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們認為,由于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居民飲食習慣各異,餐飲業態較為復雜,下游需求十分分散。因此,未來深加工產品品類發展也有望走向多元化,特別是在中式菜肴領域,尤其難出現能夠“統一全國”的大單品。而對單一企業來說,在產品多元化的過程中則存在原料構成復雜、產線調整困難、管理協同難度大等問題,品類拓展存在邊界。在冷鏈物流和食品工廠重資產限制下,許多深加工企業區域性十分明顯,很難真正實現全國化布局。此外,從海外成熟國家發展經驗來看,無論是在產品品類還是競爭格局上也都呈現出較為分散的特征,沒有一家能夠實現全品類發展、完全整合市場的絕對龍頭企業。因此我們判斷,未來我國深加工行業也較難形成寡頭壟斷格局,更多
2、體現為在細分賽道的差異性競爭。但目前市場中小參與者眾多,許多企業還停留在“作坊式”生產模式,在食品加工、冷鏈物流上俱無優勢可言。這些中小企業將在行業走向規范發展的過程中逐步出清。隨著業內一些專業深加工企業逐漸崛起,以及上、下游龍頭企業紛紛開始滲透,行業發展潛力被逐漸發掘,競爭也將日趨激烈。我們認為,深加工行業未來能夠孕育出在細分品類具備獨特優勢的大市值公司。1.5 如何快速搶占市場:B 端渠道為王,C 端關注爆品和品牌塑造我們認為,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能夠快速搶占市場的關鍵在于精準匹配下游市場需求。而在深加工行業分散化的下游需求中,不同屬性的客戶對深加工食品的考量標準有明顯差異:具體來說,大
3、B 端需求比較穩定,對產品品質和穩定性要求較高,同時也會有定制化需求,對合作企業有較高的研發和生產能力要求。對深加工企業來說,大 B 合作門檻高,但合作關系一旦確立則較為穩固,能夠為企業帶來穩定增長的訂單量。而小 B 端需求則是以性價比為主要考量標準。小 B 餐飲基本盤較小,對使用深加工食品降本增效的需求更為迫切,對產品的性價比也更看中。同時,小 B 的倉儲和運輸能力較弱,對供應鏈要求較高,傾向于選擇能夠 “上門服務”和“配送到店”的合作方。對深加工企業來說,拓展小 B 客戶需要在產品端主打大眾化與性價比優勢,開發能夠規?;a的大單品,而在渠道端則要實現快速下沉和滲透,實現規?;采w。相比之
4、下,C 端需求則較為多樣,且對食品便捷程度和口味要求都較高,特別是空氣炸鍋類或者微波類等與烹飪小家電結合較好的產品很容易受到消費者歡迎。同時 C 端消費者對網紅爆品和品牌辨識較高,極容易被“種草”,要求企業保持新品開發速度,不斷加大營銷投入打造爆款產品和提升自身品牌知名度。養殖企業有望憑借原材料供給端優勢顯著受益。對深加工企業來說,原材料采購端保持穩定會給經營帶來很大優勢,而從原材料構成看,肉類也是深加工食品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食材。因此我們認為農業養殖企業有望憑借原材料供給端優勢顯著受益。具體來說,近年來我國畜禽養殖行業規?;M程快速推進,頭部養殖集團已經擁有億羽級家禽和千萬頭級生豬的養殖體量,
5、并且持續布局下游屠宰行業。 這些養殖企業具備強大的肉類原料供給基礎,能夠為自身食品板塊發展提供在數量、品質和價格(一般僅用于內部核算)上都十分穩定的“貨源”,擺脫了傳統加工企業在采購端的困擾,可以專注于生產和銷售。此外,在肉類規?;┙o的基礎上,養殖企業在食品端容易做成規模。而規?;a和穩定的產品供給則是企業拓展下游大 B 客戶的重要條件之一。另一方面,規?;a和原料自給也有助于養殖企業降低生產和采購成本,從而有更大的定價空間,產品也更具性價比,為企業開拓小 B 客戶帶來很大優勢。同時企業也更有余力開發新品,增設產線,滿足大餐飲客戶的產品定制需求,特別是基于 B 端“外部央廚”模式,能夠提供產品定制服務的公司會更受餐飲企業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