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2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3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2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31頁).pdf(3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就業指導服務中心2022年12月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目目 錄錄 一、就業基本狀況與特色工作.2 1.11.1 就業基本狀況就業基本狀況.2 1.21.2 就業特色工作就業特色工作.4(一一)加強就業頂層設計,完善工作體制機制加強就業頂層設計,完善工作體制機制.4(二二)加強就業市場建設,拓展內涵和外延加強就業市場建設,拓展內涵和外延.4(三三)強化就業育人功能,豐富教育活動形式強化就業育人功能,豐富教育活動形式.5(四四)加強智慧系統建設,提升精準幫扶實效加強智慧系統建設,提升精準幫扶實效.6 二、畢業生就業狀況分析.7 2.12.1 本科畢業生升學情況及趨勢本科畢業生升學情況及趨
2、勢.7 2.22.2 畢業生就業行業分布情況畢業生就業行業分布情況.8 2.32.3 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分布情況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分布情況.9 2.42.4 畢業生就業地域分布情況及趨勢畢業生就業地域分布情況及趨勢.10 2.52.5 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12 2.62.6 未就業畢業生原因分析未就業畢業生原因分析.13 三、畢業生就業去向狀況調查.14 3.1 調查對象調查對象.14 3.2 就業滿意度就業滿意度.14 3.3 就業崗位與專業相關程度就業崗位與專業相關程度.15 3.4 未來職業發展路徑清晰程度未來職業發展路徑清晰程度.16 3.5 畢業生求職過程中收到錄用
3、通知的情況畢業生求職過程中收到錄用通知的情況.17 3.6 畢業生最終落實工作的就業信息渠道畢業生最終落實工作的就業信息渠道.18 附表附表各學歷層次分學院、分專業就業率各學歷層次分學院、分專業就業率.20 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2022 年就業工作面臨多重不利因素疊加的考驗,新冠肺炎疫情遷延反復、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多個行業深度調整導致畢業生吸納能力下降。在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就業工作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全面推進了智慧就業服務體系的構建與落實,建機制、搭平臺、拓資源、精服務,確保了多重壓力下就業工作的平穩推進,實現畢業生充分高質量就業。一、就業基本狀況與特色
4、工作 1.1 就業基本狀況就業基本狀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22 屆畢業生1總數為 8485 人,其中男生 5821 人,占畢業生總數的 68.60%,女生 2664 人,占畢業生總數的31.40%。本科畢業生3504人,占全體畢業生人數的41.30%,碩士畢業生24254 人,占全體畢業生人數的 50.13%,博士畢業生727 人,占全體畢業生人數的 8.57%。截止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3,本科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為88.87%,碩士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為 97.48%,博士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為 93.40%,總體畢業去向落實率為 93.58%。本科畢業生國內升學 220
5、4 人,出國(境)升學 245 人,升學率達 69.89%。1 為客觀反映我校學生就業狀況,本報告畢業生不含定向生、委培生、國防生、港澳臺學生,以及為航空公司定向培養的飛行學院學生。2 碩士畢業生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3 本報告中統計數據截止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表 1.1 2022 屆畢業生就業狀況 學歷 類別 畢業生 總數 國內升學 出國(境)簽約 自主創業/自由職業 未就業 畢業去向落實率 本科畢業生 3504 2204 245 587 78 390 88.87%碩士畢業生 4254 244 83 3798 22 107 97.48%博士畢
6、業生 727 0 21 656 2 48 93.40%總計 8485 2448 349 5041 102 545 93.58%圖 1.1 2020-2022 年畢業去向落實率情況 2022 屆畢業生就業既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色,分布又兼具廣泛性。畢業生就業集中在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制造業、教育等行業。近四成畢業生投身國防科技工業領域,其中博士畢業生國防就業占比近二分之一,全日制碩士畢業生國防占比超三分之一。本科畢業生中近 70%到國(境)內外升學深造。國家專項就業項目第二學士學位錄取 111人,科研助理錄取 126 人。各類選調生合計錄取 135 人,比去年增長 3
7、3 人。2020年2021年2022年本科畢業生87.43%90.71%88.87%碩士畢業生96.32%98.04%97.48%博士畢業生96.06%94.96%93.40%82.00%84.00%86.00%88.00%90.00%92.00%94.00%96.00%98.00%100.00%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1.2 就業特色工作就業特色工作(一一)加強就業頂層設計,完善工作體制機制加強就業頂層設計,完善工作體制機制 持續加強就業工作頂層設計,出臺了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落實校院兩級在就業工作中的工作職責和訪企拓崗工作任務,明確校領導分工聯系制度和全員促就業工
8、作機制,為實現有組織的高質量就業提供機制保障。落實就業進展情況專報制度,就業工作攻堅階段每周向全體校領導報告就業進展,多次組織召開就業工作推進會、深入探討就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二二)加強就業市場建設,拓展內涵和外延加強就業市場建設,拓展內涵和外延 拓寬就業市場工作邊界,創新就業市場開拓手段,進一步完善校級 Top100、院級 Top10 核心企業“一對一”對接機制,落實重點企業聯系制度,穩定就業主渠道,推動新興領域就業市場開拓,豐富招聘活動組織形式,全年接待 4000 余家用人單位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提供招錄崗位近 25 萬個。在疫情防控嚴峻形勢下,克服重重困難,協調多方資源,用
9、信息化手段落實精準疫情防控方案,安全順利舉辦線下招聘活動,實現軍工集團和其它領域重點單位校園招聘全覆蓋;邀請重點單位、地方人社、各大招聘機構,舉辦線上招聘會,有力保證線上招聘不斷線。在多省選調生考試面臨疫情突發、臨時管控等復雜形勢下,精準摸排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考生情況,緊急制定組考方案,統籌協調,順利組織近二十場省市選調生考試,實現“應考盡考”。在就業信息供給方面,主動搜集研究所、高??佳姓{劑資訊、匯總各省選調生招錄公告、重點單位補招信息,開發科研助理、第二學士學位等政策性崗位信息,多渠道向學生發布。(三三)強化就業育人功能,豐富教育活動形式強化就業育人功能,豐富教育活動形式 以
10、“職引工作室”和“志成輔導員工作室”為依托,持續推進在線課程、線下課程、職業行業咨詢、行業企業認知、校友經驗分享、團體輔導、公考培訓、職業素養訓練、就業主題預約等9 大類就業教育活動的開展,全年開展活動 230 場次,覆蓋學生約 5000 人。推出“星辰指引”選調生案例、“見賢思齊”優秀校友案例系列宣傳,組織選調生出征儀式,開展國防就業獎學金評選,強化在就業教育中融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導向的就業引導工作。持續加強工作室和就業指導課程建設,職引工作室校內師資全年參加各類就業指導能力提升培訓 40 人次,以國防重點企業人力資源專家為主的職業發展輔導專家團隊進一步豐富,達到70 人。工作室校內教師全年
11、開展職業咨詢 300 人次、求職輔導100 場,校外專家開展行業咨詢 56 場。研究生職業能力拓展課程入選 2022 年“北京市就業指導金課”,課程授課教師獲得北京市就業課程授課大賽優秀獎。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四四)加強智慧系統建設,提升精準幫扶實效加強智慧系統建設,提升精準幫扶實效 持續推進智慧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打通就業服務最后一公里,構建就業自助“ATM”蓋章系統、上線智慧就業咨詢系統、開通三方協議線上自助申請打印、搭建就業信息精準推送平臺,實現7*24 小時的手續隨時辦、問題隨時答,尤其在疫情管控期間,真正做到了為畢業生提供“零見面”、“不斷線”的優質就業服務。升級“畢業生
12、就業進程隨手記微系統”,實現了就業過程數據管控,學校、學院、學生三方就業進展數據聯動,多方隨時可查,在摸排畢業生就業進展、了解未就業學生困難、開展有針對性就業幫扶等方面提供了精準數據支持。在精準摸排基礎上,召開未就業畢業生座談會,組織就業力診斷及能力提升訓練營,為學生提供精準高效的就業幫扶。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二、畢業生就業狀況分析 2.1 本科畢業生升學情況及趨勢本科畢業生升學情況及趨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22 屆本科畢業生升學(含出國、出境、第二學士學位)總計 2449 人,其中國內升學(含第二學士學位)總計 2204 人,出國、出境留學總計 245 人。整體國內升學率為6
13、2.90%,整體出國、出境率為 7.37%,整體升學率為 69.89%。近五年本科畢業生升學狀況如下圖所示。圖 2.1 本科畢業生近五年升學率 總升學率國內升學率出國(境)升學率2018年74.86%54.74%20.13%2019年73.24%52.61%20.63%2020年67.22%55.66%11.56%2021年69.67%62.30%7.37%2022年69.89%62.90%6.99%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圖 2.2 本科畢業生近五年升學人數 2022 屆本科畢業
14、生出國(境)留學人數最多的 10 個國家或地區如下表所示:表 2.1 本科畢業生出國(境)留學國家或地區分布 排序 國家或地區 人數 1 英國 63 2 新加坡 52 3 香港(中國)35 4 美國 17 5 澳大利亞 16 6 加拿大 14 7 荷蘭 13 8 日本 9 9 德國 8 10 瑞士 7 2.2 畢業生就業行業分布情況畢業生就業行業分布情況 從行業分布情況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生就業比較集中的行業有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30.37%)、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24.84%)、制造業(12.14%),以上三個行業就業畢業生人數占就業總人數的 67.35%??偵龑W人數國內升學
15、人數出國(境)升學人數2018年234717166312019年234016816592020年213917713682021年235421052492022年24492204245-4001006001100160021002600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分學歷層次來看,本科畢業生就業的主要行業分別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29.81%)、教育(24.36%)、制造業(18.74%)。碩士畢業生主要就業行業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34.12%)、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25.57%)、制造業(12.01%)。博士畢業生就業的主要行業是教育(40.24%)、科學研究和技術
16、服務(37.20%)、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9.15%)。2022 屆畢業生就業行業分布情況如下:表 2.2 2022 屆畢業生就業行業分布情況 單位行業 本科畢業生 碩士畢業生 博士畢業生 合計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175 1296 60 1531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37 971 244 1252 制造業 110 456 46 612 教育 143 150 264 557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19 317 6 342 金融業 30 218 4 252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8 77 2 87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15 47 6 68 文化、
17、體育和娛樂業 5 47 4 56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11 42 1 54 批發和零售業 5 49 0 54 建筑業 12 32 1 45 房地產業 1 27 0 28 軍隊 7 10 10 27 衛生和社會工作 0 20 6 26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5 19 2 26 采礦業 3 6 0 9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0 8 0 8 農、林、牧、漁業 1 4 0 5 住宿和餐飲業 0 2 0 2 總計 587 3798 656 5041 2.3 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分布情況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分布情況 從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分布情況看,民營企業、國有企業、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18、科研設計單位一直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生主要的就業去向。2022 屆畢業生就業的單位性質分布情況如下表所示,其中主要的就業單位性質有:民營企業 1658 人(32.89%),國有企業 1089人(21.60%),科研單位 965 人(19.14%),在國有企業和科研設計單位就業的畢業生占到總就業人數的 40.75%。分學歷層次來看,本科畢業生就業單位主要是民營企業(35.78%)、國有企業(28.45%)、高等教育單位(23.17%)。碩士畢業生就業單位主要是民營企業(36.39%)、國有企業(22.46%)、科研設計單位(19.22%)。博士畢業生就業單位主要是高等教育單位(39.02%)、
19、科研設計單位(33.38%)、國有企業(10.37%)。表 2.3 2022 屆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分布 單位性質 本科畢業生 碩士畢業生 博士畢業生 合計 民營企業 210 1382 66 1658 國有企業 167 853 68 1088 科研設計單位 16 730 219 965 高等教育單位 136 60 256 452 三資企業 23 291 9 323 機關 18 291 6 315 其他事業單位 7 104 14 125 中初教育單位 3 62 3 68 部隊 7 10 10 27 醫療衛生單位 0 15 5 20 總計 587 3798 656 5041 2.4 畢業生就業地域分
20、布情況及趨勢畢業生就業地域分布情況及趨勢 從 2022 屆畢業生就業地域4分布情況看,主要集中在北京 4注:華北:北京、天津、河北;東北:遼寧、吉林、黑龍江;西部: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內蒙古、廣西;中部: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華東:上海、江蘇、浙江、山東;華南:福建、廣東、海南 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61.06%)、上海(7.66%)和廣東(4.98%)。分學歷層次來看,本科畢業生、碩士畢業生、博士畢業生在北京就業比例分別達到52.98%、61.72%、64.48%,在西部地區就業比例分別為 14.48%、6.58%、3.81%
21、。2022 屆畢業生就業地域分省份分布情況如下:表 2.4 各學歷層次畢業生就業地域分布 就業省市(地區)本科畢業生 碩士畢業生 博士畢業生 合計 北京 311 2344 423 3078 上海 31 330 25 386 廣東 42 181 28 251 浙江 28 134 30 192 四川 25 116 10 151 江蘇 16 101 29 146 山東 6 81 23 110 陜西 16 82 6 104 河北 2 66 11 79 湖北 7 52 9 68 天津 14 47 7 68 河南 6 41 14 61 湖南 9 30 10 49 遼寧 10 34 5 49 山西 2 30
22、 5 37 安徽 4 22 4 30 貴州 12 9 3 24 江西 1 19 4 24 福建 3 13 3 19 內蒙古 5 12 2 19 吉林 5 13 0 18 重慶 3 12 2 17 云南 5 8 0 13 廣西 5 4 2 11 黑龍江 3 6 0 9 西藏 6 0 0 6 新疆 4 2 0 6 海南 2 3 0 5 寧夏 1 4 0 5 甘肅 2 1 0 3 香港 0 1 1 2 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青海 1 0 0 1 總計 587 3798 656 5041 從近幾年的就業地域分布看,畢業生就業地域的分布越來越廣泛,北京依然是畢業生比較集中的就業地域。圖 2.4
23、 近三年研究生北京就業比例及構成 2.5 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除不斷鞏固國防科技工業單位優勢的就業主戰場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還加大力度開拓就業新市場、新領域。從近幾年畢業生就業分布情況看,畢業生也廣泛分布在其他國家經濟建設的各行各業。按照接收畢業生人數的多少,下表統計了接收畢業生人數 20 人及以上的用人單位。結果顯示,除了國防科技工業單位外,信息、金融、通信等諸多行業的知名企業都對我校畢業生有很高的認可度。2020年2021年2022年2020年2021年2022年碩士畢業生博士畢業生靈活就業23.58%30.02%26.23%8.45%3.64%1.68%簽約派遣35.1
24、1%31.70%35.49%55.53%61.82%62.80%35.11%31.70%35.49%55.53%61.82%62.80%23.58%30.02%26.23%8.45%3.64%1.68%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表 2.5 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序號 單位名稱 接收畢業生人數 1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325 2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279 3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267 4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162 5 阿里巴巴 105 6 字節跳動 104 7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101
25、 8 騰訊 74 9 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 65 10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64 11 百度 64 12 中國科學院系統 62 13 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57 14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 55 15 小米 41 16 京東 38 17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33 18 北方華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31 19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2 20 北京達佳互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20 21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0 2.6 未就業畢業生原因分析未就業畢業生原因分析 截止 2022 年 12 月 31 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有未就業畢業生545 人,包括本科畢業生 390 人,碩士畢業
26、生 107 人,博士畢業生 48人。對未就業畢業生未就業原因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如下:表 2.6 未就業畢業生原因分析 學歷 擬深造 擬參加公招考試 擬自由職業 待就業 其他暫不就業 合計 本科畢業生本科畢業生 352 10 6 4 18 390 碩士畢業生碩士畢業生 21 15 11 58 2 107 博士畢業生博士畢業生 0 2 3 40 3 48 總計總計 373 27 20 102 23 545 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三、畢業生就業去向狀況調查 3.1 調查對象調查對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采用北京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統一編寫的畢業生就業創業狀況調查問卷對 2022 屆畢業生
27、進行了就業狀況問卷調查,2621 名畢業生參與問卷調查,占全體就業畢業生人數的 51.99%,學歷與性別分布如下:表 3.1 被調查畢業生學歷、性別分布 學歷層次 男生 女生 合計 本科畢業生 87 25 112 碩士畢業生 1512 751 2263 博士畢業生 193 53 246 所有畢業生 1792 829 2621 3.2 就業滿意度就業滿意度 有 2621 名畢業生對本題進行了反饋。反饋結果顯示,26.33%的畢業生對已落實的工作總體很滿意,58.37%的畢業生對已落實的工作總體滿意,14.38%的畢業生對已落實的工作總體一般,很不滿意和不滿意的畢業生占被調查總數的 0.92%。以
28、 5 分為滿分,被調查畢業生工作總體滿意度均值為 4.10。其中本科畢業生對落實的工作總體滿意度均值為 4.05,碩士畢業生對落實的工作總體滿意度均值為 4.10,博士畢業生對落實的工作總體滿意度均值為 4.15。具體統計結果如下: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圖 3.1 畢業生就業結果總體滿意度狀況 3.3 就業崗位與專業相關程度就業崗位與專業相關程度 有 2621 名畢業生對該題進行了反饋。37.73%的畢業生認為就業崗位與專業很相關,有 41.66%的畢業生認為就業崗位與專業相關,有 14.84%的畢業生認為自己就業崗位的與專業相關性一般。很不相關和不相關的被調查對象占總體的 5.76
29、%。以 5 分為滿分,整體畢業生就業崗位與專業相關程度平均值為 4.10 分。本科畢業生就業崗位與專業相關程度平均值為 4.11,碩士畢業生就業崗位與專業相關程度平均值為 4.07,博士畢業生就業崗位與專業相關程度平均值為 4.38。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圖 3.2 畢業生就業崗位與專業相關程度 3.4 未來未來職業發展路徑清晰程度職業發展路徑清晰程度 有 2621 名畢業生對在工作落實單位的職業發展路徑進行了反饋,調查結果顯示,有 25.14%的畢業生認為工作落實單位的職業發展路徑很清晰,有 51.89%認為職業發展路徑清晰,21.06%的畢業生認為不好判斷,認為職業發展路徑不清晰
30、和很不清晰的占被調查畢業生總數的 1.90%。以 5 分為滿分,整體畢業生認為工作落實單位職業發展路徑清晰程度均值為 4.10 分,被調查博士畢業生認為工作落實單位職業發展路徑清晰程度空間均值為4.38分,被調查碩士畢業生為4.07分,被調查本科畢業生為4.11分。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圖 3.3 畢業生對工作單位職業發展路徑清晰程度認知情況統計 3.5 畢業生求職畢業生求職過程中過程中收到錄用通知的收到錄用通知的情況情況 2621 名畢業生對該項調查進行了清晰的反饋,反饋顯示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平均收到錄用通知 4.10 個,其中本科畢業生求職過程中收到錄用通知的平均值為 2.60
31、個,碩士畢業生求職過程中收到錄用通知的平均值為 4.27 個,博士畢業生求職過程中收到錄用通知的平均值為 3.24 個。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圖 3.4 分學歷畢業生收到錄用通知情況統計 3.6 畢業生最終落實工作的就業信息渠道畢業生最終落實工作的就業信息渠道 在本項調查中,調查畢業生最終落實工作的就業信息渠道,調查為單選題,由調查結果可見,整體上畢業生通過學校組織的招聘會落實工作的比例最高,同時通過用人單位自設渠道落實工作的比例也較高: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圖 3.5 畢業生落實工作就業信息渠道分布 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附表各學歷層次分學院、分專業就業率 附表
32、 1 本科畢業生分學院分專業就業率統計 學院名稱 專業名稱 畢業生總數 國內升學(含二學位)出國(境)就業 未就業 畢業去向 落實率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 140 92 5 16 27 80.71%小計 140 92 5 16 27 80.71%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電子科學與技術 17 6 1 6 4 76.47%電子信息工程 58 36 2 13 7 87.93%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17 5 0 6 6 64.71%交通運輸(民航信息工程)21 9 1 5 6 71.43%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16 6 2 6 2 87.50%通信工程 60 40 3 15 2 96.67%電
33、磁場與無線技術 17 11 0 5 1 94.12%小計 206 113 9 56 28 86.41%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23 16 1 6 0 100.00%機器人工程 25 15 2 7 1 96.00%自動化 148 83 10 37 18 87.84%小計 196 114 13 50 19 90.31%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飛行器動力工程 189 114 2 46 27 85.71%能源與動力工程 14 7 0 4 3 78.57%小計 203 121 2 50 30 85.22%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171 125 4 15 27 84.21%
34、工程力學 39 33 0 2 4 89.74%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 17 13 0 4 0 100.00%小計 227 171 4 21 31 86.34%計算機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93 132 21 29 11 94.30%小計 193 132 21 29 11 94.30%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 工業設計 44 16 7 14 7 84.09%機器人工程 26 17 3 4 2 92.31%機械工程 154 97 5 28 24 84.42%小計 224 130 15 46 33 85.27%經濟管理學院 工程管理 6 2 0 4 0 100.00%工商管理 26 12 2 10
35、2 92.31%工業工程 23 14 3 6 0 100.00%會計學 7 2 1 3 1 85.71%經濟統計學 28 13 5 9 1 96.43%能源經濟 8 7 0 1 0 100.00%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93 50 6 31 6 93.55%金融學(金融工程)38 16 6 13 3 92.11%小計 229 116 23 77 13 94.32%數學科學學院 數學與應用數學 25 18 2 3 2 92.00%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統計學 26 13 5 4 4 84.62%信息安全 16 8 0 5 3 81.25%信息與計算科學 12 7 2 1 2 83.33%數
36、學與應用數學(華羅庚數學班)26 19 4 2 1 96.15%小計 105 65 13 15 12 88.57%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 生物醫學工程 97 73 11 5 8 91.75%小計 97 73 11 5 8 91.75%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公共管理學院)經濟學 56 17 7 13 19 66.07%行政管理 26 10 3 6 7 73.08%小計 82 27 10 19 26 68.29%外國語學院 德語 22 4 5 12 1 95.45%翻譯 17 8 7 2 0 100.00%英語 20 7 4 9 0 100.00%小計 59 19 16 23 1 98.31%交通科學與工
37、程學院 車輛工程 31 19 0 7 5 83.87%飛行器適航技術 16 8 0 4 4 75.00%交通運輸 21 14 0 3 4 80.95%土木工程 11 6 0 3 2 81.82%小計 79 47 0 17 15 81.01%可靠性與系統工程學院 安全工程 29 25 1 3 0 100.00%飛行器質量與可靠性 59 54 2 3 0 100.00%小計 88 79 3 6 0 100.00%宇航學院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航天)73 55 1 7 10 86.30%飛行器動力工程(航天)38 29 0 5 4 89.47%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航天)45 38 0 3 4 91.
38、11%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航天)35 27 0 2 6 82.86%小計 191 149 1 17 24 87.43%飛行學院 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 20 12 0 2 6 70.00%小計 20 12 0 2 6 70.00%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 測控技術與儀器 47 39 4 1 3 93.62%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37 31 1 3 2 94.59%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48 41 6 0 1 97.92%遙感科學與技術 27 23 1 3 0 100.00%小計 159 134 12 7 6 96.23%物理學院 核物理 13 9 0 1 3 76.92%物理學 23 19 2 1
39、1 95.65%應用物理學 34 18 1 12 3 91.18%小計 70 46 3 14 7 90.00%法學院 法學 76 32 9 29 6 92.11%小計 76 32 9 29 6 92.11%軟件學院 軟件工程 183 102 18 45 18 90.16%小計 183 102 18 45 18 90.16%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高等理工學院(沈元榮譽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 1 1 0 0 0 100.00%測控技術與儀器 5 4 0 1 0 100.00%電子信息工程 55 38 2 9 6 89.09%飛行器動力工程 2 2 0 0 0 100.00%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40、 11 9 0 1 1 90.91%工程力學 1 1 0 0 0 100.00%機械工程 1 1 0 0 0 100.00%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67 46 7 12 2 97.01%金融學 2 1 0 0 1 50.00%軟件工程 15 9 0 5 1 93.33%生物醫學工程 6 3 1 1 1 83.33%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2 2 0 0 0 100.00%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8 6 2 0 0 100.00%信息安全 8 4 0 4 0 100.00%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1 1 0 0 0 100.00%應用物理學 1 1 0 0 0 100.00%自動化 49 34 2 11 2 95.
41、92%小計 235 163 14 44 14 94.04%中法工程師學院/國際通用工程學院 工程力學 1 1 0 0 0 100.00%航空航天工程 17 10 3 1 3 82.35%機械工程 29 13 14 1 1 96.55%數學與應用數學 48 42 1 4 1 97.92%信息與計算科學 37 33 2 0 2 94.59%應用物理學 4 4 0 0 0 100.00%小計 136 103 20 6 7 94.85%新媒體藝術與設計學院 繪畫 9 2 2 4 1 88.89%視覺傳達設計 49 20 9 9 11 77.55%小計 58 22 11 13 12 79.31%化學學院
42、 化學 13 7 0 5 1 92.31%應用化學 14 8 1 5 0 100.00%小計 27 15 1 10 1 96.30%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 法學 12 10 0 0 2 83.33%經濟學 12 7 2 0 3 75.00%行政管理 8 7 1 0 0 100.00%英語 1 0 1 0 0 100.00%小計 33 24 4 0 5 84.85%空間與環境學院 環境工程 27 10 0 8 9 66.67%空間科學與技術 27 17 0 5 5 81.48%小計 54 27 0 13 14 74.07%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信息安全 48 28 1 13 6 87.50%信息對
43、抗技術 40 23 1 9 7 82.50%小計 88 51 2 22 13 85.23%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22 14 3 5 0 100.00%小計 22 14 3 5 0 100.00%人工智能研究院 人工智能 24 11 2 8 3 87.50%小計 24 11 2 8 3 87.50%合計 3504 2204 245 665 390 88.87%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附表 2 碩士畢業生分學院分專業就業率統計 學院名稱 專業名稱 畢業生 總數 國內升學 出國(境)就業 未就業 畢業去向 落實率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工
44、程 128 12 1 115 0 100.00%材料科學與工程 83 8 3 70 2 97.59%小計 211 20 4 185 2 99.05%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電子科學與技術 25 2 2 20 1 96.00%電子與通信工程 152 6 2 143 1 99.34%光學工程 1 0 0 1 0 100.00%集成電路工程 38 4 1 33 0 100.00%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12 1 1 10 0 100.00%信息與通信工程 69 8 3 56 2 97.10%小計 297 21 9 263 4 98.65%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 電氣工程 14 2 0 12 0 100.00
45、%機械工程 13 0 0 13 0 100.00%控制工程 144 7 3 134 0 100.00%控制科學與工程 85 5 6 71 3 96.47%小計 256 14 9 230 3 98.83%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66 5 2 57 2 96.97%航空工程 117 12 3 98 4 96.58%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 26 1 3 22 0 100.00%小計 209 18 8 177 6 97.13%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 飛行器設計 37 4 1 32 0 100.00%航空工程 125 13 6 105 1 99.20%力學 31 4 5 22 0 100.
46、00%人機與環境工程 9 0 0 9 0 100.00%制冷及低溫工程 3 0 0 3 0 100.00%小計 205 21 12 171 1 99.51%計算機學院 計算機技術 287 6 1 276 4 98.6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77 2 0 72 3 96.10%軟件工程 44 0 1 43 0 100.00%網絡空間安全 9 0 1 7 1 88.89%小計 417 8 3 398 8 98.08%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 材料加工工程 5 1 0 4 0 100.00%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18 0 0 18 0 100.00%機械工程 185 21 5 155 4 97.84%設計學
47、4 1 0 3 0 100.00%小計 212 23 5 180 4 98.11%經濟管理學院 工程管理 50 0 0 50 0 100.00%工商管理 301 0 0 294 7 97.67%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工業工程 17 0 0 17 0 100.00%管理科學與工程 21 0 2 18 1 95.24%國際貿易學 1 0 0 1 0 100.00%會計 25 0 0 24 1 96.00%會計學 4 0 0 4 0 100.00%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2 0 0 2 0 100.00%金融 16 1 0 14 1 93.75%金融工程 3 0 0 3 0 100.00%金融
48、學 5 0 0 5 0 100.00%能源經濟與管理 2 0 0 2 0 100.00%企業管理 2 0 0 2 0 100.00%統計學 4 0 0 4 0 100.00%小計 453 1 2 440 10 97.79%數學科學學院 數學 46 5 4 34 3 93.48%統計學 2 0 0 2 0 100.00%小計 48 5 4 36 3 93.75%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 基礎醫學 18 4 0 13 1 94.44%生物醫學工程 118 16 2 94 6 94.92%特種醫學 1 0 0 1 0 100.00%小計 137 20 2 108 7 94.89%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公共管理
49、學院)公共管理 300 0 0 297 3 99.00%教育經濟與管理 2 0 0 1 1 50.00%教育學 14 0 0 11 3 78.57%科學與技術教育 23 1 0 20 2 91.30%理論經濟學 10 0 0 9 1 90.00%行政管理 27 3 1 22 1 96.30%應用心理學 12 0 0 8 4 66.67%小計 388 4 1 368 15 96.13%外國語學院 德語語言文學 3 1 0 2 0 100.00%俄語語言文學 2 1 0 1 0 100.00%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24 2 0 22 0 100.00%英語筆譯 62 0 1 60 1 98.39
50、%英語語言文學 11 2 0 9 0 100.00%小計 102 6 1 94 1 99.02%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 車輛工程 42 3 0 37 2 95.24%道路與鐵道工程 3 0 0 3 0 100.00%建筑與土木工程 10 1 0 9 0 100.00%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12 1 0 11 0 100.00%交通運輸工程 61 2 1 57 1 98.36%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7 0 0 7 0 100.00%適航技術與管理 3 1 0 2 0 100.00%土木工程 9 0 0 9 0 100.00%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新能源汽車工程 5 0 1 4 0 100.00
51、%載運工具運用工程 4 0 0 4 0 100.00%小計 156 8 2 143 3 98.08%可靠性與系統工程學院 安全科學與工程 34 3 1 30 0 100.00%工業工程 64 6 0 58 0 100.00%控制科學與工程 22 1 0 21 0 100.00%小計 120 10 1 109 0 100.00%宇航學院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35 4 2 27 2 94.29%航天工程 57 4 0 50 3 94.74%控制科學與工程 21 4 1 15 1 95.24%小計 113 12 3 92 6 94.69%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 光學工程 50 2 0 48 0 10
52、0.00%精密儀器及機械 1 0 0 1 0 100.00%儀器科學與技術 73 6 2 64 1 98.63%儀器儀表工程 108 3 0 105 0 100.00%小計 232 11 2 218 1 99.57%物理學院 物理學 31 7 0 22 2 93.55%小計 31 7 0 22 2 93.55%法學院 法學理論 2 0 0 2 0 100.00%國際法學 5 1 0 4 0 100.00%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2 0 0 1 1 50.00%經濟法學 1 0 0 1 0 100.00%民商法學 16 1 0 15 0 100.00%訴訟法學 5 0 0 5 0 100.00%憲法
53、學與行政法學 5 0 0 5 0 100.00%刑法學 3 0 0 3 0 100.00%法律(非法學)38 0 0 36 2 94.74%法律(法學)11 0 0 11 0 100.00%小計 88 2 0 83 3 96.59%軟件學院 軟件工程 249 8 0 230 11 95.58%小計 249 8 0 230 11 95.58%中法工程師學院/國際通用工程學院 工業工程 32 1 4 25 2 93.75%系統工程 42 4 4 32 2 95.24%小計 74 5 8 57 4 94.59%新媒體藝術與設計學院 設計學 17 0 0 16 1 94.12%藝術設計 1 0 0 1
54、 0 100.00%小計 18 0 0 17 1 94.44%化學學院 化學 37 7 0 27 3 91.89%應用化學 10 2 0 8 0 100.00%小計 47 9 0 35 3 93.62%馬克思主義學院 馬克思主義理論 15 2 0 11 2 86.67%小計 15 2 0 11 2 86.67%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 科學技術哲學 10 1 0 7 2 80.00%馬克思主義哲學 1 0 0 1 0 100.00%文化傳播與管理 8 0 0 8 0 100.00%哲學 1 0 0 1 0 100.00%中國哲學 4 1 0 2 1 75.00%
55、小計 24 2 0 19 3 87.50%空間與環境學院 地球物理學 8 0 1 5 2 75.00%航天工程 7 2 0 4 1 85.71%環境科學與工程 18 1 0 17 0 100.00%小計 33 3 1 26 3 90.91%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網絡空間安全 50 0 4 45 1 98.00%小計 50 0 4 45 1 98.00%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 電子科學與技術 3 0 1 2 0 100.00%電子與通信工程 2 0 0 2 0 100.00%集成電路工程 32 3 1 28 0 100.00%小計 37 3 2 32 0 100.00%大飛機班 航空工程 32 1
56、0 31 0 100.00%小計 32 1 0 31 0 100.00%合計 4254 244 83 3820 107 97.48%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附表 3 博士畢業生分學院分專業就業率統計 學院名稱 專業名稱 畢業生總數 出國(境)就業 未就業 畢業去向落實率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加工工程 3 0 3 0 100.00%材料物理與化學 22 2 19 1 95.45%材料學 36 0 34 2 94.44%納米材料與技術 1 0 1 0 100.00%小計 62 2 57 3 95.16%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1 0 1 0 100.00%電路與系統 9 0
57、 7 2 77.78%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4 1 2 1 75.00%通信與信息系統 12 1 11 0 100.00%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4 1 2 1 75.00%物理電子學 1 0 1 0 100.00%信號與信息處理 13 1 12 0 100.00%信息網絡 2 0 1 1 50.00%小計 46 4 37 5 89.13%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 導航、制導與控制 22 1 20 1 95.45%電機與電器 3 0 2 1 66.67%機械電子工程 7 0 6 1 85.71%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6 0 6 0 100.00%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14 0 11 3 78.57%
58、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2 0 2 0 100.00%小計 54 1 47 6 88.89%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動力機械及工程 1 0 1 0 100.00%工程熱物理 7 1 6 0 100.00%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 31 0 30 1 96.77%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1 0 1 0 100.00%流體機械及工程 12 0 11 1 91.67%熱能工程 6 0 6 0 100.00%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1 0 1 0 100.00%小計 59 1 56 2 96.61%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 飛行動力學與飛行安全 2 0 2 0 100.00%飛行器設計 24 0 23 1 95.83%工程力學
59、1 0 1 0 100.00%固體力學 14 0 13 1 92.86%流體力學 17 0 16 1 94.12%人機與環境工程 10 0 10 0 100.00%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 3 0 2 1 66.67%制冷及低溫工程 4 0 4 0 100.00%小計 75 0 71 4 94.67%計算機學院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16 1 14 1 93.75%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計算機系統結構 8 0 8 0 100.00%計算機應用技術 19 1 18 0 100.00%軟件工程 9 0 9 0 100.00%網絡空間安全 3 0 3 0 100.00%信息安全 2 0 2 0 10
60、0.00%小計 57 2 54 1 98.25%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 材料加工工程 3 0 3 0 100.00%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9 0 8 1 88.89%機械電子工程 9 2 6 1 88.89%機械設計及理論 19 0 18 1 94.74%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19 0 19 0 100.00%小計 59 2 54 3 94.92%經濟管理學院 管理科學與工程 24 1 20 3 87.50%金融工程 4 0 4 0 100.00%統計學 4 0 4 0 100.00%小計 32 1 28 3 90.63%數學科學學院 基礎數學 4 1 3 0 100.00%應用數學 10 0 9 1
61、 90.00%小計 14 1 12 1 92.86%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 生物醫學工程 31 1 26 4 87.10%小計 31 1 26 4 87.10%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教育經濟與管理 5 0 4 1 80.00%行政管理 5 0 4 1 80.00%小計 10 0 8 2 80.00%外國語學院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1 0 1 0 100.00%英語語言文學 1 0 1 0 100.00%小計 2 0 2 0 100.00%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 道路與鐵道工程 6 0 5 1 83.33%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5 1 4 0 100.00%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1 0 1 0
62、 100.00%適航技術與管理 1 0 1 0 100.00%新能源汽車工程 2 0 1 1 50.00%載運工具運用工程 3 0 3 0 100.00%小計 18 1 15 2 88.89%可靠性與系統工程學院 系統工程 18 0 17 1 94.44%小計 18 0 17 1 94.44%宇航學院 導航、制導與控制 2 0 1 1 50.00%飛行器設計 14 0 13 1 92.86%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 7 0 7 0 100.00%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6 0 6 0 100.00%小計 29 0 27 2 93.10%2022 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 測試計量
63、技術及儀器 11 0 10 1 90.91%導航儀器與系統技術 1 0 1 0 100.00%光學工程 18 0 18 0 100.00%精密儀器及機械 35 2 32 1 97.14%量子科學儀器 3 0 2 1 66.67%視覺測量與影像遙感 1 0 1 0 100.00%先進制造 1 0 1 0 100.00%小計 70 2 65 3 95.71%物理學院 光學 2 0 2 0 100.00%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 4 0 4 0 100.00%凝聚態物理 30 1 27 2 93.33%原子與分子物理 1 0 1 0 100.00%小計 37 1 34 2 94.59%法學院 法學理論
64、1 0 1 0 100.00%國際法學 1 0 1 0 100.00%民商法學 3 0 3 0 100.00%訴訟法學 1 0 1 0 100.00%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2 0 2 0 100.00%刑法學 2 0 2 0 100.00%小計 10 0 10 0 100.00%化學學院 材料物理與化學 20 0 19 1 95.00%納米材料與技術 3 0 3 0 100.00%(專業學位)先進制造 1 0 1 0 100.00%小計 24 0 23 1 95.83%空間與環境學院 材料物理與化學 5 0 4 1 80.00%飛行器設計 2 0 1 1 50.00%空間科學 4 0 3 1 75.00%小計 11 0 8 3 72.73%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網絡空間安全 1 0 1 0 100.00%小計 1 0 1 0 100.00%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5 1 4 0 100.00%物理電子學 3 1 2 0 100.00%小計 8 2 6 0 100.00%合計 727 21 658 48 93.40%