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 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 2 引引 言言 統計顯示,截止 2020 年 2 月 12 日,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紅十字會、29 個?。ㄗ灾螀^、直轄市) 、新疆建設兵團、部隊醫院,共派出 178 支醫療隊、21618 名醫療隊員支援湖北。其中,國家及各地援鄂醫療隊員 20218 名(含醫技人員5405 名、護理人員 14151 名,其他人員 662 名) ,解放軍部隊援鄂醫療隊員 1400 名。這次疫情透露了我國醫療服務供給不足、醫療信息化水平不高、公共衛生體系的質量和效率有待提升的問題。 在疫情影響下我國智慧醫療的應用價
2、值逐步彰顯:互聯網醫療提供網上的醫療導診和咨詢服務;智能傳感器應用于非接觸式的醫療檢測中;機器人在疫情中大展身手,智能機器人不斷投入使用,在醫療、防控、便民等多種場景助力防疫工作高效展開。 2020 年 2 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信息化支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要求進一步推動發揮信息化在輔助疫情研判、創新診療模式、提升服務效率等方面的支撐作用。文件進一步充分肯定了智慧醫療的重要性。 目前,我國醫療信息化發展路徑日漸清晰,呈現加速發展態勢,很多互聯網醫療機構逐步開展互聯網問診服務,患者和醫生之間的信任機制、醫療質量監控機制等逐步建立,智慧醫療的收益方式、與醫療
3、保險連通等開始有效的嘗試,以及諸如分級診療、醫生多點執業、取消醫院事業編制、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等政策也將促進智慧醫療產業快速擴大。 智慧醫療是 5G 技術在物聯網的應用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場景。在 5G 網絡下,診斷和治療將突破原有的地域限制,醫療資源更加平均。健康管理和初步診斷將家居化,醫生與患者可以實現更高效的分配和對接。 5G 時代, 傳統醫院將向健康管理中心轉型,質量提高未來,隨著 5G 技術的進一步商用、普及,在 5G 技術下的智慧醫療將得到更多的應用,醫療水平、醫療技術也可以的到進一步提高。2020 年 2 月 8 日,北京武漢兩地醫護人員使用 5G 技術實現了遠程病例討論,這是新型冠
4、狀病毒肺炎疫情出現以來,北京醫療隊利用 5G 技術的首次實戰。5G 遠程會診平臺投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診治中,可以減少醫患直接接觸,是 5G+智慧醫療的又一落地實施。 未來幾年將是中國智慧醫療建設飛速發展的時期,在新醫改方案的指導下,各地方政府將會加大當地智慧醫療建設方面的投入,將會有更多的醫療機構參與到信息化建設中,一些信息化建設較好的醫療機構也將致力于建設更為先進的醫院管理系統,提升自身競爭力,給廣大居民帶來更好的醫療體驗。 政策助力,醫療信息化進程加快的背景下,互聯網公司與傳統醫療機構積極開啟醫療產業新的市場空間, 百度、 騰訊、 阿里等國內 IT 巨頭紛紛扎堆進軍智慧醫療領域,2021
5、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 中投產業研究院版權所有 3 傳統醫療機構也在該領域尋求創新發展道路。巨大的市場空間也在吸引著越來越多創投資金的涌入。 本研究源自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完整報告 2021-2025 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的濃縮部分,您若想對智慧醫療市場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智慧醫療相關行業,完整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訂購詳情見報告最后附件。 2021 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 中投產業研究院版權所有 4 目目 錄錄 第一章第一章 疫情背景下我國醫療行業發展
6、的不足疫情背景下我國醫療行業發展的不足 . 1 1.1 醫療服務短期供給不足 .1 1.2 醫療人員長期供給不足 .1 1.3 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問題 .1 1.4 醫療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2 第二章第二章 疫情影響下我國智慧醫療的應用價值疫情影響下我國智慧醫療的應用價值 . 4 2.1 互聯網醫療提供咨詢導診服務 .4 2.2 遠程醫療提升醫療資源利用 .4 2.3 智能傳感應用于醫療檢測中 .5 2.4 健康可穿戴設備減少接觸傳播 .7 2.5 醫療機器人提供相關基礎服務 .8 第三章第三章 中國智慧醫療總體發展情況分析中國智慧醫療總體發展情況分析 . 10 3.1 智慧醫療產業鏈結構 .
7、10 3.2 智慧醫療行業發展背景 .10 3.3 智慧醫療相關政策匯總 . 11 3.4 智慧醫療行業發展階段 . 11 3.5 智慧醫療市場規模分析 .12 第四章第四章 疫情對智慧醫療行業的影響分析疫情對智慧醫療行業的影響分析 . 14 4.1 疫情對智慧醫療行業短期影響分析 .14 4.2 疫情對智慧醫療行業長期影響分析 .14 4.3 疫情影響下智慧醫療相關企業或迎來發展機遇 .14 4.3.1 方案提供商 .15 4.3.2 系統建設商 .15 4.3.3 醫療大數據企業 .16 第五章第五章 疫疫情影響下智慧醫療產業鏈相關投資熱點情影響下智慧醫療產業鏈相關投資熱點 . 17 5.
8、1 5G 產業 .17 5.2 遠程醫療 .18 5.3 移動醫療 .19 5.4 可穿戴設備 .21 5.5 醫療機器人 .22 2021 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 中投產業研究院版權所有 5 第六章第六章 疫情影響下智慧醫療的投資前景分析疫情影響下智慧醫療的投資前景分析 . 25 6.1 疫情助推醫療信息化發展 .25 6.1.1 政策機遇分析 .25 6.1.2 需求機遇分析 .25 6.2 智慧醫療行業發展前景 .25 6.2.1 智慧醫療行業發展態勢 .25 6.2.2 智慧醫療未來發展展望 .27 附件附件: . 28 圖表 1
9、2018 年中西東部地區醫療資源分布占比情況 .2 圖表 2 各上市公司互聯網醫療業務疫情助力情況 .4 圖表 3 本次疫情 5G+遠程醫療應用主要事件 .5 圖表 4 智慧醫療產業鏈 .10 圖表 5 智慧醫療相關政策匯總 . 11 圖表 6 中國智慧醫療行業投資規模及預測 .12 圖表 7 醫療方案提供商或因疫情迎機遇 .15 圖表 8 醫療系統建設商或因疫情迎機遇 .15 圖表 9 醫療大數據企業或因疫情迎機遇 .16 圖表 10 中國 5G 市場規模 .17 圖表 11 2013-2018 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 .20 圖表 12 2019-2023 年我國移動醫療市場各參與主體市場
10、份額預測 .21 圖表 13 醫療機器人分類 .22 圖表 14 2017-2021 年中國醫療機器人市場規模 .23 圖表 15 中國醫療機器人市場結構 .23 2021 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 中投產業研究院版權所有 1 第一章第一章 疫情背景疫情背景下我國下我國醫療行業發展的不足醫療行業發展的不足 1.1 醫療醫療服務服務短期短期供給不足供給不足 武漢是這次疫情的重災區,醫院床位緊張,醫護人員不夠等問題突出。這次疫情透露了我國醫療服務供給不足,公共衛生體系的質量和效率有待提升的問題。 統計顯示,截止 2020 年 2 月 12 日,國
11、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紅十字會、29 個?。ㄗ灾螀^、直轄市) 、新疆建設兵團、部隊醫院,共派出 178 支醫療隊、21618 名醫療隊員支援湖北。其中,國家及各地援鄂醫療隊員 20218 名(含醫技人員5405 名、護理人員 14151 名,其他人員 662 名) ,解放軍部隊援鄂醫療隊員 1400 名。 1.2 醫療人員長期醫療人員長期供給不足供給不足 我國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總量供給嚴重不足??床‰y看病貴、醫患矛盾突出等問題長期存在,固然存在多方面原因,但根本原因在于優質醫療服務供給小于需求。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截止 2018 年,全國執業醫師總人數為 301.04 萬人,平均
12、“每萬人擁有執業醫師數”為 21.5 人。而根據 WHO 的統計,美國的這一數字為 26 人,日本為 24 人,歐洲國家多在 30 人以上。也就是說,即便不考慮新冠病毒疫情導致的短期激增需求,我國的醫療服務供給仍然是相對不足的。加之未來二十年老年人口數量會持續增加,全社會對醫療服務的需求仍將持續上升,因而對醫生的需求會更大。 此外,在總量供給不足的同時,質量不高和結構欠合理的問題也較為突出。質量方面,臨床執業醫師中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僅占 58.8%,且大量臨床醫師未接受過規范完整的住院醫師培訓。結構方面,一是全科醫生供給嚴重不足,截止 2018 年全科醫生人數為 30.9 萬人,每萬人擁有的全
13、科醫生僅為 2.2 人,距離 2030 年每萬人擁有 5 名全科醫生的愿景還很遠。二是兒科、婦產科、精神科、護理、康復等專業人才供給短缺。三是優質醫療資源主要集中在省會以上城市,縣城及鄉鎮醫療服務水平尤待提升。 初步測算顯示, “十四五”時期,我國還需再凈增 50-60 萬名職業醫師。 “十四五”期間,一是應增加高水平醫學類院校的招生規模,優化供給;二是要采取多方面綜合舉措,留住人、用好人,防止醫學類畢業生向其他行業流失。 1.3 醫療資源分布不均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問題問題 疫情爆發,全國各地的醫院開始加班加點,醫院床位供不應求,醫護人員日夜工作,在重點疫情區,更是有一床難求,一病難醫的現象,凸
14、顯出國內部分地區醫療資源分布不均,不同等級醫院、不同地區間差異較大的問題。目前中國的優質醫療資源主要集中于三級醫院,由于對就醫的偏好性選擇,三級醫院數量雖少卻承擔了 50%左右的就診人次;同時,地區間分配不平衡,優質醫療資源主要集中于東部,而中西部2021 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 中投產業研究院版權所有 2 地區資料資源匱乏,直接導致了疫情的快速擴桑。因此,這種不均衡的醫療現狀直接刺激了我國遠程醫療產業的發展。 圖表圖表 1 2018 年中西東部地區醫療資源分布占比情況年中西東部地區醫療資源分布占比情況 數據來源:Wind 1.4 醫療醫療
15、信息化水平有信息化水平有待待提升提升 中國 HIMSS 電子病歷 6 級以上醫療機構數量遠少于美國。根據 HIMSS Analytics 2019 年最新的數據: 一、美國獲得 HIMSS 電子病歷(EMRAM)六級認證的醫院已有 2013 家,獲得HIMSS 電子病歷(EMRAM)七級認證的醫院已有 326 家;獲得 HIMSS 電子病歷(O-EMRAM)六級認證的醫院已有 11369 家,獲得 HIMSS 電子病歷(O-EMRAM)七級認證的醫院已有 6256 家。 二、 中國獲得 HIMSS 電子病歷 (EMRAM) 六級認證的醫院有 46 家, 獲得 HIMSS電子病歷(EMRAM)七
16、級認證的醫院有 12 家;獲得 HIMSS 電子病歷(O-EMRAM)六級認證的醫院有 3 家, 獲得 HIMSS 電子病歷 (O-EMRAM) 七級認證的醫院有 4 家。 衛計委電子病歷分級標準。2011 年,衛計委參考 HMISS 對電子病歷的評級標準,印發了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方法及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對已實施電子病歷的醫療機構進行評價。評估系統分為 8 級(0 級到 7 級) , 國內通過衛計委電子病歷五級及以上的醫療機構僅 84 家。截至 2019 年 2 月底,中國共有 33125 家醫院,2011-2018 年,全國約有 7000 家醫院參與衛計委電子病歷分級評估。
17、截至 2019 年 6 月 10 日,國內通過五級及以上的醫療機構只有 85 家(包括 22021 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 中投產業研究院版權所有 3 家七級醫院,15 家六級醫院和 68 家五級醫院) ,僅占全國總醫院數量的 0.26%,占參與評審醫院數量的 1.21%。 截至 2017 年, 美國通過 HMISS 五級及以上的醫院占比已高達 70%。 即每 10 家醫院中就有 7 家醫院的信息化程度達到 HIMSS 電子病歷 5-7 級。 與美國相比,國內醫療信息化水平仍然很低。 2021 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年中國智
18、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 中投產業研究院版權所有 4 第二章第二章 疫情影響疫情影響下我國下我國智慧智慧醫療醫療的應用價值的應用價值 2.1 互聯網醫療提供咨詢導診互聯網醫療提供咨詢導診服務服務 用戶端迎來使用習慣養成重要契機,滲透率提升。此次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用戶增加了對健康信息的互聯網獲取、常見病慢性病在線診療的頻率。阿里健康上線湖北地區在線,義診服務后,4 天內超過 160 萬人訪問在線義診,部分醫生平均每天接診200 人。多個互聯網醫療 APP 成為疫情情況、口罩及藥店情況獲取的重要入口,多家上市公司加速互聯網醫療的推廣覆蓋,疏導醫療壓力。此次疫情預計會使用戶對互聯網醫療的認知力
19、、接受度、主觀選擇有大幅提升。 圖表圖表 2 各上市公司互聯網醫療業務疫情助力情況各上市公司互聯網醫療業務疫情助力情況 資料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2.2 遠程遠程醫療提升醫療提升醫療資源利用醫療資源利用 相較于互聯網醫療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傳統醫療信息化系統建設可助力提升醫療資源整體效率,改善醫療資源短缺問題。醫院信息系統建設可以簡化醫院流程和臨床診斷,減少醫護人員機械性事務,降低醫院管理成本,提升醫院和醫護人員的整體效率,是改善醫療資源短缺問題最節約高效的途徑之一。 此次疫情,遠程醫療融合 5G,遠程會診、遠程門診、遠程監測、應急救援等多類場景覆蓋,在線互動、多方位診斷。國家衛健委也發文要求積
20、極開展遠程醫療服務,加快基礎網絡升級改造, 鼓勵使用 5G 技術提高遠程醫療網絡穩定性和傳輸質量。 醫療信息化進程不斷加速。 2021 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 中投產業研究院版權所有 5 圖表圖表 3 本次疫情本次疫情 5G+遠程醫療應用主要事件遠程醫療應用主要事件 資料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2.3 智能智能傳感應用傳感應用于醫療于醫療檢測檢測中中 由于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確診患者常見癥狀主要表現為呼吸道感染、發熱、咳嗽、呼吸急促或者呼吸困難。以下幾種傳感器在本次疫情管控中發揮主要作用。 紅外傳感器技術在體溫篩查中的應用 從目前各種癥狀來看,雖
21、然“發熱”不是判斷感染肺炎的唯一指標(有些輕度病例并不發熱,但發熱一定是重癥) ,但在沒有完全精準有效的方法前,體溫檢測就成為判斷是否感染的關鍵指標。這樣一來,面對公共場所龐大的流動人口,還要在移動狀態下快速、準確、及時檢測并篩查出非正常體溫就至關重要。當然,這對于非接觸式的紅外測溫儀來說,已不是困難的問題,不論是立式紅外測溫儀,還是手持耳溫槍、額溫槍等紅外檢測設備,都能準確達到精度要求。在此類設備中,主要發揮功效的就是能達到醫用計量標準和參數指標要求的高精度、高可靠和高穩定性、一致性的紅外溫度傳感器。 紅外測溫儀是由光學系統、光電探測器、信號放大器及信號處理、顯示輸出等部分組成。人體的紅外輻
22、射的熱像信號,經過光學接收器傳輸給調制器,在消除大面積的背景干擾信號后,將紅外輻射的熱像信號轉變成電信號,再經過放大器和信號處理,并按照儀器內設的算法和目標發射率校正后,最終轉變為被測目標的溫度值。簡單來說,紅外傳感器在接收到物體發出的能量后,通過其光學系統將紅外能量轉換成電信號,通過模型算法及參數校準,將其轉換為醫用級的高精度溫度值。相對于其他類型的測溫方式,紅外測溫方式的優勢在于快速、直觀、非接觸檢測。 壓力、流量、溫濕度等傳感器在呼吸機系統中的應用 目前,呼吸機是眼下患者最需要的醫療設備,改善呼吸是重要治療手段。由于病毒感染后,呼吸困難是危重病人的典型癥狀,而呼吸機能使肺泡在呼氣末保持一
23、定壓力,增加功能殘氣量,防止肺泡萎陷,從而改變通氣和換氣功能,實現對病人進行輔2021 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 中投產業研究院版權所有 6 助呼吸治療的目的。持續正壓通氣(CPAP)的呼吸機裝置,可強迫空氣進入肺部,在整個呼吸周期內人為施加一定程度的氣道內正壓。 如果病人出現呼吸暫停, CPAP 呼吸機可根據預設的頻率進行必要的機械通氣。這就需要呼吸機中設計安裝多個傳感器,實時、持續、精確地控制氣流、壓力和濕度,保持患者持續呼吸功能。因此,呼吸設備都會用到氣體質量流量、壓力、濕度、溫度和磁等傳感器,監測和控制氣流、壓力、溫濕度等指標,同時支
24、持和保障穩定的電機控制系統運行。 (1)空氣流量傳感器 主要用于測量進入系統的氧氣的流量,以確保充足的空氣供應。通過判斷患者睡眠時的呼吸節奏,根據呼吸速度快慢,通過進氣泵控制,調節通氣量大小與速度,使患者呼吸和進氣頻率保持一致,以提供肺部足夠的氧濃度。 (2)壓力傳感器 在呼吸機運行系統中,檢測病患呼吸壓力的變化和振動(如打鼾)至關重要。病人呼氣期間的二氧化碳水平,也可通過差壓傳感器進行測量計算。比如,呼吸機通過使用差壓傳感器可測量 2 英寸水柱壓力差,更好地獲取患者二氧化碳輸出量,以調節輸入壓力大小。具體來說,壓力傳感器可將氣道壓力轉化為差動信號,并將測量值交給電路 MCU 準確做出吸氣和呼
25、氣判斷。之后,由 MCU 發出指令控制進氣泵,增大或者減小管道壓強。使患者呼吸自然順暢,且不會產生抵觸感。 (3)溫、濕度傳感器 溫、濕度傳感器主要用于測量和調節通氣管中空氣的溫濕度,提供舒適的暖濕氣流,避免患者因吸入干燥和過高過低溫度空氣而導致嗓子疼,影響呼吸與睡眠質量。當氣流中需要加濕氣時,濕度傳感器給出相對應的反饋信息,控制器根據數據信息進行濕度精準調節,確保氣流的濕度范圍。同時,在氣流通路中,直接安裝分立式熱敏電阻,以檢測氣流溫度?;蛘卟捎脺囟忍綔y組件來定位熱敏電阻元件在待測介質中的位置,并保護熱敏電阻免受損壞。探測組件還能保持熱氣流直接、均勻地流過熱敏電阻,從而準確感應溫度。 (4)
26、磁傳感器 為使呼吸機電機順暢運轉,呼吸機還會通過風機系統來冷卻電機組件。采用磁傳感器感知呼吸機中電機運行參數,如霍爾磁元件來支持穩定的電機控制,保持電機平穩運轉,以減少由風機系統產生的噪音和振動。 氣體傳感器在醫療器械中的應用 重癥患者其動脈血液中的氧含量高低是醫生用于檢測和評價生命體特征的重要指標。 2021 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 中投產業研究院版權所有 7 目前,最常用的醫用氧傳感器是電化學式,俗稱氧電池。氧氣進入傳感器后,內部所含的鉛(Pb)逐漸被氧化成 PbO2,其壽命只能 1 年左右。作為創新型替代產品,一種順磁原理的氧氣傳感器
27、逐步開始使用。其工藝較復雜,價格較高,但壽命長,是非消耗品,可長期使用不用更換。此外,若通過夾帶式可穿戴設備進行血氧飽和度監測,可避免采血抽樣,實驗室手工分析等繁雜過程,是實現動態變化的實時信息獲取與監測的有效方法,即可以保障病情判斷的準確性、及時性,以及血氧動態變化的連續性。伴隨氧傳感器同時使用的還有醫用二氧化碳傳感器,疫情防控中的應用場合更為普遍。包括呼吸機、救護氧艙、麻醉劑、嬰兒培養箱、ICU 病房以及住院隔離區環境監測等等。 作為無創性、快速、廉價的檢查手段,氣體傳感器在醫學診療過程的應用更為重要和普遍。例如測量幽門螺旋桿菌(Hp) 。Hp 可引起多種胃病,包括淺表性胃炎、胃潰瘍、十二
28、指腸潰瘍、非潰瘍性消化不良,嚴重到胃癌。通過呼氣排放中檢測出 ppb級別的二氧化碳濃度, 即可判斷是否存在 Hp 感染以及感染量化程度等等都是通過氣體傳感器來完成的。 除此之外,疑似患者甄別試紙、試劑數據、醫療可穿戴產品、大小型制氧機、醫用機器人、護理機器人等等。以及各種實驗、化驗檢測;醫療器械與監控設備,智能化醫院環境與裝備設施,甚至是生產醫療相關產品的自動化、智能化、數據信息化過程無疑大量使用了各種不同結構類型的傳感器, 傳感器在醫療中的應用更是數不勝數,舉不勝舉。 總之,作為數據采集的唯一功能器件和信息化基礎產品,傳感器可量化精準地獲取人體血糖、血脂、血氧、血壓、心動、腦電、皮電、體溫等
29、等所有反映健康體征的生理參數指標。在本次疫情中,乃至醫療行業應用可謂是無處不在。人們期待著通過疫情防控呈現出的不同場景和突出問題,給相關企業提供相關技術信息和創新思路,使得業內企業以此為契機,通過跨界的融合與協同,不斷創新出更多的生物醫學傳感器,以滿足國家對應急突發事件預警檢測和防控監測的及時性需求。 2.4 健康可穿戴設備健康可穿戴設備減少減少接觸傳播接觸傳播 抗擊肺炎病毒疫情的一個關鍵性挑戰,是限制病毒在醫院內的傳播。雖然隔離病人可能會限制病人之間的接觸, 但護理人員和病人之間的接觸也可以通過技術來避免。 在此次新型肺炎病毒戰“疫”中,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通過使用 VivaLNK 連續溫度
30、可穿戴傳感器技術及相關解決方案,有效對抗冠狀病毒的傳播。 VivaLNK(維靈杭州信息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數字醫療產業的代表性創新企業、健康可穿戴產品的技術廠商、解決方案供應商?,F已研發連續體溫監測設備、多參監護儀等可穿戴醫療設備,在此次疫情中維靈的體溫監測設備得到了巨大的發揮,并正2021 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 中投產業研究院版權所有 8 向更多的疫情收容醫院進行大規模投放。 維靈推出的疫情防治體溫監測系統是由該公司自主研發的體溫監測硬件設備與義金健康的監測平臺組成。因為普通的水銀溫度計耳溫槍或者額溫槍,都需要醫護人員頻繁且近距離接觸患者
31、,而這種頻繁的測溫方式讓醫護人員面臨很大的風險。而這套遠程連續測溫系統讓醫生不用接觸患者就能從監護系統中掌握病人體溫情況。 該監測系統通過采用溫度傳感器設備,將其直接應用于患者身上,可持續實時監控患者的體溫變化。然后,數據從病人那里以電子方式發送到護理站的遠程觀察設備上,方便醫護人員及時接收病人的體溫變化情況。通過采用這一疫情防治體溫監測系統,醫護人員無需每隔幾個小時用水銀溫度計對病人體溫進行身體檢查,而是可遠程自動監測體溫,從而限制病人與護理人員的接觸。除上海外,VivaLNK 解決方案還在我國其他四家醫院部署。 2.5 醫療醫療機器人機器人提供相關基礎服務提供相關基礎服務 此次疫情期間,鈦
32、米、高新興、普渡科技等公司的機器人產品應用到醫療相關的應用,包括消毒、測溫、導醫、運送物品、便民服務等一線應用場景,大幅減少了人與人接觸導致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也讓我們看到了機器人在工作時長、精確程度等方面發揮的巨大優勢。我們認為,由于疫情防控需求,未來在更多場景中,機器人有望取代傳統人力,將加速在各大場景落地。 疫情防控需求迫切,智能機器人成為安全高效的解決方案之一。智能機器人落地防疫前線,在節約人力資源的同時,減少了人員接觸帶來的安全風險。目前隨著防疫工作的逐漸展開,智能機器人不斷投入使用,在醫療、防控、便民等多種場景助力防疫工作高效展開。 一、醫療場景機器人 智能消毒機器人:鈦米機器人向湖
33、北武漢輸送了 10 臺智能消毒機器人。該款機器人針對環境物表和空氣進行自主移動式多點消毒,可以對環境物表(光滑表面,粗糙多孔表面)的芽孢以及各種多重耐藥菌完成 99.9999%殺滅效果。 送餐送藥智能機器人:普渡科技推出送餐送藥智能機器人,醫護人員將藥物、餐食等放在置物架上,機器人便可基于多傳感器融合的定位導航算法靈活規劃路線,將物品送達病房。 人工智能醫護機器人:AirFace 人工智能醫護服務機器人“小白”可自主進入 ICU病房,醫護人員遠程使用手機等控制機器人,從而對隔離區病人進行觀察和診療。 二、防控場景機器人 紅外測溫巡邏機器人:高新興集團推出一款千巡警用巡邏機器人。據公司官網,20
34、21 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 中投產業研究院版權所有 9 該機器人可以檢測 5 米之內的市民, 并一次性測量 10 個人的體溫, 溫度誤差控制在 0.5攝氏度內,大幅降低了民警巡邏的工作難度。目前落地場景已經覆蓋在了機場、商業廣場等大人流區域。 無人機消毒噴灑:千尋位置開發“無人機戰疫平臺” ,借助平臺的高效信息匹配能力和千尋位置提供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利用無人機在室外進行大范圍的消毒液噴灑。 疫情信息機器人:獵戶星空在廣州白云機場服務安裝了疫情信息機器人“云朵” ,協助機場公共交通場景進行疫情防控工作,為眾多旅途中的乘客提供與疫情相關的
35、更多服務。 三、便民場景機器人 智能配送機器人:2020 年 2 月 6 日,京東物流自主研發的智能配送機器人在武漢完成了智能配送的第一單:從京東物流仁和站出發,穿過建設二路路口,順利將醫療物資送到了武漢第九醫院。 餐飲機器人:碧桂園旗下千璽機器人餐飲集團研發的煲仔飯機器人,可實現全天候無接觸式循環生產與配餐,用以緩解疫情期間相關人員的用餐問題。 2021 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 中投產業研究院版權所有 10 第三章第三章 中國智慧醫療總體發展中國智慧醫療總體發展情況情況分析分析 3.1 智慧智慧醫療醫療產業鏈結構產業鏈結構 智慧醫療,是用
36、物聯網技術,打造一個存儲用戶健康檔案的醫療信息平臺,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醫院方面主要表現為:醫療器械設備、醫療信息化、遠程醫療?;颊叻矫姹憩F為:可穿戴設備、移動醫療 APP。第三方主要表現為醫??刭M。 圖表圖表 4 智慧智慧醫療產業鏈醫療產業鏈 資料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3.2 智慧醫療行業發展背景智慧醫療行業發展背景 國內公共醫療管理系統的不完善,醫療成本高、渠道少、覆蓋面低等問題困擾著大眾民生。尤其以“效率較低的醫療體系、質量欠佳的醫療服務、看病難且貴的就醫現狀”為代表的醫療問題為社會關注的主要焦點。大醫院人滿為患,社區醫院無人問津,病人就診手續繁瑣等等問題都
37、是由于醫療信息不暢,醫療資源兩極化,醫療監督機制不全等原因導致,這些問題已經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需要建立一套智慧的醫療信息網絡平臺體系,使患者用較短的等療時間、支付基本的醫療費用,就可以享受安全、便利、優質的診療服務。從根本上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真正做到“人人健康,健康人人” 。 另外,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信息技術的興起,已在零售業、金融業等多種服務行業掀起廣泛而深刻的革命。 這些革命不僅是技術上的效率的提高,而且逐步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改變了商業的競爭格局,甚至推動著體制的變革。在日新月異的醫療領域,這些新興技術與新商業模式的結合同樣在顛覆我
38、們以往對醫療的認知。雖然目前我國智慧醫療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但是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劇和政策的開放,智慧醫療已經處于爆發的前夜,很多涉足智慧醫療的新興公司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追捧。 2021 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 中投產業研究院版權所有 11 3.3 智慧醫療智慧醫療相關政策匯總相關政策匯總 智慧醫療是智慧城市戰略規劃中一項重要的民生領域應用,也是民生經濟帶動下的產業升級和經濟增長點,其建設應用是大勢所趨。近幾年,國家政府各部門積極推動政策,推動智慧醫療的發展。 圖表圖表 5 智慧智慧醫療相關政策匯總醫療相關政策匯總 時間 政策 主要內容 2
39、017.12 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2018-2020年) 推動醫學影像數據采集標準化與規范化,支持腦、肺、眼、骨、心腦血管、乳腺等典型疾病領域的醫學影像輔助診斷技術研發,加快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的產品化及臨床輔助應用,并推動手術機器人在臨床醫療中的應用。 2018.04 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的發展意見 健全“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完善“互聯網+醫療健康”支撐體系,加強行業監管和安全保障。 2018.09 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 、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 、 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范(試行) 進一步規范互聯網診療行為,發揮遠程醫療服務積極作用,提高醫療服務
40、效率,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2019.08 關于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 積極適應“互聯網+”等新業態發展,提升醫療服務價格監測監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引導重構醫療市場競爭關系,探索新技術條件下開放多元的醫療服務價格新機制。 2020.02 關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聯網診療咨詢服務工作的通知 充分肯定了互聯網醫療的重要作用,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互聯網醫療服務優勢,大力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特別是對發熱患者的互聯網診療咨詢服務, 進一步完善 “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功能” 。 資料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整理 3.4 智慧醫療行業發展階段智慧醫療行業發展階段 智能醫療的發
41、展分為七個層次:一是業務管理系統,包括醫院收費和藥品管理系統;二是電子病歷系統,包括病人信息、影像信息;三是臨床應用系統,包括計算機醫生醫囑錄入系統 (CPOE) 等; 四是慢性疾病管理系統; 五是區域醫療信息交換系統;六是臨床支持決策系統;七是公共健康衛生系統??傮w來說,中國處在第一、二階段向第三階段發展的階段,還沒有建立真正意義上的 CPOE,主要是缺乏有效數據,數據標準不統一,加上供應商欠缺臨床背景,在從標準轉向實際應用方面也缺乏標準指引。中國要想從第二階段進入到第五階段,涉及到許多行業標準和數據交換標準的形成,這也是未來需要改善的方面。 2021 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
42、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 中投產業研究院版權所有 12 3.5 智慧智慧醫療市場規模分析醫療市場規模分析 未來幾年將是中國智慧醫療建設飛速發展的時期,在新醫改方案的指導下,各地方政府將會加大當地智慧醫療建設方面的投入,將會有更多的醫療機構參與到信息化建設中,一些信息化建設較好的醫療機構也將致力于建設更為先進的醫院管理系統,提升自身競爭力,給廣大居民帶來更好的醫療體驗。 更多的地方醫療機構將會建設“以病人為核心”的臨床管理系統,醫學影像傳輸系統的發展也將進一步展開,網絡技術的持續發展為遠程醫療系統的推廣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也將得到推廣,中國的智慧醫療建設行業有著廣闊
43、的發展空間和投資市場。2019 年,我國智慧醫療建設行業規模將超 880 億元,預計到 2020年這一數字將超 1000 億元。 圖表圖表 6 中國智慧醫療行業投資中國智慧醫療行業投資規模及預測規模及預測 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目前,發展智慧醫療健康的面臨重大機遇。從宏觀層面分析,社會普遍關注,國家層面出臺了系列文件支撐包括政治、經濟、技術等,從深化醫改到促進健康產業發展。從醫療衛生信息化發展趨勢來看,從第一第二階段的機構信息化,到第三階段的行業信息化,到當下的社會信息化即邀請建立醫藥健康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智慧醫療提供技術支撐。 “十三
44、五”時期,智慧醫療對整個行業將進行變革性推動。 隨著信息資源之間的進一步融合,智慧醫療與智慧養老、智慧社區之間的聯系將會越來越緊密。 基于社區服務信息化平臺將區域醫療保健服務同社區養老服務相結合,2021 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 中投產業研究院版權所有 13 將智慧社區、智慧養老的保健服務與醫療機構建立起互相幫扶的系統,能夠提供低成本、易管理、可按需靈活拓展的信息共享平臺,滿足社區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多方醫療健康需求。 2021 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 中投產業研究院版權所有 14 第四
45、章第四章 疫情疫情對對智慧醫療智慧醫療行業行業的的影響影響分析分析 4.1 疫情對智慧醫療行業短期影響分析疫情對智慧醫療行業短期影響分析 短期來看,遠程醫療將加速發展,第一,政策有望加大扶持力度。此次疫情凸顯了遠程醫療的重要性,預計政策將進一步進行扶持。同時,部分地區未出臺支付細則,待逐步落地后,遠程醫療有望加速發展。同時,更多優質醫療資源有望參與,遠程醫療的質量提升將吸引更多患者,促進長期發展。第二,技術進步。5G 將在 2020 年正式普及商用,給技術障礙帶來解決方案,提升遠程醫療體驗感。 4.2 疫情對智慧醫療行業長期影響疫情對智慧醫療行業長期影響分析分析 2020 年 2 月 8 日上
46、午, 北京武漢兩地醫護人員使用 5G 技術實現了遠程病例討論,這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出現以來,北京醫療隊利用 5G 技術的首次實戰。5G 遠程會診平臺投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診治中,可以減少醫患直接接觸,是 5G+智慧醫療的又一落地實施。 智慧醫療是 5G 技術在物聯網的應用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場景。在 5G 網絡下,診斷和治療將突破原有的地域限制,醫療資源更加平均。健康管理和初步診斷將家居化,醫生與患者可以實現更高效的分配和對接。 5G 時代, 傳統醫院將向健康管理中心轉型,質量提高未來,隨著 5G 技術的進一步商用、普及,在 5G 技術下的智慧醫療將得到更多的應用,醫療水平、醫療技術也可以的到
47、進一步提高。 中國電信武漢公司在 3 天內完成了火神山醫院 4G、 5G 無線網的覆蓋, 在 5G 網絡的支持下,火神山醫院可以提供遠程醫療。 長期來看,通過此次疫情,醫療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將有大幅改善。 4.3 疫情影響下智慧醫療相關企業疫情影響下智慧醫療相關企業或或迎來發展機遇迎來發展機遇 從投資者角度來看,醫療信息化相關領域將在此次疫情中大幅加速,上下游產業鏈都將迎來機遇。例如,醫療信息化的建設將利好醫療行業解決方案與系統集成提供商,其次醫療信息化加速將帶來醫療系統的升級,信息化建設龍頭企業將顯著受益;此外,病情的研判、醫療資源的調度、醫保資料庫建設等也需要大數據的分析支撐,醫療數據服
48、務龍頭企業也將獲得成長,建議業內積極關注相關投資機會。 2021 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 中投產業研究院版權所有 15 4.3.14.3.1 方案提供商方案提供商 圖表圖表 7 醫療方案提供商或因疫情迎機遇醫療方案提供商或因疫情迎機遇 資料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4.3.24.3.2 系統系統建設商建設商 圖表圖表 8 醫療系統建設商或因疫情迎機遇醫療系統建設商或因疫情迎機遇 資料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2021 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 中投產業研究院版權所有 16 4.3.34.3.3 醫
49、療大數醫療大數據企業據企業 圖表圖表 9 醫療大數據企業或因疫情迎機遇醫療大數據企業或因疫情迎機遇 資料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2021 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免費) 中投產業研究院版權所有 17 第五章第五章 疫情影響下智慧醫療產業鏈相關投資熱點疫情影響下智慧醫療產業鏈相關投資熱點 5.1 5G 產業產業 2019 年 6 月工信部向三大運營商與中國廣電發放 5G 牌照, 標志著 5G 元年正式開啟,10 月首個 5G 基站設備接入商用網絡。2019 年的 5G 處于概念期向導入期切換的階段, 產業周期開啟, 但主要圍繞著上游設備如 PCB 等展開。 中下游的量能尚未啟動。 分析指出,5G 商用加速將會是 2020 年度三條投資主線之一。5G 產業周期將進入快速上行期。從各省市的規劃來看,大部分主要城市將在 2020 年實現主城區 5G 信號覆蓋, 基站建設的邊際增速預計達到峰值。 網絡建設逐步鋪開伴隨著 5G 手機新款機型的密集發布,預計 2020 年 5G 手機出貨量將大幅上行,帶動行業的景氣修復。此外,5G 推進將帶動數據流量快速上行,各類應用也將迎來高速發展的土壤。5G 產業周期開始向中下游傳導,量能帶動之下產業鏈整體進入高景氣區間,投資范圍伴隨著設備信息交互相應拓寬。 一、市場規模 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