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CXO行業及新冠小分子口服藥進展數據跟蹤-230106.pdf(26頁)》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醫藥行業:CXO行業及新冠小分子口服藥進展數據跟蹤-230106.pdf(26頁)(2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西南證券研究發展中心 2023年1月 分析師:杜向陽 執業證號:S1250520030002 電話:021-68416017 郵箱: CXO行業及新冠小分子口服藥進展數據跟蹤 1 CXO行業及新冠小分子口服藥進展數據跟蹤專題 行業維度:一級市場投融資強度略有波動,創新藥IND數量略有下降,NDA數量略有上升。全球:2022年起資本市場趨于冷靜,融資總額、融資事件數持續波動,12月全球一級市場活躍度有所下降,融資額為365.8億元(同比-70.2%,環比-10.4%)、融資事件數227件(同比-39.0%,環比-1.7%);2022Q4融資額為1147.4億元(同比-61.5%,環比-17.3
2、%)、融資事件數650件(同比-38%,環比-9.8%);2022全年全球醫療健康行業融資總額5609億元(同比-52.8%)、融資事件總數2970件(同比-26.2%);國內:12月國內醫療健康投融資額113.94億元(同比-83.2%,環比-13%)、融資事件數101件(同比-36.9%,環比+34.7%);2022Q4融資額為324.1億元(同比-72%,環比-16.8%)、融資事件數233件(同比-41.5%,環比-18.8%);2022全年國內醫療健康融資總額1459億元(同比-58.5%)、融資事件數1091件(同比-24.3%)。2022年以來IND數量穩定增長,IND數量:12
3、月新增IND數量為74個(同比-53.2%,環比-22.1%),其中化學藥、生物制品、中藥IND數分別為28、43、3個;2022Q4新增IND數量為271個(同比-15.6%,環比-27.5%);2022年共新增IND數量1232個,其中化學藥624個,生物制品565個,中藥43個。NDA數量:2022年12月新增NDA數量27個(同比-15.6%,環比42.1%),其中化學藥、生物制品、中藥NDA數量分別為11、11、5個;2022Q4新增NDA數量為66個(同比-25%,環比-2.94%);2022年共新增NDA數量295個,其中化學藥175個,生物制品100個,中藥20個。企業維度:1
4、)中觀:國內企業以小分子CDMO業務為主,大分子CDMO產能仍在追趕海外龍頭。目前國內小分子CDMO業務仍未到達天花板,根據各家公司數據,2022年底預計合計擁有產能1.6萬立方米,至2025年預計合計產能將達1.8萬立方米,國內CXO企業中僅藥明生物具有較大生產規模,其余企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基因治療迅速發展,為CDMO業務創造新機遇。目前在歐美發達地區CGT CDMO行業已有一定生產規模,頭部企業占據較大市場份額,國內該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除藥明康德具有較大生產規模外國內企業均處于起步階段。2)微觀:CXO企業在手訂單充沛,項目數量快速增長,項目結構趨于合理,側面體現出目前行業仍處于高景氣度周
5、期,企業訂單充足,業績有望持續高速增長;CXO企業員工數量高速增長,CDMO企業人均創收較高,橫向對比來看,藥石科技人均創收最高,2021年超過99.5萬元/人/年;其次,博騰股份、九洲藥業、凱萊英等CDMO企業人均創收也相對較高,藥明康德、泰格醫藥、睿智醫藥、昭衍新藥和博濟醫藥等CRO業務占比較大的企業,人均創收水平則相對較低。國內新冠相關小分子CDMO企業在手訂單不斷、在建產能充分。新冠口服小分子藥物的高景氣賽道為國內小分子CDMO企業帶來巨大增量。從訂單數量來看,目前Paxlovid新冠口服藥訂單受益最充分的是小分子CDMO頭部企業藥明康德、凱萊英、博騰股份。大體量在手訂單為小分子CDM
6、O企業2022年業績高增提供保障,CDMO企業充沛的在手訂單帶動上游原料藥/中間體供應商同步受益。業績表現:CXO企業收入、利潤均實現高增長,2022年增長勢頭不減。2022Q1-Q3:16家CXO企業收入總額661億元(+39.2%),歸母凈利潤總額為177.1億元(+91.9%),扣非凈利潤總額為150.9億元(+107.1%),主要由于企業簽訂高利潤訂單,盈利能力強勁提升所致。2022Q3:受益于強勁的管理能力以及高附加值訂單陸續交付,未來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業績有望以更高速度增長,CXO行業高速發展趨勢仍將持續。CXO行業月度數據跟蹤(截至2022.12)注:CXO板塊此次選取藥明康
7、德、康龍化成、泰格醫藥、九洲藥業、凱萊英、博騰股份、睿智醫藥、藥石科技、昭衍新藥、美迪西、皓元醫藥、諾泰生物、博濟醫藥、陽光諾和、百誠醫藥、和元生物等共16家公司。TWnUtRsQRZkXoW1YpZbR8Q7NoMnNsQoNlOqQoPeRrRzQaQpOrRvPoMoNwMmOxP2 CXO行業及新冠小分子口服藥進展數據跟蹤專題 全球已有4款新冠口服藥上市,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是繼輝瑞的Paxlovid之后的第二款在中國獲批上市的新冠口服藥;1款藥物提交NDA,9款藥物處于臨床III期(包括老藥新用,其中3款藥物獲得緊急使用授權)。禮來和Incyte的巴瑞替尼老藥新用,用于需要補充氧的新冠
8、患者,于2021年4月在日本上市,在美國獲批EUA;默沙東的莫奈拉韋最早于2021年11月在英國獲批上市,隨后在日本上市、在美國獲批EUA,目前已向中國提交NDA;輝瑞的Paxlovid III期數據顯示療效突出,已獲批美國EUA,2021年12月后分別在英國、歐洲、日本獲批上市,2022年2月在中國獲批上市;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于2022年7月獲得國家藥監局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附條件批準上市。除已經在國內上市的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外,目前國內研發進度最快的分別為處于III期臨床的君實生物的VV116和開拓藥業的普克魯胺。VV116:君實生物與旺山旺水生物合作開發的VV116于2021年12月在烏
9、茲別克斯坦獲批EUV用于治療中重度患者,國內與Paxlovid頭對頭III期臨床于2022年5月公布達到主要臨床終點和次要有效性終點,且總體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Paxlovid,另有兩項國際多中心III期臨床進行中;普克魯胺:小規模臨床試驗中顯示療效突出,目前在巴西、美國開展多項III期臨床,并且已在巴拉圭、波黑薩拉熱窩州、加納共和國、利比里亞獲批EUA。投資建議:建議關注平臺型CXO公司以及中長期高成長標的 藥明生物UVL清單影響已全面解除,短期新冠相關CDMO大體量訂單疊加內生業務持續高增,CXO行業仍是兼具確定性與成長性的優質板塊;同時,國內創新藥進入收獲期,進一步為CXO行業帶來增量空間
10、,預計CXO板塊業績保持高增確定性較高,建議關注產業鏈布局一體化的平臺型CXO企業及中長期高成長標的。建議關注產業鏈布局一體化平臺型CXO企業,推薦CRDMO/CTDMO一體化龍頭企業藥明康德、藥明生物,臨床CRO泰格醫藥、康龍化成,小分子CDMO凱萊英、博騰股份、九洲藥業、皓元醫藥和藥石科技等。新冠口服藥最新研究進展(截至2023.1.3)CXO行業產能轉移不及預期風險;CXO企業訂單不及預期風險;匯率波動風險;新冠口服藥臨床試驗進展不及預期;新冠口服藥上市及商業化進展不及預期;其他醫藥行業政策風險等。風險提示:注:CXO板塊此次選取藥明康德、康龍化成、泰格醫藥、九洲藥業、凱萊英、博騰股份、
11、睿智醫藥、藥石科技、昭衍新藥、美迪西、皓元醫藥、諾泰生物、博濟醫藥、陽光諾和、百誠醫藥、和元生物等共16家公司。3 海外醫藥生物PE&VC融資額環比略有波動。從一級市場看,海外醫藥生物PEVC融資情況經過2016年的低谷后快速爆發,2017-2018年持續保持較快增長,2019、2020年較為平穩,2021年融資額達6003億元,同比有所回升。2022年起資本市場趨于冷靜,融資總額、融資事件數均有所下降,12月全球一級市場活躍度有所下降,融資額為365.8億元(同比-70.2%,環比-10.4%)、融資事件數227件(同比-39.0%,環比-1.7%);2022Q4融資額為1147.4億元(同
12、比-61.5%,環比-17.3%)、融資事件數650件(同比-38%,環比-9.8%);2022全年全球醫療健康行業融資總額5609億元(同比-52.8%)、融資事件總數2970件(同比-26.2%)。國內一級市場醫療健康投融資活動強度環比略有波動,景氣度有望持續。大型藥企轉型研發的同時,創業型的創新藥企業數量快速增加,逐步成為我國創新藥研發主力。12月國內醫療健康投融資額113.94億元(同比-83.2%,環比-13%)、融資事件數101件(同比-36.9%,環比+34.7%);2022Q4融資額為324.1億元(同比-72%,環比-16.8%)、融資事件數233件(同比-41.5%,環比-
13、18.8%);2022全年國內醫療健康融資總額1459億元(同比-58.5%)、融資事件數1091件(同比-24.3%)?;贑XO行業公司在手訂單增長迅速、產能擴張進度符合預期,及過去幾年國內醫藥行業投融資活動強度持續,國內創新藥研發景氣度有望持續。行業維度:一級市場投融資強度略有波動,創新藥IND數量略有下降,NDA數量略有上升 數據來源:藥智網,西南證券整理 全球醫療健康PE&VC月度融資額及事件數 中國醫療健康PE&VC月度融資額及事件數 CXO行業月度數據跟蹤(截至2022.12)4 數據來源:藥智網,西南證券整理 全球醫療健康PE&VC年度融資額及事件數 中國醫療健康PE&VC年度
14、融資額及事件數 CXO行業年度數據跟蹤(截至2022.12)行業維度:一級市場投融資強度略有波動,創新藥IND數量略有下降,NDA數量略有上升 海外醫藥生物PE&VC融資額環比略有波動。從一級市場看,海外醫藥生物PEVC融資情況經過2016年的低谷后快速爆發,2017-2018年持續保持較快增長,2019、2020年較為平穩,2021年融資額達6003億元,同比有所回升。2022年起資本市場趨于冷靜,融資總額、融資事件數均有所下降,12月全球一級市場活躍度有所下降,融資額為365.8億元(同比-70.2%,環比-10.4%)、融資事件數227件(同比-39.0%,環比-1.7%);2022Q4
15、融資額為1147.4億元(同比-61.5%,環比-17.3%)、融資事件數650件(同比-38%,環比-9.8%);2022全年全球醫療健康行業融資總額5609億元(同比-52.8%)、融資事件總數2970件(同比-26.2%)。國內一級市場醫療健康投融資活動強度環比略有波動,景氣度有望持續。大型藥企轉型研發的同時,創業型的創新藥企業數量快速增加,逐步成為我國創新藥研發主力。12月國內醫療健康投融資額113.94億元(同比-83.2%,環比-13%)、融資事件數101件(同比-36.9%,環比+34.7%);2022Q4融資額為324.1億元(同比-72%,環比-16.8%)、融資事件數233
16、件(同比-41.5%,環比-18.8%);2022全年國內醫療健康融資總額1459億元(同比-58.5%)、融資事件數1091件(同比-24.3%)?;贑XO行業公司在手訂單增長迅速、產能擴張進度符合預期,及過去幾年國內醫藥行業投融資活動強度持續,國內創新藥研發景氣度有望持續。5 數據來源:醫藥魔方,西南證券整理 我國創新藥IND數量保持穩定增長(個)我國創新藥NDA數量穩步上升(個)CXO行業月度數據跟蹤(截至2022.12)我國創新藥IND數量穩定增長,12月環比略有下降。2015-2020年我國創新藥臨床申報數量總體呈現增長趨勢,2019年IND數量達543個,2020年IND數量達8
17、17個,2021年IND數量逐季快速增長,Q4化學藥、生物制品、中藥IND數量分別為164、146、11個,達歷史新高,全年IND申報數量高達1133個;2022年以來IND數量高增持續,12月新增IND數量為74個(同比-53.2%,環比-22.1%),其中化學藥、生物制品、中藥IND數分別為28、43、3個;2022Q4新增IND數量為271個(同比-15.6%,環比-27.5%);2022年共新增IND數量1232個,其中化學藥624個,生物制品565個,中藥43個。我國創新藥NDA數量逐年穩步提升,12月環比略有上升。2019年后國產化藥創新藥NDA數量穩步提升,從2020年的52個增
18、至2021年的168個,同比增長90.9%;生物藥NDA2018年起增長,2020年達43個,2021年為107個,國產生物創藥進入上市收獲期;中藥NDA自2019年穩步增長,2021年為22個,同比增速高達260%;2022年12月新增NDA數量27個(同比-15.6%,環比42.1%),其中化學藥、生物制品、中藥NDA數量分別為11、11、5個;2022Q4新增NDA數量為66個(同比-25%,環比-2.94%);2022年共新增NDA數量295個,其中化學藥175個,生物制品100個,中藥20個。行業維度:一級市場投融資強度有所修復,創新藥IND數量略有下降,NDA數量略有上升 6 行業
19、維度:上游CRO在創新藥研發浪潮中持續獲益,UVL清單影響已全面解除 數據來源:藥康生物招股書,西南證券整理 國產創新藥迎來收獲期、大分子藥物開發加速及新冠藥物研發需求持續強勁,上游CRO板塊獲益顯著。2021年底國家藥監局等8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國家藥品安全及促進高質量發展規劃,明確我國“十四五”期間藥品安全及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思想,國內創新藥迎來收獲期;疊加新冠疫情加速在研新冠藥物進展,研發需求強勁促使上游藥物發現相關CRO持續獲益。南模生物招股書披露,2015-2019年全球CRO市場規模由443億美元增至626億美元,CAGR達9%,預計2024年全球CRO市場規模將達960億美元
20、;國內CRO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2015-2019年國內CRO市場由26億美元增至68億美元,CAGR高達27.3%,預計2024年我國CRO市場規模將達222億美元。藥明生物上海子公司已于12月16日從UVL清單中移除。2022年2月8日,藥明生物兩個子公司被 BIS 列入 UVL 清單,受此消息影響,公司當日股價下跌 22.7%。我們認為,從中報業績、在手訂單及產能建設看,公司持續向上基本面未變?;氐紺XO板塊供應鏈看,目前國內CXO供應保障性完整,競爭力較強;無論是項目價格、還是交付效率,對于海外MNC藥企而言仍是較好的選擇。CXO助力醫藥行業創新,CXO行業與藥企將互相伴存,中長期來
21、看,CXO行業價值永續可期。CXO行業月度數據跟蹤(截至2022.12)臨床前CRO 藥物篩選和優化藥物篩選和優化 藥學研究藥學研究 安全性評價等安全性評價等 I I-IIIIII期臨床期臨床 注冊上市注冊上市 商業化階段商業化階段 臨床CRO 藥物發現研究 臨床前研究 臨床研究 藥物篩選服務 藥物合成、衍生物合成 藥物改性服務 原料及制劑工藝和樣品制備 原料藥及制劑質量服務 原料藥及制劑樣本制備服務 藥理毒理研究 藥代動力學研究 藥物效應學研究 藥物一致性研究 藥品工藝及制劑工藝優化、穩定性試驗 I-IV期臨床試驗技術服務 臨床試驗數據管理與統計分析 注冊申報及上市后檢測 CRO板塊業務范圍
22、 7 市場表現:二線CXO公司表現亮眼,短期股價受貿易沖突、市場情緒等階段性回落 數據來源:Wind,西南證券整理,股價、當期PE均更新至2022年12月31日 2021年二線CXO公司業績亮眼,驅動股價良好表現。2021年初至今,CXO板塊公司漲幅:九洲藥業(+21.2%)博騰股份(+10.1%)睿智醫藥(-28.5%)泰格醫藥(-37.2%)藥石科技(-40.6%)藥明康德(-40.9%)昭衍新藥(-41.5%)康龍化成(-43.8%)凱萊英(-50.3%)。九洲藥業、博騰股份新業務快速成長,利潤端增速較快,驅動股價表現亮眼。2022Q3 CXO板塊階段性回落,主要影響因素:1)疫情影響及
23、市場情緒:疫情反復下市場風險偏好回落;一級市場投融資情緒不穩;2)拜登簽署行政令,啟動國家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倡議:9月13日,美國總統拜登啟動國家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倡議,而后續白宮峰會舉措對CXO并無實質性影響,我們判斷該行政命令與國內CXO企業并無任何針對性與相關性。藥明生物無錫工廠于10月13日移除UVL清單,CXO板塊三季報業績持續強勁;10月27日,藥明生物上海工廠接受BIS核查,12月16日正式移出UVL清單,CXO板塊表現預計持續向好。CXO企業股價復盤 CXO行業月度數據跟蹤(截至2022.12)8 CXO行業月度數據跟蹤(截至2022.12)市場表現:CXO板塊公司估值回落,一
24、、二線公司估值水平逐步接近 CXO公司估值進入適配區間。2021年1月底CXO公司估值水平達到高位,隨后快速回調,經過前期市場反彈,估值水平再次有所上升;2021年10月后受國際關系和短期投融資影響,CXO板塊估值大幅回調,目前主要CXO公司的PE-TTM值已回落至歷史低位,進入適配區間。一、二線公司估值水平逐步接近。昭衍新藥(PE 56)、九洲藥業(PE 52)、康龍化成(PE 46)、凱萊英(PE 46)等公司估值相對較高;泰格醫藥(PE 27)等公司估值相對較低,部分CXO個股動態市盈率已達歷史平均值以下。整體來看,經過市場調整,目前一、二線公司估值水平逐步趨于接近。CXO企業歷史估值情
25、況梳理(當期PE)數據來源:Wind,西南證券整理,股價、當期PE均更新至2022年12月31日 9 CXO企業季度數據跟蹤(截至2022.12)CXO板塊共16家公司發布的2022年三季報中,藥明康德、凱萊英、昭衍新藥、九洲藥業、博騰股份等2022Q3業績均表現出同比強勁增長,業績增長符合或超預期,CXO板塊整體高景氣度得以驗證。藥明康德持續強化CRDMO/CTDMO一體化業務模式,配合上海新冠疫情防控,充分發揮全球布局、多地運營及全產業鏈覆蓋優勢,助力公司業績持續高增,公司2022Q3營收同比增長77.8%,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09.1%;康龍化成利潤端增速低于收入端,2022Q3歸母凈利
26、潤同比下滑21%,主要系尚海外新業務利潤率相對較低及臨床研發服務受國內疫情影響所致,四大業務板塊收入端增長強勁,毛利率呈改善趨勢。數據來源:Wind,西南證券整理,股價、當期PE均更新至2023年1月3日 10 企業維度:在手訂單充沛,項目數量快速增長,項目結構趨于合理 數據來源:Wind,公司年報,西南證券整理,數據更新至22Q3 從預收賬款與合同負債來看,近幾年CXO企業預收賬款及合同負債快速增加,其中藥明康德、昭衍新藥、泰格醫藥和康龍化成等公司增長顯著,與公司業務模式和產業地位等有一定關系。整體來看,預收賬款與合同負債作為訂單和業績的先行指標之一,快速增長趨勢反映出訂單情況良好。從項目數
27、量來看,近幾年CDMO企業項目數總量明顯快速增加,合全藥業已突破2000個,九洲藥業2022年上半年項目總量達到740個,其次藥明生物為534個,博騰股份為273個,合全藥業和九洲藥業在項目總量上體現出了明顯的龍頭優勢。2018 臨床前 臨床期 臨床期 臨床期 商業化 其他 總數 合全藥業 594 40 16 650 凱萊英 142 24 27 271 193 博騰股份 155 28 84 267 九洲藥業 270 35 11 316 藥明生物 97 68 26 13 1 205 2019 臨床前 臨床期 臨床期 臨床期 商業化 其他 總數 合全藥業 939 40 21 1000 凱萊英 15
28、2 39 30 328 549 博騰股份 187 34 87 308 九洲藥業 330 37 11 378 藥明生物 121 85 27 16 1 250 2020 臨床前 臨床期 臨床期 臨床期 商業化 其他 總數 合全藥業 1241 45 28 1314 凱萊英 199 42 32 413 686 博騰股份 224 41 94 359 九洲藥業 438 40 16 494 藥明生物 141 93 32 19 285 2021 臨床前 臨床期 臨床期 臨床期 商業化 其他 總數 合全藥業 1575 49 42 1666 凱萊英 235 55 38 328 博騰股份 209 65 44 97
29、410 九洲藥業 582 49 20 651 藥明生物 268 119 152 32 9 480 2022H1 臨床前 臨床期 臨床期 臨床期 商業化 其他 總數 合全藥業 1915 52 43 2010 凱萊英 172 48 34 254 博騰股份 124 29 31 89 273 九洲藥業 662 55 23 740 藥明生物 287 144 60 29 14 534 CXO企業歷年合同負債與預付賬款總額及增速 CXO企業歷年CDMO項目執行情況 CXO企業三季報數據跟蹤(截至2022Q3)藥明康德 博騰股份 凱萊英 簽訂日期/2021.11.30 2022.2.11 2021.11.17
30、 2021.12 2022.2.21 新冠訂單總額/2.2億美元(2021-2022年交付)6.8億美元(2022年交付)4.8億美元、27.2億元、35.4億元(2022年供貨)2021年新冠收入 5.8億元 3.2億元 15億元 22Q1新冠收入 15.1億元 9億元 10.5億元 22Q2新冠收入 26.8億元 19.3億元 19.8億元 22Q3新冠收入 26.9億元 10億元 17.5億元 2022E新冠收入 80億元 40億元 60.7億元 新冠口服小分子藥物的高景氣賽道為國內小分子CDMO企業帶來巨大增量。從訂單數量來看,目前Paxlovid新冠口服藥訂單受益最充分的是小分子CD
31、MO頭部企業藥明康德、凱萊英、博騰股份。2021年11月17日-2022年2月20日,凱萊英先后發布三次公告,累計簽訂三項小分子大訂單總額高達93.6億元。另外,2021年11月30日和2022年2月11日,博騰股份公告兩次,累計收到國外大客戶CDMO訂單合計9億美元(約57億元),大體量在手訂單為小分子CDMO企業2022年業績高增提供保障,CDMO企業充沛的在手訂單帶動上游原料藥/中間體供應商同步受益。從產能上來看,凱萊英小分子CDMO產能高速擴張,截至2022H1公司傳統批次反應釜體積近5300m;藥明康德2000m、博騰股份2100m 。在小分子CDMO的高景氣度持續及大訂單加持下,頭
32、部CDMO企業進入產能加速建設階段,以確保訂單的持續交付以及飽滿的產能供應。按照目前各公司披露的產能計劃來看,預計2023年小分子CDMO龍頭企業產能將在現有基礎上加速成長。11 部分小分子CDMO企業產能建設情況 部分小分子CDMO企業大訂單簽訂情況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投資者問答,西南證券整理 企業維度:國內新冠相關小分子CDMO企業在手訂單不斷、在建產能充分 CXO企業三季報數據跟蹤(截至2022Q3)12 企業維度:在建工程高速增長,固定資產增速較高,反映訂單較為飽滿 數據來源:Wind,西南證券整理,數據更新至22Q3 從在建工程增速來看,2022Q3皓元醫藥、博濟醫藥、博騰股份等幾
33、家企業增速較快,主要由于在建實驗室面積、實驗動物房面積、生產基地產能高速擴張所致;昭衍新藥、和元生物也都保持150%以上增速。從固定資產增速來看,2022Q3皓元醫藥高速增長;凱萊英、藥石科技、陽光諾和、藥明康德、康龍化成也都保持在45%以上的增速。整體來看,我國CXO行業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仍然保持高速增長,從側面體現出目前行業仍處于高景氣度周期,企業訂單充足,業績有望持續高速增長。CXO企業歷年在建工程及增速 CXO企業歷年固定資產及增速 CXO企業三季報數據跟蹤(截至2022Q3)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2017201820192020202120
34、22E2023E2024E2025E凱萊英 藥明康德 博騰股份 九洲藥業 諾泰生物 康龍化成 藥石科技 01002003004005006007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三星生物 Lonza藥明生物 金斯瑞 凱萊英 13 企業維度:國內企業以小分子CDMO業務為主,大分子CDMO產能仍在追趕海外龍頭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公司官網,西南證券整理,數據更新至22H1 小分子CDMO業務相對成熟,國內多家企業深耕小分子CDMO。選取7家具有較大規模產能的小分子CDMO企業,2021年合計擁有產能1.2萬立方米,其中共三家擁有超2000立方米產
35、能,分別為凱萊英(4684立方米)、九州藥業(2500立方米)、博騰股份(2091立方米)。目前國內小分子CDMO業務仍未達天花板,根據各家公司公告未來新增產能數據,2022年底預計合計擁有產能1.6萬立方米,藥明康德產能已在上半年突破2000立方米,康龍化成將通過收購將擁有超過100立方米海外產能。至2025年預計合計產能將達到1.8萬立方米。國內大分子CDMO起步相對較晚,產能較海外龍頭企業仍有一定差距。目前國內CXO企業中,藥明生物具有較大生產規模,除藥明生物外選取兩家近年預計將有一定大分子CDMO產能的企業與海外兩大龍頭Lonza和三星生物比較,2021年全球擁有最大生物藥產能的三星生
36、物共有36.4萬升產能,Lonza共有33.6萬升產能(其中在廣州擁有6000升產能),藥明生物共有15.4萬升產能,金斯瑞和凱萊英分別擁有2600升和700升產能。從產能規劃看,2022年藥明生物和凱萊英分別預計新增產能10.8萬升和5100升,其中藥明生物將新增6萬升海外產能。至2025年,藥明生物預計擁有產能46.8萬升,其中9.9萬升為海外產能,僅次于三星生物(62萬升)和Lonza(59.6萬升)。CXO企業小分子產能(立方米)CXO企業大分子產能(千升)CXO企業三季報數據跟蹤(截至2022Q3)公司名稱 市場占有率(2020)產業鏈布局 客戶構成 項目情況和執行能力 Lonza
37、21.1%(全球)在美國、日本、新加坡、荷蘭均布局基因和細胞治療的基地,超過 20 年的 GMP 經驗;最高達 2000L 懸浮培養產能 諾華、吉利德等超過 160 個客戶 擁有超過120個工藝開發項目經驗,2個進入商業化階段項目 Catalent 28.6%(全球)2019年收購領先的基因治療病毒載體開發和制造公司 Paragon BioServices;2020年度收購比利時細胞和基因療法公司MaSTherCell Global,2016至2020年基因治療領域并購投入超過15億美元;全球工廠超過45家-2020 年度首次實現 CDMO 服務的藥物管線獲得 FDA 批準商業化 Oxford
38、 BioMedica 2.8%(全球)是諾華的 CAR-T 產品Kymriah 生產慢病毒載體的唯一供應商。此外,還與賽諾菲、GSK 等制藥巨頭保持著合作關系,為他們提供工藝開發和生物加工等服務。目前擁有近20萬平方英尺 諾華、BMS、阿斯利康 2020 年 CDMO 項目增長至 20 個,主要為與諾華、BMS 等合作的 CAR-T 項目 藥明康德(無錫生基)6.4%(全球)2020年完成中美兩地腺相關病毒(AAV)一體化懸浮培養平臺和CAR-T細胞治療一體化封閉式生產平臺建設;2021年收購英國基因治療技術公司OXGENE,大幅增強先進病毒載體平臺的能力-2022上半年為 67 個項目提供開
39、發與生產服務,其中包括 51 個臨床前和 I 期臨床試驗項目,9 個 II 期臨床試驗項目,7 個 III 期臨床試驗項目(其中 4 個項目處于上市申請準備階段)金斯瑞 3.21%(國內)2020年成立金斯瑞蓬勃生物平臺開展基因治療CDMO業務,建設中美兩地臨床試驗所用的GMP設施及設備,目前累積擁有面積4800平方米的質粒及GMP病毒廠房 隆耀生物、香雪生命等 2022上半年新獲臨床前項目51個,CMC項目39個,臨床階段項目38個,IND批件9個。順利交付第1個以自主的懸浮培養PowerSTM-293T為基礎的細胞治療(質粒/慢病毒CMC)項目 博騰生物-在蘇州建立免疫細胞治療的工藝平臺和
40、臨床I期GMP生產平臺,可滿足質粒、病毒、細胞產品從工藝開發到臨床生產的需求 截至2022年6月,服務32家CDMO客戶 2022上半年新獲項目31個,新簽訂單約9208萬元,與生諾醫藥首個項目SND002前哨淋巴結T細胞抗腫瘤注射劑已經啟動 和元生物 7.65%(國內)擁有近1000平方米的基因治療產品中試平臺,近7000平方米的基因治療產品GMP生產平臺,包括質粒生產線1條、病毒載體生產線3條、CAR-T細胞生產線2條、建庫生產線3條、灌裝線1條 亦諾微、復諾健、康華生物、南京吉邁等超過20家CDMO客戶 截至2022年6月,為多個溶瘤病毒、腺相關病毒載體藥物、CAR-T 藥物提供 CRO
41、/CDMO 服務,累計合作 CDMO 項目超過 130 個,正在執行的 CDMO 項目超過 50 個。14 企業維度:CGT業務迅速發展,為CDMO創造新機遇 數據來源:和元生物招股說明書,公司公告,公司官網,西南證券整理 CGT CDMO仍屬新興業務,具有較大市場潛力。選取4家國內從事CGT CDMO業務的CXO企業并與3家海外從事CGT CDMO業務的CXO企業,從市場占有率、產業鏈布局、客戶、項目等維度比較分析目前國內CGT CDMO業務現狀。目前在歐美發達地區CGT CDMO行業已有一定生產規模,頭部企業占據較大市場份額,國內該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除藥明康德具有較大生產規模外國內企業均處
42、于起步階段,其中和元生物處于第一梯隊,占國內市場份額約8%。全球主要CGT CDMO企業對比 CXO企業三季報數據跟蹤(截至2022Q3)15 企業維度:員工數量高速增長,CDMO企業人均創收較高 數據來源:Wind,西南證券整理 員工總數高速增長,藥明康德位居首位,其次為康龍化成、泰格醫藥、凱萊英等,員工總數分別為39716人、17650人和8931人,另外九洲藥業、博騰股份員工總數也相對較多。從增速來看,2022前三季度百誠醫藥、皓元醫藥、凱萊英、博騰股份、藥石科技員工增速較快,其中百誠醫藥增速接近100%,皓元醫藥、凱萊英、博騰股份、藥石科技增速均超過50%,較快的人數增長表明企業訂單充
43、足,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人均創收持續增長,CDMO企業人均創收較高。2021年CXO企業人均創收總體較2020年有所下滑,企業增速分化明顯,整體來看,藥石科技增長較快,超過30%。橫向對比來看,藥石科技人均創收最高,2021年超過99.5萬元/人/年;其次,博騰股份、九洲藥業、凱萊英等CDMO企業人均創收也相對較高,藥明康德、泰格醫藥、睿智醫藥、昭衍新藥和博濟醫藥等CRO業務占比較大的企業,人均創收水平則相對較低。CXO企業歷年員工總數及增速 CXO企業歷年人均創收及增速 CXO企業三季報數據跟蹤(截至2022Q3)16 業績表現:CXO企業收入、利潤均實現高增長,2022年增長勢頭不減 數據
44、來源:Wind,西南證券整理,數據更新至22Q3 2022前三季度業績延續高速增長,強勁盈利能力帶動利潤高增。選取16家CXO代表企業2022Q1-3收入總額661億元(+69.2%);歸母凈利潤總額為177.1億元(+91.9%),收入端、利潤端維持高速增長一方面由于博騰股份、凱萊英、藥明康德于去年底和今年年初簽訂的新冠口服小分子藥物大訂單交付并確認收入帶來高額利潤,另一方面受益于CXO企業新簽訂單數量持續高增,在手訂單充裕;扣非凈利潤總額為150.9億元(+107.1%),主要由于企業簽訂高利潤訂單,盈利能力強勁提升所致??朔咔橛绊?,2022Q3業績維持增長趨勢。16家CXO企業2022
45、Q3收入總額增速為62%,歸母凈利潤總額增速為103.6%,扣非歸母凈利潤總額增速為112.0%。受益于強勁的管理能力以及高附加值訂單陸續交付,CXO板塊14家扣非凈利潤同比實現40%以上增長,未來隨著在手訂單及項目數持續高速增長,CXO企業快速發展趨勢仍將持續。CXO企業歷年營業收入及增速 CXO企業歷年歸母凈利潤及增速 0%10%20%30%40%50%60%70%80%0100200300400500600700營收(億元)同比增速 0%10%20%30%40%50%60%70%80%90%10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歸母凈利潤(億元)同比增速 CXO企
46、業三季報數據跟蹤(截至2022Q3)17 新冠口服藥最新研究進展(截至2023.1.3)全球已有4款新冠口服藥上市,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是繼輝瑞的Paxlovid之后的第二款在中國獲批上市的新冠口服藥;1款藥物提交NDA,9款藥物處于臨床III期(包括老藥新用,其中3款藥物獲得緊急使用授權)。禮來和Incyte的巴瑞替尼老藥新用,用于需要補充氧的新冠患者,于2021年4月在日本上市,在美國獲批EUA;默沙東的莫奈拉韋最早于2021年11月在英國獲批上市,隨后在日本上市、在美國獲批EUA,目前已向中國提交NDA;輝瑞的Paxlovid III期數據顯示療效突出,已獲批美國EUA,2021年12月后
47、分別在英國、歐洲、日本獲批上市,2022年2月在中國獲批上市;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于2022年7月獲得國家藥監局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附條件批準上市。除已經在國內上市的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外,目前國內研發進度最快的為處于III期臨床的先聲藥業的SIM0417。SIM0417:12月18日,先聲藥業發布公告,先諾欣(SIM0417)治療輕中度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成年感染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II/III期臨床研究已完成全部1208例患者入組。從治療機制來看,新冠口服藥主要有以莫奈拉韋為代表的RdRp抑制劑和以Paxlovid為代表的3CL蛋白酶抑制劑:RdR
48、p抑制劑:以默沙東的莫奈拉韋和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為代表,已上市或處于期臨床的新冠RdRp抑制劑共有5款,其中2個已經上市,3個處于期臨床階段,莫奈拉韋已向CDE提交NDA申請。VV116于2021年12月在烏茲別克斯坦獲批EUV用于治療中重度患者,國內與Paxlovid頭對頭期臨床于2022年5月公布達到主要臨床終點和次要有效性終點且總體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Paxlovid,有望加速上市進程。阿茲夫定已于2022年7月在中國獲批上市。3CL蛋白酶抑制劑:以輝瑞的Paxlovid為代表,已上市或處于期臨床的新冠3CL蛋白酶抑制劑共有5款,其中1個已經上市,4個處于期臨床階段。鹽野義S-217622
49、初期數據顯示療效突出,但目前被日本暫緩批準上市。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公布對于輕中度患者住院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其在標準治療的基礎上不能帶來更多獲益。其他機制:已上市或處于期臨床的其他機制新冠口服藥有4款,其中1個已經上市,3個處于期臨床階段。巴瑞替尼老藥新用,用于需要補充氧的新冠患者,于2021年4月在日本上市,在美國獲批EUA。普克魯胺在小規模臨床中顯示療效突出,目前在巴西、美國開展多項期臨床,并且已在巴拉圭、波黑薩拉熱窩州、加納共和國、利比里亞獲批EUA。新冠小分子口服藥最新進展數據跟蹤(截至2023.1.3)數據來源:ClinicalTrials,醫藥魔方,西南證券整理 新冠口服藥Rd
50、Rp抑制劑最新研究進展(截至2023.1.3)藥品名稱 作用機制 研發機構 其他適應癥 新冠適應癥 試驗方案 入組人數/計劃入組 入組患者特征 最優劑量有效性 風險降低 研發階段(全球)針對患者人群 研發階段(全球)研發階段(中國)莫奈拉韋 RdRp抑制劑 Merck 流感(臨床前)輕中度(高風險)上市,2021-11-4(UK),2021-12(JP),美國EUA 22.12.30附條件批準 莫奈拉韋 vs 安慰劑 1734 18歲,隨機分組前 5天實驗室檢測陽性或超過5天且于分組當天有至少1個新冠癥狀,具有重癥風險的輕中度患者 住院或死亡率:6.8%vs 9.7%30%重度 期臨床(終止)
51、附條件批準 莫奈拉韋 vs 安慰劑 304 隨機分組前10天內出現癥狀且當天有癥狀,住院治療,輕中重度患者 不佳/暴露后預防 期臨床 附條件批準 莫奈拉韋 vs 安慰劑 1500 與陽性患者同住,隨機分組前5天有檢測結果,沒有確診或疑似,有相關癥狀/阿茲夫定 核苷類逆轉錄酶/Vif抑制劑 真實生物 HIV感染(上市,CN);丙肝(臨床前)輕中度 III期臨床結束(巴西)上市,2022-7-25(CN)阿茲夫定 vs 安慰劑 312 核酸檢測陽性,無細菌性肺炎或缺氧的有癥狀患者 前瞻性臨床(輕癥/普通型,20名患者)治療第四天給藥組核酸轉陰率為100%,給藥組核酸轉陰時間縮短3天/重度 III期
52、臨床結束(巴西)/阿茲夫定 vs 安慰劑 342 隨機分組前 96小時核酸檢測陽性的中重度住院患者/VV116 RdRp抑制劑 君實生物;旺山旺水生物/中重度 期臨床,烏茲別克斯坦EUA/VV116+法匹拉韋安慰劑 vs VV116安慰劑+法匹拉韋 640 有至少一種癥狀,例如發燒、咳嗽、喉嚨痛、不適、頭痛、肌肉疼痛、惡心、嘔吐、腹瀉、勞力性呼吸短促、SpO293%或 PaO2/FiO2300 烏茲別克斯坦期臨床:進展為危重型及死亡的風險降低92%/輕中度 II/III期臨床/VV116 vs 安慰劑 2000 輕中度患者,隨機分組前5天檢測陽性和癥狀發作,有至少一項重癥風險/III期臨床結束
53、 VV116 vs Paxlovid 822 輕中度患者,從檢測陽性到第一次給藥7天,從有癥狀到第一次給藥5天,有至少一項重癥風險 達到主要和次要終點/AT-527(bemnifosbuvir)NS5B polymerase抑制劑 羅氏 慢性丙肝(期)輕中度 III期臨床/bemnifosbuvir vs 安慰劑 1386 隨機分組前 72 小時核酸或抗原檢測陽性的輕中度患者 不佳/法維拉韋 RdRp抑制劑 Carelink;MDVI;海正藥業等 流感(上市,JP/CN);埃博拉病毒感染(期)輕中度 III期臨床/法維拉韋 vs 安慰劑 1231 隨機分組后72 小時內核酸檢測陽性的輕中度患者
54、 不佳/中重度 III期臨床/法維拉韋+標準療法 vs 安慰劑+標準療法 353 21-80歲,隨機分組后72 小時內核酸檢測陽性的中重度患者 不佳/中度/普通型/III期臨床 法維拉韋 vs 安慰劑 256 18-75歲.核酸檢測陽性,中度患者/新冠小分子口服藥最新進展數據跟蹤(截至2023.1.3)新冠口服藥最新研究進展(截至2023.1.3)18 19 新冠口服藥3CL蛋白酶抑制劑最新研究進展(截至2023.1.3)藥品名稱 作用機制 研發機構 其他適應癥 新冠適應癥 試驗方案 入組人數/計劃入組 入組患者特征 最優劑量有效性 風險降低 研發階段(全球)針對患者人群 研發階段(全球)研發
55、階段(中國)奈瑪特韋+利托那韋 3CL蛋白酶抑制劑 Pfizer/輕中度(高風險)上市,2021-12(UK),2022-1-28(EU),2022-02(JP),美國EUA 上市,2022-2-12(CN)奈瑪特韋+利托那韋 vs 安慰劑 2246 隨機分組前 5天確診并首次出現癥狀,且分組當天有至少1個新冠癥狀,具有重癥風險的非住院患者 住院或死亡率:3天內服藥:0.7%vs 6.5%5天內服藥:0.8%vs 6.3%3天內服藥:89%5天內服藥:88%輕中度(低風險)期臨床/奈瑪特韋+利托那韋 vs 安慰劑 1980 隨機分組前 5天確診并首次出現癥狀/(預計2022H2公布)/暴露后預
56、防 期臨床/奈瑪特韋+利托那韋 vs 安慰劑 2880 抗原檢測陰性,96h內陽性有癥狀患者的無癥狀家庭接觸者/與安慰劑組相比,服用Paxlovid 5天和10天的成年人感染風險分別降低32%和37%,未達顯著統計學意義 非住院兒童(高風險)/期臨床/奈瑪特韋+利托那韋 140 0-18歲,能吞咽,入組前72h內確診,5天內出現癥狀,入組當天仍有癥狀,有重癥風險/S-217622 鹽野義Shionogi/輕中度 2022-11-22日本緊急獲批 與上藥、中國生物制藥達成合作 S-217622 vs 安慰劑(b期)428/治療第四天(第三劑后),病毒滴度陽性患者比例與安慰劑相比減少約 90%;與
57、安慰劑相比,病毒脫落時間縮短 1-2 天/無癥狀/輕度(高風險)11b/III期臨床/S-217622 vs 安慰劑 1729 80歲;65 歲未接種疫苗;18歲且有重癥風險因素/洛匹那韋+利托那韋 AbbVie HIV感染(上市,CN/US/JP/EU);重癥急性呼吸綜合征(期);中東呼吸綜合征(期)住院患者 III期臨床/1-洛匹那韋+利托那韋+標準療法 2-洛匹那韋+利托那韋+重組人干擾素-1a 3-標準療法羥氯喹 4-安慰劑+標準療法 583 住院患者,具有:臨床檢查時存在肺部啰音/爆裂音或室內空氣時 SpO2 94%或需要補充氧氣 不佳/輕癥住院患者 III期臨床/1-羥氯喹 2-洛
58、匹那韋+利托那韋 3-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羥氯喹 4-安慰劑 685 核酸檢測為新冠或臨床狀況符合新冠和呼吸道癥狀的患者 不佳/ASC09F 歌禮制藥 HIV感染(期)輕中度 III期臨床 2022-8-22獲批臨床 ASC09F+奧司他韋 vs利托那韋+奧司他韋 vs 奧司他韋 60 1855歲,核酸檢測陽性并有癥狀,7天內診斷呼吸系統不適并住院/SIM0417 先聲藥業/輕中度 期臨床 期臨床 SIM0417+利托那韋 670 18-80歲,隨機分組后 5 天內核酸檢測陽性,3天內有癥狀,輕度或普通型/暴露后預防 IND獲批 IND獲批/pentarlandir 心悅生醫/輕中度 II期臨
59、床/pentarlandir vs 安慰劑 90 18-64歲,隨機分組后4天內核酸檢測陽性,輕癥(臨床評分8)/tollovir Todos Medical/住院病人(重癥)II期臨床/tollovir+標準療法 vs 安慰劑+標準療法 31/SAL0133 信立泰/輕型/普通型/I期臨床/數據來源:ClinicalTrials,醫藥魔方,西南證券整理 新冠小分子口服藥最新進展數據跟蹤(截至2023.1.3)新冠口服藥最新研究進展(截至2023.1.3)20 新冠口服藥最新研究進展(截至2023.1.3)新冠口服藥其他機制最新研究進展(截至2023.1.3)藥品名稱 作用機制 研發機構 其他
60、適應癥 新冠適應癥 試驗方案 入組人數/計劃入組 入組患者特征 最優劑量有效性 風險降低 研發階段(全球)針對患者人群 研發階段(全球)研發階段(中國)巴瑞替尼 JAK2/JAK1抑制劑 Eli Lilly;Incyte 類風濕性關節炎(上市,EU/JP/CN/US),特應性皮炎(上市,EU)需要補充氧的病人 上市,2021-04-23(JP),美國EUA/巴瑞替尼+標準療法 vs安慰劑+標準療法 1525 隨機分組前72h核酸檢測陽性或72h陽性疾病進展提示持續感染,需要補充氧,具有進展風險指標 主要終點(28天高通氧,非侵入性通氣,機械通氣,死亡):27.8%vs 30.5%,全因死亡率:
61、8%vs13%8.9%巴瑞替尼+標準療法 vs安慰劑+標準療法 101 隨機分組前72h核酸檢測陽性或72h陽性疾病進展提示持續感染,需要補充氧,具有進展風險指標 28天死亡率:39.2%vs 58%32.4%巴瑞替尼+瑞德西韋 vs瑞德西韋 1033 隨機分組前72h核酸檢測陽性或疾病進展提示持續感染,具有需要補充氧等指標 平均康復時間:7 vs 8 days/普克魯胺 AR拮抗劑 開拓藥業 去勢抵抗前列腺癌(期);乳腺癌(期)中重度 期臨床(美國)/普克魯胺+標準療法 vs 安慰劑+標準療法 1030 隨機分組前72h核酸檢測陽性或72h陽性疾病進展提示持續感染,重癥入院/中度 期臨床(巴
62、西),巴拉圭、波黑薩拉熱窩州、加納共和國、利比里亞EUA/普克魯胺+標準療法 vs 標準療法 645 住院,隨機分組前7天內核酸檢測陽性 死亡率:3.7%vs 47.6%92.2%輕中度非住院 期臨床(美國)/普克魯胺+標準療法 vs 安慰劑+標準療法 733 男性,有輕中度癥狀,未住院,首次檢測陽性3天開始第一次給藥 氟伏沙明 1 receptor激動劑;5-HT重攝取抑制劑 Philips-Duphar(Abbott)強迫癥(上市,US);抑郁癥(上市,US)輕度(高并發癥風險)期臨床/氟伏沙明 vs 安慰劑 1497 18 歲以上,急性流感樣癥狀7天,具有至少一項高風險因素 住院(轉院)
63、率:11%vs 16%/德恩魯胺 AR抑制劑 海創藥業 去勢抵抗前列腺癌(期);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臨床前)住院病人/期臨床(巴西)/德恩魯胺 vs 安慰劑 602 18-85歲,隨機分組前7天內核酸檢測陽性,中重癥(臨床評分4/5/6)入院 尚未入組/數據來源:ClinicalTrials,醫藥魔方,西南證券整理 新冠小分子口服藥最新進展數據跟蹤(截至2023.1.3)21 新冠口服藥最新研究進展(截至2023.1.3)新冠口服藥中國早期管線最新研究進展(截至2023.1.3)數據來源:ClinicalTrials,醫藥魔方,西南證券整理 新冠小分子口服藥最新進展數據跟蹤(截至2023.1.
64、3)藥品名稱 作用機制 研發機構 新冠適應癥 針對患者人群 研發階段(全球)研發階段(中國)瑞德西韋 RdRp抑制劑 Gilead Sciences 高風險非住院患者 上市,2020-05-07(JP),2020-07-03(EU),2020-10-22(US)申報臨床 FB2001 3CL蛋白酶抑制劑 前沿生物 住院病人/期臨床/期臨床 RAY1216 3CL蛋白酶抑制劑 眾生藥業/I期臨床 I期臨床 SAL0133 3CL蛋白酶抑制劑 信立泰 輕型/普通型 I期臨床 I期臨床 杰克替尼 JAK1抑制劑 澤璟制藥 重癥 IND申請 I期臨床 SHEN26 RdRp抑制劑 科興制藥/臨床前 臨
65、床前 ASC10 RdRp抑制劑 歌禮制藥/臨床前 臨床前 ASC11 3CL蛋白酶抑制劑 歌禮制藥/臨床前 臨床前 GST-HG171 3CL蛋白酶抑制劑 廣生堂/臨床前 臨床前 EDDC-2214 3CL蛋白酶抑制劑 云頂新耀/臨床前 臨床前 GDI-4405 3CL蛋白酶抑制劑 GHDDI/臨床前 臨床前 VV993 3CL蛋白酶抑制劑 君實生物;旺山旺水生物/臨床前 臨床前 CN-2021 3CL蛋白酶抑制劑 安帝康生物/臨床前 臨床前 MRX-18 3CL蛋白酶抑制劑 盟科藥業/臨床前 臨床前 22 美國新冠藥物分發情況(截至2023.1.3)美國新冠藥物類型及分發狀態 數據來源:A
66、SPR,HHS,西南證券整理 新冠藥物名稱 研發公司 藥物類型 分發狀態 累計分發量 Bebtelovimab 禮來 中和抗體 每周 934050 Ecusheld 阿斯利康 中和抗體 每月 2670336 Sotrovimab GSK/Vir 中和抗體 自2022/4/5中止 929142 Bamlanivimab/Etesevimab 禮來/君實 中和抗體 自2022/1/24中止 850382 REGEN-COV 再生元/羅氏 中和抗體 自2022/1/24中止 1437824 美國新冠小分子口服藥物分發情況(萬人份)美國新冠藥物分發動態更新(萬人份)新冠小分子口服藥最新進展數據跟蹤(截
67、至2023.1.3)研發機構 藥品名稱 周度分發情況(萬人份)月度累計分發情況(萬人份)年度累計分發情況(萬人份)上周 本周 同比變化 2022M1 2022M2 2022M3 2022M4 2022M5 2022M6 2022M7 2022M8 2022M9 2022M10 2022M11 2022M12 2022M12 2021年(2022.12.19-2022.12.25)(2022.12.26-2023.01.03)(%)截至2023.01.03(自2021.12.27始)默沙東 Lagevrio(Molnupiravir)4.82 4.82 0.0%79.99 74.96 44.99
68、 39.99 61.42 37.52 54.91 36.81 36.81 24.18 24.17 19.35 535.09 30.06 輝瑞 Paxlovid 61.21 61.21 0.0%19.99 24.89 52.50 70.03 205.83 188.81 301.58 244.84 244.98 306.18 306.18 244.98 2210.79 6.50 23 CXO行業及新冠小分子口服藥進展數據跟蹤專題 投資建議:建議關注平臺型CXO公司以及中長期業績高成長標的 藥明生物UVL清單影響已全面解除,短期新冠相關CDMO大體量訂單疊加內生業務持續高增,CXO行業仍是兼具確定性
69、與成長性的優質板塊;同時,國內創新藥進入收獲期,進一步為CXO行業帶來增量空間,預計CXO板塊業績保持高增確定性較高,建議關注產業鏈布局一體化的平臺型CXO企業及中長期高成長標的。建議關注產業鏈布局一體化平臺型CXO企業,推薦CRDMO/CTDMO一體化龍頭企業藥明康德、藥明生物,臨床CRO泰格醫藥、康龍化成,小分子CDMO凱萊英、博騰股份、九洲藥業、皓元醫藥和藥石科技等。風險提示:CXO行業產能轉移不及預期風險;CXO企業訂單不及預期風險;匯率波動風險;新冠口服藥臨床試驗進展不及預期;新冠口服藥上市及商業化進展不及預期;其他醫藥行業政策風險等。 西南證券研究發展中心 西南證券投資評級說明西南
70、證券投資評級說明 報告中投資建議所涉及的評級分為公司評級和行業評級(另有說明的除外)。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后6個月內的相對市場表現,即:以報告發布日后6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漲跌幅作為基準。其中:A股市場以滬深300指數為基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針對協議轉讓標的)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做市轉讓標的)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恒生指數為基準;美國市場以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或標普500指數為基準。公司評級 買入:未來6個月內,個股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在20%以上 持有:未來6個月內,個股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介于10%與20%之間 中性:未來6
71、個月內,個股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介于-10%與10%之間 回避:未來6個月內,個股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介于-20%與-10%之間 賣出:未來6個月內,個股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在-20%以下 行業評級 強于大市:未來6個月內,行業整體回報高于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5%以上 跟隨大市:未來6個月內,行業整體回報介于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5%與5%之間 弱于大市:未來6個月內,行業整體回報低于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5%以下 分析師承諾分析師承諾 報告署名分析師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并注冊為證券分析師,報告所采用的數據均來
72、自合法合規渠道,分析邏輯基于分析師的職業理解,通過合理判斷得出結論,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分析師承諾不曾因,不因,也將不會因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見或觀點而直接或間接獲取任何形式的補償。重要聲明重要聲明 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具有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準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公司與作者在自身所知情范圍內,與本報告中所評價或推薦的證券不存在法律法規要求披露或采取限制、靜默措施的利益沖突。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若您并非本公司簽約客戶,為控制投資風險,請取消接收、訂閱或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信息。本公司也不會因接收人收到、閱讀或關注自媒體推
73、送本報告中的內容而視其為客戶。本公司或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還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或財務顧問服務。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本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不應作為日后的表現依據。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同時,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報告
74、僅供參考之用,不構成出售或購買證券或其他投資標的要約或邀請。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個人的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結合自己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自行判斷是否采用本報告所載內容和信息并自行承擔風險,本公司及雇員對投資者使用本報告及其內容而造成的一切后果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報告及附錄版權為西南證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和發布。如引用須注明出處為“西南證券”,且不得對本報告及附錄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未經授權刊載或者轉發本報告及附錄的,本公司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西南證券機構銷售團隊西南證券機構銷售團隊 區域區域 姓名姓名 職
75、務職務 座機座機 手機手機 郵箱郵箱 上海上海 蔣詩烽 總經理助理、銷售總監 021-68415309 18621310081 崔露文 高級銷售經理 15642960315 15642960315 王昕宇 高級銷售經理 17751018376 17751018376 薛世宇 銷售經理 18502146429 18502146429 汪藝 銷售經理 13127920536 13127920536 岑宇婷 銷售經理 18616243268 18616243268 陳陽陽 銷售經理 17863111858 17863111858 張玉梅 銷售經理 18957157330 18957157330 李煜
76、 銷售經理 18801732511 18801732511 北京北京 李楊 銷售總監 18601139362 18601139362 張嵐 銷售副總監 18601241803 18601241803 杜小雙 高級銷售經理 18810922935 18810922935 王一菲 銷售經理 18040060359 18040060359 王宇飛 銷售經理 18500981866 18500981866 巢語歡 銷售經理 13667084989 13667084989 廣深廣深 鄭龑 廣深銷售負責人 18825189744 18825189744 楊新意 銷售經理 17628609919 17628
77、609919 張文鋒 銷售經理 13642639789 13642639789 陳韻然 銷售經理 18208801355 18208801355 龔之涵 銷售經理 15808001926 15808001926 丁凡 銷售經理 15559989681 15559989681 西南證券研究發展中心西南證券研究發展中心 上海上海 深圳深圳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東路166號中國保險大廈20樓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深南大道6023號創建大廈4樓 郵編:200120 郵編:518040 北京北京 重慶重慶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35號國際企業大廈A座8樓 地址:重慶市江北區金沙門路32號西南證券總部大樓 郵編:100033 郵編:400025 西南證券研究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