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碳中和”成全球共識,新能源汽車為主旋律之一。本篇報告從供需端、政策 端出發,定性及定量角度研討電動車推行對全球能源結構優化。氣候問題日益 受全球重視,全球多個國家已承諾將在 2050 或 2060 年實現“碳中和”,而燃 油車排放是全球溫室氣體的重要來源(約占 10%),新能源汽車發展成為減排 重要一環。中美歐作為碳排放最大經濟體,三者溫室氣體排放合計占比達 52% (中國/美國/歐洲占比分別為 25%/13%/9%),同時三地為新能源汽車最大的生 產消費地區,值得重視。本文嘗試回答以下四個關鍵問題: 電動車 vs.燃油車對能源結構的改善。追溯從上游原料開采到煉油廠和發電廠進 行煉油發電整個
2、生命周期的能量消耗,電動車百公里能耗遠低于燃油車水平 (91MJ/100km vs. 219MJ/100km),極大降低總能耗水平(2025 年全球、國 內電動車能耗分別為5855、1996億MJ,全球、國內燃油車能耗分別為322130、 72444 億 MJ;若 2025 年以汽車結構中全為燃油車、全為電動車測算,則能耗 分別為 334868 億 MJ、153936 億 MJ)。改善主要在兩點,一是從石油轉向更 適宜的電力能源,近 5 年全球、國內燃油車能耗在石油/原油消耗中的占比分別 約為 20%-25%、28%-35%,對比之下電動車能耗在總發電量中占比小于 1%。 新能源車的推廣緩釋我
3、國原油對外依賴度較高的問題(超 70%, 50%為安全線), 2025 年假設全為電動車能耗/總發電量、假設全為燃油車能耗/石油消耗分別為 10.1%、37.5%,2050 年為 5.0%、51.9%。二是電力能源的經濟性,相比傳統 汽油車/柴油車,在美國、中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使用電動車 每百公里分別可以節約 2.97、5.11、4.64、6.30、8.58、7.58、8.07 美元。 電動車 vs.燃油車減排的效用。2021 全球總體汽車 CO2 排放量預計為 2493.5 萬噸 /百公里,2040 年為 2289.3 萬噸/百公里,緩慢降低(CAGR=-0.43%
4、)。 傳統汽車碳排放將長期占據汽車碳排放大頭(2020 占比 98%,預計 2040 仍將 貢獻 86%的份額), 結構向新能源汽車傾斜能大幅改善碳排放量的情況(2020 年假設全是新能源車情景比現實情境CO2排放量少 1273.6 萬噸/百公里,2025 年減排 1312.0 萬噸/百公里)。對中美歐三個地區,假設新能源汽車占比 100%, 中、歐、美三地 2025 年將減排 51.1%、52.1%、49.6%。 電動車銷量及結構。預計 2021/2025/2050 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 501 萬 輛/1969 萬輛/9858 萬輛,對應滲透率為 6.0%/22.1%/86.
5、3%。對于國內市場, 預計 2021 新能源乘用車將實現銷量 172.8 萬輛(2020 年 124.7 萬輛),同比 +38.6%,2021/2025/2040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 186 萬輛/627 萬輛 /2532 萬輛,純電車型占新能源乘用車比例有望維持在 80%水平。對于歐洲市 場,預計 2021/2025/2040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 212 萬輛/752 萬輛/1790 萬輛,2020-2025 年 40.6%的復合增長率,純電滲透率有望從 2020 年的 6.2% 上升至 2025 年的 20%。對于美國市場,預計 2021/2025/2040 年美國新能源 汽車銷量有望達 42 萬輛/434 萬輛/1301 萬輛,未來 5 年復合增長率達 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