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2018中國產業園區榜單(55頁).pdf

編號:80241 PDF  PPTX 55頁 3.36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前瞻:2018中國產業園區榜單(55頁).pdf

1、2018年年中國產業園區榜單中國產業園區榜單前瞻產業研究院出品目目 錄錄CONTENT0102產業園區榜單構建總覽不同類型產業園區榜單第一篇第一篇產業園區榜單構建總覽產業園區榜單構建總覽產業選擇隨著中國各行業集聚化發展,現有產業園區種類繁多。本次榜單產業的選擇主要依據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戰略新興產業分類(2018)中的戰略新興產業,包括生物醫藥、新能源、機器人、數字創意、新能源汽車、大數據和航空產業等;從戰略新興行業的整體特點看,除了發展高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特點外,“綠色化發展”也是大趨勢,而林業產業是規模最大的綠色經濟體,因此林業產業也作為本榜單產業選擇之一;此外,電子商務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消費

2、模式和生活方式,因此也將其作為本榜單產業選擇之一。除此之外,由于不同類型產業園區的發展階段不同,比如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和航空產業園區的仍處于發展初期,規劃建設和正在建設當中的園區較多,這類園區的榜單以“發展潛力”為考察核心,而其他相對成熟的產業園區以“綜合競爭力”為考察核心。5New Energy Vehicle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1Biomedical生物醫藥產業生物醫藥產業Biomedical2New Energy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3Robot Industry 機器人產業機器人產業4Digital Creative 數字創意產業數字創意產業6Big Data大數據產業大數據產業7Avi

3、ation Industry航空產業航空產業8Forestry林業產業林業產業9E-Commerce電子商務電子商務產業產業第二篇第二篇細分細分產業園區榜產業園區榜單單01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發展背景綜合發展指數體系構建生物醫藥產業園區TOP10榜單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發展背景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戰略新興產業分類(2018),生物醫藥產業是中國戰略新興產業之一。生物醫藥行業的特點包括高風險、高投入、高技術、周期長等,這一特性決定了其集聚化發展的優勢;以園區的形式聚集,可幫助生物醫藥企業快速獲取人才、資本、研發和企業資源,從而促進其成長。生物醫藥園區正逐步成為我國生物醫藥

4、產業發展的重要依托。1775.432381.362749.772978.833299.283417.1935544.00%00.050.10.150.20.250.30.350.4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E20122012- -20182018年中國年中國生物生物醫藥行業市場規模醫藥行業市場規模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規模(億元)增長率(%)小項目小平臺小成果小企業聚人才聚資本聚研發聚企業大項目大基地成果多影響大企業痛點企業痛點園區作用園區作用園區優勢園區優勢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發展指數體系構建一級指標

5、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二級指標三級指標三級指標園區經營實力競爭力(60%)規模競爭力園區生物醫藥產業收入企業入駐競爭力區入駐生物醫藥企業數量龍頭競爭力領先企業(國內外領先生物醫藥企業、研發中心等)指數園區環境競爭力(20%)城市綜合實力城市綜合實力包括軟環境、市場環境、基礎設施環境、社會服務環境、商務成本環境等因素;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的城市營商環境評價指數園區配套商業配套(酒店、會議廳、多功能廳等)、生活配套(餐廳、員工住宿、娛樂休閑區)、醫療健康配套、物業配套等園區政策扶持1)從層面看:國家、省級、市級、區級、園區2)從覆蓋范圍看:財稅激勵、產業扶持、金融扶持、科創激勵、人才引進和補貼、知識產

6、權保護等園區服務平臺競爭力1)從服務平臺主體:省級公共服務平臺、開發區公共服務平臺、園區服務平臺(園區一站式、對接企業直接入駐)2)從類型看:產業專業服務平臺、政府服務平臺、商務服務平臺、金融服務平臺、生活配套服務平臺園區創新競爭力(20%)人才競爭力高端人才(國家“千人計劃”、“雙創人才”、院士、碩博比例等)研發技術競爭力園區研發技術實力(實驗室、研發儀器、研發大樓設計等相關配套的水平、研發成果)為了解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發展現狀,發揮優秀園區的示范和引領作用,前瞻產業研究院構建了“綜合發展指數體系”,從園區經營實力競爭力、環境競爭力和創新競爭力三個維度來綜合考察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的綜合發展實

7、力。具體來看,綜合發展指數體系包括園區經營實力競爭力、環境競爭力和創新競爭力等3個一級指標,園區規模、入駐企業、龍頭企業、配套、政策、服務平臺等9個二級指標及11項三級指標。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發展指數體系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發展指數體系生物醫藥產業園TOP10榜單根據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發展指數評價指標體系,利用數理統計方法計算得出各園區的競爭力綜合評價指數,并形成生物醫藥產業園區TOP10榜單。從榜單可以看出,張江生物醫藥基地、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武漢光谷生物城、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和北京亦莊生物醫藥園位列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榜單前五位;優秀園區應積極增強內生力和發揮產業集聚作用,發揮引

8、領和示范作用。排名排名生物醫藥園區生物醫藥園區總分總分地區地區城市城市1張江生物醫藥基地(張江藥谷)0.88 上海上海2中關村生命科學園0.70 北京北京3武漢光谷生物城0.65 湖北武漢4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0.40 江蘇蘇州5北京亦莊生物醫藥園0.37 北京北京6中國醫藥城0.36 江蘇泰州7南京生物醫藥谷0.32 江蘇南京8中山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0.31 廣東中山9無錫(馬山)國家生命科學園園區0.22 江蘇無錫10泰達大健康產業園0.21 天津天津2018年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年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發展實力綜合發展實力榜單榜單TOP10在數據分析項目中,數據來源不同、量綱及量綱單位不同,為

9、了具備可比性和加權意義,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消除由以上原因帶來的偏差。原始數據經過數據處理后,各指標處于同一數量級,適合進行綜合對比評價。每單個指標測算指數采取無量綱化的方式,通過數學變換來消除原始變量(指標)量綱影響的方法。歸一化方法:分值=(該指標-min)/ (max-min)注意事項:注意事項:02新能源產業園區新能源產業園區新能源產業園區發展背景綜合發展指數體系構建新能源產業園區TOP10榜單新能源產業園區發展背景從全球和中國的能源消費總量情況看,中國能源消費量約占全球能源消費總量的三分之一。從中國能源利用結構看,新能源占比僅在20%左右,新能源利用程度仍然不夠;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中占

10、有很大比重,煤炭燃燒是我國生態環境破壞的最大污染源??偠灾?,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問題接踵而來,但是為保障經濟平穩運行和人們正常生活能源消費總量無法下降;因此,開發和利用新能源、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勢在必行。綜上,新能源產業市場前景廣闊。128.66129.89131.05132.78135.11137 41.6942.584343.644.8646 32.4%32.8%32.8%32.8%33.2%33.4%20.0%22.0%24.0%26.0%28.0%30.0%32.0%34.0%36.0%38.0%40.0%020406080100120140160201320142015201

11、620172018E20132013- -20182018年全球和中國能源消費總量年全球和中國能源消費總量全球能源消費總量(億噸油當量)中國能源消費總量(億噸油當量)中國占全球比重(%)煤炭, 60.40%石油, 19.40%新能源, 20.20%中國能源利用結構(中國能源利用結構(% %)煤炭煤炭燃燒危害燃燒危害:全球變暖;空氣過多污染顆粒,癌癥的并發率增加;污染土壤,食品安全問題。因此,開發利用新能源勢在必行。新能源產業園區綜合發展指數體系構建一級指標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二級指標含義含義園區新能源發展現狀(60%)園區新能源替代能源量園區內使用新能源每年可替代的標準煤能源量占園區能源消費比例園

12、區內新能源利用量占能源總消耗量比重園區分類新能源利用情況(20%)園區在新技術基礎上加以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類型(7項)核電、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氫能、智能電網等園區企業發展激勵因素(20%)地方政策支持有利于新能源企業的發展和技術推廣政策,包括:財政稅收、資金補助、人才引進、企業孵化、科技創新補貼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建立新能源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培育新能源專業化服務公司、開展新能源城市能力建設和培訓配套基礎設施及發展環境有利于新能源企業入駐的配套設施和發展的管理機制宣傳教育宣傳新能源知識,提高全社會對新能源的認識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戰略新興產業分類(2018),新能源產業是中國戰略新

13、興產業之一;其中,列舉的細分產業包括核電產業、風能產業、太陽能產業、生物質能和其他新能源產業、智能電網產業等。為了解我國新能源產業園區發展現狀,發揮優秀園區的示范和引領作用,前瞻產業研究院基于新能源產業特點構建了“綜合發展指數體系”,從園區新能源發展現狀、分類新能源利用情況和企業發展激勵因素三個維度來綜合考察新能源產業園區的綜合發展實力。具體來看,綜合發展指數體系包括園區新能源發展現狀、分類新能源利用情況和企業發展激勵因素等3個一級指標,園區替代能源量、占園區能源消費比例、分類能源利用情況、政策、公共服務平臺、配套、宣傳教育等7個二級指標,三級指標13個。新能源產業園區綜合發展指數體系新能源產

14、業園區綜合發展指數體系新能源產業園區TOP10榜單根據新能源產業園區綜合發展指數評價指標體系,利用數理統計方法計算得出各園區的競爭力綜合評價指數,并形成新能源產業園區TOP10榜單。從榜單可以看出,綜合競爭力榜單前三位有南京經開區新能源示范園區、鎮江新區新能源產業園和青島中德產業園。排名靠前園區在分類能源利用上優勢較大,以南京江寧開發區新能源產業示范園區為例,其細分新能源涉及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和智能電網,尤其是智能電網優勢。區域政策和資源是影響產業聚集的主要因素,從地區分布看,新能源產業園區在東部和中部地區發展態勢較好。排名排名新能源產業園總分總分地區地區城市城市1南京江寧開發區新

15、能源示范園區0.64 江蘇省南京2鎮江新區新能源產業園0.61 江蘇省鎮江3青島中德產業園0.46 山東省青島4長春經開區新能源示范園區0.42 吉林省長春5廣州開發區新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區0.41 廣東省廣州6中新天津生態城0.35 天津市天津7太原西山生態產業園區0.29 山西省太原8濱海高新區華苑產業園區0.18 天津市天津9馬鞍山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園區0.138 安徽省馬鞍山10北戴河新區新能源示范園區0.136 河北省秦皇島2018年新能源產業園區綜合發展實力榜單年新能源產業園區綜合發展實力榜單TOP10每單個指標測算指數采取無量綱化的方式,通過數學變換來消除原始變量(指標)量綱影響的方

16、法。歸一化方法:分值=(該指標-min)/ (max-min)注意事項:注意事項:天津, 2江蘇, 2山西, 1山東, 1吉林, 1河北, 1廣東, 1安徽, 1TOP10TOP10園區地區分布園區地區分布03機器人產業園區機器人產業園區機器人產業園區發展背景機器人產業園區發展現狀綜合發展指數體系構建機器人產業園區TOP10榜單機器人產業園區發展背景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戰略新興產業分類(2018),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中人工智能和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中的機器人與增材設備制造均與機器人產業緊密相關,機器人產業是我國重點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我國機器人市場進入高速增長期,工業機器人連續六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應

17、用市場,服務機器人需求潛力巨大,特種機器人應用場景顯著擴展。2018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達到87.4億美元。其中,工業機器人62.3億美元,服務機器人18.4億美元,特種機器人6.7億美元,占比分別為71%、21%、8%。23.833.639.452.669.487 00.050.10.150.20.250.30.350.40.45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E20132013- -20182018年中國機器人產業規模及預測情況年中國機器人產業規模及預測情況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億美元)增長率(%)工業機器人71%服務機器人2

18、1%特種機器人8%2018年機器人行業市場結構分布情況年機器人行業市場結構分布情況機器人產業園區發展現狀當前,以園區和龍頭企業為依托合力推動形成的產業集聚,已成為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一項重要特征。各地地方政府圍繞本體制造、系統集成、零部件生產等機器人產業鏈核心環節,主導建設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機器人產業園區,逐漸形成技術與資本高地,產業布局日趨合理,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吸引了相當一部分有發展前景的項目和企業積極加入園區。截至2018年底,中國機器人產業主要園區匯總如下:2018年中國機器人產業園區匯總情況(一)年中國機器人產業園區匯總情況(一)序號序號機器人產業園區機器人產業園區序號序號機器

19、人產業園區機器人產業園區序號序號機器人產業園區機器人產業園區1廣州機器人產業集群14常州機器人產業園27蕭山機器人小鎮2深圳南山機器人產業園15南京麒麟機器人產業園28杭州(余杭)機器人產業園3深圳市智能機器人產業園16張家港機器人產業園29嘉興干窯機器人小鎮4順德機器人產業聚集區17海安機器人小鎮30浙江琦星電子有限公司機器人產業園5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18唐山機器人產業園31安徽蕪湖國家級機器人產業集聚區6中山機器人產業聚集區19河北廊坊香河機器人產業園32合肥機器人產業園7坪山新區機器人產業園20河北廊坊固安機器人產業園33馬鞍山機器人產業集聚區8深圳寶安機器人制造產業園21石家莊機

20、器人產業園34肥東機器人小鎮9佛山庫卡機器人小鎮22滄州機器人產業園35宣城機器人制造產業園10碧桂園深圳機器人產業園23衡水泰華機器人產業園36南艷湖機器人小鎮11華豐國際機器人產業園24麗水機器人產業基地37沈撫新城機器人產業基地12昆山高新區機器人產業園25嘉興機器人智能制造產業園38沈陽新松智慧產業園13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機器人產業園26余姚機器人小鎮39大連金州新區國家智能裝備產業示范基地機器人產業園區發展現狀截至2018年底,中國機器人產業主要園區匯總(續)如下:2018年中國機器人產業園區匯總情況(二)年中國機器人產業園區匯總情況(二)序號序號機器人產業園區機器人產業園區序號序號

21、機器人產業園區機器人產業園區序號序號機器人產業園區機器人產業園區40大墨智能機器人產業園52湖南工業機器人產業園64陜西省漢中市智能制造產業園41武漢新松機器人小鎮53湘潭機器人產業園65哈爾濱哈南機器人產業園42武漢東湖高新區機器人產業園54長沙機器人產業園66重慶兩江機器人產業園43武漢蔡甸機器人產業園55上海機器人產業園67成都機器人產業園44荊門機器人產業園56浦東機器人產業園68晉江智能裝備(機器人)產業園45洛陽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園57天津機器人產業園69亦創智能機器人產業園46新鄉機器人產業園58濱海機器人產業園70柳州機器人產業園47鄭州工業機器人制造基地59九江星子機器人產業

22、園71貴陽經開區智能機器人生產基地48許昌智能機器人制造基地60南昌高新區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基地72甘泉堡特種機器人產業基地49山東西部智能機器人產業園61寶雞機器人智能制造產業園73烏魯木齊機器人產業園50青島國際機器人產業園62西安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基地74南通海安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園區51青島機器人產業園63陜西機器人智能制造產業園機器人產業園區綜合發展指數體系構建為了解我國機器人產業園區發展現狀,發揮優秀園區的示范和引領作用,前瞻產業研究院基于機器人產業特點構建了“綜合發展指數體系”,從園區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產業集群情況和園區提供的服務等三個維度來綜合考察機器人產業園區的綜

23、合發展實力。具體來看,綜合發展指數體系包括園區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園區產業集群指數和園區服務指數等3個一級指標,而園區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主要從機器人產業產值和企業入駐兩項指標綜合考量,園區產業集群指數主要從園區內機器人產業鏈集聚情況和細分領域集中度;園區服務指數主要考察園區基礎配套設施、金融服務、政策支出和公共服務平臺建立情況。機器人產業園區綜合發展指數體系機器人產業園區綜合發展指數體系一級指標一級指標含義含義園區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60%)園區機器人相關產業產值情況園區機器人企業入駐情況園區產業集群指數(20%)園區內機器人企業及其相關專業化供應商、服務供應商等集聚程度,產業集中度越高,園區

24、內企業成本越低,園區競爭優勢越大。主要考察兩個方面:第一,園區除機器人產業相關外,是否還有其他產業或其他智能裝備;第二,園區內機器人產業集中度,專研工業/服務機器人,還是同步發展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多細分領域園區服務指數(20%)園區配套設施、金融服務、政策扶持、是否建立公共服務平臺等綜合服務能力園區服務(20%)產業集群(20%)園區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 60% )機器人產業園區TOP10榜單排名排名機器人產業園區機器人產業園區總分總分地區地區城市城市1上海機器人產業園0.90 上海市上海2安徽蕪湖機器人產業集聚區0.77 安徽省蕪湖3南京麒麟機器人產業園0.71 江蘇省南京

25、4洛陽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園0.67 河南省洛陽5河北廊坊香河機器人產業園0.64 河北省廊坊6沈陽新松智慧產業園0.61 遼寧省沈陽7青島國際機器人產業園0.44 山東省青島8重慶兩江機器人產業園0.32 重慶市重慶9昆山高新區機器人產業園0.30 江蘇省昆山10常州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園0.27 江蘇省常州2018年機器人產業園區綜合發展實力榜單年機器人產業園區綜合發展實力榜單TOP10每單個指標測算指數采取無量綱化的方式,通過數學變換來消除原始變量(指標)量綱影響的方法。歸一化方法:分值=(該指標-min)/ (max-min)注意事項:注意事項:上海, 1安徽, 1江蘇, 3河南, 1河

26、北, 1遼寧, 1山東, 1重慶, 1機器人產業園機器人產業園TOP10地區分布地區分布根據機器人產業園區綜合發展指數評價指標體系,利用數理統計方法計算得出各園區的競爭力綜合評價指數,并形成機器人產業園區TOP10榜單。從榜單可以看出,綜合競爭力榜單前三位有上海機器人、安徽蕪湖機器人產業聚集區、南京麒麟機器人產業園。長三角地區在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中基礎相對最為雄厚,珠三角、京津冀地區機器人逐步發展壯大,東北地區雖具有一定機器人產業先發優勢,但近年來產業整體表現較為有限,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基礎較為薄弱,但已表現出相當的后發潛力。04數字創意產業園區數字創意產業園區數字創意產業園區發

27、展背景數字創意產業園區發展現狀綜合發展指數體系構建數字創意產業園區TOP10榜單數字創意產業園區發展背景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戰略新興產業分類(2018),數字創意產業是我國重點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細分包括數字創意技術設備制造、數字文化創意活動、設計服務、數字創意與融合服務等。數字創意產業是一種融合性產業,與文化產業之間的交集較大,而交集部分其實是2017年原文化部在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的“數字文化產業”。2.45 2.72 3.08 3.47 3.90 16.16 18.63 22.58 27.17 32.31 3.81%3.95%4.14%4.20%4.22%26.1

28、0%27.50%30.30%32.90%34.98%-0.6-0.5-0.4-0.3-0.2-0.100.10.20.30.401020304050607020142015201620172018E20142014- -20182018年年中國中國數字和文化產業規模相關情況數字和文化產業規模相關情況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萬億元)數字經濟總體規模(萬億元)文化占GDP比重(%)數字經濟占GDP比重(%) 數字經濟的背后,凸顯的是社會技術的進步、商業模式、消費模式的革新,這也為文化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隨著互聯網和數字技術的廣泛普及,動漫游戲、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網絡視頻等數字文化產業迅速發展,

29、成為了大眾文化消費的主要模式。數字文化產業是數字經濟與文化產業相融合的數字文化產業是數字經濟與文化產業相融合的產物產物數字文化產業是文化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契機數字文化產業是文化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契機 數字文化產業以文化創意內容為核心,依托數字技術進行創作、生產、傳播和服務,呈現技術更迭快、生產數字化、傳播網絡化、消費個性化等特點,有利于培育新供給、促進新消費,為深入推進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文化產業發展新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契機。數字創意產業園區發展現狀發展數字文化創意產業,既是承載和傳播城市軟實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產業轉型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手段;以園區為依托推動形成的產業聚集地,已成為我國

30、數字創意產業發展的一項重要特征。綜合中國人民大學以及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等兩大權威機構的城市文化創意指數情況,數字/文化創意發展較好的地區有:北京、上海、江蘇(蘇州)、浙江(杭州)、廣東(廣州、深圳、東莞等),整理以上省市級主要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如下:2018年中國數字創意產業園區匯總情況(一)年中國數字創意產業園區匯總情況(一)序號序號數字創意產業園區數字創意產業園區序號序號數字創意產業園區數字創意產業園區序號序號數字創意產業園區數字創意產業園區1上海張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13北京德必天壇WE國際文化創意中心25東億國際傳媒產業園2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1477文創園26751DP

31、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38號橋15中國北京出版創意產業園27恒通國際創新園4800秀創意產業集聚區16“新華1949”文化金融與創新產業園28北京電影學院影視文化產業創新園5長寧德必易園17西什庫31號29平房園區6M50藝術產業園18北京天橋演藝區30北京懋隆文化產業創意園7中廣國際廣告創意產業園19西海四十八文化創意產業園區31羊城創意園8上海天地軟件園20北京DRC工業設計創意產業基地32荔灣文化產業創意基地9創智天地21天寧1號文化科技創新園33深圳怡景動漫畫產業基地10越界創意園22北京文化創新工場車公莊核心示范區34騰訊眾創空間(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園11嘉誠胡同創意工場23萊錦文創

32、園35無錫靈山文化旅游創意產業園12中關村雍和航星科技園24郎園vintage文化創意產業園36東莞運河創意公社產業園數字創意產業園區發展現狀截至2018年底,中國數字創意產業主要園區匯總(續)如下:2018年中國數字創意產業園區匯總情況(二)年中國數字創意產業園區匯總情況(二)序號序號數字創意產業園區數字創意產業園區序號序號數字創意產業園區數字創意產業園區序號序號數字創意產業園區數字創意產業園區37銅牛電影產業園50數碼莊園文化創意產業園63徐州創意68文化產業園38798藝術區51南京鼓樓環南藝文化創意產業功能區64江蘇泰州文化創意產業園39北京塞隆國際文化創意園52蘇州南太湖文化產業示范

33、園區65鳳凰御元藝術基地40尚8國際廣告園53宜興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園66運河天地文化創意產業園41清華科技園54常州市創意產業基地67杭州運河(國家)廣告產業園42中關村數字電視產業園55揚州486非物質文化遺產集聚區68杭州數字娛樂產業園43中關村東升科技園56徐州淮海文博園69西溪創意產業園44768創意產業園57連云港杰瑞科技創意產業園70之江文化創意園45中關村軟件園58鹽城東方1號創意產業園71聚落5號創意產業園46星光影視園59廣州星力動漫游戲產業園72白馬湖生態創意城47北京大興新媒體產業基地60南通1895文化創意產業園73盛達電子信息產業園48北京城鄉文化科技園61蘇州工業園

34、區文化產業園74UTCP大學城創意園聚集區49弘祥1979文化創意園62田面創意設計產業園75中國深圳新媒體廣告產業園數字創意產業園區綜合發展指數體系構建為了解我國數字創意產業園區發展現狀,發揮優秀園區的示范和引領作用,數字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與城市的文化產業發展基礎息息相關。前瞻產業研究院基于數字創意產業特點構建了“綜合發展指數體系”。從園區數字創意產業發展現狀、城市基礎、產業集群情況和園區提供的服務等四個維度來綜合考察數字創意產業園區的綜合發展實力。具體來看,綜合發展指數體系包括園區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城市文化產業綜合指數、產業集群指數和服務指數等4個一級指標。數字創意產業園區綜合發

35、展指數體系數字創意產業園區綜合發展指數體系一級指標一級指標含義含義園區數字創意產業發展現狀(60%)園區數字/文化創意相關產業產值情況園區企業入駐情況城市文化產業綜合指數(10%)數字/文化創意發展與整個城市的文化發展息息相關,本指標采用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科技園和文化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主要城市的文化產業指數園區產業集群指數(10%)園區內數字/文化創意企業及其相關產業的集聚程度,如數字出版、文化裝備、動漫游戲影視、數字創意技術園區服務指數(10%)園區配套設施、金融服務、政策扶持、是否建立公共服務平臺等綜合服務能力數字創意園區城市基礎園區實力產業集聚園區服務數字創意產業園區TOP

36、10榜單排名排名數字創意產業園區數字創意產業園區總分總分地區地區城市城市1中關村軟件園0.95 北京北京2中廣國際廣告創意產業園0.48 上海上海3上海張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0.45 上海上海4中關村東升科技園0.38 北京北京5常州創意產業基地0.27 江蘇常州6上海天地軟件園0.26 上海上海7杭州運河(國家)廣告產業園0.225浙江杭州8廣州星力動漫游戲產業園0.217廣東廣州9田面創意設計產業園0.10 廣東深圳10羊城創意產業園0.04 廣東廣州2018年數字創意產業園區綜合發展實力榜單年數字創意產業園區綜合發展實力榜單TOP10每單個指標測算指數采取無量綱化的方式,通過數學變換來消除

37、原始變量(指標)量綱影響的方法。歸一化方法:分值=(該指標-min)/ (max-min)注意事項:注意事項:根據數字創意產業園區綜合發展指數評價指標體系,利用數理統計方法計算得出各園區的競爭力綜合評價指數,并形成數字創意產業園區TOP10榜單。從榜單可以看出,綜合競爭力榜單前三分別是:中關村軟件園、中廣國際廣告創意產業園、上海張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數字創意產業園發展較好的地區主要集中在北上廣深、常州和杭州?!笆濉眹覒鹇孕孕屡d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以數字技術和先進理念推動文化創意與創新設計等產業加快發展,促進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相關產業相互滲透。到2020年,形成文化引領、技術先進、鏈條完整

38、的數字創意產業發展格局,相關行業產值規模達8萬億元。數字數字創意產業發展創意產業發展前景前景05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發展背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發展現狀發展潛力指數體系構建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TOP10榜單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發展背景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戰略新興產業分類(2018),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我國重點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根據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2018年,中國汽車銷量為2808.1萬輛,中國車市迎來28年首次負增長,中國汽車市場增長顯出“疲態”。但是,從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看,2018新能源汽車銷售首次突破百萬輛,達125.6萬輛,增長率為61.6%。綜上,中國

39、汽車市場整體呈現負增長,但是新能源汽車的各項數據依然飄紅,意味著我國新能源汽車正在走進一個快速增長時期,市場前景廣闊。1930.6 2198.4 2349.2 2459.8 2802.8 2887.9 2808.1 13.9%6.9%4.7%13.9%3.0%-2.8%-0.04-0.0200.020.040.060.080.10.120.140.16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22012- -20182018年年中國中國汽車銷量及增長情況汽車銷量及增長情況中國汽車銷量(萬輛)增長率(%)1.8 7.5

40、33.1 50.7 77.7 125.6 316.7%341.3%53.2%53.3%61.6%00.511.522.533.5402040608010012014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22012- -20182018年年中國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及增長情況新能源汽車銷量及增長情況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萬輛)增長率(%)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發展現狀中國主要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地區分布匯總中國主要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地區分布匯總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前十地區有北京、陜西、浙江、湖北、安徽、上海、廣東、湖南、重慶和江西,占比高達70%以上,地區集聚性較強。前瞻產業研究院通過對新能

41、源汽車產業的監測,匯總目前中國主要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以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為主要產業)如下:產地產地主要產業園區主要產業園區北京順義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北京新能源汽車科技產業園(大興)、北京(房山)高端制造業基地、昌平新能源汽車設計制造產業基地陜西開沃新能源汽車智造基地、渭南高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寶能集團新能源產業園(西安)、迪信通新能源產業園浙江游俠電動汽車超級工廠、威馬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園、寶能集團新能源產業園(杭州)湖北星暉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園、寶能集團新能源產業園(武漢)、襄陽揚子江億興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東風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安徽舒城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上海上海市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產

42、業基地廣東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寶能集團新能源產業園(廣州)、正道集團汕頭基地、小鵬汽車肇慶基地、長江汽車佛山基地、珠海銀隆新能源產業園、陸地方舟新能源項目其他寶能集團新能源產業園(昆明)、鹽城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南寧新能源汽車科技產業園、廣微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四川 內江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金康新能源重慶基地、中能東道(長春)新能源產業園、黑龍江龍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 、常州新能源車輛專題產業園、陵縣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江蘇正宇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廣順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產業園、河南省新鄉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鹽城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濰坊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聊城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新能源汽車產業園

43、區發展潛力指數體系構建為了解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發展現狀,發揮優秀園區的示范和引領作用。前瞻產業研究院基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特點構建了“發展潛力指數體系”。從促進園區發展潛力因素和促進園區企業發展因素兩大維度來綜合考察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的發展潛力。具體來看,發展潛力指數體系包括2項一級指標,園區產能、投資、規劃用地、政策支持、產業集聚和園區服務等6個二級指標。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發展潛力指數體系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發展潛力指數體系一級指標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二級指標含義含義促進園區發展潛力因素(60%)產能情況/規劃(30%)園區新能源汽車目前產能及短期內產能規劃情況園區投資/規劃投資(20%)園區投資

44、強度決定園區研發、制造、運營等多個階段,該指標考察園區累計投資和規劃投資額度規劃用地(10%)新能源汽車屬于大規模制造業,規劃用地大小影響園區入駐企業未來規模大小促進園區企業發展因素(40%)政策支持指數(20%)新能源汽車正處于發展期,國家、地區和園區的扶持和鼓勵政策能有效激勵新能源企業的發展,園區提供的政策有利于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化發展,政策激勵作用更明顯;綜合考慮財稅、補貼、人才、金融等產業集聚指數(10%)考察園區內產業鏈的集聚情況,包括整車制造、核心部件(電機、電池等)生產、關鍵技術研發、展示體驗、零部件柔性化配套、自動駕駛試驗區等園區服務指數(10%)考察園區配套服務提供情況,包括

45、物流倉儲、商業配套、汽車金融、汽車小鎮等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TOP10榜單排名排名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總分總分地區地區城市城市1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0.72 廣東廣州2寶能集團新能源產業園0.68 廣東廣州3鹽城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園0.48 江蘇鹽城4上海市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產業基地0.42 上海上海5星暉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園0.35 湖北黃岡6渭南高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0.32 陜西渭南7開沃新能源汽車智造基地0.24 陜西西安8游俠電動汽車超級工廠0.20 浙江湖州9順義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0.19 北京北京10威馬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園0.16 浙江溫州201

46、8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發展潛力榜單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發展潛力榜單TOP10每單個指標測算指數采取無量綱化的方式,通過數學變換來消除原始變量(指標)量綱影響的方法。歸一化方法:分值=(該指標-min)/ (max-min)注意事項:注意事項: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發展潛力指數評價指標體系,利用數理統計方法計算得出各園區的發展潛力指數,并形成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TOP10榜單。從榜單可以看出,最具發展潛力的五大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分別是: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寶能集團新能源產業園、鹽城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園、上海市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產業基地、星暉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園???投 資:450億

47、元年 產 能:40萬臺規劃面積:7500畝總 產 值:1700億元利稅:420億元推動就業:2萬人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06大數據大數據產業園區產業園區大數據產業園區發展背景大數據產業園區發展現狀綜合發展指數體系構建大數據產業園區TOP10榜單大數據產業園區發展背景隨著互聯網和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大數據應用市場不斷擴大,大數據作為國家戰略,在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戰略新興產業分類(2018),大數據是我國重點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細分行業之一。從大數據產業層級來看,主要分為三層,分別是融合應用層、數據服務層和基

48、礎支撐層。預計到2020年,大數據產業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基礎支撐層仍然是大數據產業的核心環節,融合應用層是大數據產業未來迅速發展的著力點,數據服務層提供輔助性的服務。融合應用融合應用:政府大數據、工業大數據、農業大數據、金融大數據、醫療大數據、營銷大數據、交通發數據、電信大數據等應用數據服務數據服務:數據交易、數據采集和預處理、數據分析和可視化、數據安全基礎支撐基礎支撐:方法和工具(數據采集、分析和處理),資源管理平臺,網絡、存儲和計算等硬件設施大數據產業三大層級大數據產業三大層級38000135010700基礎支撐數據服務融合應用2020年年大數據產業規模預測(億元大數據產業規模預測(

49、億元)大數據產業園區發展現狀八大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ㄎ鞑浚簢壹壌髷祿C合試驗區重慶市(西部):區域示范類綜合試驗區上海市(東部):區域示范類綜合試驗區河南?。ㄖ胁浚簠^域示范類綜合試驗區珠江三角洲(東部):跨區域類綜合試驗區京津冀(東部):跨區域類綜合試驗區沈陽市(東北):區域類綜合試驗區內蒙古(西部):大數據基礎設施統籌發展類綜合試驗區大數據產業園區發展現狀隨著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和中央網信辦批復八大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成立后,各地政府和企業也在積極推進大數據產業的發展,陸續設立大數據產業園區。以河南省為例,為加快推進河南省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培育壯大數據產業集群,河南省發改

50、委組織開展了大數據產業園區規劃建設工作,洛龍區洛陽大數據產業園等18個園區列入全省大數據產業園區。前瞻產業研究院通過監測中國大數據產業市場,匯總截至2018年底中國109個大數據產業園區情況如下:2018年中國大數據產業園區匯總情況(一)年中國大數據產業園區匯總情況(一)序號序號大數據產業園區大數據產業園區序號序號大數據產業園區大數據產業園區序號序號大數據產業園區大數據產業園區1中關村大數據產業園13三門峽大數據產業園區25張家口大數據產業園2鄭州高新區大數據產業園區14南陽白河大數據產業園區26承德德鳴大數據產業園3洛龍區洛陽大數據產業園區15商丘市睢陽大數據產業園區27廊坊開發區大數據產業

51、園4鄭州航空經濟綜合試驗區國際智能終端大數據產業園區16駐馬店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大數據產業園區28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數據產業示范基地5洛陽先進制造業產業集聚區大數據產業園區17長垣縣大數據產業園區29曹妃甸大數據區塊鏈產業園6平頂山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大數據產業園區18固始縣大數據產業園區30石家莊大數據產業園7安陽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大數據產業園區19新蔡縣大數據產業園區31濟南高新區齊魯創新谷8鶴壁市大數據產業園區20和林格爾新區大數據產業園32“中國數都”全球大數據應用研究及產業示范基地9新鄉市大數據產業園區21草原云谷大數據產業基地33濟寧市大數據產業園10濮陽市大數據智慧生態園區22中國

52、電信云計算內蒙古信息園34山東數字經濟產業園11許昌市大數據產業園區23鄂爾多斯云基地35濱州大數據產業園12漯河市大數據產業園區24環渤海(營口)大數據產業園36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及產業園大數據產業園區發展現狀截至2018年底,中國大數據產業主要園區匯總(續)如下:2018年中國大數據產業園區匯總情況(二)年中國大數據產業園區匯總情況(二)序號序號大數據產業園區大數據產業園區序號序號大數據產業園區大數據產業園區序號序號大數據產業園區大數據產業園區37鹽城市大數據產業園52廬陽大數據產業園67湖南云龍大數據產業園38南京大數據產業基地53烏鎮大數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68證通云計算大數據產

53、業園39蘇州高鐵新城大數據產業園54楊汛橋大數據產業園69高新區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創新與服務示范園區40南通大數據產業園區55浙江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70灃西新城大數據產業園41南通國際數據中心產業園56百度云智寧波大數據產業基地71寶雞大數據產業園42淮安大數據產業園57杭州云谷(一期)云計算大數據產業園72錦陽新城大數據產業園43連云港高新區大數據產業園58中科福州數據園73延安大數據產業園44淮海大數據產業園59南平(浪潮)大數據產業園74黃河金三角(華為)大數據產業園45浪潮無錫大數據產業園60東南大數據產業園75川西大數據產業園46揚州經濟開發區大數據產業園61廈門軟件園76崇州經開區

54、大數據產業園47常州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與產業園62廈門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與產業園77成都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及產業園試點48上海市北高新技術服務園63國家級地理空間大數據產業基地78仙桃數據谷/仙桃國際大數據谷49永川軟件園64華記黃埔大數據產業園79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西南中心及產業園50物聯網產業園65重慶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80盤古大數據產業園51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部中心暨大健康產業園66東江湖大數據產業園區81重慶移動互聯網產業園大數據產業園區發展現狀截至2018年底,中國大數據產業主要園區匯總(續)如下:2018年中國大數據產業園區匯總情況(三)年中國大數據產業園區匯總情況(

55、三)序號序號大數據產業園區大數據產業園區序號序號大數據產業園區大數據產業園區82中國智谷(重慶)科技園96韶關“華南數谷”大數據產業園83貴陽乾鳴國際信息產業園97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數據產業園84貴安綜保區電子信息產業園98廣梅共建大數據產業園85貴陽大數據安全產業園99佛山市南海區大數據產業園86中國電信云計算貴州信息園100東莞市松山湖(生態園)87藝龍新區大數據產業園101中山市火炬大數據產業園88百鳥河大數據基地102中山美居智能制造大數據產業園89貴州凱里經濟開發區大數據產業園103廣東福能大數據產業園90貴安數字經濟產業園104肇慶大數據云服務產業園91光谷云村105深汕特別合作區

56、大數據產業園92左嶺大數據產業園106云浮市云計算大數據產業園93廣東省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園107廣東省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園94珠海智慧產業園108廣州開發區大數據產業園95廣州增城大數據產業園109江門市“珠西數谷”省級大數據產業園大數據產業園區綜合發展指數體系構建為了解我國大數據產業園區發展現狀,發揮優秀園區的示范和引領作用。前瞻產業研究院構建了“大數據產業園區綜合發展指數體系”。從地區大數據產業發展基礎、園區產業發展實力和園區企業成長性三個維度來綜合考察園區的綜合發展實力。具體來看,綜合發展指數體系包括3個一級指標,地區大數據發展水平指數、園區大數據產業發展實力、大數據產業研發指數、產業

57、集聚情況、服務水平、政策支持6個二級指標。大數據產業園區綜合發展指數體系大數據產業園區綜合發展指數體系一級指標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二級指標含義含義地區大數據產業發展基礎(20%)地區大數據發展水平指數(20%)大數據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其發展前景與地區產業基礎息息相關。工信部和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各地區大數據發展水平指數,綜合考慮不同地區的發展環境、大數據產業及應用、技術研發創新和數據開放共享等因素園區產業發展實力(50%)園區大數據產業發展實力(30%)園區大數據項目落地情況/企業入駐情況園區大數據產業研發指數(20%)園區對于大數據產業生態的建設完善度,園區內的大數據企業的創新能

58、力園區企業成長性(30%)園區產業集聚情況(10%)考察園區內產業鏈的集聚情況,包括大數據產業鏈涉及的硬件基礎支撐、軟件技術開發、大數據應用、大數據衍生產業、大數據交易等層面園區服務水平(10%)園區在服務運營方面的能力,包括為園區內企業提供的金融、創業、人才、培訓、政策咨詢、中介、市場拓展等多項服務,覆蓋自然生態、創業生態、產業生態、政務生態多方面園區內提供的政策支持(10%)園區內企業可獲得的政策(國家層面、省市層面、開發區/園區層面),涵蓋創新體系建設、人才培養和家屬保障、加強企業引培機制、支持園區平臺建設、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支持優質企業落地、現行電價收費標準等大數據產業園區TOP10榜

59、單排名排名大數據產業園區大數據產業園區總分總分地區地區城市城市1中關村大數據產業園(中關村軟件園和清華科技園兩個分園)0.83 北京北京2貴安綜保區電子信息產業園0.55 貴州貴安新區3上海市北高新技術服務園0.54 上海上海4仙桃數據谷/仙桃國際大數據谷0.53 重慶重慶5鹽城市大數據產業園0.49 江蘇鹽城6東南大數據產業園0.40 福建福州7廊坊開發區大數據產業園0.37 河北廊坊8佛山市南海區大數據產業園0.35 廣東佛山9廈門軟件園0.31 福建廈門10承德德鳴大數據產業園0.29 河北承德2018年大數據產業園區綜合發展實力榜單年大數據產業園區綜合發展實力榜單TOP10根據大數據產

60、業園區綜合發展指數評價指標體系,利用數理統計方法計算得出各園區的競爭力綜合評價指數,并形成大數據產業園區TOP10榜單。從榜單可以看出,綜合競爭力榜單前三分別是:中關村大數據產業園、貴安綜保區電子信息產業園和上海市北高新技術服務園。其中,中關村大數據產業園是由海淀區政府、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中關村管委會共同建設,目前設立中關村軟件園和清華科技園兩個分園,建筑面積2.5萬余平方米。07航空產業園區航空產業園區航空產業園區發展背景航空產業園區發展現狀綜合發展指數體系構建航空產業園區TOP10榜單航空產業園區發展背景航空產業發展水平,是科技技術、經濟發展和關乎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根據國

61、家統計局公布的戰略新興產業分類(2018),航空裝備產業是我國重點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中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細分行業之一。近幾年,民航和通用航空行業均快速發展。此外,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到2020年,要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通用航空器達到5000架以上,年飛行量200萬小時以上,發展形成一批具有市場競爭能力的通用航空企業,國產通用航空器在通用航空機隊中的比例明顯提高,通用航空業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初步形成安全、有序、協調的發展格局。671.7748.1851.7962.51083.11102.410.1%11.4%13.8%13.0%12.5%11.6%-5

62、0.0%-40.0%-30.0%-20.0%-10.0%0.0%10.0%20.0%-1001003005007009001100130015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1-112013-2018年中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年中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民航運輸總周轉量(億噸公里)增長率(%)52.9867.573.576.4783.7593.82.5%27.4%8.9%4.0%9.5%12.0%-100.0%-80.0%-60.0%-40.0%-20.0%0.0%20.0%40.0%02040608010012014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E2013-2

63、018年年中國中國通用航空飛行時間通用航空飛行時間通航飛行時間(萬小時)增長率(%)航空產業園區發展現狀隨著近年來中國航空產業重點項目不斷取得突破,我國的航空產業基礎不斷發展壯大,航空產業集群也開始快速成型。民航局、交通部、工信部等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十三五期間,通過打造民航基礎技術研究基地、應用技術開發基地、核心技術產業基地、成果轉化效益基地和創新人才發展基地的方式來促進中國航空業發展。前瞻產業研究院通過對航空產業的市場監測,匯總國內航空產業園區(包括運營、在建、規劃等狀態)如下:2018年中國年中國航空航空產業園區匯總情況(一)產業園區匯總情況(一)序號序號航空產業園區航空產業園區序號序

64、號航空產業園區航空產業園區序號序號航空產業園區航空產業園區1兩江新區航空產業園13成都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25佛岡航空產業園2航空航天產業園14成飛航空高科技產業園26韓城市航空產業園3寧波杭州灣航空產業園15金堂通用航空產業園27青云航空產業園4紹興濱海新城通用航空產業園16自貢航空產業園28濟南航空產業園5昆山淀山湖航空產業園17法庫通用航空產業園29青島航空城6嘉興南湖航空產業園18上海臨港新城航空產業園30煙臺航空產業園7湖州安吉航空產業園19西安閻良航空高新技術產業基地31大高航空城8舟山航空產業園20漢中航空工業園32威海航空產業園9北航長鷹通用航空產業園21中航工業基礎產業園3

65、3萊蕪航空運動基地10昆明直升機通用航空綜合服務基地22飛行培訓和航空安全裝備園34航空循環經濟產業園11天津濱海新區民用航空產業園23鹵陽湖通用航空產業園35膠州市洋河通用航空產業園12天津臨空產業區航空城24西北通用航空產業園36滕州通航產業園航空產業園區發展現狀2018年中國年中國航空航空產業園區匯總情況(二)產業園區匯總情況(二)序號序號航空產業園區航空產業園區序號序號航空產業園區航空產業園區序號序號航空產業園區航空產業園區37包頭眾翔通用航空產業園53南通航空產業園69福州通用航空產業基地38鄂爾多斯通用航空產業園54常州航空產業園70多功能航空產業園39沈陽通用航空產業基地55丁蜀

66、通航產業園71長汀縣通用航空產業園40朝陽通用航空基地56長春航空科技產業園72北京航空產業園41大連通用航空城57株洲航空產業園73北京密云通用航空產業園42盤錦通用航空產業園58長沙航空產業園74合肥航空產業園43法庫通用航空產業園59武漢航空產業園75蕪湖航空產業園44大連航空產業園60襄樊航空航天工業園76定遠縣航空產業園45南昌航空工業城61哈爾濱通航產業綜合示范區77碭山縣通用航空產業園46景德鎮航空零部件產業園62登封市航空產業園78應流(金安)航空產業園47建湖藍天航空航天產業園63安陽通航產業園79航發株洲航空動力產業園48鎮江航空產業園64河北航空城80云南高新區通用航空產

67、業園暨馬金鋪航空飛行營地49鹽城航空航天產業園65承德航空科技產業園81景德鎮軍民融合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50南京航空產業園66阜平通用航空產業園82株洲航空城51海門航空產業園67安順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83北京平谷通用航空產業園52無錫航空產業園68珠海航空產業園84蒲城內府通航運營園截至2018年底,中國航空產業主要園區匯總(續)如下:航空產業園區發展潛力指數體系構建為響應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促進通用航空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堅持集聚發展,示范先行”的號召,發揮優秀園區的示范和引領作用,前瞻產業研究院構建了“航空產業園區發展潛力指數體系”。從園區發展潛力、園區

68、產業集聚指數和園區企業成長性三個維度來綜合考察園區的綜合發展實力。具體來看,綜合發展指數體系包括3個一級指標,6個二級指標。航空產業園區發展潛力指數體系航空產業園區發展潛力指數體系一級指標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二級指標含義含義園區發展潛力(50%)園區發展潛力(50%)各地區政府對該園區2020年的產值規劃或各個通用航空綜合示范區發布的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實施方案中對園區2020年通用航空產業規模目標園區產業集聚指數(20%)主干產業主要指航空產業主干的整機制造、飛機設計、強度試驗、試飛鑒定等分支產業主要指航空產業分支的機載系統、航空大部件、航空新材料等配套產業航空零部件加工、轉包生產、專用裝備制

69、造、航空維修、航空教育培訓、通航運營等組成的配套產業其他新型材料、軌道交通、汽車制造、高效節能裝備、煤炭石油裝備、電力機械裝備等園區企業成長性(30%)園區服務平臺/配套(10%)園區在服務運營方面的能力和配套設施情況,包括為園區內企業提供的金融、人才、培訓、政策咨詢等多項服務和商業生活配套設施建設情況園區內提供的政策支持(20%)可享受國家部委、省市、航空基地/園區管委會等各級政府的專項扶持政策;涵蓋貸款貼息、股權投入、獎勵補助等多種形式的資金扶持,稅收減免、房租補貼、人才基金、創業基金等多種優惠政策; “一企一策”的特殊優惠政策航空產業園區TOP10榜單排名排名航空產業園區航空產業園區總分

70、總分地區地區城市城市1沈陽通用航空產業基地0.83遼寧沈陽2南昌航空工業城0.53江西南昌3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新技術產業基地0.49陜西西安4珠海航空產業園0.464廣東珠海5成都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0.463四川成都6天津臨空產業區(航空城)0.456天津天津7哈爾濱通航產業綜合示范區0.42黑龍江哈爾濱8株洲航空產業園0.29湖南株洲9安順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0.28貴州安順10荊門通用航空產業園0.15湖北荊門2018年航空產業園區發展潛力榜單年航空產業園區發展潛力榜單TOP10根據航空產業園區發展潛力指數評價指標體系,利用數理統計方法計算得出各園區的發展潛力綜合評價指數,并形成航空

71、產業園區TOP10榜單。從榜單可以看出,綜合競爭力榜單前三分別是:沈陽通用航空產業基地、南昌航空工業城、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其中,沈陽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在技術創新、產業發展、運營服務、空域航線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已形成“一基地雙園區”的布局,即法庫通用航空產業基地和沈北、渾南航空產業園。08林業林業產業園區產業園區綠色示范園區建設情況林業產業園區發展背景林業產業園區TOP15榜單綠色示范園區建設情況工信部發布的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綠色發展理念成為工業全領域全過程的普遍要求,工業綠色發展推進機制基本形成,綠色制造產業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和國

72、際競爭新優勢,工業綠色發展整體水平顯著提升;要建立百家綠色示范園區和千家綠色示范工廠,推廣普及萬種綠色產品,主要產業初步形成綠色供應鏈。其中,2017年已首批選出了24家綠色工業示范園區,2018年第二批和第三批分別選出了22和34家,合計80家。截止截止2018年底中國綠色工業示范園區(一)年底中國綠色工業示范園區(一)序號序號綠色工業示范園區綠色工業示范園區序號序號綠色工業示范園區綠色工業示范園區序號序號綠色工業示范園區綠色工業示范園區1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13聊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5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蒙西高新技術工業園區2河北安國現代中藥工業園區14日照市北經濟開發區26上?;瘜W工業經濟

73、技術開發區3內蒙古鄂托克經濟開發區15瀏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7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4烏海經濟開發區海勃灣工業 園16惠州大亞灣石化產業園區28江蘇省泰興經濟開發區5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7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29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6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18璧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30江蘇東臺經濟開發區7蘇州工業園區19貴州甕安經濟開發區31湖州現代物流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園區8江蘇邳州經濟開發區20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32廣德經濟開發區9蘇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 區21石嘴山經濟技術開發區33安徽阜陽界首高新區田營產業園10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22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東能源化工基地34濰坊市高新技

74、術開發區11寧國經濟技術開發區23銀川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35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2豐城市循環經濟園區24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36紅旗渠經濟技術開發區綠色示范園區建設情況截止2018年底中國綠色工業示范園區匯總(續)如下:截止截止2018年底中國綠色工業示范園區(年底中國綠色工業示范園區(二二)序號序號綠色工業示范園區綠色工業示范園區序號序號綠色工業示范園區綠色工業示范園區序號序號綠色工業示范園區綠色工業示范園區37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52揚州高新技術開發區環??萍籍a業園67濟源市虎嶺產業集聚區38桂林經濟技術開發區53常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68長垣縣產業集聚區39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54

75、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69國家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40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55湖州經濟技術開發區70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41呈貢工業園區56安徽新蕪經濟開發區71梧州循環經濟產業園區42榆林經濟技術開發區(榆神工業區)57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72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43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科技產業園區58桐城經濟技術開發區73成都新都工業園區44石嘴山生態經濟開發區59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74瀘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45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60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75貴州西秀經濟開發區46哈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61井岡山經濟技術開發區76玉溪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47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62江西

76、章貢高新技術產業園區77陜西航天經濟技術開發區48西青經濟技術開發區63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78白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49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64威?;鹁娓呒夹g產業開發區79民樂生態工業園區50清河經濟開發區65山東萊城工業園80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川工業園區51包頭裝備制造產業園區66許昌經濟技術開發區林業產業園區發展背景戰略新興產業分類(2018)中的節能環保產業也對應體現了綠色發展的重要性。而林業產業是規模最大的綠色經濟體,中國林業產值從2011年的4090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7.33萬億元,增長了18倍,成為世界上林業產業發展最快的國家和世界林產品生產、貿易、消費第一大國,對“綠水青山

77、就是金山銀山”做出了最生動的詮釋。林業產業向社會提供基礎性產品和服務,木竹材、松香、栲膠、紫膠等產品作為基礎性工業原材料,廣泛用于建筑、造紙、家具、造船、鐵路和軍工等領域,是國民經濟基礎性產業。5.946.497.17.339.86%9.26%9.40%3.24%-0.8-0.7-0.6-0.5-0.4-0.3-0.2-0.100.10.2012345678910201520162017201820152015- -20182018年中國年中國林業林業產值及其變化情況產值及其變化情況中國林業產值(萬億元)增長率(%)傳統產業 朝陽產業基礎產業 富民產業生物產業 碳匯產業資源可再生、產品可降解涵

78、蓋范圍廣、就業容量大產業鏈條長、產品種類多林業產業特點林業產業特點林業產業園區TOP15榜單排名排名林業產業園區林業產業園區地區地區排名排名林業產業園區林業產業園區地區地區1曹縣家居產業示范園區山東省9桃江楠竹產業示范園區湖南省2南康家具產業示范園區江西省10漳平戶外木竹制品產業示范園區福建省3文安人造板產業示范園區河北省11冷水灘林業產業示范園區湖南省4壽光木材加工貿易示范園區山東省12新田林產工業示范園區湖南省5邳州木制品產業示范園區江蘇省13曹妃甸林業產業示范園區河北省6綏寧木竹產業示范園區湖南省14平泉山杏產業示范園區河北省7永春香產業示范園區福建省15青神竹編產業示范園區四川省8安吉

79、竹產業示范園區浙江省2018年林業產業園區規模榜單年林業產業園區規模榜單TOP15林業產業是規模最大的綠色經濟體;但另一方面,林業產業的主要行業人造板業、家具業等又被列為重點大氣污染治理行業。據林產工業協會的統計是,2017年大約關閉了4000多家小型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加速了整個林產工業的升級,對產業而言,需要有特色的產業園區作為強大載體,來完成新舊動能轉換。綠色化、園區化發展是林業產業做大做強的必然要求。林業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中對林業產業規模,產業素質和資源基礎均提出了一系列規劃;其中,林產品進出口貿易額已經達到預期;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從2014年開始分別認定了三批,128、166和1

80、42家,龍頭企業指標已經完成87.2%;到2020年中國要創建50個產業示范園區。截至2018年底,有15家園區被認證為中國林業產業示范區,示范園區指標認定完成30%?;趫@區產值規模這一維度形成林業產業園區榜單如下:09電子商務產業園區電子商務產業園區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發展背景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發展現狀綜合發展指數體系構建電子商務產業園區TOP10榜單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發展背景近年來,世界經濟正向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成為全球共識。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建設“數字中國”、“網絡強國”,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市場規模位居全球第二,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有力促進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81、電子商務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數字經濟最活躍、最集中的表現形式。電子商務“十三五規劃”中確立了2020年電子商務交易額40萬億元、網絡零售總額10萬億元的發展指標;2017年分別已經完成指標的72.9%、71.8%。在政府和市場的共同推動下,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更加注重效率、質量和創新;電子商務產業園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我國電子商務產業集聚化發展。10.416.3921.7926.129.1632 40-0.8-0.6-0.4-0.200.20.40.60.801020304050607020112011- -20202020年中國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及增長率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及增長率中國電子

82、商務交易總額(萬億元)增長率(%)1.852.793.885.167.188.6 10-0.8-0.6-0.4-0.200.20.40.6-11357911131520112011- -20182018年年中國中國電子商務網上零售交易規模及增長率電子商務網上零售交易規模及增長率網上零售交易規模(萬億元)增長率(%)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發展現狀截至2018年底,中國100家電子商務產業示范園區/基地匯總如下:2018年中國年中國100家電子商務家電子商務產業示范園區產業示范園區/基地匯總情況(一)基地匯總情況(一)序號序號電子商務產業園區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序號序號電子商務產業園區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序號序

83、號電子商務產業園區電子商務產業園區1北京市通州商務園17沈陽渾南電子商務產業園33南京玄武區徐莊軟件園2北京市大興區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18遼寧(本溪)生物醫藥產業園區34淮安電子商務現代物流園3海淀區中關村軟件園19沈陽永安新城電子商務產業園區35無錫山水城電子商務產業園4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20錦州濱海電子商務產業基地36宿遷電子商務產業園區5中關村科技園區石景山園21長春凈月經濟開發區37常州創意產業基地6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2四平電子商務產業園38杭州市西湖區文三街電子信息街7天津海濱國際商貿物流城23哈爾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39金華市區電子商務產業基地8天津京津電子商務產業園2

84、4綏芬河邊境經濟合作區40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網商服務區9河北省石家莊市25大慶電子商務產業園41杭州東方電子商務園10清河羊絨電子商務產業園26牡丹江經濟開發區電子商務企業園42杭州北部軟件園11山西侯馬經濟開發區27嘉定電子商務產業園43寧波電子商務城12太原高新區電子商務產業園28浦東唐鎮電子商務創新港44寧波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園13赤峰電子商務基地29普陀區中環商貿區45合肥(蜀山)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14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金川工業園區30虹橋臨空經濟園區46安徽青年電子商務產業園15包頭金屬深加工園區31南京市建鄴區47安慶智慧產業園16通遼電子商務產業園32蘇州金楓電子商務產業園4

85、8海峽電子商務產業基地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發展現狀2018年中國年中國100家電子商務家電子商務產業示范園區產業示范園區/基地匯總情況(二)基地匯總情況(二)序號序號電子商務產業園區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序號序號電子商務產業園區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序號序號電子商務產業園區電子商務產業園區49德化電子商務產業園67益陽中南電子商務產業園85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50莆田城廂區安福電子商務城68廣州云埔電子商務園區86銅仁高新區電子商務產業園51弘橋智谷(泉州)電商產業基地69廣州荔灣區花地河電子商務集聚區87昆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52廈門(海滄)電子商務產業基地70虎門服裝電子商務產業園88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

86、發區53濰坊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71肇慶三榕電子商務產業園89西安國際港務區54煙臺電子商務產業園72順德龍江家具電子商務產業園90甘肅省酒泉市55威??缇畴娮由虅债a業基地73深圳市福田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91隴南電子商務產業孵化園56濟南山大路電子商務產業園74前海(全球)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92蘭州新區聯創智業園57青島市嶗山區75蛇口網谷93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58前灣保稅港區76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94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寧夏軟件園59鄭州市鄭東新區電子商務基地77桂林電商谷95烏魯木齊市高新技術開發區60河南省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基地78北海高新技術產業園96新疆伊犁州奎屯市61開封

87、電子商務產業園79成都青羊總部基地97巴州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電子商務產業園62武漢市漢正街都市工業區80瀘州臨港產業物流園區98新疆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63襄陽高新區電子商務基地81環電子科大移動電子商務產業基地99贛州南康家具市場64武漢市漢口北市場群82重慶市渝中區100江西新余高新區電子商務產業園65湖南省長沙市83重慶網商產業園66岳陽電子商務產業園84重慶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綜合發展指數體系構建隨著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電子商務呈現出四大特征;移動電商逐漸成長為主流電商模式;消費者選擇多渠道購物成為常態;電商服務需求個性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人工智能、虛擬/增強現實等技術在近

88、些年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電子商務正是這些技術應用范圍最廣的領域之一,Garter預測,2020年前后全球80%的消費交易將有人工智能技術的參與。為了解我國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發展現狀,發揮優秀園區的示范和引領作用。前瞻產業研究院基于電子商務產業特點構建了“綜合發展指數體系”。通過匯總整理商務部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2017和各電子商務園區官方網站及其對應省市網站新聞信息,綜合從各電子商務示范園區/基地的電子商務交易規模、營業收入、入駐企業(國家級示范企業、省級示范企業、市級示范企業)、稅收等多維度考察其發展實力。電子商務園區綜合發展指數體系電子商務園區綜合發展指數體系一級指標一級指標含義含義園區經

89、營規模園區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基地全體電子商務企業產生的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包括企業間B2B電子商務交易額、網絡零售額、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等園區電子商務企業收入:全體電子商務企業營業總收入園區入駐企業入駐電子商務園區的全部電子商務企業,包括電子商務服務企業(電子商務平臺服務企業、物流、支付、信用、營銷等為電子商務交易提供輔助服務的電子商務支撐服務企業)與電子商務應用企業(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進行交易的企業)兩種類型國家級、省級、市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電子商務園區交易規模營業收入入駐企業優質企業電子商務產業園區TOP10榜單排名排名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地區地區城市城市1普陀區中環商貿區上海上海2合肥(蜀

90、山)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安徽合肥3沈陽渾南電子商務產業園遼寧沈陽4長沙信息產業園湖南長沙5虎門服裝電子商務產業園廣東東莞6鄭州市鄭東新區電子商務基地河南鄭州7常州創意產業基地江蘇常州8西安國際港務區陜西西安9廣州荔灣區花地河電子商務集聚區廣東廣州10贛州南康家具市場江西贛州2018年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綜合發展實力榜單年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綜合發展實力榜單TOP10根據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綜合發展指數評價指標體系,得出中國電子商務產業園區TOP10榜單。從榜單可以看出,綜合競爭力榜單前三分別是:普陀區中環商貿區、合肥(蜀山)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沈陽渾南電子商務產業園。其中,中環商貿區,2017年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900億元,同比增長24.5%;納稅總額8.06億元,同比增長13%;區內電商企業研發成果數量約1100個,創建商標品牌1300多個,電子商務應用企業數量267家,從業人數約3.8萬人。前十產業園區有兩個分布在廣東省,廣東省市聯動推動地市電子商務聚集發展,形成了若干電子商務集聚發展區,集群規模逐步形成。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前瞻:2018中國產業園區榜單(55頁).pdf)為本站 (小時候)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