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 四維圖新(002405.SZ)公司深度報告: 電動看寧德,智能看四維 2022 年 04 月 05 日 Table_Summary 占據智能汽車時代“制高點” ,厚積薄發終迎拐點。公司起步于地圖導航,雖然目前在位置大數據、車聯網、自動駕駛、車載芯片等諸多領域優勢顯著,但市場仍更多地把公司當作傳統圖商,而忽略了其在智能汽車時代升級為全棧服務商的業務空間和商業模式的深刻變化。 我們認為, 在汽車智能化的巨大浪潮下,公司已全面形成“地圖+車聯網+自動駕駛+大數據+芯片”五位一體的業務布局,通過全棧布局占據智能汽車時代“制高
2、點” 。公司長期高研發投入終于迎來收獲拐點:2021 年營業收入 30.60 億元,同比增長 42.5%,創上市以來新高,利潤扭虧為盈,2022 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再次大幅扭虧為盈,業績拐點確立。 “三山疊巒” 確立史詩級機遇, “合規+地圖+算法+定位” 閉環實現盈利模式蝶變。 “滴滴事件”驅動數據安全邁向監管時代,合規平臺的搭建迫在眉睫。值得注意的是,合規平臺與高精度地圖的強耦合性,將催生汽車智能化“軍備競賽” ,三方面共同加速高精度地圖的剛需性下沉。根據現有“合規+地圖”的特點,我們判斷未來或將以“數據運營”的形式展開。根據測算,在悲觀、中性和樂觀的情況下,至 2025 年對應的增量空間或
3、將分別達到 79 億元/年、105 億元/年、131 億元/年。而公司在“國資背景+獨立身份”加持下,憑借在高精度地圖中“底圖-更新-定位“等關鍵環節的卡位,市占率或將一騎絕塵。 從目前已獲得的訂單看, 繼寶馬、 戴姆勒后, 沃爾沃 “云合規” 、 “高精度地圖” 、“自動駕駛服務平臺”發布,清晰地展示了訂單背后的業務閉環,即從“信息合規-數據建模-底圖驗證-功能展現-定位輔助”的全壘打,此后福特訂單也是例證,后續訂單更值得期待。 引領車規級“中國芯”崛起的集大成者。杰發科技在背靠聯發科“基因”下已具備超脫的技術能力,其產品線涵蓋 IVI、MCU、TPMS、AMP 四大系列。其中,MCU 打破
4、國外壟斷,在缺芯大背景下,已全線進入比亞迪、上汽、一汽、長城、特斯拉、小鵬等國內外頭部主機廠,其還為寧德時代提供 MCU 用于其 BMS 電源管理芯片。傳統 IVI 芯片已確立了穩固的市場地位(連續多年占后裝市場 50%以上份額) , 并逐步向前裝滲透, 同時向座艙SoC發展; 作為國內首顆自主研發的車規級 TPMS全功能單芯片,客戶群體快速拓展。 投資建議:2022 年是“地圖數據+合規安全”SaaS 收入的放量元年,預計 2022-2023 年收入為 10.4 億、22.8 億,參考 A 股 SaaS 龍頭企業金山辦公(其處于 2020-2021 年 SaaS 高成長期 PS分別為 38、
5、26 倍) ,該類業務合理估值區間為 270 億-395 億。暫不考慮公司旗下擁有的:中國最好的高精度定位服務商之一六分科技、 最優質的乘用車聯網商之一四維智聯、 國內頭部商用車前裝企業中寰衛星等眾多“獨角獸” ,僅考慮傳統導航業務 100 億估值(2014 年騰訊以 11.73 億元入股公司11.28%股份作為產業資本定價基準) 、芯片業務估值 140 億(參考 A 股同類芯片龍頭企業兆易創新19-20 年高成長期估值區間 20-30 倍 PS,保守給予杰發 2022 年 20 倍 PS,對應估值 140 億)+云服務估值 270-395 億估值,公司目前合理估值區間在 510 億-635
6、億??紤]目前云服務收入尚處于放量元年,中長期具備更高向上彈性,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全球車市波動影響;下游需求恢復不及預期;新技術研發進程不達預期;商譽減值風險。 Table_Profit 盈利預測與財務指標 項目/年度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營業收入(百萬元) 2148 3060 4772 7062 增長率(%) -7.0 42.5 55.9 48.0 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百萬元) -309 122 607 1071 增長率(%) -191.2 139.5 396.4 76.5 每股收益(元) -0.13 0.05 0.26 0.45 PE / 274 5
7、5 31 PB 4.3 2.8 2.7 2.5 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預測; (注:股價為 2022 年 04 月 01 日收盤價) 推薦 維持評級 當前價格: 14.18 元 分析師: 呂偉 執業證號: S0100521110003 電話: 021-80508288 郵箱: lvwei_ 分析師: 蔣領 執業證號: S0100521110002 電話: 021-80508288 郵箱: 相關研究 1.四維圖新(002405.SZ)21 年業績快報&22Q1 業績預告點評:業績大超預期,逆勢大幅扭虧為盈 2.四維圖新(002405)公司點評:地圖“編譯”出海,競爭力的再次驗證 3.
8、四維圖新 (002405) 年報業績預告點評: 業績大超預期,收入端創歷史新高 4.四維圖新 (002405) 動態點評: 從 “戴姆勒-沃爾沃”再到“福特” ,數據安全星辰大海剛起航 5.四維圖新(002405)事件點評: “地圖”能力的縱深,數據閉環的全面形成 四維圖新(00240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 目錄 1 占據智能汽車時代“制高點”,厚積薄發終迎拐點 . 3 1.1 歷史底蘊:導航地圖“國家隊”,產業背后的中流砥柱 . 3 1.2 戰略升維:五位一體全面布局,智能時代卡位優勢凸顯 . 4 1.3 業績增長強勁拐點確
9、立,高研發投入奠定未來成長 . 5 1.4 定增 40 億元:發力芯片、自動駕駛地圖及云服務 . 7 2 高精地圖商業化大幕開啟,自駕業務迎空前機遇 . 8 2.1 合規平臺賦能高精度地圖,加快商業模式“蝶變” . 8 2.2 為什么選擇四維圖新? . 12 2.3 縱深布局自駕業務,全棧解決方案成長可期 . 19 3 深入布局,芯片業務構筑第二增長曲線 . 21 3.1 出身名門,產品邊界持續擴張 . 21 3.2 IVI 芯片向座艙 SoC 拓展,業績未來可期 . 23 3.3 國內首家實現車規級 MCU 突破,迎來量價齊升機遇 . 25 3.4 TPMS 和 AMP 芯片已量產,未來有望
10、貢獻更多收益 . 28 4 傳統業務:導航、車聯網及大數據穩步發展 . 31 4.1 導航業務:傳統核心業務,穩居前裝市場龍頭 . 31 4.2 車聯網:打造車企智能網聯全棧服務商 . 34 4.3 大數據:掘金位置大數據,解決行業痛點 . 37 5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 42 5.1 盈利預測假設與業務拆分 . 42 5.2 估值分析及投資建議 . 43 6 風險提示 . 45 插圖目錄 . 47 表格目錄 . 48 QYiZoWcXlYvV8ZWZeX6M9R6MoMpPnPpNfQpPmQkPmMqObRoOvMuOpOmPwMsQtR四維圖新(00240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
11、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3 1 占據智能汽車時代“制高點” ,厚積薄發終迎拐點 四維圖新起步于地圖導航,雖然目前在位置大數據、車聯網、自動駕駛、車載芯片等諸多領域斬獲顯著優勢, 但市場仍更多地把公司當作傳統圖商, 而忽略了其在智能汽車時代升級為全棧服務商的行業空間和盈利模式的深刻變化。我們認為,在汽車智能化的巨大浪潮下,公司已全面形成“地圖+車聯網+自動駕駛+大數據+芯片”五位一體的業務布局,全棧布局占據智能汽車時代“制高點” ,成為兼具“稀缺性、成長性”的智能汽車時代龍頭企業。 1.1 歷史底蘊:導航地圖“國家隊” ,產業背后的中流砥柱 導航地圖“國家隊”
12、,產業的拓荒者和領軍者。四維圖新脫胎于中國四維,后者由國家測繪局于 1992 年創建,是名副其實的“國家隊” 。四維圖新在 2002 年率先取得甲級測繪資質, 并研制了國內第一份商用導航地圖產品, 率先開啟國內導航產業商業化之路, 后又陸續推出車聯網、 自動駕駛、 車載芯片等一系列新興業務。經過將近 20 多年的發展,四維圖新已經成長為中國最大的數字地圖提供商之一,未來其將秉承打造“智能汽車大腦”的核心定位,致力于成為國際一流的高精度地圖、車聯網及自動駕駛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 圖 1:四維圖新的發展歷史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地圖產業背后的隱形巨頭, 長期占據龍頭地位。 公司
13、在行業外知名度相對較低,相比偏互聯網屬性的高德和百度而言,公司更側重于深耕 B 端客戶,并長期占據前裝導航地圖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此外,在位置大數據、車聯網、車載芯片、自動駕駛等領域,公司也均是行業的領先者。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包括花瓣地圖(華為) 、微信、騰訊地圖、搜狗、滴滴等“明星 app”所使用的與地圖相關的服務,其數據源的最底層都來自于公司。正是基于領先的產業地位以及較為低調的經營作風,公司被業內譽為產業背后的隱形巨頭。 四維圖新(00240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4 1.2 戰略升維: 五位一體全面布局, 智能時代卡位優勢
14、凸顯 確立全新戰略方向,構建智能汽車“大腦” 。在歷史上每個重要的發展階段,四維圖新均能夠進行正確的戰略切換,無論是收購荷蘭地圖公司 Mapscape 以強化地圖編譯的技術實力, 還是收購杰發科技向汽車芯片謀進, 亦或是成立四維智聯、中寰衛星布局車聯網領域,以及整合資源并與 HERE 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搭建全球位置服務平臺, 其本質均是為了騰挪出更大的市場空間, 獲得更優質的商業模式。經過多年的戰略布局,公司已在傳統導航、車聯網、自動駕駛、車載芯片以及位置大數據領域均取得了長足進展,并于 2017 年正式提出“智能駕駛汽車大腦”的 5年戰略愿景(2017-2022) ,而圍繞著這一愿景,公司已全
15、面形成了“導航+車聯網+自動駕駛+大數據+芯片” 五位一體的業務體系, 以迎接智能駕駛時代的來臨。根據公司的規劃,其五大業務線可細化為: 傳統導航:包括電子地圖、地圖編譯以及導航軟件,其中,電子地圖產品覆蓋面廣,包含點要素、道路要素、語音與圖形、多模態導航及服務型等多種產品;地圖編譯服務即將原始底圖按需進行數據處理和格式轉換, 22 年拿到大眾海外訂單,其編譯產品力再獲驗證;導航軟件及服務,主要是指提供導航引擎軟件,根據調研機構 Frost & Sullivan 統計,其車載導航軟件長期占據市場份額第一位。 車聯網: 主要包括乘用車車聯網、 商用車車聯網及動態交通信息產品及服務,意圖打造數據生
16、態,不斷拓寬其解決方案的落地場景。其中,乘用車聯網業務,主要提供前后裝智能車載硬件及軟硬一體解決方案、 車聯網云平臺及 Call-Center 服務等;商用車輛業務,主要是指提供 T-BOX、大屏機、PCC 等智能終端,ADASIS等軟件,車聯網平臺及 App 應用體系;動態交通信息服務業務,主要是指每分鐘生成并發布中國大陸全部城市及香港、澳門地區實時路況,支持分方向、分車道、高精度的路況及事件信息的應用需求,截至 2020 年底,車規級路況覆蓋 150 多個城市,高速路況全國覆蓋率超過 90%。 自動駕駛: 以高精度地圖為核心, 對外輸出自動駕駛的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公司解決方案的核心能力
17、包括“高精度地圖+高精度定位+自動駕駛算法+計算平臺(VPU 芯片) ”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于 2021 年獲得數據合規訂單,與原有業務形成閉環,實現了盈利模式的蝶變。 芯片: 公司通過收購杰發科技完成了芯片業務的布局, 在整合芯片能力之后,公司完成了軟硬件一體化的技術儲備, 可為客戶提供相對完整、 集成的解決方案,并為整個自動駕駛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落地奠定基礎。 在產品線方面, 公司芯片業務包括 IVI 車載信息娛樂系統芯片、MCU(BCM)車身控制芯片、TPMS 胎壓監測芯片以及 AMP 車載功率電子芯片等。 大數據:主要基于公司的 MineData 大數據平臺,提供數據匯聚、可視化展
18、示、態勢分析、算法預研、交互式開發、工程化落地、商業化運營及一體化解決方 四維圖新(00240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5 案。而 MineData 大數據平臺是基于公司的位置大數據生態、算法和技術優勢推出的位置信息 SaaS 平臺,包括數據蜂巢 DataHive、地圖可視化 MineMap、算法實驗室 MineLab、位置服務平臺 MineService 四大模塊。 圖 2:公司五大業務板塊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綜上,我們認為,不管是以自動駕駛為代表的“單車智能”板塊,亦或是以車聯網為典型的智能網聯領域, 公司
19、均已進行了先手布局, 即, 以高精度地圖為抓手,全面向“車聯網+自動駕駛+大數據+芯片”進行戰略延伸,以最終實現五位一體的全面布局。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布局不僅是為了讓公司能夠緊跟潮流,其背后更深刻的意義在于, 為公司向智能化轉型進行技術以及商業模式的奠基, 而這也或將成為公司在日后競爭中搶占智能汽車“制高點”的關鍵。 1.3 業績增長強勁拐點確立,高研發投入奠定未來成長 業務全線回暖, 收入端創歷史新高。 公司近年來業績始終保持高速增長, 2016-2020 年營收復合增長率為 7.9%。從收入結構上看,2020 年導航/車聯網/汽車芯片在當年營收結構中占比分別為 30%/36%/14%,合計
20、占比達 80%,成為公司營收的主要構成。 根據 2021 年業績快報, 2021 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 30.60 億元,同比增長 42.5%;實現歸母凈利潤 1.22 億元,同比增長 139.3%;營收為上市以來的峰值,利潤端也扭虧為盈,整體表現十分亮眼。我們判斷,業績高增的背后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1)高級輔助駕駛及自動駕駛業務,受益于商業化量產合作的大幅增加,預計全年增速或將達 60%+;2)位置大數據服務為主的高毛利業務不斷得到政企客戶的認可和肯定,預計也將呈現高增長。根據我們預測,該業務增速或將達到 50%+;3)受高端車型銷量增長影響,公司車規級導航業務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預計期間實現
21、 45%+增速; 4) 車聯網業務受益于商業化加速, 預計 21 年收入也將實現接近 50%的增長; 5) 芯片業務雖然受到汽車電子芯片供應緊張以及原材料價格增長的影響,但從全年看,其產品出貨量及收入貢獻仍有大幅增加,預計達到 20%+增速。 四維圖新(00240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6 圖 3:公司近 6 年營收(億元)及增速 圖 4:2020 年各業務營收占比 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 毛利率整體較高, 上升拐點明確。 從歷史數據回溯, 公司產品毛利率整體較高,常年保持在 65%
22、以上。但在 21Q3,受制于芯片上游物料成本上升,以及大數據業務項目成本增加等影響,致使公司綜合毛利率有所下滑,僅為 56.63%。但我們認為,在“合規平臺”建設的推動下,高毛利率的自動駕駛業務或迎來強勢增長拐點,同時疊加芯片規?;?,或將促使公司整體毛利率得到有效提升。 圖 5:2016-2021Q3 毛利及毛利率情況 圖 6:2020 年和 2021H1 主要業務毛利率 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 潛心修煉內功,高研發投入為后續高成長奠定基調。從 2017 年開始,公司以高精度地圖為基礎,著眼打造其“智能汽車大腦”戰略,但由于高精度地圖是技術密
23、集型行業,在前期需要投入大量前端測繪以及后端數據處理、驗證人員,因而公司于 2018 年進行了大量技術人員儲備(人工費用同比增長 63.6%) ,并且近三年也因人員持續投入延續了高研發費用風格 (占營收比重均在 50%以上) 。 我們認為,高研發投入為公司在高精度地圖領域深耕,并向汽車“智能化能力總裝車間”轉型斬獲先機,而營收持續提升的背后,也足以表明其高研發投入已初見成效。 15.85 21.56 21.34 23.10 21.48 18.63 -1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0.005.0010.0015.0020.0025.002016
24、20172018201920202021Q3營業收入(億元)增長率36%30%14%14%5%1%車聯網導航芯片位置大數據服務高級輔助駕駛及自動駕駛其他12.1816.2615.0715.8614.0810.550.00%20.00%40.00%60.00%80.00%100.00%04812162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Q3毛利潤(億元)毛利率96.56%79.60%56.27%33.48%98.00%78.91%51.83%20.8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導 航位 置 大 數 據 服 務芯 片車 聯
25、 網2020年2021H1 四維圖新(00240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7 圖 7:2018-2021Q3 研發投入(億元)及占比 圖 8:四維圖新技術人員數量(個)及占比情況 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 1.4 定增 40 億元:發力芯片、自動駕駛地圖及云服務 2021 年 2 月, 公司完成 40 億元的重磅定增。 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 3.2 億股,募集資金總額 40 億元,發行對象包括外資投資巨頭、國內整車企業、國有資本投資平臺等 16 家機構和個人??鄢l行費用后,計劃投資于智能
26、網聯汽車芯片研發項目、 自動駕駛地圖更新及應用開發項目、 自動駕駛專屬云平臺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其中,智能網聯汽車芯片研發、自動駕駛地圖更新及應用開發、自動駕駛專屬云平臺分別擬投資總額為 16.40、10.91、7.35 億元。 本輪募資劍指“智能汽車大腦”戰略布局。隨著 5G 網絡的應用落地,汽車智能化推進不斷加深, 為了積極應對自動駕駛時代的到來, 公司推出 “智能汽車大腦”戰略,并借助產業伙伴間的投資資金,提高公司技術創新和研發實力,打造高精度地圖、高精度定位以及車規級芯片等核心業務的高壁壘,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完善公司在自動駕駛產業的戰略布局。 1)智能網聯汽車芯片研發項目:公司將
27、開發面向不同市場的 SoC 芯片,其中包括智能座艙芯片、車聯網芯片、高階智能座艙芯片和視覺處理芯片等。 2) 自動駕駛地圖更新及應用開發項目: 建設基于自動駕駛地圖的信息數據庫、服務平臺和服務體系,以最終實現自動駕駛地圖數據“獲取-上傳-分類-清洗-矢量化-差分-更新-發布”等功能,以及地圖數據的實時處理和服務。 3)自動駕駛專屬云平臺項目:該項目是公司開拓的新產品線,通過此前在自動駕駛領域已積累的技術、 數據和行業經驗進行產品化和云化, 為車廠及其他行業客戶提供與自動駕駛相關的專屬云、仿真測試、測試數據集、服務研發平臺以及專屬云平臺搭建服務。 圖 9:四維圖新募資資金定增 40 億元的投向情
28、況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12.7611.911.828.680.00%20.00%40.00%60.00%80.00%04812162018201920202021Q3研發投入(億元)營收占比24082718289629910.00%20.00%40.00%60.00%80.00%010002000300040002018201920202020H1技術人員數量技術人員占比 四維圖新(00240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8 2 高精地圖商業化大幕開啟,自駕業務迎空前機遇 2.1 合規平臺賦能高精度地圖,加快商業模
29、式“蝶變” 2.1.1 “數據黑箱”隱患重重,合規平臺應運而生 汽車數據成為“數據黑箱” ,其包含的地理信息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迫切需要得到監管。隨著智能化時代到來,智能網聯汽車數量井噴式增長,經由傳感器獲取的數據量也呈指數型上升,這些數據涉及個人隱私乃至國家安全,但其“搜集、分析、使用”的主動權一直掌握在主機廠手中,從而導致了數據歸屬、管理的“私有化” ,進而使得汽車數據產生“孤島化” 、 “違規化”現象,并演化為壟斷且不規范的“數據黑箱” ,汽車數據安全因此也隱患重重。根據汽車搜集的數據內容,汽車數據安全可分為兩大類,即用戶隱私安全與國家地理信息安全。其中,地理信息安全作為國家核心利益的基
30、礎,事關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相關數據一旦外泄,會對國家安全造成潛在威脅,因此其迫切需要得到重視和監管。 圖 10:汽車數據成為“數據黑箱” 資料來源:搜狐汽車,極牛網,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滴滴事件”成為汽車數據安全導火索:監管政策密集出臺,汽車數據安全邁入監管時代。滴滴赴美上市導致“數據跨境流動” ,監管部門對此啟動網絡安全審查,并判定滴滴觸犯網絡安全法并要求其下架整改。隨后有關汽車數據安全的監管政策密集出臺,如數據安全法 、 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等規范性文件陸續發布、 實行。 我們認為, 智能汽車在行駛過程中一直在獲取大量的 “泛在化、 精準化”的地理信息,在“滴滴事件”后,國家或將對車輛地
31、理數據的搜集、存儲以及調用要求進行全面“升維” ,汽車數據安全或將以此為界定,正式進入監管時代。尤其是 21 年 8 月, 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試行) 的發布,要求主機廠在每年12 月 15 日之前,向所處省級網信部門報送年度汽車數據安全管理情況報告,而這也或將直接加速車企對于數據合規尤其是針對地理信息數據合規的建設需求。 四維圖新(00240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9 表 1:2021 年來有關汽車信息安全政策法規頻出 發布部門 時間 政策 內容 工業和信息化部 21 年 4 月 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指南(試
32、行) (征求意見稿) 1)要求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滿足“功能安全及預期功能安全保障” 、 “網絡安全保障” 、 “軟件升級管理”三方面安全保障能力要求;2)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過程保障要求中,應遵守網絡安全法律法規規定,建立覆蓋車輛全生命周期的網絡安全防護體系,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有效應對網絡安全事件,保護車輛及其聯網設施免受攻擊、侵入、干擾和破壞。 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21 年 4 月 信息安全技術網聯汽車采集數據的安全要求 未經被收集者的單獨同意,網聯汽車不得通過網絡、物理接口向車外傳輸包含個人信息的數據;網聯汽車通過攝像頭、雷達等傳感器從車外環境采集的道路、建筑、
33、地形、交通參與者等數據,以及車輛位置、軌跡相關數據,不得出境等。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21 年 5 月 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征求意見稿) 運營者通過汽車收集個人信息或重要數據時,應該遵守車內處理、匿名化處理、最小保存周期等原則,收集前要征求駕駛人的同意,并且還需向相關監管機構提報相關信息,接受管理。 工業和信息化部 21 年 6 月 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網絡安全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加強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網絡安全標準化工作頂層設計;提出了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網絡安全標準體系框架、重點標準化領域及方向,包括總體與基礎共性、終端與設施安全、網聯通信安全、數據安全、應用服務安全、安全保障
34、與支撐六大類標準。 工信部、公安部 21 年 8 月 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試行) 規范汽車數據處理活動,規定提出,汽車數據處理者開展重要數據處理活動,應當在每年 12 月 15 日前向省、自治區、直轄市網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送年度汽車數據安全管理情況。 十三屆人大第二十九次會議 21 年 9 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 確立了數據分類分級保護等基本制度,明確了開展數據處理活動及其安全監管組織和個人的義務和責任,規定了支持促進數據安全與發展的措施以及保障政務數據安全和推動政務數據開放的制度措施。 工信部 22 年 3 月 車聯網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2023 年底,初步構建起
35、車聯網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標準體系。重點研究基礎共性、終端與設施網絡安全、網聯通信安全、數據安全、應用服務安全、安全保障與支撐等標準,完成 50 項以上急需標準的研制。 資料來源:蓋世汽車,民生證券研究院 合規平臺應運而生, “稀缺資質”是平臺建設的基石。在法律法規以及車企需求的雙重驅動下, 數據合規平臺應運而生, 其由第三方搭建/集成, 提供數據加密、合規存儲、 流傳等服務, 以符合自動駕駛數據尤其是與地理信息相關的數據安全監管要求,破局“數據黑箱”下的國家安全困境。根據國家測繪法的相關要求,在行車過程中,智能汽車會對周圍的地理環境信息進行搜集、處理,針對這些地理敏感信息,必須由具備甲級測繪資
36、質的第三方廠商幫助主機廠實現相關信息的脫敏、處理。因此,是否具備甲級測繪資質成為主機廠選擇數據合規服務供應商的首要考量。此外,我們認為,主機廠開展數據回傳不僅只是為了滿足脫敏信息處理的合規要求,其更希望通過路況數據回傳來訓練/迭代其自動駕駛算法,而車端數據的“回傳、二次利用”通常需要以高精度地圖作為“底層載體” ,即將傳感器的“感知信息”與“地理信息”匹配/融合,以確?;貍鲾祿挠行?、準確性。值得注意的是,主機廠出于數據安全下“責任主體邊界”的考量,更青睞由同一家供應商提供數據合規、高精度地圖及相關延伸的自駕服務。 四維圖新(00240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
37、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0 2.1.2 高精度地圖:L2+自駕剛需,受合規業務賦能或有望下沉 在自動駕駛時代, “地圖”一詞已失去了其傳統路線圖的含義。目前大多數車載地圖的“分辨率”已足夠用于導航功能,但若要實現自動駕駛的能力,則需要掌握更精確、 更新的車輛周邊環境信息, 從而聯動其他駕駛輔助系統做出反應。 因此,未來的 “地圖” 指的是非常精準且不斷更新的自動駕駛環境模型, 即, 高精度地圖,而其“高精”之處在于:絕對位置精度一般在 1 米以內,相對位置精度則要求在20 厘米以內;同時要求擁有對道路狀況準確至地表級的信息精度,即包括每個車道的坡度、曲率、航向、高程、側傾等多方面的精
38、確數據;在實時性上:傳統導航電子地圖的更新頻率為永久靜態數據或半永久靜態數據,而高精度地圖對數據的實時性要求較高,更新頻率通常在分鐘級別,動態數據更是以秒為單位更新。 為達到如上“高精度”的目標,高精度地圖需要通過不同圖層的疊加進行信息的表達。在一張高精度地圖中,水系、鐵路、街區、建筑物可能會分別位于不同圖層,每一個圖層可以被理解為一張“透明薄膜” ,多圖層被繪制疊加后才能真正為感知方案所用,終端上顯示的導航地圖往往都是由 10 多層甚至 20 多層不同分辨率的圖片組成, 當用戶進行縮放時, 程序根據縮放級數, 選擇不同分辨率的瓦片圖,從而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地圖。 圖 11:高精地圖的圖層疊加
39、資料來源:深智聯 SFITIC,民生證券研究院 高精度地圖的功能主要定位在“地圖匹配、輔助環境感知、路徑規劃”三個方面。 其中, 地圖匹配: 利用高精度地圖進行匹配, 將車輛位置精準地定位在車道上,并排除各種定位的誤差,以提高車輛定位的精度;輔助環境感知:自動駕駛功能安全的本質即是安全冗余的保障, 在多傳感器融合感知的背景下, 感知能力雖已有提高, 但仍無法排除面對極端情況下導致的傳感器失效問題, 而高精地圖處于感知層的“上帝視角” ,可突破空間、時間的限制,為智能駕駛提供“知識圖譜” ;路徑規劃:幫助制定最優路徑,并實現對他車行為和路徑相對準確的預測,以實現及時、準確的反應,從而保證了行駛的
40、安全性。 四維圖新(00240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1 圖 12:高精度地圖精準的地圖匹配功能 圖 13:高精度地圖精準的輔助感知功能 資料來源:MEMS 咨詢,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MEMS 咨詢,民生證券研究院 基于功能的實用性,高精度地圖將是 L2+自動駕駛的“必選項” ,并且有望逐步向 L2 級下沉。 根據美國 SAE 的分級, 在 L2 及以下的輔助駕駛階段 (ADAS) ,高精度地圖對整個輔助駕駛系統而言為一個可選項。 但是, 當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到L2+時, 意味著機器將完全取代人對于環境的監控, 考慮到現有的
41、傳感器的性能邊界尚不足以完全替代,因此,引入高精度地圖作為感知端的安全冗余,以增強整個系統的魯棒性成為了必然選擇,業內普遍認為,高精度地圖將成為實現 L2+級別的自動駕駛必選項。 此外, 根據目前自動駕駛行業實踐, 無論是車廠推出的奧迪A8、凱迪拉克 Super Cruise 等一眾量產的 L3 車型,還是百度、谷歌等互聯網廠商的L4 自動駕駛方案, 其均引入高精度地圖, 這進一步驗證了上述觀點。 但我們認為,高精度地圖或將受益于“合規平臺+地圖功能+軍備競賽”的驅動逐步向 L2 車型下沉。具體來看,由于合規平臺的建設急迫性凸顯,而其與高精度地圖存在較強的“耦合性”,或將推動高精度地圖的滲透率
42、提升。同時,高精度地圖作為單體價值較低卻能直接增強車輛感知能力的產品,主機廠或將選擇在其 L2 車型中裝配,以求在“軍備競賽”中體現其自身產品的“智能化、差異化”。 表 2:高精度地圖是 L2/L2+時代的必備組件 階段 L1 L2 L2+ L4/L5 概念 安全輔助駕駛 半自動駕駛 高度自動駕駛 全自動駕駛 精度 2-5m 50cm-1m 10-30cm 10-30cm 采集 GPS 軌跡+IMU 圖像提取或高精度POS 高精度 POS+激光點云 高精度 POS+激光點云 數據 傳統地圖+ADAS 車道模型+高精度ADAS HAD Map 多源數據融合 靜態/動態 靜態地圖 靜態+動態地圖
43、靜態+動態地圖 靜態地圖+動態時間實時傳輸融合地圖 資料來源:芯語,民生證券研究院 2.1.3 “合規+地圖+算法+定位”高度耦合,商業模式發生蝶變 “合規+地圖+算法+定位”形成業務閉環,商業模式完成蝶變。參考四維圖新與沃爾沃在 “車聯網云合規平臺-高精度地圖-自動駕駛服務平臺” 訂單的合作模式。我們認為,整個行業已然發生變化,數據上傳、算法融合皆需以地圖、定位為“底層載體” ,即“合規+地圖+算法+定位”高度耦合,整個業務鏈條可以實現從 四維圖新(00240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2 “信息合規-數據建模-底圖驗證-功能展現
44、-定位輔助”的全壘打。而在業務閉環背后,商業模式也已悄然改變,其盈利模式或將轉向“數據管理” ,即“合規+地圖+算法+定位”的云 SaaS 服務模式(因高精度地圖存儲量大無法完全嵌入終端,且需實時動態更新,因此主要采取“云調取”方式) 。此種盈利模式由平臺搭建費用及后續的數據服務費用構成,根據產業鏈的調研,平臺搭建費為一次性費用,大概在千萬元量級,而數據服務費則按照單車每年持續收費,主要取決于使用/調取的頻次、內容以及相關車型的銷量等多重因素。 圖 14: “合規+地圖+算法+定位”云服務收費模式 資料來源: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單體價值量、滲透率雙重提振,奠定百億市場空間。合規數據和高精度地圖
45、數據需要借助云平臺實現實時上傳、更新及分發,并且根據數據流量、調取場景(如停車庫、高速、城市、園區等) 、調取頻次、內容等進行差異化定價,這也使得單車年費有望提升至 300-500 元;另一方面,隨著自動駕駛滲透率的提升,若僅考慮最剛需的 L2 及 L2+車型,其保有量將得到大幅提高,以 2022 年為始計算,預計將從 2022 年的 506 萬輛增至 2025 年的 2620 萬輛。 根據市場空間=L2 及 L2+汽車保有量云服務單價計算,預計在 2025 年,在悲觀、中性和樂觀的情況下,該項業務 2025 年對應的增量空間或將分別達到 79 億元/年、105 億元/年、131億元/年。 表
46、 3:L2 及以上數據管理服務市場空間測算 年份 乘用車銷量 (萬輛) L2 及以上滲 透率 L2 及以上汽乘用車保有量 (萬輛) 單車價值(元) 總市場空間(億元) 悲觀 中性 樂觀 悲觀 中性 樂觀 2022E 2191 23.1% 506 300 400 500 15.2 20.2 25.3 2023E 2235 26.9% 1108 33.2 44.3 55.4 2024E 2280 31.0% 1815 54.4 72.6 90.7 2025E 2325 34.6% 2620 78.6 104.8 131.0 資料來源:乘聯會,中汽協,IHS ,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預測 2.2
47、為什么選擇四維圖新? 從“寶馬-戴姆勒-沃爾沃-福特” ,四維圖新斬獲多家核心主機廠訂單,優勢明顯。根據公司公告顯示,2019 年與寶馬簽訂高精度地圖,正式拉開了高精度地圖的商用幕帷。而后,自 2021 年來,公司又相繼斬獲了戴姆勒、沃爾沃、福特的訂單。同時,其高精度地圖訂單還涵蓋商用車以及 Tier1,其中,商用車品牌包含嬴徹科技、一汽解放等,Tier1 則包含華為、偉世通等。 四維圖新(00240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3 圖 15:四維圖新合規平臺/高精度地圖客戶匯總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時勢
48、造英雄:數據安全強催化,四維抓住先發機遇。21 年 8 月, 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試行) 出臺,規定主機廠應當每年向有關部門報送年度汽車數據安全管理情況,這極大程度上加快了主機廠建設其數據中心以及后續合規平臺的步伐?;诮?20 年的行業深耕,四維圖新已然建立了一套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數據采集-分發”的全鏈條服務體系,并在 2021 年以前就已經為多家車廠提供數據脫敏、托管服務。因此,在面對主機廠的“迫切”需求時,四維圖新依靠原有的技術積累具備先發優勢,率先斬獲相關數據服務訂單。 此外, 合規業務的特殊性以及與高精度地圖的高度耦合性, 使得四維具備長足優勢。結合我們在“合規平臺賦能高精度
49、地圖,實現盈利模式的蝶變”章節中的分析,數據合規涉及到國家地理信息安全,并且與高精度地圖具有較強的耦合性,在這一背景下,我們認為,四維圖新未來有望謀求更高的市場份額,另有兩點原因:相較于“互聯網新貴”圖商:公司“國家隊”屬性凸顯,并有國汽智圖為之背書享受紅利;相較于僅有測繪資質的供應商:公司坐擁高精度地圖, “底圖采集、實時更新、RTK 定位”三大要素全面占優,具備“精尖”產品力。 2.2.1 汽車地理數據“國家隊”登場 測繪資質相對封閉, “國家隊”身份獲得高度認可。地理測繪關乎國防安全,其“相對閉塞”的特性使得地圖測繪具有較高壁壘。截至 2021 年 11 月,全國擁有導航電子地圖制作甲級
50、測繪資質的單位僅有 28 家 (不包括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江蘇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等非商業主體) 。而公司脫胎于中國四維(原為中國衛通全資子公司) ,后者由國家測繪局于 1992 年創建。2009 年,經國務院批準,中國衛通并入航天科技集團(國務院直屬央企) ,中國四維實控人成為航天科技集團。在央企+國資的背景下,公司成為了地圖領域名副其實的“國家隊” 。并且,公司作為最早(2002)獲得甲級測繪資質的廠商,深度參與國家級地圖標準制作、商業化開發,獲得政府、企事業單位的高度認可。 四維圖新(00240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