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貝戰疫情,感恩前行】疫情對食品與農業產業的影響有多 大? 作者: 陸浩文(Thomas Luedi),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 劉湘平,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向來是中國人餐桌盛宴的高峰節日,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 情卻打亂了從下游餐飲到上游畜禽養殖整個食品農業產業鏈的“開門紅”步伐。加上此 前非洲豬瘟疫情與地方性禽流感疫情的影響,食品與農業產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 壓力。 以往經驗表明,在疫情下,肉、禽、蛋等動物蛋白類產品較之谷物類產品所受到的 沖擊更大,因此,我們將從動物蛋白類細分出發,幫助食品與農業產業的從業者共 同梳理此次疫情對行業造成的影響;并借鑒歐洲市場的經驗,為企業提供
2、在短期和 中長期內的戰略與行動計劃。 疫情對食品與農業行業的整體影響 回顧 03 年非典疫情期間,食品和農業產品的消費趨勢呈現兩大特征:第一,短期內 疫情地區的餐飲渠道受到重創,而商超等零售渠道的肉禽蛋銷量則負面沖擊較小, 甚至由于恐慌性囤貨,在疫情爆發初期出現過銷量小高峰。第二,在非典疫情得到 逐步緩解后,此類產品的消費額迅速回升至疫前水平,這一方面得益于消費者心態 的好轉,另一方面是因為上游生豬、活雞等產品的供給充足,未受到顯著影響。 但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情況有所不同。由于受影響的范圍更廣,加之較非典更為嚴 格的管控措施(如疫區封城、高速封路、延遲復工復學、關閉農貿市場等),我們 認為,本
3、次新冠肺炎疫情將在短期內給食品與農業產業帶來更大的沖擊。 具體來說,終端消費將受到更加嚴重的短期沖擊,尤其是下游的餐飲、農貿市場渠 道,大量仍處于停業狀態。而上游延遲復工制約了企業春節后的產能恢復,飼料運 輸及禽畜產品運輸等都將會受到更大的影響。 目前,政府已陸續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民生的措施,包括:持續投放儲備凍豬肉、禁 止高速公路攔截畜禽車輛等。我們預計,隨著各地陸續解除交通封閉和復工管制, 食品農業行業能夠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的 2-3 個月內出現顯著復蘇。 長遠來看,食品與農業行業必將面臨一系列新變化,包括:消費者對食品安全重視 程度的升級、行業競爭格局的變化與整合,以及政府監管力度的加強
4、等,這些都將 進一步推動中國食品農業產業加速向成熟市場轉型。 產業鏈各環節疫情影響素描 1、 零售 餐飲:疫情管控下餐飲遭受重創,大量餐飲企業停業,春節期間銷售額預計同比 下滑超過 50% 農貿市場:活禽宰殺、交易等活動全面叫停;同時為避免人口聚集,很多農貿市 場亦被勒令關停;傳統線下渠道的銷售降至冰點 超市/大賣場:由于“在家消費”飆升和農貿市場供給受限,超市/大賣場渠道生鮮 品類的銷量節節走高,領頭羊企業在春節期間均取得了兩倍以上的銷售增長 線上生鮮:表現亮眼,主流平臺均反映銷售業績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以上,生鮮品 類的線上滲透率得以長足提升 2、 屠宰、物流與加工 短期內面臨需求下降、交通封
5、堵以及延遲復工三大主要挑戰,部分企業仍處于停工 停產狀態。隨著政府推出不得以防疫為由攔截畜禽車輛、關閉屠宰場等民生保障措 施,該狀況預計即將得到快速改善。 3、 養殖 短期內疫情目前尚未影響養殖業存欄數量,但下游環節停擺帶來的銷量下跌導致養 殖業壓欄,從而引發價格承壓,禽蛋類產品尤為明顯: 豬肉:由于前期非洲豬瘟疫情所導致的生豬供應偏緊的影響仍在持續,加之生豬 出欄周期相對較長,養殖業面臨的壓力仍在可控范圍內,中短期內豬肉批發價格 仍將保持上行趨勢 禽肉蛋:在短期內,由于活禽養殖周期較短、活禽交易市場關閉、運輸受阻等原 因,活禽出現較大范圍的壓欄現象,批發價格出現了 5-10%的下行;而雞蛋由
6、 于保質期短,活禽存量大導致供大于求,批發價格至今出現了超過 20%的下跌。 中期來看,當前正值家禽補欄的關鍵時期,若疫情持續,可能會對二三季度的禽、 蛋整體供應帶來影響,價格預計也將隨之反彈。 4、 飼料 畜禽的存量基礎在疫情前已經基本確定,受影響較小,因此飼料行業受到的需求端 沖擊有限。而在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仍面臨交通封堵、停工停產等帶來的業績壓 力。若疫情持續影響近期的家禽補欄,那么二三季度相關家禽飼料銷售將很有可能 會承。 以歐洲市場為鑒,看行業長期變革 結合此前發生的非洲豬瘟疫情、禽流感等一系列事件,我們認為,本次新冠肺炎疫 情將給中國肉禽蛋等動物蛋白產業的長遠變革帶來深刻影響,主
7、要表現在以下四個 方面: 1、 食品冷鏈 受益于消費端對食品衛生關注度的提升,以及由疫情催生的消費習慣改變,食品冷 鏈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小區封閉式管理強化了線上消費,尤其是生鮮類產品線上 消費,催生了對上游食品冷鏈的配套需求。這一消費習慣的變化有望在疫后保持, 帶動食品冷鏈相關的生產、運輸、倉儲等環節的持續發展。 2、 全產業加速橫向、縱向整合 對食品衛生的關注也將反推上游行業向集約化、專業化發展。在這方面,大公司因 其具有規模效應,能夠應用更先進的安全衛生標準,因此更有優勢。同時,面對黑 天鵝事件,中小企業將面臨更大的現金流和持續經營的壓力,而擁有多元化產品、 資金實力雄厚和豐富危機管理經
8、驗的大公司能夠更有效地對抗風險。在本次疫情中, 大型養殖場和加工企業已經表現出在現金儲備、上下游合作能力、衛生條件以及危 機管理等方面的優勢。 圖:歐洲經驗 - 冷鏈和集約化經營 (以養殖行業為例 ) 3、 監管標準提升,監察舉措落實 本次疫情的爆發也將進一步推動政府加強對農副產品的監管力度。借鑒歐洲市場經 驗,監管措施有望覆蓋農業全產業鏈,建立健全的“從農場到餐桌”的全生命周期溯源 機制,同時建立更加成熟高效的預警機制。 4、 產業數字化和自動化升級 由于傳統的分散經營和農貿市場銷售為主的模式,我國第一產業數字化和自動化滲 透率一直在低位徘徊。本次疫情所引發的食品衛生的關注升級、政府監管要求
9、的提 高和產業集約化經營的大趨勢,也將推動產業鏈每一環節的數字化程度提高,以及 現代化生產管理體系的發展。 貝恩給食品農業行業相關企業的建議 短期:止損增效,渡過難關 盡早恢復生產,保障安全供應:根據各地疫情防控情況以及政策規定,我們建議 食品農業相關企業盡快分批逐步復工。同時,在公司內嚴格落實“洗消-防護-隔 離觀察”等系列檢疫防控舉措,確保不發生二次“地震”。 降本增效,強化現金管理:我們建議企業重新審視現金財務狀況,積極考慮節流 舉措,例如調整短期投資擴產節奏、利用近期的業務淡季進行成本梳理,尋找降 本空間等。同時,企業可以針對疫情做出最壞打算,提早布局融資計劃,留足過 冬現金儲備。 中
10、期:抓住整合機遇,尋求外延增長 明確戰略,量力而為:企業應從總體目標和愿景出發,明確未來戰略發展方向, 識別核心能力缺口,權衡自建與并購的投資組合。同時在整體戰略指導下合理地 將有限資源部署在最關鍵的地方,避免因小失大和盲目擴張。 緊跟市場動態,迅速發掘整合機遇:歷史經驗表明,整合度高的企業不僅能對價 格有更強的掌控力,減緩價格波動帶來的沖擊,同時能加強質量掌控力度,減少 相應風險。企業可以抓住疫情機遇一方面緊密關注市場中競爭者的動態,及時發 現因疫情等影響而遭遇短期現金流困境的優質資產;另一方面,積極尋找上下游 整合/合作的機遇,建立應對下游需求波動的“蓄水池”。 長期:提升安全標準,增強抗
11、風險能力 借力科技,建立食品安全差異化競爭優勢:未來,隨著監管體系的強化,產業鏈 中安全管理能力不足的企業將被逐步淘汰,消費者也會更傾向于選擇食品安全有 保障的品牌產品。因此,貝恩建議企業順勢而為,將食品安全、檢疫、防控作為 投資重點方向(例如食品溯源系統),并在下游建立相應的品牌差異化認知。 調整產品組合,增強抗風險能力:企業應更加重視風險管理,構建多元化的產品 組合(例如不同種畜禽的長短出欄周期相結合)。與此同時,企業也需注意產品 組合之間的協同與聯動性,盡量選擇與企業核心能力較為相符的領域,避免失焦。 食品與農業產業歷來是中國民生之基礎、社會穩定之基石。在本次疫情中,我們看 到許多企業即使在困境中,仍不忘自身的社會責任,踴躍捐贈物資。借此,貝恩想 向仍然奮戰在民生保障一線的每一位從業者致敬,同時希望有機會攜手共同思考破 局,幫助企業在疫情過后更加健康、可持續地發展壯大。 感謝貝恩公司項目經理陳悅、資深咨詢顧問張含韜對本文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