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疫情下我國電子行業發展現狀市場產業復蘇升級趨勢研究報告(33頁).docx

編號:20048 DOCX 33頁 2.91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2020疫情下我國電子行業發展現狀市場產業復蘇升級趨勢研究報告(33頁).docx

1、2020 年深度行業分析研究報告目 錄一、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和資本市場形成沖擊1(一)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危機仍未解除1(二)疫情下全球市場動蕩,我國整體開始企穩2(三)新冠疫情沖擊行業需求,產業鏈安全仍面臨挑戰4二、需求受阻,全球電子產業復蘇被打斷5(一)消費電子:智能設備出貨量將較 2019 年大幅下滑5(二)半導體:供應鏈受阻、需求萎縮影響行業景氣回暖8(三)面板:全球電視需求減少,面板價格短期承壓10(四)PCB:5G 基站建設推動數通 PCB 持續放量10三、疫情可能帶來并加速電子產業的重構11(一)全球電子信息產業鏈遷移與行業發展息息相關11(二)電子已發展為全球化產業,目前我國處于

2、中后段12(三)全球電子產業鏈的重構已經開始16(四)新冠疫情或加速產業鏈重構18(五)未來全球電子產業面臨的情況及趨勢19四、危機時期我國電子產業升級之路20(一)電子信息產業升級勢在必行20(二)政策、資本雙輪驅動,加快我國電子產業升級21(三)對沖疫情影響,新基建、促銷費政策或將加速產業升級23(四)企業升級之路:橫向拓展、縱向延伸24五、產業升級路上的電子投資機會26插 圖 目 錄圖 1. 全球疫情蔓延情況1圖 2.主要疫情國家新冠疫情確診病例(截至 2020/6/21)1圖 3. 疫情沖擊下國際油價暴跌,全球資本市場動蕩(單位:美元/桶)2圖 4. 歐、美 5 月制造業 PMI 減速

3、放緩,但仍處于低迷狀態3圖 5. 新冠疫情對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的沖擊3圖 6. 新冠疫情對我國電子行業經營效益的沖擊3圖 7. 疫情沖擊我國就業4圖 8. 疫情沖擊居民收入水平(單位:元)4圖 9. 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5圖 10. 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機廠商(單位:百萬臺)5圖 11. IDC 降低 2020 年全球智能機銷量預期6圖 12. 國內 5G 手機出貨量占比情況6圖 13. 2019 年全球 PC 出貨量恢復正增長(單位:百萬臺)7圖 14. 2020Q1 全球個人 PC 受沖擊(單位:百萬臺)7圖 15. 一季度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大幅下滑(單位:萬臺)7圖 16. 預計四季度中國平板

4、電腦出貨量回升(單位:萬臺)7圖 17. 2020Q1 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情況(單位:百萬臺)8圖 18. 2020 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預期(單位:百萬臺)8圖 19. 2019 年全球半導體景氣觸底(單位:億美元)8圖 20. 我國集成電路銷售額穩步增長(單位:億元)8圖 21. 2020 年一季度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單位:億美元)9圖 22. 2020 年一季度我國彩電銷售情況10圖 23. 面板價格短期承壓10圖 24. 我國 5G 基站建設(單位:萬個、百億元 )11圖 25. 全球四次大規模產業轉移路徑11圖 26. 全球半導體三次大規模產業轉移路徑12圖 27. 我國電子信息制

5、造業處于微笑曲線的中間環節13圖 28. 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市場份額全球第一13圖 29. 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產值高,利潤率低13圖 30. 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率(總產出與總投入的差值占總產出的比率)較低14圖 31. 半導體是全球化分工的產業14圖 32. 我國為全球半導體最大消費國15圖 33. 我國半導體自給率低,嚴重依賴進口15圖 34. 我國為全球最大手機出口國15圖 35. 我國為全球最大 PC 出口國15圖 36. 我國 LED 領域基本滿足供需平衡16圖 37. 我國為全球最大 PCB 生產國16圖 38. 全球 FDI 所受影響的預測18圖 39. 跨國公司利潤損失及利潤再

6、投資的相關性18圖 40. 2013-2019 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運行情況19圖 41. 蘋果手機產業鏈分布21圖 42. 蘋果手機利潤分配格局21圖 43. 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固定投資情況(單位:億元)23圖 44. 2017 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固定投資分布情況23圖 45. 日月光半導體并購發展之路25圖 46. 廣達縱向延伸之路25圖 47. 科技龍頭研發費用占收入比重高于 5%26圖 48. 2018 年以來電子行業及各細分領域估值情況(截至 2020 年 6 月 19 日)29表 格 目 錄表 1. 2020 年全球半導體行業銷售情況的四種預期9表 2. 近兩年美國高密度發起

7、對中國科技類企業的制裁及政策16表 3. 近兩年部分外企將工廠遷出中國17表 4. 國內龍頭企業向海外擴張17表 5. 各國加大政策刺激制造業回流18表 6. 全球電子產業鏈發展趨勢的三種預期20表 7. 國家政策扶持電子行業發展22表 7. 大基金推動下一批優質的公司取得重大突破23表 8. 近期中央高度重視“新基建”發展24表 9. 我國電子產業升級方向27表 10. 符合核心要素篩選的標的28表 11. 重點公司盈利預測與估值水平情況(截至 2020 年 6 月 12 日)29一、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和資本市場形成沖擊2020 年新冠疫情向全球蔓延,焦點從東亞、歐洲移至北美并存在向印度、巴

8、西、俄羅斯 等大型新興經濟體轉移的趨勢。新冠疫情的爆發對全球的經濟活動和資本市場造成了明顯沖擊, 3 月全球原油、債券、股票等市場大幅波動。我國疫情在較短時間得以控制,實現最早復工復產,3 月起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運行情況 逐步改善。目前,部分歐美國家及日、韓疫情初顯平穩跡象并逐步開始復工復產,供給端對電 子行業的影響基本可控。但大型新興經濟體疫情仍處于爆發期,復工復產、游行等活動加大了 全球疫情出現反復的風險,電子行業需求的萎縮可能將持續一段時間,行業的復蘇腳步仍將暫 緩。(一)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危機仍未解除1 月下旬我國新冠疫情爆發,在強有效的防控措施下,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于 2 月下旬進入

9、緩和期。2 月以來新冠疫情向全球蔓延,截至 2020 年 6 月 21 日,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 889萬例。海外疫情擴散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2 月初疫情主要集中在東亞的日本、韓國以 及中東的伊朗;第二階段,2 月底意大利、英國等歐洲國家疫情逐漸爆發;第三階段,3 月中 旬疫情焦點向北美轉移,美國東部成為新一波疫情爆發的中心;第四階段,4 月以來疫情在印 度、俄羅斯、巴西等新興經濟體逐漸爆發。目前,日、韓及歐洲部分國家防疫措施逐步顯效, 疫情趨于緩和,但仍存小范圍爆發的情況。圖 1. 全球疫情蔓延情況圖 2.主要疫情國家新冠疫情確診病例(截至 2020/6/21)資料來源:Wind,研究

10、院資料來源:Wind,研究院新冠疫情爆發期較長,全球疫情緩和期仍未明朗。新冠疫情的爆發時長與各國的醫療水 平、防疫政策實施的及時性及力度以及民眾的配合度密切相關:我國防疫政策及時有效、民眾 配合度較高,疫情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控制。歐、美國家防疫政策滯后且力度較弱、民眾配合 度較低,盡管醫療水平較為領先,疫情的爆發期仍較長,部分國家疫情拐點仍未明朗??紤]到 新興經濟體普遍為人口大國,人口密集程度高,防疫政策將更難落實,疫情的影響時間可能進一步延長。歐、美國家強行重啟經濟以及 5 月底美國多地爆發的抗議游行增加了疫情的不確定 性,全球疫情仍然存在反復的可能性。(二)疫情下全球市場動蕩,我國整體開始

11、企穩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原油需求急劇收縮引發油價暴跌,全球資本市場動蕩。由于各大 疫情國逐步升級防控隔離措施,航班停飛、企業停工停產導致全球原油需求大幅下滑,IEA 報 告中稱新冠疫情已抹去全球原油需求持續十年的增長,預計石油需求將減少 860 萬桶/日。需 求滑坡疊加沙特與俄羅斯持續升級的石油爭端,4 月 WTI 原油期貨價格一度下跌至-37.63 美元/桶。原油市場的波動加劇了資本市場的沖擊,全球主要市場在一季度都有較大幅度的調整: 由于資本市場對新冠疫情的恐慌情緒蔓延,3 月美股四次觸發熔斷機制,加拿大、韓國、巴西、 泰國等國家的股市發生熔斷。圖 3. 疫情沖擊下國際油價暴跌,全球資本市

12、場動蕩(單位:美元/桶)資料來源:Wind,研究院歐、美出臺多項政策措施,全球資本市場跌后反彈,但經濟復蘇仍存隱患。為應對新冠 疫情的沖擊,美聯儲出臺多項政策,并于 3 月 23 日推出無限量 QE 措施,3 個月共計釋放約 3萬億美元的流動性,推動納斯達克指數在 6 月 8 日創歷史新高。同時,歐洲央行采取了類似的 寬松貨幣政策,6 月 4 日將其新冠疫情緊急資產購買計劃 PEPP 規模擴大至 1.35 萬億歐元,歐 洲市場流動性趨于緩和。隨著多國重啟經濟,5 月份歐元區、美國、英國的制造業 PMI 減速 放緩,但整體仍低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制造業依然處于低迷狀態??紤]到美國多地爆發的抗 議

13、游行活動已蔓延至歐洲多國,企業的復工復產將受到影響,可能導致 6 月 PMI 下滑,歐美 經濟收縮放緩的趨勢或將受到影響。從新增確診病例來看,游行增加了疫情二次爆發的風險, 再一次引起資本市場的動蕩。圖 4. 歐、美 5 月制造業 PMI 減速放緩,但仍處于低迷狀態51.349.652.648.952.451.950.050.751.747.548.547.845.946.947.949.246.344.540.739.836.939.432.933.45550454035302019-102019-112019-122020-12020-22020-32020-42020-5歐元區美國英國資

14、料來源:IHS Markit,研究院我國一季度經濟遭遇沖擊,但疫情在較短時間得以控制,實現最早復工復產,目前整體 開始企穩。受新冠疫情沖擊,我國 2020 年一季度 GDP 出現自 1992 年統計以來的首次負增長, 同比下降 6.8%。2 月中旬來,我國各地區開始有序復工復產,推進防疫常態化,自 3 月起加 速復工復產,截止到 5 月各項經濟指標有所改善:生產方面,5 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 增長 4.4%,環比增長 1.53%,1-5 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 2.8%;投資方面,1-5 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 6.3%,降幅相比 1-4 月份收窄 4.0 個百分點,其中制造

15、業投資下降 14.8%,降幅收窄 4.0 個百分點。消費方面,1-5 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下降 13.5%, 降幅相比一季度收窄 2.7 個百分點。受新冠疫情影響,1-2 月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附加值以及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出口交 貨值大幅下降。新冠疫情對電子行業經營效益影響也較大:1-2 月利潤總額同比下降 87.0%, 營業收入利潤率僅為 0.21%。復工復產后,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運行情況改善:4 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11.8%;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 12.8%;1-4 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1.6%,利潤總額同比增長

16、 15%, 營業收入利潤率為 3.39%,營業成本同比下降 2.1%,全行業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同比增長 7.9%。圖 5. 新冠疫情對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的沖擊圖 6. 新冠疫情對我國電子行業經營效益的沖擊資料來源:工信部,研究院資料來源:工信部,研究院(三)新冠疫情沖擊行業需求,產業鏈安全仍面臨挑戰需求端:各國防疫舉措將抑制電子行業短期的消費需求。通過回顧 2003 年非典、2009 年 H1N1 流感以及 2015 年 MERS 疫情的情況,我們發現疫情對第三產業影響最大,主要疫情國 消費需求出現暫時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各國對疫情防控的態度由以往的無為而治逐漸轉向更 為嚴格的防疫舉措:主要包

17、括限制入境、居家防疫以及關閉非必要公共設施。據 IEA 統計,4 月全球約有 40 億人生活在防疫限制措施之下,到 5 月底仍將有 28 億人受到防疫措施的限制, 這些限制將抑制短期的消費需求。失業和待業人員增加,居民收入減少,消費需求將進一步 被壓制??紤]到本次疫情感染人數與致死人數均超過非典及 MERS,疫情爆發期更長且感染范 圍更廣,我們認為本次疫情對全球消費需求的影響將更為深遠。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各國失 業和待業人員增加: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目前我國城鎮就業壓力較大,5 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為 5.9%,1-5 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 460 萬人,與上年同期相比少增 137 萬人;

18、據美國 勞工部統計,4 月份美國失業率飆升至 14.7%,創上世紀 30 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的最高值,5 月失業率下降至 13.3%。新冠疫情的各項防疫限制措施導致居民收入減少:2020 年一季度我 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 11,691 元,同比下降 3.90%,為 2014 年以來首次負增長。若疫 情爆發仍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經濟將持續面臨下行風險,中小企業存在破產倒閉的危機, 失業率及居民收入下滑的壓力將進一步增加,進而影響傳導至消費端,消費需求將受到較長時 間的全面壓制,對非必需的電子消費品的支出恐將降低。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出口金額處于高速 增長階段,全球消費需求的下降將直接導致我國

19、電子產業的外貿訂單驟降、出口受阻,影響行 業復蘇。圖 7. 疫情沖擊我國就業圖 8. 疫情沖擊居民收入水平(單位:元)資料來源:Wind,研究院資料來源:Wind,研究院供給端:二季度各國推進復工復產,且國內電子企業積極備貨,行業供給端的影響基本可控。我國電子行業核心材料及器件主要依賴于日、韓企業,核心設備等主要依賴于歐、美企 業,二季度各國考慮到疫情的防控狀態及經濟壓力,逐步推進復工的政策計劃,我國電子產業 鏈斷裂風險降低:五月起歐洲主要國家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加快推進復工復產;韓國于 5 月 6 日起進入日常生活和防疫工作并行的生活防疫階段;日本政府制定了四階段復工復產方針,全 國逐步恢復正

20、常的生產和社會活動;美國各州也在就業、經濟壓力下迎來復工復產潮。長期看, 仍需警惕疫情二次爆發對供應鏈安全的沖擊。全球疫情拐點尚不確定,復工復產及抗議游行增加了疫情二次爆發的風險,二次停工停產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恐將遠高于第一輪,屆時全球 電子產業鏈的完整性將面臨更大的挑戰。二、需求受阻,全球電子產業復蘇被打斷各國陸續推進復工復產,供給端的影響基本可控,但需求端的影響將繼續沖擊電子產業的 復蘇。細分領域來看,消費電子:智能設備出貨量承壓,預計 2020 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將下降 10%左右;線上辦公將給平板電腦及耳機設備帶來一定的增長空間;半導體:歐、美、日、韓 半導體企業停工停產,二、三季度全球

21、半導體產業將面臨更大的沖擊,預計 2020 年全球半導 體銷量可能將下滑 10%左右;面板:疫情導致電視需求下降,面板價格已跌落至歷史低位, 預計下半年供需格局改善,價格有望止跌回穩;PCB:2020 年消費電子類的 PCB 需求將明顯 受挫,數通 PCB 領域將因我國大力推動 5G 及數據中心建設而有望保持高速增長;LED:行 業整體仍將底部震蕩,但 miniLED 將成為未來新興需求。(一)消費電子:智能設備出貨量將較 2019 年大幅下滑1.手機:一季度出貨量大幅下滑,預計全年出貨量同比下滑超過 10%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一季度全球手機出貨量大幅下滑。據 IDC 統計,2020 年 Q1

22、全球智 能手機銷量為 2.76 億臺,同比下降 11.7%。分區域看,一季度中國手機出貨量下滑幅度最大, 同比下降 20.3%;美國、西歐市場手機出貨量分別同比下降 16.1%、18.3%。具體來看,一季 度三星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為 5,830 萬臺,同比下降 18.9%;華為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為 4,900 萬臺,同比下降 17.1%;蘋果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為 3,670 萬臺,同比下降 0.4%。小 米與 VIVO 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分別為 2,9502,480 萬臺,實現逆勢同比增長 6.1%7.0%,主 要受益于新興市場印度市場份額的提升:2020Q1 小米登頂印度手機市場第一

23、。一季度國內市 場,華為智能手機出貨量降幅較小,同比減少 4.4%,市場份額達到 42.6%。VIVO、OPPO、 小米、蘋果受疫情影響較大,出貨量分別同比減少 24.5%15.8%33.8%12.2%。圖 9. 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圖 10. 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機廠商(單位:百萬臺)資料來源:IDC,研究院資料來源:IDC,研究院考慮到新冠疫情將對終端需求造成沖擊,預計 2020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大幅下滑:IDC 在 5 月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預計 2020 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下降 18.2%,全年手機出貨量將達到 12 億臺,同比下降 11.9%,并預計 5G 對市場復蘇的催化

24、劑將主要體現在2021 年。其對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預期較 2 月份進一步降低。圖 11. IDC 降低 2020 年全球智能機銷量預期資料來源:IDC,研究院我們對全球手機出貨量及 5G 滲透情況較 IDC5 月的觀點略為樂觀,主要是我國手機出貨 恢復情況及 5G 滲透情況好于預期。通過我們對中國信通院發布的國內手機出貨情況觀察,2020 年 1-5 月,國內市場 5G 手機累計出貨量為 4,608.4 萬部,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 37.0%,出貨量 數據和 5G 手機滲透情況都好于我們的預期。我們認為 2020 年我國 5G 手機出貨量將達到 1.8 億部,將大幅高于市場 1.2-1.5 億部

25、的預期。綜合考慮全球疫情對消費需求的負面影響及我國的恢復情況,我們預計 2020 年全球手機出貨量約 12.3 億部,同比下降 10%左右。圖 12. 國內 5G 手機出貨量占比情況資料來源:中國信通院,研究院2.電腦:供給影響一季度 PC 出貨量,平板電腦有望逆勢增長2020 年一季度全球 PC 出貨量下滑,行業復蘇節奏暫緩。全球 PC 市場在 2019 年第二季 度出現八年來首次正增長,行業現復蘇跡象。據 IDC 統計,2019 年全球 PC 出貨量為 2.67 億 臺,同比增長 3.1%。2020 年初受新冠疫情影響,工廠未能恢復生產,物流等原因導致供應鏈受到限制,供給不足打亂了 PC

26、行業回暖的節奏。據 IDC 統計 2020Q1 全球 PC 出貨量為 5,324 萬臺,同比下降 9.0%,主要受延遲復工復產及物流的影響。Canalys 預計 2020 年全球 PC 出 貨量將下降 7%左右。圖 13. 2019 年全球 PC 出貨量恢復正增長(單位:百萬臺)圖 14. 2020Q1 全球個人 PC 受沖擊(單位:百萬臺)資料來源:IDC,研究院資料來源:IDC,研究院一季度平板電腦產能下降,出貨量下滑。據 IDC 統計,一季度全球平板電腦市場出貨量 約為 2,460 萬臺,同比下降 18.2%,主要受一季度我國工廠產能的影響:我國平板電腦市場出 貨量約為 373 萬臺,同

27、比下降 29.8%。IDC 預計二季度中國平板電腦出貨量下降速度將減緩 至 14.1%,預計四季度中國平板電腦出貨量將恢復正增長。圖 15. 一季度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大幅下滑(單位:萬臺)圖 16. 預計四季度中國平板電腦出貨量回升(單位:萬臺)資料來源:IDC,研究院資料來源:IDC,研究院我們認為,供給端對 PC 的影響將持續至二季度,并按照各國復工復產的進度逐漸恢復。 新冠疫情的沖擊給線上教育、辦公、醫療等方面帶來了新的商機,PC 尤其是平板電腦的需求 旺盛。在不發生二次疫情的樂觀預期下,我們認為 2020 年下半年 PC 出貨量下降幅度將收緊, 平板電腦的出貨量有望恢復正增長,預計 2

28、020 年全球 PC 出貨量將下降 5%-10%。3. 可穿戴設備:耳機出貨量維持高增長,手表出貨量下滑居家辦公催生耳機設備的需求,一季度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維持高增長。據 IDC 統計,2020 年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 7,260 萬部,同比增長 29.7%,主要受益于消費者對減少噪 音的耳機設備需求的增長:一季度全球耳機出貨量約為 3,985 萬部,同比增長 68.3%,其中蘋 果依托 Airpods 系列產品,市場份額維持全球第一。IDC 預計 2020 年全年可穿戴設備增量大部分仍將來自耳機,預計 2020 年全球耳機出貨量有望超過 2 億臺,同比增長 19.5%。受供給端的影響,

29、一季度手表出貨量下滑。據 IDC 統計,一季度全球手表出貨量為 1,690萬只,同比下降 7.1%,其中華為受益于新品發布,手表逆勢同比增長 118.5%。圖 17. 2020Q1 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情況(單位:百萬臺)圖 18. 2020 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預期(單位:百萬臺)資料來源:IDC,研究院資料來源:IDC,研究院我們認為,一季度疫情對可穿戴設備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中國市場,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或 將在二季度開始體現,居家辦公對耳機設備的需求以及健康管理對智能手表的需求將對沖部分 新冠疫情帶來的抑制作用,預計全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增速或降至 10%左右??傮w來看,新冠疫情對消費電

30、子的供給端影響有限,但對需求端的影響較為深遠。我們認 為,下半年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仍將受到抑制,非必需品手機的換機需求將維持低位;居家、線 上辦公將給平板電腦及耳機設備帶來一定的增長空間。(二)半導體:供應鏈受阻、需求萎縮影響行業景氣回暖2019 年全球半導體行業景氣下滑,但我國半導體銷售額仍穩步增長。據 SIA 統計,2019 年全球半導體銷量為 4,121 億美元,同比下降 12.1%,其中存儲器銷量為 1,064 億美元,同比 下降 32.6%。據 CSIA 統計,2019 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為 7,562.3 億元,同比增長 15.8%。圖 19. 2019 年全球半導體景氣觸底

31、(單位:億美元)圖 20. 我國集成電路銷售額穩步增長(單位:億元)資料來源: SIA,研究院資料來源:CSIA,研究院2020 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復蘇將因疫情沖擊而放緩。2020Q1,全球半導銷售額為 1,046 億 美元,同比增長 3.73%;但受全球疫情影響,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逐月減少,復蘇腳步放緩。我 國半導體一季度銷售額為 350.5 億美元,同比增長 5.07%;由于我國較快控制疫情并推進復工 復產,我國半導體銷售額自 2 月觸底反彈,但增速仍未恢復至往年平均水平。圖 21. 2020 年一季度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單位:億美元)資料來源:SIA,研究院考慮到下游各領域需求的萎縮以及供應鏈

32、受阻, 2020 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預計將可能下滑 5%左右:Gartner 將之前同比增長 12.5%的預期下降至 0.9%;IC Insights 連續兩個月下調全球 半導體銷售預期:3 月份下調至同比下降 3%,4 月份下調至同比下降 4%。根據 IDC 發布的新 冠病毒對全球半導體市場預測的影響報告,IDC 通過分析新冠疫情對供應鏈、需求、產業的 影響時間,對新冠疫情可能給全球半導體帶來的沖擊給予了四個場景:情景 1 推測疫情對需求及產業的沖擊較為深遠,預計全球半導體行業銷售將下滑 12%或更多;情景 2 推測疫情沖擊 供應鏈,預計銷售將下滑 3%-6%;情景 3 推測供應鏈、需求及產業

33、均受到一定影響,預計銷 售將增長 2%;情景 4 推測影響均為短期,半導體行業長期增長邏輯不變,銷售將增長 6% 以 上。表 1. 2020 年全球半導體行業銷售情況的四種預期銷售情況供應鏈恢復全球經濟、科技需求影響科技產業發展影響情景1:下滑超12%1-3月9-12+月9-12+月情景2:下滑3%至6%3-9月3-9月3-9月情景3:增長2%1-3月3-9月3-9月情景4:增長6%1-3月1-3月1-3月資料來源:IDC,研究院整理我們認為,盡管一季度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實現正增長,但一季度全球半導體主要受 2 月國內疫情的影響,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帶來的抑制效應尚未顯現。自 4 月以來,歐、美、

34、日半導 體廠商出現停工、停產的情況,二、三季度全球半導體產業將面臨更大的沖擊。根據目前全球 新冠疫情的情況判斷,我們預計處于 IDC 報告的情景 1 和情景 2 的可能性較大,2020 年全球 半導體銷售可能將下滑 5%左右,遠低于在新冠爆發前正增長的預期。(三)面板:全球電視需求減少,面板價格短期承壓2020 年一季度面板價格小幅回升,隨著全球各大廠商調整經營策略,關停部分面板產線或向高附加值產品轉移,面板產能供給減少。據群智咨詢 2020 年 1 月供需模型測算,一季度 全球液晶電視面板供需比回落至 4.6%,整體供需恢復平衡,部分尺寸供需偏緊。2 月受我國 疫情影響,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出貨

35、量減少,面板價格短期漲幅擴大。據 Wind 統計,2020 年一 季度面板價格漲幅在 7-14 美元/片。圖 22. 2020 年一季度我國彩電銷售情況圖 23. 面板價格短期承壓資料來源:中怡康,研究院資料來源:Wind,研究院新冠疫情沖擊全球電視需求,面板行業供需反轉價格回落。國內市場,據中怡康統計, 春節期間電視的線下銷量數據同比下降約 90%,線上銷量數據同比下降約 53%。自二月底復 工以來,國內電視市場需求回暖,主要體現在線上市場:2020 年一季度我國線上電視銷售額 同比下降 0.80%,線下電視銷售額同比下降 45.30%。海外市場,受新冠疫情影響,3 月起各大 國際體育賽事宣

36、布推遲或延期。全球電視需求降低給之前市場預期的增長邏輯帶來沖擊,面板需求下降,價格持續上漲的局面擱淺:5 月面板價格下跌 3-6 美元/片。我們認為,目前面板價格已回落至歷史低位,小尺寸面板庫存得到有效去化,下半年大尺 寸面板需求將逐漸回暖,供需關系趨于平衡,預計下半年面板價格將止跌回穩,價格上行的 空間仍需根據全球疫情的嚴重程度以及海外賽事的恢復情況再做進一步判斷。(四)PCB:5G 基站建設推動數通 PCB 持續放量疫情對數通 PCB 企業影響有限,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 年一季度整體 PCB 行業業績增 速回落,但數通 PCB 龍頭企業如深南電路訂單充足,業績仍保持高速增長。受益于 5

37、G 新基 站建設的推動,我國數通 PCB 行業需求將持續放量。據工信部統計,2019 年我國 5G 新增基 站數量超 13 萬站,我們預計今年將達到 60-80 萬站,2021 年有望達到 80-100 萬站的水平。相比于 4G,5G 基站的天線使用更先進的 massive MIMO 技術,對高頻高速 PCB 的需求增加, 有望帶動數通 PCB 量價齊升。在新冠將給電子行業復蘇帶來沖擊,關注受影響較小的新基 建相關標的報告中,我們預測 5G 基站 PCB 的市場空間將為 4G 基站的 7 倍左右,2025 年 PCB 產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400 億美元以上。我們認為,5G 基站建設的落地將對

38、沖疫情對行業的影響,使數通 PCB 企業在疫情期間繼 續保持相對穩定的訂單份額,預計 2020 年數通 PCB 領域將保持高速增長?;谇拔膶οM電子出貨量的預期,我們認為,2020 年消費電子類的 PCB 需求將明顯受挫,預計全年需求將 下滑 10%左右。圖 24. 我國 5G 基站建設(單位:萬個、百億元 )資料來源:Wind,工信部,研究院三、疫情可能帶來并加速電子產業的重構美國對中國壓制的持續升級將可能導致中美科技的脫鉤進而影響全球電子產業鏈重構。新 冠疫情或加速全球電子產業的重構。綜合全球疫情趨勢以及全球化倒退程度的分析及展望,我 們將全球電子產業鏈的發展趨勢給予了三種預期。樂觀情景

39、下,全球化繼續,我國電子產業增 速有望維持在 9-10%;中性情景下,全球化部分倒退,我國電子產業的增速將減緩至 6%-8% 左右;悲觀情境下,全球化大幅倒退,我國電子產業的增速或將放緩至 2-3%。(一)全球電子信息產業鏈遷移與行業發展息息相關歷史上全球范圍已發生 4 次大規模的產業轉移:18 世紀 60 年代,第一次產業轉移由當時 的世界工廠英國將紡織工業轉移至美國。20 世紀 50 年代,美國產業結構升級,將紡織、鋼鐵 等傳統產業轉移至聯邦德國、日本;20 世紀 70 年代,日本將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至“亞洲四 小龍”;20 世紀 90 年代,歐美、日本等發達經濟體將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

40、產業汽車、電 子等轉移至“亞洲四小龍”和中國。圖 25. 全球四次大規模產業轉移路徑資料來源:中國指數研究院,研究院全球電子信息產業轉移與行業發展息息相關,歷次電子信息產業轉移均是由于遷出國電 子信息產業升級,向知識密集的高附加值產業發展后,將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至遷 入國,且均帶動了當地科技與品牌的發展。以半導體產業遷移為例:第一次產業轉移從 20 世紀 80 年代開始,由美國本土向日本遷移: 美國電子信息產業依賴自身的經濟實力,實現了產業全方位的推進,并且在當代國際社會環境 中處于信息產業價值鏈的最高端。美國逐漸淘汰效率較低的生產方面,將利潤率較低的制造、 封裝測試等環節轉移至日本

41、,日本則積極引進并改進了美國的先進電子信息技術,發展出了東 芝、松下、日立等知名品牌。第二次產業轉移從 20 世紀 90 年代末期到 21 世紀初,由美國、日本向韓國以及中國臺灣 遷移:隨著半導體產業分工逐漸細化,美、日集成電路的生產模式由原本的 IDM(整合元件 制造商),轉換為 Fabless(不涉及晶圓生產的設計等環節)、Foundry(晶圓代工)及 OSAT(封 裝和測試的外包),臺灣抓住時機,著力發展晶圓代工產業,發展出了臺積電等大型代工廠; 韓國著重 DRAM 芯片的研發技術,確立了其在全球 IC 市場的地位,造就了三星等企業。第三次產業轉移從 21 世紀初開始,由中國臺灣向中國大

42、陸遷移:臺灣追求向高端價值鏈 發展,將 IT 產業采用了外包的形式,向大陸地區轉移。同時,中國憑借低廉的勞動力成本, 獲取了部分國外半導體封測、制造業務,完成了半導體產業的原始積累。圖 26. 全球半導體三次大規模產業轉移路徑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研究院(二)電子已發展為全球化產業,目前我國處于中后段目前,全球制造業已基本形成四個階層的發展格局:第一階層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消 費科技創新中心,依靠政治紅利及科學家紅利,處于價值鏈的最高端;第二階層是歐盟、英國、 日本、韓國主導的中高端制造領域,主要依托工程師紅利,處于價值鏈的中高端;第三階層是 初級制造領域,主要包括由中國、墨西哥、東南亞等

43、國家,主要依靠勞動力輸出換取小額利潤; 第四階層主要是具備資源的原材料、資源輸出國,包括俄羅斯、OPEC 等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同制造業類似,階層發展趨勢明顯:以集成電路設計為代表的產業鏈的 高附加值主要集中在第一階層美國;以中高端電子核心材料和設備及高端制造為代表的產業鏈 中高附加值則集中在第二階層的歐洲、日本以及韓國等;中國和其他位于第三階層的國家處于產業鏈中后段的加工、組裝制造等低利潤環節。圖 27. 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處于微笑曲線的中間環節資料來源:研究院整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收入規模已達世界第一,據 GII research 統計及預測,2018 年我國電子 信息產品市場份額約為 27%

44、,保持全球第一的穩固地位。由于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整體處于產 業鏈附加值低的中后段,國內廠商主要為勞動密集型,大部分產品附加值低,行業整體利潤 率較低。據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統計,2019 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主營業 務收入為 11.4 萬億元,利潤總額為 5,013 億元,行業平均利潤率約為 4.40%。圖 28. 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市場份額全球第一圖 29. 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產值高,利潤率低資料來源:The Yearbook of World Electronics Data 2017,中國銀河 證券研究院資料來源:Wind,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研究 院在全球價值鏈形成的過程

45、中,第一階層的資源首先得到優化配置,發達經濟體占據產業鏈 前端產品設計研發以及銷售與服務,獲得較高的附加值,而我國電子產業處于中后段,附加值仍處于較低水平:我們按照電子產業增加值為總產出與總投入的差值,電子產業增加值率 為增加值與總產出之間的比值,測算出各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率的差異:根據 WIOD 的 數據測算,2014 年我國電子產業的增加值率為 16.5%,韓國為 27.8%,日本為 37.4%,美國為 69.2%,全球電子產業的總增加值率為 27.6%。圖 30. 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率(總產出與總投入的差值占總產出的比率)較低資料來源:CNKI,WIOD,研究院從各細分領域來看:

46、半導體:我國是半導體最大的消費國與進口國,但仍處于產業鏈的 低附加值環節。半導體為全球化分工的產業,據 SIA 報道,一家美國半導體公司的生產流程 涉及全球超過 4 個以上的國家、總計行程超過二萬五千公里。目前日、韓企業主要主導原材料 及關鍵零部件;美、日企業主要主導設備供應環節;設計由歐美企業主導;我國企業主要主導 產業鏈中后段制造和封測環節。圖 31. 半導體是全球化分工的產業資料來源:SIA,研究院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國與進口國。據 WSTS 統計, 2019 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 為 4,065.9 億美元,我國半導體市場規模約為 1,400 億美元,占比超 34%。但我國半導體自給 率較低,嚴重依賴進口:據 IC Insights 統計及預測,2018 年我國集成電路自給率為 15.35%, 預計 2023 年增長至 20.52%。據海關總署統計,2019 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額為 3,055.5 億美元, 集成電路出口金額為 1,015.8 億美元,國產替代空間大。圖 32. 我國為全球半導體最大消費國圖 33. 我國半導體自給率低,嚴重依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2020疫情下我國電子行業發展現狀市場產業復蘇升級趨勢研究報告(33頁).docx)為本站 (科技新城)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