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主營業務包含私有云和公有云兩大業務板塊,基于統一的底層技術架構,通過云產品和云服務兩種方式進行交付。其中云產品主要有超融合系統、分布式存儲、企業云平臺等產品,包含純軟件及軟硬一體機產品;而云服務以公有云服務為主,包括IaaS、PaaS服務等,通過訂閱式的方式向用戶交付。私有云業務是公司收入的主要增長點,公有云業務總體保持平穩。2019年公司實現收入3.8億,2017-2019年復合增速達25.5%。其中,私有云業務拉動了公司收入的快速增長,2019年云產品實現收入2.5億,同比增長56.3%;云服務業務2019年實現收入1.3億,近年來保持平穩增長。2020年公司營業總收入達到4.3億,同
2、比增長13.7%,在疫情期間仍保持穩健成長。從公司毛利率變化來看,一方面公司云服務業務受整個公有云市場競爭加劇的影響,毛利率有所下滑,另一方面云產品毛利率保持穩定且收入占比在不斷提升,因此總體毛利率仍基本保持穩定。成長期費用投入較大,目前公司仍處于虧損狀態,但虧損幅度已經有所收窄。根據招股書數據,2020年公司實現凈虧損1.6億,主要在于公司目前規模較小,且處在快速成長期對研發等相關投入較大所致,但2020年虧損幅度較上年已經有所收窄。公司預計在收入規模達到13億以上時,有望實現盈虧平衡,即假設在云產品業務高速(55%)、中速(40%)、低速(25%)增長的三種情形下,且云服務業務保持低增速,
3、公司有望實現盈虧平衡的時點分別為2023年、2024年、2028年。隨著公司發展戰略的變化,公司的產品線也在不斷地調整和豐富。其中,1)公司早期以公有云服務起家,目前云服務業務處于穩定增長階段;2)2015年起公司調整發展戰略,進入私有云市場,陸續發布了QingCloud企業云、青立方超融合系統和QingStor企業級分布式存儲等云產品,私有云業務現已成為公司增長的主要驅動力;3)2017年以后,公司先后推出了KubeSphere容器云、QingCloud IoT平臺及EdgeWize邊緣計算等新興產品線,未來將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公司公開發行1200萬股普通股,募集資金規模為7.64億元,重
4、點投入云計算產品升級、全域云技術研發、云網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其中:1)云計算產品升級項目:公司擬投入7.3億,一方面,對QingCloud云平臺、青立方超融合系統、QingStor分布式存儲、KubeSphere容器平臺等六大類產品線進行研發升級,另一方面,加大渠道建設,進一步拓展下游客戶;2)全域云技術研發項目:公司擬投入1.4億用于研發QingCloud IoT物聯網平臺及EdgeWize邊緣計算平臺相關技術;3)云網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公司擬投入1.6億用于增加公司骨干網節點數,擴大廣域網絡連接范圍。1) QingCloud是青云的企業云計算基礎架構平臺,在2013年上線商用
5、,能滿足用戶對計算虛擬化、軟件定義存儲、軟件定義網絡、數據庫等諸多云服務的需求。2) 青立方超融合系統于2015年推出,是集成了計算、存儲、網絡等組件的軟硬一體設備,并且預集成了QingCloud云平臺的全部功能。3) QingStor是青云的軟件定義存儲產品線,基于軟件定義技術實現統一池化管理并打通眾多異構存儲資源 ,覆蓋了包括塊存儲、對象存儲、文件存儲等在內的完整產品線。4) 青云的戰略型軟件產品線包括KubeSphere容器平臺、RadonDB分布式數據庫等產品。超融合是近年公司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力,軟件定義存儲和戰略軟件產品正在成為新的增長點。1)2019年公司超融合系統實現收入1.5
6、6億,同比增長98.8%,2017-2019年復合增速高達68.3%,是公司近三年收入快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2)軟件定義存儲產品在2019年實現收入0.18億,同比增長174.6%,正在逐漸成為公司下一個收入增長點;3)QingCloud云平臺收入保持穩定,2019年實現收入0.39億;4)戰略軟件目前收入占比較小,但未來隨著容器等新產品線的放量,戰略軟件有望成為公司收入新的增長點。主要云產品包括超融合系統、軟件定義存儲、QingCloud云平臺的毛利率均有所上升。這主要得益于公司業務規模的擴大,解決方案的逐漸成熟,部署配置及運維效率得到提升,項目部署實施成本下降等因素。青立方超融合系統是云基
7、礎架構產品,通過將計算、存儲、網絡等功能融合到單一設備中,無需其它硬件 ,客戶通過超融合一體機及配件的簡單增加節點、連線,即可部署完整的私有云環境,能夠大幅降低企業云平臺的上線及運維成本。青立方超融合系統包括易捷版、標準版、高級版、企業版四個版本。其中:1)易捷版應用于小型企業場景 ,建議節點數3至16;2)標準版應用于中小型企業場景,建議節點數6至1000+;3)高級版應用于大中型企業數據中心,建議節點數6至1000+;4)企業版面向大型數據中心管理場景, 建議節點數6至1000+。超融合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而且隨著技術和生態的不斷成熟,超融合的應用場景和客戶群體不斷拓展,從以中小企業用戶應用為主,在2017年前后開始逐漸向中大型企業拓展,同時超融合架構也開始承載更多的關鍵業務,應用場景從服務器虛擬化、VDI、分支機構延伸到數據庫、Cloud等關鍵業務場景。全球范圍內,預計超融合存儲市場在2020達到約89億美元的市場規模,預計2024年達到134億美元 ,在2019年中國超融合市場的規模約13.3億美元,同比增長33.8%,預計在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5.6億美元。同時,超融合在存儲市場的占比也在不斷提升,根據IDC的數據,國內頭部的三家存儲廠商的超融合系統硬件出貨比例均已經超過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