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宏觀研究宏觀研究 證券證券研究研究報告報告 宏觀專題報告宏觀專題報告 2020 年年 03 月月 18 日日 相關研究相關研究 Table_ReportInfo 海外債務危局, 中國這邊獨好兼論金融危機有多遠?2020.03.15 拜登強勢回歸, 美國大選有哪些看點?美國大選系列之一(更新版) 2020.03.12 供給困局下的油價將何去何從?論油價大跌的原因與影響2020.03.12 Table_AuthorInfo 分析師:姜超 Tel:(021)23212042 Email: 證書:S0850513010002 分析師:于博 Tel:(021)2
2、3219820 Email: 證書:S0850516080005 分析師:陳興 Tel:(021)23154504 Email: 證書:S0850519110001 聯系人:應鎵嫻 Tel:(021)23219394 Email: 如何如何平衡平衡經濟的經濟的“面子面子”與與“里子里子”? 管窺管窺 20 年地方兩會年地方兩會 Table_Summary 投資要點:投資要點: 受新冠疫情影響,全國兩會延遲召開。目前,除云南和四川外已有 29 個省份召開了兩會。地方兩會傳遞了什么信號,為全國兩會又提供了哪些線索? 地方經濟目標: 從合理區間到守住底線。地方經濟目標: 從合理區間到守住底線。 總結
3、地方兩會確定的經濟增速目標:首先,下調首先,下調增速增速仍仍是是主基調主基調,21 省市下調了增速目標,僅天津上調。其次,其次,目標區間目標區間較去年較去年明顯減少。明顯減少。以區間形式設立目標的省市從 19 年 15 個大幅減少至 5 個,其中 10 省市以守住 19 年區間下限為今年目標。分區域看,西部地區下調幅度顯著,中部較為穩定。整體來看,20 年地方加權平均 GDP 目標增速較 19 年下調 0.3 個百分點, 預示 20 年全國經濟增長目標或同步下調。 增速緣何調降?修基數,保就業,夯基礎增速緣何調降?修基數,保就業,夯基礎。地方政府普遍調降增速目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下修基數減
4、緩壓力下修基數減緩壓力。首先,根據統計局對 GDP 前期核算數據的修正,要實現“20 年翻一番”的目標,20 年 GDP 實際增速只需達到約 5.5%即可,與修正前需達到 6.3%的增速相比,實現小康保增長的壓力明顯降低。保就業重于保增長。保就業重于保增長。其次,現階段我國更加注重經濟發展質量。而19 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較 18 年提高 0.3 個百分點,就業壓力明顯上升,因而保就業更重于保增長,地方政府的失業率目標設定也較為謹慎,普遍高于去年實際水平。調降目標夯實基礎。調降目標夯實基礎。最后,19 年地方經濟增長目標完成情況并不理想,多達 15 省市沒有完成年初目標,占比近一半。此外,統計
5、局對 18 年地方 GDP 初步核算數進行了修訂,共有超四成省份下修了 GDP 數據。因此,面對增長基礎不牢的隱憂,地方普遍選擇調降目標夯實基礎。 淡化經濟淡化經濟“面子面子”:棚改退潮,基建托底,制造升級:棚改退潮,基建托底,制造升級。地方兩會對 20 年投資目標也有所淡化,29 省市中 11 個未提及投資增速目標,公布目標的也以持平和下調為主,僅廣東和天津上調。具體來看三大投資,房住不炒基調,棚房住不炒基調,棚改繼續退潮。改繼續退潮。首先,“房住不炒”仍為主基調。各省市公報中有 10 個提到“房住不炒”,6 個提到“長效機制”,8 個提到“因城施策”,地產調控未見放松。僅9 省市明確提出
6、20 年棚改目標,其中 4 降 1 升,棚改繼續退潮;而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凸顯,15 省市明確提出改造目標,有望支撐 20 年地產投資?;ɑㄖ饕ナ?,交通主要抓手,交通 5G 并重。并重。其次,基建仍是穩增長的重要抓手。傳統基建方面,各省普遍提出推進交通強國試點建設,中西部以高鐵、公路、機場、水利工程為主,東部沿海省份以軌道交通、高鐵為主。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則推動一批圍繞機場群、港口群、區域軌道交通互聯互通的項目建設。新基建方面,各省市普遍圍繞以“5G 通信網絡”及“5G+”為核心的四類“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更清晰可度量的目標。發展新興產業,加快制造升級。發展新興產業,加快制造升級。最后,
7、在制造業投資方面,多地提到實施發展新經濟的戰略或計劃,同時設立研究院、科研基金等為新經濟提供技術支持,20 年創新制造或成為投資端一大亮點。 聚焦經濟聚焦經濟“里子里子”:穩定就業,支持民企,深化改革:穩定就業,支持民企,深化改革。從各省 20 年經濟工作重點任務看:就業重中之重,落實就業優先。就業重中之重,落實就業優先。首先,貫徹中央精神,地方兩會均強調繼續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普遍要求抓好重點群體的就業工作、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力挺民營經濟,紓困減負準入。力挺民營經濟,紓困減負準入。其次,19 年底“國 28 條”力挺民營經濟,而地方政府也紛紛出臺措施促進民營企業發展,主要聚焦于拓寬中小企業融資
8、渠道、推進“證照分離”改革清除市場壁壘和從服務企業的視角降低顯隱性經營成本三方面。此外,多地在公報提出放寬民企市場準入的改革措施,其中部分省市明確提出重點行業市場的放開,這也是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部分。深化制度改革,破除體制障礙。深化制度改革,破除體制障礙。最后,深化制度改革同樣是地方政府 20 年的重點工作,其中國資國企改革尤為值得關注。下一階段改革或主要圍繞完善以管資本為主的監管體制、深入推進混改以及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包括推動央地合作和地方結構調整三個方面來展開。 宏觀研究宏觀專題報告 2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目目 錄錄 1. 地方經濟目標:從合理區間到守住底線. 4 2
9、. 增速緣何調降?修基數,保就業,夯基礎! . 5 2.1 下修基數減緩壓力 . 5 2.2 保就業重于保增長 . 6 2.3 調降目標夯實基礎 . 7 3. 淡化經濟“面子”:棚改退潮,基建托底,制造升級! . 8 3.1 房住不炒基調,棚改繼續退潮 . 8 3.2 基建主要抓手,交通 5G 并重 . 10 3.3 發展新興產業,加快制造升級 . 11 4. 聚焦經濟“里子”:穩定就業,支持民企,深化改革! . 12 4.1 就業重中之重,落實就業優先 . 12 4.2 力挺民營經濟,紓困減負準入 . 14 4.3 深化制度改革,破除體制障礙 . 17 oPsNpPnRnQqOmOrQsNy
10、RpM6M9R6MsQqQnPoOjMqQtQeRoPwP9PnNzRMYnOuNvPrQvM 宏觀研究宏觀專題報告 3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圖目錄圖目錄 圖 1 各省市 19 年和 20 年 GDP 增速目標對比(%) . 4 圖 2 17-20 年分地區 GDP 目標增速均值(%) . 4 圖 3 全國 GDP 實際增速、各省 GDP 目標和實際增速均值(%). 5 圖 4 修訂前后“翻番”所需的國內生產總值指數和實際增速(1978 年=100) . 5 圖 5 全國和 31 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 . 6 圖 6 19 年各省市 GDP 實際增速與目標對比(%)
11、 . 7 圖 7 國家統計局對 18 年各省市 GDP 核算值的修正幅度 . 7 圖 8 14 個省市 19 年和 20 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目標對比(%) . 8 圖 9 高技術產業、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累計增速(%) . 12 表目錄表目錄 表 1 部分省市 20 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提到的失業率目標與 19 年完成情況(%) . 6 表 2 20 年各省兩會中關于房地產投資的表述 . 8 表 3 20 年各省兩會中關于棚改、老舊小區改造的表述 . 9 表 4 20 年各省兩會中關于基礎設施投資的表述 . 10 表 5 20 年各省兩會中關于就業政策的表述 . 12 表 6 部分省市
12、應對疫情的穩就業政策 . 14 表 7 20 年各省兩會中關于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表述 . 15 表 8 20 年部分省市兩會中關于國企改革的表述 . 17 宏觀研究宏觀專題報告 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國兩會延遲召開。截至 3 月 15 日,除云南和四川外,已有 29 個省份召開了兩會。 地方兩會傳遞了什么信號, 為全國兩會又提供了哪些線索? 1. 地方經濟目標:從合理區間到守住底線地方經濟目標:從合理區間到守住底線 總結各省市 GDP 增速目標,主要呈現兩大特點: 一是一是下調仍為主基調。下調仍為主基調。29 個省市中,共有 21 個下調了 GDP
13、 增速目標,7 省持平,而僅有天津將目標增速調增了 0.5 個百分點。 相比 19 年 24 省下調目標, 今年略有減少,但仍以下調為主基調。為對比歷年經濟目標,我們以區間中值代替目標區間進行簡單處理, 21 個下調目標的省市平均調整幅度近 0.5 個百分點, 其中增速目標排名前兩位的西藏、貴州以及福建、陜西 4 省的下調幅度均等于或超過 1 個百分點。 二是二是目標區間明顯減少。目標區間明顯減少。在 29 個公布增速目標的省市中,以區間形式設立目標的從 19 年的 15 個大幅減少至 5 個, 且 15 省中有 10 個省市以守住 19 年目標區間的下限為今年的增速目標。比如北上廣三省市 1
14、9 年 GDP 目標均為 6%-6.5%區間,與全國保持同步,而 20 年統一以區間下限 6%為目標。 圖圖1 各省市各省市 19 年和年和 20 年年 GDP 增速目標對比(增速目標對比(%) 資料來源:各省市政府網站,海通證券研究所 西部下調最顯著,中部近年較穩定。西部下調最顯著,中部近年較穩定。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 20 年目標下調幅度最大,為 0.6 個百分點,從近年設定經濟目標的趨勢看,西部 17-20 年年均下調幅度同為0.6 個百分點, 在各地區中降勢最明顯。 而東北地區 20 年目標增速僅下調 0.1 個百分點,為各區域中最低,主因 19 年目標曾進行較大下調。至于中部地區,1
15、9 年起其目標增速的均值已經超過西部,在四個地區中領先。近年中部的增速目標較為穩定,20 年目標增速較去年下調 0.2 個百分點至 7.3%。 圖圖2 17-20 年分地區年分地區 GDP 目標增速均值(目標增速均值(%) 5.05.56.06.57.07.58.08.5中部西部東部東北2017201820192020 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宏觀研究宏觀專題報告 5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地方目標持續地方目標持續“擠水分擠水分”,加權增速下調約,加權增速下調約 0.3 個百分點。個百分點。我們用上一年各省的名義GDP 作為權重,對歷年各省實際和目標 GDP 增速
16、進行加權平均計算。13 年以來,隨著地方政府甩開增長包袱,主動擠出過去經濟數據中的水分,各省加權平均增速與全國實際經濟增速之差逐漸減小。 19 年全國 GDP 增速為 6.1%, 各省加權平均增速為 6.5%。 由此,地方經濟增長的目標對判斷全國的經濟增長有了更重要的參考價值:20 年各省加權平均 GDP 目標增速約 6.5%,較 19 年該指標再下調 0.3 個百分點,同時考慮到受疫情沖擊影響,1 季度經濟增速預計明顯下滑,全國兩會制定的 20 年經濟增長目標也將同步下調。 圖圖3 全國全國 GDP 實際增速、各省實際增速、各省 GDP 目標和實際增速均值目標和實際增速均值(%) 02468
17、101214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全國與地方GDP實際增速之差地方加權GDP實際增速全國GDP實際增速地方加權GDP目標增速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2. 增速緣何增速緣何調降調降?修?修基數,基數,保就業保就業,夯基礎,夯基礎! 地方政府普遍調降增速目標,從合理區間轉向守住底線,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2.1 下修基數減緩壓力下修基數減緩壓力 GDP 前期基數調整,翻番壓力有所減輕前期基數調整,翻番壓力有所減輕。首先,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而需要的保增長壓力有所減輕。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確保到 2020 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需要實現國內生
18、產總值比 2010 年翻一番的要求。 根據全國第四次經濟普查的結果,國家統計局對此前的 GDP 核算數據做了相應的修訂。 在數據修訂之前, 按照 19 年 GDP 實際增速 6.1%來計算, 若要實現 2020 年 GDP比 2010 年翻一番,則需要 20 年 GDP 實際增速達到 6.3%,但由于 GDP 前期基數有了一定的上修,修訂之后,20 年 GDP 實際增速只需達到約 5.5%即可完成小康社會目標。因此,20 年地方政府為實現小康保增長的壓力明顯降低。 圖圖4 修訂修訂前后前后“翻番翻番”所需的國內生產總值指數和所需的國內生產總值指數和實際增速(實際增速(1978 年年=100)
19、3750380038503900395040004050410041504200調整前調整后201920206.3%5.5%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海通證券研究所,按 19 年 GDP 實際增速 6.1%來計算。 宏觀研究宏觀專題報告 6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2.2 保就業重于保增長保就業重于保增長 注重經濟發展質量,保就業重于保增長。注重經濟發展質量,保就業重于保增長。其次,在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之下,地方政府的目標也不僅僅局限于經濟增長。比如 19 年就業的壓力就有著明顯的上升,19 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提高到 5.2%,較 18 年底的 4.9%提高了
20、 0.3個百分點,31 個大城市的城鎮調查失業率也從 18 年底的 4.7%提高到了 5.2%的水平。由此可見,保持就業形勢的穩定成為政府的迫切任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其重要性更要高于保增長。 圖圖5 全國和全國和 31 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 4.64.74.84.95.05.15.25.35.418/118/318/518/718/918/1119/119/319/519/719/919/11全國31個大城市 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失業目標設定謹慎,高于去年實際水平。失業目標設定謹慎,高于去年實際水平。在就業壓力上升的背景之下,地方政府在確定 2
21、0 年失業率目標的時候,也普遍顯得謹慎甚至趨于保守。在有數據可供對比的 19個省市之中,不論是從調查失業率還是登記失業率來看,20 年各省市所確定的失業率目標均沒有低于 19 年實際的失業率水平。那么,考慮到政府各類目標之間的內在一致性,既然失業率目標并不存在調降的基礎,經濟增長目標的設定自然也不宜過高。 表表 1 部分省市部分省市 20 年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提到的失業率目標與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提到的失業率目標與 19 年完成情況年完成情況(%) 2019 2020 調查失業率 登記失業率 調查失業率 登記失業率 北京北京 4.4 左右 / 5 / 天津天津 低于 5.5 / 5.5 / 山西山
22、西 小于 6 小于 3 6.5 4.5 內蒙古內蒙古 / 3.7 5.5 4.5 黑龍江黑龍江 / 3.53 / 4.5 上海上海 4.3 以內 3.6 4.8 4.3 江蘇江蘇 4.4 3 5 4 浙江浙江 4.3 / 5 / 安徽安徽 5.5 以內 / 5.5 / 福建福建 / 3.5 / 4.2 江西江西 / 4.5 以內 5.5 4.5 山東山東 / 3.29 5.5 4.5 河南河南 / 3.17 5.5 4.5 廣東廣東 5 以內 2.25 5.5 3.5 廣西廣西 / 2.62 / 4.5 西藏西藏 5 左右 3 以內 5.5 3.6 陜西陜西 5.5 以內 3.2 5.5 4.
23、5 甘肅甘肅 / 3 / 4.5 新疆新疆 / 3.5 / 4.5 資料來源:各省市政府網站,海通證券研究所,紅色字體為 20 年目標超過 19 年實際水平。 宏觀研究宏觀專題報告 7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2.3 調降目標夯實基礎調降目標夯實基礎 目標完成并不理目標完成并不理想,想,近半近半省份省份未達目標。未達目標。最后,各省市經濟增長目標的完成情況也并不理想。從 19 年的目標完成情況來看,多達 15 個省份 19 年的經濟增速沒有達到年初所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占比接近一半。而 7 個省份也僅是持平于年初確定的增長目標或者剛剛達到目標區間的下限,只有 9 個省份能夠超過
24、年初確定的目標或者目標區間下限,占比不足三成。 圖圖6 19 年各省市年各省市 GDP 實際增速與目標對比(實際增速與目標對比(%) 024681012湘 冀 浙 粵 京 渝 甘 新 津 贛 皖 鄂 川 豫 寧 滬 藏 貴 云 閩 陜 桂 瓊 青 蘇 魯 晉 遼 蒙 黑 吉19年目標增速19年區間19年實際增速高于目標高于目標持平目標持平目標未達目標未達目標 資料來源:各省市政府網站,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目標為區間的按照區間下限統計 超四成省份下修超四成省份下修 GDP,調降增長目標夯實基礎。,調降增長目標夯實基礎。此外,依據地區生產總值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國家統計局對 2
25、018 年各地區生產總值的初步核算數據進行了修訂,從各省市的情況來看,可謂是喜憂參半,共有超過四成的省份 18 年 GDP 數據有所下修,南部地區特別是東南沿海省份多數上修,而北部地區省份下修比例較高。結合 19 年情況來看,上修的省份經濟基礎比較扎實,經濟增長態勢普遍較好,而下修省份在經濟轉型過程或多或少遭遇到了一定的困難,經濟增速在全國排名靠后。因此,在接近半數省份下修數據的情況之下,反映了經濟增長可能面臨基礎不牢的隱憂,各地政府普遍調減增速目標進一步夯實經濟基礎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 圖圖7 國家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對對 18 年各省市年各省市 GDP 核算值的修正幅度核算值的修正幅度 河北-
26、9.8%山西-5.1%遼寧-7.1%江蘇0.7%浙江3.2%安徽13.3%福建8.1%江西3.3%山東-12.8%廣東2.7%四川5.5%內蒙古-6.6%上海10.2%重慶6%貴州3.7%河南3.9%吉林-25.3%云南16.8%西藏4.8%陜西-2%甘肅-1.7%青海-4.1%寧夏-5.3%北京9.2%天津-29%廣西-3.6%黑龍江-21.5%湖北6.7%湖南-0.3%臺灣新疆5%海南1.6%澳門香港10%20%0%10%-10%-0%-20%-10%-30%-20%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海通證券研究所 宏觀研究宏觀專題報告 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3. 淡化淡化經濟
27、經濟“面子面子”:棚改棚改退潮退潮,基建,基建托底,制造升級!托底,制造升級! 投資淡化為主,目標穩中有降。投資淡化為主,目標穩中有降。29 個已召開兩會的省市中,11 個未提及投資增速目標,4 個因去年未提目標而不具可比性,而其余 14 個省市的投資增速目標與去年相比則是 2 升、6 平、6 降,也即持平和下調為主,僅廣東和天津“逆勢上調”。 圖圖8 14 個省市個省市 19 年和年和 20 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目標對比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目標對比(%) 024681012天津 河北 山西 遼寧 安徽 福建 江西 廣東 廣西 海南 重慶 甘肅 青海 新疆20192020 資料來源:各省市政府網站
28、,海通證券研究所 3.1 房住不炒基調,棚改繼房住不炒基調,棚改繼續退續退潮潮 “房住房住不炒不炒”仍是仍是主主基基調調,地,地產調控產調控未見放松未見放松。19 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地方政府紛紛響應號召,在29 個省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 10 個提到“房住不炒”,6 個提到“長效機制”,10 個提到“三穩”,8 個提到“因城施策”。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也成為高頻詞。盡管由于疫情沖擊各地出臺了一些房地產的支持性文件, 但目前出臺的政策中針對購房者及房企融
29、資端的寬松政策并不多,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整體基調不變。 表表 2 20 年各年各省兩會中關于房地產投資的表述省兩會中關于房地產投資的表述 省份省份 相關表述相關表述 北京北京 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堅持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堅持“房住不炒房住不炒”,進一步完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進一步完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進一步規范非居住建筑改建租賃住房,穩定住房租賃市場秩序。優化共有產權住房分配政策。 河北河北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促進房地產市
30、場平穩健康發展。有效盤活房屋資源,大力發展租賃房。加大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力度。 山西山西 堅持堅持“房住不炒房住不炒”定位,落實城市主體責任,保持房地定位,落實城市主體責任,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定。產市場穩定。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 遼寧遼寧 加快老舊小區綜合提升改造,培育和發展租賃住房,推進保障房建設,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吉林吉林 堅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城市主體責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定位,落實城市主體責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上
31、海上海 新建和轉化租賃房源 10 萬套,新增代理經租房源 8 萬套。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著力穩地價、穩房價、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著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穩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江蘇江蘇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深入實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深入實施施“一城一策一城一策”,進一步穩地價、穩房價、,進一步穩地價、穩房價、穩預穩預期,期,促促進進房地產市場平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穩健康發展。發展。 浙江浙江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
32、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發展住房租賃業,完善住房保障體系。 安徽安徽 完善房地產市場差別化調控措施,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 福建福建 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聚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完善長效調控機制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聚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完善長效調控機制,盤活土地和房屋資源,大力發展租賃住房,穩步推進棚戶區改造,新增公租房 2.47 萬套、租賃住房 1.3 萬套。 江西江西 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大力發
33、展租賃住房,健全因城施策健全因城施策,穩,穩地價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穩房價、穩預期的房地的房地產長效管理調控機制。產長效管理調控機制。 河南河南 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穩步實施城鎮棚戶區改造和公租房建設。 湖北湖北 加強租賃住房建設。實施“擦亮小城鎮”行動。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推進住房公積金“擴面工程”。 湖南湖南 堅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完善住房市場體系
34、和保障體系,推進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建立健全房地產市場平,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推進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建立健全房地產市場平 宏觀研究宏觀專題報告 9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廣東廣東 堅持堅持“一城一策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大力發展租賃住房。 海南海南 構建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多渠道籌集租賃住房房源,鼓勵存量商品住宅用地轉型建設租賃住房,支持專業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盤活存量空臵住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嚴格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因城施策,穩地
35、價、穩房價、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嚴格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穩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重慶重慶 防范化解房地產領域風險,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長效管控機制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長效管控機制,逐步建立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陜西陜西 全面落實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調控機制調控機制,加大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力度,積極推進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 甘肅甘肅 全面落實因城施策調控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全面落實因城施策調控房地產市場長
36、效機制,完善住房保障體系,推進城市棚戶區、城中村、危舊住房、老舊小區改造,大力發展租賃住房。 寧夏寧夏 堅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加強保障性住房供應,釋放改善性住房需求,規范住房租定位,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加強保障性住房供應,釋放改善性住房需求,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賃市場,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新疆新疆 實施城鄉安居工程。因城制宜、因城施策,完善住房供應體系。因城制宜、因城施策,完善住房供應體系。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
37、,有序引導農牧區轉移人口進城落戶,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資料來源:各省市政府工作報告 ,海通證券研究所 三年三年棚改棚改繼續退潮繼續退潮。20 年是 18-20 新三年棚改計劃的收官之年。18 年 18 個省市明確完成當年目標。19 年棚改目標較 18 年腰斬,13 個省市明確完成當年目標,其中10 個省市超額完成,天津、浙江、安徽三省市更是提前完成新三年任務。在此背景下,20 年僅有 9 個省市明確提出棚改目標,其中有數據可對比的省份目標改造套數 4 降 1升,意味著棚改退潮仍在延續。 老舊小區改造凸顯。老舊小區改造凸顯。19 年 8 月,老舊小區改造納入專項資金支持范圍。19 年底
38、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大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從 20 年地方政府的年度工作報告上看,15 個省市明確提出了老舊小區改造目標,有望對 20 年房地產投資形成支撐。 表表 3 20 年各省兩會中關于棚改年各省兩會中關于棚改、老舊小區改造、老舊小區改造的表述的表述 省份省份 棚改相關目標棚改相關目標 老舊小區改造相關目標老舊小區改造相關目標 北京北京 大力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實現新開工 80 個項目,老樓加裝電梯開工 400 部以上、竣工 200 部以上。 河北河北 實施城中村、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加強電梯、管網、消防、停車
39、場等配套建設,改造城中村 192 個、城市老舊小區 1369 個。 山西山西 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開工 2.7 萬套。 基本完成棚戶區住房改造 5.3 萬套。 吉林吉林 改造 1.8 萬套各類棚戶區。 解決好 1.1 萬戶棚改逾期未安臵問題。 改造 2000 萬平方米城鎮老舊小區。 上海上海 完成 55 萬平方米、2.8 萬戶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繼續花大力氣推進舊住房綜合改造和里弄房屋修繕保護。引導支持多層住宅加裝電梯。 江蘇江蘇 新開工城鎮棚戶區改造 18 萬套、基本建成 8 萬套,改造升級 100 家農貿市場。 制定出臺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意見,著力完善市政管網、停車場等公共服
40、務設施,暢通消防通道,不斷改善居住環境。完成 500 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持續推進老舊多層住宅加裝電梯。 浙江浙江 創新建設運營模式,加強城市有機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深化“三改一拆”,推動未來社區增點擴面,培育 60 個省級試點,改造 500 個城鎮老舊小區。 安徽安徽 繼續實施城鎮棚戶區改造和公租房建設,棚戶區改造基本建成 15.3 萬套。 改造城鎮老舊小區 700 個以上。 山東山東 全年改造老舊小區 40 萬戶以上 湖北湖北 完成 4.7 萬套棚戶區改造 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 加快城市停車場、 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完成 2737個老舊小區改造 湖湖南南 開工改造 1000
41、 個城鎮老舊小區。 廣東廣東 新建棚戶區改造安臵住房 1 萬套。 海南海南 開工改造棚戶區住房 8000 套。 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惠及 2 萬戶,建設和更新水電路氣、停車場、消防等配套設施,逐步實現“一戶一表”“抄表到戶”。 貴州貴州 加快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啟動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 5.96 萬戶。 青海青海 實施城鎮棚戶區改造 1.13 萬套。 實施城鎮棚戶區改造 1.13 萬套、老舊小區綜合改造 5 萬套、農牧民居住條件改善工程 3 萬戶。 寧夏寧夏 改造棚戶區住房 5300 套。 改造老舊小區 242 個。 資料來源:各省市政府工作報告 ,海通證券研究所 宏
42、觀研究宏觀專題報告 10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3.2 基建主要抓手,交通基建主要抓手,交通 5G 并重并重 基建仍是穩增長的主要抓手?;ㄈ允欠€增長的主要抓手。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強戰略性、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通信網絡建設,加快自然災害防治重大工程實施,加強市政管網、城市停車場、冷鏈物流等建設,加快農村公路、信息、水利等設施建設”。發改委在今年 1 月新聞發布會上也再次強調,20 年將“聚焦產業升級、脫貧攻堅、基礎設施、 民生保障等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 “扎實推進落實補短板、 穩投資各項重點任務”。 “交通強國交通強國”與區域協同助力與區域協同助
43、力傳統傳統基建基建。 此前交通運輸部年度工作會議提出目標, 20年將完成鐵路投資 8000 億元左右、公路水路投資 1.8 萬億元左右、民航投資力爭達到900 億元。各省也在其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普遍提出推進交通強國試點建設、重點支持補短板領域,中西部省份以高鐵、公路、機場、水利工程為主,而東部沿海省份以軌道交通、高鐵為主。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為代表的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推動一批圍繞機場群、 港口群、 區域軌道交通互聯互通的項目建設, 為傳統基建持續注入動力。 “新基建新基建”目標落實,目標落實,5G 通信通信是亮點。是亮點。作為新經濟發展的助力、傳統基建的補充,各省市圍繞 18 年經濟工
44、作會議提出的四類“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普遍提出了更加清晰、可度量的目標。圍繞核心“5G 通信網絡”及“5G+”,以天津、重慶、浙江、山東等為代表的 9 個地方政府明確提出了 15 萬個不等的“5G 基站”建設目標,13 個地方政府提出了5G 網絡覆蓋目標。此外,遼寧、江蘇、湖北等 9 個省份均明確提出大力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江西、海南、重慶等提出建設“大數據”中心平臺或通道,河北、山西、廣西等提出建設“物聯網”,江西、重慶提出建設省市級“云計算”中心。 表表 4 20 年各省兩會年各省兩會中關于基礎設施中關于基礎設施投資的表述投資的表述 省份省份 傳傳統統基建基建 新基新基建建 北京北京 加
45、快 16 條在建軌道交通線路條在建軌道交通線路建設,啟動軌道交通大興機場線北延工大興機場線北延工程程。加快國道 109 高速新線高速新線等基礎設施建設。 穩步推進穩步推進 5G 通信網絡建設通信網絡建設。 天津天津 加快建設 8 條地鐵線地鐵線。推進濱海新區繞城高速貫通工程高速貫通工程,改造完成一批市內道路市內道路。 積極推動千兆光網千兆光網和千兆千兆 5G 工程, 5G 基站達到 2萬個以上。 河北河北 加快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建設。加快京雄、京唐城際和津石、京秦高速高速建設,開工建設京雄商、雄忻、石衡滄港等高鐵和城高鐵和城際鐵路際鐵路項目。 推動數字河北數字河北建設。
46、加快布局 5G 基站基站、物物聯聯網網、IPv6 等新型基礎設施, 推進石家莊數字數字經濟經濟產業園產業園規劃建設。 山西山西 推動太鄭高鐵年內通車,開工建設集大原、雄忻高鐵項目。加快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干線公路升級改造。推進運城機場機場改擴建和朔州機場建設。確保太原地鐵地鐵 2 號線年內投運。 開展城市高速光纖寬帶網絡寬帶網絡、電信普遍服務試點、移動通信網絡移動通信網絡、移動物聯網移動物聯網等重點工程,加快 5G基礎網絡基礎網絡建設。 內蒙內蒙古古 抓好鄂爾多斯至榆林高鐵、通遼至齊齊哈爾高鐵、齊海滿高鐵高鐵、錫林浩特至太子城快速鐵路快速鐵路建設及前期工作,推進集通鐵路電氣化改造電氣化改造。集中建
47、設一批通用機場通用機場。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積極布局 5G 通信通信應用應用和大數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人據、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工智能能等產業。 遼寧遼寧 加快推進沈白、喀赤、朝凌高鐵高鐵建設。支持各市建設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完善市政管網市政管網、城市停車場停車場和充電樁、冷鏈物流冷鏈物流等設施建設。 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穩步推進 5G 通信網絡通信網絡建設。 吉林吉林 開工沈陽至白河高速鐵路,建成松原至通榆等 5 條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新增通車里程 718 公里。建設長春 7 個軌道交通軌道交通工程項目。抓好長白山機場擴建工程。 搶抓 5G 規模商用契機
48、,加快布局 5G 網絡通信網絡通信基礎設施。 黑龍黑龍江江 續建牡佳高速鐵路鐵路、佳鶴鐵路改造項目。啟動哈爾濱機場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建設高速公路公路 558 公里,建設普通國省干線公路 1100 公里。 力爭年底實現市地 5G 網絡網絡覆蓋,加快大數據、移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動互聯網應用和企業上云,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 上海上海 加快建設機場聯絡線等 172 公里軌道交通軌道交通線。 建成共 67 公里軌道交通線。開工建設 S4 公路公路擴建等工程,加快建設 S3 公路、滬通鐵路鐵路上海段等重要基礎設施。啟動建設浦東國際機場機場四期工程,基本建成國際集裝箱樞紐港樞紐港和亞太航空樞紐港。
49、 提升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信息基礎設施能級,推進 5G 網絡網絡市域全覆蓋,建成有線無線雙千兆有線無線雙千兆寬帶城市。 江蘇江蘇 開工建設北沿江高鐵高鐵、滬蘇湖鐵路,加快南沿江鐵路等建設。建成通車連淮揚鎮鐵路淮鎮段、連徐高鐵等。開工建設滬陜高速高速平潮至廣陵段改擴建等工程。加快實施連云港港 30 萬噸級航道航道二期工程。抓好連云港新機場機場、蘇南碩放機場改造。 加快 5G 通信網絡通信網絡和車聯網先導區車聯網先導區建設。大力發展“5G+工業互聯網”。 浙江浙江 推進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 推進高鐵門戶建設。 實現陸域“縣縣通高速高速”。 加快推進“1+N”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建設。建成 5
50、G基站基站 5 萬個。 安徽安徽 全線貫通商合杭高鐵高鐵。開工建設合肥周口高速壽縣潁上段等,新增一級公路公路 300 公里。積極推進合肥新橋國際機場機場等改擴建,建成蕪湖宣州機場。建設 15 座重點易澇區排澇泵站泵站。 推進 5G 網絡建設,新建 5G 基站基站 1 萬個以上。 福建福建 加快建設福平鐵路鐵路、衢寧鐵路、福廈客專、興泉鐵路、廈門地鐵 6 號加大綜合交通網絡、軌道交通、市政管網、5G 等 宏觀研究宏觀專題報告 11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線漳州角美延伸段、沙埕灣跨海通道等在建項目。 領域投資力度。加快 5G 商用步伐。 江西江西 加快昌景黃高鐵高鐵、贛深客專等建
51、設。建成興國至贛縣北延等項目,開工大廣高速高速吉安至南康段擴容改造等項目。開工瑞金機場機場。 建成 5G 基站基站 2 萬個, 大力發展“5G+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支持撫州區域性數據中心數據中心、宜春贛西云計算中心計算中心等建設。 山東山東 開工京滬高鐵二通道天津至濰坊段等 5 個高鐵高鐵項目。 加快推進 23 條在建高速高速,14 條高速年內建成通車。加快煙臺機場機場二期工程等 4 個機場項目建設。主汛期前完成 5 條臺風中出險河道治理主體工程。 年內新開通 5G 基站基站 4 萬個,建設省級區塊鏈產業區塊鏈產業園區園區。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支持建設 50 個省級數字經濟園區數
52、字經濟園區。 河南河南 建成太焦高鐵高鐵河南段,加快建設鄭濟高鐵河南段。啟動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機場三期工程。高質量推進高速公路公路“雙千工程”。開展“雙排雙供”新型城鎮供排水系統供排水系統建設試點,推進“四好農村路四好農村路”建設。 加快實施重大信息網絡基礎設施項目,實現縣城以上城區 5G 全覆蓋,加快全省 5G 商用進程。 湖北湖北 確保武漢至仙桃城際鐵路鐵路等如期建成,開工建設十堰至西安高鐵等 4條鐵路,加快爭取武漢樞紐直通線等 2 個項目。開展公路橋梁公路橋梁“三年消危行動”。 加快建設天河機場樞紐、 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等三大工程。 改造提升基于互聯網的教育、醫療等網絡硬件平臺,加快 5
53、G、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冷鏈物流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 IPv6 規?;脑煲幠;脑旌?5G 商業應用。 湖南湖南 加快建設張吉懷等鐵路鐵路,長益擴容等高速高速和湘西、郴州機場機場等在建項目,加快長沙機場改擴建。推進莽山水庫水庫、毛俊水庫等項目。 積極建設 5G 商商用用和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信息基礎設施、工業互工業互聯聯網網。 廣東廣東 推進廣汕、廣湛等高鐵高鐵建設,開工建設深茂鐵路深江段、深南高鐵江肇段等,建成廣州南沙港鐵路等,啟動汕潮揭城市群城際鐵路建設。開工建設黃茅海通道等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抓好深中通道等 54 個續建項目。加快湛江、韶關、珠海等機場機場項目建設,開工建設深圳機場三
54、跑道。加快南沙港四期、湛江港 30 萬噸級航道改擴建航道改擴建等港航項目建設。 穩步推進 5G 通信網絡通信網絡建設, 年內新建 5G 基站 4.8萬個,力爭實現地級以上市 5G 網絡覆蓋、基本實現珠三角中心城區連續覆蓋。加快發展工業互聯工業互聯網網,力爭推動 8500 家企業技術改造、4000 家企業“上云上平臺”。 廣西廣西 新開工黃桶至百色鐵鐵路路、衡柳鐵路提速改造、合浦至湛江高鐵、柳州樞紐改造等項目。建設南寧 4 號線和 5 號線一期、2 號線東延線。新開工平果至南寧、南寧經玉林至珠海(廣西段)等 14 條 1100 公里。新開工建設防城港赤沙作業區 1 號 2 號泊位泊位等 10 個
55、項目。 新開工南寧機場機場改擴建,續建南寧國際空港綜合交通樞紐。 推進人工智能、物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建成2 萬個 5G 基站基站,實現設區市核心區域 5G 網絡連續覆蓋,不斷擴展 5G 應用場景。加強“光網城市光網城市”建設,加快千兆光纖入戶。自然村光纖網絡覆蓋率不低于 80%。 海南海南 完成美蘭機場機場二期建設。推進洋浦港區碼頭碼頭、航、航道道能力提升。推動??谑杏蛄熊嚵熊囅蚶铣?、文昌延伸,加快三亞至樂東段鐵路鐵路公交化旅游化改造,啟動環島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大三亞”擴容工程。加快建設文臨、山海、儋白高速。 設立離岸數據試驗區數據試驗區,建設“一帶一路”國際通信樞通信樞
56、紐紐。完善 5G 基站基站布局。 重慶重慶 加快鄭萬高鐵高鐵、渝昆高鐵、渝湘高鐵主城至黔江段建設,開工建設成渝中線、渝萬、渝西高鐵。提速實施城市軌道交通軌道交通成網計劃,加快璧銅線建設,建成 6 號線支線二期等項目。開工建設江北機場機場 T3B 航站樓和第四跑道。開工渝武擴能等 224 公里項目,建成渝長擴能、永瀘等 243 公里項目。 建成數字重慶數字重慶云平臺。 實施 5G 融合應用行動計劃,新建 5G 基站基站 3 萬個, 提升中新國際數據通道中新國際數據通道性能。初步建成城市大數據資源中心城市大數據資源中心。建設智能中樞智能中樞核心能力平臺。 貴州貴州 新增高速公路高速公路 600 公
57、里,建成普通國省干線公路 600 公里。建成安順至六盤水鐵路鐵路,開工建設銅仁至吉首鐵路,加快建設盤州至興義鐵路。建設觀音大型水庫水庫等骨干水源工程。建設城市地下管網地下管網 2500 公里。 加快建設“萬兆園區、千兆城區、百兆鄉村”光纖光纖,互聯網出省帶寬帶寬達到 1.4 萬 Gbps,5G 基站基站達到 1萬個。加快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加氣站建設。 西藏西藏 配合川藏鐵路鐵路開工建設。拉日高等級公路全線開工,那曲至拉薩、昌都至加卡高等級公路公路建成通車,加快建設 S5 快速通道、沿邊公路網。開工3+1 機場和通用機場機場項目,建成貢嘎機場新航站樓。保宗通卡、索朗嘎咕水利水利樞紐開工。新
58、改建農村公路 2000 公里。 推進 5G 應用, 力爭年底各地 (市) 所在地覆蓋 5G網絡網絡。 陜西陜西 加快西安咸陽機場機場三期建設,建成安康新機場。繼續推進西安地鐵和西延、延榆等高鐵建設,建成西銀高鐵高鐵。建成太白至鳳縣等 12 條高速高速公路公路。加快引漢濟渭、東莊水利水利樞紐、古賢水利樞紐、涇河綜合治理、榆林“馬鎮引黃”等水利工程建設。 加強 5G 網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建設數字經濟示范區,推動區塊鏈等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甘肅甘肅 抓好銀西鐵路鐵路、中蘭客專等建設。開工建設中川機場機場三期、平涼至慶陽鐵路、西寧至成都鐵路。加快實施 10 條國家高速公路高速公路、20
59、條省級高速公路和 45 條普通國省道項目及旅游公路建設。 加快建設“數字甘肅數字甘肅”。加強 5G 網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實現地級市城區 5G 基站全覆蓋。提高信息惠民水平,加快移動支付移動支付便民工程建設。 青海青海 開工建設西成鐵路鐵路、西寧機場機場三期、共和機場等重大工程,全力推進玉樹機場改擴建、拉西瓦擴機、高速公路公路和國省干線等重點項目。 加快建設“云云上上青海青?!?。提升信息服務能力,推進 5G網網絡絡和智慧廣電智慧廣電建設。 寧夏寧夏 推進包銀高鐵高鐵、中蘭高鐵、寶中鐵路中寧至固原段擴能、銀昆高速太陽山至彭陽段等重大交通項目。 培育軟件服務、5G 商用等業態,加快人工智能、物
60、聯網、區塊鏈等應用。 新疆新疆 加快推進 G7 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等項目建設, 開工建設 S21 線高速公路等項目。推進烏魯木齊國際機場機場北區改擴建工程、喀什機場改擴建工程等項目建設。開工建設玉龍喀什水利水利樞紐工程等。 推進 5G 通信網絡通信網絡建設, 大力發展云計算、區塊鏈云計算、區塊鏈。 資料來源:各省市政府工作報告 ,海通證券研究所 3.3 發展新興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加快制造升,加快制造升級級 發展新興產業推動發展新興產業推動制造業制造業升級。升級。19 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推動實體經濟發展,提升制造業水平,發展新興產業,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各省政府工作報告 宏觀研究宏
61、觀專題報告 12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中對智能制造、新興產業也著墨甚多。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23 省份明確提到“新興產業”,16 個省市明確提到“智能制造”,4 個省市提到“新經濟”,關注的重點領域集中在人工智能、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藥、新能源、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等。 多地實施發展新經濟的戰略或計劃,例如天津的新動能引育五年計劃、河北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浙江的數字經濟五年倍增計劃、河南的十大新興產業發展行動、西藏的雙創三年計劃等。同時各地設立研究院、設臵科研基金、鼓勵產學研一體化等支持創新創業,持續為新經濟提供技術支持。結合新興產業工業增加值的不俗表現,2
62、0 年創新制造有望成為投資端的一大亮點。 圖圖9 高技術產業、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累計增速(高技術產業、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累計增速(%) 051015202518/418/618/818/1018/1219/219/419/619/819/1019/12高技術產業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 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4. 聚焦聚焦經濟經濟“里子里子”:穩定就業,支持民企,深化改革:穩定就業,支持民企,深化改革! 從各省 20 年經濟工作重點任務看,穩定就業、支持民企、深化改革出現頻率較高,也已成為地方政府的共識。 4.1 就業重中之就業重中之重,重,落實落實就業就
63、業優先優先 穩增長首要是為保就業。穩增長首要是為保就業。 18 年 7 月的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六穩”, 穩就業居于首位。19 年的政府工作會議報告提出,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發力,“穩增長首要是為保就業”。而到 19 年底的政治局會議,則升級為“全面做好六穩工作”。具體提出,“要穩定就業總量,改善就業結構,提升就業質量,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地方繼續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地方繼續實施就業優先政策。貫徹中央精神,已召開兩會的省市均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繼續“實施就業優先政策”、 “把穩就業作為重中之重”、 “多措并舉抓好就業增收”。具體來看,重點工作主要包括:一是做好高
64、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工作,包括對就業困難人員實行托底幫扶,以達到“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的目標;二是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實現多渠道靈活就業;三是加強職業技能的培訓,包括高職擴招以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另外,也有較多省市提到根治農民工欠薪問題,部分省份提到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率”、“困難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及“職工在崗培訓補貼”等具體政策來加強援企穩崗。 表表 5 20 年各省兩會中關于就業政年各省兩會中關于就業政策的表述策的表述 省份省份 相關表述相關表述 北北京京 扎實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三年行動計劃,針對高精尖產業
65、、城市運行保障、生活性服務業等方面的用人需求,實施清單化、目錄化、菜單式培訓。加大穩企穩崗力度,大力支持靈活就業,釋放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 天津天津 保持就業穩定。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以創新創業促進就業,持續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不斷拓寬就業渠道。實施失業保險援企穩崗“護航行動”,千方百計為低收入群體穩定就業創造條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確保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支付。 河北河北 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把穩就業作為重中之重,推進就業促進工程,抓好高校畢業生、下,抓好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
66、、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點群體就業。落實國家職業技能提升和高職擴招提質兩個“三年行動”,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加強援企穩崗,確保零就業家庭確保零就業家庭 宏觀研究宏觀專題報告 13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動態清零。動態清零。做好農民工工資清欠保支工作。 山西山西 多措并舉抓好就業增收。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提高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開拓國內外就業市場。舉辦第二屆全省職業技能大賽。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機制,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做好援企穩崗工作
67、,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內蒙古內蒙古 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扎扎實實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村牧區富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村牧區富余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余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服務,解決企業用工需求。支持企業穩定崗位,支持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更好發揮就業主渠道作用。 遼寧遼寧 多管齊下穩定和擴大就業。要把穩就業作為重中之重,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加強加強退役軍人就業保障,退役軍人就業保障,加大援企穩崗力度,確保零就
68、業家庭動態為零。加大援企穩崗力度,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以創業帶動就業,實現多渠道靈活就業,拓展就業新空間。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做好轉崗轉業培訓。 吉林吉林 確保將符合條件的零就業家庭全部納入援助范圍,實現城鎮零就業家庭至少實現城鎮零就業家庭至少 1 人就業,援人就業,援助率達到助率達到 100%。對 2 萬人次殘疾人進行技能培訓、幫助 7000 名城鎮殘疾人實現創業就業。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積極引導畢業生留省就業。 黑龍江黑龍江 推動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加大援企穩崗力度,突出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和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突出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和城鎮就業困
69、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工作。業創業工作。扎實做好四煤城轉崗職工再就業服務。就業扶持政策更多向中小企業傾斜。支持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發展。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培訓三年行動計劃,完成技能培訓 35 萬人次。推進高職院校和技工院校擴招工作。 上海上海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要大力推動更高質量就業。加強加強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服務,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服務,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新增就業崗位 50 萬個,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完成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 100 萬人次,助力更多勞動者強技能、穩就業、增收入。繼續籌辦第四
70、十六屆世界技能大賽。 江蘇江蘇 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把穩就業作為重中之重,著力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殘疾人等重點著力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加大援企穩崗力度,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群體就業,加大援企穩崗力度,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清零”。深入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進一步提高就業質量。大力推進根治農民工欠薪行動,基本實現農民工工資無拖欠。 浙江浙江 扎實做好就業工作。重點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工作,抓好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重點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工作,抓好零就業家庭
71、動態清零。大力實施新時代工匠培育工程和“金藍領”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完成 100 萬人培訓任務,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比例 30%以上。深入推進“浙江無欠薪”行動。 安徽安徽 強化就業和社會保障。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常態化推進“2+N”招聘活動,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退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退役軍人、殘疾人等重點役軍人、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群體就業,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推進技工大省建設,深入實施“創業江淮”行動和職業技能提升行動。 福建福建 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促進機制。實施優先的就業政策,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
72、員、農民工等實施優先的就業政策,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重點群體就業。建立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機制,對就業困難人員實行托底幫扶。對就業困難人員實行托底幫扶。推動校企深度合作,實施職業技能提升和高職擴招提質兩個“三年行動”。 江西江西 促進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實施穩就業三年行動計劃,加大對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加大對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對對就業困難人員實行就業援助,確保零就就業困難人員實行就業援助,確保零就業家庭業家庭動態清零。動態清零。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困難企業穩崗
73、返還、職工在崗培訓補貼政策。大力開展三年青年見習計劃和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做好高職擴招工作。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 110 億元,發揮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打贏根治欠薪攻堅戰,決不能讓勞動者流汗又流淚。 山東山東 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把穩就業擺在更加突出位臵,千方百計穩定就業總量、改善就業結構、提升就業質量。清理取消不合理限制靈活就業的規定,推動產業、企業、創業、就業“四業聯動”。抓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穩定農村抓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穩定農村勞動力轉勞動力轉移就業,大力推動退役軍移就業,大力推動退役軍人人就就業業創業,做創業,做好去好去產能產能過程中
74、的職過程中的職工安臵,確保城鎮工安臵,確保城鎮“零就業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家庭動態清零。加大援企穩崗力度,將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困難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及職工在崗培訓補貼政策,延續實施 1 年。面向就業重點群體、企業職工、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梯次實施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全年培訓 100 萬人次以上。落實好農民工工資支付制度,推動監管平臺對工程建設項目全覆蓋,農民工兄弟的辛苦錢,一分一厘都不允許拖欠。 河南河南 穩定擴大社會就業。出臺支持新增就業崗位措施,鼓勵靈活就業,支持新就業形態發展,重點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重點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下下崗崗職職工、農民工、農民工等
75、工等群體群體就業工作。就業工作。實施職業技能提升和高職擴招行動,完成各類職業培訓 300 萬人次。擴大援企穩崗政策享受企業范圍。新增返鄉下鄉創業 15 萬人。 湖北湖北 千方百計穩定就業。把穩就業作為重中之重,落實就業優先政策,以創業帶動就業。深入實施“我選湖北”、就業提升、返鄉創業和青年見習四項計劃。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大力支持靈活就業,加強困難群體就業援助和托底保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清零”。加大援企穩崗力度。開展更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建設培育 100 家
76、左右產教融合型企業。 湖南湖南 促進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堅持就業優先,落實穩崗補貼、技能提升補貼、社保降費等援企穩崗政策,抓好高校畢業生、下抓好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托底幫扶殘疾人、低保對象等困難群體就業,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深入推進“311”就業服務行動,完善就業兜底保障機制。以創業帶動就業,完善創業擔保貸款貼息以及創業資金獎補政策,降低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對農民工回鄉首次創業給予支持。健全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長效機制。堅決防止和糾正就業歧視,促進廣大勞動者實現體面勞動、全面發
77、展。 廣東廣東 高度重視穩定和促進就業工作。 把穩就業作為重中之重, 穩定就業總量, 改善就業結構, 提升就業質量。 落實“促進就業九條”,更加精準實施援企穩崗政策, 用足用好就業補助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全面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建立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機制,擴充中小企業、民營經濟、服務業就業容量。做好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異地務工人員、退役做好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異地務工人員、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穩定就業,軍人等重點群體穩定就業,對就業困難人員實行托底幫扶,對就業困難人員實行托底幫扶,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強化快遞、網約車等新業態從業人員勞動權益
78、保護,制定靈活就業人員用工服務管理辦法。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堅決打贏根治農民工欠薪攻堅戰。 廣西廣西 穩定和擴大就業。落實就業優先政策,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加強退役軍人就業保加強退役軍人就業保障,對就業困難人員實行托底幫扶,障,對就業困難人員實行托底幫扶,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落實援企穩崗政策,階段性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和在崗培訓補貼政策。開展職業技能提升三年行動,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農民工創業園運營水平。加大對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力度。 海南海
79、南 健全就業促進機制。把穩就業放在更加突出位臵,全面落實穩就業各項優惠政策,抓好抓好高校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重點點群群體的就業體的就業創業創業服務服務。加大援企穩崗力度,鼓勵支持各類市場主體探索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以創新引領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加強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對生活困難群眾和殘疾人開展精準就業幫扶。 宏觀研究宏觀專題報告 1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重慶重慶 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實施就業優先政策,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建立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
80、就業機制。 貴州貴州 把穩就業作為重中之重。落實好就業優先政策,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確保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加強就業形勢監測和公益性崗位應急儲備,落實好國家關于職業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 加強失業保障等政策舉措,對各類就業困難人員實行托底幫扶。多渠道幫助返鄉農民工在縣城和鄉村創業,帶動更多農村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依法處臵拖欠農民工工資違法行為,嚴厲打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 西藏西藏 努力保持就業穩定。完善就業促進政策,加強企
81、業吸納、公招考錄、就業援藏、自主創業,開發合作社、幼教和鄉村科技崗位,確保提供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 6 萬個以上,就業率 90%以上。動態消除城鎮零就業家庭。動態消除城鎮零就業家庭。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力爭培訓 10 萬名農牧民,確保轉移就業 60 萬人,人均勞務收入增長 20%以上。 陜西陜西 多措并舉穩就業保增收。建立出臺所有政策、舉措都要有利于擴大就業的制度,全面加強就業促進服務。完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監測體系,加大技能培訓和援企穩崗力度,扎實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下崗轉崗職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扎實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下崗轉崗職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工作。結合補
82、齊民生短板拓展公益性崗位,支持臨時性、非全日制、季節性等彈性就業供給,精準開展就業困難人員“一對一”幫扶,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嚴格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條例,堅決治理欠薪頑疾。 甘肅甘肅 優先做好就業工作。構建擴大就業良性機制,提升就業優先政策效能,切實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貧困勞動力、切實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貧困勞動力、退役軍人、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工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工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繼續實施青年就業見習計劃,開展失業保險援企穩崗“護航行動”和技能提升“展翅行動”,促進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 4
83、萬人以上。實施好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培訓針對性實用性,完成各類職業技能培訓 30 萬人次。輸轉城鄉富余勞動力 500 萬人次以上。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培育扶持“隴原妹”等特色勞務品牌。依法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青海青海 把穩就業作為重中之重,綜合運用財稅、金融、社保補貼、援企穩崗等措施,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下崗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失業人員、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實施職業技能提升和高職擴招提質兩個“三年行動”,開展困難人員就業援助,確保零就業家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庭動態清零。更好發揮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作用, 提升殘疾人
84、就業質量。 健全工資支付保障長效機制和最低工資標準增長機制,加快研究促進城鎮居民多元化增收政策舉措。強化對農牧民轉移就業的服務工作,形成制度機制,提升轉移就業質量和有效時間。充分發揮拉面、青繡等產業帶動效應,大力發展富民鄉村產業和勞務經濟,促進農牧民持續增收。 寧夏寧夏 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完善支持創業就業政策措施,努力讓城鄉居民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加強加強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服務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服務,做好城市低收入者、下崗失業人員等困難人員就業幫扶。購買公益性崗位 1 萬個,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加大援
85、企穩崗力度,階段性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穩定企業就業崗位。深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持新就業形態和靈活就業。實施職業技能提升和高職擴招提質“三年行動”,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10 萬人次左右,有效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 新疆新疆 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全面落實“穩就業”政策,聚焦重點群體和深度貧困地區,著力抓好城鄉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著力抓好城鄉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高校畢業高校畢業生就業、退役軍人就業、困難群體就業生就業、退役軍人就業、困難群體就業,多渠道促進就業創業。區屬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率突破 90%,提前一年完成南疆貧困家庭勞動力 3 年 10 萬人轉移就業計劃,城鎮零就業家庭城鎮零就業家庭 2
86、4 小時動態為零,小時動態為零,實現每個有勞動能力家庭至少有 1 人就業! 北京北京 扎實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三年行動計劃,針對高精尖產業、城市運行保障、生活性服務業等方面的用人需求,實施清單化、目錄化、菜單式培訓。加大穩企穩崗力度,大力支持靈活就業,釋放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 資料來源:各省市政府工作報告 ,海通證券研究所 遭遇新冠疫情,地方就業政策再升級。遭遇新冠疫情,地方就業政策再升級。由于多地召開兩會時,新冠疫情尚未進入爆發期。 而受疫情影響, 就業面臨的壓力進一步升級。 2 月 18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 “當前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一項迫切
87、任務是穩就業?!痹谥醒氲奶栒傧?,地方政府也陸續出臺文件細化行動方案、提升穩就業力度,重點包括延長實施企業降費補貼政策、 完善重點群體就業舉措、 促進勞動者多渠道就業等。 面對疫情對經濟的考驗,穩就業將占據更顯著穩就業將占據更顯著位臵位臵,政策力度進一步,政策力度進一步加大。加大。 表表 6 部分省市部分省市應對疫情的穩就業政策應對疫情的穩就業政策 省份省份 時間時間 文件名稱文件名稱 北京北京 2020/2/6 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有關就業工作的通知 云南云南 2020/2/6 關于疫情防控期間穩就業工作行動方案 上海上海 2020/2/9 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本市穩就業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 山
88、東山東 2020/2/17 關于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穩就業工作的若干措施 江蘇江蘇 2020/2/19 關于疫情防控期間穩就業保用工的工作措施 廣東廣東 2020/2/20 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 湖南湖南 2020/2/22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十條措施 上海上海 2020/2/25 關于應對疫情做好 2020 屆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 資料來源:各省市政府網站,海通證券研究所 4.2 力挺民營經濟,紓困減負準入力挺民營經濟,紓困減負準入 “國國 28 條條”力挺民營經濟。力挺民營經濟。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要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臵,
89、 健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法治環境, 完善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體系”、 “要 宏觀研究宏觀專題報告 15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制定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提升國資國企改革綜合成效,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而 19 年 12 月國務院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圍繞公平競爭、政策服務、法治環境、民企改革、規范發展、政商關系、組織保障七個方面,為改善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地方政府響應中央精神,融資、市場、減負是重點。地方政府響應中央精神,融資、市場、減負是重點。在“國 28 條”出臺、中央毫不動搖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引領下,各地方政府紛紛出臺
90、措施促進民營企業改革發展。從20 年地方兩會公報來看,政策與往年相比具有更加市場化、精細化、服務化的特點。 一是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進一步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側重點由建立紓困、擔?;疝D向金融市場改革創新、“精準滴灌”支持實體,部分省份更輔以“政銀企”對接制度打通梗阻。例如北京提出的供應鏈金融、知識產權保險試點,江西加快支持金融服務改革的平臺建設,安徽省則制定了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增速目標。 二是繼續清除市場壁壘,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在市場準入基礎上進一步解決“準入不準營”問題,將公平競爭落到實處。湖北、江蘇、上海等 11 個地方政府出臺了相應措施,江蘇、湖南、海南、寧夏制定了 “
91、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目標。 三是從服務企業的視角降低顯隱性經營成本,推進“放管服”、落實“減稅降費”、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具體措施如河北、上海、廣西、海南等提出的審批流程優化,福建、江西、貴州等提出的網上平臺業務通辦;河北、浙江、江西提出了 1 千至 2.7 千億元不等的企業全年減負目標,共 15 個地方政府提出落實和拓展減稅降費措施;黑龍江、山東、重慶等提出建立干部聯系企業家制度,及時掌握企業困難與訴求。 推進國資國企改革,放開市場準入門檻。推進國資國企改革,放開市場準入門檻。響應“國 28 條”中提出的“在電力、電信、鐵路、石油、天然氣等重點行業和領域,放開競爭性業務”“在基礎設施、
92、社會事業、金融服務業等領域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多地政府在兩會公報中提出放寬民企市場準入的改革措施。具體而言,遼寧提出全面放開經營性電力用戶市場準入,湖南鼓勵民營資本參與國企改制重組、支持民企進入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等領域,重慶放寬支柱產業、民生領域的準入門檻,而上海、安徽、福建、河南、廣西、貴州、甘肅、寧夏八地均明確表示將放寬民企市場準入。重點行業領域市場進入的放開,是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部分,同時也為民營經濟打開了廣闊的空間、降低了水、電、煤等要素成本。 表表 7 20 年各省兩會中關于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表述年各省兩會中關于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表述 省份省份 相關表述相關表述 北京北京 提
93、高金融服務民營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民營小微企業能力,推進供應鏈融資供應鏈融資,采取措施緩解科創企業股權債權融資困難,開展知識知識產權保險產權保險試點。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優化營商環境 3.0 版版改革政策,全面完成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各項任務。不折不扣落實好國家減稅降費減稅降費政策。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新型監管機制,優化公開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市場環境公開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市場環境,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發展活力和創造力。 天津天津 健全完善民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支持政策,更好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深入推進科技科技“三評三評”制度改革制度改革。 河北河
94、北 深化“放管服放管服”改革改革。全年減稅降費減稅降費 1000 億元左右億元左右,降低企業用電、物流等成本降低企業用電、物流等成本。落實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業改革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措施,優化公平競競爭環爭環境境,破除各類隱形障礙。繼續實施民營企業民營企業“百千萬百千萬”提升工程提升工程。落實領導領導包聯機制包聯機制,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親清政商關系。關心支持企業家企業家成長,弘揚企業家精神。 山西山西 推動民營經濟民營經濟 30 條條落實落細。清理政府部門和大型國企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完成國家下達的清欠清欠任務。
95、有效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政府性融資擔保政策作用,用好應急還貸資金應急還貸資金和云稅貸、小微快貸、信易貸云稅貸、小微快貸、信易貸等專業化個性化金融服務專業化個性化金融服務,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題。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親清政商關系,切實維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 內蒙古內蒙古 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發展環境。提升金融服務實體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更好緩解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從供需兩端發力,打通信信貸投放貸投放梗阻,擴大直接融資直接融資規模,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降低綜合融資成本降低。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投資審批制度改革,完善向民間資本推民間資本推介項目長效介項目長
96、效機制機制。 遼寧遼寧 在準入許可準入許可、經營運行、招投標、經營運行、招投標等方面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全面放開經營性電力用戶市場準入放開經營性電力用戶市場準入,切實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支持直接融資直接融資,完善擔保及再擔保體系擔保及再擔保體系,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繼續實施“個轉企、小升規、規升巨個轉企、小升規、規升巨”專項行專項行動動。堅決做好清理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清理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工作。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 吉林吉林 推動“個轉企個轉企”“小升規小升規”“規轉股規轉股”。深化“銀政企保銀政企?!焙?/p>
97、作合作,發揮銀行、創業投資、股權和債券等融資渠道作用,充分發揮信貸信貸周轉基金、企業紓困基金周轉基金、企業紓困基金作用,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出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解決辦法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解決辦法。對中小企業、經營困難企業實施繳費返還或補貼繳費返還或補貼等支持政策。對無分歧的拖欠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賬款必須做到應償盡償、應清盡清賬款必須做到應償盡償、應清盡清。營造尊重、關心、善待企業家企業家的機制和環境。 黑龍江黑龍江 保障民營企業依法平等使用資源要素平等使用資源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公開公平公正參與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推進法治龍江、誠信龍江建設。執行好各級領導聯系企業家制度,著力構建親清
98、政商關系親清政商關系。推動“政銀企保政銀企?!焙献?,支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發展,完善擴大再擔保再擔保功能,幫助中小微企業緩解融資難緩解融資難。開展名企名家名牌名企名家名牌培育行動,弘揚優秀企業家企業家精神。推動銀企對接銀企對接,創新融資方式。實 宏觀研究宏觀專題報告 16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施“紫丁香計劃紫丁香計劃”,支持企業上市,拓寬直接融資渠道。 上海上海 深入實施“浦江之光浦江之光”行動, 支持和鼓勵更多科創企業上市。 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改革發展和科技創新科技創新, 完善中小企業發展政策體系。深化“證照分離證照分離”改革。深入推進商事登記制度、資
99、質資格管理商事登記制度、資質資格管理等改革,持續放寬持續放寬市場準入市場準入。加強企業服務和投資促進體系建企業服務和投資促進體系建設設,持續壓縮審批環節和時間。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減稅降費成效,持續減輕企業負擔。 江蘇江蘇 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減稅降費政策。擴大電力直接交易電力直接交易范圍,進一步降低企業用電、用氣、物流等成本。著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親清政商關系,充分發揮企業家企業家作用。完善政企溝通政企溝通協商協商制度,建立清理政府、國有企業拖欠民營和中小企業賬款長效機制清理政府、國有企業拖欠民營和中小企業賬款長效機制,開展更具針對性的“點對點點對點”幫扶幫扶,切實緩解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100、、融資貴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持續深化“放管服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證照分離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 浙江浙江 以“繡花功夫繡花功夫”精準服務精準服務企業,突出信心賦能、創新賦能、金融賦能。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營商環境。制定實施一批新的降本減負降本減負措施,全年為企業減負全年為企業減負 2700 億元億元。實施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企業家合法財產。打造覆蓋全省的區域供應鏈金融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提升各級擔保平臺服務能力,緩解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 安徽安徽 構建新型政商關系新型政商關系。
101、清理與企業性質掛鉤的行業準入行業準入、資質標準、產業補貼、資質標準、產業補貼等規定和做法,開展供電、供水、供氣、供熱、消防等領域指定交易和歧視性限制問題指定交易和歧視性限制問題專項整治,繼續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完善民營企業家民營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和執行機制。推進“放管服放管服”改革,下大氣力解決“準入不準營準入不準營”問題。持續落實大規模減稅降費減稅降費政策。商業銀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和小微企業貸款增速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福福建建 推進“證照分離證照分離”改革。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減稅降費成效,推動降低企業用電、用氣、物流和制度性交易成本
102、交易成本。深化政銀企對接政銀企對接,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進一步放開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市場準入市場準入,破除招投標隱性壁壘。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賬款長效機制。完善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親清政商關系的政策體系,建立健全企業家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 江西江西 加快省一站式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二期建設,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優化民營企業融資增信支持體系,清理與企業性質掛鉤的歧視性規定和做法企業性質掛鉤的歧視性規定和做法,著力解決行業壟斷、賬款拖欠等問題。推進優化提升營商環提升營商環境境十大行動。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減稅降費政策和
103、 182 條降成本優環境措施條降成本優環境措施,力爭全年為企業減負減負 1450 億元以上億元以上。 山東山東 建立覆蓋省市縣三級的企業跟蹤服務平臺企業跟蹤服務平臺和聯動工作體系。推動“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培育“小升規小升規”企業企業4000 家家。推出首貸培植、無還本續貸等六項重點舉措六項重點舉措,探索建立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社會信用體系等四大政策體系四大政策體系。推進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弘揚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打造“百年老店”。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減權放權授權減權放權授權。 河南河南 落實減稅降費減稅降費政策。持
104、續降低企業用電、用水、物流等成本成本。持續開展民營小微企業金融民營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三年行服務三年行動動,著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全面落實放寬放寬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市場準入市場準入的政策措施,破除各種隱性壁壘。針對拖欠民營企業賬款拖欠民營企業賬款情況,建立清理和防治長效機制。 湖北湖北 確保民營企業公開公平公正公開公平公正參與競爭。落實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減稅降費政策。引導金融資金“精準滴灌精準滴灌”,加大對制造業和中小微企業支持力度,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公共服務平臺網絡 湖南湖南 鼓勵
105、民營資本參與國企改制重組,支持民營企業進入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等領域。鼓勵民營資本參與國企改制重組,支持民營企業進入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等領域。營造透明公正便捷高效的營商環營商環境境。深化“放管服放管服”改革。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減稅降費成果,加大規范涉企收費、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力度。弘揚優秀企業家企業家精神,構建親清親清政商關系政商關系。 廣東廣東 加快清理與企業性質掛鉤的歧視性規定和做法歧視性規定和做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親清政商關系,健全政企溝通政企溝通常態化機制,實施新粵商培訓工程新粵商培訓工程。完善涉企政策和服務涉企政策和服務體系,認真落實減稅降費減稅降費政策。深化“證照分離證
106、照分離”改革、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審批制度改革。完善市場監管體制機制市場監管體制機制。 廣西廣西 進一步放開市場準入市場準入,完善市場監管制度。完善直接融資、融資增信直接融資、融資增信等支持制度,下力氣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和貸期融資難融資貴和貸期短等突出問題短等突出問題。建立清理和防治拖欠賬款清理和防治拖欠賬款長效機制。著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親清政商關系。深化“放管放管服服”改革、“證照分離證照分離”改革。 海南海南 發布并實施優化營商環境年度行動計劃優化營商環境年度行動計劃。加快構建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體系自由貿易賬戶體系,推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開展“證照分離證照分離”全覆蓋試點。加大普惠金融、
107、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力度,籌建省級融資擔保公司省級融資擔保公司。 重慶重慶 清理與企業性質掛鉤企業性質掛鉤的歧視性規定和做法。引導民營市場主體“個轉企個轉企”“微升小微升小”“小升規小升規”。優化金融服務,拓展“渝快融渝快融”“渝渝企金服企金服”等平臺功能,發展數字化普惠金融數字化普惠金融,推動企業商業價值信用貸款商業價值信用貸款試點擴容增效,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構建親清親清政商關政商關系系,健全政商交往制度和定期聯系定期聯系企業制度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企業家精神。進“放管服放管服”改革,放寬支柱產業和民生領域準入門檻準入門檻,深化
108、公共公共資源交易監管資源交易監管改革,開展自貿試驗區“證照分離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提升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優化涉企服務涉企服務。 貴州貴州 落實放寬民營企業市場準入市場準入的政策措施。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長效機制。著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親清政商關系,深入實施服務民營企業六大專項行動服務民營企業六大專項行動。深化“放管服放管服”改革,扎實推進“證照分離證照分離”。降低企業用電、用氣、物流等成本成本。 西藏西藏 落實公平競爭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親清政商關系。加強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實施“互聯網互
109、聯網+ 中小企中小企業業”專項行動。整合重構自治區級擔保公司自治區級擔保公司,力爭融資擔保能力達到 50 億元以上,落實直接融直接融資便利資便利等措施,解決民營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難”。深化“放管放管服服”改革。落實減稅降費減稅降費,推進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清欠減負清欠減負。 陜西陜西 清理與企業性質掛鉤的規定和做法企業性質掛鉤的規定和做法,更好發揮紓困基金紓困基金和技術改造獎勵資金技術改造獎勵資金作用。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建立規范化制度化政企溝通渠道政企溝通渠道和誠信履約機制。深化“放管服放管服”改革。 甘肅甘肅 開展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
110、小企業賬款專項行動,積極組織“金政企金政企”對接活動,加大“銀稅互動銀稅互動”力度。支持企業以商標、專利、科研成果等知識知識產權抵押融產權抵押融資資。全面落實項目建設“四百機制四百機制”,健全企業家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深化降本增效改革降本增效改革。持續降低用能用地用工、物流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用地用工、物流和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造“放管服放管服”改革升級版,放寬市場準入門檻準入門檻。 青海青海 清理各類顯性和隱性壁壘顯性和隱性壁壘。開展銀行抽貸、斷貸銀行抽貸、斷貸專項檢查,切實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親清政商關系,完善落實領導干部聯點民營企業干部聯點民營企業
111、制度。推進“放管服放管服”改革、“證照分離證照分離”。強化創新和人才創新和人才支撐,繼續實施“雙百雙百”工程工程、科技型高新技術企業“雙倍增雙倍增”和“科技小巨人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計劃。 寧夏寧夏 清理各類歧視性歧視性規定和做法,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市場準入。按期完成民營民營企業賬款清欠企業賬款清欠。實施企業家素質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弘揚企業家精神。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親清政商關系。深化放管服放管服改革,基本實現“證照分離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 新疆新疆 為民營企業營造公平競爭公平競爭環境。擴大金融市場準入金融市場準入,拓寬民營企業融資途徑。加強政銀企對接政銀企對接,著力解決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融資
112、難、融資貴的問題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支持更多民營企業直接上市融資直接上市融資。下大力氣開展專項清欠專項清欠行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親清政商關系,深化“放放管服管服”改革,落實好減稅降費減稅降費政策,降低企業用電、用氣、物流成本成本。 宏觀研究宏觀專題報告 17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資料來源:各省市政府工作報告 ,海通證券研究所 4.3 深化制度改革,破深化制度改革,破除體除體制障礙制障礙 19 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 20 年要重點抓好“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工作, 要“通過改革破除發展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激活蟄伏的發展潛能”。而從各地方政府的工作報告來看,深化制度改
113、革同樣成為了 20 年的重點工作,其中國資國企改革尤為值得關注。在 20 年初的新聞發布會上,國資委秘書長彭華崗表示,國資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抓緊制定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 。而從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來看,下一階段的國資國企改革工作或將圍繞以下方面展開: 一是完善以管資本為主的監管體制。一是完善以管資本為主的監管體制。 19 年 4 月國務院印發 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 , 積極推進堅持以管資本為主的監管職能轉變。 國資委主任在 1 月 11 日至 12日召開的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上提到,已有 27 個地方出臺國資監管機構職能轉變方案,31 個地方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超過 100 家。在
114、各省份 20 年政府工作報告之中, 一方面, 多數省份均提到將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列入政府重點工作,遼寧更是點名要抓好“能源控股、水資源、機場集團”的改革任務;另一方面,內蒙古、重慶等省市也提到要推進經營性國有資產的集中統一監管。 二是深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二是深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19 年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明顯突破,以格力混改為標志,國資經歷了從獨資到絕對控股,再到相對控股,最后到非控股的轉變。而從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來看,20 年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將繼續向深入推進。如吉林確立目標“力爭三年時間省屬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比例進入全國第一梯隊”,山西提到要“進一步提高省屬二級及以下子
115、公司混改率”,山東省力度更大,明確“到 2021 年省屬企業混改戶數和資產占比均達到 75%”,而其主要通過“一對一”落實國企混改方案來實現,對非公資本不設準入門檻、不設比例限定、不設行業限制。 三是優化國有經濟布局。三是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調整國有經濟布局也是本輪國企改革的重點任務,十八大以來,央企層面先后已有 22 組、41 家企業重組整合,而 19 年國企重組還呈現出“央地重組”的新動向。從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來看,20 年地方上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工作或將從兩個維度展開: 一是推動央地層面的合作, 比如吉林提到“推動央企融合地方發展,釋放示范、擴散和帶動效應”,西藏也明確“推進與中國旅游、
116、寶武集團等央企合作”;二是地方層面的結構調整,比如山西提到要“推動焦煤、現代農業、數字經濟、文旅、水務等領域專業化重組”,重慶提到要“持續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領域聚焦”。 表表 8 20 年部分年部分省市省市兩會中關于國企改兩會中關于國企改革的表述革的表述 省份省份 相關表述相關表述 河北河北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制定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入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實現國企瘦身健體、提質增效。 山西山西 縱深推進國資國企改革。深化國資監管體制改革,加快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體制改革,推動監管職能從管企業
117、向管資本為主轉變。優化調整國有資本布局,大力推進處僵治困,推動焦煤、現代農業、數字經濟、文旅、水務等領域專業化重組,打造一批旗艦企業。推進國有資產證券化,加快國企上市步伐,推動文旅、太重、大地、云時代等企業集團層面混改,進一步提高省屬二級及以下子公司混改率。大力推進“騰籠換鳥”,力爭產權轉讓達到 100 億元。開展落實董事會職權試點,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加強決策監督問責,有效控制決策風險。做好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收尾工作,基本完成國企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穩妥推動廠辦大集體改革。 內蒙古內蒙古 制定和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做好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完成自治區本級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
118、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導國有資本向產業鏈中高端和新興產業布局。 遼寧遼寧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抓好能源控股、水資源、機場集團等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穩妥推進集團層面混合所有制等多種形式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省屬企業實現外部董事全覆蓋,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推進經營層市場化選聘和薪酬差異化管理。持續推進國企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做好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支持駐遼央企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 吉林吉林 加大力度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完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運行機制,加快由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口,“一企一策一專班”推進省屬國企改革,探索多元化改革模式,力爭三年時間省屬國企混合
119、所有制改革比例進入全國第一梯隊。推動森工集團、吉糧集團、大成集團等引進戰略投資者,加快戰略重組。支持吉盛公司爭取金融資產管理牌照,組建吉林省鐵路建設投資公司。同步推進市屬、縣屬國企改革取得實效。推動央企融合地方發展,釋放示范、擴散和帶動效應。完成“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和國企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等工作。 黑龍江黑龍江 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實施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繼續推動龍煤、農墾、森工改革。深入開展“三項制度”改革,深層次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斷激發國有企業活力、提高運行效率。 宏觀研究宏觀專題報告 1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安徽安徽 完善以管資本
120、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增強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平臺功能。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基本完成省屬企業規范董事會建設,深化國有企業職業經理人和委派省屬企業總會計師制度建設。 江西江西 實施國企改革創新三年行動,加快“雙百企業”綜合改革,開展“百戶國企混改攻堅行動”,深化國企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和職業經理人改革試點。提速推進江銅集團“創新倍增”,支持新鋼公司轉型升級沖千億元。 山東山東 推進國企“倒計時”改革,“一對一”落實國企混改方案,探索建立充滿活力、利益共享的激勵機制,拿出優質資產、優質企業、優質資源,加大“雙招雙引”,對非公資本不設準入門檻、不設比例限定、不設行業限制,實現資本、技術、人才、
121、管理、品牌“五個增量”,到 2021 年省屬企業混改戶數和資產占比均達到 75%。 河南河南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由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推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取得突破性進展。堅持一企一策、逐企推進,全面完善國有企業治理結構和運營機制,突出去行政化、強市場化。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提質擴面,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 湖北湖北 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深化與央企戰略合作,推動省屬國企戰略性重組。組建省農墾集團?;I建湖北大數據交易集團。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完成國企剝離辦社會職能,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湖南湖南 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探
122、索在省屬監管企業集團層面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推進員工持股試點;完善國資監管方式,強化資金債務、項目投資等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加快剝離國企辦社會職能。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鼓勵民營資本參與國企改制重組,支持民營企業進入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等領域。 廣東廣東 制定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加快推動省屬企業戰略性重組,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權多元化改革,做強做優實業主業。以管資本為主加快國資監管職能轉變,推動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完善市場化選人用人和激勵約束機制。推進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試點。 廣西廣西 加快國資國企改革。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調整優化國有
123、資本布局和結構,引導國有企業聚焦主責主業。發揮國有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積極作用,加快轉型升級,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深化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優化國資監管工作機制,構建國資監管大格局。 重慶重慶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持續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領域聚焦。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一企一策”推動重點困難企業改革脫困,引入優質戰略投資者參與市屬國企集團層面混改,加大充分競爭領域子企業混改力度。完善市場化機制,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在競爭性國企綜合運用各類激勵舉措,積極探索建立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推動經營
124、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 貴州貴州 國有企業要落實“定位、定向、瘦身、規范、改革”要求,全面清理非主營業務,聚焦主責主業做強做優做大,增強核心競爭力、創新力和抗風險能力。 西藏西藏 推進國資國企改革。落實國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推進國資統一監管,加快向“ 管資本”轉變,發揮國有經濟維護國計民生、培育戰略產業引領作用,健全法人治理結構,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完成建投、交發、航投、幸福家園等區屬產業集團組建重組。推進與中國旅游、寶武集團等央企合作。加快“ 雙百企業”員工持股和上市試點。完成農電“ 直管”改革。推進糧食儲備安全管理體制機制改革。 甘肅甘肅 提升國資國企改革綜合成效。制定實施國有
125、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大力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優化調整國有資本布局。擴大企業員工持股試點,支持華龍證券、金川公司等具備條件企業首發上市。加快推進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完成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改革。鼓勵非公有制資本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十大生態產業和有色冶金、煤炭化工等傳統優勢產業,鐵路公路機場等基礎設施行業,供水供熱供氣等公用事業領域,投資組建一批體制新、機制活、市場競爭優勢明顯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不斷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寧夏寧夏 啟動國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推進產權結構、治理結構、組織結構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和內控體系。完成區屬黨政
126、機關、事業單位辦企業改革,實現經營性資產集中統一監管。 新疆新疆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和經營機制,組建一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加快構建全區國資監管大格局,形成國資監管一盤棋。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能源、交通、旅游、水利等領域培育壯大一批國有投資集團,做強做優國有資本。加快推進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 資料來源:各省市政府工作報告 ,海通證券研究所 宏觀研究宏觀專題報告 19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信息披露信息披露 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Table_Analysts 姜超 宏觀經濟研究團隊 于博 宏觀經濟研究團隊
127、陳興 宏觀經濟研究團隊 本人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以勤勉的職業態度,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本報告所采用的數據和信息均來自市場公開信息,本人不保證該等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分析邏輯基于作者的職業理解,清晰準確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觀點,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響,特此聲明。 法律聲明法律聲明 本報告僅供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
128、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能會波動。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報告所載的信息、材料及結論只提供特定客戶作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沒有考慮到個別客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蛻魬紤]本報告中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海通證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還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投資銀行服務或其他服務。 本報告僅向特定客戶傳送,未經海通證券研究所書面授權,本研究報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
129、何形式的拷貝、復印件或復制品,或再次分發給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權的其他方式使用。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均為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如欲引用或轉載本文內容,務必聯絡海通證券研究所并獲得許可,并需注明出處為海通證券研究所,且不得對本文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刪改。 根據中國證監會核發的經營證券業務許可,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包括證券投資咨詢業務。 宏觀研究宏觀專題報告 20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Table_PeopleInfo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研究所 路 穎 所長 (021)23219403 高道德 副所長
130、(021)63411586 姜 超 副所長 (021)23212042 鄧 勇 副所長 (021)23219404 荀玉根 副所長 (021)23219658 涂力磊 所長助理 (021)23219747 宏觀經濟研究團隊 姜 超(021)23212042 于 博(021)23219820 李金柳(021)23219885 宋 瀟(021)23154483 陳 興(021)23154504 聯系人 應鎵嫻(021)23219394 金融工程研究團隊 高道德(021)63411586 馮佳睿(021)23219732 鄭雅斌(021)23219395 羅 蕾(021)
131、23219984 余浩淼(021)23219883 袁林青(021)23212230 姚 石(021)23219443 呂麗穎(021)23219745 張振崗(021)23154386 梁 鎮(021)23219449 聯系人 顏 偉(021)23219914 金融產品研究團隊 高道德(021)63411586 倪韻婷(021)23219419 陳 瑤(021)23219645 唐洋運(021)23219004 皮 靈(021)23154168 徐燕紅(021)23219326 談 鑫(021)23219686 王 毅(021)23219819 蔡思圓(021
132、)23219433 莊梓愷(021)23219370 周一洋(021)23219774 聯系人 譚實宏(021)23219445 吳其右(021)23154167 固定收益研究團隊 姜 超(021)23212042 周 霞(021)23219807 姜珮珊(021)23154121 杜 佳(021)23154149 李 波(021)23154484 聯系人 王巧喆(021)23154142 策略研究團隊 荀玉根(021)23219658 鐘 青(010)56760096 高 上(021)23154132 李 影(021)23154117 姚 佩(021)23154
133、184 周旭輝 張向偉(021)23154141 李姝醒 曾 知(021)23219810 李 凡 聯系人 唐一杰(021)23219406 鄭子勛(021)23219733 王一瀟(021)23219400 吳信坤 021-23154147 中小市值團隊 張 宇(021)23219583 鈕宇鳴(021)23219420 孔維娜(021)23219223 潘瑩練(021)23154122 相 姜(021)23219945 聯系人 王園沁 02123154123 政策研究團隊 李明亮(021)23219434 陳久紅(021)23219393 吳一萍(021
134、)23219387 朱 蕾(021)23219946 周洪榮(021)23219953 王 旭(021)23219396 石油化工行業 鄧 勇(021)23219404 朱軍軍(021)23154143 胡 歆(021)23154505 聯系人 張 璇(021)23219411 醫藥行業 余文心(0755)82780398 鄭 琴(021)23219808 賀文斌(010)68067998 聯系人 梁廣楷(010)56760096 朱趙明(010)56760092 范國欽 02123154384 汽車行業 王 猛(021)23154017 杜 威(0755)829
135、00463 聯系人 曹雅倩(021)23154145 鄭 蕾 075523617756 房喬華 0755-23617756 公用事業 吳 杰(021)23154113 張 磊(021)23212001 戴元燦(021)23154146 傅逸帆(021)23154398 批發和零售貿易行業 汪立亭(021)23219399 李宏科(021)23154125 高 瑜(021)23219415 互聯網及傳媒 郝艷輝(010)58067906 孫小雯(021)23154120 毛云聰(010)58067907 陳星光(021)23219104 有色金屬行業 施 毅(021
136、)23219480 陳曉航(021)23154392 甘嘉堯(021)23154394 聯系人 鄭景毅 房地產行業 涂力磊(021)23219747 謝 鹽(021)23219436 金 晶(021)23154128 楊 凡(021)23219812 宏觀研究宏觀專題報告 21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電子行業 陳 平(021)23219646 尹 苓(021)23154119 謝 磊(021)23212214 蔣 俊(021)23154170 聯系人 肖雋翀 021-23154139 煤炭行業 李 淼(010)58067998 戴元燦(021)23
137、154146 吳 杰(021)23154113 聯系人 王 濤(021)23219760 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 張一弛(021)23219402 房 青(021)23219692 曾 彪(021)23154148 徐柏喬(021)23219171 陳佳彬(021)23154513 基礎化工行業 劉 威(0755)82764281 劉海榮(021)23154130 張翠翠(021)23214397 孫維容(021)23219431 李 智(021)23219392 計算機行業 鄭宏達(021)23219392 楊 林(021)23154174 于成龍 黃競晶(02
138、1)23154131 洪 琳(021)23154137 通信行業 朱勁松(010)50949926 余偉民(010)50949926 張崢青(021)23219383 張 弋 01050949962 聯系人 楊彤昕 010-56760095 非銀行金融行業 孫 婷(010)50949926 何 婷(021)23219634 李芳洲(021)23154127 聯系人 任廣博(010)56760090 交通運輸行業 虞 楠(021)23219382 羅月江(010)56760091 李 軒(021)23154652 李 丹(021)23154401 紡織服裝行業 梁
139、希(021)23219407 盛 開(021)23154510 聯系人 劉 溢(021)23219748 建筑建材行業 馮晨陽(021)23212081 潘瑩練(021)23154122 申 浩(021)23154114 杜市偉(0755)82945368 顏慧菁 機械行業 佘煒超(021)23219816 耿 耘(021)23219814 楊 震(021)23154124 周 丹 聯系人 吉 晟(021)23154145 鋼鐵行業 劉彥奇(021)23219391 周慧琳(021)23154399 建筑工程行業 張欣劼 李富華(021)23154134 杜市
140、偉(0755)82945368 農林牧漁行業 丁 頻(021)23219405 陳 陽(021)23212041 聯系人 孟亞琦(021)23154396 食品飲料行業 聞宏偉(010)58067941 唐 宇(021)23219389 顏慧菁 聯系人 程碧升(021)23154171 軍工行業 張恒晅 聯系人 張宇軒(021)23154172 銀行行業 孫 婷(010)50949926 解巍巍 林加力(021)23154395 譚敏沂(0755)82900489 社會服務行業 汪立亭(021)23219399 陳揚揚(021)23219671 許櫻之 家電行
141、業 陳子儀(021)23219244 李 陽(021)23154382 朱默辰(021)23154383 劉 璐(021)23214390 造紙輕工行業 衣楨永(021)23212208 趙 洋(021)23154126 研究所研究所銷售銷售團隊團隊 深廣地區銷售團隊 蔡鐵清(0755)82775962 伏財勇(0755)23607963 辜麗娟(0755)83253022 劉晶晶(0755)83255933 饒 偉(0755)82775282 歐陽夢楚(0755)23617160 鞏柏含 上海地區銷售團隊 胡雪梅(021)23219385 朱 健(021)2321
142、9592 季唯佳(021)23219384 黃 毓(021)23219410 漆冠男(021)23219281 胡宇欣(021)23154192 黃 誠(021)23219397 毛文英(021)23219373 馬曉男 楊祎昕(021)23212268 張思宇 王朝領 邵亞杰 23214650 李 寅 021-23219691 北京地區銷售團隊 殷怡琦(010)58067988 郭 楠 010-5806 7936 張麗萱(010)58067931 楊羽莎(010)58067977 何 嘉(010)58067929 李 婕 歐陽亞群 郭金垚(010)58067851 宏觀研究宏觀專題報告 22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廣東路 689 號海通證券大廈 9 樓 電話: (021)23219000 傳真: (021)23219392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