 圖表 30: 低軌衛星通信系統基本組成 . 22 圖表 31: 地面移動通信與衛星通信優劣勢對比 . 23 圖表 32: 3GPP R16 和 R17 協議演進時間線 . 24 圖表 33: 6G 新構架-地面和衛星通信融合的網絡
13、. 24 圖表 34: OneWeb 星座應用場景 . 25 圖表 35: 2012-2018 全球衛星服務業收入分布 . 26 圖表 36: 機載衛星通信結構示意圖 . 26 圖表 37: 2020-2028 年中國航空互聯網流量收入預測 . 27 圖表 38: V2X 車載端產業鏈四大環節 . 27 圖表 39: 衛星通信能為車聯網提供全球覆蓋能力 . 28 圖表 40: 5G 對承載網絡的連接需求和網絡分層關系 . 28 圖表 41: 一種衛星通信基站回傳的網絡架構 . 29 圖表 42: 物聯網專用低軌道衛星系統構架. 29 圖表 43: ORBCOMM 中國網絡拓撲圖 . 30 圖表
14、 44: 衛星通信產業鏈結構圖 . 31 圖表 45: 衛星通信產業鏈主要標的一覽表. 32 圖表 46: 重點推薦及關注公司一覽表(以 6 月 12 日收盤價計算) . 32 行業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6 月 15 日 4 低軌衛星風起,產業鏈迎重大機遇低軌衛星風起,產業鏈迎重大機遇 衛星通信系統概覽衛星通信系統概覽 衛星通信是衛星通信是利用衛星轉發器作為中利用衛星轉發器作為中繼反射或轉發無線電信號的通信方式繼反射或轉發無線電信號的通信方式。 根據中國衛通招 股說明書,衛星通信系統是以人造通信衛星作為核心基礎設施,利用衛星中的轉發器作為 中繼站,通過反射或轉發無線電信號,實現兩
15、個或多個地球站之間的通信。衛星通信系統 的核心是衛星空間段,主要包括空間軌道中運行的通信衛星,以及對衛星進行跟蹤、遙測 及指令的地面測控和監測系統。衛星地面段以用戶主站為主體,包括用戶終端、用戶終端 與用戶主站連接的“陸地鏈路”以及用戶主站與“陸地鏈路”相匹配的接口。衛星通信具 有抗毀性強、覆蓋范圍廣、通信距離遠、部署快速靈活、通信頻帶寬、傳輸容量大、性能 穩定可靠、不受地形和地域限制等優點,可以實現有線電話網和地面移動通信網均無法實 現的廣域無縫隙覆蓋。 圖表圖表1: 低軌衛星通信系統基本組成低軌衛星通信系統基本組成 資料來源:低軌衛星物聯網海量用戶接入體制研究韋芬芬 2019,華泰證券研究
16、所 按照衛星軌道平臺的高度可以把衛星分為靜止、中軌和低軌:按照衛星軌道平臺的高度可以把衛星分為靜止、中軌和低軌: 1)低軌衛星(LEO)的軌道高度范圍為 500-2000km,低軌道衛星通信系統由于衛星軌 道低,信號傳播時延短,其鏈路損耗小,衛星和用戶終端的要求低,可以采用微型/小型衛 星和手持用戶終端。但由于軌道低,每顆衛星所能覆蓋的范圍比較小,要構成全球系統需 要更多的衛星,主要包括海外的銥星系統、Starlink、Oneweb,以及國內的航天科工集團 的虹云工程和行云工程、航天科技集團鴻雁工程、中國電科的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 2)中軌衛星(MEO)的軌道高度為 10,000-20,000
17、km,傳輸時延大于低軌道衛星,但覆 蓋范圍更大,全球組網覆蓋所需衛星數量較少,典型系統是國際海事衛星系統。 3)靜止軌道衛星(GEO)的軌道高度為 35,786km,由于靜止軌道衛星相對地面靜止, 且覆蓋區大,三顆經度差約 120的衛星就能夠覆蓋除南、北極以外的全球范圍。靜止衛 星軌道高,鏈路損耗大,對用戶端接收機性能要求較高,這種衛星很難支持手持機直接通 過衛星進行通信,因此同步軌道衛星通信系統主要用于 VSAT 系統、電視信號轉發等,較 少用于個人通信。 行業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6 月 15 日 5 圖表圖表2: LEO 相比相比 MEO 和和 GEO 有更低的時延有更低的
18、時延 資料來源:OneWeb,華泰證券研究所 圖表圖表3: 全球衛星按用途分類入軌數量全球衛星按用途分類入軌數量 圖表圖表4: 全球衛星按軌道分類入軌數量全球衛星按軌道分類入軌數量 資料來源:USC Satellite Database、艾瑞咨詢、華泰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USC Satellite Database、艾瑞咨詢、華泰證券研究所 商用通信衛星發射拉動衛星制造和發射產業收入商用通信衛星發射拉動衛星制造和發射產業收入快速快速增長增長 2014-2018 年全球衛星產業復合增速為年全球衛星產業復合增速為 3.0%。 根據美國衛星產業協會 (SIA) 發布的 2019 年衛星產業狀況報告
19、 (以下簡稱 衛星報告 ) ,2018 年全球航天經濟產業總收入為 3600 億美元,其中衛星相關產業總收入為 2774 億美元(YoY+3%) ,占全球航天經濟產業收入 比為 77%;相比地面基站通信,衛星通信使用門檻較高,整體衛星產業增速處于緩慢增長 期,2014-2018 年全球衛星產業復合增速為 3.0%。 圖表圖表5: 2018 年全球航天、衛星產業收入情況年全球航天、衛星產業收入情況 圖表圖表6: 2014-2018 年全球衛星產業收入年全球衛星產業收入 資料來源:2019 年衛星產業狀況報告SIA、華泰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2019 年衛星產業狀況報告SIA、華泰證券研究所 10
20、0021 7 0 6 3 23 23 30 22 38 38 35 18 61 57 7 7 5 10 14 8 8 3 5 17 14 6 5 3 6 4 4 6 4 0 20 40 60 80 100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次) 民用商用軍用政府 26 21 26 32 23 27 31 25 32 24 0 0 0 0 4 8 0 0 0 4 6 11 14 4 20 17 23 0 4553 0 20 40 60 80 100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1、2017 2018 (次) 高橢圓軌道GEOMEOLEO 2460 2550 2610 2690 2774 3.66% 2.35% 3.07% 3.12% 0% 1% 1% 2% 2% 3% 3% 4% 4% 2,300 2,400 2,500 2,600 2,700 2,800 20142015201620172018 (%)(億美元) 全球衛星產業收入YoY 行業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6 月 15 日 6 衛星服務業和地面設備制造業衛星服務業和地面設備制造業收入占比較高收入占比較高, 而而衛星制造業和衛星服務業衛星制造業和衛星服務業收入同比收入同比增速較增速較 高。高。根據衛
22、星報告 ,從占比數據來看,在全球衛星產業收入中衛星服務業和地面設備 制造業收入占比較高,兩者 2018 年合計占整體衛星產業收入比例為 91%。2018 年衛星 制造業和衛星服務業收入雖然分別只占到整體衛星收入比例的 7%、2%,但兩個板塊收入 同比增速較高,分別增長了 26%和 34%,整體上我們認為商用通信衛星發射拉動整體上我們認為商用通信衛星發射拉動 18 年衛年衛 星制造和發射產業收入增長。星制造和發射產業收入增長。 圖表圖表7: 2011-2018 年全球衛星產業收入情況(單位:億美元)年全球衛星產業收入情況(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2019 年衛星產業狀況報告SIA,華泰證券研究
23、所 1) 衛星服務業總收入衛星服務業總收入 1265 億美元,億美元,YoY-1.7%,占比衛星產業,占比衛星產業收入的收入的 46%。其中,衛星 電視直播收入為 942 億美元,比上年減少 3%;衛星音頻廣播收入為 58 億美元,較上 年增長 7%;衛星寬帶業務收入為 24 億美元,較上年增長 14%;衛星固定通信業務 收入為 179 億美元,與上年持平;衛星移動通信收入為 41 億美元,比上年增長 3%; 遙感領域(包括農業、變化檢測、減災、氣象、資源等)收入為 21 億美元,較上年 減少 5%。 圖表圖表8: 2018 年衛星服務業收入占比情況年衛星服務業收入占比情況 資料來源:SIA,
24、華泰證券研究所 2) 地面設備制造業總收入地面設備制造業總收入 1252 億美元,億美元,YoY+5%,占比衛星產業,占比衛星產業 45%。其中,消費設 備(衛星電視、廣播和寬帶設備)收入為 181 億美元,GNSS 導航設備收入 933 億美 元,網絡設備(VSAT,網關等)收入為 138 億美元。導航設備和網絡設備收入有所 增長,消費設備收入持平或略微減少。 1077 1137 1186 1229 1274127712871265 529 754 912 1018 1060 1134 11981252 119 152 157 159 166 139 155 195 48 59 54 59
25、54 55 46 62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億美元) 衛星服務業地面設備制造業衛星制造業發射服務業 衛星電視 74% 衛星音頻廣播 5% 衛星寬帶 2% 衛星固定通信 14% 衛星移動通信 3% 衛星遙感 2% 行業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6 月 15 日 7 3) 衛星制造業總衛星制造業總收入收入 195 億美元,億美元,YoY+26%,占比衛星產業,占比衛星產業 7%。其中,美國衛星制造 產業收入 115 億美元,占比約 59%,其他國家總計 80 億美元,占
26、比約 41%。2018 年共發射 314 顆衛星,YoY-10%。 4) 發射服務業總收入發射服務業總收入 62 億美元,億美元,YoY+34%,占比衛星產業,占比衛星產業 2%。2018 年共有 114 次軌 道發射,93 次是商業發射,15 次是空間飛行器,6 次不是商業發射。其中,美國商業 衛星發射業務收入份額占比為 37%。 商用通信衛星發射拉動商用通信衛星發射拉動 18 年衛星制造和發射產業收入增長年衛星制造和發射產業收入增長。 根據 衛星報告 , 2017-2018 年全球分別發射了 345/314 顆衛星, 雖然衛星整體新增發射數量同比減少約 10%, 但 2018 年衛星制造業
27、收入同比增長了 26%,發射服務業收入同比增長了 34%。從衛星數量占比 來看,商用通信衛星和研究與開發衛星占比大幅提升,其中遙感衛星占比大幅下降,由于 衛星壽命基本在 5-15 年,我們認為可能是部分遙感衛星劃歸到研究與開發衛星項目中導 致遙感衛星數量大幅下降。因此,我們認為 2018 年整體衛星制造業和發射服務業收入同 比增長的主要原因來自于商業通信衛星量的增加。根據衛星報告的顯示,2018 年高 通量衛星(HTS) 、小衛星和立方體衛星的技術成就已經帶來了衛星寬帶、制造和發射服 務收入的增長。 圖表圖表9: 2017-2018 年全球衛星發射分布年全球衛星發射分布 類別 2018 201
28、7 占比(%) 數量(個) 占比(%) 數量(個) 遙感衛星 對地觀測衛星 39% 819 49% 875 氣象衛星 15% 268 科研衛星 4% 84 1% 18 軍事偵察衛星 6% 126 6% 107 商用通信衛星 22% 462 18% 321 民用/軍用通信衛星 4% 84 3% 54 研究與開發衛星 18% 378 6% 107 導航衛星 6% 126 2% 36 其他 1% 21 - - 合計 100% 2100 100% 1786 資料來源:2019 年衛星產業狀況報告SIA,華泰證券研究所 低軌衛星星座建設正拉開衛星互聯時代大幕低軌衛星星座建設正拉開衛星互聯時代大幕 低軌道
29、衛星星座系統是指多個低軌衛星構成的可以進行實時信息處理的大型的衛星系統, 其中衛星的分布稱之為衛星星座。其主要優點是: 1)高穩定性,局部的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幾乎不影響系統正常運行; 2)低時延,地星單項傳播時間是 1.5ms,地-星-地時間約 15-50ms; 3)不依賴地面基礎設施,可以實現低成本輕量化終端; 4)全球覆蓋,通信不受地域限制,并能將物聯網拓展到遠海和填空。 目前目前海外以海外以 Starlink 和和 Oneweb 為代表的公司正大力發展低軌衛星星座系統。為代表的公司正大力發展低軌衛星星座系統。從他們的從他們的 設計制造理念以及商業模式來看,給了整個衛星產業鏈很多啟發設計制
30、造理念以及商業模式來看,給了整個衛星產業鏈很多啟發。過去大家更多去搞地球 靜止軌道衛星和高通量衛星來滿足覆蓋和速率要求,如今正通過衛星星座取代單顆大型衛 星,這樣一方面對衛星的重量要求和軌道高度要求降低了,另一方面小衛星的批量生產使 得衛星研發和制造成本不斷降低。此外,衛星發射方面由 SpaceX 公司引領的火箭回收技 術也大大降低了發射的綜合成本。隨著衛星固定業務將向高頻段、大容量、數字化、寬帶 化、 IP 化方向發展, 越來越多的國家在未來 3 到 5 年期間將發射大量低軌道通信衛星組成 低軌通信星座以及配套的高軌道通信衛星。 行業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6 月 15 日 8
31、圖表圖表10: 低軌衛星星座的成功使得衛星產業鏈成本不斷降低低軌衛星星座的成功使得衛星產業鏈成本不斷降低 資料來源:艾瑞咨詢,華泰證券研究所 Starlink(星鏈星鏈)與與 Oneweb(一網)(一網)均計劃在均計劃在 2020 年開啟商業化進程年開啟商業化進程,并分三階段實 現覆蓋全球的衛星互聯網,具體的星座情況及性能對比如下: 圖表圖表11: “Starlink”星座和“”星座和“Oneweb”星座情況及性能對比”星座情況及性能對比 Starlink Oneweb 建建 設設 計計 劃劃 第 一 階 段 衛星數量 1584 顆 648 顆(包括 48 顆備份衛星) Ka/Ku 頻段 Ku
32、/Ka 頻段 軌道信息 高度 550 千米 高度 1200 千米 傾角 53 傾角 87.9 24 個軌道面 18 個軌道面 每個軌道面 66 顆 每個軌道面約 40 顆 相鄰軌道面間隔 9 星座性能 星座容量約 30 太比特/秒 容量達 7 太比特/秒 可為每個終端提供最高 1 吉比特/秒的 數據傳輸速率 用戶峰值速率 500 兆比特/秒 時延約 15 毫秒 地-星-地時延約 50 毫秒 第 二 階 段 衛星數量 2825 顆 720 顆 Ka/Ku 頻段 V 頻段 軌道信息 4 個不同軌道高度:1110 千米、1130 千米、1275 千米和 1325 千米 高度 1200 千米 軌道面個
33、數分別為 32、8、5 和 6 各軌道面部署 5075 顆衛星不等 星座性能 - 星座容量達到 120 太比特/秒 第 三 階 段 衛星數量 7518 顆 1280 顆 V 頻段 V 頻段 軌道信息 l 高度 335345 千米 l 運行在更高的中地球軌道 星座性能 星座容量達到 1000 太比特/秒 是否計劃全球覆蓋 是 是 是否具有星間鏈路 有 無 資料來源:“星鏈”星座最新發展分析梁曉莉 2019,華泰證券研究所 行業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6 月 15 日 9 Starlink:計劃發射:計劃發射 1.2 萬顆衛星萬顆衛星,2021 年提供年提供全球全球服務服務 Starl
34、ink 是 Elon Musk(馬斯克)旗下的美國 SpaceX 公司 2015 年公布的“星鏈”星座計 劃, “星鏈”星座的衛星研制與生產、衛星發射、衛星運營等均由該公司一力承擔。公司 計劃通過 Starlink 為全球用戶提供高速、快捷的網絡通信。根據 SpaceX 官網信息,美國 時間 6 月 3 日, SpaceX 順利執行了第八批次的 Starlink 發射計劃, 將 60 枚衛星送入低軌 地道。目前,該星座已有 482 顆衛星在軌道運行。 SpaceX 成立于 2002 年 6 月,是美國的航空制造商與航天運輸服務商。2008 年,公司宣 布獲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NASA 價值 16 億美元的商業補給服務的合同,從而保證航天 飛機在 2010 年退役國際空間站的補給任務。迄今為止,SpaceX 共獲得 12 輪融資,多數 融資來自戰略投資或私募。2015 年公司宣布 Starlink 星座計劃后,獲得 Google 等共計 10 億美金的 E 輪資金。此后又于 2017 年獲得 3.5 億美元與 1 億美元的 F、G 輪資金,并 于 2018 年獲得福達投資與創始人馬斯克 5 億美元的戰略融資。2018 年末, 獲得美國銀行 與百利吉福德公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