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 年深度行業分析研究報告 mNpQrRrMzQnMsNmNnQmRoQ6M8Q9PsQnNmOqReRrRpOfQoPpOaQrRvMxNtRsPuOsRsP內容目錄內容目錄 1. 公司簡介公司簡介 . 5 1.1. 從科研院所起源,三十多年深耕發展成為紅外市場全產業鏈的龍頭企業 . 5 1.2. 公司營業收入增速加速、產品毛利率高、盈利能力強 . 6 2. 紅外軍工型號產品逐漸進紅外軍工型號產品逐漸進入量產階段,公司軍品業務進入業績釋放期入量產階段,公司軍品業務進入業績釋放期 . 7 2.1. 紅外產業鏈簡介 . 7 2.2. 紅外在軍工上的應用 . 10 2.3. 全球軍用紅外產品
2、市場空間百億美元,國內企業市場分額較低 . 11 2.4. 國內紅外軍品型號近年進入量產階段,需求開始釋放、市場空間巨大 . 12 2.5. 受益紅外軍品定型放量,公司未來幾年軍品業務高速增長 . 14 3. 紅外民品市場拓展順利,電力監測、防疫等領域有望繼續突破紅外民品市場拓展順利,電力監測、防疫等領域有望繼續突破 . 16 3.1. 紅外產品在民用市場應用場景眾多,空間巨大 . 16 3.2. 公司深耕電力市場多年,電力巡檢機器人有望持續發力 . 19 3.3. 受益防疫需求,社會對紅外應用的認知度大幅提高,有望不斷滲透新的領域 . 20 4. 盈利預測與估值盈利預測與估值 . 21 圖表
3、目錄圖表目錄 圖 1:公司紅外熱像儀產品 . 5 圖 2:公司非制冷紅外探測器芯片 . 6 圖 3:公司營業收入(百萬元) . 6 圖 4:公司歸母凈利潤(百萬元) . 6 圖 5:近年公司 ROE 水平(%) . 7 圖 6:近年來公司毛利率、凈利率(%) . 7 圖 7:太陽光光譜圖 . 7 圖 8:紅外熱像儀工作原理 . 8 圖 9:紅外探測器工作示意圖 . 8 圖 10:紅外產品產業鏈簡介 . 9 圖 11:國內紅外產業鏈主要參與者 . 10 圖 12:夜間紅外成像 . 11 圖 13:全球軍用紅外產品市場規模預測 . 12 圖 14: 2014 年全球軍用紅外產品銷售區域份額 . 1
4、2 圖 15: PL-10E 近距離空空導彈 . 13 圖 16:新型鷹擊 63 導彈 . 14 圖 17: QN-202 微型單兵紅外制導導彈 . 14 圖 18:軍事用紅外觀瞄具 . 15 圖 19:機載光電吊艙 . 16 圖 20:紅外探測器不同封裝模式 . 17 圖 21:紅外探測器在民用市場的典型應用 . 18 圖 22:全球民用紅外市場預測 . 18 圖 23:2017 年全球非制冷紅外產品公司市場份額 . 19 圖 24:公司電力巡檢機器人 . 19 圖 25:電力巡檢機器人實際應用 . 20 圖 26:2016 年國家電網招標電力巡檢機器人市場份額 . 20 圖 27:大立科技
5、紅外測溫儀在央視、政府等企事業單位的應用 . 21 圖 28:大立科技紅外測溫儀在機場、地鐵、火車站等公共交通中的應用 . 21 表 1:制冷型和非制冷型紅外探測器的特點 . 9 表 2:紅外產品在軍事上的應用 . 10 表 3:紅外產品在民用市場應用廣泛。 . 17 1. 公司簡介公司簡介 1.1. 從科研院所起源,從科研院所起源,三十多年深耕三十多年深耕發展成發展成為為紅外市場全產業鏈的龍頭企業紅外市場全產業鏈的龍頭企業 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建于 1984 年的浙江省測試技術研究所浙江省測試技術研究所改制后與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省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組建而成的股份制高新技術
6、企業,2008 年 2 月18 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證券代碼 002214.SZ,是國內紅外和安防行業 A 股首家上市公司。 大立科技是專業從事非制冷紅外焦平面探測器、紅外熱成像系統、智能巡檢機器人、慣性導航光電產品研制的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是國內少數技術自主可控、 完全知識產權、 獨立研發;從生產熱成像從生產熱成像探測器芯片探測器芯片、機芯組件到整機系統制造,并具有完整產業鏈的專業制造商之一、機芯組件到整機系統制造,并具有完整產業鏈的專業制造商之一。產品應用于電力、石化、安防等行業,設有杭州、上海兩個技術研發中心,擁有非制冷焦平面紅外探測器(非晶硅)生產線。 大立科技繼“十二五” 、
7、 “十三五”期間獨立承擔“核高基”專項任務后,第三次獨立承擔電子元器件領域軍口重大專項,接續了“核高基”專項非制冷紅外科研領域的技術方向,標志著國家對非制冷紅外非晶硅技術路線的持續認可,也標志著公司在紅外熱成像核心芯片非制冷非晶硅紅外焦平面器件的研制和產業化領域持續保持國內領先狀態。 圖圖 1:公司:公司紅外熱像儀紅外熱像儀產品產品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中原證券 圖圖 2:公司非制冷紅外探測器芯片:公司非制冷紅外探測器芯片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中原證券 1.2. 公司公司營業收入營業收入增速加速、增速加速、產品毛利率高產品毛利率高、盈利能力強盈利能力強 紅外行業從 2018 年以來開始訂單開始
8、加速。公司 2018 年開始營業收入增長加速,2020三季報實現營業收入 8.18 億,同比增長 106.9%,實現歸母凈利潤 3.39 億,同比增長 270%。公司產品毛利率一直保持穩中有升, 隨著業務量的提升, 毛利率從 50%平臺提升到 60%的平臺。ROE 也出現明顯好轉,2020 三季報 ROE23.79%。 圖圖 3:公司營業收入(百萬元):公司營業收入(百萬元) 圖圖 4:公司公司歸母凈利潤(百萬元)歸母凈利潤(百萬元) 資料來源:Wind,中原證券 資料來源:Wind,中原證券 -2002040608010012002004006008001,0002017A2018A2019
9、A2020Q3營業收入 同比 -5005010015020025030001002003004002017A2018A2019A2020Q3凈利潤 同比 圖圖 5:近年近年公司公司 ROE 水平(水平(%) 圖圖 6:近年來近年來公司公司毛利率、凈利率毛利率、凈利率(%) 資料來源:Wind,中原證券 資料來源:Wind,中原證券 2. 紅外紅外軍工軍工型號型號產品產品逐漸進入量產階段逐漸進入量產階段, 公司軍品業務進入業績釋放期, 公司軍品業務進入業績釋放期 2.1. 紅外紅外產業鏈產業鏈簡介簡介 紅外線是太陽光線中眾多不可見光線中的一種,又稱紅外光、紅外熱輻射,是波長介乎微波與可見光之間的
10、電磁波, 波長在 0.76 至 1,000 微米之間。紅外線是自然界中存在最為廣泛的輻射,所有溫度高于絕對零度(-273)的物質都不斷地輻射紅外線,紅外線能量的大小與物體表面的溫度和材料特性直接相關,溫度越高,紅外線能量就紅外線能量的大小與物體表面的溫度和材料特性直接相關,溫度越高,紅外線能量就越大。越大。 圖圖 7:太太陽光光譜圖陽光光譜圖 資料來源:睿創微納招股說明書,中原證券 紅外熱像儀也叫紅外成像系統或紅外探測系統,紅外熱成像儀是一種用來探測目標物體的紅外輻射,將目標物體的溫度分布圖像轉換成視頻圖像的高科技產品。 0.79 3.70 10.19 23.79 05101520252017
11、A2018A2019A2020Q3ROE 53.48 50.18 62.13 61.83 9.95 13.15 25.74 41.51 0102030405060702017A2018A2019A2020Q3毛利率 凈利率 圖圖 8:紅外熱像儀工作原理紅外熱像儀工作原理 資料來源:睿創微納招股說明書,中原證券 紅外熱像儀的核心部件是用來探測、識別和感知紅外輻射的紅外探測器紅外探測器,紅外探測器芯片的水平直接決定了最終形成的可見圖像的清晰度和靈敏度。紅外探測器的設計、生產及研發涉及到材料、集成電路設計、制冷和封裝等多個學科,技術難度很大,目前全球僅有美國、法國、以色列、中國等少數國家能夠掌握紅外
12、探測器核心技術。 圖圖 9:紅外探測器工作示意圖紅外探測器工作示意圖 資料來源:睿創微納招股說明書,中原證券 紅外探測器按工作溫度不同,可分為制冷型和非制冷型。制冷型紅外探測器工作時需要利用制冷機將溫度制冷到零下 170 到 200 度左右,而非制冷型紅外探測器可在室溫下工作,無需低溫制冷。制冷型和非制冷型紅外探測器技術的差異來源于探測原理的不同。非制冷型紅外探測器在探測原理上屬于熱式,利用目標紅外輻射與探測器材料產生的熱效應實現對目標的探測,而制冷型紅外探測器在探測原理上屬于光子型,利用紅外輻射與探測器材料相互作用產生的光電效應實現對目標的探測。 表表 1:制冷型和非制冷型紅外探測器的:制冷
13、型和非制冷型紅外探測器的特點特點 原理原理 敏感材料敏感材料 特點特點 應用場景應用場景 制冷型 光電導型 碲鎘汞 靈敏度高靈敏度高 (比非制冷(比非制冷高一個數量級)高一個數量級) 、作、作用距離遠用距離遠的特點, 但需加液氮冷卻裝置、加液氮冷卻裝置、設備消耗大、體積設備消耗大、體積大大、 價格昂貴價格昂貴(貴一(貴一個數量級個數量級以上以上) 。 軍工 光伏型 碲鎘汞 光發射-Schottky 勢壘型 PtSi 非制冷型 熱電偶 Au/PolySi 可以常溫使用、常溫使用、 結構結構簡單、 輕便、 低成本、簡單、 輕便、 低成本、低功耗、 長壽命低功耗、 長壽命的優勢,但靈敏度低, 觀靈敏
14、度低, 觀測距離較短測距離較短。 絕大部分民品、一般要求的軍品 量子阱探測器 GaAs 熱釋電 PZT 鐵電 微測輻射熱計 氧化釩、 非晶硅 資料來源:百度,中原證券 目前國內紅外產業鏈參與者主要由中科院、軍工科院院所、民營企業等多方力量組成。目前,國內形成了高德紅外、大立科技、睿創微納為主的民營全產業鏈供應商,在紅外產業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圖圖 10:紅外產品產業鏈紅外產品產業鏈簡介簡介 資料來源:睿創微納招股說明書,中原證券 圖圖 11:國內國內紅外產業鏈主要參與者紅外產業鏈主要參與者 資料來源:百度,中原證券 2.2. 紅外在軍工上的應用紅外在軍工上的應用 紅外產品主要特點是對溫度敏感
15、,在一些特殊場合有獨到的優勢,在軍工產品中廣泛應用在紅外制導、紅外夜視、紅外瞄具、跟蹤搜索監控等領域,其中紅外成像精確制導是各國紅外技術應用的主流方向之一。有資料統計,在過去的 20 年里,世界范圍內多次的局部戰爭和有限軍事沖突中, 被導彈擊中的飛機中有 90%是被紅外制導導彈擊落的, 有 85%的地面和海上目標是被有紅外制導能力的武器系統所擊中。 從上世紀 70-80 年代起紅外產品就逐步應用于海陸空戰場上,經過多年的技術迭代及產品換代,目前紅外產品在美國、法國等發達國家軍隊的普及率較高,市場趨于穩定。同時,西方發達國家對于紅外成像采取嚴格的技術封鎖及產品禁運政策,也制約了全球軍品市場規模的
16、大幅增長。 表表 2:紅外紅外產品產品在軍事上的應用在軍事上的應用 典型應用典型應用 主要案例主要案例 典型產品典型產品 紅外制導 導彈紅外導引頭 紅外夜視 紅外夜視儀、 夜視頭盔、 紅外望遠鏡 武器、瞄具 槍瞄具、 便攜式單兵武器 跟蹤搜索監控 夜間識別、 射擊指揮、紅外監控 資料來源:百度,中原證券 圖圖 12:夜間夜間紅外紅外成像成像 資料來源:百度,中原證券 2.3. 全球全球軍用軍用紅外產品市場空間紅外產品市場空間百億美元,百億美元,國內企業市場分額較低國內企業市場分額較低 根據 Maxtech International 及北京歐立信咨詢中心預測,2023 年全球軍用紅外市場規模將
17、達到 107.95 億美元。 圖圖 13:全球全球軍用軍用紅外產品市場紅外產品市場規模預測規模預測 資料來源:Maxtech International,2014,睿創微納招股說明書、中原證券 目前國際軍用紅外熱成像儀市場主要被歐美發達國家企業主導占據,因各國保持高度軍事敏感性,限制或禁止向國外出口,大部分市場集中在歐美地區。根據 Maxtech International統計, 2014年全球軍用紅外熱成像儀系統市場中, 北美占50%, 歐洲占18%,亞洲地區目前市場份額占 12%,未來市場提升空間巨大。 圖圖 14: 2014 年年全球全球軍用軍用紅外產品紅外產品銷售區域份額銷售區域份額
18、資料來源:Maxtech International,2014、睿創微納招股說明書,中原證券 全球紅外產品軍品的競爭主體集中在美國、法國、英國和以色列等國。其中美國以強大的科研優勢保持領先,在國際軍品市場占據絕對主導地位。據 Maxtech International 統計,2014年全球軍用紅外熱成像儀市場的前十大供應商中, 美國廠商占據 7 席, 排名前 3 位的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Raytheon Company、L3 Technologies, Inc.占據了 45%以上的份額,排名四到十位分別是:Thales Group、SAGEM、Northr
19、op Grumman Corporation、FLIR、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BAE Systems plc 及 Elbit Systems Ltd。 2.4. 國內紅外軍品國內紅外軍品型號型號近年進入近年進入量產量產階段階段,需求開始釋放、市場空間巨大,需求開始釋放、市場空間巨大 國內紅外軍品市場此前多年都出現了緩慢增長時期,從 2018 年開始出現明顯加速。主要原因是軍改后,軍委對部隊訓練指導思想發生了變化,強調實戰化軍事訓練,對武器裝備升級換代以及消耗用品需求提高了。2016 年 11 月,中央軍委印發加強實戰化軍事訓練暫行規定 ,對落實實戰化軍
20、事訓練提出剛性措施和硬性規范。 部隊訓練轉向實戰化軍事訓練, 對武器裝備尤其是消耗性武器裝備需求明顯大幅提高,紅外武器在軍事上應用開始逐漸放量。 對比國外成熟市場,我國的軍用紅外市場由于底子薄,仍處在大力追趕階段。近年來紅外熱像儀在我國軍事領域的應用處于快速提升階段,包括單兵、坦克裝甲車輛、艦船、軍機和紅外制導武器在內的紅外裝備市場將迎來快速發展階段。 國內軍用紅外熱像儀市場正快速發展, 屬于朝陽行業,市場容量巨大。目前我國軍隊紅外熱像儀配備相對較少,在國家積極推進軍隊信息化及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的大背景下,在軍民融合式發展的戰略引導下,近年來,以本公司為代表的一批自主創新企業通過艱苦攻堅, 掌
21、握了紅外成像裝備核心關鍵部件非制冷紅外探測器的研發及生產, 成功實現了紅外熱成像核心部件的國產替代, 突破了歐美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及產品禁運。未來,國內軍用紅外市場將持續快速增長。 基于紅外熱成像技術的導彈具有分辨率高、抗紅外干擾能力強、隱蔽性強、自主攻擊好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各種新型導彈系統。近年,我國陸續公布多款新型紅外熱成像制導導彈,標志著紅外熱成像制導的導彈逐步進入廣泛應用階段。 2016 年的珠海航展中洛陽空空導彈研究所 PL-10E 紅外成像近距空空導彈首次露面了。這種先進的紅外熱成像制導導彈在 2016 年進入中國空軍服役。 2016 年 PL-10E 導彈的服役標志著中國進入了紅
22、外成像導彈俱樂部。 目前加入這個俱樂部的有美國 AIM-9X、 中國 PL-10E、 法國“米卡”IR、德國 IRIS-T、以色列“怪蛇”5、日本 AAM-5、南非 A-Darter 和英國 ASRAAM。 圖圖 15: PL-10E 近距離空空導彈近距離空空導彈 資料來源:百度,中原證券 2018 年元旦前公布的中國空軍新系列宣傳片中,出現了一種新型空地導彈 A/AKD-63B 空對地導彈。不同于老式的電視制導型鷹擊 63 導彈,這款導彈采用了新型紅外熱成像導引頭,具備全天候工作能力和發射后不管能力,而老式鷹擊 63 導彈采用電視攝像機作為導引頭,只能白 天作戰,受氣象條件影響比較大,且抗紅
23、外干擾能力差。 圖圖 16:新型鷹擊新型鷹擊 63 導彈導彈 資料來源:百度,中原證券 2018 年珠海航展,高德紅外發布了一款世界最小的陸軍單兵紅外制導導彈 QN-202 微型導彈, 該導彈最大的特點就是體積小, 威力大, 其全長僅有 60CM 左右, 直徑 4CM, 全重為 1.2KG,射程可達 2000 米。它是一款發射后不用管的紅外制導導彈,用于單兵便攜攜帶,極大增強了單兵反坦克、反狙擊、反無人機等作戰能力。 圖圖 17: QN-202 微型單兵紅外制導導彈微型單兵紅外制導導彈 資料來源:高德紅外官網,中原證券 2.5. 受益紅外軍品定型放量,公司未來幾年軍品業務高速增長受益紅外軍品定
24、型放量,公司未來幾年軍品業務高速增長 公司軍品紅外產品主要有紅外導引頭、觀瞄具、慣導產品、球型吊艙以及并購新增的機載光電吊艙等。從過去幾年的情況看,紅外導引頭產品是公司軍品營收的主要組成部分,占軍品一半以上,機載光電吊艙是公司重點布局的新方向。 導彈結構可分為制導控制系統、推進系統、戰斗部和彈體等,各部分成本所占比例會隨著導彈類型以及功能技術的不同而不同??傮w而言,制導系統在導彈中重要性越來越高、成本占比也 較高,大部分都在 30-40%以上。紅外導引頭是帶紅外成像制導功能導彈的核心部件,是紅外制導導彈主要的成本構成之一。 大立科技紅外導引頭業務占公司軍品業務一半以上, 受益我國紅外成像制導導
25、彈產品的逐漸定型和量產,從 2018 年開始公司紅外導引頭訂單開始高速增長。 在目前實彈實訓、 練兵備戰的軍事訓練指導思想下, 導彈這類一次性消耗品無論是數量上 (訓練消耗)還是質量上(新型號定型量產)都有較明顯的需求增長。據解放軍報報道東部戰區陸軍某旅 20 份黨委議戰議訓會議紀要背后的故事 提到: 東部戰區某陸軍領導說, 摩托小時消耗、彈藥消耗是衡量裝甲機械化部隊實戰化訓練的兩項硬指標。 這兩項指標成倍遞增, 說明旅黨委議戰議訓精神正在訓練場上落地生根,部隊實戰化訓練質量正迅速提升。全旅 2018 年摩托小時消耗是 2017 年的 2.1 倍; 2018 年槍彈、 炮彈、 導彈消耗分別是
26、2017 年的 2.4 倍、 3.9 倍、 2.7 倍。紅外導引頭作為導彈重要的核心部件,中長期將迎來較強的需求支撐。未來,紅外導引頭仍將是公司增速最快的領域。 觀瞄具主要應用于陸軍, 主要產品有紅外望遠鏡、 紅外夜視儀、 紅外成像儀、 紅外槍瞄具等。夜視是紅外最早在軍事上的應用之一, 紅外夜視儀有助于提高部隊夜間作戰能力, 從而提高全天候作戰能力。據新聞媒體報道在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士兵人均手持 1.7 具紅外夜視儀。目前紅外夜視、槍瞄具在我國陸軍應用仍處于起步階段,我們認為隨著國防現代化的發展,觀瞄具在陸軍隊的應用將有較大的滲透空間。 觀瞄具是公司非制冷非晶硅紅外成像儀的優勢領域, 未來這
27、塊業務有望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 圖圖 18:軍事用軍事用紅外觀瞄具紅外觀瞄具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中原證券 機載光電吊艙業務是公司今年 6 月收購北京航宇智通帶來的新業務。 公司提高并購持有航宇智通 51%的股權。航宇智通的主要業務是各種機載光電吊艙系統系列產品。航宇智通自成立以來定位于軍品配套研制領域, 是一家主要從事紅外熱像儀為主的光電探測與制導設備、 以光學圖像處理為核心的板卡/模塊系列、低成本一體化嵌入式計算機系列和任務規劃系統系列等產品研 發、生產與銷售的企業,擁有完整軍工業務資質,是國內領先的航空機載光電吊艙研發企業。 機載光電吊艙是光電偵察告警技術及其裝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無人
28、機偵察的核心裝備,它將填補專門有人駕駛飛機戰術偵察角色, 為此各個國家正在大力開發各種用途的光電吊艙。 光電吊艙可廣泛用于陸地、海上、空中和空間的偵察。機載光電吊艙是現代先進作戰飛機拓展對地攻擊功能的標準配置, 是軍事強國軍用光電技術水平的最高體現, 目前只有少數發達國家具有研發生產能力。 機載光電吊艙單價在 200-300 萬美元不等,未來隨著我國新型四代機、五代機陸續進入量產階段,機載光電吊艙逐漸成為標配,我們預計未來十年將新增 1000-1500 具以上,年均市場空間預計在 20-30 億元以上。 公司通過收購發力機載光電吊艙市場, 使得公司在軍品領域由目前的核心部件供應商升級為分系統供
29、應商,產品市場空間大、單機價值量高、競爭壁壘高、拓展了公司軍品業務的發展空間。 圖圖 19:機載機載光電光電吊艙吊艙 資料來源:百度,中原證券 3. 紅外民品市場拓展順利,電力監測、防疫等紅外民品市場拓展順利,電力監測、防疫等領域領域有望繼續突破有望繼續突破 3.1. 紅外產品在民用市場應用場景眾多,空間巨大紅外產品在民用市場應用場景眾多,空間巨大 近年隨著紅外探測器實現國產化,同時封裝技術逐漸實現突破,從以前的金屬級封裝發展到低成本的陶瓷封裝、晶圓級封裝,帶動紅外探測器芯片價格不斷下降,從之前萬元級下降到民用千元級,紅外探測器在民用市場上的應用逐漸展開。我們認為未來,隨著晶圓級封裝技術的發展
30、,紅外探測器價格仍有望不斷下探到百元級,屆時紅外產品將在民品市場將廣泛開花。 圖圖 20:紅外探測器不同封裝模式紅外探測器不同封裝模式 資料來源:睿創微納招股說明書,中原證券 表表 3:紅外產品在民用市場應用廣泛紅外產品在民用市場應用廣泛。 應用行業應用行業 主要用途主要用途 安防監控 廣泛應用于商場、社區、銀行、倉庫等安全敏感區域的視頻安全監控,尤其是夜間防范。 個人消費 普遍應用于戶外探險、 野外科考等活動,目前有部分廠商開發出手機外插件式成像儀,可用于日常測溫、個人娛樂等。 輔助駕駛 安裝于車、船等交通工具上,通過顯示紅外熱像,為駕駛員提供前方路況的輔助觀測信息,進而規避霧霾、煙塵、暴雨
31、等道路交通安全隱患。車載熱成像儀未來將是非常巨大的民用市場。 消防警用 在地震、火災、交通事故、飛機事故、海難等各種事故中用于搜索救援,警務人員可在夜間或隱蔽的條件下實施搜索、觀察或追蹤等。 工業監測 幾乎可用于所有工業制造過程控制, 尤其是煙霧環節下生產過程的監控、 溫控,有效保證產品質量和生產流程。 電力監測 用于觀測機械及電氣設備的運作狀態, 將設備故障以溫度圖像的形式表現出來,可以在設備高溫損毀前找到危險源,提前進行檢修,從而提高設備生產能力、降低維修成本、縮短停工檢修時間。 醫療檢疫 通過觀測受病體或病變組織的溫度差異情況,在群體中區分病體進行檢查。 資料來源:百度,中原證券 圖圖
32、21:紅外探測器在民用市場的典型應用紅外探測器在民用市場的典型應用 資料來源:百度,中原證券 在民用領域,紅外熱成像儀行業已充分實現市場化競爭,各企業面向市場自由競爭。隨著非制冷紅外熱成像技術的發展,紅外熱成像儀在民用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民用市場保持著很快的增長速度,增長幅度要遠大于軍用領域。紅外熱成像儀在民用市場消費額的快速增長主要得益于產品成本下降帶來新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 隨著紅外熱成像儀在電力、 建筑、 執法、消防、車載等行業應用的推廣,國際民用紅外熱成像儀行業將迎來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期。 圖圖 22:全球民用紅外市場預測全球民用紅外市場預測 資料來源:Maxtech Intern
33、ational, 2014,北京歐立信咨詢中心,中原證券 全球民用紅外市場預測也是 50 億美元以上,年復合增長超過 10%。全球紅外產品民品主要企業有美國 FLIR、法國 ULIS、美國 DRS、英國 BAE、美國 L-3、日本 NEC、美國雷神、以色列 SCD;此外,日本三菱、東芝在紅外芯片及紅外熱像產品也較有實力。國內主要參與的企業有高德紅外、大立科技、睿創微納、北方廣微等。 根據 Yole Developpement Group 發布的 Ucooled Infrared Imagers and Detectors 2019中的數據, 2017年非制冷紅外熱像儀總銷量約130萬臺/套,
34、其中大立科技銷量市場占有率1.6%,高德紅外銷量市場占有率 0.2%。 圖圖 23:2017 年全球非制冷紅外產品公司年全球非制冷紅外產品公司市場份額市場份額 資料來源:Maxtech International、睿創微納招股說明書,中原證券 3.2. 公司深耕公司深耕電力電力市場多市場多年,電力巡檢機器人有望持續發力年,電力巡檢機器人有望持續發力 公司深耕紅外市場多年, 逐漸在電力等市場取得了優勢地位, 公司電力巡檢機器人等產品逐漸取得突破。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對用電安全和穩定的要求也逐步得到提高。為進一步提高安全巡檢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兩大電網公司近年來逐漸提高了電力巡檢機器人的應
35、用。電力巡檢機器人一般采用紅外和白光兩種識別模式,采用自動或者人工遙控的方式,代替人工對變電站高壓設備進行檢測、以便及時發現電力設備潛在的機械、電氣故障。 圖圖 24:公司電力巡檢機器人公司電力巡檢機器人 資料來源:大立科技官網,中原證券 圖圖 25:電力巡檢機器人實際應用:電力巡檢機器人實際應用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中原證券 自 2013 年國家電網首次招標采購電力巡檢機器人以來,每年招標都在 200-300 臺左右。市場存量應該在1000多臺。 據統計, 截止到2018年, 我國110KV以上的變電站一共超過20000座,到 2020 年預計超過 30000 個,目前變電站電力巡檢機器人滲
36、透率不到 5%。按照未來機器替人的中長期趨勢看,每個變電站都將配置至少一臺電力巡檢機器人,按每臺電力巡檢機器人 60 萬計算,變電站電力巡檢機器人市場空間有 180 億,市場滲透空間較大。 從市場競爭者來看, 電力巡檢機器人市場參與者較少, 主要有 7 家公司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包括深圳朗馳欣創、江蘇億嘉和、浙江國自機器人、山東魯能(現名國網智能) 、申昊科技、大立科技、科大智能等。目前市場規模較小,競爭比較充分、并未形成頭部企業。電力巡檢機器人主要成本里紅外探測器占據了較大比重,公司作為紅外探測器全產業鏈的上市公司,在這塊具有突出的成本優勢,我們認為公司有望在這一領域有望取得較大突破。 圖圖
37、26:2016 年國家電網招標年國家電網招標電力巡檢機器人電力巡檢機器人市場份額市場份額 資料來源:億嘉和招股說明書,中原證券 3.3. 受益防疫需求,社會對紅外應用受益防疫需求,社會對紅外應用的的認知度大幅提高,有望認知度大幅提高,有望不斷滲透新的領域不斷滲透新的領域 今年受益新冠疫情突發, 防疫產品需求大幅增長。 2 月 2 日, 工信部新聞發布會上曾提到,目前為止收到各地各方面對紅外體溫檢測儀的需求約 2 萬臺, 手持式約 30 萬臺。 工信部預計,整個全自動紅外體溫檢測儀需求約 6 萬臺,手持式約 55 萬臺。1 月 29 日,工信部電子信息司組織大立科技等 3 家全自動紅外熱成像測溫
38、儀、手持紅外線測溫儀生產企業盡快向疫區供貨,支援疫區前線。2020 年 4 月公司公告獲得境外客戶 2380 萬美元的紅外測溫儀訂單。2020 年半年報, 大立科技披露 2020 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6.66 億, 其中國內 4.02 億, 國外 2.64 億,主營業務收入中紅外產品營業收入 6.57 億,占比 98.65%。公司作為工信部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 疫情期間一直持續“零庫存”滿負荷生產, 在國內、 國外兩個市場均實現供貨超萬臺。 明年防疫產品需求將轉為長期持續、穩定增長的新階段。我們認為本次疫情顯著提高了社會對紅外設備的認知度和下游應用領域的潛在機會,未來紅外設備在民用的應
39、用滲透將有望大幅提高,隨著晶圓級封裝的量產,紅外探測器成本進一步下探到百元級,有望大幅打開民用市場,拓展更多應用場合。 圖圖 27:大立科技大立科技紅外測溫儀在央視、政府等企事業單位的應用紅外測溫儀在央視、政府等企事業單位的應用 資料來源:大立科技微信公眾號,中原證券 圖圖 28:大立科技紅外測溫儀在大立科技紅外測溫儀在機場、地鐵、火車站機場、地鐵、火車站等等公共交通中的公共交通中的應用應用 資料來源:大立科技微信公眾號,中原證券 4. 盈利預測盈利預測與估值與估值 我們預測公司未來幾年軍品收入進入一個快速發展階段,軍品業務增速顯著加快,民品業務 2020 年受益疫情需求大幅增長,2021 年以后防疫需求有較大幅度下滑,但其他領域民品業務仍將健康快速的發展, 綜合考慮我們預測公司 2020-2022 年營業收入分別為 12.35 億、 12.06億、 15.81 億, 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4.12 億、 4.48 億、 6.03 億, 2020 年-2022 年 PE 分別為 32.9X、30.3X、22.5X??紤]到公司是國內紅外產品產業鏈最全的、非制冷非晶硅紅外探測器技術路線實力最強的公司,具有較強的稀缺性,同時公司軍品業務正處于型號產品放量階段,公司估值水平偏低,對比同行業上市公司估值水平也明顯偏低,首次覆蓋、給予 “買入”的投資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