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民間商會:中國企業投資非洲報告2023——在促進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中提升非洲產品附加值(10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非民間商會:中國企業投資非洲報告2023——在促進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中提升非洲產品附加值(107頁).pdf(10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企業投資非洲報告 2023中非民間商會在促進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中提升非洲產品附加值中非民間商會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 188 號 18 區 27 號樓 3 層網址:郵箱:電話:0086(010)6416 9865中國企業投資非洲報告(2023)在促進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中提升非洲產品附加值由中非民間商會組織編纂發布。文中的相關發現、解讀、結論未必代表中非民間商會、會員或中國政府的觀點。文中仍有亟待精準之處,祈盼得到各界人士的批評指正。本報告可供引用、下載或打印,用于個人文章、博客、網站或其他材料,請標明出處為中非民間商會?!澳茉崔D型多年來一直是非洲大陸發展模式的核心。它為我們提供了強大的吸引
2、力,旨在將其打造成通往歐洲的綠色工業基地。非洲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結合多個非洲國家積累的專業知識,使我們能夠推動眾多具有高經濟、社會和生態附加值的綠色項目。我們對非洲在加速中國新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推廣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樂觀,同時也看到中國在將非洲綠色產業納入全球價值鏈中的潛力。這種相互合作將為我們的未來創造無限可能?!盡 Mohamed El Kettani阿提扎利瓦法銀行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正當非洲和中國站在機遇的十字路口時,正是我們私營部門之間的協同將照亮前路。通過攜手合作,我們可以共同打造互惠增長、創新和繁榮的傳奇。讓我們抓住這一刻,建設一個合作無界限的未來?!盞ay Gabriel非
3、洲裔散居商務委員會(ADBC)主席序言.I縮略詞.III報告簡介.V第一章.非洲產業鏈和產品附加值概覽.11.1 產業鏈、產品附加值的內涵與聯系.11.1.1 產業鏈的五層含義.11.1.2 產業鏈發展轉型促進產品附加值提升.41.2 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歷程與現狀.61.2.1 殖民時期的非洲產業鏈:宗主國的經濟附屬.61.2.2 獨立初期的非洲產業鏈:民族經濟獨立與進口替代戰略.71.2.3 20 世紀 80 年代和 90 年代的非洲產業鏈:經濟結構調整與出口導向戰略.81.2.4 21 世紀以來的非洲產業鏈:經濟一體化、新伙伴計劃與再工業化.101.2.5 非洲產業鏈現狀:產業結構單一與產
4、品附加值低.111.3 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的核心訴求、比較優勢與時代機遇.131.3.1 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的三大核心訴求.131.3.2 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的三大比較優勢.171.3.3 當前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的三大時代機遇.181.4 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的挑戰與制約.201.4.1 生產要素:高級生產要素供給不足.201.4.2 市場環境:多國營商環境復雜多變.211.4.3 交易成本:市場分割與流通成本高.221.4.4 市場需求:貿易品質量管理與標準協調不足.24目錄第二章.中非合作對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的影響.272.1 中國促進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的機制框架與政策演變.272.1.1“
5、一帶一路”建設:“五通”理念與“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272.1.2 中非合作論壇:“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九項工程”.302.1.3 金磚合作機制: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中非領導人對話會.342.2 中國促進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的現有合作模式與行動.352.2.1 產業對接與產能合作.352.2.2 工業園區與產業投資.362.2.3 基礎設施與產業基礎.392.2.4 技術轉移與人才培養.412.2.5 需求拉動與供給推動.442.2.6 制度創新與實踐探索.46第三章.產業鏈視角下中國企業對非投資實踐.493.1 強基礎:助力基礎設施建設與要素供給.493.1.1 中國路橋:在
6、肯尼亞構建東非公共交通“大動脈”.493.1.2 中國電建:在摩洛哥建設全球最大塔式光熱電站.503.1.3 深圳華為:為非洲 ICT 產業提供硬件支撐和軟件保障.513.1.4 中材國際(南京):為尼日利亞水泥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523.2 鍛長板:助力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533.2.1 中國有色:贊比亞銅鈷冶煉及配套產業發展.533.2.2 魏橋創業:技術助力幾內亞鋁土礦可持續開發.543.2.3 黑角索瑞米:剛果(布)第一座現代化礦山.543.2.4 中國石油:乍得石油產業跳躍式發展.553.3 補短板:助力關鍵環節補充與本土深加工能力提升.563.3.1 新安化工:加納生產農化產
7、品供應西非.563.3.2 袁氏種業:馬達加斯加雜交水稻本土化.563.3.3 米娜紡織:建設埃塞俄比亞首家印染企業.583.3.4 宏華集團:實現陸地石油鉆機“埃及造”.583.3.5 弘順咖啡:埃塞俄比亞咖啡從“種子”到“果子”到“杯子”.593.3.6 杰龍控股:有限棉花釋放坦桑尼亞無限可能.593.4 填空白:助力新興產業發展與經濟多元化.603.4.1 廣德國際:讓工業園融入安哥拉經濟多元化.603.4.2 巨石埃及:埃及玻纖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623.4.3 Kilimall:非洲消費者最喜愛的購物平臺之一.623.4.4 浙江澤世:S2B2C 非洲商品供應鏈建設.633.4.
8、5 海扶醫療:非洲醫療外科技術跨越式發展.643.4.6 極飛科技:智慧農業技術賦能非洲現代農業發展.64第四章.報告結論與工作建議.674.1 促進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的四點思路.674.1.1 引導與強基:“有為政府”因勢利導,加快關鍵要素培育.674.1.2 穩鏈與強鏈:鞏固優勢產業競爭力,提升出口產品附加值.684.1.3 補鏈與延鏈:補齊重要產品門類,促進上下游產業延伸.694.1.4 拓鏈與組鏈:充分發揮比較優勢,開放環境組建新鏈條.704.2 產業鏈視角下中非合作互為補充迎來新機遇.734.3 對中非雙方政府合作的建議.744.3.1 在加強政策溝通上,完善頂層設計,制定具體方案.
9、744.3.2 在加強貿易暢通上,推動貿易便利化合作,破解關稅、非關稅壁壘 744.3.3 在加強資金融通上,金融合作提供發展支持.754.3.4 在加強設施聯通上,“傳統+數字化”基礎設施夯實產業基礎.754.3.5 在加強民心相通上,技術培訓提高自主發展能力.754.4 對促進中非企業參與的建議.754.4.1 非方促進政策.754.4.2 中方促進政策.764.4.3 中非企業實踐.764.5 對鼓勵多邊參與的建議.774.5.1 加強政策溝通.774.5.2 聚焦重點領域.784.5.3 開啟安全對話.78附錄.79索引.80企業信息.82參考文獻.85致謝.95I序言1 中華人民共和
10、國中央人民政府(2023).習近平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并發表重要講話.https:/ 求是網(2023).習近平在中非領導人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全文).http:/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23).中非“一帶一路”合作主題會議在埃塞俄比亞舉行.https:/ 年 8 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上呼吁,金磚國家要做發展振興道路上的同行者,反對“脫鉤斷鏈”,要聚焦務實合作。1在隨后進行的中非領導人對話會中,習近平主席發表了題為攜手推進現代化事業共創中非美好未來的主旨講話,再次強調中國一直予以堅定支持并愿做非洲現代化道路的同行者。22023 年,是“一帶一路
11、”倡議提出十周年,也是“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和正確義利觀提出十周年。十年來,中非交流合作不斷開辟新方向,為構建中非新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樹立了典范。中國不僅持續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而且作為非洲第四大投資來源國,中國已在非洲 52 個國家開展投資,對非投資領域不斷拓展,涉及基礎設施、工業園、農礦業、勞動密集型制造業以及數字經濟等,近年來投資主體更趨多元,其中民營企業占比達 70%。3當前,產業鏈成為世界各國戰略競爭焦點。非盟2063 年議程提出了促進非洲經濟轉型、提升非洲資源附加值的偉大目標,但囿于高級生產要素供給不足、市場交易成本高等現實制約,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步履維艱,長期存在少鏈
12、、短鏈、弱鏈、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作為非洲最堅定、最可靠的合作伙伴,中國始終致力于將“一帶一路”倡議同2063 年議程和非洲各國發展戰略對接,而產業鏈合作一直是中非合作的著眼點和發力點。作為中非合作論壇舉措的踐行者、中國企業投資非洲的服務者,中非民間商會中國企業投資非洲報告(2023)聚焦于產業鏈視角下的中非合作,在識別II非洲產業鏈發展的優勢與制約、機遇與挑戰等基礎上總結中國企業促進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的模式與成果,并提出相關發展思路與改良建議,為進一步促進中非產業鏈合作提供極富價值的參考。在當前非洲積極探索開放式自主發展、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之下,中非產業鏈合作既是中非雙方新時代發展
13、目標的戰略對接,又是各自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舉措?!爸袊头侵拚谕ㄟ^共同探索現代化的生動實踐回答歷史之問,攜手推進合作共贏、和合共生、文明共興的歷史偉業?!?4 求是網(2023).習近平在中非領導人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全文).http:/ 中非民間商會CAGR年均復合增長率CFA特許金融分析師EDMI2019 第一屆經濟發展與管理創新國際研討會EPC“設計+采購+施工”總承包EU歐盟EY安永會計師事務所GDP國內生產總值HIFU高強度聚焦超聲ICT信息和通信技術LPI物流績效指數NEPAD非洲發展新伙伴計劃O2O線上到線下OBM原始品牌制造商ODM原始設計制造商OECD經濟
14、合作與發展組織OEM原始設備制造商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S2B2C供應商對渠道商對客戶TRALAC非洲貿易法律中心UNCTAD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ECA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UNICEF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DO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V報告簡介產業鏈”是基于分工和供求關系,由若干企業和產品為節點,以橫向合作鏈和縱向供需鏈的形式組成的網絡系統,具有“與供應鏈、價值鏈天然融合在一起”等五層含義。產業鏈發展轉型是產品附加值提升的要義,亦是非洲實現2063 年議程的重要路徑,在非洲國家產業發展普遍存在產業結構單一、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的當下無疑是優先事項。非洲被譽為“世界原料倉庫”“最年輕的大陸”“全球
15、消費者強國的新興角色”。其產業鏈發展轉型具有自然資源豐富、勞動力供給充足以及消費市場廣闊等涉及產業鏈上、中、下游的比較優勢,更面臨第四次產業技術革命孕育的彎道超車機會、全球產業鏈重構帶來的新發展潛力以及非洲大陸自貿區建設賦予的區域一體化紅利三大機遇。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高級生產要素供給不足、營商環境復雜多變、市場分割與流通成本高、貿易品質量管理與標準協調不足等四大制約也為非洲產業鏈轉型升級帶來了種種挑戰。中國是促進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在“一帶一路”倡議、中非合作論壇等中非政策框架指導下,中非產業鏈合作通過產業對接與產能合作、工業園區與產業投資、基礎設施與產業基礎、技術轉移與人才
16、培養、需求拉動與供給推動、制度創新與實踐探索等六大模式助力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另一方面,作為中非產業鏈合作的重要參與者,著眼于非洲發展轉型的難點痛點,中國企業積極投身于非洲產業鏈強基礎、鍛長板、補短板、填空白等實踐之中,投資涵蓋北部非洲、東部非洲、南部非洲、西部非洲、中部非洲五大區域,涉及農業、能礦業、制造業、數字經濟、醫藥、物流、基礎設施等諸多領域,為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做出了突出貢獻?;谒狞c思路,提出政府合作、企業參與、多邊參與三類建議。結合非洲發展事實概括、中非合作模式總結以及 90 家企業、20 個中國企業投資非洲典型案例分析,報告最后提出“引導與強基”“穩鏈與強鏈”“延鏈與補鏈”“拓
17、鏈與組鏈”等促進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的四點基本思路和促進中非雙方政府擴大雙邊合作、擴大中國企業對非投資以及鼓勵多邊參與等三點具體建議,囊括政府、企業、民間組織等不同主體?!癡I目的和目標:本報告由中非民間商會編制發布,中非民間商會與中非經貿合作研究院撰寫,旨在研究如何促進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進而提升非洲產品附加值。本報告將在對非洲產業鏈發展歷程、訴求、優勢、機遇與挑戰進行梳理的基礎之上,探討中非政策框架和現有合作模式對非洲產業鏈的影響,進而以案例的形式重點闡明中國企業在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中的作用,并指出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的基本思路和中非產業鏈合作的未來潛力。路徑和方法:本報告編撰者通過收集多方權
18、威資料,主要利用文獻分析和案例分析方法來得出結論。文獻分析使用的資料包括并不限于政策文件、研究論文以及來自行業參與者、知名機構、多邊和區域金融組織的資料和統計數據;報告收錄的企業案例主要來自對中非民間商會會員企業的調查和相關公開資料,企業類型涵蓋農業、能礦業、制造業、數字經濟、醫藥等不同領域且多具有一定知名度,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內容分析、對比研究等方法同樣在該報告中有所使用,如第二章對中非政策框架的分析。本報告構成如下:第一章,概述非洲產業鏈和產品附加值的基本情況,包括優、劣勢分析;第二章,探討中非合作頂層設計和合作模式對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的影響;第三章,展示產業鏈視角下中國企業對非投資的實踐
19、案例;第四章,提出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的基本思路,基于中非產業鏈合作視角對中非雙方政府、中國企業以及多邊參與者提出相關建議。在促進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中提升非洲產品附加值中國企業投資非洲報告 2023中非民間商會1第一章 非洲產業鏈和產品附加值概覽5 Guo,W.,&Yang,Y.(2019).Application of industry chain theory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co
20、nomic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EDMI 2019).https:/doi.org/10.2991/edmi-19.2019.27;PW Consulting(2021).Industry Chain,Value Chain,Supply Chain,Difference Between Them.https:/ 產業鏈、產品附加值的內涵與聯系1.1.1 產業鏈的五層含義作為一個經濟學概念,國內外學術界暫未對“產業鏈”一詞的定義達成共識。經濟學家一般將廣義的產業鏈定義為:基于產業內分工和供求關系,由若干企業和產品為節點,以橫向合作鏈和縱向
21、供需鏈的形式組成的網絡系統。5產業鏈的縱向供需鏈即產業上、中、下游的分工;橫向合作鏈指產業的服務合作與支持。26 World Bank Group(2018).Inclusive(Global)Value Chains Jobs and Migration Core Course.https:/thedocs.worldbank.org/en/doc/215751528391009103-0160022018/render/2PMMay3InclusiveGVCs.pdf圖 1 礦業產業鏈上、中、下游示例資料來源:Wind產業鏈與 20 世紀 80 年代提出的兩個管理學概念“價值鏈”和“供應鏈
22、”具有強相關性?!皟r值鏈”強調企業在產品或服務上,從構思到最終使用的系列活動中的“價值創造”,即產業鏈的價值形態;6“供應鏈”是組織內將原3材料或零部件轉化為產品或客戶服務的活動,亦即產業鏈的實物形態7。產業鏈面向關聯,是物質基礎;供應鏈面向效率,是連接基礎;價值鏈面向效益,是價值實現;“三鏈一體”“一體三面”,包含于同一個產業集群之中。87 CIPS(2023).What is a supply chain?.https:/www.cips.org/intelligence-hub/supply-chain-management/what-is-a-supply-chain8 馬中東(202
23、2).全球價值鏈視角下產業集群的質量升級研究第 4 頁.經濟科學出版社.技術分工維度:產業鏈物流管理維度:供應鏈價值增值維度:價值鏈產業集群圖 2 產業集群、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關系資料來源:全球價值鏈視角下產業集群的質量升級研究基于以上概念,產業鏈有以下五層含義: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天然融合在一起,后兩者分別側重于產業鏈的物流與價值創造角度;產業鏈是產業水平的表現,產業鏈的豐富性、完整性和高效性反映了一國產業發展的質量效益以及經濟的韌性與活力;產業鏈是產業關聯的表現,代表產品制造的技術分工;產業鏈是原材料加工深度的表現,加工深度越深,鏈條越長,所參與的價值創造環節越多;產業鏈是滿足需求層
24、次的表現,涉及原材料、生產加工等滿足不同層次需求的相互關聯的生產供應環節。41.1.2 產業鏈發展轉型促進產品附加值提升產品附加值被包含在產業鏈條之中,其概念更偏向于產業鏈的價值形態,即價值鏈的分析角度:附加值是指商品或服務的銷售價格與成本之間的差額,其高低受到加工帶來的便利性、品牌、質量、設計以及獨特賣點等因素影響。9微笑曲線常被用來幫助理解在某一特定產業鏈條中的附加值分布特征:高附加值更多集中于產業鏈兩端的研發設計和品牌營銷環節,中間生產加工環節附加值相對偏低。與此同時,由于要素投入、生產率等方面的區別,不同行業創造附加值的能力有所差異,一般而言,工業尤其是制造業在財富創造以及促進經濟增長
25、方面具有更顯著的作用。109 BBC(2023).The role of business.https:/www.bbc.co.uk/bitesize/guides/zkqp6v4/revision/310 UNIDO(2021).Wh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atters now more than ever before.https:/iap.unido.org/articles/why-industrial-development-matters-now-more-ever11 Tian,K.,Dietzenbacher,E.,&Pin,R.J.A.(2019)
26、.Measuring industrial upgrading:applying factor analysis in a global value chain framework.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31(4),642664.https:/doi.org/10.1080/09535314.2019.1610728附加值產業鏈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物流營銷附加值產業鏈產業1產業2產業3圖 3 微笑曲線與疊加的新微笑曲線資料來源:重構全球價值鏈,中國企業升級理論與實踐產業鏈升級是指從低附加值生產狀態向高附加值生產狀態的動態運動。11從宏觀來看,其具體內涵包括(1)第一、
27、二、三產業在國民經濟結構中的調整;(2)跨產業升級,如從低加工、低附加值的傳統制造業向新興產業轉型;(3)產5業內部的轉型升級,如從生產制造向產品開發設計、營銷的升級和延伸。12對于微觀企業,產業鏈升級則包括流程升級、產品升級、功能升級和鏈條升級四種遞進形式:流程升級是提升產業鏈某環節的生產效率;產品升級是生產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或改進已有產品;功能升級是既有產業鏈參與由價值鏈低端向高端延伸,占據更多盈利節點;鏈條升級是轉換到附加值更高的新產業鏈。1312 Li,M.,&Li,M.(2017).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the inevit
28、able choice for NGEs new growth and development.In Research series on the Chinese dream and Chinas development path.https:/doi.org/10.1007/978-981-10-3872-3_313 Bair,J.,&Gereffi,G.(2018).Local Clusters in Global chains: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export dynamism in Torreons blue jeans industry.In
2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Books(pp.176204).https:/doi.org/10.1017/9781108559423.007;Lee,J.,&Chen,J.(2000).Dynamic Synergy Creation with Multiple Business Activities:Toward a Competence-based Business Model for Contract Manufacturers;Schmitz,H.,&Humphrey,J.F.(2000).Governance and Upgrading:Linking
30、 Industrial Cluster and Global Value Chain Research.表 1 企業升級過程流程升級產品升級功能升級鏈條升級軌跡示例OEM(原始設備制造商)ODM(原始設計制造商)OBM(原始品牌制造商)鏈的升級附加值附加值增加資料來源:Co-Opetition:A Revolutionary Mindset that Combines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61.2 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歷程與現狀14 沃爾特羅德尼(1971).歐洲如何使非洲欠發達(李安山譯)第 54 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5 舒運國,劉偉才(2013).20
31、 世紀非洲經濟史第 27 頁.浙江人民出版社.16 威廉托多夫(2007).非洲政府與政治(肖宏宇譯)第 39 頁.北京大學出版社.17 李安山(2021).非洲現代史第 380-429 頁.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8 李安山(2021).非洲現代史第 380-429 頁.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2.1 殖民時期的非洲產業鏈:宗主國的經濟附屬傳統的非洲經濟被稱為“生存經濟”,農業活動占據主導,制造業主要以手工生產家用農具等物品的形式存在,貿易主要在鄰國和不遠的社區之間進行。1415世紀后非洲以一種附屬的模式被一步步納入以歐洲為主導的世界經濟體系,在 19世紀以來的殖民統治建設中,非洲逐漸完成了從
32、傳統經濟向殖民地經濟的轉變。15殖民主義時期的非洲經濟成為殖民宗主國的工具,“非洲國家經濟發展主要是為了配合殖民宗主國的需要”。16在農業方面,殖民政府通過經濟和超經濟手段在非洲建立了咖啡、可可、劍麻、橡膠等經濟作物直接出口的單一經濟作物制,用于滿足歐洲民眾日常生活和工業發展的需要。就工業發展而言,一方面,由于非洲自然資源豐富,以殖民宗主國工業企業為主的外國資本主導的礦產資源開采業發達,鉆石、黃金、石油等從非洲大量流出,用以滿足歐洲的工業原材料需求和上流社會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不與宗主國工業競爭的”、主要用于滿足在非歐洲人日常生活需求的釀酒、煙草、面粉、紡織、服裝等輕工業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
33、殖民政府為保持其市場優勢,對殖民地其他制造業的發展采取一種忽略甚至壓制的態度,從當時非洲本土農業加工工業以及礦業冶煉工業的缺乏即可見一斑;為便利處于世界價值鏈低端的非洲殖民地供應原材料,一些基礎設施、通信設備得以建立。17專欄 1 殖民時期非洲的單一經濟“在殖民主義統治后期,各殖民地的單一經濟作物占總出口的比例都超過了50%,如岡比亞、加納和蘇丹。在有的年份,比例甚至達到 95%以上。在英國殖民地岡比亞,單一經濟作物花生所占比例出奇地高,1950 年達到 97.2%,1952年和 1953 年也分別達到 96.2%和 95%。在塞拉利昂,經濟作物的出口在 1938 年占到總出口量的 91.8%
34、,到 20 世紀 50 年代仍占總出口收入的 76%?!?871.2.2 獨立初期的非洲產業鏈:民族經濟獨立與進口替代戰略20 世紀 50 年代末期以來,非洲國家先后實現政治獨立。面對薄弱的經濟基礎、畸形的經濟結構以及對外高依存度等問題,探索建立獨立的民族經濟和實現工業化成為最急切的現實目標。19大多數非洲國家采用進口替代戰略,即重點發展以滿足本國民眾基本消費需求的工業,兼顧以當地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工業。通過大力投資國有產業、實施高關稅貿易保護等措施,非洲工業迅速發展并逐步建立起民族工業體系。整體上,19601970 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制造業產值占 GDP(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由6.3%增至約
35、11%;19651973 年制造業產值年均增長 14.6%,相當于同期GDP 增長率的 2 倍多;制造業的發展使非洲國家對基本消費品的進口依賴有所減輕。然而,自然災害、石油危機、經濟危機等導致的宏觀經濟不穩定削弱了政府將制造業作為增長引擎的能力,再加上其他政策因素和治理薄弱,大多數非洲農、礦產品加工業都止步于初級加工階段,附加值低,非洲工業化戰略在很大程度上失敗了。2019 舒運國,劉偉才(2013).20 世紀非洲經濟史第 27 頁.浙江人民出版社.20 ACET(2022).Transforming and Building Resilient Economies in Africa:Re
36、setting Priorities for the Policy Agenda in the post-COVID-19 Era.https:/acetforafrica.org/research-and-analysis/reports-studies/reports/transforming-and-building-resilient-economies-in-africa-resetting-priorities-for-the-policy-agenda-in-the-post-covid-19-era/21 Kaba,K.,Lin,J.Y.,&Renard,M.(2022).St
37、ructural change and trade openness in subSaharan African countries.The World Economy,45(7),21012134.https:/doi.org/10.1111/twec.13261專欄 2 對非洲進口替代工業化戰略的反思“非洲工業化政策的目標在于滿足國內消費而不是出口,且更多投資于不具有比較優勢的資本密集型產業;非洲工業化的基礎在于對國有企業的大規模投資而不是提升生產率,導致財政支出超過政府征稅能力;高關稅帶來的中間品價格增高降低國內制成品生產效率;匯率高估從理論上來講利于制造業以低于世界市場的價格進口中間品
38、,但這一政策不利于農產品出口,反而導致外匯儲備不足,無法進口中間品?!?1與此同時,非洲國家對工業的強調忽略了農業的發展,雖然政府在改革農業生產關系、改進農業生產工具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但并未改變以經濟作物種植8和出口為主的單一模式以及大農業和維持性農業并存的二元結構,特別是在人口快速增長的背景下,農業生產率提升緩慢,19701977 年非洲農業產值年增長率僅為 1.3%,全球最低,從而導致巨大的糧食供應壓力。221.2.3 20 世紀 80 年代和 90 年代的非洲產業鏈:經濟結構調整與出口導向戰略23伴隨著 20 世紀 70 年代末的經濟衰退和國家內部問題的日益暴露,非洲的領導人們開始對獨
39、立后的經濟發展戰略進行反思,尋求非洲自身發展與自力更生的路徑:1979 年 7 月召開的非洲統一組織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會議通過了關于為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而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實現民族和集體的自力更生的綱領和措施的蒙羅維亞宣言;次年又通過了19802000 非洲經濟發展拉各斯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拉各斯行動計劃)。24非洲國家的經濟形勢同樣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世界銀行起草了一份題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加速發展的行動綱領的報告(又被稱為伯格報告),主張非洲國家推行經濟結構調整,世界銀行及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為此提供專項貸款。2522 陸庭恩(2000).非洲農業發展簡史.中國財政出版社.23 除極個別外,本節主
40、要參考:1、舒運國,劉偉才(2013).20 世紀非洲經濟史第 27 頁.浙江人民出版社.2、李安山(2021).非洲現代史第 380-429 頁.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4 Organization Of African Unity(1980).Lagos plan of action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frica 1980-2000.https:/www.resakss.org/sites/default/files/OAU%201980%20Lagos%20Plan%20of%20Action%20for%20the%20Economic%2
41、0Development%20of%20Africa.pdf25 World Bank Group(2010).Accelerated development in sub-Saharan Africa:an agenda for action(English).http:/documents.worldbank.org/curated/en/702471468768312009/Accelerated-development-in-sub-Saharan-Africa-an-agenda-for-action專欄 3 拉各斯行動計劃與伯格報告所代表的不同觀點“拉各斯行動計劃反映了非洲國家領導
42、人、非洲統一組織的觀點。他們認為,非洲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在于外部,即殖民地經濟的后遺癥和現存世界經濟不合理秩序的共同作用。伯格報告則代表了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西方國家的看法,認為非洲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在于內部,主要是非洲國家經濟發展決策的失誤?!?由于經濟形勢惡化,世界銀行及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又與實施結構調整直接掛鉤,非洲國家接受了世界銀行的改革方案推行經濟結構調整。方案以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場化為核心。在工業方面,世界銀行及世界貨幣基金組織認為非洲國家應大力發展出口工業和為農業發展服務的加工業,具體措施包括將部分國有企業私有化、建立出口加工區、制定優惠投資法案吸引外資等。農業方面,
43、世界銀行及世界貨幣基金組織認為糧食自給自足僅僅是農業發展的一個方面,強調以出口為導向,大力發展經濟作物生產和出口,增加外匯收益。方案還要求非洲國家通過降低進出口關稅、實行貨幣貶值等措施來推進貿易自由化,削減社會支出以降低預算等。對于此次結構調整的效果,世界銀行通過對 29 個參與結構調整的非洲國家進行調研認為行動方案整體是正確的,效果的好壞在于各國政府的具體執行,政策改進明顯的國家表現出強勁的經濟復蘇。26然而,更多的研究表明該計劃的實施實際上阻礙了非洲的經濟增長,尤其嚴重蠶食了非洲國家前期工業化探索取得的成就,出口導向型戰略使非洲經濟暴露在國際競爭之下,貨幣貶值以及公共支持的縮減提高了生產成
44、本,基礎設施建設不足造成高交易成本2726 World Bank Group(1999).Adjustment in Africa:reforms,results,and the road ahead.https:/documents1.worldbank.org/curated/en/497781468009320518/pdf/multi0page.pdf27 Schatz,S.P.(1994).Structural Adjustment in Africa:a Failing Grade So Far.Journal of Modern African Studies,32(4),679
45、692.https:/doi.org/10.1017/s0022278x00015901;Kefferstan,S.(2017).The Perfect Storm:lasting impacts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grams and pressures of climate change in Latin America and Ghana,Africa.https:/api.semanticscholar.org/CorpusID:51918852;Kaba,K.,Lin,J.Y.,&Renard,M.(2022).Structural change
46、and trade openness in subSaharan African countries.The World Economy,45(7),21012134.https:/doi.org/10.1111/twec.13261;D+C(2018).Failed policies Descent into hell.https:/www.dandc.eu/en/article/africa-structural-adjustment-did-not-trigger-fast-growth-had-contractive-impact28 Global Issues(2013).Struc
47、tural Adjustmenta Major Cause of Poverty.https:/www.globalissues.org/article/3/structural-adjustment-a-major-cause-of-poverty專欄 4 對經濟結構調整計劃的部分評價“世界銀行和世界貨幣基金組織過去二十年在非洲的結構調整導致更大的社會和經濟貧困,非洲國家對外部貸款的依賴增加。結構調整的失敗是如此嚴重,以至于世界銀行和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的一些批評者認為,強加給非洲國家的政策從來都不是為了促進發展;相反,它們的意圖是使這些國家在經濟上保持弱勢和依賴?!?8101.2.4 21 世
48、紀以來的非洲產業鏈:經濟一體化、新伙伴計劃與再工業化29 African Union(2008).ACTION PLAN FOR THE ACCELERATE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AFRICA.https:/au.int/en/documents/20111231/action-plan-accelerated-industrial-development-africa 30 African Union(2023).About the African Union.https:/au.int/en/overview31 AUDA-NEPAD(2023).Abou
49、t Us.https:/www.nepad.org/who-we-are#about_us32 姚桂梅(2022).中國與非洲的產能合作第 10 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33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2010).Lions on move:The progress and potential of African economies.https:/ 5 新世紀非洲的重大舉措“近年來,非洲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以應對發展挑戰,扭轉非洲在全球經濟和政治中被邊緣化的局面,為非洲大陸人民贏得 21 世紀。這些舉措包括成立 AU(非洲聯盟)和通過 NEPAD(
50、非洲發展新伙伴計劃)作為非洲聯盟的戰略計劃?!?9早在獨立之初非洲國家即已開始經濟一體化嘗試;20 世紀 90 年代,面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被邊緣化的危機,在“非洲復興”的號召下,非洲經濟一體化才實質性啟動,提出“聯合自強,獨立自主”的經濟發展戰略;2002 年,非洲聯盟在非洲統一組織的基礎上正式成立,旨在通過加強非洲國家的合作和一體化推動非洲的增長和經濟發展。302001 年,非洲國家首腦會議提出非洲發展新伙伴計劃,并于 2002 年將其作為非盟的經濟社會發展方案。31該計劃對內強調非洲的自主發展,對外注重與國際社會的協調,并將刺激工業發展的重點轉向投資環境影響私營企業運作的政策、制度和物質環
51、境以吸引外商直接投資。32專欄 6 20002008年非洲的經濟增長“盡管生產力增長和結構變化的規模很小,但自 2000 年以來非洲一直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2000 年到 2008 年非洲國內生產總值增長 4.9%,成為全球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經濟增長貢獻不僅來自資源行業(24%),同樣包括制造業(4.6%)、金融(8.0%)、建筑業(7.5%)等多個領域?!?3與此同時,在非洲制造業產值全球占比持續下降的背景下,21 世紀的非洲再次開始了工業化的嘗試。2008 年,非盟首腦會議通過加快非洲工業化發展行動11計劃,提議將工業化納入各國的國家發展政策中;342013 年,非盟提出2063年議
52、程,制定了非洲未來 50 年經濟轉型的發展框架,并制訂了制造業增長 5倍以上、GDP 占比超過 50%的發展目標;352016 年,聯合國大會宣布 20162025 年為“第三個非洲工業化發展十年”36。1.2.5 非洲產業鏈現狀:產業結構單一與產品附加值低總體而言,近十余年來非洲產業多元化取得了一定發展,但進展較慢,20102021 年 非 洲 工 業 化 指 數 僅 從 2010 年 的 0.5026 上 升 到 2021 年 的0.5270;37非洲仍是世界上經濟多元化程度最低的地區之一,在當前 133 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多樣性排名中,非洲國家整體靠后,世界上 15 個經濟最不多樣化的國
53、家和地區中有 8 個是非洲國家,單一經濟結構特征明顯。38從產業結構來看,2008 年以來非洲制造業在非洲經濟中的比重基本保持在 10%左右的低水平,農業、服務業占比高;2022 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制造業占 GDP 比重為11.2%,遠低于接近 16.5%的世界平均水平。39從出口商品結構來看,非洲有45 個國家農產品、能源礦產等初級產品出口占商品出口總額的 60%以上,占全球依賴大宗商品出口國家的 45%,如 2021 年利比亞原油出口占比 87.71%;雖然一些國家在出口籃子中增加了新的產品種類,但在引導工業部門轉向高附加值制成品方面進展不足,如埃及,盡管其經濟復雜度在非洲處于前列且近
54、15 年來經濟多元化效果顯著,但其出口產品依然以農業、能源礦產原材料以及相關的紡織、化學產品為主。4034 African Union(2008).ACTION PLAN FOR THE ACCELERATE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AFRICA.https:/au.int/en/documents/20111231/action-plan-accelerated-industrial-development-africa35 AU(2023).Agenda 2063:The Africa We Want.https:/au.int/en/agenda2063/o
55、verview36 UNIDO(2023).Thir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ecade for Africa 2016-2025.https:/www.unido.org/IDDA337 African Development Bank Group(2022).Africa Industrialization Index 2022.https:/www.afdb.org/en/documents/africa-industrialization-index-202238 數據由哈佛大學依據 UNCTAD 和 WDI 數據庫計算得到39 數據來源于世界銀行40 數據由
56、哈佛大學依據 UNCTAD 和 WDI 數據庫計算得到1241 各圖縱向坐標軸代表出口增減,橫向代表出口商品復雜度;不同顏色對應圖標中不同產品類型(包括服務貿易產品),依次為服務、紡織品、農產品、石制品(水泥等)、礦物、金屬、化學品、車輛、機械、電子產品;ECI 即為經濟復雜性指數。美、中兩國貿易品類型豐富且主要集中于第一象限,ECI 指數大于 1,經濟復雜性高;安哥拉貿易品類型單一、埃及貿易品更多集中于低復雜度的第二象限,兩國 ECI 指數均小于 0。42 AUC/OECD(2022).Africas Development Dynamics 2022:Regional Value Chai
57、ns for a Sustainable Recovery.https:/www.oecd-ilibrary.org/development/africa-s-development-dynamics-2022_2e3b97fd-en圖 4 20112021 年美國(左上)、中國(右上)、安哥拉(左下)、埃及(右下)貿易品情況41資料來源:哈佛大學非洲經濟體對于初級商品生產和出口的嚴重依賴導致非洲全球產業鏈參與以自然資源和農產品出口供其他國家進一步加工的前向參與為主,占非洲 GDP 比重近 6%,相比之下利用外國投入進行國內加工的后向參與模式僅占 2%;該發展模式下出口部門與其他經濟部門的前向
58、和后向聯系少、出口產品附加值低。42以腰果產業鏈為例,非洲國家以每千克 2.53 美元的價格向越南和印度出口帶殼腰13果;越南和印度將腰果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后以每千克 9.510 美元的價格出口到中國,而最終消費者支付的價格為每千克 2530 美元。4343 ExportPlanning(2019).The African Challenge:Exporting Products with a higher Added Value.https:/ Global Issues(2013).Structural Adjustmenta Major Cause of Poverty.https:/w
59、ww.globalissues.org/article/3/structural-adjustment-a-major-cause-of-poverty45 African Union(2023).Agenda 2063:The Africa We Want.https:/au.int/en/agenda2063/overview專欄 7 非洲經濟體初級商品生產和出口的弊端“乍一看,咖啡、棉花、糖和木材等出口商品的發展增長似乎對出口國有利,因為它帶來了收入。事實上,它代表了一種被稱為不平等交換的剝削。出口原材料或未加工材料的國家可能會獲得貨幣,但如果進口加工商品,他們就會失去更多貨幣。原因是加
60、工產品需要額外勞動力,成本更高。因此,出口木材但沒有能力加工木材的國家必須以木材成品的形式重新進口木材,其成本高于其從原材料中獲得的收益。加工材料的國家獲得其勞動者貢獻的額外收入?!?41.3 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的核心訴求、比較優勢與時代機遇1.3.1 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的三大核心訴求2063 年議程是非洲大陸半個世紀發展的戰略框架,由非盟在 2013 年通過,包含建立“基于包容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繁榮非洲”等 7 大愿景、實現“所有公民的高生活水平、生活質量和福祉”等 20 大目標。45然而,在內部制約和外部沖擊的影響之下,2063 年議程當前實現情況并不理想:2021 年預期目標總體實現率
61、為 51%,尤其在實現愿景 1“基于包容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繁榮非洲”方面取得的進展較小,總體得分率僅為 37%;其中目標 4“經濟轉型”進展14最為緩慢,2019、2021 年得分率分別為 13%、17%。46產業鏈轉型升級是非洲實現2063 年議程的重要路徑,在刺激經濟增長、增強經濟韌性和實現綠色發展等核心目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實現持續經濟增長的訴求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至 21 世紀第二個十年中期,非洲經濟表現出強勁的增長,非洲多國經濟增速位居世界前列。然而,此次經濟的加速并非來自工業化,而是源于相對和平穩定的背景下世界市場對作為非洲經濟支柱的能源、礦產、農產品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對國
62、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幾乎沒有產生協同作用,甚至進一步引致了遠離制造業發展和經濟多樣化的偏向型增長。47伴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和大宗商品價格的回落,非洲缺乏持續增長的問題再次暴露。產業鏈轉型升級可通過經濟多元化、出口競爭力和生產率的提升、技術升級以及人類福祉的改善這一“Growth with DEPTH”框架刺激經濟轉型,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4846 African Union Commission and African Union Development Agency NEPAD(2022).Second Continental Report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63、 Agenda 2063.https:/au.int/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41480-doc-2nd_Continental_Progress_Report_on_Agenda_2063_English.pdf47 UNIDO(2016).Industrialization in Africa and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https:/www.unido.org/sites/default/files/2016-09/UNIDO_2016_G20_08_25_0.pdf48 ACET(2022).Transforming
64、and Building Resilient Economies in Africa:Resetting Priorities for the Policy Agenda in the post-COVID-19 Era.https:/acetforafrica.org/research-and-analysis/reports-studies/reports/transforming-and-building-resilient-economies-in-africa-resetting-priorities-for-the-policy-agenda-in-the-post-covid-1
65、9-era/15實際GDP增長率%49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20).構建新發展格局 實現互利共贏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上的主旨演講.https:/ Ngouhouo,I.,&Nchofoung,T.N.(2021).Economic Resilience in Sub-Saharan Africa:Evidence from Composite Indicators.Journal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13(1),7091.https:/doi.org/10.1007/s13132-020-00717-2圖 5 非洲 19712022 年實際
66、GDP 增長率資料來源:UNCTAD建設韌性經濟體的訴求經濟韌性是指一個國家抵御不利沖擊并迅速從中恢復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減少增長損失。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逆全球化、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思潮暗流涌動,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因非經濟因素而面臨沖擊,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調整,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49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由于其出口多樣化程度較低、對初級產品高度依賴,大多數國家的經濟韌性仍處于不可控的脆弱狀態;50面臨著來自世界市場、自然災害、健康危機等日益頻繁的沖擊,通過產16業鏈發展轉型建設有韌性的經濟必須是非洲國家的
67、優先事項。產業鏈轉型升級可以增強經濟韌性,低轉型者的增長損失往往為高轉型者的兩倍。51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訴求51 ACET(2022).Transforming and Building Resilient Economies in Africa:Resetting Priorities for the Policy Agenda in the post-COVID-19 Era.https:/acetforafrica.org/research-and-analysis/reports-studies/reports/transforming-and-building-resilient-e
68、conomies-in-africa-resetting-priorities-for-the-policy-agenda-in-the-post-covid-19-era/52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ri.org)(2017).Africas Green Growth Opportunity.https:/www.wri.org/insights/africas-green-growth-opportunity53 ACET(2022).Transforming and Building Resilient Economies in Africa:Resett
69、ing Priorities for the Policy Agenda in the post-COVID-19 Era.https:/acetforafrica.org/research-and-analysis/reports-studies/reports/transforming-and-building-resilient-economies-in-africa-resetting-priorities-for-the-policy-agenda-in-the-post-covid-19-era/專欄 8 非洲已經在多方面經歷著環境惡化的后果“非洲已經在多方面經歷著環境惡化的后果,
70、包括氣候多變性和氣候變化的影響??焖俚娜丝谠鲩L和不當的土地使用方式導致了森林砍伐和土地退化,破壞了脆弱的生態系統,加劇了水資源短缺。20012014 年,全球樹木覆蓋面積減少速度最快的十個國家中,有五個位于西非。在城市中,空氣污染和無效的廢物管理構成了嚴重且日益嚴峻的問題?!?2在氣候變化和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當下,非洲每年因氣候相關問題損失 70億至 150 億美元,2040 年或將上升到 500 億美元;非洲將建設具有環境可持續和氣候適應性的經濟體作為重要目標。產業鏈發展轉型將為非洲綠色發展帶來新機遇:投資更具抗災能力的綠色基礎設施,開發和推廣可再生能源,將有助于建設能源多樣化、成本-效益比
71、更優的低碳經濟;促進氣候智能型農業將幫助農民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同時提高抗災能力,以保護生計和應對糧食短缺53171.3.2 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的三大比較優勢“世界原料倉庫”54非洲大陸礦產資源極為豐富,至少有 17 種礦產的蘊藏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鉑、錳、鉻、釕、銥等礦產蘊藏量占世界總儲量的 80%以上,磷酸鹽、鈀、黃金、鉆石、鍺、鈷和釩等占 50%以上,鈾、鉭、銫、鋁礬土、氟石、鋯和石墨等礦產占 30%以上。由于大多數礦產都是工業生產所必需的重要原料,因而非洲又被稱為“世界原料倉庫”,飽受關注。此外,非洲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蘊藏以及風能、水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開發潛力同樣巨大;非洲亦
72、擁有世界上60%的未開墾耕地。55豐富的自然資源為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提供了土地、原材料、能源等多重支撐?!白钅贻p的大陸”56人口快速增長、生育率高、中位年齡低、預期壽命延長是非洲人口結構的主要特征,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具有勞動力供給充足的優勢。從 2000 年起,非洲人口的年增長率一直保持在 2.45%以上,2022 年非洲人口超過 14 億,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大洲;預計到 2050 年,非洲大陸的人口將接近 25 億。作為世界人口“最年輕的大陸”,截至 2022 年,非洲大陸大約 40%的人口在 15 歲及以下,人口年齡中位數在 20 歲左右?!叭蛳M者強國的新興角色”57得益于數量龐大且
73、年輕的人口、城市化的加速、經濟增長和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等因素,非洲正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消費市場之一。自 2010 年以來,非洲的消費支出以 3.9%的 CAGR(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2021 年增長至 1.93 萬億美元;預計到 2030 年非洲將擁有 17 億消費者,消費54 中國政府網(2020).非洲大陸成礦區帶劃分.http:/ CFA Institute(2022).Eight Reasons Why Africa Is Primed for Impact Investing.https:/blogs.cfainstitute.org/investor/2022/
74、10/14/eight-reasons-why-africa-is-primed-for-impact-investing/56 數據來源:statista57 Africa Business(2022).Why Africa Is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Consumer Markets in the World.https:/ Africa(2023).Africas Consumer Markets with NKC African Economics.https:/ 2.5 萬億美元。巨大的消費潛力不僅提供了市場支撐,同時吸引廣泛的全球投資,為產業發展尤其
75、是制造業、服務業發展提供助力。1.3.3 當前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的三大時代機遇第四次產業技術革命:數字經濟的洗牌21 世紀的工業革命是數字化的,“工業 4.0”也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指的是傳統制造和生產方法向數字化的轉型;58于數字技術給所有經濟部門帶來顛覆,其革命性變化不僅發生在工業領域,同樣涉及農業、服務業,因而又被稱為第四次產業技術革命59。對于美、德等處于價值鏈高端的傳統工業經濟體而言,第四次產業技術革命將創造新的高科技機遇,扭轉制造業產業轉移趨勢。新興技術同樣為新興經濟體發展創造新機會:一方面,數字平臺通過建立更廣泛的伙伴關系為合作的新興經濟體控制其資源供應鏈和主權創造公平的競
76、爭環境;另一方面,本次產業技術革命源頭的多元性、創新去中心化特征使得技術創新的外溢效應大大增強,新興國家也可以成為技術的早期采用者,在獲得開發先進制造系統能力的同時通過獨特的本地開發超越其競爭對手。60非洲國家盡管在采用新技術方面存在很多限制,但其沒有受到基礎設施遺留問題的拖累,接受技術變革可能不會有太多的抵觸,具有直接采用或進一步開發的巨大跨越潛力。61此外很重要的一點是非洲的巨大消費市場為利用本輪新驅動優勢提供了較大可能,這既是支持工業 4.0 技術創新的數據來源,也是一個寶貴的市場。62而正是基于此,第四次產業技術革命下“傳統模式讓位于平臺”的商業模58 Deloitte(2016).I
77、ndustry 4.0 Is Africa ready for digital transformation?.https:/vdocuments.mx/industry-40-is-africa-ready-for-digital-transformation.html?page=15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21).準確把握新一輪產業技術革命的特征.https:/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21).準確把握新一輪產業技術革命的特征.https:/ Deloitte(2016).Industry 4.0 Is Africa ready for digital
78、transformation?.https:/vdocuments.mx/industry-40-is-africa-ready-for-digital-transformation.html?page=162 African Development Bank Group(2019).Potential of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Africa.https:/4irpotential.afdb.org/wp-content/uploads/2019/10/AFDB_4IRreport_Main.pdf19式創新更容易在非洲產生并獲得成效,幫助價
79、值鏈中的非洲參與者利用數字技術的力量適應第四次產業技術革命并取得成功。63全球產業鏈重構:“世界工廠”的嬗變全球性產業結構調整與轉移推動了國際產業分工從產業間分工向產業內分工再到產品內分工的動態演化,過去全球產業布局已歷經四次重大調整,當前全球產業鏈正加速重構:一方面,全球產業鏈的形成是市場規律和企業選擇共同作用的結果,全球產業具有繼續向成本更低、市場潛力更大的發展中國家轉移的趨勢;另一方面,在不穩定性、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的當下,全球產業鏈逐漸呈現出多元化、本土化、區域化、數字化、低碳化等新特征。64全球產業鏈重構給非洲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參與全球產業鏈和區域產業鏈將為非洲提供更多獲取技能、
80、技術、市場和資金的機會,非洲可以利用自身的資源稟賦、市場潛力和區域一體化進程,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和技術轉移,實現經濟多元化和結構轉型。6563 World Economic Forum(2019).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will change production forever.Heres how.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19/01/the-opportunities-and-perils-of-4ir-production-platforms/64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2022).
81、中國產業發展報告 2022: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研究第 3-6 頁.經濟科學出版社.65 ACET(2022).Transforming and Building Resilient Economies in Africa:Resetting Priorities for the Policy Agenda in the post-COVID-19 Era.https:/acetforafrica.org/research-and-analysis/reports-studies/reports/transforming-and-building-resilient-economies-in
82、-africa-resetting-priorities-for-the-policy-agenda-in-the-post-covid-19-era/66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17).The Worlds Next Great Manufacturing Center.https:/hbr.org/2017/05/the-worlds-next-great-manufacturing-center67 AfCFTA 官網:https:/au-afcfta.org/專欄 9 非洲有望成為下一個世界制造業中心“中國成本的上升促使中國制造業企業家將目光投向非洲,尋求
83、利潤率更高的投資,非洲有可能取代中國成為下一個世界制造業中心?!?6非洲大陸自貿區:區域一體化的紅利67作為2063 年議程的旗艦項目之一,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AfCFTA)于2021 年正式啟動,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非洲大陸自貿區致力于提高非洲20人的生活水平、協調貿易規則、促進非洲內部貿易和包容性貿易以及解決爭議,核心目的在于使商品和服務在整個非洲大陸自由流動,并提高非洲在全球市場上的貿易地位。非洲大陸自貿區將逐步取消非洲內部貿易的關稅,使非洲企業更容易在非洲大陸內部開展貿易,并從不斷增長的非洲市場中獲益。據估計,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通過取消進口關稅,有可能將非洲內部貿易額提高 52.
84、3%;如果非關稅壁壘也能減少,則有可能將這一貿易額翻番。預計到 2050 年,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定將使非洲經濟規模擴大到 29 萬億美元。截止至 2023 年 8 月,已有超過85%的非洲國家(地區)向非洲聯盟交存 AfCFTA 批準書。6868 Tralac(2023).Status of AfCFTA Ratification.https:/www.tralac.org/resources/infographic/13795-status-of-afcfta-ratification.html69 European Investment Bank(2022).FINANCE IN AFRI
85、CA:Navigating the financial landscape in turbulent times.https:/www.eib.org/attachments/lucalli/finance_in_africa_2022_en.pdf70 The United Nations(2018).Africa grapples with huge disparities in education.https:/www.un.org/africarenewal/magazine/december-2017-march-2018/africa-grapples-huge-dispariti
86、es-education1.4 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的挑戰與制約1.4.1 生產要素:高級生產要素供給不足產業鏈轉型升級離不開技術、資金、人才等核心要素的投入,高級生產要素自我供給能力不足是非洲長期以來面臨的突出問題。首先,資金缺口彌合面臨困境。相較于其他發展中經濟體,非洲國家銀行部門規模依然很小,存款機構資產規模分布在底部 1/4 的國家中,約有 2/3 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私營部門信貸 GDP 占比僅為 38.9%,遠低于東亞地區 172%的水平。穩定和活躍的資本市場的缺乏限制了企業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的多樣性,高融資成本降低市場競爭力。69其次,人才支撐體系尚未健全。非洲基礎教
87、育體系不健全,職業教育發展依舊不足,高等教育資源較為有限。70非洲各國平均完成初等教育的比率為2165%,初中教育的比率為 41%,高中教育的比率僅為 23%;15 至 24 歲的人中只有 3%參加了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高等教育入學率仍然低于其他地區,預計非洲每 100 名兒童中只有 4 名進入大學和研究生院學習。71再次,技術創新潛力仍待釋放。一方面,人才缺口繼續阻礙支持工業化、制造業和價值鏈發展的技術領域的增長;72研發創新的財政支持力度不足同樣是關鍵問題,非洲聯盟訂立了研發開支占 GDP1%的目標,但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平均水平仍為 0.38%。73非洲僅占全球研發支出的 0.3%、全球
88、專利申請的 0.5%、全球高技術出口的 0.4%、全球中等技術出口的 0.8%;74從 2023 年按地理區域劃分的前沿技術應用準備度指數來看,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排名靠后,這意味著非洲國家在研發方面尤為薄弱,在使用、采取和調整前沿技術方面準備不足,有可能錯失當前的機會之窗75。1.4.2 市場環境:多國營商環境復雜多變創造有利的營商環境吸引對生產部門的投資尤其是外國直接投資有助于減少非洲結構性制約,是非洲實現產業鏈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76然而,當前非洲復雜多變的營商環境降低了投資吸引力,影響了資金、技術等關鍵資源的注入。77根據2020 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撒哈拉以南非洲營商環境平均分僅為 5
89、1.8,遠低于世界平均分 63.0,排名后 20 的國家中有 12 個來自撒哈拉以南非洲,電力短缺、融資困難、審批程序復雜拖沓等情況是非洲普遍存在的營商環境問題。78此71 UNICEF(2021).Transforming Education in Africa:An evidence-based overview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long-term improvements.https:/www.unicef.org/reports/transforming-education-africa72 The United Nations(2018).Africa
90、 grapples with huge disparities in education.https:/www.un.org/africarenewal/magazine/december-2017-march-2018/africa-grapples-huge-disparities-education73 UNCTAD(2021).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Report 2021.https:/unctad.org/publication/technology-and-innovation-report-202174 BCG(2021).Igniting Inno
91、vation-Based Growth in Africa.https:/ UNCTAD(2023).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Report 2023.https:/unctad.org/publication/technology-and-innovation-report-202376 World Bank(2017).Leapfrogging:the Key to Africas Development-from Constraints to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https:/documents.worldbank.org/en/p
92、ublication/documents-reports/documentdetail/121581505973379739/leapfrogging-the-key-to-africas-development-from-constraints-to-investment-opportunities77 EY(2021).Reset for Growth:Fast Forward.https:/ World Bank Group(2019).Doing business 2020.https:/archive.doingbusiness.org/en/reports/global-repor
93、ts/doing-business-2020;2021 年 9 月,世界銀行集團發布聲明,決定停發該報告。初等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65%41%23%22外,作為世界上地區沖突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在過去十年中非洲的沖突相關事件從 2009 年的約 3000 起增加到 2021 年的 1.8 萬多起;79軍事政變、極端主義、恐怖襲擊和犯罪增加等形式的安全挑戰嚴重阻礙產業升級投入。80通脹水平居高不下、債務危機風險增加等同樣影響營商環境和經濟增長。81非洲亟須改善治理,優化營商環境,積極吸引投資。8279 AFDB(2022).Bank Groups Strategy for Addressing F
94、ragility and Building Resilience in Africa(2022-2026).https:/www.afdb.org/en/documents/bank-groups-strategy-addressing-fragility-and-building-resilience-africa-2022-202680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2023).CPI 2022 for Sub-Saharan Africa:Corruption compounding multiple crises.https:/www.transparency.
95、org/en/news/cpi-2022-sub-saharan-africa-corruption-compounding-multiple-crises81 World Bank Group(2023).Africas pulse:Leveraging Resource Wealth During the Low Carbon Transition.https:/www.worldbank.org/en/publication/africa-pulse82 EY(2021).Reset for Growth:Fast Forward.https:/ World Bank(2019).Glo
96、bal Waves of Debt:Causes and Consequences.https:/www.worldbank.org/en/research/publication/waves-of-debt84 UNECA(2016).Macroeconomic Policy And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African Economies.https:/archives.au.int/bitstream/handle/123456789/1410/Macroeconomic%20structural%20of%20Africa-E.pdf;OECD(20
97、22).Regional Value Chains in Africa for Better Global Integration.https:/www.oecd.org/coronavirus/en/data-insights/regional-value-chains-in-africa-for-better-global-integration專欄 10 非洲經濟體面臨債務壓力“僅就公共債務而言:自 2010 年以來非洲公共債務增長了兩倍多,2022 年公共債務總額為 360 億美元,所占 GDP 比重由 2010 年的 31.5%增長到 2022 年63%,2020 年曾達到 68.3
98、%;公共債務利息支出在過去十年同樣大幅增加,2022年利息支出的 GDP 占比為 3.3%,超過投資、衛生等發展支出的比重截至2022 年 12 月,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面臨外債高風險或陷入債務風險的國家數量為 22 個?!?31.4.3 交易成本:市場分割與流通成本高非洲是世界上區域一體化程度最低的地區之一,國家、區域間產業鏈聯系脆弱,市場分割嚴重:區域價值鏈僅占非洲價值鏈參與總量的 2.7%,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為 26.4%,亞洲發展中國家為 42.9%;84非洲大陸內部貿易占比僅23為 17%,遠低于亞洲 59%和歐洲 68%的水平;85非洲經濟體大多以出口原材料和農產品供其他國家進行
99、生產加工的方式融入非洲大陸以外的國際生產網絡。8685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2021).6 Reasons Why Africas New Free Trade Area is a Global Game Changer.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21/02/afcfta-africa-free-trade-global-game-changer/86 United Nations(2020).Identifying Priority Products and Value Chains for Standards Harmon
100、ization in Africa:Technical Study.https:/repository.uneca.org/handle/10855/4381387 Africa Union(2022).Made by Africa:Creating Value through Integration.https:/au.int/en/documents/20221123/made-africa-creating-value-through-integration88 Africa Union(2022).Made by Africa:Creating Value through Integr
101、ation.https:/au.int/en/documents/20221123/made-africa-creating-value-through-integration89 Tralac(2022).Intra-Africa Non-tariffa Trade Costs for the Period 2015-2019.https:/www.tralac.org/resources/infographic/15537-intra-africa-non-tariff-trade-costs-for-the-period-2015-2019.html;UNCTAD(2019).Econo
102、mic Development in Africa Report 2019.https:/unctad.org/system/files/official-document/aldcafrica2019_en.pdf90 Mengistu,M.M.(2015).Multiplicity of African regional economic communities and overlapping memberships:a challenge for African integr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s,Finance and Mana
103、gement Sciences,3(5),417.https:/doi.org/10.11648/j.ijefm.20150305.12專欄 11 非洲經濟體市場分割的部分表現“盡管 39 個非洲國家在食品(水果和蔬菜、谷物、乳制品等)以及包裝物品(罐子、蓋子和紙箱)等許多投入品方面擁有巨大的出口潛力,但非洲生產商從非洲大陸采購的投入品僅占這一價值鏈的 16%。汽車價值鏈也是如此,尤其是汽車座椅的生產?!?7國家及區域間的低關聯是多因素導致的,包括區域政策、基礎設施差等。區域政策導致非洲內部貿易成本的上升阻礙了區域生產網絡:企業在非洲內部出口時面臨的區域平均關稅為 6.1%,高于外部水平;進、
104、出口國與非關稅措施有關的貿易障礙影響了非洲 63%的出口商,而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比例為 56%88,根據 TRALAC(非洲貿易法律中心)2022 年的報告,20152019 年非洲內部所有商品的貿易成本因為非關稅壁壘而增加約 283%89;非洲大陸自己的多個區域貿易協定往往也形成障礙90。落后的物流、通信等基礎設施亦是阻礙非洲內部產業鏈聯系的重要客觀因素之一,導致地區間生產環節無法有效銜接,經濟協同效應較差,難以形成規模經濟效應與穩定一體化的供應網絡:根據世界銀行統計的 LPI(物流績效指數)數據,撒哈拉以南非洲在 2022 年為 2.53 分(滿分為 5分),低于全球平均水平(3.00 分)
105、和其他發展中地區(如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為243.30 分);91非洲大陸有高達 75%的產品成本來自物流支出,而在美國這一比例僅為 6%92。91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數據庫.https:/ The World Bank(2021).Digital Economy for Africa(Newsletter Spring 2021).https:/thedocs.worldbank.org/en/doc/b618f9ef700dde6e605c994f2170b704-0360022021/93 United Nations(2020).Identifying Priority Products
106、and Value Chains for Standards Harmonization in Africa:Technical Study.https:/repository.uneca.org/handle/10855/43813 圖 6 非洲八大區域經濟共同體資料來源:Africa UN Data for Development Portal1.4.4 市場需求:貿易品質量管理與標準協調不足93遵守標準和技術法規對于保證生產和交易商品的質量非常重要,進而可通過建立消費者對產品的信心、提高生產和貿易能力及產品競爭力、促進互利貿易推動企業融入地區和全球價值鏈、促進技術升級和吸收等方式實現產業
107、鏈轉型升級和產品附加值的提升。由于產品質量管理與標準協調不足,產業鏈條中關鍵企業以及目的國政府的標準難以滿足是非洲企業面臨的關鍵挑戰。一方面,高成本的制約、品牌認知不足以及合格人才、創新能力的缺乏往往使得非洲產品或服務的性能及效率難以提高,非洲企業面臨產品低質的問題;另一方面,非洲計量、標準、認證、質量管理和合格評定的質量基礎建設缺乏,技術法規的數量和復雜性,以及不同國家使25用的認證、測試、檢驗做法和標準的區別(包括不必要的衛生和植物檢疫限制、不合理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和其他“邊境后”壁壘等非關稅壁壘),導致企業難以滿足國內外市場對質量的要求,非洲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因無法達到進口國食品標準而失去競
108、爭力。如,多年來,由于不符合歐盟食品安全標準,大量非洲食品在歐盟關境被拒絕,僅 2008 年至 2013 年就有 600 起非洲食品在歐盟關境被拒絕進入歐盟的事例,非洲約占不符合歐盟食品標準總數的 30%。94協調整個非洲大陸的標準對于實現非洲大陸自貿區的貿易和工業化潛力同樣至關重要。9594 Kareem,F.O.,Martnez-Zarzoso,I.,&Brmmer,B.(2022).What Drives Africas Inability to Comply with EU Standards?Insights from Africas Institution and Trade Fa
109、cilitation Measures.The 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Research.https:/doi.org/10.1057/s41287-022-00547-995 UNECA(2020).Harmonization of standards across Africa is vital to the realization of trade and industrialization potential of the AfCFTA.https:/www.uneca.org/storys/harmonization-standards-acr
110、oss-africa-vital-realization-trade-and-industrialization-potential96 Africa Union(2022).Made by Africa:Creating Value through Integration.https:/au.int/en/documents/20221123/made-africa-creating-value-through-integration專欄 12 對產品質量缺乏信任降低了非洲當地采購的積極性“對產品質量缺乏信任降低了當地采購的積極性。非洲大陸需要一個健全的質量管理框架。非洲的投入品供應商和產出
111、品生產商往往互不相識,原因在于缺乏信任,而不是缺乏機會。這阻礙了他們建立聯系和商業紐帶?!?627第二章 中非合作對非洲產業鏈 發展轉型的影響97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4).“一帶一路”的提出背景及具體思路.http:/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17).“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設想.https:/ 中國促進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的機制框架與政策演變2.1.1“一帶一路”建設:“五通”理念與“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2013 年,中國領導人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97 2015 年,中國政府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
112、和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提出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回應。9828非洲中國印度洋歐洲太平洋99 根據國際城市發展報告(2023),當前“一帶一路”沿線共有重要節點城市 38 個、次要節點城市 16 個、一般節點城市 20 個、潛在節點城市 94 個(不包括中國城市)圖 7 “一帶一路”示意圖99資料來源:中國網非洲是“一帶一路”的歷史和自然延伸,“一帶一路”倡議與非洲的對接經歷了一個從先行先試到戰略性對接再到逐漸深化的演化過程: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早期非洲
113、的定位相對模糊,屬于先行先試階段;2015 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宣言提出,雙方將積極探討“一帶一路”與非洲一體化和可持續發展相對接,標志著中非“一帶一路”合作開始進入戰略對接的新階段;隨后非洲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定位日益明確,2018 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列為重要主題;2021 年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達喀爾宣言強調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同非盟2063 年議程聯合國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及非洲各國發展戰略緊密對接,推動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高質量發展,同期發布的中非合作 2035 年愿景提出將中非結為29更緊密的共建“一帶一路”伙伴;截至 202
114、3 年 6 月,中國已同 52 個非洲國家以及非盟簽訂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100“一帶一路”倡議的“五通”理念奠定了中非產業鏈合作的基本發展理念。其中政策溝通有助于夯實中非雙邊的政治基礎、增進政治互信、凝聚合作共識,有助于加快產業項目落地和產業鏈建設;設施聯通有助于改善非洲國家基礎設施狀況,有助于夯實工業化和產業鏈合作的發展基礎;貿易暢通有助于實現物流的高效化和便利化、貿易與產業鏈合作的有機結合和良性互動;資金融通為中非合作進程中的中小企業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有利于保障和促進非洲中小企業相關的基礎性產業發展;民心相通有助于構建堅實的民意基礎,加強中非人民的溝通和了解,為非洲產業轉型與中
115、國對非產業鏈建設提供“軟”助力。101“一帶一路建設不是另起爐灶、推倒重來,而是戰略對接,優勢互補?!?022018 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中非合作論壇確立為中非共建“一帶一路”的主要平臺,這不僅闡明了“一帶一路”對接非洲的戰略層次,還明確了“一帶一路”建設在非洲商討推進的機制平臺。中非雙方將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抓手,以中非合作論壇為開展集體對話的重要平臺和務實合作的有效機制,深化中非各領域務實合作,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中非之間的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和文明之路,共筑“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103100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2019).非洲發展態勢與中非共
116、建“一帶一路”.https:/ 2035年愿景.http:/ 中國一帶一路網(2019).賀文萍:“一帶一路”與中非合作,精準對接與高質量發展.https:/ 新華網(2017).習近平:“一帶一路”建設不是另起爐灶 推倒重來.http:/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21).新時代的中非合作白皮書.https:/ 中非合作論壇:“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九項工程”104104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2015).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暨第六屆部長級會議“十大合作計劃”經貿領域內容解讀.http:/ 中非民間商會(2022).中國企業投資非洲報告 2022:供應鏈視角下的中非企業合作
117、.http:/ 年成立的中非合作論壇是中非雙方平等磋商、增進了解、擴大共識、加強友誼、促進合作的重要平臺和有效機制,至 2023 年已舉辦 8 次,其中包含 3 次峰會。圖 8 中非合作論壇歷年部長級會議(峰會)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近年來,2015 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2018 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和 2021 年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分別推出的“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和“九項工程”,將中非經貿合作水平推向歷史新高?!笆蠛献饔媱潯薄鞍舜笮袆印薄熬彭椆こ獭敝蟹謩e有八大計劃、六大行動、七項工程與產業鏈緊密相關,在推動中非產業鏈合作、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引領
118、作用。10531表 2 “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九項工程”中與產業鏈緊密相關的主題“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九項工程”工業化合作平臺建設規劃布局支持管理和技術人才培養基礎職業技能培訓農業現代化農業富民工程提升農業發展能力農業科研合作緊急糧食援助基礎設施鐵路、公路和港口區域航空電力信息通信人才和研發金融合作金融支持與服務綠色發展清潔能源環境友好型農業智慧型城市建設貿易和投資便利化促貿援助自貿區合作電子商務合作減貧惠農減貧項目債務免除公共衛生醫療援助及能力建設產業促進設立中非經貿博覽會擴大對非投資制定農業規劃提供農業援助提升農業技術履行社會責任深化金融合作設施聯通加強頂層設計實施重點項目
119、深化航空合作拓寬融資渠道貿易便利擴大自非進口促貿援助品牌交流自貿合作電商合作綠色發展實施綠色項目加強環境合作建設竹子中心提升環保意識能力建設交流發展經驗魯班工坊頭雁計劃人才培養創新創業公共衛生醫療援助及衛生合作衛生健康衛生援助與醫療合作減貧惠農民生援助減貧合作技術支持貿易促進擴大貿易規模支持自貿建設建設促貿平臺(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和“一帶一路”中非合作產業園)投資驅動加大投資基建合作金融合作數字創新數字合作科技創新電商發展綠色發展綠色援助與合作能力建設建設教育設施培養各類人才創造就業機會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32以“八大行動”為例。產業促進行動廣泛提供資金、技術、人才等產業發展的核
120、心要素支持,助力非洲加快推進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為中非產業鏈合作提供了前提條件;設施聯通行動統籌推進非洲跨國跨區域合作項目,在非方關注的能源、交通、信息通信、跨境水資源四大基礎設施發展領域,依靠中國豐富的建設經驗以及資金、裝備、技術優勢,幫助非洲實施一批鐵路、公路、港口、航空、電力、電信等重點項目,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改善營商環境,促進區域互聯互通,為非洲產業鏈發展和中非產業鏈合作提供強力支撐;貿易便利行動以擴大對非進口為核心,減少關稅、非關稅貿易壁壘,打通中非貿易鏈條,更好發揮貿易在促進非洲經濟增長和中非產業鏈合作中的作用;綠色發展行動助力非洲本土經濟發展模式的綠色轉型,同時也是新時代下中非產
121、業鏈合作的目標和承諾;能力建設行動服務于產業發展和產業鏈合作方面的人才培養,滿足中非產業鏈合作與建設的人才需求;公共衛生行動著眼于非洲國家亟須提升的醫療保障能力,同時推動中國中醫藥產業“走進”非洲。從“十大合作計劃”到“八大行動”再到“九項工程”,與時俱進的合作政策既體現了中國探索中非產業鏈合作的從無到有和經驗積累,也反映了中國對非產業鏈合作精益求精的態度和美好愿景。以中國對非農業產業鏈合作為例,作為中非合作的重點領域,中非農業產業鏈合作始終具有援助、投資、貿易并重,以技術轉移為核心,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等中國特色,但隨中非合作的發展體現出不同的行動措施和時代特征。106例如,在技術轉移方面,始
122、終服務于彌補中非產業鏈合作的技術鴻溝,“十大合作計劃”首次將技術轉移的層次提升至農業科研合作,提出建立中非農業科研機構“10+10”合作機制,并更加注重企業在技術轉移過程中的作用;而“八大行動”繼續將開發新技術和分享高精尖農業技術納入合作議程,并提出幫助非洲培養青年農業科研領軍人才;“九項工程”進一步提出在中國設立一批中非現代農業技術交流示范和培訓聯合中心,充分發揮在非已建農業技術示范中心的作用,加速符合非洲國家農情和產業鏈發展與合作需求的技術成果集成。此外,貿易合作與中非產業鏈合作的相互促進成果愈發明顯,尤其是重點商品對象以及配套政策措施不斷明確和豐富,以“一帶一路”中非合作產業園為例,萬邦
123、德集團107建設了浙江溫嶺中非醫藥國際合作產業園,努力推動中非醫療合作雙向互動?!笆蠛献饔媱潯敝赋鰯U大非洲輸華產品整體規模;“八大行動”明確擴大進口非洲商品特別是非資源類產品;“九項工程”進一步提出為106 袁曉慧.(2022).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中非農業合作回顧與展望.國際經濟合作(06),43-51+87-88.107 中非橋(2022).中南雙向推動健康產業產能合作.https:/ 3 中非農業產業鏈合作的部分特征特征“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九項工程”援助、投資、貿易并重農業現代化合作計劃:10 億元人民幣緊急糧食援助。農業現代化合作計劃:鼓勵中國企業在非洲開展大規模種植、畜牧養
124、殖、糧食倉儲和加工。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合作計劃:擴大非洲輸華產品規模。產業促進行動:50 個農業援助項目,10 億元人民幣緊急人道主義糧食援助。產業促進行動:擴大對非投資(特別是制造業、農業、金融服務、商貿物流和數字經濟等傳統及新興領域擴大對非洲投資)。貿易便利行動:擴大進口非洲商品特別是非資源類產品。減貧惠農工程:10 個減貧和農業項目。投資驅動工程:企業對非洲投資總額不少于 100億美元,設立“中非民間投資促進平臺”。貿易促進工程:為非洲農產品輸華建立“綠色通道”,加快推動檢疫準入程序,擴大輸華零關稅待遇的產品范圍,100 億美元貿易融資額度,在華建設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和“一帶一路”中非
125、合作產業園。技術轉移為核心農業現代化合作計劃:派遣 30 批農業專家組赴非洲,建立中非農業科研機構“10+10”合作機制。產業促進行動:派遣 500 名高級農業專家,培養青年農業科研領軍人才和農民致富帶頭人。減貧惠農工程:派遣 500 名農業專家,在華設立一批中非現代農業技術交流示范和培訓聯合中心。堅持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合作計劃:環境友好型農業。綠色發展行動:50 個綠色發展和生態環保援助項目,中非環境合作中心建設等。綠色發展工程:10 個綠色環保和應對氣候變化項目,“非洲綠色長城”建設,建設低碳示范區和適應氣候變化示范區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此外,基礎設施和新興產業領域也不斷為構建和
126、豐富中非產業鏈提供日益夯實的合作基礎。相較于“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在基礎設施領域一方面34更加強調頂層設計,建立非洲跨國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合作聯合工作組,共同編制中非基礎設施合作規劃,統籌推進非洲跨國跨區域合作項目,為探索中非基建產業鏈合作提供了政策方向;另一方面強調通過投建營一體化等模式推進全鏈條綜合開發和運營?!熬彭椆こ獭狈謩e在貿易促進工程和投資驅動工程中提到對非基礎設施合作,更加突出基礎設施對于構建中非產業鏈合作的橋梁作用。在新興產業領域,“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均在貿易便利化措施中提到中非電子商務合作;“九項工程”進一步提出數字創新工程,強調與非洲國家的數字經濟合作,也更加
127、凸顯了數字經濟在中非產業鏈合作中的催化劑作用。2.1.3 金磚合作機制: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中非領導人對話會1082023 年 8 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期間舉辦了中非領導人對話會。會后,中方發布支持非洲工業化倡議中國助力非洲農業現代化計劃中非人才培養合作計劃三項舉措,支持非洲一體化和現代化建設。支持非洲工業化倡議指出中國愿支持非洲發展制造業、數字產業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加強對非知識共享和技術轉移,優化對非貿易便利化措施,擴大非洲優質工業制成品進口,呼吁加快全球金融體系改革并為非洲工業化提供金融支持,形成共助非洲工業化發展強大合力。中國助力非洲農業現代化計劃表明中方將深化中非農
128、業發展戰略對接和政策磋商,加強可持續農業、數字農業、藍色經濟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幫助非洲培育拓展農業產業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中方將同非方成立中非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加大農業技術合作和聯合研究,幫助非洲培養更多本土專業性人才;充實完善非洲農產品輸華“綠色通道”,持續擴大非洲農產品輸華規模。中非人才培養合作計劃強調中國將同非洲繼續加強技術轉移、教育培訓等能力建設合作,包括實施“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計劃”和“一帶一路”教師成長計劃,每年為非洲職業院校培訓 500 名校長和骨干師資,培養1000 名非洲本土中文教師;通過開展“中文+職業技能”教育,培訓 1 萬名本土復合型人才;開展非洲青年科學家來華工作計劃
129、,未來三年支持 300 名非洲青年科學家來華。108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2023).中非領導人對話會發布支持非洲工業化倡議中國助力非洲農業現代化計劃中非人才培養合作計劃.https:/ 中國促進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的現有合作模式與行動109 姚桂梅(2022).中國與非洲的產能合作第 16-81 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2.1 產業對接與產能合作109中非產能合作以比較優勢和國際分工為基礎,將非洲豐富的原材料、勞動力優勢同中國的優質產能緊密銜接,涉及雙向貿易、雙向投資、對非承包工程、對非援助、金融合作、區域經濟一體化等廣泛領域,超越了以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和國際技術流動等為代表的傳統單一國際
130、分工模式,是一種跨越國家地理邊界,包含產品分工合作、消費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的跨國合作模式。中非產能合作既符合中國產業升級的需要,又滿足非洲國家工業化、城市化、一體化的迫切需求,助力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提升自主發展能力。中非產能合作一是注重與非洲的本土優勢相結合,幫助非洲將自然資源和人力成本優勢轉化為推動非洲經濟發展的動力;二是擴大對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為經濟轉型打下基礎;三是廣泛提供資金、技術和經驗支持。在行業布局上,中非產能合作將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同產業園區建設、經濟特區建設、資源能源開發利用共同推進,推動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同資源及產業的緊密結合與協同發展,致力于實現多行業的產業鏈延伸與轉型
131、。在國別選擇上,秉持集約發展理念,采取以點帶面,點線面結合,自東向西、循序漸進的方式推進中非產能合作,如重點支持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坦桑尼亞、剛果(布)打造中非產能合作先行先試示范國,將南非列為重點實施國家。截至 2022 年,共有 15 個非洲國家同中國簽署了產能合作協議。貿易、工程承包、投資作為中非產能合作的重要內容,成果顯著。首先,中非貨物貿易穩中向好。中國連續 14 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2022年中非貨物貿易總額達 2820 億美元,同比增長 10.9%,中非貨物貿易額、中國對非出口額、中國自非進口額三項指標再創歷史新高。具體來看,中國對非洲出口車輛等運輸設備增長較快;自非
132、洲進口的農產品增長明顯,近年年均增速達11.4%。其次,基礎設施工程建設亮點紛呈。中國企業在非建成肯尼亞蒙內鐵路等一大批交通運輸、電力工程、通信工程、水利設施等領域的精品工程。2022 年36中國對非工程承包新簽合同額 732.2 億美元;完成營業額 378.4 億美元,同比增長 2%。再次,中國對非投資日益活躍。中國已成為非洲第四大投資來源國,2021 年中國對非直接投資流量從 2020 年的 42.3 億美元增長到 49.9 億美元,同比增長 18%;對非直接投資存量增長至 441.9 億美元。中國對非投資不僅涉及建筑業、采礦業和制造業等傳統行業,而且加大了對農業及農產品加工業、金融服務、
133、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投資。110110 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秘書處(2023).中非經貿關系報告 2023.https:/ 13 中國對非建筑陶瓷產業投資據媒體不完全統計,科達制造、旺康、博達等 16 家中國企業共在非投資超過 61.67 億元,建設超過 51 條建筑陶瓷生產線,日產能合計約 80 萬平方米,產業鏈覆蓋約 10 個非洲國家,既幫助非洲相關產品實現了進口替代甚至出口創匯,也為中國在非企業節省了建材成本。專欄 14 加納最大航空公司:非洲世界航空公司2012 年 9 月,中非發展基金、海航航空控股有限公司和加納共同出資在加納成立非洲世界航空公司(AWA),目前已發展成為加納最大航空公司
134、。AWA 系中國在非洲參與建設和運營的第一家航空公司,執飛加納國內及西非地區 7 條航線和包機業務,2016 年以來持續保持盈利,在加納國內航線市場占有率超過 80%;共有員工 315 人,其中僅 6 名中方員工。2.2.2 工業園區與產業投資中非共建產業園能夠為中國對非投資提供重要載體,支持和引導園區企業建立非洲各產品全產業鏈體系。早在 2006 年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中方就提出將在非洲國家建立 35 個經貿合作區等八項重要舉措,以中非工業合作來帶動非洲制造業的發展。2015 年中國對非洲政策文件在約翰內斯堡發表,文件明確指出“支持非洲國家建設經濟特區、工業園區、科技園區,筑巢引鳳;引
135、導、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在非洲共同建設經貿合作區,作為推進中非產能合作的重要平臺”。在政策指引下,中非經貿園區和各類產業園區數量不斷增加,業務范圍日趨多元。截至目前,中國在非設立各類經貿園區近百個,經中國商務部備案的37在非中資園區數量達 25 個(附錄 2),吸引了超過 620 家企業入園,累計投資73.5 億美元,雇用當地員工 4.2 萬人,累計向東道國上繳各種稅費 14.8 億美元,初步形成礦產資源、裝備制造、輕工紡織、家用電器等多個產業集群。111根據建設資金來源,中國在非洲建設的園區可分為國家級、省市級和企業自建三個類別。國家級園區如埃及泰達蘇伊士經貿區、尼日利亞萊基自貿區、埃塞俄比亞
136、東方工業園、贊比亞中國經貿區。中國地方政府也積極支持本省企業躋身于中非產能合作大潮,如烏干達的遼沈工業園、埃塞俄比亞的湖南阿達瑪工業園正在加緊園區建設。此外,一些種子企業利用在非經營的各種資源優勢,投入園區建設大潮,如華堅集團在埃塞俄比亞的國際輕工業園、天唐集團在烏干達的姆巴萊工業園都已取得初步成效??傮w而言,中非經貿合作區的建設處于從初創向經營過渡的階段,目前已取得良好的階段性成果。112111 湖南日報(2023).中企在非投資建設 25 個產業園區 入園企業 620 余家.https:/ 姚桂梅(2022).中國與非洲的產能合作第 49-50 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表 4 部分在非經貿
137、合作區建設情況國家合作區實施單位企業 入駐(家)累計 投資額(億美元)重點發展產業埃及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中非泰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14016石油裝備、高低壓電器、紡織服裝、新型建材、機械制造尼日利亞萊基自貿區中非萊基投資有限公司1023.53加工制造、商貿物流、房地產、城市服務埃塞俄比亞東方工業園江蘇永元投資有限公司1249紡織、建材、汽車組裝、食品加工、醫療贊比亞贊比亞中國經貿區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近百25有色金屬、商貿、物流、加工、房地產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38專欄 15 在烏干達投資工業園:中烏姆巴萊工業園113 湖南日報(2023).中企在非投資建設 25 個產業園區 入園企業
138、620 余家.https:/ 人民網(2023).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加快推進戰略升級.http:/ 7 家。其中,中烏姆巴萊工業園是由天唐集團負責籌建的烏干達 22 個國家級工業園區之一,于 2017 年成立。園區計劃總投資 6 億美元,吸引入駐企業40 家,實現年產值 15 億美元,年出口額 4 億美元,提供就業崗位 15000 個;免稅期滿后,每年增加當地稅收 5000 萬美元。在建設和運營中,天唐集團一方面在姆巴萊園區內布局了以家電、家居產業為核心的自營工廠,一方面根據園區產業規劃,主動在國內尋找、考察并邀請有競爭力、有互補性且環境污染小的企業赴姆巴萊園區設廠。天唐集團秉持“依托園
139、區,抱團出?!钡睦砟?,借力園區平臺,使企業之間實現各類資源互助共享,共同促進當地制造業完善發展。中非經貿園區和各類產業園區的建設極大地提高了非洲自身的“造血”功能,為園區所在國疫后經濟恢復、提升工業化水平和出口創匯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113以埃及的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為例,其作為中埃經貿合作的示范項目,是埃及目前綜合環境最優、投資密度最大、單位產出最高、中資企業最集中的工業園區,共吸引超 140 家企業入駐,實際投資額超 16 億美元,累計銷售額超 37 億美元,繳納稅費超 2 億美元,直接解決就業近 6000 人,產業帶動就業約 5 萬人,已經形成了石油裝備、高低壓電器、紡織服裝、新型建材、
140、機械制造五大產業布局,同時也帶動了產業鏈上下游產業的入駐,加速產業集聚起勢。2023 年 7 月 12日,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舉辦十五周年慶暨戰略升級活動,發布“泰達合作區 2030 愿景戰略升級規劃”。泰達合作區擬通過三大工程,即產業聚集能力提升工程、產業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產業配套能力提升工程,培育一批競爭優勢突出、帶動能力強的龍頭骨干企業,進而圍繞“鏈主”企業培育上下游企業,暢通產業鏈各環節,以鏈式發展激活產業集聚。按照規劃,園區將全面推進開發和“內外聯動”,構建“一核心、雙走廊、三基地”布局,探索雙向開放制度成果。114392.2.3 基礎設施與產業基礎基礎設施合作是中非合作中的優先
141、領域,為改善非洲投資環境、強化非洲產業基礎、促進產業升級提供重要支撐。非洲基礎設施落后,許多非洲國家的公路、鐵路和港口設施,電力、凈水供應,通信設施等均不完善;115建設資金缺口巨大,2014 年至 2020 年每年產生 500 億至 1000 億美元的融資缺口,長期阻礙非洲大陸工業化進程,制約非洲產業鏈發展。116中國政府一直鼓勵企業和金融機構以多種方式參與非洲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為促進非洲互聯互通貢獻關鍵力量。115 “絲路國際產能合作促進中心(2020).“一帶一路”與非洲基礎設施投資.http:/ AUDA-NEPAD(2022).2021-2022 PIDA Progress Repo
142、rt.https:/www.dakarfinancingsummit.org/publications/2021-2022-pida-progress-report;ICA(2020).Infrastructure Financing Trends in Africa:2019-2020.https:/www.icafrica.org/en/表 5 非洲按部門劃分的資金缺口趨勢部門資金缺口(十億美元)2017201820192020交通315416315416供水4555435346564959能源823520419621信息通信技術2503無負總計5898529253905996資料來源:I
143、nfrastructure Financing Trends in Africa 2019-2020中國企業是非洲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參與力量。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以來,中國企業利用各類資金幫助非洲國家新增和升級鐵路超過 1 萬公里、公路近 10 萬公里、橋梁近千座、港口近百個、輸變電線路 6.6 萬公里、電力裝機容量 1.2 億千瓦、通信骨干網 15 萬公里,網絡服務覆蓋近 7 億用戶終端;承建的許多單體大項目,如亞吉鐵路、蒙內鐵路、蒙巴薩港等“一帶一路”旗艦項目等,單體投資巨大、成果突出。其間,中國企業在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從最早的房屋、道路、40橋梁建設向水利水電、石化、電信、建材、供水、農業等
144、領域不斷拓展;117據統計,2022 年,交通運輸建設、一般建筑、電力工程建設是新簽合同額最大的三大行業,合計占比 59%。118另外,中國引導企業采用 BOT(建設經營轉讓模式,如中國港灣尼日利亞萊基港項目)、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如中國水利電力幾內亞蘇阿皮蒂項目)等多種模式,向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轉型,促進基礎設施項目可持續發展。119117 姚桂梅(2022).中國與非洲的產能合作第 39 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18 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秘書處(2023).中非經貿關系報告 2023.https:/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21).新時代的中非合作白皮書.https:/
145、16 中國港灣尼日利亞萊基港項目尼日利亞萊基港項目是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項目之一,也是中法非三方市場合作示范項目之一,由中國港灣公司以 BOT 模式實施,法國達飛集團負責運營。項目于 2020 年 6 月開工,2022 年 10 月 31 日舉行竣工儀式,2023 年 4 月正式開始商業運營。作為尼日利亞第一個深水港,萊基港將解決拉各斯進出口貿易瓶頸問題,滿足尼日利亞經濟快速發展需要;在 45 年特許經營權期間有望提供 20 萬個直接或間接工作崗位,創造 3610 億美元盈利,其中包括為尼聯邦和拉各斯州政府帶來 2010 億美元收入。專欄 17 中國水利幾內亞蘇阿皮蒂水利樞紐
146、工程作為幾內亞人民“百年夢想”的蘇阿皮蒂項目由中國三峽集團旗下中國水利電力對外有限公司承建,由幾內亞政府及三峽中水電公司以 PPP 模式共同開發。該項目于 2016 年 4 月 1 日開工,2021 年 6 月 25 日竣工驗收,是幾內亞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也是中幾兩國雙邊經貿合作下最大的投資項目,總裝機容量450MW(兆瓦),正常蓄水庫容 63.17 億立方米,年發電量 2016GWH(百萬度)。蘇阿皮蒂所有機組全部投入運營后使得幾內亞的水力發電能力增加了一倍,徹底解決了其國內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同時使得幾內亞由電力進口國變為電力出口國,通過西非互聯互通電網向塞拉利昂、塞內加爾、幾內亞比紹、
147、利比里亞、41馬里等西非國家輸送清潔能源,有力地推動了西非能源互聯網建設,每年可減少碳排放約 149 萬噸。此外,充足的水電供應有效地推進了礦產的進一步開發,帶動了工業的發展,也極大提升了孔庫雷河流域的防洪能力,解決了地區旱季灌溉用水問題,對農業發展同樣提供支撐。120 Munemo,J.(2013).Examining imports of capital goods from China as a channel for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growth in Sub-Saharan Africa.Journal of African Business,14(2
148、),106116.https:/doi.org/10.1080/15228916.2013.804370圖 9 幾內亞蘇阿皮蒂水利樞紐工程資料來源:中國電建官網2.2.4 技術轉移與人才培養技術是非洲實現產業鏈發展所需要突破的重要瓶頸之一。技術轉移以技術援助、知識轉移、知識共享等不同的形式和名稱存在于中非發展合作之中,并發揮著積極的影響。120中國早期的對非技術轉移具有以政府為主體,涉及農業、工業、基礎設施、醫療等多領域的特征,代表性項目如修建坦贊鐵路期間,技術援助即為中國政府戰略規劃的一部分。隨著對外開放政策的實行,中國的戰略重點轉向經濟建設,42這也使得技術轉移的維度、規模和深度發生了變化
149、。121現階段,中國與非洲國家為實現技術轉移搭建了重要平臺。如建設了一批高水平聯合實驗室,創建了中非聯合研究中心、中非創新合作中心,分享科技發展經驗與成果;建立了 23 個農業技術示范中心,提供融資和專業技術支持。122中國對非投資也帶動企業向當地市場進行技術轉移,1/2 的中國企業向當地市場推出了新產品或服務,1/3 引進了新技術,產生了明顯的技術溢出效應。123121 李安山(2021).非洲現代史第 590 頁.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22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21).新時代的中非合作白皮書.https:/ McKinsey&Company(2017).龍獅共舞.https:/
150、 6 23 個援非農業技術示范中心項目國別實施單位主要合作領域坦桑尼亞重慶中一種業有限公司水稻贊比亞吉林糧食集團玉米、小麥多哥江西省華昌國際經濟技術公司水稻利比里亞湖南隆平高科集團水稻貝寧中國農業發展集團玉米、蔬菜剛果(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木薯埃塞俄比亞廣西八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經濟作物盧旺達福建農林大學水稻、桑蠶烏干達四川省華僑鳳凰集團水產養殖津巴布韋中機美諾公司農業機械、灌溉蘇丹山東省外經集團玉米、小麥南非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水產養殖喀麥隆陜西農墾總公司水稻馬拉維青島瑞昌棉業有限公司水稻、玉米、肉牛養殖、棉花毛里塔尼亞黑龍江燕林莊園科技公司水稻、玉米、養豬、沼氣毛里塔尼亞寧夏金福來羊產業公司奶
151、牛養殖、飼草種植、乳品加工剛果(金)中興能源有限公司水稻、玉米、蔬菜赤道幾內亞江西贛糧實業有限公司木薯、甘薯、香蕉、蔬菜馬達加斯加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水稻布基納法索中地海外集團水稻、灌溉中非山西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水稻、玉米、木薯、養雞布隆迪廣西農業科學院水稻、玉米、蔬菜安哥拉新疆北新國際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水稻、玉米、肉牛養殖資料來源:中國援非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可持續發展的困境與出路124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21).新時代的中非合作白皮書.https:/ 年起,中非雙方實施“中非高校 20+20 合作計劃”,搭建中非高校交流合作平臺。中國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信托基金項目,截至 2021
152、 年 11 月累計已在非洲國家培訓 1 萬余名教師。此外,中國政府重視為非洲培養農業技術、職業教育和科技人才:截至 2021 年 11 月,中國在華培訓非洲農業學員 7456 人次;通過實施援非百名農業專家、援非農業專家組等項目,培訓非洲當地 5 萬余人次;124中國在吉布提、南非、肯尼亞等 14 個非洲國家設立 16 所“魯班工坊”,同非洲分享中國44優質職業教育;125通過實施“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獎學金、中國政府獎學金、“國際杰青計劃”、“國際青年創新創業計劃”等項目推動科技人才交流與培養。126中國企業亦積極推動在非人才本地化,如華為、海信等。125 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秘書處(
153、2023).中非經貿關系報告 2023.https:/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21).新時代的中非合作白皮書.https:/ 肖皓,唐斌&許和連(2023).擴大非洲農產品進口與建設“綠色通道”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唐斌&肖皓(2022).“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非洲農產品輸華現狀與展望.中國投資(中英文)(Z1),98-99.專欄 18 海信集團海信南非工業園2013 年,海信和中非基金共同投資 4100 萬美元興建海信南非工業園,是南非 40 年來中資企業投資額最大的家用電器制造工廠,如今已形成功能齊全、配套完善的完整產業鏈。目前園區電視產能約為 95 萬臺,冰箱產能約為 52
154、.7 萬臺,產品出口至 20 多個非洲國家;2022 年 4 月起開始交付英國市場。海信集團實行屬地化運營模式,當前海信南非公司共雇用 700 多名當地員工,占員工總數的 90%,且約有 70%的管理崗位由當地員工擔任;注重當地員工培養,通過職業輔導計劃對當地雇員展開培訓,2019 年當年海信南非系統地培訓了約 1000 名18 至 25 歲的農村失業青年,其還與亞特蘭蒂斯中學合作建立了海信南非技術研究與發展培訓基地,幫助學員掌握電子技術、軟件和設備控制等技能,該基地累計培訓達 1400 人次。2.2.5 需求拉動與供給推動127當前中國正積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
155、發展格局,這將促進中非雙方基于雙邊供需進行良性互動,進一步加強非洲與中國產業鏈的融合對接。一方面,中國和非洲在供給和需求側匹配度高、協同性好,“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將充分激發中國市場潛能,非洲國家將從中國多樣化進口趨勢以及潛在消費市場中獲益;另一方面,中國優勢產能向非轉移和為非洲企業45在中國市場創造差異化競爭機會,將助推非洲產品升級和產業升級,在提升供給能力的同時打造高附加值以及極具本國特色的產品。128農業作為非洲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主導產業,是中非產業鏈融合的關鍵領域。在中國消費需求持續增長、消費結構加快升級的當下,對農產品的高品質和多樣性需求日益旺盛;非洲農產品獨具特色、品質優良,符合中
156、國消費升級的需求,為優化供給結構、滿足市場需求,擴大對非優質農產品進口提供基礎。在此背景下,中國一直致力于中非農業合作。對于需求端,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大對非非資源類產品的進口,2001 年至 2022 年中國自非進口農產品貿易額由 1.87 億美元增至 53 億美元,中國已經成為非洲第二大農產品出口目的國。與此同時,通過中非經貿博覽會、非資源性產品集散交易中心等機制建設以及電子商務平臺、“直播帶貨”、“直播網購”、電子支付等數字經濟新模式加速賦能非洲農產品與中國市場對接,在降低貿易成本的同時助力品牌建設、提升產品附加值。對于供給端,針對非洲農產品生產能力不足、加工能力較弱等問題,中國通過“筑巢引
157、鳳”“強基固本”“授人以漁”等多種形式加以解決,大幅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并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對于流通端,為非洲農產品輸華建立“綠色通道”,加快推動檢疫準入程序,進一步擴大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輸華零關稅待遇的產品范圍,不斷改善海運、空運、多式聯運等物流環境逐步打通阻礙循環暢通的堵點。中非農業產業鏈合作不僅釋放中國內需市場潛力、滿足中國消費升級需要、豐富產品來源,又能優化對非進口結構、提升非洲農業生產加工能力和提高非洲國家外匯收入、增加農業人口就業。128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21).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新時代的中非合作白皮書解讀.https:/ 19 科特迪瓦可可等農產品加
158、工科特迪瓦是可可、橡膠、腰果等農產品出口大國,但大部分出口農產品未經加工。近年,中國輕工業南寧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在阿比讓承建可可加工廠和可可豆倉庫,中國銀行牽頭銀團融資,目前項目進展順利。湖南建工集團聯合際華三五一七橡膠制品有限公司、岳陽觀盛投資發展公司和美蘭集團計劃投資農產品加工廠項目,包括多個在科初級加工廠和 4 個在湘精品加工工廠,總造價為 3.91 億美元。正式投產后,預計年產 40 萬噸橡膠、30 萬噸棕櫚油和 20 萬噸籽棉。462.2.6 制度創新與實踐探索為解決中非合作中的痛點、堵點問題,中國中央政府及各地方政府立足長遠,在考慮非洲現實情況,結合雙方在資源稟賦、經濟結構、產業發展
159、等領域的互補性評估的基礎上深度整合優質資源,圍繞“中非經貿合作交流長效機制”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和底層實踐。在國家層面,在“一帶一路”倡議和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舉辦“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以下簡稱“中非經貿博覽會”),打造對非經貿合作新機制、論壇經貿舉措落實新平臺、地方對非經貿合作新窗口;設立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打造非洲非資源性產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建設“一帶一路”中非合作產業園,開展中非產業合作、推進中非貿易創新;設立中非民間投資促進平臺,為中國民營企業赴非投資提供信息咨詢、項目合作、園區建設運營、風險防控、物流及供應鏈投資融資等服務。129 肖皓,唐斌,許和連(2023).中非經貿博覽會
160、的建設成效與展望.西亞非洲(03),74-93,157-158.專欄 20 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中非經貿博覽會不僅是中非合作論壇機制下的新舉措,也是中非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載體,系綜合考慮湖南省與非洲人文紐帶和經貿現實需要,長期落戶湖南的第一個國家級、國際性對外開放平臺。中非經貿博覽會自 2019 年至今已連續舉辦兩屆,在頂層設計、主題設置、辦會形式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運作特點?!?2947130 整理自湖南省人民政府官方網站:http:/ 10 2023 年 6 月 29 日,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在湖南長沙開幕資料來源:新華社地方對非合作層面,湖南省依托中非經貿博覽會、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和
161、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三個國家及開放平臺,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推動關鍵性制度和機制實現更多突破。如推進新型易貨貿易試點,以本幣結算為基礎,推動中國工業制成品、日用消費品與非洲國家非資源性產品之間的易貨,探索產品換工程、產品換投資等新模式,著力解決非洲外匯不足等問題,目前已支持企業與非洲 4 國開展 12 單“一對一”易貨貿易;開展對非小幣種跨境業務試點,打通中非之間資金流通閉環,已在 6 個非洲國家開通對公即期結售匯業務;打造非資源性產品集散交易中心,擴大非洲農產品進口,形成咖啡、腰果、夏威夷果、可可、辣椒、芝麻等 6 條農產品進口鏈;利用湖南高橋大市場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政策,在非洲國家
162、批發商聚集區設立海外倉,以“前展后倉”模式開展二次批發,推動“中國造”商品走進非洲。130與此同時,浙江、廣東、山東、48江蘇、湖北、福建等地結合自身產業和地域特點,積極搭建地方平臺,走出富有特色的對非合作之路。如作為全國對非經貿合作重鎮,浙江積極探索發展“市場采購+班列/快船/卡車航班/多式聯運”“市場采購+跨境電商”“市場采購+保稅貨物集拼轉口”等新模式、打造“數字中非”貿易平臺、發布全國首個中非貿易指數、成立全國首個中非跨境人民幣結算中心;131山東積極探索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搭建“線上+線下”商品展銷平臺,先后組織認定了兩批共計 13 家位于非洲的省級海外倉;湖北立足自身科研優勢,持續
163、推動對非創新技術合作,2021 年 2 月湖北省牽頭建設的中非創新合作中心正式揭牌132131 金華市人民政府(2023).我市中非經貿合作創新實踐榮獲浙江省改革突破銀獎.http:/ 人民網(2023).搭建平臺,優勢互補,江蘇、湖南、湖北等地走出富有特色的對非合作之路.http:/ 11 湖南高橋大市場資料來源:湖南高橋大市場官網49第三章 產業鏈視角下中國企業 對非投資實踐133133 所有案例內容均來自企業調研及公開資料整理。3.1 強基礎:助力基礎設施建設與要素供給3.1.1 中國路橋:在肯尼亞構建東非公共交通“大動脈”直到 2013 年,肯尼亞內陸城市與其重要的港口貨運集散地蒙巴薩
164、港之間的交通基礎設施仍十分惡劣,已有鐵路絕大多數為米軌鐵路,且存在設備老化、年久失修、管理不善等諸多問題,運輸能力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制約了肯尼亞的經濟發展。早在 2009 年,肯尼亞政府就與中國路橋簽署了蒙內鐵路項目諒解及合作備忘錄;為進一步完善肯尼亞鐵路交通網建設,降低運輸成本,促進貿易與投資,2015 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期間,中國交建集團與肯尼亞鐵路公司簽署了肯尼亞內馬鐵路項目框架協議,由其下屬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 EPC(“設計+采購+施工”總承包)模式承建。2016 年 10 月,內馬鐵路一期舉行開工儀式;2019 年 10 月一期開通客運;同年 12 月一期貨運通車;
165、2020 年 5月奈瓦沙集裝箱內陸港建成,成為內馬鐵路上重要的貨運樞紐。內馬鐵路一期建成后實現了與蒙內鐵路的接軌,緩解了蒙巴薩與內陸地區之間的運輸壓力,提升了產品流通效率,更好發揮蒙巴薩港的水陸聯運重大樞紐功能,也增強了肯尼亞西北地區發展潛力。下一步內馬鐵路還將與烏干達境內鐵路接軌,并逐步與坦桑尼亞、盧旺達、布隆迪、南蘇丹等國家的鐵路實現聯網,構50成東非公共交通的“大動脈”,增加東非國家的運力,降低跨境物流運輸成本,充分流動的人員物資還將繼續促進沿線旅游服務業和生產制造業等產業的綜合發展,進一步推動東非次區域互聯互通和一體化進程。圖 12 內馬鐵路一期通車資料來源:新華社3.1.2 中國電建
166、:在摩洛哥建設全球最大塔式光熱電站摩洛哥原油、天然氣和煤炭等一次能源匱乏,進口份額常年維持在 90%左右;然而摩洛哥的太陽能資源豐富,全年日照時長為 28003400 小時,日照時長排名世界第九,發電裝機總量潛力為 20GW。為有效發揮太陽能潛力,幫助改變能源高度依賴進口的現狀,摩洛哥推動建設全球最大塔式光熱電站努奧三期光熱電站,該項目由中國電建所屬山東電建三公司以 EPC 方式承建,于 2015 年 5 月正式開工建設;2018 年 8 月 15 日首次并網;同年 10 月 20 日順利完成可靠性運行試驗,獲得業主的驗收證書并正式投運。該項目采用塔式光熱技術,裝機總容量為 150MW,采用多
167、項國際標準51及摩洛哥當地標準,是世界上首次采用混凝土和鋼結構混合式結構的光塔,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光熱發電集熱塔。努奧三期項目投運后,每年可為摩洛哥電網輸送約 5.3 億千瓦時的清潔電力,緩解摩洛哥緊張的家庭及工業電力供應,進一步助力摩洛哥擺脫能源困境;還可將富余電能輸送歐洲,徹底改變摩洛哥電力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為摩洛哥能源自給和獨立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電站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23 萬噸,為摩洛哥綠色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有力支撐。圖 13 摩洛哥努奧三期塔式光熱電站資料來源:山東電建三公司3.1.3 深圳華為:為非洲 ICT 產業提供硬件支撐和軟件保障發展數字經濟是非洲實現
168、跨越式發展的重要途徑,但受通信基礎設施薄弱、數字化人才缺失等制約,非洲數字基礎層面發展動力不足、“數字鴻溝”和系統性發展失衡問題嚴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自 1998 年左右開拓非洲市場以來,52不僅不斷改善和發展非洲通信基礎設施,還持續完善非洲 ICT(信息和通信技術)產業發展所需各類要素,為推動非洲 ICT 產業暢通發展提供硬件支撐和軟件保障。在硬件支撐方面,華為在非洲建設了大量電信和網絡基礎設施。其中包括GSM 基站、CDMA 無線電話、LTE 網絡、智能水表等,為非洲大陸建設了高達70%的 IT 主干網絡,開發了約非洲 30%的 3G 網絡和 70%的 4G 網絡,并建成了非洲第一個 5G
169、 商用網絡,提供了高速、低成本、高質量的電信服務,為非洲互聯網產品的使用創造了條件。此外,華為針對非洲能源供給缺口的問題打造了智能光伏數字能源解決方案,為非洲的電力供應提供有效補充,為非洲的 ICT產業鏈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在軟件保障方面,華為在非洲以多種方式培養了高質量 ICT 人才。華為已在非洲區域 28 個國家的 600 余所頂尖大學及 ICT 專業院校設立華為 ICT 學院,為學生提供交換、云計算、IP、IT、5G、AI 等方向最前沿的 ICT 技術知識培訓,培養了 15 萬名非洲的 ICT 人才;還開展“未來種子”項目選拔培訓非洲優秀青年人才,并通過當地其他人才培養及人才選拔活動,向
170、本地 ICT 行業輸送人才,從而促進各個國家 ICT 能力的進步。華為通過技術培訓和知識共享填平非洲的數字鴻溝,從根本上推動了非洲 ICT 產業生產率的提高和技術升級,并為促進當地產業數字化轉型做出了突出貢獻。3.1.4 中材國際(南京):為尼日利亞水泥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尼日利亞水泥行業存在技術落后、能耗高、質量低、產能水平低等制約因素,難以滿足其國內基建市場的巨大需求,進口依賴嚴重。作為全球最大的水泥技術裝備與工程服務系統集成商,中材國際(南京)通過輸出中國水泥工程技術,與尼日利亞丹格特集團攜手打造了尼日利亞水泥產業新格局,實現了尼日利亞從水泥進口大國向出口大國的轉變。自 2008 年以來
171、,中材國際幫助尼日利亞陸續建立起奧巴賈納、伊貝斯和博科三個水泥生產基地,年產能總和可達 3230 萬噸,實現 3 倍增長,使非洲第一大經濟體尼日利亞的水泥制造業迸發巨大活力。值得一提的是,2020 年由中材國際(南京)總承包、蘇州中材承建的奧巴賈納 6000 噸/天水泥生產線項目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熟料水泥生產基地。在水泥生產中,中材國際充分給予技術裝備支持,打破尼日利亞的技術制約瓶頸。如奧巴賈納水泥廠項目采用了全球領先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工藝,燒成系統中的預熱器和回轉窯采用中材國際自有技術600+非洲區域頂尖大學150000+非洲 ICT 人才53和裝備,并配備了行業頂級進口實驗室自動取樣設備
172、,使水泥產品品種豐富、品質卓越,工廠節能環保,電耗、能耗指標居世界一流。3.2 鍛長板:助力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3.2.1 中國有色:贊比亞銅鈷冶煉及配套產業發展贊比亞是世界重要產銅國,但當地基礎設施落后、能源供給不足,銅礦開采整體處于被動局面,銅礦資源有待進一步開發。1998 年,中國有色集團通過國際競標購得贊比亞謙比希銅礦(已停產十年)的股權,后又陸續籌建中國有色工業園,投資建設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接管被關閉近半年的盧安夏銅業公司,恢復巴魯巴礦生產,投資 3.68 億美元建設穆利亞希濕法冶煉廠項目,著力在贊比亞打造銅鈷冶煉及配套產業群。中國有色集團依托集團的技術和資金,大力促進贊比
173、亞銅鈷冶煉工業提檔升級,發展有色金屬礦冶產業群及圍繞謙比希銅礦的采、選、冶一體化的產業鏈:謙比希銅冶煉廠采用“鈷冰銅-磁選”技術工業化綜合回收金屬鈷,為全球首例;穆利亞希濕法冶煉廠擁有非洲規模最大的堆浸系統、世界先進的超聲波除油設備及陰極剝片機組,成為世界最大的加熱浸出廠;對生產管控系統全面升級,進行數字化、自動化改造,勞動生產率至少提高一倍的同時使得采礦作業更加安全精細;謙比希濕法冶煉廠利用當地低品位尾礦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中國有色集團還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9億美元建設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以合作區為平臺,擴大規模影響、聚集群體效應,為國內有色行業和相關產業集群式“走出去”搭建
174、平臺,提升贊比亞的投資吸引力和中國企業赴贊投資的成功率,當前合作區有 50 余家企業入駐,區內企業實際完成投資近 19 億美元,累計實現銷售收入超過 140 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近 8000 個穩定的工作崗位。543.2.2 魏橋創業:技術助力幾內亞鋁土礦可持續開發幾內亞擁有豐富、優質且易于開采的鋁土資源,但由于開采設備落后、基礎設施缺乏、政局不穩等,鋁土礦產業的發展受到嚴重阻礙,尤其在埃博拉疫情之后一度陷入停滯。2014 年,由新加坡韋立國際集團、中國煙臺港集團和幾內亞UMS(聯合礦業供應國際公司)和中國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旗下的中國宏橋集團四家企業組成的聯合體“幾內亞贏聯盟”(以下簡稱“贏聯盟
175、”)正式進入幾內亞,從事鋁土礦開發。依靠技術等優勢,“贏聯盟”使得幾內亞出礦量大幅度提高,2015 年幾內亞鋁土礦出礦量僅 100 萬噸,2018 年即已突破 4200 萬噸,使幾內亞迅速成為全球鋁土礦出口第一大國;“贏聯盟”加快創新步伐,研發出世界最先進的低能耗鋁冶煉技術,提高可替代進口的高端包裝鋁材加工能力,成品出口到十幾個國家;“贏聯盟”與高校合作,并在高端鋁材料制造及應用技術領域取得新突破,逐步構建了“熱電采礦氧化鋁原鋁高精鋁板帶、新材料”從開采到加工的產業鏈條;通過港口、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并大膽嘗試河港接駁外海錨地的運輸方式,“贏聯盟”構建了集多式聯運于一體的鋁土礦運輸線路,實現了礦
176、石快速運輸出海。此外,“贏聯盟”高度重視綠色可持續發展,在符合幾內亞法律及礦業標準的前提下,進行低消耗、低排放、環境友好的開發模式。3.2.3 黑角索瑞米:剛果(布)第一座現代化礦山剛果(布)礦產資源豐富、種類齊全且成礦地質條件較好,但受制于當地基礎設施落后、地質工作程度低等問題,礦業開發落后。2013 年 12 月,中國黃金集團成功收購黑角索瑞米有限公司,以 65%股比控股,并用近十年時間逐步將索瑞米項目打造為剛果(布)第一座集采、選、冶于一體的現代化礦山,也是剛果(布)目前唯一實現工業化生產的在產礦山。礦產開采階段,索瑞米公司地質勘探團隊相繼完成了鉆探工程量 26828.83米、槽探 49
177、009 立方米、物探中梯掃面 36 平方米、化探土壤測量 1255.2 平方千米掃面等地質工作,科學總結了礦區內地質成礦背景及找礦規律等科學理論,為區內地質勘探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可借鑒和參考的理論依據。礦物冶煉階段,索瑞米公司聯合多家科研單位,歷時數年開展一系列礦石選冶實驗、工藝流程研究及建設方案對比論證等科學技術攻關工作,最終確定采用“原礦浸出料液分段55除雜萃取電積熔鑄”的復雜長流程鋅選冶系統生產工藝,實施工程建設并組織調試生產。2016 年 10 月,索瑞米公司成功生產了剛果(布)歷史上的第一塊銅板;2019 年 12 月產出了剛果(布)歷史上第一塊鋅板;2021 年第一批自產鋅錠順利下線
178、,鋅選冶生產系統全線貫通。索瑞米公司從零突破,帶動了剛果(布)既能產銅又能產鋅,形成了完整的礦石生產系統。3.2.4 中國石油:乍得石油產業跳躍式發展乍得石油資源豐富,但工業水平不高、油氣設備不先進,在中國石油項目進入乍得之前,乍得國內成品油全部依賴進口。2007 年,中國石油進駐乍得,助力當地開啟油氣建設。中國石油不斷完善創新機制,探索形成“地質勘探+油氣田開發+工程建設+原油外輸”的四大優勢技術系列,幫助乍得建立起獨立完整的石油工業體系,形成了油田、煉化、管道貫穿上中下游的石油產業鏈。油田開發階段,中國石油基于乍得實際情況創新地質認識,開展立體勘探、加快風險勘探、強化滾動勘探,取得了一系列
179、重大突破和發現,乍得油田產量以每年百萬噸的速度增長,實現了從 100 萬噸到 600 萬噸產能規模的歷史性跨越。煉油階段,中國石油在五年時間內成功建成乍得第一座煉油廠,填補了其石油煉化行業的空白,助力乍得實現了成品油自給自足。成品油銷售階段,中國石油克服了社會依托條件差、內陸運輸距離長、工程量巨大等挑戰,成功使油田至煉廠長輸管道、原油外輸通道等共520 千米輸油管道按期投產,除保障乍得國內供應外,還外銷至喀麥隆、中非共和國等國。2011 年以來,乍得累計新增石油可采儲量超 1 億噸,煉廠累計生產和銷售石油產品 530 萬噸,讓乍得向工業化國家邁進。中石油乍得項目覆蓋勘探開發、管道運輸、煉油倉儲
180、、工業園區、工程建設和工程技術服務等領域,實現了乍得石油產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快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的跨越。563.3 補短板:助力關鍵環節補充與本土深加工 能力提升3.3.1 新安化工:加納生產農化產品供應西非農業是加納的經濟支撐,但由于粗放的經營管理,其農業生產存在著單產低而不穩等巨大挑戰,木薯、玉米和稻谷的單產都低于整個非洲的平均數。農藥使用是其改進農業經營中較為關鍵的一環,但加納本國企業制劑能力不足,無法滿足農業的發展需求,制約了加納農業的發展。2009 年,新安集團并購控股加納陽光農資有限公司,成立新安陽光加納農資有限公司,開始拓展非洲市場農化自主品牌;2012 年新安集團先后投入
181、 5 億元人民幣建成年產 3 萬噸草甘膦水劑的生產基地,是加納最早的草甘膦產品生產基地;當前新安集團已形成草甘膦農化產品生產到銷售的全產業鏈體系,草甘膦產品占加納市場 35%以上,此外還擁有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等 50 多個品種同步發展的產品群。為配合農藥的推廣使用,自 2015 年以來,新安集團每年舉行 100 多場介紹產品使用技術、植保知識和病蟲害防治配方的農民培訓會、藥效試驗,培訓農民達 25 多萬人次,改變農戶對農藥的使用;20172018 年,在加納推出玉米高產田解決方案,提供從玉米種子到特種肥料、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至收成的全產業鏈服務,為農民增收 450810 塞地/畝,極大
182、地提升了當地農作物的產量;2018 年在加納還引入無人機飛防植保服務,引領當地農業技術應用的新潮流。作為中國在加納乃至西非地區最大的農藥供應商,新安集團一直致力于非洲農業的健康發展,建設完備農藥生產供應體系、推動非洲農業科學用藥,補齊非洲農業發展關鍵一環,提升農作物的增產增收。3.3.2 袁氏種業:馬達加斯加雜交水稻本土化水稻是馬達加斯加的主要農作物,但受制于種子質量、種植技術等因素,馬達加斯加的稻米產量始終無法完全滿足本國民眾需求。袁氏種業與馬國政府簽訂了雜交水稻本土化項目戰略合作協議,通過在當地開展系統化的基礎建設和57配套建設,將完整的雜交水稻產業體系進行本地化嫁接,破解當地種子進口價格
183、高昂、農業現代化水平低等問題,助力該國解決糧食安全問題。在育種工作中,袁氏種業采用“干燥、除芒、風篩選、比重選、包衣、包裝”的種子加工工藝,以確保種子的純度、凈度和高發芽率。在種植工作中,袁氏示范全程機械化農技農藝技術,建設配套的水源引水工程、排洪排澇工程、田間工程,建設生產管理用房、農資農機具倉庫,嚴格執行袁氏制定的馬達加斯加雜交水稻種植技術規程,確保兩季種植、高產穩產,帶動糧食生產的良種化、規?;?、機械化。與此同時,通過在種子基地對雜交水稻的快速培育,不斷擴大基地的培養規模和產量,培育出來的水稻通過當地渠道快速流入市場,實現了科研成果到商業產品的轉化;為解決當地農民買不起種子的問題,袁氏種
184、業采取“農業企業+小額信貸公司+農戶”和“公司+政府+農戶”的組織生產方式,解決了當地農戶投入不足的問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袁氏種業注重在當地開展長期的產業技術人員培訓,與國家雜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利用非洲分中心的平臺,培訓大量一線的農業技術人員,提升馬達加斯加本土民眾的技術水平。在袁氏種業近二十年不懈探索下,中國雜交水稻在馬達加斯加累計推廣面積已達 5 萬多公頃,平均每公頃產量可達 7.5 噸,馬達加斯加已經成為非洲雜交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國家,并成為首個實現雜交水稻育種、制種、種植、加工和銷售全產業鏈發展的非洲國家,其糧食安全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圖 14 印有雜交水稻圖
185、案的新版馬達加斯加幣資料來源:澎湃新聞網583.3.3 米娜紡織:建設埃塞俄比亞首家印染企業紡織業是埃塞俄比亞特色產業和實現工業化的重要產業之一。但受制于其基礎設施條件、相關技術和人才缺乏等,其紡織產業鏈發展并不完整,在世界紡織服裝產業鏈中還處于相對邊緣的位置。2011 年,米娜紡織收購了瀕臨倒閉的埃塞俄比亞原最大紡織企業阿拉巴門齊紡紗織造廠;2014 年,米娜紡織在埃塞俄比亞投資建設阿拉巴門齊印染廠,其印染生產車間占地 3.6 萬平方米,具有 5 條集針織、梭織、印花、染色于一體的生產線,該項目于 2016 年 10 月正式投產。米娜紡織的投資對于埃塞俄比亞紡織產業鏈的建設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186、阿拉巴門齊印染廠作為埃塞俄比亞首家印染企業,填補了該國紡織產業鏈在印染環節的空白;在生產中配置全新意、日、韓等國品牌的先進機器設備,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得到極大提升,日產布匹可達 20 萬米;按照國際先進標準建設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量 2500 噸,產業鏈綠色化升級得到當地政府高度認可;積極推動用工本土化并注重員工培訓,由中國技師隊伍手把手教技術、“一對一”傳幫帶,創造一大批工作崗位的同時幫助培養紡織產業工人;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印染加工后的面料銷往當地,周邊的肯尼亞、蘇丹,以及美國、歐洲等地,提升埃塞俄比亞在國際紡織產業鏈上的參與度與競爭力。此外,當前米娜紡織正籌劃向服裝行業延伸,以形成紡織、
187、染整、制衣的全產業鏈。3.3.4 宏華集團:實現陸地石油鉆機“埃及造”埃及油氣資源豐富,但本土裝備制造能力欠缺、開采裝備不先進,生產能力不足、安全風險較大,油氣資源開發效率以及油氣設備制造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2007 年,東方宏華和埃及石油總公司(EGPC)旗下的三家子公司共同出資,在埃及蘇伊士蘇哈那工業區成立埃及宏華鉆機制造公司(EPHH)。EPHH 成立初期,東方宏華主要通過貿易的方式為埃及油氣開發提供裝備支持,與區域內市場的主要客戶建立了業務聯系,成功銷售 12 套陸地鉆機,累計金額約 2 億美元。2022 年,為響應埃及提高國內工業能力、增加就業機會、刺激經濟增長的發展戰略,埃及宏華與
188、埃及鉆井公司(EDC)簽訂了 5 年 7 套 2000馬力鉆機本地制造的合作協議。中埃兩方公司傾力合作,不斷改進創新,2023 年EPHH 以本地生產的方式成功制造交付 EDC 的第一臺 2000 馬力陸地石油鉆機,成功實現了石油鉆機在埃及的本地化生產,填補了埃在油氣裝備自主制造領域的59空白,提升了埃及石油機械行業整體水平,促進石油機械工業體系穩健發展。同時中方還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為埃及培養儲備了一批本地化技術型人才,為埃及進一步擴大自主開采范圍和提高開采效率提供了可能。3.3.5 弘順咖啡:埃塞俄比亞咖啡從“種子”到“果子”到“杯子”由于加工技術不足,作為咖啡發源地的埃塞俄比亞烘焙工廠很少,
189、大量出口的是咖啡生豆,咖啡產業深加工和渠道建設不足;咖啡產業鏈的滯后發展使埃塞俄比亞的出口收益極低,無法充分發揮自身農業資源優勢以帶動經濟快速發展。隨著埃塞俄比亞市場的開放和中國咖啡消費市場的指數級增長,弘順咖啡(Le Bunna)于 2015 年在埃塞俄比亞創立,8 年來弘順咖啡從品種研究、咖啡加工、國際貿易以及市場營銷等方面對埃塞咖啡產業鏈進行了深度投資,正在逐漸打造從種子到杯子的咖啡全產業鏈。弘順咖啡從長遠考慮,決心通過上游布局為以后的發展做好保障,基于目前埃塞俄比亞生豆資源基本被歐美、日韓生豆商壟斷的現實,弘順咖啡另辟蹊徑,將上游處理廠建在深山里(歐美和日本人不愿意去到的偏遠的山區,還
190、仍然有一些開發空間);目前弘順咖啡已經建設了 6 個上游處理廠,作為本地的咖啡鮮果收集與初加工基地,每個處理廠大概能輻射 200 公頃的咖啡林??萍际堑谝簧a力,弘順咖啡與埃塞俄比亞商品交易所等非洲研究機構聯手開發新的咖啡品種。此外,弘順咖啡在加工與銷售環節也下了功夫,不同于從國外買生豆但在國內深加工并包裝售賣的同行,弘順咖啡選擇在埃塞俄比亞做深加工,通過在當地建立烘焙工廠將生豆制成熟豆、速溶等產品后再以包機運輸的形式空運回國,從而取得了較大的利潤空間。3.3.6 杰龍控股:有限棉花釋放坦桑尼亞無限可能長期以來,受制于工業化加工水平、產業鏈不完整等多重問題,坦桑尼亞棉花主要用于出口,本地棉花產
191、業發展基本停滯于低端紡織行業階段,存在上下游合作不足、加工程度低、出口產品附加值低、創匯能力低等問題。為響應“一帶一路”號召,江蘇杰龍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在坦桑尼亞西部的新陽嘎省投資興建杰龍控股(坦桑尼亞)有限公司,主營植物油、飼料、肥皂加工和銷售等,目前是非洲地區規模最大的棉籽油生產企業和坦桑尼亞唯一棉花良種制種單位。60杰龍公司的到來拓寬與延長了當地的棉花產業鏈,讓坦桑尼亞的棉花產業逐漸由單一紡織產業鏈向紡織、工業用品、制油、飼料等多方向并重、上中下游暢通的全產業鏈延伸發展。在上游,杰龍公司一方面與當地農民合作,實行訂單農業,并按照政府的要求收購棉花;與此同時,杰龍公司計劃在當地直接租用土
192、地用于棉花種植,建立完整的棉籽棉花種植棉油生產鏈。在中游加工階段,杰龍公司基于自身技術優勢進行深加工,生產棉籽油、棉粕、棉短絨、畜禽飼料、棉殼、肥皂等各式棉花衍生制品。在下游銷售階段,杰龍公司將相關產品銷往東非、南非及韓國等 10 多個國家及國內 20 多個省市。3.4 填空白:助力新興產業發展與經濟多元化3.4.1 廣德國際:讓工業園融入安哥拉經濟多元化安哥拉是世界上經濟復雜度最低的國家之一,油氣出口占出口總額的 90%左右,多元化轉型非常迫切。根據安哥拉經濟形勢變化、順應經濟多元化發展趨勢,作為當前投資規模和實力在安哥拉民營企業中位居前列,也是在安華企中較早大規模投資的民營企業之一,200
193、7 年廣德國際集團在卡夸科市投資興建了占地面積 128 公頃的廣德工業園。61圖 15 廣德國際安哥拉廣德工業園資料來源:廣德國際集團官網多年來廣德國際集團始終致力于將廣德工業園打造成中安合作示范園區,在招商引資的同時通過自行投資建廠,為部分產業打造完整的產業鏈條,如針對非洲市場的家具需求,投資形成集木材加工、海綿生產、床墊加工制作等于一體的生產供需鏈;當前園區內已建有水泥制品廠、彩鋼瓦廠、床墊廠、泡沫廠、沙發廠、木材加工廠、實木家具廠、海綿廠、紙箱廠、新能源蓄電池廠等工廠,囊括能源、家居、農業等多個產業鏈,形成了以工業為主,民用為輔的綜合性工業園區。其中,新能源蓄電池廠是廣德國際集團 201
194、9 年投產的一個重要項目,擁有現代化的生產設備、專業的技術團隊和先進的實驗檢測中心,能夠生產出與TUDOR、BOSCH、VARTA 等國際知名品牌質量媲美的電池,是當時非洲最大的新能源蓄電池生產廠。在工業園區建設中,廣德集團在生產中大量使用本地原材料,只進口部分關鍵材料,有效控制生產成本和物流時間;注重本地員工崗位的配置,推動企業勞動力構成的本地化;注重環境保護,如蓄電池廠興建了回收處理生產線,在當地回收并再利用廢舊電瓶,降低對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廣德國際集團扎根安哥拉,積極推進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的工業園區建設,其多元化的招商引資和自我投資不僅為安哥拉提供大量就業崗位,同時對促進安哥拉工業化
195、和經濟結構轉型有著重要意義。623.4.2 巨石埃及:埃及玻纖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埃及在玻璃纖維制造方面具有原料豐富、地理位置優越、人工成本低等優勢,但同時也存在著缺乏工業核心技術、生產裝備不先進、資金不足等問題。2018 年8 月,當時中國在埃及投資金額最大、技術裝備最先進、建設速度最快的工業制造項目巨石埃及生產基地建成投產。巨石的投資有力促進了當地玻纖上下游產業鏈的集聚與發展。在上游,巨石充分利用埃及高嶺土、石灰石、石英砂等礦產資源豐富的優勢,開發了 13 家當地原料供應商,本地采購額每年達到 2 億埃鎊(約合人民幣 0.83 億元);下游帶動了當地玻纖織布業、管道、衛浴、運輸、風電等玻
196、纖深加工行業的發展,推進非洲玻纖全產業鏈的建設。巨石將一整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玻璃纖維生產技術引入埃及,打造高度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生產線,促進產能建設,提升本土制造能力,如 2021 年巨石埃及對其基地的第一條年產 8 萬噸玻璃纖維池窯拉絲生產線進行冷修改造,將該生產線產能提升至 12 萬噸。巨石在帶動了大量本地就業的同時為埃及培養了一大批玻纖行業人才。巨石為當地創造了 2500 個就業崗位,截至2021 年巨石埃及中層管理崗位本土化率達 76%,一線崗位本土化率達 98%;巨石派遣員工前往中國進行培訓,學習技術與先進管理經驗。當前巨石埃及的玻纖產量在國際玻璃纖維市場上占有率超過 20%,全球每
197、 3 片風電葉片中就有 1 片使用了巨石埃及的玻纖。巨石埃及的建成投產挖掘了埃及玻纖市場的潛力,使埃及成為整個非洲地區唯一一個玻璃纖維制造國和世界第四大玻纖生產貿易國,填補了埃及乃至非洲地區玻璃纖維領域的空白,在國際產業鏈上占據重要位置。3.4.3 Kilimall:非洲消費者最喜愛的購物平臺之一非洲人口數量眾多,需求旺盛,但其零售業絕大部分還處于鄉村集市的狀態,非洲人民購物存在“物價高、選擇少、體驗差”等痛點。2014 年,中非跨境電商平臺Kilimall 成立,是第一家進入非洲互聯網和電商行業的中國公司,已經成為非洲消費者最喜愛的購物平臺之一。Kilimall 通 過 建 立 自 身 海
198、外 倉 儲 體 系 和 先 進 的 物 流 倉 儲 管 理 系 統KiliExpress,提供跨境物流、海外倉服務、海外尾程配送以及 IT 系統服務,從而解決了清關、遠程物流運輸等問題;推出支付結算平臺 LipaPay,滿足非洲用戶在線支付需求,并提供分期付款服務,提高了支付的便利性和靈活性;構建社63區小店服務體系,提供自提點服務和商業分銷業務,與本地社區共生共融;構建閉環的售后體系,提供退換貨、維修、安裝等業務,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業務;構建 KILI 營銷體系,整合站內流量資源,打造社交媒體、短視頻等品牌營銷體系,成功孵化多個品牌;在供應鏈建設上,從做寬、做厚、做深、做虛、做長等方面深耕,構
199、建低成本、高效率、體驗好的商業生態;加大從非洲進口的業務及服務能力的建設,雙向打通中非貿易的堵點和痛點。通過構建 B2C(企業對客戶)、B2B(企業對企業)、進口出口多業務電商平臺,打造物流服務、支付服務和社區服務小店等電商基礎設施,Kilimall 為非洲消費者提供了更好的購物體驗,推動了非洲電商的普及和發展,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線上線下、供需兩端、國內國外市場的聯通。3.4.4 浙江澤世:S2B2C 非洲商品供應鏈建設由于本地化供應商和分銷商以及關鍵的貿易物流網的缺乏,非洲供應鏈存在效率低和創新不足等問題。作為集國際物流、非洲工業貿易和信息技術于一體的中非供應鏈平臺,澤世泛非網絡集團以非洲為
200、市場定標,以“國際供應鏈服務、非洲商品平臺+產業園、互聯網 O2O(線上到線下)信息技術”為服務抓手,全力整合國際和非洲公司資源,在非推進 S2B2C(供應商對渠道商對客戶)商品供應鏈建設。澤世圍繞“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戰略整合航線(完善并優化中非間航線經營效率)、倉儲(在非洲重點港口及內陸國建立保稅倉及堆場)、城配(結合集團在非實體網絡,發力并拓展非洲城市間配送)三個核心的標準化產品,逐步在非洲全境編織從干線到支線、點到點、門對門的中非貿易物流網,為非洲供應鏈產業鏈有序和持續運轉提供保障。與此同時,澤世在既有業務板塊基礎之上,引入信息新技術,自主研發了 OBOR(歐博)這一專注非洲市場的電子
201、商務平臺。OBOR 通過與建材、快消品等眾多領域的優質企業展開合作,助力非洲建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長期穩定的協同協作關系;建立手機客戶端在線下單訂貨模式,助力非洲落實生產、倉儲和物流之間更為高效的運作模式;不斷優化安全可靠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助力非洲實現安全可信的轉讓交易機制。643.4.5 海扶醫療:非洲醫療外科技術跨越式發展非洲醫療手段缺乏,目前 80%的手術仍然以大創傷開腹治療為主,掌握腔鏡治療技術的醫生不到 10%;優質血源的匱乏以及傳統大創傷手術帶來的副反應、恢復慢是非洲醫療的痛點。為推動非洲外科手術發展進程、滿足患者品質治療需求,海扶醫療將原始創新 HIFU(高強度聚焦超聲)技術為主體
202、的醫學教育及醫療服務引入非洲,幫助非洲實現醫療外科技術從大創到無創的歷史性跨越。海扶醫療為非洲 HIFU 中心提供綜合解決方案,涵蓋治療設備、臨床技術、工程服務、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和網絡支持等,多維度全方位推動外科無創技術在非洲的發展。2015 年,在中國科技部的資助下,海扶醫療在南非成立第一個HIFU 中心;2016 年和 2021 年,海扶醫療又分別在埃及和尼日利亞成立 HIFU中心;截至 2023 年 6 月,三個 HIFU 中心已累計救助近 2000 名患者。海扶醫療通過互聯網實現數字醫療,為非洲 HIFU 中心順利運轉保駕護航:率先建立全球遠程無創醫療服務平臺,實時連線非洲 HIFU
203、 中心,提供遠程會診和疑難手術指導,從而保障非洲患者的無創治療方案達到最佳效果。海扶醫療不斷推動非洲國家微無創醫學領域的人才交流,為非洲培養無創治療 HIFU 醫生:連續 8 年在科技部的資助下舉辦“一帶一路”及發展中國家 HIFU 培訓班,累計培訓了 26 個非洲國家的 149 名資深臨床專家;在重慶市教委資助下連續舉辦 2屆絲路培訓班,培訓 18 個非洲國家知名醫院的 70 余名臨床專家;海扶醫療重慶總部是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授權的超聲腫瘤治療培訓基地,在境內累計培訓超過2000 名國際醫護人員,其中包括來自非洲的 300 余名臨床專家。3.4.6 極飛科技:智慧農業技術賦能非洲現代農業發展
204、農業是大多數非洲國家的經濟和民生基礎,但其發展面臨著基礎設施不足、技術缺乏等多重挑戰,農業低產出效率使得非洲國家面臨嚴峻糧食安全問題。以“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為使命的廣州極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非洲大力推廣智慧農業技術,以技術賦能非洲現代農業發展。從 2019 年開始,極飛便出口無人機到非洲,助力非洲農戶“蟲口奪糧”,成為抗擊草地貪夜蛾的高科技主力軍;2022 年,響應第八屆中非合作論壇提出的“減貧惠農工程”和“數字創新工程”,廣州極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中非發展基金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探討以“投、貸、援、捐”結合的新模式,共同推動中國智慧農業技術、裝備落地非洲,支持非洲農業全產業鏈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205、65極飛科技通過構建完整的軟硬件產品矩陣和數據閉環賦能非洲農業,解決農業生產中勞動力不足、管理粗放和環境污染等問題,在幫助非洲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促進糧食增產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在莫桑比克農業園項目中,極飛科技利用無人機通過霧化噴灑、路徑設計等技術進行農藥高效噴灑,在節省勞動力、提升生產效率的基礎上,大量減少農藥用量,兼顧經濟及環保效益。在南非糖業產業鏈升級中,極飛科技使用無人機技術革新植保和葉面肥作業方式,提高了非洲甘蔗的產量和品質,甘蔗出糖率提高約 10%。圖 16 XAG P 系列無人機在南非甘蔗植保工作中的應用資料來源:極飛科技截至目前,極飛已為非洲加納、莫桑比亞、贊比亞、盧旺達、南非和
206、烏干達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智慧農業技術服務;未來極飛科技將在非洲持續普及智慧農業技術,將中國先進的軟硬件一體的數字化智慧農業生產技術裝備帶到非洲,促進非洲農業現代化。67第四章 報告結論與工作建議134 Harrison,A.,Lin,J.Y.,&Xu,L.C.(2014).Explaining Africas(Dis)advantage.World Development,63,5977.https:/doi.org/10.1016/j.worlddev.2013.10.011135 Justin Yifu Lin(2018).Chinas Rise and Opportunity for
207、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in Africa.Journal of African Economies,Volume 27,Issue suppl_1,Pages i15i28.https:/doi.org/10.1093/jae/ejy012136 ACET(2021).African Transformation Report 2021 Integrating to Transform.https:/acetforafrica.org/research-and-analysis/reports-studies/atr/african-transformation
208、-report-2021/4.1 促進非洲產業鏈發展轉型的四點思路4.1.1 引導與強基:“有為政府”因勢利導,加快關鍵要素培育非洲國家必要基礎設施以及人才、資金、技術等高級要素的缺乏阻礙了其基于比較優勢的稟賦結構升級。134非洲國家政府需要充分發揮“有為政府”在產業發展中的引導職能,一方面積極尋求要素自我培育,另一方面建設必要的基礎設施、改良營商環境以建立“有效市場”,引導國內外企業進入符合國家比較優勢的行業進行要素補充135?;诖?,以下方向可作為重要著力點:人才。擴大中、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機會,并重視其質量的提升和相關性,包括接觸新技術。136加強素養提升、新型教材開發、專業群和實訓基
209、地建設,引領職業院校教師緊跟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資金。進行金融體制改革以擴展融資渠道,如在強有力的監管和監督支持下促進競爭性銀行體系的健康進入和退出;建立充分保護債權人和借款人權利的68法律和合同環境;建立必要的制度和激勵框架,促進資本市場和機構投資者的長期發展等。137 技術。積極擁抱第四次科技革命,加強技術引進與合作,加強數字基礎設施、技能培訓、投資、公私研發伙伴關系等推動要素投入,通過制定特定部門的國家創新戰略、刺激國內創新活動、啟用新的國家創新生態系統等基本步驟激活國家創新體系、加快技術創新。138 市場。實施“市場導向的產業政策”,在“有效市場”環境下充分發揮私營部門在產業鏈轉型中的
210、作用,其核心在于基礎設施與營商環境的改善,包括推進政治改革以保持政治穩定、簡化監管等,加強宏觀經濟治理避免高通脹、高債務、保持有利的匯率等,重視社會治理維持地區穩定、化解沖突等,有效規劃、建設公共服務體系和提供道路、電力、供水系列公共基礎設施支撐等。1394.1.2 穩鏈與強鏈:鞏固優勢產業競爭力,提升出口產品附加值非洲國家在農、礦產品出口方面具有比較優勢,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等外部沖擊了非洲與全球經濟的聯系,全球對非洲商品需求下降導致非洲國家生產減少和出口下降,這加重了非洲大陸產業鏈的弱鏈特征和面臨外部沖擊可能的斷鏈風險,固底板、揚優勢,穩鏈、強鏈勢在必行。140在穩鏈方面,非洲可以通過創造全球
211、市場、建設區域價值鏈、改善運輸基礎設施、擴大數字化轉型等方式維持非洲優勢產品的穩定出口:利用交易會、博覽會等展示特色優勢產品,增加全球市場對非洲產品的需求;利用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創造的機會,增加當地生產和非洲內部貿易,以減輕物流運輸中斷的影響;137 Making Finance Work For Africa.(2022).Recent Trends in Access to Finance in Africa.https:/www.mfw4a.org/blog/recent-trends-access-finance-africa138 BCG(2021).Igniting Innovat
212、ion-Based Growth in Africa.https:/ World Economic Forum(2021).Study Finds Ways To Boost Intra-African Trade and Build Resilience.https:/www.weforum.org/press/2021/01/study-finds-ways-to-boost-intra-african-trade-and-build-resilience;Baker McKenzie(2021).Creating a disruption-proof supply chain in Af
213、rica.https:/ Africas Food Systems from the Demand Side.https:/ ACET(2022).Transforming and Building Resilient Economies in Africa:Resetting Priorities for the Policy Agenda in the post-COVID-19 Era.https:/acetforafrica.org/research-and-analysis/reports-studies/reports/transforming-and-building-resil
214、ient-economies-in-africa-resetting-priorities-for-the-policy-agenda-in-the-post-covid-19-era/69解決基礎設施短缺問題,增加與全球產業鏈的緊密聯系,降低斷鏈風險;數字化轉型有助于繞過當前基礎設施或物流赤字的阻礙。141在進一步強化比較優勢、提升出口產品的競爭力方面,需要多維度的努力。以農業為例,塑造農產品競爭力的影響因素是復雜的,農業管理機構、農業基礎設施、營商環境、農業人力資本、市場準入、土地市場、農業風險管理、創新及技術的采用、自然資源的可持續性等均會對農產品競爭力的形成造成影響。142基于產品特色
215、和消費者需求規范產品質量、嚴格標準執行、塑造產品品牌同樣是提升產品競爭力的重要方式,并能建立產品聲譽從而最大化貿易收入,當前非洲國家在產品質量認證、產品標準協調以及品牌化營銷戰略的使用上仍有極大的提升空間。143141 World Economic Forum(2021).Study Finds Ways To Boost Intra-African Trade and Build Resilience.https:/www.weforum.org/press/2021/01/study-finds-ways-to-boost-intra-african-trade-and-build-res
216、ilience;Baker McKenzie(2021).Creating a disruption-proof supply chain in Africa.https:/ Africas Food Systems from the Demand Side.https:/ Jambor,A.,Babu,S.(2016).Strategies for Increasing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e.In:Competitiveness of Global Agriculture.Springer,Cham.https:/doi.org/10.1007/978
217、-3-319-44876-3_8143 Getachew Mengistie Alemu(2019).Strategic Use of Branding for Competitiveness:the Rationale for Branding and Marke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African Countries.https:/ 湖南省技術性貿易措施信息網(2022).非洲標準化組織概況.https:/ 21 非洲標準化組織“非洲標準化組織(ARSO)成立于 1977 年,是由非洲統一組織(2002 年由非盟所取代)和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成立的政府
218、間機構,總部位于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其目的是協調非洲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以減少技術貿易壁壘,從而促進非洲內部和國際貿易、工業化和可持續發展。截至 2022 年 12 月,ARSO擁有 42 個成員國,制定了近 3000 項非洲標準?!?444.1.3 補鏈與延鏈:補齊重要產品門類,促進上下游產業延伸非洲長期以來通過農產品、能源礦產出口這一前向參與的形式參與全球產業鏈分工,是鏈條初始投入的重要生產者,但卻很少參與生產最終產品所需的中間70步驟,這種缺失令非洲生產商從其他大洲進口關鍵的中間投入。145這一模式不利于非洲發展必要的生產能力、提高競爭力和升級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在此背景下非洲國家推進補鏈
219、和延鏈至關重要。一方面,針對產業鏈條的缺失環節進行補充,補齊鏈條重要產品門類。非洲進口需求最大的中間品包括機械和機械設備、塑料及其制品、鋼鐵制品等,這些是汽車和其他制造業部門的主要投入,可利用投資激勵措施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到此類部門,同時促進其與當地企業的聯系,成為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技術轉讓和知識溢出的重要渠道,加快非洲工業體系和產品門類的建設。146努力吸引農業企業投資者與促進當地中小企業的成長為農業發展提供化肥、農業機械等支撐同樣重要。147另一方面,積極推動當前產業鏈鏈條上下游延伸,參與更多的產業鏈分工環節,尤其是非洲的農業和能礦產業:在上游,現代化農業的需求可以支撐農具等投入品的生產;在
220、下游,咖啡、可可、棉花等傳統出口農產品可以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培養勘探能力和采掘業深加工能力,增強其與其他經濟部分的聯系。1484.1.4 拓鏈與組鏈:充分發揮比較優勢,開放環境組建新鏈條針對非洲國家存在的經濟結構單一、產業鏈聯系脆弱問題,解決辦法一是拓鏈,基于自身比較優勢拓展產業鏈條,其中勞動密集型制造業、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是非洲發展的重要方向;二是要組鏈,基于核心產品在開放環境中組建完整、流暢的產業鏈條,區域產業鏈建設尤其需要得到重視。新結構經濟學認為,各國應該按要素稟賦結構的特性來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最終實現稟賦驅動的產業轉型升級。149非洲勞動力資源充足,擁有世界最145 OECD(
221、2022).Africas Development Dynamics 2022:Regional Value Chains for a Sustainable Recovery.https:/www.oecd-ilibrary.org/sites/e1de4174-en/index.html?itemId=/content/component/e1de4174-en146 UNCTAD(2022).Rethinking the Foundations of Export Diversification in Africa:The Catalytic Role of Business and F
222、inancial Services.https:/unctad.org/system/files/official-document/aldcafrica2022-summary_en.pdf147 ACET(2017).African Transformation Report 2017:Agriculture Powering Afric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https:/acetforafrica.org/research-and-analysis/reports-studies/atr/african-transformation-report-2017
223、/148 ACET(2014).African Transformation Report Growth with Depth.https:/acetforafrica.org/research-and-analysis/reports-studies/atr/african-transformation-report-2014/;ACET(2017).African Transformation Report 2017:Agriculture Powering Afric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https:/acetforafrica.org/research-
224、and-analysis/reports-studies/atr/african-transformation-report-2017/149 王勇,樊仲琛,李欣澤.(2022).稟賦結構、研發創新和產業升級.中國工業經濟(09),5-23.71年輕的勞動力群體,具有發展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的巨大潛力;然而,非洲過去經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服務業、農業以及工業中以資本密集型為主的固體礦產及油氣能源礦產開采業引領了經濟增長,而不是建設更符合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使各國制造業在整個經濟中提高生產力和創造就業機會的潛力未及發揮,導致非洲生產率表現欠佳,增長和轉型出現倒退,經濟結構變化有限;有鑒于此,政府
225、應優先考慮構建基于各國比較優勢的戰略性勞動密集型制造業支撐體系。150150 ACET(2022).Transforming and Building Resilient Economies in Africa:Resetting Priorities for the Policy Agenda in the post-COVID-19 Era.https:/acetforafrica.org/research-and-analysis/reports-studies/reports/transforming-and-building-resilient-economies-in-africa
226、-resetting-priorities-for-the-policy-agenda-in-the-post-covid-19-era/151 EU(2021).Ethiopia:Ten years development plan 2021-2030 by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Commission of 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2020).https:/capacity4dev.europa.eu/library/ethiopia-ten-years-development-plan-20
227、21-2030-planning-and-development-commission-federal-democratic-republic-ethiopia-2020152 The World Bank(2023).Labor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Africa.https:/documents.worldbank.org/en/publication/documents-reports/documentdetail/099854202062391425/idu02125ef1d01d4904496091ca0f8683b
228、886cf6;SET(2017).Economic transformation:a new approach to inclusive growth.https:/set.odi.org/wp-content/uploads/2017/03/Economic-Transformation-New-Approach-SET-Briefing-Paper_FINAL.pdf專欄 22 埃塞俄比亞的制造業投資埃塞俄比亞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對基礎設施和制造業的投資被視為埃塞俄比亞過去經濟飛速增長的關鍵,基于潛在比較優勢發展的紡織、服裝制造業已逐漸站穩腳跟,在創造出口收益方面展現潛力;在 2021 年正
229、式啟動的埃塞俄比亞“十年遠景發展計劃”(20212030 年)中,食品、服裝等具有競爭優勢的制造業發展再次被強調。151與此同時,數字革命的到來使全球制造業愈發轉向資本密集型,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發展的機會逐漸受到限制;由于人口紅利和日益加快的城市化進程,非洲具有發展數字經濟的巨大潛力。非洲國家應該面向這一機遇并主動擁抱數字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15272專欄 23 非洲數字經濟發展153 中非經貿合作研究院(2023).非洲數字經濟發展指數與中非數字經濟合作報告 2023.154 Africa Union(2022).Made by Africa:Creating Value through I
230、ntegration.https:/au.int/en/documents/20221123/made-africa-creating-value-through-integration155 Africas Development Dynamics(2022).Regional Value Chains For A Sustainable Recovery.https:/www.oecd-ilibrary.org/development/africa-s-development-dynamics-2022_2e3b97fd-en156 UNECA(2016).Macroeconomic Po
231、licy And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African Economies.https:/archives.au.int/bitstream/handle/123456789/1410/Macroeconomic%20structural%20of%20Africa-E.pdf157 World Bank Group(2021).Industrializa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Seizing Opportunities in Global Value Chains.https:/www.worldbank.org/en/reg
232、ion/afr/publication/industrialization-in-subsaharan-africa-seizing-opportunities-in-global-value-chains過去非洲數字經濟大致經歷了從著力信息通信技術連通性到強化數字技術的市場化應用,再逐漸擴展到重視全社會的數字化轉型的發展歷程,當前主要存在“數字鴻溝”嚴重、系統性發展失衡、基礎層面發展動力不足等問題,非洲國家需要大力推進新興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數字經濟發展模式,推廣線上教育、遠程醫療、數字支付、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發展。153在努力拓展新的產業鏈條改善和提升在全球產業鏈中地位的同時,非洲亦需要
233、更好地參與或組建區域產業鏈。非洲大陸共有 94 條可供不同區域至少 5 個國家共建的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鏈條;154非洲五大區域亦分別有特色產業鏈,如東部非洲、西部非洲的農產品加工業,中部非洲的木材產業,南部非洲、北部非洲的汽車、能源產業155;由于關稅、非關稅壁壘的存在以及基礎設施連通性差等客觀原因,當前非洲區域價值鏈建設不足。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建設為非洲國家基于特定比較優勢推動區域內產業鏈合作提供了新機遇,不斷增長的非洲區域市場將使每個生產單位受益于規模經濟和競爭效應,從而形成密集的、區域性和全大陸的生產、供應網絡,并加深產業鏈前、后向聯系和內部消費溢出。156非洲各國應團結一致,加快非洲大
234、陸自由貿易區建設,憑借其帶來的規模經濟和互補性,推動該地區的生產、加工和高增加值產品出口,以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助推產業升級。157734.2 產業鏈視角下中非合作互為補充迎來新機遇158 新華網(2018).五年來,習近平這樣說中非合作.http:/ 光明日報(2021).全面小康、共同富裕與中國式現代化.http:/ 中國新聞網(2017).把握一帶一路機遇 構筑合作共贏之路.http:/ 楊寶榮(2018).非洲開放式自主發展與“一帶一路”中非產能合作第 279-290 頁.經濟管理出版社.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中國的發展、強大離不開非洲,非洲的繁榮穩定也
235、需要中國。158作為全球南南合作的典范,21世紀以來中非自主發展與合作再次引領了全球開放合作,中非合作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積極探尋新的契合點和增長點。在當前非洲積極探索開放式自主發展、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之下,中非產業鏈合作既是中非雙方新時代發展目標的戰略對接,又是各自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舉措。中國和非洲的新時代發展目標具有一致性,中非產業鏈合作契合雙方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中國在 2017 年提出在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159 2015 年非盟首腦會議通過2063 年議程,旨在建立一個一體化、繁榮以及和平的非洲;實現包容性、可持續發展是中非的共同目
236、標。于中國,隨著中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深入推進,使順周期下形成的巨大產能和建設能力“走出去”成為現實需要,加快中非產業鏈培育具有促進中國國內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增強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國家和地區經濟輻射能力和影響力、加強與不同發展階段國家的發展戰略對接和產業互補銜接等重大戰略意義;160于非洲,非洲長期處于全球產業鏈的邊緣位置,產品附加值低,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強勁,但受制于政治、經濟等多重因素,中非產業鏈合作能有效整合非洲資源稟賦,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解決阻礙非洲發展的基礎設施和要素瓶頸,促進非洲一體化發展,帶動非洲工業化發展和經濟多元化,提高
237、非洲自主發展能力,增強發展韌性,最終推動非洲更好地融入全球產業鏈161。中國和非洲的發展優勢各具特色,中非產業鏈合作符合雙方比較優勢的發揮。中國擁有適合非洲現實需要的產業技術以及包括發展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和經濟特區的建設經驗、龐大的消費市場。非洲自然資源豐富,咖啡、可可、腰果等特色農產品種類繁多,銅、鐵、鈾等多種礦產資源儲量及品位居世界首位;現有 13 億人口,其中 1024 歲的青少年約占 33%,人口紅利有待充分釋放,包括消費潛74力。中非產業鏈合作既可在農產品種植加工、勞動力密集型制造業、產業園區建設、建筑業等傳統合作領域深耕厚植,又可在中高端技術制造、醫療醫藥、數字經濟等產業實現梯度對接
238、和鏈式合作,培育新的合作增長點。162162 姚桂梅(2022).中國與非洲的產能合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4.3 對中非雙方政府合作的建議中非產業鏈合作的加速發展不僅需要依靠企業推動,也需要政府通過加強溝通,營造有利環境,從而促進投資、增長和發展。整體而言,“五通”理念依然是中非深入開展產業鏈合作的重要抓手:4.3.1 在加強政策溝通上,完善頂層設計,制定具體方案結合中國兩步走戰略安排、非盟2063 年議程及非洲各國發展戰略等,以“一帶一路”和“發展走廊”為突破口,基于“十大計劃”“八大行動”“九項工程”以及中非合作 2035 年愿景等已有框架,中非雙方共同完善產業鏈中長期合作的頂層設計與具
239、體落實方案,推動構建關系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對于非洲各國政府而言,基于本國具體國情明確自身對中非產業鏈合作成果的目標,并據此制定清晰的對華合作戰略和行動步驟很有必要。4.3.2 在加強貿易暢通上,推動貿易便利化合作,破解關稅、非關稅壁壘中非雙方加強農產品、食品檢驗檢疫合作,試行技術標準互認、簡化通關程序,加強物流通道建設等;非方注重推進貿易便利化以鼓勵非洲企業向中國出口更多的增值產品和服務;中方擴大進口非洲非資源類產品等。754.3.3 在加強資金融通上,金融合作提供發展支持對于中方:一方面,以多元化的方式為非洲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另一方面,擴大同非洲國家開展直接貨幣互換、推動貿易投資
240、直接人民幣結算,積極探索開發通過資本市場的金融工具維護非洲大宗商品價格和匯率穩定。對于非方:制定相關主權貸款政策。4.3.4 在加強設施聯通上,“傳統+數字化”基礎設施夯實產業基礎中非雙方大力推動中非基礎設施規制協調、標準協同、合格評定結果互認;在傳統交通、建筑領域深耕的同時,進一步加強戰略對接,加快可持續及數字化基礎設施合作發展布局。4.3.5 在加強民心相通上,技術培訓提高自主發展能力雙方加強人文科技合作;中方加強對非應用性技術培訓;非方促進提升勞動力技術水平,為職業技能轉移創造機會,提升自主發展能力。4.4 對促進中非企業參與的建議4.4.1 非方促進政策優化國家產業政策,發揮政府在產業
241、發展中的引導作用;致力于營商環境改善,對本地產業合理扶持的同時鼓勵外商投資,包括對輸入關鍵技術、人才和提升技能的激勵舉措。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政策吸引特定產業投資;注重后期服務和維持良好的投資環境以留住投資。關注將外國直接投資項目與本地上下游企業聯系起來,以在更大程度上促進本地生產能力的提高。76注重區域性戰略,促進區域一體化建設和跨國合作以更好發揮規模優勢和范圍優勢,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投資吸引力。建立專注于投資的人才隊伍以更好吸引外國投資,開展多種形式的投資推廣活動。4.4.2 中方促進政策在制度安排方面,與非洲國家新簽或者升級避免雙重征稅協定,積極完善各類合作制度安排,定期召開雙邊機制性會議,
242、減少對非投資障礙,進一步提升投資合作便利化水平。在金融支持方面,拓展融資渠道,利用中非發展基金、中非產能合作基金等支持中國企業對非投資;積極推動和支持金融機構在非洲增設分支機構,完善在非洲的布局,開發更多創新型投資、保險產品,強化金融支持。在配套服務方面,定期更新、發布對外投資合作國別指南,為中國企業投資提供參考;支持境內外中資企業商協會提升服務水平,搭建舞臺、匯聚企業、內外聯動、促進交流,為企業赴非投資提供指導。4.4.3 中非企業實踐在考慮風險的同時,針對非洲不同國家的資源稟賦、發展訴求、合作意愿等,充分利用中非雙方政策支持、金融支持等優勢積極開展對非投資和融資?;谧陨韲H化經驗選擇不同
243、的投資方式,初次進行跨國投資的企業可通過參股、合資的方式進行投資,海外運營經驗豐富的企業可考慮以獨資的方式在非投資;借力中非民間投資促進平臺,積極探索新的市場進入策略。結合非洲各國實際情況,探索適合當地的合作運營模式,如在基礎設施建設中采用 BOT(建設經營轉讓)、BOO(建設擁有經營)、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多種模式。制定并實施屬地化經營戰略,充分利用當地的人才資源,注重對當地員工的培訓、技術轉移等;通過自建或與本土企業合作,實現原材料本地化供應;建立本地營銷推廣體系,依托電商平臺等多種渠道培育非洲本土特色品牌。積極促進非洲企業在華開展業務,促進中國企業在非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嚴格
244、遵守當地勞動法,保障當地勞工的合法權益;加強綠色產業鏈建設,注重環境保護;積極參與當地基礎設施硬件建設。77專欄 24 中非民間投資促進平臺163 全國工商聯(2023).中非民間投資促進平臺成員單位第二次全體會議在京召開.http:/ 1 億元人民幣的基金、完成資金投放超億元。同時,委托廈門大學開展“金融工具助力非洲中資(民營)企業發展的路徑研究”,旨在探究如何使用跨境資產證券化等金融工具。4.5 對鼓勵多邊參與的建議多邊主義是指導中非合作的重要思想和原則。未來,中非合作可以秉持更加開放的姿態,與第三方國家,與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不同的國際或區域組織建立符合非洲需求、愿望和發展議程的三邊合作
245、或多邊合作項目,持續營造開放性、多維度兼容各方利益的合作方式,提升產業鏈合作包容性。4.5.1 加強政策溝通鼓勵多邊加強戰略對話和政策溝通,建立穩定和可持續的產業鏈合作機制。通過定期舉行高級別會議、加強政策協調和溝通,尋找合作中的最大公約數。784.5.2 聚焦重點領域務實展開新基建、油氣資源、工業化、糧食安全、醫藥衛生、氣候變化和教育等重點領域的三邊合作或多邊合作項目,推動重點領域的全產業鏈合作模式創新。4.5.3 開啟安全對話建立安全政策對話和風險管控機制,有效化解矛盾,妥善處理分歧,確保多邊產業鏈合作穩健發展;強化對政策變動和地區安全等不確定性因素的風險防控,制定應急預案,實現風險管控。
246、79附錄164 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秘書處(2021).中國與非洲經貿關系報告 2021.https:/ 25 個在非中資園區164合作區名稱境內實施 企業名稱所在國家(地區)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 中非泰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埃及 埃塞俄比亞東方工業園 江蘇永元投資有限公司 埃塞俄比亞 華堅埃塞俄比亞輕工業城 東莞華寶鞋業有限公司 埃塞俄比亞 華錦礦業經貿園區 福建新僑商貿有限公司 津巴布韋 阿比讓商貿物流園區 福建融信通建材發展有限公司 科特迪瓦 中國肯尼亞(東非)經濟貿易合作區中國武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肯尼亞毛里求斯晉非經貿合作區 山西晉非投資有限公司 毛里求斯 中毛(宏東)海洋經濟合作園
247、 宏東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毛里塔尼亞 莫桑比克貝拉經貿合作區 安徽省華安外經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莫桑比克 海信南非開普敦亞特蘭蒂斯工業園區 青島海信中非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南非 萊基自由貿易區 中非萊基投資有限公司 尼日利亞 越美(尼日利亞)紡織工業園 越美集團有限公司 尼日利亞 尼日利亞廣東經貿合作區 廣東新廣國際集團中非投資有限公司 尼日利亞 一帶一路產業園(尼日利亞)廣東中尼實業有限公司 尼日利亞 國基工貿園區 河南國基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塞拉利昂 中蘇農業開發區 中國山東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蘇丹 江蘇-新陽嘎農工貿現代產業園 江蘇海企技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坦桑尼亞 環維多利亞湖資源綜合利
248、用產業園 河南豫礦開源礦業有限公司 坦桑尼亞 中國-烏干達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四川友豪恒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烏干達非洲(烏干達)山東工業園 昌邑德明進出口有限公司 烏干達 中國(廣州)-烏干達國際產能合作工業園 廣州中電物業投資有限公司 烏干達 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贊比亞 中國建材贊比亞工業園 中材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贊比亞 贊比亞農產品加工合作園區 青島瑞昌科技產業有限公司 贊比亞 乍得陽光國際工業園 陽光國際商務有限公司 乍得 80索引專欄專欄 1 殖民時期非洲的單一經濟.6專欄 2 對非洲進口替代工業化戰略的反思.7專欄 3 拉各斯行動計劃與伯格報告所代表的不同
249、觀點.8專欄 4 對經濟結構調整計劃的部分評價.9專欄 5 新世紀非洲的重大舉措.10專欄 6 20002008 年非洲的經濟增長.10專欄 7 非洲經濟體初級商品生產和出口的弊端.13專欄 8 非洲已經在多方面經歷著環境惡化的后果.16專欄 9 非洲有望成為下一個世界制造業中心.19專欄 10 非洲經濟體面臨債務壓力.22專欄 11 非洲經濟體市場分割的部分表現.23專欄 12 對產品質量缺乏信任降低了非洲當地采購的積極性.25專欄 13 中國對非建筑陶瓷產業投資.36專欄 14 加納最大航空公司:非洲世界航空公司.36專欄 15 在烏干達投資工業園:中烏姆巴萊工業園.38專欄 16 中國港
250、灣尼日利亞萊基港項目.40專欄 17 中國水利幾內亞蘇阿皮蒂水利樞紐工程.40專欄 18 海信集團海信南非工業園.44專欄 19 科特迪瓦可可等農產品加工.45專欄 20 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46專欄 21 非洲標準化組織.69專欄 22 埃塞俄比亞的制造業投資.71專欄 23 非洲數字經濟發展.72專欄 24 中非民間投資促進平臺.7781圖圖 1 礦業產業鏈上、中、下游示例.2圖 2 產業集群、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關系.3圖 3 微笑曲線與疊加的新微笑曲線.4圖 4 20112021 年美國(左上)、中國(右上)、安哥拉(左下)、埃及(右下)貿易品情況.12圖 5 非洲 1971202
251、2 年實際 GDP 增長率.15圖 6 非洲八大區域經濟共同體.24圖 7“一帶一路”示意圖.28圖 8 中非合作論壇歷年部長級會議(峰會).30圖 9 幾內亞蘇阿皮蒂水利樞紐工程.41圖 10 2023 年 6 月 29 日,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在湖南長沙開幕.47圖 11 湖南高橋大市場.48圖 12 內馬鐵路一期通車.50圖 13 摩洛哥努奧三期塔式光熱電站.51圖 14 印有雜交水稻圖案的新版馬達加斯加幣.57圖 15 廣德國際安哥拉廣德工業園.61圖 16 XAG P 系列無人機在南非甘蔗植保工作中的應用.65表表 1 企業升級過程.5表 2“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九項工程”中
252、與產業鏈緊密相關的主題.31表 3 中非農業產業鏈合作的部分特征.33表 4 部分在非經貿合作區建設情況.37表 5 非洲按部門劃分的資金缺口趨勢.39表 6 23 個援非農業技術示范中心項目.4382企業信息案例研究展示的企業1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2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3華為技術有限公司4中國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南京)5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6山東魏橋創業有限公司7剛果(布)黑角索瑞米股份有限公司8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9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0袁氏種業高科技有限公司11浙江米娜紡織有限公司12宏華集團有限公司13Le Bunna(弘順咖啡)14杰龍控股(坦桑尼亞
253、)有限公司15廣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16巨石埃及玻璃纖維股份有限公司17Kilimall18浙江澤世泛非網絡有限公司19重慶海扶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廣州極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欄案例展示的企業21科達制造股份有限公司22旺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3廣州閩創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24廣東博達科技有限公司25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6中國輕工業南寧設計工程有限公司27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8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29際華三五一七橡膠制品有限公司8330岳陽觀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31美蘭集團32天唐集團33中國水利電力對外有限公司34三峽中水電公司35海信集團有限公司正文中展示的企業36華堅集團37中非
254、泰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38中非萊基投資有限公司39江蘇永元投資有限公司40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41重慶中一種業有限公司42吉林省糧食集團43江西省華昌國際經濟技術公司44湖南隆平高科集團45中國農業發展集團46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47廣西八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48福建農林大學49四川省華僑鳳凰集團50中機美諾公司51山東省外經集團52中國農業發展集團53陜西農墾總公司54青島瑞昌棉業有限公司55黑龍江燕林莊園科技公司56寧夏金福來羊產業公司57中興能源有限公司58江西贛糧實業有限公司59湖南省農業科學院60中地海外集團61山西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62廣西農業科學院63新疆北新國際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255、64華為技術有限公司84附錄中展示的企業65萬邦德集團66中非泰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67江蘇永元投資有限公司 68東莞華寶鞋業有限公司 69福建新僑商貿有限公司 70福建融信通建材發展有限公司 71中國武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72山西晉非投資有限公司 73宏東漁業股份有限公司 74安徽省華安外經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75青島海信中非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76中非萊基投資有限公司 77越美集團有限公司 78廣東新廣國際集團中非投資有限公司 79廣東中尼實業有限公司 80河南國基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81中國山東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82江蘇海企技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83河南豫礦開源礦業有限公司 84四川友豪
256、恒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85昌邑德明進出口有限公司 86廣州中電物業投資有限公司 87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88中材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89青島瑞昌科技產業有限公司 90陽光國際商務有限公司 85參考文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23).習近平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并發表重要講話.https:/ of industry chain theory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conom
257、ic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EDMI 2019).https:/doi.org/10.2991/edmi-19.2019.27PW Consulting(2021).Industry Chain,Value Chain,Supply Chain,Difference Between Them.https:/ Bank Group(2018).Inclusive(Global)Value Chains Jobs and Migration Core Course.https:/thedocs.worldbank.org/en/doc/2157
258、51528391009103-0160022018/render/2PMMay3InclusiveGVCs.pdfCIPS(2023).What is a supply chain?.https:/www.cips.org/intelligence-hub/supply-chain-management/what-is-a-supply-chain馬中東(2022).全球價值鏈視角下產業集群的質量升級研究第 4 頁.經濟科學出版社.BBC(2023).The role of business.https:/www.bbc.co.uk/bitesize/guides/zkqp6v4/revisi
259、on/3UNIDO(2021).Wh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atters now more than ever before.https:/iap.unido.org/articles/why-industrial-development-matters-now-more-everTian,K.,Dietzenbacher,E.,&Pin,R.J.A.(2019).Measuring industrial upgrading:applying factor analysis in a global value chain framework.Economic Sys
260、tems Research,31(4),642664.https:/doi.org/10.1080/09535314.2019.1610728Li,M.,&Li,M.(2017).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NGEs new growth and development.In Research series on the Chinese dream and Chinas development path.https:/doi.org/10.1007/978-981-10-3872-3_3Ba
261、ir,J.,&Gereffi,G.(2018).Local Clusters in Global chains: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export dynamism in Torreons blue jeans industry.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Books(pp.176204).https:/doi.org/10.1017/9781108559423.007Lee,J.,&Chen,J.(2000).Dynamic Synergy Creation with Multiple Business Activit
262、ies:Toward a Competence-based Business Model for Contract ManufacturersSchmitz,H.,&Humphrey,J.F.(2000).Governance and Upgrading:Linking Industrial Cluster and Global Value Chain Research.沃爾特羅德尼(1971).歐洲如何使非洲欠發達(李安山譯)第 54 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舒運國,劉偉才(2013).20 世紀非洲經濟史第 27 頁.浙江人民出版社.86威廉托多夫(2007).非洲政府與政治(肖宏宇譯)第
263、 39 頁.北京大學出版社.李安山(2021).非洲現代史第 380-429 頁.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舒運國,劉偉才(2013).20 世紀非洲經濟史第 27 頁.浙江人民出版社.ACET(2022).Transforming and Building Resilient Economies in Africa:Resetting Priorities for the Policy Agenda in the post-COVID-19 Era.https:/acetforafrica.org/research-and-analysis/reports-studies/reports/tran
264、sforming-and-building-resilient-economies-in-africa-resetting-priorities-for-the-policy-agenda-in-the-post-covid-19-era/Kaba,K.,Lin,J.Y.,&Renard,M.(2022).Structural change and trade openness in subSaharan African countries.The World Economy,45(7),21012134.https:/doi.org/10.1111/twec.13261陸庭恩(2000).非
265、洲農業發展簡史.中國財政出版社.Organization Of African Unity(1980).Lagos plan of action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frica 1980-2000.https:/www.resakss.org/sites/default/files/OAU%201980%20Lagos%20Plan%20of%20Action%20for%20the%20Economic%20Development%20of%20Africa.pdfWorld Bank Group(2010).Accelerated develo
266、pment in sub-Saharan Africa:an agenda for action(English).http:/documents.worldbank.org/curated/en/702471468768312009/Accelerated-development-in-sub-Saharan-Africa-an-agenda-for-actionWorld Bank Group(1999).Adjustment in Africa:reforms,results,and the road ahead.https:/documents1.worldbank.org/curat
267、ed/en/497781468009320518/pdf/multi0page.pdfSchatz,S.P.(1994).Structural Adjustment in Africa:a Failing Grade So Far.Journal of Modern African Studies,32(4),679692.https:/doi.org/10.1017/s0022278x00015901 Kefferstan,S.(2017).The Perfect Storm:lasting impacts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grams and pres
268、sures of climate change in Latin America and Ghana,Africa.https:/api.semanticscholar.org/CorpusID:51918852 Kaba,K.,Lin,J.Y.,&Renard,M.(2022).Structural change and trade openness in subSaharan African countries.The World Economy,45(7),21012134.https:/doi.org/10.1111/twec.13261 D+C(2018).Failed polici
269、es Descent into hell.https:/www.dandc.eu/en/article/africa-structural-adjustment-did-not-trigger-fast-growth-had-contractive-impactGlobal Issues(2013).Structural Adjustmenta Major Cause of Poverty.https:/www.globalissues.org/article/3/structural-adjustment-a-major-cause-of-povertyAfrican Union(2008)
270、.ACTION PLAN FOR THE ACCELERATE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AFRICA.https:/au.int/en/documents/20111231/action-plan-accelerated-industrial-development-africa African Union(2023).About the African Union.https:/au.int/en/overviewAUDA-NEPAD(2023).About Us.https:/www.nepad.org/who-we-are#about_us姚桂梅(2022)
271、.中國與非洲的產能合作第 10 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2010).Lions on move:The progress and potential of African economies.https:/ Union(2008).ACTION PLAN FOR THE ACCELERATE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AFRICA.https:/au.int/en/documents/20111231/action-plan-accelerated-industrial-development-africa AU(2
272、023).Agenda 2063:The Africa We Want.https:/au.int/en/agenda2063/overviewUNIDO(2023).Thir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ecade for Africa 2016-2025.https:/www.unido.org/IDDA3African Development Bank Group(2022).Africa Industrialization Index 2022.https:/www.afdb.org/en/documents/africa-industrialization-in
273、dex-2022AUC/OECD(2022).Africas Development Dynamics 2022:Regional Value Chains for a Sustainable Recovery.https:/www.oecd-ilibrary.org/development/africa-s-development-dynamics-2022_2e3b97fd-enExportPlanning(2019).The African Challenge:Exporting Products with a higher Added Value.https:/ Union(2023)
274、.Agenda 2063:The Africa We Want.https:/au.int/en/agenda2063/overviewAfrican Union Commission and African Union Development Agency NEPAD(2022).Second Continental Report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genda 2063.https:/au.int/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41480-doc-2nd_Continental_Progress_Report_on_Agenda
275、_2063_English.pdfUNIDO(2016).Industrialization in Africa and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https:/www.unido.org/sites/default/files/2016-09/UNIDO_2016_G20_08_25_0.pdfACET(2022).Transforming and Building Resilient Economies in Africa:Resetting Priorities for the Policy Agenda in the post-COVID-19 Era.htt
276、ps:/acetforafrica.org/research-and-analysis/reports-studies/reports/transforming-and-building-resilient-economies-in-africa-resetting-priorities-for-the-policy-agenda-in-the-post-covid-19-era/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20).構建新發展格局 實現互利共贏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上的主旨演講.https:/ Resilience in Sub-Saharan Africa:Evidence fr
277、om Composite Indicators.Journal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13(1),7091.https:/doi.org/10.1007/s13132-020-00717-2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ri.org)(2017).Africas Green Growth Opportunity.https:/www.wri.org/insights/africas-green-growth-opportunity中國政府網(2020).非洲大陸成礦區帶劃分.http:/ Institute(2022).Eight Reaso
278、ns Why Africa Is Primed for Impact Investing.https:/blogs.cfainstitute.org/investor/2022/10/14/eight-reasons-why-africa-is-primed-for-impact-investing/Africa Business(2022).Why Africa Is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Consumer Markets in the World.https:/ Africa(2023).Africas Consumer Markets with NKC A
279、frican Economics.https:/ 4.0 Is Africa ready for digital transformation?.https:/vdocuments.mx/industry-40-is-africa-ready-for-digital-transformation.html?page=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21).準確把握新一輪產業技術革命的特征.https:/ Development Bank Group(2019).Potential of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Africa.https:
280、/4irpotential.afdb.org/wp-content/uploads/2019/10/AFDB_4IRreport_Main.pdfWorld Economic Forum(2019).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will change production forever.Heres how.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19/01/the-opportunities-and-perils-of-4ir-production-platforms/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2022).中國
281、產業發展報告 2022: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研究第 3-6 頁.經濟科學出版社.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17).The Worlds Next Great Manufacturing Center.https:/hbr.org/2017/05/the-worlds-next-great-manufacturing-centerAfCFTA 官網:https:/au-afcfta.org/Tralac(2023).Status of AfCFTA Ratification.https:/www.tralac.org/resources/infographic/137
282、95-status-of-afcfta-ratification.htmlEuropean Investment Bank(2022).FINANCE IN AFRICA:Navigating the financial landscape in turbulent times.https:/www.eib.org/attachments/lucalli/finance_in_africa_2022_en.pdfThe United Nations(2018).Africa grapples with huge disparities in education.https:/www.un.or
283、g/africarenewal/magazine/december-2017-march-2018/africa-grapples-huge-disparities-educationUNICEF(2021).Transforming Education in Africa:An evidence-based overview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long-term improvements.https:/www.unicef.org/reports/transforming-education-africaUNCTAD(2021).Technology and I
284、nnovation Report 2021.https:/unctad.org/publication/technology-and-innovation-report-2021BCG(2021).Igniting Innovation-Based Growth in Africa.https:/ and Innovation Report 2023.https:/unctad.org/publication/technology-and-innovation-report-2023World Bank(2017).Leapfrogging:the Key to Africas Develop
285、ment-from Constraints to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https:/documents.worldbank.org/en/publication/documents-reports/documentdetail/121581505973379739/leapfrogging-the-key-to-africas-development-from-constraints-to-investment-opportunitiesEY(2021).Reset for Growth:Fast Forward.https:/ Bank Group(2019).
286、Doing business 2020.https:/archive.doingbusiness.org/en/reports/global-reports/doing-business-2020;2021 年 9 月,世界銀行集團發布聲明,決定停發該報告。AFDB(2022).Bank Groups Strategy for Addressing Fragility and Building Resilience in Africa(2022-2026).https:/www.afdb.org/en/documents/bank-groups-strategy-addressing-frag
287、ility-and-building-resilience-africa-2022-202689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2023).CPI 2022 for Sub-Saharan Africa:Corruption compounding multiple crises.https:/www.transparency.org/en/news/cpi-2022-sub-saharan-africa-corruption-compounding-multiple-crisesWorld Bank Group(2023).Africas pulse:Leveragin
288、g Resource Wealth During the Low Carbon Transition.https:/www.worldbank.org/en/publication/africa-pulseWorld Bank(2019).Global Waves of Debt:Causes and Consequences.https:/www.worldbank.org/en/research/publication/waves-of-debtUNECA(2016).Macroeconomic Policy And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African
289、 Economies.https:/archives.au.int/bitstream/handle/123456789/1410/Macroeconomic%20structural%20of%20Africa-E.pdf OECD(2022).Regional Value Chains in Africa for Better Global Integration.https:/www.oecd.org/coronavirus/en/data-insights/regional-value-chains-in-africa-for-better-global-integrationThe
290、World Economic Forum(2021).6 Reasons Why Africas New Free Trade Area is a Global Game Changer.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21/02/afcfta-africa-free-trade-global-game-changer/United Nations(2020).Identifying Priority Products and Value Chains for Standards Harmonization in Africa:Technical Study.h
291、ttps:/repository.uneca.org/handle/10855/43813Africa Union(2022).Made by Africa:Creating Value through Integration.https:/au.int/en/documents/20221123/made-africa-creating-value-through-integrationTralac(2022).Intra-Africa Non-tariffa Trade Costs for the Period 2015-2019.https:/www.tralac.org/resourc
292、es/infographic/15537-intra-africa-non-tariff-trade-costs-for-the-period-2015-2019.html UNCTAD(2019).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frica Report 2019.https:/unctad.org/system/files/official-document/aldcafrica2019_en.pdfMengistu,M.M.(2015).Multiplicity of African regional economic communities and overlappi
293、ng memberships:a challenge for African integr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s,Finance and Management Sciences,3(5),417.https:/doi.org/10.11648/j.ijefm.20150305.12The World Bank(2021).Digital Economy for Africa(Newsletter Spring 2021).https:/thedocs.worldbank.org/en/doc/b618f9ef700dde6e605c99
294、4f2170b704-0360022021/Kareem,F.O.,Martnez-Zarzoso,I.,&Brmmer,B.(2022).What Drives Africas Inability to Comply with EU Standards?Insights from Africas Institution and Trade Facilitation Measures.The 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Research.https:/doi.org/10.1057/s41287-022-00547-9UNECA(2020).Harmoniz
295、ation of standards across Africa is vital to the realization of trade and industrialization potential of the AfCFTA.https:/www.uneca.org/storys/harmonization-standards-across-africa-vital-realization-trade-and-industrialization-potential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4).“一帶一路”的提出背景及具體思路.http:/ 2035 年愿景.http:/ 推倒重來.htt
296、p:/ 2022:供應鏈視角下的中非企業合作.http:/ 16-81 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秘書處(2023).中非經貿關系報告 2023.https:/ 25 個產業園區 入園企業 620 余家.https:/ 49-50 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人民網(2023).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加快推進戰略升級.http:/ PIDA Progress Report.https:/www.dakarfinancingsummit.org/publications/2021-2022-pida-progress-report;ICA(2020).Infrastructure
297、 Financing Trends in Africa:2019-2020.https:/www.icafrica.org/en/姚桂梅(2022).中國與非洲的產能合作第 39 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秘書處(2023).中非經貿關系報告 2023.https:/ imports of capital goods from China as a channel for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growth in Sub-Saharan Africa.Journal of African Business,14(2),106116.https:/do
298、i.org/10.1080/15228916.2013.804370李安山(2021).非洲現代史第 590 頁.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McKinsey&Company(2017).龍獅共舞.https:/ Africas(Dis)advantage.World Development,63,5977.https:/doi.org/10.1016/j.worlddev.2013.10.011Justin Yifu Lin(2018).Chinas Rise and Opportunity for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in Africa.Journal of Afr
299、ican Economies,Volume 27,Issue suppl_1,Pages i15i28.https:/doi.org/10.1093/jae/ejy012ACET(2021).African Transformation Report 2021 Integrating to Transform.https:/acetforafrica.org/research-and-analysis/reports-studies/atr/african-transformation-report-2021/Making Finance Work For Africa.(2022).Rece
300、nt Trends in Access to Finance in Africa.https:/www.mfw4a.org/blog/recent-trends-access-finance-africaBCG(2021).Igniting Innovation-Based Growth in Africa.https:/ Economic Forum(2021).Study Finds Ways To Boost Intra-African Trade and Build Resilience.https:/www.weforum.org/press/2021/01/study-finds-
301、ways-to-boost-intra-african-trade-and-build-resilienceBaker McKenzie(2021).Creating a disruption-proof supply chain in Africa.https:/ Africas Food Systems from the Demand Side.https:/ for Increasing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e.In:Competitiveness of Global Agriculture.Springer,Cham.https:/doi.org/
302、10.1007/978-3-319-44876-3_8Getachew Mengistie Alemu(2019).Strategic Use of Branding for Competitiveness:the Rationale for Branding and Marke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African Countries.https:/ Development Dynamics 2022:Regional Value Chains for a Sustainable Recovery.https:/www.oecd-ilibrary.org/
303、sites/e1de4174-en/index.html?itemId=/content/component/e1de4174-en UNCTAD(2022).Rethinking the Foundations of Export Diversification in Africa:The Catalytic Role of Business and Financial Services.https:/unctad.org/system/files/official-document/aldcafrica2022-summary_en.pdfACET(2017).African Transf
304、ormation Report 2017:Agriculture Powering Afric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https:/acetforafrica.org/research-and-analysis/reports-studies/atr/african-transformation-report-2017/ACET(2014).African Transformation Report Growth with Depth.https:/acetforafrica.org/research-and-analysis/reports-studies/at
305、r/african-transformation-report-2014/ACET(2017).African Transformation Report 2017:Agriculture Powering Afric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https:/acetforafrica.org/research-and-analysis/reports-studies/atr/african-transformation-report-2017/王勇,樊仲琛,李欣澤.(2022).稟賦結構、研發創新和產業升級.中國工業經濟(09),5-23.EU(2021).Ethi
306、opia:Ten years development plan 2021-2030 by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Commission of 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2020).https:/capacity4dev.europa.eu/library/ethiopia-ten-years-development-plan-2021-2030-planning-and-development-commission-federal-democratic-republic-ethiopia-2020T
307、he World Bank(2023).Labor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Africa.https:/documents.worldbank.org/en/publication/documents-reports/documentdetail/099854202062391425/idu02125ef1d01d4904496091ca0f8683b886cf6SET(2017).Economic transformation:a new approach to inclusive growth.https:/set.odi.
308、org/wp-content/uploads/2017/03/Economic-Transformation-New-Approach-SET-Briefing-Paper_FINAL.pdf中非經貿合作研究院(2023).非洲數字經濟發展指數與中非數字經濟合作報告 2023.Africas Development Dynamics(2022).Regional Value Chains For A Sustainable Recovery.https:/www.oecd-ilibrary.org/development/africa-s-development-dynamics-2022_2
309、e3b97fd-enWorld Bank Group(2021).Industrializa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Seizing Opportunities in Global Value Chains.https:/www.worldbank.org/en/region/afr/publication/industrialization-in-subsaharan-africa-seizing-opportunities-in-global-value-chains新華網(2018).五年來,習近平這樣說中非合作.http:/ 構筑合作共贏之路.http:/
310、279-290 頁.經濟管理出版社.姚桂梅(2022).中國與非洲的產能合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全國工商聯(2023).中非民間投資促進平臺成員單位第二次全體會議在京召開.http:/ 2021.https:/ 2023 年的專題研究,聚焦產業鏈視角下的中非合作,尤其展現了中國企業投資在非洲產業鏈強基礎、鍛長板、補短板、填空白等方面付出的努力及殷切期望。本報告由中非民間商會牽頭協調組織,由中非民間商會和中非經貿合作研究院主筆,有 600 余人參與訪談、校對、翻譯、發布,最終得以順利完成。文中仍有多處需要核實驗證之處,在此歡迎各位讀者來信勘誤。我們尤其要對以下人員和機構提供的專業知識與洞見、付
311、出的辛勞和精力,致以誠摯謝意!核心成員:本報告由王曉勇、肖皓、白嘯峰、庹漢軍、周玉芳、趙林青、曾紫旸、Joseph Olivier Mendoo、楊清云、譚悅、朱子慧、黃珊、馬浩楠完成撰寫、統籌工作,感謝各位為報告貢獻時間。另外還要感謝楊龍為報告提供設計支持,感謝中國外文局翻譯院為報告翻譯及咨詢提供支持。報告發布:感謝浙江金融資產交易中心/中非供應鏈研究院,方同舟控股有限公司,廣德國際集團/浙江曦泉貿易有限公司,對英文、法文和中文版報告編輯、發布的大力支持。調研案例:報告中的 20 個案例來自中非民間商會和中非經貿合作研究院調研的 90 家企業,其中包括中非商會會員企業及在非中資企業。感謝中非
312、商會的分支機構及合作伙伴杭州辦事處、青島辦事處、廣州辦事處、長沙辦事處、物流工作委員會、中非醫療創新促進專業委員會、繼創者工作委員會。96有關機構:研究期間,有關機構為報告撰寫提供了必要的咨詢意見與背景信息,感謝中非經貿合作研究院、阿提扎利瓦法銀行、非洲裔散居商務委員會的建設性觀點,中國外文局翻譯院為報告提供了支持幫助。專家學者:報告課題組感謝對本報告提供建設性意見的各界專家、學者,郝睿、黎文濤、袁曉慧、毛克疾、陳慧怡、栗珊。感謝中非民間商會同事及實習生,王江、馮強、曲沛然、李雪薇、陳淑朋、趙丹、王延、朱紫葳、熊詩芮、楊倩夢等,在企業調研、資料查找與補充、審校排版等工作中的貢獻。中國企業投資非洲2023 課題組2023 年 10 月,北京97支持單位廣德國際集團公司方同舟控股有限公司中非經貿合作研究院浙江金融資產交易中心中非經貿合作研究院China-Africa Economic&Trade Research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