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布時間:2020年5月6日 進入后疫情車市,車企如何補量 2020年“后疫情車市”洞察報告 報 告 撰 寫 周 麗 君 李 懿 欣 易車研究院首席分析師 易車研究院行業分析師 nMpQoPnOsPoPyRoMwOrNvN9PbP9PpNoOnPnNiNmMnQlOqRpM9PnNyQNZsPsQNZrMoO 前 言 2020年一季度中國乘用車終端銷量僅有320萬輛,同比大跌38.52%,絕大多數車企的一季度完成率僅有15%左 右。在剩下的三個季度,車企爭分奪秒“補量”在所難免。 4月少部分車企銷量已出現同比增長,5月中國疫情漸進尾聲,再加相關政府陸續放寬限制與刺激消費,汽車行 業正迎來強勢復
2、蘇,“五一假期”多數4S店人頭攢動,為車企積極“補量”營造了不錯的環境。但“后疫情車市” 充滿變數,更多用戶會重新決策,對車企的節奏把控與彈藥儲備提出更高要求。 易車研究院基于用戶,圍繞“就業、收入、消費、購車”主線,共梳理出十二條“補量”通道,整體看“補量” 的空間還是挺大的,但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車企,且非常緊迫。 由于“補量”任務重、時間緊,自然會對車企的運營效率、財力儲備等提出更高要求,意味著管理更完善的強 勢車企,極有可能在“補量”階段越戰越勇。后疫情車市的“補量”之爭,將成中國車市優勝劣汰的加速器 ,預判 2020年中國乘用車TOP20終端銷量集中度將突破80%,TOP10將突破60
3、%。 為了有效應對疫情沖擊,更好抓住市場長期機遇,建議車企“戰略前移”。 疫情沖擊車企年度銷量目標,后疫情車市“補量”在所難免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11月 12月 20192020年一季度中國乘用車終端銷量走勢(萬輛) 20192020 0% 5% 10% 15% 20% 25%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大眾豐田日產本田吉利長城現代奧迪起亞紅旗 部分車企2020年銷量目標與一季度完成情況(萬輛) 年度目標一季度完成率 注明:部分車企已降低年度銷量目標 2019年底2020年初不少車企躊躇
4、滿志,掄起袖子準備在2020年打個翻身仗或大干一場,但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徹底打亂了大家的戰略部 署。2020年一季度中國乘用車終端銷量僅有320萬輛,同比大跌38.52%,其中受沖擊最嚴重的2月,僅有20萬輛,同比下滑高達78.01%,絕大 多數車企的一季度完成率僅有15%左右。雖然期間長城等部分車企主動調低了銷量目標,但如何實現銷量突圍仍是今年總部、大區等各級銷售老 總的“緊箍咒”。3月疫情快速好轉,車市銷量反彈至107萬輛,在今年剩下的三個季度,車企爭分奪秒“補量”在所難免 中國疫情漸進尾聲,車企急需搶奪“補量”先機 2月中國疫情快速蔓延,但在中央堅強領導下,34月快速好轉,消費恢復
5、。4月29日北京市政府宣布“4月30日零時起北京應急響應下調為二 級”消息之后的半個小時內,去哪兒網平臺的北京出發機票預訂量較上一時段暴漲15倍,度假、酒店等其他旅游產品搜索量也上漲3倍。消費恢 復勢頭惠及汽車行業,4月少部分車企銷量已出現同比增長,5月中國疫情漸進尾聲,再加相關政府陸續放寬限制與刺激消費,汽車行業正迎來強 勢復蘇,“五一假期”多數4S店人頭攢動。各種利好因素,為上汽通用、上汽大眾、北京現代等急需搶奪“補量”先機的主流車企創造機遇 惡化期好轉期收尾期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1月20日 1月22日 1月24日 1月26日 1月28日 1月
6、30日 2月1日 2月3日 2月5日 2月7日 2月9日 2月11日 2月13日 2月15日 2月17日 2月19日 2月21日 2月23日 2月25日 2月27日 2月29日 3月2日 3月4日 3月6日 3月8日 3月10日 3月12日 3月14日 3月16日 3月18日 3月20日 3月22日 3月24日 3月26日 3月28日 3月30日 4月1日 4月3日 4月5日 4月7日 4月9日 4月11日 4月13日 4月15日 4月17日 4月19日 4月21日 4月23日 4月25日 4月27日 4月29日 5月1日 5月3日 5月5日 5月7日 5月9日 5月11日 中國新冠疫情新增確
7、診人數走勢 4月30日零時起北京應急響應下 調為二級 4月29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 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政府副秘 書長陳蓓宣布:自4月30日零時起,將北京突 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響應調 整為二級響應,并相應調整相關防控策略 超40%用戶推遲購車,2020年中國乘用車核心戰場在“后疫情車市” 4.85% 29.33% 41.15% 14.31% 10.36% 提前購車 時間不變 推遲購車 放棄購車 不確定性 受疫情沖擊,24月潛在用戶2020年度購車決策變動調 查(單選)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劇烈沖擊正常購車計劃,據易車研究院調查發現,24月的潛在購車群體
8、,不到30%愿意按原計劃完成購車,超 14%表示會放棄購車計劃,上述數據與一季度車市銷量同比大跌38.52%交相輝映。核心亮點是在24月的調研數據中,有超40%的用戶決定推 遲購車,占大頭,再加多數購車決策會在一兩個月完成,不排除二季度的中國車市,出現一定規模的購車小高潮現象。另外在新增意向用戶的 2020年購車調整計劃中,超60%更傾向大品牌,超50%準備更換意向車型/品牌,超40%有降低購車預算的意愿。5月起中國乘用車市場將進入 “后疫情階段”,廣大車企2020年的瘋狂“補量”與大決戰才剛剛開始,且“后疫情車市”充滿變數,更多用戶會重新決策,將給車企創造更 多“補量”機會,并對車企的節奏把
9、控與彈藥儲備提出更高要求 60.27% 51.92% 41.08% 39.52% 35.43% 30.64% 28.14% 25.28% 22.25% 14.36% 8.61% 更傾向大品牌 更換車型/品牌 降低購車預算 更注重產品口碑 更傾向多功能 考慮二手車 其它 升級購車標準 增購調整為換購 增加購車預算 換購調整為增購 受疫情沖擊,24月新增意向用戶2020年度購車決策調 整調查(多選) 本“補量”報告基于用戶,以就業-收入-消費-購車為主線 如何搶奪“后疫情車市”先機的分析角度有很多,包括政府層面的刺激政策、車企層面的補貼措施等,本“補量”報告基于用戶,以就業-收入- 消費-購車為核
10、心主線。這是分析車市最基礎、最原始,也是最堅挺的一條線,哪怕短期預測有偏差、有波動,最終都得回歸到這條基準線 就業收入消費 購車 說明:就業市場景氣指數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與智聯招聘聯合發布, 反映就業市場的整 體走勢。 疫情降低人員流動與沿海就業率,助力車企挖掘留鄉與返鄉等 回鄉型用戶的“補量”空間 年初疫情對我國就業形成較大沖擊,尤其是打工群體。據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中國農民工外出務工數只有1.2億人,比去年同 期減少5000多萬。由于四五線等低級別城市是人口輸出的重點,占了車市銷量的大半,一旦進入“后疫情車市”仍有大量農民工等滯留老家, 客觀上有助于車企挖掘留鄉
11、與返鄉等回鄉型用戶的“補量”空間,其中周口、阜陽、上饒、畢節、達州等都是核心潛力區 2020年人口流出型地方春節前“凈返鄉”人數增加TOP20城市(萬人) 序列城市凈返鄉人數規模增加同比變化 1周口2004227% 2阜陽1693324% 3上饒15431.125% 4畢節8428.752% 5達州10826.733% 6南陽1242627% 7邵陽1292625% 8駐馬店11625.728% 9亳州11423.726% 10商丘13923.520% 11安慶1072328% 12南充11021.524% 13遵義7321.241% 14黃岡13120.519% 15銅仁592052% 16
12、宿州10519.222% 17信陽1311917% 18巴中6318.943% 19廣安7318.434% 20昭通5817.844% 數據來源:克而瑞研究中心,根據百度遷徙數據、交通部數據的估算 就業 收入 消費 購車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0 20 40 60 80 100 120 智聯招聘:季度求職人數與就業景氣指數走勢 求職人數就業景氣指數 疫情加速小商小販向線上轉移,助力車企挖掘物流型用戶的 “補量”空間 2015-2020年重卡市場月度走勢圖 此次疫情讓線下交易有種鬼哭狼嚎的感覺,不少商場店鋪、路邊小店等紛紛貼出關閉或轉讓之類的告示,其中有
13、不少小商小販正加速向線上轉移, 助力車企挖掘物流公司等商用型用戶的“補量”空間。新冠肺炎疫情逐漸消退的4月,重卡銷量飆升至17萬輛,同增43%,堪稱有史以來最好成 績,物流車等需求強勁。以順豐為例,20172019年干支線車輛由3萬輛升至4.3萬輛,隨疫情進一步刺激物流車市,2020年有可能突破5萬輛 0 1 2 3 4 5 6 7 8 9 10 201720182019 20172019年順豐物流車輛增長(萬輛) 干支線車輛末端收派車(不含摩托車與電動車) 數據來源:順豐財報 就業 收入 消費 購車 疫情對國家服務人員的收入影響少,助力車企挖掘公務員、軍 人等國家服務型用戶的“補量”空間 2
14、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廣大微小型私營企業和打工群體深受沖擊,比較而言公務員和軍隊相對穩定,目前也沒大規模裁減公務員與裁軍 的消息。2018年公務員狹義人數達500萬人,廣義超1000萬人,以及靠財政供養人員達4000萬人,上述人員的收入與消費,大幅高于廣大打工 群體,也是車市消費的中流砥柱。2019年中國軍人總數超過200萬人,將衍生出軍車、軍官個人及軍屬等廣大購車需求。疫情沖擊進一步凸顯公 務員、軍人對中國車市的重要性,建議廣大車企積極挖掘上述群體的“補量”空間,不僅要努力爭取成為自己的用戶,更要將其轉化為自己打入 優質消費群體內部的代理人或經紀人 218 136 128 128 10
15、1 65 63 52 48 44 中國 印度 美國 朝鮮 俄羅斯 巴基斯坦 韓國 伊朗 越南 埃及 2019年全球各國現役軍人數量TOP10(萬人) 2018年中國公務員與財政供養人員統計 種類范圍人數(萬) 公務員 狹義:各級行政機關工作人員500 廣義:行政機關、政黨機關和 社會會團體 1053 財政供養人員 行政機關、政黨機關和社會團 體及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工作 人員 4000 就業 收入 消費 購車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2001202003 2020年一季度各級別城市終端銷量占比走勢 五線城市 四線城市 三線城市
16、二線城市 一線城市 疫情凸顯大城市的消費高地價值,助力車企挖掘城市型用戶的 “補量”空間 由于疫情,導致大量流動人口滯留基層,可能半年或全年,屬于短期行為,助力車企暫時性“補量”。從長期看,車企更得注重高級別城市,級 別越高收入相對越高。在疫情快速改善的3月,消費能力和吸引流動人口能力更強的一二三線城市,對車市的貢獻快速增加。3月一二三線城市的 終端銷量占比分別為9.47%、17.89%、25.01%,不約而同比1月的8.03%、15.05%、23.57%有一定提升 就業 收入 消費 購車 2019年部分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一線城市 北京67756 上海69442 二線城市 杭州5926
17、1 佛山54043 三線城市 大連40825 鄭州35942 四線城市 滄州25421 安陽24647 五線城市 信陽20908 駐馬店19644 疫情助推線上消費,提升外賣、快遞等收入水平,助力車企挖 掘互聯網搬運工型用戶的“補量”空間 77.14% 7.05% 0.48%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順豐韻達圓通 2020年一季度主要快遞公司業務量同比增長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19 疫情期間 2019年與2020年初疫情期間騎手日均訂單分布 31單及以上 2130單 1
18、120單 10單及以內 快遞與外賣小哥成了疫情期間的美麗風景線,甚至是生命線。相關企業也得到較好發展,順豐一季度業務量同比增長77.14%,韻達增7.06%, 圓通增0.48%,疫情期間美團平臺新招聘33.6萬騎手相關從業者自然能得到更好收入,京東、順豐等快遞小哥的月均收入達萬元,多數外賣 小哥的日均訂單由不足10單升至1120單。目前互聯網搬運工總人數超千萬人,將成為“后疫情車市”廣大車企的重點“補量”對象 數據來源:美團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及2020年疫情期間美團騎手就業報告 就業 收入 消費 購車 疫情加速車市消費重心上移,助力車企挖掘高端型用戶的“補 量”空間 近幾年中國車市的消費重
19、心持續上移,入門車市銷量占比由2017年37.14%下滑至2019年31.12%。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已造成大量失業, 擴大低收入群體,影響消費,進一步推動中國車市消費重心上移。廣大車企為了挖掘“補量”空間,務必要積極上探,對以入門銷量為主的廣大 中國品牌,上探任務迫在眉睫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17201820192020E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 2017-2025年中國乘用車各級別終端銷量份額走勢預判 豪華級別 高端級別 普通級別 入門級別 就業 收入 消費 購車 疫情強化政府扶持力度,
20、助力車企挖掘政策敏感型用戶的“補 量”空間 為積極有效抗擊疫情對中國汽車消費的沖擊,近兩三個月,從中央到地方積極出臺各項鼓勵政策:放寬城市限購、國六新車補貼、加速老舊車淘 汰、鼓勵置換、汽車下鄉補貼、延長新能源購置稅減免與補貼如此多的刺激政策,相信2020年二季度的車市會有個小高潮,助力車企積極挖 掘政策敏感型用戶的“補量”空間 商務部消費促進司負責人表示,為提振 汽車消費,相關部門陸續出臺一系列政 策,概括起來至少是八個方面: 一、促進汽車限購向引導使用政策轉變; 二、支持購置使用新能源汽車 三、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 四、鼓勵實施汽車以舊換新 五、推動農村車輛消費升級 六、加快更新城市公共
21、領域用車 七、推動取消皮卡進城的限制 八、加強城市停車場和新能源汽車充電 樁等設施的建設佛山 廣州 時間政府刺激政策 2月20日廣東廣東印發穩定和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報廢更新補貼,放寬搖號和競拍 2月18日佛山發布促進汽車市場消費升級若干措施通知,國六給予2000元-5000元補助 2月25日中央工信部印發復工復產指導意見,積極穩定汽車等消費,鼓勵增加號牌配額 3月6日廣州促進汽車產業生產消費若干措施,新能源給予1萬元補貼,國六3000元補助 3月13日中央 23個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 促進汽車限購向引導使用轉變,鼓勵限購地區增加號牌 3月13日珠
22、海對購買國六車型進行補貼 3月24日浙江出臺16項舉措提振消費,鼓勵杭州放寬限購,制定汽車以舊換新和下鄉惠農政策 3月25日杭州杭州將一次性增加20000個小客車指標 3月25日南昌下發南昌市戰疫情促消費若干措施,購買車輛將給予1000元/輛的購車補助 3月25日寧波每輛讓利5000元,每家企業限讓利銷售6000輛 3月26日長春每輛給予價格3%補助,不超過4000元 3月30日北京北京發布促進高排放老舊機動車淘汰更新方案(2020-2021年) 3月31日中央國務院確定促進汽車消費的三大政策 4月7日四川給予農村消費者1000元/輛及以上的汽車下鄉價格優惠 4月9日海南2020年內計劃在海南
23、省推廣1萬輛新能源汽車 4月24日中央商務部關于統籌推進商務系統消費促進重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促進汽車消費 4月27日鄭州鄭州乘用車生產企業首次開展汽車消費返券活動,每輛可獲5000元消費返券 4月27日廣東廣東安排12億支持開展2020年汽車下鄉專項行動,每輛給予1萬元、0.5萬元補貼 4月29日中央國家發改委等十一部門聯合發布關于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 4月28日重慶購買“國六前2.5萬名每人給予2000元市級財政資金補等 4月30日深圳新購純電動補貼2萬元/車、插電式混合補貼1萬元/車等 4月30日上?!耙耘f換新” 可享每輛4000元補貼,購買新能源汽車獲5000元充電費用補助
24、4月22日中央財政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有關政策的公告 4月23日中央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 中央與地方刺激汽車消費若干政策 珠海 深圳 杭州 寧波 上海 南昌 長春 北京 鄭州 重慶 就業 收入 消費 購車 疫情加劇車市價格戰,助力車企挖掘價格敏感型用戶的“補 量”空間 奇瑞 汽車 5億紅包大派送 奇瑞汽車3月特別推出“免息減壓、安 心返崗,5億紅包大派送”等 長安 乘用 車 購車無憂,出行無慮 購車鉅惠12重禮 廣汽 乘用 車 傳祺福利翻倍,購車 輕松加倍 8億元十重好禮 吉利瓜分20億健康金 全民瓜分20億健康金,至高訂金5000
25、元 抵10000,分期購車至高享5年0息 廣汽 豐田 置換、新能源補貼 廣汽豐田iA5、雷凌雙擎E+給予補貼 10000元等 廣汽 新能 源 廣汽新能源推廣州地 區優惠政策 廣汽新能源給廣州地區購買廣汽新能源 Aion S的車主再補貼1萬元 上汽 名爵 名爵疫情關懷 即日起至3月31日,凡是參與一線抗疫 人員享受價值5000元購車優惠禮包等 廣菲 克 十大優惠政策現金禮、金融禮、網購禮、置換禮 吉利 幾何 2年7折回購 使用兩年后,消費者可選擇一次性買斷 幾何A電池使用權 北京 現代 國三置換 北京現代推出三大舉措:1、優惠再升 級;2、補貼即刻兌;3、進店有驚喜 長城 汽車 零接觸計劃 打造
26、全民經紀人模式、一口價優惠政策、在 線答疑、無憂用車防控到家四項舉措 上汽 榮威 “我挺你”出 行服務禮包 針對抗疫一線工作者因公共交通限行而通勤 困難的問題,上汽榮威推定向金融服務溫情 貸,為疫區的一線工作者提供最低首付 11980元、前3個月0月供的暖心福利 長城 汽車 哈弗千場云團 購,6億補貼 直播送 2月20日至3月31日,哈弗舉辦“哈弗千場云 團購,6億補貼直播送”網絡團購會,通過好 車一口價、好車折、百人直播看車、經紀人 禮包等舉措 上汽 通用 五菱 上班通勤安全 出行,五菱寶 駿補貼10億 2月25日起至3月31日,消費者只需支付9.9 元訂金即可額外抵1000元購車款,同時可
27、與 4S店優惠政策疊加使用,在此基礎上還可享 受兩年四次免費保養 長安 歐尚 7億補貼大派 送 2月29日到3月31日,用戶只需支付7.7元定金 即可領取500元購車現金抵用券,并同時獲 得1500元的車載健康防護豪華禮包 北京 汽車 國III換新3分鐘 10000元廠家置換補貼、終端促銷補貼、 綜合補貼最高5萬元等 東風 悅達 起亞 愛新不斷由愛新置換和月供不斷兩部分組成 上汽 通用 五菱 提供10億元補貼最高可享受10000元補貼等福利 廣汽 傳祺 加碼8000元-36000 元不等的補貼 對不同車型加碼8000元-36000元不等 的補貼 北京 現代 一年內9折保值回購 北京現代推出一年
28、內9折保值回購、30 天內100%回購換新的優惠政策 上汽 斯柯 達 全系官降共計8款車型官降,最高降2.45萬元 愛馳保價政策2020年愛馳U5補貼后售價不變 上汽 乘用 車 降價促銷 減免購置稅、金融貼息及增換購補貼等 一系列優惠政策 廣汽 蔚來 新能源補貼 廣汽蔚來HYCAN 007 BASE版車型補貼 后價格為25.98萬元,PLUS版補貼后為 27.98萬元 2020年24月部分車企降價促銷舉措 2月3月4月 從2月至4月廣大車企發起了一輪輪降價促銷,紛紛推出過億元的補貼:上汽通用五菱10億元、長城汽車6億元、長安歐尚10億元、奇瑞5億元、 吉利20億、傳祺8億元車企的大規模降價促銷
29、有利于挖掘價格敏感型用戶的“補量”空間,在新增意向用戶的2020年購車調整計劃中,有超 40%有降低購車預算的意愿。車企也得留足彈藥,24月的降價促銷僅是小試牛刀,“后疫情車市”更是大戰場 就業 收入 消費 購車 疫情強化安全消費,助力車企挖掘女性、老年等安全敏感型用 戶的“補量”空間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經濟沖擊劇烈,但客觀上有利于提升大家的防護意識,尤其是老年、女性等敏感群體。而上述敏感群體對未來十年中國 車市銷量的貢獻將持續增加:目前我國車市正大規模進入家庭增換購主導的存量時代,其中“妻子”將成為新增用戶的主力;我國正快速步入老 年社會,該群體對車市的銷量貢獻也會顯著提升。疫情再次
30、提醒車企,要積極挖掘老年、女性等增量用戶的“補量”空間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19762000年中國男女年出生人口數走勢(萬人) 男女 男性大規模 涌入車市 女性大規模 涌入車市 0-4歲 5-9歲 10-14歲 15-19歲 20-24歲 25-29歲 30-34歲 35-39歲 40-44歲
31、 45-49歲 50-54歲 55-59歲 60-64歲 65-69歲 70-74歲 75-79歲 80-84歲 85-89歲 90-94歲 95歲以上 2018年購車用戶年齡分布 20多歲/青年 30多歲/中青年 40多歲/中年 50多歲/中老年 60歲以上/老年 10多歲/青少年 10后/少年 2025年購車用戶年齡分布預判 就業 收入 消費 購車 疫情對剛需群體沖擊小,助力車企挖掘結婚、二胎等剛需型用 戶的“補量”空間 從購車緊迫性看,有剛需和非剛需,其中非剛需群體的購車受疫情沖刺會更大,建議車企積極爭取剛需購車群體,包括結婚購車、二胎購車等: 雖然近四五年中國結婚人數大幅下滑,但總量2
32、000萬人,還是非常龐大的,而且再婚群體越來越堅挺,購車能力相對初婚也更強;目前中國二胎 人數已經超過一胎,越來越有利于刺激二胎車市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20102018年中國初婚與再婚人數走勢(萬人) 初婚再婚 0% 10% 20% 30% 40% 50% 6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2014-2019年人口出生數與二孩占比(萬人) 數量占比 就業 收入 消費 購車 此次大規模的疫情沖擊,不可避免會影響大家的就業、收入與消費,
33、自然而然會將一部分新車用戶轉移至二手車市場。近幾年二手車呈現不錯走 勢,2017年至2019年二手車增長后來居上,力壓新車增幅,總銷量接近1500萬輛,新車則艱難維持在2000萬輛,兩者差距加速縮小。 20202025年隨著更多二手車涌入車市,其與新車的銷量有可能持平,擴大車商業務空間,改善盈利。借二手車“補量”,也是車商不錯的選擇 疫情刺激二手車交易,助力車商挖掘二手車偏好型用戶的“補 量”空間 -10% 0% 10% 20% 3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2012-2019年中國二手車
34、與新乘用車銷量與增長(萬輛) 二手車銷量新車銷量二手車增長新車增長 就業 收入 消費 購車 疫情暴露救護車短缺,理論年需求超10萬輛,實際銷量不足萬 輛,助力車企加速挖掘救護型專用車的“補量”空間 2020年1月底2月初,在冠狀病毒大規模爆發之際,為什么會突然出現江鈴、大通、奇瑞等車企通宵達旦趕制救護車的場面?與其說這是大家爭分奪秒支援前線,不如說 充分暴露了我國救護車極其短缺的現狀。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中國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數量已突破100萬家,其中規模型醫院達3.4萬家,如按一家衛生 機構配置一輛救護車的低標準簡單推導,中國救護車的保有量得達到百萬輛才能滿足需求,年銷量至少
35、超10萬輛。目前中國救護車年銷量不及萬輛,保有量不及十萬 輛,十家醫療衛生機構平均不到一輛,不僅難以滿足日常所需,更難以應對新冠疫情等突然爆發的公共衛生事件。目前中國多數社區醫院、鄉鎮醫院等基層衛生機構都 非常缺失專業救護車,即便有,多數也是由微面等非專業低價車型簡單改裝而成,根本滿足不了專業救護的需求。雖然我國有第三方醫療護送機構,也早早建立了120 系統,但主要覆蓋大城市,且容易被商業化,也無法替代醫院本身的專業化、精細化等的服務升級趨勢。再加未來一二十年中國會加速步入老年社會,人口龐大的60 后、70后將衍生出巨大的醫療、護送等新需求,對中國救護車短缺的現狀提出更嚴峻挑戰。不幸中的萬幸,
36、此次疫情部分激發了對專業救護車的需求,建議相關車企別 光顧著眼前增加的這點訂單,希望中汽協等行業協會,也能為這種具有重要社會價值的細分車市的培育,多向相關部門呼吁幾聲。除江鈴、大通、金杯外,救護車這一 專業細分車市同樣值得吉利、長城等大型車企的關注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20152016201720182019 2015-2019年中國醫療衛生機構數 量走勢(萬家) 0 1 2 3 4 20152016201720182019 2015-2019年中國醫院與鄉鎮衛生 院數量走勢(萬家) 醫院鄉鎮衛生院 0.0 0.2 0.4 0.6 0.8 1.0 201520162
37、01720182019 2015-2019年中國救護車銷量走勢 (萬輛) 就業 收入 消費 購車 易車研究院共梳理出十二條后疫情車市的“補量”道通,建議 車企積極布局 由于過年節點問題,使得2020年中國乘用車市場“龍頭鳳尾效益”消失,今年原本就是“小年”,估計同比下滑五六個點,再加突如其來的疫情 沖擊二三月銷量,影響四五月銷量,今年下滑可能達到1620%。五月之后,“補量”將是任何一家車企的必答題。易車研究院基于用戶圍繞 “就業、收入、消費、購車”主線,共梳理出十二條“補量”通道,整體看“補量”的空間還是挺大的,但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車企,且非常緊 迫 收入消費購車就業 補量空間 回鄉型用戶
38、物流型用戶 城市型用戶 搬運工型用戶 國家服務型用戶 價格敏感型用戶 高端消費型用戶 安全敏感型用戶 政策敏感型用戶 救護車 剛需型用戶 二手車偏好型用戶 后疫情車市的“補量”之爭,將成中國車市優勝劣汰的加速器 5月起中國車市將全面進入后疫情階段,“補量”之爭在所難免。由于“補量”任務重、時間緊,自然會對車企的運營效率、財力儲備等提出更 高要求,意味著管理更完善的強勢車企,極有可能在“補量”階段越戰越勇。后疫情車市的“補量”之爭,將成中國車市優勝劣汰的加速器 ,預 判2020年TOP20終端銷量集中度將突破80%,TOP10將突破60% 0% 20% 40% 60% 80% 100% 2016
39、-2025年中國乘用車品牌終端銷量 TOP20、TOP10占比走勢 TOP20占比TOP10占比 板塊補量空間主要受益主體 就業 物流車福田、東風、解放、重汽等 回鄉型用戶長城、吉利、長安、上汽通用五菱、大眾、別克、現代等 收入 國家服務型用戶中國品牌公務車;主流品牌與高端品牌 城市型用戶本田、豐田、大眾、奧迪、奔馳、寶馬等 搬運工型用戶長城、長安、吉利、大眾、現代等 消費 價格敏感型用戶上汽通用五菱、長安、吉利、長城、大眾、別克、現代等 高端型用戶大眾、本田、豐田、日產、奧迪、奔馳、寶馬等 安全敏感型用戶更環保車型與品牌 政策敏感型用戶 特斯拉、蔚來、比亞迪等新能源品牌,以及中國品牌為主 的
40、廣大入門品牌 購車 剛需型用戶緊湊型轎車、緊湊型SUV、中高端MPV等 救護車江鈴、大通、奇瑞、長安、金杯等 二手車偏好型用戶4S店、二網、個體戶等 建議車企將后疫情的“補量”策略,有效納入長期戰略規劃 在12大“補量”通道中,除了回鄉型、價格敏感型、政策敏感型三大群體的消費行為比較短期外,其余都比較長期。包括消費重心向高收入群 體、大城市等集中,購車訴求越來越聚焦安全、品質等產品層面,物流車、救護車等的專業化程度不斷提升,以及二手車市場持續擴大上述 領域理論上都是車企要積極布局的。此次疫情沖擊,擴大了收入分化、加速了線上化、強化了安全意識等,為了有效跟上車市消費加速演變的節 奏,車企自然也得
41、“戰略前移”:入門品牌加速上探,普通品牌加速優化內部結構,高端品牌努力夯實根基 戰略 高端品牌 夯實根基 入門品牌 積極上探 普通品牌 優化結構 板塊補量空間主要受益主體時效 就業 物流車福田、東風、解放、重汽等長期 回鄉型用戶 長城、吉利、長安、上汽通用五菱、大眾、別 克、現代等 短期 收入 國家服務型用戶中國品牌公務車;主流品牌與高端品牌長期 城市型用戶本田、豐田、大眾、奧迪、奔馳、寶馬等長期 搬運工型用戶長城、長安、吉利、大眾、現代等長期 消費 價格敏感型用戶 上汽通用五菱、長安、吉利、長城、大眾、別 克、現代等 短期 高端型用戶 大眾、本田、豐田、日產、奧迪、奔馳、寶馬 等 長期 安全敏感型用戶更環保車型與品牌長期 政策敏感型用戶 特斯拉、蔚來、比亞迪等新能源品牌,以及中 國品牌為主的廣大入門品牌 短期 購車 剛需型用戶緊湊型轎車、緊湊型SUV、中高端MPV等長期 救護車江鈴、大通、奇瑞、長安、金杯等長期 二手車偏好型用戶4S店、二網、個體戶等長期 謝 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