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非民間商會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 188 號 18 區 27 號樓 3 層網址:郵箱:電話:0086(010)6416 9865中國企業投資非洲報告(2024)中非投資合作助力 非洲工業化由中非民間商會組織編纂發布。文中的相關發現、解讀、結論不代表中非民間商會、會員或中國政府的觀點。文中仍有亟待精準之處,祈盼得到各界人士的批評指正。文中因翻譯造成理解問題,請參閱原文。本報告可供引用、下載或打印,用于個人文章、博客、網站或其他材料,請標明出處為中非民間商會。序言.I縮略詞.III執行摘要.V第一章 中國企業對非洲投資的成果與展望.11.1 中國企業對非投資深入且多元.11.1.1 投資合作穩步
2、增長.11.1.2 投資項目落地生根.21.1.3 投資領域持續拓寬.51.2 中國企業對非投資及非洲吸引外資分析預測.61.2.1 模型的選擇與基本設定.61.2.2 數據建模和預測效果分析.71.2.3 中企對非洲投資及非洲各國吸收投資的預測分析.91.3 中國企業助推非洲工業化呈三大特點.141.3.1“基礎設施投資”夯實工業化發展基礎.141.3.2“市場導向型投資”完善本地工業化體系.151.3.3“新領域投資”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15第二章 助力非洲工業化:中非產業合作的機制、動力與創新.192.1 中非產業合作的機制與路徑.192.1.1 創新合作機制.192.1.2 推
3、動經貿投資.202.1.3 改善基建條件.222.1.4 培育工業人才.242.2 中非產業合作的互補與動力.262.2.1 產業與結構的互補性.262.2.2 資源與市場的互補性.272.2.3 知識與技術的互補性.282.3 新質生產力視角下的中非產業合作創新.30目錄2.3.1 以技術合作創新引領工業轉型.302.3.2 以數字經濟創新推動產業升級.322.3.3 以金融合作創新改善投資收益.33第三章 通過與中國的有針對性的投資合作促進非洲工業化.373.1 非洲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373.1.1 非洲制造業發展的現狀及機遇.373.1.2 制造業對非洲經濟轉型的意義.393.2 非
4、洲朝陽產業及其對未來投資的影響.413.2.1 非洲的朝陽產業對非洲工業化的變革性影響.413.2.2 生產和投資機會比較分析.623.3 中國投資者參與促進非洲工業化的建議.713.3.1 利用現有互補能力構建本地化供應鏈.713.3.2 預測并利用非洲未來的需求和市場動態.713.3.3 提前進入新興催化行業的戰略.713.3.4 加強區域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72第四章 非洲營商環境變化軌跡:各區域發展動力、挑戰與機遇.754.1 西部非洲:處于改革和基礎設施現代化的時代.764.1.1 政治、經濟和基礎設施條件.764.1.2 積極治理和自愿性:改革動力.774.1.3 商業便利化:競爭
5、力問題和國家間的差異化因素.794.2 中部非洲:政策一體化和協調注入新的經濟動力.814.2.1 巨大的經濟潛力和有待提高的一體化.814.2.2 改善營商環境的努力.824.3 南部非洲:競爭性營商環境的經濟多樣化和大膽改革.854.3.1 經濟和基礎設施發展.854.3.2 提高經濟吸引力的結構性改革和激勵政策.864.4 東部非洲:包容性增長、雄心勃勃的改革和區域一體化.884.4.1 強大的經濟基礎和日益增強的區域一體化.884.4.2 轉型中的營商環境.894.5 北部非洲:經濟轉型和戰略性改革,創造有吸引力的營商環境.924.5.1 有利的經濟條件.924.5.2 提高行政透明度
6、和效率的改革.93III4.6 中國:有利于非洲大陸營商環境的變革性伙伴.964.6.1 中國在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發展情況.964.6.2 中國針對非洲營商環境的結構性舉措.974.6.3 中國投資對非洲大陸營商環境的影響.974.6.4 未來前景和新發展動力.98第五章 中非投融資合作的發展趨勢.1015.1 中國在非洲投資的激勵與驅動因素.1015.1.1 促進非洲工業化的關鍵因素.1015.1.2 非洲應對糧食危機的迫切需要.1025.1.3 非洲為縮小貿易逆差所做的努力.1035.1.4 非洲降低債務負擔的有效舉措.1045.1.5 非洲構建一體化市場的共同愿景.1045.2 中非投融
7、資合作的路徑與方向.1065.2.1 促進非洲工業化發展.1065.2.2 支持非洲農業現代化.1075.2.3 擴大非洲商品對華出口.1095.2.4 助力非洲清潔能源轉型.1115.3 中非投融資合作的未來.1135.3.1 非洲經濟復蘇的挑戰.1135.3.2 中非投融資合作理念.114結語.115附錄.117索引.121企業/園區信息.125參考文獻.127致謝.131I2024 年中非經貿投資合作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自 2000 年中非合作論壇以來,中非經貿投資合作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中非之間的貿易和投資金額都顯著增長。特別是中國在非洲基礎設施的發展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對解決長期以來
8、阻礙非洲發揮其經濟潛力的關鍵問題至關重要。同樣,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北京,2018 年 9 月)提出的“八大行動”、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達喀爾,2021 年 11 月)提出的“九項工程”以及中非領導人對話會(約翰內斯堡,2023 年 8 月)發起的“支持非洲工業化倡議”,引領和帶動了一批有實力的中國企業投資于非洲國家的各類生產部門,促進了非洲本土制造業生產率的提高。2024 年,在中國和非洲各國國內經濟改革不斷推進和全球經濟環境不斷變化的大背景下,新一屆中非合作論壇即將召開,中非經貿投資合作將迎來新周期、新領域,中非各項合作將取得更多新成果,中非友誼將薪火相傳,更好造福中非雙方人民
9、?;仡欉^去三年,中非經貿投資合作既充滿活力,又在不斷發展,中國企業擔當著重要角色。盡管新冠疫情對中非經貿投資合作帶來了一些挑戰,卻進一步推動了中國企業對非投資的轉型升級,進而為非洲新興行業的發展帶去了資金和技術。從中非民間商會會員企業的發展可以看到,之前中國民營企業對非投資主要集中在四個行業制造業、基礎設施、工業園區、貿易,現在更多企業投資到新領域醫療衛生、交通物流、電子商務、農產品加工。與此同時,非洲國家為了吸引更多中國投資,積極改善當地營商環境。從中國改革開放吸引外資的經驗看,政府對外國投資者的積極支持、本地員工的培訓和再培訓、外匯和匯率市場的逐步穩定,都是提升營商環境的有效方式,最終目的
10、是提高吸引外資的競爭力。在這方面,非洲各國政府積極發揮市場引導作用,出臺一系列吸引外資的政策,持續加快非洲自貿區一體化進程,并在此過程中不斷提高政府服務效率。這些舉措將為中國企業在非洲的投資和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環境。序言新一屆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即將在今秋的北京召開。在這一重大歷史時刻到來前,中國企業投資非洲報告 2024的相關研究和編寫工作完成。我們希望本報告的發布不僅有助于推動中非經貿投資合作的務實開展立足非洲本土現實、促進非洲經濟多元化發展、助力非洲自身發展能力建設,也能為全世界了解和展示中非企業合作的成果和潛力搭建一個國際化的交流平臺。丁建林 中非民間商會常務會長 浙江金融資產交易中心董事
11、長 吳嚴明 中非民間商會會長 新安集團總裁王建東 中非民間商會常務會長 方同舟控股董事局主席 IIIAAAM非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FIC全國工商聯AES薩赫勒國家聯盟AFAP非洲肥料和農業企業合作組織AfCFTA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AfDB非洲開發銀行APIEX投資出口促進署AU非洲聯盟/非盟AUDA-NEPAD非盟發展署發展新伙伴計劃BEAC中非國家銀行BIT雙邊投資協定BITC博茨瓦納投資和貿易中心CABC中非民間商會CADFund中非發展基金CAETE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CACCF 中非產能合作基金CAPIPP 中非民間投資促進平臺CDB國家開發銀行CEMAC中部非洲經濟與貨幣共同體CET共
12、同對外關稅CFC卡薩布蘭卡金融城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DR 睿納新國際咨詢公司EAC東非共同體ECOWAS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EG環境產品EIBC中國進出口銀行EPI出口潛力指標FDI外國直接投資縮略詞FOCAC中非合作論壇GER全球企業注冊GIPC加納投資促進中心GSMA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HIFU高強度聚焦超聲ICBC中國工商銀行ICSID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EA國際能源署ILO國際勞工組織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P綜合資源計劃ITC國際貿易中心NIPC尼日利亞投資促進委員會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HADA非洲商法協調組織PEBEC總統商業環境促進委員會PIDA非洲基礎設施發展
13、計劃REIPPPP可再生能源獨立電力生產商采購計劃RIDMP區域基礎設施發展總體計劃SAJOREC中非聯合研究中心SAPP南部非洲電力聯盟SDGs可持續發展目標TAAT非洲農業轉型技術TFP全要素生產率UNCTAD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WAEMU西非經濟貨幣聯盟ZDA贊比亞開發署V執行摘要工業化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由工業化驅動的經濟增長和結構變革是實現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動力。加快非洲工業化進程已日益引起非洲內外各方的高度重視并已落實到行動中,形成了共助非洲工業化的強大合力。近年來,中國對非投資規模穩步增長、投資領域不斷拓展、投資項目落地生根,體現了中國對非經貿合作的深入發展和多元
14、化趨勢。這不僅促進了非洲的經濟增長,也顯著推動了非洲的工業化進程。中國企業正在通過“市場導向型投資”、“基礎設施投資”以及“新領域投資”,參與非洲工業體系建設,推動非洲工業化進展和提質升級。與此同時,中非產業結構、資源市場均具有深層次的互補性。中國的優勢產業發展經驗能夠滿足非洲國家對于工業化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的迫切需求,幫助非洲國家培育自主生產能力,進而促進中非在全球產業鏈中的深度融合與協同升級。通過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打造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區、舉辦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等機制舉措,中國致力于推進中非產能合作,為非洲工業化進程提供長期支持。由于經濟基礎薄弱等現實因素,目前制造業在
15、大多數非洲經濟體呈發展不足態勢,但非洲在人力資源、礦產資源、能源成本和運輸成本方面的優勢與潛力使其具有發展制造業,乃至實現工業化的巨大潛力。從產業上看,礦產加工業、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汽車制造業、紡織業、建材、化工、醫藥、新能源等行業均為非洲具有一定稟賦優勢的朝陽產業,這也為中國投資者將上述產能轉移到非洲提供了獨特的機會。從區域上看,非洲不同地區的投資動態有差異,所采用的改善營商環境的手段也各不相同,這源自其經濟、政治和社會基礎的差異。但總的來說,非洲各地區現代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一體化進程的持續推進,各項投資激勵政VI執行摘要 策的實施與行政效率的提升,使非洲在營商環境改善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中
16、國對非洲基礎設施、能源和信息技術領域的投資也在其間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滿足非洲加快推進工業化的核心關切,應對糧食危機、縮小貿易逆差、降低債務負擔的現實訴求,以及構建一體化市場的共同愿景,中非投融資合作未來應聚焦于助力非洲建設高質量基礎設施、發展清潔能源、推動農業現代化、提高資源品附加值,并擴大非洲商品對華出口。中國政府將繼續秉持不干涉非洲東道國內部治理的原則,鼓勵非洲伙伴基于自身國情自主探索發展道路,進而實現工業化和產業轉型升級的目標。目的和目標:本報告由中非民間商會組織編寫、發布,與國內外知名智庫、專家合作撰寫,旨在研究如何推進非洲工業化發展,進而促進經濟復蘇增長、創造就業、改善民生、消除貧困
17、,以實現聯合國 2030 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和非洲聯盟2063 年議程。本報告將在對非洲工業化發展現狀、訴求、優勢、機遇與挑戰進行梳理的基礎之上,探討中非政策框架和現有合作模式對非洲工業化的影響,進而重點闡明中國企業在非洲經濟發展轉型中的作用,指出中非投資合作的未來潛力。路徑和方法:本報告編撰者通過收集多方權威資料,主要利用文獻分析、數據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來得出結論。文獻分析使用的資料包括但不限于政策文件、研究論文以及來自行業參與者、知名機構、多邊和區域金融組織的資料和統計數據。數據分析主要應用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中的預測分析方法,基于中國對非投資的歷史數據對中非投融資合作的未來進行預測。報告收
18、錄的企業案例主要來自相關公開資料和對中非民間商會會員企業的調查,企業類型涵蓋農業、能礦業、基礎設施建設、制造業、數字經濟、醫藥等不同領域,且多具有一定知名度,具有較強的代表性。本報告構成如下:第一章,概述中國企業對非洲投資的成果與展望,包括中國對非投資及非洲吸引外資的預測分析。由中非民間商會專家研究團隊中文主筆。VII執行摘要 第二章,探討中非產業合作的機制、動力與創新。由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系團隊中文主筆。第三章,闡述非洲工業化發展,尤其是制造業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并從產業發展的角度對中方投資人提出相關建議。由睿納新國際咨詢團隊英文主筆。第四章,展示非洲各區域營商環境發展趨勢,以及中國對非
19、投資在助力非洲營商環境改善方面作出的貢獻。由摩洛哥非洲銀行集團團隊法文主筆。第五章,展望中非投融資合作的前景,分析非洲推進工業化的核心關切,并指明中非合作的方向。由世界銀行前經濟學家、肯尼亞政府政策顧問姆旺吉瓦奇拉英文主筆。中國企業投資非洲報告第一章由中非民間商會專家研究團隊主筆11.1 中國企業對非投資深入且多元中國對非洲的投資,不僅推動了非洲的經濟社會發展,也加深了中國同非洲國家之間的友好關系。投資規模穩步增長、投資領域不斷拓展、投資項目落地生根,體現了中國對非經貿合作的深入發展和多元化趨勢,為未來雙方開展更廣泛、更深層次的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1.1.1 投資合作穩步增長中國是對非投資規模
20、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非投資合作穩步增長。截至2022 年底,中國在非洲直接投資存量超過 470 億美元,3000 多家中國企業在非洲投資興業1。2023 年上半年,中國對非洲直接投資超過 18.2 億美元,同比增長 4.4%。同時,非洲是中國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場,中國企業累計在非簽署承包工程合同額超過 7000 億美元2。2023 年中國對非直接投資保持增長態勢,園區建設為投資增長提供持續動能,中國埃及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海信南非工業園、尼日利亞萊基自由貿易區、華立集團北非工業園等園區產業集聚效應持續顯現,吸引了一批中資企業赴非投資興業,項目涵蓋建材、汽車、家電、農產品加工等多個領域。1
21、中國商務部(2023).李飛出席國新辦發布會介紹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及中非經貿合作有關情況.http:/ 中國商務部(2023).2023年上半年中非經貿合作數據統計.https:/ 中國企業對非洲投資的 成果與展望第一章 中國企業對非洲投資的成果與展望21.1.2 投資項目落地生根中國企業在非洲投資項目涉及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開發、醫療衛生等多個領域。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中企幫助非洲建成了大量公路、鐵路和橋梁,如蒙內鐵路、塞內加爾方久尼大橋等超級工程,極大地改善了非洲的交通狀況,促進了人員和物資的流動,為非洲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別是數字基礎設施方面,民營企業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
22、加大對非洲數字基建的投資力度,涉及海底光纜、數據中心、移動通信網絡等多個領域。這些投資不僅提升了非洲國家的網絡基礎設施水平,也促進了中非經貿合作和數字經濟的發展。專欄 1 中國民營企業投資非洲數字經濟部分富有進取精神的中方先行者已對非洲數字經濟進行前瞻性布局,亨通光電投資 27億元的連接亞、非、歐三個大陸的 PEACE 國際高速海底光纜正在快速建設中。騰訊投資了金融科技企業 Paystack、TymeBank 和 Ozow,投資了教育科技公司企業 uLesson 和Kukua,以及數字醫療企業 Remedial Health 和 Reliance Health。傳音公司大力布局非洲移動互聯網,
23、還聯合其他互聯網公司、風投機構共同投資了一系列企業:被稱為“非洲版支付寶”的數字支付平臺 PalmPay;被稱為“非洲版 QQ 音樂”的 Boomplay,是非洲領先的音樂流媒體平臺;綜合內容分發應用 Phoenix 瀏覽器;等等。中方知名風投機構高瓴集團和清流資本,投資了數字貨運平臺 Lori Systems,支持打造“非洲版貨拉拉”。中非跨境電商方面,安賜資本投資了 Kilimall,華盛人和資本投資了 Tospino。中方早期投資機構Roselake 側重投資非洲金融科技、物流科技和健康科技領域。33 張泰倫(2023).非洲數字經濟投資價值凸顯.中國投資(中英文)(Z9):88-89.
24、1.1中國企業對非投資深入且多元3專欄 2 特變電工:建設先進電力基礎設施為非洲工業化提供動力特變電工是電力變壓器和其他電氣設備的領先制造商,也是輸電項目的著名開發商。特變電工已在安哥拉、坦桑尼亞、肯尼亞、多哥、岡比亞、乍得、喀麥隆、剛果民主共和國、贊比亞和布隆迪等非洲國家成功完成了眾多輸變電項目。特 變 電 工 的 一 個 著 名 項 目 是 贊 比 亞 的 Pensulo-Kasama&Pensulo-Msoro-Chipata West(彭蘇洛卡薩馬及潘蘇魯姆索羅奇帕塔西部)330 千伏輸電線路。該項目由中國工商銀行提供 3 億美元的優惠買方信貸,包括在卡薩馬、姆索羅和奇帕塔西部新建三個
25、 330 千伏變電站,擴建彭蘇洛 330 千伏變電站,以及建設約 670 千米的 330 千伏輸電線路。除了提高贊比亞東部和北部地區電力供應的穩定性,該項目還為未來坦桑尼亞和贊比亞、南部非洲電力聯盟、東非電力聯盟以及贊比亞 馬拉維和贊比亞 莫桑比克的電力聯營建立了重要的走廊。通過提供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它們能夠促進需要穩定電力的行業(特別是制造和加工廠)的建立和發展。此外,得到改善的基礎設施還有助于發展區域電力聯營,加強非洲國家之間的能源貿易與合作。在能源開發領域,中企參與建設了蘇丹麥洛維大壩、贊比亞下凱富峽水電站等多個大型電力設施,為非洲國家提供了穩定的電力供應。專欄 3 東非電力高速公路2
26、022 年 11 月,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所屬中國電力技術裝備有限公司總承包實施的埃塞俄比亞肯尼亞 500 千伏直流輸電工程進入試運行階段。該項目被稱為“東非電力高速公路”,是東非首條跨國直流聯網工程。埃塞俄比亞因此實現了富余水電送出,肯尼亞國內供電緊張局面也因此得到有效緩解。該項目切實成為一次跨國電網互聯、互利共贏的成功實踐。在醫療衛生領域,中國援建了醫療設施和學校,并派遣醫療隊為非洲人民提供醫療服務,提升非洲的醫療教育水平,為非洲的社會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第一章 中國企業對非洲投資的成果與展望4專欄 4 愛菲醫院:國際化的中資綜合醫院為滿足埃塞俄比亞人民的醫療需求,提升埃塞俄比亞整體醫療水平,
27、愛菲控股集團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成立了 Addis Ababa Silk Road General Hospital(簡稱愛菲醫院)。愛菲醫院于 2019 年 11 月正式運營,是埃塞俄比亞首家中資綜合性醫院,也是當地醫療條件最先進的醫院之一。愛菲醫院集急診、急救、普通門診、手術中心、重癥監護中心、診斷中心及康復理療中心于一體,下設 15 個科室,擁有 120 個床位(包括 6 張重癥監護床位),年門(急)診患者接待能力為 65000 人次,住院患者接待能力為 5000 人次。愛菲醫院醫療團隊來自 8 個國家,包括中國、埃塞俄比亞、美國、德國、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吉爾吉斯斯坦,諸
28、多國際知名醫療機構與愛菲醫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愛菲醫院作為中國志愿醫生組織在非洲的服務基地,能動員中國的頂級醫療專家為患者提供服務。愛菲醫院已成為埃塞俄比亞的高端醫療服務機構,其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出色表現,受到了埃塞俄比亞人民的贊譽。從實際項目來看,中國在非洲的投資正在產生越來越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例如,在交通、能源、電力、住房及民生等基礎設施領域,中國實施了一批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項目,有力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同時,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電子商務、移動支付等領域,中國企業的積極參與也推動了非洲國家的數字化轉型和產業升級。從投資方式來看,中國對非洲的投資方式日益靈活多樣。除
29、了獨資和合資方式外,參股和并購等方式也逐漸增多。這種多元化的投資方式使得中國企業在非洲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同時也為非洲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機會。從投資主體來看,中國對非洲的投資主體也日益多元。據商務部統計,目前有超過 70%的對非投資企業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已經成為中國對非投資的生力軍。這不僅豐富了投資主體,也增強了中非經貿合作的活力和創新力。民營企業的參與不僅帶來了更多的資金和技術支持,還帶來了更加靈活和高效的商業模式和管理經驗,有助于提升中國企業在非洲市場的競爭力,推動中非經貿合作的深入發展。1.1中國企業對非投資深入且多元51.1.3 投資領域持續拓寬中國對非投資的項目類型日益
30、多樣化,正逐漸從深耕多年的建筑、采礦、電力、工程建設等行業,向更廣泛的領域擴展,不僅包括制造業、科技、批發零售、農業和房地產等傳統領域,還涵蓋了數字經濟、綠色發展、航天航空、金融服務等新興領域。為中非經貿合作持續注入新的活力。中非攜手拓展“絲路電商”合作,成功舉辦非洲好物網購節,實施非洲“百店千品上平臺”行動,帶動中國企業助力非洲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媒體、娛樂等行業的發展。中方積極支持“非洲綠色長城”建設,中國企業參與非洲綠色能源項目建設和運營,在非打造低碳發展示范區。中國已與非洲 27 國簽署民用航空運輸協定,成功為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等國建造、發射氣象通信衛星。多元化的投資格局有助于非洲實
31、現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提高非洲經濟的韌性和競爭力,也為中國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投資選擇和機會。這種多元化的投資趨勢表明,中國對非洲的投資正在向更深層次、更廣泛領域發展。專欄 5 中非民間投資促進平臺為落實 2021 年 11 月中非合作論壇達喀爾會議成果,經過積極籌備,2022 年 8 月全國工商聯正式設立“中非民間投資促進平臺”。該平臺由全國工商聯牽頭,有關智庫研究機構、金融機構、商會組織、服務機構等 28 家成員單位組成,平臺辦公室設在全國工商聯國際合作部與中非民間商會。平臺通過融智、融商、融資三類工作方式,圍繞“投資驅動”工程,幫助民營中資企業在非投資增量提質,促進解決項目落地過程中的難點問題
32、。通過貿易融資、股債結合的形式,幫助中小型企業開展對非貿易與投資業務。在平臺助力下,據不完全統計,中非商會重點會員自 2022 年以來在非新增投資超過 8億美元;與此同時,商會會員與合作企業已開展非洲牛油果輸華、農產品種植、“大物流”車隊、水電項目建設、新興工業園示范區、跨境資產證券化金融工具研究等項目。第一章 中國企業對非洲投資的成果與展望61.2 中國企業對非投資及非洲吸引外資分析預測1.2.1 模型的選擇與基本設定ARIMA 模型就是差分自回歸移動平均模型,是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中用于預測未來值的一種強大工具,它基于過去的數據點來預測未來的數據點。ARIMA 模型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 AR
33、(自回歸部分),它描述了時間序列的當前值與其過去的值之間的關系。自回歸項是模型中的 p 個滯后值(即過去的觀測值)的線性組合。二是差分部分,差分部分可使非平穩時間序列數據變得平穩。如果時間序列數據是非平穩的(即其統計特性隨時間變化),則可能需要進行差分以使數據平穩。差分階數 d 表示進行差分的次數。三是MA(移動平均部分)。它描述了時間序列的當前值與過去的預測的誤差(即實際值與預測值之間的差異)之間的關系。移動平均項是模型中的 q 個預測誤差的線性組合。因此,ARIMA(p,d,q)模型中的 p、d 和 q 分別代表自回歸項的數量、差分的階數和移動平均項的數量。中國對非洲投資流量及存量數據往往
34、呈現出一定的時間趨勢和周期性變化,同時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政策變化、市場需求、經濟環境等。ARIMA 模型能夠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和擬合,找到一個可以描述數據規律的數學模型,從而實現對未來數據的預測。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分析,ARIMA 模型可以捕捉到中國對非洲投資流量及存量數據的變化趨勢,并據此預測未來的趨勢。這對于制定長期投資戰略和規劃具有重要意義。除此以外,ARIMA 模型可以分析數據中的周期性變化,如季節性波動等。這對于理解非洲市場的周期性需求以及制定相應的投資策略具有參考價值。ARIMA 模型可以標識為:(1 pi=1iLi)Xt=(1+qi=1iLi)t 1.2中國企業對非投資及
35、非洲吸引外資分析預測7其中Xt表示時間序列,在本報告中主要代表中國對非洲國家的投資流量,或者是中國對非洲國家的投資存量,t表示殘差序列。在后文的分析過程,本文遵循如下建模程序:(1)數據檢查:在數據分析過程中,首先需要檢查時間序列數據是否平穩。如果數據不平穩,則需要確定差分階數 d 以使數據平穩。在數據分析過程中,如果時間序列本身是平穩的,那么就使用 ARMA 模型進行建模,轉到第(2)步中進行 ARMA 模型階數的判斷;如果時間序列本身不平穩,根據上述過程確定使用差分階數為 d 時,那么就使用 ARIMA(p,d,q)來進行建模。需要說明的是,在數據檢查的過程中,會出現部分指標使用 ARMA
36、模型進行建模,而部分指標使用 ARIMA 模型建模的情況,這主要根據時間序列的平穩性進行確定。模型形式選擇并不影響模型預測效果。(2)模型識別:確定自回歸項的數量 p 和移動平均項的數量 q。通常通過 AIC 準則和 SIC 準則來判斷最優階數。在具體判斷的過程中,由于 AIC以及 SIC 準則均為指標越低越好,因此在計算過程中,本文將自回歸項的數量 p 和移動平均項的數量 q 的上限均設置為時間序列長度的單位根,通過將p 以及 q 從 1 開始逐步迭代計算的方法,來測算各種參數組合下的 AIC 以及SIC 值,根據 AIC 以及 SIC 值最小化原則來確定模型階數。(3)模型估計:根據第(2
37、)步中計算所得的模型滯后階數,使用Matlab 軟件來對非洲各個國家的中國投資流量數據、中國投資存量數據使用最大似然估計方法來進行模型參數估計。(4)預測:根據第(3)步中計算所得的模型估計結果,使用估計的模型對樣本數據進行預測,并計算估計模型對應的 R 平方、平均絕對誤差、平均相對誤差,使用模型估計的各參數來對模型預測效果進行評價。1.2.2 數據建模和預測效果分析使用 ARMA 模型以及 ARIMA 模型分別對中國對非洲投資的流量數據以及存量數據進行研究,在計算過程中,首先使用 ADF 檢驗進行時間序列平穩性分析,其次根據 AIC、SIC 準則進行 ARIMA 模型滯后階數檢驗,并數據檢查
38、模型識別模型估計預測第一章 中國企業對非洲投資的成果與展望8使用建模結果進行模型預測??傮w上看,根據模型計算結果,主要得出了如下結論:(1)使用 ARIMA 模型能夠對中國對非洲投資的流量數據以及存量數據進行建模預測。ARIMA 模型能夠捕捉數據中的趨勢、季節性和隨機波動等特征。中國對非洲投資的流量數據和存量數據呈現出趨勢性、周期性和隨機性。例如,隨著中非經貿關系的不斷深入發展,中國對非洲的投資流量和存量會呈現出增長趨勢;同時,由于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這些數據也會受到周期性或隨機性因素的影響。ARIMA 模型能夠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分析,識別出這些特征,并據此建立合適的模型來預測未來的數據。在
39、建模過程中,首先需要檢驗數據的平穩性,如果數據不平穩,則需要通過差分等方法將其轉化為平穩數據。然后,根據數據的相關特性,選擇合適的自回歸階數(p)和移動平均階數(q)。最后,通過擬合模型并評估模型的預測效果,可以得到對中國對非洲投資的流量數據和存量數據的預測結果。(2)相較于中國對非洲投資的流量數據,ARIMA 模型對中國對非洲投資的存量數據建模和預測效果更為有效。存量數據通常反映的是一段時間內的累積效應,其變化相對流量數據而言更為平穩和穩定。ARIMA 模型在處理平穩或趨勢性較強的數據時,往往能夠更準確地捕捉到數據的內在規律,從而構建出更為有效的預測模型。中國對非洲對外投資的存量數據受到更多
40、長期和穩定的因素影響,如政策環境、經濟基本面、資源稟賦等。這些因素在短期內不會有大的變化,但在長期內會對投資存量產生顯著影響。ARIMA 模型在處理這種長期趨勢和周期性變化時,能夠利用其差分(I)部分來消除數據中的非平穩性,并通過自回歸(AR)和移動平均(MA)部分來捕捉長期趨勢和周期性特征,從而得到更為準確的預測結果。從數據特性上看,流量數據往往受到更多短期波動和隨機性因素的影響,如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突發事件等。這些因素導致流量數據在短期內出現較大的波動,使得 ARIMA 模型在捕捉這些短期波動時面臨 1.2中國企業對非投資及非洲吸引外資分析預測9一定的挑戰。相比之下,存量數據更為穩定
41、和可預測,因此 ARIMA 模型在對其進行建模和預測時可能更為有效。1.2.3 中企對非洲投資及非洲各國吸收投資的預測分析中國對非洲各國的投資規模整體上呈增長趨勢基于本文所確定的 ARIMA 模型,以最新可獲得的 2022 年數據為基準,分別對未來 10 年中國對非直接投資流量、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存量進行了預測,結果如下圖所示。4通過預測結果可知,從對非投資流量看,未來中國對非洲投資流量具有明顯的增長趨勢,但其整體增長幅度呈凸性特征,即對非投資增速先增長后平緩。2032 年中國對非洲投資的流量預測值為 42.01 億美元。從對非投資存量看,中國對非洲投資存量長期處于增長態勢,且規模呈先下降后增長
42、的特征。2032 年中國對非洲投資的存量預測值為 392.47 億美元。雖然中國對非洲投資流量持續為正,但轉化后的存量會因折舊攤銷、投資失利等出現一定量的折損,因此短期呈現一定幅度的下降,但隨著中國對非洲投資流量的持續增加,存量規模存在長期增長的趨勢。圖 1 中國對非洲投資流量及存量規模預測3000000350000040000004500000500000055000003800003900004000004100004200004300004400002023202420252026202720282029203020312032203320342035203620372038203920
43、4020412042存量(萬美元)流量(萬美元)流量存量4 本部分原始數據均來自 WIND 數據庫。第一章 中國企業對非洲投資的成果與展望10中國對非洲各國的投資規模不同從國家差異來看,中國對下述國家的投資規模較高,包括蘇丹5、剛果(金)、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萊索托6、盧旺達、安哥拉、津巴布韋、阿爾及利亞、納米比亞、多哥7、摩洛哥、埃及等8。圖 2 2032 年中國對非洲各國投資存量預測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800000 中國對非洲各國投資存量預測(萬美元)蘇丹剛果(金)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萊索托盧旺達安哥拉津巴布
44、韋阿爾及利亞納米比亞多哥摩洛哥埃及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加納剛果(布)幾內亞坦桑尼亞科特迪瓦贊比亞乍得馬拉維毛里塔尼亞塞拉利昂貝寧喀麥隆赤道幾內亞莫桑比克尼日爾塞舌爾馬里厄立特里亞塞內加爾毛里求斯利比亞博茨瓦納加蓬吉布提馬達加斯加南非肯尼亞烏干達岡比亞布隆迪利比里亞中非突尼斯科摩羅佛得角說明:中國對非洲各國投資存量預測結果與圖例順序一致。5 蘇丹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黃金、農產品等自然資源,加之不斷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其投資潛力巨大。6 萊索托積極推進能源市場改革,加快實施紡織業重振計劃,并采取一系列自由開放的經濟政策,吸引外國投資者投資。7 中國對多哥投資的年均增速為 23.97%,基于此水平,3
45、 至 4 年其增速可均達到翻一倍水平,因此中國對多哥投資的預測結果相對較高。8 ARIMA 模型作為描述數據規律的數學模型和推導工具,預測結果和模擬結果均為客觀值。1.2中國企業對非投資及非洲吸引外資分析預測11圖 3 2042 年中國對非洲各國投資存量預測0 200000 400000 600000 800000 1000000 中國對非洲各國投資存量預測(萬美元)蘇丹剛果(金)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萊索托盧旺達安哥拉津巴布韋阿爾及利亞納米比亞多哥摩洛哥埃及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加納剛果(布)幾內亞坦桑尼亞科特迪瓦贊比亞乍得馬拉維毛里塔尼亞塞拉利昂貝寧喀麥隆赤道幾內亞莫桑比克尼日爾塞舌爾馬里厄立特里亞
46、塞內加爾毛里求斯利比亞博茨瓦納加蓬吉布提馬達加斯加南非肯尼亞烏干達岡比亞布隆迪利比里亞中非突尼斯科摩羅佛得角說明:中國對非洲各國投資存量預測結果與圖例順序一致。首先,從投資規模的角度來看,非洲各國由于經濟、政治、資源等方面的差異,吸引了不同規模的投資。例如,肯尼亞、剛果(金)、南非、埃塞俄比亞和尼日利亞等國家在過去幾年中一直是中國對非投資的重點地區。此外,中國在非洲不同國家的投資規模也與該國同中國的政治經濟關系相關。一些國家與中國建立了緊密的經貿合作關系,通過合資、合作等方式共同開發資源、建設基礎設施,中國對這些國家的投資規模往往較大。而另一些國家則由于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原因,與中國的投資合作
47、相對較少,中國對這些國家的投資規模相對較小。其次,從投資領域的角度來看,一些國家因為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如礦產、石油等,吸引了大量的能源和礦產投資。而另一些國家則因為勞動力資源豐富、基礎設施需求大,在制造業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吸引了更多的投資。最后,從政策環境的角度來看,非洲各國的政策環境也對中國對其投資的規模產生了重要影響。一些國家為了吸引外資,提供了稅收減免、土地優惠等優惠政策,這些政策吸引了更多的投資。第一章 中國企業對非洲投資的成果與展望12非洲吸引外資規模整體上呈增長趨勢基于 ARIMA 模型,本報告以最新可獲得的 2022 年數據為基準,分別對未來 10 年非洲吸引外資流量的情況進行
48、了預測,結果如下圖所示。非洲吸引外資情況具有明顯的增長趨勢,但其整體幅度呈凸性特征,即非洲吸引外資增速先增后平;從具體數值來看,2032 年非洲吸引外資規模是 785.59億美元。圖 4 非洲吸引外資規模預測單位:億美元年份500550600650700750800850202020212022202320242025202620272028202920302031203220332034203520362037203820392040204120422043非洲各國吸引外資規模具有明顯差異下述國家的吸引外資規模較大:南非共和國、埃及、尼日利亞、剛果(布)、摩洛哥、加納、埃塞俄比亞、塞內加爾、
49、莫桑比克、剛果(金)、加蓬、阿爾及利亞、烏干達、肯尼亞等。1.2中國企業對非投資及非洲吸引外資分析預測13圖 5 2032 年非洲各國吸引外資存量預測-40-20020406080100非洲各國吸引外資存量預測(億美元)埃及 南非共和國 尼日利亞 剛果(布)摩洛哥 加納 埃塞俄比亞 莫桑比克 塞內加爾 剛果(金)加蓬 阿爾及利亞 坦桑尼亞共和國 毛里塔尼亞 利比亞 赤道幾內亞 蘇丹 突尼斯 贊比亞 尼日爾 馬里 索馬里 盧旺達 毛里求斯 博茨瓦納 塞拉利昂 布基納法索 馬拉維 幾內亞 萊索托 塞舌爾群島 佛得角 多哥 厄立特里亞 馬達加斯加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肯尼亞 科特迪瓦 乍得 吉布提 利
50、比里亞 中非共和國 幾內亞比紹 布隆迪 科摩羅 圣赫勒拿島 南蘇丹 烏干達 喀麥隆 津巴布韋 貝寧 納米比亞 岡比亞 安哥拉說明:非洲各國吸引外資存量預測結果與圖例順序一致。圖 6 2042 年非洲各國吸引外資存量預測非洲各國吸引外資存量預測(億美元)-40-20020406080100120 南非共和國 埃及 尼日利亞 剛果(布)摩洛哥 加納 埃塞俄比亞 塞內加爾 莫桑比克 剛果(金)加蓬 阿爾及利亞 烏干達 坦桑尼亞共和國 利比亞 毛里塔尼亞 赤道幾內亞 蘇丹 喀麥隆 突尼斯 尼日爾 贊比亞 索馬里 馬里 津巴布韋 盧旺達 博茨瓦納 毛里求斯 塞拉利昂 布基納法索 貝寧 馬拉維 幾內亞 萊
51、索托 塞舌爾群島 佛得角 納米比亞 多哥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利比里亞 岡比亞 中非共和國 肯尼亞 科特迪瓦 乍得 吉布提 厄立特里亞 布隆迪 幾內亞比紹 科摩羅 圣赫勒拿島 南蘇丹 馬達加斯加 安哥拉說明:非洲各國吸引外資存量預測結果與圖例順序一致。第一章 中國企業對非洲投資的成果與展望141.3 中國企業助推非洲工業化呈三大特點隨著中非經貿合作的不斷深入,中國企業在非洲的投資越來越多元化,不僅促進了非洲的經濟增長,也顯著推動了非洲的工業化進程。中國企業正在通過“市場導向型投資”、“基礎設施投資”以及“新領域投資”,完善非洲工業體系,推動非洲工業化進展和提質升級。1.3.1“基礎設施投資”夯實
52、工業化發展基礎基礎設施是工業化的重要支撐,中國企業在非洲的基礎設施投資為非洲工業化進程提供了堅實基礎,中國對非洲每年制造業直接投資規模保持在 4億美元以上,基礎設施建設合作規模保持在 370 億美元以上,助力非洲工業化和經濟多元化進程。在交通領域,中國企業承建了多條高速公路、鐵路和港口項目,這些項目的建成大大提高了非洲內部的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為非洲的工業化和區域一體化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蒙內鐵路使肯尼亞的物流運輸成本降低了 40%以上,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專欄 6 格林福德:非洲物流方案與全球網絡運營模式格林福德國際物流在海外已經有 16 年發展歷程,非洲分支機構覆蓋 31
53、個國家。格林福德非洲與亞洲、歐洲、美洲及中東地區的分支機構緊密聯動,形成了有效率的國際網絡運營模式,專注工程物流、合同物流、海外倉儲物流等領域,名列中國民營物流企業 50 強。完成了馬里古伊那水電站、布隆迪胡濟巴濟水電站、肯尼亞盧薩卡機場等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的物流支持。通過引入國家支持的物流方案,促進中非貿易發展,參與運營湘粵非鐵海聯運通道,并在非洲建設了數十萬平方米的海外倉庫和監管倉庫。同時,中國與非洲國家共同謀劃與基礎設施聯動的工業項目,提高基建的效用和收益,例如,在亞的斯亞貝巴吉布提鐵路建設中,中國政府引導企業將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同產業園區、經濟特區建設相結合,努力建成沿線產業帶,形成大型基
54、礎設施與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中國招商局還參與了吉 1.3中國企業助推非洲工業化呈三大特點15布提新港口的建設,旨在大幅提升港口吞吐能力,以應對新鐵路建成帶來的不斷增加的貨運量。在能源領域,中國企業在非洲投資了多個電力和油氣項目,為非洲提供了穩定的能源供應,不僅解決了非洲的能源短缺問題,還為非洲的工業化發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1.3.2“市場導向型投資”完善本地工業化體系中國企業在非洲的投資越來越注重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趨勢,通過“市場導向型投資”,完善非洲本地工業體系。中國企業充分利用非洲的資源和勞動力優勢,在當地設立生產基地,生產符合當地市場需求的產品,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促進非洲工業的升
55、級和轉型。以海信集團家電項目為例。1996 年海信集團進入非洲市場,以產品貿易為主,品牌認知度低。2013 年海信集團成立面向非洲貿易和生產的公司,按照“以貿易帶動投資、以投資促進發展”的思路,逐步在南非建設生產線,依托國內研發、產業鏈管理優勢,并逐漸將非洲公司擴展為家電產業園區。目前海信家電產品在南非、尼日利亞、加納、坦桑尼亞、烏干達、阿爾及利亞等市場占有率領先。與此同時,繼南非工業園后,海信埃及電視工廠項目于今年 8 月正式簽約,預計明年投產,產品進一步輻射北非、東非、阿盟在內的 21 個國家和地區。海信家電項目通過技術轉讓、人員培訓,帶動了當地配套產業發展,提升了當地家電制造水平。同時,
56、部分中國企業在非生產經營過程中,提供生產技術、工藝研發、原輔材料、生產模式、生產管理等工業配套,提高當地產業的競爭力和附加值,提升非洲生產能力和效率,幫助非洲國家建立起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1.3.3“新領域投資”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隨著科技進步和全球產業鏈重組,中國企業在非洲投資不斷向新領域拓展,推動非洲工業的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在新能源領域,中國企業在非洲投資建設了多個太陽能和風能發電項目。例如,龍源德阿風電項目是中國國有發電企業在非洲自主投資、建設、運營的首個風電項目,項目投產后,每年為當地穩定供應清潔電力約 7.6 億千瓦時,可滿足當地 30 萬戶居民的用第一章 中國企業對非洲投資
57、的成果與展望16電需求。新能源項目不僅為非洲國家提供了清潔能源,也帶動了當地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同時,企業還積極推廣新能源技術和產品,幫助非洲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在綠色環保產業領域,中國已經在非洲實施數百個清潔能源和綠色發展項目,中國企業同非洲合作建設的光伏電站累計裝機容量超過 1.5 吉瓦,走在國際對非綠色合作前列。在摩洛哥,中國企業建設的努奧二三期光熱電站,為超過 100 萬戶摩洛哥家庭提供清潔能源,徹底改變了摩洛哥電力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同時,中國企業積極推廣環保理念和技術,幫助非洲提高環保技術水平,推動非洲工業可持續發展。此外,中國企業在非洲投資還涉及數字經濟、電子商務等新興領域,幫助非洲
58、國家構建數字化基礎設施,推動了非洲工業的數字化轉型和升級。第二章由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系團隊主筆192.1 中非產業合作的機制與路徑當下,產業鏈成為全球戰略競爭的焦點之一。囿于經濟基礎薄弱等現實因素,非洲產業發展轉型面臨長期挑戰。作為非洲堅定、可靠的伙伴,中國始終致力于將對非合作同 2063 年議程 和非洲各國產業發展戰略對接,支持非洲工業化和產業轉型升級進程。2.1.1 創新合作機制中非產業合作框架的機制創新2015 年,中國政府發布國務院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國際產業合作是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增強國際競爭優勢的重要內容。在中非合作論壇和“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產
59、業合作成為中非合作的重要著眼點?!笆蠛献饔媱潯卑ā爸蟹枪I化合作計劃”和“基礎設施合作計劃”,“八大行動”中第一項行動就是“產業促進”,“九項工程”中也涉及“貿易促進”“數字創新”“能力建設”工程,一系列行動計劃和工程都與中非產業合作息息相關。除此之外,中國還設立了中非產能合作基金,圍繞非洲“三網一化”(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區域航空網和工業化)開展合作。截至 2021 年,中國已經與 15 個非洲國家建立產業合作機制,助力非洲國家提高工業化水平。第二章 助力非洲工業化:中非產業合作的機制、動力與創新第二章 助力非洲工業化:中非產業合作的機制、動力與創新20地方政府對非合作的舉措創新在國
60、家頂層設計指引下,中國地方政府紛紛出臺對非產業合作相關政策。在湖南,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區和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兩個國家級對非合作平臺正在推動湘非產業合作步入快車道。其中,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旨在探索合作新路徑、新模式,重點建設非洲非資源性產品集散交易中心、中非跨境電商合作中心、中非產業鏈培育中心等“六大中心”,9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是中非合作“八大行動”首條具體舉措,更是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最大的經貿合作平臺。自 2019 年起,該博覽會已在長沙舉辦三屆,累計簽署合作項目 336 個,金額達 533.2 億美元,成為中國地方對非經貿合作的新窗口。10在廣東,境外經貿合作區是粵非產業合作的重要載體。廣
61、東省首批 7 個省級境外經貿合作區有 4 個在非洲,并出臺支持廣東省境外經貿合作區發展金融服務措施支持境外經貿合作區的融資。11此外,廣東還舉辦了兩屆“粵非交流合作周”,展示粵非在工業項目和產業合作方面的合作成果。12在浙江,省政府依托民營經濟繁榮和體制機制靈活優勢,在全國范圍內率先發布 浙江省加快推進對非經貿合作行動計劃(20192022 年),推動浙商“走出去”,用浙江產業填補非洲空白。132.1.2 推動經貿投資中國已連續 15 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2023 年,中國對非直接投資保持增長態勢,14中非貿易額達到歷史峰值 2821 億美元,同比增長9 中國政府網(2024).新機
62、遇、新氣象、新格局湘非經貿合作步入快車道.https:/ 中國金融信息網(2024).中非經貿博覽會首次赴非辦活動引關注.https:/ 南方日報(2023).廣東品牌走進非洲粵非合作孕育新機.https:/ 中國政府網(2019).廣東省將打造新時代粵非合作“升級版”.https:/ 浙江省商務廳(2019).浙江對非經貿合作交流會在杭召開.http:/ 中國商務部(2024).商務部召開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專題新聞發布會.http:/ 2.1中非產業合作的機制與路徑211.5%。152021 和 2022 年,中非經貿合作克服疫情影響,雙邊貿易總額逆勢增長,展現出中非經貿面對復雜外部形勢
63、的韌性和活力。16從整體行業分布看,近年來中國對非投資集中在能源、礦業和制造業等領域。17大力支持非洲能礦業可持續發展非洲能礦業發展潛力巨大。截至 2021 年底,中國對非采礦業直接投資存量達到 99.9 億美元,占中國對非投資存量的 22.6%。18中國與非洲能源礦業合作帶動了當地工業化發展。一方面,中非能源合作為非洲帶來經濟效益。非洲礦產資源豐富,總價值約占全球的 23%,但產值僅占全球的 9%左右,礦業開發在大量非洲國家的 GDP 增長、解決就業、出口方面起著支柱作用。19另一方面,中國大力支持非洲“綠色能源”和“綠色礦業”建設。2021 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將大力支持發
64、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20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FOCAC8)通過的中非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宣言,更是重申了長期支持非洲能礦業可持續發展的承諾。2115 人民網(2024).中國已連續 15 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中非經貿合作取得豐碩成果.http:/ 人民網(2022).中非貿易疫情下再創新高凸顯中非經貿合作韌性.http:/ 年 1-11 月我國與非洲國家貿易情況.https:/ 商務部研究院(2023).中國與非洲經貿關系報告 2023.https:/ 商務部研究院(2023).中國與非洲經貿關系報告 2023.https:/ 人民網(2022).非洲
65、大型礦業投資會議呼吁加強合作,深挖非洲礦業潛力.http:/ 中國政府網(2021).習近平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全文).https:/ 新華網(2021).中非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宣言(全文).http:/ 助力非洲工業化:中非產業合作的機制、動力與創新22多領域投資非洲制造業近年來,中國對非洲制造業投資持續擴大,每年直接投資規模保持在 4億美元以上,對推動非洲經濟發展和工業化進程起到重要作用。22最新數據顯示,截至 2021 年末,中國對非洲制造業直接投資存量達到 59.3 億美元,占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存量的 13.4%。23在建材制造領域,陶瓷、水泥等材料生產成為中國企業對
66、非投資熱點。例如,旺康控股在尼日利亞建設投資 4 條陶瓷生產線,日均產量達 14 萬平方米,是非洲單體產量最大的一家企業。24在輕工業領域,中國充分發揮資金和技術優勢,助力非洲將豐富的人力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除了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國企業還關注醫療醫藥、新能源、電子信息等高科技領域制造業的投資,為中非經貿合作持續注入新的活力。專欄 7 瑞陽制藥邁步非洲近 20 年瑞陽制藥成立于 1966 年,大約在 2006 年前后開始開拓非洲業務,至今已近 20 年。為了滿足企業發展目標和國內外的法律法規要求,瑞陽一開始主要與醫藥保健品公司合作,將代工生產和自主品牌的產品轉運出口至非洲市場。作為
67、人福藥業在非洲市場的生產及供應合作商,瑞陽制藥主要生產青霉素類和頭孢類片劑、膠囊劑,各種小容量注射劑,以及具備解熱、鎮痛和降壓功能的藥劑。目前,由瑞陽制藥生產的青霉素類和頭孢類片劑在馬里市場已經是比較暢銷的品牌。與此同時,瑞陽制藥自主品牌的一些藥品也通過人福的平臺逐漸進入了非洲。2.1.3 改善基建條件中國在對非合作中始終重視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支持非洲將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經濟振興的優先發展方向,為非洲工業化進程做出了重要貢獻。22 央廣網(2024).商務部:2023 年中國對非直接投資保持增長態勢.https:/ 商務部研究院(2023).中國與非洲經貿關系報告 2023.https:/ 黃金
68、龍(2019).中國建材的非洲優勢.中國投資(20):28-30.2.1中非產業合作的機制與路徑23非洲基建需求吸引中國投資基礎設施是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一般物質條件。非洲大部分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區,根據世界銀行的最新數據,截至 2021 年,撒哈拉以南非洲通電率僅為 51%,使用網絡人數僅占總人口的 36%25。與此同時,非洲各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時期,普遍有著強烈的基建發展需求。據估測,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若要實現其可持續發展目標,每年需要將其 GDP 的約 7.1%投資于基礎設施建設,而 2023 年的實際投資水平僅為
69、 3.5%。26在這一背景下,對非基建投資成為中非產業合作的重要議題。對非基建投資階段性成果顯著在一系列對非投資政策引導下,目前中國對非投資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所占比重較大,每年基礎設施建設合作規模保持在 370 億美元以上。27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對話機制成立至今,中國企業已在非洲建設了超過 1 萬公里鐵路、近 10 萬公里公路、近千座橋梁、近百個港口以及大量醫院和學校。28基建能夠惠及非洲工業化的原因之一,在于基礎設施和工業園區有非常強的互補性。隨著中國在非工業園區投資建設的步伐穩步向前,中國對非基建投資也能夠產生聯動效應,為非洲工業化和產業升級注入強大動能。25 世界銀行(2021).撒
70、哈拉以南非洲地區.https:/ InternationalFinanceCooperation(2023).InfrastructureinAfrica.https:/www.ifc.org/content/dam/ifc/doc/2023/working-paper-infrastructure-in-africa.pdf27 中國商務部(2024).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2024 年 4 月 11 日).http:/ 人民網(2023).非洲國家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http:/ 助力非洲工業化:中非產業合作的機制、動力與創新242.1.4 培育工業人才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非洲工業
71、化進程離不開工業人才的培養。在人力資源開發領域,中國通過政策引導和企業參與,為非洲國家提供了多元化、高質量的教育與培訓支持,對非洲工業化進程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專欄 8 中土尼日利亞公司:承建西非首條電氣化輕軌中國土木在尼日利亞已扎根四十余年,成為中尼兩國經貿合作的重要見證者。多年來,中土公司通過良好的技術實力、品牌形象以及履約能力,逐漸贏得拉各斯州政府的認可。2009 年,拉各斯州政府將拉各斯輕軌藍線項目授標給中國土木尼日利亞公司。2023 年 1 月 24 日,中國土木承建的尼日利亞拉各斯輕軌藍線一期舉行通車典禮。中土尼日利亞公司嚴控施工質量,克服重重困難,以高效、優質的建設確保了項目
72、一期在2022 年底前順利竣工。該項目也標志著西非首條電氣化輕軌在非洲第一大人口城市落地。政府重視職業教育培訓合作中國重視非洲工業化人才培養,與非洲開展職業教育培訓合作。29一方面,中國通過提供政府獎學金,鼓勵非洲青年赴華接受優質教育,為非洲培養具備專業知識和國際視野的工業人才。另一方面,中國對非開展了一系列職業技術培訓,加強知識共享和技術轉移,通過建立“未來非洲中非職業教育合作計劃”等機制,實施“魯班工坊”等職業技能培訓項目,為當地培養了大批人才,切實惠及了非洲國家工業化進程。3029 中國外交部(2021).中非合作論壇達喀爾行動計劃(2022-2024).https:/ 教育部(2021
73、).天津在非洲建成 12 個“魯班工坊”為非洲職教貢獻“中國方案”.http:/ 2.1中非產業合作的機制與路徑25在非中企助力工業人才培養在非中資企業身處非洲工業化的第一線,能夠有針對性地培養企業生產所需要的技術人才。例如,華為累計投入超過 1.5 億美元,開展一系列人才培育計劃,為非洲青年提供專業培訓和實踐機會,覆蓋 150 多個國家,受益人數超過 154 萬人。31這些人才培養計劃不僅為華為公司在非洲的業務拓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也為非洲國家培養了一批具備專業技能和創新精神的工業人才,有力推動了非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專欄 9 華為公司:“未來種子”計劃扎根坦桑尼亞華為公司于 2008
74、年發起“未來種子”項目,旨在幫助培養當地信息通信技術人才,鼓勵各國及地區參與建立數字化社區的工作。該項目至今已覆蓋全球 139 個國家和地區。2016 年,華為在坦桑尼亞啟動“未來種子”計劃,助力當地數字經濟發展,彌合學術界和產業之間的差距。截至 2023 年底,“未來種子”計劃已為 240 多名坦桑尼亞大學生提供學習尖端信息通信技術的機會。通過“未來種子”計劃,華為積極培養坦桑尼亞通信技術人才,幫助坦桑尼亞實現技術自力更生,并深度參與該國通信發展。31 華為(2021).推動數字人才培養,跨越數字鴻溝,促進可持續發展2021 年華為可持續發展報告董事長致辭.https:/ 助力非洲工業化:中
75、非產業合作的機制、動力與創新262.2 中非產業合作的互補與動力國際局勢動蕩不安,令一些批評者對中國對非洲投資抱有悲觀的預期,但這些觀點往往缺乏事實依據。實際上,中非產業結構具有深層次的互補性,中國對非投資仍然有著強勁的動力,能夠為非洲工業化進程提供長期支持。2.2.1 產業與結構的互補性非洲產業結構升級需求迫切長期以來,非洲產業經濟結構轉型進展緩慢,整體產業結構經過多年的發展并沒有明顯的變化。在工業化進程早期,非洲的一些國家依靠自身自然資源豐富的優勢實現產業初步發展,在產業鏈上游具備一定優勢。但與此同時,此類經濟模式可能導致國家形成單一性的經濟結構,在國際經濟形勢紛繁復雜的變動中穩定性較差,
76、經濟具有很大的脆弱性。例如,尼日利亞、安哥拉和蘇丹易受國際油價波動影響,贊比亞、剛果(金)等國同樣易受國際礦物價格波動沖擊。這些國家處于全球產業鏈的邊緣,多數國家仍然只能出口各種原材料或者加工程度低的產品,在產業鏈下游環節存在較大的發展提升空間,宏觀層面對于產業結構升級的需求十分迫切。中非產業結構發展呈現契合互補態勢中國的優勢產業發展經驗能夠滿足非洲國家對于工業化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的迫切需求。比如,非洲基礎設施水平相對落后,且缺乏相關技術資源。中國作為基建大國,擁有豐富的技術積累和建設經驗,并能運用多種融資方式,填補非洲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鏈缺口,促進非洲基礎設施建設可持續發展。雙方產業結構互補性
77、強,合作前景非常廣闊。2.2中非產業合作的互補與動力27專欄 10 中國路橋承建東非第一條快速路內羅畢快速路由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開發并建設運營,全長 27.1 公里,連接喬莫肯雅塔國際機場、蒙內鐵路內羅畢終點站、內羅畢環城路和中心城區,是肯尼亞第一條采用公私合營模式修建的高等級公路,也是東非第一條快速路。該公路自 2022 年 5 月14 日開始試運營。內羅畢快速路在大幅減少內羅畢交通堵塞、降低物流成本、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為肯尼亞吸引了更多的國際投資,助力肯尼亞成為東非區域的經濟、交通、外交及旅游樞紐。2.2.2 資源與市場的互補性推動非洲當地產業拓展升級憑借優勢產業積累,中國能夠
78、為非洲國家提供技術優化和產業升級的機會,培育非洲國家的自主生產能力,進而提高其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在農業領域,隨著消費需求持續增長,中國對高品質和多樣性的農產品需求量旺盛,是非洲優質農產品的巨大潛在市場。非洲自然資源豐富,農產品資源極富特色、品質優良。但同時,當地農業面臨著生產效率低下、附加值較低的問題。面對這一情況,中國在非洲本著“筑巢引鳳”“授人以漁”的理念,積極開展產業對接與產業合作,助力非洲農業現代化。32在礦產領域,非洲總體礦產儲量約占世界的 30%,但融資總額不到全球的 5%。33反觀中國,金屬產品的消費量占全球總消費量 50%以上,但一些關鍵礦產品(如硫、鉀、硼、鋰、溴等)非常
79、缺乏,對外依存度高。非洲是中國進口礦產品的重要來源地。2021 年和 2022 年中國對非洲礦產品進口額分別為 625.8 億美元和 670.9 億美元,占總進口額的 59%和 57%。34 32 中國政府網(2015).中國對非洲政策文件(全文).https:/ 經濟觀察網(2023).2023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的關注:掘金非洲的機遇與挑戰.https:/ 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秘書處(2023).中非經貿關系報告(2023).https:/ 助力非洲工業化:中非產業合作的機制、動力與創新28同時,中國企業也在非洲不斷構建勘探、開采、提取、加工和銷售的礦產供應鏈,尤其是設立上下游一體化的產業園
80、區,提升當地礦產加工的附加值。例如贊比亞 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已匯集有色金屬采、選、冶產業群,集機械、化工、建材、商貿、物流等一系列有色金屬衍生產品及重工產品產業項目,以及水泥、電線電纜生產等有色金屬加工產業類項目,已吸引近百家企業落戶,基本形成了一個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產業鏈較為完整、帶動和輻射能力強、影響大的現代有色金屬工業園。35實現全球產業鏈循環當前,全球生產布局重構加速,在此背景下,中國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新發展格局將充分激發中國市場潛能,幫助非洲國家從中國多樣化進口需求和龐大的潛在消費市場中獲益。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對非產業轉移不會僅限于
81、單方面的產業輸出。在非洲當地產業集群完成初步生產后,產品可以再返銷回中國進行深度加工。這種模式不僅實現了中國與非洲優勢產業的全球布局和優化配置,還促進了中非在全球產業鏈中的深度融合,從而推動中非雙方實現產業鏈的協同升級。2.2.3 知識與技術的互補性中國產業發展經驗惠及非洲中國在自身工業化進程中積累的豐富技術、管理和項目運營經驗,能幫助非洲加速產業發展進程。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中國已成功地將產業園區模式帶到非洲。中國的產業園區從改革開放之初的蛇口工業區起步,歷經 40 余年發展,涌現出一系列涉及不同產業層次、覆蓋經濟領域廣泛的園區。中非共建產業園是中國對非產業投資的重要載體。20 世紀 9
82、0 年代以來,中國企業積極在非洲投資、建設、運營各類產業園區。截至 2023 年,納入商35 中國一帶一路網(2021).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https:/ 2.2中非產業合作的互補與動力29務部統計的在非中資園區達到 25 個,吸引了超過 620 家企業入園,累計投資 73.5 億美元,雇用當地員工 4.2 萬人,累計上繳東道國各種稅費 14.8 億美元,初步形成礦產資源、裝備制造、輕工紡織、家用電器等多個產業集群。36非洲本土知識助力中資融入非洲國家眾多,各國國情不盡相同,對中國產業出海帶來較大挑戰。但另一方面,這些差異也彰顯了非洲本土知識在產業政策規劃和企業市場發展中的重要性。例如
83、在非洲的水泥、鋼鐵等建材行業,中國企業對非洲市場動向和政策導向的把握沒有非洲企業那么準確,產能時往往過大或過小,產品也不能精準對應客戶需求。而當中方為非洲企業提供生產技術服務,由非洲伙伴主導經營戰略和市場銷售時,雙方能結合各自的比較優勢,形成更優化的商業模式。37中國的技術和管理經驗與非洲本土知識資源優勢的有機融合,能夠有效降低中國投資在當地的啟動、運營和維護成本,提高中國對非產業對接效率。在本土知識助力下,中國投資者能夠深入了解當地法律制度,更好地適應非洲的市場與投資規則,降低法律風險。同時,中國在非企業能夠更加了解并尊重當地文化傳統,確保項目順利進行。此外,中國產業投資也可依據非洲市場的實
84、際需要生產相應產品,從而與當地的發展水平更好地融合,形成可持續的本土工業化動力。38 36 中國新聞網(2023).中企在非投建產業園區 25 個雇傭當地員工 4.2 萬人.https:/ TangXiaoyang(2019).ChineseManufacturingInvestmentsandKnowledgeTransfer:AReportfromEthiopia.38 中國日報中文網(2023).三大“中國特色”助力非洲工業化.https:/ 助力非洲工業化:中非產業合作的機制、動力與創新302.3 新質生產力視角下的中非產業合作創新目前,社會上存在一些顧慮,表現為擔憂中國制造業,特別是
85、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外遷可能會給當地帶來“產業空心化”的問題。近年來因地緣政治關系緊張而增加的貿易壁壘,更加重了這種擔憂。然而,事實證明,中非之間的產業合作并不會導致中國國內“產業空心化”,反而可以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中非產業鏈共同升級。其根本原因在于,創新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第一動力。新質生產力與傳統生產力相比最鮮明的特征,就是創新起主導作用。39在當前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下,技術合作創新對于推動中非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2.3.1 以技術合作創新引領工業轉型中國技術優勢賦能非洲工業轉型非洲大陸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龐大的市場需求,但工業發展水平相對較低,面臨不少困境。其中,非洲工
86、業技術水平較低是制約非洲工業化發展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一旦缺乏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便難以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經驗,在傳統行業和新興領域均具備一定技術優勢。中國的制造業技術產業鏈成熟,家電、紡織、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具有全球領先的技術水平。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也很迅速,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等領域已經成為中國優勢產業的名片。據報道,2023 年中國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蓄電池等“新三樣”合計出口 1.06 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 29.9%。40因此,中非產業合作并不是一味地轉移落后產業,而是走適合中國和非洲實際情況
87、和發展模式的創新路徑,是加增量而不是去存量。比39 人民網(2024).新質生產力的內涵特征和發展重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http:/ 海關總署(2024).2023 年“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增長 29.9%,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中國外貿新引擎日益強勁.http:/ 2.3新質生產力視角下的中非產業合作創新31如,江蘇天一集團在尼日利亞投資建設了阿凡達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該公司自 2013 年成立以來,已為當地創造 4000 多個就業崗位,且將使尼日利亞成為全球鋰行業的關鍵參與者,助力該國實現產業價值鏈的攀升。41中非標準對接提升產業合作效率標準對接是中非產業合作的
88、重要支撐。中非合作 2035 年愿景提出,中國支持非洲建設完善技術標準體系,提升質量基礎設施能力。42通過加強中國與非洲國家技術理念與技術標準的對接,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合作效率,促進中非產業合作的深入發展。例如,中國企業承建和運營的肯尼亞蒙內鐵路是該國百年來第一條現代化鐵路,采用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被譽為新時期中非“友誼之路”“合作之路”“共贏之路”,累計運送旅客 541.5 萬人次、發送集裝箱 130.8 萬個標準箱,對肯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 1.5%,累計直接和間接創造就業 4.6 萬個,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43具體而言,中非可以在以下三方面推進和完善標準對接:一是加強
89、標準化組織的交流合作,共同制定符合中非雙方利益的技術標準;二是推動中國與非洲國家在行業標準、產品質量等方面的互信互認,減少貿易壁壘和標準障礙;三是加強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合作,共同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維護雙方在產業技術領域的創新成果和合法權益。41 人民網(2024).尼日利亞期待借助中資企業打造非洲新能源產業中心.http:/ 中國商務部(2021).中非合作 2035 年愿景.http:/ 中國商務部(2021).中非合作 2035 年愿景.http:/ 助力非洲工業化:中非產業合作的機制、動力與創新32專欄 11 海扶醫療:無創外科技術落地非洲四國非洲醫療手段匱乏,目前 80%的手術
90、仍然以大創傷開腹治療為主,掌握腔鏡治療技術的醫生不到 10%;優質血源的匱乏以及傳統大創傷手術帶來的副反應、恢復慢是非洲醫療的痛點。海扶醫療將原始創新 HIFU(高強度聚焦超聲)技術為主體的醫學教育及醫療服務引入非洲,幫助非洲實現醫療外科技術從大創到無創的歷史性跨越。2015 年,在中國科學技術部的資助下,海扶醫療在南非成立第一個 HIFU 中心;2016 年和 2021 年,海扶醫療又分別在埃及和尼日利亞成立 HIFU 中心。截至 2024 年 6 月,海扶醫療在非洲已成立五個HIFU 中心,累計救助超過 3000 名患者。2.3.2 以數字經濟創新推動產業升級提前布局非洲數字基礎設施數字經
91、濟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中非雙方應把握數字經濟發展的機遇,以數字經濟創新推動產業升級。近年來,非洲數字經濟發展迅速,體量不斷增大。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的一份報告顯示,2023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獨立移動設備用戶數已達到 4.89 億,并將在 2030 年達到近 7 億。44目前,非洲數字經濟規模為 1150 億美元。全球企業家網絡Endeavor 在報告中預測,到 2050 年,非洲大陸的數字經濟規模將達到7120 億美元,發展潛力巨大。45目前,中國國家層面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指導對非數字經濟投資。其中,“中非數字創新伙伴計劃”提出,中方將與非方分享數字技術成果,促44 GSM
92、A(2023).TheMobileEconomySub-SaharanAfrica2023.https:/ Endeavor(2022).TheInflectionPoint:Africasdigitaleconomyispoisedtotakeoff.https:/endeavor.org/wp-content/uploads/dlm_uploads/2022/06/Endeavor_The-Inflection_Point_June-2022.pdf 2.3新質生產力視角下的中非產業合作創新33進數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46此外,中非在數字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不僅能夠為中方帶來經濟效益,還對維
93、護雙方及國際互聯網安全有重要意義。中非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倡議提出,中非要推動在光纜骨干網、國際海纜等通信基礎設施領域開展合作,要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47由此可見,中非數字基礎設施合作具有重大的戰略價值。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應用隨著數字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途徑。中國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迅速,能夠為非洲國家產業升級提供寶貴經驗。自 2016 年以來,中國已與多個國家簽署電子商務合作備忘錄并建立雙邊電子商務合作機制,“絲路電商”成為經貿合作新渠道和新亮點。2021 年 11 月 29 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
94、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指出中國將同非洲國家攜手拓展“絲路電商”合作,舉辦非洲好物網購節和旅游電商推廣活動,實施非洲“百店千品上平臺”行動。48除電子商務外,中國對非數字技術投資還能夠在其他方面惠及非洲產業升級,包括農業、醫療、教育等多個領域,助力非洲實現可持續發展。2.3.3 以金融合作創新改善投資收益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能夠惠及中非經貿合作。其一,中國企業在非投資需要規避匯兌風險。非洲許多國家匯率不穩定,受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以及國46 中國駐加納大使館(2021).中國將同非洲制定實施“中非數字創新伙伴計劃”.http:/gh.china- 中國網信
95、網(2021).中方發起“中非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倡議”.https:/ 中國政府網(2021).習近平在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全文).https:/ 助力非洲工業化:中非產業合作的機制、動力與創新34內政治經濟局勢的影響較大。匯率波動可能導致企業在進行跨境結算和利潤匯回時,實際收到的貨幣價值縮水,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其二,中國企業在非投資有大量的人民幣支付需求。2022 年,非洲跨境人民幣匯款量同比增長 12.4%,部分非洲國家跨境人民幣客戶匯款增長也較快,如埃及、安哥拉人民幣客戶匯款增長超過 5 倍。49中國企業對非投資的特點之一是伴隨著大量設備、技術和勞務
96、的投資,因此無論是投資者還是承包工程的施工方,最終都需要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支付。50其三,非洲國家也需要人民幣以滿足其外匯儲備多元化需求。非洲國家普遍面臨著外匯短缺,本國貨幣相對美元等國際貨幣持續貶值。伴隨著這一過程,大部分非洲國家貨幣當局通過強化外匯管制政策加強了干預外匯市場的力度,使得匯兌問題越來越突出。51綜合來看,在非洲國家大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能夠幫助中國企業避免不必要的匯率損失,滿足在非投資大量的人民幣支付需求。同時,也可滿足非洲國家外匯儲備多元化需求。因此,中國應積極與非洲國家達成人民幣可結算協議,規避使用人民幣支付的潛在法律風險。助力非洲國家發展普惠金融發展普惠金融服務是提高
97、金融合作質量的重要舉措。普惠金融旨在為所有社會群體,尤其是傳統金融體系覆蓋不到的低收入人群和小微企業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務。許多非洲國家的傳統金融體系不夠完善,制約了當地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中國在普惠金融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推廣移動支付、互聯網金融和農村金融服務的過程中,成功實現了普惠金融的快速發展。鑒于此,中國可以從兩方面入手尋求對非合作。其一,與非洲傳統金融機構合作。中國應根據非洲各次區域金融業務發展的實際情況,采取多樣化和分階段的推進策略。通過參與股權多元化改革、49 中國銀行(2023).2022 年人民幣國際化白皮書RCEP 中的人民幣.https:/ 余焯銳、莊太量(2015).從
98、中國企業在非洲國家投資面臨的匯率匯兌風險來看人民幣國際化.https:/www.igef.cuhk.edu.hk/igef_media/working-paper/IGEF/igef_working_paper_no_41%20sim.pdf.51 人民日報(2015).人民幣國際化在非洲不斷提速 2.3新質生產力視角下的中非產業合作創新35設立合資機構等方式,優先在銀行和保險機構較集中的東非和西非,以及資管和保險業務基礎較好的南非拓展合作,推動中資資管和保險產品落地。52此外,中非雙方可以合作推動普惠金融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建立完善的法律和監管框架,開發適合非洲市場的普惠金融產品和服務,保障普
99、惠金融的健康發展。由于非洲大部分國家是農業國,因此中國可以特別針對非洲農民的生產周期和收入特點,開發靈活的小額貸款和保險產品,幫助他們應對生產風險和資金短缺問題。其二,與非洲新興金融科技公司合作。非洲已經存在一些比較成熟的普惠金融公司,如肯尼亞的 M-Pesa 在當地市場具有深厚的基礎和豐富的運營經驗。中國的螞蟻金服公司和華為公司已與 M-Pesa 開展了合作,通過技術引進、資金支持和業務合作等方式,提升當地普惠金融服務的質量和覆蓋面。53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可以借鑒此類成功經驗,進一步推進對非普惠金融投資,提升金融服務的普及率和便利性,彌補傳統金融體系的不足。普惠金融不僅是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更是
100、改善民生、減少貧困的重要手段,能夠為中非產業合作開辟更加光明的前景。52 羅青林(2023).不斷深化中非金融合作.中國金融(05):84-85.53 Safaricom(2022).Superappsandthefutureofmoney.https:/newsroom.safaricom.co.ke/innovation/super-apps-and-the-future-of-money/;華為(2021).華為發布移動支付和小微金融方案,助力全球普惠金融.https:/ 通過與中國的有針對性的 投資合作促進非洲工業化第三章由睿納新國際咨詢團隊主筆373.1 非洲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3.
101、1.1 非洲制造業發展的現狀及機遇截至 2023 年第三季度,非洲僅占全球制造業產出的 2%,全球制成品進口中僅 0.6%來自非洲。54總體來看,自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制造業對大多數非洲經濟體的貢獻度在持續下降。55就非洲內部而言,國家之間制造業發展水平存在明顯差距。從地區層面來看,北非是非洲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地區,2019 年制造業對 GDP 的貢獻率達 18%。從國家層面來看,非洲的制造業高度集中在埃及、摩洛哥、尼日利亞和南非這四個國家。56南非安全研究所的非洲未來項目預測,非洲制造業規模將從 2020 年占 GDP比重的 12.8%增至 2043 年的 22%。57對非洲大陸制造
102、業未來發展的前景保持樂觀是基于非洲大陸當前存在的機遇。不論是從生產性還是消費性的角度來看,非洲大陸在人力資源方面都具有巨大潛力。到 2050 年,大約世界54 OmonoOkonkwo(2023).為非洲制造業的未來提供動力需要使用天然氣.https:/ ISS非洲(2023).7制造業.https:/futures.issafrica.org/thematic/07-manufacturing/56 SergioPimenta(2023).非洲制造業:綠色建設.https:/ ISS非洲(2023).7制造業.https:/futures.issafrica.org/thematic/07-
103、manufacturing/第三章 通過與中國的有針對性的 投資合作促進非洲工業化第三章 通過與中國的有針對性的投資合作促進非洲工業化38人口的 25%將來自非洲大陸。58除了人口激增之外,非洲的城市化速度也是世界上最快的。預計到 2040 年,將有 5 億人從農村遷移到城市。59非洲大陸擁有世界上最年輕、增長最快的人口,正憑借豐富的勞動力和快速增長的消費市場成為理想的制造業中心。60 眾所周知,非洲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包括鋁、鈷、銅、鋰、錳等,這些礦產資源都是生產智能手機、太陽能電池板等高科技和綠色產品所必需的。隨著綠色發展對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要,非洲大陸的資源稟賦為其在發展此類新興產業制造業
104、方面帶來了獨有的優勢。61此外,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非洲開發銀行和非盟的優先議程,將為非洲制造業的發展提供有利環境。最后,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將鞏固非洲內部市場,進一步增強非洲制造業的潛力。為了釋放上述機遇,非洲國家及其合作伙伴目前正在努力應對阻礙非洲制造業增長的各種挑戰,一項重要的舉措就是定于 2024 年 10 月在南非舉行的制造業峰會。62 第一,除了國家發展計劃外,非洲大陸還通過非盟非洲基礎設施發展計劃(PIDA)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建設高效暢通的物流體系,并支持制造業的增長。第二,非洲國家正在與國際同行開展職業教育合作,以充分激發不斷增長的人口潛力。第三,由于電氣化是非洲工業化的關鍵,
105、非洲大陸正在通過公私合作伙伴關系和多邊開發銀行對能源領域進行大量投資。除此之外,非洲國家目前面臨的其他挑戰包括:獲得金融資源的機會有限、貿易壁壘和關稅問題、政治環境不穩定、先進技術和創新制造工藝受限,以及監管程序冗雜。63 58 麥肯錫(2023).非洲制造業的未來:就業、增長和可持續性.https:/ 麥肯錫(2023).非洲制造業的未來:就業、增長和可持續性.https:/ ISS非洲(2023).https:/futures.issafrica.org/thematic/07-manufacturing/61 貿發會議(2023).非洲經濟發展報告.https:/unctad.org/p
106、ublication/economic-development-africa-report-202362 非洲評論(2024).抑制非洲制造業增長的主要挑戰.https:/ 全球非洲網絡(2024).2024年阻礙非洲制造業增長的關鍵挑戰.https:/ 制造業對非洲經濟轉型的意義幾十年來,制造業工業化一直是非洲發展議程的重中之重。2063 年議程以解決非洲發展為主題的藍圖和戰略框架闡述了制造業,特別是區域制造業中心在非洲經濟轉型中的重要性。64正如非洲開發銀行行長所說:“國家富裕的秘訣顯而易見:發達國家為其生產的所有產品提升附加價值,而貧窮國家則只能出口原材料。非洲必須擺脫全球價值鏈底層的地
107、位,通過為所有產品增加附加值,轉向快速工業化?!?5截至 2022 年,盡管非洲商品出口額達 7241 億美元,增長了 26.8%,但同年非洲在世界商品貿易中的份額僅占 2.8%左右,相比于 2021 年的3.4%有所下降。66中非貿易數據也呈現類似的趨勢。盡管非洲對華出口在 2016 年有所下滑后,在過去幾年中一直在增長,67但自 2012 年以來,非洲對華貿易逆差不斷擴大并出現大幅波動。68貿易持續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與從其他國家進口的高附加值制成品相比,非洲的原材料出口水平比例過高。非洲制造業的發展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除了對貿易產生積極影響外,制造業還是非洲可持續發展中其他社會經濟
108、變革不可或缺的催化劑。制造業的增長將促進更廣泛的技術傳播和創新,而技術傳播和創新又能促進生產率的提高。制造業的溢出效應還會影響其他行業,包括農業、運輸、保險、銀行和通信服務。6964 非洲聯盟(2015).2063 年議程.https:/au.int/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36204-doc-agenda2063_popular_version_en.pdf65 非洲開發銀行(2017).非洲工業化:戰略、政策、機構和融資.https:/www.afdb.org/fileadmin/uploads/afdb/Documents/Generic-Docume
109、nts/industrialize_africa_report-strategies_policies_institutions_and_financing.pdf66 非洲進出口銀行(2023 年).2023年非洲貿易報告:新世界秩序下的非洲出口制造業和地區價值鏈.https:/ 中非研究計劃,中非貿易(1992-2022).http:/www.sais-cari.org/data-china-africa-trade68 OyintareladoMoses(2024).用10張圖表解釋中非貿易22年、海外發展融資和外商直接投資.https:/www.bu.edu/gdp/2024/04/0
110、2/10-charts-to-explain-22-years-of-china-africa-trade-overseas-development-finance-and-foreign-direct-investment/69 AbdoulGaniouMijiyawa(2017).結構轉型的驅動因素:非洲制造業案例.https:/ 通過與中國的有針對性的投資合作促進非洲工業化40更重要的是,制造業會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目前,約 60%的非洲人口年齡在 25 歲以下,2050 年非洲人口預計將達到近 25 億70,這種人口結構對非洲各國政府創造足夠的體面且正規的工作崗位以實現減貧目標提出了重
111、大挑戰。如果非洲各國政府致力于解決失業危機,到 2025 年時就必須創造超過 1500 萬個體面的工作崗位。71非洲開發銀行此前的研究表明,除了投資增長外,要實現經濟的迅速發展,還需要提高生產率以及將勞動力從低生產率行業重新分配到高生產率行業。72為了確保外國直接投資(FDI)促進可持續發展,應優先鼓勵能夠吸納勞動力的增長方式,提高生產率并建立強有力的前后向關聯,而不是僅僅依賴自然資源開采。因此,對具有這些特征的制造業領域進行有針對性的投資尤為關鍵。這些溢出效應對于非洲大陸實現全面發展至關重要,從而使非洲國家滿足其人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和年輕一代的訴求成為可能。70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23
112、).非洲人口結構轉型有可能改變世界秩序.https:/www.imf.org/en/Publications/fandd/issues/2023/09/PT-african-century71 非洲 ONE 組織.非洲立刻就業行動.https:/www.one.org/africa/get-involved/jobsnowafrica-campaign/72 非洲開發銀行(2018).2018 年非洲經濟展望(第 2 章):非洲的增長、就業和貧困.3.2非洲朝陽產業及其對未來投資的影響413.2 非洲朝陽產業及其對未來投資的影響3.2.1 非洲的朝陽產業對非洲工業化的變革性影響我們所說的“朝陽
113、”產業是指憑借非洲大陸現有的要素稟賦而在非洲崛起的產業。更重要的是,這些行業具有催化潛力,通過其廣泛的前后向關聯效應以及區域和次區域價值鏈有相當大的能力刺激非洲生產結構的轉型。值得強調的是,這些產業已被非盟、非洲開發銀行和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秘書處等非洲大陸機構在總體規劃中確立為優先投資產業。對這些產業的特別關注標志著各國鼓勵和戰略性引導投資的進一步政策指向,這也將促進持續的伙伴關系和投資項目的運作。為了描述這些行業帶來的投資機會,我們用經濟可行性作為衡量指標。我們從生產能力和需求/市場準入的角度來理解經濟可行性。一個行業要在經濟上可行,就必須有生產或生產基地。而要將經濟可行性的概念公式完整表達
114、出來,還需要加入產品的市場/需求。為了描述這些行業的經濟可行性,我們采用國際貿易中心(ITC)開發的出口潛力指標(EPI)。EPI 的靈感來自貿易引力模型,該模型可以衡量現有和潛在貿易伙伴之間的貿易潛力。EPI 能夠識別一個國家已經具有競爭力的出口產品,以及在特定市場中具有良好出口前景的產品。換句話說,這個指標幫助我們確認該出口國已被證實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和可能在目標市場具有良好出口前景的產品。EPI 還能幫助我們計算出所選行業中出口潛力最大的國家。第三章 通過與中國的有針對性的投資合作促進非洲工業化42農業和農產品加工農業為非洲 70%的人口提供生計,非洲擁有世界上 60%的未開墾耕地。
115、73 盡管擁有資源稟賦,但主要類別的原材料產品和加工食品的出口都面臨著巨大的缺口。如圖 7 所示,以選定行業的現有生產水平為計算標準,排名前十的國家的總出口潛力為 313 億美元,其中未開發的出口潛力,即在供應、需求和貿易準入條件改善的情況下,可以實現超出其當前實際出口水平的價值為 146 億美元。圖 8 突出顯示了這些選定行業中出口潛力最大的國家,盡管它們在供應、需求和貿易準入方面的表現已相對優異,但尚未開發的潛力仍然很明顯。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農業資源也蘊含著巨大的增長機會。農業可以作為發展制造業的基礎。農業在價值鏈中廣泛的前后向關聯對非洲經濟結構轉型至關重要。根據非洲開發銀行的研究,農產品
116、加工業廣泛刺激了第二和第三產業的輔助服務和支持活動。此外,鑒于大多數農產品體積大且易變質,加工廠通常位于靠近原材料來源的地方。74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從農場購買直接材料和提供增值生產的就業機會,農產品加工能夠對當地社區產生直接的溢出效應。73 維姆普萊齊爾(2016).關于非洲農業的2個真相.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16/01/how-africa-can-feed-the-world/74 非洲開發銀行(2017).通過農業工業化改變非洲農業.https:/www.afdb.org/fileadmin/uploads/afdb/Documents/Pub
117、lications/AEB_Volume_8_Issue_7_Transforming_Africa_s_Agriculture_through_Agro-Induscialization_B.pdf 3.2非洲朝陽產業及其對未來投資的影響43圖 7 農基工業的出口潛力指標(EPI)313.0141.078.030.029.025.0199.096.044.020.018.015.0146.056.047.012.015.011.0050100150200250300350合計可可加工食品咖啡魚茶葉單位:億美元未開發的出口潛力實際出口額出口潛力對于這個能夠產生巨大社會和經濟影響的支柱行業,中國
118、的投資可以顯著提升價值鏈整體的活力:在上游可以促進化肥、機械和智能農業服務等投入品的更廣泛使用;在下游能夠改善倉儲設施、本地加工和開拓多元化市場。圖 8 非洲加工食品出口潛力最大國家的出口潛力指標(EPI)23.022.09.286.805.445.133.041.511.312.013.06.682.193.222.372.050.661.4915.012.05.044.853.283.131.991.270.30510152025埃及南非摩洛哥科特迪瓦肯尼亞塞內加爾突尼斯加納蘇丹億美元未開發的出口潛力實際出口額出口潛力第三章 通過與中國的有針對性的投資合作促進非洲工業化44專欄 12 江蘇
119、杰龍:專注坦桑尼亞植物油加工75 來自中國江蘇的杰龍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自 2001 年起就開始從事農產品加工,該公司注意到坦桑尼亞有著豐富的棉花和其他油籽資源。2013 年,該公司投資 3000 萬美元在坦桑尼亞希尼安加省建立工廠,最初專注于植物油、飼料和肥皂加工,后來該項目擴展出動物飼料和塑料桶生產。杰龍目前是坦桑尼亞最大的植物油加工企業,使用現代化設備和工藝,實現年產植物油2.6 萬噸、棉短絨 1 萬噸、飼料 5 萬噸、油料 500 萬桶。該工廠雇用了 420 多名當地工人,占其員工總數的 95%。此外,該項目還為當地 5000 多名農民創造了就業機會,增加了收入。除了加工活動外,該項目
120、還對上游產業的技術改進、管理革新產生了重大影響。杰龍與希尼安加省的農民簽訂了合同,并與政府合作,將向日葵種植區的分散小規模農場改造為大型農場,使之成為適合聯合種植和管理、生產效率大幅提高的農業示范項目。汽車圖 9 顯示了在當前生產水平下汽車行業(包括整車和電機以及零部件)出口潛力最大的國家。目前,南非和摩洛哥占據主導地位,汽車出口額占非洲大陸總體規模的 80%以上。這主要是因為,南非是非洲目前最大的市場,而摩洛哥的戰略位置以及與歐洲、美國、土耳其、阿聯酋等國家簽訂的眾多自由貿易協定使其成為重要的樞紐。7675 張學法(2024).江蘇杰龍:一個跨國的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揚子晚報.http
121、s:/ JoHarper(2021).非洲成為汽車工業中心.https:/ 9 非洲和其出口潛力最大國家的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的出口潛力指標(EPI)0178.021011058.06.9901.40166.41011049.05.5200.86093.847053.027.03.5409.100.7800.29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合計南非摩洛哥突尼斯赤道幾內亞埃及肯尼亞 單位:億美元未開發的出口潛力實際出口額出口潛力由于擁有豐富的電動汽車生產必需的原材料,如銅、鈷、鋁土礦和鋰,非洲大陸也有望成為促進可持續交通方式的關鍵地區。77因此,在非洲打造附加值生產鏈將會對
122、產業轉型產生重大影響。按照目前的生產水平估算,非洲十大汽車出口國的總出口潛力為 178 億美元,是目前出口總額的兩倍。這些國家共有 93 億美元的未開發出口潛力。由于政府的激勵措施、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基礎設施的發展,預計產能將增加,到 2027 年,非洲汽車工業的產值預計將增長至 420.6 億美元。78還值得注意的是,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通過市場一體化實現規模經濟并降低莫桑比克鋁、科特迪瓦橡膠等投入品及南非和摩洛哥成品汽車的關稅,從而提振了汽車行業。如圖所示,赤道幾內亞是非洲主要產油國,傳統上依賴石油開采維持經濟,有潛力通過提供汽車生產必需的石油基材料(例如塑料和合成橡膠)來實現經濟多元化和增
123、強經濟韌性,從而創造更高的附加值。77 同上。78 ChidoMunyati 和 LandrySign(2023).非洲自由貿易區有望為非洲大陸汽車行業帶來120億美元的增長.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23/04/african-free-trade-agreement-could-herald-12-billion-growth-for-Continental-s-auto-industry/第三章 通過與中國的有針對性的投資合作促進非洲工業化46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的原產地規則確立了附加值水平的共同門檻,促進了區域凝聚力和競爭力。79除了鋼、鋁、皮革、橡
124、膠、塑料和玻璃等基本材料外,汽車行業的核心活動圍繞裝配展開,涉及車身焊接、制造、剪切、彎曲、沖壓、傳動系統、變速箱、轉向系統和電子產品等部件。非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AAM)提出了汽車產業鏈“中心輻射”模式,“中心”經濟體的成品組裝所需的零部件由周邊“輻射”經濟體提供,80 這能夠使多個國家從汽車行業受益,并促進更廣泛的區域發展。中國投資者可以利用這些子行業,撬動非洲對汽車和豐富原材料日益增長的需求,并幫助非洲國家建立強大的供應鏈。專欄 13 貝特瑞新材料集團:推動摩洛哥電動汽車電池和零部件制造業發展812024 年 3 月 29 日,中國領先的電池制造商江蘇貝特瑞新材料集團獲得摩洛哥政府批準,
125、在摩洛哥北部地中海城市丹吉爾建設電動汽車電池正極工廠。貝特瑞新材料集團為比亞迪、寧德時代、大眾、特斯拉等主要電池制造商供貨。該項目總投資 3 億美元,將分兩期建設,占地 15 公頃,位于穆罕默德六世丹吉爾科技城。一期計劃于 2026 年 9 月投產。該工廠預計將為當地創造 2500 個就業崗位。摩洛哥投資部長摩辛杰祖利(Mohcine Jazouli)強調,它是摩洛哥建立全面電池生態系統戰略的基石。79 普拉奇 阿加瓦爾、安東尼 布萊克、阿爾貝托 雷瑪、Vuyiswa、姆卡貝拉和約翰 斯圖爾特(2022).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和汽車價值鏈.https:/cdn.odi.org/media/doc
126、uments/VVC_paper_final_.pdf80 同上。81 桑雨(2024).北非摩洛哥正成為中資新能源制造業投資熱土RadioFranceInternationale(RFI)https:/rfi.my/AUGz 3.2非洲朝陽產業及其對未來投資的影響47專欄 14 北汽南非制造工廠:成果顯著的中非合作論壇重點項目822018 年,中國第六大汽車制造商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北汽)在格貝哈港附近的庫哈工業開發區完成了南非工廠的建設。該項目總投資 2.26 億美元,是 2015 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前簽署的中南合作雙邊協議第 26 個項目的組成部分。這座完整的制造工廠旨在成為
127、面向非洲、歐洲、中東和拉丁美洲的全球生產和出口中心。該工廠在工程、設備采購、勞動力等方面加大本地化力度,當地超過 150 家中小企業參與其中,創造了供應鏈上的 3000 多個就業崗位。該工廠還培養了一支由技術和管理專業人員組成的熟練勞動力隊伍。制藥非洲開發銀行研究發現,非洲人均醫藥年支出為 25 美元,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160 美元,增長潛力巨大。83 然而,目前非洲的藥品產量僅占全球的 3%,其藥品的 80%以上都依賴進口。84 為了促進醫藥行業增長并增強衛生系統的彈性,在非洲所有地區建立藥品制造中心至關重要,特別是需要私營部門參與融資和研發。目前,醫藥制造僅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因此需要更
128、廣泛的分銷以降低基礎設施成本、鼓勵資源共享和優化物流。非洲有 600 家至 1000 家藥品制造商,主要集中在埃及、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等北非國家,以及加納和尼日利亞等西非國家,另外還有肯尼亞和南非。85 非洲排名前六的醫藥產品出口國的出口總額達 13 億美元。在現有生產水平下,它們的總出口潛力比目前水平高出 35%,達到 17 億美元。圖 10列出了這些國家各自的出口潛力。82 BAIC(2023).從“走出去”到“走進去”北汽集團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這十年https:/ 非洲開發銀行(2022).非洲醫藥制造業的新領域.https:/www.afdb.org/sites/default
129、/files/documents/publications/pharmaceutical_industry_and_vaccine_production_web.pdf84 NanthalileMugala 和 JohnpaulOmollo(2023).擴大非洲保健品生產的6個基本步驟.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23/01/6-essential-steps-to-expanding-health-product-manufacturing-in-africa-davos23/85 睿納新國際咨詢公司(2022).讓非洲的制藥雄心成為現實:第1部分-歷史、
130、貿易和中心.https:/developmentreimagine.b- 通過與中國的有針對性的投資合作促進非洲工業化48中國投資者可以抓住機遇,建立制造設施,增強當地預防和治療非洲最常見疾病的藥品的制造能力,目前非洲常見疾病以糖尿病等非傳染性疾病為主,其次是瘧疾和艾滋病毒等傳染病。86 圖 10 非洲藥品出口潛力最大國家的潛力指標(EPI)017.397.825.1801.481.371.180.3612.936.543.121.341.080.85012.395.33.811.111.00.890.282468101214161820合計南非埃及肯尼亞摩洛哥突尼斯烏干達單位:億美元未開發的
131、出口潛力實際出口額出口潛力86 同上。3.2非洲朝陽產業及其對未來投資的影響49專欄 15 人福醫藥:從商業合作到投資工廠的本土化戰略87人福醫藥集團股份公司(人福醫藥)在非洲率先建立現代化制藥工廠,體現了“商業先于工業”的長期發展戰略。最初,公司與西非和東非當地制藥商合作,進行合同生產和貿易,逐步在當地市場建立品牌影響力。后期,人福醫藥在當地的業務演變為直接投資和建立當地工廠以實現藥品本地化。在馬里首都巴馬科,人福醫藥與中非發展基金合作,投資 3.5 億元人民幣設立人福非洲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該工廠自 2015 年投產以來,年收入超億元人民幣,每年生產 3000 萬瓶糖漿和 4000 萬袋靜脈
132、輸液,這些藥品已銷往西非 14 個國家,并使得上述藥品的價格降低了 30%。2017 年,人福醫藥將業務拓展至埃塞俄比亞,初始投資 2000 萬元。埃塞俄比亞工廠擁有固體口服、液體和小容量注射制劑的自動化生產線。人福醫藥在當地的業務支持著埃塞俄比亞醫藥工業發展十年計劃,并為當地創造了 300 個就業崗位?;瘜W品在化學品行業,非洲排名前十的出口國的出口總額達到 230 億美元,其中 110 億美元來自化肥。然而,按照現有生產水平,這些國家化肥行業的出口潛力為 180 億美元,其中尚未開發的潛力為 80 億美元。88 在化肥以外的其他化學品行業,出口潛力為 166 億美元,尚未開發的潛力為 83
133、億美元,如圖 11 所示。89 87 肖齊家(2021).衛生健康共同體人福非洲藥業實踐注腳.中國投資.https:/ 肥料的主要類型包括磷肥、氮肥和鉀肥。89 這包括磷酸、無水氨、天然鈾產品、甲醇和其他化學品等化學品。第三章 通過與中國的有針對性的投資合作促進非洲工業化50圖 11 非洲和其出口潛力最大國家的化肥出口潛力指標(EPI)178.8087.0034.0025.0012.0011.004.60110.7054.0023.0015.004.708.503.5080.7036.0018.009.707.503.602.4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合計摩洛哥
134、埃及阿爾及利亞南非尼日利亞突尼斯單位:億美元未開發的出口潛力實際出口額出口潛力圖 12 非洲和其出口潛力最大國家的其他化學品出口潛力指標(EPI)165.8058.0034.0029.0014.009.406.405.60119.6048.0020.0018.0010.006.304.905.5082.7030.0015.0018.005.503.403.403.3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合計南非摩洛哥埃及阿爾及利亞塞內加爾突尼斯納米比亞單位:億美元未開發的出口潛力實際出口額出口潛力 3.2非洲朝陽產業及其對未來投資的影響51非洲部分地區盛產化肥生產所需的原材料。例如
135、,摩洛哥是最大的化肥出口國之一,擁有世界約 75%的磷礦石儲量,埃及和突尼斯也擁有相當大的儲量。90 非洲天然氣資源豐富,生產氣頭氮肥有先天優勢。非洲 55 個國家中近一半國家已探明天然氣儲量總計超過 800 萬億立方英尺。英國石油公司預測,到 2035 年,非洲的天然氣產量將增長 80%,其中尼日利亞、阿爾及利亞、塞內加爾、莫桑比克、埃及和坦桑尼亞增長最多。91據非洲肥料和農業企業合作組織(AFAP)稱,超過 40%的非洲土壤因施肥不足而面臨養分枯竭的問題。92 非洲部分地區化肥使用量低的原因之一是小規模生產者的合成肥料成本過高。盡管非洲是化肥凈出口地區,但產能高度集中在少數國家,它們無法以
136、更容易接受的價格滿足整個非洲的需求。由泛非機構領導的若干機制旨在促進化肥的更廣泛使用,其中包括非洲開發銀行集團下屬的非洲化肥融資機制93。這個機制為加速非洲化肥的使用并提高農業生產力提供創新的融資解決方案。94化肥生產既涉及農業也涉及制造業,但中國企業只要把握好機會,投資非洲的化肥生產并非難事,在中國企業技術的加持下,在非洲內部貿易的不斷成熟的今天,當地農民將更容易獲得性價比更優的化肥。90 世界人口評論(2024).2024年各國磷酸鹽儲量.https:/ 能源資本與電力(2021).擁有最多天然氣的十大非洲國家.https:/ 非洲投資交易(2024).非洲最大的化肥生產國及其產量.htt
137、ps:/theexchange.africa/industry-and-trade/list-of-largest-fertiliser-having-countries-in-africa-and-their-output/93 非洲開發銀行(2024).承諾建立更強大的非洲化肥融資機制,以增加非洲的糧食產量.https:/www.afdb.org/en/news-and-events/press-releases/pledges-stronger-africa-ifer-financing-mechanism-increase-food-product-africa-7093894 此外,
138、2006 年 6 月 12 日在阿布賈舉行的非洲肥料峰會期間,非盟農業部長們決定將增加化肥使用作為消除饑餓的戰略措施,盡管大多數非洲國家尚未兌現這一區域承諾。第三章 通過與中國的有針對性的投資合作促進非洲工業化52專欄 16 新安陽光(加納):催化農用化學品在西非的生產新安陽光(Wynca Sunshine,加納)是總部位于浙江的新安(Wynca)集團的子公司,該集團是草甘膦生產商,在全球農用化學品銷售中排名第 13 位。截至 2012 年 5 月,新安集團已投資 5 億元人民幣在加納建設了首個草甘膦生產基地。目前,該公司占據加納市場 35%以上的份額。除草甘膦外,新安陽光還生產 50 多種農
139、用化學品,包括除草劑、殺蟲劑和殺菌劑。這些農用化學品的本地化生產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產率。它的市場覆蓋范圍已從加納擴展到多哥、貝寧、科特迪瓦、布基納法索、尼日利亞和塞內加爾。在致力于增強當地社區能力方面,新安陽光的加納工廠工人 90%以上是當地居民。公司每年舉辦 100 多場有關產品使用、植物保護和病蟲害防治的培訓,惠及 25 萬多名農民。20172018 年,新安陽光推出了玉米高產解決方案,使農民每畝增收 450810 塞地。2018 年,公司還推出了無人機農業服務,引領了加納農業技術的發展和應用。2023 年 11 月,新安陽光公司因其在農業領域的突出貢獻而受到加納食品與農業部的表彰,
140、成為其他利益相關方推動加納實現糧食生產自給自足的典范。95與化肥類似,制藥、紡織、農業和建筑領域使用的各種化學品也能產生跨行業協同效應,并通過前后向關聯建立起強大的供應鏈。目前,北非是非洲著名的具有雄厚化學工業實力的地區,其中阿爾及利亞、埃及、摩洛哥和突尼斯的產量較大。南非的化學工業主要以煤炭為基礎,在非洲南部地區處于領先地位,煤炭是當地大規模合成燃料工業的主要原料。目前,非洲化工市場主要側重于滿足當地對化工原料和中間體的需求,而不是出口到非洲以外的地區。96不過,非洲化學品市場規模預計將增長,20242030 年預測期間復合年增長率為 6.9%97。它將為投資者提供巨大的機會,特別是像尼日利
141、亞和安哥拉這樣傳統上專注于原油開采的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這些國家現在正在制定戰略目標以實現產品組合多元化。95 ChristabelDansoAbeam(2023).PPRSD-MoFAlaudsWyncaSunshineforoutstandingsupport.B&FTOnline.https:/ 肖恩巴卡莫索.非洲:化學品非洲化學品概述.非洲經貿信息網.https:/mbendi.co.za/indy/chem/af/p0005.htm#:text=Petrochemical%20commodities%2C%20polymers%20and%20fertilisers%20are%20
142、the%20main,multinational%20chemical%20company%20majors%2C%20 貿易商%2C%20 代理商%20 和%20 經銷商97 6W 研究(2024).非洲化學品市場(2024-2030)|公司、預測、規模、價值、前景、行業、收入、份額、分析、趨勢和增長.https:/ 3.2非洲朝陽產業及其對未來投資的影響53專欄 17 聯合資本化肥廠:探索贊比亞化肥變革潛力98聯合資本化肥廠位于贊比亞首都盧薩卡的奇蘭加區,由萬得福實業集團投資建立,投資總額達 3.08 億美元。項目由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于 2023 年 5 月開工,并于近期接收了關鍵
143、工程設備。預計該化肥制造工廠化肥年產能為 20 萬噸,碳酸氫氨年產能為 80000 噸。該設施的建立預計將減少化肥進口量約 60%,化肥成本降低約 40%,充分利用當地原材料和規模經濟。工廠能夠滿足贊比亞 80%的尿素需求和 60%的復合 D 肥料需求,大大減少該國對進口化肥的依賴。在贊比亞的南方省份采購煤炭和磷酸鹽等原材料是這一戰略優勢的關鍵因素。一旦全面投入運營,該工廠預計將創造約 1100 個直接就業崗位,進一步推動當地經濟增長。紡織品在紡織行業中,非洲排名前十的出口國的出口潛力合計為 157 億美元,比目前 135 億美元的出口潛力高出約 16%,尚未開發的潛力為 79 億美元。圖 1
144、3 顯示了紡織行業出口潛力最大的國家。98 FoodBusinessAfrica(2022).WonderfulGroupofCompaniesopensUS$300mUnitedCapitalFertilizerManufacturingPlant.https:/ 通過與中國的有針對性的投資合作促進非洲工業化54圖 13 非洲和其出口潛力最大國家的紡織品出口潛力指標(EPI)157.0051.0035.0030.009.308.607.504.803.902.702.20134.7046.026.031.05.7104.6906.804.6504.3302.4900.9078.7024.00
145、22.0011.005.904.704.103.101.201.501.2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合計摩洛哥埃及突尼斯南非毛里求斯馬達加斯加肯尼亞萊索托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單位:億美元未開發的出口潛力實際出口額出口潛力作為非洲傳統產業之一,紡織行業預計 20242029 年復合年增長率將超過 4%。99 紡織和服裝行業在增值效益和創造就業方面具有巨大潛力。據估計,棉花價值鏈可創造高達最終產品價值的 600%的價值100,價值鏈上的環節包括:棉花生產、紡紗或捻成紗線、機織和針織成布、染色、印花和設計。101 紡織業也對賦予婦女權力產生積極影響。婦女在上述領域的技能提升,9
146、9 魔多情報.非洲紡織工業規模和份額分析-增長趨勢和預測(2024-2029).https:/ 年100 棉花的種植主要是為了獲取纖維或皮棉,作為棉紡織品的原材料。然而,棉花植株的其他部分也具有商業潛力,包括種子、莖、皮和短絨,統稱為棉花副產品。這些副產品可以為農民、加工商和貿易商提供可觀的收入,但在非洲基本上尚未開發。2018 年底,棉花四國(C-4)國家貝寧、布基納法索、乍得和馬里請求世貿組織、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和國際貿易中心(ITC)合作支持產棉最不發達國家(LDC)利用棉花副產品的價值。該地區也為中國投資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上述坦桑尼亞的杰龍工廠是該領域成功的一個顯著例
147、子。欲了解更多詳情,請參閱https:/www.wto.org/english/tratop_e/agric_e/cbps_e.htm101 非洲開發銀行(2018).紡織服裝業可以帶動非洲工業化,造福婦女.https:/www.afdb.org/en/news-and-events/textile-and-clothing-industries-can-drive-africas-induscialization-benefit-women-18427 3.2非洲朝陽產業及其對未來投資的影響55為她們帶來收入,可以提高婦女的經濟生產力和獨立性,并為社區帶來社會和政治利益。然而,非洲目前缺乏完
148、整的紡織產業鏈。盡管一些國家擁有豐富的棉花等原材料,但大多數非洲國家必須進口大量紡織材料和配件來生產服裝和其他制成品。這種依賴性導致制造周期更長,使生產商難以及時響應新訂單。102 但與此同時,這也為非洲國內市場提供了機遇。2013 年至 2022 年,中國紡織行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額約60 億美元,約占全球紡織行業投資總額的 50%。103 非洲的優勢包括關稅低、地理位置靠近主要市場、原材料豐富和人力資源庫龐大。非洲各個國家的工業園區將成為非洲大陸新興紡織中心的堅實基礎。例如,貝寧的格魯吉貝工業園(GDIZ)是一個由泛非工業園區運營商昇非(ARISE IIP)和貝寧政府共同管理的公私
149、合作項目,工業園相關企業直接從當地農場采購的優質、可持續的棉花資源,用于投資紡織價值鏈。104礦產加工非洲最大的出口潛力存在于礦物加工行業。105 按現有生產水平,非洲前十大礦產品出口國的出口潛力為 1442 億美元,比現有的 977 億美元的出口總額高出約 50%。此外,還有 609 億美元未開發的出口潛力。有了中國在非洲礦產資源方面的投資,尤其是在關鍵礦產領域的投資,非洲國家可以大幅提升其豐富的礦產資源帶來的收益。102 搜狐財經(2018).中非紡織業合作蓄積強勁動力非洲紡織業專題對話會在滬舉行.https:/ 紡織經濟信息網(2023).“潛力”非洲,中國紡企新聚集地.http:/ 同
150、上。105 礦產包括錳礦、鐵礦、鉻礦、銅、鈦、鋁、鋅、錫等。第三章 通過與中國的有針對性的投資合作促進非洲工業化56圖 14 非洲礦物加工出口潛力最大國家的出口潛力指標(EPI)未開發的出口潛力實際出口額出口潛力01442.053023012011097.091.085.074.061.044.0977.040014071.079.065.055.056.049.035.027.0609.023091.05041.032.036.033.045.027.024.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合計南非剛果(金)加納贊比亞馬里幾內亞博茨瓦納埃及布基納法索坦桑尼亞單位:億
151、美元世界銀行預測,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全球需求,避免氣候變化的最嚴重影響,到 2050 年這些礦物的產量需要增加 500%。106 非洲擁有世界 30%以上的礦產儲量,非洲幾乎每個國家都富含至少一種關鍵礦產資源。107 這些資源對于電動汽車、太陽能和風能裝置、電池和可再生能源系統等綠色能源技術的發展至關重要。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非洲大陸礦產工業的價值,需要將重點轉向當地價值鏈。106 世界銀行(2019).氣候智能型采礦:氣候行動礦物.https:/www.worldbank.org/en/topic/extractiveindustries/brief/climate-smart-mining-
152、minerals-for-climate-action107 布拉德利情報報告(2023).非洲和全球關鍵礦產競賽.https:/ 3.2非洲朝陽產業及其對未來投資的影響57在此背景下,一些非洲國家正在實施改革,鼓勵當地礦產加工和增值生產。例如,2023 年起,納米比亞108和津巴布韋109 禁止出口未加工的鋰和其他關鍵礦物,以利用全球對過渡金屬和礦物不斷增長的需求。兩國都致力于監管這些礦物的出口,納米比亞僅允許出口獲得其礦業與能源部批準的少量指定礦物,而津巴布韋則把重心放在利用精礦在本地生產電池級鋰。非洲開發銀行還制定了非洲綠色礦產發展戰略,為非洲國家如何戰略性地利用綠色礦產資源實現工業化提
153、供政策指南。110 截至 2021 年底,中國對非洲礦業直接投資存量達 99.9 億美元,占中國對非投資總額的 22.6%。111 這樣的巨額投資凸顯了通過本地加工來擴展價值鏈的現有基礎。綠色制造環境產品(EG)在非洲環境保護和減緩氣候變化的努力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們有助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改善空氣和水質、保護自然資源以及實現巴黎協定和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等國家和國際環境目標。然而,非洲目前對全球環境產品市場的參與度仍然有限。盡管沒有關于非洲環境產品出口潛力的出口潛力指標(EPI)數據,但睿納新國際咨詢公司發布了一份報告,廣泛討論了這一主題。112 2020 年,全球環境產品貿易總額為 2
154、99 億美元,而非洲僅占其中的 1%。在非洲內部,2020 年環境產品貿易總額為 338.2 億美元,其中進口產品占貿易總量的 77.5%。113 非洲108 路透社(2023).納米比亞禁止出口未加工的關鍵礦物.https:/ 津巴布韋郵報(2023).津巴布韋政府解釋禁止原礦出口的法律.https:/ 非洲開發銀行(2022).準備文件的方法:非洲綠色礦產戰略.https:/www.afdb.org/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publications/approach_paper_towards_preparation_of_an_african_gree
155、n_minerals_strategy.pdf111 中國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和中非經濟貿易促進委員會(2023).2023年中非經貿關系報告.https:/ 睿納新國際咨詢公司(2023).釋放非洲環保產品制造的潛力.https:/developmentreimagine.b-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環境產品貿易.氣候變化儀表板.https:/climatedata.imf.org/pages/bpindicators#cb1第三章 通過與中國的有針對性的投資合作促進非洲工業化58最大的環境產品出口國是南非、埃及、突尼斯和摩洛哥,合計占非洲出口總額的 90%。這四個國家占據主導地位可歸因于多種
156、因素,包括豐富的自然資源、相對成熟的制造業以及龐大的國內市場。圖 15 非洲主要環境產品出口國(2021 年)-10203040506070南非埃及突尼斯摩洛哥肯尼亞多哥單位:億美元61.49017.83011.2306.9901.2201.160這種較低的產量和出口量與非洲環境產品巨大的制造潛力相去甚遠。據估計,非洲僅太陽能發電量就能夠達到驚人的 10 太瓦(TW),擁有 350 吉瓦(GW)的水力發電潛力,110 吉瓦的風能發電潛和 15 吉瓦的地熱資源。114 此外,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預計,到 2030 年,非洲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有望達到 310 吉瓦,成為全球領先的可再生
157、能源生產地區。115因此,非洲國家有機會通過與中國制造業的合作,加強對全球環境產品市場的參與。隨著全球對此類產品的需求的不斷增長,非洲國家擁有巨大的機遇,可以利用其豐富的資源、充足的勞動力和戰略地理位置,成為環境產品的主要制造者。114 非洲開發銀行.為什么非洲是下一個可再生能源強國.https:/www.afdb.org/en/news-andevents/why-africa-is-the-next-renewables-powerhouse-18822115 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2019).擴大非洲可再生能源開發.3.2非洲朝陽產業及其對未來投資的影響59專欄 18 晶科能源:非洲綠色制
158、造投資的先行者116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西省領先的太陽能科技公司,是第一家在非洲建立光伏制造工廠的中國投資者。它在位于南非開普敦埃平工業區的光伏工廠投資約 750 萬美元。截至2014 年投產時,該工廠年產能為 120 兆瓦(MW),雇用了約 250 名當地工人。晶科能源在南非設立該工廠的戰略決策是基于公司對非洲在可再生能源發展方面存在巨大潛力的認可。南非平均年日照 2500 小時,輻射水平 4.5 至 6.6 千瓦時/平方米,位居世界前三,為廣闊的光伏市場奠定了基礎。南非政府為實現能源結構多元化,于 2010 年推出了綜合資源計劃(IRP),提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即到 2030 年將
159、總裝機容量提高到近 9 萬兆瓦,將燃煤發電的比例降低到 45.9%,將可再生能源(不包括水電)的占比從幾乎為零提高到21%。此外,南非能源部于 2011 年推出的可再生能源獨立電力生產商采購計劃(REIPPPP)進一步促進了南非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晶科能源投資該光伏制造廠的戰略決策符合這些國家目標,并凸顯了該公司在進軍非洲蓬勃發展的可再生能源市場方面的戰略遠見。建筑材料在建材行業,我們重點關注三大支柱子行業:陶瓷、水泥和玻璃。在這三個子行業,非洲排名前十的出口國的出口潛力合計為 27 億美元,比目前18 億美元的總出口額高出 50%。與此同時,這些特定行業的未開發出口潛力為 22 億美元。下圖展
160、示了上述行業在現有生產水平下的出口潛力。116 中國儲能網新聞中心(2014),中國光伏企業在非洲設立的首家工廠正式投產,數字儲能網https:/ 通過與中國的有針對性的投資合作促進非洲工業化60圖 16 非洲和其出口潛力最大國家的陶瓷出口潛力指標(EPI)未開發的出口潛力實際出口額出口潛力單位:億美元13.105.2702.4701.8101.0400.8907.77603.0901.6800.6900.8800.4013.2103.5901.3201.1605.500.56002.04.06.08.01012.014.0合計埃及南非加納摩洛哥坦桑尼亞圖 17 非洲和其出口潛力最大國家的水泥
161、出口潛力指標(EPI)未開發的出口潛力實際出口額出口潛力單位:萬美元0896.00430.0150.0130.058.60055.90050.90020.600813.200160.0130.095.600214.0084.30054.80074.500933.100270.064.90041.00483.0033.50025.60015.1002004006008001000合計烏干達南非安哥拉科特迪瓦坦桑尼亞塞內加爾埃及 3.2非洲朝陽產業及其對未來投資的影響61圖 18 非洲和其出口潛力最大國家的玻璃出口潛力指標(EPI)未開發的出口潛力實際出口額出口潛力單位:億美元014.1607.4
162、901.8101.3501.0609.65204.9701.4201.0300.4308.6804.3401.0600.9500.6702.04.06.08.01012.014.016.0合計埃及南非摩洛哥坦桑尼亞預計 2024 年至 2030 年期間,非洲建筑材料市場規模的復合年增長率為 6.8%。117人口增長、快速城市化和大量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了對建筑材料需求的不斷增長。許多國家都將基礎設施建設列為優先事項,這也是中國在非洲大陸最主要的投資領域。魔 多 情 報 公 司 估 計,2023 年,非 洲 有 超 過 570 個 建 設 項 目,價 值4500 億美元。118這些項目凸顯了與制
163、造業的協同效應,特別是在建設項目密集的國家,地理位置靠近這些直接市場的背景為建筑材料行業提供了戰略優勢。117 6W研究(2024).非洲建筑材料市場(2024-2030)行業、前景、增長、收入、預測、規模、份額.https:/ 魔多情報.非洲建筑業規模和份額分析-增長趨勢和預測(2024-2029年).非洲建筑業-市場趨勢與報告()第三章 通過與中國的有針對性的投資合作促進非洲工業化62專欄 19 尼日利亞丹格特與中材國際的戰略合作119盡管尼日利亞不斷增長的基礎設施市場推動了對水泥的巨大需求,但當地水泥生產行業仍面臨著一些挑戰,包括能源消耗高、技術落后、排放問題嚴重。認識到現代化的需要,2
164、008 年西非領先的水泥生產商丹格特工業有限公司與中國最大的水泥和石膏板生產商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CNBM)的子公司中材國際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中材國際的參與使丹格特位于科吉州奧巴哈納的水泥廠得以擴建,這個項目引進了前沿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燒成系統中的預熱器和回轉窯采用了中材國際的專有技術、設備,及頂級進口實驗室自動取樣設備。因為此次升級改造,生產多種高品質水泥產品成為現實,工廠也達到了世界一流的能源效率和環境標準。2020 年 5 月,奧巴哈納工廠新的 5 號生產線投入運營,日產熟料水泥 6000 噸。此次擴建極大提高了當地水泥產能,增強了基礎建材供應,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此外,當地水
165、泥價格從 300 美元/噸下降至 130 美元/噸,為尼日利亞國家開發建設項目節省了大量成本。3.2.2 生產和投資機會比較分析中國經濟的持續轉型為非洲國家工業產能轉移和生產結構升級提供了歷史性機遇,這種情況在中國周邊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已經存在。不過,中國工業產能向非洲轉移的情況并不多見。如果希望情況有所改善,必須改變將非洲視為高風險投資目的地的錯誤看法。在本節中,我們力求通過和中國以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其他新興工業中心對比,展示非洲作為投資目的地的吸引力。一般經濟生產成本,特別是制造業生產成本的主要驅動因素是能源、運輸、勞動力和原材料。我們將通過以下對非洲生產成本的分析,對非洲
166、作為投資目的地提供經濟論證。除重點關注非洲大陸本身的生產成本,我們還會將其與中國自身及其他新興工業中心的生產成本進行比較。119 姜宣(2021)中尼企業強強聯手打造非洲水泥產業新格局.人民網http:/ 3.2非洲朝陽產業及其對未來投資的影響63能源:能源成本能源(電力)是生產成本的關鍵驅動因素,尤其是在制造業中。根據現有數據,全球平均每度電價格為 0.165 美元。120非洲平均電價為 0.141 美元,比全球平均電價低 15%。盡管中國的電價單價(0.084 美元)低于非洲,但有 13 個非洲國家的電價比中國和東南亞其他一些區域工業中心更低(見圖 19)。另外 7 個非洲國家平均每度電價
167、格比中國高出不到 20%。圖 19 非洲和其他工業中心 1 千瓦時的平均電價(美元)0.0070.0130.0140.0210.033 0.0330.0350.0410.0560.0610.0690.070.0760.081 0.0810.0840.092 0.0930.0960.10.10.141$0.000$0.020$0.040$0.060$0.080$0.100$0.120$0.140$0.160利比亞安哥拉蘇丹津巴布韋幾內亞阿爾及利亞埃塞俄比亞埃及贊比亞突尼斯坦桑尼亞馬來西亞南非萊索托越南中國馬拉維剛果布博茨瓦納納米比亞剛果金非洲平均電價豐富的能源資源、多國國家補貼以及中非能源領域的
168、合作,這些因素降低了非洲電力成本。隨著非洲能源領域投資的增加,工業用電成本將進一步下降,從而提高非洲的生產能力。不過顯然,非洲還有進一步投資的空間,特別是在一些電力成本仍然很高的國家。這些國家面臨著電力供應不足和不穩定的問題,阻礙了經濟社會發展。121非洲各國已經把擴大對能源領域的投120 英國有線電視網.230個國家/地區每千瓦時的電價.https:/www.cable.co.uk/energy/worldwide-pricing/121 國際能源署(2022).非洲能源展望 2022-主要發現.https:/www.iea.org/reports/africa-energy-outlook
169、-2022/key-findings第三章 通過與中國的有針對性的投資合作促進非洲工業化64資列為戰略重點,中國長期以來也一直積極參與非洲電站的融資、建設和電網擴建。勞動力:勞動力成本和勞動生產率鑒于制造業的勞動密集型性質,勞動力成本和生產率是投資決策的關鍵考慮因素,特別是在前文提到的行業中。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的數據,中國的最低工資為 286.5 美元,122這是有數據的 32 個非洲國家平均最低工資 119.2 美元的 2.4 倍。而且,如圖 20 所示,中國的最低工資高于所有32 個非洲國家的最低工資。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對于制造商有種很強的激勵作用,使非洲能夠成為其他工資較高地區的可
170、行替代方案。這種成本優勢也可以為在非洲開展業務的企業帶來更高的利潤率。圖 20 非洲和其他工業中心的最低工資(美元)2431434548495658646470709293949699118119123 123 124136141144157180188239 240243286 286050100150200250300岡比亞幾內亞比紹加納馬達加斯加尼日爾布吉納法索中非喀麥隆貝寧馬里安哥拉尼日利亞剛果金利比亞贊比亞科特迪瓦萊索托科摩羅非洲平均最低工資佛得角博茨瓦納莫桑比克肯尼亞阿爾及利亞剛果布埃及印度尼西亞赤道幾內亞毛里求斯加蓬南非摩洛哥中國據國際勞工組織估計,在勞動生產率方面,非洲工人平均
171、每小時產出22.71 美元,而中國為 15.39 美元。123此外,七個非洲國家的工人每小時產出高于中國和中國周邊的其他一些工業中心。這表明,盡管受到生產結構限122 國際勞工組織(ILO).工資統計.https:/ilostat.ilo.org/topics/wages/#123 國際勞工組織(ILO).勞動生產率統計.https:/ilostat.ilo.org/topics/labour-productivity/3.2非洲朝陽產業及其對未來投資的影響65制,非洲的勞動力成本依然相對較低,也擁有較高的生產力。因此,對于尋求經濟高效生產基地的中國投資者來說,這里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目的地。圖
172、 21 非洲和其他工業中心的每小時產出(美元)29.725.925.620.8 20.819.919.5 19.422.716.015.414.714.113.512.912.49.89.3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利比亞馬來西亞加蓬博茲瓦納南非埃及吉布提阿爾及利亞非洲平均突尼斯中國泰國納米比亞印度尼西亞毛里塔尼亞摩洛哥越南佛得角運輸:運費/國際運費運輸是經濟生產的另一個主要成本驅動因素。具體來說,國際航運是國際貿易最主要的推動因素,國際航運成本是投資決策者選擇不同目的地的關鍵考慮因素。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提供了所有國家和地區的
173、貨運成本估算,也就是使用不同運輸方式(空運、海運、公路、鐵路等)在世界各國之間運輸單位數量商品的成本。圖 22 所示,從世界其他地區向中國運輸貨物的平均單位成本為每公斤 0.051 美元,而非洲的平均單位成本為每公斤 0.181 美元。124不過,如圖 23 所示,從非洲到世界其他地區的運輸成本為每公斤 0.052 美元,僅為從中國到世界其他地區平均運輸成本 0.395美元的 13%。雖然將貨物運輸到非洲相對昂貴,但將貨物從非洲運輸到大多數外部市場卻相對便宜。這種巨大的成本差異主要是由于非洲地理位置優越,124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組織.貿易和運輸數據集(實驗性),年度,2016年起.https:
174、/unctadstat.unctad.org/datacentre/dataviewer/US.TransportCosts第三章 通過與中國的有針對性的投資合作促進非洲工業化66更接近歐洲、亞洲和北美的主要全球市場。因此,非洲在出口方面具有的成本效益優勢,使其成為面向國際市場的制造和分銷業務的絕佳地區。圖 22 非洲和其他工業中心的單位貨運運費(美元/公斤)00.020.040.060.080.10.120.140.160.180.2莫桑比克岡比亞中國博茨瓦納毛里塔尼亞科特迪瓦塞內加爾馬里布基納法索利比亞摩洛哥馬來西亞貝寧佛得角科摩羅泰國喀麥隆突尼斯幾內亞埃及多哥肯尼亞毛里求斯烏干達布隆迪納
175、米比亞印度尼西亞剛果布坦桑尼亞越南非洲平均然而,為了充分利用這一優勢,通過改善交通基礎設施來降低非洲境內的入境成本至關重要。交通基礎設施的加強將確保原材料運輸的順利進行,使非洲能夠更好地利用其自然資源,促進大陸內部貿易。中國是非洲最大的基礎設施投資國,交通建設是中國企業在非洲承包工程最多的領域,占新簽合同額的 31.2%,2022 年中非新簽合同額達 732.2 億美元。125隨著基礎設施建設合作的深入,非洲的地緣優勢將得到釋放,進一步增強非洲作為世界制造中心的潛力。125 中國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中非經濟貿易促進委員會(2023).2023 年中非經貿關系報告.https:/ 3.2非洲
176、朝陽產業及其對未來投資的影響67圖 23 非洲和其他工業中心的平均貨運成本(美元/公斤)0.0520.3950.0430.0840.2050.1970.1810.0510.1150.0930.0980.15700.050.10.150.20.250.30.350.40.45非洲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從該地運往世界其他地區從世界其他地區運往該地圖 24 從非洲和其他工業中心運往世界主要市場的平均貨運成本(美元/公斤)0.00.2410.0330.0630.1560.1040.10.750.2220.3260.60.5790.10.9140.3830.9070.60.7330.0520.3
177、950.0430.0840.2050.19700.10.20.30.40.50.60.70.80.91非洲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越南亞洲歐洲北美世界第三章 通過與中國的有針對性的投資合作促進非洲工業化68圖 25 非洲和世界高收入國家(不包括拉丁美洲)的外國直接投資回報率-1.0 2.0 3.0 4.0 5.0 6.0 7.0 8.0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非洲世界高收入國家(不包括拉丁美洲)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的數據,流向發達國家的FDI 多于發展中國家,其中非洲占全球 FDI 流入量的比例不到 5%。實際上,
178、非洲 FDI 回報率高于發達國家。如圖 25 所示,根據經合組織的數據,與高收入國家相比,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回報率更高。126而圖 26 顯示,資源豐富的非洲國家的回報率甚至更高。這一悖論源自將非洲視為高風險投資目的地的誤判。盡管非洲國家可以采取更多措施來增強非洲的吸引力,例如增加對公共和機構資本的投資,但非洲不能單打獨斗;這些努力需要合作伙伴的支持,而中國與非洲的制造業合作能夠提供這方面的機遇。127126 AUC/OECD(2023).2011-20年世界地區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回報率.2023年非洲發展動態:可持續發展投資.https:/doi.org/10.1787/6db99666-en
179、127 阿約德勒奧杜索拉(2018).解決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悖論.https:/www.undp.org/africa/blog/addressing-foreign-direct-investment-paradox-africa#:text=Addressing%20impediments%20to%20public%2C%20human%20and%20institutional%20capitals%2C,%20 中央%20 到%20 消除%20FDI%20 悖論%20 在%20 非洲。3.2非洲朝陽產業及其對未來投資的影響69圖 26 不同資源稟賦的非洲國家的外商直接投資回報率051
180、0152025303540455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百分比非洲世界高收入國家(不包括拉丁美洲)資源豐富的非洲國家資源不豐富的非洲國家生產力:產能利用率和全要素生產率我們使用兩種指標比較經濟生產率。第一個指標是產能利用率,用于衡量一個機構正在實現的產出占潛在產能的百分比,我們通常在公司層面使用此指標作為衡量標準。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 年中國產能利用率為75.6%。與此同時,非洲平均產能利用率為 71.3%,并未明顯低于中國。128此外,如圖 27 所示,六個非洲國家的產能利用率高于中國。非洲國家產能利用率的差異反映了要素稟賦
181、和產業發展水平的差距。南非和科特迪瓦等擁有相當工業基礎的國家的產能利用率高于非洲其他國家。128 穆迪分析.經濟指標。產能利用率-國家/地區列表.https:/ 通過與中國的有針對性的投資合作促進非洲工業化70圖 27 非洲產能利用率01020304050607080塞內加爾盧旺達莫桑比克南非科特迪瓦多哥中國馬里乍得非洲平均貝寧肯尼亞贊比亞布基納法索尼日爾幾內亞比紹岡比亞塞拉利昂百分比生產力的第二個指標是全要素生產率(TFP),它是生產效率的衡量標準,即在給定的投入水平下獲得了多少產出,或者說以投入與產出的比率來衡量?,F有數據表明,非洲的平均全要素生產率為 0.98,高于中國的 0.96,其中
182、17 個非洲國家的全要素生產率高于中國,如圖 28 所示。129圖 28 非洲的全要素生產率0.800.850.900.951.001.051.10塞拉利昂多哥肯尼亞盧旺達泰國尼日爾印度毛里求斯中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摩洛哥坦桑尼亞加蓬埃及毛里塔尼亞貝寧喀麥隆蘇丹塞內加爾突尼斯非洲平均尼日利亞萊索托博茨瓦納布基納法索南非科特迪瓦中國贊比亞納米比亞安哥拉布隆迪津巴布韋129 格羅寧根增長和發展中心(2024).賓夕法尼亞大學世界表版本10.01.https:/www.rug.nl/ggdc/productivity/pwt/?lang=en 3.3中國投資者參與促進非洲工業化的建議713.3 中國
183、投資者參與促進非洲工業化的建議3.3.1 利用現有互補能力構建本地化供應鏈上文中所選行業在非洲的出口潛力及其比較優勢為中國投資者將富余產能轉移到非洲提供了獨特的機會,它們可以在競爭相對較弱的情況下尋求高回報。中國在這些朝陽領域投資的成功案例表明,除了金融投資之外,通過與非洲公司合作實現的技術轉讓可以顯著提高非洲的生產力。通過利用這些互補優勢,投資者可以建立更高效、更有彈性的本地化供應鏈。3.3.2 預測并利用非洲未來的需求和市場動態地理位置靠近主要出口市場對于許多非洲國家的制造業來說是一個顯著的優勢,與此同時,上述朝陽行業產品的非洲國內市場也在快速增長。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推動了原材料、中間產品
184、和成品的高效流動和交易。投資者應識別并利用與價值鏈上下游環節有密切聯系的區域中心,充分利用不斷增長的非洲內部市場和非洲對這些產品不斷增長的需求。3.3.3 提前進入新興催化行業的戰略一些非洲國家已經在催化工業方面具備一定的基礎,其他國家雖然擁有比較優勢,但仍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中國投資者應考慮盡早進入這些市場,以建立強大的影響力并充分挖掘其增長潛力。這一戰略也適用于尚未獲得大量中國投資但具有較高催化潛力的行業。一些特定行業,如綠色制造、制藥、建筑材料等具有較高的增長潛力和顯著的經濟影響。舉例來說,對綠色制造的投資可以利用全球向可再生能源的轉變趨勢,而制藥可以滿足非洲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需求。盡早
185、進入這些領域可以為中國投資者帶來先發優勢。第三章 通過與中國的有針對性的投資合作促進非洲工業化723.3.4 加強區域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投資效益,改善交通和基礎設施一直是泛非機構和許多非洲國家發展計劃的核心。中國已經是非洲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投資者,融資和跨境項目可能是下一階段合作的戰略方向。區域項目不僅可以降低進出國境成本,促進原材料的順利運輸,也可以創造一體化的市場和價值鏈。此外,基礎設施投資也是一個利潤豐厚的部門,特別是在基礎設施需求仍然突出的非洲。在這方面,中國的銀行和承包商應優先考慮非盟發展署發展新伙伴計劃(AUDA-NEPAD)在非洲基礎設施發展計劃中確定的高潛力項
186、目,因為這些項目將支持非洲內部貿易并提高非洲的制造能力。第四章由摩洛哥非洲銀行集團團隊主筆75第四章 非洲營商環境變化軌跡:各區域發展動力、挑戰與機遇非洲正處于重大轉型階段,其轉型進程對營商環境產生了直接的影響。經濟、政治和社會動態不斷變化,治理、稅收等領域發生重大結構性改革,投資大幅增漲,這些因素都加快了非洲經濟環境的現代化。發展運輸、能源和電信基礎設施對于改善營商環境也非常關鍵。運輸走廊的現代化建設和電信網絡的改善,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降低商業運營成本。此外,為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各國紛紛出臺措施以確保能源供應的安全性和可持續性,進而提振投資者的信心。在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ECOWAS)和東
187、非共同體(EAC)等組織的支持下,區域一體化也取得重大進展。各組織致力于協調經濟政策和減少貿易壁壘,從而為非洲打造更趨一體化和更具競爭力的營商環境。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是加強非洲內部貿易和建立大規模單一市場的重要舉措。與此同時,非洲各地建立的經濟特區也是另一關鍵舉措。通過實行稅收和海關優惠政策,簡化行政程序,并提供現代化的基礎設施,經濟特區在刺激當地工業化和加大力度吸引投資者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盡管取得了上述進展,但非洲各區域仍然面臨重大挑戰。例如,需進一步提高透明度,縮小經濟差距,建立更有效的監管體系。然而,應對挑戰的同時也伴隨著機遇??缮罨母?,吸引投資,助力可持續和包容性增長。應加大
188、力度提升透明度和行政效率,創造更有利的營商環境。非洲各區域因其獨特的經濟、政治和社會背景,在改善營商環境方面具有不同的特點和方法。本章節將著重介紹非洲為改善營商環境所采取的各種方法和戰略。每一區域均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了具體的解決方案,成果各異,前景良好。第四章 非洲營商環境變化軌跡:各區域發展動力、挑戰與機遇764.1 西部非洲:處于改革和基礎設施現代化的時代在西共體和西非經濟貨幣聯盟(WAEMU)的領導下,西非采取的戰略是進行積極的結構性改革,并投資建設現代基礎設施。西非立足于經濟多元化,塞內加爾和科特迪瓦率先在礦產開采和能源領域吸引投資;尼日利亞和加納等國建設的免稅區通過稅收優惠和簡化行政程
189、序等措施發揮關鍵作用。4.1.1 政治、經濟和基礎設施條件區域政治和經濟發展成果在西共體和西非經貨聯盟的領導下,西非進入深刻變革期。馬里、尼日爾和布基納法索等國陷入政治動蕩。變革一方面帶來了挑戰,另一方面也催生了民主進步,如塞內加爾 2024 年大選近期和平舉行。在經濟方面,西非經貨聯盟成員國實施的多樣化和結構轉型增強了西非地區的經濟活力。相對穩定的西非法郎/美元匯率平價使該聯盟成員國,尤其是塞內加爾和科特迪瓦受益。兩國在礦產開采和能源產業的外國直接投資均大幅增加。此外,盡管面對巨大的匯率波動和通貨膨脹挑戰,尼日利亞和加納等主要經濟體仍然是西非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西非 2024 和 2025
190、年經濟增速預計為 4.1%130,將成為非洲大陸極具吸引力的經濟中心?;ヂ摶ネI域的進展:區域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西非運輸和電信基礎設施的最新進展極大促進了營商環境的改善。區域運輸走廊項目,包括對公路、鐵路和港口的完善,在促進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和幾內亞等國之間的貿易和經濟一體化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這些舉措旨在減少過境時間,降低成本,促進區域內外更順暢、更高效的貿易往來。此外,電信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進展??铺氐贤?、塞內加爾和貝寧等國在改善移動網絡和擴大寬帶使用范圍方面加大投入,彰顯了較高的行業成130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24)_.撒哈拉以南非洲區域經濟展望.4.1西部非洲:處于改革和基礎設施
191、現代化的時代77熟度。這些舉措對數字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為電子商務和數字服務提供了必要的基礎設施,是現代商業運營的關鍵因素。4G 技術的推廣和 5G 技術的應用也將極大提高服務速度和聯通水平。為區域提供更實惠、更便捷的能源在能源方面,最近出臺的項目初見成效,前景良好,如建設太陽能微型電網和推動西共體成員國家電網互聯。布基納法索充分利用私人投資和世界銀行融資,大規模部署太陽能光伏系統和電池,極大提高了可靠和廉價電力的供應。到 2030 年131,西非地區跨境互聯互通項目的建設可將發電成本降低約 10%,并提供更加綠色的能源。這些措施為可持續增長創造了更穩定、更有利的經濟環境。4.1.2 積極治理
192、和自愿性:改革動力啟動國家項目和戰略,提升投資吸引力西非國家致力于通過實施各類治理項目、設立委員會以及推出投資路線圖和章程來改善營商環境。加納投資促進中心(GIPC)、尼日利亞投資促進委員會(NIPC)和總統商業環境促進委員會(PEBEC)均實施改革措施,簡化監管流程,吸引更多投資。塞內加爾設立了投資促進與大型工程局(APIX)和改善營商環境總統委員會,旨在促進創業和吸引私人投資。多哥、貝寧和幾內亞等國也采取了類似舉措。多哥啟動國家發展計劃(2018-2022)(PND),并成立營商環境小組,重點加強行政服務數字化和經濟特區建設。貝寧投資出口促進署(APIEX)著力為投資者獲取信息提供便利。在
193、幾內亞,私人投資促進局(APIP)和投資和公私伙伴關系部(CPI-PPP)通過推動立法和制度改革來吸引外國投資,支持當地私營經濟發展。131 MDPI(2023).電網互連互通:現狀、未來前景和研究方向.第四章 非洲營商環境變化軌跡:各區域發展動力、挑戰與機遇78共同對外關稅(CET)132:營商環境改善和經濟一體化的催化劑2015 年實施的西共體共同對外關稅和 2000 年實施的西非經貨聯盟共同對外關稅旨在協調區域內國家關稅政策,刺激區域內貿易,并建立穩定和可預測的關稅體系。根據產品的不同,設置從 0%到 35%不等的不同水平關稅。這一關稅體系有助于簡化貿易程序、降低交易成本、保護當地產業。
194、近期,三個薩赫勒國家聯盟(AES)成員國宣布退出西共體,帶來一些挑戰,但也為進一步增強區域一體化和凝聚力提供了機遇,需要探索創新方案,使共同對外關稅體系高效運行。投資者保護措施:公平和公正待遇西非國家制定各項措施以保護外國投資者。例如,加納分別與中國、英國和美國等國簽署了若干雙邊投資協定(BIT),條款涉及公平和公正待遇、防范無合理補償征用,引入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CSID)等國際爭端解決機制等。在稅收方面,西非地區多國制定了不雙重征稅協定133,避免對投資人的同一收入進行重復性征稅。例如,2018 年,科特迪瓦與法國簽署了不雙重征稅協定,允許相關公司在本國享受稅收抵免或免稅。塞內加爾和貝
195、寧等國也與歐洲和亞洲多國簽訂了類似協定。大多數國家法律投資方將股息和利潤匯出的自由,如塞內加爾投資法允許投資者將利潤轉移到國外,未設重大限制。外國投資者在發生爭議時也受到國際仲裁機制的保護。例如,布基納法索加入了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增強了投資者對該國安全和公平營商環境的信心。馬里和尼日爾也建立了有利于國際仲裁的法律體系,有助于解決國家管轄范圍外的爭端。132 歐洲發展政策管理中心.對西共體共同對外關稅的初步思考.133 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非洲投資政策和雙邊投資條約.4.1西部非洲:處于改革和基礎設施現代化的時代794.1.3 商業便利化:競爭力問題和國家間的差異化因素更有利的稅收制
196、度為協調和簡化公司稅收程序,西非國家134,特別是西非經貨聯盟和西共體成員國的稅收體系主要由稅種和稅率構成。公司稅率通常為 25%至 30%不等,增值稅為 18%左右,不同行業的稅率和免稅規定也不盡相同。例如,幾內亞比紹等國對相關行業征收附加稅,而其他國家則提供稅收優惠,以吸引戰略領域的投資。尼日利亞的稅收制度對外國投資者尤其有吸引力。尼日利亞的公司稅率從小型企業的零征稅到大型企業的 30%不等,增值稅為 7.5%(西共體最低稅率之一)。此外,尼日利亞為農業、基礎設施、房地產和能源等重點行業提供多種稅收優惠,以鼓勵投資。例如,為刺激出口及初級生產,礦業及農業領域企業享受免稅政策。此外,道路基礎
197、設施項目也享受稅收抵免,以鼓勵對這一重要行業的投資。上述措施,疊加 2021 年確立的 6.7%的總體稅負,使尼日利亞成為以良好稅收政策推動商業發展和吸引外資的典范。更有效的行政手段近年來,西非國家為促進創業作出系列改革舉措,包括出臺相關政策以簡化創辦企業的程序,降低成本,縮短時間。西非經貨聯盟國家均引入了“單一窗口”機制,簡化相關流程。例如,在貝寧和多哥,創業手續全部在線上完成,而在科特迪瓦等國仍需于線下完成相關程序。塞內加爾通過簡化行政程序、降低交易成本,將創建企業所需的時間從兩個月縮短至 48 小時。通過實施上述舉措,西非經貨聯盟成員國在全球企業注冊(GER)排名中獲得相應分數,從尼日爾
198、的 3 分到幾內亞比紹的 10 分不等,而后者在企業創建便利化方面的成效尤為突出。根據最新的營商環境報告,在幾內亞比紹,私人投資促進局(APIP)推出“單一窗口”,創業者可在 72 小時內完成企業創建。這一舉措使幾內亞比紹成為本地區改革的典范。134 稅務基金會.非洲商業內幕.第四章 非洲營商環境變化軌跡:各區域發展動力、挑戰與機遇80表 1 西非經貨聯盟成員國在全球企業注冊中的分數國家貝寧布基納法索科特迪瓦幾內亞比紹馬里尼日爾塞內加爾多哥分數9.55.57107368資料來源:ger.digitalgovernment.world.注釋:全球企業注冊排名分數為 1-10,10 分為最高分。斜
199、體表示信息門戶網站,其他為電子單一窗口(2021 年評估數據)。更有吸引力的自貿區和特區西非施行的免稅區和經濟特區政策對于刺激投資至關重要135。尼日利亞的卡拉巴爾和萊基全球免稅區,以及加納的特馬全球免稅區,以稅收和關稅優惠吸引外國企業??铺氐贤吆腿麅燃訝栆卜謩e在阿比讓和達喀爾建立了免稅區,為工業和商業提供便利。與此同時,按行業設立的經濟特區也不斷發展,如貝寧的格魯吉貝紡織品工業園,科特迪瓦在約普貢建設的農用工業免稅區等。通過簡化行政程序和提供現代基礎設施,這些舉措改善了營商環境,進而促進本地區的經濟增長和產業多元化發展。135 全球非洲網.4.2中部非洲:政策一體化和協調注入新的經濟動力81
200、4.2 中部非洲:政策一體化和協調注入新的經濟動力中部非洲自然資源豐富,致力于提高經濟一體化水平,通過推動各類稅收改革以吸引投資。乍得實施了有利的稅收制度。盡管區域治理和透明度方面仍然存在挑戰,但中部非洲經濟與貨幣共同體(CEMAC)設立的營商環境觀察站等舉措能有效發現并消除投資障礙如在。4.2.1 巨大的經濟潛力和有待提高的一體化自然資源和經濟增長中非經貨共同體覆蓋區域超過 300 萬平方公里,包括六個國家: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布)、加蓬、赤道幾內亞和乍得。該地區總人口達 6000 萬,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儲備,尤其是石油、天然氣、黃金、鉆石、錳和鈾。然而,由于缺乏私人投資,這些資源多數
201、沒有得到充分開發利用。能源行業,尤其是石油和木材,占其出口的 80%以上,是共同體經濟發展的支柱。此外,中非經貨共同體 2024 年和 2025 年經濟增長率預計分別為 3.4%和 3.1%,前景良好136。預計 2024 年通脹率將降至 4.5%,經濟穩定性進一步增強。區域一體化的挑戰通過協調各國經濟和貨幣政策,建立中非國家銀行(BEAC)和中非經貨共同體委員會等區域性機構,中非經貨共同體內部的區域一體化137取得顯著進展。然而,與非洲其他區域相比,中部的一體化水平仍有待提高,需繼續加強區域內投資力度。共同體內部貿易量有待增長,經濟一體化還有較大提升空間。中非共和國和乍得等內陸國家受地理因素
202、影響較大,加蓬和赤道幾內亞之間的簽證要求限制了人員的自由流動,這些都是提高區域一體化水平及其潛在經濟效益面臨的挑戰。136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24).撒哈拉以南非洲區域經濟展望報告.137 世界銀行(2019).深化區域一體化,促進增長和繁榮.第四章 非洲營商環境變化軌跡:各區域發展動力、挑戰與機遇82共同對外關稅帶來機遇1993 年,中非經貨共同體設立共同對外關稅138,旨在對該地區的進口產品實施標準關稅。該關稅體系分為四檔稅率:必需品為 5%,原材料和資本貨物為 10%,中間產品為 20%,消費品為 30%。然而,由于成員國未經中非經貨共同體批準而采取單方面減損和保障措施,給共同對外關
203、稅的實施帶來了挑戰,需切實加強共同海關制度的協調,提高其效率。4.2.2 改善營商環境的努力協調的必要性非洲商法協調組織(OHADA)在改善中部非洲的營商環境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該組織成立于 1993 年,旨在統一各國貿易法,加強其 17 個成員國,特別是中部非洲國家的法律制度建設。稅收方面制定了區域性指導原則,將公司稅率統一在 25%至 40%之間。然而,由于中非經貨共同體成員國有權根據其經濟情況靈活調整稅收政策,因此,公司稅率各有不同,國家間增值稅稅率的差異較大。同時,區域內也正在部署重大項目,以改善當地營商環境。例如,2021 年,中非經貨共同體建立了營商環境觀測站,其任務是持續監測和評
204、估營商環境,找出投資障礙,并提出解決方案。乍得:更有利的稅收結構在中部國家中,乍得制定了最優征稅方案,在稅收方面的表現最為突出。根據對中非各國稅收制度的深入分析,乍得的公司稅為 20%,具有較強競爭力。此外,乍得的增值稅稅率為 18%,低于地區標準。其稅收體系還包括累進所得稅,稅率從 0%到 20%不等,對不同收入水平的投資者和員工具有較大吸引力。138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部非洲經濟和貨幣共同體(中非經貨共同體)員工報告(2023)磋商第四條.4.2中部非洲:政策一體化和協調注入新的經濟動力83表 2 中非經貨共同體國家的主要稅收公司稅增值稅所得稅喀麥隆33%(營業額超過 30 億中非法郎的
205、公司)30.8%(營 業 額 低 于 30 億 中非法郎的公司)19.25%累進稅率從 11%到 38.5%不等(包含10%附加費)剛果(布)28%18%累進稅率從 1%到 45%不等加蓬30%18%累進稅率從 0%到 35%不等赤道幾內亞35%15%累進稅率從 0%到 35%不等中非共和國30%(全行業)20%(農業領域)19%累進稅率從 0%到 40%不等乍得20%18%累進稅率從 0%到 20%不等資料來源:中部非洲稅務指南刺激投資:不同國家的優勢為了進一步鼓勵投資,各國制定了具體的激勵計劃,突出各自優勢。綜合來看,喀麥隆側重于企業創建和運營期的稅費減免,剛果(布)重點發展經濟特區,加蓬
206、聚焦減免的期限和法律保障,乍得則為新建企業大幅減稅。第四章 非洲營商環境變化軌跡:各區域發展動力、挑戰與機遇84表 3 西非國家實施的主要投資激勵措施國家主要投資激勵措施喀麥隆139在初建階段,某些商品可享受 5 年期的免除注冊稅、轉讓稅、關稅和增值稅。在運營階段,可享受 10 年期的減免稅,主要是最低稅、公司稅和關稅。新注冊企業可享受 2 年期的免征營業稅。營業額低于 1 億中非法郎的企業可享受 50%的公司稅減免。上市企業和免稅區或工業免稅點經營的企業可享受免稅。某些受影響行業和地區可享受特殊豁免。剛果(布)140成立費、增資、公司合并、股票或股份轉讓等注冊費用降低 50%。減免企業稅,根
207、據其規模和/或經營活動的不同,免稅最高可達 100%。允許在前 3 個財年內結轉損失。對出口產品實行零增值稅。大幅降低經濟特區內企業的公司稅、股息稅和注冊費。加蓬141經濟區的新企業可享受 10 年期的免征公司稅,25 年期的免征預扣稅、增值稅、不動產稅和關稅。經濟區內可招聘外國雇員。根據經營活動類型和實際投資,免除 100 萬中非法郎的最低稅,以及注冊 2 年或 2 年以上企業的最低征稅。法律保障:國有企業和外企無差別待遇,不得在獨立第三方確定的公平、公正補償方案缺失的情況下實施征用和國有化。在旅游和建筑等行業,3 億中非法郎以上的投資免征增值稅。乍得142新建企業前 5 個自然年可享受免征
208、企業稅(營業稅)。再投資獲得的受益可免稅。公司稅和個人所得稅稅基可扣減 40%。創業、增資、合并、出售股票或股份可減免注冊費 50%。根據投資地點、性質和金額的不同,可免除公司最低稅。2023 起,對工業、旅游、能源、水利、信息通信技術、體育、交通等行業不低于 2.5 億中非法郎的投資實行減稅制度。中非共和國143房地產、農業、林業、礦業、旅游和工業領域的企業可享受減免公司稅 25%。新注冊企業的可享受 2 年期免除公司稅。房地產、農業、林業、礦業、旅游和工業行業的新注冊企業可享受 5 年期免稅。法律保障:為非本國企業制定投資章程,保障其資本匯回權利。特定行業的企業免征關稅。赤道幾內亞144稅
209、務和海關征稅豁免由企業和相關部門協商。政府可為特定行業(石油、天然氣、市政工程等)實施稅費減免。139 普華永道稅務摘要;喀麥隆2023年投資環境報告(美國農業部).140 中部非洲稅務指南.141 中部非洲稅務指南.142 蒙達克.一般稅法變更投資激勵.143 中部非洲稅務指南.144 中部非洲稅務指南.4.3南部非洲:競爭性營商環境的經濟多樣化和大膽改革854.3 南部非洲:競爭性營商環境的經濟多樣化和大膽改革南部非洲國家優先發展多樣化經濟,同時進行大膽改革,以創造更有競爭力的營商環境。該區域集中發展關鍵基礎設施和經濟項目,以提高競爭力,如南部非洲電力聯盟(SAPP)。出臺激勵政策和簡化監
210、管流程也是關鍵因素,如博茨瓦納為投資者制定了更有吸引力的稅收方案。4.3.1 經濟和基礎設施發展宏觀經濟穩定和區域一體化:可持續增長的基礎南部非洲自然資源豐富,經濟多樣化程度較高,吸引了大量外國投資者。為消除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南共體自由貿易區積極推動區域一體化。得益于此,預計博茨瓦納、莫桑比克和南非三國 2024 年增長率為 2.6%145。盡管面臨物流和制度性挑戰,非洲自貿區仍為區域內貿易的增長創造了機遇。關鍵基礎設施和經濟發展:提高區域競爭力的動力發展能源、運輸和電信行業基礎設施對于改善南部非洲營商環境至關重要。為促進區域貿易,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競爭力,制定了區域基礎設施發展總體計劃(RI
211、DMP)。特別是在博茨瓦納、納米比亞和南非,互聯網和手機普及率較高,數字互聯和信息通信技術基礎設施,以及光纖和 4G/5G網絡的部署也發揮了關鍵作用。博茨瓦納計劃將哈博羅內科技園打造成為地區信息通信技術中心。在能源行業,包括南部非洲電力聯盟(SAPP)在內的互聯互通項目將在降本增效方面發揮積極作用。145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24).撒哈拉以南非洲區域經濟展望報告.第四章 非洲營商環境變化軌跡:各區域發展動力、挑戰與機遇864.3.2 提高經濟吸引力的結構性改革和激勵政策簡化制度環境和商業便利化南部非洲各國家采取重大改革措施改善營商環境和制度,以吸引更多投資者。莫桑比克146:2023 年,
212、通過新的投資法,為投資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取消了相關行業限制,并加強了產權保護。南非:2022 年啟動的營商環境改革愿景旨在創建更加現代和合理的制度環境,激勵關鍵行業的私人投資。博茨瓦納和贊比亞:博茨瓦納投資和貿易中心(BITC)和贊比亞開發署(ZDA)在簡化制度程序和促進投資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津巴布韋:2023 年 11 月頒布了津巴布韋投資發展局(一般投資)條例,為投資者提供更多保障,包括投資許可證續期和提交年度報告的規定,以及爭端解決機制。吸引戰略投資的稅收優惠和特殊制度盡管各國普遍傾向于降低公司稅以吸引投資,但稅收制度仍存在差異。其中,博茨瓦納的稅收制度最具吸引力。146 聯合國貿發會
213、議投資政策中心(UNCTAD).2023年投資法.4.3南部非洲:競爭性營商環境的經濟多樣化和大膽改革87表 4 2024 年南部非洲各國稅率國家法人稅增值稅所得稅南非27%15%累進,18%-45%博茨瓦納22%12%累進,0%-25%莫桑比克32%17%累進,10%-32%贊比亞30%16%累進,25%-37.5%津巴布韋24.72%14.5%累進,0%-45%納米比亞32%15%累進,18%-37%資料來源:南非稅務局、普華永道稅務摘要、標準銀行貿易俱樂部、歐華律師事務所(非洲)、其他地方機構除國家標準稅率外,各國也制定了各類激勵政策。南非147:為研發支出提供有效期至 2033 年 1
214、2 月 31 日的 150%稅收信貸,并為控股公司提供優惠。納米比亞148:出口免稅區免稅政策力度大,公司稅為 18%。津巴布韋149:對 100 萬美元以上的投資給予稅收減免和關稅豁免,在經濟特區前 5 年期享受零稅率,5 年期滿后稅率為 15%。博茨瓦納150:為經濟特區和斯佩杜地區(SPEDU)的企業提供稅收優惠。贊比亞151:向在經濟便利區和農業、工業等重要行業的企業提供稅收優惠,包括利潤免稅和關稅減免。147 南非稅務局.研究專業新聞.148 納米比亞投資促進和發展委員會.149 津巴布韋投資發展局.150 博茨瓦納投資貿易中心(BITC).151 贊比亞發展署(ZDA).第四章 非
215、洲營商環境變化軌跡:各區域發展動力、挑戰與機遇884.4 東部非洲:包容性增長、雄心勃勃的改革和區域一體化東非地區的經濟增長得益于堅實的基礎和日益增強的區域一體化水平。經濟特區和產業園區促進了工業化的發展,進一步推動了改革的步伐,改善了營商環境。稅收措施和投資激勵政策至關重要,肯尼亞、烏干達和坦桑尼亞引領地區改革進程。尤其在肯尼亞,初創企業得到大力扶持,商業便利化舉措較為完善。4.4.1 強大的經濟基礎和日益增強的區域一體化東非的持續增長和競爭力因素東部非洲包括肯尼亞、烏干達、坦桑尼亞、埃塞俄比亞、盧旺達和蘇丹等國,近年來保持了強勁的經濟增長勢頭。經濟發展得益于不斷擴大的中產階級群體、人口偏向
216、年輕化、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有效的工業化舉措。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4 年該地區 GDP 增長率將達到 5.4%152。經濟一體化和貿易便利化盡管在消除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政策協調和貿易便利化等方面存在諸多挑戰,東非共同體國家的經濟一體化仍持續推進。東非共同體建立了共同市場和關稅聯盟,極大促進了資本、貨物和人員的流動。同時,非洲自貿區提供的巨大市場也為企業帶來了新的商業和投資機會。此外,區域內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強,烏干達和坦桑尼亞之間的加熱原油管道項目已提上日程。該地區還通過東非電力聯盟加強跨國電網建設,拓展跨境公路、鐵路和油氣網絡,如拉穆港-南蘇丹-埃塞俄比亞運輸走廊。152 國際貨幣基金
217、組織(2024).撒哈拉以南非洲區域經濟展望報告.4.4東部非洲:包容性增長、雄心勃勃的改革和區域一體化894.4.2 轉型中的營商環境大刀闊斧的改革和重大進展東非國家不斷實施大刀闊斧的改革,以提高競爭力,為商業發展提供便利。世界銀行的營商環境報告顯示,該地區取得重大進展,主要得益于以下舉措:貿易和商業便利化:為促進跨境貿易,坦桑尼亞于 2015 年通過了“坦桑尼亞貿易一體化戰略”153以。2022 年,烏干達154將其投資局重組為一個集中的一站式服務機構,簡化了行政程序??夏醽唵恿恕癒enNIP”轉型總統方案,為創辦企業提供便利。盧旺達建立了在線平臺,整合了 100 多項行政服務155。布
218、隆迪于 2023 年 7 月156修訂了銀行條例,使小企業更易獲得貸款。制度現代化:肯尼亞修訂了投資法,并于 2023 年通過了創業條例,鼓勵創新和創業。埃塞俄比亞于 2020 年出臺了新的投資法,并于 2023 年 11 月頒布了外國投資保護法,為投資保駕護航。盧旺達于2021 年制定了投資法,提供更多保障,簡化企業注冊程序。改善治理:治理工作的改革主要是增加透明度。埃塞俄比亞 2022 年通過一項法律,旨在加強司法獨立,確保嚴格執法,更好地保護投資者權利??夏醽営?2021 年出臺了公務員行為準則,促進政府部門的誠信建設。此外,2024 年 6 月啟動了政府服務數字化戰略,旨在提高行政機關
219、解決問題的時效,加強公共服務的效率和透明度。盧旺達于 2021 年設立了國家監察局,進一步步加強監督機制建設。坦桑尼亞于 2021 年通過了一項法律,以提高采掘行業透明度,提升自然資源管理水平。153 坦桑尼亞投資.坦桑尼亞貿易一體化診斷研究;非洲開發銀行.2021-2025年國家戰略文件.154 烏干達投資局.155 盧旺達發展委員會.156 布隆迪共和國銀行.第四章 非洲營商環境變化軌跡:各區域發展動力、挑戰與機遇90經濟特區和產業園區:工業化的驅動力東非依托產業園區和經濟特區吸引投資。在肯尼亞157,阿西河出口加工區、蒙巴薩和拉穆園區聚焦工業化,而內羅畢航空城項目計劃圍繞新機場打造重要的
220、經濟樞紐。烏干達規劃的 2040 年建成的 27 個產業園中,9 個已于 2022 年投入運營158。這些園區擁有完備的電力、工業用水、道路、廢棄物管理等基礎設施,有利于制造業的發展。坦桑尼亞正在建設本杰明姆卡帕農產品加工和能源產業經濟特區159。埃塞俄比亞160集中發展汽車和制藥業。盧旺達161基加利經濟特區入駐企業 100 余家。同魯濟濟經濟特區一樣,該經濟區也用于發展農用工業加工和綠色能源產業。稅收措施和投資激勵:提高區域吸引力財政政策是改善東非營商環境的關鍵。區域內各國政府實施了多項稅收改革,以減輕企業負擔,鼓勵創業。2023 年,為吸引更多投資,相關國家調整了公司稅。烏干達的公司稅為
221、 30%,重點行業的稅收減免高達 30%,自貿區企業可享受 10 年期免稅。坦桑尼亞于 2024 年降低了建筑材料和綠色技術的進口稅,以支持建筑行業,促進可持續發展??夏醽営?2023 年 4月實施了稅收改革,降低了對中小企業的稅收;信息通信技術和建筑等重點行業享受下調稅率,為 15%,經濟特區可享受長達 10 年期的免稅政策。除稅收外,該地區國家還通過提供補貼、貼息貸款和優惠土地政策等激勵措施吸引投資。例如,在肯尼亞,投資者可以優先獲得國家銀行信貸和工業用地,外籍人士還可快速辦理工作許可。烏干達采取的金融激勵措施包括參與戰略項目投資、獲取低價能源等坦桑尼亞為制造業項目提供貼息貸款,并為投資者
222、提供外匯擔保。埃塞俄比亞為出口項目提供補貼和出口中介服務。在盧旺達,投資者在非公有制性質基礎設施項目中可享受政府融資政策支持。157 肯尼亞出口加工區管理局(EPZA);肯尼亞投資局.158 烏干達投資局.產業園區報告.159 坦桑尼亞投資中心.160 埃塞俄比亞投資委員會.產業園區概況.161 盧旺達發展局.4.4東部非洲:包容性增長、雄心勃勃的改革和區域一體化91表 5 2023/24 年東非各國的投資激勵措施激勵措施肯尼亞烏干達坦桑尼亞埃塞俄比亞盧旺達金融優先獲得國家銀行貸款參與戰略項目投資制造業項目貼息貸款出口項目補貼非公有制性質基礎設施項目中可享受政府融資政策支持土地優先獲得工業用地
223、-長期租賃完全產權土地轉讓優先入駐農用工業園其他外籍人士快速辦理工作許可獲取低價能源為投資者提供外匯擔保出口中介服務企業快速注冊程序資料來源:地方政府部門和委員會、普華永道第四章 非洲營商環境變化軌跡:各區域發展動力、挑戰與機遇924.5 北部非洲:經濟轉型和戰略性改革,創造有吸引力的營商環境北非重點通過戰略性改革來實現經濟轉型,改善營商環境。該地區在互聯互通、運輸和物流基礎設施以及可再生能源轉型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使該區域深度融入全球經濟。值得一提的是,摩洛哥制定了有利的稅務制度,同時實施改革,以提高政策透明度和行政效率,吸引外國投資。4.5.1 有利的經濟條件改善運輸和物
224、流基礎設施北非國家在互聯互通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以吸引投資,促進經濟發展。例如,摩洛哥大規模投資運輸和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區、現代公路和鐵路網,以及地中海丹吉爾港等世界級港口。在埃及,蘇伊士運河的現代化和新行政首都的建設,增強了該國的聯通水平,對投資者更具吸引力。向可再生能源轉型和綠色能源領域投資北非擁有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實現能源多樣化,北非國家逐漸轉向可再生能源。摩洛哥和突尼斯這兩個非石油生產國已經成為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引領者。摩洛哥實施了太陽能項目和綠氫方案,開啟綠色能源發展的步伐。突尼斯通過建立國際伙伴關系發展綠氫產業162。162 Magh
225、rebEmergent(2024).突尼斯:三大歐洲合作伙伴啟動綠色氫項目.4.5北部非洲:經濟轉型和戰略性改革,創造有吸引力的營商環境93通過地區和國際協定促進貿易自由貿易協定為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了便利,為北非國家打造出口平臺。例如,摩洛哥與歐盟、美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如與土耳其簽訂了阿加迪爾協定,使本國產品進入廣闊的國際市場。突尼斯和埃及簽署了類似協議,進一步融入全球經濟。盡管阿爾及利亞不是世界貿易組織成員,但自 2005 年以來,阿爾及利亞通過簽署結盟協定與歐盟加強聯系,并加入了阿拉伯自由貿易區。4.5.2 提高行政透明度和效率的改革以現代化的法律制度
226、吸引投資北非國家通過實施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提高其經濟吸引力,改善營商環境。阿爾及利亞加大改革力度,建強投資促進局,進一步明確國家投資委員會的宗旨,為營商環境注入活力。摩洛哥制定了 2023-2026 年路線圖,聚焦統一的投資治理和投資管理的區域性方案。新的摩洛哥投資章程提出以促進就業、重點行業和可持續性為衡量標準的激勵機制163。突尼斯啟動了2025 年專項戰略,涉及 229 項具體措施,以提高經濟吸引力,其中包括關于投資的第 2016-71 號法律和關于稅收優惠的第 2017-8 號法律。埃及實施了大規模的國企私有化項目,并放開匯率管制以吸引更多外國投資。163 投資章程:建立更加透明和可讀
227、的框架以鼓勵投資(摩洛哥投資和出口發展署,2023年7月6日)第四章 非洲營商環境變化軌跡:各區域發展動力、挑戰與機遇94表 6 商業法律制度參考國家制度框架措施和激勵阿爾及利亞2022 年 7 月 24 日第 22-18 號法律大型項目和外國投資的一站式服務中心以及 3 項激勵措施。埃及第 72 號投資法(2017 年)落后地區的投資可享受免稅 50%。摩洛哥投 資 章 程 的 第 03-22 號 框 架 法(2022 年)基于相關標準的激勵機制。突尼斯2016 年 9 月 30 日 第 2016-71號 法 律 和 2017 年 2 月 14 日 第2017-8 號法律直接投資獎勵、區域和
228、可持續發展激勵。利比亞第 9 號投資促進法(2010 年)符合相關標準的項目可享受稅費優惠和減免。資料來源:外國投資公共促進機構簡化行政程序,鼓勵創業北非各國也采取措施,簡化企業創建流程。摩洛哥建立了多個門戶網站支持創業,如“Al Moukawala”和“Startup Hub”,以及一站式外貿網站“Portnet”。此外,摩洛哥還通過一項法令,明確了在線創辦企業的條件和程序。阿爾及利亞投資促進局在國內廣泛設立一站式服務中心(GUD),方便經營者快速辦理行政手續,還基于 2022 年 7 月的法律推出了數字平臺164。埃及通過私有化項目和匯率自由化,為創建企業提供便利,吸引投資。突尼斯通過發展
229、國際伙伴關系、建立免稅區、提供直接投資獎勵等舉措,助力創業和商業發展。建設自由經濟區和經濟特區以刺激增長自由經濟區和經濟特區提供稅收和政策優惠,在吸引投資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阿爾及利亞的經濟區鼓勵生產、加工和出口。在埃及,蘇伊士免稅區實施稅收優惠和現代化基礎設施。摩洛哥有 12 個工業免稅區,提供稅收164 Algerie360(2024).阿爾及利亞推出數字投資平臺.4.5北部非洲:經濟轉型和戰略性改革,創造有吸引力的營商環境95和關稅優惠,助力企業進入歐洲市場。在突尼斯,比塞大和杰爾吉斯經濟區重點吸引制造業和服務業投資。更有利的稅收制度摩洛哥稅收制度有諸多優勢,如相關行業或地區的新建企業可
230、享受較低公司稅。例如,出口型企業和入駐免稅區的企業在 5 年免稅期結束后,還可享受 15%的低稅率。新的投資章程為戰略性投資提供了金融激勵措施。穆罕默德六世投資基金支持大型項目和創新型企業,為私營企業發展提供動力。此外,卡薩布蘭卡金融城(CFC)為國際金融公司提供有利的法律和財政政策,鞏固了摩洛哥投資目的地的地位。第四章 非洲營商環境變化軌跡:各區域發展動力、挑戰與機遇964.6 中國:有利于非洲大陸營商環境的變革性伙伴對非洲而言,與中國等國際伙伴的合作以及區域性項目對于非洲的經濟轉型至關重要。中國的投資在改善非洲營商環境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耙粠б宦贰背h和中非合作論壇極大促進了對非洲基礎設
231、施和經濟特區的投資,推動了當地工業化進程,促進了經濟增長。中國的投資,特別是在基礎設施、能源和信息技術領域的投資,有助于非洲經濟多樣化發展,提高了非洲在世界舞臺上的競爭力。4.6.1 中國在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發展情況中國在非洲大陸的外國直接投資持續增長盡管全球經濟持續動蕩,中國對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近年來保持穩步增長。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23 年前三季度投資額與 2022 年同期相比增長了 5.2%。投資領域多樣化,創造共同價值過去,中國的投資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和自然資源開采,現在,投資領域趨于多元化。新興投資行業主要包括制造業、信息通信技術、清潔能源、農用工業和食品加工等,投資戰略方向轉
232、變為可持續發展和高附加值業態。中國提供貿易和金融支持,促進投資2009 年,中國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從 2000 年到 2023 年,雙邊貿易額達到 2821 億美元,增長近 30 倍165。中國還為非洲各類大型基礎設施和發展項目提供資金,是非洲的主要雙邊債權人。165 中國商務部(2024).“中國連續第 15 年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https:/ 4.6中國:有利于非洲大陸營商環境的變革性伙伴974.6.2 中國針對非洲營商環境的結構性舉措“一帶一路”倡議在非洲“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在非洲投資的主要項目。2023 年,52 個非洲國家與中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協議。這些協議催生
233、了基礎設施領域的大規模投資,使非洲大陸成為該倡議的最大受益者,金額高達 217 億美元166。中非合作論壇中非合作論壇持續成為中非經濟合作的重要平臺,為雙邊合作指明方向。上一屆論壇部長級會議于 2021 年舉行,在會議上,中國承諾向非洲金融機構提供 100 億美元貸款,以支持非洲中小企業,顯示了中國支持當地經濟發展的意愿。4.6.3 中國投資對非洲大陸營商環境的影響基礎設施和能源中國的投資改變了非洲的基礎設施狀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項目有肯尼亞蒙巴薩-內羅畢鐵路、阿比讓-拉各斯走廊和埃及蘇伊士運河現代化。中國還為摩洛哥的地中海丹吉爾港等戰略性港口建設,布基納法索的太陽能公園、加納的水電項目等提供
234、重要支持。經濟特區中國投資建設的尼日利亞的萊基免稅區、摩洛哥的地中海丹吉爾港經濟特區等,都促進了當地的工業化,刺激了經濟增長。埃塞俄比亞與中國合作建設的哈瓦薩工業園吸引了眾多制造業企業,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166 格里菲斯大學亞洲研究所和綠色金融與發展中心(2024).中國“一帶一路”倡議 2023 年投資報告/克里斯托弗納多皮爾王第四章 非洲營商環境變化軌跡:各區域發展動力、挑戰與機遇984.6.4 未來前景和新發展動力探索新領域華為、阿里巴巴和騰訊等中國科技巨頭拓展了在非洲的業務。以華為為例,其深耕非洲 20 多年,攜手運營商為北部非洲(北非、西非和中非)大陸超過
235、3.8 億人提供移動通信服務,為超過 3100 萬個家庭提供寬帶服務;攜手 3000 多家政企市場合作伙伴,共同助力政府、金融、電力、油氣、教育、醫療、交通等行業的數智化轉型。與此同時,2023 年,華為將“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啟動的近 34%的資金投入太陽能、風能和水電等綠色產業。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的數據顯示,2022 年,非洲大陸 60%的新增太陽能裝機容量由華為投資。更加平衡的伙伴關系中非合作的發展更加均衡,不斷推動構建高質量伙伴關系,促進當地可持續發展和工業化。與此同時,中國企業在非洲的發展吸引了更多國際投資者,非洲各國需深入推進政策和體制改革,以改善其營商環境。第五章由世界銀行前經濟
236、學家、肯尼亞政府政策顧問姆旺吉瓦奇拉主筆101第五章 中非投融資合作的 發展趨勢5.1 中國在非洲投資的激勵與驅動因素5.1.1 促進非洲工業化的關鍵因素中國能夠成為世界制造大國有幾個關鍵因素,包括高質量的基礎設施、具有價格競爭力的本地制造業人才,以及西方和其他國家將制造外包給中國并購買最終產品的意愿。167在這些因素中,中國加入了自己的獨創性和有效的治理,逐步從基礎制造業向先進制造業轉型,開發尖端技術,拓展科學前沿。中國的工業化也因此飛速發展,“中國制造”成為世界家喻戶曉的標簽。非洲決策者正在尋找在工業化方面取得類似進展的方法。但非洲缺乏中國工業化發展的關鍵要素。全世界都來到非洲掠奪攫取,如
237、今是礦產和大宗商品,過去則是奴隸貿易。中國的工業化模式中一些關鍵要素因為這種榨取模式在非洲難以增長,例如上文提到的高質量的基礎設施、具有價格競爭力的本地制造業人才,因此非洲不具備接收制造業外包的基礎條件,更不用說會有國家購買最終產品了。當然,非洲國家會通過向中國和其他國家出口礦產以及農產品原料或加工品來實現部分工業化,但其工業化速度會非常緩慢,遠未達到所需的規模。大多數非洲經濟體仍然過度依賴農產品、采礦業和采掘業出口,極易受到外167 Ekwekwe,N(2019).為什么非洲的工業化發展會有別于中國.哈佛商業評論.第五章 中非投融資合作的發展趨勢102部市場波動的影響??傮w而言,2024 年
238、中非合作論壇的對話應著眼于非洲經濟多元化,采取任何必要的方式,包括增值、就業、技能發展和加速工業化。由于缺乏中國工業化發展的關鍵要素,克服榨取式發展模式的最可靠方法是在非洲本土加工非洲的礦產和商品。168本地加工、基礎設施建設和非洲新興中產階級是非洲工業化的幾個關鍵要素。5.1.2 非洲應對糧食危機的迫切需要在我們這個時代,氣候變化正在加劇糧食不安全問題,非洲大草原上久經考驗的耐寒作物已成為遙遠的記憶。除非采取重大甚至激進的措施,氣候變化將加劇和擴大糧食不安全,導致前所未有的社會危機。前景不容樂觀,非洲政策制定者非常清楚采取應對措施的必要性。例如,許多非洲決策者知道全球平均谷物產量為每公頃 4
239、153 公斤,而非洲大陸的平均產量為每公頃1589 公斤。在收成本就有限的情況下,如果收獲后損失達到非洲糧食總產量的 30-50%,那么后果將非??膳?。169世界銀行在 2024 年 4 月的世界糧食安全更新報告中指出,對于非洲飲食中常見的谷物來說,國內糧食價格通脹仍然很高。玉米、小麥和大米的價格分別比 2020 年 1 月新冠疫情爆發時高出 15%、3%和 47%。2023/24 年度全球小麥期末庫存處于八年最低點??傮w而言,全球糧食庫存較 2019/20 年峰值減少了 3900 萬噸。連續四年,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問題的人口比例一直居高不下,占評估人口的近 22%,甚至超過了新冠疫情之前的水
240、平。170與此同時,非洲高度依賴少數國家的糧食進口。2020 年,15 個非洲國家一半以上的小麥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貝寧、吉布提、埃及、蘇丹和坦桑尼亞的小麥進口比例則是七成以上。對于依賴進口的非洲而言,俄烏沖突導168 Fofack,H.(2019).克服資源開采的殖民發展模式,促進非洲的可持續發展.布魯金斯學會.https:/ Fofack,H.(2023).非洲農民滿足當地糧食需求的技術.東非人報.https:/www.theeastafrican.co.ke/tea/kusi-ideas/technologies-continent-s-farmers-need-to-feed-afri
241、ca-4451692170 Andree等人(2014).2024年及以后的糧食安全趨勢.世界銀行.https:/blogs.worldbank.org/en/agfood/food-security-trends-2024-and-beyond 5.1中國在非洲投資的激勵與驅動因素103致了 3000 萬噸的糧食缺口,以及急劇上升的成本。171俄烏沖突引發整個非洲大陸的食品價格飆升,這既是一個警告,也是一種減少對糧食進口過度依賴的動力。非洲擁有世界百分之六十的可耕地。非洲必須帶著緊迫感采取行動,哪怕只是為了節省一點非洲每年在谷物進口上花費的 750 億美元。農業應該是非洲對外合作,包括與中國
242、合作往來的首要領域。2063 年是非盟成立一百周年,到那時,在非洲自身和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支持者的共同努力下,非洲應該能夠克服當前的挑戰,生產足夠的糧食來養活非洲大陸的人口。非洲應該為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到 2063 年時,能夠生產充足的糧食來養活自己的人口,并能夠向非洲以外的國家提供緊急糧食援助。這一目標并非遙不可及,中非合作可以助力這個目標的實現。5.1.3 非洲為縮小貿易逆差所做的努力盡管中國連續十五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172但雙邊貿易特點始終以非洲貿易逆差為主。貿易平衡對中國實際上是有利的。到 2022 年,非洲對華出口額約占非洲 GDP 的 3.2%。到 2022 年,非洲從中國
243、的進口額約占非洲 GDP 的 5.8%,逆差約為非洲 GDP 的 2.6%。貿易不平衡并不奇怪。從非洲來看,近二十多年來,中國已成為繼英國、日本、歐盟國家、美國之后與非洲建立了長期貿易關系的國家。這些國家從非洲國家購買的產品與中國大致相同。就非洲而言,當有購買能力時,它從西方國家和日本購買的產品與從中國購買的產品也大致相同。因此,非洲與這些國家存在的貿易逆差在某些情況下與中國程度相當??梢哉f,非洲與中國的貿易不平衡并無獨特之處。非洲國家自然希望改善對華貿易逆差。因此,在 2024 年中非合作論壇期間,將會出現關于增加非洲對華出口的不同方式的提案,這一主題已被列171 Bychkovska(20
244、24).烏克蘭的谷物出口對非洲的安全至關重要.大西洋理事會.https:/www.atlanticcouncil.org/blogs/econographics/ukraines-grain-exports-are-crucial-to-africas-food-security/#:text=Ukrainian%20grain%20exports%2C%20especially%20wheat,came%20from%20Ukraine%20and%20Russia.172 中國日報(2024).第五章 中非投融資合作的發展趨勢104入近期中非合作論壇及相關部長級磋商的議程。173例如,在達
245、喀爾中非合作論壇會議上,中國承諾未來三年將從非洲進口價值 3000 億美元的產品,這清晰地表明縮減貿易逆差是非洲人持續關注的內容。1745.1.4 非洲降低債務負擔的有效舉措22 年來的數據證實,中國在非洲外債總額中所占的份額確實有所增長:從 2000 年的 1%增至 2022 年的 13%。由于有傳言稱非洲正在背負巨額債務,這種增長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但非洲的主要債權方并不是中國。2022年的數據顯示,債券持有者、世界銀行、非洲開發銀行和法國持有非洲外債的 65%。非洲債權人對債務減免請求的反應各不相同。部分債權人選擇免除債務,部分債權人則傾向于結合債務重組和債務減免。而另一些非洲的債權人,例
246、如中國,則選擇僅免除無息貸款。2024 年中非合作論壇召開之際,許多非洲國家都面臨償債困難。如果能夠獲得債權人的首肯,它們可以選擇增加額外債務作為債務重組的一部分。另一種選項是,它們可以鼓勵投資者擴大在非洲的業務,或開設新業務。由于第一種選擇會增加債務負擔,因此第二種選擇可能對很多非洲國家格外有吸引力,特別是那些具有投資吸引力的國家,或者說那些擁有有利于投資者的制度環境,并且資源豐富的國家。5.1.5 非洲構建一體化市場的共同愿景新冠疫情大流行和俄烏沖突提醒了非洲分析人士他們大多數人已經知道的事情:盡管國際貿易在應對供需方面高效、靈活,但非洲國家不能使其生存完全依賴于國際貿易。非洲各國必須繼續
247、尋求通過大陸一體化市場實現有限的自力更生,有效地分配進口疫苗、烏克蘭小麥或中國電子產品以及本地173 Thomas,D.(2021).2021 年中非合作論壇為非洲帶來了什么.非洲商業.https:/african.business/2021/11/trade-investment/what-can-africa-expect-from-focac-2021174 孫燕(2021).中非合作 2035 年愿景審視.布魯金斯學會評論.https:/ 14.4%。但其中一半以上貿易額,如今是由一個國家運往另一個非洲國家進行加工的半成品構成的。整個非洲大陸期待已久的價值鏈開始成型。此外,成立僅三年的
248、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最近通過泛非支付結算系統得到了加強,已獲得 47 個非洲國家的批準。33 個國家已經在其體制下開展貿易。這是創建一個擁有 13 億人口、國內生產總值總計 3.4 萬億美元的市場的征程的一小步,并可能在 2030 年全面投入運營時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推動這一愿景的是這樣的認識:即使目前這個愿景還遠未成型,非洲 3.5 億有實力的中產階級仍能為從疫苗到玩具等各種產品的制造帶來規模經濟。還有跡象表明,非洲大陸政治意愿的恢復正在推動非洲自由貿易區的發展。2023 年四季度,盡管面臨諸多挑戰,東非共同體成員國與非洲其他國家的貿易額較 2022 年同期增長了 14%,達到 4
249、3 億美元。本季度成員國之間的貿易額也增長了 20%,達到 32 億美元。175中國在支持建立非洲一體化市場的節點和紐帶方面成績斐然支持建立了港口、鐵路、公路、非洲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以及非盟總部等標志性項目,不勝枚舉。一體化的非洲市場將大大有助于解決非洲大陸一些最棘手的問題糧食、工業產品或疫苗的分配。2024 年中非合作論壇應鼓勵中國在資源允許的情況下,為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多一個節點、多一條紐帶提供支持。175 Owino,V.(2024).東非與非洲同行的貿易量多于與歐盟和亞洲的貿易量.東非人報.第五章 中非投融資合作的發展趨勢1065.2 中非投融資合作的路徑與方向5.2.1 促進非洲工業
250、化發展面對重重困難叛亂、干旱、氣候變化以及以援助為幌子對其內政進行無休止的干涉許多非洲國家正在努力擁抱開放的市場、有利的貿易和匯率政策、穩定的政府和安全的財產權。176但工業化對非洲的決策者提出了更多要求。追求工業化需要鼓勵當地消費和非洲內部貿易,自由利用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增加和改善基礎設施,優先投資科學教育和技術培訓,以及即將推出的單一非洲貨幣。工業化所需的所有這些要素都在發展過程中,只是進度不同。但在氣候變化永遠關閉非洲工業化的大門之前,還有更多的工作需要盡快完成。建設高質量基礎設施中非合作任重而道遠,但應始終把基礎設施建設放在未來合作的突出位置。中國在非洲大陸建設高質量的基礎設施,這意
251、義重大。一些西方國家和機構不愿在非洲進行投資建設,特別是在撒哈拉以南地區,因為它們認為這些地區的風險多于機遇,而中國則在這些地方開展了積極的行動。同樣意義重大的是,就像中國建設的基礎設施上產生了價值鏈,過去四十年來,中國制造的消費品也推動了非洲中產階級的增長。中國利用自己的過去推進工業化,而非洲則必須克服自己過去的不足以實現工業化。換句話說,非洲必須克服榨取式的發展模式。因此,除了促進非洲礦物開采和商品出口之外,基礎設施還應用于培育為非洲中產階級制造消費品的供應鏈、產業鏈和價值鏈。將非洲內部出口額占非洲出口總額的比例從目前的 14%提高到接近歐洲這一比例的估算值176 Sandrey,R.和
252、Edinger,H.(2011).中國在非洲的制造和工業化,非洲開發銀行.https:/www.afdb.org/fileadmin/uploads/afdb/Documents/Publications/Working%20128.pdf 5.2中非投融資合作的路徑與方向10769%或亞洲的 59%,就算是成功了。177關鍵在于,中國應當對非洲采取務實或工具主義的態度,以實現其目標,而不是受非洲歷史的影響,試圖重塑非洲的道德基礎。提高非洲產品附加值與此同時,為非洲消費者生產商品的中國制造商已經在蓬勃發展。從水泥、塑料、藥品到化妝品、手機和電動汽車,中國制造商正在為不斷壯大的非洲中產階級提供服
253、務。178根據非盟2063 年議程對工業發展的要求,特別是對制造業的要求,需要進一步擴大中非合作,提高非洲資源附加值,改善就業水平,提高當地收入。事實上,一些非洲決策者認為,中國應該開始減少對基礎設施的投入,轉而支持非洲的工業化。179而且,南非和其他一些非洲國家的制造業已證明,非洲人學習和獲取制造業所需技能的能力與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的人相當。非洲人才庫不斷壯大,非洲人將會參與從生產車間的機器操作到管理的整個制造過程。5.2.2 支持非洲農業現代化擺脫糧食援助困境非洲大陸的糧食安全問題一直困擾著許多非洲決策者。早在氣候變化成為一個問題之前,一些非洲國家就處于糧食不安全狀態,并且常年接受糧食援助
254、。許多非洲的政策制定者對此就有第一手資料,他們知道糧食安全問題會導致國家管理受到嚴重的外界干涉,對當地人造成長期不利影響。其實,一些非洲國家擁有大片土地,可以生產足夠的糧食來滿足當地的需求,還能夠有剩余的糧食用于出口。然而,這些國家已經接受了太多年的糧食援助,177 Ogwu,B.(2023).新世界秩序下非洲的出口制造業和區域價值鏈.Afreximbank2023 年非洲貿易報告.178 Usman,Z.和唐曉陽(2024).中國的經濟轉型如何影響其與非洲的關系.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179 duPlessis,C.和 TannurAnders(2023).中國稱非洲國家希望實現工業化而不是
255、基礎設施.路透社.第五章 中非投融資合作的發展趨勢108這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這影響了當地的糧食價格,并阻礙了糧食生產,也使得這些國家愈發需要糧食援助形成了一個無限延續的惡性循環。這對非洲來說是一場災難。結束對糧食援助的長期依賴對于東非、非洲之角和薩赫勒地區至關重要,即使不存在氣候變化的問題,這些地區傳統上也極易發生干旱。因此,未來的合作可以采取這樣的原則:每花 1 美元用于糧食援助,就應該相應地用 100 美元改善當地糧食生產。只有激進的措施才能使非洲每公頃平均谷物產量達到與世界其他地區相同的水平。對于許多其他糧食作物來說也是如此。解決非洲農業和糧食安全問題需要結合多種不同的解決方案,即使每
256、種方案只能解決部分問題,不同地區采取的組合會有所不同,但會有一些共同的組成要素。應用技術與知識主要的一種部分解決方案是更廣泛、更積極地利用科學手段和新技術來提高作物產量并增強作物對極端天氣條件的抵御能力。這些手段都是行之有效的,例如,通過灌溉和使用耐熱小麥品種相結合的種植方法,埃塞俄比亞在 2018 年至 2023 年的五年內將小麥種植面積從 5000 公頃擴大到超過220 萬公頃,從而提高了該國實現糧食自給自足的機會。180有跡象表明,埃塞俄比亞即將成為小麥凈出口國,這無疑是一項重大成就。為了支持非洲農業現代化,中國設立了 24 個中心,開展了 300 多項如何提高農作物產量的技術應用示范,
257、并將這些知識傳播給超過 100 萬農民。中國對該領域的投資每年以約 11%的速度增長,在 2021 年達到了 17.7 億美元。這一投資為 30 萬非洲人創造了就業機會。截至 2021 年,中國已培養農業各領域專業人才 400 余名,管理和技術人員 1 萬余名。181糧食安全問題的第二個部分解決方案是擴大種植久經考驗的農作物。這些作物是無數代非洲人通過反復試驗確定的。例如,二十年來,中國投資的兩個項目可能是部分解決肯尼亞糧食安全問題的關鍵。位于埃格頓大學孔子學院的中國-肯尼亞作物分子生物學“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和喬莫肯雅塔180 福法克,同上。181 新華社(2024).中非農業全面合作前景廣
258、闊.中國網.5.2中非投融資合作的路徑與方向109農業科技大學中非聯合研究中心為作物育種提供前沿科學技術和資源支持,也在當地開展技能培訓。這些項目的技術突破,特別是在耐寒糧食作物育種方面的突破,能夠增加糧食產量,而這些耐寒作物幾千年來供養著在肯尼亞和非洲大草原生活的人們。隨著氣候變化加速,在作物育種上取得技術進步尤其重要。通過與中國的合作及非洲自身的努力,例如非洲開發銀行的非洲農業轉型技術項目,也可以取得類似的積極成果。非洲開發銀行的這一舉措旨在增加整個非洲大陸的小米、玉米、大米、小麥和其他主糧的產量。也許未來的合作可以建立在已經在籌備的項目的基礎上,例如共同非洲農業園區計劃,以促進育種、生產
259、、種植、加工和倉儲??紤]到氣候變化的加劇,未來的合作可以優先并快速推進中非在種子品種、高產種子生產、漁業、近海養殖和海洋生物技術產品,特別是當地耐寒谷物方面的聯合研究和成果推廣。相關合作還應包括用太陽能灌溉系統補充傳統的雨養農業,使用在干旱條件下表現良好的高產種子品種,盡可能實現機械化操作,并為小農戶提供基于網絡的預警。過去,為減少收獲后損失所做的努力基本集中在谷物上,這也是合理的,但今后中非合作可能會著眼于木薯及相關塊根和塊莖,探究減少收獲后損失的可能性。2024 年中非合作論壇可能會在 2023 年第二屆中非農業合作論壇的基礎上,提出支持非洲大陸實現2063 年議程的具體舉措,旨在通過中國
260、和非洲之間的聯盟和交流促進當地農業現代化。為了提升附加值,中心還將培訓 1000 名非裔管理人員,以幫助實現為非洲農業附加值產品貿易增加200 億美元的既定目標。182這些可以與共同非洲農業園區計劃協調或合并開展,以促進已經在籌備中的育種、生產、種植、加工和倉儲等工作。5.2.3 擴大非洲商品對華出口以中非經貿博覽會為平臺近年來,中國多次舉辦非洲專題博覽會,聚焦中非生產商和貿易商的貿易活動和其他機會。在中非合作論壇的支持下,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182 中國農業農村部(2023).第二屆中非合作論壇;中國外交部(2023).支持非洲農業現代化規劃.第五章 中非投融資合作的發展趨勢110(CAETE
261、)于 2019 年在中國湖南舉辦。博覽會上,來自中國和非洲的貿易商共同探索具體項目。在這里,貿易商或其代理商展其所長,開展商務談判并簽署交易協議。中非經貿博覽會已成為推動中非經貿合作取得良好成果的重要平臺。這次活動中累計簽署了 84 個合作協議,合同價值約 208 億美元,涵蓋基礎設施、旅游、制造、航空等多個領域的項目。通常情況下,高級官員和工業或貿易領袖會通過會談制定協議,有關新機遇的信息自上而下傳達,以惠及小型生產商和貿易,但這可能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博覽會加快了人們獲取消息的速度。因此,參加大規模的博覽會為小型貿易商或其代理商提供了互動和展示非洲產品的機會,也為介紹非洲的投資機會提供了平臺
262、,還包括以非洲增值農產品達成交易的各種機會。2021 年第二屆中非經濟貿易博覽會舉辦時,世界仍處于新冠肺炎的陰影之中。據中國國際電視臺報道,在中非互動過程中,生產商、貿易商及其代理商展示了貿易、投資、工程承包、戰略合作等項目 176 個,總金額159.3 億美元。這一屆博覽會的新特色為“主賓國”,聚焦來自特定國家的產品。重點展示了來自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盧旺達、南非和塞內加爾的產品。到 2023 年,博覽會簽約的部分項目已經開工建設。盡管這些博覽會取得了成功,但由于物流落后、官僚主義,非洲的銀行和小型企業在中國幾乎完全缺席,非洲國家進入中國市場仍面臨挑戰。中國和非洲之間的貿易聯系在廣州等地非常
263、活躍,但在其他地區卻很少。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可能會就可采取的額外措施展開對話,使非洲的銀行和小貿易商在廣州之外的其他類似地區與中國同行擴大接觸。以關稅減免為舉措從 2021 年開始,中國向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提供零關稅,重點是減免農產品的關稅。到目前為止,這一“綠色通道”已覆蓋 33 個國家,符合條件的產品已達 8000 個,包括芝麻、腰果、牛油果、辣椒、棉花、大豆等,占這 33 個國家對華出口全部產品的 98%。更有利的是,中方沒有對這 8000 多種以農產品為主的進口產品附加與貿易沒有直接關系的要求和條件。當然,雙方必須遵守植物檢疫標準和執行程序,但在此之上,在允許非洲牛油果或腰果等產品
264、進入中國市場時,中方 5.2中非投融資合作的路徑與方向111沒有附加任何社會目的或政治條件。這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來說是前所未有的,這些國家長期忍受其他貿易伙伴動機不純的要求或條件,這其實是殖民主義的遺毒。零關稅的目標是消除非洲與中國之間巨大的貿易不平衡。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23 年前 10 個月中非貿易額達 2348 億美元,其中中國進口額915 億美元。183關稅減免擴大了非洲向中國出售的產品,特別是農產品的范圍,這有助于非洲逐步改善對華貿易逆差。零關稅受到歡迎,是因為它發揮了非洲在農業方面潛在的優勢??梢钥隙ǖ氖?,非洲農業部門需要進行反思和重塑。與此同時,進入中國市場的可能性已經成
265、為肯尼亞牛油果農民的激勵因素,就像歐洲花卉市場激勵著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花農一樣。5.2.4 助力非洲清潔能源轉型近年來,來自中國的直接投資略有轉向能源和過渡材料及綠色技術材料。與工業化國家的投資者一樣,中國投資者也開始向后化石燃料時代過渡。因此,他們可能會接受非洲尋求加大電氣化基礎設施投資的要求,并幫助非洲逐步擺脫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耗 90%的情況。研究表明,平衡非洲和中國之間貿易的其中一種方法是鼓勵中國在非洲加工目前在貿易中占次要地位的產品,巧合的是,這些產品也正是綠色技術供應鏈的關鍵投入品用于電動汽車電池、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發電設備的銅、鐵和鋁。這也將為非洲帶來就業機會,一定程度上緩解非洲國
266、家在創造有價值的就業機會方面的壓力。雖然現在可能還為時過早,但數據顯示,中國正開始兌現 2021 年的承諾,不再為海外新建燃煤電廠提供資金。這可能是非洲國家嘗試將重點放在過渡材料項目上的機會。目前,可再生能源項目僅占中國對非洲直接投資的 2%左右。中國的主要投資者為國有企業,其中部分投資項目為化石燃料項目。全球持續向可再生和綠色技術轉變表明,非洲政策制定者如果為可再生和綠色技術項目尋求新的中國直接投資,可能會帶來良好的收益。這可能會引領雙方合作進入一個新階段,中國的小型私人投資者將比國有企業發揮更大的作183 Yu,S.Z.(2021).非洲數字未來與中國深度交織的三個原因.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非
267、洲學.第五章 中非投融資合作的發展趨勢112用。2000 年至 2022 年間,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中有 1340.1 億美元184(含承包工程合同額)流入非洲新項目和現有項目。這種向可再生和綠色的礦物開采和商品生產的轉變可能是非洲工業化的必由之路,特別是如果開采之后是在非洲制造成品的話。非洲面臨在后化石燃料時代實現工業化的挑戰。例如,非洲需要完全跳過基于化石燃料的機械生產并跨越到電動機械生產,就像非洲很大程度上跳過了基于固定電話的電話一樣。這一挑戰可能開啟中非交往的新時代。例如,東非地區擁有豐富的礦產、稀土金屬和石油,中國企業可以利用在南非的經驗在東非制造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和儲能
268、設備,或者建設風電場。Associated Vehicle Assemblers 與中國汽車制造商比亞迪成立的合資企業在肯尼亞組裝電動汽車的做法可以在其他地方復制。埃塞俄比亞著名女鞋制造商華堅集團,將與廣汽國際加強合作,雙方于 2024年 8 月宣布在埃塞俄比亞投資組裝電動汽車生產線。184 中文 OyintareladoMoses,用 10 張圖表解讀中非貿易、海外發展金融和外商直接投資的 22 年,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中心,2024 年 4 月 2 日;https:/www.bu.edu/gdp/2024/04/02/10-charts-to-explain-22-years-of-chin
269、a-africa-trade-overseas-development-finance-and-foreign-direct-investment/5.3中非投融資合作的未來1135.3 中非投融資合作的未來5.3.1 非洲經濟復蘇的挑戰2024 年中非合作論壇已不再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至少對于非洲來說,目前主要面臨的問題是動蕩的局勢和環境。俄烏沖突戰火不停導致全球食品價格上漲,非洲國家更是首當其沖。高昂的生活成本、通貨膨脹和歷史性的高失業率已經讓許多開發項目被迫停止。在整個非洲,預示著氣候變化的極端天氣正在摧毀多年來取得的發展成果,奪走了數千人的生命,并使人們對未來產生嚴重懷疑。在許多非洲國
270、家,政府收入的大部分用于償還債務,而不是開展新項目。2024 年中非合作論壇是在非洲發展速度大幅放緩之際召開的。到 2022 年為止的 22 年來,非洲國家的貸款主要來自中國的開發性金融機構國家開發銀行(CDB)和中國進出口銀行(EIBC)。這些貸款大部分用于能源、交通、信息和通信技術及金融服務等行業。外商直接投資因金融危機(2008-2009 年)、大宗商品價格暴跌(2014-2015 年)和全球疫情(2020-2022 年)而出現波動。顯然,中國的主要貸款機構與西方同行一樣受到全球市場力量的制約。非洲國家也在盡力控制全球市場對其小型經濟的影響,這種影響因當地面臨的問題而被放大,這些問題包括
271、持續干旱、氣候變化或難以承受的高生活費用引起的動亂。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和非洲可能都傾向于把注意力放在應對眼前的危機上,先解近憂,再謀遠慮。盡管困難重重,但中國和非洲都不能將自己的行動局限于當下。相反,雙方應該優先考慮在現代非洲自愿開展的這次最重要的對外合作之中,具有戰略意義的組成部分是什么。對非洲來說,目前來看應該是工業化、農業和糧食安全、貿易和投融資。第五章 中非投融資合作的發展趨勢1145.3.2 中非投融資合作理念中非合作是基于對許多原則的共同理解,包括非洲的現代化不是不可避免或不可逆轉的。然而,推進非洲現代化的許多項目正在國家處于動亂的狀態中展開。驅動這些動亂的正是人們對現代化社會本質
272、的愿景和理解上的分歧。在一些地方,由此引發的沖突幾乎阻礙了現代化進展。在這方面,中國也表現出了克制,沒有利用當地的騷亂來進一步實現其目標??傮w而言,中國不干涉非洲東道國內部治理的原則受到好評。對于大多數非洲的分析人士來說,與中國合作的主要吸引力在于它將貿易和投資置于與援助不同的軌道上。出于人類共同體意識,中國早在與非洲開展貿易和投資合作之前就向非洲大陸提供了援助。如今,中國與非洲的貿易或投資是否能達成合作取決于項目本身的價值,中國不會因為有過對非洲的援助就強制達成不公平的交易。中國的這種態度讓非洲人可以選擇自己的現代化道路,自行試錯,直到選擇正確的道路為止。最重要的是,目前中非合作因快速推進而
273、受到贊揚,因為我們知道非洲必須在其礦產和大宗商品的豐富資源耗盡或氣候變化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之前完成脫貧??夏醽喌臉藴受壘噼F路、亞吉鐵路、尼日利亞拉各斯輕軌、突尼斯梅萊格大壩以及非洲大陸的許多其他項目都按時竣工甚至提前竣工,而且沒有附帶其他的社會或文化目的,證實了中國投資者和非洲擁有同樣的緊迫感。與建成當前項目沒有直接關系的附加條件會增加項目的名義成本,也往往會浪費時間和資源。如果中國保持現在的立場并始終避免此類附加條件,那么非洲與中國自發自愿的合作之旅才剛剛開始,中非合作論壇也將成為長期合作機制。115結語中非合作幾十年來,特別是中非合作論壇成立 24 年來,取得歷史性成就,改變了非洲面貌,也
274、帶動國際社會更加關注和重視非洲。中非合作論壇新一屆會議將于 2024 年 9 月在北京舉辦,中非領導人時隔 6 年將再次聚首,共商未來發展合作大計,共同擘畫新時代中非合作的宏偉藍圖,也將進一步推動中非經貿投資合作取得更多務實成果。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主席提出了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和正確義利觀,引領中非命運共同體建設步入了“快車道”。中國連續 15 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中非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中非企業家越走越近。非洲各國正在加快發展經濟,逐步走出一條成功的非洲式現代化道路,把非洲建設成為和平、繁榮的大陸。在此過程中,中國企業愿做非洲探索現代化道路的同行者。我們將鼓勵中國各領域更多企業在非
275、洲投資,通過多種形式參與公路、電力、信息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助力非洲經濟多元化發展和工業化進程。我們將引導中國企業擴大同非方的投資合作,加強在工業、農業、醫療衛生、交通物流、新能源、電子商務等領域互利合作,支持非方實現自主和可持續發展。我們將支持中非企業家共同探索數字經濟、綠色發展、藍色經濟等領域合作,培育新的合作增長點。我們呼吁中非雙方政府支持金融領域合作,支持金融機構為企業合作提供投融資服務,鼓勵在貿易和投資中更多使用本幣結算,便利企業減少匯兌成本,為推動本幣結算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支持在非人民幣清算行發揮更大作用。我們呼吁非洲政府為中非企業合作營造開放、透明、公正、無歧視的營商環境,為中
276、國企業在非洲經營提供良好條件,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116結語 非洲是充滿希望的大陸,我們對非洲的前景充滿信心,21 世紀必將見證中國和非洲的共同發展振興。中方成立了“中非民間投資促進平臺”,推動加強中非產業對接等合作,歡迎非洲各國企業家積極參與。預祝 2024 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取得圓滿成功!117附錄中非達累斯薩拉姆共識姆旺吉瓦奇拉博士編者按:中非智庫論壇是中非合作論壇的重要分論壇之一。今年三月初,中非智庫論壇第十三屆會議在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召開,來自中國和 49個非洲國家的智庫學者、行業領袖和政府官員等 300 余人參與了會議。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愿景的指導下,學者們圍繞當今世
277、界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開展深入探討,共同商議解決方案,并且發布了中非智庫關于深化全球發展合作的共識,又稱“中非達累斯薩拉姆共識”(以下簡稱“共識”)?!肮沧R”有諸多突出特點,本評論僅圍繞其中一部分進行探討。全球層面在全球層面,“共識”堅持維護多極世界,使其免受各類新舊因素威脅?!肮沧R”還倡導建立由知識分享驅動的更加公平的國際金融體系。多極化得到非洲智庫和分析人士的認可,是因為它珍視和歌頌人類、文化與民族的多樣性。實際上,尤其對于處在當前現代化階段的非洲,他們十分重視自己發掘盡可能多的貿易對象、投資者和伙伴的自由。氣候變化很可能會使現代化的成本更高,對現代化的需求更迫切。非洲國家需要獲取一切他們
278、所能獲得的援助。多極化的世界會使非洲接觸到更多友好國家,這為非洲各國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多極化能夠增強所有非洲國家的獨立性。118附錄 例如,直到大約四十年前,非洲各國和中國還沒有貿易和投資往來。但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非洲各國為數不多的出口產品有了新的目的地,中國也與其他國家一樣,和非洲市場建立了長期的聯系,在非洲擁有了穩定的投資機會。如今“中國制造”觸達了大部分非洲偏遠農村。在此過程中,非洲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得以獲取現代化所需產品,如果僅靠與西方國家的長期合作,這是無法實現的。上述貿易方面的親身體驗也打破了非洲和西方國家之間并不合理的中心原則:只有西方的社會、政治和文化道路才能產生或建設現代化
279、。中國經驗為非洲提供了不走西方國家老路也能實現現代化的新的可能。目前中國確實處于對非洲的貿易順差地位,這和其他與非洲的小規模市場有長期貿易往來的國家情形類似。同樣地,改革開放為中國投資人打開了非洲市場,但目前投資規模依舊有限。在所有大洲、地區和國家中,中國對非洲的投資額的確是最低的。從非洲角度來看,尚且沒有非洲投資人實際進入中國或其他國家市場。非洲各國和中國有能力,也正在以各種方式平衡雙方貿易差。貿易差產生的根源是非洲國家能夠提供給中國和世界的貿易范圍和產品類別有限。非洲在中國的投資目前仍然微乎其微,希望在不遠的將來,多極化能讓非洲人像如今的中國人一樣在全世界開展貿易和投資,屆時也將會有一大批
280、在中國的非洲投資者和貿易商。文化的多極化是全世界的寶貴財富。非洲歷經了長達一個世紀的殖民束縛,殖民帶來的遺留問題還有很多,如今在多極化世界,非洲人可以探索新的世界觀、探索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文化。同樣地,文化多極化也是展示中國文化遺產的契機。最重要的是,文化多極化讓非洲人在不遠的將來也能邀請其他人領略非洲文化,體驗非洲世界觀。在多極化世界,挽回千年以來控制、奴役和殖民對非洲的破壞這一艱巨任務也會變得更加容易。舉個例子,非洲人如今抓住機遇學習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比如現代治理,并將其與自身或其他類似國家作對比。同樣地,多極化世界也使非洲成為中國人豐富自身文化體驗的選擇。在這片五十年前未曾有過中國游客
281、印跡的大陸上,如今已遍布中國游客,這正是無價的人文交流。119附錄 總而言之,一個多極化的世界為雙邊貿易、投資、援助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近來的事件新冠疫情與俄烏沖突,恰恰證明了維護多極世界秩序的價值,以及與盡可能多的國家維持良好合作關系的必要性。在更多極化的世界中,非洲各國或許不會總是最后接收到新冠疫苗,他們可能和其他國家也有小麥貿易,從而不必過度依賴烏克蘭和俄羅斯。國家層面在國家層面,“中非達累斯薩拉姆共識”堅持通過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推動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這需要國際和國內環境相協調,同時要求和平成為公共產品。但想要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至少市場和政府必須發揮重要作用。以人民為
282、中心的現代化原則在非洲智庫和決策者中引起了共鳴,但許多非洲國家的市場和政府當下依然乏力。這一潛在的弱點限制了市場和政府推進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的能力,其心有余而力不足。彌補有限政府和欠發達市場的常見措施是尋求多邊和雙邊的支援或幫助。有時這種補充是行之有效的,但有些時候,援助方雖然彌補了這種缺位,但也會將自身的邏輯例如自己的現代化主張強加于人。有些現代化模式甚至是對本土世界觀的全盤否定。這種援助的過程較殖民時期最壞的情況還要更具有侵略性,更使非洲變得孤立無援,也使現代化成了殖民的一種代稱。伴隨尚未修復的殖民創傷,非洲的決策者歡迎中國不干涉東道國,包括接受中國援助的國家內政的原則。非洲分析人士希望
283、其他國家效法中國,摒棄理直氣壯干涉他國內政的做法,雖然這種行徑幾乎僅出現在非洲,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但這種干涉一直存在。非洲決策者和分析人士目前處于一個困境,他們需要支援和幫助來彌補有限政府以及欠發達市場,但是這種幫助的代價極大:決定了非洲會選擇怎樣的現代化道路。而“中非達累斯薩拉姆共識”或可解決這個困境。當今時代,各國都會保護人工智能或量子計算等領域取得的突破,因為這些技術給予了他們在貿易、投資和安全方面的相對優勢。取得這些突破需要巨額的投資與辛勤的付出。這些技術的應用是一把雙刃劍,或安全或不安120附錄 全,這使得自由貿易復雜化,而且可能會損害多極世界的原則。而“中非達累斯薩拉姆共識”或
284、可為管理多極世界的各項創新提供指引。最后,對中國與非洲特別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的貿易、投資和援助抱有的敵意主要來源于兩種互相關聯的觀點。第一種觀點以“家長式姿態”自詡;第二種觀點認為西方世界與非洲長達近千年的殖民關系帶來的影響已經使非洲成為西方的私域。但非洲的分析人士們不同意這樣的看法,“中非達累斯薩拉姆共識”同樣不支持。121索引 索引專欄專欄 1 中國民營企業投資非洲數字經濟.2專欄 2 特變電工:建設先進電力基礎設施為非洲工業化提供動力.3專欄 3 東非電力高速公路.3專欄 4 愛菲醫院:國際化的中資綜合醫院.4專欄 5 中非民間投資促進平臺.5專欄 6 格林福德:非洲物流方案與全球網
285、絡運營模式.14專欄 7 瑞陽制藥邁步非洲近 20 年.22專欄 8 中土尼日利亞公司:承建西非首條電氣化輕軌.24專欄 9 華為公司:“未來種子”計劃扎根坦桑尼亞.25專欄 10 中國路橋承建東非第一條快速路.27專欄 11 海扶醫療:無創外科技術落地非洲四國.32專欄 12 江蘇杰龍:專注坦桑尼亞植物油加工.44專欄 13 貝特瑞新材料集團:推動摩洛哥電動汽車電池和零部件制造業發展.46專欄 14 北汽南非制造工廠:成果顯著的中非合作論壇重點項目.47專欄 15 人福醫藥:從商業合作到投資工廠的本土化戰略.49專欄 16 新安陽光(加納):催化農用化學品在西非的生產.52專欄 17 聯合資
286、本化肥廠:探索贊比亞化肥變革潛力.53專欄 18 晶科能源:非洲綠色制造投資的先行者.59專欄 19 尼日利亞丹格特與中材國際的戰略合作.62122索引 圖圖 1 中國對非洲投資流量及存量規模預測.9圖 2 2032 年中國對非洲各國投資存量預測.10圖 3 2042 年中國對非洲各國投資存量預測.11圖 4 非洲吸引外資規模預測.12圖 5 2032 年非洲各國吸引外資存量預測.13圖 6 2042 年非洲各國吸引外資存量預測.13圖 7 農基工業的出口潛力指標(EPI).43圖 8 非洲加工食品出口潛力最大國家的出口潛力指標(EPI).43圖 9 非洲和其出口潛力最大國家的汽車和汽車零部件
287、的出口潛力指標(EPI).45圖 10 非洲藥品出口潛力最大國家的潛力指標(EPI).48圖 11 非洲和其出口潛力最大國家的化肥出口潛力指標(EPI).50圖 12 非洲和其出口潛力最大國家的其他化學品出口潛力指標(EPI).50圖 13 非洲和其出口潛力最大國家的紡織品出口潛力指標(EPI).54圖 14 非洲礦物加工出口潛力最大國家的出口潛力指標(EPI).56圖 15 非洲主要環境產品出口國(2021 年).58圖 16 非洲和其出口潛力最大國家的陶瓷出口潛力指標(EPI).60圖 17 非洲和其出口潛力最大國家的水泥出口潛力指標(EPI).60圖 18 非洲和其出口潛力最大國家的玻璃
288、出口潛力指標(EPI).61圖 19 非洲和其他工業中心 1 千瓦時的平均電價(美元).63圖 20 非洲和其他工業中心的最低工資(美元).64圖 21 非洲和其他工業中心的每小時產出(美元).65圖 22 非洲和其他工業中心的單位貨運運費(美元/公斤).66圖 23 非洲和其他工業中心的平均貨運成本(美元/公斤).67圖 24 從非洲和其他工業中心運往世界主要市場的平均貨運成本(美元/公斤).67123索引 圖 25 非洲和世界高收入國家(不包括拉丁美洲)的外國直接投資回報率.68圖 26 不同資源稟賦的非洲國家的外商直接投資回報率.69圖 27 非洲產能利用率.70圖 28 非洲的全要素生
289、產率.70表表 1 西非經貨聯盟成員國在全球企業注冊中的分數.80表 2 中非經貨共同體國家的主要稅收.83表 3 西非國家實施的主要投資激勵措施.84表 4 2024 年南部非洲各國稅率.87表 5 2023/24 年東非各國的投資激勵措施.91表 6 商業法律制度參考.94125企業/園區信息 企業/園區信息海信南非工業園第 1 頁中國埃及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第 1 頁尼日利亞萊基自由貿易區第 1 頁華立集團北非工業園第 1 頁華盛人和資本第 2 頁亨通光電第 2 頁騰訊第 2 頁傳音公司第 2 頁安賜資本第 2 頁Roselake第 2 頁清流資本第 2 頁高瓴集團第 2 頁中國電力技術
290、裝備有限公司第 3 頁特變電工第 3 頁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第 3 頁愛菲醫院第 4 頁格林福德國際物流第 14 頁海信集團第 15 頁中非產能合作基金第 19 頁旺康控股第 22 頁瑞陽制藥第 22 頁中國土木第 24 頁華為公司第 25 頁中國路橋第 27 頁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第 28 頁蛇口工業區第 28 頁江蘇天一集團第 31 頁海扶醫療第 32 頁126企業/園區信息 M-Pesa第 35 頁螞蟻金服第 35 頁江蘇杰龍農業發展集團第 44 頁貝特瑞新材料集團第 46 頁特斯拉第 46 頁大眾第 46 頁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第 47 頁寧德時代第 46 頁比亞迪第 46 頁睿納新
291、國際咨詢公司第 47 頁中非發展基金第 49 頁人福醫藥集團股份公司第 49 頁英國石油公司第 51 頁新安陽光第 52 頁聯合資本化肥廠第 53 頁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第 53 頁萬得福實業集團第 53 頁格魯吉貝工業園第 55 頁昇非一體化產業園第 55 頁晶科能源第 59 頁中材國際第 62 頁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第 62 頁丹格特工業有限公司第 62 頁基加利經濟特區第 90 頁魯濟濟經濟特區第 90 頁本杰明姆卡帕經濟特區第 90 頁阿西河出口加工區第 90 頁哈瓦薩工業園第 97 頁丹吉爾港經濟特區第 97 頁阿里巴巴第 98 頁華堅集團第 112 頁廣汽國際第 112 頁127參
292、考文獻 參考文獻中國商務部(2023).2023 年上半年中非經貿合作數據統計張泰倫(2023).非洲數字經濟投資價值凸顯.中國投資(中英文)(Z9):88-89.中國商務部研究院(2023).中國與非洲經貿關系報告 2023.黃金龍(2019).中國建材的非洲優勢.中國投資(20):28-30.International Finance Cooperation(2023).Infrastructure in Africa中國外交部(2021).中非合作論壇達喀爾行動計劃(2022-2024)中國政府網(2015).中國對非洲政策文件(全文)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秘書處(2023).中非經貿關系
293、報告(2023).Tang Xiaoyang(2019).Chinese Manufacturing Investments and Knowledge Transfer:A Report from Ethiopia.商務部(2021).中非合作 2035 年愿景.中國政府網(2021).新時代的中非合作白皮書.GSMA(2023).The Mobile Economy Sub-Saharan Africa 2023.Endeavor(2022).The Inflection Point:Africas Digital Economy Is Poised to Take Off.中國政府網(2
294、021).習近平在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全文).中國銀行(2023).2022 年人民幣國際化白皮書RCEP 中的人民幣.余焯銳、莊太量(2015).從中國企業在非洲國家投資面臨的匯率匯兌風險來看人民幣國際化.羅青林(2023).不斷深化中非金融合作.中國金融(05):84-85.麥肯錫(2023).非洲制造業的未來:就業、增長和可持續性.貿發會議(2023).非洲經濟發展報告.非洲聯盟(2015).2063 年議程.非洲開發銀行(2017).非洲工業化:戰略、政策、機構和融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23).非洲人口結構轉型有可能改變世界秩序.非洲開發銀行(2017)
295、.通過農業工業化改變非洲農業.128參考文獻 普拉奇阿加瓦爾、安東尼布萊克、阿爾貝托雷瑪、Vuyiswa、姆卡貝拉和約翰斯圖爾特(2022).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和汽車價值鏈.非洲開發銀行(2022).非洲醫藥制造業的新領域.睿納新國際咨詢公司(2022).讓非洲的制藥雄心成為現實:第 1 部分-歷史、貿易和中心.肖齊家(2021)衛生健康共同體人福非洲藥業實踐注腳,中國投資6W 研究(2024).非洲化學品市場(2024-2030)|公司、預測、規模、價值、前景、行業、收入、份額、分析、趨勢和增長魔多情報.非洲紡織工業規模和份額分析-增長趨勢和預測(2024-2029).布拉德利情報報告(20
296、23).非洲和全球關鍵礦產競賽.非洲開發銀行(2022).準備文件的方法:非洲綠色礦產戰略.睿納新國際咨詢公司(2023).釋放非洲環保產品制造的潛力.6W 研究(2024).非洲建筑材料市場(2024-2030)|行業、前景、增長、收入、預測、規模、份額.魔多情報.非洲建筑業規模和份額分析-增長趨勢和預測(2024-2029 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24)_.區域經濟展望:撒哈拉以南非洲.MDPI(2023).電力網絡互聯:現狀回顧、未來展望和研究方向.世界銀行(2019).深化區域一體化以促進增長和繁榮.IMF.中部非洲經濟和貨幣共同體(CEMAC)2023 年第四條磋商工作人員報告.普
297、華永道稅務摘要、喀麥隆 2023 年投資環境報告(美國農業部)聯合國貿發會議投資政策中心(UNCTAD).2023 年投資法.摩洛哥投資和出口發展署(AMDIE)(2023).投資章程:鼓勵投資行為的透明且可讀的框架.格里菲斯亞洲研究所和綠色金融與發展中心(2024),2023 年中國一帶一路(BRI)投資報告Fofack,H.(2023).大陸農民需要養活非洲的技術.東非.Andree 等人(2014).2024 年及以后的糧食安全趨勢.世界銀行.Bychkovska(2024).烏克蘭的谷物出口對非洲的安全至關重要.經濟學.Thomas,D.(2021).2021 年中非合作論壇為非洲帶來
298、了什么.非洲商業.孫燕(2021).中非合作 2035 年愿景審視.布魯金斯學會評論.Owino,V.(2024).東非與非洲同行的貿易量多于與歐盟和亞洲的貿易量.東非.129參考文獻 Sandrey,R.和 Hannah Edinger(2011).中國在非洲的制造和工業化,非洲開發銀行.Ogwu,B.(2023).新世界秩序下非洲的出口制造業和區域價值鏈.Afreximbank2023年非洲貿易報告.Usman,Z.和唐曉陽(2024).中國的經濟轉型如何影響其與非洲的關系.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外交部(2023).支持非洲農業現代化規劃.Yu,S.Z.(2021).非洲數字未來與中國
299、深度交織的三個原因.倫敦證券交易所.131致謝 致謝185 聯合國紀事(2020).讓非洲實現可持續的工業化.https:/www.un.org/zh/115446非洲所有國家必須推進工業轉型議程,讓工業在非洲的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工業化應成為社會經濟發展議程的重中之重。185本報告作為中國企業投資非洲報告系列 2024 年的專題研究,聚焦非洲工業化與中非合作,尤其展現了中國企業在非洲工業化進程中的努力及殷切期望。本報告由中非民間商會牽頭協調組織,由中非民間商會、清華大學、睿納新咨詢、非洲銀行和經濟學家等團隊主筆,有 500 余人參與訪談、校對、翻譯、發布,最終得以順利完成。文中仍有多處需要核
300、實驗證之處,在此歡迎各位讀者來信勘誤。我們尤其要對以下人員和機構提供的專業知識與洞見、付出的辛勞和精力,致以誠摯謝意!核心成員:本 報 告 由 王 曉 勇、唐 曉 陽、白 嘯 峰、Hannah Ryder、Mwangi Wachira、周 玉 芳、朱 思 翹、Jad Benhamdane、Papa Malick Thiam、Said Hidane、Trevor Lwere、陳 慧 怡、李 宸 偲、涂 珈 穎、Rugare Mukanganga、蔡婧、Joseph Olivier Mendoo 完成撰寫、統籌工作,感謝各位為報告貢獻時間。另外還要感謝楊龍、馮欣為報告提供設計支持。報告發布:感謝浙
301、江金融資產交易中心/中非供應鏈研究院,方同舟控股有限公司,對英文、法文和中文版報告編輯、發布的大力支持。調研案例:報告中的 19 個案例來自中非民間商會和撰稿團隊調研的 40 家企業,其中包括中非商會會員企業及在非中資企業。感謝中非商會的分支機構及合作132致謝 伙伴尼日利亞代表處、杭州辦事處、青島辦事處、廣州辦事處、長沙辦事處、物流工作委員會、中非醫療創新促進專業委員會、繼創者工作委員會。有關機構:研究期間,有關機構為報告撰寫提供了必要的咨詢意見與背景信息,感謝摩洛哥非洲銀行集團、中國觀察智庫提供的的建設性觀點。感謝中國外文局翻譯院為報告提供的翻譯支持,尤其是 Dr.Martin Ward、劉君煥、吳曉蕊、秦蘇、劉夢格、王蘊航。專家學者:報告課題組感謝對本報告提供建設性意見的專家、學者,郝睿、徐澤來、馬萍、李洪峰。感謝中非民間商會同事及伙伴,王江、馮強、李雪薇、陳淑朋、趙丹、王延、朱紫葳、宋姝君、嵇童、李鑫偉、周赟等,在企業調研、資料查找與補充、審校排版等工作中的貢獻。中國企業投資非洲2024 課題組 2024 年 8 月,北京方同舟控股有限公司中非供應鏈(浙江)研究院有限公司支持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