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航沈飛股份有限公司中航沈飛股份有限公司 20202020 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2022021 1 年年 3 3 月月 說 明 本報告是中航沈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航沈飛”)第 4 份社會責任報告。本報告介紹了 2020 年中航沈飛股份有限公司積極承擔經濟、社會和環境責任方面所開展的工作和成果,本報告所有數據均來源于中航沈飛相關統計報表及相關大會專題報告,時間范圍 2020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特別注明的除外。 本報告依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的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定期報告業務指南、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承擔工作暨發布的通知、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環境信
2、息披露指引的相關要求編制。 1 中航沈飛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第一章 公司簡介 中航沈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航沈飛”)是以航空產品制造為主營業務的股份制公司,注冊地位于山東文登,辦公地位于遼寧沈陽,注冊資本 140,038.93 萬元。公司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空工業集團”)控股的國內 A 股上市公司, 于 2017 年通過重大資產重組實現核心軍工資產整體上市,被譽為“中國戰機第一股”,主營業務通過全資子公司沈陽飛機工業 (集團) 有限公司 (簡稱 “沈飛公司”)開展與運營。 沈飛公司創建于 1951 年,占地約 400 萬平方米,建廠 70年來, 先后
3、研制生產了 40 多種型號近萬架飛機及重要大型部件,包括殲 5、殲 6、殲 7、殲 8、殲 11、殲 15 和殲 31 等系列飛機,品牌影響力和價值創造力進一步彰顯。 隨著航空科技的飛速發展,公司緊跟航空制造技術發展趨勢和高端航空產品需求,突破并掌握了一系列核心前沿技術,形成了面向新一代航空產品研制生產的技術體系,有效支撐主要經濟指標增長,為國防建設、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公司先后榮獲“全國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中國企業信息化 500 強”、“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全國文明單位”、“中國質量鼎”、“中國工業 2 大獎”、“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等榮譽稱號
4、。 第二章 股東權益保護 一、企業經營再創佳績一、企業經營再創佳績 2020 年,公司統籌疫情防控和科研生產,全力組織打贏“雙線”戰役,經過一年的努力拼搏、砥礪奮進,經營業績再創新高, 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273.16 億元, 同比增長 14.96%。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14.80 億元, 同比增長 68.63%。 二、構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二、構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 公司始終嚴格按照公司法、證券法、上市公司治理準則、上交所股票上市規則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的要求,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形成以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以及管理層為主體結構的決策與經營管理體系。 同時,深入貫徹落實國
5、有企業黨委議事規則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有關要求,編制并執行公司黨委會會議議事規則、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施規定等制度,明確黨委研究討論作為公司決策重大事項前置程序,進一步發揮黨委在公司治理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 (一)股東與股東大會 3 嚴格按照股東大會議事規則的要求召集、召開股東大會。充分考慮股東利益,平等對待所有股東,確保所有股東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充分維護上市公司和股東的合法權益。2020 年公司共召開年度股東大會 1 次,臨時股東大會 3次,共審議議案 15 項。 (二)控股股東與公司關系 公司具有完整獨立的業務及自主經營能力,在人員、資產、財務、機構和業務
6、方面均具有獨立性。報告期內,公司控股股東依法行使股東權利、承擔義務,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并遵守相關承諾,不存在侵占公司資產、損害公司及中小股東利益的情況。 (三)董事與董事會 公司第八屆董事會由 12 名董事組成,其中獨立董事 4名,董事會人數和人員構成均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公司董事勤勉盡責,積極出席董事會和股東會會議,對董事會議案進行認真審核,為公司經營和發展提出合理化的意見和建議,為公司科學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報告期內,共召開了 12 次董事會,審議議案 47 項,聽取專項報告 2 項。各次會議的召集、召開均符合公司法、公司章程、董事會議事規則等相關規定的要求。公司全體董事均能以認真負責
7、的態度出席董事會,認真審閱議案資料,從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出發,踏實履行職責。 (四)監事與監事會 4 公司第八屆監事會由 3 名監事組成, 其中職工監事 1 名,人員構成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報告期內,共召開 5 次監事會,提交監事會審議議案共計 26 項。各次會議的召集、召開均符合監事會議事規則等相關規定要求。各位監事恪盡職守,認真履行監事會的監督職權和職責,對公司規范運作情況和公司董事、高管人員履職情況進行監督,較好地保障了公司整體利益和股東合法權益。 (五)信息披露及公平性 2020 年,上市公司共計編發臨時公告 57 項、定期公告 4項, 上傳文件 200 余份。 持續修訂 信息披露
8、指南 (第三版) ,進一步規范了信息披露流程,保證了披露信息的真實、準確和完整。公司年度信息披露連續第二年被評為 A 級,上交所當年獲得 A 級的上市公司占比為 21.72%, 山東轄區上市公司連續兩年獲得 A 級占比為 13.9%。 三、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三、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 強化重大風險識別與管控,扎實開展內控評價和內控缺陷整改,出臺2020 年度全面風險管理報告;以制度和體系為保障, 全面開展紀檢監察工作, 持續開展廉政談話和 “兩個責任” 落實; 嚴格履行重要決策的法律審查程序; 開展 “三重一大”決策事項后評估;聘請第三方機構對公司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客觀評價;組織開展“小金庫”檢
9、查,杜絕“小金庫”情況發生;持續開展節日期間廉潔自律監督檢查;開展領導人員違規操辦婚喪事宜、員工經商辦企業、八項規定 5 及“四風”問題專項自查。公司全年無違反規定情況發生,管理人員隊伍保持廉潔從業。 第三章 員工權益保護 一、依法保障員工合法權益一、依法保障員工合法權益 公司嚴格執行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等國家和所在地勞動用工法律法規,平等對待各類員工,規范勞動用工管理,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嚴格按照國家、地方政府的各項政策及公司集體合同相關條款的規定支付勞動報酬、安排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按時足額繳納各項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及企業年金。積極落實員工帶薪休假制度,充分保證員工享受國家法定假日。
10、關注員工身體健康。 特別是 2020 年在突發新冠疫情的情況下,精心策劃體檢流程和疫情期間體檢方案,組織開展職工健康體檢,體檢率達 95%以上。加強職工健康管理工作,積極關注提醒患有慢性疾病和需要復檢的員工等。持續開展“EAP”員工幫助計劃,采取現場咨詢、個案輔導和電話咨詢等方式,通過專業人員訪談、診斷和指導,開展咨詢千余人次,正確疏導職工及家屬壓力,釋放負面情緒,幫助職工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認真開展職業衛生管理工作。完成 244 個職業病危害作業點的現場檢測,檢測率 100%;完成 3900 余人次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人員的職業健康體檢,體檢率 100%。不斷加大勞動 6 保護力度,持續提升勞
11、動防護用品的適用性及舒適度,按標準及時足額為員工配備和更新勞動防護用品。 認真解決員工訴求。公司八屆一次職工代表大會順利召開。組織職工代表審議表決了“交通補貼辦理方式和新增就餐補貼”等 9 項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組織征集職工代表提案,督促責任單位推進整改,全年 15 項提案全部落實,切實維護了職工合法權益。 二、打造安全生產環境二、打造安全生產環境 報告期內,公司深入貫徹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足額提取安全生產專項經費, 積極開展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工作,落實公司安全生產“三級防控”機制,推進班組安全建設和危險辨識,狠抓反違章和隱患治理,落實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考核,強化安全生產培訓和安全法
12、制教育,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全年公司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通過了職業健康安全/環境管理雙體系監督審核。 三、促進員工職業發展三、促進員工職業發展 注重員工培訓培養。公司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按需求計劃提供就業崗位,校園招聘共計 410 人,其中本科以上 181人、大專 229 人。為促進員工成長,公司大力推進“12335”全員素質提升工程, 圍繞公司發展需要和人才隊伍建設需求,扎實開展培訓工作,累計完成培訓 4000 余項、31 萬人次。聚焦技能人員能力素質和產品質量提升,依托能力項管理,加強技能專家的技能傳承與推廣,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上崗考核管理。 7 充分發揮勞模帶頭作用。創建 2
13、9 家勞模創新工作室,開展 53 項課題攻關、7 項協作攻關,舉辦 12 次“勞模講堂”,全年解決生產難題 5 項,有效助力公司創新創效,同時也為員工成長成才搭建了學習平臺。2020 年,孫飛榮獲“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符強等 3 名員工榮獲遼寧省“五一勞動獎章”;田芳等 2 個勞模創新工作室分獲遼寧省勞模創新工作室和職工創新工作室;匡志華勞模創新工作室榮獲遼寧省國防工業工會勞模創新工作室;孫堯等 5 名員工榮獲沈陽市“五一勞動獎章”。 開展技能競賽激發創新熱情。舉辦了首屆“飛鷹杯”職業技能大賽決賽, 共有 14 個工種, 16 個專業, 300 余人參賽,評出 14 名技能狀元、32 名技
14、能標兵、52 名技能能手。職工技協全年開展技術革新、技術攻關、技術改造千余項,組織技術交流 16 次,開展技術推廣 23 項,技術協作 12 次,有效激發了廣大職工對標先進、鉆研技能、提升本領的熱情與激情,有力助推了本領過硬、業績突出的人才隊伍建設。 第四章 供應商、客戶和消費者權益保護 一、供應商權益保護一、供應商權益保護 (一)誠信守約,按合同約定完成供應商貨款支付。公司根據與供應商簽訂的合同履行相應約定,及時通報與其相關的重大信息,及時足額按合同約定支付款項。通過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建立完善采購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體系,加強 8 資金管理和財務風險控制,保障資產和資金安全,切實保障供應商的合
15、法權益,供應商對公司的合作信心持續增強。 (二)加強供應商管理。完善供應商管理體系,以“戰略匹配、業務協同、質量優先、保障及時、合作共贏”為理念,與供應商開展合作。通過開展供應商成熟度評估、分類管理、過程控制等措施,確保供應商管控流程標準化、透明化、信息化。完成了年度合格供應商評價,每季度走訪使用單位 30 余家,解決供應商提出的問題。持續貫徹落實航空工業集團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采購管理辦法 (試行) 文件要求,全面推進航空工業集團電子化采購平臺采購,對標要求實施陽光采購。 2020 年,公司繼續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航空工業集團要求,在公司清欠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帶領下,通過
16、加強合同管理、嚴格履約、內部業績考核、監督檢查等方式,堅決杜絕邊清邊欠、變相拖欠、隱性欠款行為,進一步鞏固了民營企業和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成果,積極幫扶民營企業渡過疫情難關。 二、客戶和消費者權益保護二、客戶和消費者權益保護 (一) 穩步提升產品質量。 持續深入開展實物質量控制,產品質量保持穩定。順利通過中國新時代認證中心對公司進行 “兩證合一” 后的第三次裝備承制單位資格年度監督審查,民機質量管理體系通過 AS9100D 版標準第三方監督審核,公司 2113 二級計量站通過國家/國防實驗室體系轉換評審、擴 9 項評審。2 個 QC 小組被評為“全國優秀管理小組”;4 個班組榮獲“全國質量信得過
17、班組”稱號。 (二)努力提高用戶滿意度。推進“兩廠兩所”協同保障機制,保障服務能力不斷提升;通過外場服務“一本賬”制度、成品單位考核機制,確保外場服務精準及時;通過備件供應保障信息化,提高備件響應及時率;通過服務團隊的主動服務、超前服務,確保用戶需求隨時得到響應。在產品交付過程中,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嚴格防疫流程,嚴謹組織接裝培訓,確保用戶充分體驗。2020 年,公司收到副軍區級單位感謝信 4 封,用戶錦旗 11 余面、感謝信 85 封、客戶服務滿意度測評 97.73 分,同比提高 0.26 個百分點。 第五章 環境保護 2020 年,公司積極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大力開展節能環保工作,推進綠
18、色航空工業(行業級)達標建設,全面提升節能綜合管控能力和環保合規管理能力。通過管理體系建立與運行,加大節能環保資金投入,推動公司發展向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企業轉型,全面完成集團公司節能減排指標考核要求。 公司綜合能源消費量、 產值能耗同比均有較大幅度下降,節能減排效果明顯。I、II 類污染物全部穩定達標排放,六項節能減排指標數據大幅下降。超額完成集團公司“十三五” 10 節能減排考核指標,全年未發生環境污染事故,無環境違法行政處罰記錄,保持了上市公司的良好社會形象。 第六章 社會公益與精準扶貧 一、社會公益一、社會公益 (一)履行納稅人義務。公司秉承“依法治企”理念,把依法納稅作為履行社會責
19、任、回饋社會的基本要求,堅持合法經營,誠信納稅,積極履行納稅人義務,及時足額繳納稅款。 (二)堅持公益宣傳。圍繞抗疫、復工復產主題開展專題宣傳,制作抗疫微電影春暖花開,點擊量突破 10 萬,獲航空工業微電影評比一等獎、沈陽企業事業新聞金獎。全年接待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等 10 余家媒體采訪 30 余次,積極配合拍攝百年風華、中國戰機及抗美援朝宣傳報道等節目,進一步提高公司品牌形象;以沈飛航空博覽園為窗口,開展航空科普和愛國主義教育,全年累計接待參觀人員 6.2 萬人次。 堅持對中小學生開展航空科普知識公益宣傳,全年到 15 所中小學校義務講解, 受眾 2 萬余人; 承辦集團 “921 百年筑夢、
20、航空強國”活動,建成羅陽紀念館,開展“中國夢、強軍夢、航空夢”紅色軍工主題黨課,免費接待社會各界近萬人,傳播以羅陽同志為代表的航空人“忠誠奉獻、逐夢藍天”的航空報國精神,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11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公司積極響應國資委和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號召,組織開展疫情防控捐款捐贈工作,向湖北省捐贈現金 200 萬元,向湖北襄陽和武漢兩城緊急運送價值 100余萬元的食品。 組織黨員和統戰成員自愿捐款累計 56.5 萬元。配合地區政府疫情防控工作,積極建言獻策,參與封閉小區值班值守和環境消殺,為外派服務人員提供防護服、護目鏡等防疫物資,為疫情防控作出積極貢獻。 二、扶貧工作二、扶貧工作 公司深
21、入落實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方略,充分履行央企社會責任與擔當。 積極響應航空工業集團 “愛心 航空” 號召,采購陜西省西鄉縣消費扶貧產品 254.3 萬元, 并向陜西省寧強縣捐贈黨建促脫貧資金和扶貧產業發展資金總計 48 萬元, 有力支持該地區黨建扶貧工作和中藥材種植產業發展,為幫扶地區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幫助和支持;作為航空工業集團東北協作區組長單位,認真梳理集團脫貧攻堅需求,督促協作區各成員單位,圓滿完成了東北協作區扶貧任務;2020 年度,公司被航空工業集團授予“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2020 年 10 月,在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網主辦的“2020人民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暨“第十五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評選” 中, 公司被評為 “人民企業社會責任年度企業獎” 。公司領導班子被航空工業集團評為 2020 年度 “航空工業優秀領導班子”。 2021 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邁向高質量發展 12 新征程之際, 公司將繼續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在提高產能、提升經濟效益、為股東創造價值的同時,堅持誠信守法、合規經營, 關注環保、 關注資源節約與合理利用, 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繼續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