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評級:青海省及下轄各州市經濟財政實力與債務研究(2021)(27頁).pdf

編號:56740 PDF 27頁 1.87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新世紀評級:青海省及下轄各州市經濟財政實力與債務研究(2021)(27頁).pdf

1、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1 青海省及下轄各州市經濟財政實力與債務研究(2021) 公共融資部 龔春云 經濟實力經濟實力: 青海省位于我國西部欠發達地區、 青藏高原東北部, 是聯結西藏、 新疆與內地的紐帶, 也是長江、 黃河、 瀾滄江三江的發源地, 生態安全地位突出。 區域內礦產、水力及新能源等資源蘊藏豐富,且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為旅游業發 展提供了良好條件,但受制于高原山地、氣候寒冷為主的自然條件及脆弱的生態 環境,經濟發展水平較低。2020 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青海省經濟增 速顯著下滑。 2020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05.92億元, 占全國GDP的0.30%, 仍居全國各省市

2、第 30 位,僅超西藏自治區;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 1.5%, 低于上年增速 4.5 個百分點,低于全國增速 0.8 個百分點,經濟增速排名由上年 的全國各省市第 14 位降至第 24 位;根據青海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全省 常住人口為 592.40 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比重仍為 0.4%,居全國各省市第 30 位;按普查常住人口計算,2020 年全省人均地區生產總值 5.07 萬元,是全國人 均 GDP 的 0.7 倍。2020 年,青海省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第三產業占比進一步提 升,但在疫情影響下,第三產業增長明顯放緩。此外,固定資產投資及消費增速 均明顯下滑,轉為負增長,貨物和服務

3、凈出口持續對經濟增長形成負拉動。2020 年全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進出口總額同比分別下降 12.2%、7.5%和 39.2%。2021 年前三季度,隨著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 展,青海省經濟總體保持恢復態勢,消費品市場回暖,但投資降幅仍較大。當期 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2401.8 億元,同比增長 6.7%,低于全國同期增速 3.1 個 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 3.9%。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 4.6%、7.1%和 6.7%。同期,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分別下降 7.8%和增長 10.5%。 從下轄各州市情況看,除海西州外,2020

4、年青海省各州市經濟總量均保持 增長,但受疫情影響,多數州市經濟增速明顯下滑。因區域自然條件、資源稟賦 及環境承載能力差異,全省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極不均衡,省會城市西寧市綜合 實力仍遙遙領先,當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1372.98 億元,同比增長 1.8%,占各州 市合計數的比重為 45.7%; 海西州和海東市經濟總量亦穩居全省第二、 三位, 2020 年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為 619.81 億元和 514.60 億元, 同比增速分別為-2.1%和 4.7%, 上述三個州市經濟總量合計占各州市合計數的比重為 83.4%, 但全省僅海西州經 濟呈現負增長。 其他州市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滯后,地區生產總值均未

5、超過 182 億 元, 其中玉樹州、 果洛州、 海南州、 黃南州四個藏族自治州因地處三江源保護區, 經濟開發讓位于生態保護; 2020 年, 除海北州和玉樹州經濟增速低外, 海南州、 新世紀評級版權所有 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 黃南州和果洛州經濟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黃南州以 5.3%的經濟增速 居全省首位,但主要依靠投資及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的第一產業拉動,經濟增長 基礎薄弱。2021 年上半年度,西寧市、海西州和海東市經濟整體呈穩定恢復態 勢,三大需求穩步回升,當期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為 777.27 億元、390.57 億元和 217.93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10.9%、2.4%

6、和 9.9%。同期,西寧市和海東市固定資 產投資同比分別增長 10.9%和 6.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為 279.45 億元和 63.67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15.5%和 14.8%。 財政實力:財政實力:主要得益于中央財政資金持續增加及新增債務收入的支撐, 2020 年青海省總財力得以保持增長。 當年全省總財力為 2359.01 億元, 同比增長 6.3%, 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補助收入為 1446.83 億元, 同比增長 8.5%, 占總財力的比重為 61.33%, 仍是地區財力最主要的來源, 當期上級撥付的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進一 步上升, 占比超 85%, 可支配性亦增強。 受制于地

7、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 2020 年青海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仍較小,收入規模繼續居全國各省市第 30 位,僅超 西藏自治區;當年全省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297.99 億元,同比增長 5.6%,增 速較上年上升 2.2 個百分點,高于同期經濟增速。其中稅收收入 213.27 億元,同 比增收 14.57 億元,占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 71.57%,較上年上升 1.2 個百分 點。同期一般公共預算自給率為 15.42%,較上年上升 0.3 個百分點,地區財政收 支平衡壓力較大, 收支平衡對上級補助收入的依賴度高。 受疫情影響, 2020 年青 海省土地出讓收入減少, 加之車輛通行費實行減免政策

8、,全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收 入同比下降 23.7%至 186.94 億元, 對預算內支出的保障程度有所減弱; 其中國有 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完成 144.84 億元,同比下降 26.9%,占比 77.5%。2021 年前 三季度,隨著經濟持續復蘇,青海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恢復增長。當期,全省實 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250.7 億元,同比增長 14.5%;其中稅收收入 177.4 億元, 同比增長 9.7%。2021 年上半年度,受益于土地交易量大幅增加等因素影響,青 海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明顯回升,預算內收支缺口顯著收縮。當期,全省實現 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 91.3 億元,同比增長 36.1%;同期,

9、政府性基金預算自給率 為 99.1%。 從下轄各州市情況看,受加大重點企業欠稅清繳力度、稅務查補以及拖欠稅 款的到位等因素影響,2020 年青海省下轄各州市稅收收入大幅增加,一般公共 預算收入亦均超過兩位數增長,收入規模排位較上年無變化,西寧市和海西州一 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仍穩居全省前兩位, 同時兩市一般公共預算自給率均較上年 有所上升,財政收支平衡能力亦居全省前兩位, 但各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對其 支出覆蓋程度仍處于低水平, 區域財政收支平衡壓力較大。 2020 年, 西寧市和海 西州分別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133.51 億元和 75.85 億元, 同比分別增長 31.2% 和 53.2%

10、,其中稅收收入同比分別增長 39.5%和 83.9%;一般公共預算自給率分 新世紀評級版權所有 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3 別為 40.6%和 45.8%,增幅分別為 9.5 個和 15.5 個百分點。其余州市一般公共預 算收入規模仍相對有限,其中位于河湟谷地、自然條件較優的海東市和依托水電 資源優勢發展制造業及新能源行業的海南州在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上具備一 定優勢,2020 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為 26.92 億元和 13.70 億元,但收入質量 一般,一般公共預算自給率很低。2021 年上半年度,除海西州外,西寧市和海東 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均大幅增長,當期西寧市、海西州和海東市一般公

11、共預算收 入分別為 78.92 億元、36.33 億元和 23.63 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 19.5%、-15.8% 和 62.0%,合計占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 82.7%。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 方面, 受地區開發條件及強度不同影響,青海省各州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表現 差異較大。2020 年,易于開發且居住條件較優的東部地區西寧市和海東市政府 性基金預算收入規模及自給能力仍領跑其余州市, 但西寧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 在經歷 2019 年高速增長后有所回落,對地區財力貢獻度亦有所下滑。其他州市 受制于自然條件及生態保護,可供出讓土地有限,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仍較小。 2020 年,西寧市實現

12、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 114.38 億元,同比下降 31.9%;排名 次之的海東市和海西州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分別為 44.14 億元和 7.77 億元, 同比 分別增長 12.1%和 34.5%;其他州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均未超過 1.50 億元。受 土地出讓金大幅增加帶動,2021 年前三季度西寧市實現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 131.65 億元,同比增長 65.2%,是同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 1.2 倍。 債務狀況:債務狀況:由于民生保障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資金需求,2020 年青海省 地方政府債務規模進一步擴張,但全省財力增長緩慢,債務償付壓力加大。截至 2020 年末,青海省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

13、債務余額為 2454.34 億元,較 2019 年末 增加 352.21 億元,債務規模仍在全國 31 個省市中降序排列第 29 位;由于自身 財力偏弱,政府債務負擔重,以年末地方政府債務余額與當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收 入規模相對比,2020 年末青海省地方政府債務余額是其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的 8.24 倍,該指標仍列全國各省市降序排列首位。但若將一般公共預算上級補 助收入納入償債財力范圍,該指標降至 1.4 倍,考慮到中央補助資金持續增長, 地區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從下轄各州市情況看,2020 年末,青海省政府債務仍主要集中于經濟發展 水平相對領先的西寧市、海東市和海西州,各州市政府債務規模

14、仍大幅增長,除 西寧市外,其他州市債務余額均較 2019 年末增長超過 20%。與一般公共預算收 入規模相比,海南州政府債務余額與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值為 1.9 倍,全省 債務壓力最輕;海西州和西寧市債務負擔相對較重,該比值在 3.1 倍以內;其他 地區財力有限,債務負擔仍重,償債資金對上級補助依賴度較高。受制于經濟發 展及區域國有企業信用風險事件,近年青海省城投債發行規模較為有限,城投平 臺債券余額及帶息債務規模在全國各省市中均較小,截至 2021 年 9 月末,青海 新世紀評級版權所有 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4 省存續城投債僅集中于省本級和西寧市城投企業,存續城投企業僅 3 家。

15、從償債 壓力看, 青海省已發債城投企業存量債券償付壓力尚可,但帶息債務負擔相對較 重;相較于 2020 年末貨幣資金儲備,西寧市城投企業短期債務償付壓力仍較大。 一、一、青海青海省省經濟經濟與與財財政實政實力力分析分析 (一)(一)青海青海省省經濟經濟實力分析實力分析 青海省青海省位于位于我國我國西部欠發達地區西部欠發達地區、 青藏高原東北部、 青藏高原東北部, 是是穩藏固疆的戰略要地穩藏固疆的戰略要地, 也是也是三江三江的發源地的發源地,生態安全生態安全地位突出地位突出。區域內區域內礦產、水力及新能源等資源礦產、水力及新能源等資源蘊藏蘊藏 豐富,豐富, 且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為旅游業發展提供了

16、且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為旅游業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良好條件, 但受制于但受制于高原山地、高原山地、 氣候寒冷為主的自然條件及脆弱的生態環境氣候寒冷為主的自然條件及脆弱的生態環境, 經濟, 經濟發展水平發展水平較低較低。 2020 年年以來以來, 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 青海青海省經濟省經濟增速增速顯著下滑,顯著下滑, 經濟總量經濟總量仍居仍居全國各省全國各省市市第第 30 位位,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第三產業占比進一步提升,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第三產業占比進一步提升。此外,此外,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投資及投資及 消費增速均明顯下滑,轉為負增長消費增速均明顯下滑,轉為負增長。2021 年前

17、三季度,年前三季度,隨著統籌推進疫情防控隨著統籌推進疫情防控 和經濟社會發展, 青海省經濟總體保持恢復態勢和經濟社會發展, 青海省經濟總體保持恢復態勢, 工業經濟及工業經濟及消費消費需求需求均均有所回有所回 升,升,但但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投資投資降幅降幅仍仍較大較大。 青海省位于我國西部、青藏高原東北部,自東以逆時針方向起依次與甘肅、 新疆、西藏和四川接壤,是穩藏固疆的戰略要地,也是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江 的發源地,境內河流湖泊星羅棋布,素有“中華水塔”之稱,生態安全地位突出。 青海省地廣人稀,下轄兩市六州,總面積 72.23 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十 三分之一,僅次于新疆、西藏及內蒙古,位

18、列全國各省市第 4 位,根據青海省第 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全省常住人口為 592.40 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比重仍 為 0.4%;以第七次普查常住人口計算,全省平均每平方公里約 8 人。 青海省礦產資源、水資源及新能源等資源蘊藏豐富,已形成資源依托型產業 體系, 且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為區域旅游業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 但受限于高原 山地、 氣候寒冷為主的自然條件及脆弱的生態環境,區域可供開發的國土面積有 限, 勞動力資源及產業基礎相對薄弱, 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滯后。 隨著 “一帶一路” 、 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東 西部協作、對口支援和蘭西城市群建設

19、等國家級戰略的實施, 區域經濟迎來良好 發展機遇,全省以生態保護為優先積極發展循環產業、清潔能源、戰略性新興產 業及文化旅游業等, 經濟總體保持增長, 但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 2020 年青海省 經濟增速顯著下滑。當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3005.92 億元,占全國 GDP 的 0.30%,仍居全國各省市第 30 位,僅超西藏自治區;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 1.5%,低于上年增速 4.5 個百分點,低于全國增速 0.8 個百分點,經濟增速排名 新世紀評級版權所有 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5 由上年的各省市第 14 位降至第 24 位;同年,全省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5.07 萬元, 是全國人

20、均 GDP 的 0.7 倍; 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037 元, 同比增長 6.3%, 遠超同期全省經濟增速,但收入規模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圖表圖表 1. 2010-2020 年年青海青海省省地區生產總值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速及增速變動情況變動情況 數據來源:青海省統計年鑒(2021) 、Wind 資訊,新世紀評級整理 圖表圖表 2. 2020 年年青海青海省省與全國其他省與全國其他省市地區生產總值市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速對比及增速對比 數據來源:Wind 資訊,新世紀評級整理 青海省以海拔高、氣候寒冷為主的自然條件限制了農業生產的規?;?,但作 為我國第四大牧區,畜牧業發展歷史悠久,建立國家級

21、、省級現代農牧業產業園 28 個,全省 30 個牧業(半農半牧)縣實施了牦牛藏羊原產地可追溯試點,有機 監測認證草場 486.67 萬公頃、牛羊 445 萬頭(只) 。同時區域內礦產資源、水力 資源及以太陽能、 風能為代表的新能源等資源儲備豐富, 已形成新能源、 新材料、 鹽湖化工、有色金屬及加工、油氣化工、煤化工、裝備制造、特鋼、特色紡織、 生物制藥等資源依托型工業體系, 近五年全省第二產業增加值占比平均值為 39%。 1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020 年地區生產總值/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下同。 新世紀評級版權所有 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6 受制于高原山地為主的地貌條件,區域開發建

22、設難度大,但隨公路路網的完善、 蘭新高鐵的開通以及民航的發展,近年以旅游為支柱的服務業不斷發展, 全省擁 有我國最大的內陸湖青海湖、 全國八大鳥類保護區之首的鳥島、 中國六大喇嘛寺 之一的塔爾寺及 “天空之境” 茶卡鹽湖等知名景點, 自駕游、 鄉村旅游、 民俗游、 冰雪游、休閑游、生態游、攝影游等旅游產品豐富多彩,近五年服務業增加值占 比約 51%。 2020 年以來,在疫情影響下,青海省第二及第三產業增長明顯放緩。2020 年,青海省分別完成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 334.30 億元、1143.55 億元和 1528.07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4.5%、2.7%和 0.1%,其中第一、第

23、二、第三產業增 速分別較上年下降 0.1 個、 3.6 個和 6.0 個百分點,其中第二產業增速仍高于同期 全省經濟增速 1.2 個百分點。2020 年全省三次產業結構比由 2019 年的 10.3:39.2:50.5 調整為 11.1:38.1:50.8,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占比進一步提升。 圖表圖表 3. 近年來近年來青海青海省省三次產業結構及三產增速變動三次產業結構及三產增速變動情況情況 數據來源:青海省統計年鑒(2021) ,新世紀評級整理 具體來看,青海省工業發展中鹽湖化工、有色冶金、電力等以資源為依托的 高耗能產業2仍占據主導地位,但近年來全省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 新材料、

24、新能源及裝備制造等新動能的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現代 生物、現代農牧業、生態環保、高原醫療衛生、新一代信息技術“八大綠色產業 技術體系”已具雛形,循環工業增加值占比達 60%,工業體系由單一資源開發逐 步向資源精深加工、 循環利用邁進。 2020 年以來, 全省制造業和新興產業增速有 所回落, 高耗能及資源類行業整體保持增長。 2020 年, 青海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 值同比下降 0.2%,增速較上年顯著下滑 7.2 個百分點。從具體行業看,2020 年 規模以上工業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有色金屬冶煉、煤炭開采、石油和天然 氣開采業、有色金屬礦采選等行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 11.1%

25、、14.1%、4.5%、 2 青海省六大高耗能行業包括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 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新世紀評級版權所有 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7 1.5%和10.1%, 上述五個行業增加值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57.3%。 同年,新能源產業增加值與上年持平,新材料產業、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 增加值同比分別下降 9.8%、5.3%和 8.5%。 服務業方面, 主要受益于交通條件的改善及旅游業的發展,近年青海省已初 步形成旅游、商貿、交通及金融為主導的服務業發展格局。從具體行

26、業看,2020 年旅游業受疫情沖擊較大,全省旅客接待人次及收入呈現兩位數負增長。當年全 省接待國內外游客 3311.82 萬人次,同比下降 34.8%;實現旅游總收入 289.92 億 元,同比下降 48.4%。與旅游業相關聯的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 業、住宿和餐飲業等傳統服務業增速整體亦呈下滑態勢,2020 年上述產業分別 實現增加值 165.85 億元、 120.16 億元和 43.08 億元, 同比增速分別為 4.2%、 -2.7% 和-14.6%。 金融業方面, 2020 年全省金融業增加值 263.67 億元, 同比下降 3.7%。 兩大省屬國企青海省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

27、公司(以下簡稱“青海國投” )下屬子 公司鹽湖股份債務違約事件及青海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 “青海省投” ) 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對區域信用環境產生一定不利影響,2020 年區域社會融資 增量顯著減少,增量主要來自地方政府債。當年,全省社會融資規模增量 117 億 元,較上年少增 1161 億元,其中,信托貸款與人民幣貸款合計較上年少增 451 億元,地方政府債較上年多增 348.9 億元。同年,青海省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和不 良率實現“雙降” 。2020 年末,全省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 206.3 億元,同比減 少 243.9 億元;不良貸款率 3.1%,較上年下降 3.6 個百分點,仍高

28、于全國平均水 平。 從經濟增長驅動力來看,2020 年以來受疫情影響,青海省投資及消費增速 均明顯下滑,轉為負增長,貨物和服務凈出口持續對經濟增長形成負拉動。2020 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 12.2%,較上年下滑 17.2 個百分點,低于全國平 均水平 14.9 個百分點。其中第二、三產業投資同比分別下降 13.9%和 11.4%。從 具體行業看, 基礎設施投資增速較上年下降 0.7 個百分點至-1.3%; 工業投資增速 較上年顯著下降 35.6 個百分點至-12.1%, 其中采礦業、 制造業投資同比分別下降 37.0%和 48.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投資仍保持增長,同

29、比增 速為 14.6%;新興產業投資亦有所下滑,當年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 新能源產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速分別為-24.2%、 -24.0%、 12.4%和-56.3%。 房地產開發方面,2020 年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及商品房施工面積呈低速增長, 當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 421.35 億元,同比增長 3.7%,其中住宅投資 292.32 億 元,同比下降 0.6%。同年商品房銷售量有所回落,但銷售額仍保持增長,2020 年全省商品房銷售面積 469.66 萬平方米,同比下降 2.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同 比增長 3.4%至 420.64 萬平方米; 商品房銷售額為 383.25

30、億元, 同比增長 4.4%, 其中住宅銷售額同比增長 16.2%至 343.42 億元;商品房銷售均價由 2019 年的 新世紀評級版權所有 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8 7643 元/平方米同比上漲 6.8%至 8160 元/平方米。消費方面,2020 年青海省完成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877.34 億元, 同比下降 7.5%, 增速較 2019 年大幅下降 12.9 個百分點, 以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為主。從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主要商品銷售 看, 全省消費高度集中在石油及制品、 汽車等兩類商品, 2020 年兩類商品零售額 同比增速分別為-14.0%和 3.0%。 對外貿易方面, 受自身產業

31、結構限制, 全省進出 口商品集中于初級商品,對外開放程度較低。2020 年,全省進出口持續雙降,貨 物進出口總值22.8億元, 同比下降39.2%; 其中出口值12.3億元, 同比下降39.2%, 出口商品主要為機電、礦產及紡織類產品;進口值 10.5 億元,同比下降 39.3%。 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 6.7 億元,同比下降 54.5%。 2021 年前三季度,隨著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青海省經濟總 體保持恢復態勢。當期,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2401.8 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6.7%,低于全國同期增速 3.1 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33.9%。其中,第一、第二 和第

32、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 183.0 億元、948.3 億元和 1270.6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4.6%、7.1%和 6.7%;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 7.6:39.5:52.9,第三產業占比進一步提 升。 工業經濟方面, 2021 年前三季度, 青海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8.0%, 兩年平均增長 4.6%,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 材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 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 85.4%、 23.1%、 22.1%、17.6%、17.1%和 5.5%,上述六個行業增加值占全省規模以

33、上工業增加值 的比重為 74.1%。固定資產投資方面,2021 年前三季度,青海省固定資產投資同 比下降 7.8%,兩年平均下降 4.6%,其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投資降幅最大, 同比下降 39.6%; 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大幅上升, 同比增長 1.4 倍; 同期, 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 360.5 億元, 同比增長 10.0%, 其中住宅投資 284.2 億 元,同比增長 26.7%,但商品房銷售轉為負增長,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 分別下降 14.3%和 21.4%, 較上年同期分別下滑 15.4 個百分點和 33.1 個百分點。 消費方面,2021 年前三季度,青海省實現社會

34、消費品零售總額 695.9 億元,同比 增長 10.5%,消費品市場回暖,消費升級類商品零售快速增長,其中,新能源汽 車、家具類商品、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體育娛樂 用品類商品和金銀珠寶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 85.1%、 83.9%、 80.2%、 67.5%、 48.6%和 32.9%。 (二)(二)青海青海省省財政實力分析財政實力分析 主要主要得益于得益于中央中央財政財政資金資金持續增加持續增加及及新增新增債務收入的債務收入的支撐支撐,2020 年年青海省青海省 總總財力財力得以得以保持保持增長增長。 受制于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受制于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

35、后, 當年當年全全省一般公共預省一般公共預 3 兩年平均增速是指以 2019 年同期數為基數,采用幾何平均方法計算的增速。 新世紀評級版權所有 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9 算收入算收入仍較小仍較小,收入規模繼續收入規模繼續居全國各省居全國各省市市第第 30 位位,財政自給程度財政自給程度較低較低,收支收支 平衡對中央補助收入的依賴度平衡對中央補助收入的依賴度高高。受受疫情影響疫情影響,2020 年年青海青海省省以國有土地以國有土地使用使用 權出讓收入為主的權出讓收入為主的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有所有所減少減少,對預算內支出的保障程度對預算內支出的保障程度減減 弱弱。2021 年

36、年前三季度前三季度,隨著經濟隨著經濟持續復蘇持續復蘇,全省全省一般公共預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收入恢復增恢復增長長; 2021 年上半年年上半年度度,受益于土地交易量大幅增加等因素影響,受益于土地交易量大幅增加等因素影響,全省全省政府性基金預政府性基金預 算收入算收入明顯明顯回升回升,預算內,預算內收支缺口顯著收縮收支缺口顯著收縮。 2020 年青海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仍維持低速增長,同時得益于中央財政資 金持續增加以及新增債務收入的支撐, 當年全省總財力4同比增長 6.3%至 2359.01 億元, 其中以稅收收入為主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一般公共預算補助收入和新增 債券收入分別占比 12.63%

37、、61.33%和 15.46%,中央補助收入仍是財力最主要的 來源。當年主要受土地出讓收入減少影響,以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為主的政 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占總財力的比重較上年下降 3.13 個百分點至 7.92%,對地區 財力貢獻相對有限。 圖表圖表 4. 2018-2020 年年青海青海省省總總財力財力構成構成情況情況(單位:億元)(單位:億元) 分類分類 指標指標 全省全省 省本級省本級 2018 年年 2019 年年 2020 年年 2018 年年 2019 年年 2020 年年 總財力總財力 (一)(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272.89 282.25 297.99 84.27

38、 89.23 32.64 其中:稅收收入 205.49 198.70 213.27 59.01 58.76 0.25 (二)一般公共預算(二)一般公共預算補助收入補助收入 1231.121333.04 1446.83 301.16 337.53 409.25 其中:返還性收入 36.00 36.24 36.24 -3.24 -3.00 -3.00 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 713.14 1108.80 1233.28 253.69 522.52 471.20 專項轉移支付收入 481.98 188.00 177.31 50.70 -181.99 -58.95 (三)(三)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政府性基金

39、預算收入 136.85 245.17 186.94 28.17 30.07 17.32 (四)政府性基金補助收入(四)政府性基金補助收入 12.18 13.03 62.64 -6.50 5.59 12.02 (五五)新增新增債務收入債務收入5 253.78 345.00 364.60 - 213.20 206.70 總總財力財力=(一(一+二二+三三+四四+五)五) 1906.82 2218.49 2359.01 - 675.62 677.94 財政支出財政支出 (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1647.43 1863.67 1932.84 533.29 578.55 637.0

40、8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 228.87 334.59 322.71 74.15 53.05 40.99 財政支出合計財政支出合計=(一(一+二)二) 1876.30 2198.26 2255.55 607.44 631.60 678.07 主要指標主要指標 稅收比率稅收比率 75.30% 70.40% 71.57% 70.02% 65.85% 0.76% 剛性支出占比剛性支出占比 48.03% 46.06% 48.37% - - - 一般公共預算自給率一般公共預算自給率 16.56% 15.14% 15.42% 15.80% 15.42% 5.12% 政府性基金預算

41、自給率政府性基金預算自給率 59.79% 73.27% 57.93% 37.99% 56.68% 42.26% 數據來源:青海省財政決算數據及公開資料,新世紀評級整理 受制于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 青海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在全國排名靠 4 此處總財力=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一般公共預算補助收入+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預算補助收入 +剔除置換債券后的債務收入。 5 此處新增債務收入為剔除再融資債券后的債務收入口徑,包括一般公共預算和政府性基金預算口徑的新 增債務收入。 新世紀評級版權所有 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10 后,2020 年仍居全國各省市第 30 位,僅超西藏自治區。2020

42、年,全省實現一般 公共預算收入 297.99 億元,同比增收 15.74 億元,預算執行率為 99.6%;同比增 長 5.6%, 增速較上年上升 2.2 個百分點, 高于同期經濟增速。 其中稅收收入 213.27 億元,同比增收 14.57 億元,主要系加大重點企業欠稅清繳力度、稅務查補等所 致; 稅收收入占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 71.57%, 較上年上升 1.2 個百分 點。從稅源結構看,2020 年全省稅收收入以增值稅、所得稅、資源稅、城市維護 建設稅及契稅為主,其中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城市維護 建設稅及契稅同比分別增長 2.1%、17.9%、12.5%、35.

43、1%、4.8%和 12.8%,上述 六項稅種合計實現收入 182.04 億元, 占稅收收入的比重為 85.4%。 非稅收入以國 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專項收入及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為主,2020 年全 省非稅收入同比增長 1.4%至 84.71 億元, 其中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增幅顯著, 同 比增長 33.3%至 14.83 億元。近年來中央對青海省的轉移支付持續性強且規模不 斷擴大,是全省財力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 年一般公共預算補助收入為 1446.83 億元,同比增長 8.5%,當期上級撥付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進一步上升,占比超 85%,可支配性亦增強。 青海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主要集中

44、于社會保障和就業、 農林水務、 交通運輸、 教育等多項領域。 2020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3.7%至1932.84億元, 其中剛性支出6占比 48.37%; 同期一般公共預算自給率為 15.42%, 較上年上升 0.3 個百分點,地區財政收支平衡壓力較大,收支平衡對中央補助收入的依賴度高。 2021 年前三季度,隨著經濟持續復蘇,青海省實現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250.7 億元,同比增長 14.5%;稅收收入 177.4 億元,同比增長 9.7%,其中增值 稅同比增長 7.3%,主要系工業生產加快恢復疊加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多種因素 拉動收入增長所致,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和資源稅同比

45、增速分別為 3.0%、 7.7%和-8.5%;同期,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1300.8 億元,同比下降 3.9%;一般公共 預算自給率為 19.3%,收支平衡壓力仍較大。 6 剛性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 新世紀評級版權所有 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11 圖表圖表 5. 2020 年年青海青海省與全國其他省省與全國其他省市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及及稅收占比情況稅收占比情況 數據來源:Wind 資訊,新世紀評級整理 青海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主要來自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020 年受 疫情影響,土地出讓收入下滑,加之車輛通行費實行減免政策,全省

46、政府性基金 預算收入同比下降 23.7%至 186.94 億元,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完成 144.84 億元,同比下降 26.9%,占比 77.5%;車輛通行費同比減少 18.20 億元至 2.11 億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專項用于土地收儲、高速公路還貸、重大水利建 設等支出,2020 年全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有所縮減,當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支 出同比下降 3.6%至 322.71 億元,政府性基金預算自給率較上年下降 15.34 個百 分點至 57.93%,收支平衡壓力加大。 2021 年上半年度,受益于土地交易量大幅增加等因素影響,青海省實現政 府性基金預算收入 91.3 億元,同比增長

47、 36.1%,完成預算的 66%;受專項債券安 排實施的省級交通重大建設項目等一次性因素影響, 同期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同 比下降 35.0%至 92.1 億元;同期政府性基金預算自給率為 99.1%,收支缺口顯著 收縮。 二、下轄各州市經濟與財政實力分析二、下轄各州市經濟與財政實力分析 青海省下轄西寧、海東兩個地級市及海北州、黃南州、海南州、果洛州、玉 樹州、海西州等 6 個民族自治州7。青海山脈縱橫,峰巒重疊,湖泊眾多,峽谷、 盆地遍布。境內自北向南祁連山、昆侖山和唐古拉山三大山脈橫貫東西,將全省 分為了三大自然區青南高原高寒區、 西北干旱區和東部季風區。 其中海拔低、 自然條件較好、適宜耕

48、作的東部季風區主要以青海湖環湖地區、河湟谷地為主, 可供開發面積不到全省國土面積的十分之一, 但是全省人口及產業發展的聚集地。 7 6 個民族自治州全稱分別為海北藏族自治州、黃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樹 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新世紀評級版權所有 區域區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12 青南高原以及以祁連山地和柴達木盆地為主的西北干旱區是全省牧區、 半農半牧 區的匯集地,地域遼闊,但人口密度低。 根據青海省主體功能區規劃 ,全省重點開發區域集中于以西寧為中心的 東部地區和以格爾木市、德令哈市為重心、礦產資源儲備豐富的柴達木地區,可 供開發面積合計為 7.3 萬平方公

49、里,占全省國土面積的 10.18%。 圖表圖表 6. 青海青海省省行政區劃及三大自然區分布圖行政區劃及三大自然區分布圖 資料來源:民政部全國行政區劃信息查詢平臺及公開資料 根據青海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O 三五年遠景目 標綱要 ,青海省依托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劃定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 田、城鎮開發邊界等空間管控邊界,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區、農產品主產區、生態 功能區三大空間格局。按照“兩核一軸一高地”區域協調發展總體布局和“一群 兩區多點”城鎮化空間體系,明確區域功能定位,構建城市群為主體的空間動力 系統,牽引東中西協同發展。其中, “兩核一軸一高地”的“兩核”即西寧海

50、東都市圈、柴達木東西呼應的核心增長極, “一軸”即以蘭青青藏(西格段) 格庫鐵(公)路為主線橫貫東西、側翼相連的經濟發展軸, “一高地”即三江 源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祁連山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共同構筑的國家生態文明高地。 “一群兩區多點” 的 “一群” 即河湟谷地城市群, “兩區”即柴達木盆地城鎮區、泛共和盆地城鎮區, “多點”即玉樹、瑪沁等重 點生態功能區城鎮。 同時,青海省積極推進蘭州西寧城市群發展規劃重大任務實施,包括 城市群綜合交通互聯互通工程、 綠色循環產業體系建設工程、 對外開放合作工程、 能源資源合作工程、市場一體化建設工程等,蘭西城市群規劃范圍包括青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新世紀評級:青海省及下轄各州市經濟財政實力與債務研究(2021)(27頁).pdf)為本站 (X-iao)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