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 年浙江省特種設備安全事業發展白皮書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二二五年五月目錄一、2024 年全省特種設備基本情況.1(一)特種設備行政許可情況.1(二)特種設備生產和充裝單位情況.1(三)特種設備使用情況.1(四)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情況.5(五)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情況.7二、2024 年特種設備安全工作情況.8(一)“數字應用”提質拓面,智治體系持續健全.8(二)“兩個規定”深入推進,主體責任壓緊壓實.8(三)“治本攻堅”多措并舉,隱患整治成效顯著.9(四)“無憂乘梯”全面開展,安全水平有效提升.10(五)“各方能力”加快提升,工作基礎穩步夯實.11(六)存在的主要問題.11三、特種設備產業發
2、展情況.12(一)浙江省部分產業龍頭企業.12(二)全省特種設備產業現狀.18四、2025 年特種設備主要工作安排.20(一)強履職明責任,推動安全多元共治.21(二)強監管守底線,防范化解重大風險.21(三)強改革求實效,完善監管制度體系.22(四)強統籌促發展,提升本質安全水平.22(五)強素質提能力,夯實安全工作基礎.22五、典型案例.23(一)事故典型案例.23(二)行政許可典型案例.25(三)行政執法典型案例.26(四)服務產業典型案例.27 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規定,現將 2024年浙江省特種設備安全總體狀況公布如下:一、2024 年全省特種設備基本情況(一)特種設
3、備行政許可情況2024 年全省共受理行政許可申請 1614 項,全年完成現場鑒定評審并準予許可的 1397 項。(二)特種設備生產和充裝單位情況省市場監管局核發特種設備的生產(包括設計、制造、安裝、改造、修理)和充裝許可證 3779 本,具體為鍋爐 90 本、壓力容器 380 本、壓力管道 376 本、電梯 861 本、起重機械 184 本、安全附件和壓力管道元件 1061 本、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 46 本、安全附件 49 本,移動式壓力容器和各類氣瓶充裝許可證 732 本。(三)特種設備使用情況截至 2024 年底,全省共有辦理使用登記的特種設備 2166453臺(條),其中在用 192
4、5554 臺(條),暫時報停 240899 臺(條)。2 按設備種類分,具體為鍋爐 13576 臺、壓力容器 484593 臺、電梯 1057277 臺、起重機械 312767 臺、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 296861 臺、客運索道 42 條和大型游樂設施 1337 臺,另有各類氣瓶 2599 萬只和壓力管道 6.9 萬千米。全省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 864004 本。3 與 2023 年同期相比,全省辦理使用登記的特種設備總數增加176523 臺(條),增長率為 8.9%,其中各類設備的增長率分別為壓力容器 8.3%、電梯 9.6%、起重機械 4.1%、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 13.5%、大型
5、游樂設施 15.8%和客運索道 7.7%。另外,各類氣瓶增加約 125 萬只,壓力管道增加約 0.2 萬千米。4 從 2014 年開始,全省禁止新建 20 蒸噸/小時以下的高污染燃煤鍋爐,同時逐步淘汰在用燃煤小鍋爐,2018 年開始,進一步加強鍋爐節能環保工作,全省禁止新建 35 蒸噸/小時以下的高污染燃煤鍋爐,鍋爐數量下降趨勢明顯,隨著燃煤鍋爐淘汰工作的推進落實,近年來鍋爐數量趨于穩定下降,2024 年鍋爐數量的負增長率為 5.9%。5(四)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情況全省有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 199 家,共有核準證 205 本。其中,綜合性檢驗機構 15 家(含:甲類 A1 級 1 家、甲類 A
6、2 級 1家、甲類 B1 級 1 家、乙類檢驗機構 1 家),甲 B1 級 3 家,甲 B2級 131 家(含:QD3 項目 14 家、RD6 項目 118 家),檢測機構 50家(含:25 家無損檢測、8 家電梯檢測、17 家安全閥校驗)。全省各類設備的檢驗情況如下:定期檢驗:共對 796926 臺(條)在用特種設備進行了定期檢驗,定檢率為 99.68%,其中,鍋爐 12346 臺、99.88%,壓力容器106453 臺、99.64%,電梯 501764 臺、99.67%,起重機械 116721臺、99.82%,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 58884 臺、99.57%,大型游樂設施 738 臺、
7、100%,客運索道 20 條、100%,另檢驗壓力管道 85911 千米。督促企業處理質量安全問題 411377 條。安裝改造修理監檢:共對 114474 臺(條)特種設備進行了安裝、改造和重大修理過程的監檢工作,其中鍋爐 751 臺、壓力容器 901 臺、氣瓶 155 只、電梯 94045 臺、起重機械 18415 臺、大型游樂設施 207 臺,另安裝、改造監檢壓力管道 6953 千米。督促企業處理質量安全問題 76898 條,發出的監檢聯絡單、監檢意見通知書分別為 7567 份和 20789 份。6 制造監檢:共對 188114 臺特種設備進行了制造過程的監督檢驗,其中鍋爐3700臺、壓力
8、容器184414臺,另外各類氣瓶2983503只和壓力管道元件(燃氣用埋地聚乙烯管子和埋弧焊鋼管)64623件。督促企業處理質量安全問題 765 條,發出的監檢聯絡單為 416份。7(五)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情況1.事故總體情況2024 年全省共發生特種設備事故 5 起,死亡 5 人。造成經濟損失共計 593 萬元。萬臺特種設備死亡率低于省政府下達的目標管理指標,全省特種設備安全形勢總體穩定。截至目前,事故均已按規定完成結案工作,相關部門已開展事故單位及相關人員的責任追究。2.事故主要特點從事故設備種類看,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事故 2 起,起重機械事故 2 起,電梯事故 1 起。鍋爐、壓力容器、
9、壓力管道、大型游樂設施和客運索道均未發生事故。從事故發生環節看,5 起事故全部發生在使用環節,特種設備的使用安全管理仍然是全周期安全管理鏈中的關鍵環節。8 從事故發生原因看,無證作業、違章操作等違法違規行為仍然是引發事故的主要原因。5 起事故均凸顯出企業在落實安全主體責任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從業人員缺乏足夠的安全意識,作業環境等現場安全疏于管理,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的缺失問題依然未得到有效解決。從事故發生地域看,5 起事故分別為杭州市 1 起、衢州市 2起、舟山市 1 起、麗水市 1 起,全省其他地區未發生事故。二、2024 年特種設備安全工作情況(一)“數字應用”提質拓面,智治體系持續健全推進在
10、線系統落地應用。推進賦碼掃碼應用,全省 190.6 萬臺在用設備實時全量賦碼,占比 99.7%。電梯維保掃碼率、檢測掃碼率分別達 99.3%和 99.9%,持證上崗、按章作業進一步規范。提升物聯技術應用效能。推進電梯使用單位物聯感知建設,完成物聯感知接入電梯 39.8 萬臺。試點推進工業鍋爐物聯智控技術,提升物聯感知有效性和可靠性。強化風險精準防控。優化“特安風險指數”“電梯安全預警”等模型算法,風險隱患監測預警、分析研判、動態處置的全鏈條閉環管控體系不斷完善。今年以來,累計預警高風險隱患信息 12萬條,高風險隱患線上線下閉環處置率達到 100%。(二)“兩個規定”深入推進,主體責任壓緊壓實持
11、續規范“兩員”配置。進一步完善“兩個規定”功能專區,上線應用“兩員”信息公示、未完成單位清單導出和信息查詢檢 9 索等功能。截至目前,全省共有 2822 家生產單位、32.8 萬家使用單位完成“兩員”配備,分別占總數的 98.6%和 99.2%,共配置(質量)安全總監 34.9 萬人、(質量)安全員 37.9 萬人。推動落實企業自查自糾。優化“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功能,推進“兩個規定”與隱患排查日志功能融合。研究制定新版風險管控清單,指導企業規范開展自查自糾,一體推進“兩個規定”和風險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有效落實。完成“兩員”監督抽查考核。依托“浙江特種設備在線”移動端平臺,開發上線“
12、兩員”監督抽查考核功能,印發“兩員”考試操作手冊等配套資料,推動“兩員”考試全面落地,圓滿完成總局“兩員”考試試點任務。(三)“治本攻堅”多措并舉,隱患整治成效顯著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整治。突出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重點設備,部署開展“掃盲納管”、鍋爐、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涉?;穳毫θ萜?、壓力管道等專項排查整治。今年以來,全省共檢查企業 12.5 萬家,設備 24.7 萬臺,消除問題隱患 4.96 萬項。持續推進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完成 5 家液化石油氣瓶制造單位、283 家液化石油氣充裝單位、21 家液化石油氣瓶檢驗機構全覆蓋監督檢查和問題隱患“回頭看”。印發關于落實浙江省燃氣老舊管道專項
13、治理行動方案的實施意見,全面梳理摸排老舊設備底數,對全省 1886.4 千米使用 20 年以上的燃氣壓 10 力管道和 40656 臺超設計使用年限壓力容器實施重點監管。大力開展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將特種設備監察執法納入執法亮劍護民行動實施方案,嚴厲打擊“三非兩超”“一無”“一違”等違法違規行為。今年以來,全省立案查處特種設備案件 2905件,處罰款 6554.7 萬元。(四)“無憂乘梯”全面開展,安全水平有效提升強化生產源頭管控。印發 關于開展 2024 年特種設備行政許可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嚴格落實電梯生產單位證后監督檢查。截至目前,全省共檢查電梯生產單位 302 家,占比 44.4%。規范
14、電梯檢驗檢測。印發關于全面推行電梯檢驗檢測分離改革工作的通知,配套制定電梯監督檢驗、定期檢驗和自行檢測作業指導書格式文本,系統規范電梯檢驗檢測相關標準要求。對全省電梯檢驗檢測機構實施全覆蓋檢查,嚴厲打擊出具嚴重失實或虛假報告等違法違規行為。完善電梯智慧監管。在“浙江特種設備在線”系統配套上線“無憂乘梯專區”,開發應用電梯“掃碼監督”功能,動態展示任務進度,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落細。貫徹落實電動自行車全鏈條整治行動,開展電梯智能阻止系統試點應用。助推老舊電梯更新。全面摸清老舊電梯底數,對使用十五年以上的住宅電梯實施重點監管。聯合省建設廳印發浙江省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方案系列文件,切實開展安全評估、法定檢
15、驗和使用登記變更等工作,配合建設部門推進老舊住宅電梯改造更新。11(五)“各方能力”加快提升,工作基礎穩步夯實監察人員方面,組織全省 684 人參加 A 類、B 類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員培訓考核,積極承辦并圓滿完成總局第二期 A 類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員能力提升班。完成“市監學堂”2024 年產品質量和特種設備安全監管能力提升培訓班第一期,共 125 人參加。檢驗檢測方面,印發浙江省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規范化專業化建設年行動實施方案,組織召開全省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質量年會,開展技術交流、專題講座、事故分析等活動,增強全省檢驗機構安全意識,提升檢驗檢測質量水平。從業人員方面,加強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培訓教
16、育,進一步規范培訓考核工作,全省完成免費培訓教育特種設備作業人員 6.3萬人。聯合省總工會舉辦“2024 年浙江省電梯安裝維修職業技能競賽”,以點帶面,提升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整體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水平。民眾防范方面,結合安全生產月、“全國特種設備安全日”等活動,舉辦特種設備安全知識“五進”活動 892 場,科普受眾群體超 556.8 萬人次。應急處置方面,舉辦浙江省暨臺州市2024年特種設備(大型游樂設施)應急救援演練觀摩活動,共24萬人觀看現場直播。(六)存在的主要問題全省特種設備安全形勢總體穩定,但是仍然存在亟待改進的不足和問題。一是企業安全主體責任仍難落實。目前,我省特種 12 設備使用單
17、位以中小微企業居多,企業末端參與度較低,企業主體責任難落實。從近年來的特種設備事故案例分析,作業人員無證上崗和違章作業因素占比超9成。從日常監督檢查情況發現,企業管理不規范問題依舊突出,主要表現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崗位安全責任制度不落實,設備技術檔案未建立,應急預案可操作性不強,未按規定開展事故應急演練等方面。二是特種設備本質安全風險仍需關注。目前,我省大型化、高參數、高危險性特種設備不斷增加,老舊設備也越來越多,一旦發生事故,后果極其嚴重。比如,我省15年以上老舊電梯數量已達到12.1萬臺左右,較去年同期增長17.5%,老舊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大型游樂設施、索道等數量也逐年遞增,容易出現主
18、體結構銹蝕、主要部件老化、安全保護裝置失效等情況。三是部門之間監管合力還待加強。我省特種設備的使用單位廣泛分布于應急、交通、衛健、旅游、經貿、住建、水利、教育等各個行業,少數地方政府、行業主管部門的特種設備安全行業監管責任未完全落實到位,同時,民眾參與社會監督的力度不夠,市場機制、相關方作用發揮不充分,多元共治效果還不夠理想。三、特種設備產業發展情況(一)浙江省部分產業龍頭企業1.鍋爐。西子清潔能源裝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擁有 A 級鍋爐制造許可證、核電 2、3 級容器及換熱器制造資質。同時,還獲得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ASME)S 和 U 鋼印及授權證書、歐標 ENISO 13 3834 認證,以
19、及 ISO9001、ISO14001 和 GB/T28001 等多項認證。此外,公司承擔多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編制修訂。公司建有崇賢、德清、諸暨三個生產基地,主要產品包括燃機余熱鍋爐、干熄焦余熱鍋爐等。作為燃機余熱鍋爐世界龍頭企業,余熱利用率達 90.5%,處于國際領先水平。2024 年企業總產值約 30 億元。公司設有全國余熱鍋爐行業歸口研究所、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以及浙江省智慧能源與儲能重點企業研究院。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機械工業 500 強企業、浙江省環保產業基地、水煤漿鍋爐研究設計制造基地。自行研發的熔鹽儲能技術已獲 22項專利,并榮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連續六年榮獲國家
20、首臺(套)產品稱號,并入選國家能源領域首臺套產品目錄。建成 5個數字化智能制造車間,打造崇賢光儲一體低碳工廠示范項目,建設光儲充一體化電站及智慧控制系統。工廠入選浙江省“十四五”新型儲能示范項目。浙江特富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海寧市,占地 120 畝,注冊資本 1.45 億元,采用 6 家子公司的集團型運作模式,專業從事環保潔凈能源熱能設備生產、研發、銷售和服務。具有國家A 級鍋爐和 A2 級壓力容器制造資質、美國 ASME 授權認證的“U”“S”鋼印,是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專利示范企業、省 AAA 級“守合同重信用”企業,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企業研究院
21、、省級研發中心、省級博士后工作站、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省級綠色工廠。先后通過了 ISO9001、14 ISO14001、GB/T28001-2001 體系認證,2024 年獲得海寧市市長質量獎。多次榮獲國家科技興檢獎、浙江省科技進步獎。60 余項科技項目列為浙江省新產品試制計劃,并通過省級科技成果鑒定、驗收,其技術水平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以上。10 余項產品列入浙江省節能技術推廣目錄。多個型號產品被列入國家工信部 國家“能效之星”產品目錄 和 國家工業節能技術裝備推薦目錄,被認定為“浙江制造精品”和“浙江制造”品字標產品。2.壓力容器。杭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包括氣體、工程與設備、高端裝備
22、。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中國質量獎提名獎,被評為創建世界一流專業領軍示范企業、全國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國家級綠色工廠。建有 CNAS 實驗室、機械工業氣體分離與液化設備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浙江省重點企業研究院。主導或參與制定 77 項國家、行業標準,包括國內 95%以上的氣體分離與液化設備領域標準。持有壓力容器設計許可證(固定式壓力容器規則設計)、壓力管道設計許可證(工業管道 GC1)、壓力容器制造許可證(固定式壓力容器其他高壓容器 A2 級,含超大型中低壓非球形壓力容器現場制造)、ASME(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U/U2 證書、NBBI(鍋爐與壓力容器檢驗師協會)R
23、 證書、NBBI(鍋爐與壓力容器檢驗師協會)NB 證書、歐盟鋼結構 EN-1090 設計制造證書、韓國 KGS(韓國氣體安全協會)證書。并通過了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為國內各行業提供空分設備 4000 多套,6 萬及以上等級特大型空分產量和銷量全球 15 領先,具備空分、石化、醫藥、建筑等工程設計、施工資質??辗衷O備最大等級達 12 萬 m3/h,神華寧煤十萬等級空分設備被譽為“大國重器”,總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投建了 60 余家氣體公司,制氧總量超 330Nm3/h。作為國內最早涉足氫液化技術研發的企業之一,擁有氫能“制-取-輸-用”產業鏈,投建運營了全國最大的加氫站與“氫、電、氣”一體化綜
24、合能源島。3.壓力管道。浙江寶豐特材股份有限公司創建于 2007 年 1月,注冊資本 1.58 億元,占地面積 400 余畝,員工 900 余人,是集不銹鋼制造加工、銷售及技術開發于一體的大型不銹鋼專業廠商。產品應用于石油化工、核電、新能源裝備等領域。2024 年外貿出口總額 178491 萬元。先后通過 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 體系認證、安全生產標準化認證、測量管理體系認證、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取得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壓力管道元件制造 A、B 級、PED2014/68/EU 歐盟壓力設備指令材料制造認證,俄羅斯市場準入強制安全認證、美國石油管理協會耐蝕管線非強
25、制性認證證書;通過中國(CCS)、美國(ABS)、英國(LR)、挪威(DNV)、韓國(KR)、法國(BV)等國家船級社工廠認可。作為石化企業及各大鍋爐廠和化工裝備企業的定點供貨單位;為國產航母“山東艦”供應 700 多噸的無縫鋼管。擁有 64 項實用新型發明專利,5 項發明專利,6 項新產品,發布了“浙江制造”產品標準,并通過“浙江制造”認證。先后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浙江省制造業單項冠軍培 16 育企業、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浙江省數字化車間、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省級企業研究院、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浙江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獲第四屆松陽縣政府質量獎、“
26、縣工業 20 強”等稱號。4.電梯。杭州西奧電梯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4 年,坐落于杭州市臨平經濟技術開發區,注冊資本 5.05 億元,是一家行業領先的集電梯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安裝及售后維保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型電梯制造服務商。2008 年至今,銷售復合增長率快速增長,位列行業第一,累計為全球 70 余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公司擁有特種設備生產許可證、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許可、電梯安裝工程專業承包二級資質等資質,先后被評為“國家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企業”“工信部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示范企業”“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
27、范企業”“國家綠色工廠”“國家工業設計中心”,并獲得“浙江省人民政府質量獎”。5.起重機械。杭州華新機電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0 年,于2015年7月重組成為上市公司株洲天橋起重機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是經浙江省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起重裝備的省級企業研究院。公司擁有特種設備生產許可、建筑業企業資質,并先后通過 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 體系認證。擁有國內獨有的低凈空節能型橋式起重機和四卷筒抓斗卸船機專利技術。公司 17 持續助力國家“中國智造 2025”發展戰略,開發了智能港口機生產管理系統、智能港口機械物聯遠程服務平臺系統。6.大型游樂設施。浙江巨馬文旅股
28、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諸暨市。工廠占地 80 余畝,員工 200 余名,游樂設施年產值 2 至 3億。公司參與國家強制性標準大型游樂設施安全規范(GB8408-2018)、觀覽車類游樂設施通用技術條件(GB 18164-2020)的起草編制工作。主要從事游樂設施的研發設計和銷售,尤其是摩天輪。具備自行研制開發各類大型高新游樂設施產品的能力,在上海設立了分公司,專業從事游樂設施的研發設計和銷售;在貴州設立了控股子公司,專業從事轎廂的設計、研發和生產。與上海交大、同濟大學、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等院校單位,英國倫敦眼設計方 STARNETH 保持合作關系,是清華大學實習基地。設有2 個省級研發機構,浙江
29、省巨馬摩天輪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和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擁有市級研發機構 3 個,發明專利 5項,實用新型專利 42 項、外觀設計專利 8 項、軟著 7 項。7.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杭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6 年,目前擁有特種設備生產許可資質,項目為: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制造(含修理、改造)、起重機械制造(含安裝、修理、改造)。公司自主打造純電、氫能、混動三大整車平臺,自主研發鋰電專用叉車、高壓鋰電叉車、氫燃料電池專用叉車,提供包括智能 AGV 車輛、智能立體倉庫、智能物流系統等在內的全棧式智能物流整體解決方案。公司屬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浙 18 江省裝備制造業重點培育企業,先
30、后建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認可實驗室、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浙江省重點企業研究院、省級智能工業車輛院士工作站等技術創新平臺。榮獲“中國制造業企業 500 強”“中國民營企業 500強”“中國大企業集團競爭力 500 強”“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稱號,獲評浙江省“未來工廠”、浙江省人民政府質量管理創新獎。公司建成由 600 余臺各類智能機器人、20 余條智能化集成生產線、10 余條噴涂流水線等組成的零部件及整車制造智能超級工廠,建有青山工業園和橫畈科技園兩大智能化生產基地,實現了從原材料的自動化下料、精準焊接,到精細涂裝、高效組裝、物流的全流程
31、智能化,年產能達 40萬臺工業車輛和其他物流設備。(二)全省特種設備產業現狀1.科研能力。圍繞市場監管重點領域,在檢驗檢測、特種設備安全等方面開展科研攻關,省特科院牽頭完成的“承壓特種設備安全檢測機器人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成果獲省技術發明二等獎,實現了全省市場監管系統該獎項“零的突破”。2024 年組織申報包括國家自然基金、省科技廳尖兵領雁項目、總局科技計劃等各類科技項目 70 余項。省特科院聯合錢塘區政府、中國計量大學等機構共同申報的“打造特種設備高能級科創平臺創新教科培創一體化機制”列入科教人一體化第二批省級創新深化試點。牽頭或參與制修訂國家、行業各類標準 100 余項,新增授權各類知識產
32、權 19 60 余項。依托國家中心、省重點實驗等優勢資源,面向企業非營利性開放實驗室 4006 家次,省特科院在特種設備產業集聚區設立松陽不銹鋼產業服務平臺、岱山大型石化檢驗基地基礎實驗室等,為特種設備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技術支撐。2.人才隊伍建設。依托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教育考試機構,發揮特種設備行業組織、高等院校等專業優勢作用,通過現場教學、網絡培訓、比武練兵等方式大力開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能力專業技術和執法能力提升活動,結合“傳幫帶”、檢驗跟學等方式,提高安全監察崗位的專業化職業化水平,組織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考核班。強化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隊伍建設,把好主體責任關。借力落實主
33、體責任“兩個規定”,督促企業依法配備安全總監、安全員,組織實施“職業教育、普法科普、應急實訓”三位一體職業技能提升,全面提升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履職能力。中國計量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高校在相關專業中開設了特種設備相關課程。建設全國首家“特種設備科教融合學院”,聯合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 7 所院校,構建“技工??票究蒲芯可┦亢蟆比湕l人才培養體系,覆蓋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培訓。3.應急保障能力。在“浙江特種設備在線”建設應用特種設備應急處置管理功能模塊,依托 110、119 和“新浪輿情通”等建立實時輿情監測方案,建立“1 個綜合+8 個專業”應急專家庫,統籌全省特種設備應急處置專家
34、、裝備設施等應急處置資源,實 20 現全省應急處置資源共建共享。定制特種設備應急技術保障車,規范“屏、端、儀、車”協同應用實現從信息報送、應急響應、現場處置、事故調查、善后處置等全流程線上線下聯動,全面提升現場信息感知能力和突發事件應變能力。建設特種設備應急培訓演練基地,實操實訓設備設施全面覆蓋八大類設備,分類定制事故案例分析和防范、危險源識別、應急預案編制、應急救援和處置等相關培訓課程體系,編制典型特種設備的事故應急處置方案及指導書,針對性設置特種設備應急演練科目,開展應急處置技術專項研究。4.科普宣傳。位于海寧尖山的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2024 年共免費接待 322 批次 20112 人次,
35、開展主題活動 46 場,較去年同期增長 33%。2024 年開展進社區、進校園、進鄉村、進機關、進社區、進企業等“走出去”及特種設備科普大篷車“五進”活動 20場次,參與人數 5 萬余人。在第 16 個全國防災減災日邀請央視新聞專題直播欄目走進省特科院海寧基地,各直播平臺總觀看量達 554.3 萬。聯合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在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科普中國 APP 平臺投放跟著安安乘電梯安安帶你游樂園等普法科普視頻,點擊量超 1 萬人次。四、2025 年特種設備主要工作安排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十五屆五次全會精神,嚴
36、格落實全省市場監管工作會議和全國特種 21 設備安全監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推進市場監管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先行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一)強履職明責任,推動安全多元共治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充分發揮“三書一函”制度作用,加強對地方監管部門及企業的督促提醒,推動地方落實特種設備分級分類監管。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持續推進特種設備“兩個規定”落實,科學指導企業規范“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有效運行。試行“三員一總監”制度。深入開展特種設備“改革深化年”和“服務優化年”活動,建立護航機制,充分調動“關鍵少數”人員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整體水平。(二
37、)強監管守底線,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開展“無憂乘梯”安民行動。深化電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動。開展全省電梯維保質量提升專項整治。探索實施電梯維保單位和人員信用評價。大力配合推進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民生實事,試點建立住宅老舊電梯安全源頭治理長效機制。支持推進電梯安全“一件事”改革和“楓橋式”治理改革。深化特種設備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開展電站鍋爐安裝治理專項整治,開展燃氣管道安全專項治理和客運架空索道風險隱患排查治理行動。推進大型化工園區和大型石化、醫化企業特種設備使用管理標準化提升工作。深化長三角區域合作,規范提升檢驗檢測工作質量。22(三)強改革求實效,完善監管制度體系深化特種設備智慧治理機制改革。探索特
38、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評價考核體系建設。探索開發特種設備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完成在用工業壓力管道和鍋爐節能環保測試等數據庫建設。打通“互聯網+監管”“案件管理”等系統,加快推進電子監察指令書功能應用。實施評價結果分類分級管理,建立電梯維保高風險企業“黑名單”制度,深化“智慧+信用”融合改革。全面建成氧氣瓶制造和充裝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修訂浙江省特種設備事故應急預案和浙江省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核準細則。(四)強統籌促發展,提升本質安全水平依托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國家質檢中心,全鏈條服務溫州永嘉閥門、龍灣壓力管道元件等產業集聚區以及優勢產業,引導產業技術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深化企業分類分級管理,做到無
39、事不擾和有事必查。深入推進鍋爐安全提升、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和電梯綠色雙碳認證行動。繼續推進化工老舊裝置相關特種設備更新改造。嚴密做好重大節日活動和重點時段特種設備安全工作。(五)強素質提能力,夯實安全工作基礎以國家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為牽引,鼓勵系統內特種設備檢驗機構加強檢驗儀器設備配備和基地建設,提升特種設備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助力特科院開展新型事業單位改革和“教科人”一體化改革,建立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加強基層安全監察人員培訓教育,組織開展技術講座、質量比對、技術 23 比武、技能競賽等活動,提升檢驗檢測人員技術能力。加強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試機構能力建設。結合“安全生產月”“6
40、29特種設備日”“電梯安全宣傳周”等時段,開展“浙里特安你我同行”主題宣傳及相關科普活動,舉辦全省大型石化裝置應急演練觀摩活動。五、典型案例(一)事故典型案例1.衢州市“47”一般起重機械碰撞擠壓事故。事故概況:2024 年 4 月 7 日晚,華泰新材衢州分公司組織混凝土預制構件夜間澆筑作業,起重機作業人員聶某負責操作起重機。20 時 50 分許,聶某站立在起重機西側支腿下橫梁上,操作起重機將空料斗由南向北運動,準備繼續吊裝下一斗混凝土。由于料斗起升高度不足,空料斗被預制梁澆筑作業面上的平板振動機吊耳和防護罩阻擋,碰撞發出聲響,聶某未及時發現異常,繼續操作起重機大車由南向北運行。料斗被鋼絲繩拉
41、扯后與平板振動機脫開,在慣性作用下產生了大幅擺動,且伴有旋轉。擺動運動過程中,空料斗與平臺西側堆放的成品預制梁發生撞擊,碰撞站立在起重機支腿下橫梁上的聶某。聶某被擠壓在起重機支腿和料斗之間,之后沿東西方向倒在 9 號生產線預制梁模具鋼筋面上。直接原因:(1)起重機操作員聶某安全意識淡薄,違章站立于起重機支腿下橫梁處操作起重機。(2)聶某使用設備不當,提升料斗高度不足,空料斗與混凝土平板振動機發生刮碰后未及時 24 停車,當空料斗脫開后因慣性大幅擺動,本人未發現并及時躲避,導致被料斗碰撞擠壓死亡。間接原因:華泰新材衢州分公司安全生產意識淡薄,未嚴格落實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相關制度。管理人員未及時制止
42、作業人員站立在起重機支腿下橫梁上操作起重機的行為。華泰新材衢州分公司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2021 年、2022 年和 2023 年組織安全教育培訓,未開展 2024 年度安全教育培訓。2.麗水市“424”一般叉車擠壓事故。事故概況:2024 年 4 月 24 日 8 時 40 分左右,位于浙江省遂昌縣云峰街道龍板山區塊的浙江鼎泰新材料有限公司員工韋某在車間內巡查時,發現丙類車間內一隔斷門上的電線盒破損。隨即,韋某使用蓄電池叉車的叉臂將修理人員岑某升往空中,岑某在未采取安全保護措施的情況下進行維修作業。隨后叉車司機韋某拉起手剎,在叉車電門鎖未斷開的情況下離開叉車。8 時 50 分左右,岑某完成維
43、修作業,從叉車門架和護頂架之間爬下,在下爬過程中,岑某腳碰到叉車操縱桿,致叉車門架后傾,岑某被擠壓在叉車門架橫梁與駕駛室護頂架上沿之間。公司另一員工在經過丙類車間時聽到呼叫聲,發現岑某被擠壓在叉車門架與駕駛室護頂架上沿之間,岑某送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直接原因:浙江鼎泰新材料有限公司員工岑某、韋某違反叉車操作規程,違規將叉車叉臂當做升降平臺使用。韋某在岑某未完成修理、叉車電門鎖未斷開的情況下,擅自離開叉車,致現場 25 作業環境處于不安全狀態。岑某違規站在叉車叉臂上作業,在從叉車門架和護頂架之間下爬的過程中,碰到叉車操縱桿,致叉車門架后傾,岑某被擠壓在叉車門架與護頂架之間,造成事故發生。間接原因
44、:(1)特種設備安全主體責任缺失。該企業雖然任命了特種設備安全總監楊某和安全員孫某,也在企業特種設備管理制度中明確了兩名人員的崗位職責。但安全總監和安全員對其崗位職責不熟悉,組織特種設備日常檢查不到位,特種設備日、周、月巡查記錄中未見安全總監和安全員簽字,對叉車司機的違規作業行為未能及時糾正和制止。企業主要負責人孫某對其自身崗位職責不清楚,未參與企業日常安全管理,未對安全總監和安全員的工作落實情況進行核查。(2)特種設備制度落實不到位。該企業雖然制定了特種設備管理制度、特種設備應急預案、特種設備操作規程等制度,但在實際安全管理中未貫徹執行到位。日常巡查檢查不到位,涉事叉車部分零部件缺失、部分功
45、能失效,該企業未及時維修。作業人員管理不到位,韋某在日常操作叉車過程中,偶爾會將叉車當做升降平臺使用,該企業未能及時糾正和制止。(3)員工安全培訓教育不到位。該企業在對員工的日常安全培訓教育中,涉及特種設備的安全培訓較少,特別是叉車操作規程宣貫和叉車使用安全培訓較少,作業人員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不熟悉,操作規程沒有嚴格實施到位。(二)行政許可典型案例3.紹興市局對提供虛假材料申請許可資質的單位依法不予行 26 政許可。2024 年 3 月 27 日,紹興市局在審核紹興某管道安裝有限公司工業管道安裝(GC2)許可鑒定評審資料時,發現該公司 6 名技術人員中有 5 名實際不在紹興,疑為
46、外地掛證人員,該公司涉嫌提供虛假許可申請材料。紹興市局立即聯系河北滄州、廊坊市市場監管部門,開展跨區域聯動核查,并對申請單位進行調查。經查,上述 5 名技術人員均在河北省相關特種設備生產單位從業,實際不在紹興某管道安裝有限公司工作。因紹興某管道安裝有限公司提供虛假材料申請行政許可,紹興市局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許可決定。(三)行政執法典型案例4.永康市局對某電梯維保公司未按安全技術規范維保進行處罰。2024 年 9 月 23 日,永康市局根據永康市人民檢察院磋商函對金華市某電梯工程有限公司維保的電梯進行檢查,發現存在機房斷電后應急照明失效、底坑垃圾未清理、轎廂門電氣開關短接等問題。經查,該公司自 2
47、024 年 6 月 13 日與永康市某企業簽訂維保合同后,未按電梯維護保養規則要求清理底坑、修復應急照明故障,且多次維保未整改隱患,累計維保 6 次(166.67 元/次),違法所得 1000 元。其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第四十五條第二款,屬未按安全技術規范維保。依據該法第八十八條,擬對當事人處以罰款 79000 元,沒收違法所得 27 1000 元,罰沒合計 80000 元。5.浙江某公司將非壓力容器作為壓力容器使用。2024 年 7 月 2 日,紹興市上虞區局依法對浙江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發現該公司一臺全自動真空定型蒸箱(出廠編號2014011880187)處于使用狀態,銘牌
48、上設計壓力 0.095MPa、容積 7m、內直徑 1.5 米,但儀表顯示工作壓力 0.2MPa、溫度 115。經查,該公司于 2023 年 5 月安裝使用上述蒸箱,其額定工作壓力為 0.095MPa,實際使用中工作壓力長期超過 0.1Mpa,已達到 特種設備目錄中壓力容器定義范圍。該公司將非壓力容器作為壓力容器使用,違反了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上虞區局依法責令該公司停止使用上述蒸箱,并處罰款 20000元。(四)服務產業典型案例6.大力推進住宅老舊電梯更新,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安心乘梯。積極響應政策,成功申報建設項目。省市場監管局會同省建設廳印發 浙江省 2024 年度超長期特別國
49、債支持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工作實施方案,立即開展 15 年以上住宅老舊電梯更新需求底數摸排,僅用 8 天時間就完成了 11753 臺電梯摸排和上報工作,并獲得國債支持項目電梯 8894 臺、資金 13.34 億元,數量和金額均位居全國第一,占該領域全國總量的 21%。省市場監管局會同相關部門印發浙江省住宅老舊電梯更新實施方案系列文件,在全國率先出臺操作程序和工作指南,明確各單位工作責 28 任,保障項目順利推進。開展攻堅行動,加快項目開工建設。省市場監管局聯合印發了浙江省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百日攻堅”行動方案,在全省開展“百日攻堅”行動,按照“意愿統一、合同簽訂、開工告知、竣工交付”四個重要
50、節點,按月落實任務目標,年底前全面實現 10025 臺住宅老舊電梯開工建設。創新工作方式,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創新意見征求“一表式”工作方式,將原來“方案確定、品牌選擇、資金分攤”等多次意見征求集中到“一張表”,時間縮短 20 余天,促成業主意見的統一。依托“浙里物業”信息系統,電梯企業網上公示品牌、型號、配置、價格等,由業主自主選擇產品。試點推廣杭州西奧“全托管服務”模式,電梯維保主體從物業等多家相關方轉為托管企業一家單位。制定出臺電梯維保單位信用分類管理辦法團體標準,對電梯維保單位實施 ABCD 四級分類信用監管。7.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重點特種設備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助力自主創新。充分
51、發揮省特科院“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技術資源優勢,整合“政產研學用”各方資源,構建“以國家質檢中心實驗室為公共基礎平臺,科研與產業兩端協同”的產業服務創新體系,聯合攻關制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難題和核心技術。兩年來省特科院在線開放共享大型科研儀器設備229臺套,為企業提供檢測服務15879批次,幫扶特種設備相關生產企業371家次。二是攻克技術難題。大力推進“檢驗檢測+專項安全檢查”雙重檢驗,以及實驗室開放、博士入企、專家結對等常態化幫扶活 29 動,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進行分類指導,解決重大質量技術難題37個。自研新型相控陣超聲檢測技術,為舟山綠色石化萬億級項目4萬余道焊口開展檢測,為企業節約檢測成本1000多萬元,入選總局“檢驗檢測服務促進經濟社會創新發展”優秀案例。三是培育品牌建設。大力實施特種設備安全保障、作業人員素質提升、生產管理質量技術提升等行動,兩年來共組織制定“浙江制造”標準、地方標準9個,組織開展能力比對、應急演練等活動111次,組織培養企業作業人員96442人次,積極培育特種設備領域區域品牌,助力企業獲浙江省政府質量獎,創建“浙江省企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