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04-27 專題專題 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財新智庫旗下公司 Members of Caixin Insight Group 莫尼塔先進制造專題全球自動駕駛行業梳理 核心提示 曹尚舟 18221862640 我們認為全球無人駕駛的推進正進入提速階段,技術方面有谷歌在1年內脫離率4倍的改善,政策方面國內有工信部發布智能網聯汽車路測規范,海外有加州批準無安全駕駛員車輛路測等等。 隨著無人駕駛、ADAS滲透率的提升,市場對電子架構產品、車載鏡頭的數量與品質需求也在逐步提升,安波福與舜宇光學分別作為這兩大領域的龍頭企業,有望收獲業績爆發。 報告摘要 自動駕駛車輛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五
2、大方面,包括降低事故和死亡率,提升無法駕駛人群出行可能,環保,釋放停車用地以及緩解交通擁堵。 主要決定自動駕駛行業發展的因素在三個方面,分別是技術、政策、以及消費者接受程度,這幾個方面目前都具備加速突破的潛力。 雖然對于各級別自動駕駛實現各廠家有爭議,但是總體而言巨頭的 level3-4 落地時間集中在 2019-2020 年。 我們預期 Level 3-4 的自動駕駛車輛 2025 年的滲透率將達到 4%左右。 自動駕駛大趨勢中,汽車產業鏈的價值分配也將發生轉移,我們預期 ADAS、自動駕駛軟件和電動動力總成將是提升最多的,而內燃機行業將會下降最明顯。 安波福和舜宇光學分別在軟硬件集成和車載
3、鏡頭方面有較強競爭優勢,隨著無人駕駛和 ADAS 滲透率的提升,公司具備較大的中長期投資價值。 專題專題 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財新智庫旗下公司 Members of Caixin Insight Group 1 目錄 1. 什么是自動駕駛?自動駕駛有哪些優勢? .3 1.1 什么是自動駕駛? . 3 1.2 自動駕駛和電動車以及共享汽車有哪些聯系? . 3 2. 為什么說全球自動駕駛推進是大勢所趨? .5 2.1 技術層面 . 5 2.2 政策層面 . 6 2.3 消費者層面 . 8 2.4 其他層面 . 8 3. 自動駕駛多快能落地?市場普及需要多久?行業格局將來是怎么樣的? .
4、8 3.1 巨頭時間表 . 8 3.2 自動駕駛行業總體增速情況 . 9 3.3 主要玩家情況 . 10 3.4 自動駕駛產業鏈及顛覆行業狀況 . 11 4. 哪些公司布局領先?哪些公司值得投資? . 12 4.1 Waymo. 12 4.2 英偉達 . 13 4.3 安波福 . 13 4.4 舜宇光學 . 17 5. 行業風險 . 19 圖表 1 無人駕駛等級分段 .3 圖表 2 燃油車及電動車使用成本比較 .4 圖表 3 動力電池價格下降趨勢(Tesla).6 圖表 4 動力電池價格下降趨勢(DOE) .6 圖表 5 各國地區自動駕駛政策 .7 圖表 6 試駕前后對自動駕駛接受程度對比 .
5、8 圖表 7 巨頭無人駕駛技術推進時間表 .9 圖表 8 level 3-4自動駕駛車輛銷量預測 .9 圖表 9 主要自動駕駛企業情況梳理 . 10 圖表 10 自動駕駛產業鏈梳理 . 11 專題專題 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財新智庫旗下公司 Members of Caixin Insight Group 2 圖表 11 自動駕駛顛覆行業 . 11 圖表 12 單車配套價值轉移趨勢 . 12 圖表 13 英偉達合作伙伴. 13 圖表 14 安波福2017年營收比重 . 14 圖表 15 2017 安波福分業務毛利率水平 . 14 圖表 16 2017安波福分地區營收水平 . 14 圖表
6、 17 北美及歐洲市場電子電氣架構市占率 . 15 圖表 18 收購與合作情況. 16 圖表 19 ADAS工作流程 . 17 圖表 20 傳感器的種類與應用 . 18 圖表 21 全球汽車銷量及單車攝像頭數量 . 19 專題專題 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財新智庫旗下公司 Members of Caixin Insight Group 3 引言 我們認為近期自動駕駛行業發展正進入提速階段,國內有工信部發布智能網聯汽車路測規范,海外有加州批準無安全駕駛員車輛路測等等,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相關的產業格局將會發生哪些改變?海外和國內分別會產生哪些投資機會?本篇專題中我們將嘗試進行解答。 1.
7、什么是自動駕駛?自動駕駛有哪些優勢? 1.1 什么是自動駕駛? 按照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的分類,自動駕駛車輛共分為 5 級,由 0 到 5,自動化程度由低到高。一般而言,通常我們所說的自動駕駛車輛指的是最高的第 5 級。第 5 級自動駕駛的特點包括:無需人類駕駛員;沒有方向盤;可以由人類語言(手勢)操控;能在任何氣候條件下,在任何時間去到任何地方。 圖表 1 無人駕駛等級分段 VDA*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 NHTSA*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來源:SAE,公司公告,特斯拉,Waymo,Navya 1.2 自動駕駛和電動車以及共享汽車有哪些聯系? 自動駕駛技術與電動車和共享汽車之間有密不可分的關
8、系。 我們先來看一下自動駕駛與電動車。電動車用作自動駕駛車輛有較多優勢,主要包括軟硬件易集成,使用成本低,和可自動充電以及具備輕量化的可能性。首先易集成性方面,由于具備完整的供電系統和電子平臺,電動車對于自動駕駛軟硬件的集成來說更加簡單,同時數據更新也更為便捷,例如遠程“over the air”更新等。其次,在經濟性方面,因為自動駕駛車輛具備單 專題專題 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財新智庫旗下公司 Members of Caixin Insight Group 4 位時間里程數較高的特點,與電動車搭配,可以發揮用電成本較低的優勢。最后,無線充電的普及也為將來自動駕駛車輛自動充電提供了可
9、能,而同時,自動駕駛車的安全性提升也為汽車輕量化提供了空間,由于車輛無需重型材料進行防護,因此輕量化也更容易做到,這同時也可以使電動車擁有更長的續航里程。 接著,我們再來看一下自動駕駛和共享汽車之間的關系。自動駕駛給共享汽車公司帶來的最大益處是駕駛員成本的節省。駕駛員薪酬占到共享汽車公司運營開支的 50%-80%,因此自動駕駛的運用將大幅降低共享汽車的使用價格。以紐約出租車行業為例,假設每周 40 小時工作時間,以每小時 20 美元的平均薪酬計算,一年的薪水開支在 10 萬美金左右。從單小時成本來看,一輛無人駕駛電動車每小時運營成本為 4.4 美金,大大低于一輛有駕駛員的豐田普銳斯每小時 23
10、.4 美金的成本。 最后,電動車與共享汽車企業之間的關系。電動車的經濟性是對于共享汽車的一大重要促進。未來自動駕駛行業的發展路徑主要有三條,分別是限制區域行車,私家車以及共享汽車。限制范圍行車由于車速較低,因此具備低風險、易落地的好處,但缺點是使用場景過于狹窄,難有較大的市場。私家車領域由于車輛價格較高,我們預計主要市場將集中在中高端,而長期來看這一市場也有被共享汽車公司所取代的危險。而最后的共享汽車,是我們認為最有機會的一條路徑。主要原因是自動駕駛車輛較高的使用率可以抵消較高的車輛成本。根據 Tesloop 提供的數據,作為共享汽車使用的特斯拉 Model S,使用成本為每英里 25 美分,
11、大大低于同等級燃油車每英里 125 美分的水平。 圖表 2 燃油車及電動車使用成本比較 來源:Tesloop blog;Image Credits 1.3 自動駕駛主要優勢有哪些? 總體來看,自動駕駛車輛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五大方面,包括降低事故和死亡率,提升無法駕駛人群出行可能,環保,釋放停車用地以及緩解交通擁堵。 首先是安全方面,自動駕駛車輛有望降低事故和死亡率。根據 2016 年美國交通部數據,每年050100150200250特斯拉Model S奔馳 S級林肯 Town Car維修保養(千美金)汽油、充電支出(千美金)在店天數(不能駕駛) 專題專題 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財新智庫
12、旗下公司 Members of Caixin Insight Group 5 130 萬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其中 94%原因是人為失誤。同時美國 Temple 大學研究發現,UberX 在加州的引入使得 3 個月內的酒駕率下降了 3%-5%,而自動駕駛車輛的引入將有望進一步降低這個數字。 其次,自動駕駛將提升無法駕駛人群的出行可能。對于包括老年、殘疾、病患者,沒有駕照以及無法負擔私家車的群體,自動駕駛將很大程度上解決其出行問題。 再次,從環保方面看,自動駕駛車輛也將減少總體排放。主要原因是我們前文中所提到的,大部分無人駕駛車輛是新能源汽車,隨著全球電力來源清潔化的推進,自動駕駛滲透率提高也將對
13、降低污染有所貢獻。 然后,對于釋放城市空間來說,無人駕駛車輛由于較高的利用率,使得總體車輛對于停車場地的需求減少,降低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區土地壓力,將給人們的居住區域提供更多選擇。 最后,對于解決城市擁堵以及解放駕駛時間也將有巨大的幫助。據機構統計,全球每年消耗在交通堵塞中的時間高達 55 億小時,自動駕駛以及車聯網將大幅降低這一數字。同時,由于無需駕駛,人們的車內的時間也將極大程度上得到解放。 2. 為什么說全球自動駕駛推進是大勢所趨? 我們認為主要決定自動駕駛行業發展的因素在三個方面,分別是技術、政策、以及消費者接受程度。 2.1 技術層面 從技術層面看,主要注重成熟度、安全性以及經濟性。成
14、熟度這塊主要涉及電池續航里程、車聯網的可用性和系統的集成程度。雖然總體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但是這幾年行業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例如電池續航里程方面,從 2013 年到 2017 年,Model S 續航里程完成了從139 英里到 335 英里的增長使得里程焦慮大大緩解。安全性主要是自動駕駛軟硬件在處理各種突發情況的能力,這幾年安全性方面的提升也是十分迅速。以谷歌旗下的 Waymo 為例,目前已經進行了超過 35,000 英里的道路測試和 25 億英里的模擬測試,使用測試環境超過 2 萬種。這樣的測試積累,使得過去 12 個月內車輛的人類接管頻率指標改善了 4 倍。最后是經濟性方面,經濟性包括電
15、池價格、激光雷達成本和軟件成本等。根據美國能源局的數據,2009-2016年間,動力電池價格從每 kwh$930 下降至$250,降幅達到 73%,而同時特斯拉 2016 年的電池價格已經降到了每 kwh$190,比能源局的預測低了 25%,公司預計到 2020 年將電池成本進一步降到每 kwh$100,綜合下來基本與燃油車內燃機的成本持平。而特斯拉本身的車型售價也是逐漸下降,Model 3 $35,000 的價格已經接近全美平均新車$34,400 的售價,同時我們相信其$8k 的自動駕駛選裝價格也將隨著規模效應體現而逐漸下降。 專題專題 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財新智庫旗下公司 Me
16、mbers of Caixin Insight Group 6 圖表 3 動力電池價格下降趨勢(Tesla) 來源:網絡資料。莫尼塔整理 圖表 4 動力電池價格下降趨勢(DOE) 來源:網絡資料。莫尼塔整理 2.2 政策層面 從政策角度來看,各國政府的政策基調是在推進尖端技術發展的同時保證公共安全。目前,全球大部分政府允許在配備安全駕駛員的前提下,進行自動駕駛車輛的路測。而完全無人駕駛車輛的測試,目前在加州已經開始推進,預測其他國家和地區大概率也將在技術進一步成熟的條件下,逐漸放開。 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0162017201820192020Tesla單位:
17、美金/kwh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DOE單位:美金/kwh 專題專題 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財新智庫旗下公司 Members of Caixin Insight Group 7 圖表 5 各國地區自動駕駛政策 來源:網絡資料,莫尼塔整理 國家地區相關政策路測開放狀況2018.3.22,北京開放路測(百度已獲牌照)2018.3.1,上海上海推出試行路測法規,(上汽,蔚來已獲牌照)2017.12.29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18.3月中旬,重慶市自動駕駛道路
18、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出臺2018.3.30,福建開放路測,(百度和金龍已獲牌照)廣州擬于2018上半年發放自動駕駛牌照,杭州也在加快進行自動駕駛路測2013年,美國發布“對自動駕駛車輛管制政策的初步意見”,支持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推廣2012年加州開放自動駕駛車輛路測政策方面2018.4.7,美國加州發布提案,授權開展自動駕駛出租試點項目2016年1月,NHTSA提出“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在未來實現廣泛部署將是可行的”截至2015年底,美國共有16個州引入了自動駕駛汽車的路測立法,其中9個州的法案生效Waymo已開始面向公眾的無人出租車項目測試(無安全駕駛員)2016年9月,美國交通運輸部(DO
19、T)頒布專門針對自動駕駛車輛的聯邦自動駕駛汽車政策2018.4.2,加州開始接受完全無人自動駕駛路測申請Lyft和nuTonomy正在測試面向公眾的自動駕駛打車服務NHTSA在DOT新政后特別指出,若出現自動駕駛系統危險情況下導致司機無法重新控制車輛的風險,NHTSA將進行強制性召回處理2018.4月美國加州首批無人駕駛公交車將進行道路測試(未配備安全員)Lyft與Drive.ai合作在舊金山灣區推出自動駕駛試點服務2015年10月,日本政府開始醞釀針對自動駕駛汽車立法2016年5月,日本制定了自動駕駛普及路線圖,表明自動駕駛汽車(有司機)將在2020年允許上高速公路行駛。2017年4月起,日
20、本將自動駕駛期間的交通事故列入汽車保險的賠付對象日本ZMP正在與東京出租車運營商合作,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開發自駕出租車2016年4月,國際道路交通公約(維也納)中對于自動駕駛汽車的修正案正式生效。2016年1月,全球首輛自動駕駛擺渡車在荷蘭上路瑞典有關自動駕駛公共道路測試規范初稿預計2017年生效2016年7月,奔馳自動駕駛大巴在荷蘭上路展開測試2016.7.15,芬蘭交通安全局批準了無人駕駛公交車在芬蘭上路2016年8月,法國政府批準外國車企在本土路測2015年初,英國發布無人駕駛汽車上路測試的官方許可;預計2019年允許無安全駕駛員的無人駕駛汽車路測中國2018.4.12三部委聯合印發
21、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自2018.5.1開始施行公司行為美國無人駕駛出租車 暫無2017.6.13,關于征求(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初步確立了95項無人駕駛標準2017年11月,法國推出全球首款商業化無人駕駛出租車2018年3月,迪拜成為世界首個正式運用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國家預計2018年,戴姆勒與博世將在德國進行無人駕駛出租車路測公司行為暫無日產計劃2018年在橫濱路測其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日本歐洲2004年,英國啟用“無人駕駛出租車”,并進行為期1年的試運行2011年夏,英國有機場啟用無人駕駛出租車 專題專題 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財新智庫旗下公司 Members
22、of Caixin Insight Group 8 2.3 消費者層面 最后是消費者層面。根據富瑞進行的調查統計,大部分乘客在嘗試自動駕駛車輛之前有相對較強的擔憂,而在試乘體驗之后,則一般會有較大的緩解。在所有不愿意嘗試自動駕駛的受訪者中,84%擔心自動駕駛的軟件問題,80%擔憂硬件故障,而有 77%的受訪者擔心黑客襲擊。然而在同一批受訪者中,在體驗了自動駕駛試駕之后,對其信心指數從 24%上升到了 49%,達到翻倍增長。 圖表 6 試駕前后對自動駕駛接受程度對比 來源:AlixPartners,富瑞 2.4 其他層面 其他層面的因素還包括車聯網、高精度地圖和云信息等,對于自動駕駛來說有幫助但
23、并非必須。其中車聯網 V2X(Vehicle to X)指的是連接車和其他車、車和信號燈以及車和建筑等對象,共享信息數據,有機會大幅降低交通擁堵。而高精度地圖、云信息和遠程監控車輛系統等,都對推動自動駕駛行業發展有一定作用。 3. 自動駕駛多快能落地?市場普及需要多久?行業格局將來是怎么樣的? 3.1 巨頭時間表 雖然對于各級別自動駕駛實現各廠家有爭議,但是總體而言巨頭的 level3-4 落地時間集中在2019-2020 年。從全球各廠家目標情況看,除了比較激進的特斯拉把目標時間定在 2019 年,以及比較保守的本田把時間定在 2025 年左右以外,大部分把 level 3-4 的時間定在了
24、 2019-2020 年左右,除此之外,德爾福、Mobileye、Intel 開發的 CSLP 平臺(中央感知定位與規劃系統),也將于 2019 年發布。 24490102030405060試駕前試駕后試駕前后對自動駕駛接受度(%) 專題專題 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財新智庫旗下公司 Members of Caixin Insight Group 9 圖表 7 巨頭無人駕駛技術推進時間表 來源:公司公告,莫尼塔整理 3.2 自動駕駛行業總體增速情況 目前行業中對于自動駕駛車輛的普及速度有較大分歧,BI Intelligence 認為 2020 年將達到1000 萬銷量;IHS 則預測
25、2025 年達到 60 萬,2035 年 2100 萬;Loup Venture 認為 2040年可以達到 9600 萬。而對于電動車的滲透率,大家的預期則相對更為一致,德爾福預測 2025年達到 5%滲透率,麥格納預期 3-6%的水平。 我們認為,目前階段對于未來自動駕駛車輛數量的精確預測較為困難。主要是影響的變量較多,包括全自動駕駛軟硬件的應用速度以及政策放開的速度等等,但總體而言,滲透率提升的大方向不會改變。我們預計全球汽車銷量將從 2015 年的 8900 萬輛增長到 2035 年的 1.35 億輛,同時純電動車增長至 2700 萬臺,滲透率達到 20%。而 Level 3-4 的自動
26、駕駛車輛 2025年的滲透率將達到 4%左右。 雖然 Level 3-4 的自動駕駛車輛在成本方面相對較高,成為普及的一大阻礙,但是我們仍然認為在 2025 年前后整體行業將迎來爆發,我們判斷 Level3 的普及將會以中高端車市場為切入口,包括一些高級進口車輛,預測全美滲透率在 2025 年達到 7%-8%;而 Level 4 的滲透率提升我們認為將會主要從共享汽車和重卡行業開始,主要原因是其節約的勞動力成本足以覆蓋level 4 較高的造車花費。 圖表 8 level 3-4 自動駕駛車輛銷量預測 來源:Wards auto 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
27、2025特斯拉英特爾Mobileye德爾福百度Zoox蔚來汽車標致雪鐵龍豐田奔馳奧迪沃爾沃通用福特大眾寶馬日產本田00.511.522.533.544.520152020E2025ELevel 3Level 4單位:百萬臺 專題專題 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財新智庫旗下公司 Members of Caixin Insight Group 10 3.3 主要玩家情況 目前行業的主要玩家分成三類,分別是主機廠,軟硬件供應商和共享汽車廠商。 首先主機廠這塊,美國企業的模式基本以兼并收購為主,如通用對于 Cruise Automation,福特對于 Argo AI,安波福對于 nuTonomy
28、 等等。而美國以外的主機廠則相對來說更加注重內部投資以及與其他企業合作,除了被奧迪、戴姆勒、英特爾共同收購的高精度地圖企業 Here外,其余基本都是以合作形式為主。 對于自動駕駛軟硬件公司來說,當務之急是能夠找到與之深度合作的整車企業。以谷歌為例,在 2009-2015 年投入 11 億美金之后,谷歌目前正在集中精力尋找愿意合作的整車廠。目前情況來看,整車廠除了菲亞特克萊斯勒愿意出 600 臺 Pacifica 面包車在菲尼克斯進行路測外,與其他廠商的合作還十分有限。 圖表 9 主要自動駕駛企業情況梳理 來源:網絡資料,莫尼塔整理 而在共享汽車公司這一端,我們認為其主要優勢在于車隊管控和運營協
29、調,而如果我們之前所提到的,自動駕駛車輛將大幅降低車隊運營費用,也是行業大勢所趨。目前包括優步、Lyft 等企業已經著手開始與主機廠以及供應商合作。其中 Lyft 除了與 nuTonomy 以及 Drive.ai 開展合作外,更是已經開始將 Waymo,通用,福特等的車輛放入車隊平臺開展路測。 公司地點員工數估值融資情況備注CruiseAutomation加州150-20010億美金N/A被通用收購,作為通用自動駕駛業務部門。對自動共享汽車業務進行測試,用雪佛蘭Bolt開發新自動駕駛車輛。宣稱具備大規模量產的自動駕駛車型。Argo AI賓州、加州10010億美金10億美金大股東福特,作為福特的
30、自動駕駛部門。30種型號自動駕駛車輛開始路測。主要研發領域:機器人、人工智能、自動駕駛軟件。Zoox加州27015億美金2900萬美金自主造車,并配套無人駕駛軟件。預計2020年推出。擁有10年斯坦福大學自動駕駛軟件的使用權。nuTonomy麻省110N/A2000萬美金MIT創業團隊。與Lyft、Grab、標志雪鐵龍合作。在新加坡、波士頓、英國進行自動駕駛路測。目標:為共享汽車行業提供自動駕駛車輛。Drive.ai加州N/AN/A7700萬美金背靠斯坦福大學技術。專攻深度學習技術。與Lyft合作進行自動駕駛測試。目前Andrew Ng坐鎮,已有6款自動駕駛車型。AuroraInnovatio
31、n加州N/AN/A600萬美金CEO是前谷歌自動駕駛CTO。擁有加州DMV頒發的路測許可。主攻軟件方向。Voyage Auto加州20N/A600萬美金從Udacity中剝離,主要用作無人駕駛出租車、以及共享汽車。長期目標:短途叫車免費。路測目前在San Jose一個老年社區使用福特fusion進行。Tesloop加州60N/AN/A并非自動駕駛公司,而是利用特斯拉車輛進行中長途接送的共享汽車公司。目前在洛杉磯地區擁有8輛車。第一輛車已經行駛超過30萬英里。其他值得注意的自動駕駛公司包括:Nuro.ai, Almotive, Torc Robotics, Embark Trucks, Star
32、skyRobotics, Ridecell/Auro Robotics, Navya, Easymile, 蔚來汽車,Nauto 專題專題 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財新智庫旗下公司 Members of Caixin Insight Group 11 3.4 自動駕駛產業鏈及顛覆行業狀況 自動駕駛產業鏈相對較長,主要分為上中下游,上游主要為原材料,包括鋰、鈷、銅以及半導體等,中游為各種軟硬件產品,包括傳感器、自動駕駛平臺等,下游為整車集成,以及車隊管理系統,車載娛樂、車內辦公等附加服務。 從顛覆的行業來看,整車制造以及卡車運輸行業首當其沖,其他顛覆的還有包括石油化工、汽車保險、短途飛機
33、運輸以及租車行業等等。產業鏈價值轉移趨勢方面,ADAS、自動駕駛軟件和電動動力總成是提升最高的,而內燃機行業是下降最為明顯的。 圖表 10 自動駕駛產業鏈梳理 來源:Think Stock、英偉達、Waymo 圖表 11 自動駕駛顛覆行業 來源:IBIS World,Insurance Business 原材料半導體PCB+傳感器+其他硬件軟件自動駕駛車輛自動駕駛軟件附加值服務車輛制造(2萬億美金)卡車運輸(1.5兆美金)石油(2萬億美金)保險(2000億美金)短途空運(2000億美金)租車(600億美金) 專題專題 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財新智庫旗下公司 Members of Ca
34、ixin Insight Group 12 圖表 12 單車配套價值轉移趨勢 來源:網絡資料,莫尼塔整理 4. 哪些公司布局領先?哪些公司值得投資? 4.1 Waymo 我們認為 Waymo 的主要優勢來自三個方面,分別是較早地進入行業,較強的資金資源,以及成熟的 AI 團隊和平臺。 首先看一下較早進入行業的優勢, 2009 年進入自動駕駛行業,09-15 年投資共 11 億美金進行相關技術研發,這使得他們積累了大量的數據和經驗,包括超過 3 萬 5 千英里的道路測試,和25 億英里的模擬測試,總共 2 萬種測試環境。這樣的技術積累,使得過去 12 個月內車輛的脫離次數指標改善了 4 倍。目前
35、車型已經來到第四代(測試車型包括豐田普銳斯,凌志 SUV,Firefly 定制車等),正準備推出 600 輛克萊斯勒 Pacifica 自動駕駛面包車。 其次是雄厚的資金資源,過去三年谷歌資本開支達到 300 億美金,較強的資金后盾和研發意愿使 Waymo 在資金支持方面沒有太大的后顧之憂,而在資源方面,Waymo 擁有自己的測試道路和基地,是利用前美國空軍基地改建的。 最后是 AI 團隊和平臺。谷歌的自動駕駛軟硬件包括激光雷達元件都是自主研發的。其擁有的模擬 AI 軟件平臺 Carcraft 也為其發展提供了完善的平臺。 目前公司聘請了汽車界元老 John Krafcik 擔任 CEO,這主
36、要是出于公司需要與主機廠進行合作來獲取未來發展的機會。 -15.0%-10.0%-5.0%0.0%5.0%10.0%15.0%2015-20352015-2025燃油車內燃機金屬骨架內飾外飾轉向剎車車輪車軸/懸掛系統被動安全電子設備變速箱車載通訊設備快充電樁排放系統車燈純電動車動力電池混動動力總成/48V電機ADAS/自動駕駛軟件 專題專題 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財新智庫旗下公司 Members of Caixin Insight Group 13 4.2 英偉達 英偉達這一塊,公司過去 5 年的自動駕駛業務一直是高速增長,平均增速達到 69%,目前公司自動駕駛相關業務的收入占到總收
37、入的 7%。隨著整體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我們相信到 2020 年公司會在自動駕駛領域有更多的動作。由于英偉達目前是行業內唯一一家擁有自動駕駛軟硬件神經網絡開發平臺的公司,我們認為隨后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格局其實利好英偉達的長期發展。 圖表 13 英偉達合作伙伴 來源:網絡資料,莫尼塔整理 4.3 安波福 安波福脫胎于德爾福,德爾福原先三大業務,電氣/電子架構,動力總成和主動安全業務。后來將動力總成業務分拆出來,成立了德爾??萍?,而剩下的兩個業務留在原先的公司,公司更名為安波福。原先的電氣/電子架構改名為信號及電源解決方案,剩下的另一塊是主動安全與用戶體驗業務,這兩塊業務 2017 年營收占比分部為
38、 73%和 27%。 時間伙伴備注2017年5月豐田豐田計劃在未來幾年內打造出增強自動駕駛系統的AI系統2017年1月奔馳12個月內打造背靠英偉達技術的自動駕駛車型2017年1月奧迪2020年打造level 4級別自動駕駛車輛2016年10月特斯拉曾合作應用Drive pX2,后取消合作2016年1月沃爾沃“Drive Me”項目,100輛車的路測其他合作廠商:德爾福、博世、采埃孚、TomTom,ZenRin,Here 專題專題 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財新智庫旗下公司 Members of Caixin Insight Group 14 圖表 14 安波福 2017 年營收比重 來源
39、:公司公告 圖表 15 2017 安波福分業務毛利率水平 來源:公司公告 圖表 16 2017 安波福分地區營收水平 來源:公司公告 73.4%26.6%信號及電源解決方案(2017)主動安全系統(2017)22.20%14.70%0%5%10%15%20%25%信號和電源解決方案主動安全系統2017 安波福分業務毛利率水平36.11%32.87%27.51%2.19%1.33%美國歐洲、中東、非洲亞太區南美其他北美地區 專題專題 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財新智庫旗下公司 Members of Caixin Insight Group 15 4.3.1 信號/電源解決方案 首先我們來看
40、一下信號/電源解決方案這一塊。具體產品包括線束、連接器、電氣中心(提供電力與信號分配以及相關電路保護裝置)、配電系統(包括混合動力、高壓、安全系統)等。我們認為由于受益于 ADAS 產品滲透率的提高,以及最終自動駕駛化的落地,對于信號/電源解決方案的需求將繼續增長。這一點在安波福近年高于行業水平的業務增速上也可以看出。市占率方面,目前安波福在北美及歐洲市場處于領先水平市占率達到 27%。 圖表 17 北美及歐洲市場電子電氣架構市占率 來源:公司公告 單車 ECU(電子控制單元)的數量是汽車對電氣架構系統要求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目前汽車行業主要用 ECU 來控制新增的機械或者軟件系統,作用就和一
41、個小電腦一樣。而動力總成系統(包括燃油噴射、啟停點火系統等)、車載電子(包括 GPS、車聯網系統等)以及 ADAS 系統的推進,使得單車的 ECU 數量近年來迅速上升。其中原因主要還是在數據處理方面,目前單個ECU 的處理速度在 1MB/S,也就意味著一輛車的平均處理能力在 60-65MB /S,高端車可能在100MB/S 左右,而未來自動駕駛車輛對于數據處理的需求將遠不止于此,高精度地圖、車聯網、通訊等需要處理大量數據,我們估計平均數據量需求將達到 750MB/S,因此對于 ECU 的綜合需求大大提高,以奧迪 A4 為例,ECU 總數從 1997 年的 5 個增加到了 2007 年的 50
42、個,到 2016 年更是達到了 90 個。同時對電氣架構的復雜程度,包括電線、連接器、控制系統等也隨之提升。 4.3.2 主動安全與用戶體驗業務 主動安全與用戶體驗業務方面,主要提供的產品包括信息娛樂、網絡連接、軟件開發和顯示等。隨著主動安全需求的不斷提升,各家零部件供應商、主機廠以及新進入者都開始投入大量資源,雖然公司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研發投入壓力和競爭對手對于市場份額的擠壓,但是我們認為有產品區分度的廠家還是具備長期機會。對于安波福來說,作為同時布局軟硬件的系統集成商,其 ADAS 領域的競爭優勢較為明顯。 專題專題 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財新智庫旗下公司 Members of
43、Caixin Insight Group 16 目前行業的一大趨勢是從 80 年代的控制區域網絡(CAN)系統向以太網連接(Ethernet Connection)系統轉變,相比 CAN,以太網連接支持多系統整合,大幅提升系統數據處理能力。行業內,奧迪目前是第一家引入中央安全運算系統(命名為 zFAS,2017 年推出)的車企,zFAS 將雷達、攝像頭、安全氣囊、電子穩定控制系統以及激光雷達集成到一起,能夠集成25 個獨立 ECU,提升 25%-30%的數據處理能力。目前隨著自動駕駛的滲透率漸漸提升,高端車已經開始往集成的中央安全運算系統轉型,同時,其他系統如動力總成、車載娛樂等也在往中央集成
44、的方向轉變。安波福作為首先推出奧迪 zFAS 系統的企業,目前是全球在中央集成控制系統方面的龍頭,隨著自動駕駛化的深入,我們預計其單車價值有望從目前的$2000 左右上升到 level 4 級別時的$5000 左右,大幅提升盈利水平。市占率方面,我們估算目前安波福在成熟市場(歐洲和北美)的市占率在 27%左右,領先行業。 隨著整體汽車行業正從傳統重視硬件生產部分向軟件主導產品方向轉型,越來越多的競爭者進入了行業微笑曲線的兩端。比較有名的例子包括 Mobileye 和 Quanergy,兩者分別都在研發端的高價值領域,除此之外還有共享汽車公司,他們主要是經營后端價值鏈。綜合來看,領先的系統整合廠
45、商包括安波福、博世等,都比較傾向于占領進入門檻較高的品牌以及設計端。而主機廠,除了特斯拉這類非傳統意義上的公司,大多是在微笑曲線底端的部分。 由于這樣的價值分布,導致產業鏈上眾多的參與者目前正在采取切入高價值區域的行動。傳統主機廠正大舉進入共享汽車行業(包括通用和 Lyft,豐田和優步,大眾和 Gett 等),以此獲取后市場端的價值。特斯拉相對來說是最為獨特的一個列子,作為主機廠,卻同時布局了前端(內部進行的軟件研發)和后端(自營銷售、自營的共享汽車)。但是,相比之下,我們仍然認為系統集成商(如安波福、博世等)是最具競爭力的。首先他們較大的市場份額、軟硬件開發能力及系統整合能力,整體的 R&D
46、 成本相對來說會更低。對于安波福來說,我們認為其同時擁有電氣、電網架構方面的經驗和軟件方面的業務將是其核心競爭力,能夠給客戶提供一套完整的主動安全解決方案。這比單做電氣、電網的 Lear,Yazaki,Sumitomo 等要更全面。 我們認為安波福在收購兼并方面的動作也同樣鑄就了其獨特的定位。收購兼并的公司類型包括車聯網、自動駕駛等,而他們與安波福合作的原因,一方面是其與客戶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是在軟件方面的優勢。這些收購兼并又使得公司在研發方面可以省下開支,同時把錢花在收購有技術但是沒有客戶資源、或者有技術不能做整合的公司。 圖表 18 收購與合作情況 來源:網絡資料,莫尼塔整理 年份收購標
47、的產品年份合作對象重點2015HellermannTyton電纜管理系統龍頭2015Tula動力總成2015ControlTec車聯網數據抓取、分析軟件2015QuanergyAdas/自動駕駛2015Ottomatika自動駕駛軟件2016Mobileye/Intel自動駕駛2016PureDepth3D多層顯示技術2017Otonomo車聯網2017MovimentoOTA軟件管理系統2017Rosenberger車聯網2017Valens車聯網- 專題專題 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財新智庫旗下公司 Members of Caixin Insight Group 17 4.4 舜宇
48、光學 我們認為整體來看車載鏡頭將會是舜宇光學下一個巨大的利潤增長點,主要原因是目前該業務是公司所有業務中毛利率最高,增長最迅速的,而同時舜宇目前是全球的行業龍頭。我們認為隨著 ADAS 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單車攝像頭數量會持續提升,而目前大部分一級供應商包括大陸、博世、德爾福等均為舜宇的客戶,在 ADAS 滲透率提升的過程中舜宇將持續受益。 首先,單車攝像頭的數量提升是大勢所趨,數量方面我們的估算是到 2020 年由目前 1 個左右達到 4 個。除了前置和后置攝像頭以外,車輛將很有可能添加兩側鏡頭,來順應無后視鏡的潮流。根據 Automtive News 報道,日本已經成為首個允許使用攝像頭來代
49、替后視鏡的國家。攝像頭的使用能夠提高駕駛安全,主要原因是能夠提供側面視角,解決盲點問題。所以我們認為4 個攝像頭的假設還是比較有根據的,如果再加入車內針對駕駛員的攝像頭的話,攝像頭數量很有可能將超過 4 個。拿德爾福/Mobileye 的 CSLP 平臺的車型來說,單車就是 5 毫米波雷達、4 激光雷達、6 攝像頭的配置。 在政策以及產品升級力量的帶動下,ADAS 市場將會持續發力。在 ADAS 領域,我們認為行業的高增速在中短期內將維持,約在 30%左右,主要的推動因素一方面是較高的性價比帶來的整體滲透率提升的動力,另一方面是可能的政策監管(估計在 2020 年左右)。由于 ADAS 基本可
50、以提供自動駕駛中 80%的安全防護功能,而相對應的成本又較低,我們判斷 ADAS 功能的滲透率將會有非常迅速的提升。同時政策也是另一個重要推動力,例如全球對于后置攝像頭的強制安裝立法也是在推進之中。 從整個 ADAS 的工作流程上看,主要包括三步感知、計劃、執行。因此整個系統必須能夠接收到從傳感器傳來的信息,然后通過計算得出正確的行動結論,最后將這些行動執行下去。在整個流程當中,最為關鍵的部分是能使得車理解其所處環境情況,這也就意味著傳感器必須要能夠提供足夠多的信息。 圖表 19 ADAS 工作流程 來源:大陸,莫尼塔整理 感知計劃執行攝像頭雷達激光雷達多種不同應用的ECU電子剎車電子方向盤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