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12 1 編制說明編制說明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數字化審計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崔志娟教授團隊接受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財政局委托,完成 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操作規程 白皮書編寫工作。本書使用的專業解釋由教授團隊負責。2 序序 數據作為一種新型戰略資源,改變了企業的生產模式和組織方式,構成了以 AI 為代表的“大數據分析”的新范式,重構了企業創新發展的新動能。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對數據如何在會計報表中呈現做出了原則性規定。但數據資源不同于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具有“無形性、權屬復雜性、可復制性、價值易變性”等特征。為了更好地指導企業進行數據資源會計處理,增強數據資源會計處理
2、的可操作性,明確數據資源會計處理的具體流程,本書作者以深厚的理論功底,結合實踐案例,形成了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操作規程白皮書。與其他相關著作相比,這本書有如下鮮明特色:首先,本書明確列示了數據資源會計處理的總體要求和適用范圍。關于數據資源會計處理,目前還存在諸多概念模糊之處。本書明確了其中,總體要求包括數據資源會計處理中所涉及的術語定義、數據安全合規性要求、數據資產管理要求等內容,從而使得我們可以在一致層面上推進數據資源會計處理。其次,本書明確了數據資產入表前的準備。當前不少企業已經形成了豐富的數據資源,但從數據資源到數據資產,需要有一個數據資產準備過程。畢竟,數據要成為一種生產性要素,需
3、要數據本身具有價值潛能。本書從管理視角厘清數據資源進行會計處理前成為數據要素的活動過程,從而為數據資源入表做好準備。最后,本書在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框架下,細化了數據資源作為“無形資產”、“存貨”的會計處理流程,以及數據資源不作為資產的會計處理流程。其中,數據資源作為資產的會計處理包括資產的確認、計量、記錄、列示和披露,以及處置和出售、報廢和毀損情況下的會計處理等,從而有力提升了數據資產會計處理3 流程的標準化??傊?,本書作為一個數據資源會計處理的參考工具,從數據的業務層面入手,基于管理需要,補足數據資源業務與管理的短板,打破業務與財務之間的鴻溝,從管理角度提煉出與會計處理有關的數
4、據入表條件,明確數據資源會計處理的相關活動,為數據資源的相關會計處理,為數據產業和數據行業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數據的價值功效,激發數據要素的價值釋放,促進數據流通和數據開發利用創立了條件。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近年來啟動了“中國自主的財經知識體系”建設工程,旨在總結中國實踐,提煉中國理論,講好中國故事,培育中國人才。這本書充分體現了中國自主財經知識體系建設志向,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和中國特色會計理論體系構建,具有重要的理論和應用價值。我相信無論是政策制定者、企業使用者,還是理論研究者,都可從中獲得有益啟發。北京國家會計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葉康濤 2024 年 11 月 22 日 1 目目 錄錄 一
5、、總體要求一、總體要求.1(一)術語及定義.1(二)數據安全合規性要求.2(三)數據資產管理要求.2 二、適用范圍二、適用范圍.2 三、數據資產入表準備三、數據資產入表準備.3(一)建立數據資源目錄.3(二)明晰數據信息要素.3(三)評價數據資源質量.3(四)建立成本歸集與分攤機制.4 四、數據資產的確認四、數據資產的確認.4(一)數據資產的確認條件.4(二)無形資產和存貨的確認.5 五五、數據資產的計量、數據資產的計量.10(一)無形資產的計量.10(二)存貨的計量.14 六、六、數據資源的處置和出售數據資源的處置和出售.15(一)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處置.15(二)數據資源存貨的出售.16(
6、三)未確認為資產的數據資源的出售.16 七、七、數據資產的報廢和數據資產的報廢和毀損毀損.16 2(一)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報廢.16(二)數據資源存貨的毀損.16 八、八、數據資產的列示和數據資源的披數據資產的列示和數據資源的披露露.17(一)資產負債表相關列示.17(二)數據資產的相關披露.17(三)數據資源的其他披露.20 1 一、總體要求一、總體要求 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 暫行規定)基于現有企業會計準則,明確了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的適用范圍,規范了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強化了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信息披露。本操作規程中將“確認為無形資產的數據資源”簡稱為“數據
7、資源無形資產”,“確認為存貨的數據資源”簡稱為“數據資源存貨”。(一)術語及定義1 1.數據是指任何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對信息的記錄。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 2.數據集是指具有一定主題,可以標識并可以被計算機化處理的數據集合。來源:GBT 36344-2018 信息技術 數據質量評價標準 3.數據質量是指數據的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來源:ISO 55013:2024 資產管理數據資產管理指南 4.數據資源是指經過加工后,在現時或者未來具有經濟價值的數據。來源:數據資產評估指導意見(中評協202317 號)5.數據資產是指特定主體合法擁有或者控制的,能進行貨幣計量的,且能帶來直接或者
8、間接經濟利益的數據資源。來源:數據資產評估指導意見(中評協202317 號)1 術語定義參照了現有的法律法規以及行業標準,若政府出臺新的法律法規或行業標準對相關術語進行重新定義,則按照新的定義進行術語界定。2(二)數據安全合規性要求 企業數據采集、加工和使用應遵循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法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企業數據資源合規性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數據來源合規和數據使用合規。其中:數據來源合規是指數據源和數據采集方式合規,企業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違反法律法規方式獲取數據;數據使用合規是指企業不得采集或存儲、使用未經授權的國家機密數據
9、、敏感數據、重要數據、商業秘密、個人信息等數據。企業可按照有關技術標準要求確保數據安全可控,以滿足利益相關方對隱私和保密的要求。(三)數據資產管理要求 企業應按照 關于加強數據資產管理的指導意見(財資 2023141 號)的規定加強數據資產管理工作,參照浙江省的數據資產確認工作指南(DB33/T 13292023)和資產管理 數據資產登記導則(T/ZJCFO 00012024)做好數據資產確認和登記工作。企業應依據暫行規定對數據資源進行相關會計處理。其中,數據資源的形成方式主要有外購、自行加工/自行開發、其他方式等。二、適用范圍二、適用范圍 本規程的適用范圍與暫行規定的適用范圍相同,包括兩種情
10、況:1.確認為資產的數據資源的會計處理。依據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規定確認為無形資產或存貨等資產類別的數據資源的會計處理。2.未確認為資產的數據資源的會計處理。企業合法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但由于不滿足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資產確3 認條件而未確認為資產的數據資源的會計處理。三、數據資產入表準備三、數據資產入表準備(一)建立數據資源目錄 數據資源目錄是與組織業務活動相適應的、便于檢索的多層次分類分級數據資源的編排形式。數據資源目錄的建設路徑是:1.確定數據資源目錄范圍。數據資產管理部門組織定義數據資源目錄范圍,以明確數據資源編目的數據來源渠道。2.設計數據資源目錄架構。數據資源目錄架構的
11、設計內容包括元數據描述、數據分類編碼、數據分級定義、數據共享屬性定義等。3.數據資源盤點。按照數據資源目錄架構進行數據資源盤點,包括收集元數據信息、劃分數據的類別和級別、確定數據的共享屬性和其他屬性等。4.形成數據資源目錄。數據資源盤點后匯總所有數據,形成數據資源目錄。(二)明晰數據信息要素 數據信息要素是描述數據存續狀態的特征。數據的信息要素可基于數據技術層面和應用層面考慮:1.數據技術層面的信息要素包括:數據來源、數據名稱、數據存儲方式和位置、數據狀態、數據類別和級別。2.數據應用層面的信息要素包括:數據應用場景、數據訪問控制。(三)評價數據資源質量 數據資源質量指在特定的業務環境下,數據
12、資源滿足業務運行、管理與決策的程度,是保證數據資源應用效果的基礎。數據資源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包括規范性、完整性、準確性、一致性、時效性和可訪4 問性等1。其中:1.規范性,是指數據符合數據標準、數據模型、業務規則、元數據或權威參考數據的程度。2.完整性,是指按照數據規則要求,數據元素被賦予數值的程度。3.準確性,是指數據準確表示其所描述的真實實體(實際對象)真實值的程度。4.一致性,是指數據與其他特定上下文中使用的數據無矛盾的程度。5.時效性,是指數據在時間變化中的正確程度。6.可訪問性,是指數據能被訪問的程度。(四)建立成本歸集與分攤機制 企業通過數據資源的血緣分析,形成準確的數據血緣圖譜,厘
13、清數據加工過程所占用的企業資源,建立統一的數據資源成本歸集與分攤機制。四、數據資產的確認四、數據資產的確認 (一)數據資產的確認條件 只有同時符合資產定義和滿足資產確認條件,數據資源才能確認為資產。具體為:1.符合資產定義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2。具體表現為:(1)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包括外購、自行加工/自行開發、其他方式等事項。其中,外購的數據資源需要取得發票等合法的交易 1 參考:GB/T36344-2018信息技術 數據質量評價指標。2 參考: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2014)。5 憑證;自行加工/自行開發的數據資源需
14、要相應的生產加工、開發投入的支出證明;合法授權的數據資源需要取得相應合法有效的授權憑據。預期在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不形成資產。(2)企業擁有或控制數據資源表現為:企業擁有數據資源的所有權,或者雖然不擁有數據資源的所有權,但通過合法授權獲得數據資源持有權、數據加工使用權、數據產品經營權等,并可通過數據訪問控制技術管控數據資源。(3)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間接導致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企業的潛力。企業可結合數據資源的應用場景或業務模式,判斷是否具有帶來經濟利益流入的潛力。2.滿足資產確認的兩個條件(1)與數據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企業預期經濟利益流入的判斷需要開展預期經
15、濟利益流入的可行性分析?;跀祿Y源在預計使用壽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作出預期經濟利益流入的合理估計,并且提供明確的證據支持。(2)數據資源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數據資源成本能否可靠地計量需要基于企業的數據血緣圖譜進行判斷,核心內容是企業數據資源的成本能否基于應用場景或業務模式按照數據血緣圖譜進行合理歸集與分攤。(二)無形資產和存貨的確認 滿足資產確認條件的數據資源,根據數據資源的持有目的和業務模式,分別確認為無形資產或者存貨。1.無形資產的確認 數據資源無形資產除滿足資產確認條件外,還需要符合無形資產的定義。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6 非貨幣性資產1。
16、其中,無形資產定義中的可辨認性標準需要滿足下列條件之一:(1)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并能單獨或者與相關合同、資產或負債一起,用于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或者交換。(2)源自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無論這些權利是否可以從企業或其他權利和義務中轉移或者分離。企業使用的數據資源包括外購的數據資源和企業內部開發的數據資源。企業內部數據資源研究開發項目需要區分研究階段與開發階段,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于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企業應當根據研究與開發的實際情況加以判斷2:(1)研究階段是探索性的,為進一步開發活動進行資料及相關方面的準備,已進行的研究活動將來是否會轉入開發、開發后是否會形成數據資源無
17、形資產等均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2)開發階段應當是已完成研究階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備了形成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基本條件。企業內部數據資源研究開發項目的開發階段支出,需要同時滿足下列條件才能確認為無形資產3:(1)完成該數據資源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這一條件通常同時包括:企業應當開展項目研發立項工作,經過規劃、設計和可行性分析,形成可行性分析報告等相關材料,并按照企業內部要求完成了相應審批。按規定需要有關部門審批的,還應當經有關部門審批。1無形資產定義和可辨認性需要滿足的條件均參考:企業會計準則第 6 號無形資產。2 參考:企業會計準則第 6 號無形資產應用指南。3
18、參考:數據資源會計處理實施問答:對于企業內部數據資源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應當如何對其開發階段有關支出資本化的條件進行判斷?7 企業應當具備數據資源無形資產開發所需的相關技術條件,如數據采集技術、數據整合技術、數據存儲技術、數據分析技術、數據挖掘技術、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技術等。企業應當有詳細的開發計劃、技術路線圖、技術文檔、技術評估報告或評估意見等,證明相關項目能夠按照預定的技術路徑完成。企業應當提供相關技術驗證說明,證明數據資源無形資產技術路徑已經通過了相關的技術測試和驗證,能夠合理證明其功能和技術性能符合預期,不存在技術上的障礙或其他技術不確定性。數據資源無形資產開發應當已經達到一定的穩定性
19、,企業應當對數據資源技術成熟度和可靠性進行分析,以合理證明其預計可以在業務環境中穩定運行,不會頻繁出現技術故障。(2)具有完成該數據資源無形資產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圖。這一條件通常同時包括:企業應當有經批準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開發立項相關書面決策文件(如開發計劃書、立項決議等),內容一般應涵蓋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開發目標、預計需求方、開發必要性、開發可行性、開發總體計劃、預期成果、預期收益、項目時間表、需要的各項資源等。企業應當能夠說明其開發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目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使用的業務模式、應用場景。例如,企業將數據資源無形資產與其他資源相結合使用,從而服務、支持生產經營或管理活動,實現降本增效
20、等目的;企業運用數據資源無形資產對外提供有關服務;企業授權外部單位使用數據資源無形資產從而賺取收入等。(3)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夠證明運用該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存在市場或數據資源無形資產自身存在市場,數據資源無形資產將在內部使用的,應當證明其有用性。8 這一條件通??煞譃橄铝星樾危涸摂祿Y源無形資產形成后主要直接用于生產產品或對外提供服務的,企業應當對運用該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的市場情況進行合理估計,能夠證明所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存在市場,有明確的市場需求,能夠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流入。該數據資源無形資產形成后主要用于授權使用的,應當能夠證明市場上
21、存在對該類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需求,開發以后存在外在的市場可以授權,并帶來經濟利益流入。該數據資源無形資產形成后主要用于企業內部使用的,應當能夠對數據資源無形資產單獨或與企業其他資產結合使用以實現降本增效等目的,即在增加收入、降低成本、節約工時、提高運營效率、減少風險損失等方面的情況以定量定性方式進行前后對比分析,合理證明在上述相關方面的收益預計將大于研發支出概算。(4)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開發,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數據資源無形資產。這一條件通常同時包括:企業應當具備開發數據資源無形資產所需的技術團隊,能夠保證團隊投入必要的開發時間,從而有確鑿證據證明
22、企業繼續開發該項數據資源無形資產有足夠的技術支持和技術能力。企業應當能夠證明為完成該項數據資源無形資產開發具有足夠的專門資金、軟件硬件條件等財務和其他資源。自有資金不足以支持研發活動的,應當能夠證明可以獲得銀行等其他方面的外部資金支持。企業應當能夠證明數據來源、使用范圍和方式等方面的合法合規性。9 除用于內部使用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外,企業應當能夠證明具有相應的市場資源、渠道資源等,以確保該項數據資源無形資產或者運用該項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能夠順利推向市場并被客戶接受。(5)歸屬于該數據資源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這一條件通常同時包括:企業應當對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研
23、發活動采取項目化管理,對于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研發活動發生的支出應當單獨歸集和核算,如外購數據支出、研發使用內部數據時的加工整理支出、與該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研發活動項目直接相關的研發人員薪酬、研發使用的硬件折舊、研發使用的軟件攤銷、研發用資源租賃費(或使用費),以及用于研發活動的外購技術服務等其他直接及間接成本等。企業不得將應由其他生產經營活動負擔的支出計入研發活動支出。企業應當具備內部數據治理和成本管理等方面可靠的信息化條件,能夠對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研發支出進行完整、準確、及時記錄。企業同時從事多項研發活動的,所發生的支出應當能夠系統合理地在各項研究開發活動之間進行分攤,分攤原則以及方法應當保持一致
24、,無法明確分攤的支出應予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一項研發活動同時產生數據資源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的,所發生的支出應當能夠系統合理地在數據資源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之間進行分攤,分攤原則以及方法應當保持一致。企業使用的數據資源,在符合定義和確認條件的情況下確認為無形資產。不能確認為無形資產的數據資源的有關支出,根據用途計入當期損益。2.存貨的確認 10 存貨除滿足資產確認條件外,還需要符合存貨的定義。存貨,是指企業在日?;顒又谐钟幸詡涑鍪鄣漠a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1。企業日?;顒又谐钟?、最終目的用于出售的數據資源,在符合定義和確認條件的情況下確認為
25、存貨。五、數據資產的計量五、數據資產的計量(一)無形資產的計量 企業應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 6 號無形資產企業會計準則第 6 號無形資產應用指南等規定,對數據資源無形資產進行初始計量和后續計量。1.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 數據資源無形資產,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1)外購取得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 外購取得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直接歸屬于使該項數據資源無形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數據脫敏、清洗、標注、整合、分析、可視化等加工過程所發生的有關支出,以及數據權屬鑒證、質量評估、登記結算、安全管理等費用2。(2)自行研究開發形成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 自行研究開發形成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
26、其成本包括自滿足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確認條件至達到預定用途前所發生的支出總額,但對于以前期間已經費用化的支出不再調整。2.無形資產的無形資產的后續后續計量計量(1)數據資源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的確定 1 參考:企業會計準則第 1 號存貨。2 參考: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11 企業應當在數據資源確認為無形資產時分析判斷其使用壽命。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區分為使用壽命有限和使用壽命不確定兩種情況。其中,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為有限的,應當估計該使用壽命的年限;無法預見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期限的,應當視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對于來源于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的
27、數據資源無形資產,企業按照下述方法判斷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合同規定或法律規定有明確的使用年限,其使用壽命不應超過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的期限;合同規定或法律規定有明確的使用年限,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在到期時因續約等延續、且有證據表明企業續約不需要付出大額成本的,續約期應當計入使用壽命;合同或法律沒有規定使用壽命的,企業應當綜合各方面因素判斷,以確定數據資源無形資產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期限,比如,與同行業的情況進行比較、參考歷史經驗,或聘請相關專家進行論證等;按照上述方法仍無法合理確定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期限的,該項數據資源無形資產應作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數據資源無形
28、資產1。企業在確定數據資源無形資產使用壽命時應當考慮如下因素:運用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通常的壽命周期、可獲得的類似數據資源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的信息;技術等方面的現階段情況及對未來發展趨勢的估計;以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或提供服務的市場需求情況;現在或潛在的競爭者預期采取的行動;為維持數據資源無形資產帶來經濟利益能力的預期維護支出,以及企業預計支付有關支出的能力;對數據資源無形資產控制期限的相關法律規定或類似限制,如特許使用期等;與企業持有其他資產使用壽命的關 1 參考:企業會計準則第 6 號無形資產應用指南。12 聯性等。此外,需要重點關注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相關業務模式、權利限制、更新頻
29、率和時效性、有關產品或技術迭代、同類競品等因素1。(2)無形資產的攤銷 企業數據資源無形資產,使用壽命不確定的不予攤銷,使用壽命有限的應當攤銷。攤銷規定如下:攤銷方法的選擇。企業應當根據與數據資源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等,選擇攤銷方法。無法可靠確定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的,應當采用直線法攤銷。攤銷金額的計算。使用壽命有限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應攤銷金額在其使用壽命內系統合理攤銷。數據資源無形資產應攤銷金額為其成本扣除預計殘值后的金額,已計提減值準備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還應扣除已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除下列兩種情況,預計殘值應視為零:一是有第三方承諾在數據資源無形資產使用壽命
30、結束時購買該數據資源無形資產;二是可以根據活躍市場得到預計殘值信息,并且該市場在數據資源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很可能存在。數據資源無形資產攤銷期限自數據資源無形資產可供使用時起,至不再作為無形資產確認時止2。數據資源無形資產攤銷方法,應當反映與該項數據資源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無法可靠確定預期實現方式的,應當采用直線法攤銷。攤銷的會計處理。企業在持有數據資源無形資產期間,利用數據資源無形資產提供服務的,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 6 號無形資產 企業會計準則第 6 號無形資產 應用指南 等規定,將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攤銷金額計入當期損益或相關資產成本。使用壽命和攤銷方法的調整。企業至
31、少應當于每年年度終了,1 參考: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2 參考:企業會計準則第 6 號無形資產。13 對使用壽命有限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進行復核。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與以前估計不同的,應當改變攤銷期限和攤銷方法。企業應當在每個會計期間對使用壽命不確定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進行復核。如果有證據表明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是有限的,應當估計其使用壽命,并按本規程處理1。(3)無形資產的減值 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判斷數據資源無形資產是否存在可能發生減值的跡象。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減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 8號資產減值處理。資產減值是指資產的可收回金
32、額低于其賬面價值2。資產減值損失的確認??墒栈亟痤~的計量結果表明,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的,應當將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準備。無形資產攤銷的調整。資產減值損失確認后,減值資產的攤銷費用應當在未來期間作相應調整,以使該數據資源無形資產在剩余使用壽命內,系統地分攤調整后的資產賬面價值(扣除預計凈殘值)。使用壽命不確定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每年都應當進行減值測試。(4)提供數據服務 企業在持有數據資源無形資產期間,利用數據資源對客戶提供服務的,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 14
33、號收入(財會201722 1 參考:企業會計準則第 6 號無形資產 2 資產減值的定義、資產減值損失的確認、無形資產攤銷的調整以及使用壽命不確定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減值測試均參考:企業會計準則第 8 號資產減值 14 號),在履行了利用數據資源提供服務合同中的履約義務時確認收入。利用數據資源對客戶提供服務確認收入時,要區分在某一時段內履行履約義務還是在某一時點履行履約義務。其中,對于在某一時段內履行的履約義務,企業應當在該段時間內按照履約進度確認收入;對于在某一時點履行的履約義務,企業應當在客戶取得數據產品控制權時點確認收入1。(二)存貨的計量 企業應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 1 號存貨企業會計準則第
34、 1 號存貨應用指南等規定,對數據資源存貨進行初始計量和后續計量。1.存貨的初始計量 數據資源存貨,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1)外購取得數據資源存貨的初始計量。外購數據資源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保險費,以及數據權屬鑒證、質量評估、登記結算、安全管理等所發生的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2。(2)自行加工取得數據資源存貨的初始計量。自行加工數據資源存貨的成本包括采購成本,數據采集、脫敏、清洗、標注、整合、分析、可視化等加工成本和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所發生的其他支出。其中,存貨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費用。2.存貨的后續計量 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持有數
35、據資源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 1 參考:企業會計準則第 14 號收入。2 外購數據資源存貨和自行加工數據資源存貨的成本構成均參考: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15 值孰低進行后續計量。數據資源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部分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1)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方法1。存貨跌價準備應當按照單個數據資源存貨項目計提。但對于數量繁多、單價較低的數據資源存貨,可以按照數據資源存貨類別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與在同一地區生產和銷售的數據產品系列相關、具有相同或類似最終用途或目的,且難以與其他項目分開計量的數據資源存貨,可以合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可變現凈值的確定??勺儸F凈值,是
36、指在日?;顒又?,數據資源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確定持有數據資源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應當以取得的確鑿證據為基礎,并且考慮數據資源存貨的持有目的、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影響等因素。如若持有數據資源存貨是以合同為前提而持有,其可變現凈值應以合同價格為基礎計算。(3)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與轉回。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將數據資源存貨的可變現凈值與其成本進行比較,若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該數據資源存貨應當按照可變現凈值計量,按其差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若以前減記數據資源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的,減記的金額應當予以恢復,并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內轉回
37、,轉回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六、數據資源的處置和出售六、數據資源的處置和出售 數據資源的處置和出售包括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處置和數據資源存貨的出售、未確認為資產的數據資源的出售。(一)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處置 1 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方法、可變現凈值的確定和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與轉回均參考:企業會計準則第1 號存貨。16 企業處置數據資源無形資產,應將取得的價款與該數據資源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二)數據資源存貨的出售 企業出售數據資源存貨應當確認收入,同時結轉成本。(1)確認收入。企業應當按照收入準則等規定確認相關收入。(2)結轉成本。企業應按照存貨準則將數據資源存貨成本結轉為當期損益,
38、相應的存貨跌價準備也應當予以結轉。企業可結合數據資源存貨的性能,選擇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者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對于性質和用途相似的數據資源存貨,應當采用相同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對于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自行加工的數據資源存貨,通常采用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三)未確認為資產的數據資源的出售 企業出售未確認為資產的數據資源,應當按照履行合同發生的相關支出,確認合同履約成本;滿足收入確認條件時,按照收入準則等規定確認相關收入,同時攤銷或結轉合同履約成本。七、數據資產的報廢和毀損七、數據資產的報廢和毀損 數據資產的報廢和毀損包括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報廢和數據資產存
39、貨的毀損。(一)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報廢(一)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報廢 數據資源無形資產預期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流入的,應當予以報廢。(二)數據資源存貨的毀損(二)數據資源存貨的毀損 數據資源存貨預期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流入的,應當將該存貨的賬面價值予以轉銷。17 八、數據資產的列示和數據資源的披露八、數據資產的列示和數據資源的披露(一)資產負債表相關列示 企業在編制資產負債表時,應當根據重要性原則并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分別在“無形資產”“開發支出”“存貨”項目下增設“其中:數據資源”項目。其中:(1)“無形資產”項目下的“其中:數據資源”項目,反映資產負債表日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期末賬面價值;
40、(2)“開發支出”項目下的“其中:數據資源”項目,反映資產負債表日正在進行數據資源研究開發項目滿足資本化條件的支出金額;(3)“存貨”項目下的“其中:數據資源”項目,反映資產負債表日數據資源存貨的期末賬面價值。(二)數據資產的相關披露 企業應當在會計報表附注中對數據資源無形資產和數據資源存貨的相關會計信息進行披露1。1.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相關披露(1)數據資源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的披露。企業應當按照外購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自行開發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其他方式取得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等類別,對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相關會計信息進行披露,并可以在此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對類別進行拆分。具體披露格式如下:項目項目
41、 外購外購 的數據資源的數據資源 無形資產無形資產 自行開發自行開發 的數據資源的數據資源 無形資產無形資產 其他方式取得其他方式取得的數據資源的數據資源 無形資產無形資產 合計合計 一、賬面原值一、賬面原值 1.期初余額 2.本期增加金額 其中:購入 內部研發 其他增加 1 數據資源無形資產和數據資產存貨的相關會計信息披露參考: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 18 3.本期減少金額 其中:處置 失效且終止確認 其他減少 4.期末余額 二、累計攤銷二、累計攤銷 1.期初余額 2.本期增加金額 3.本期減少金額 其中:處置 失效且終止確認 其他減少 4.期末余額 三、減值準備三、減值準備 1.
42、期初余額 2.本期增加金額 3.本期減少金額 4.期末余額 四、賬面價值四、賬面價值 1.期末賬面價值 2.期初賬面價值 (2)無形資產攤銷信息的披露。對于使用壽命有限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企業應當披露其使用壽命的估計情況及攤銷方法;對于使用壽命不確定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企業應當披露其賬面價值及使用壽命不確定的判斷依據。(3)無形資產攤銷變更的披露。企業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 28 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財會20063號)的規定,披露對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攤銷期、攤銷方法或殘值的變更內容、原因以及對當期和未來期間的影響數。(4)重要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披露。企業應當單獨披露對企業財務
43、報表具有重要影響的單項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內容、賬面價值和剩余攤銷期限。(5)受限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披露。企業應當披露所有權或19 使用權受到限制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以及用于擔保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當期攤銷額等情況。(6)研究開發支出資本化和費用化的披露。企業應當披露計入當期損益和確認為無形資產的數據資源研究開發支出金額。(7)無形資產減值的披露。企業應當按照 企業會計準則第 8 號資產減值(財會20063 號)等規定,披露與數據資源無形資產減值有關的信息。(8)持有待售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披露。企業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 42 號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處置組和終止經營(財會2017
44、13 號)等規定,披露劃分為持有待售類別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有關信息。披露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持有待售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出售費用和賬面價值;持有待售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的出售原因、方式和時間安排;持有待售的數據資源無形資產確認的減值損失。2.數據資源存貨的相關披露(1)企業應當按照外購的數據資源存貨、自行加工的數據資源存貨和其他方式取得的數據資源存貨等類別,對數據資源存貨的相關會計信息進行披露,并可以在此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對類別進行拆分。具體披露格式如下:項目項目 外購的外購的 數據資源存貨數據資源存貨 自行自行加工加工的的 數據資源存貨數據資源存貨 其他方式取得的其他方式取得的 數據資源存貨數據
45、資源存貨 合計合計 一、賬面原值一、賬面原值 1.期初余額 2.本期增加金額 其中:購入 采集加工 其他增加 3.本期減少金額 其中:出售 失效且終止確認 20 其他減少 二、存貨跌價準備二、存貨跌價準備 1.期初余額 2.本期增加金額 3.本期減少金額 其中:轉回 轉銷 4.期末余額 三三、賬面價值、賬面價值 1.期末賬面價值 2.期初賬面價值 (2)發出存貨計價方法的披露。企業應當披露確定發出數據資源存貨成本所采用的方法。(3)存貨跌價準備相關信息的披露。企業應當披露數據資源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依據、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方法、當期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的金額、當期轉回的存貨跌價準備的金額,以及計
46、提和轉回的有關情況。(4)重要的數據資源存貨的披露。企業應當單獨披露對企業財務報表具有重要影響的單項數據資源存貨的內容、賬面價值和可變現凈值。(5)受限的數據資源存貨的披露。企業應當披露所有權或使用權受到限制的數據資源存貨,以及用于擔保的數據資源存貨的賬面價值等情況。(三)數據資源的其他披露1 1.數據資源評估的相關披露 企業對數據資源進行評估且評估結果對企業財務報表具有重要影響的,應當披露評估依據的信息來源,評估結論成立的假設前提和限制條件,評估方法的選擇,各重要參數的來源、分析、比較與測算過程等信息。1 數據資源的其他披露參考: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 21 2.數據資源信息的自愿
47、披露 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愿披露數據資源(含未作為無形資產或存貨確認的數據資源)下列相關信息:(1)數據資源價值創造相關信息的披露。數據資源的應用場景或業務模式、對企業創造價值的影響方式,與數據資源應用場景相關的宏觀經濟和行業領域前景等。(2)原始數據相關信息的披露。用于形成相關數據資源的原始數據的類型、規模、來源、權屬、質量等信息。(3)數據資源管理信息的披露。企業對數據資源的加工維護和安全保護情況,以及相關人才、關鍵技術等的持有和投入情況。(4)數據資源應用情況的披露。數據資源的應用情況,包括數據資源相關產品或服務等的運營應用、作價出資、流通交易、服務計費方式等情況。(5)數據資源對重大交易事項影響的信息披露。重大交易事項中涉及的數據資源對該交易事項的影響及風險分析,重大交易事項包括但不限于企業的經營活動、投融資活動、質押融資、關聯方及關聯交易、承諾事項、或有事項、債務重組、資產置換等。(6)數據資源相關權利失效的信息披露。數據資源相關權利的失效情況及失效事由、對企業的影響及風險分析等,如數據資源已確認為資產的,還包括相關資產的賬面原值及累計攤銷、減值準備或跌價準備、失效部分的會計處理。(7)數據資源權利限制的信息披露。數據資源轉讓、許可或應用所涉及的地域限制、領域限制及法律法規限制等權利限制。(8)其他信息披露。企業認為有必要披露的其他數據資源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