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問答求助 >數據 > 機構:人民幣對美元可能存在超貶,人民幣對美元走勢預測
0 -YANYI 樓主

機構:人民幣對美元可能存在超貶,人民幣對美元走勢預測

-****I2022-09-14 08:42 | 人氣:1003

據最新消息,有機構表示,人民幣對美元可能存在超貶,那么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近期,人民幣對美元持續貶值,再度引發市場關注。截至9月8日,美元兌人民幣收盤報6.96,臨近“破7”的關鍵關口。從年內來看,人民幣對美元累計貶值幅度已達到8.46%。雖然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顯著走弱,但對一籃子貨幣依然保持穩定。這表明目前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主要是由于強美元所導致的,而非中國經濟基本面的結構性惡化。

從歷史經驗來看,每次美聯儲的加息緊縮周期都會觸發資金流出新興市場,美元走強使亞洲新興貨幣承壓。在主要的亞洲新興貨幣中,人民幣并非唯一對美元貶值的幣種,年內主要亞洲新興貨幣對美元貶值幅度相近。

從近期美元指數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來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回到由美元指數主導的局面,即美元走強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弱。在2021年下半年至今年4月的時間段內,美元指數與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曾呈現分化走勢,形成美元指數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同步走強的情況。而自今年4月底人民幣對美元開啟貶值通道之后,美元指數與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相關性再次由負轉正,并于8月達到87%的強相關性。

美聯儲的政策立場是影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預期的重要因素,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杰克遜霍爾講話是近期匯率市場的主導因素。鮑威爾重申美聯儲對通脹的強硬態度,即使經濟衰退也在所不惜,并表示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將持續一段時間。

我們從中美利差和利率平價的角度來觀察人民幣匯率走勢。我們的預測結果顯示,9月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預測值為6.64,顯著低于當下6.98的匯率水平;明年3月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預測值為6.97。我們認為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存在一定升值壓力。

對人民幣匯率無需過度悲觀。近年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雙向波動幅度有所增強,匯率彈性有所增加。以2020年新冠疫情為例,自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將新冠疫情列為全球大流行病之后,避險情緒升溫推動美元指數快速上升,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一度破7。然而,2020年下半年,隨著中國經濟基本面顯著改善,人民幣匯率開啟升值趨勢,并延續至今年一季度。目前,央行通過降低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來調節匯率市場,我國財政、貨幣政策雙雙發力進行逆周期調節。隨著后續我國經濟基本面的改善,人民幣匯率有望企穩回升。

正文

1、人民幣對美元承壓,但對一籃子貨幣保持穩定

近期,人民幣對美元持續貶值,再度引發市場關注。截至9月8日,美元兌人民幣收盤報6.96,臨近“破7”的關鍵關口。從年內來看,人民幣對美元累計貶值幅度已達到8.46%。

雖然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顯著走弱,但對一籃子貨幣依然保持穩定。從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CFETS人民幣指數來看,截至9月2日,人民幣指數為102.02,年內下降幅度僅為0.4%。

機構:人民幣對美元可能存在超貶

從人民幣對主要發達國家貨幣來看,年內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幅度最大,對日元和英鎊升值幅度最大。其中,年內人民幣對日元升值13.64%,對英鎊升值7.41%,對歐元升值3.56%。

人民幣對新興市場貨幣同樣漲跌不一。其中,人民幣對俄羅斯盧布年內跌幅最大,達到23.05%;人民幣對土耳其里拉升值幅度最大,為27.99%,其次為匈牙利福林和波蘭茲羅提。

機構:人民幣對美元可能存在超貶

2、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回到由美元指數主導的局面

近期美元指數持續走強,突破110點位。9月5日午間,美元指數一舉突破110大關。9月6日,美元指數收盤于110.24,創20年新高。在之后的交易日內,美元指數盤中突破110的現象時有發生。

美元走強對亞洲新興市場貨幣形成壓制,主要亞洲新興貨幣對美元貶值幅度相近。從歷史經驗來看,每次美聯儲的加息緊縮周期都會觸發資金流出新興市場,美元走強使亞洲新興貨幣承壓。在主要的亞洲新興貨幣中,人民幣并非唯一對美元貶值的幣種。截至9月2日,韓元對美元年內貶值幅度為12.4%,泰銖對美元貶值9.1%,印度盧比對美元貶值6.5%,馬來西亞林吉特對美元貶值6.7%。斯里蘭卡盧布年內對美元貶值幅度達到42.9%,這主要是由于斯里蘭卡自2019年以來連續遭遇復活節恐怖襲擊、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地緣沖突等一系列內外部沖擊,在此背景下,斯里蘭卡原本脆弱的經濟走向崩潰:到期債務無法償付,基本生活物資無力進口,通貨膨脹失去控制。

從近期美元指數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來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回到由美元指數主導的局面,即美元走強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弱。根據我們的測算,美元指數與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在連續12個月內的相關性通常在80%-90%區間,而在2021年下半年至今年4月的時間段內,美元指數與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呈現分化走勢,兩者之間的相關性由正轉負,甚至一度達到-78%,形成美元指數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同步走強的情況。我們曾在《2021人民幣匯率年報——人民幣匯率是否高估?》一文中指出,2021年下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呈現較強的順周期性和單邊升值預期,這意味著人民幣對美元可能存在超調的可能性,并成為未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預期逆轉的風險來源。自今年4月底人民幣對美元開啟貶值通道之后,美元指數與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相關性再次由負轉正,并于8月達到87%的強相關性。

機構:人民幣對美元可能存在超貶

3、鮑威爾的杰克遜霍爾(Jackson Hole)講話是近期匯率市場的主導因素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一年一度的杰克遜霍爾會議上再次對打擊美國通脹展現出了強硬的態度,表明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將持續一段時間。美國中部時間8月26日,鮑威爾在杰克遜霍爾會議上作開幕演講。他在演講中提到,“恢復價格穩定需要一些時間,我們需要強有力地使用貨幣政策工具來達到供需平衡。降低通脹可能需要維持一段時間低于趨勢的增長,勞動力市場狀況將出現疲軟。雖然更高的利率、增長放緩和疲軟的勞動力市場會降低通脹,但他們也會給家庭和企業帶來一些痛苦。這些都是降低通脹的代價,但未能恢復價格穩定將意味著更大的痛苦?!贬槍γ缆搩Φ暮罄m貨幣政策,鮑威爾指出“恢復價格穩定需要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緊縮性的政策立場。歷史經驗表明,過早放松政策是不可取的?!?/p>

從年內來看,美聯儲的態度是影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預期的重要因素。我們通過在岸與離岸匯率的偏離度來衡量市場對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預期,正值表明升值預期,負值表明貶值預期。偏離度數據表明,今年主要有四個時間節點能顯著反映美聯儲政策對于人民幣匯率的影響。一是美聯儲在3月16日議息會議上正式拉開此輪加息周期的序幕,3月會議的利率點陣圖顯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對于今年的加息次數預測由去年的3次提高至7次,鮑威爾在會后表示年內將公布“縮表”進程;二是美聯儲5月4日公布《縮減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的計劃》,自6月1日起以可預測、漸進的方式減少證券持有量,收縮全球美元流動性;三是美聯儲6月15日再次顯著提高對于年內聯邦基金利率的預測范圍;四是8月26日鮑威爾在杰克遜霍爾會議上的鷹派講話,重申美聯儲對通脹的強硬態度,即使經濟衰退也在所不惜。在這四個時間節點附近,離岸市場均對人民幣匯率的貶值預期做出明顯反應,其中尤以“縮表”帶來的影響更大。

機構:人民幣對美元可能存在超貶

4、從中美利差看人民幣匯率的后續走勢

正如我們在前文中論述的,目前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以及美元指數是主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從中美利差的角度來觀察后續人民幣匯率的走勢。

1)從中美利差看6個月后的人民幣匯率

根據我們的測算,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對于6個月后的人民幣匯率走勢有較好的預測效果。我們的測算結果顯示,9月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均值為6.64,顯著低于當下6.98的匯率水平;根據9月前6個交易日的數據,中美利差均值為-63.93bp,我們的結果顯示,明年3月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預測值為6.97。

機構:人民幣對美元可能存在超貶

2)從利率平價看匯率走勢

根據利率平價理論,在兩國利率存在差異的情況下,資金將從低利率國流向高利率國以謀取利潤,同時投資者為對沖外匯風險,通常會在遠期買入低利率國家貨幣并賣出高利率國家貨幣以鎖定遠期匯率。在理想情況下,低利率國家貨幣現匯匯率下浮,期匯匯率上浮;高利率國貨幣的現匯匯率上浮,期匯匯率下浮。投資者通過不斷在即期與遠期之間進行套利,直至遠期與即期匯率的價差與兩國利差相等。

我們通過觀察人民幣對美元的即期和遠期匯率以及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來觀察目前人民幣匯率的走勢。自7月下旬起,經中美利差調整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即遠期價差持續為正,表明目前人民幣兌美元的即期匯率存在一定的升值壓力。

機構:人民幣對美元可能存在超貶

3)對人民幣匯率無需太過悲觀

從中美利差和利率平價的角度來看,目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存在超貶的可能性。雖然市場不斷討論人民幣匯率會不會“破7”這個議題,但匯率所謂的關鍵點位并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在目前美聯儲加息周期和強美元的背景下,市場對于人民幣貶值存在一定的恐慌情緒,放大了匯率的波動。

對人民幣匯率無需過度悲觀。近年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向波動幅度有所增強,匯率彈性有所增加。以2020年新冠疫情為例,自WHO宣布將新冠疫情列為全球大流行病之后,避險情緒升溫推動美元指數快速上升,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一度破7。然而,2020年下半年,隨著中國經濟基本面顯著改善,人民幣匯率開啟升值趨勢,并延續至今年一季度。在美國加息周期的背景下,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依然保持了穩定,這表明目前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主要是由于強美元所導致的,而非中國經濟基本面的結構性惡化。目前,央行通過降低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來調節匯率市場,我國財政、貨幣政策雙雙發力進行逆周期調節。隨著后續我國經濟基本面的改善,人民幣匯率有望企穩回升。

(本文題圖來源:第一財經)

文 | 劉昕 第一財經研究院研究員

涂永紅:人民幣短期波動不改長期穩定

近期,在美元升值的一致性預期下,國際短期資本大規模流向美元,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受到關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美聯儲加息推動美元指數上升。不過,人民幣匯率依舊保持較強的穩定性和韌性——8月份至9月份,主要貨幣對美元均出現較大幅度貶值,和其他非美元主要貨幣相比,人民幣貶值幅度是相對較小的,而且人民幣匯率指數還出現小幅上升。

從基本面看,中國經濟始終保持增長動力和平穩增速,人民幣具有升值基礎。眼下,歐美等國的高通脹導致全球金融環境收緊,各國央行采取的激進加息措施也一定程度抑制了投資和消費,根據IMF預測,全球經濟將進一步放緩。與之相比,中國的發展周期、經濟結構、宏觀政策與西方發達國家不同,經濟增長的韌性較為充足,人民幣幣值穩定有堅實基礎。

看通脹管理。當前,歐美等國的通脹處于40多年的高點,雖然能源、糧食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但實際上是西方國家過去數年實行量化寬松政策的結果。面對百年變局和疫情起伏,我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行穩健靈活的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將通脹控制在預期水平。

看貿易趨勢。經常項目收支是公認的中長期匯率決定因素,通常擁有貿易順差的國家貨幣預期升值,反之則預期貶值。今年以來,我國出口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單是7月份貿易順差就超過1000億美元,一方面在國外高通脹環境下我國商品有價格優勢,另一方面我國在產業鏈供應鏈中具有不可替代性。這樣的貿易趨勢下半年較難改變,較大的貿易順差改變外匯市場供求關系,有利于堅定市場信心,為人民幣幣值穩定提供市場支撐。

看外匯儲備。目前,我國擁有超過3.1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以及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市場相信我國有能力應對外匯投機沖擊,并在必要時維護人民幣匯率穩定。

短期人民幣匯率波動主要取決于資本項目交易,尤其是短期資本流動,受到政策、政治事件、市場心理的影響,會出現匯率超調現象,導致短期匯率高于或低于中長期匯率。今年下半年,市場預期美聯儲有可能將再次加息以控制通脹,由于中美利差縮小,逐利性強的短期資本將流向美元。從利率變化角度看,短期人民幣對美元確實存在貶值壓力,但不改中長期穩定趨勢。

隨著人民幣匯率機制不斷完善,市場對匯率雙向波動、彈性加大的特征更加適應,對人民幣在均衡匯率基礎上保持基本穩定的政策含義也更加了解。我國一方面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減少對外匯市場干預,另一方面采用多種政策手段和工具,積極引導市場預期,避免匯率過度波動,影響實體經濟運行。比如,近日央行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釋放更多外匯流動性,增加外匯供給,有利于更好滿足市場主體的外匯需求,也有利于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貶值預期。

目前,國際經濟出現衰退趨勢,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明顯,地緣政治動蕩,貿易和投資風險上升,資本的避險動機增強,流動方向更容易受到政策、信息和信心的影響,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震蕩幅度有所擴大將是短期內的一種常態。對此,企業在進出口時,需要正確判斷基本面和匯率中短期影響因素,加強匯率風險管理。尤其是要樹立風險中性理念,根據外匯收支具體情況提前購買人民幣遠期、期權等衍生產品,鎖定匯率風險。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 涂永紅)

人民幣對美元可能存在超貶的消息就介紹到這里了,更多最新數據,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數據欄目了解。

推薦閱讀

《中國銀行:全球貿易結算格局與結算貨幣的選擇-基于美元、歐元和人民幣結算的比較分析(2022)(21頁).pdf 》

《NIFD:2022Q2人民幣匯率報告(17頁).pdf 》

2022年9月13日今天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報6.8928

2022年9月9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9098

2022年8月中國境外人民幣市場現狀,市場綜述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