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九屆社交媒體風向大會演講課件合集
2025年AERO氫能與電池峰會嘉賓演講PPT合集
2025年AI+IM全球峰會(AI+IM Global Summit)嘉賓演講PPT合集
1、要分析這個問題,首先要錨定行業內二線企業與其盈利差距,即過剩狀態下把大量高成本產能出清,龍頭企業毛利率要降到什么位置。此前我們在碳碳熱場行業報告中已經詳細拆分過金博與超碼的成本差異,即自制預制體9%+快速沉積&自制設備16%+沉積輔材6%=31%的毛利率差異。而對于其他競爭對手,或是未上市,或是無量產數據,未作探討,下面我們將從技術路線的角度去分析各企業的差異,從而得到相對定量的結論。從下表可以看出,目前多數碳碳熱場生產企業均無充分的預制體制備&設計技術積累,在沉積路線選擇上多為可控性更強的氣液混合沉積,設備方面均有自行改進,但主要依賴外購。其中預制體部分我們在先前的行業報告中
2、已經詳細說明,設備方面則主要是與沉積技術一起計算優勢,而對沉積路線的探討不多,下文將重點闡述沉積路線所造成的成本差距。從難度看,氣相>液相,氣相沉積法的難點在于低成本地制備均勻性良好的產品,液相浸漬法的難點在于保障在工序復雜的背景下高效率的制備出產品。從降本潛力看,純氣相沉積由于設備更少、無需樹脂,因此可挖掘的潛力(電力成本降低趨勢確定,而材料成本相對剛性)大于氣液混合法。具體來說,氣相沉積的成本來源是天然氣+沉積爐折舊+電力,液相浸漬的成本來源是樹脂+浸漬、固化、炭化爐折舊+電力,因此與純氣相沉積法相比,氣液混合法增加了樹脂材料(41元/kg)以及浸漬、固化、炭化爐(16元/kg)的成
3、本,減小了天然氣耗量、電耗(成本低46元/kg)。此外,純氣相沉積方法牽涉的步驟與材料少,初始灰分低于氣液混合法,因此在后續往N型轉型時氣相沉積所需純化成本低于氣液混合法。從毛利率差值分析,金博在預制體方面9pct的領先優勢可持續,在沉積路線方面6pct的輔材消耗量差距需要視超碼量產結果而定,在快速沉積&自制設備方面16pct的優勢將大部分得以留存,因此預計未來一二線企業間毛利率差距仍將保持20pct+,疊加規模擴大后費用率降低,預計23年最悲觀預期下金博的凈利率仍可達到25-30%。首先,在半導體熱場領域,替代等靜壓石墨的主要原因在于強度,即隨尺寸變大、投料量增加,熱場對承載強度要求
4、提高,需要換用碳碳材料,次要原因在于國內半導體硅片企業所需要的熱場目前主要由海外企業供應,國內炭素企業產品性能與海外仍有明顯差距,因此高純等靜壓石墨可能限制其后續硅片產出,而碳碳熱場可完全國產,且純度符合要求,所以后續金博等公司可從二線國產硅片企業入手進行替代,然后進入一線企業供應鏈,再進軍海外市場。其次,在碳碳&碳陶制動件方面,最有可能先行替代的應用場景在工程車方向,主要原因是工程車價值量大(數百萬),碳碳&碳陶做制動材料的價格在車輛整體價值中占比不高,且工程車路況復雜,需要良好的剎車性能才可保障安全;接著替代的應用場景在新能源車方向,主要原因是新能源車更重,需要降低車體自身消耗的能量,增加續航里程;而對于跑車方向,由于布雷博已經形成品牌,且車企相對保守,因此國內企業需要更長時間去打入供應鏈。對于碳碳和碳陶二者的區別,主要是三個方面,首先是摩擦系數方面,碳碳材料在濕態下的摩擦系數降低較多,而碳陶相對穩定;其次是質量方面,碳碳材料密度小、更輕質;最后是制備工藝方面,碳陶材料的制備工藝更復雜,需要增加涂層工藝。因此兩種材料的適用場景存在一定的差異,我們認為金博所努力的方向是碳陶制動盤配套碳碳剎車片。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電氣設備行業碳碳熱場:高成長+可延展降本能力決定想象空間-210808(33頁).pdf
電氣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國內外政策共振碳中和方向加碼-211118(28頁).pdf
驗證即登錄,未注冊將自動創建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