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 年深度行業分析研究報告 3目目 錄錄1 1. .政策體系逐漸明朗,行業預期不斷升溫政策體系逐漸明朗,行業預期不斷升溫3 3. .生產生產- -儲運儲運- -加注加注- -應用構成整個氫能產業鏈應用構成整個氫能產業鏈3.13.1. .制氫:三種主流制氫路徑,綠氫助力深度脫碳制氫:三種主流制氫路徑,綠氫助力深度脫碳3.23.2. .儲運:高壓氣態儲氫為主流,固液態儲氫產業化有待降本儲運:高壓氣態儲氫為主流,固液態儲氫產業化有待降本3.33.3. .加注:加注成本尚高,加氫站加速布局加注:加注成本尚高,加氫站加速布局2 2. .氫能滲透率有望提升,長期發展潛力廣闊氫能滲透率有望提升,長期發
2、展潛力廣闊4 4. .產業鏈主要參與主體分析產業鏈主要參與主體分析3.4.3.4.應用:燃料電池是較為常見的終端應用,交通領域優先發展應用:燃料電池是較為常見的終端應用,交通領域優先發展4國家層面的氫能產業扶持政策密集出臺國家層面的氫能產業扶持政策密集出臺,氫能地位不斷提升氫能地位不斷提升。圖:國家層面氫能產業相關政策圖:國家層面氫能產業相關政策1.政策政策體系逐漸明朗,行業預期不斷升溫體系逐漸明朗,行業預期不斷升溫國家相關扶持政策密集出臺,加速氫能產業化進程國家相關扶持政策密集出臺,加速氫能產業化進程發布日期發布日期發布單位發布單位政策名稱政策名稱主要內容主要內容2019年3月國務院2019
3、年政府工作報告穩定汽車消費,繼續執行新能源汽車購置優惠政策,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2019年5月工信部2019年新能源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要求持續優化新能源汽車標準體系,制定燃料電池電動汽車領域的相關安全標準,推進充電設施及加氫系統領域標準制定工作,氫燃科生產,氫能設備與循運設備制造,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加氫站建設,經營等產業列入全國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19年10月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0年1月1日實施,高效制氫,運氫及高密度儲氫技 術開發應用及設備制造,加氫站等內容被列入第一類(鼓勵類)的第五項(新能源)中。2019年11月國家發改委等15部門關于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
4、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氫能產業創新、集聚發展,完善氫能制備、儲運、加注等設施和服務。2019年12月國家統計局能源統計報表制度首度將氫氣納入2020年能源統計。2020年3月發改委、司法部關于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法規政策體系的意見研究制定氫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發展的標準規范和支持政策(2021年完成) 。2020年4月國家能源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征求意見稿) 氫能被列為能源范疇。2020年6月國家能源局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推動儲能、氫能技術進步與產業發展。2020年10月中國汽車工業工程協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在燃料電池汽車方面,將發展氫燃料電池商用車作為整個氫
5、能燃料電池行業的突破口,以客車和城市物流車為切入領域,重點在可再生能源制氫和工業副產氫豐富的區域推廣中大型客車、物流車,逐步推廣至載重量大、長距離的中重卡、牽引車、港口拖車及乘用車等。2030-2035年,實現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的大規模推廣應用,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00萬輛左右,完全掌握燃料電池核心關鍵技術,建立完備的燃料電池材料、部件、系統的制備與生產產業鏈。2020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攻克氫能儲運、加氫站、車載儲氫等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支撐技術。2021年3月全國人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
6、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在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2021年4月國家能源局2021能源工作指導意見開展氫能產業試點示范,積極探索多種技術路線和應用路徑。2021年9月財政部等五部委關于啟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工作的通知同意廣東省和北京市、上海市作為全國首批示范城市群,啟動實施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工作。在4年示范期內,國家五部委將通過“以獎代補”方式對示范城市群給予獎勵。2021年10月國務院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指出積極擴大包括氫能在內的新能源在交通運輸領域應用。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步降低傳統燃油汽車在新車產銷和汽車
7、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動城市公共服務車輛電動化替代,推廣電力、氫燃料、液化天然氣動力重型貨運車輛。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5國家層面的氫能產業扶持政策密集出臺國家層面的氫能產業扶持政策密集出臺,氫能地位不斷提升氫能地位不斷提升。圖:國家層面氫能產業相關政策圖:國家層面氫能產業相關政策1.政策政策體系逐漸明朗,行業預期不斷升溫體系逐漸明朗,行業預期不斷升溫國家相關扶持政策密集出臺,加速氫能產業化進程國家相關扶持政策密集出臺,加速氫能產業化進程發布日期發布日期發布單位發布單位政策名稱政策名稱主要內容主要內容2019年3月國務院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穩定汽
8、車消費,繼續執行新能源汽車購置優惠政策,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2019年5月工信部2019年新能源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要求持續優化新能源汽車標準體系,制定燃料電池電動汽車領域的相關安全標準,推進充電設施及加氫系統領域標準制定工作,氫燃科生產,氫能設備與循運設備制造,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加氫站建設,經營等產業列入全國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19年10月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0年1月1日實施,高效制氫,運氫及高密度儲氫技 術開發應用及設備制造,加氫站等內容被列入第一類(鼓勵類)的第五項(新能源)中。2019年11月國家發改委等15部門關于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
9、實施意見推動氫能產業創新、集聚發展,完善氫能制備、儲運、加注等設施和服務。2019年12月國家統計局能源統計報表制度首度將氫氣納入2020年能源統計。2020年3月發改委、司法部關于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法規政策體系的意見研究制定氫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發展的標準規范和支持政策(2021年完成) 。2020年4月國家能源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征求意見稿) 氫能被列為能源范疇。2020年6月國家能源局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推動儲能、氫能技術進步與產業發展。2020年10月中國汽車工業工程協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在燃料電池汽車方面,將發展氫燃料電池商用車作為整個氫能燃料電池行業的突破
10、口,以客車和城市物流車為切入領域,重點在可再生能源制氫和工業副產氫豐富的區域推廣中大型客車、物流車,逐步推廣至載重量大、長距離的中重卡、牽引車、港口拖車及乘用車等。2030-2035年,實現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的大規模推廣應用,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00萬輛左右,完全掌握燃料電池核心關鍵技術,建立完備的燃料電池材料、部件、系統的制備與生產產業鏈。2020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攻克氫能儲運、加氫站、車載儲氫等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支撐技術。2021年3月全國人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
11、綱要在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2021年4月國家能源局2021能源工作指導意見開展氫能產業試點示范,積極探索多種技術路線和應用路徑。2021年9月財政部等五部委關于啟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工作的通知同意廣東省和北京市、上海市作為全國首批示范城市群,啟動實施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工作。在4年示范期內,國家五部委將通過“以獎代補”方式對示范城市群給予獎勵。2021年10月國務院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指出積極擴大包括氫能在內的新能源在交通運輸領域應用。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步降低傳統燃油汽車在新車產銷和汽車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動
12、城市公共服務車輛電動化替代,推廣電力、氫燃料、液化天然氣動力重型貨運車輛。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6多省發布氫能及燃料電池車產業規劃多省發布氫能及燃料電池車產業規劃,加速氫能產業化進程加速氫能產業化進程。自2019年以來北京、山東、河北、浙江等省市相繼出臺氫能及燃料電池車發展規劃或扶持政策,并從產業規模、企業數量、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等方面明確階段目標。表:各省份氫能及燃料電池車產業鏈相關政策表:各省份氫能及燃料電池車產業鏈相關政策1.政策政策體系逐漸明朗,行業預期不斷升溫體系逐漸明朗,行業預期不斷升溫地方政府產業規劃為氫能產業發展注入動力地方政
13、府產業規劃為氫能產業發展注入動力省市省市政策文件政策文件發布年份發布年份目標年份目標年份加氫站建設目標(個)加氫站建設目標(個) 產業產值(億元)產業產值(億元)氫燃料電池車推廣氫燃料電池車推廣固定式發電應用固定式發電應用江蘇 江蘇省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規劃2019202550/累計投放4000500座廣州廣州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19-2030)2020202550600燃料電池汽車占比不低于30%4座20301002000/10座山東山東省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0-2030年)202020251001000累計推廣10000100座20302003000累計推廣50000/北京氫燃
14、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3375003000/20257410003000/天津天津市氫能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202020221015010002座內蒙古內蒙古自治區促進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若干措施(施行)(征求意見稿)20202023604003830/2025901000(燃料電池車)10000/浙江浙江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20212022301001000/四川四川省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2021202560/60005座氫能分布式能源站河北河北省氫能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2251501000/202510
15、050010000/上海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20212025701000(燃料電池車)10000/7據中國氫能產業聯盟與石油和化學規劃院的統計,2019年我國氫氣產能約4100萬噸/年,產量約3342萬噸,按照能源管理,換算熱值占終端能源總量份額僅2.7%。據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2019/2020數據,至2050年,氫能在交通運輸、儲能、工業、建筑等領域廣泛使用,氫氣年需求量將提升至6000萬噸萬噸,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達10%,產業產值達到12萬億;至2060年為實現碳中和目標,氫氣年需求量將增加至1.3億噸左右億噸左右,在我國終端能源體
16、系中占比達到20%。據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2019/2020數據,至2050年氫能年需求量達6000萬噸,可減排7億噸二氧化碳。其中交通運輸、工業領域、建筑及其他領域用氫占比分別達41%、57%、2%。2.氫氫能滲透率有望提升,能滲透率有望提升,長期發展潛力廣闊長期發展潛力廣闊氫能滲透率氫能滲透率僅僅2.7%,至,至2050年需求有望達年需求有望達6000萬噸萬噸表表:中國氫能發展總體目標:中國氫能發展總體目標產業目標產業目標現狀(現狀(2019)近期目標近期目標(2020-2025)中期目標中期目標(2026-2035)遠期目標遠期目標(2036-2050)氫能源比例(%)2.70
17、%4%5.90%10%氫氣需求量(萬噸)3,0004,0006,000產業產值(億元)3,00010,00050,000120,000加氫站(座)232002,00012,000燃料電池車(萬輛)0.25130500固定式電源/電站(座)2001,0005,00020,000燃料電池系統(萬套)16150550圖:圖:2050年下游各領域用氫量預測年下游各領域用氫量預測82020圖:氫能產業鏈圖:氫能產業鏈3.生產生產-儲運儲運-加注加注-應用構成整個氫能產業鏈應用構成整個氫能產業鏈9三種主流制氫路徑,產業基礎較為成熟三種主流制氫路徑,產業基礎較為成熟氫氣目前主要由三種主流制取路徑:1)以煤炭
18、、天然氣為代表的化石能源重整制氫化石能源重整制氫;2)以焦爐煤氣、氯堿尾氣、丙烷脫氫為代表的工業副產氣制氫工業副產氣制氫;3)電解水制氫電解水制氫。我國氫能的生產利用已較為廣泛,制成的氫氣主要應用在工業原料或生產供熱中。此外還有其他制氫方式包括生物質制氫、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核能制氫等,但仍然處于試驗和開發階段,尚未形成工業化應用。圖:氫制備圖:氫制備工藝類型工藝類型3.1 制制氫:三種主流制氫路徑,綠氫助力深度脫碳氫:三種主流制氫路徑,綠氫助力深度脫碳102019年我國年我國化石能源制氫占比化石能源制氫占比78%,煤制氫占據主導地位,煤制氫占據主導地位我國主要以煤炭為原材料我國主要以煤炭
19、為原材料,煤氣化制氫占據主導地位煤氣化制氫占據主導地位。據中國氫能聯盟及車百智庫數據,2019年中國氫氣產量約3342萬噸,其中煤制氫產量2124萬噸,占比64%,工業副產氫708萬噸,占比21%,天然氣制氫460萬噸,占比14%,電解水制氫50萬噸,占比1%左右;據Hydrogen From Renewable Power 2017數據顯示,全球制氫中48%來自天然氣重整制氫,30%來自石油制氫;18%來自煤制氫,4%為電解水制氫。圖:圖:2019年中國氫氣生產結構與產能分布年中國氫氣生產結構與產能分布3.1 制制氫:三種主流制氫路徑,綠氫助力深度脫碳氫:三種主流制氫路徑,綠氫助力深度脫碳圖
20、:圖:2017年全球氫氣生產結構狀況年全球氫氣生產結構狀況112020三種主流制氫路徑及優缺點比較三種主流制氫路徑及優缺點比較國內現階段氫氣主要由化石能源制氫或副產氫獲得,為實現碳減排和化石能源替代的目標,后續主要有兩種發展路徑:1)發展藍氫,即在灰氫制作過程中結合CCUS降低碳排放,但化石能源制氫及工業副產氫最多只能降低80%碳排放,更多是向綠氫轉變中的過渡階段。2)發展綠氫,即待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電價成本下降后,全面推廣電解水制氫。表:主要制氫路徑及其優缺點表:主要制氫路徑及其優缺點3.1 制制氫:三種主流制氫路徑,綠氫助力深度脫碳氫:三種主流制氫路徑,綠氫助力深度脫碳制氫方式制氫方式原料
21、原料優點優點缺點缺點適用范圍適用范圍生產過程單位碳排放生產過程單位碳排放34(kgCO2/kgH2)制氫效率制氫效率(噸)噸)灰氫灰氫化石能源制氫化石能源制氫煤技術成熟、成本低儲量有限,制氫過程存在碳排放問題,須提純及去除雜質合成氨、合成甲醇、石油煉制傳統煤氣化 19噸煤制氫0.110.13噸天然氣技術成熟、耗水量小,氫氣產率高/SMR 9.5噸天然氣制氫0.23噸工業副產氫工業副產氫焦爐煤氣、化肥工業、氯堿、輕烴利用等成本低、效率高須提純及雜質去除,無法作為大規模集中化的氫能供應源合成氨、石油煉制焦爐氣制氫 5噸焦炭制氫0.017噸噸燒堿制氫0.024噸氯堿制氫 5噸合成氨制氫0.04噸藍氫
22、藍氫結合結合CCUS技術技術灰氫原料+CCUS碳排放量小成本高,經濟性尚未體現灰氫制備路徑傳統煤氣化+CCUS 2/SMR+CCUS1綠氫綠氫電解水制氫電解水制氫電、水工藝過程簡單,制氫過程不存在碳排放尚未實現規?;瘧?,成本較高結合可再生能源制氫;電子、有色金屬冶煉等對氣體純度及雜質含量有特殊要求電網電力 3845/水電風電 1光伏發電4KW/L6KW/L最低啟動溫度-40-40電堆壽命5500h8000h電堆成本1800元/kW2.5KW/L3KW/L冷啟動溫度-40-40電堆壽命16500h30000h電堆成本1200元/kW=3噸、續航里程400km的氫燃料電池物流車將于2025202
23、5- -20302030年間年間TCO成本經濟性優于純電動車型。圖:商用車用燃料電池系統與儲氫系統價格下降圖:商用車用燃料電池系統與儲氫系統價格下降圖:氫燃料電池客車圖:氫燃料電池客車&物流車成本經濟性趨勢物流車成本經濟性趨勢數據來源: 中國氫能產業發展報告 2020 ,東吳證券研究所3.4 應用應用:燃料電池是較為常見的終端應用:燃料電池是較為常見的終端應用,交通,交通領域優先發展領域優先發展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202025E2035E2050E燃料電池系統價格(元/kW)儲氫系統價格(元/kg)31道路交通領域:氫燃料電池成本是市場化應用的
24、重要因素道路交通領域:氫燃料電池成本是市場化應用的重要因素數據來源: 中國氫能產業發展報告 2020 ,東吳證券研究所未來隨著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技術突破與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下降,重卡、乘用車的市場化進程將加快;氫燃料電池重卡是重卡領域減排脫碳的重要替代方案,目前國內已推出多款車型,并已開展小范圍小批量的試運營(北汽福田32T、江鈴威龍),車百智庫預計載荷能力=35噸、續航里程=500km的氫燃料電池重卡將于20302030年左右年左右TCO成本經濟性優于純電動車型;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尚未在我國實現量產與銷售,車百智庫預計續航里程=500km的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將于20402040年后年后達到與同
25、等續航能力的純電動車型相當的TCO成本經濟性,未來乘用車用燃料電池系統與儲氫系統的價格將隨著規?;a大幅降低。圖:氫燃料電池重卡圖:氫燃料電池重卡&乘用車成本經濟性趨勢乘用車成本經濟性趨勢數據來源: 中國氫能產業發展報告 2020 ,東吳證券研究所圖:乘用車用燃料電池系統與儲氫系統價格下降圖:乘用車用燃料電池系統與儲氫系統價格下降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202520352050燃料電池系統價格(元/kW)儲氫系統價格(元/kg)3.4 應用應用:燃料電池是較為常見的終端應用:燃料電池是較為常見的終端應用,交通,交通領域優先發
26、展領域優先發展32車百智庫預計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市場滲透率未來將逐步提升,拉動生產與應用規模的擴大;商用車方面:商用車方面:隨著燃料電池和儲氫系統技術性能的提升,氫燃料電池的續航能力、低溫適應性、能源補給時間、裝載空間等方面的優勢逐漸凸顯,在長距離公交大巴、長距離城市或城際物流配送領域和干線或支線重載長途物流領域發揮優勢作用;乘用車方面:乘用車方面:技術路線不同于商用車,在整車布置、動力性、經濟性、乘坐體驗和續航里程等方面要求更高,需要更高的氫燃料電池系統功率密度,多采用功率密度更高的金屬板電堆代替石墨板電堆,未來有望替代電動乘用車在中國智能共享出行市場有較大發展;總體來說,中國氫燃料電池成本下
27、降的主要途徑是擴大量產規模中國氫燃料電池成本下降的主要途徑是擴大量產規模,企業可以通過提高關鍵零部件的采購量,縮減單位采購價格;提高生產設備的利用率和技術水平;利用規?;a的經驗,尋求低成本的生產方案。2025E2035E2050E氫燃料電池客車5.0%25.0%40.0%氫燃料電池物流車5.0%10.0%氫燃料電池重卡0.2%15.0%75.0%氫燃料電池乘用車0.1%2.0%12.0%表:預計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市場滲透率表:預計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市場滲透率數據來源: 中國氫能產業發展報告 2020 ,東吳證券研究所道路交通領域:氫燃料電池成本是市場化應用的重要因素道路交通領域:氫燃料電池成本
28、是市場化應用的重要因素3.4 應用應用:燃料電池是較為常見的終端應用:燃料電池是較為常見的終端應用,交通,交通領域優先發展領域優先發展33在非道路運輸領域,中國正在氫燃料電池重型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船舶、無人機重型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船舶、無人機等領域積極探索;目前在上述領域已有項目和技術儲備,未來逐步完成實際運營驗證及性能改進,推進商業化應用,擴展氫能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非道路交通領域:正在進行積極探索,未來逐步完成運營驗證及性能改進非道路交通領域:正在進行積極探索,未來逐步完成運營驗證及性能改進領域領域國內項目和技術儲備國內項目和技術儲備重型工程機械重型工程機械叉車叉車2019年11月清
29、大股份與深圳汽航院成立全國首個“燃料電池智能叉車聯合創新中心”礦用車礦用車2019年12月濰柴200噸以上氫燃料電池礦用卡車自卸車下線,采用氫燃料-鋰電池能源系統,驅動電極功率達1100kW有軌電車有軌電車中車四方已推出兩代氫燃料電池有軌電車,第二代已在佛山高明投運,搭載230kW氫燃料電池堆和鈦酸鋰電池,儲氫瓶140L*6個,續航里程100km,已開通線路6.5km,設車站10座,其中換乘站1座,最多載客270人;2020年4月,中國中鐵首輛氫燃料電池有軌電車完成靜態調試工作船舶船舶2002年北京世紀福原燃料電池公司的燃料電池游艇試航成功,功率400W;2005年上海海事大學研發氫燃料電池游
30、艇“天翔1號”,功率2kW;2019年中國船舶七一二所發布全國首臺500kW級船用氫燃料電池系統航空領域航空領域無人機無人機代表企業:新研氫能、北京晟澤、武漢眾宇、首航國翼、同濟大學、上海攀業、清能股份等,覆蓋航段在2km以內高空,燃料電池功率在百瓦到千瓦級有人飛機有人飛機2017年大連物化所研制國內首駕有人駕駛燃料電池試驗機試飛成功,燃料電池系統20kW,代表企業:大連物化所、中國商飛等表:氫燃料電池在非道路交通運輸領域的國內項目和技術儲備表:氫燃料電池在非道路交通運輸領域的國內項目和技術儲備3.4 應用應用:燃料電池是較為常見的終端應用:燃料電池是較為常見的終端應用,交通,交通領域優先發展
31、領域優先發展34微型熱電聯供用于家庭或小型商業建筑同時提供熱量和電力,以避免長距離運輸約6-8%能量損失,達到節能效果,當所需電力大于系統供電能力時,用戶可向電力公司購買;系統余熱可為用戶提供熱水及采暖系統;目前微型熱電聯供技術路線有內燃機、微型燃氣輪機、燃料電池等微型熱電聯供技術路線有內燃機、微型燃氣輪機、燃料電池等,其中,燃料電池具有能量轉換效率高、燃料選取范圍廣、功率密度大和安靜無污染等特征;目前美日均已實現燃料電池微型熱電聯供商業化目前美日均已實現燃料電池微型熱電聯供商業化,美國是最早從事SOFC技術研究的國家,美國Bloom Energy公司是目前公認的SOFC領域技術力量最強、運作
32、最成功的公司,開發的SOFC發電系統規格在100250k W,主要發展方向為長壽命、低衰減及大功率;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于2011年開發出全球首個商業化的SOFC熱電聯供系統(Ene-Farm type S),截至2019年底,日本已累計推廣家用SOFC熱電聯供系統約8.1萬套。中國的燃料電池微型熱電聯供正在初步研發階段中國的燃料電池微型熱電聯供正在初步研發階段,國內最早開展SOFC研發生產的企業是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產品為SOFC電解質隔膜、單電池,同時具備電堆量產能力;目前,河北、天津、廣州、上海等多地提出推廣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的試點項目;高成本是中國市場
33、推廣的主要障礙,度電成本明顯高于終端電價,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大型SOFC分布式熱電聯供系統才能展現出一定的經濟性。建筑領域:燃料電池是微型熱電聯供合適的路線建筑領域:燃料電池是微型熱電聯供合適的路線往復式發動機往復式發動機汽輪機汽輪機燃氣輪機燃氣輪機微燃機微燃機燃料電池燃料電池功率(MW)0.005-100.5-數百0.5-3000.03-1.00.2-2.8電效率27-41%5-40%27-39%22-28%30-63%CHP綜合效率-80%-80%-80%-70%55-90%熱電比0.83-2.010-140.9-1.71.4-2.00.5-1.0CHP安裝成
34、本(美元/KWh)1500-2900670-11001200-33002500-45005000-6500大修間隔時間(h)30000-600005000025000-5000040000-8000032000-64000啟動時間10S1h-1d10min-1h60s3h-2dNox(kg/MWh)0.0270.18-0.360.24-0.590.06-0.220.005-0.007表:各熱電聯供技術路線的性能比較表:各熱電聯供技術路線的性能比較中國氫能產業發展報告 20203.4 應用應用:燃料電池是較為常見的終端應用:燃料電池是較為常見的終端應用,交通,交通領域優先發展領域優先發展354.
35、產業產業鏈主要參與主體分析鏈主要參與主體分析:制氫、儲運、加注:制氫、儲運、加注制氫制氫國內國外美錦能源(000723.SZ)、濱化股份(601678.SH)、東華能源(002221.SZ)、嘉化能源(600273.SH)、隆基股份(601012.SH)、衛星化學(002648.SZ)、金馬能源(6885.HK)、鴻達興業(002002.SZ)、寶豐能源(600989.SH)、凱美特氣(002549.SZ)、金宏氣體(688106.SH)、億利潔能(600277.SH)、中國石化(0386.HK)、中國石油(0857.HK)、新天綠能(0956.HK)、協鑫新能源(0451.HK)、中國旭陽集
36、團(1907.HK)、國家能源集團、寶武集團、河鋼集團、華昌化工、浦江氣體、京輝氣體、中船718所、蘇州競立、天津大陸、淳華氫能林德、法液空、空氣產品公司(AP)、挪威NEL、西門子、Hydrogenics儲運儲運高壓氣態儲運裝備高壓氣態儲運裝備國內國外中材科技(002080.SZ)、中集安瑞科(3899.HK)、京城股份(600860.SH)、天沃科技(002564.SZ)、亞普股份(603013.SH)、鴻達興業(002002.SZ)、斯林達、巨化集團、北京科泰克、天海工業美國Lincoln、挪威Hexagon、韓國ILJIN、日本JFE液氫儲運裝備液氫儲運裝備國內國外液氫儲罐液氫儲罐:富
37、瑞特裝(300228.SZ)、航天晨光(600501.SH)、四川空分、國富氫能液化裝置液化裝置:航天101所、中科富海液氫儲罐:液氫儲罐:俄羅斯JSC深冷機械制造、美國chart公司、日本巖谷液化裝置:液化裝置:林德、法液空、AP固態儲運裝備固態儲運裝備國內國外安泰科技(000969.SZ)、有研集團、上海氫楓法國麥克菲加注加注加氫站建設運營加氫站建設運營國內國外美錦能源(000723.SZ)、東華能源(002221.SZ)、嘉化能源(600273.SH)、安泰科技(000969.SZ)、中國石化(0386.HK)、國家能源集團、河鋼集團、舜華新能源、上海氫楓、嘉氫實業林德、法液空、AP加氫
38、站裝備加氫站裝備國內國外加氫機加氫機:厚普股份(300471.SZ)、國富氫能、上海氫楓、國家能源集團、舜華新能源、海德利森、正星科技壓縮機壓縮機:北京京城、北京天高、江蘇恒久機械、中鼎恒盛加氫機:加氫機:AP、林德壓縮機:壓縮機:PDC、Hydro-pac、德國hofer、英國豪頓液氫泵:液氫泵:林德、ACD36整車整車國內國外宇通客車(600066.SH)、宇通重工(600817.SH)、中通客車(000957.SZ)、福田汽車(600166.SH)、上汽集團(600104.SH)、長城汽車(601633.SH)、上海申龍、飛馳科技豐田、現代、通用、USHybrid、Kenworth、尼古
39、拉燃料電池燃料電池系統集成系統集成國內國外雪人股份(002639.SZ)、雄韜股份(002733.SZ)、大洋電機(002249.SZ)、濰柴動力(000338.SZ)、億華通-U(688339.SH)、騰龍股份(603158.SH)、上海重塑、捷氫科技、清能股份、東方氫能、國電投氫能公司、新源動力、愛德曼、明天氫能、未勢能源豐田、現代、UTC Power、Intelligent Energy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電堆國內國外騰龍股份(603158.SH)、雪人股份(002639.SZ)、廣東國鴻、上海神力、捷氫科技、新源動力、清能股份、愛德曼、上海氫晨、未勢能源、氫璞創能、鋒源新創、驥翀氫能、
40、明天氫能豐田、現代、巴拉德、hydrogenics、PowerCell燃料電池系統配件燃料電池系統配件氫循環系統氫循環系統國內國外雪人股份(002639.SZ)、冰輪環境(000811.SZ) 、蘇州瑞驅、東德實業、浙江宏昇、未勢能源美國park、德國普旭空氣壓縮機空氣壓縮機國內國外雪人股份(002639.SZ)、漢鐘精機(002158.SZ)、鮑斯股份(300441.SZ)、冰輪環境(000811.SZ)、金通靈(300091.SZ)、伯肯節能(833077.NQ)、金士頓科技、海德韋爾、勢加透博、德燃動力、濰坊富源、東德實業豐田、瑞典OPCON、美國UQM、美國蓋瑞特雙極板雙極板國內國外中
41、鋼天源(002057.SZ)、威孚高科(000581.SZ)、安泰科技(000969.SZ)、上海弘楓、上海治臻、明天氫能、華熔科技Cellimpact、Dana、Grabener、treadstone膜電極膜電極國內國外道氏技術(300409.SZ)、廣東國鴻、鴻基創能、擎動科技、武漢理工、上海唐峰、億氫科技3M、英國莊信萬豐、Gore、日本東麗、Kolon、巴拉德質子交換膜質子交換膜國內國外東岳集團(0189.HK)、東材科技(601208.SH)、漢丞科技、中科氫能Gore、科慕、陶氏杜邦催化劑催化劑國內國外貴研鉑業(600459.SH)、龍蟠科技(603906.SH)、上海濟平、中科科創、中自環保日本田中、英國莊信萬豐、比利時優美科、3M氣體擴散層氣體擴散層碳碳紙紙/碳布碳布國內國外通用氫能、臺灣碳能、捷氫科技、上海濟平德國SGL、日本東麗、日本JSR、巴拉德4.產業產業鏈主要參與主體分析:燃料電池、整車鏈主要參與主體分析:燃料電池、整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