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如何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26頁].pdf

編號:16539 PDF 26頁 2.02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德勤:如何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26頁].pdf

1、如何打造面向未來的 智能網聯汽車 oPqPnNoRtMpNuMqPtPqPoNaQ8Q6MnPrRoMqQjMmMvNlOrRnO9PpOqQNZrQmNxNoPpO 前言 1 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路徑解析 2 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模式 10 人機交互評測體系及模型測試 14 結語 18 同濟大學AMMI人車關系實驗室 19 聯系我們 20 目錄 1 1 如何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 | 智能網聯卓越中心 1 汽車的智能化和網聯化是整個汽車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啟動按鈕,從賦 能產品力的提升,到賦能汽車后市場的價值挖掘,再到賦能產品研發以 及全價值鏈的協同創新,成為汽車行業“新四化”(電動化、智能化、

2、網絡化、共享化)趨勢下車企的兵家必爭之地。那么,每個車企都會面 臨的問題是,如何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是一個多方共建的生態體系,其中,車輛是載體,實現 智能化是目的,而網聯化是核心手段。 智能交互、智能駕駛和智能服務是智能網聯汽車的三大元素。其中,智能 交互向著多元化、人格化的方向發展,終端不斷迭代。智能服務注重對 用戶的閉環管理,整車廠必須構建自身的內容分發能力。而智能駕駛能 力差異的核心是計算平臺和軟件開發。 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路徑正在由最初的三種發展路徑向兩種路徑演化,不同 路徑將殊途同歸,智能化與網聯化趨向深度融合。 車聯網功能包括車輛相關服務和拓展類服務等上百種

3、細分服務,但并不 是所有功能都需要開發安裝,需遵循一定設計與規劃原則,通過核心場 景識別、分級場景庫構建、用戶需求和任務,挖掘出功能機會點,最后 進行功能價值評估與落地實施。 前言 2 如何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 | 智能網聯卓越中心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復雜,合作才能共贏 智能網聯汽車的產業生態較為復雜,是一個多方共建的生態體系,參與者包括整車廠、互聯網公司、ICT 企業、Tier1供應商和政府。如果把無人駕駛的智能汽車比作機器人的出行,那么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 生態全景圖中,車輛是載體,實現智能化是目的,而網聯化是核心手段。 在生態參與者中,整車廠作為最終的整合方,需要 把軟硬件、功能

4、及生態服務商等各方角色集中起 來,完成從整車制造到長期出行服務的交付。傳統 一級供應商與整車廠以及人工智能和軟件等領域的 IT技術公司合作,推動車聯網發展并加強自身的研 發能力。ICT企業擁有領先的智能網聯科技,推動 汽車的智能化和網聯化,讓人車交互向人車關系轉 變,讓整車實時在線連接萬物?;ヂ摼W企業需要持 圖1: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全景圖 數據來源: 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 分析 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路徑解析 智能網聯時代已至,汽車的智能化和網聯化將撬動整個汽車產業的數字 化轉型,改變現有的價值分配格局,在上一篇白皮書智能網聯時代, 車企如何打贏數字化之役中,我們闡述了行業發展趨勢、

5、產業演進 邏輯、價值轉移方向以及對汽車行業劃時代的影響。接下來,車企需要 審慎選擇適合自身的戰略發展路徑,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 續挖掘“人、車、生活”應用場景,并基于數據 分析提升服務的主動性和精準性,打造互聯網服 務生態。而政府負責搭建平臺,從立法、政策、 標準的方面著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大力推動新 技術應用。 由此可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中存在諸多傳統車 企不曾涉獵的新技術領域,唯有合作才能實現共贏。 生態 要素 生態參 與者 車輛 整車廠Tier 1 供應商ICT企業互聯網企業政府 產品 產品: 最佳載體 電子電氣 架構升級 新能源汽車 動力升級 傳統汽車 目的: 智能決策,

6、控制執行, 更好服務人類 自 動 駕 駛 人 工 智 能 人 機 交 互 智能 感知 智能 決策 控制 執行 手段: 數據流動, 信息交互 車載 終端 人 車 環境 設施 服務 通信 網絡 平臺技術 大數據技術 交互要素與資源 核心技術 外界智能化網聯化 管端云 基礎支撐 標準法規 資源 3 如何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 | 智能網聯卓越中心 智能交互* 智能駕駛智能服務 智能網聯汽車的三大要素 智能網聯汽車存在三大元素,智能交互、智能駕駛和智能服務。其中,智能交互是抓手和入口,而智能駕 駛和智能服務是輸出的駕駛操控體驗和服務體驗,以智能化技術為核心的智能駕駛是必備功能,以網聯化 為核心的智

7、能服務是體驗和商業模式創新的切入點。 智能交互 首先,人機交互技術向多元化、人格化方向發展, 同時交互終端及內容架構不斷迭代優化。多元化意 味著人們對交互體驗的要求逐步提高,人機交互方 式從按鍵、觸控,到語音控制、人臉識別、手勢交 互,甚至是更先進的生物識別。人格化是指通過語 圖2:智能網聯汽車的三大要素 圖3:智能交互的發展趨勢 1.“榮威RX5 MAX車型介紹”,上汽榮威官網,2020年6月。 2.“理想ONE 全車語音交互”,理想汽車官網,2020年6月。 3.“ES6 車型介紹”蔚來官網,2020年6月。 4.“廣汽新能源GE3 更智能”,廣汽新能源官網,2020年6月。 5.“遇見下

8、一代智能終端Byton M-Byte Concept 亮相2018世界移動大會上?!?, 拜騰官網, 2018年6月。 6.“斑馬 斑馬智行系統介紹” , 斑馬官網, 2020年6月, * 智能交互在本研究中聚焦于人機交互, 而車外交互 (V2X) 內容包括在智能駕駛范疇 數據來源: 公開信息、 分析 數據來源:公開信息、分析 言語義學習,了解人的思維文化,未來,啟發式的 主動車聯網語音服務會成為發展方向。終端迭代優 化則表示人機交互終端硬件和軟件雙重升級,交互 與服務緊密結合,提高人機交互的自然性和高效 性。關注用戶體驗和智能座艙技術的造車新勢力和 國內傳統車企均在這一領域持續發力。 需求輸

9、入或主動識別需求 語音交互 手勢/面部識別及生物體征監測 車輛控制及駕駛功能 輔助駕駛 智能安全 車輛智能控制 智能地圖 與人、生活相關密切的服務 后市場服務 出行服務 社交娛樂及生活服務 抓手/入口:真正懂人理解人的高度智能 輸出:駕駛操控體驗 多元化人格化終端迭代優化 輸出:服務體驗 榮威 Sky Eye1 自動臉部掃描識別用戶身份,啟動 車輛及專屬身份 理想 ONE2 語音交互可區分不同位置乘客的 指令 蔚來NOMI3 車內智能助手NOMI,表情動作 隨場景變換 廣汽廣小祺4 虛擬卡通形象可通過簡化表情傳 達情感,使車載系統變得有溫度 智能硬件5 拜騰49英寸超大屏幕與手勢交互 功能 界

10、面:交互與服務融合6 斑馬地圖即UI: 提供用戶所處位置 的全面信息,全面結合地圖和服務 4 如何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 | 智能網聯卓越中心 由于自動駕駛有太多傳統車企不曾涉獵也不擅長的技術領域,車企必須依靠整合科技企業和Tier1供應商實 現,只有高端品牌和國外領先傳統車企在自動駕駛軟件和算法等部分核心技術領域采用內生自建的方式。 除交互技術之外,智能交互還包括智能分發,即通 過智能算法對交互識別內容進行理解,再進行服務 的調取和內容的分發。整車廠可以通過和互聯網公 司合作,尤其是與智能交互技術廠商與智能內容分 發公司合作,實現業務的快速布局,迅速提升對用 戶的理解水平和在智能交互領域

11、的能力。 與此同時,整車廠必須構建內容分發方面的能力, 注重對用戶的閉環管理,把握入口并構建可控的用 戶運營體系,不能一味依賴互聯網公司提供的“全 家桶”模式7。長遠來看,語音語義的識別可以借 助科技公司的技術能力,但服務分發策略和用戶偏 好數據必須掌握在整車廠自己手中,這樣才能在智 能網聯汽車的各細分場景爆發和成熟之前,為未來 流量入口的把握、自身用戶的理解、用戶價值深度 挖掘以及商業模式創新做好準備和支撐。 智能駕駛 智能駕駛包括智能控制和自動駕駛兩個階段。其 中,座艙智能控制功能是智能網聯汽車的必備的功 能,是車輛設計中的必需品。輔助駕駛功能已經成 為市場上中高端車輛普遍擁有的性能,應該

12、在B級 車以上加入此功能,以緊跟市場潮流,提升產品 力。而對于L3及以上的高等級自動駕駛,雖然實現 的車企數量有限,但具有巨大的商業潛力,將對行 業格局和商業模式產生顛覆性影響,高端電動汽車 品牌和國外領先的傳統廠商已經瞄準L4/L5自動駕 駛技術重點突破,整車廠即使在短期內無法實現技 術突破,也應做好相關研發和投資,為長期發展做 準備。 圖4:智能駕駛的不同階段 數據來源:公開信息、分析 座艙智能控制 對車輛座艙的交互與控制 語音控制車輛座椅加熱、座椅通 風、分區空調 電動座椅、車窗、氛圍燈等設置 的記憶功能 通過手機、智能手表和智能家居 控制車輛 代表品牌: 幾乎所有車聯網汽車都加入了 該

13、項功能 榮威8 RX5 MAX 特斯拉11 Model S 吉利9 博越PRO 奧迪12 A8 NIO10 ES6 Waymo13 輔助駕駛(L1L2) 輔助人類駕駛員監視駕駛環境 360全景影像 駕駛輔助:定速巡航、自主變道、 自動泊車 安全輔助:碰撞預警、盲點監測、 緊急制動 代表品牌: 量產品牌以及造車新勢力的B級以上 車輛普遍安裝,通過智能科技提升產 品性能 高等級自動駕駛(L3L5) 由駕駛系統來監視駕駛環境 L3:有條件的自動駕駛,在一定情境 下車仍然需要人接管 L4/L5:具有環境感知能力,L4等級大 部分時間不需要人照看,在一定區域 內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功能;L5級即完 全自動駕

14、駛 代表品牌: 豪華車企通過自動駕駛大幅提升產品 科技感 互聯網企業開發核心算法技術 必備基礎功能, 智能網聯車輛必備 中高端智能網聯汽車普遍擁有的性能, 通過科技感提升產品力和汽車銷量 將大幅提升產品性能,引導行業變 革,將對整個汽車制造業商業模式產 生顛覆性影響 L3級 智能控制 自動駕駛 7. 在中國, BAT (百度, 阿里巴巴, 騰訊) 將他們在互聯網上的地圖、 音樂等應用程序軟件打包裝在汽車上, 即稱為 “全家桶” 模式。 8. “榮威RX5 MAX車型介紹” , 上汽榮威官網, 2020年6月。 9. “吉利博越PRO車型介紹” , 吉利官網, 2020年6月。 10. “NIO

15、 ES6車型介紹” , 蔚來官網, 2020年6月。 11. “Tesla ModelS 車型介紹” , 特斯拉官網, 2020年6月。 12. “Audi A8車型介紹” , 奧迪官網, 2020年6月。 13. “Waymo介紹” , Waymo官網, 2020年6月。 5 如何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 | 智能網聯卓越中心 在感知層面,傳感器生產與高精地圖開發不是車企 擅長的能力,可通過戰略合作或收購快速獲能,因 此不是自動駕駛能力差異的關鍵。在決策層面,計 算平臺和軟件開發是自動駕駛能力差異的核心,豪 華車企通過自建方式打造領先的技術產品,量產品 牌和造車新勢力多采用戰略合作方式逐步

16、構建自動 駕駛體系,或通過收購迅速提升企業的自動駕駛建 設水平。通信網絡的核心能力掌握于通信服務商和 圖5:智能駕駛的技術領域和布局方式 a. BMW Group, Audi AG and Daimler AG each hold one third of HERE, BMW Offi cial Website, December, 2015. https:/www.bmwgroup. com/content/dam/grpw/websites/bmwgroup_com/ir/downloads/en/2015/20151215_SneakPreview-F-Presentation_IR.p

17、df b. “吉利智慧互聯車行技術” , 吉利汽車官網, 2020年6月。 c. Ford Invests in Argo AI, a New Artifi cial Intelligence Company, in Drive for Autonomous Vehicle Leadership, Ford Offi cial Website, February, 2017. cial- intelligence-company.html 數據來源: 公開信息、 分析 網絡運營商,整車廠通過合作構建該能力。在控 制層面,網絡安全防護多與專業服務商合作共同開 發,而駕駛控制執行能力由各整車廠集成

18、把控,能 力差異不大。 由此可見,整車廠應整合資源打造自身特有的自動 駕駛算法和軟件開發能力,尤其是為其D級車產品 的開發進行自動駕駛的思考和布局。 自主研發收購戰略合作 控 制 自動駕駛涉及的技術領域豪華車企量產品牌造車新勢力關鍵觀察 能力要素能力描述代表企業特斯拉奧迪福特吉利蔚來威馬 安全技術服務 商:Argus、 Harman 整車制造商: 特斯拉、 奧迪 通信服務/運營 商:高通、華 為、AT&T、 移動 算法和軟件開 發商:Drive. ai、Pony.ai 芯片制造商: 英偉達、英 特爾 地圖供應商: 谷歌、百度、 高德 地圖開發 計算平臺 自動駕駛 軟件 網絡安全 防護 V2X

19、控制執行 傳感器、芯片 制造商:博 世、松下 傳感器激光雷達、 傳感器芯片 高精度地圖 智能芯片 自動駕駛 算法 網絡安全 技術 通信網絡 車輛駕駛 操作 傳感器和地圖開發方式無明顯 差異 傳感器生產與高精地圖開發不是 車企擅長的能力, 可通過戰略合 作或收購快速獲能, 因此不是產 生自動駕駛能力差異的關鍵 網絡安全防護開發方式差異不大 多與專業服務商合作共同開發 駕駛控制執行能力差異不大 是整車廠商的能力核心, 由各整 車廠集成把控 計算平臺和軟件開發是自動駕駛 能力差異的核心 豪華車企通過自建方式打造領 先的技術產品 收購可迅速提升企業的自動駕 駛建設水平 量產品牌和造車新勢力多采用 戰略

20、合作方式逐步構建自動駕 駛體系 通信開發方式無明顯差異,通過 合作構建 核心能力掌握于通信服務商和 網絡運營商 ab c 決 策 感 知 6 如何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 | 智能網聯卓越中心 智能服務 讓服務更智能、更主動且實時在線是智能服務發展的趨勢,構建智能服務需要四大能力:實時場景獲 取、用戶偏好理解、服務體系構建以及用戶運營。 圖6:構建智能服務的四大能力 圖7:場景觸發式的精準服務示例 數據來源:分析 數據來源: 分析 實時場景獲取收集了車輛數據、位置數據、時間數 據以及周圍場景數據,從而判斷用戶所處場景,并 主動預測用戶需求,例如定位機場推送航空延誤 險,經過便利店推送購物打折

21、券。用戶偏好理解基 于車主身份的識別獲得基本信息,如性別、年齡 等,并根據用戶歷史偏好判斷未來行為和需求,例 如通過消費偏好、社交偏好等推送相似地點或商 只有精準理解并即時滿足用戶特定場景下的需求,才能讓服務變得有價值,從而獲得用戶信任,提升接觸 的頻次和用戶粘性。 品。服務體系構建可與互聯網企業合作或共同投資 建設,或進行自主研發,對分散的生態資源進行整 合構建,充分借助合作伙伴豐富的生態資源。而用 戶運營需要理解用戶在特定場景下的需求,才能提 供場景觸發式精準服務,提升服務的價值,同時需 要建立持續互動的運營機制,以提升用戶粘性與活 躍度,爭奪用戶注意力時間,形成品牌歸屬感。 遠程啟動 車

22、內空調 導航并將實時 位置共享給好友 預約目的地 充電樁 線上點餐線 下快速取餐 到目的地 停車充電 提醒齒輪油需要更換,購 買2年齒輪油套餐,即可 獲贈QQ 音樂獨家發售的 “五月天”最新數字專輯 實時場景獲取 通過主動輸入獲取場景信息 通過車輛數據、位置數據以 及周圍場景數據預測需求 人機交互 地圖 用戶唯一ID 用戶360數據 售后服務資源 出行服務資源 互聯生態資源 運營機制(會員體系) 服務內容維護 商業模式構建 用戶偏好理解 對用戶身份進行識別 根據用戶歷史偏好判斷需求 服務體系構建 打造全服務生態,最大化 滿足用戶需求 服務應用開發 $ 潛在創新利潤來源 $ $ $ 用戶運營 場

23、景觸發式精準服務 建立持續互動的運營機制 被動:“人找服務”主動:“服務找人” 場景引擎 唯一ID服務生態 運營機制 汽車制造商由 “賣產品” 向 “賣服務” 模式轉變 智能內容分發與服務精準推薦 用戶數字畫像與實時場景的精準定義 (用戶數據、 車輛數據、 周圍場景數據) 服務資源 數據能力 2 1 車輛控制服務出行服務生態服務售后服務 WHAT WHERE WHO WHEN 會員ID 車載微信溝 通記錄 撥打電話數 據等 目的地距離 當前時點 電量數據等 當前時點及歷史點餐時 間和餐品喜好 目的地過程中餐廳數 據等 車輛狀態數據 售后服務記錄數據 導航目的地及演唱會數 據整合 音樂偏好數據

24、7 如何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 | 智能網聯卓越中心 三大要素 十大能力內生自建收購合資公司戰略合作 觀察發現 智 能 交 互 交互終端 逐步構建智能交互系統, 并逐漸完善功能 交互技術 智能算法 智 能 駕 駛 自動駕駛技術 從智能駕駛方面首先發力, 以“科技感”提升產品力 地圖等環境 智能硬件 智 能 服 務 場景引擎 在智能服務方面比較落后, 大多通過內生自建緩慢提升 服務水平 ID+數據中臺 生態資源 用戶運營 圖8:智能網聯汽車的三種發展路徑 圖9:主攻自動駕駛技術的產品研發路線 數據來源: 分析 數據來源:公開信息、分析 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路徑的演化 從整車廠視角來看,智能網聯汽

25、車共有三條發展路徑,分別是主攻自動駕駛技術的產品研發路線、以網 聯服務快速加持產品力路線,以及用戶思維主導的智能座艙路線,而路徑的選擇取決于整車廠的商業企 圖、品牌定位、產品競爭力和技術積累等多方面綜合因素。 路徑一:主攻自動駕駛技術的產品研發 主攻自動駕駛技術的產品研發路線的整車廠緊緊把 握汽車產業技術變革趨勢,優先攻關自動駕駛技 術,以絕對硬核的產品性能引領技術變革、顛覆與 創新,主打科技和駕駛性能硬指標,但智能交互與 智能服務相對薄弱,例如以特斯拉為代表高端電動 汽車品牌,和絕大多數百年技術積淀外資品牌。 以網聯服務快速加持產品力 用戶思維主導的智能座艙 主攻自動駕駛技術的產品研發 2

26、3 1 代表:特斯拉為代表高端電動汽車品牌和絕大多數 百年技術積淀外資品牌 代表:以上汽榮威為代表的最早一批定位智能網聯 汽車的自主品牌車型 代表:蔚來、理想等造車新勢力;吉利、長城等自 主品牌領軍企業 智能化 路徑1 能力的掌控程度 資金要求 路徑2 智能 交互 網聯化 整車廠主導, 充分借助和整 合科技公司 及Tier1 能力 整車廠主導, 借助多方合作 伙伴的技術 能力 整車廠多與互聯 網巨頭進行深度 合作 路徑3 2 3 1 高低 2 3 1 8 如何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 | 智能網聯卓越中心 三大要素 十大能力內生自建收購合資公司戰略合作 觀察發現 智 能 交 互 交互終端 以

27、智能交互作為首先發 力的部分,通過良好的 體驗提升客戶滿意度 交互技術 智能算法 智 能 駕 駛 自動駕駛技術 L3級以上高等級智能駕 駛能力較弱,主要通過 合作增強自身實力 地圖等環境 智能硬件 智 能 服 務 場景引擎 快速構建豐富的服務生 態體系,通過服務和運 營最大化釋放用戶價值 ID+數據中臺 生態資源 用戶運營 先從智能駕駛方面首先發力,以“科技感”提升產 品力。特斯拉利用自身雄厚實力開發高等級自動駕駛 技術,已經實現了L3級自動駕駛,對于自動駕駛的 核心能力智能算法與軟件,采用內生自建的方式14。 通用收購自動駕駛技術初創公司Cruise15 以把握 核心技術。 然后,逐步構建智

28、能交互系統,并逐漸完善功 能。中控大屏是高端汽車品牌基本都具有的功 能,由特斯拉首先推出。但是在語音識別方面, 識別的準確性和交互水平均需要提升,其他交互 形式發展還較落后。 最后,在智能服務方面不斷發力。由于外資企業 的品牌文化基因并不擅長智能服務,服務生態布局 的決策在國外總部,因此推動相對緩慢和保守。 特斯拉正在逐步引入騰訊視頻、愛奇藝等國內領先 互聯網公司的服務生態資源,推出車載卡拉OK等 功能16 。未來,智能服務也會成為外資高端車企布 局的重點。 路徑二:以網聯服務快速加持產品力 以網聯服務快速加持產品力的整車廠以互聯網生態 服務為特色形成賣點,迅速搶占“智能網聯汽車” 市場空白點

29、,優先打造網聯化服務,主打年輕人群 生活方式,以提升產品競爭力和市占率,例如以上 汽榮威為代表的最早一批定位智能網聯汽車的自主 品牌車型。但是,此路徑正在向路徑三靠攏并融 合,因為市場空白點已被占領,單純地將互聯網生 態元素移植到車載機中已無法形成獨特賣點并持續 拉升銷量。 路徑三:用戶思維主導的智能座艙 采取用戶思維主導的智能座艙路線的整車廠跳出傳 統的產品研發思維,以用戶服務思維為導向,兼顧 網聯化和智能化,構建以智能交互體驗為核心的智 能座艙體驗,主打用戶體驗和商業模式、服務模 式理念的創新,通過服務和運營最大化釋放用戶價 值,但L3級以上高等級智能駕駛能力仍在布局,例 如蔚來、理想等造

30、車新勢力,以及吉利、長城等量 產自主品牌。 圖10:用戶思維主導的智能座艙路線 數據來源:公開信息、分析 能力的掌控程度 資金要求 2 3 1 高低 14. “Tesla ModelS 車型介紹” , 特斯拉官網, 2020年6月。 15. “通用汽車宣布收購Cruise Automation公司 加速研發自動駕駛汽車” , 通用官網, 2016年3月。 detail.html/content/Pages/news/cn/zh/2016/Mar/0311_cruise-automation.html 16. “特斯拉V10.0版本軟件正式推送中國用戶” , 特斯拉官網, 2019年9月。 9

31、9 如何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 | 智能網聯卓越中心 首先從智能交互發力,以智能交互終端為入口,以 實現用戶體驗提升為抓手,打造良好的客戶體驗, 交互方式由中控大屏、語音識別逐漸向多樣化、人 性化發展,如人臉識別、情感交流、AR交互等。 然后,快速構建豐富的服務生態體系,通過服務和 運營最大化釋放用戶價值。由于互聯網公司具有強 勢地位,希望在車聯網中獲利,會與部分造車新勢 力或自主品牌以合資形式進行生態構建,而部分量 產自主品牌可以通過銷量撬動生態集成,通過流量 優勢自建開放的生態體系,例如吉利自建開放的生 態體系GKUI17。 最后,通過自主開發(如吉利億咖通)18 以及戰略 合作(如蔚

32、來與博世合作)19 方式增強L3級以上高 等級智能駕駛能力。 由此可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路徑正在由最初的三 種發展路徑向兩種路徑演化,不同路徑將殊途同 歸,智能化與網聯化趨向深度融合。 17. “發布GKUI 19系統 博越PRO全球首發并開啟預售” , 吉利官網, 2019年7月。 18. “吉利億咖通簡介 “, 吉利億咖通官網, 2020年6月。 19. “博世與蔚來簽署戰略合作伙伴協議” , 博世官網, 2018年7月。 strategic-partnership-agreement/ 10 如何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 | 智能網聯卓越中心 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模式 圖11:智能網聯汽車

33、產品創新的三種途徑 數據來源:公開信息、分析 一、通過功能整合,重塑產品形態 彼時,以諾基亞為代表的傳統手機廠商,將手機定 義為一個通訊工具,產品的競爭主要集中在手機的 傳統屬性上,例如:手機外觀,通話質量,續航時 間等。然而,蘋果iPhone21 的出現,對手機的產品 形態做出了全新的定義。在功能層面,它不僅繼承 了傳統手機的通訊功能,更集成了照相機,MP3, 掌上游戲機,便攜電腦等諸多產品的功能。在價值 層面,蘋果通過引入App Store, 新的價值借由第 三方軟件被源源不斷地注入手機中。iPhone的巨大 成功又引導了科技技術,商業模式的發展走向,從 而再次強化了智能手機在新形態下的產

34、品活力,由 此,新的產品形態得以變得更加穩固。 十年間,手機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手機已不再是單純的通訊工 具,而變成集通訊,娛樂,辦公為一體的移動終端。而今,隨著數字化 對汽車行業的影響愈加明顯,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汽車的形態將 也不再局限于交通工具。與10年前手機行業一樣,汽車行業的參與者此 刻正站在這場行業轉型的起跑線上。在這場賽跑中,更好地借鑒跨行業 的成功經驗,將幫助企業在智能網聯汽車的賽道上走得更遠。通過對移 動互聯網產品創新的總結,我們可以發現,產品的創新總體來說主要可 分為三大途徑。 類別 蘋果對手機進行了重 新定義,引領行業進 入智能機時代 三星憑借自身在核心元器件,

35、 例如屏幕上的優勢,用強大的 視覺體驗吸引客戶 小米通過周邊產品的生態 圈效應,加強了對用戶的 粘性,形成了產品賣點 華為捕捉到用戶在照相上的高 頻需求。強化了產品在照相上 的能力,形成差異化賣點 整合 優化 延拓 時間 蘋果20 三星 小米 華為 20. Apple是蘋果公司在美國及其他國家注冊的商標 21. iPhone是蘋果公司在美國及其他國家注冊的商標 * 如何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是一本獨立出版物, 并未獲得蘋果、 三星、 華為、 小米等公司的授權, 贊助或官方認證。 11 如何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 | 智能網聯卓越中心 毫無疑問,重塑產品形態的創新模式能給企業乃至 整個行

36、業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然而,要促成這樣 顛覆式革新,有其獨有的適用條件。 首先,圍繞新形態的相關技術需要取得突破性的進 展。正如智能手機的成功離不開多點觸摸屏幕, GPS等新技術一樣,汽車未來形態的演變,也深受 相關技術發展的影響。例如,隨著車輛傳感器及圖 像分析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今的汽車將成為城市內 遍布大街小巷的智慧眼,通過對成千上萬車輛每日 行駛軌跡,行駛速度,以及車載圖像等信息的大數 據分析,城市大腦能夠更好地了解及精準預測城市 目前及未來的交通流量,從而為交通管理,城市設計 提供更可靠的數據基礎。與此同時,人工智能,5G 通訊,傳感器技術的不斷成熟,也將賦能高階輔 助駕駛乃至自動駕駛

37、,從而釋放出大量的車內的 時間和注意力,為車輛形態的改變提供可能性。 其次,從消費習慣上,用戶需要為接受新的產品形 態做好準備。蘋果在推出iPhone之前,通過iPod nano22,iPod touch23 等產品的鋪墊,對用戶的使 用習慣起到了關鍵的引導作用。對于智能網聯汽車 來說,一方面移動互聯網的成功為其提供了良好的 用戶基礎,另外一方面,智能網聯汽車產品獨有的 使用特性和應用場景,要求行業的設計及運營者通 過更好的產品體驗來培養用戶新的使用習慣。以特 斯拉汽車為例,特斯拉通過Autopilot,OTA等智能 化的駕駛功能及產品開發方式,引起了消費者對其 產品產生興趣,而后,在使用過程

38、中,再通過電動 車獨特的駕乘體驗,如強大的加速性能,安靜的車 內環境,較低的維護使用成本等,鎖定消費者對電 動車的使用習慣。 最后,產品的革新,必須充分考慮到產業內相關方 的利益的協同。蘋果通過App Store的商業模式, 撬動了整個行業的開發力量。從而實現了新的產 品功能被源源不斷地輸入到蘋果手機中來。在這 點上,上汽通過與阿里成立合資公司,將斑馬智能 操作系統應用于榮威系列車型,從而將外部生態圈 內的資源快速引入車內。這不僅避免重復開發的成 本,也加速了建立生態圈的過程。這對想盡快涉足 汽車產業,但又苦于缺乏工業化經驗的互聯網公 司,以及缺乏數字化開發經驗和移動互聯網生態資 源的傳統車企

39、來說,是一種雙贏的方案。 二、深挖核心需求,優化產品功能 2011年,三星全年的智能手機銷量9,400萬臺, 超越蘋果,成為當年最大的手機制造也銷售企 業。2018年,華為全年銷量達到2.06億臺, 后來 居上,一舉躍居世界第3大手機制造商的位置???結這些企業在產品創新方面的成功經驗,我們可以 發現,他們均通過挖掘用戶在某一方面的深層次需 求,憑借產品在該功能上的極致用戶體驗,實現彎 道超車。例如,三星通過其在顯示屏方面的優勢, 用OLED屏幕取代LCD屏幕24,提高手機屏幕的清晰 度和畫質,為用戶提供更好的視覺體驗。華為則洞 察了用戶在手機照相上的高頻使用需求后25,通過 與萊卡的合作,采

40、用更強大的硬件,并通過在算法 上的優化,強化其圖像處理能力,最終為用戶提供 更好的照片清晰度和畫質。所以,當產品新形態逐 漸趨于穩定,用戶使用習慣逐漸形成,產品的核心功 能尚未完全清晰時,企業在產品核心功能上的洞察力 和執行力,是企業能否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 1. 對產品核心功能的洞察, 是打造產品賣點的先決 條件。 要實現對產品核心功能的洞察,應跳出傳 統以發動機,變速箱為開發核心的思考局限, 把目光投向產業鏈更寬泛的領域,包括:生態 建設,后市場服務,泛出行服務,等等。 22. iPod nano是蘋果公司在美國及其他國家注冊的商標 23. iPod touch是蘋果公司在美國及其他國家注

41、冊的商標 24. “科技創新點燃激情 三星Galaxy Note10系列引領智慧新生活” , 三星官網, 2019年8月。 25. “華為手機介紹” , 華為官網, 2020年6月。 12 如何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 | 智能網聯卓越中心 圖12: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及服務 圖13:根據目標客戶的出行特征尋找核心場景 數據來源:分析 數據來源:同濟大學AMMI人車關系實驗室 然而, 智能網聯汽車的功能涉及上百種服務細分, 而且伴隨技術發展與生態資源進一步整合, 服務 種類還在持續擴充, 并不是所有功能都需要同時 開發安裝, 也不是越多功能越好, 而是要遵循一 定的設計與規劃原則。 結合多年的行

42、業研究以 及項目經驗, 構建了尋找產品核心功能的分 析框架: 車輛駕控功能服務 車輛性能和狀態的監測、 控制與管理服務 遠程車輛啟動 遠程車鎖控制 車輛狀況檢測 二手車殘值管理 保險金融服務 車輛道路救援 智慧停車 智慧充電 智慧加油 車載微信 音樂平臺 在線訂餐 碰撞檢測 輔助駕駛 車輛保養 車輛維修 車輛美容 車輛代駕 車友社群 車載游戲 出行服務 用戶駕乘及出行中的相關服務 生態服務 用戶駕乘及出行中的生活和社交娛樂服務 車輛后市場服務 車輛售后使用過程中的各項服務 車 輛 相 關 服 務 會員ID 用戶數據 車輛數據場景數據 拓 展 類 服 務 用戶: 車主及其家庭 出行目的: 接送子

43、女 自動化等級: L2 任務: 遠程智能家居電器控制 回家路上車內休閑時光 潛在功能需求: 控制家居 行程分享 音樂游戲 用戶: 車主及其同事 出行目的: 商務出差 自動化等級: L2 任務: 異地車輛租賃與酒店入住辦理 潛在功能需求: 興趣點導航 位置共享 智慧停車 場景1 家庭出行 約會 長途自駕 接送子女 上下班 商務出差 市內游玩 場景2 商務出行 場景3 場景4 車主 司機 Level 5 Level 4 Level 3 Level 2 Level 0&1 乘客 配偶/情侶 配偶 陌生人 租客 客戶 父母 朋友 朋友 同事 父母子女 首先尋找核心場景:從目標客戶的典型出行特 征著手,

44、圍繞用戶人物關系、出行目的和自動 駕駛技術水平定義核心場景,例如家庭出行和 商務出行。并且,再由核心場景派生出高頻次 和長周期的細分出行場景。 自 動 駕 駛 人際關系 出 行 目 的 13 如何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 | 智能網聯卓越中心 其次,捕捉高價值功能:針對用戶使用場景, 深度挖掘用戶潛在需求。真正從用戶角度出 發,分析用戶的車內行為,找到用戶使用痛點 或潛在需求,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其中尤 其要重視功能對消費者生命周期中粘性的貢 獻。(如,結合車輛控制開發遠程熱車、啟動 空調,車況檢查與提醒,日常維修保養等) 最后,依據企業實際狀況合理規劃產品戰略: 在此階段,應結合企業的技

45、術能力,品牌定 位,以及產品的商業價值,財務/人力成本等角 度,對產品功能進行綜合的評估與排序,從而 合理制定企業的產品規劃。 2. 同時,要保持產品功能的競爭力,持續價值創 新是關鍵。在傳統的汽車開發模式下,開發周 期動則3-5年。且產品一旦售出,則很難再更新 產品的功能特性。這樣的更新迭代速度及開發 模式,遠無法滿足動態的市場需求。特斯拉通 過借鑒電子消費品行業,開啟了OTA模式 - 在產 品的全生命周期內,持續地為產品注入新的功 能,保持產品的競爭力與活力。汽車不應再是 一個“出生看到老”的機械硬件,而是一個不 斷學習,不斷進化的“機器人”。 無論是對產品核心功能的洞察,還是持續的產品創

46、 新能力,都要求汽車行業的企業在運營模式上做出 深刻的轉變。例如,傳統的瀑布型開發模式已難以 滿足多變的市場要求,將被敏捷型開發模式逐漸取 代;行業價值的轉移則要求企業在原有硬件研發能 力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和強化軟件開發及集成的能 力;靈活多變的市場多變需求,又迫使企業在確保 行進方向正確的同時,將對產品功能的決策權,更 多地釋放給一線的開發團隊,這又需要對管控模式 做出調整。 三. 圍繞核心產品,延拓商業價值 當今世界的產品已不再是“單打獨斗”,用戶對產 品無縫鏈接的訴求正變得越來越明顯。云服務, 物聯網等技術的成熟,也使得產品之間的相互關 聯變得更加充分。無論是蘋果公司通過iCloud26

47、 在 iMac27 和iPhone之間實現的無縫切換, 還是小米 以手機為核心,派生出的智能手環,智能后視鏡, 智能家電等一系列產品, 都在試圖圍繞核心產品建 立生態圈。在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一致性產品使用體 驗的同時,進一步延拓企業的商業價值 。 在生態圈一體化的背景下,汽車產業與各行業的融 合將無法避免。汽車行業的參與者不應再像以往一 樣在業內“獨善其身”,而應該更加主動地跨出行 業的邊界,打通汽車與外部其他生態圈的連接。 然而在中國,絕大部分的生態資源,基本都在以騰 訊,阿里等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的掌握中。如何在 實現跨行業融合的同時,把握好產業鏈的話語權, 是擺在汽車行業的參與者,尤其是主機

48、廠面前的一 道難題。我們認為應該從兩方面做好準備: 1. 以汽車為起點,延拓產品線,從單一產品向多元 化產品企業轉型。從需求端入手,通過增加與用 戶接觸的頻次與時間,加深對用戶需求的理解和 控制。在此基礎之上,再通過相應的服務派發機 制,完成與互聯網企業的對接。 例如,汽車企 業可以通過智能手表,為用戶額外提供對汽車遠 程控制,信息監控,車鑰匙分享等一系列功能。 同時,又通過智能手表-這一高頻接觸的穿戴產 品, 將空間與時間都相對有限的車內服務自然 延伸至車外,從而使得一些增值服務,如汽車保 養的預定,旅程的規劃和分享,基于位置的服務 推薦,在下車后仍可以延續。 2. 加強跨行業合作。無論是戰

49、略聯盟還是建立合 資企業,在未來產品的生態圈內,原有以汽車 主機廠為核心的供應商采購模式將無法繼續適 應行業快速發展的需求。 只有通過跨行業的深 度合作,才能夠建立起產品之間的無縫鏈接, 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體驗。無論是上汽與 阿里在車載信息終端上的合作,還是大眾汽車 與滴滴成立合資公司來為網約車市場提供定 制化的產品,都在為加速汽車行業的跨行業 融合,為智能網聯汽車時代的到來做好準備。 26. iCloud是蘋果公司在美國及其他國家注冊的商標 27. iMac是蘋果公司在美國及其他國家注冊的商標 14 如何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 | 智能網聯卓越中心 人機交互評測體系及 模型測試 一、將人機交互測評嵌入汽車HMI (Human Machine Interface) 系統研發的各個關鍵環節 在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快速發展及迭代的背景下,傳 統的整車研發流程已經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德勤:如何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26頁].pdf)為本站 (科技新城)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