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2012年可持續發展報告(111頁).pdf

編號:70192 PDF  PPTX 111頁 17.74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華為:2012年可持續發展報告(111頁).pdf

1、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12年可持續發展報告2012年可持續發展報告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關于報告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公司”或“我們”)主動向社會公眾報告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狀況,讓全社會了解、監督華為的可持續發展工作。自2008年起,華為每年向社會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以披露華為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和實踐,促進華為與利益相關方以及社會公眾之間的了解、溝通與互動,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本報告的組織范圍涵蓋了公司對財務和運營政策及措施有控制權或有重大影響的所有實體,并與公司年報所覆蓋的范圍一致;除非有特殊說明,本報告描述報告期間內(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華為總部和

2、所有分支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方面的全球運營情況,所用數據來自華為的正式文件和統計報告。本報告參照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可持續發展指南3.1版本(G3.1)準則中的主要核心指標和附加指標,為了保證報告的可靠、公正和透明,公司聘請了外部審驗機構德國萊茵TV集團(TV Rheinland)對報告進行審驗并出具獨立的審驗報告(見附錄3)。作為獨立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本報告于2013年5月以中、英文版同時發布(上期報告于2012年5月發布),分為印刷版和電子版,如需在線瀏覽或下載本報告,敬請訪問:我們謹向所有對華為可持續發展報告提供建議和意見

3、的利益相關方致謝,并承諾再接再厲,繼續提高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品質。如對本報告有任何建議和意見,請通過以下方式與華為聯絡:電話:+86-(0)755-28780808電子郵箱:目錄董事長致辭2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任致辭40102030405第一章 治理與發展1.1 公司概況81.2 公司治理141.3 利益相關方參與151.4 可持續發展管理19第二章 消除數字鴻溝2.1 人人享有通信262.2 人人享有寬帶272.3 ICT人才培養292.4 ICT技術應用30第三章 為網絡穩定安全運行提供保障支持3.1 網絡穩定363.2 網絡安全39第四章 推進綠色環保4.1 綠色產品與服務464.2 減緩并

4、適應氣候變化534.3 資源的可持續利用604.4 污染防治61第五章 實現共同發展5.1 員工關愛645.2 社會公益745.3 合規經營815.4 關注自身風險管理835.5 供應鏈管理88附錄I:GRI指標索引95附錄II:術語表102附錄III:審驗聲明1062 董事長致辭董事長致辭聚焦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促力構建和諧商業環境新的一年,世界經濟難有起色,經濟增長緩慢,局勢動蕩。金融危機的后果已經開始從經濟和金融領域逐步向社會各個領域蔓延,國際形勢缺乏穩定,經營風險依然較高。面對復雜的商業環境,我們需要迎接挑戰。對內,我們要堅持專注客戶,聚焦戰略,簡化管理,提高效益,力出一孔;對外,我們

5、要與上下游緊密聯系,推動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促力營造健康和共贏的商業生態環境。而營造和諧的商業環境,就要關注客戶需求,并與客戶一起促成積極的商業氛圍;要緊密與各國政府、媒體和行業伙伴等利益相關方合作;要與我們的供應商和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健康發展。我們堅持不片面追求自身利益及規模的最大化,而是堅持平衡發展,注重自身社會責任的承擔。作為領先的ICT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運用創新技術和專業經驗,聚焦可持續發展四大戰略:消除數字鴻溝、為網絡穩定安全運行提供保障支持、推進綠色環保、實現共同發展。一、消除數字鴻溝,聚焦 “窄、寬、人才和應用”數字鴻溝已滲透到人們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當中,成為信息時代的社會問

6、題。消除數字鴻溝已經成為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各相關國際組織和國家及ICT產業鏈共同努力的目標。華為作為ICT解決方案供應商,以 “豐富人們的溝通和生活,提升工作效率” 為愿景,責無旁貸地致力于消除全球數字鴻溝。我們的產品和服務,覆蓋了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不斷為幫助欠發達國家和邊遠地區的網絡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我們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構筑了一個完整的從信息產生到匯聚、交換、傳輸,最終形成寬廣信息太平洋的載體 ; 我們的創新技術和專業經驗,提升了管道容量,增強了管道能力,優化了管道管理,使管道越來越寬,越來越智慧,客戶體驗越來越好,從而促進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實現聯接的無限可能。

7、董事長致辭3 二、 為網絡穩定安全運行提供保障支持,始終與客戶并肩前行華為的首要責任是保障網絡穩定安全運行,并堅決把這份責任置于公司的商業利益之上。我們深知整個產業必須在任何情況下集中精力保障網絡時時刻刻的穩定與安全,這是所有網絡設備供應商的終極社會責任,也是華為從成立以來一直在做的事。在災難來襲時,如地震、海嘯、瘟疫、核污染和武裝沖突等突發狀況下,為了能讓老百姓在危機時刻獲得穩定的通訊服務,從而保障生命和財產安全,我們不斷自我挑戰,確保網絡的穩定。我們也充分理解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同時我們也理解各國政府及客戶對此的擔憂與高度關注。為此,華為在2012年發布了網絡安全白皮書,進一步闡明我們的網絡

8、安全政策以及保障網絡安全的切實有效實踐。隨著電信網絡和信息技術的不斷演進與發展,網絡安全面臨的威脅和挑戰將日益嚴重,我們始終保持高度憂患意識,并對此高度重視。華為始終致力于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提升產品和服務的安全性,從而幫助客戶規避和減少安全方面的風險,以贏得各利益相關者的信賴。三、推進綠色環保,促進產業鏈低碳和循環經濟華為一直都是ICT行業綠色環保的堅定支持者和實踐者,我們的綠色ICT解決方案已經遍布世界各地,涉及了通信、能源、電力、交通、運輸、金融和公共服務等各個領域。我們與全球領先的客戶積極溝通低碳、生態和循環經濟等環保理念,貫徹 “綠色通信、綠色華為、綠色世界” 的方針,與產業鏈上下游企

9、業緊密協作,一道構建綠色節能的通信網絡和IT基礎設施,走在產業綠色化時代的前列,不斷推動環保的良性循環我們在產品與解決方案的規劃、設計、研發、制造、交付和服務各個環節中持續貫徹落實綠色環保的理念,我們在內部大力推行環保措施,對新一代云計算數據中心,按綠色能效業界先進水平標準建設,同時采用更高效節能的IT服務器、存儲和網絡設備,達成綠色IT目標 ; 我們與供應商和合作伙伴緊密合作,通過多種形式,一起推動產業鏈的綠色技術創新活動,提升產業鏈的影響力 ;我們致力于將更多ICT業務應用于各行業,積極推動能源節約、環境友好的低碳社會建設。四、 實現共同發展,與上下游協同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產業鏈的可持續發

10、展,是產業鏈條上包括華為在內的各方共同責任。華為的發展與社會大環境的進步密不可分,我們相信只有與上下游深度合作協同,才能打造獨特的綜合競爭優勢,實現共贏,最終為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我們始終恪守商業道德,遵守國際公約和各國相關法律,堅持誠信經營和合規運營 ; 我們注重與所在社區共同發展,積極融入當地社區,為社區創造價值,回饋社區,促進社區和諧繁榮 ; 我們堅持以奮斗者為本,充分鼓勵員工發揮專長,為多元和本地化員工提供不同通道實現個人價值 ; 我們強調采購效率提升,積極探索業務創新,著手實施從 “供應商CSR風險管理”向 “供應商可持續發展效率管理”的轉型,立志逐步成為行業以及全球可持續

11、發展的領先者??沙掷m發展和綠色經濟會帶來更多的機遇,我們要抓住機遇,通過可持續發展的方式去構造無限連接的世界,豐富人們的溝通和生活,提升工作效率,為人類社會做出貢獻。孫亞芳公司董事長4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任致辭履行責任,和諧發展作為全球領先的ICT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持續致力于成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領先者。我們不僅在自身業務運營中履行可持續發展要求,同時也將此要求貫穿到整個產業鏈管理的活動中。通過與利益相關方溝通,華為將企業社會責任(CSR)戰略,轉變成為了企業可持續發展(CSD)戰略,這也促使我們在業務開展的同時,更加積極主動地促進經濟、社會、環境的全面協調發展。我們聚焦可持續發展戰略 “消除

12、數字鴻溝,為網絡穩定安全運行提供保障支持,推進綠色環保,實現共同發展” 。在此基礎上,我們在公司范圍內有效推行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要求,不斷強化以四大戰略為指導的和基于流程的管理體系建設,并通過流程將可持續發展要求融入到市場、研發、供應鏈、交付和服務等各領域業務中,實現全流程的貫通。2012年,我們圍繞可持續發展戰略,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1. 華為運用創新技術和專業經驗,持續推進人人享有通信,人人享有寬帶,特別關注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發展高效通信網絡,通過實現基本的通信服務把偏遠地區的人們與信息社會連接起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們改善生計的機會 ;持續開展ICT專業人才培養和知識

13、傳遞,通過領先的ICT解決方案使不同區域、不同行業及不同需求的人們應用信息通訊技術提升經濟水平、生產效率和生活質量,促進全社會共同進步。2. 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網絡的飛速發展,網絡穩定和安全問題越來越成為ICT行業乃至全世界共同面臨的挑戰,華為將保障客戶網絡和業務的穩定安全運營作為首要責任,持續加大在網絡穩定和安全保障方面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任致辭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任致辭5 投入,從政策、組織、流程、管理、技術和規范等全方位構建全球網絡穩定和安全保障體系。2012年華為保障全球三分之一人口的通信暢通,支持140多個國家、600多個客戶1521張網絡的穩定運行,全球3000多名工程師,全天候、

14、365天不間斷服務 ;通過持續創新,提升產品的健壯性和防護能力,支持對產品的獨立測試、驗證和認證,讓客戶得到國際認可的網絡安全保障。3. 華為圍繞客戶需求提供端到端綠色解決方案,在產品生命周期分析的基礎上開展產品生態設計,不斷降低產品能耗,推廣應用環保材料與清潔能源,提升資源利用率,助力低碳和循環經濟的發展,例如,2012年華為提供定制化混合供電解決方案助力某客戶實現全網每年二氧化碳減排13.5萬噸,每年節省運營成本達500萬美元 ;同時我們也將綠色環保要求融入到內部日常運營和活動中,例如,華為IT數據中心和服務器機房通過冷熱通道隔離、精細化運行管理等節能措施,全年可節省電力約1千萬kWh,相

15、當于二氧化碳減排9300多噸。4. 華為深信只有與所有利益相關方協同合作,共同發展,才能保證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每一位員工個人價值的實現都是公司價值實現的一部分,華為鼓勵員工發揮專長,為員工提供不同發展通道以實現個人價值,倡導員工“高效工作、快樂生活” ,促進員工生活與工作的平衡 ;我們積極參與所在國家和社區的發展,持續開展“E-Hope” 、 “播種通信未來種子”等公益項目 ;我們始終恪守商業道德,遵守適用的國際公約和各國相關法律法規,堅持誠信經營和合規運營,積極營造和諧商業環境 ;華為一直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積極傾聽客戶聲音,幫助客戶提高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我們與供應商緊密合作,開發供應

16、商可持續發展管理標準和要求,并將其納入采購流程和生命周期管理,提升供應鏈管理效率。未來,華為將會進一步完善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推行基線要求,關注流程效率的提高,并將可持續發展中長期規劃與企業的業務規劃有機融合,促進各目標的高效落地。我們將持續加強與利益相關方的溝通,并通過不斷努力與實踐,從而為產業鏈的和諧、健康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鄧飚CSD委員會主任第一章 治理與發展 為社會貢獻經濟效益 關注可持續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持續完善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作為全球化的企業,我們在關注自身發展的同時,更要承擔社會責任,促進社會的和諧與進步。一直以來,華為堅持把可持續發展融入到業務運營中,并建立管理體系,促進可

17、持續發展在華為的落地。展望未來,華為仍將持續努力為社會創造經濟效益,同時關注可持續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緊密與各利益相關方合作,持續完善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管理,助力營造和諧的商業環境。前行8 治理與發展治理與發展1.1 公司概況華為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我們圍繞客戶的需求持續創新,與合作伙伴開放合作,在電信網絡、企業網絡、消費者和云計算等領域構筑了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優勢。我們致力于為電信運營商、企業和消費者等提供有競爭力的ICT解決方案和服務,持續提升客戶體驗,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目前,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于14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1/3的人口。我們以 “豐富人們的溝通和生活,

18、提升工作效率”為愿景,運用信息與通信領域專業經驗,消除數字鴻溝,讓人人享有寬帶。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華為通過領先的綠色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及其他行業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創造最佳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治理與發展9 愿景豐富人們的溝通和生活,提升工作效率使命聚焦客戶關注的挑戰和壓力,提供有競爭力的通信與信息解決方案和服務,持續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核心價值觀我們的核心價值觀深深植根于我們業務的方方面面。它們是公司的內部推動力,也是我們對生態系統的承諾。這些價值觀指引我們為客戶提供高效服務以及實現我們的 “豐富人們的溝通和生活,提升工作效率” 的愿景。成就客戶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

19、,客戶需求是華為發展的原動力。我們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持續為客戶創造長期價值進而成就客戶。為客戶提供有效服務,是我們工作的方向和價值評價的標尺,成就客戶就是成就我們自己。艱苦奮斗我們沒有任何稀缺的資源可以依賴,唯有艱苦奮斗才能贏得客戶的尊重與信賴。奮斗體現在為客戶創造價值的任何微小活動中,以及在勞動的準備過程中為充實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我們堅持以奮斗者為本,使奮斗者得到合理的回報。自我批判自我批判的目的是不斷進步,不斷改進,而不是自我否定。只有堅持自我批判,才能傾聽、揚棄和持續超越,?才能更容易尊重他人和與他人合作,實現客戶、公司、團隊和個人的共同發展。開放進取為了更好地滿足客

20、戶需求,我們積極進取、勇于開拓,堅持開放與創新。任何先進的技術、產品、解決方案和業務管理,只有轉化為商業成功才能產生價值。我們堅持客戶需求導向,并圍繞客戶需求持續創新。至誠守信我們只有內心坦蕩誠懇,才能言出必行,信守承諾。誠信是我們最重要的無形資產,華為堅持以誠信贏得 客戶。團隊合作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團隊合作不僅是跨文化的群體協作精神,也是打破部門墻、提升流程效率的有力保障。10 治理與發展治理與發展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全球運營圖治理與發展11 12 治理與發展治理與發展經濟績效五年財務概要榮譽與獎項 : 2012年12月12日,華為在堪稱數據中心行業奧斯卡的DCD(Datacent

21、er Dynamics)中國第一屆數據中心產業頒獎典禮中,憑借 “萬人桌面云集裝箱數據中心” 項目榮獲 “DCD藍圖獎” 。 2012年11月21日,華為在2012寬帶流量管理論壇年度峰會(BBTM)上,憑借其價值增長解決方案(VGS)榮獲 “用戶體驗提升最佳實踐獎” 。這是繼2011年與俄羅斯第二大運營商MegaFon共同贏得了 “基于流量管理的最具創新性業務” 大獎后,再次斬獲大獎。 2012年11月13日, 華 為 在2012中 國 增 長、 創 新與領導力峰會上,榮獲Frost & Sullivan授予的全球電信云市場領域唯一獎項2012年全球最佳實踐獎 “年度全球電信云市場杰出成就獎

22、” 。 2012年10月19日, 華 為 憑 借 全 球 最 大 容 量Vectoring解決方案贏得了2012年世界寬帶論壇更多財務信息,請參閱華為2012年年報。CAGR: 16%?CAGR: 4%?CAGR: 53%?1230801466071825482039292201982008 2009 2010 2011 2012?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17076222413067618582199572008 2009 2010 2011 2012?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56124188315

23、5517826249692008 2009 2010 2011 2012?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Broadband World Forum 2012)頒發的 “InfoVision最佳固定寬帶接入獎” 。 2012年9月26日,華為在2012中國最佳客戶聯絡中心與CRM頒獎典禮上榮獲 “最佳云聯絡中心解決方案”大獎,這是業界對華為推動整個聯絡中心與客戶服務行業的發展所給予的充分肯定。 2012年9月21日,華為在2012中國企業網絡通信大會暨CENA企業網絡通信大獎頒獎典禮上,榮獲“最佳統一通信與協作解決方案提供商” 大獎。 2

24、012年7月18日,華為在新加坡電信展上,憑借其網絡能源一體化綠色節能戶外站點方案,斬獲“Green Technology Award” 大獎。作為亞太通訊行業風向標,該獎項充分體現了業界對華為綠色能源解決方案的高度認可。 2012年6月21日,華為在摩納哥波分論壇上獲得IIR(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Research)頒發的下一治理與發展13 2012年5月22日,電信管理論壇(TM Forum)授予華為價值增長解決方案(VGS)以 “最佳解決方案類卓越獎” ,這是華為第二次獲得此榮譽。 2012年5月1日,華為憑借對中東地區通信產業的持續貢獻,在 “2012

25、網絡世界中東頒獎典禮”上被授予 “年度最佳電信管理服務提供商” 獎。 2012年4月10日,華為在德國電信組織的 “最優表現站點設計大賽”上,以出色的全系列、全場景站點解決方案獲得了 “最佳站點設計效果表現獎” 。 2012年1月30日,華為因在南非IP移動承載網建設上的卓越貢獻,推動了非洲國家通信技術走向國際領先水平,榮獲 “非洲最佳移動承載解決方案” 大獎。代光技術大獎,成為唯一獲得 “最佳光網絡OTN產品”稱號的廠商。這是華為OTN解決方案繼獲得國際工程協會的InfoVision大獎、國際權威通信媒體Light Reading的 “2009 TOP Picks” 大獎、有科技創新奧斯卡之

26、稱的 “R&D 100 Award” 大獎之后,再次榮獲業界頂級的創新大獎。 2012年6月14日,華為憑借 “Galax”云計算平臺,在由Informa Telecom主辦的非洲云高峰會議晚宴頒獎會上榮獲 “非洲最佳云平臺” 大獎。 2012年5月23日,華為在2012年LTE全球峰會上榮獲 “LTE最佳商用表現” 和 “LTE最佳核心網” 兩項大獎。這是華為連續三年獲此殊榮。2012年度獲得的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榮譽與獎項 :獎項名稱頒獎機構 “支持和改善教育質量獎” 印度 “E-HOPE” 項目 “支持和改善教育質量獎” 印尼 “播種通信未來 種子” 項目 “CSR教育貢獻獎” 印度 “E

27、-HOPE” 項目 “綠色IT及杰出貢獻獎” 華為印度“World CSR Day” 組織 CSR貢獻獎全球CSR論壇 2012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獎國際電聯 “民營企業100強企業社會責任指數排行(2012)” 第一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 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管理入選 “2012社會責任管理 最佳實踐獎”聯合國全球契約中國網絡 2012卓越社區服務獎市場營銷和通信專業人員協會 綠色技術獎新加坡CommunicAsia 最佳供應商管理實踐CSR Europe14 治理與發展治理與發展?華為公司治理組織架構圖1.2 公司治理公司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的路線,持續改善公司治

28、理架構、組織、流程和考核,使公司獲得有效增長。股東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下稱 “公司”或 “華為” )是100%由員工持有的民營企業。股東為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 (下稱 “工會” ) 和任正非,工會的出資比例為98.82%。公司通過工會實行員工持股計劃,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為74253人 (截止2012年12月31日) ,全部由公司員工構成。全體在職持股員工選舉產生持股員工代表,并通過持股員工代表行使有關權利。董事會及其專業委員會董事會是公司戰略和經營管理的決策機構,對公司的整體業務運作進行指導和監督,對公司在戰略和運作過程中的重大事項進行決策。董事會下設人力資源委員會、財經委員會

29、、戰略與發展委員會和審計委員會,協助和支持董事會運作。監事會按照中國公司法的要求,公司設立監事會。監事會主要職責包括檢查公司財務和公司經營狀況,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職務的行為和董事會運作規范性進行監督。監事列席董事會會議。更多公司治理信息,請參閱華為2012年年報。治理與發展15 1.3 利益相關方參與利益相關方參與已經成為華為可持續發展的一項日常工作,是我們最基本的實踐。識別利益相關方,促進利益相關方的參與,保持與利益相關方之間的良好溝通,對于華為的可持續發展活動至關重要。為了及時回應利益相關方需求,華為建立了利益相關方溝通管理流程,華為與利益相關方溝通機制利益相關方關注議題溝通方式客戶

30、可持續發展戰略員工健康和安全合規經營綠色產品產品安全供應鏈能力建設供應商本地化與多樣化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人人享有通訊和信息服務客戶滿意度調查會談與研討會行業會展與論壇客戶訪問或會議員工員工健康和安全員工培訓與發展員工薪酬福利員工溝通與參與合規經營綠色產品與主管定期會談員工滿意度調查內部溝通渠道,如BBS論壇、總裁信箱、開放日、員工關系部專家,及合理化建議信箱員工代表溝通股東投資人尊重產權就業、雇傭與尊重多樣化資源有效利用應對氣候變化污染預防通過教育創造機會面向未來的寬帶股東代表選舉股東大會供應商 (合作伙伴)供應商政策和要求供應商本地化與多樣化綠色產品產品安全應對氣候變化循環經濟定期會談供應商

31、可持續發展培訓供應商大會研討會與論壇研究機構學術界產品安全員工培訓與發展保護消費者權益面向未來的寬帶合規經營尊重產權網絡安全發布報告訪談研討會并有效實施。2012年華為委托第三方機構依據AA1000 SES標準,通過多種方式對利益相關方進行調研,以確保準確、全面地了解不同利益相關方的需求,及時予以回應。16 治理與發展治理與發展利益相關方關注議題溝通方式政府利益相關方的溝通與回應公司治理可持續發展戰略就業、雇傭與尊重多樣化面向未來的寬帶應對氣候變化網絡安全定期會談研討會合規度自查行業標準協會保護消費者權益污染預防尊重產權供應鏈能力建設利益相關方的溝通與回應綠色產品生態保護研討會與論壇發布研究成

32、果協會活動參與同業者人人享有通訊和信息服務綠色產品供應商本地化與多樣化合規經營應對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戰略人人享有寬帶行業論壇年度會議媒體利益相關方的溝通與回應循環經濟應對氣候變化生態保護產品安全供應商本地化與多樣化可持續發展戰略定期會談接受訪問信息披露公益團體非政府組織通過教育創造機會促進社區環境可持續發展回饋社區保護消費者權益生態保護人人享有通訊和信息服務人人享有寬帶定期會談合作項目公布信息治理與發展17 案例: 華為與GeSI聯合舉辦“Connected Citythe Greener Future”研討會華為和全球電子可持續發展協會(GeSI)于2012年10月16日在中國深圳共同組織召

33、開了 “Connected Citythe Greener Future” 研討會。該研討會匯集了來自通信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領軍人物,共同商討如何在能源、交通等行業中利用ICT解決方案,將城市面臨的挑戰轉化為發展綠色經濟的機遇。GeSI主席Luis Neves先生表示 : “ Connected Citythe Greener Future 研討會為企業和組織提供了一個分享綠色倡議、可持續發展經驗和最佳實踐的平臺,同時幫助我們提高運ICT實現社會和環境的共同持續發展的意識?!崩嫦嚓P方關注議題溝通方式消費者合規經營產品安全污染預防尊重產權網絡安全通過教育創造機會回饋社區消費者與業務研究消費者滿

34、意度調查定期會談回訪社區應對氣候變化污染預防資源有效利用保護消費者權益產品安全利益相關方的溝通與回應循環經濟會談回訪信息披露銀行保險公司利益相關方的溝通與回應公司治理可持續發展戰略員工健康與安全應對氣候變化循環經濟生態保護綠色產品定期會談研討會GeSI研討會現場之一18 治理與發展治理與發展實質性議題分析華為依據2012年利益相關方的調研結果,對利益相關方關注的主要議題進行排序,并結合華為的戰略和運營,生成華為可持續發展實質性議題的分析矩陣 (如下圖所示) :高高低 合規經營 污染預防 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 應對氣候變化 供應商政策和要求 利益相關方的溝通與回應 供應商本地化與多樣化 員工健康和

35、安全 人人享有通訊和信息服務 網絡穩定和安全 可持續發展戰略 產品安全 尊重產權 綠色產品 員工培訓與發展 通過教育創造機會 員工溝通和參與 公司治理 標準制定和發展 公共政策 其他環境因素 人人享有寬帶 保護消費者權益利益相關方關注程度對華為戰略的重要性 通過利益相關方調查,利益相關方關注度前五大議題為 :員工健康與安全、人人享有通訊和信息服務、應對氣候變化、供應商政策和要求、網絡穩定和安全。針對利益相關方高度關注或對華為的戰略具有重大影響的實質性議題,華為所做出的回應或行動請參見本報以下章節 :為網絡穩定安全運行提供保障支持公司治理推進綠色環保消除數字鴻溝實現共同發展 就業、雇傭與尊重多樣

36、化 回饋社區 生態保護 員工薪酬福利 循環經濟 供應鏈能力建設 促進社區環境可持續發展 面向未來的寬帶 資源有效利用治理與發展19 1.4 可持續發展管理可持續發展愿景消除數字鴻溝,促進經濟、社會、環境的和諧與可持續發展??沙掷m發展戰略經過幾年的發展,華為的可持續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2012年,為了集中優勢資源,聚焦重點領域,在充分消除數字鴻溝 人人享有通信,使不同地區的人們均能便捷地接入語音通信 人人享有寬帶,使寬帶處處可及,推廣面向未來的信息通信技術,應對全球挑戰 采用建立培訓中心和聯合教學等方式,培育當地專業人才,實現知識的傳遞,增強當地人們接入數字化社會的能力 提供客戶化的ICT應用解

37、決方案,使不同區域、不同需求的人們及不同企業使用信息技術提升經濟水平、生活質量、生產效率和競爭力為網絡穩定安全運行提供保障支持 從產品和解決方案等方面構建網絡和業務穩定的能力和保障機制 建立分層分級的應急保障組織和運作機制,保障通信暢通 通過持續創新,充分考慮業務的連續性和網絡的韌性,提升產品的健壯性和防護能力,支持對產品的獨立測試、驗證和認證,讓客戶得到國際認可的安全保障 開放透明,積極與利益相關方溝通和合作,遵從適用的安全標準和法規 消除數字鴻溝 關愛員工 公平經營 綠色環保 社會公益 供應鏈CSR管理 利益相關方溝通 安全運營 消除數字鴻溝 為網絡穩定安全運行提供保障支持 推進綠色環保

38、實現共同發展結合可持續發展的風險和機遇評估后,經過與利益相關方溝通并與公司戰略進行充分匹配,我們將可持續發展戰略由原來的八大戰略升級為四大戰略??沙掷m發展使命構建優秀的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堅持道德和合規經營,持續加強利益相關方的溝通,促進和諧商業生態環境,確保公司可持續發展,回報客戶和社會。20 治理與發展治理與發展推進綠色環保 在產品服務和業務活動中,充分考慮環境保護的要求,評估產品設計、產品回收、資源和能源消耗、溫室氣體排放、廢棄物處置等方面的影響,通過創新性解決方案,不斷降低負面環境影響,從而助力低碳和循環經濟發展 與產業鏈合作伙伴合作,一起推動綠色環保,提升產業鏈的影響力 通過社會公益

39、活動,推動產業鏈的綠色技術創新活動實現共同發展 充分發揮員工專長,為員工提供不同發展通道,實現個人價值 為運營所在國家和社區做出積極的社會貢獻 嚴格遵守商業道德標準,反對腐敗、傾銷和壟斷,合規和誠信經營 關注自身經營活動和服務過程中的可持續發展風險管理,逐步成為行業以及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領先者 與供應商緊密合作,制定標準,定義標桿,將風險管理轉變為效率管理,引領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為了推進華為的可持續發展工作,使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公司全球范圍內從上至下獲得執行,華為各職能部門的20余名高層主管組成了企業可持續發展(CSD)委員會。CSD委員會的主要職責 :組織、協調和監督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的建立、實施

40、和保持 ; 在業務運營中規劃、制定、監督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執行。CSD委員會主要部門職責 :可持續發展體系管理部作為公司CSD的專職機構,協助CSD委員會開展戰略和業務規劃及落實和執行公司的CSD戰略、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等 ;可持續發展戰略承接部門為公司CSD戰略直接相關的職能部門,主要負責CSD戰略、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的執行和落地 ;可持續發展支撐部門協助可持續發展體系管理部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承接部門開展CSD工作,提供必要資源。CSD委員會架構圖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可持續發展體系管理部門消除數字鴻溝提供保障支持為網絡穩定安全運行推進綠色環保實現共同發展可持續發展支撐部門可持續發展戰略承接部門治理與

41、發展21 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華為基于ISO26000等系列國際標準建立了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我們 : 制定可持續發展政策,確立管理基調和執行標準,為業務部門開展工作指明方向 ; 完善組織建設,建立體系運行的支撐機構 ; 通過流程建設,將可持續發展管理業務固化,指導可持續發展工作按照PDCA運行模式進行閉環管理 ; 開展文化建設,進行可持續發展的宣傳和培訓,強化意識,使全員參與到可持續發展的建設工作中 ; 系統化梳理可持續發展要求,建立基線,使業務有“法” 可依 ; 結合業務現狀以及行業趨勢,識別重點關注領域,以項目或重點工作的形式實施管理。我們持續優化公司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致力于為公司業務的

42、開展提供便利、高效的平臺。風險與機遇華為堅持定期對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工作進行 “風險與機遇”分析。華為制定了CSD風險識別的方法論 ;充分考慮并識別各利益相關方要求,從而更加系統地進行風險識別??沙掷m發展風險與機遇是戰略和規劃制定的重要考量因素,也是持續完善可持續發展管理的重要推動力量。華為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框架可持續發展戰略公司戰略客戶等利益相關方需求和期望客戶滿意、尊重利益相關方利益可持續發展法規、國際規范、體系標準最大化公司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可持續發展政策識別和評價可持續發展風險持續改進可持續發展度量與報告可持續發展運行與控制重點關注領域(戰略解碼)組織建設流程建設文化建設可持續發展基線利

43、益相關方參與22 治理與發展治理與發展可持續發展規劃華為根據可持續發展戰略制定了可持續發展戰略路線圖,以及漸進式的發展目標,在現有的基礎上,確定了華為可持續發展管理未來的方向。華為的可持續發展中長期規劃 :可持續發展規劃不斷加強 利益相關方溝通持續優化可持續 發展管理體系, 強化可持續發展 體系的推行建立并完善可持續發展風險管理機制推廣社會公益,樹立社會公益 旗艦項目品牌持續減少 溫室氣體排放開展供應商聯合 改進與碳盤查 項目,引領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123547698102012年華為可持續發展重點工作回顧 :持續消除數字鴻溝, 應 用ICT創新技術促進社會發展持續開展園區節能減排項目加強利益

44、相關方溝 通 和 參 與 范圍,提升利益相關方溝通效率積極參與社區公益事業,持續開展 “E-Hope” 、“播種通訊未來種子” 項目華為消費者業務BG通 過SA8000管理體系認證持 續 關 注 網 絡穩 定 和 安 全 保障, 從 組 織、流程和IT等全方位 構 筑 網 絡 保障體系加 大 員 工 保 障投 入 力 度, 關愛 員 工, 開 展員 工 道 德 教 育與遵從工作加強供應商管理組 織 和 能 力 建設,提出 “全面可持續發展”理念,著手實施從供應商 “風險管理”向 “效 率 管理” 轉型推進反商業賄賂政策和流程的制定和執行,關注內審和BCG工作開展持 續 優 化 公 司可 持 續

45、 發 展 管理體系治理與發展23 外部承諾與倡議2004年加入 “全球契約”2008年加入 “GeSI”FOR DIGITAL DEVELOMPMENT2010年加入 “BROADBAND COMMISSION”2011年加入 “CSR EUROPE”第二章 消除數字鴻溝國際電信聯盟曾表示,在21世紀,人人負擔得起的互聯網接入服務已經像水、電、交通一樣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須。但由于信息化發展水平的不同,不同區域的民眾在享受通信、互聯網等服務,并通過這些服務獲得發展存在巨大差距。這種發展不均衡造成的數字鴻溝日益凸顯,并已滲透到人們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當中,成為信息時代突出的社會問題。因此,消

46、除數字鴻溝是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各相關國際組織、世界各國共同努力的目標。作為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運用創新技術和專業經驗,致力于所有人都能享受通信和信息服務。消除數字鴻溝是華為可持續發展戰略之一,與公司核心戰略管道戰略高度匹配。管道是指面向技術視角、產業視角的信息管道體系,這個體系構筑了一個完整的從信息產生到匯聚、傳輸、交換,最終形成信息太平洋的信息管道載體。面對即將到來的數字洪水時代,我們通過提升管道容量、增強管道能力、優化管道管理,使管道越來越寬,實現 “寬帶處處可及” ,促進 “寬帶無處不在” ,極大地豐富人們的溝通與生活,提升工作效率?;诖?,我們從以下四個層面幫助全社會

47、消除數字鴻溝。 使不同地區的人們均能便捷地接入語音通信 使寬帶處處可及,幫助人們盡享寬帶生活 培育當地ICT專業人才,實現知識的傳遞 通過領先的ICT解決方案幫助不同行業提升效率和信息化水平,促進全社會進步聯接26 消除數字鴻溝消除數字鴻溝2.1 人人享有通信通過創新的技術和客戶化的解決方案,華為幫助在世界各地建設通信網絡。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服務全球140多個國家和三分之一的人口,其中包括很多欠發華為聚焦客戶的需求,提供客戶化的解決方案,幫助欠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發展高效通信網絡,通過實現基本的通信服務把偏遠地區的人們與信息社會連接起來,從而豐富了 “信息孤島”人群的溝通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

48、增加了他們改善生計的機會。 案例: 2T波分樣機可供20億人同時在線通話2012年7月, 華 為 發 布 全 球 首 個2T波 分 樣 機, 系 統 容量達56Tb/s。當前業界商用系統最高的單通道速率是100Gb/s,此樣機把100Gb/s提升了20倍至2Tb/s,同時, 案例: 幫助400萬索馬里人接入信息社會由于內戰不斷,自然災害頻發,導致索馬里經濟困難,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會信息化程度很低。華為從2004年起先后為索馬里當地主流運營商建設了超過2000個GSM基站。在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華為深入了解其實際情況后,為客戶提供了定制的GSM通信網絡系統的安全備份方案,從而保證在緊急情況下,人

49、們通過電話能夠與親人與外界取得聯系,獲得及時和必要的幫助。達地區和地理環境惡劣地區。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使不同地區的人們均能便捷地接入語音通訊,為消除全球數字鴻溝做出貢獻。56Tb/s的容量意味著在一對光纖上就可以實現20億人同時在線通話。消除數字鴻溝27 案例: 在世界極地建設移動寬帶網絡世界最北端的城市朗伊爾城,位于挪威大陸與北極之間的斯瓦爾巴特群島。2011年3月,華為傾力協助挪威T運營商在朗伊爾城部署LTE網絡。在網絡部署的過程中,需要解決不少難題,首先,設備要能適用于嚴峻惡劣的氣候。斯瓦爾巴特群島位于北極圈內,既有極晝,也有午夜陽光,溫度最低可達零下46度。這對網絡設備適應環境溫度的

50、能力提出了超乎尋常的要求。其次,斯瓦爾巴特群島距離運營商網絡中心所在的挪威大陸有2000公里,如果在島上部署無線接入設備,LTE基站傳輸的時延會很長,人們的信息訪問將受影響。第三,偏遠的地理位置增加了從挪威大陸運輸人力和物資的難度。華為克服重重困難,使用優質的設備抵御極地的極寒天氣,還通過立體運輸方式,采用直升機、大型叉車、小型貨車、雪地汽車等多種運輸工具,將人力和物資運送到安裝站點。為解決LTE基站傳輸時延變長的問題,華為和T運營商重新優化了配置參數,采用不同的算法和先進的設備,將時延調整到用戶能接受的范圍。在一個月的時間內,華為和T運營商完成了斯瓦爾巴特群島上所有5個UMTS/LTE站點的

51、割接,以及一個全新站點的建設。斯瓦爾巴特群島的LTE網絡于2012年3月正式開通。挪威主流媒體報道了此次在世界最北端的北極7813建成的LTE網絡。LTE的成功部署,讓世界最北端的居民和到訪游客都能享受到優質的移動寬帶,也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信息通訊服務,將極大的造福當地居民。2.2 人人享有寬帶作為聯合國 “寬帶委員會”的委員,華為憑借自身的技術實力引領全球寬帶發展趨勢,推動制定相關的政策和措施,并積極參與全球不同區域的寬帶建設,成為消除全球寬帶鴻溝的重要推動力量。華為致力于構建寬廣的信息管道載體,使得 “寬帶處處可及” ,促進 “寬帶無處不在” ;推廣面向未來的信息通信技術,從而實現人與

52、人、人與物、物與物聯接的無限可能。2011年起,華為先后為索馬里重要城市摩加迪沙、哈爾格薩、博薩索開通3G網絡,進一步豐富了索馬里人民的信息與通訊生活。截至2012年,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服務當地近400萬人,為當地人民打開了信息世界的窗口,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華為的努力極大提升了索馬里通信產業的發展水平。在發生武裝沖突的緊急情況下,索馬里人民可以進行及時、有效地通訊 ;在戰亂中,可以通過現代化的通信網絡,互相知會如何避開沖突的危險區域,大大減少了平民的傷亡 ;在偏遠地區,更多的索馬里人民得以與親友通話,享受到自由通訊的幸福 ;在生產、經營方面,更多的索馬里農戶可以通過電話快捷地獲取農業市

53、場信息,從而得到更多改善生計的機會。此外,華為通過持續的客戶培訓和技能傳遞,為當地培養了100多名專業的電信工程師,他們當中有的已經成長為專家,成為推動索馬里ICT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案例: 華為固定臺方便斯里蘭卡居民溝通斯里蘭卡是印度洋上的島國,風景秀麗,素有 “印度洋上的珍珠”之稱,但是斯里蘭卡電信業特別是固定電話發展遲緩。在當地,固定電話申請安裝周期長,使用費用高,一般百姓較難負擔 ;同時斯里蘭卡有150余萬人在境外從事勞務,需經常與家人保持聯系,因此很多人選擇價格相對便宜的固定臺作為通信工具,形成了斯里蘭卡通信以無線通信為主的特點。華為固定臺產品在斯里蘭卡有廣泛的應用,為當地居民提供

54、了很好的無線通信服務。在發展固網困難且費用高昂的島國,華為固定臺為解決人們的溝通問題,消除數字鴻溝做出了很大貢獻。28 消除數字鴻溝消除數字鴻溝國家寬帶網絡無疑會提升整個國家的信息化水平。無論是在網絡架構技術,還是在業務內容上,華為的國家寬帶網絡解決方案都能適用于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不同要求,連接 “未連接” ,豐富 “已連接” ,以通信促經濟。華為在助力發達國家進一步發展信息經濟的同時,也致力于幫助發展中國家增強科技參與能力,使他們經濟增長方式更加多元化。 案例: 華為100G波分網絡長度首超地球周長截至2012年9月,華為100G網絡已服務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幫助遍及歐洲、中東、拉

55、美、亞太等區域的超過40家客戶建設最為領先的100G網絡。華為承建的100G網絡長度逾五萬多公里,將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高速連接在一起。 案例: 高速網絡助力非洲接入信息世界多年來,華為一直致力于發展非洲的通訊事業,消除數字鴻溝。在語音通信逐步普及的基礎上,當地人民迫切需要高速的移動寬帶網絡,了解豐富多彩的信息世界,進而提升經濟和生活水平。2012年,華為采用先進的移動網絡傳送技術,協助安哥拉U運營商部署了100G智能光網絡(ASON)。這是非洲首個100G波分光網絡,標志著非洲大陸正式啟動了100G網絡的部署。智能光網絡能夠實現超大容量、超長距離的傳送,具有高網絡可靠性和高網絡效率,這將改善以

56、往移動網絡速度過慢的情況,大力提高安哥拉的移動寬帶速度。華為高速寬帶技術的推廣和普及,將把非洲大陸更為快速、高效地連接在一起,提供更智能的公共服務、更便捷的工作環境、更加高效的企業、組織效率,從而促進非洲經濟的發展。消除數字鴻溝29 2.3 ICT人才培養國家或地區之間由于在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普及水平上的差異,造成信息資源獲取能力上的巨大差距,這種差距不僅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也導致不同群體在社會中面臨的機遇不等,出現 “知識分隔”甚至 “貧富分化”等問題。華為消除數字鴻溝的戰略重點之一就是致力于ICT知識和技能的傳遞與共享,培養ICT人才。消除社會各階層的信息使用鴻溝,實

57、現信息技術平民化的目標?!安シN通信未來種子”是華為在ICT人才培養的旗艦項目,項目旨在發展本地ICT人才、傳授知識、促進人們對于電信行業的了解和興趣,并鼓勵各國家及地區參與建立數字化社區的工作。本項目當前已涉及14個國家,50個大學,為數千名大學生提供了獎學金。 案例: ICT人才助力馬來西亞經濟轉型華為在吉隆坡設立了首個境外全球ICT培訓中心,旨在幫助馬來西亞成為新一代ICT技術的全球專業培訓基地。華為與馬來西亞10所大學簽署合約,在這10所大學分別成立華為大學培訓實驗室,落實華為要在2016年完成培訓10000名馬來西亞ICT專業人才的目標。同時,為配合馬來西亞政府2020年 “人才路線圖

58、”的策略和目標,華為推出了相應的 “人力資源發展計劃” 。例如華為與多媒體發展機構合作推動各項措施,作為大學和企業之間的催化劑,用以加速馬來西亞ICT領域的人才發展。馬來西亞首相拿督斯里納吉表示, “人才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基石,華為與多媒體發展機構對ICT專業人才的關注,對發展未來領袖和推動我們經濟轉型的計劃至關重要。我們希望這種合作關系能持續下去?!?案例: 華為推出ICT全技術領域職業認證體系,幫助ICT人才成長ICT行業發展迅猛,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由于用人單位更青睞受過職業培訓或擁有某領域專業資格認證的求職者,華為推出了業界唯一覆蓋ICT全技術領域的職業認證體系

59、,包括 : 路由交換、無線、云計算、安全等11個技術領域。在每個領域,華為都提供工程師、資深工程師、專家級的進階技術認證。華為的認證體系基于ICT人才的職業生命周期設計,同時提供層次化的能力提升方案,幫助大學生領先一步成功地進入職場,進而成長為ICT行業的綜合型技術人才。華為還為部分學生提供華為認證數據通信工程師(HCDA)認證的免費培訓機會,這項舉措受到在校生的熱烈歡迎。ICT人才培養將在社會公益章節更詳細描述。30 消除數字鴻溝消除數字鴻溝2.4 ICT技術應用作為ICT解決方案提供商,華為致力于提供客戶化的ICT應用解決方案,幫助不同區域的不同企業使用信息技術提升經濟水平、生產效率和競爭

60、力,并逐步成為助推各 案例: M2M助力豐富和方便消費者生活華為MBB (移動寬帶)終端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最好的、多樣化的、無處不在的移動寬帶連接。截止2012年,華為已經為140多個國家的數億人口提供了網絡沖浪的便利。從2G、3G再到4G,從全球第一款USB數據卡,全球第一款即插即聯網的HiLink數據卡,到全球第一款LTE多模數據卡。華為持續投入,領先的技術、領先的設計、持續創新的精神研發出客戶體驗一流的優質產品。華為移動寬帶已經深深地融入了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家里,消費者不但可以借助華為的數據卡實現高速上網,媲美固網寬帶,還能利用M2M通信技術簡潔有效地構建智能化家庭環境,使家居內

61、部所有設備都具備通信和聯網能力,形成統一的智能家庭網絡,并使得該網絡成為移動互聯網和通信世界的一部分。人們能夠更簡單地遠程監視和控制自己的家居,為用戶提供方便 ; 在車上,消費者可以借助華為的車載無線模塊及其衍生產品,能實現汽車在高速移動的環境下與網絡的穩定聯接,不僅為消費者網絡沖浪提供便利,更能為汽行業可持續發展及孕育新商業模式的源動力。華為產品廣泛應用于消費者、政府、公共、交通、能源、傳媒和電子商務等領域。在消費者領域模塊產品應用場景舉例Energy / AMITelematicsTrackingVendingE-HealthFleet managementATM / POSSecurit

62、yIntelligent trafficEnergyEfficiencySafetyEnvironment消除數字鴻溝31 案例: 發現 “上帝粒子” 的背后華為幫助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應對數字洪水挑戰在政府和公共領域2012年7月4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宣布發現了 “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 的存在,將對人類探索宇宙起源及未來提供新的契機。 “上帝粒子” 是當前物質理論中最后一個被發現的粒子。這一發現將徹底改變現有的物理學理論體系,并進而揭開充斥在宇宙中的暗物質的神秘本質。探索 “上帝粒子”的試驗過程中需要海量科研數據的分析研究,這些都離不開數據存儲系統的支撐。據悉,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每

63、年產生超過25PB的物理數據。自2011年和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建立合作關系后,華為聚焦于提供創新的存儲技術和架構,力爭更好地完成海量高能物理數據的存儲和處理工作。華為與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一起探索如何迎接未來EB級數據存儲的挑戰,并提供了UDS海量云存儲系統,它具有EB級擴展、安全可靠、高效融合等特性,可用以各種類型數據的存儲和服務共享。UDS云存儲系統具有強自愈能力,提供Amazon S3 API兼容性并承諾可靠性為99.999999999%,因此用戶理論上不需要在UDS之外備份數據存儲。UDS海量云存儲系統解決了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在 “上帝粒子”和其它試驗過程中產生海量數據存儲的挑戰,而華為則可以

64、從研究者那里得到寶貴的反饋意見,對產品進行持續改進和完善,為更多面臨海量數據存儲難題的客戶服務,形成了雙贏局面。車保險,車隊管理,交通導流調控,甚至尾氣排放等提供實時數據傳輸 ; 在戶外,消費者可以借助華為的移動熱點隨時隨地和伙伴們分享互聯網的快樂 ; 鍛煉時,華為的無線模塊可以隨時將運動的數據傳到服務平臺,供統計和分析 ; 在醫療方面,利用華為無線模塊進行遠程醫療,不僅能夠隨時監測醫院內、外患者病情變化,還降低了醫院和病人的醫療成本。華為的移動寬帶 (MBB)為人們提供了便捷、精彩的生活體驗,豐富了人們的溝通和生活,提高效率。32 消除數字鴻溝消除數字鴻溝 案例: 華為高清視訊助力烏茲別克斯

65、坦國家遠程教育發展烏茲別克斯坦全國有60多所大學,450多所中等專業學校,分布在4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烏茲別克斯坦總統Islam Karimov要求在2011年建設完成覆蓋全國主要教育機構的遠程教育系統,將各學校里原有的多媒體教室升級為遠程視頻教室,以支持其他學校的遠程視頻教室接入聽課。針對需要,華為分析現狀,集中資源提供了優質的遠程教育系統解決方案。該遠程教育系統實現了烏茲別克斯坦國內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促進了全國教育水平的均衡發展。同時,提高了教育部與全國各高校間的溝通效率,減少了差旅,為減少碳排放做出了重要貢獻。 案例: “教育云” 助力廣州城鄉教育均衡發展華為的“教育云”解決方案為

66、廣州市教育局提供了“教育云”平臺,實現了全市教育資源共享。通過廣州教育城城網,把中心城區的百年名校和偏遠的鄉村中學接入到同一個教育資源平臺中。在信息流上做到了偏遠地區的孩子們也能共享百年學校的優質教育資源。另外,用瘦客戶機代替傳統PC,大幅度降低了終端成本,而且在更大程度上擴展了教學終端的范圍,為最基礎的教學辦公、多媒體教學、3D課件教學、高清視頻教學、移動教學等各種不同場景提供了多種形態的終端,滿足了不同條件下的教育資源需求。這一方案的成功實現,也令中國教育界看到了解決長期困擾鄉村學校電腦普及問題的 曙光。在交通領域 案例: 華為推出新一代數字鐵路解決方案,幫助鐵路行業提升效率和安全目前,華

67、為領先的數字鐵路解決方案已應用于中國、歐洲、土耳其、土庫曼斯坦和澳大利亞等世界先進的鐵路,并支撐世界海拔最高的鐵路、距離最長的鐵路和運營速度最快的鐵路。通過一系列數字鐵路解決方案,華為已協助眾多客戶建設了先進的網絡系統,包括 : GSM-R調度系統、網絡通信基礎系統、管理及辦公應用系統。實現站內、外以及長距離鐵路的無縫通信、應急調度,安全檢測服務鐵路的長度已經可以繞地球赤道1.38圈。華為的GSM-R解決方案幫助全球鐵路客戶簡化操作,提高服務質量,確保旅客和貨物的安全,創造了更加安全高效的鐵路運輸網絡。IP network消除數字鴻溝33 在能源領域 案例: 華為助力某大型網絡零售商交易系統更

68、加完善某大型網絡零售商,每天的交易額高達數億元,擁有大量的在線交易數據和客戶信息數據。其網站需要建立一套在線交易數據和客戶信息數據的集中備份系統,該系統應具備超過1400TB的存儲空間,在備份網站所有業務數據的同時向超過500臺業務主機提供服務?;谏鲜銮闆r,華為設計了一套完善的備份系統方案,這套方案可以與現有業務無縫結合,并可根據客戶需求智能化在線擴展至15PB,以應對該網絡零售商未來數據的爆發性增長。同時,華為還為其集團提供了可靠的安全解決方案,該方案具備應對100多種DDoS攻擊的能力。華為的安全解決方案保護了年交易額逾1萬億元的租戶的數據和財產安全。在電子商務領域通過在消除數字鴻溝方面

69、的長期實踐,我們讓更多的人聯接到了信息世界,豐富了他們的溝通,提高效率和生活水平,實現夢想。華為一直致力于提供更便捷、覆蓋更廣的語音通信 ; 更易獲取、更高速的網絡 ; 更穩定、更智能的終端設備等,為消除存在于國與國、地區與地區、階層與階層之間數字鴻溝而不懈努力。未來,華為將堅定不移的持續聚焦在消除數字鴻溝的四個層級,為人人擁有通信、人人擁有寬帶貢獻設備和解決方案,并持續培養ICT人才和促進ICT技術在不同領域的應用,致力于成為消除數字鴻溝的重大貢獻者和行業標桿。 案例: 全球首個TD-LTE智能電網2012年7月,華為為某電網公司在珠海市完成了全球首個采用TD-LTE技術的智能電網的部署。這

70、對于中國智能電網的全面建設具有示范意義。針對珠海電力配網自動化業務需求,華為應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解決方案,在珠海市部署集團公司首個無線1.8GHz配電網試驗點,這是業界第一個將TD-LTE技術應用在電力行業的智能網,具有非視距傳輸能力強、抵抗自然災害能力強、傳輸距離遠、帶寬大、不受限于地面線路結構等諸多優點。智能電網的建設,有助于提高供電安全性和可靠性,使得電能的生產、分配、消費更加經濟有效,實現電網朝著智能、高效、可靠和綠色的方向發展。第三章 為網絡穩定安全運行 提供保障支持世界銀行的報告顯示,發展中國家的寬帶普及率每提高10%,GDP將增長1.38%,網絡的開放使世界相互連接,促進了不同

71、區域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全球化貿易的便利,有助于保障人們平等地接觸信息、消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誤解和歧視,減少文明沖突。然而,在數字和寬帶革命對個人、社會和企業帶來里程碑式利益的同時,現實社會中一些由來已久的罪惡,如 :故意破壞、盜竊、擾亂、黑客活動和肆意毀壞等行為,已經自然地延伸到了新的數字環境,網絡安全已經成為一個日益增長的全球挑戰。此外,在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等發生時,人們往往在緊急情況下,因網絡的破壞而無法與外界進行通信而錯過最佳的救援時機,致使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從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1年日本大地震、2012年菲律賓臺風災害、尼日利亞暴亂等事件中可以看出,保障網絡穩定不

72、言而喻的重要性。穩定的通訊能夠有效的確保救災的開展和保障受災地區人員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作為全球領先的ICT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為客戶網絡和業務的穩定安全運營 (特別是在遭遇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和其它突發事件時) 提供保障支持是華為的首要責任。我們不斷自我挑戰、持續創新,在各種極端條件下堅持不懈地為網絡設備的穩定和安全提供全力支持,為客戶履行攜手并進的承諾。 構建網絡和業務穩定的能力和保障機制 建立分層分級的應急保障組織和運作機制, 保障通信暢通 提升產品的健壯性和防護能力,提供國際認 可的安全保障 開放透明,積極與利益相關方溝通和合作, 遵從適用的安全標準和法規,保障產品安全 與客戶權益責任3

73、6 為網絡穩定安全運行提供保障支持為網絡穩定安全運行提供保障支持3.1 網絡穩定華為致力于保障客戶的網絡和業務穩定運行,我們從產品設計、解決方案、網絡保障體系等方面構筑全方位的保障體系,此外我們還建立了高效的應急機制,在危機時刻 (地震、海嘯、動亂、戰爭、網絡攻擊等)支撐客戶網絡的快速恢復和通信暢通,讓人們能獲得穩定的通訊服務,保障生命和財產安全。華為全方位構建客戶網絡保障體系華為以保證在全球范圍內24小時及時高效地響應客戶網絡保障需求為目標,特別是在危機時刻,從組織、人員、流程及IT工具等方面全方位構建客戶網絡保障體系。華為全球客戶技術支持服務體系為快速響應客戶的服務請求,華為建立了Leve

74、l 1、Level 2和Level 3三級技術支持支撐體系,主要用來受理客戶服務請求。 Level 1通過語言技術支持中心 (LTAC)為客戶提供724小時的全方位支持,是客戶的主要接口。當前,華為在全球擁有9個LTAC。 Level 2包括3個全球技術支持中心 (GTAC) ,分別位于中國,墨西哥和羅馬尼亞,采用Follow Sun運作,為Level 1提供724小時的全方位的支撐。 Level 3包括位于中國、羅馬尼亞等地的研發團隊,為Level 2提供724小時全方位支持和必要時更深入的技術方案分析。為網絡穩定安全運行提供保障支持37 華為網絡穩定全球技術支持中心華為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三

75、個技術支持中心和九個區域技術支持中心,超過3400名技術支持工程師從事客戶網絡保障工作。華為全球硬件支持服務支撐體系為滿足全球客戶對華為硬件支持服務的要求,華為建立了全球3級備件支持服務支撐體系,包括位于中國深圳的全球備件中心和位于香港和匈牙利兩個片區備件服務中心以及130多個當地備件中心??蛻糁С址战桓读鞒碳癐T體系為了讓華為的各部門可以根據客戶的業務需求進行高效的運轉,華為設計了相應的流程和IT管理平臺來支撐網絡運行保障服務的交付,確保向客戶提供快速的緊急恢復、問題處理、備件支持等服務。流程和IT平臺主要包括 : 重大事故緊急恢復流程 問題處理流程 變更管理流程 (版本升級、版本補丁實施

76、、批量整改) 版本和補丁發布流程等華為通過iCare系統對客戶服務請求進行管理,包括客戶服務請求記錄、分發、處理、跟蹤查詢、關閉、客戶回訪等,對于每一個客戶服務請求在iCare系統中都會分配一個唯一的問題單號,客戶可以隨時查詢問題單的處理進展。華為技術支持網站(http:/)是華為服務全球客戶的信息Web平臺,是實現知識傳遞和技術支持信息共享的平臺??蛻艨梢噪S時訪問本網站,查閱或下載最新發布的技術公告、產品手冊、技術案例等信息。覆蓋全球的客戶支持服務交付中心強大的交付能力,全天候提供網絡保障支持服務38 為網絡穩定安全運行提供保障支持為網絡穩定安全運行提供保障支持 案例: 為暴亂中的尼日利亞人

77、民提供通訊保障2012年12月尼日利亞發生暴亂,運營商網絡設備受損嚴重。華為及合作伙伴第一時間和運營商聯合成立保障團隊,24小時不間斷監控網絡,2天內完成了對重點區域業務的恢復,10天內恢復了所有設備的運行。華為保障網絡穩定的努力支撐了尼日利亞人民生產、生活的正常進行。 案例: 助力倫敦奧運會,網絡 “零” 中斷倫敦奧運期間,華為從風險清理、性能提升、網絡加固、流程優化方面助力10個客戶的網絡在奧運期間“零” 中斷,支撐了全英數據傳輸網絡的穩定運行和奧運賽事向全球順利轉播。全球推行ITR流程,確??蛻艟W絡保障服務專業化、職業化華為公司規劃了ITR(Issue to Resolution)流程,

78、用于支撐客戶問題的有效解決和端到端的管理。通過ITR管理技術服務請求的管理升級機制,對不滿足契約中時間要求的問題,共性問題,嚴重影響客戶網絡運營的問題等進行管理決策,組織更多資源,確保重點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的處理和解決。華為堅定不移地在網絡保障方面持續加大投入,在全球范圍內保障人們隨時隨地獲取和分享信息和通信的權利。2012年華為保障了全球三分之一人口的通信暢通,支持140多個國家、600多個客戶1521張網絡的穩定運行 ; 對倫敦奧運會、HAJJ麥加朝覲、智利地震、尼日利亞暴亂等41個重大事件、自然災害、特殊事件進行網絡保障。全球3000多名工程師,全天候、365天不間斷服務。搶修恢復通信光纜

79、倫敦奧運會網絡穩定保障搶修現場通信設備調試為網絡穩定安全運行提供保障支持39 案例: 臺風侵襲菲律賓,華為確保網絡及時暢通臺風寶霞于2012年12月4日晚間突襲菲律賓棉蘭老島,將大片房屋夷為平地,徹底地毀壞基礎設施。這是棉蘭老島南部所遭受過的最強的臺風,登陸時為5級超強臺風,風速260km/h。暴風雨造成超過1500人死亡,310000人無家可歸。因移動服務遭受到災害的影響,通信中斷,受災者無法順利地與外界和親屬聯絡、獲得信息及尋求幫助。災害過后三天,由華為、沃達豐基金會、智能通信和無國界電信組成的團隊共同努力,在Baganga鎮協調中心建立了應急網絡。這一超強GSM應急網絡由華為與沃達豐在馬

80、德里的移動創新中心共同研發,該應急網絡是一個獨立的可移植系統,重約100kg,可裝入三個手提箱內,能攜帶至任何民航飛機,并在40分鐘內完成部署。在緊急情況下,應急網絡為建立和恢復當地通訊,發揮了重要作用,在17天的部署期內,通過該網絡撥通了296926次電話呼叫,發送了578994條短信,有效幫助當地救災工作的開展和災后恢復重建。3.2 網絡安全華為充分理解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并致力于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提升產品和服務的安全性,從而幫助客戶規避和減少安全方面的風險,以贏得各利益相關方的信賴。為了保障網絡安全,華為制訂了網絡安全政策與流程,成立了網絡安全組織并開展了一系列工作,構筑并全面實施端到端的

81、全球網絡安全保障體系。華為全球網絡安全官表示, “作為可持續發展戰略之一,網絡安全應該是一種 流程的安全 ,如同質量管理流程一樣,要貫穿到整個價值鏈中?!本W絡安全全球保障政策華為于1999年就正式開始了網絡安全旅程,發布了首批安全技術規范,以增強產品與解決方案的安全性。2011年,公司CEO任正非簽署并發布了網絡安全保障政策,進一步強調了華為的承諾。華為在此承諾 : 將構筑并全面實施端到端的全球網絡安全保障體系作為公司的重要發展戰略之一,在遵從所有適用的國家和地區網絡安全法規、國際電信標準和參考行業最佳實踐的基礎上,從政策、組織、流程、管理、技術和規范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可持續、可信賴的安全保障體

82、系,并與有關政府、客戶及行業伙伴以開放和透明的方式,共同應對安全方面的挑戰,全面滿足客戶的網絡安全需求。華為同時承諾 : 將公司對網絡和業務安全性保障的責任置于公司的商業利益之上。摘自華為網絡安全保障政策40 為網絡穩定安全運行提供保障支持為網絡穩定安全運行提供保障支持華為通過內部審計和接受各國政府網絡安全部門、第三方機構的網絡安全認證和審計等來監督和改進各項業務流程。華為是開放群組(Open Group)的成員,并采用了其供應鏈發展的草案。華為全球網絡安全委員會華為成立了全球網絡安全委員會,作為公司的最高網絡安全管理機構,負責決策和批準公司總體網絡安全戰略。該委員會由副董事長領導,其成員包括

83、主要的董事會成員,以及在確保網絡安全有效執行過程中發揮作用的全球流程責任人。華為網絡安全技術能力中心華為成立網絡安全技術能力中心,應對網絡安全攻擊,提升網絡安全防御能力,在產品設計、開發和部署中構筑網絡安全。在虛擬化平臺網絡安全、虛擬化網絡防護以及云計算數據安全等方面,我們開發了相關的技術和產品,構建了全面的云計算安全能力。網絡安全融入業務流程為滿足網絡安全的要求,我們在標準流程、基線、政策和規范中融入了所需要的最佳實踐。這種方式使網絡安全并不是事后處理,而成為我們日常經營方式的一個標準部分我們基因的一部分。為了交付持續、創新的高質量產品和服務,華為推行一致、可重復、全球化的流程,采用嵌入式的

84、方法在流程中構筑網絡安全,將網絡安全要求融入到各個業務流程中,并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我們將安全保障活動融入研發、供應鏈、市場與銷售、工程交付及技術服務等各環節,作為質量管理體系的基本要求,通過管理制度和技術規范來確保其有效實施。同時,華為還將持續增強內部系統和流程,讓我們能夠從前端客戶的原始需求一直追蹤到所開發的計算機代碼,也可以從后端的計算機代碼 (或補丁修改) 一直追溯到要求開發該計算機代碼的原始需求,從而保障網絡的安全。我們用學習到的東西優化華為所有的流程、標準和政策,并應用于所有的產品和服務中 “良性” 循環IPD : 集成產品開發流程獨立的滲透測試獨立的華為 網絡安全 驗證實驗室英國安

85、全認證中心 (運營商)獨立測試客戶第三方獨立測試遵用標準第三方第三方概念計劃開發驗證發布生命周期TR1TR2TR3TR4TR4ATR5TR6GA為網絡穩定安全運行提供保障支持41 華為網絡安全實驗室華為建立了獨立于業務的網絡安全驗證實驗室,對華為的產品進行獨立的安全測試,并向客戶提供驗證報告,詳細說明驗證產品的質量和網絡安全能力,同時,該實驗室也向華為的客戶和政府開放,驗證華為產品的網絡安全。網絡安全全員負責華為全體員工以及合作伙伴、外部顧問都必須嚴格執行公司相關網絡安全政策,接受網絡安全培訓,使網絡安全理念融入整個組織之中。華為對積極參與網絡安全保障的員工給予獎勵,對違反網絡安全保障政策的員

86、工給予再培訓和教育,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員工,將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在華為,網絡安全職責融入到華為的 商業行為準則(BCG)和業務流程中,全員持續地參加網絡安全教育。每位員工都要履行網絡安全職責并承擔責任。這樣使員工在激勵和個人責任之間找到平衡,不斷地回顧流程,以增強我們的能力,驗證我們的保障水平。漏洞披露原則華為秉承負責任的漏洞披露原則,在經過必要的認證程序后向客戶、合作伙伴、計算機安全應急響應組(CERT)等利益相關方披露漏洞信息,和利益相關方共同構建安全的產品和網絡。搭建全球網絡安全共享互助平臺作為一個全球性的公司,華為致力于與各利益相關方密切合作、搭建共享互助平臺,以利于華為與整個行業一起

87、持續創新、共建標準,確保我們提供的網絡解決方案和服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能夠滿足或超越我們客戶的需求。華為與反釣魚工作組(APWG)、中國CERT(CNCERT/CC)、OPERA、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中國反釣魚網站聯盟(APAC)、防病毒軟件提供商AVG、國際刑事警察組織(InterPol)、互聯網監視基金會(IWF)等組織在威脅建模、惡意軟件檢測、攻擊行為分析等關鍵網絡安全領域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有效共享網絡安全能力。同時,華為積極、持續地參與ITU-T(國際電信聯盟遠程通信標準化組織)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項目) 、IETF(互聯網工程任務組)等國際電信標準組織中的安全

88、標準制定,加入FIRST(事件響應與安全組織論壇)等網絡安全組織,并通過和主流網絡安全廠商緊密合作,為行業的健康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有效地保障全球客戶的網絡安全。華為贊助并參加多個國內、國際網絡安全論壇和會議,相互分享和相互學習。在東西方研究所(EWI)會議上研討如何形成全球網絡安全共識、供應鏈安全等 ; 贊助并參加了全球信息基礎設施委員會(GIIC),是其董事會的成員 (主席) ; 參與了卓越論壇(Quest Forum)等。42 為網絡穩定安全運行提供保障支持為網絡穩定安全運行提供保障支持網絡安全標準貢獻者華為在網絡安全方面做出了大量的突出貢獻,尤其在全球安全標準上的成就顯著,可以說,華為

89、是全球網絡安全標準主要貢獻者之一。1. 向第三代合作伙伴項目(3GPP)提交多篇網絡安全方面的技術文稿 ;2. 作為牽頭者,組織了H(e)NB安全標準的制定 ;3. 與業界主要運營商和制造商一起推動機器對機器通信(M2M)和公共告警系統(PWS)的安全研究 ;4. 鼓勵員工在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與業界的專家一起討論IP安全相關的問題,并在多個工作組如IPsec、Karp、syslog、OSPF、MPLS、Hokey和IPv6等做出貢獻,并有多篇標準建議被接納 ;5. 對虛擬網絡的安全及垃圾信息的防范標準做出了貢獻 ;6. 同時華為是開放群組(Open Group)的成員,并采用了其供應

90、鏈發展的草案 ; 還參與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開放移動聯盟(OMA)、通用即插即用論壇(UPnP Forum)及WF聯盟(WiFi-Alliance)等組織的安全標準活動。華為網絡安全白皮書2012年9月,華為發布網絡安全白皮書。我們贊同并支持將國際合作、開放和可驗證的信任作為這個世界的基礎對全球70億人口中的大部分人來說,技術能夠持續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 案例: 希望您也能支持這個選擇華為認為,尋找網絡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是我們共同面臨的挑戰。我們必須開展開放透明的合作。而且我們大家必須積極增進我們的知識、改進我們的流程和產品,并積極支持國際法律、標準、政策和最佳實踐的形成和實施。

91、作為ICT供應商,我們深刻理解網絡穩定與安全的重要性,我們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并采取切實行動保障網絡的穩定和安全運行,為此矢志不渝。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集中精力于客戶網絡穩定的保障,同時,華為致力于與各利益相關方密切合作、持續創新、共建標準,確保我們提供的網絡解決方案和服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滿足或超越我們客戶的需求,提供必要的信心保障。為網絡穩定安全運行提供保障支持43 第四章 推進綠色環保隨著經濟的發展,全球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氣候變化、能源危機、臭氧層破壞、物種滅絕等環境問題不斷涌現。據國際能源機構(IEA)的統計,過去三十年全球能源消耗增長了超過70%,二氧化碳排放累計增加了近80%

92、,主流科學家認為能源的消耗導致了溫室效應和一系列的自然災害。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成為人類面臨的嚴峻挑戰。在產品服務和業務活動中,華為充分考慮環境保護的要求,把低碳環保理念融入到產品生命周期環節,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不斷提升產品和解決方案的能效 ;持續提升公司自身運營的資源使用效率,降低溫室氣體和廢棄物排放強度 ;協助其它行業向低碳和循環經濟轉型,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實現 “綠色通信、綠色華為、綠色世界” 。 在產品服務和業務活動中,充分考慮環境保護的要求 不斷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內的負面環境影響 助力低碳和循環經濟發展 與合作伙伴一起推動綠色環保,提升產業鏈影響力綠色綠色通信致力于提供領先的

93、ICT綠色解決方案綠色世界為構建綠色世界 貢獻力量綠色華為積極推動自身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46 推進綠色環保推進綠色環保4.1 綠色產品與服務為兼顧環境保護及未來的產業發展,華為對產品和服務開展生態設計,推行產品全生命周期評估,推廣環保材料與清潔能源,最大限度地重復使用資源,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形成綠色基站、綠色傳輸、綠色能源等端到端的綠色通信方案,來推動綠色通信產業的發展。產品能效設計華為通過對產品的生命周期評估(LCA)發現,通信產品的碳排放重點是在移動網絡的基站產品和固定網絡的寬帶接入產品。從能源消耗的角度,華為分析了多個客戶的能耗情況,發現運營商消耗的能源主要形式為電能,而電的消耗主體是在

94、接入部分,包括無線站點和寬窄帶接入站點。調查發現,多家移動運營商的無線站點能源消耗占到整個網絡的70%以上,固定運營商在接入部分的能耗相比移動稍低,但普遍也在40%以上。因此,華為將通信網絡能效設計的重點首先放在接入網站點部分,其次是核心機房,再次是傳送網。 案例: 華為高效電源助力湖北某運營商電源節能改造華為網絡能源為湖北某運營商武漢、黃石、荊州、宜昌等分公司的站點機房提供了TP系列高效電源綜合解決方案。這是該運營商首次規?;瘧眯乱淮咝щ娫聪到y,同時也標志著高效電源在國內已經規?;瘧?。在使用華為的節能解決方案后,其最高可降低60%左右能耗。 案例: 華為混合供電助力運營商實現全網關鍵性

95、能指標A運營商在非洲17個國家有超過3000個站點處于無市電接入場景,采用雙油機供電,需24小時運行,導致每站點每年平均消耗26000升柴油。華為與A運營商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為其提供定制化太陽能和柴油發電機混合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實施后,油機運行時間平均節省80%,平均每站點每年節省油耗17000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5噸。通過使用華為NetEco網管系統,提供站點能源管理,極大地降低運營商站點運營成本。第一期方案實施后,運營商每年節省運營成本高達500萬美元。推進綠色環保47 SoftMobile華為創新的移動寬帶網絡架構華 為SoftMobile在 移 動 寬 帶(MBB)時 代 新

96、 趨 勢 下 應運而生,并在SingleRAN基礎上,重新定義了寬帶(Broadband)、 協 同(Orchestration)和 按 需 定 制(On-demand)等關鍵特征。它通過模塊化的架構設計,實現多頻和多模集成及技術的平滑演進,消除網絡設備瓶頸,保證網絡容量的平滑擴展 ;它通過在多頻、多制式、多層、多小區之間的協同管理和網絡資源調度,實現運營商資產效率的最大化,使網絡更加節能高效。華為通過一系列創新的技術,如分布式和一體化機房、高效率功放、智能關斷技術等,顯著減低了基站的能源消耗和排放。170150130110907050200720082009201020112012GSMWC

97、DMACDMA?華為綠色基站采用優化的硬件和系統設計,創新的功放和功耗管理等節能技術,融合了華為在芯片設計、系統架構、創新功放技術以及功耗管理等設計上的創新,同樣的配置下,華為綠色基站比傳統基站節省50%以上能耗。創新的分布式基站,使用自然散熱方式,還能節省配套空調的電耗以及減低饋線損耗,使基站電耗降低最高可達83%。華為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組織關于通信產品能效標準的制定,截止目前華為已提交了超過30份有關能效標準的提案。華為基站能耗監測系統可以對能耗開展定期統計,并上報到網管,直觀顯示基站的能耗數據。用戶可以通過網管看到指定時段內基站的能耗,為其采取節能減排策略和行動提供參考依據,大大提升網絡節

98、能改造效率。華為通過節能軟特性在網上的規模使用,降低了網絡工作能耗,并通過能耗監測等手段來提供監測,幫助運營商提升節能減排業務實施能力。無線接入設備能耗趨勢圖48 推進綠色環保推進綠色環保綠色認證在產品設計與生產過程中,華為始終將 “降低產品對環境的影響” 作為評價產品質量最重要的指標之一。2009年底,華為啟動 “綠色認證” 計劃,制定 “綠色產品” 的認證標準,涵蓋了能效、再生能源使用、重量、包裝、有害物質、回收、噪聲和電磁輻射安全等綠色環保領域的所有法規、指令、標準與要求,從原材料、生產、運輸、使用和廢棄等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對產品的環境性能進行評價。綠色認證標準已導入公司的集成產品開

99、發(IPD)流程之中。該計劃牽引公司持續改善產品的環境性能 : 減少資源消耗、提高能效、降低生產和運行成本,減少產品生命周期對環境的影響。 案例: 保護生物多樣性華為充分考慮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護生物多樣性 :1. 在站點選址時,堅持避開野生動物的遷徙聚居地,嚴禁損害生態系統,如湖泊或河流、山地、農業用地,以及考古、文化和歷史遺跡等 ;2. 在規劃和建設項目時,都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3. 在產品開發時,積極開發低電磁輻射、低噪音產品,不斷降低對環境負面影響。推進綠色環保49 生命周期評估華為通過對原材料的獲取、零部件制造、產品加工、產

100、品運輸、產品使用、產品廢棄及循環利用等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評估,了解產品在生命周期各階段對氣候變化和其他環境的影響,識別出關鍵影響因素并制定管控指標,采取應對措施以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循環經濟長期以來,傳統的線性生產和消費模式(take-make-dispose)消耗大量的資源?,F在,我們需要從這種傳統模式轉向循環經濟。華為致力于這方面的努力,我們在生命周期分析的基礎上開展產品的生態設計,從材料部件選用 (綠色采購) 、產品制造 (精益清潔生產) 、配送交付 (綠色包裝物流) 、產品服務使用和報廢產品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來實現 : 減少資源消耗,使用可再生資源 ; 系統能效最大化,最大程度采用可

101、再生能源 ; 廢棄物排放及其環境負面影響最小化 ; 延長產品的使用周期 ; 廢棄產品 (部件) 回收再循環、再利用。 案例: DBS3900 LTE產品生命周期評估DBS3900 LTE排放量903.18kg CO2e年,其中使用階段占比例最大。進行產品生命周期評估有助于我們從整體角度出發,基于產品的能效,功耗以及環境影響特征進行評估,可作為產品節能減排設計改進的重要參考。61.8913.63885.47-57.8?華為已經建立了產品環境數據庫,并開發了基于產品環境數據庫的快速生命周期評估工具(Quick-LCA),為產品的生命周期評估和持續改進提供了保證。2012年,在快速生命周期評估工具的

102、支持下,完成了17類產品的生命周期分析。 產品服務使用報廢產品回用生態設計綠色采購 綠色包裝物流精益清潔生產50 推進綠色環保推進綠色環保有害物質管理作為有責任感的全球企業公民,華為遵守世界各地產品相關的環保法律法規的要求。2012年開始,全球各地對于禁用有毒有害物質的管理更加嚴格與規范。華為及時分析法律法規新變化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提前將相關要求落實到產品設計、采購、生產等過程中,比如要求供應商申報材料成分信息,提前啟動無鉛切換計劃,計劃在2014年前實現無鉛化等措施,以滿足日益嚴格的有毒有害物質管控要求。2012年,華為禁用的物質達32種,申報的物質多達90種??紤]到部分化學物質可能對環

103、境造成長期影響和危及人體健康,華為正不遺余力地探求替代物質,并持續地為減少有害化學物質的使用而積極努力。綠色物流綠色物流不僅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經營成本,同時也能有效地避免資源浪費,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降低負面環境影響。因此,實施綠色物流也是華為綠色管理的重要部分。2546?201020117325?20129032華為綠色物流管理模式綠色運輸2. 優化包裝,減少貨量為了減少公路運輸中尾氣成分CO2的排放,設法優化了產品的單位包裝尺寸,減少了產品包裝大小1. 運輸代理商管理承運代理須遵從環境標準和多項檢查,如環境政策與行動計劃、機動車尾氣排放安全指數等,必須達到最低標準要求3. 綠色運輸工具采用CO

104、2排放量較小的貨運方式 (如船舶和火車貨運方式、聯合運輸方式)4. 利用信息資源及時準確的物流信息可以幫助企業物流合理調度車輛,減少不必要的浪費5. 物流網絡規劃優化物流網絡布局,減少運輸路程及倉儲數量,節省能耗推進綠色環保51 華為主要通過提升集裝箱的利用率,優化物流發貨路徑和網絡布局,減少空運比例,增加鐵路和海運比例,在流程上設置運輸計劃環節,增加供應商直發供貨比例,監控空運比例等措施,來降低物流過程的能耗,從而降低二氧化碳(CO2)排放。通過供應商直發客戶,減少中間運輸及倉儲環節,來降低能耗。通過優化集裝箱裝載工藝、優化貨物內置包裝,來減少貨運量,減少運輸能耗華為通過優化運輸資源,逐年降

105、低空運比例,增加鐵路和海運比例,降低能耗。集裝箱使用比例空運體積比例 (Airshipment proportion)海運或鐵運比例65.00%86.00%68.00%10.70%89.00%71.00%7.76%92.00%201020102010201120112011201220122012直發比例4.75%5.85%6.37%20102011201212.40%52 推進綠色環保推進綠色環保綠色包裝華為制定了綠色包裝 “6R1D”策略,即以適度包裝(Right Packaging)為 核 心 的 合 理 設 計(Right)、 預 先減 量 化(Reduce)、 可 反 復 周 轉(R

106、eturnable)、 重 復 使用(Reuse)、材料循環再生(Recycle)、能量回收利用(Recovery)和可降解處置(Degradable)。并圍繞周轉架、華為6R1D包裝策略華為通過采取以下三種綠色包裝應用方案,大量減少了木材的使用,減少碳排放。RightReuse RecoveryRecycleReduceReturnable Right & Reduce通過輕量化、小型化來降低包裝材料消耗,持續追求合理 / 適合度包裝設計,降低包裝運輸的綜合成本。Returnable & Reuse通過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回收系統,延長包裝制品的生命周期。Recovery & Recycle通過

107、推行環保 / 再生材料大應用,實現資源及能源的再利用 Right 合理設計 Reduce 減少能耗 Returnable 可回收 Reuse 可重復使用 Recovery 可復原 Recycle 可再生周轉托盤、周轉箱等幾類核心綠色包裝解決方案組織了有序的開發、應用和推廣實踐。通過輕量化、小型化,持續追求合理、適度包裝設計,降低包裝材料消耗和運輸綜合成本,提高材料的循環利用率。2012年,華為綠色包裝發貨總量達9.32萬件,約合減少森林木材1.99萬立方米,主設備綠色包裝應用比例達77.7%。未來,華為將深度挖掘集成供應鏈上各物流環節的節能減排重點目標,在更廣泛的領域和地區持續實施綠色包裝、綠

108、色物流,以取得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打造綠色產業品牌,建立環境友好型綠色產業鏈而不懈努力。20112010200920082802980040100475709318560408051205313198530.4%42.2%61.0%74.2%77.7%201220112010200920082012201120102009200820121. 采用金屬周轉架替代傳統膠合板木箱,用于無線室內機柜包裝。2. 采用金屬托盤替代木托盤,用于無線模塊產品的集合化包裝。3. 采用金屬托盤與高強度紙箱替代木箱,用于工程輔料的集合化包裝。綠色包裝發貨量 (件)節約林木量 (立方米)綠色包裝應用比例 (%)

109、推進綠色環保53 各范疇的溫室氣體排放比例如下圖 :在溫室氣體盤查及量化的基礎上,華為建立了持續改進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定期進行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持續監測和改進溫室氣體排放管理績效。2012年在各部門的努力下,單位建筑面積CO2排放量比2011年下降7.7%,完成年度設定的6%的目標。同時,我們全面導入綠色環保理念,改善產品的能效,降低產品在客戶使用階段的溫室氣體排放 ; 制訂綠色采購策略,并推動供應商的溫室氣體排放管理 ; 積極降低能源消耗,持續推行清潔生產,降低企業內部的溫室氣體排放。4.2 減緩并適應氣候變化在全世界節能減排的大趨勢下,華為作為通信行業的領軍者之一,正積極尋求價值鏈上各

110、溫室氣體排放源的減排潛力,持續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有效應對氣候變化。華為溫室氣體減排宣言與政策聲明華為承諾將溫室氣體管理作為企業運營活動的一部分,通過以下實際行動來降低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1) 導入能源管理體系并應用低能耗的設備降低企業運營的溫室氣體排放 ;(2) 使用清潔能源替代傳統能源 ;(3) 持續改善產品的能效,減少產品在客戶使用階段的溫室氣體排放 ;(4) 推動供應鏈進行溫室氣體管理。溫室氣體減排2012年,華為依據ISO14064及GHG Protocol溫室氣體盤查及量化的方法論,對范疇一和范疇二的溫室氣體進行了量化,對范疇三的溫室氣體也進行了定性盤查,并將

111、在2013年報告中披露部分量化的數據。2012年華為在中國區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為843883噸CO2e。?注 : 范疇一包括 : 固定燃燒排放、移動燃燒排放和 逸散排放 ; 范疇二 : 能源間接排放20110.260.242012單位建筑面積溫室氣體排放量 (噸CO2e/平方米)54 推進綠色環保推進綠色環保 案例: ePrint綠色文印服務2012年,華為流程與IT管理部經過多方評估、認證,引入全新集成、高效、綠色、環保理念的ePrint易捷文印服務,完成了由 “買設備” 的資產管理模式向 “買服務” 的服務獲取模式的升級,先進的理念有利于聚焦服務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全新文印設備及耗材得到了高

112、效使用,在節省人力、降低費用和節能環保方面均獲得大幅提升。1、 在實施過程中,華為注重落實管理和關注細節,進行統一設備選型認證、標準配置與優化整合,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務,減少資源浪費40%,降低文印成本近20%,操作使用效率提升37% ;2、 在使用過程中,華為注重環保節能,充分利用各種技術部署環保的打印策略,如默認黑白雙面打印、建議多合一打印等,通過統一的后臺打印策略控制,減少紙張浪費,紙張使用量降低了25%。通過采用新型綠色文印服務,部署環保材料的文印設備,及一站式的耗材環?;厥辗?,使得可持續發展的效果得以充分展現。2012-2014年,在支撐業務平穩增長的基礎上,預計易捷文印服務將通過

113、整合減少超過1500臺各種型號文印設備,同比減少近40%,實現節能減排,降低文印場景能源消耗40%以上。 案例: 華為IT數據中心通過對傳統數據中心進行冷熱通道隔離、精細化運行管理等綠色節能措施,實現了數據中心PUE下降18%,同時新建數據中心能耗標準到1.5 PUE ; 優化全球服務器機房(SR)布局,實現SR數量減少55%,并完成老舊更換,采用更高效節能的IT服務器、存儲和網絡設備。通過一系列綠色節能措施,華為IT數據中心和服務器機房2012年全年共節省電力接近1千萬kWh,預計 “十二五”(2011年2015年) 期間總共可以減排二氧化碳約合7.7萬噸。華為IT數據中心節能示意圖封閉冷通

114、道節能,并提高數據中心運行溫度虛擬化整合,采用更高效節能的IT服務器優化全球SR布局, SR數量減少55%智能打印一體機推進綠色環保55 ?: 42.98kg CO2e?: 118.87kg CO2e 案例: 產品碳足跡評估 :1. 2012年,華為以太網交換機S5700通過第三方認證機構的審核,獲得中國第一張交換機產品碳足跡認證證書。2. 2012年,華為通過與專業機構合作,參照行業標準和法規建立了全面的終端產品碳足跡分析能力,目前各終端產品已經具有全面發布產品碳足跡的能力。同時,我們優化了終端產品碳足跡評估方法,包括手機產品線、移動寬帶產品線、家庭終端,完成并發布十款試點產品碳足跡評估報告

115、。原材料和制造 64.63%手機組裝 5.15%運輸 16.15%使用 13.84%廢棄回收 0.23%原材料和制造 20.95%網關組裝 3.05%運輸 0.13%使用 75.75%廢棄回收 0.12%手機U8652碳排放分析網關HH3碳排放分析 案例: 華為萬人桌面云數據中心為提高工作效率與節能減排,華為在全球研發體系大力推廣桌面云系統。根據測算,在未來一年左右,公司需要建設一個可以支撐2萬人桌面云業務的數據中心。在比較了租用IDC機房、普通樓宇改建等方案之后,集裝箱數據中心因其快速、簡單、高密、節能等特性成為最佳實施方案。第一期數據中心由10個集裝箱組成,包括IT設備箱、制冷箱、供電箱和

116、中控箱。項目于2012年4月開始規劃,6月開始生產,9月完成交付。作為全球首個Tier IV等級設計的集裝箱數據中心,成功實現PUE1.5,第一期年節約用電約172萬Kwh,節省占地30%以上,較租賃機房節省投資50% (按10年計算) 。56 推進綠色環保推進綠色環保碳信息披露項目碳信息披露項目(CDP)是成立于2000年的非營利組織,其致力于搜集和發布全球頂級公司的碳排放披露數據 ; 同時鼓勵公司設定溫室氣體的減排目標并進一步改進績效。作為全球性企業,華為在2012年積極參與碳信息披露項目,基于ISO14064標準建立溫室氣體管理機制及計算方法,識別氣候變化的風險與機遇,統計并披露公司每年

117、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同時通過實施溫室氣體減排措施,持續降低公司對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運營節能華為對基地內各類建筑物及設備實行全生命周期的節能管理,即從前期設計、交付后的運營管理再到后續技術升級改造進行全面節能管理。華為根據能耗特點,在中央空調系統、綠色數據中心、云計算運用、實驗室及供應鏈生產等多個方面開展節能減排工作,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不斷優化運行管理制定節能技術改造項目計劃,持續提高華為園區內各能耗系統 (設備) 的能效。建筑節能華為新建建筑在設計和建設時,嚴格執行國家節能標準規范要求,采用先進節能技術,確保能源高效利用。如合理設計建筑結構、使用節能墻體材料、節能門窗、節能保溫隔熱材

118、料和外呼吸式幕墻系統等技術,從而提高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性能??照{系統采用了大溫差高效冷水機組、變風量空調系統、變水量系統、可變新風比系統、免費空調系統、空調排風熱回收系統、冰蓄冷空調系統、太陽能熱水系統等節能技術。電氣采用節能變壓器、節能燈具等。對生產及實驗設備實行生命周期評估管理,綜合成本、業務需要、能耗等多方面因素設計選擇節能設備,并適時對老舊設備進行更新換代。管理節能無論是對外的社會責任還是對內的能源成本控制,華為公司對能源管理都有深刻認識。重點從能源管理體系建設、能耗計量及分析、節能宣傳和稽查等方面開展節能管理工作。華為2010-2012年能源消耗能源名稱計量單位2010年2011年20

119、12年天然氣萬立方米375630450汽油噸55614741543柴油噸606748電力萬千瓦時550007179386885備注 : 由于運營規模的不斷擴大,2012年華為總能耗有所增加,但單位建筑面積能耗較2011年下降超過7%。推進綠色環保57 能源管理體系建設華為建立和完善了公司級能源管理流程和責任體系,通過建立兩級能源管理組織,將能源考核目標納入到各部門的責任考核體系 ; 成立了節能減排管理機構,負責制定能源管理的方針、政策、法規和標準、公司能源管理制度、流程規范,以及節能減排指標和能耗基線,組織、協調、監督和管理全公司能源管理工作 ; 定期對各部門能源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和對比分析

120、,及時對管理不善及能源浪費現象進行揭示通報、督促整改,以落實公司各項能源管理規章制度,實現節能減排目標。能耗計量分析華為認識到能源計量管理是進行精細化管理、實現合理用能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礎和重要手段。加強能源計量管理,建立和完善能源計量管理制度對于較少能源浪費、挖掘節能潛力具有重要意義。為此,華為建立了能源計量系統建設標準,并根據能源管理需求不斷優化和完善。目前華為大部分基地都安裝了電能管理系統,可對各類設備用電量進行計量及自動抄表,對于未安裝電能管理系統的基地已啟動改造計劃。未來將建立全國電能管理系統,實現對全國各基地用電情況的實時監控和能耗分析,實現用電的精細化管理。華為每月進行能源

121、數據統計分析及現場檢查,進行節能挖潛及跟蹤改進。根據各地用電負荷及用電政策,合理申報配電容量、分配峰谷用電負荷錯峰用電、利用冰蓄冷技術移峰填谷,幫助電網節能降耗。節能宣傳和稽查華為定期開展節能減排宣傳活動,在每年 “節能宣傳周”活動中,利用視頻、報紙、海報、展板等多種形式,宣傳節能減排知識,提高員工節能減排意識,逐漸形成全員節能的環境氛圍。同時,能源管理部門例行對各部門進行節能巡檢,對能源浪費情況及時通報。技術節能華為公司重視對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應用,不斷優化和改進工藝并淘汰技術落后設備。定期進行能源審計及節能診斷,并根據審計及診斷結果,對存在節能空間的區域進行技術改造。如太

122、陽能光伏發電、玻璃幕墻貼隔熱膜、大廳食堂增加自動感應門及風幕機、食堂節能環保燃氣爐具改造、水泵變頻控制、開水器定時控制、更換節能燈具、BA系統改造、天然冷源供冷等。員工簽下節能減排承諾節能減排活動現場發放獎品58 推進綠色環保推進綠色環保 案例: 天然冷源供冷項目很多實驗室和數據機房需要全年供應空調,華為在南京、北京、廊坊、上?;氐目照{系統都采用了天然冷源綠色節能技術。當室外環境溫度較低時,可以關閉制冷機組,采用板式換熱器進行換熱。每年大約有3個月的時間可以完全通過天然冷源供冷,大大減少了開啟冷機的時間,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 案例: 上?;卣彰飨到y節能改造2012年上?;貙φ彰飨到y進行了

123、光控改造和LED光源替換,每年可節約用電80多萬kWh。上?;厥覂葢闭彰髟O計為24小時常亮,存在能源浪費?,F將采光條件較好的走廊、電梯廳、樓梯間等區域的上?;卣彰飨到y應急照明系統改為光控開關控制,根據室內自然采光照度情況自動啟停,避免日照充足情況下照明仍然開啟造成的能源浪費,每年可節約用電28萬kWh ; 將電梯轎廂和走廊約800只能耗高發熱大的鹵素燈更換為低能耗的LED燈,每年可節約用電56萬kWh。冷卻塔冷卻泵末端設備冷卻泵冷機換熱器冷卻泵推進綠色環保59 2012年,華為中國10個基地通過開展管理節能和技術節能,節電超過5000萬kWh。各基地取得的節能效果如下 :區域區域重點節

124、能項目節約總電量(萬kWh)深圳 照明系統節能改造 (光源替換、控制升級) 安裝自動玻璃門、風幕機等減少冷氣外泄 開水器定時控制 實驗室測試設備下電管理 地庫排風系統運行自控優化 空調系統設備更新與運行優化 變壓器運行優化2070東莞 照明系統節能改造 潔凈室風機優化 空氣壓縮系統管道檢漏與優化運行 測試裝備優化運行 空調系統運行優化 太陽能光伏發電 開水器定時控制 實驗方案優化724南京 開水器定時控制 電梯優化控制 冬季冷卻水供冷技術 照明系統節能改造 蓄冷空調系統使用與空調系統優化運行 數據中心自然冷卻系統使用與精密空調優化控制690上海 照明系統節能改造與優化控制 開水器定時控制 空調

125、系統運行優化 變壓器運行優化536北京 照明系統節能改造與優化控制 空調系統運行優化 開水器定時控制307廊坊 照明系統節能改造與優化控制 電梯優化控制 空調系統運行優化 變壓器運行優化 開水器定時控制55西安 照明系統節能改造與優化控制 空調系統運行優化 實驗室測試設備下電管理 開水器定時控制 數據中心精密空調優化控制220成都 照明系統節能改造與優化控制 開水器定時控制290武漢 照明系統節能改造與優化控制 開水器定時控制 實驗室測試設備下電管理 空調系統運行優化130杭州 照明系統節能改造與優化控制 電梯優化控制 開水器定時控制 空調系統運行優化6560 推進綠色環保推進綠色環保4.3

126、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各個國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出現了資源短缺的問題,發展需求與資源制約的矛盾喚醒和強化了人們的資源危機意識。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各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如何通過系統的管理,有效降低資源消耗,提高利用效率成為華為的一項戰略性決策。水資源華為關注水資源的保護和污水的處置,以水資源配置、節約和保護為重點,實行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提升水資源管理能力和水平,著力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華為用水主要涉及綠化、食堂用水、空調系統用水以及生產活動用水。華為推行并實施節水措施,降低水消耗,如雨水收集利用、循環使用冷卻水,使用中水用于園區清潔綠化等。華為的生產

127、生活用水來自市政供水系統,廢水排入城市排水系統,不會直接對地表水與地下水等外部水源造成負面影響。448.94356.622011312.9720102012 案例: 華為南京軟件基地節水案例華為南京軟件基地采取了多種節水措施,按照設計每天節水達364立方米,節水總量25%。技術措施節水率洗手間馬桶節水器33%紅外水龍頭75%紅外小便器43%無水小便器90%空調冷凝水回收8%雨水回收系統25%華為中國區耗水量 (萬噸)推進綠色環保61 4.4 污染防治污染防治是華為環保策略的重要領域,華為通過精益和清潔生產減少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的產生,并有效開展末端處理,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廢水華為的廢水排放

128、主要源自生活污水。2012年,深圳總部、東莞生產基地及北京、上海、南京等基地的廢水監測結果均符合國家和地方排放標準。廢氣華為的廢氣排放主要來自發電機廢氣、廚房油煙廢氣和焊接廢氣。2012年,深圳總部、東莞生產基地及北京、上海、南京等基地的廢氣監測結果顯示,廢氣排放均符合國家和地方排放標準。廢棄物通信行業,尤其是移動通信,每年產生大量的電子廢棄物 (手機終端、SIM卡、手機電池、蓄電池等) ,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直接或潛在污染。作為制造商,華為充分認識到自身在處理廢舊產品方面應承擔的責任,嚴格遵守各國的廢棄電子設備管理法規,積極推動廢舊產品的回收及循環利用。依據歐盟的 “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 (

129、WEEE)和各國對生產者廢舊包裝材料及廢舊電池循環利用的法律法規要求,華為建立了相應的廢舊電子設備回收利用體系,對產品廢棄物進行管理,包括廢棄設備的回收、再利用和最終處置。華為在深圳設置報廢品處理控制中心,與拉美、歐洲、非洲、亞太和中國區的廢品服務商合作建立全球區域性的報廢品處理平臺,對全球范圍內的華為或者客戶委托的電信設備報廢品進行一站式的拆解和再回收處理,使電子廢棄物能夠得到環保的處理和資源循環再生利用,并實現廢品的處理過程進行系統跟蹤直至回收處理完成,確保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2012年 華 為 全 球 共 處 理 廢 棄 物 量 為7336噸, 其 中96.6%原材料實現再利用,343

130、噸危險廢棄物進行焚燒處置,只有約3%的回收廢物采取符合環境法規要求的最終處置填埋。? 案例: 2012年華為回收報廢產品的填埋率降至3.4%新加坡T供應商為華為在亞太地區的區域報廢商,對線路板采取粉碎、提煉方式還原為原材料,并將提煉后的淤泥交由新加坡公共的廢物焚燒廠,最終將廢棄物焚燒的熱能轉化為電能,填埋率降低至0.04%。中國D供應商為華為在中國區的危險廢棄物服務商,負責處置生產線產生的廢水廢渣和廢有機溶劑。2012年深圳區共處置343噸危險廢棄物,其中54噸經過焚燒,回收熱能發電,焚燒后的殘渣填埋,填埋率降低至1.84%。華為一直都是綠色環保的堅定支持者和實踐者。未來,我們積極開展節能減排

131、技術創新,為客戶提供包括綠色站點、綠色機房、綠色傳輸和綠色能源等在內的端到端綠色通信解決方案,并與合作伙伴一起,推動產業鏈的綠色環保,為構建低碳社會而不斷努力。第五章 實現共同發展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和社會意識的逐步提高,各利益相關方對企業的關注重點從經濟狀況轉移到企業社會責任。他們關注企業是否注重改善勞工狀況,是否誠信合規經營,是否為當地社區做出貢獻等整個價值鏈的可持續發展??傮w來看,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依舊低迷,企業面臨著較大的經營風險,眾多企業連續虧損甚至倒閉,拖欠工資、裁員等負面消息不斷見諸報端,不少企業為了追求短期利益,盲目擴產而忽略產品質量,造成客戶投訴不斷,消費者信心降低等等。企業在這種

132、情況下應更主動地承擔起社會責任,保持就業穩定,努力創造和貢獻和諧社區,并積極影響供應鏈。這么做,既是勇于擔當的表現,也利于聚集力量,為后續的發展做充足的準備。實現價值鏈可持續發展,對企業來說,是挑戰,更是機會。價值鏈的可持續發展,是價值鏈上包括華為在內各方的共同責任。華為的發展與社會大環境的進步密不可分,我們相信只有與上下游深度協同合作,才能打造獨特的綜合競爭優勢,實現共贏,最終為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關愛員工,為員工提供不同通道實現個人價值 為運營所在國家和社區做出積極的社會貢獻 遵守商業道德,合規、誠信經營 關注自身風險管理 與供應商緊密合作,引領產業鏈可持續發展共贏64 實現共

133、同發展實現共同發展5.1 員工關愛華為每一位員工個人價值的實現都是公司價值實現的一部分,華為秉持 “以奮斗者為本”的理念,充分鼓勵員工發揮專長,為員工提供不同通道以實現個人價值,并希望每位員工都以自己是 “華為人” 而驕傲。2012年華為員工總數約為15萬人,服務于華為的不同業務領域。華為各領域員工構成圖2012年華為員工年齡組成2012年華為員工性別比例研發年齡30歲以下男性員工銷售交付與服務年齡30-50歲女性員工其他年齡50歲以上制造與供應鏈戰略Marketing0.16%1.51%52.86%45.63%79.11%20.89%45.36%22.81%13.40%10.51%7.76%

134、尊重員工,保障員工的基本權益我們不雇用任何類型的強制或非自愿勞工,不雇用童工,尊重員工個人信仰自由的權利,保護員工的個人隱私。在工作時間和薪酬方面遵守法律和行業規定,我們尊重所有員工溝通與參與的權利,并致力于消除歧視,促進機會平等。我們重視員工的道德教育和遵從,重視員工的安全與健康福利保障,為員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和氛圍,使奮斗者得到及時、合理的回報。實現共同發展65 員工多元化華為的員工來自全球156個國家和地區,覆蓋6個大洲。華為外籍員工的人數接近3萬人,并在2010年至2012年間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在中國大陸,就有來自56個民族中的34個少數民族的員工,人數達4千余人。多元化戰略的

135、實施,讓華為擁有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信仰的員工,成為一個多元融合的大家庭。區域百分比 (2012年)百分比 (2011年)中國72.09%79.81%亞洲其他國家11.32%7.56%大洋洲0.28%0.21%非洲3.84%2.85%歐洲6.64%4.92%北美洲1.95%1.72%南美洲3.88%2.93%全球各區域員工構成比例與2011年相比,2012年華為中國員工的人數占總員工人數的百分比降低了7.72%,而其他大洲的員工人數都有一定比例的增加,員工構成更加國際化。面對全球化的員工群體,華為尊重各類員工的生活方式,鼓勵不同地區、不同部門根據自身特點進行靈活的交流與溝通。對少數族裔的員

136、工,盡可能地提供滿足其信仰與風俗的便利條件,確保每一位員工受到禮遇與關愛。員工本地化華為招聘政策中規定 :跨國招聘應遵循屬地化管理原則。在遵從當地法律的前提下,當地用人需求優先考慮在當地聘用。 華為注重海外員工的本地化發展,促進當地人口的就業,為社區、家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不懈努力。 華為選用、培養、發展與留住優秀的海外本地干部及本地員工,并致力于培養當地技術和管理人才。在海外,2012年中高層管理人員本地化比例達22%,全部管理崗位管理者本地化比例達29%,本地化的中高層管理人員人數逐年增加。20102011華為海外員工本地化比例201269%72%73%66 實現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發展20

137、12年集團勞動合同續簽率達98%以上華為堅持為休產假、陪產假的員工保留工作崗位,產假和陪產假期滿的員工基本都選擇繼續原有的崗位,也有個別員工由于個人原因選擇離開崗位或者調換到其他崗位。尊重公平就業的權利華為嚴格遵守當地相關法律法規及國際公約,保障各類員工公平就業與發展的權利,從未出現過就業歧視案例。華為還為員工提供有關的法律法規培訓課程以確保員工能夠 “體面勞動” 。2010年至2012年,華為女性員工的比例基本保持穩定,平均比例為20.9%。近三年來,女性員工的流失率逐年下降,新進人數逐年增加。同時,華為還成立了 “鏗鏘玫瑰俱樂部” ,為女性員工提供學習、工作、生活的交流平臺。華為實施了女干

138、部培養計劃,該計劃規定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選用女干部,鼓勵女性員工發揮自身優勢,實現自我突破。華為員工權益保障的投訴渠道華為鼓勵員工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建立了勞動權利保障機制并明確告知員工權利保障的路徑。華為面向所有員工的公開投訴渠道有:道德遵從委員會(CEC)投訴熱線(干部品德、員工自身利益評價)、商業行為準則(BCG)舉報熱線、人事服務投訴和建議受理熱線、績效評定申訴信箱。員工職業發展華為為員工提供充分、平等的學習、培訓和晉升機會,幫助員工成長和實現自我價值。華為績效管理建立了企業和員工共贏的良性機制,將員工自身的發展與企業發展融合起來。華為鼓勵員工根據自身的能力與興趣,自由成長,為員工提供管理

139、與技術晉升雙通道。2010-2012年 評 議 對 象 績 效 考 核 比 例 為 :100%。優秀人才會依據公司規定和需要得到晉升。員工能力建設華為堅信員工是企業的基石,員工的能力提升不僅是員工個人的成長,更將促進整個企業的進步。華為根據員工的需求和崗位特點,提供了一系列的專業技能、知識培訓,課程的內容涉及公司知識、通用技能、專業技能、產品知識和管理技能等,覆蓋企業各工作領域。年份培訓總人數培訓人次人均學時培訓投入 (基于正式參加的學習項目) (元)培訓投入 (基于工作場景的學習項目) (元)201276833113693020.67614664003687984002011-2012年女性

140、中高層管理人員占女性員工人數的比例201120127.15%7.90%實現共同發展67 0100200300400500201014715041820112012e-Learning培訓華為建立了e-Learning系統平臺,為員工提供在線互動式培訓,協助其提升自身能力。e-Learning的參與者連續三年逐年增加。2012年達到4184407人次。提升員工幸福感華為倡導 “高效工作、快樂生活” ,關注員工的工作業績,也重視員工的幸福感,促進員工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例如,我們從集團層面到各部門都設置了鼓勵員工發展進步的獎項,員工為公司或部門作出貢獻就會及時獲得物質和榮譽獎勵,在提升個人能力方面的

141、努力也會得到部門的嘉獎,比如取得優秀英語資格考試成績的員工會登上部門光榮榜并獲得物質獎勵。幫助員工減壓基于員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資產的理念,華為關注員工生活與工作的平衡。為此,華為尋求多種方式幫助員工減壓。截止2012年12月底,華為已組織多場壓力自檢活動,有近7萬人參加。在活動推廣過程中,同時發布身心健康系列宣傳材料,增強員工“關注自己,相互關愛”意識;倡導員工實踐“四個一”活動(結交一個朋友、參與一項運動、培養一種愛好、閱讀一本好書),舒緩壓力,促進身心健康。制造部門員工加班管理華為加班管理規定:員工加班遵循自愿原則,并需經申報和審批,一般每天加班不超過2小時、特殊情形延時加班不超過3小時,每

142、周至少休息一天。華為建立了下列措施來保障加班政策的執行:1) 通過制造部門加班管理系統、預排班系統等IT平臺,監控加班時數變化趨勢,適時分析、預警及自查改善2) 加強員工交叉技能培訓,一崗多能力,以應對不同產品生產高峰期人力調整特殊員工管理華為建立了特殊員工管理流程,用于指導公司具有某些生理缺陷或殘疾員工等特殊員工的勞動用工管理。我們為殘障員工修建了專門過道及洗手間;對于工傷的員工,除了當地社會保險提供的工傷待遇之外,還為員工購買了商業人身意外傷害險,提供非因工意外傷害情況下2倍的賠付待遇。為保障員工的安全及生活的便利,華為海外代表處都選擇在環境和治安好的區域安排員工住宿。在物資匱乏地區,公司

143、總部每年都撥??钯徺I電視機、乒乒球臺、健身器材、書籍、影碟等寄給海外員工。同時,海外公司都設有食堂、圖書館,并為探親的家屬報銷往返機票。參加e-Learning的總人次 (單位 : 萬人)68 實現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發展 案例: 豐富員工業余生活為豐富員工和家屬的生活,華為成立了各種俱樂部。定時組織 “家庭日”活動和氛圍建設活動,使員工和家屬感受到來自 “大家庭”的快樂。華為員工按個人不同興趣自發成立了書畫、舞蹈、攝影、網球、乒乓球、交友等協會。各協會成員開展活動,豐富員工業余生活,加強員工間的情感交流,公司為各協會的活動提供支持,并在婦女節、中秋節、圣誕節及新年等節日安排慰問活動。 案例: 建

144、設員工休閑區咖啡吧和火車頭餐廳實現共同發展69 員工薪酬在華為,我們不僅遵守運營當地法律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等要求,而且還推行了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薪酬制度。華為人力資源管理部與Hay Group、Mercer、Aon-Hewitt等顧問公司長期合作,定期開展薪酬數據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公司業績、員工個人績效對員工的薪酬進行及時調整,員工的薪酬標準不因性別而有任何的差異。華為員工的獎金計劃與員工業績密切相關。員工獎金支付根據員工個人季度工作所負的責任、工作績效及主要完成項目的情況而定,同時也會考慮總薪酬包的情況。根據薪酬政策,我們每年對薪酬計劃進行審查和修改,以保證該項計劃能在市場競爭和成本方面保

145、持平衡。華為通過長期激勵機制與全球員工一起分享公司的經營收益和成長。長期激勵機制將公司的長遠發展和員工的個人貢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長遠的共同奮斗、分享機制。為全球員工筑起 “安全傘”華為為全球15萬多名員工 (其中四萬多海外員工)構筑起 “全覆蓋” 的 “安全傘” ,通過持續對海外員工保險福利管理進行審視,以進一步完善公司的全球員工保障體系。通過建立全球員工保障事務處理IT平臺,提升全球員工保障事務處理的效率、規范性和員工滿意度。員工福利華為建立了完善的員工保障體系,除當地法律規定的各類保險外,還為全球員工提供人身意外傷害險、重大疾病險、壽險、醫療險及商務旅行險等商業保險福利,并設置了特

146、殊情況下的公司醫療救助計劃。2012年全球員工保障投入 : 人民幣58.1億。為了應對員工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可能遇到的突發事件,華為建立了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相關流程及常設組織,在突發事件發生后第一時間啟動應急流程,最大限度減少突發事件對員工的危害。公司成立機關、地區部、代表處三級應急保障工作組,機關應急保障工作組統一協調各方資源,共同制定應急方案。 案例: 病危員工獲專機救援化險為夷2012年12月4日晚,華為公司安哥拉代表處28歲的員工王某感覺身體不適,出現昏迷狀況,代表處立即組織人力將其送往當地治療瘧疾最好的??漆t院接受治療。王某被確診為“腦瘧”,后因患者肝腎同時衰竭,醫院下達病危通知書

147、。公司立即啟動緊急救援程序,決定將王某轉至周邊醫療條件最好的國家治療。7日凌晨,救援專機護送王某到約翰內斯堡當地最好的醫院進行搶救。王某在醫院治療期間,代表處員工輪流看護,安哥拉和南非代表處還多次組織義務獻血超過一萬毫升,保證了救治過程中供血充足。目前該員工身體狀況良好。70 實現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發展禁止強迫勞動華為在運營中從未發生過強迫勞動的案例。華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明確禁止強迫勞動。在企業招聘、用工、離職等重要環節上都做了詳細且合理的規定,從具體實施中杜絕了強迫勞動的現象。華為不僅自身杜絕強迫勞動的情況,還要求供應商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并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無歧視華為建立有反歧視政策,并

148、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華為在員工招聘、培訓、晉升、薪酬福利等方面不存在任工作環境安全華為一直努力為員工提供健康安全和人性化的辦公環境。2012年,華為內部重點推行物業資產管理系統(EAM)、員工辦公場所環境標準和落實電氣系統停電檢修。 推行EAM系統實現基礎數據、PM、CM、計劃、能源、物資多模塊業務操作,對涉及安全的重要設備預防性保養、糾正性維修過程進行監管,確保各類設備設施安全運行。 制定和落實員工辦公場所環境標準,持續對辦公環境甲醛、二氧化碳、噪聲、菌落總數、照度、溫濕度等數據進行監測和問題整改。同時華為新建項目采用變風量系統,通過樓宇設備自控系統實時監測并控制室內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

149、度等 參數。 為了保障電力系統運行安全,在假日期間對變壓器、高低壓柜、UPS、直流柜、配電箱、母線插接箱進行停電集中檢修和問題整改,整體檢修規模占所有基地配電系統設備規模的95。何種族、性別、地區、國籍、年齡、懷孕或殘疾等方面的歧視。員工的健康與安全華為將員工健康與安全放在首位,通過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立各項管理流程、工作指導書,對工作環境安全、生產安全、消防安全、員工服務 (后勤)安全等開展全方位管理,預防事故的發生 ; 華為設立首席員工健康與安全官、成立有員工健康安全領導小組,與工會代表定期進行溝通并處理相關問題,從而把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做得更加深入,保障所有員工的健康和安全。201

150、0年2012年安全運營指標如下 :項目年度2010年2011年2012年千人工傷率0.4150.2820.353因公死亡人數101注 : 目前只包括在中國區招聘的員工發生的工傷 目前只包括在中國區招聘員工發生的因公死亡事故,2012年因上班途中交通事故死亡1人實現共同發展71 員工服務 (后勤) 安全華為國內各基地通過社會化的經營運作模式,來滿足公司員工的膳食、車輛服務需求,公司在提供優質高效的員工服務的同時,始終將安全保障放在首位。生產安全2012年華為制造部門繼續深入推廣 “我要安全” 的主動管理理念,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及專項管理 ; 完善多地多層次的安全生產業務監管模式,無嚴重及以上責任事

151、故發生,在過去三年中事故發生率有了改善。消防安全華為重視消防安全管理,2012年國內消防責任體系總人數達787人,全年發生6起火患,損失3250元,火患次數和損失達到3年來最低。2012年全年共開展演習54次,共疏散員工77231人次,員工疏散比例達85.8%。2012年華為重點推廣和試點全球機構 (含國內及海外各代表處) 消防責任體系,在國內27個代表處和海外72個機構成功落地了消防責任體系,并發布 駐外機構安全消防責任體系管理規定 ,編制并上線 部門消防安全管理員實務培訓 和 駐外機構安全消防體系培訓材料 。保障員工膳食的健康與安全2012年華為自有食堂在落實食品安全管理體系(HACCP)

152、的基礎上,重點開展了膳食多元化、食材集采、加工過程視頻在線監控、食品安全檢測等改進項目:1) 膳食多元化:2012年膳食管理部以“改善就餐環境,豐富供餐模式,提升員工就餐體驗”為目標,從服務多元化和改善就餐環境兩方面努力來滿足不同員工、不同標準上的膳食需求。2) 食材集采:為保障員工就餐安全,從源頭監控食品安全及品質,深圳及各駐外分部組建食材集采項目組,歷經近一年的時間考察認證,完成對米、面、油、畜肉、豆制品、鮮禽、冰品、雞蛋等大宗類食材渠道認證,覆蓋了食堂80%左右的食材。解決了因膳食供應商需求太小無法與大型食材廠家建立直接合作的問題,降低采購環節的風險,保障食品安全。3) 廚房監控系統:引

153、入攝像頭監控手段,解決食品加工監控盲點的問題,目前已完成深圳F/H區、成都、上海、南京監控系統的安裝。4) 食材檢測:深圳2012年5月建立試驗室,對農藥殘留、亞硝酸鹽等高風險項進行抽檢,2012年總計完成1000個樣品檢測,對供應商主要食材進行了有效監控;國內各分部于10月已購置快速檢測設備,目前已投入使用。20102011201294%96.5%98.6%84.5%86.5%85.8%2010201120124113951000006662010-2012年華為國內消防火災 (險) 統計圖員工餐廳圖72 實現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發展保障員工的交通安全華為組織員工簽訂自駕責任承諾書,對自駕員工進

154、行車輛安全理論和技能考試,通過在全球建立和推行車輛管理EADMIN系統等IT工具,對全球車輛基礎數據、司機數據、事故事件、保險及調度情況進行管控。中國區1000多臺員工班車全部實行GPS管理,實時監控班車運行,海外公務車也不斷推行GPS管理,通過對海外艱苦、氣候環境惡劣及社會治安差的地區特點的分析,有針對性的提供安全駕駛注意事項,有效規避了安全駕駛的風險,大大提高了車輛運行安全。為提高員工交通安全意識,華為于2012年5月23日至26日組織在全公司范圍內推動以“安全與守法同在,事故與違章相隨”為主題的第五屆交通安全宣傳周活動,參加活動的員工超過12萬人次、共派發2萬多份宣傳資料,完成1萬多人次

155、的司機安全培訓。華為安保部門制定了培訓機制,并結合工作氛圍和公司文化,設計了安保人員培訓課程。培訓注重安保人員職業道德和人權保障等方面的教育,保證安保人員在上崗前接受到系統的培訓并通過考核,并在工作期間定期參加配合和有關考核。員工的健康檢查與疾病預防華為為員工免費提供各類健康檢查,包括 “新員工入職體檢” 、 “年度體檢” 、 “職業健康檢查” 、 “海外員工回國體檢” 等,并與體檢供應商合作,為員工提供各類的檢后增值服務,對體檢發現重大健康問題的員工進行跟蹤指導。2012年員工體檢快照 :新員工入職體檢20000人海外員工專門體檢3200人年度體檢79000人職業健康體檢3400人海外員工健

156、康保障華為從健康政策擬定、傳染病預防知識宣傳、咨詢、培訓和健康物資發放等方面對海外健康工作進行支持。海外代表處高度關注所在地傳染病對員工身體影響,2012年針對傳染病高發地區,提供傳染病專業知識及應急處理指導和預防措施培訓,制作瘧疾、傷寒、登革熱預防知識手冊和防蚊在行動宣傳冊,給員工配備小藥箱,辦公區急救藥箱和車載藥箱,發放蚊帳、防蚊紗門紗窗、防蚊燈、防蚊藥品等防護物品;針對海外艱苦地區員工飲用水安全情況,提供飲用水安全指導,對水質進行檢測,不符合飲用要求的地區使用純凈桶裝水或配備凈化水設備;積極與國際旅行衛生中心合作,開展疫苗接種、健康評估、疫情預警等,傳染病發病率較2011年下降46%;完

157、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當員工遭遇重大疾病或傷害時,公司及時調配資源如醫療救援專機等,多次成功挽救了員工的生命。第五屆交通安全宣傳周司機安全現場培訓實現共同發展73 74 實現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發展美國在圣克拉拉的當地學校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贊助非盈利組織 “K to College” 開展項目英國繼續開展 “海外優秀大學生赴華為工作體驗項目”繼續向王子基金會提供資助德國向一家資助發展中國家兒童教育的非盈利組織Labdoo捐贈筆記本電腦法國繼續開展 “海外優秀大學生赴華為工作體驗項目”在ESIEE工程師學院組織首屆技術會議意大利簽署MOU,啟動 “海外優秀大學生赴華為工作體驗項目”西班牙向Vodafo

158、ne基金會捐贈應急網絡,以便在災害情況下快速修復通訊服務簽署MOU,啟動 “海外優秀大學生赴華為工作體驗項目”墨西哥支持青少年ICT創新大賽玻利維亞開展志愿者活動,提升公民教育意識贊比亞贊助 “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 進行設備升級坦桑尼亞通過 “華為ICT之星” 項目來改善ICT教育安哥拉支持E-Net項目,為青少年提供免費上網的服務突尼斯贊助 “漢語橋” 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以促進文化交流5.2 社會公益我們相信信息通信具有跨越經濟、社會和地域界限的力量。我們相信教育是創造機會的關鍵,使運營所在國家持續和公平的發展。我們認為每個人都應在保護世界環境資源中發

159、揮自身作用。我們致力于為我們經營所在社區的福利、健康以及賑災等方面做出貢獻,以回饋社區。摩洛哥繼續開展 “播種通信未來種子”項目尼日利亞為拉各斯大學ICT專業的學生設立獎學金資助Nungtso慈善基金南非支持和幫助兒童免受虐待實現共同發展75 波蘭支持 “School with Class 2.0”項目發展教育匈牙利繼續支持 “華為明日創新領導者獎學金” 項目阿聯酋繼續開展 “海外優秀大學生赴華為工作體驗項目”俄羅斯建立一家ICT培訓實驗室中國“愛心協會” 系列慈善捐贈與慈善活動日本繼續支持日本海嘯和地震災后救助的項目支持 “Keidanren Committee on Nature Cons

160、ervation” 基金會環保項目土耳其支持Van省地震災后援助菲律賓為Washi臺風災后救助提供支援贊助菲律賓 “Eagle Conservation Program” 基金會實施環保項目馬來西亞通過 “播種通信未來種子”項目推動ICT教育及人才培養印度尼西亞繼續開展 “播種通信未來種子” 項目推動ICT教育及人才培養澳大利亞贊助Tour de Cure基金會抗擊癌癥的活動印度繼續開展E-Hope項目通過 “華為友好獎學金” 向被中國大學錄取的學生提供支助2012年主要社會公益活動概覽76 實現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發展消除數字鴻溝華為與合作伙伴一起,致力于通信技術和知識的普及,幫助欠發達地區培養

161、人才,增加受教育的機會,從而讓更多的人接入信息世界。我們在全球范圍通過建立培訓中心和聯合教學的方式來促進當地社區ICT專業人才的培育,實現知識的傳遞,增強人們實現數字化社會的能力。播種通信未來種子項目已在包括泰國、剛果、法國、加納、幾內亞、印尼、意大利、肯尼亞、馬來西亞、摩洛哥、 新加坡、烏干達、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英國等國推廣,通過這個項目,華為 : 與高等教育機構和其他當地組織合作,共同支持當地通信技術教育的發展,包括職業指導。例如,華為授權網絡技術學院(Huawei Authorized Network Academy)提供技術課程、教師培訓和資格考核,以及職業認證等。此外,華為還建立或開

162、放現有的ICT培訓中心,為當地學生提供更充實有效的學習體驗。 為優秀學生提供獎學金和當地華為代表處實習的機會。 選拔優秀學生,提供赴華工作體驗機會。海外優秀大學生赴華為工作體驗項目為ICT學生提供在華為中國辦事處工作的寶貴機會,在跨文化的工作環境中體驗全球業務運營與中國文化。這個項目的獨特之處在于,它不僅提供獎學金、實習機會,助力學生加深對電信行業的理解,而且它還提供由華為員工主持的專業培訓,邀請學生到華為實驗室觀摩當今最新ICT技術的現場演示,讓他們獲得第一手的學習機會和行業資訊。在一些國家,華為還與當地大學一起推動本地創新,鼓勵ICT學生發揮創意,開發設計一些可以改善人們日常生活的手機應用

163、?!安シN通信未來種子” 項目培育ICT人才快速增長的ICT行業使商業模式和客戶需求發生了重大變化。因此在ICT生態系統中,迫切需要大量能夠適應這種變化的技術人員。在許多國家,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和現實生活中所需的技能之間存在知識鴻溝。因此對于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員來說,學習與實踐最新技術的機會變得相當重要。為了幫助這些ICT專業人才填補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鴻溝并掌握行業所需技能,華為啟動了 “播種通信未來種子”項目。項目旨在發展本地ICT人才、推進知識遷移、提升人們對于電信行業的了解和興趣,并鼓勵各國家及地區參與到建立數字化社區的工作中。實現共同發展77 英國大學生實習烏干達學生學習組裝科技產品馬來西亞學

164、生畢業典禮“播種通信未來種子” 項目已在全球建立了16個培訓中心,涉及14個國家,50個大學,并為數千名大學生提供了獎學金、在當地華為代表處實習以及赴華工作體驗的機會。法國大學生實習教學內容,能夠向社會提供高素質的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 ; 項目所在地形成了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庫,對在國家層面消除數字鴻溝起到積極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就業率。隨著項目的實施,越來越多的學生因為具備了ICT行業最新的知識和技能而更加自信,這不但能使他們獲得進入優秀企業就業的機會,更能幫助他們在將來的職業生涯中成為佼佼者 ;參與項目的大學改善了ICT方面的 案例: E-Hope項目幫助印度年輕學生普及電腦教育E-Hop

165、e項目計劃每年向100000名在校學生提供電腦知識教育。該項目分階段在印度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目標是在未來的兩到三年內建立一個覆蓋1000所學校的知識網絡。E-Hope項目持續在為印度偏遠地區的學校學生普及電腦基礎知識,同時幫助這些學生掌握計算機運用技能和獲取最新的信息技術,以確保農村和偏遠地區公立學校的學生都能平等地接受到信息教育,助力印度消除數字技術知識鴻溝。繼2011年在Delhi、Uttar Pradesh、Rajasthan和West Bengal州推行了該項目之后,2012年華為在Hamirpur、Bilaspur和Himachal Pradesh州的Una,以及Uttrakhan

166、d州的Haldwani村等地持續開展該項目。E-Hope項目在印度巴德的揭幕式學生受益于E-Hope項目78 實現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發展通過教育創造機會華為與當地社區分享ICT領域專業知識技術。我們相信知識創造機遇,教育促進可持續發展,通信技術可在提供均等教育機會和共享教育資源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幫助形成更有效的教育體系。 案例: 華為匈牙利 “明日創新領導者獎學金”2011年初,華為在匈牙利設立了 “明日創新領導者獎學金” ,計劃在2015年之前為75名優秀學生提供資助,總額將達到15萬美元。目前,該項目已為來自匈牙利的兩所頂級大學 (布達佩斯理工大學和布達佩斯技術與經濟大學) 的15名學生提

167、供獎學金。除獎學金外,華為還為大學生提供全面參與華為重大活動的機會,例如 : 巡回推介會、論壇和工廠參觀活動等。幫助學生提升在ICT領域的知識結構和技能。 案例: 波蘭 “School with Class 2.0” 項目項目旨在鼓勵利用ICT技術培養年輕人,通過教師、學生和專家的共同努力總結并分享在教學和學習中的ICT最佳實踐。在波蘭教育部長的支持下,華為與 “Centrum for Civic Education”機構以及波蘭最大的日報 Gazeta Wyborcza開展合作,建立School with Class 2.0學校課堂。華為為該項目捐贈了100000波蘭幣 (約33000美元)

168、 。從2010年以來,該項目組織了24次現場培訓 ;覆蓋789所學校 ; 1800名教育工作者參與有關會議和研討會 ; 3500名教師接受了e-coaching平臺培訓 ; 參與項目的學生總數約為65000名。匈牙利教育大臣Rzsa Hoffman女士向獎學金得主表示祝賀兒童體驗華為終端產品實現共同發展79 支持環?;顒尤A為認為每個人都應在保護世界環境資源中發揮自身的作用。秉承 “綠色通信,綠色華為,綠色世界”的理念,我們積極尋求機遇,與合作伙伴共同實施綠色環保項目,推動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案例: 保護生物多樣性華為與菲律賓G運營商聯合捐贈了50萬菲律賓比索給菲律賓雛鷹保護項目基金會,幫助

169、改善Arakan山谷重建項目覆蓋范圍內當地居民的生活,保護生物多樣性?;仞伄數厣鐓^華為致力于為運營所在國社區的福利、健康與賑災工作做出貢獻。 案例: 華為在澳大利亞與Tour de Cure基金會一起抗擊癌癥Tour de Cure是澳大利亞一個致力于癌癥治療研究的騎行基金會。作為該基金會的合作伙伴,華為在2012年為Tour de Cure活動贊助了5萬澳幣 (約52000美元) 。除此之外,華為澳大利亞員工Lisa Connors和Tour de Cure的自行車騎手,通過騎行活動為癌癥研究和預防籌得15000澳元 (約16000美元) 。華為還捐贈了Mini Wi-Fi hotspots

170、等設備。Tour de Cure騎手,Lisa Connors (中) , 一起展示華為的捐款支票 案例: 華為肯尼亞贊助Safaricom馬拉松活動在肯尼亞,華為已經連續5年贊助了Safaricom慈善馬拉松活動。2012年6月30日華為贊助100000美元給主題為 “為野生動物奔跑”的第13屆Safaricom馬拉松活動,此次活動籌得的資金將資助 “Lewa Wildlife Conservancy” 組織用于改善邊遠社區的生活,以及保護肯尼亞的當地自然環境。華為贊助肯尼亞馬拉松捐贈儀式80 實現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發展 案例: 華為美國與K to College攜手資助貧困學生K to Co

171、llege是美國加州最大的一個為貧困學生提供免費文具和牙科保健用品的非盈利組織。華為從2012年10月開始與K to College一起合作,將為全州約2000名貧困小學生提供文具和牙科保健用品。美國議員Mike Honda表示, “看到華為這樣一家大型國際企業與K to College之間展開合作,我感到非常自豪,這將有助于改善教育條件,提高未來經濟發展的競爭力?!比A為在 Scott Lane小學的捐贈活動 案例: 土耳其凡省地震災后救助2011年10月,土耳其Van省遭遇了地震。華為與當地各利益相關方展開合作,共同援助受災地區。華為在24小時內幫助修復了該城市的基礎通信設施,向小學生們提供

172、了330套7至12歲的兒童服裝。華為參加Vodafone基金會的 “First Step” 項目,與土耳其紅新月會和婦女兒童基金會合作修建了三所新的托兒所。華為還加入了由土耳其教育部和教育基金會主辦,Turkcell發起的, “Moneybank for Van” 項目,修建了包括192名教師宿舍及132名學生宿舍在內的校園,并向100名學生提供了獎學金。 案例: 華為在尼日利亞資助Nungtso 慈善基金會Nungsto是尼日利亞的一家致力于援助孤兒和寡婦的生活和教育的非政府機構。自2010年以來,每年與Nungtso慈善基金會一起為阿布賈當地孤兒舉辦圣誕派對和兒童節活動。華為資助Nungt

173、so慈善基金會的善款每年達5百萬奈拉 (約31500美元) ,約500名孤兒和寡婦從此項目中受益。華為的 “播種通信未來種子” 項目、 “明日創新領導者獎學金” 項目、波蘭 “School with Class 2.0” 項目、 “Tour de Cure” 項目、 “尼日利亞資助Nungtso慈善基金會” 項目分別獲得2012美國的 “Communitas Award” 獎項。E-Hope項目、 “播種通信未來種子” 項目獲得了印度Blue Dart World CSR Day and Star News頒發的 “支持與改善教育質量類” 獎項。波蘭 “School with Class 2.

174、0” 項目將ICT技術應用到教育領域,被提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King Hamad Bin Isa Al-Khalifa” 獎項。共同創建美好社會華為的目標是幫助改善人們的生活條件,我們致力于為運營所在社區的發展做出貢獻,促力構建和諧商業環境,為運營所在社區創造長遠的環境、經濟與社會效益。學生接受華為的資助為尼日利亞弱勢兒童舉辦圣誕派對實現共同發展81 5.3 合規經營華為始終恪守商業道德,遵守適用的國際公約和各國相關法律法規,堅持誠信經營和合規運營 ; 我們遵守華為商業行為準則,嚴格執行 “陽光采購” 和 “陽光銷售” ,反對行賄受賄等任何腐敗行為 ; 我們倡導公平競爭,遵守各國關于反傾銷

175、、反壟斷等方面的法律規定,營造和諧商業環境。合規經營管理已融入到華為各個業務場景中,公司法務部對出口管制、網絡安全、貿易競爭、人力資源管理、反賄賂與反腐敗等合規業務提供法律指導,識別、評估并提示內外部法律風險,協助業務部門開展合規經營活動,在知識產權風險方面,主要涉及保護自身的知識產權并尊重其他公司的知識產權,確保華為遵守全球知識產權法規。出口管制華為嚴格遵守所有適用的國際國內出口管制法律法規,切實履行出口管制責任和義務,并將公司的出口管制義務置于公司的商業利益之上。為了更好地履行公司對出口管制的承諾,華為設立了由首席法務官負責的貿易合規及海關遵從委員會和貿易合規辦公室,審核批準公司的貿易合規

176、政策及執行監督,從政策、組織、流程等各個方面,最大限度地做到遵從相關法律法規。通過建立出口審查的標準流程,對涉及出口控制的項目,進行客戶審查、最終用途審查、危險因素調查等,確保ICP(Internal Control Program)在公司的有效實施。作為一家全球性的企業,華為遵守世界通用的 “游戲規則” ,將貿易合規融入我們日常運營,我們認為有效、及時、前置的貿易合規管理體系,是贏得合作伙伴信任、保障運營安全和聲譽、增強企業競爭力的源泉。華為貿易合規辦公室華為貿易合規辦公室負責制定和修訂公司出口管制制度,建立出口審查的標準流程,保存相關文檔信息,進行出口管制法規和制度的宣傳和培訓,進行公司內

177、外部審計,對出口管制要求在各部門業務中的落實進行監督和指導。華為管理層關于出口管制的承諾:遵守包括中國、聯合國、美國、歐盟等國家或地區的所有適用的出口管制法律法規,在出口管制領域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嚴肅考慮與公司經營相關的全球化貿易合規要求,履行公司的社會責任。華為制定了貿易合規內部管控機制,包括但不限于: 貿易合規培訓與審計 產品分類與微量測算 客戶審查 交易審核 許可管理 文檔保管82 實現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發展貿易競爭開放與競爭是市場經濟制度的基石,華為一直堅信開放、競爭、合作是成長和發展的基礎,始終恪守商業道德,倡導公平競爭,嚴格遵守國際以及所有適用國家的法律法規,構建和諧的產業鏈和公平的

178、競爭秩序。華為發布了一系列流程制度,明確禁止市場競爭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并對相關崗位人員進行培訓,確保業務合規。杜絕使用童工華為在運營中從未出現使用童工的案例。華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明確禁止使用童工。在招聘、用工等重要環節上擁有完備的程序,始終按照管理規定實施員工雇傭,從具體實施中杜絕了使用童工的現象。華為不僅要求自身杜絕使用童工,同時還對供應商提出了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并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知識產權保護華為尊重他人知識產權,始終以開放、積極友好的態度,遵守和運用國際知識產權規則,通過協商談判、交叉許可、產品合作等多種途徑解決知識產權問題。同時針對惡意知識產權侵權行為,華為會通過法律武器

179、維護自身的權益。華為融入和支持主流國際標準并做出積極貢獻截至2012年底,華為加入全球150多個行業標準組織,如3GPP、IETF、IEEE、ITU、BBF、ETSI、ATIS、TMF、WFA、CCSA和OMA等。2012年華為向這些標準組織提交提案累計超過5000件,并擔任ETSI、ATIS、OMA、CCSA和WFA等組織的董事會成員,在任180多個職位。反腐敗和反商業賄賂華為對于商業賄賂行為持 “零容忍”的態度。華為將恪守商業道德,堅持誠信經營,并采取積極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反對和防范行賄受賄和其它腐敗行為。華為制定并實施了 “關于反腐敗以及反商業賄賂的 規定” 。華為員工商業行為準則華為員

180、工商業行為準則是所有華為員工必須遵守的一般性商業行為規范。隨著公司經營環境以及我們所處世界的發展和變化,新的道德和法律問題也不斷涌現。華為員工商業行為準則或具體業務規則在解釋或適用上可能在其基本理念范圍內被賦予新的含義。華為堅持“力出一孔”和“利出一孔” ,希望將15萬多員工凝聚在一起,長期持續艱苦奮斗。華為管理層堅持廉潔自律,從最高層到所有的骨干層的全部收入,只能來源于華為的工資、獎勵和分紅。從組織上、制度上,堵住了從最高層到執行層的個人謀私利的行為,不讓堡壘從內部攻破。華為已將華為員工商業行為準則納入新員工入職必學和必簽署的文件之一。截至2012年12月31日,華為累計申請中國專利4194

181、8件,國際PCT專利申請12453件,外國專利申請14494件。累計共獲得專利授權30240件。在2011年的工作基礎上,2012年華為: 發布反商業賄賂政策文件 完成關鍵崗位人員承諾函的簽署率100% 建立完整的反商業賄賂體系架構 建立完善的投訴和反饋機制實現共同發展83 降低噪音各類通信設備的安裝位置日益臨近民眾,設備噪聲對周邊民眾身心健康的影響日益受到關注,華為致力為客戶提供更具競爭力、更舒適的低環境噪聲產品解決方案,并積極配合客戶向社會公眾傳遞綠色與健康的生活理念。如今,華為在產品降噪設計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不再止步于傳統意義上聲壓級的數據測量,通過引入聲陣列、傳遞路徑分析等業界噪聲

182、診斷及定位技術,不斷探索維持系統的功耗不斷增長與噪聲限值的平衡。在企業終端產品的聲品質領域實現不斷突破,華為仍持續投入研究,使產品噪聲在滿足相關準入標準的同時,為用戶提供優質的聽覺享受,創造全方位的客戶體驗。同時,華為一直積極跟蹤業內最新降噪技術的研究情況,并加入NEBS、ETSI等國際標準組織,參與國內外噪聲相關標準的制定。測試手機的射頻信號實驗室測試終端設備電磁輻射安全SAR實驗室電磁兼容性(EMC)實驗室5.4 關注自身風險管理華為建立了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從而更加規范地管理可持續發展風險。通過系統性的評估并結合利益相關方的關注,我們識別出了各類可持續發展風險并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例如,

183、華為一直以來非常重視員工的健康與安全管理,持續加強在這方面的投入,建立流程、指導書并采取切實有效行動來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 我們不遺余力地保障產品的安全性,為客戶、消費者提供安全的產品 ; 我們始終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努力實現產品質量好、服務好、運作成本低,并將產品和服務的可持續性整合到公司的日常工作中,致力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提升客戶滿意度。產品安全產品安全直接關系到客戶、消費者的健康與安全,因此,華為一直在不遺余力地保障產品的質量,為客戶、消費者提供安全的產品。華為部分實驗室84 實現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發展電磁輻射作為無線設備的主要供應商,華為非常重視電磁輻射對用戶身體的潛在傷害。對公司提

184、供的各類無線通訊設備,建立了嚴格的電磁輻射管控機制,并通過科研創新,保證設計生產的產品滿足法律法規要求,確??蛻艉拖M者能夠安心使用華為公司的無線通訊設備。同時,華為公司一直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國際國內電磁輻射相關標準的制定,積極跟蹤和推動本領域的基礎研究和國際上相關標準的發展。目前,華為已加入和參與研究的電磁輻射標準組織有IEC、ITU、IEEE、ETSI、CCSA、WPC、CTIA、PTCRB、TAF等。公司負責電磁輻射檢測的專業實驗室按照國際標準運作。華為公司在各地研究所建立了多個實驗室,產品檢測領域覆蓋產品電氣安全、電磁輻射安全、機械環境可靠性、環保節能和產品兼容性等專業檢測領域,確保產品

185、安全可靠。實驗室獲得了美國A2LA和中國CNAS的ISO 17025認 可 資 質, 并 成 為CETECOM、TV Rheinland、TV SD(BABT)、ITS等國際知名產品認證機構認可的實驗室。電磁輻射安全保障華為有多個研發部門和專業實驗室參與手機、數據卡、平板電腦、固定臺、無線接入點、無線路由、無線基站等產品的電磁輻射相關技術研究、檢測與評估,并與全球各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產品安全認證機構進行合作,以確保產品滿足各國的健康安全法律法規要求。1. 我們開發的業界首款LTE TDD手機,在缺失測試標準的情況下,通過與美國通信產品監管機構FCC及TCB的溝通與協調,經過其多重嚴格審核后,順利

186、獲得FCC證書,贏得世界上電磁輻射管制最嚴厲國家的準入認可。2. 采用熱點降功率技術,通過區分使用場景來自動調整手機產品中的Wi-Fi發射機或者3G發射機的輻射功率,滿足FCC對手機作為無線路由器使用時的多重法規要求。3. 面向企業網市場推出的無線接入點、無線路由等設備,其Wi-Fi發射機的電磁輻射在最嚴酷的條件下進行評測,均可確保在正常使用條件下的用戶電磁輻射安全。4. 針對特殊用戶使用的特定設備的助聽器兼容性(HAC)評估體制,可以保證這些用戶在使用手機時的方便與安全。在運營商市場,針對無線通訊站點日益復雜的部署環境,以及環保和衛生部門日益嚴格的監控和管制,華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協助我們

187、的客戶,應對新形勢下站點部署的電磁輻射安全挑戰。同時,華為也一直在積極配合我們的客戶向社會公眾傳遞綠色與健康的通訊生活理念。 案例: 華為持續為客戶提供更舒適的低噪音產品解決方案1) 某款盒式產品,在原有結構形態上改進散熱結構,降低風扇工作點,使噪聲降低5dB(A) ;2) 某室內設備,通過結構改進,風道優化,風扇工作點調整,使噪聲降低6dB(A),確保其在客戶提供的戶外機柜中運行,噪音達到當地法律法規的要求 ;3) 自研降噪模塊,經改進風道,增大吸聲材料的使用面積,可大幅降低室內通信機柜噪聲。帶有降噪模塊的無線通信機柜實現共同發展85 人機工程人機工程的主要原則是確保所有產品符合適用的健康與

188、安全標準。華為一直認為自己有責任、有義務做到產品在交付給客戶使用之前,確保產品的健康與安全。為此,華為專門成立了人機工程設計團隊,推行基于用戶場景的產品安全設計理念,并貫穿于產品規劃、設計、開發、測試等各個研發環節,使我們的產品符合用戶的工程習慣和技術要求,并因此降低有關產品使用的潛在健康安全風險。 (注 :用戶場景作為產品設計前端輸入,包括對產品使用環境、用戶技能、用戶習慣,及在使用產品過程中的用戶行為等分析)近年來,小型基站因其優越的熱點和室內覆蓋性能,有望成為將來行業的主流之一。我們依照針對終端設備電磁輻射檢測方法的測試結果表明,華為制造的面向家庭及小企業市場的AP、ePico小基站,即

189、使非??拷梭w使用,其輻射強度也遠遠小于相關標準的限值要求,甚至比終端設備都好很多。例如 :某款室內UAP基站的SAR值為0.38 W/kg (10g平均) ,遠小于2 W/kg (10g平均) 的限值。這類基站設備的部署,對普通人群的健康影響風險很小。365673201120102012目前,用戶場景積累已經覆蓋北美、歐洲、非洲和亞洲等主要運營商,我們已經積累了全球18個國家的用戶場景,較2011年新增了1個國家,充分了解當地的工程交付習慣和用戶使用習慣 ;通過基于用戶場景的創新設計,產品真正實現了可用、易用,安裝時間大幅度縮短,此外,基于對用戶場景的深入理解,我們運用人機工程學設計,讓產品

190、設計符合用戶工程習慣和技能要求。212727201120102012全球累積場景數人機工程設計與評估項目數86 實現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發展 案例: 人機工程項目1. Active Antenna System (簡稱AAS)AAS產品是針對客戶多頻多模需求和市場趨勢,以及站點空間緊張的約束,創新的推出高集成度、模塊化產品解決方案。該產品成功在英國、德國開實驗局。1) AAS搬運方式優于傳統天饋設備,雖然重量略有增加,但仍可滿足兩人輕松搬運。2) AAS塔上安裝工具與天饋相同,安裝方式卻明顯優于傳統天饋,實現高空單人輕松完成設備安裝與維護,更大程度提升操作安全性。3) AAS塔上維護、擴容只需1件

191、工具,使高空操作更加簡單快捷,整個維護與擴容的工作只需1人耗時5分鐘。4) 安裝AAS及線纜效率提升30%以上 ;維護與擴容AAS及其操作效率提升90%。2. AtomcellAtomcell為城市熱點、盲區等場景提供靈活、精確、高效的覆蓋,提升用戶體驗。1) 輕巧、高度集成、外觀宜人,且表面可以進行美化和偽裝,能夠更好的融入環境。2) 使安裝人員免培訓,即可在30分鐘內完成單站點部署??蛻魸M意越來越多的客戶將其焦點和決策從傳統的產品和服務質量轉移到總體的可持續性。華為多年來一直堅持以客戶為導向,努力實現產品質量好、服務好、運作成本低,并將產品和服務的可持續性整合到公司的日常工作中,以優先滿足

192、客戶的需求,提升客戶競爭力和贏利能力,并逐步在全球范圍內建立系統化運作的客戶滿意管理體系。華為在全球各大洲、各主要國家設立了地區部和代表處,積極主動參與建立和維持公司和客戶間的合作互利關系,建立了多層面直接面向客戶的組織與溝通渠道,積極傾聽客戶聲音,了解客戶需求,其中包括懇談會、年會、第三方滿意度調查、集中服務熱線、客戶認證接待、峰會、例行日常溝通拜訪等。懇談會、年會第三方滿意度調查2012年,華為在全球范圍內與客戶共開展服務懇談會近900場次,覆蓋全球239個價值客戶群。2013年將進一步發揮服務懇談會體溫計作用,繼續深化和保持與客戶的交流。華為委托第三方在全球范圍內實施客戶滿意度調查。20

193、12年全球調查覆蓋80多個國家,170多個客戶群。2013年該調查范圍還將保持穩定,并逐步擴展到企業客戶。實現共同發展87 集中服務熱線客戶認證目前,華為在全球共有12個語言技術支援中心,覆蓋全球140多個國家,在集中受理、解決客戶的技術服務請求后,進一步通過電話或郵件的方式收集客戶的聲音。2012年全年成功回訪69959人次,其中430個為客戶不滿意的意見反饋,已進行分析和改進。2013年,該調查范圍將繼續擴大,并逐步擴展到企業客戶。從2003年至今,華為成功通過了多家世界一流運營商的全面認證、以及后續持續例行的評估和嚴格審查,其范圍涵蓋管理體系、質量、安全、風險管理、可持續發展等。這些認證

194、提出的要求凝聚了客戶聲音的精華,對華為理解客戶的關鍵要求有很大的幫助。為充分保障客戶的滿意,華為成立了客戶滿意度調查項目組,委托第三方每年對華為的客戶開展滿意度調查,評估客戶滿意度狀況,識別并確定客戶滿意度的關鍵驅動因素以及問題,并將客戶滿意理念和要求融入各主要業務流設計,確??蛻舴答伒母鞣N聲音都能找到合適的流程進行及時處理,快速滿足客戶的需求。針對客戶反饋的技術需求 :針對客戶反饋的問題和投訴 :通過華為需求管理流程和統一的IT平臺進行端到端管理,跟蹤需求從提出到納入研發版本開發到最終實現發布上市的全過程,已實現技術需求過程可視化,代表處、系統部可以及時查詢到涉及網絡、無線等產品的客戶技術需

195、求實現的最新進展。華為公司已建立按代表處、地區部和機關分層分級管理的機制,并在各層組織中設立專門的客戶滿意管理團隊來推動問題和投訴的快速解決,同時推動深層次共性問題和管理體系問題的有效改善。針對客戶反饋的重大投訴,在公司層面專門設置了重大投訴處理工作組,在公司范圍內快速調動資源解決問題。備注 : 2011年之后的海外總體客戶滿意度計算規則與2010年之前的計算規則不同,因此圖中僅列出2011年和2012年的海外和國內得分。同時,華為還非常重視維護客戶的隱私權與知識產權,至今為止,華為沒有發生違反客戶隱私權的案例,并在社會責任和產品安全方面沒有發生重大的客戶投訴,華為客戶的滿意度在持續提升,越來

196、越多的客戶對華為表示認可,并將華為視為其戰略合作伙伴。60 70 80 90 60 70 80 90 2011201220122011國內總體滿意度均值海外總體滿意度均值88 實現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發展5.5 供應鏈管理整體強健的產業鏈是公司的生存之本,華為輕資產商業模式決定了我們必須深淘灘,低作堰,與全球供應商一起構建資源共享、價值共創、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商業生態系統。我們堅信只有與供應商深度協同,才能打造獨特的綜合競爭優勢,實現共贏,為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愿景 :堅持主動、創新和由衷的可持續發展承諾,管理自我可持續的供應鏈,而非僅僅通過工廠審核實現達標 ; 持續與業界最佳實踐對標

197、。供應鏈可持續發展涉及勞工標準,安全健康,環境保護和商業道德等不斷增加的議題,通過我們的業務過程、產品和服務,以及全體員工的言行展現出來,構成華為業務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供應鏈可持續發展可分為風險管理、效率管理和業務創新三個層次,風險控制是基礎,效率提升是目標,業務創新是方向。我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引領產業鏈可持續發展 :1. 風險管理 :聚焦重點,分級管理,把可持續發展風險管理融入采購全流程和供應商生命周期,通過業務牽引供應商持續改善,有效地監督和控制風險,展示業界最佳實踐。2. 效率管理 :超越合規和客戶驅動,通過可持續發展開展根因分析,挖掘價值機會,提升供應商能力,提升采購效率,優化業務流

198、程,降低業務成本,提升業務競爭力。3. 業務創新 :前瞻性思考,深度協同,通過可持續發展探索業務創新機會,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探索新商業模式,將可持續發展深度融入業務戰略和品牌。供應商可持續發展流程示意圖4. 行業合作 :關注行業挑戰和機遇,通過行業組織開展跨界對話和合作,參與制訂行業規則,樹立行業標桿,引領行業可持續發展趨勢,維護商業生態系統的整體健康。公司首席采購官擔任供應商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任,定期評審供應商可持續發展的策略、原則、標準、流程、方案和績效,確??沙掷m發展融入采購業務,融入采購流程,融入采購日常工作。公司明確采購業務部門為供應商可持續發展的責任主體,將供應商可持續發展績

199、效納入采購業務部門年度目標和相關人員的個人績效指標,定期進行考核。供應商可持續發展部作為專業管理部門,牽頭制訂和優化管理供應商可持續發展流程和標準,指導采購業務部門執行流程和標準,統籌全球供應商可持續發展管理,通過供應商可持續發展工作組覆蓋全球采購組織網絡,確保供應商持續遵守可持續發展要求,并持續改善。2012年,華為發布了供應商可持續發展政策作為指導原則,同時發布了供應商可持續發展紅線管理方案作為管理底線,將可持續發展貫穿于供應商認證和選擇,供應商日常管理,供應商績效考核,一直到供應商退出機制。 行業合作與對話 培訓及能力建設新供應商認證分層分級/風險評級風險檢索及通報現場審核及改善跟進績效

200、評估及結果管理 實現共同發展89 過去10年,我們采取了 “客戶導向的供應商可持續發展風險管理” 戰略,關注供應商社會責任風險?,F在,我們提出了 “全面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開始從 “風險管理”向 “效率管理”的轉型,提升采購效率,提升供應商生產效率??沙掷m發展效率管理,就是在控制可持續發展風險的基礎上,開展根因分析,優化流程,改善管理,降低消耗,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引領產業鏈可持續發展趨勢。為了順利實現這一轉型,我們將加強與客戶和供應商合作創新,識別改善機會,識別新的產品和服務,識別新的市場,新的工藝和新的商業模式,真正將可持續發展要求融入業務,融入公司戰略,推動節能減排和環保創新,提升產業競

201、爭力,促進產業健康發展,從而維護多贏商業生態系統。 案例: 入選全球契約最佳實踐獎2012年華為供應鏈可持續發展實踐入選聯合國全球契約中國最佳實踐獎,并錄入2012全球契約中國網絡年鑒 。華為將可持續發展融入采購流程,從風險管理向效率管理轉型,與客戶和供應商合作創新,建立多贏商業生態系統的做法和理念受到高度認同。CSR1.0風險管理事前事后風險控制風險識別,風險評估,負面影響損失控制滿足法律或最低標準,維持供應鏈成本優勢CSR2.0效率管理短期投入產出收益風險降低,過程控制,提升正面效率超越最低標準,滿足基本要求,優化供應鏈效率優勢CSR3.0業務創新中長期競爭力商業機會創造競爭力和戰略優勢,

202、價值鏈優化滿足合理要求,深度協同創造供應鏈創新優勢90 實現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發展供應商本土化華為業務遍及全球各地,供應商也遍及全球各地,供應商數量多,分布廣,技術和文化差異大。華為優先與本地供應商合作,在提升自身競爭力的同時,也帶動了當地企業融入全球產業鏈,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機會,推動當地經濟、社會和環境持續改善。供應商可持續發展協議華為要求所有供應商簽署可持續發展協議,作為必簽協議之一,可持續發展協議也是供應商績效考核的內容之一。供應商可持續發展協議基于EICC電子行業行為準則,SA8000社會責任國際標準和ISO26000社會責任指南擬定,要求供應商遵守所有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標準,將社會

203、和環境要求融入業務決策和日常運作,有效地預防和控制可能造成的社會和環境風險。華為保留權利隨時檢查或審核供應商,評估是否遵守供應商可持續發展協議要求,并要求供應商依次將同樣的要求延伸到下級供應商。新供應商認證華為對所有新引入的供應商進行全面的體系認證,其中包括可持續發展體系認證,以評估供應商遵守法律法規和可持續發展協議的能力和水平。2012年,華為任命了29名可持續發展高級審核員負責新供應商認證和高風險供應商審核,可持續發展體系認證采用現場審核的方式進行,通過員工訪談、管理代表訪談、文件審核、現場檢查和第三方信息檢索等方法,評估供應商可持續發展管理水平,識別供應商可能存在的風險和改善機會。審核結

204、果按照從高到低分為A、B、C和D四個等級,可持續發展具有一票否決權,C級以下的供應商被視為不符合新供應商準入標準,將不能成為合格供應商。對于審核發現的問題,我們要求供應商舉一反三,全面檢查,及時整改,持續跟進,直到完成整改。例如 : 2012年1月,深圳某電子制造商擬申請成為華為供應商,經過初步考察確認滿足供應商入門資質條件,推薦進行供應商體系認證。2012年3月8日和9日,華為供應商體系認證專家組經過兩天的現場審核發現,供應商存在員工宿舍安全出口堵塞,車間消防設備不齊全,加班時間較長等問題,審核結果評為D (不合格) 。該公司經過6個月的整改,消除了審核發現的全部問題,導入了ISO14001

205、環境管理體系,全面完善了管理制度和流程,培訓了經理和員工。2012年10月,該公司復審通過,順利成為華為合格供應商。年度引入新供應商供應商認證審核201018182011555520124848其他1.63%中國 (含港澳臺) 13.77%大洋洲1.14%亞洲26.06%北美洲8.71%非洲 13.33%歐洲22.62%南美洲12.74%2012年華為供應商分包商分布比例實現共同發展91 供應商日常管理面對數量龐大,種類繁多,分布廣泛,差異化極大的供應商,華為采取分層分級的方式管理供應商可持續發展。每年年初,華為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所有供應商進行綜合評估,篩選出優先管理供應商清單,按照優先等級分為

206、高、中、低三個等級。1) 供應商所在的國家或地區2) 產品或服務類型3) 業務量和業務關系4) 供應商可持續發展績效5) 潛在環境風險6) 風險管理體系和能力表 : 供應商優先度評級結果年度評估供應商數量高優先度供應商中優先度供應商低優先度供應商2010670147558120116331914447020126864556585說明 : 由于華為供應商可持續發展標準提升,每年評出的高中優先度供應商數量可能增加。高優先度供應商是年度供應商可持續發展管理的重點,在上半年安排現場審核。中優先度供應商通過抽樣審核的形式,在下半年完成。每次現場審核之前,我們要求供應商組織自我檢查,查出可持續發展管理中

207、的強項和弱項,針對弱項擬訂改善計劃。通過現場審核,我們可以評估供應商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確認可能存在的問題,尤其是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審核結果作為供應商可持續發展績效評估的基礎。審核結果達不到供應商可持續發展紅線管理要求的,供應商應限期整改。我們要求供應商采取CRCPE (Check, Root cause, Correct, Prevent and Evaluate)五步法,舉一反三,識別根因,有針對性的采取補救措施,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納入供應商改善行動要求(SCAR),持續跟進直到閉環。表 : 2010年2012年供應商專項現場審核年度高優先度供應商審核中優先度供應商審核

208、2010142820111968201245562012年我們先后與英國電信,沃達豐等客戶開展聯合審核,比較各自公司對國際標準的理解差異,審核方法的差異及審核結果評級差別。我們分別選取了結構件供應商,EMS供應商和電源供應商等具有代表性的供應商進行聯合審核,我們發現華為與主要客戶對國際標準的認識和審核方法高度一致。供應商績效管理華為從TQRDCES七個維度對供應商進行績效管理,其中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根據供應商可持續發展審核結果及其改善進展,收集供應商可持續發展動態數據,定期評估供應商可持續發展績效,與質量績效管理同步。我們定期將供應商可持續發展績效評估結果在內部公布,由采購經理

209、向供應商高層傳達,每季度與戰略供應商進行績效溝通,每半年與優選供應商進行績效溝通,每年與合格供應商進行績效溝通,推動供應商持續改善。92 實現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發展華為將供應商可持續發展績效結果與商務掛鉤,持續推進優勝劣汰,對于可持續發展表現好的供應商,在同等條件下提高采購份額,優先提供業務合作機會 ; 對于可持續發展表現差的供應商,將減少采購份額或業務合作機會,限期整改,甚至可能取消合作關系。綠色采購 供應商環境表現2008年開始,華為參與了深圳市環境保護局發起的 “綠色采購” 計劃,將政府提供的企業環保表現數據用于供應商管理。2011年開始,我們將這一計劃延伸到全國范圍,我們參與了非政府組織

210、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發起的 “綠色選擇”倡議,將該組織管理的全國企業環保表現數據庫用于供應商管理。該組織每月收集中國政府發布的企業環保表現數據,建立了目前最大的在線環保數據庫中國水污染地圖和中國空氣污染地圖。華為將這一數據庫檢索工具融入供應商認證和審核工具,在新供應商認證和供應商審核過程中檢索供應商是否存在環境違規問題,定期檢索供應商環境表現,推動供應商自我管理。TQRDCES :T : Technology (技術)Q: Quality (質量)R: Response (反應)D: Delivery (交付)C: Cost (價格)E: Environment/CSD(環境企業可持續發展)S:

211、Security (Cyber) (網絡安全)Security (Cyber)Environment/CSDCostDeliveryResponseQualityTechnologySPEGREEN華為綠色伙伴認證標志 綠色伙伴認證2012年,華為繼續推行綠色伙伴認證計劃(HW GP),共有68家供應商通過華為綠色伙伴認證。該認證標準涵蓋了產品環保領域的主要法規、指令、標準與要求,確保產品及其零部件不含有法律法規或客戶限制的化學物質,從管理體系、設計開發、物料管理、生產、物流等方面列出了產品環保要求,由供應商自愿申請認證。該認證計劃鼓勵供應商實施系統的產品環保管理和生命周期管理,做到綠色設計、

212、綠色生產,從源頭上控制各種限制物質的使用,構建綠色供應鏈。 供應商碳盤查供應商碳排放是當前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新趨勢,一些領先企業通過采購力量推動供應商節能減排,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華為一直鼓勵供應商超越環保法規要求,開展能源審計,推廣清潔生產,并將這些要求納入供應商認證和審核流程。2012年,華為組織了碳盤查培訓課程,啟動了供應商碳盤查試點計劃,12家有代表性的供應商參與了這一試點計劃,為下一步擴大供應商碳盤查積累經驗。沖突礦物“沖突礦物”是指錫、鉭、鎢、金等原產于剛果民主共和國及其周邊國家的礦物,這些礦物的銷售收入可能為當地持續的武裝沖突提供財力支持。沖突礦物問題在實現共同發展93 電子和

213、其他產業受到廣泛關注,美國政府甚至頒布了相關法案,這一問題極其復雜,需要企業、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的集體承諾和深度合作才能解決。華為高度重視沖突礦物問題,并采取行動處理這一問題。自2002年開始,華為一直與客戶合作,聯合開展供應鏈沖突礦物調查。2012年華為公開發布了禁止使用沖突礦物聲明,承諾不采購也不支持使用沖突礦物。華為要求所有供應商不得采購沖突礦物,要求供應商將這一要求延伸到下級供應商。目前,共有441家關鍵供應商簽署了書面承諾。華為將繼續通過全球電子可持續發展倡議(GeSI)組織和其他行業組織,與客戶和供應商一起,通過行業合作尋求可持續的解決方案來處理沖突礦物問題。從風險管理到效率管理轉型

214、2012年華為提出從風險管理向效率管理轉型。我們與供應商聯合研究發現,被動管理是成本,主動管理是效益。被動響應,表面應付,只能增加額外的成本 ; 將可持續發展要求融入業務,全面規劃,主動管理,可以優化流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我們通過案例研究和根因分析發現,可持續發展問題大多是管理不善造成的,有華為采購管理不善的問題,也有供應商管理不善的問題,還有與客戶和供應商溝通不暢的問題,而管理不善直接造成高成本和低效率??沙掷m發展效率管理首先從華為采購入手,華為堅持將可持續發展融入業務戰略,融入采購流程,融入日常工作和績效考核。我們不斷完善供應商可持續發展流程和指引,先后制訂了供應商可持續發展政策和供應

215、商可持續發展協議,優化了供應商可持續發展認證和審核模板,我們還針對物料供應商和工程服務供應商分別制定了可持續發展紅線管理方案,明確供應商可持續發展的責任主體,執行主體和行業管理主體,明確分工,通過內部培訓和研討達成共識,確保有效地將可持續發展要求融入供應商認證和選擇,供應商審核監督和供應商績效管理。供應商能力建設可持續發展效率管理需要供應商承諾和參與,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持續推廣CRCPE (Check, Root cause, Correct, Prevent and Evaluate)五步法,引導供應商采用根因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識別管理體系和能力上的改善機會,全面提升工廠管理體系和

216、能力,主動將可持續發展融入業務和日常工作,從而提升效率,降低消耗,降低成本。CRCPE五步法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步驟 :1) CCheck,全面檢查,舉一反三,識別和分析可能存在的同類問題及其風險,尤其是認識和管理制度方面的缺陷,識別優先考慮的問題 ;2) RRoot cause analysis,根因分析,針對第一步識別出來的重要問題,連續追問五個為什么,調查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識別管理體系方面存在不足 ;3) CCorrect,糾正措施,針對第一步識別出來的問題采取可量化可追溯的糾正行動,有效地消除問題,或者降低其風險水平 ;4) PPrevent,預防措施,針對第二步根因分析的結果,采取預防

217、措施,提升認識,制定和優化管理制度,配備資源,消除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防止同類問題再次發生 ;5) EEvaluate,效果評估,對照法規和標準要求,評估第三步糾正措施和第四步預防措施是否有效落實,確認是否消除問題或者降低其風險,促進持續改善。Check全面普查RCA根因分析Correct糾正措施Prevent預防措施Evaluate效果評估94 實現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發展通過CRCPE五步法,供應商找到了解決復雜問題的簡單方法,有效地識別了自身存在的管理缺陷,優化了管理流程,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率,增強了信心。一些供應商因此深有感觸的說 “被動CSR是成本,主動CSR是效益” 。針對供應商存在

218、的共性問題,尤其是認識問題,不熟悉法規和標準問題,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問題和缺乏管理體系問題,我們采取針對性的小組研討和培訓課程提升供應商的認識和能力問題,2012年共有460人參加各類培訓。行業合作行業對話和合作是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與行業領先企業保持一致認識,采取一致行動,有利于形成合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12年華為承辦了全球電子可持續發展倡議(GeSI)組織年會,我們與通訊行業領先企業交流了當前可持續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并就當前的優先工作達成共識。我們還參加了聯合審核合作組織(JAC)會議,就當前供應商可持續發展的熱點問題和難點問題進行了探討,我們支持采取統一的標準,通過聯合審

219、核的方式推動供應鏈可持續發展。我們還與主要客戶保持定期的溝通和交流,聽取客戶的意見和建議,將我們的經驗和挑戰與客戶分享。 案例: 全球供應商可持續發展大會2012年華為全球供應商可持續發展大會于10月18日在深圳召開,來自英國電信,德國電信,法國電信,沃達豐及中國移動等五家運營商客戶,國際可持續發展專家,NGO組織和170家供應商,共計360名代表出席了大會。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和供應鏈管理服務部總裁彭智平出席大會并致辭,強調要從風險管理升級到效率管理,兩家供應商代表分享了 “被動管理是成本,主動管理是效益”的經驗,14家供應商的可持續發展實踐獲獎。 案例: 區域供應商大會2012年,華為分別

220、在中國、中東、東南亞、俄羅斯、西歐等10個地區部、16個重點國家召開了區域核心供應商大會,傳遞可持續發展和安全健康要求,分享成功經驗。供應商大會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的出路在于供應鏈全體成員的集體認識和集體行動,供應鏈成員間的對話和信息共享有利于形成共識和合力。華為每年舉辦全球供應商可持續發展大會和區域供應商大會,邀請公司高層傳達華為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和方案,邀請客戶傳達國際可持續發展趨勢及客戶要求,邀請業界專家和NGO組織介紹行業發展趨勢和商業機遇,邀請供應商代表分享成功經驗。產業鏈的發展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互助合作來達到共嬴。華為積極利用自身優勢,通過不斷實踐和努力,以切實行動積極影響整個產業

221、鏈,從而促進可持續發展。為此,華為將始終堅持以奮斗者為本,為多元和本地化員工提供不同通道實現個人價值 ;注重與所在社區共同發展,為社區創造價值,回饋社區,促進社區和諧繁榮 ; 始終恪守商業道德,堅持誠信經營和合規運營 ; 與上下游緊密聯系,推動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從而促力營造健康和共贏的商業生態環境。附錄 I:GRI 指標索引95附錄I:GRI指標索引戰略與概況描述頁碼標準披露第一部分 : 戰略與概況1. 戰略與分析1.1機構最高決策者就可持續發展與機構及其戰略的相關性的說明2-51.2主要影響、風險及機遇的描述2-5,21概況披露描述頁碼2. 機構概況2.1機構名稱82.2主要品牌、產品和或

222、服務82.3機構的運營架構,包括主要部門、運營公司、附屬及合資企業142.4機構總部的位置102.5機構在多少個國家運營,在哪些國家有主要業務,或那些國家與報告所述的可持續發展事宜特別相關82.6所有權的性質及法律形式142.7機構所服務的市場 (包括地區細分、所服務的行業、客戶受惠者的類型)82.8報告機構的規模8,12,642.9報告期內機構規模、架構或所有權方面的重大變化無重大變化2.10報告期內所獲得的獎項12-133. 報告參數設置3.1所提供信息的報告期 (如財政年度日歷年)封二3.2上一份報告的日期 (如有)封二3.3報告周期 (如每年、每兩年一次)封二3.4查詢報告或報告內容的

223、聯絡點封二3.5界定報告內容的過程封二3.6報告的邊界 (如國家、部門、附屬機構、租用設施、合資企業、供應商) 。詳情參看GRI 邊界規章封二3.7指出任何有關報告范圍及邊界的限制封二3.8根據什么基礎,報告合資企業、附屬機構、租用設施、外包業務及其他可能嚴重影響不同報告期和或不同機構間可比性的實體封二3.9數據測量方法及計算基準,包括用以編制指標及其他信息的各種估測所依據的假設及方法封二3.10解釋重訂前期報告所載信息的影響及重訂的原因 (例如合并收購、基準年份期間變化、業務性質和測量方法變化)不適用96附錄 I:GRI 指標索引附錄I:GRI指標索引3.11報告的范圍、邊界或所用的測量方法

224、與此前報告期間的重大差異無重大變化3.12用表格確定各標準披露在報告中的位置95-1013.13機構為報告尋求外部審驗的政策及現行措施106-1074. 治理、承諾和利益相關方參與4.1機構的治理架構,包括最高治理機構下負責特定事務的各個委員會,例如制定戰略或組織監管的委員會144.2指出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兼任行政職位公司年報4.3如機構屬單一董事會架構,請指出最高治理機構中獨立和或非執行成員的人數和性別公司年報4.4股東及員工向最高治理機構提出指導或建議的機制公司年報4.5對最高治理機構成員、高層經理及行政人員的報酬 (包括離職安排)與機構績效(包括社會及環境績效) 之間的關系。公司年報

225、4.6避免最高治理機構出現利益沖突的程序144.7如何決定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成員的組成,應具備的資格及專長,包括對性別和其他多樣性指標的考慮公司年報4.8機構內部制定的使命陳述或價值觀,行為守則,及關乎經濟、環境及社會績效的原則,以及其實施狀況94.9最高治理機構對報告機構如何確定和管理經濟、環境及社會績效 (包括相關的風險、機遇) ,以及對機構是否遵守國際公認的標準、行為守則及原則的監督程序。14,204.10評估最高治理機構本身績效的程序,特別是有關經濟、環境及社會的績效可持續發展已融入到華為業務運營4.11解釋機構是否及如何按預警方針或原則行事214.12機構參與或支持的外界發起的經

226、濟、環境及社會公約、原則或其他倡議234.13機構加入的協會 (如行業協會) 和或全國國際倡議組織的會籍,及機構在此類組織的治理機構中占有席位、參與組織的項目或委員會、除定期繳納會費外,提供大額捐贈 ; 或視此等會籍具有戰略意義,此會籍主要指以機構名義參與的234.14機構的利益相關方群體列表15-174.15識別及決定選擇誰成為利益相關方的根據利益相關方154.16利益相關方參與的方法,包括按不同的利益相關方類型及組別的利益相關方參與頻率15-174.17利益相關方參與的過程中提出的關鍵主題及顧慮,以及機構回應的方式 (包括以報告回應)18附錄 I:GRI 指標索引97管理方針描述頁碼標準披

227、露第二部分 : 管理方法披露經濟管理方法披露經濟19-22環境管理方法披露環境19-22勞工實踐和體面工作管理方法披露勞工實踐和體面工作19-22人權管理方法披露人權19-22社會管理方法披露社會19-22產品責任管理方法披露產品責任19-22績效指標描述頁碼標準披露第三部分 : 績效指標經濟EC1機構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包括收入、運營成本、員工薪酬、捐獻及其他社區投資、留存收益、向出資人及政府支付的款項12EC2氣候變化對機構活動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風險、機遇53-59EC3機構養老金固定收益計劃所需資金的覆蓋范圍69EC4政府給予的重大財政補貼未報告EC5不同性別的工資起薪水平與機構重

228、要運營地點當地的最低工資水平的比例范圍69EC6機構在各重要運營地點對當地供應商的政策,措施及支出比例88-95EC7機構在重要運營地點聘用當地社區員工的程序,以及在當地社區聘用高層管理人員所占的比例65EC8機構通過商業活動、實物捐贈或免費專業服務等形式主要為公共利益開展的基礎設施投資及服務及其影響74-80EC9機構對其重大間接經濟影響 (包括影響的程度) 的理解和說明74-8098附錄 I:GRI 指標索引附錄I:GRI指標索引績效指標指標方面頁碼環境EN1所用物料的重量或體積未報告EN2采用經循環再造的物料的百分比未報告EN3初級能源的直接能源消耗量56EN4初級能源的間接能源消耗量5

229、6EN5通過節約和提高能效節省的能源56-59EN6提供具有能源效益或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產品及服務的計劃,以及計劃的成效46-49EN7減少間接能源消耗的計劃,以及計劃的成效56-59EN8按源頭說明總耗水量60EN9因取水而受重大影響的水源60EN10循環及再利用水的百分比及總量60EN11機構在環境保護區或其他具有重要生物多樣性意義的地區或其毗鄰地區,擁有、租賃或管理土地的位置及面積48EN12描述機構的活動、產品及服務在生物多樣性方面,對保護區或其他具有重要生物多樣性意義的地區的重大影響48EN13受保護或經修復的棲息地未報告EN14管理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的戰略、目前的行動及未來計劃48EN

230、15按瀕危風險水平,說明棲息地受機構運營影響,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及國家保護名冊的物種數量未報告EN16按質量說明,直接和間接溫室氣體總排放量53EN17按質量說明,其它相關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53EN18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計劃及其成效53-59EN19按質量說明,臭氧消耗性物質的排放量53EN20按類別及質量說明,氮氧化物(NO)、硫氧化物(SO)及其它主要氣體的排放量53EN21按重量及排放目的地說明污水排放總量61EN22按類別及處理方法說明廢棄物總重量61EN23嚴重泄露的總次數及總量無溢漏EN24按照 巴塞爾公約 附錄I、II、III、VIII的條款視為有毒的廢棄物

231、經運輸、輸入、輸出或處理的重量,以及運往全世界的廢棄物的百分比61EN25受機構污水及其他 (地表) 徑流排放嚴重影響的水體及相關棲息地的位置、面積、保護狀態及生物多樣性價值未報告EN26降低產品及服務的環境影響的計劃及其成效46-52EN27按類別說明,售出產品及回收售出產品包裝物料的百分比52附錄 I:GRI 指標索引99EN28違反環境法律法規被處重大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非經濟處罰的次數無罰款或制裁EN29為機構運營目的而運輸產品、其它貨物及物料以及機構員工交通所產生的重大環境影響50-51EN30按類別說明總環保開支及投資未報告勞工實踐及體面工作LA1按雇傭類型、雇傭合約及地區劃分的勞

232、動力總數,并按性別區分64-65LA2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的新進員工和員工流失總數及比率64LA3按主要業務地區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 (不給予臨時或兼職員工) 的福利69LA4受集體協商協議保障的員工百分比未報告LA5有關重大運營變化的最短通知期,包括指出該通知期是否在集體協議中具體說明未報告LA6由勞資雙方組建的職工健康與安全委員會中能幫助員工監督和評價健康與安全相關項目的員工代表在總職工人數中所占的百分比未報告LA7按地區和性別劃分的工傷、職業病、誤工及缺勤比率,以及和工作有關的死亡人數70LA8為協助勞工及其家屬或社區成員應對嚴重疾病而安排的教育、培訓、輔導、預防與風險控制計劃6

233、9,72LA9與工會達成的正式協議中的健康與安全議題70LA10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培訓的平均時數66-67LA11加強員工持續就業能力及協助員工轉職的技能管理及終生學習計劃66-67LA12按性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業發展考評的員工百分比66LA13按性別、年齡組別、少數族裔成員及其它多元化指標劃分,治理機構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64-66LA14按員工類別和主要運營地區劃分,男女基本薪金和報酬比率69LA15按性別劃分,產假陪產假后回到工作和保留工作的比率66100附錄 I:GRI 指標索引附錄I:GRI指標索引人權HR1含有人權條款或已進行人權審查的重要投資協議和合約的

234、總數及百分比未報告HR2已進行人權審查的重要供應商、分包商、其他商業伙伴的百分比,以及采取的行動90-93HR3就經營相關的人權政策及程序,員工接受培訓的總小時數,以及受培訓員工的百分比66HR4歧視個案的總數,以及機構采取的糾正行動70HR5已發現可能違反或嚴重危及結社自由及集體談判的運營點或主要供應商,以及保障這些權利的行動未報告HR6已發現具有嚴重童工事件風險的運營點和主要供應商,以及有助于有效杜絕童工的措施。82HR7已發現具有嚴重強迫與強制勞動事件風險的運營點和主要供應商,以及有助消除一切形式的強迫與強制勞動的措施。70HR8安保人員在運營相關的人權政策及程序方面接受培訓的百分比72

235、HR9涉及侵犯原住民權利的個案總數,以及機構采取的行動無此類個案HR10接受人權審查和或影響評估的運營點的百分比和總數未報告HR11經由正式申訴機制解決的與人權有關的申訴數量。未報告社會SO1實施了當地社區參與、影響評估和發展計劃的運營點比例76-80SO2已實施腐敗風險分析的業務單位的總數及百分比82SO3已接受機構的反腐敗政策及程序培訓的雇員的百分比82SO4針對腐敗個案所采取的行動未報告SO5對公共政策的立場,以及在發展及游說公共政策方面的參與81-82SO6按國家說明,對政黨、政治人士及相關組織做出財務及實物捐獻的總值無此類捐獻SO7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措施的法律訴訟的總數及

236、其結果未報告SO8違反法律法規被處重大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非經濟處罰的次數無相關處罰SO9對當地社區具有重大潛在影響或實際負面影響的運營點未報告SO10在對當地社區具有重大潛在影響或實際負面影響的運營點實施的預防和消除措施未報告附錄 I:GRI 指標索引101產品責任PR1在生命周期階段為改進產品和服務的在健康與安全上的影響而進行的評估,以及須接受這種評估的重要產品及服務類別的百分比49,83-87PR2按后果類別說明,違反有關產品及服務健康與安全影響的法規及自愿性準則的事件總數未報告PR3程序要求的產品及服務信息種類,以及需要標明這種信息的重要產品及服務的百分比未報告PR4按后果類別說明,違

237、反有關產品及服務信息和標識的法規及自愿性準則的事件總數無相關違反事件PR5有關客戶滿意度的措施,包括調查客戶滿意度的結果86-87PR6為遵守有關市場推廣 (包括廣告、推銷及贊助) 的法律、標準及自愿性準則而制定的計劃82PR7按后果類別說明,違反有關市場推廣 (包括廣告、推銷及贊助) 的法規及自愿性準則的事件總數無相關違反事件PR8侵犯客戶隱私權及遺失客戶資料的經證實投訴總數87PR9如有違反提供及使用產品及服務的法律法規,說明相關重大罰款的總金額無違反相關 法律或處罰金102 附錄 II:術語表附錄II:術語表縮略語英文全稱中文全稱3DThree-dimensional三維3GThird

238、Generation Mobile Telephony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AA1000AccountAbility 1000AA1000系列標準A2LA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Laboratory Accreditation美國實驗室認可協會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不對稱數字用戶線ATISThe Alliance for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Solutions世界無線通訊解決方案聯盟BS

239、SBusiness Support System業務支持系統CAPEXCommunication Automatic Processing Equipment通信自動處理設備CCSAChina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Association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CTV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閉路電視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碼分多址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內容交付網絡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執行官CERNEuropean Organizatio

240、n for Nuclear Research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業社會責任CSDCorpora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企業可持續發展CAGRCompounded Annual Growth Rate復合年增長率CNAS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NIC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RMCustomer R

241、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戶關系管理附錄 II:術語表103 DDoSDistributed Deny of Service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 (洪水攻擊)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數字用戶線路EHSEnvironment, Health and Safety環境、健康和安全EICCElectronic Industry Citizenship Coalition電子產業公民聯盟ETSI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歐洲電信標準協會FTTxFiber To The x (e.g., x

242、= H, P, C, N, H=home)光纖接入至x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總值GeSIGlobal e-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全球電子可持續性倡議GIIC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Committee全球信息基礎設施委員會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RI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全球報告倡議組織IDC

243、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聯網數據中心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術ITU-T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化部分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信息通訊技術IEC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國際電工委員會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

244、ineers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MSIP Multimedia SubystemIP多媒體子系統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PInternet Protocol因特網協議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交互式網絡電視104 附錄 II:術語表附錄II:術語表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s國際標準化組織ISO26000Guidance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社會責任指南ITUInternational Telecom

245、munication Union國際電信聯盟ICNIRP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Non-Ionizing Radiation Protection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LCALife Cycle Assessment生命周期評估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技術M2MMachine to Machine機對機通信NGBSSNext Generation Business Support System下一代運營支撐系統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下一代網絡NGO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非

246、政府組織NEBSNetwork Equipment-Building System網絡設備構建系統NSPCC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Children(英國) 全國防止虐待兒童協會OHSAS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Assessment Series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OPEXOperating Expense企業管理成本OSSOperation support system運營支持系統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線傳輸網絡OMAOpen Mobile

247、Alliance開放移動聯盟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計算機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專利合作條約P2PPeer-to-Peer對等聯網,點對點聯網PVRPersonal Video Recorder個人視頻錄像SA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社會道德責任標準附錄 II:術語表105 SDPService Delivery Platform業務交付平臺SCARSupplier Corrective Action Request供應商改正行動要求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電磁波吸收比值或比吸

248、收率SDNSelf-Defending Network自防御網絡TCBTelecommunication Certification Body電信認證機構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時分同步碼分多址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總線UDSUniversal Data System通用數據系統UNGC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聯合國全球契約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動通訊系

249、統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互聯網電話,IP電話,IP語音VODVideo on Demand視頻點播WEEE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寬帶碼分多址Wi-FiWireless Fidelity無線高保真技術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聯接入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復用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衛生組織106 附錄 III:審驗聲明附錄III:審驗聲明附錄 III:審驗聲明107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12年可持續發展報告2012年可持續發展報告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華為:2012年可持續發展報告(111頁).pdf)為本站 (章魚小丸子)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