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市場秩序司:2017中藥材流通市場分析報告(31頁).pdf

編號:62601 PDF  DOCX 31頁 1.76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商務部市場秩序司:2017中藥材流通市場分析報告(31頁).pdf

1、 中藥材流通市場 分析報告 2017 商務部市場秩序司 2018 年 5 月 2017 年年中藥材流通中藥材流通市場市場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前 言 為引導中藥材產銷銜接,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商務部于2012 年初建立了中藥材重點品種流通分析系統, 集中采集發布中藥材重點品種相關信息。目前,系統數據來源于 100 余個中藥材產地的地方商務主管部門、17 家中藥材市場、7 家中藥材網站、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及中國海關。 2017 年中藥材流通市場分析報告旨在客觀呈現中藥材流通市場運行狀況, 分析市場運行特點, 展望市場發展趨勢,為中藥材生產經營企業、醫療衛生機構、相關政府部門和科研學術機構提供參考

2、。 2017 年年中藥材流通中藥材流通市場市場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目 錄 一、2017 年中藥材國內市場分析 . 1 (一)中藥材市場價格整體保持平穩,品種價格波動幅度收窄. 1 (二)中藥材種植受到政策鼓勵,家種品種供應量持續增加. 4 (三)野生及動物類藥材產能不足,需求穩定增長 . 6 (四)藥食同源品種發展勢頭強勁,成為增長主力 . 7 二、2017 年中藥材進出口貿易分析 . 8 (一)國際市場回暖,中藥材進出口量齊增 . 8 (二)傳統市場穩定,亞洲仍為進出口主要地區 . 8 (三) “一帶一路”助力,帶動中藥材出口大幅增長 . 9 (四)貴細中藥材進口勁增,人參產業亟待深挖 . 1

3、0 (五)行業標準提升,出口藥材質量持續好轉 . 12 (六)民營企業保持領先,成為中藥材進出口主力 . 13 三、中藥材流通發展趨勢研判 . 13 (一)中藥材品種出現新行情 . 13 1品種價格繼續震蕩調整 . 13 2家種藥材供應量擴大 . 14 3藥食同源品種需求增大 . 14 (二)中藥材市場預示新變化 . 14 1優質中藥材需求量擴大 . 14 2017 年年中藥材流通中藥材流通市場市場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2鮮食中藥材刺激冷鏈配送升級 . 15 3中藥材市場交易創新變革 . 15 (三)中藥材產地呈現新形勢 . 15 1醫藥企業加速產地布局 . 15 2集約化產地加工雛形初現 . 1

4、6 3產地市場交易日趨活躍 . 16 附錄 . 17 附表 1:2017 年中藥材重點品種價格情況 . 17 附表 2:2017 年中藥材重點品種價格變化及走勢 . 19 附表 3:2017 年中藥材出口情況統計 . 21 附表 4:參與統計的各地商務部門 . 23 附表 5:參與統計的 17 家中藥材市場 . 26 附表 6:參與統計的 7 家中藥材網站 . 27 2017 年年中藥材流通中藥材流通市場市場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1 2017 年我國中醫藥新政密集出臺,尤其是中醫藥法的實施以及中藥材產業扶貧行動計劃(2017-2020 年) 的發布,為中藥材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在此背景下,全國中藥

5、材供給規模繼續擴大,流通環節資源不斷優化,集約化產地加工方式凸顯, “互聯網+”新型貿易方式興起,中藥材流通市場加快轉型升級。 一、2017 年中藥材國內市場分析 (一)(一)中藥材中藥材市場市場價格價格整體整體保持保持平穩,平穩,品種品種價格波動價格波動幅幅度收窄度收窄 2017 年中藥材流通市場價格整體保持平穩,略有下滑。從反映全國中藥材整體價格情況的“中藥材綜合 200 價格指數”(我國 200 種主要大宗中藥材市場價格的綜合加權)來看,價格指數在年初最高達到 2700 點,隨后緩慢回落,年底 12 月 31 日點位為 2350.80 點, 雖有所下降, 但仍高于 2016年的年初點位。

6、從價格指數綜合分析,2017 年價格呈現小幅波動態勢。 2017 年年中藥材流通中藥材流通市場市場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2 圖 1.中藥材綜合 200 價格指數 數據來源:中藥材天地網 具體來看, 在我國流通市場常見的 741 個中藥材品種中,220 個品種價格上漲,334 個品種價格持平,187 個品種價格下跌。與 2016 年相比,2017 年漲價品種數量減少 7%,價格持平品種數量減少 12%, 漲價和持平品種數量合計下降 10%,價格下跌品種數增加 48%。 圖 2.常見中藥材價格漲跌趨勢圖 數據來源:中藥材天地網 220 個漲價品種價格平均漲幅為 24%(2016 年全年漲價漲 跌 平

7、2016年 2371263782017年 22018733401002003004002017 年年中藥材流通中藥材流通市場市場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3 品種平均漲幅為 39%) ,價格漲幅較去年收窄,市場進一步穩定。 其中, 價格漲幅排名前20的品種, 平均漲價幅度為101%,與 2016 年相比漲價幅度大幅降低,漲價品種多以小品種為主,市場、資本和氣候對品種影響較大。 表 1.2017 年價格漲幅排行前 20 品種 (選取藥典品種排序) 序號序號 品種品種 規格規格 波動幅度波動幅度 1 馬鞭草 統 較廣 225% 2 合歡花 米 較廣 160% 3 樟腦 統 較廣 155% 4 烏梅 生統個

8、 四川 133% 5 墨旱蓮 全草統 河北 127% 6 白扁豆 統 云南 125% 7 珍珠 統 浙江 100% 8 土木香 統個 河北 86% 9 前胡 野生統個 較廣 85% 10 金果欖 統 西南 82% 11 牛黃 天然膽黃 較廣 78% 12 鎖陽 統個 甘肅 75% 13 一枝黃花 統 貴州 71% 14 密蒙花 統 四川 67% 15 煅石膏 統 較廣 67% 16 山茱萸 3%核新 陜西 67% 17 石膏 統 較廣 67% 18 豬牙皂 統個 較廣 67% 19 斷血流 統 較廣 67% 20 西青果 統 進口 63% 數據來源:中藥材天地網 187 個價格下跌品種價格平均

9、跌幅為 13%(2016 年平均跌幅為 18%) ,價格跌幅較去年收窄,整體跌幅不大。其中,跌幅排名前 20 的品種平均跌幅 45%,與去年持平。但是,大宗品種川芎、 板藍根分別下跌 42%、 36%, 藥食同源品種檸檬、2017 年年中藥材流通中藥材流通市場市場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4 益智仁分別下跌 50%、43%,再加上產新后新貨將大量上市,后期下行壓力較大。 表 2.2017 年價格跌幅排行前 20 品種 (選取藥典品種排序) 序號序號 品種品種 規格規格 波動幅度波動幅度 1 甘遂 統 山西 -86% 2 蛇床子 統 較廣 -66% 3 韭菜子 統 較廣 -60% 4 橘核 統 較廣 -

10、56% 5 檸檬 統片 四川 -50% 6 半枝蓮 頭茬全草 河南 -45% 7 金櫻子 統個 江西 -45% 8 益智 統 海南 -43% 9 蓮子 紅統個 山東 -42% 10 川芎 曬統個 四川 -42% 11 鴉膽子 統 廣西 -42% 12 夏天無 統 江西 -39% 13 胡椒 統白椒 海南 -38% 14 菟絲子 統 內蒙 -38% 15 路路通 去柄統 較廣 -38% 16 龍葵 全草 河北 -38% 17 梔子 青統 江西 -37% 18 板藍根 統個 黑龍江 -36% 19 蓽茇 統 進口 -35% 20 夏枯草 家種不帶球全草 河南 -33% 數據來源:中藥材天地網 (二

11、二)中藥材種植中藥材種植受到受到政策鼓勵政策鼓勵,家種品種家種品種供應量持續供應量持續增加增加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國家對中藥材產業扶持力度不斷增強,中藥材種植面積大幅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2017 年全國中藥材種植面積較上年增2017 年年中藥材流通中藥材流通市場市場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5 長3.5%, 種植面積達到3466.89萬畝 (不含林地和野生藥材) ,家種藥材供應量持續增加。 同時,各地推動落實中藥材保護和發展實施方案(2016-2020 年)和中藥材產業扶貧行動計劃(2017-2020年),中藥材的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張,預計到 2020 年我國中藥材種植

12、面積將超過 6620 萬畝(含林地種植面積),種植品種供應量或將進一步激增。 表 3.2020 年我國中藥材種植面積預測 序號序號 省市省市 中藥材種植面積中藥材種植面積(萬畝萬畝) 1 重慶市 200 2 河北省 300 3 山西省 300 4 吉林省 300 5 黑龍江省 150 6 浙江省 70 7 安徽省 300 8 江西省 300 9 山東省 300 10 河南省 200 11 廣東省 150 12 四川省 600 13 貴州省 700 14 云南省 800 15 陜西省 500 16 甘肅省 400 17 青海省 350 18 內蒙古自治區 440 19 廣西壯族自治區 180 2

13、0 寧夏回族自治區 80 合計合計 66206620 因此, 反映家種中藥材價格運行情況的 “中藥材家種 100價格指數”(我國具有代表性的 100 種家種中藥材市場價格2017 年年中藥材流通中藥材流通市場市場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6 的綜合加權)2017 年整體下行,從 2500 點調整到 2200 點左右,下降 332.01 點,環比下降 13.14%。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中藥材種植品種供應量正在持續增大。 圖 3.中藥材家種 100 價格指數 數據來源:中藥材天地網 (三)(三)野生野生及動物類藥材產能不足及動物類藥材產能不足,需求需求穩定穩定增長增長 長期以來,動物類藥材多為野生。由于

14、野生資源稀缺且逐年枯竭,國家對其實施嚴格的政策保護,再加上勞動力價格持續上漲,使得野生及動物類藥材供給出現不足,隨著需求的不斷增長,價格呈現平穩上升態勢。 2017 年,反映野生藥材價格運行情況的“中藥材野生99 價格指數”(我國具有代表性的 99 種野生中藥材市場價格的綜合加權)上半年突破 3000 點,上行至 3200 點附近,下半年小幅度回調,上漲 117.4 點,環比上漲 3.93%。 71 個動物類品種中,34%的品種價格上漲,平均漲幅25.41%,珍珠、五谷蟲、蟬蛻等上浮較大;24%的品種價格2017 年年中藥材流通中藥材流通市場市場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7 下跌,平均跌幅跌 16.2

15、0%,鹿角霜、龜甲和蟋蟀降幅明顯。 圖 4.中藥材野生 99 價格指數 數據來源:中藥材天地網 (四)(四)藥食同源品種藥食同源品種發展發展勢頭強勁,勢頭強勁,成為增長主力成為增長主力 2017 年,藥食同源品種發展勢頭強勁,相關品種需求總量同比增長 9.5%,遠高于非藥食同源品種。隨著中藥飲片監管力度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轉型布局藥食同源類產品,將一些滋補類藥材用于食品、保健食品,從而刺激此類藥材銷量不斷增加。 圖 5.2014-2017 年藥食同源與非藥食同源需求總量增長率對比 注:樣本取自 349 個常規中藥材 數據來源:中藥材天地網 5.40% 7.40% 8.50% 9.50%

16、 1.50% 2.40% 2.10% 3.60% 0.00%2.00%4.00%6.00%8.00%10.00%2014201520162017藥食同源 非藥食同源 2017 年年中藥材流通中藥材流通市場市場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8 阿里健康發布的2017 年度健康消費報告顯示,40歲以下人群已成為健康消費的主力軍,在消費人群中占比達72%。同時,養生保健意識的增強也直接刺激了藥食同源產品的消費。中藥材天地網統計數據顯示,人參、三七、枸杞子、花茶等藥食同源品種近兩年保持了 8%以上的銷售增幅。 二、2017 年中藥材進出口貿易分析 (一)(一)國際市場回暖,中藥材進出口量齊增國際市場回暖,中藥材進

17、出口量齊增 2017 年,世界經濟復蘇好于預期,國際市場需求回暖,帶動我國中藥材出口數量增加,全年中藥材出口數量 22.35萬噸,同比增長 9.51%,但受國內部分藥材價格下跌影響,中藥材平均出口價格大幅跌至 5.1 美元/公斤,同比下降10.72%,中藥材出口額 11.39 億美元,同比微降 2.23%。我國出口的主要品種有人參、枸杞子、肉桂、紅棗、茯苓等。 2017 年, 我國進口中藥材 9.10 萬噸, 同比增長 13.62%,平均進口價格 2.87 美元/公斤,同比增長 14.15%,中藥材進口總額 2.61 億美元,同比增長 29.69%,遠高于我國貨物進口額 18.7%的同比增長。

18、我國進口的主要品種有龍眼、西洋參、鹿茸、西紅花、乳香、沒藥及血竭等。 (二)(二)傳統市場穩定,亞洲仍傳統市場穩定,亞洲仍為為進出口主要地區進出口主要地區 2017 年,我國向亞洲地區出口中藥材 18.54 萬噸,出口額 9.71 億美元, 占我國中藥材出口總額的 80%。 其中, 日本、2017 年年中藥材流通中藥材流通市場市場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9 中國香港、韓國是亞洲地區的主要出口市場,主要出口品種有人參、枸杞子、茯苓、半夏、地黃等。2017 年,日本超越中國香港成為我中藥材出口的第一大市場,出口占比達21.67%。 我國對歐洲、 北美洲等地區的出口占比則相對較小。 表 4.2017 年中

19、藥材出口市場統計 地區 出口數量(萬噸) 出口額(萬美元) 出口數量占比% 出口金額占比% 亞洲 18.54 97143.70 82.95 85.28 歐洲 1.86 9102.19 8.32 7.99 北美洲 0.96 4897.65 4.30 4.30 非洲 0.74 1337.16 3.31 1.17 大洋洲 0.12 932.69 0.54 0.82 拉丁美洲 0.13 500.73 0.58 0.44 全球合計全球合計 22.3522.35 113914.13113914.13 100100 100100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統計數據 我國從亞洲地區進口中藥材 8.26 萬噸,占我國中

20、藥材進口總量的 90.77%;進口額 1.64 億美元,占我國中藥材進口總額的 62.79%。亞洲地區的主要貨源國家為泰國、印度尼西亞和伊朗等,主要品種有龍眼、番紅花、乳香、沒藥、血竭等。 (三)(三) “一帶一路”助力,帶動中藥材出口大幅增長“一帶一路”助力,帶動中藥材出口大幅增長 2017 年,我國對東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中藥材出口呈現高速增長勢頭,出口量分別占我國中藥材出口總量的 13.70%和 34.01%,同比分別上升 80.33%和 51.43%,出口金額分別占出口總額的 18.35%和 25.89%,同比分別上2017 年年中藥材流通中藥材流通市場市場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21、10 升 54.40%和 38.35%,遠高于我國中藥材出口整體水平。 2017 年,我國對越南中藥材出口數量 1.39 萬噸,同比增長 261.15%, 出口額高達 1.12 億美元, 同比增長 398.60%,占我國對東盟中藥材出口總額的 54%, 占我國對 “一帶一路”地區中藥材出口額的 38%。尤其是對越南中藥材邊境小額貿易發展迅速,邊境小額貿易出口額占我國對越南中藥材出口總額的 88.70%。 (四)(四)貴細中藥材進口勁增,人參產業亟待深挖貴細中藥材進口勁增,人參產業亟待深挖 2017 年,我國中藥材十大出口品種為:人參、枸杞子、肉桂、紅棗、茯苓、冬蟲夏草、半夏、當歸、黨參、西洋參

22、,以藥食兩用品種為主;出口額同比增長 14.08%,占我國中藥材出口總額的 44%。 表 5.2017 年中藥材出口十大品種 序號 商品名稱 出口額(萬美元) 出口金額占比% 1 人參 11288.81 9.91 2 枸杞子 10170.33 8.93 3 肉桂 9471.17 8.31 4 紅棗 3336.09 2.93 5 茯苓 2916.56 2.56 6 冬蟲夏草 2776.53 2.44 7 半夏 2740.42 2.41 8 當歸 2539.53 2.23 9 黨參 2394.49 2.1 10 西洋參 2287.51 2.01 合計合計 49921.4449921.44 43.8

23、343.83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統計數據 我國中藥材十大進口品種為:龍眼、西洋參、鹿茸、乳2017 年年中藥材流通中藥材流通市場市場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11 香等、番紅花、人參、甘草、加納籽等、龜殼等、石斛;進口額同比增長 61.07%,占我國中藥材進口總額的 93.13%。其中,鹿茸、人參、西洋參、番紅花 4 種貴細中藥材進口額同比大幅增加,占 2017 年中藥材進口額的 39.04%, 值得注意的是,傳統進口大品種甘草的進口量和進口額同比大幅減少約 40%。 表 6.2017 年中藥材進口十大品種 序號 商品名稱 進口額(萬美元) 進口金額占比% 1 龍眼干、肉 9130.81 35.01

24、2 西洋參 3852.3 14.77 3 鹿茸及其粉末 3514.07 13.48 4 乳香、沒藥及血竭 2051.66 7.87 5 番紅花 1451.57 5.57 6 人參 1362.21 5.22 7 甘草 1272.07 4.88 8 加納籽、車前子殼粉、育亨賓皮 953.67 3.66 9 其他(龜殼、鯨須、 其他獸角、蹄、甲爪及喙等) 381.41 1.46 10 鮮或干的黃草及楓斗(石斛) 314.31 1.21 合計合計 24284.0824284.08 93.1393.13 數據來源: 中國海關統計數據 長期以來,我國既是人參生產大國,也是消費大國,但人參的進出口狀況卻存在

25、巨大反差。2017 年,人參出口額是進口額的 8 倍,但出口價格卻是進口價格的 14.33%;人參出口量微弱上升, 進口量大幅度增長, 進口量同比高達 137.58%;人參出口平均價格為51.84美元/公斤, 同比大幅下降27.32%,出口價格低于國內人參統貨交易價。而人參進口平均價格卻高達 361.81 美元/公斤,同比增長 4.85%,這突顯了我國人2017 年年中藥材流通中藥材流通市場市場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12 參產業出口主要是以原料為主,量大但附加值低;而進口人參則主要是價值高的精加工產品,量小但附加值高。因此,亟待在人參產業整合、產品附加值提高、市場推廣和品牌建設等方面精耕細作。 表

26、 7.2017 年人參進出口情況 數量(噸) 同比% 金額(美元) 同比% 價格(美元) 同比% 出口情況 217769 6.46 11288.81 -22.63 51.84 -27.32 進口情況 37.65 137.58 1362.21 149.12 361.81 4.85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統計數據 (五)(五)行業行業標準提升,出口藥材質量持續好轉標準提升,出口藥材質量持續好轉 2017 年,我國出口藥材整體質量繼續提升。全年中藥材因質量問題被日本、美國、歐盟和韓國扣留和退回 44 次,相比 2016 年的 56 次、2015 年的 103 次大幅減少。其中,人參因中國藥典2015 版

27、中增加了農殘限量規定,出口質量改善尤為明顯。2015 年人參出口退回或扣留次數為 15 次,2016 年下降至 9 次,到 2017 年全年無扣留和退回情況(含人參粉和人參提取物) 。干棗因中國藥典2015 版中添加不安全添加物、色素和糖精等要求,被扣留和退回情況也大有好轉,2016 年 14 次,2017 年下降到 3 次。 2017 年,出口中藥材因農藥殘留被退回次數有所下降,從 2015 年的 31 次下降到 21 次。 需要注意的是枸杞子, 2017年被退回 10 次之多,亟待建立無公害種植技術體系來保障枸杞子藥材質量。 2017 年年中藥材流通中藥材流通市場市場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13

28、 (六)(六)民營企業民營企業保持領先保持領先,成為中藥材進出口主力,成為中藥材進出口主力 2017 年, 民營企業在中藥材及飲片出口市場中所占份額為 70.76%,同比略有下滑,與 2015 年持平,占據出口份額之首;國有企業市場份額上升至 16.34%;三資企業市場份額同比持平。 民營企業在中藥材及飲片進口市場中所占份額為59.46%,占據進口份額之首;國有企業市場份額為 17.14%;三資企業市場份額 23.40%。 但民營企業的單體進出口實力與國營企業、三資企業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2017 年,單家民營企業平均出口額和進口額分別為 75.0 萬美元和 79.5 萬美元,國營企業分別

29、是其1.61倍和2.33倍, 三資企業則是其1.98倍和2.02倍,雖然平均每家民營企業中藥材進口額遠低于國營企業和三資企業,但是平均每家民營企業中藥材進口數量卻遠遠超過國營企業和三資企業,說明在進口品種或進口價格等方面,民營企業與國營企業和三資企業也存在較大差異。 三、中藥材流通發展趨勢研判 (一)(一)中藥材品種出現新行情中藥材品種出現新行情 1.1.品種價格繼續震蕩品種價格繼續震蕩調整調整。預計 2018 年中藥材走勢同2015 年相似,整體震蕩調整。其中,家種大宗品種價格難以樂觀, 小品種、 野生品種、 動物類品種價格則有望走高。 20182017 年年中藥材流通中藥材流通市場市場分析

30、報告分析報告 14 年我國部分地區已發生干旱、洪澇、冰雹、 “倒春寒”等氣象災害,需要繼續關注特殊氣候因素對中藥材整體行情的影響。 2.2.家種藥材供應量擴大家種藥材供應量擴大。 近年來, 受到供給側改革推進、中藥材產業扶貧政策實施及種植糧食作物收益下滑的影響,中藥材種植關注度不斷上漲,中藥材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隨著土地確權和中藥材種植機械的改良和升級,在我國中北部區域中藥材種植向農場化發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到 2020年我國中藥材種植面積規模預計超過 6620 萬畝(含林地種植面積)。家種藥材供應量在未來幾年將進一步增大,特別是機械化種植家種藥材供應量需要重點關注。 3.3.藥食同源品種需求增

31、大藥食同源品種需求增大。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廣大群眾對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長,愈加重視科學養生。 “健康中國 2030” 國家戰略提出的 “預防為主”理論與中醫“治未病”理論同出一轍,預計將帶來藥食同源中藥材品種需求量的進一步擴大。 (二二)中藥材中藥材市場預示新變化市場預示新變化 1.1.優質優質中中藥材需求量擴大藥材需求量擴大。近年來,相關部門對中藥材市場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大,2017 年,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共發布 46 次藥品不合格信息,涉及 500 多家藥品生產企業的超千批次藥品。 其中中藥飲片類不合格批次占比 65.98%。在此過程中,不少中藥生產企業受到處罰,亳州

32、市場開始大2017 年年中藥材流通中藥材流通市場市場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15 規模整頓,中藥生產企業轉向產地尋求優質中藥材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預計優質中藥材的需求量將進一步加大。 2.2.鮮食中藥材刺激冷鏈配送升級鮮食中藥材刺激冷鏈配送升級。今后,隨著社會消費升級,不論是醫療機構、零售藥店,還是超市、菜場,以及電商平臺,對鮮食中藥材的需求量都不斷擴大。由于受到供應季節、保鮮方式、冷鏈配送等方面的影響,鮮食中藥材的供應數量和質量均與實際需求存在較大差距。當前,我國藥品冷鏈配送體系已基本形成。在此基礎上,鮮食中藥材的冷鏈配送業務將逐步成為中藥材流通的新增長點。 3.3.中中藥材市場交易創新變革藥材市場

33、交易創新變革。2016 年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 年) 發布,明確提出推動“互聯網+”中醫醫療發展,中醫藥信息化建設已被擺在了重要的位置。近年來,融入“互聯網+”浪潮的中藥材電商平臺引發行業巨大變革。珍藥材、中藥材天地網、綠金在線等一大批中藥材電子商務平臺,利用互聯網技術提供中藥材規范種植、道地藥材溯源、供需信息發布、金融支持等服務,為解決中藥材從種植到流通的各類問題提供了新模式、新途徑。 (三三)中藥材中藥材產地產地呈現呈現新形勢新形勢 1.1.醫藥企業加速醫藥企業加速產地布局產地布局。按照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 “向中藥材產地延伸產業鏈”的要求,中國中藥、康美藥業、美年健

34、康、天士力、珍寶島、九州通、香雪制藥等上市公司紛紛以多種形式下沉產地,產地資源競爭日趨激烈,2017 年年中藥材流通中藥材流通市場市場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16 中藥材定制化生產、產地集中加工、托管式倉儲、供應鏈金融、中藥材視頻直播和溯源等新型業務模式和技術都已在各大中藥材產地興起和應用。 2.2.集約化產地加工雛形初現集約化產地加工雛形初現。中藥材生產流通體系發展滯后已成為制約我國中醫藥產業發展的瓶頸,推進其集約化、現代化、 標準化已成為行業共識。 2014 年, 商務部出臺了 關于加快推進中藥材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 ,在全國道地藥材主產區規劃了 90 家中藥材物流基地。截至目前,全國

35、 52 家企業參與基地建設,其中 11 家中藥材現代物流基地上線運營。同時, 中藥材產地加工技術規范等行業標準的出臺,也為中藥材產地加工進一步集約化提供了技術規范。 3.3.產地產地市場市場交易交易日趨日趨活躍活躍。近年來,產地市場采購已成為中藥材采購的趨勢,特別是大宗藥材采購活動逐步向產地延伸。在大型醫藥企業紛紛赴產地市場采購的同時,全國 17個中藥材專業市場,僅有亳州市場交易保持活躍,安國、玉林、成都和清平市場交易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他專業市場也相對冷清。 2017 年年中藥材流通中藥材流通市場市場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17 附錄 附表 1:2017 年中藥材重點品種價格情況 序號 商品名稱

36、商品規格 2017 年市場均價(元/公斤) 2017 年網站均價(元/公斤) 1 人參 統 435 380 2 三七 剪口 350 330 60 頭 287.5 290 80 頭 270 265 120 頭 242.5 240 無數頭 200 195 3 川芎 統 21.5 21 4 大黃 水根 3.65 3.15 甘肅 統 21 13.5 5 山藥 統 27.5 11 6 山茱萸 河南 5%核 36 25.25 陜西 5%核 36 29 7 水飛薊 統 10.5 11.25 8 太子參 宣州 統 82.5 87.5 貴州 統 89 89 9 元胡 統 55.5 55 10 丹參 安徽 統 1

37、3.5 13.75 山東 統 14.5 13.5 11 天麻 家種 特等 175 152.5 家種 一等 147.5 142.5 家種 二等 132.5 132.5 家 統 107.5 115 12 半夏 統 105 105 13 白芷 亳 統 8.5 9.25 川 統 8.5 11.25 河北 統 7 8.25 14 甘草 內蒙 毛草 8.5 8.25 新疆 毛草 9.5 8.75 甘肅 家統 9.5 5.5 15 地黃 統 10 9 16 當歸 箱歸 59 55.5 17 麥冬 川 統 72.5 78.5 18 連翹 統 38 45 19 牡丹皮 刮丹 22.5 20.5 20 附子 統

38、26.5 41.5 21 金銀花 統 105 111 22 茯苓 白丁 21.5 26.5 統片 21.5 20.75 2017 年年中藥材流通中藥材流通市場市場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18 23 厚樸 統 9 8.5 24 枸杞 寧夏 統 54 37.5 新疆 統 32.5 35 25 黨參 白條 統 56.5 82 26 黃連 單支 統 130 116 雞爪 統 120 111.5 27 黃芩 家 統 19.5 13.5 未撞皮 統 14 23 28 黃芪 內蒙 統 22 18.5 甘肅 統 21 18.5 29 鹿茸 梅花鹿 7500 8000 馬鹿 1950 2600 30 白芍 安徽 統

39、16 14.5 31 白術 安徽 統 28 29 32 板藍根 甘肅 統 9.5 9.6 33 草果 云南 統 105 103 34 紅花 新疆 統 93 89 35 桔梗 安徽 統 26.5 25.5 36 吳茱萸 中花 統 355 365 37 防風 籽播 115 23.5 38 野菊花 顆粒 45.5 64 39 金櫻子 統 個 16 17 40 秦艽 家種 統 60 45.5 41 廣藿香 統 個 7.5 8.5 42 款冬花 統 甘肅 94 90 43 車前子 統 江西 19 18.75 44 菊花 杭菊散 統 50 52.5 45 苦參 統 內蒙 13 12.75 46 肉蓯蓉 統

40、 新疆 130 140 47 葛根 柴統塊 廣西 7.5 5.25 48 鐵皮石斛 統條 云南 400 450 2017 年年中藥材流通中藥材流通市場市場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19 附附表表 2 2:20172017 年中藥材重點品種價格變化及走勢年中藥材重點品種價格變化及走勢 序號 商品名稱 商品規格 2017年初 價格 2017 年末 價格 2017年價格變化 1 人參 統 420 450 漲 2 三七 剪口 380 320 降 60 頭 320 255 降 80 頭 300 240 降 120 頭 270 215 降 無數頭 230 170 降 3 川芎 統 27 16 降 4 大黃 水根

41、3.5 3.8 漲 甘肅 統 19 23 漲 5 山藥 統 28 27 降 6 山茱萸 河南 5%核 27 45 漲 陜西 5%核 27 45 漲 7 水飛薊 統 11 10 降 8 太子參 宣州 統 80 85 漲 貴州 統 85 93 漲 9 元胡 統 61 50 降 10 丹參 安徽 統 12 15 漲 山東 統 13 16 漲 11 天麻 家種 特等 180 170 降 家種 一等 150 145 降 家種 二等 135 130 降 家 統 110 105 降 12 半夏 統 100 110 漲 13 白芷 亳 統 9 8 降 川 統 9 8 降 河北 統 7 7 平 14 甘草 內蒙

42、 毛草 8 9 漲 新疆 毛草 9 10 漲 甘肅 家統 9 10 漲 15 地黃 統 11 9 降 16 當歸 箱歸 60 58 降 17 麥冬 川 統 65 80 漲 18 連翹 統 40 36 降 19 牡丹皮 刮丹 24 21 降 20 附子 統 28 25 降 21 金銀花 統 90 120 漲 2017 年年中藥材流通中藥材流通市場市場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20 22 茯苓 白丁 25 18 降 統片 24 19 降 23 厚樸 統 8 10 漲 24 枸杞 寧夏 統 55 53 降 新疆 統 35 30 降 25 黨參 白條 統 65 48 降 26 黃連 單支 統 110 150

43、漲 雞爪 統 100 140 漲 27 黃芩 家統 17 22 漲 未撞皮 統 13 15 漲 28 黃芪 內蒙 統 22 22 平 甘肅 統 22 22 平 29 鹿茸 梅花鹿 7000 8000 漲 馬鹿 1900 2000 漲 30 白芍 安徽 統 17 15 降 31 白術 安徽 統 30 26 降 32 板藍根 甘肅 統 11 8 降 33 草果 云南 統 120 90 降 34 紅花 新疆 統 83 103 漲 35 桔梗 安徽 統 28 25 降 36 吳茱萸 中花 統 280 430 漲 37 防風 籽播 120 110 降 38 野菊花 顆粒 48 43 降 39 金櫻子 統

44、 個 20 12 降 40 秦艽 家種 統 60 60 平 41 廣藿香 統 個 8 7 降 42 款冬花 統 甘肅 110 78 降 43 車前子 統 江西 21 17 降 44 菊花 杭菊散 統 50 50 平 45 苦參 統 內蒙 13 13 平 46 肉蓯蓉 統 新疆 135 125 降 47 葛根 柴統塊 廣西 7.5 7.5 平 48 鐵皮石斛 統條 云南 400 300 降 注:價格信息來源于亳州中藥材市場成交價格。 2017 年年中藥材流通中藥材流通市場市場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21 附附表表 3 3:20172017 年中藥材出口情況統計年中藥材出口情況統計 序號 商品名稱 出口

45、數量 (噸) 出口額 (萬美元) 出口價格 (美元/公斤) 1 人參 2177.69 11288.81 51.84 2 枸杞子 12670.91 10170.33 8.03 3 肉桂及肉桂花 50410.49 9471.17 1.88 4 紅棗 9886.11 3336.09 3.37 5 茯苓 6436.52 2916.56 4.53 6 冬蟲夏草 1.01 2776.53 27599.7 7 半夏 3016.40 2740.42 9.09 8 當歸 2723.98 2539.53 9.32 9 黨參 3452.49 2394.49 6.94 10 西洋參 665.51 2287.51 34

46、.37 11 菊花 4362.29 2121.8 4.86 12 黃芪 3376.70 2058.72 6.1 13 地黃 6829.90 1964.74 2.88 14 山藥 8805.21 1835.55 2.08 15 川芎 4603.57 1772.3 3.85 16 白術 3908.39 1691.2 4.33 17 甘草 2549.20 1592.55 6.25 18 鹿茸及其粉末 79.40 1500.94 189.03 19 白芍 4675.32 1475.03 3.15 20 黃芩 3272.80 1314.49 4.02 21 罌粟子 6518.00 1314.41 2.0

47、2 22 杜仲 2950.74 1100.16 3.73 23 大黃、籽黃 3433.82 937.84 2.73 24 黃連 464.45 814.77 17.54 25 貝母 206.94 736.67 35.6 26 三七(田七) 114.97 622.03 54.1 27 小茴香子;杜松果 2463.00 540.99 2.2 28 加納籽、車前子殼粉、育亨賓皮 1836.51 496.72 2.7 29 姜黃 1733.99 413.22 2.38 30 麻黃草 499.97 339.09 6.78 31 黃草及楓斗(石斛) 3.38 322.97 956.96 32 天麻 164.

48、87 318.28 19.3 2017 年年中藥材流通中藥材流通市場市場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22 33 槐米 1022.48 301.53 2.95 34 大海子 875.55 257.82 2.94 35 沙參 1488.59 222.62 1.5 36 番紅花 60.91 175.55 28.82 37 龍眼干、肉 246.07 171.25 6.96 38 木香 211.81 55.23 2.61 39 魚藤根、除蟲菊 186.45 41.08 2.2 40 鮮人參 30.60 37.4 12.22 41 乳香、沒藥及血竭 58.65 30.6 5.22 42 紅豆杉皮、枝葉等 15.56

49、 21.42 13.77 43 畢撥 18.02 8.82 4.89 44 蓯蓉 3.50 8.11 23.18 45 檳榔果 13.18 6.54 4.96 46 青蒿 20.79 6.11 2.94 47 阿魏 0.12 2.26 188 48 其他 64924.74 37361.87 7.4 49 合計 223471.52 113914.13 5.1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2017 年年中藥材流通中藥材流通市場市場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23 附附表表 4 4:參與統計的各地商務部門參與統計的各地商務部門 序號 藥材 名稱 商務部門 1 人參 林口縣商務局、吉林省商務廳、伊春市商務局、方正縣糧食

50、商務局 2 三七 硯山縣商務局、廣南縣商務局、百色市靖西縣商務局 3 川芎 漢中市商務局、彭州市商務局、平武縣商務局、都江堰市商務局、什邡市商務局 4 大黃 宕昌縣商務局、岷縣商務局、平武縣商務局、阿壩州商務局 5 山藥 貴港市商務局、恩施州商務局、蠡縣商務局、焦作市商務局 6 山茱萸 漢中市商務局、金寨縣商務局、浙江省商務廳、三門峽市商務局、石臺縣商務局、禹州市商務局 7 水飛薊 吉林省商務廳、伊春市商務局 8 太子參 柘榮縣經貿委、宣城市商務局 9 元胡 漢中市商務局、禹州市商務局、浙江省商務廳 10 丹參 禹州市商務局、商洛市商務局、三門峽市商務局、靈壽縣商務局、陜縣商務局、行唐縣商務局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商務部市場秩序司:2017中藥材流通市場分析報告(31頁).pdf)為本站 (奶茶不加糖)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