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12月,全球綠色債券市場累計發行金額超過1萬億美元,這一里程碑令人振奮。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全球綠色債券市場的發行總量仍達到2932億美元,刷新了年度紀錄,較2019年增長了9%。中國仍然是綠色債券發行規模最大的國家之一,但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綠色金融領域產生了較大影響,境內外發行量同比均有所放緩,2020年上半年尤為明顯。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疫情防控債券等其他貼標債務工具的激增。2020年,中國在境內外市場發行的綠色債券總量達2895億元人民幣(440.7億美元),較2019年的3860億元人民幣(558億美元)減少了21%.2020年上半年,由于與疫情相關的金融工
2、具是各方關注的重點,中國綠色債券市場發展放緩,但下半年發行量的回升使中國再度成為綠色、可持續和社會相關債券發行量第一的新興市場經濟體。中國綠色債券的累計發行量仍位居世界第二。與此同時,中國綠色債券市場在許多方面也取得了積極進展,例如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證監會")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了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0年版)(征求意見稿),其中剔除了清潔煤炭相關項目,使中國的綠色金融分類方案更接近歐盟標準。此外,值得注意的趨勢還包括市場上非金融企業發行人的數量持續增加,中國已經擁有最大規模的境外綠色債券巿場。本報告是氣候債券倡
3、議組織與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央結算公司")聯合編制的第五份中國綠色債券巿場年度報告,并由匯豐銀行全力支持。本報告總結了中國綠色債券巿場的發展要點,并深入探討了社會債券和可持續發展債券的發行情況。過去六年,中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市場之一,但2020年經歷了起伏。中國綠色債券在境內外市場的發行總量達到約2895億元人民幣(440.7億美元),較2019年的3860億元人民幣(558億美元)減少了21%;其中,在岸發行量為2349億元人民幣(363億美元),較2019年減少了13%;離岸發行量也下降了38%至546億元人民幣(78億美元)。貼標綠色債券目前在中國
4、總體債券市場的占比仍小于1%,增長潛力巨大。2020年5月下旬,更新后的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0年版)(征求意見稿)剔除了化石燃料,使中國的綠色金融分類體系更接近國際標準(例如新的歐盟可持續金融分類方案和氣候債券分類方案)。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于2021年4月正式發布,使不同分類標準進一步統,提升了國際投資者的信心。然而,中國國內綠色債券指引與國際定義仍存在差異:例如,些國內綠色債券指引仍允許綠色債券募集資金用作一般營運資金。以氣候債券倡議組織綠債數據庫方法論(2020年版)為篩選方法,同時符合中國和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定義(以下簡稱“符合CBI定義")的中國綠色債券規模為1575億元人民幣(238億美元),而另外的1320億元人民幣(202億美元)僅符合國內綠色定義。隨著綠色債券標準的統一和透明度的提高,符合CBI定義的綠色債券規模有望繼續增長。北京京能清潔能源是2020年中國最大的綠色債券發行人,發行總量為150億元人民幣(21億美元)。這是非金融企業首次成為最大發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