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全極耳研究布局較早,近年來發展較快。國內圓柱全極耳鋰離子電池最早在 2003年開始萌芽,出現了正負極片單邊留白、錯位卷繞后形成極耳然后焊接在導電集流盤邊緣的結構設計,但由于極耳形態不規則,電池生產工藝復雜,未能轉化為實際產品。2009年國內開始有電池企業與裝備企業共同投入圓柱全極耳研究,并真正形成了圓柱全極耳初始產品,據高工鋰電不完全統計,國內全極耳電池專利最早從 2010年開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國內已經形成了圓柱全極耳軟連接與硬連接兩種主流的連接形式,也有一端采用軟連接一端采用硬連接的結合形式;其中軟連接方式是匯集電流的集流盤帶有一段寬而短的極耳連接殼體,硬連接方式多通過集流盤直接與殼體進行物理接觸或機械連接,硬連接方式多屬于“無極耳”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