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 年深度行業分析研究報告目 錄 1、智能機出貨正值瓶頸,5G 網絡激活手機市場61.1 全球智能機出貨量增速持續下跌61.2 全球先行,回顧韓國 5G 快速推廣71.3 回到當前,看我國 5G 推進因素91.4 中韓對比,看未來 5G 手機需求攀升142、抽絲剝繭,5G 特性喚醒換機潮152.1 R15 標準凍結,eMBB 獲得支持152.2 從香農定理看 5G 關鍵技術152.3 5G 網絡需要屬于自身的頻譜172.4 起于 NSA,目標 SA,雙模并存173、基帶升級成換機潮的核心因素184、技術迭代,探索 5G 手機天線數量與價值的增量204.1 三重因素推升 5G 天線數量20
2、4.1.1 MIMO 模式確定 5G 天線數量下限204.1.2 sub-6GHz 頻段推升天線數量204.1.3 毫米波天線陣列挑戰上線214.2 工藝提升單位價值量234.2.1 手機凈空區域減少提升天線要求234.2.2 工藝革命,催生新型天線245 射頻前端各項成分更新換代265.1 新頻段疊加模塊化帶動射頻前端市場再上臺階265.2 濾波器:5G 時代要求升級,國產替代存在空間295.2.1 5G 時代濾波器要求升級295.2.2 美日雖強,國產仍存空間315.3 功率放大器技術確定,材料中看國產替代機會336、5G 手機去金屬化成趨勢,三大方案可供選擇366.1 手機后蓋去金屬化成
3、為趨勢366.2 各項表現平衡,玻璃后蓋已成潮流376.3 價廉物美,復合板材異軍突起396.4 氧化鋯陶瓷,高端方案需要時間等待40插圖目錄圖 1:截止 2019 年 Q3,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6圖 2:截至 2019 年 12 月,我國智能機出貨量持續下滑7圖 3:我國智能手機市場占有率7圖 4:韓國 5G 用戶滲透率7圖 5:韓國部分 5G 手機8圖 6:我國 5G 推廣進程9圖 7:2016Q1 全球前五大手機廠商份額占比(%)11圖 8:2019Q3 全球前五大手機廠商份額占比(%)11圖 9:運營商資費套餐12圖 10:我國目前上市的部分 5G 手機12 .圖 12:5G 手機出貨量
4、逐步增加14圖 13:5G 三大特性15圖 14:NSA 與 SA 的比較18圖 15:目前已發布的部分 5G SOC 芯片19圖 16:NSA 與 SA 的需要天線數量20圖 17:華為 mate 30 系列天線數量21圖 18:全球毫米波頻譜現狀22圖 19:高通發布全球首款毫米波天線模塊 QTM05223圖 20:屏占比提升,手機凈空區域縮減23圖 21:5G 基帶外掛方案將占用更多手機空間23圖 22:LCP 軟板產品25圖 23:智能手機通信系統結構26圖 24:2017-2023 年射頻前端模組市場28圖 25:各器件在射頻前端模塊中的占比29圖 26:SAW 濾波器的工作原理29
5、圖 27:BAW 全球市場格局29圖 28:BAW-SMR 器件結構31圖 29:FBAR 器件結構31圖 30:SAW 全球市場格局32圖 31:BAW 全球市場格局32圖 32:各器件在射頻前端模塊中的占比32圖 33:功率放大器全球競爭格局34圖 34:功率放大器全球競爭格局35圖 35: GaAs 元件市場格局36圖 36:全球 GaAs 晶圓代工市占格局36圖 37:2012 年到 2018 年手機后蓋材質變化36圖 38:玻璃蓋板滲透率將不斷提升38表格目錄 表 1: 直轄市及部分省份 5G 規劃情況10表 2: 國內部分 5G 手機售價情況13表 3:三階段 5G 網絡標準15表
6、 4:Mate 30 pro 手機天線分布21表 5:5G 時代手機內部凈空區域將進一步壓縮24表 6: LCP 基 FCCL 和 PI 基 FCCL 性能對比24表 7:手機中射頻前端價值27表 8:手機中射頻前端價值28表 9:SAW 與 BAW 的比較30表 10:SAW 與 BAW 的比較31表 11:Si、GaAs 兩種半導體材料的物理參數34表 12:2012-2019 年 iPhone 手機后蓋材料37表 13:2012-2019 年 iPhone 手機后蓋材料37表 14:部分 5G 手機手機后蓋材料37表 15:部分 5G 手機后蓋材料38表 16:PC 和 PMMA 性能比
7、較391、智能機出貨正值瓶頸,5G 網絡激活手機市場 1.1 全球智能機出貨量增速持續下跌 全球智能機出貨量受阻,中國區未能幸免。2019 年前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 1002.3 萬臺,同比下降 2.64%。受益于三星、華為、蘋果三大手機巨頭出貨量提升,2019 年 Q3,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 358.3 百萬臺,同比下降增長 0.76%,結束了自 2017 年 第三季度以來,連續七個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的同比下滑。從銷售區域上看,中國 作為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機市場,占全球手機出貨量超過 30%。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受阻, 中國市場的也未能幸免。2019 年前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 2.7
8、5 億臺,同比下降 4.22%; Q3 我國智能機出貨量為 0.97 億臺,同比下降 4.08%。 圖 1:截止 2019 年 Q3,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 500 百萬臺450 百萬臺400 百萬臺350 百萬臺300 百萬臺250 百萬臺200 百萬臺150 百萬臺100 百萬臺50 百萬臺0 百萬臺100.00%80.00%60.00%40.00%20.00%0.00%2009-122010-032010-062010-092010-122011-032011-062011-092011-122012-032012-062012-092012-122013-032013-062013-092
9、013-122014-032014-062014-092014-122015-032015-062015-092015-122016-032016-062016-092016-122017-032017-062017-092017-122018-032018-062018-092018-122019-032019-062019-09-20.00%出貨量:智能手機:全球:當季值(IDC)出貨量:智能手機:全球:當季同比(IDC)資料來源:IDC,研究所 智能機出貨受阻事出有因。一方面,智能手機的市場占有率較高。2018 年,我國移動電 話電話額的普及率達到 112.2 部百人,智能手機作為移動電
10、話的其中一部分,智能手機市場占有率自 2015 年 12 月起,已經達到 90%以上,并一直維持到當前。目前我國智能 手機市場占有率維持在 95%,處于高位。另一方面,時至今日,智能機創新缺乏“殺手 級”創新。2009 年-2013 年,通信技術正值從 2G 時代邁入 3G 時代,同時,從手機技術 發展的角度看,以諾基亞 Symbian 系統作先行,iphone 和三星后來居上,手機也從功 能機時代轉入智能機時代。2013-2016 年,該階段是 3G 轉入 4G 時代的高速期。同時, 在智能機功能雛形建設完成后,智能機為在配置上加速突破,例如屏幕從 3.5 英寸升級 到 6 英寸;內存配置從
11、 4GB/64GB,邁向 6GB/128GB;手機出現多種處理器,Apple A 系列, 高通驍龍系列,麒麟系列,三星 Exynos 系列,手機性能不斷提升乃至目前出現性能過 剩的情況;手機系統 Android 和 ios 不斷優化,卡頓逐漸消失,應用與功能豐富多彩, 用戶體驗感大幅提升。但是,進入 2017 年后,手機創新出現乏力情況。該階段期間出 現如小米 MIX 系列的高屏占比,華為 P 系列的多攝像頭,iphone 的 3D 結構結構光、三 星出眾的 Amoled 屏幕等不同方向的創新。但是,當仔細分析后,我們發現在自 2017 年機轉向智能機一樣的質的轉別。因此,智能機市場占有率較高
12、的情況,智能機質量提升 但缺乏革命性技術的變化的情況下,全球智能機的出貨量出現下降可以說是事出有因, 情理之中。 圖 2:截至 2019 年 12 月,我國智能機出貨量持續下滑 圖 3:我國智能手機市場占有率 4,500 萬部4,000 萬部3,500 萬部3,000 萬部2,500 萬部2,000 萬部1,500 萬部1,000 萬部500 萬部0 萬部10.00%5.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00%
13、2011-012011-062011-112012-042012-092013-022013-072013-122014-052014-102015-032015-082016-012016-062016-112017-042017-092018-022018-072018-122019-052019-10出貨量:手機:合計:當月值出貨量:手機:合計:當月同比資料來源:wind,研究所資料來源:wind,研究所 1.2 全球先行,回顧韓國 5G 快速推廣 韓國率先實現 5G 商用。韓國三大電信運營商于 2019 年 4 月份提供商用 5G 服務,成為 全球首個實現 5G 商用的國家。2019
14、年 4 月底,韓國 5G 用戶數約為 27 萬,截至 6 月增 至 130 萬,到 8 月用戶數增至 280 萬。截止 2019 年第三季度,韓國 5G 用戶為 318 萬人, 占韓國移動通信總人數的 5.41%,5G 用戶數滲透率自商用開始,穩步上升。截止 2019 年第三季度,韓國 5G 用戶數占全球 5G 總用戶數的 63%,海外數據機構統計,2019 年底, 韓國 5G 用戶人數將達到 480 萬以上,繼續領跑全球 5G 用戶第一。 圖 4:韓國 5G 用戶滲透率 6.00%5.00%4.00%3.00%2.00%1.00%0.00%2019.042019.052019.062019.
15、072019.082019.095G用戶滲透率資料來源:韓國科學和信息通信技術部,研究所 韓國作為全球率先實現 5G 商用的國家,其穩步提升的 5G 用戶滲透率是多方因素的合力韓國政府重視 5G 建設,運營商積極配合。韓國在 2013 年開啟 5G 產業研發,積極制定 相關的長遠規劃,設立研發機構、增加研發投入等。同時,為了鼓勵迅速建成全國性的 5G 網絡,韓國政府宣布將把網絡建設的稅費降低 3%。韓國政府宣布將在 2022 年之前投 資 30 萬億韓元(約人民幣 1787 億元),以建立一個覆蓋全國的 5G 通信網絡。由于韓國 的國土面積較小,人口主要集中在如首爾、釜山等發達城市,5G 基站
16、建設上難度相對不 大。截止 2019 年 9 月 9 日,韓國三大運營商已經建成 5G 基站超過 9 萬個。韓國的建設 速度可以通過歐洲的進程進行比較。歐洲作為 3G 時代引領者,目前只有德國拿出了 5G 網絡建設規劃,而德國的 5G 計劃也只是在未來三年時間內,建設超過 4 萬個 5G 基站。 因此,歐洲是相對韓國較為落后。 韓國擁有優秀的 5G 設備供應商與終端供應商。三星是全球優秀的通信技術供應商。在 10 年前 4G 都沒有正式商用的時候,三星已經在韓國本部開啟了 5G 網絡的研發工作。4G 時代,三星基站的市場份額只有 12%。5G 時代,由于華為和中興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礙, 三星憑
17、借多年的積累,拿下了美國市場。目前三星基站的市場份額達到 38%。5G 終端設 備方面,三星在韓國市場已經拿到 80%的市場份額。 圖 5:韓國部分 5G 手機 資料來源:互聯網公開信息,研究所 韓國運營商推出資費終端雙重優惠,刺激 5G 終端與服務消費。目前韓國的套餐資費整 體略高于 4G,但是平均每 GB 資費大幅低于 4G,同時,三大運營商資費套餐持續延 3G、 4G 時代的體系,設置不同檔次的資費套餐以適應不同程度的消費者。根據華為數據顯示, 韓國 5G 套餐每 GB 資費比 4G 下降 310 倍,其中 Slim 檔為 4G 的 1/3,Standard 檔為 4G 的 1/10,P
18、rime 檔為 4G 的 1/5。另外,韓國的 5G 套餐價格也很有吸引力,韓國三家移 動運營商的資費中,5G 套餐最低起步價居委 55000 韓元(約合人民幣 325 元),而韓國2018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 3.1 萬美元(約合 22 萬人民幣),因此,韓國的 5G 資費不算 太高。不同運營商則采取差異化資費優惠策略來吸引用戶。例如,5G 商用前期,SKT 部 分套餐在 6 月 31 前購買可不限量至年底,LG U+部分套餐 6 月前購買享 4 倍流量,KT 則推出不限量套餐。手機終端方面,韓國用戶在其合約機到期需更換手機時,會傾向于 選擇手機終端補貼力度最大的運營商攜號轉網。以 LG 的
19、 V50 ThinQ 5G 手機為例,韓國的折扣(約合人民幣 3469 元),并附贈流量及額外補貼,基本屬于免費贈送給用戶, 除了促銷降價之外,運營商還會給 5G 用戶附贈流量和額外補貼。運營商的優惠政策刺 激了 5G 手機的出貨量。以三星為例,根據韓國的相關調查顯示,三星手機在 2019 年的 銷售份額穩步增長,到第三季度已經占據韓國手機市場的 72%。 結論一:首先,韓國政府高度重視 5G 的研發與投入,加速了運營商對 5G 網絡的建設。 第二,韓國擁有全球優秀的通信技術與設備供應商,保證了 5G 產業鏈的完整性,為后 期的推廣打下了基礎。最后,在 5G 推廣初期,運營商推出資費終端雙重優
20、惠,降低了 市民使用 5G 的門檻,加速 5G 手機與服務的消費。 1.3 回到當前,看我國 5G 推進因素 我國正式進入 5G 商用階段。截至 2019 年 10 月初,在全球范圍內有 18 個國的 33 家運 營商已推出 5G 移動網絡商用服務。與此同時,規劃 5G 商用的運營商也在持續增加。截 至 2019 年 10 月初,有 77 家運營商已宣布計劃推出 5G 服務。2018 年 12 月,我國的 5G 頻譜劃分方案千呼萬喚始出來;2019 年 6 月,工信部正式向我國三大運營商以及中國廣 電發布 5G 商用牌照。2019 年 10 月底,我國三大運營商公布了各自的 5G 資費套餐,預
21、 示著我國正式進入 5G 商用階段。我國對于 5G 的建設與推廣排在全球前列。 圖 6:我國 5G 推廣進程 資料來源:互聯網公開信息,研究所 我國運營商和政府共同推進 5G 建設。2019 年 6 月 6 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 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 5G 商用牌照。僅過了 5 個月,2019 年 10 月 31 日,三 大運營商即推出了 5G 通信套餐。除運營商對 5G 網絡進行快速反應外,各地政府在 5G 規劃上也紛紛出臺政策。無論是運營商,還是地方政府,對于 5G 規劃都有一個較為明 確的目標,這將對 5G 的建設起到促進的作用。 表 1: 直轄市及部分省份 5G 規劃
22、情況 省/市 5G 基 站 規 劃 數 量(個,累計) 截止年份 5G 信號覆蓋時間表 2021 年,北京預計實現首都功能核心區、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城北京市 10000 2019 年底 一區、商務中心區(CBD)、奧林匹克中心區等重點功能區的 5G 網絡覆蓋 上海市 10000 2019 年底 2019 年,實現中心城區和郊區重點區域全覆蓋;2020 年,實現全市 域覆蓋 30000 2021 年底 重慶市 30000 2020 年底 力爭到 2022 年實現主城區 5G 網絡全覆蓋 天津市 10000 2020 年底 - 60000 2020 年底 到 2020 年底,珠三角中心城區 5G
23、網絡基本實現連續覆蓋和商用;廣東省 到 2022 年底,珠三角建成 5G 寬帶城市群,粵東粵西粵北主要城區實176685 2022 年底 現 5G 網絡連續覆蓋 浙江省 30000 2020 年底 2020 年,實現設區市城區 5G 信號全覆蓋、重點區域連片優質覆蓋;2022 年,實現縣城及重點鄉鎮以上 5G 信號全覆蓋;2025 年,實現所80000 2022 年底 有 5G 應用區域全覆蓋 10000 2020 年底 2020 年底,雄安新區、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石家市主城區實現 5G河北省 網絡覆蓋;2022 年底,其他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主城區實現 5G70000 2022 年底 網絡
24、覆蓋 福建省 10000 2020 年底 2019 年,在福州、廈門等地區啟動 5G 基站選址規?;ㄔO;2020 年,5G 建設全面開展,城市重點區域及場所基本實現 5G 信號覆蓋 50000 2022 年底 資料來源:互聯網公開資料、研究所 華為中興,引領通信技術產業雙雄。從 2018 年全球基站份額來看,中國設備商華為技術和中興通訊所占市場份額已經超過 40%。華為,全球頂尖的通信技術供應商。截至 2019 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銷售收入 6,108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 24.4%;凈利潤率 8.7%。華 為業務覆蓋運營商、企業網、個人用戶,從運營商基站設備,到企業級網絡布置,再到 個人消
25、費電子產品全面覆蓋。截至 2019 年第三季度,華為和中興全球分別簽訂 5G 合同 60 多個,華為 5G Massive MIMO AAU 出貨量為 40 多萬個。中興,我國通信技術的另一 巨頭。中興通訊擁有通信業界完整的、端到端的產品線和融合解決方案,通過全系列的 無線、有線、業務、終端產品和專業通信服務,靈活滿足全球不同運營商和企業網客戶 的差異化需求以及快速創新的追求。中興通訊在 2019 年初也發布了自家的 5G 手機,搶 占市場先機。 品牌集中度明顯提升,國產品牌話語權增強??v觀全球,在經歷了山寨機時代的無序發 展和存量時代的行業洗牌后,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正加速向頭部企業集中,行業集
26、中度迅 速提高。根據 IDC 數據顯示,截至 19Q3,全球出貨量前五的手機品牌中有三家為國內企 業,前五廠商市場份額合計 72.0%,相比 16Q1 提高 14.3pct。在智能手機向存量市場演 進過程中,行業內部廠商數量明顯減少,中小廠商市場空間將被進一步壓縮,而一線大 廠主導的硬件創新成為行業發展的主要助推力。行業集中度提升伴隨著競爭格局的演 變,在智能手機滲透初期,蘋果、三星、諾基亞和黑莓等國際品牌在智能手機市場占據弱。近年來,以 HOVM 為代表的國產手機廠商進步明顯,在激烈的存量競爭中脫穎而出, 市場份額節節攀升,話語權不斷增強。 圖 7:2016Q1 全球前五大手機廠商份額占比(
27、%)圖 8:2019Q3 全球前五大手機廠商份額占比(%) 資料來源:IDC,研究所資料來源:IDC,研究所 運營商將有望加大 5G 基站建設力度。5G 基站建設是 5G 網絡的基礎。截至 2019 年 10 月 21 日,在拍照發布后 138 天,我國已建成 8.6 萬個 5G 基站。截至 2019 年 11 月 21 日,我國已開通 5G 基站達到 11.3 萬個。在過去的一個月新開通接近 3 萬個 5G 基站。 5G 基站是 5G 網絡推廣的重點。2019 年,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對 于 5G 基站建設規劃為超 5 萬座、5 萬座和 4 萬座;三家運營商對 5G 投入預
28、計分別為 240 億元、80 億元和 90 億元,其中中國移動增加了對 5G 的資本開支計劃。因此,預計 2019 年三大運營商 5G 基站建設總數會在 15 萬座左右。對于明年的規劃,中國移動董事長楊 杰于 2019 年 6 月在上海舉行的“5G+”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移動將在 2020 年,將進一 步擴大網絡覆蓋范圍,在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提供 5G 商用服務。根據 4G 時代基站建 設的經驗,我們預計中國移動需要的宏基站總數約 44 萬座。由于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 會聯合組網,導致三大運營商所需 5G 基站總數會有所下降?;谝陨峡紤],我們預計 2020 年,三大運營商將合共新建約 66 萬
29、座基站,投入有望超過 1300 億元。 我國 5G 套餐資費價格相對不高。2019 年 10 月 31 日,三大運營商公布各自的 5G 資費 套餐。三大運營商資費套餐最低價格相差不大,每月資費是 128 元和 129 元,全國流量是 30GB。韓國目前的資費套餐最低起步價是 5.5 萬韓元(約合人民幣 325 元),而且僅 包含 8GB 流量。美國 15GB 流量的 5GB 套餐為 70 美元(約為人民幣 480 元),而且美國 5G 基站不多,信號加強方面或許還需額外支出。截至 2019 年 Q2,韓國 5G DOU 達到 24GB。 如果中國消費者實現相同流量消費,則購買最低價格的套餐就已
30、經能滿足需求。所以, 中國 5G 套餐資費價格相對不高。截至 2019 年 11 月 21 日,我國 5G 套餐簽約用戶已經 有 87 萬戶。未來,隨著 5G 網絡的完善,疊加參考 4G 資費套餐的歷史,我國未來 5G 大 規模推廣的情況下,存在“提速降費”的可能性。因此,我國 5G 的用戶數將會繼續提 升。 資料來源:互聯網公開信息,研究所 中國 5G 手機價格實現分層次,適應不同消費群體。自 2019 年 8 月 5 日國內首款 5G 手 機中興天機 Axon 10 Pro 5G 版正式出售后,截至 2019 年 10 月底,全國共有 20 款 5G 手機上市。這些 5G 手機覆蓋多個價格
31、層。3000-4000 元級別有如小米 9 Pro 5G 版、vivo iQOO Pro 5G 版等;4000-6000 元級別有如華為 Mate 30 5G、vivo NEX 3 5G、中興天 機 Axon 10 Pro 5G 版等。6000 元以上界別有如華為 Mate 30 Pro 5G,三星 Note10+ 5G 版等。根據信通院數據顯示,截至 2019 年 11 月,我國 5G 手機出貨量為 835.5 萬部,11 月份單月 5G 手機出貨量為 507.4 萬部,環比上升超過 103.45%。我國由于 2019 年是5G 的商用元年,多種技術尚處于探索階段。2020 年,5G 相關技
32、術相對成熟進步,生產 成本將會下降,屆時 5G 手機價格有望進一步下降,實現 5G 手機普及化。 圖 10:我國目前上市的部分 5G 手機 資料來源:互聯網公開信息,研究所 900.00 萬臺328.178.729.1800.00 萬臺835.5700.00 萬臺600.00 萬臺500.00 萬臺400.00 萬臺300.00 萬臺200.00 萬臺100.00 萬臺0.00 萬臺8月9月10月11月 資料來源:中國信通院,研究所 售價最低下探至 2000 元,未來有望繼續向中低端滲透。我們對市場已發布 5G 機型進行 梳理,除了華為 Mate X 和小米 Mix Alpha 等小批量機型外
33、,國內 5G 手機首發價格大多 介于 3000-8000 元之間,相比同配置的 4G 版本貴 500-1000 元,低于此前普遍預期的萬 元水平。12 月 10 日,小米集團旗下 Redmi 發布 5G 雙模手機 K30 5G,其中 6GB+64GB 版 本售價低至 1999 元,價格下沉速度快于市場預期。除 Redmi K30 5G 外,目前各家廠商 所發布的 5G 的手機以旗艦機為主,明年有望向中低端滲透。據中國移動預計,明年一 季度 5G 新機仍以旗艦機型為主,到了明年 6 月至 7 月,2000 元價位 5G 手機將集中推出, 而到四季度,5G 手機售價將下探至 1000 元至 150
34、0 元。 表 2: 國內部分 5G 手機售價情況 品牌型號配置首發價格 華為 Mate30 Pro 5G 8GB+256GB 6899 華為 Mate30 5G 8GB+128GB 4999 華為 Mate 20X 5G 8GB+256GB 6199 榮耀 V30 6GB+128GB 3299 榮耀 V30 PRO 8GB+128GB 3899 vivo vivo NEX3 5G 8GB+256GB 5698 vivo vivo iQOO Pro 5G 8GB+128GB 3798 小米 9 Pro 5G 8GB+128GB 3699 小米 Redmi K30 5G 6GB+64GB 1999
35、 中興 Axon 10 Pro 5G 6GB+128GB 4999 三星 Galaxy Note10+ 5G 12GB+256G 7999 資料來源:中關村在線、研究所 結論二:從時間上看,我國 5G 商用推進速度排在世界前列。從政府推動情況來看,我 國多個地區已經發布 5G 網絡基站建設規劃,目前正有條不紊地開展建設工程。從運營 商方面看,2019 年是 5G 網絡的建設元年,2019 年運營商有望投入更大規模的 5G 網絡步下降的可能性。從產業角度看,中國有華為、中興等優秀的通信技術供應商,為 5G 產業鋪開奠定產業基礎。從終端角度看,目前已經有多款 5G 手機上市銷售,涉及多個 價格區間
36、,覆蓋不同的消費人群,5G 手機銷量穩步攀升。未來隨著 5G 的鋪開,5G 手機 的出貨量有望迎來爆發。 1.4 中韓對比,看未來 5G 手機需求攀升 中國與韓國的情況進行比較后,我們發現兩國在 5G 建設上都有相似之處:(1)兩國目 前都進入了 5G 的商用階段。(2)在未來幾年,兩國政府或者運營商都在 5G 的網絡建 設方面有較大的資本投入。(3)兩國在通信技術產業都有全球領先的企業。(4)兩國 運營商推出的 5G 套餐資費都相對不算高昂以推動 5G 網絡的使用。(5)兩國都存在覆 蓋多個層次消費者的 5G 智能手機以刺激 5G 的使用與消費。 目前,韓國在政府,運營商、產業等多方合力下,
37、成為全球 5G 網絡商用最早,覆蓋程 度最高的國家。我國雖然實現 5G 商用相對韓國較遲,但是仍然處于全球領先集團。我 們認為,隨著明年運營商 5G 網絡資本開支的投入的加大,在我國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動 下,明年我國的 5G 基站總數將會達到 80 萬座,5G 網絡覆蓋面將大大增加,5G 網絡的 極速體驗將會催化我國消費者對 5G 手機的需求量增加。結合 5G 基站建設區域,人口密 度,覆蓋范圍等因素,我們預計 2020 年,中國 5G 手機需求量約為 1 億部。事實上 5G 手機的需求增加不僅發生在中韓。在領先集團的帶領下,全球 5G 網絡建設將會逐漸鋪 開,已經開始建設 5G 網絡的地區都將
38、會增加 5G 手機的需求,5G 手機將帶動智能手機市 場回暖。根據 IDC 預測, 2020 年全球將出貨 1.9 億部 5G 智能手機,占智能手機總出貨 量的 14。美國高通則預計 2021 年全球 5G 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 4.5 億部,2022 年出 貨量則將進一步增長至 7.5 億部。 圖 12:5G 手機出貨量逐步增加 資料來源:IDC,研究所 25G 2.1 R15 標準凍結,eMBB 獲得支持 技術標準凍結支持 5G 高速率網絡。國際電信聯盟 ITU 則將 5G 的三個主要應用場景定義 為:增強移動寬帶(eMBB)、海量機器類通信(mMTC)和超高可靠低延時通信(uRLLC)。
39、eMBB(增強型移動帶寬),指在現有移動寬帶業務場景的基礎上,對于用戶體驗等性能 的進一步提升,主要還是追求人與人之間極致的通信體驗。2018 年 6 月,3GPP 已經完 成 R15 標準的凍結。R15 標準主要支持 eMBB,部分支持部分支持 uRLLC,不支持 mMTC 。 2020 年 3 月,3GPP 將有望凍結 R16 標準。屆時,eMBB 與 uRLLC 將實現完全支持,mMTC 將獲得支持。根據目前的技術標準凍結情況,5G 的高速網絡已經基于 R15 技術標準得以 實現。據韓國媒體報道,5G 速率約為 700Mbps,相比之下,首爾街頭的 4G 網絡速率為 30Mbps50Mb
40、ps。我國部分民間測評 5G 下載速度達到 425Mbps。隨著 5G 基站的建設的完 善,基于 eMBB,用戶將可以獲得 Gbps 級的用戶體驗速率。 圖 13:5G 三大特性 資料來源:互聯網公開資料,研究所 表 3:三階段 5G 網絡標準 標準名稱 完成時間 支持場景 R15 2018 年 6 月 主要支持 eMBB,部分支持 uRLLC,不支持 mMTC R16 預計 2020 年 3 月 將完全支持 eMBB、uRLLC 和 mMTC R17 預計 2021 年 9 月 增強 mMTC 資料來源:互聯網資料整理、研究所 2.2 從香農定理看 5G 關鍵技術 場景實現需要技術支持。香農
41、定理 C=B*Log2*(1+S/N),其中 C 為信道容量,B 是帶寬,S 是平均信號功率,N 是平均噪聲功率,S/N 即為平時說的信噪比。根據香農定理,在頻況下,其實信道容量是具有一定的極限值的。所以為了突破香農定理的極限值,我們就 需要對以上的參數進行突破。 簡單地說,可以從四方面入手:增加天線數、增加基站數、增大帶寬、增加信噪比,所 對應的關鍵技術分別為:大規模天線陣列、超密集組網、全頻譜接入、新型多址技術。 全頻譜接入:目的是增加帶寬。2G-4G 時代無線通信中采用的 300MHz-3GHz 頻譜有穿透 性好,覆蓋范圍大等優點,但是經歷了 4G 的通信技術的發展,從全球范圍來看,目前
42、 該頻段可用資源太少。因此,為了增加信道容量,5G 時代就需要用到高頻段的頻譜資源。 根據 3GPP 的協議劃定,5G 網絡未來將會主要使用兩段頻率FR1 頻段和 FR2 頻段。 其中 FR1 頻段的范圍為 450MHz-6GHz,即 Sub 6GHz 頻段; FR2 頻段則集中于 24.25GHz 至 52.6GHz,即毫米波。從帶寬來看,6GHz 頻段以下的 LTE 最大可用帶寬僅為 100MHz, 這意味著數據速率最高只能滿足 1Gbps 的下行。但毫米波頻段移動應用最大帶寬可達 400MHz,傳輸速率能夠達到 10Gbps 以上。在 5G 時代,毫米波技術可以幫助要實現高速 率、萬物互
43、聯,低時延三大應用場景。 由于毫米波技術的高頻特點,毫米波本身的傳播距離相較于低頻段更短,而且在傳播介 質中的衰減也更大,因此,運營商在使用毫米波技術的后,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 Sub-6GHz 頻段相對毫米波建設成本較低,覆蓋面積廣,可以滿足 5G 網絡推廣初期的網 絡能力需求。因此,中國、韓國、歐盟主要的開發頻段的 FR1,美國主要開發 FR2。 大規模天線陣列:即 Massive MIMO。根據香農定理,對于單信道而言,頻譜資源(W) 有限的情況下,發射功率與噪聲功率的比值受限于多個因素無法提升的情況下,其實信 道容量是具有一定的極限值的。因此,要突破極限值,從空間上入手,采用多天線技術
44、, 表現為 MIMO 技術(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即采用指在現有多天線的基 礎上進一步增加天線數,來發射或接收更多的信號空間流,以此增加并行傳輸的用戶數 目,數倍提升系統頻譜效率。通信時的天線數量越多,頻譜效率和可靠性提升越明顯。 當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數量較大時,MIMO 信道容量將隨收發天線數中的最小值近似線性 增長。因此,就產生 Massive MIMO。采用大數量的天線,為大幅度提高系統的容量提供 了一個有效的途徑。 超密集組網:短波長電波繞射能力差,傳輸過程中信號損失較多,需要通過多建基站來 提升頻譜利用效率??梢栽黾踊静渴鹈芏?,來實現頻率復用效率的巨大提升,在局部 熱點區域建立大量宏基站和微基站,容量提升可達百倍量級; 新型多址技術:目的是增加信噪比。該技術通過疊加傳輸發送信號提升系統的接入能力, 在許多用戶同時通話時,以不同的移動信道進行分隔,有效防止了不同信道之間的相互 干擾。 通過對以上四項關鍵技術進行分析,我們發現,全頻譜接入以及大規模天線整列將會對 5G 手機的構成產生較大影響。原因在于:全頻譜接入意味著需要增加頻譜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