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替代可實現公路交通全減碳。公路交通實現新能源替代,能源實現從燃料,包括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氣、煤油、壓縮天然氣、液化天然氣等向純電動的轉變,依據公路交通碳排放核算方法學,將可以實現公路交通部門100%減碳,為全國貢獻約8%占比的碳減排。從全周期角度考慮,新能源替代過程中,由油轉電將增加發電與供熱部門負荷,增加發電與供熱部門碳排放,新能源交通運輸設備生產制造過程中,仍有可能增加制造業與建筑業部門碳排放。實現公路交通部門8%占比的碳減排,仍需要能源與制造部門協同。公共領域車輛碳減排貢獻潛力大,新能源替代率遠低于政策目標。公共領域車輛主要包括公交車、環衛車、出租車和物流車等,車輛由政府或企業運
2、營,提供公共服務。公共領域車輛運營規模大,根據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和住建部中國城鄉建設統計年鑒,物流車(總質量 4.5 噸以下的普通貨運車輛)保有量最大超300萬輛,其次是出租車 140 萬輛,公交車 69 萬輛,環衛車保有量相對最少,為 50 萬輛。 2020 年10 月9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會議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要求 2021 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領域車輛,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2019 年,根據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與交通與發展政策研究所,公交車新能源替
3、代比例達 46.8%,出租車新能源比例達 5.5%,環衛車與物流車基本沒有電動化,公共領域車輛新能源替代率遠低于政策目標。環衛車屬于改裝車專用車,多采用中型或重型底盤,根據環衛車銀保監會交強險數據,2020 年1 月環衛車銷售中,排量低于 1.5L 占比為 14%,1.5L 至 4.5L 占比為 50%, 4.5L 至7.5L 占比33%,7.5L 以上占比 3%,環衛車以大排量為主,同時考慮作業特點,環衛車安裝副發動機從底盤取力驅動上裝作業,進一步增加環衛車單車排量。同時,環衛車由于功率較大通常采用柴油機,根據碳排放核算方法學,柴油作為燃料單位供能碳排放高于汽油 7%。此外,環衛車屬于低速運
4、行車輛,以清掃車為例,運行時速一般不超過 10km/h 且經常處于怠速狀態,根據相關文獻,機動車行駛速度降低,處在怠速工況下,不僅會增加油耗,還會使尾氣排放量增大,VOCs 排放濃度也會隨之升高。行車速度對北京市機動車排放因子的影響對于車速對于排放水平的影響進行了詳細研究,研究發現, VOC、CO 排放因子在低速區排放水平較高,并且隨著速度的增大有一個顯著降低的過程,大于 30km/h 后逐漸趨于穩定。低速運行的環衛車輛往往造成更大的污染物排放。2020 年新能源環衛裝備滲透率 3.31%,與政策目標差距仍超49pct。2020 年 10 月9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會議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
5、展規劃(2021-2035 年),要求 2021 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領域車輛,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 80%。按照2021 年重點區域環衛新能源替代比例要求不低于80%,非重點區域不進行環衛新能源替代的假設條件保守估計, 2021 年起全國新能源環衛裝備替代比例要求不低于52.62%。2020 年,環衛裝備合計銷售116735 輛,整體市場表現同比持平,其中新能源銷量3861 輛,新能源滲透率3.31%,同比持平。新能源滲透率政策目標與執行缺口達 49pct。協同碳中和最嚴環衛新能源政策有望落地,新能源替代邏輯加強。環衛新能源替代碳減排效率突出,減排效果優異,有望成為政府實現碳排放“3060”目標重要抓手。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首次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寫入發展規劃,提出制定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生態環境部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責任方,提出達峰行動有關工作將納入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碳中和政策推動疊加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環衛新能源替代邏輯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