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九屆社交媒體風向大會演講課件合集
2025年AERO氫能與電池峰會嘉賓演講PPT合集
2025年AI+IM全球峰會(AI+IM Global Summit)嘉賓演講PPT合集
1、復盤動力電池中游材料發展歷史,是技術不斷進步推動企業生產出性能更優、成本更低的產品,從而實現產業鏈的整體降本,電動車逐步獲得經濟性的過程。在產業的不斷成長過程中,龍頭公司只有材料技術領域有領先于同行的理解,才能在行業的更新換代過程中最先收益,逐步拓展新客戶并且提高已有客戶滲透率,逐漸占領市場。貝特瑞是石墨專家,負極材料新技術的全面領先。硅碳負極能量密度具有顯著優勢,被認為是下一代主流的負極材料。石墨材料的理論克容量為372mAh/g(每6 個碳原子嵌入1 個鋰離子,形成 LiC6 結構),目前高端產品已經達到360-365mAh/g,接近理論容量,石墨負極材料逐步達到上限。因此需要更高能量密度
2、的新材料來應對需求。硅材料負極在脫嵌鋰的過程中,存在體積膨脹問題,滿嵌下體積膨脹達 320%。膨脹造成部分活性物質處于孤立狀態而不再提供容量、硅顆粒無法承受應力而粉化、造成SEI 反復破裂及生長,總之嚴重影響電池的循環性能。由于硅、碳的化學性質相近,二者可以進行緊密結合。硅碳體系中,硅顆粒作為活性物質提供容量;碳顆粒緩沖硅顆粒的膨脹并提供導電性,同時減少硅之間的磨合。因此硅碳負極成為硅基負極中最具產業化優勢的細分領域。硅碳負極的應用受限于技術與成本。1)技術上,如何控制好充放電中材料膨脹(碳膨脹10%,硅最高達320%)以及首次庫倫效率(石墨負極90%以上,硅碳負極一般只有80%+)。2)成本
3、高于石墨負極。硅碳負極的發展一方面需要負極廠商的持續拓展,另一方面需要電池廠商自身技術工藝的配合提升。公司硅碳負極技術積累深厚,領先同行產品代際差。公司早于2006 年便開始進行硅碳負極技術的研究并獲得第一項發明專利。公司目前已完成三代產品的研發突破,比容量從第一代650mAh/g 提升至第三代的 1500mAh/g。公司生產的硅碳負極材料能有效避免硅與電解液直接接觸,減少副反應,所設計的結構可以有效緩解硅的體積膨脹。采用硅碳負極材料的鋰離子電池產品具備高容量、高功率和長循環壽命等特點。目前,公司的硅碳負極材料已經突破至第三代產品,比容量從第一代的650mAh/g 提升至第三代的1,500mAh/g,且正在開發更高容量的第四代硅碳負極材料產品。已批量出貨配套松下-特斯拉,國內市占率遙遙領先。松下-特斯拉體系中最初應用的硅碳負極便是由日立化成提供。松下自2012 年順利將硅碳負極應用,多年應用相對成熟。但隨著國內技術不斷完善,貝特瑞的硅碳負極 13 年已通過三星驗證,后成功進入松下-特斯拉體系,并逐步占據主供地位。2019 年公司硅碳負極出貨量為2297 噸,主要客戶為松下、三星。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公司研究】貝特瑞-全球鋰電負極材料龍頭精選層龍頭嚴重低估-20200728[21頁].pdf
貝特瑞-全球負極龍頭發力拓展高鎳正極-211105(15頁).pdf
【公司研究】貝特瑞--新三板精選層對比研究系列之一:全球鋰電池負極材料龍頭-20200813[27頁].pdf
貝特瑞-聚焦新技術&新材料負極龍頭不斷成長-220617(24頁).pdf
貝特瑞-2023年北交所個股研究系列報告:全球鋰電池負極材料龍頭高鎳+硅基+鈉電材料穩步推進-230428(41頁).pdf
貝特瑞-新材料冠軍穩居負極龍頭發力高鎳正極-211014(27頁).pdf
【公司研究】貝特瑞-全球負極龍頭再提速估值有望重塑-20201021(30頁).pdf
貝特瑞-正負極材料營收高速增長精選層優質賽道龍頭-210907(25頁).pdf
貝特瑞-投資價值分析報告:全球負極龍頭再啟航高端賽道優勢盡顯-220524(39頁).pdf
貝特瑞-投資價值分析報告:全球負極龍頭再啟航高端賽道優勢盡顯-220510(37頁).pdf
驗證即登錄,未注冊將自動創建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