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磷酸鐵鋰出貨量
據數據顯示,預計2022年國內磷酸鐵鋰出貨約為95萬噸。
詳細數據
1、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產能快速擴展,三元材料產能擴張謹慎
磷酸鐵鋰2021-2022年供應偏緊,產能擴張速度加快,2023-2025年存在結構性過剩風險。預計2022年國內磷酸鐵鋰出貨約為95萬噸,而年初產能分別為94萬噸,產品供給偏緊張。隨著2023年磷酸鐵鋰產能快速釋放,產能存在結構性過剩風險。
三元材料2022年-2025年供應均偏緊,三元材料企業產能擴張謹慎。預計2022-2025年國內三元材料出貨量分別預測為62/88/123/170萬噸,而各年年初產能分別為62/100/125/155萬噸,產能供給均較為緊張。

2、正極材料:磷酸鐵鋰企業集中度下降,三元材料集中度提升
正極材料:磷酸鐵鋰企業集中度下降,三元材料集中度提升磷酸鐵鋰頭部7家企業市占率總和有所下降,主要原因系湖北萬潤等頭部企業擴產速度跟不上磷酸鐵鋰市場需求增長速度所致。
磷酸鐵鋰重點制備工藝以固相法為主。德方納米以液相法為主,大力發展固相法;湖南裕能(鈉法)、湖北萬潤(銨法)等應用固相法工藝。
三元正極材料容百科技、華友鈷業(天津巴莫)、長遠鋰能等頭部企業市占率進一步提升。
高鎳三元材料已成為三元材料發展趨勢。8系三元高鎳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低鈷成本優勢,市場份額快速增長。高鎳三元材料技術門檻較高,行業具有技術壁壘,市場格局集中度和利潤率顯著高于普通三元材料。


3、正極材料:磷酸錳鐵鋰蓄勢待發,高鎳、低鈷、單晶三元材料快速發展
磷酸鐵鋰朝著高壓實、低溫性能、高能量密度方向發展。磷酸鐵鋰材料性能已接近理論瓶頸,材料本身性能難以大幅提升;目前正在發展低成本長循環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目前正在開發材料包括高壓實密度、快充、高能量密度材料( 如磷酸錳鐵鋰)。
三元材料向著高鎳、低鈷(無鈷)、單晶、四元等方向發展,還向著包覆和摻雜,固態鋰電材料、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等技術發展探索方向,以期進一步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

4、負極材料:未來石墨負極供給緊張,未來市場前景良好
2021-205年石墨負極產能均相對緊張。2021-2025年石墨負極需求量分別預計為78/109/146/196/270萬噸,而當年年初產能分別為53/81/133/213/259萬噸。
人造石墨負極是主流負極材料,占據總體市場80%以上市場份額,且市場占比仍在提升。
由于下游需求旺盛,頭部企業滿產滿銷,部分客戶需求轉向中小企業,造成中小企業產能利用率提高,出貨量占比上升,導致頭部企業市占率下滑。
第二梯隊尚太科技、星城石墨占比提升較大,主要系下游需求旺盛、企業快速擴產、石墨化自供率提升推動。

5、負極材料:硅基材料提升電池容量,適合圓柱電池
硅基材料結合了碳材料高電導率、穩定性及硅材料高容量優點,成為當前動力電池提容最佳之選。在動力領域將5%-10%的氧化亞硅和石墨復合,3C領域將納米硅與石墨復合,可使電池能量密度提升5%-10%。
目前硅基材料主要以添加劑形式與人造石墨摻雜,主要應用于圓柱動力電池,產品出口較多。由于硅基材料技術不成熟,硅體積膨脹問題未解決,制備工藝難度大非標準,價格貴,目前主要應用于高端圓柱動力電池。
6、電解液:短期內存在產能過剩風險,行業集中度較高
新建電解液產能規模較大,短期內存在結構性過剩風險。2022-2023年產能快速擴張,電解液供應緩解。2024-2025年企業產能存在結構性過剩風險。
電解液行業集中度較高,CR3接近60%。2021年第二梯隊企業競爭格局變化較大,主要系上游原材料供應緊張,部分企業因原材料不足無法正常交付所致。
新型鋰鹽未來具有穩步提升可能性。目前應用較多的新型鋰鹽為雙氟磺酰亞胺鋰(LiFSI)。
7、電解液:新型鋰鹽LiFSI有望快速增長,新型添加劑開發和配方是關鍵
新型鋰鹽和添加劑能有效改善電池循環和高低溫性能,是電解液產品差異化發展的主要策略。
LiPF6短期內仍是最主要鋰鹽,但LiFSI等新型鋰鹽滲透率有望逐步提升。LiPF6存在熱穩定性差,對水分敏感,易生成HF等問題,因此開發新型鋰鹽成為電解液研發重要方向,LiFSI具有高低溫性能好、熱穩定性好等優點,目前正在快速發展中。
新型添加劑開發和配方將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盈利能力的關鍵。隨著鋰電池往高電壓、高鎳化等方向發展,所需電解液配方,尤其是添加劑使用將越來越復雜,添加劑少量使用即可顯著提升電解液性能,因此性價比很高,未來將是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力、提高產品附加值的關鍵所在。
8、鋰電銅箔:行業集中度不高,極薄化方向明確
鋰電銅箔需求未來年均復合增長超過25%,2022-2024年存在結構性過剩風險。隨著動力電池需求量的快速增長,鋰電銅箔總出貨量將大幅增長。
CR7市占率超過60%,行業集中度不高。CR7市占率在提升,說明鋰電銅箔供需關系基本保持穩定,且逐年穩步增長。
鋰電銅箔極薄化方向明確,即通過壓縮體積的方式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目前6um占據市場主流,諾德股份、德??萍嫉壬贁灯髽I已向頭部電池企業小批量供貨4.5um銅箔產品,其他如龍電華鑫、嘉元科技、中一科技、銅冠銅箔等也加快4.5um銅箔研發量產化步伐。
以上就是2022磷酸鐵鋰出貨量的簡單介紹,更多最新數據,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數據欄目了解。
來源:新能源行業鋰離子電池及關鍵材料技術發展與研判:動力與儲能齊飛,群雄啟航新征程-220928(41頁)
推薦閱讀
目前鋰電池負極材料出貨量多少?最新數據一覽
鋰電池銅箔出貨量預計2022年達4萬噸
2022年磷酸鐵鋰出貨量預計達309GWh
2022國內氫燃料電池企業排行,TOP10一覽
2021年太陽能電池產量多少?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