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通院:《2022中國Serverless用戶調查報告》解讀(1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信通院:《2022中國Serverless用戶調查報告》解讀(19頁).pdf(1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2中國Serverless用戶調查報告周丹穎中國信通院云大所云計算部云原生研究員Serverless(無服務器)架構是一種將基礎設施資源抽象成按需使用的服務,用戶只需關注應用邏輯,而無需管理復雜的基礎設施運維工作的應用設計方式。廣義的Serverless函數即服務ServerlessDB工作流Serverless消息隊列Serverless存儲Serverless容器事件總線工具鏈Serverless+More狹義的ServerlessServerless應用托管Serverless賦能范圍持續擴大Serverless內涵逐步外延,持續突破賦能壁壘蓄力期爆發期深化期2006年Fotang
2、o公司推出的PaaS平臺Zimki,提出了按需使用、按量付費的概念2012年云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Iron.io的副總裁Ken在WhyTheFutureofSoftwareandAppsisServerless中首次提到“Serverless”這個詞2014年AWSLambda首款函數計算產品面市2016年IBM、Google、Microsoft相繼發布函數即服務產品開源項目OpenWhisk、Fission、Kubeless、OpenFaaS啟動2017年騰訊云、阿里云、華為云、百度云相繼發布函數即服務產品Azure發布首個Serverless容器ACI,AWS發布Serverless容器服務
3、Fargate2018年華為云發布Serverless容器服務CCI阿里云發布面向應用的Serverless托管服務SAE開源項目Knative創建,已于2022年3月成為CNCF孵化項目2019年阿里云、Google、騰訊云先后發布Serverless容器服務2021年Serverless應用托管服務騰訊云TEM、AWSAppRunner、華為云CAE發布3本次調查依托服務器無感知創新計劃,由中國信通院聯合創原會、云原生社區、Serverless Devs、騰訊云 燎原社、百度智能云 云原生技術站、火山引擎開發者社區、上海交通大學IPADS實驗室、天津大學、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排名不分
4、先后)共同發起。調查方法:采用在線問卷征集方式,共收集到1800余份答卷。調查用戶行業分布互聯網和軟件行業用戶超半數,金融行業用戶(銀行/證券/保險)對新技術關注度較高,占比近兩成。公司規模調查方法及樣本調查用戶中,就職于500人以下的中小型規模企業占比約超六成。4調查用戶角色分布得益于Serverless對開發模式的變革,調查用戶中的研發人員顯著多于其他角色,占比達36.75%;同時Serverless也受到15.57%的技術決策者、15.47%的運維人員的關注。Serverless價值多選1-2與調查用戶角色分布規律相吻合,調查用戶認為Serverless最突出的價值在于減少運維成本、加快
5、研發進度、提升彈性。第一部分:基本情況n研發人員更關注Serverless的發展,Serverless價值主要體現在降本增效5基礎設施構成情況容器技術采納情況混合云(公有云+私有云)是最主流的基礎設施構建模式,占比接近半數;純公有云模式下易存在廠商綁定、數據合規等風險;純私有云模式下易存在技術棧復雜、運營維護成本高等問題。容器是最核心的云原生技術,從調查用戶所在團隊的容器技術采納情況可體現云原生化水平高低。77.93%的團隊已采納容器技術,深度采納容器技術達5年及以上的比例為26.21%,整體來看云原生化程度較深。第一部分:基本情況n混合云用戶占比最高,近八成關注Serverless的團隊已采
6、納容器技術6函數即服務采納情況近八成調查用戶所在團隊已使用函數即服務,近四成團隊已將函數即服務投入生產,其中用于核心業務生產環境的比例高達17.83%,采納程度可觀。容器化程度越深的團隊對函數即服務的采納程度越高,采納容器技術超過8年的資深云原生團隊對函數即服務在核心業務生產環境的采納率高達52.4%,大大高于其他類型團隊。容器與函數即服務采納情況交叉分析第二部分:函數即服務應用現狀容器技術采納情況函數即服務采納情況n四成用戶已將函數即服務應用于生產環境,資深云原生團隊更愿意采納函數即服務公司規模用于核心生產環境比例1-100人101-500人501-1000人1000人以上30%25%20%
7、15%10%5%0%23.77%17.00%10.75%19.05%公司規模對函數即服務采納情況的影響第二部分:函數即服務應用現狀規模為1-100人的小型公司,通常為成立時間較短的新型公司,技術包袱輕,更樂于嘗試新技術。有23.77%的規模為1-100人的受訪公司已將函數即服務運用于核心生產環境,顯著高于其他類型公司。單公有云私有云公有云+私有云多公有云0%5%10%15%20%25%30%25.75%11.88%18.54%19.57%17.37%23.43%20.09%13.04%已用于核心業務生產已用于次核心業務生產基礎設施構成對函數即服務采納情況的影響由于公有云用戶可以直接使用云廠商提
8、供的現成技術服務,前期搭建、后期維護成本較低,更易于采納函數即服務。有25.75%的單公有云用戶、19.57%的多公有云用戶已在核心環境采納函數即服務;純私有云用戶、混合云(公有云+私有云)用戶態度較為謹慎,選擇在次核心環境采納函數即服務的比例相對更高。n小型公司更愿意嘗試函數即服務,公有云用戶核心生產環境采納率更高8使用函數即服務前的顧慮多選1-3開發習慣變更的顧慮體現了函數即服務與容器生態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用戶學習適應成本高,這也是函數即服務推廣的一大瓶頸;針對用戶側控制力弱的擔憂,可以提供更完善的可觀測手段,為用戶呈現白盒體驗;廠商綁定現象當前客觀存在,解決方案是加快第三方工具的建設,
9、提高可移植性。開源生態對于函數即服務的大規模落地推廣有著重要意義,目前采納/計劃采納最多的項目是OpenFaaS,達26.44%;值得注意的是排名第二的Kubeless從2021年12月開始已停止維護,用戶可能需要考慮其他更活躍的項目;2022年3月,Knative成為CNCF孵化項目,5月,國內企業青云開源的Openfunction成為CNCF的沙箱項目。第二部分:函數即服務應用現狀采用/計劃采用的函數即服務開源方案使用/計劃采用的函數即服務方案類型n開發習慣變更是函數即服務推廣的最大阻礙,開源方案中尚未出現“突圍者”9函數即服務配套服務使用情況多選實際使用函數即服務過程中的困難多選函數即服
10、務作為一種典型的事件驅動架構,通常與其他周邊服務配套使用,起到生態聯接作用。通過工作流執行順序、分支、并行等邏輯,便于構建完整的業務場景;配合使用消息隊列、對象存儲、API網關、緩存等服務作為事件源或事件目標,并使用事件總線管理事件源與事件目標之間的映射關系。萬事開頭難,由于開發模式的變更,導致學習成本較高,用戶實際使用函數即服務最大的困難是起步階段的舊應用改造與遷移;在深入使用函數即服務時,用戶在性能調優、問題排查、調試等方面面臨較多困難。第二部分:函數即服務應用現狀n函數即服務有助于連接云上生態,自身能力有待進一步完善10函數即服務開發部署模式函數即服務應用迭代頻率開發者工具的使用有助于實
11、現自動化大規模函數即服務應用的管理,近七成用戶不滿足于僅通過控制臺和本地IDE的方式執行函數的開發部署;結合DataDog2021年5月發布的國外數據,Serverless Framework是 當 前 國 內 外 最 受 歡 迎 的 開 發 者 工 具,ServerlessDevs在國內的采納率也相當可觀,達到20.89%。函數即服務能夠大大縮短研發周期,但由于國內大部分企業對于生產環境發布有嚴格的審批管理流程,耗時較久,函數即服務對實際迭代頻率的提升效果弱于對研發效率的提升效果。第二部分:函數即服務應用現狀對工具鏈效果的期望多選用戶對工具鏈的訴求主要集中在提質增效,簡化應用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12、,降低開發、構建、調試、部署、更新、運維等環節的復雜度;同時,隨著多云成為常態,超三成用戶期望通過工具鏈實現多云部署,提高可移植性。n函數即服務應用程度加深,工具鏈使用需求旺盛11對函數即服務的期望多選函數即服務的理念已被廣泛認可,采納率也逐步攀升,但當前多數應用場景仍較為簡單,44.81%的用戶期望其能支持更復雜的場景;為支持更廣泛的場景,函數即服務在技術層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用戶對長時運行支持、冷啟動優化的訴求旺盛;同時,有兩成用戶表示當前函數即服務的能力已經滿足使用需求。第二部分:函數即服務應用現狀函數即服務使用場景多選當前函數即服務應用最廣的仍然是邏輯相對簡單的批處理、定時任務場景;以
13、小程序為代表的web應用后端也是函數即服務的高頻使用場景;物聯網大背景下,邊緣場景的使用潛力不容小覷,例如智能家居、智慧工廠等。n函數即服務技術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適用場景有待進一步拓展12第三部分:Serverless容器服務應用現狀容器與Serverless容器采納情況交叉分析近八成調查用戶所在團隊已使用Serverless容器服務,近四成團隊已將Serverless容器服務投入生產,與函數即服務在生產環境的采納情況基本持平。由于技術棧幾乎無需過渡,容器化程度越深的團隊對Serverless容器服務的采納程度越高,采納容器技術超過8年的資深云原生團隊對Serverless容器服務在生產環境
14、的采納率達60.19%;也有18.79%的團隊在使用之初就計劃直接選擇Serverless容器服務作為云原生環境下的計算方案。Serverless容器服務采納情況容器技術采納情況Serverless容器服務采納情況nServerless容器服務是容器生態的延續,采納率可觀13第三部分:Serverless容器服務應用現狀使用Serverless容器服務前的顧慮多選1-3從現有形態轉型的適配改造量是用戶使用Serverless容器服務前最大的顧慮,占比超過四成;成本可控性、底層資源掌控力也是用戶顧慮較多的兩點。使用商業化方案的用戶比使用開源方案的用戶多13.8%,目前比較成熟的商業方案有阿里云A
15、SK、騰訊云TKE Serverless、華為云CCI、AWS Fargate、Google Cloud Run等;開源方案中采納Virtual Kublet、Knative的用戶分別占42.19%和40.89%。采用/計劃采用的Serverless容器服務開源方案多選使用/計劃采用的Serverless容器服務方案類型n優化適配改造方案有利于Serverless容器服務的推廣,目前開源方案較為集中14第三部分:Serverless容器服務應用現狀Serverless容器服務應用迭代頻率Serverless容器服務使用場景多選Serverless容器服務關鍵指標關注情況多選Serverless
16、容器服務可以看作是容器生態的延續,適用場景較廣泛,大類上看web應用類、彈性計算類的使用占比較高,均超過半數。迭代頻率在1-2周和2-3周的用戶占比較多,分別為27.35%和25.55%;總體來看,超9成用戶的發布頻率在1個月內。關注度最高的是與Serverless架構按需使用、按量付費的特性緊密相關的兩個指標:計費模式、彈性策略,關注度比例分別為50.73%、43.66%。nServerless容器服務適用場景更豐富,應用迭代效率高第四部分:Serverless應用托管服務應用現狀Serverless應用托管服務采納情況使用Serverless應用托管服務前的顧慮多選1-3目前業內Serve
17、rless應用托管服務的商業方案主要有阿里云SAE、騰訊云TEM、華為云CAE、AWS App Runner等;故障自診斷,開發習慣變更、有無成功實踐案例是用戶在使用Serverless應用托管服務前的三大顧慮。由于Serverless應用托管服務這一形態最早出現于2018年,目前業內的成熟方案可選度不高,因此在核心生產環境的采納率較函數即服務、Serverless容器服務偏低,約占10%,已投入生產的用戶占比為32.1%。nServerless應用托管服務起步晚,成熟度不高,有待進一步落地第四部分:Serverless應用托管服務應用現狀Serverless應用托管服務配套服務使用情況多選S
18、erverless應用托管服務 應用迭代頻率Serverless應用托管服務這一形態的主要價值在于提供微服務應用的托管能力,簡化應用的資源管理、運維、治理等方面的工作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迭代成本。采納Serverless應用托管服務后,將近六成的應用迭代頻率在1-3周內。云原生大背景下,應用需關注彈性、可觀測性、自動化、自愈性、可用性等特性,在采納Serverless應用托管服務構建應用的過程中,用戶配套使用較多的服務為應用監控服務、DevOps產品、容器鏡像服務、微服務引擎。nServerless應用托管服務用戶關注彈性、可觀測性、自動化、自愈性、可用性等云原生特性第四部分:Serverless應用托管服務應用現狀Serverless應用托管服務使用場景多選對Serverless應用托管服務的期望多選Serverless應用托管服務以應用為中心,使用最多的場景為多語言web應用和前端應用,占比分別為51.47%和50.11%,后端微服務應用場景的占比為36.73%。用戶對Serverless應用托管服務的期望主要聚焦在生態的完善上,包括對異構算力、可觀測性、運維工具的支持,分別占比46.75%、46.1%、39.61%;性能方面,對應用啟動效率提升的期望也位居前列。nServerless應用托管服務受到多類微服務應用青睞,配套生態有待進一步完善THANKS!感謝您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